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11-06 17:53:40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 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它以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传授心理知识、培养心理品质为内容的专门课程。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做了明确说明,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需要一些技巧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让学生迅速参与,发生改变。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训练感染力和推动力,学会把心理学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教学形式:针对的讲,提升学生的兴趣,你让学生动心;灵活的讲,提升学生的思考,你让学生动脑;互动的讲,提升学生的参与,你让学生动身。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会让人觉得特别形象生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例如,课程的开场,可以通过自我介绍和暖身,前台的展现和后台的实用分析操作相结合来设计课程。在自我介绍中,不必提自己曾经有多少光环,获得过多少荣誉,而是轻描淡写而又非常动情的讲述教师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从故事中让人产生了对心理学的憧憬和思考,也能让人感觉到老师确实能够在学生和课程中间架起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这也是自我介绍环节的作用。当然“讲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也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如视频音频等引人思考。而暖身活动环节的设计则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团队的凝聚力、动力和信赖感,是否能让学生打开心灵自我开放。比如:手指操、落手指、猫和老鼠、乒乓球、金龙拍拍操、记者采访、用手问好、四方块游戏等等。从暖身活动引申它们在其他课程内容下的应用,比如和人际沟通交往哪个知识点结合、和情绪的哪个方面结合、和压力的某一部分结合来应用。并且在活动后需要分享的四个F,即Fact:刚刚做了说了画了什么;Find:对自己的发现是什么;Feeling:感受到什么;Future:对未来的影响是什么。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注意力,动身动心。

而在课程主体准备的过程中,注意三个方面:备学生、备自己、备课程。备学生:明确你的课程是同一个人对话的过程,将对方转化为你的合作者,做好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他们所需要的他们所处的背景和心理状况来确定授课目标,再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备自己:面临即将讲授的话题,明确自我的感受是迷惑的还是清楚的,真正的知道自己的主张和立场,面对别人的赞成或反对能否正确的接受。备课程: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展现形式。在内容设计上,主题、对象、时间都需要明确和控制。关上电脑和ppt,从学生角度出发,无限接近学生的需要,通过自我辩驳或实地调查不断筛选,找到最好的答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轻理论的系统传授,重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学会例如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调适、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升人格魅力、大学生涯规划、学习心理、调控情绪、提升人际交往、处理好恋爱与性、压力与挫折应对、珍爱生命等等方面,能够有效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心理潜力和能量,并且使他们在心灵上都得到成长和提升。

在方法设计上,可以采用:讲授、提问与讨论、录像与回放、案例学习、角色演练、心理学团队活动、影片赏析等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运用图片、符合学生自己的、与学生自己相关的、幽默笑话和滑稽、奇特夸张和荒诞等手段不断吸引注意力和加深印象。在使用教学方法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授课目标、授课主题、具体内容、学生的身心情况、学校和班级的授课条件以及时间控制、和教室地点等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教学任务灵活使用,共同发挥作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一堂好的课程就像一场好的表演,教师需要精心的完成编(剧本)、导(组织)、演(展现)的工作。不断的从细节到框架,拆分到整合,刻板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情感的唤起是起始,情感的体验是过程,情感的升华是目的,只有将“情”贯穿始终,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总结授课的规则就是:说者有情,学生都是值得尊敬的朋友;言之有物,讲的应是对方需要的,对方听进去什么才是重要的;过程有趣,改变讲的方式,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项科学系统的操作,包括每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如何让课程更加吸引学生,真正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传统的讲授性传授到更多的对学生的引导启迪,更加发挥学生的资源和他们的主动性,更多的参与教学,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课程中以百分之百的责任心和充分的热情,认真准备,积极思考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才能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走上理论与实际并重,不断科学与成熟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 心流体验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应用

一、引言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更多地把侧重点放到学生的成长与心理体验方面。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时,更注意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心理体验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心理健康且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体验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心流体验设计

心流体验理念源于美国,属于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翻译中,心流体验一词主要是一种倾向于充满充实与兴奋感的情绪心理体验。在这种理论中,人们首先要有兴趣,即对某些事物或活动表示出浓厚兴趣;其次,这种理论可以使个体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事物或活动中[1]。我们在平时与好朋友进行的聊天活动、打游戏或者沉迷于某些电视中,这些活动都属于心流体验的范畴,我们对所在做的事情感兴趣,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三、心流体验概述

1.心流体验的产生条件。一般来说心流体验的产生有以下条件:①人们从事的活动需要有某种结构,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划、目标和评估标准,这些是产生心流体验的重要条件。②人们具备的能力必须和其面临的挑战相对平衡,人们不需要在某方面技术高超才能产生心流体验。③人们本身的特点。理论上说,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心流,但由于人们的差异,那些生性好奇,对生活充满希望,以及注意力比较集中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心流体验。

2.心流体验可能带来的状态。当人们产生心流体验时,我们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清晰的目标,面对这项活动,人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并对活动中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这些反馈的环节会对后续行动产生影响。而且在心流体验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可以产生隐性的控制感,知觉与行动相结合,负面感觉消失,察觉不到时间流逝,等等。

四、心流体验设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学生产生的心流体验并不多,其出现会有一定的概率性。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都可以体验到心流,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与心流体验的产生条件相结合可以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一些创新与尝试。

1.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操作性与评价性。产生心流体验的条件之一是活动要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并不是凡是有挑战性的活动都可以产生心流体验,教师在课堂中的心流体验设计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则,还要具有可评价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其明确具体可操作[2]。

2.心流体验设计所具有的挑战性要与学生所拥有的能力保持平衡。焦虑与活动的无挑战性都会影响到学生产生心流体验,许多学生学习时感到无聊与焦虑,状态不佳。因此,教师在进行心流体验设计时要使课堂活动的挑战性与学生的能力能力相适应,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感到充实与兴奋。

3.心流体验设计要拥有内在动机驱动性。教师在设计心流体验活动时注意灵活技巧运用,使学生了解课堂活动的意义,其动机不是为了课堂上的奖惩制度,而是出自对课堂活动本身的喜爱。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不仅要关注活动的目的,还要让学生明确感受到当下的心流体验。

4.利用产生的心流体验状态深化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心流体验不仅使感官产生愉悦,还可以形成内在的、具有深度的旨趣,这种旨趣可能不会在活动中即刻出现,需要活动后进行积极总结。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产生心流体验,把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习兴趣,学会对自我进行控制。

5.应用实例。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一年级某班为例,班级成员为48人。本堂课讲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心流体验,首先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教师根据本班特点把本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教师挑选三个小组要求其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自由组织人员配置,提前排练。上课时教师首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观看短视频,然后讲解一些理论知识,接下来让小组进行情境展示。展示完毕后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轮流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使大家对恋爱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

6.心流体验的效果评估。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评估,一方面是从教师角度,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仔细进行观察,看学生是否感受到心流体验状态。另一方面是从学生角度,学生根据一段时间的学习,看是否有变化,是否获得成长,只有学生自己才明白自己是否感受到心流体验,这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五、结语

学生在心流体验中可以感受到欢乐,能有效促进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学的动机与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心理教师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更好地使心流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3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课程整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设计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在我国产生的现实背景之一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被赋予更多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自,各类地方和校本课程层出不穷,课程门类细、课时压力大、课程整体效益不高的问题开始凸显,而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也非常严重。近十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全国各省市、区县、学校竞相以地方或校本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方兴未艾之际谈论课程整合的问题是否为时尚早?毋庸置疑,心理健康课程普遍存在着与国家以及部分地方校本课程内容(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重合的问题。以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构建,有利于课程内部的有效整合,建立与相邻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提升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质量,也有利于学校整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模式构建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整合

(一)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一定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体构建视野下开展的,而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教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构建视每一位学校教育者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积极促进者。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意味着协调和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包括: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学校、社会、家庭与自我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团队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和心育的有机结合。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一种课程设计的思维方式

黄甫全教授(1997)指出,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挖掘学校教育教学中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关联的因素并进行有机联系,整体构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包括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整合等,进行合理衔接、连续过渡、互补互促,促进人的心理素质可持续发展。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价值所在

(一)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核心价值: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经验

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关于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积极认知、态度和行为技能的获得,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等课程相关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组织自己的学习经验,从完整的角度去统整自己关于自我、他人、社会的学习经验,把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

儿童心理发展是学校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也是课程设计的目标之一。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使学校教育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及其生命质量,促进人内在和谐发展。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目标的整合,三维目标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目标整合的结果,有利于在不同学科中促进儿童积极自我体验、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道德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建设视每一位教师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教师了解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融合,能够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根据儿童心理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设计原则

课程整合的设计关注的是不同课程间相关内容的有机联系,不能为了减少学校课时压力,进行简单的几门课程的内容和课时调整,其必然以学校教育经验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关注有机联系,整体构建。

(一)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要作好自身课程规划,明确自身价值

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要遵循课程设计的科学要求,作好课程规划,深刻思考与研究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定位、性质、原则等基本问题,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纲要要求,确定本地区或者本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建立在相邻学科各自价值独立的基础上,加强有机联系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旨在通过了解各个学科中与心理健康课程相关联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有机联系。课程整合的过程要保持各自学科的独立价值。例如,心理健康课程的根本旨趣在于发展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品德学科则是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在内容上有重叠的部分,但是其课程存在的根本价值有很大不同。

(三)学校是课程整合最有力的管理者、组织者、实践者

三级课程体制的实施使学校成为真正的课程管理者、设计者与实施者。基于办学目标,很多学校通过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梳理与系统构建,对学校课程进行大胆重构,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多种模式

(一)心理健康课程内的自我整合

1.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内部整合

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时,要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内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如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整合[1],从人格现代化和个性社会化的要求出发,引导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生存,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和谐发展。

2.以心理健康教材建设为主导的课程内容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制要研究其与相邻学科之间交叉、重复、割裂等课程设计问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依据新基础教育改革所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大量篇幅,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2]。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几个大的方面。在心理健康教材编写中避免与这些教材中心理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心理教材相关联内容的设计。

(1)分立式。即保持同主题内容的各自存在,因教育内容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教材的完整性与主题的逻辑性,对相同主题进行设计,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体验性、开发性、助人自等课程设计原则。

(2)联立式。即同主题内容,心理健康教材要基于品德教材中已有内容进行拓展、深入的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相同主题在品德教材中的年级段、单元位置,尽可能将其设置于同年级的同月份开展教学,这样便于学生对同主题内容进行内在统整。

(3)关联式。在不同主题间可建立某种有机关联,如品德教材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以主题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调查、实践等活动,在心理教材设计时可考虑相关联的同时段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把心理辅导中所学内容整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学科整合模式

1.“心理—道德”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的构建

在心里健康教育中是否保持价值中立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3],心理健康课程要关注学生心理、道德的发展。“心理-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心育与德育,有助于优化学生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4],是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形成的一种新的本土教育形态。构建“心理—道德教育”的课程模式在心理健康课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包括:间接性原则———采取渗透、濡染、陶冶的方式;尊重原则———为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创造平等、融合的氛围;主体性原则———运用价值澄清法,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作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最终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科际整合课程———综合课

综合课程是课程整合的一种形式。综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5]。组织以心理健康为主题来连接不同学科,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从多重视角了解、处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和观点,更全面、客观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3.学科间有机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入不同学科中

(1)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课程整合

学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点。如语文教学中诗歌、故事、散文等都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人们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方式,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态度、价值与技巧。艺术课程、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能够治疗人们的心灵创伤,是很好的促进儿童成长的手段。挖掘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点,把心理健康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能够提升课堂品位,促进儿童发展。

(2)关注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隐性课程的实施

学科教学中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点之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质量、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课堂教学氛围、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等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给予关注。民主、开放、合作、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4.多途径的整合———班会、团队活动与心理教育整合的体会

在班会、团队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整合方式。教师应挖掘班级中学生共同关注的心理发展问题或主题,自主开展班队会活动,促进学生关注自身发展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建议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活、学习、交友等实践活动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顺利、健康成长的关键。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它注重通过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忽视学生体验等方面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课程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学校及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活动课的实效,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真正含义

在实践中,心理教育活动课被冠之“学校心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等名称,这些名称不同,但基本意义是一样的,并且实际运用中,还可以赋予不同的内涵。

心理教育活动课,可以利用其他教育形式展示其自身的特点,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心理教育的实效。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随着国家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学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开课不足,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育室,教师大多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大多以兼职为主。

2.课程设计不合理

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式单一、设计上不适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配备了任课教师,但是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有的学校甚至只是为满足一时之需,如应付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

3.课程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学生心理体验不足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心理教师通常在课堂内容中加入若干有趣的活动。由于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缓解一下压力,放松一下心情,学习热情大幅度高涨,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但是学生高亢的情绪只停留在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并不能体验活动的目的和真谛,感悟不到价值所在,从而也唤不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思考。如,在课堂中,心理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活动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活动的感受或体会。

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些建议

1.增强教育意识,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学校要从领导到教职工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2.设计合理化的活动课程

设计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它不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能有效地解读学生实际心理问题、困惑的课程。如,我们可以开展角色扮演课程,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示某一角色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目的。

3.强化课程中的学生体验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活动课焕发光彩。只有激发学生心理体验的健康教育课程才会是有效的课程,学生产生体验后才能产生内驱力,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活动课程的体验去矫正自己的心理认识和行为。如,采取问题探究式活动课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做好相关的调查,分析本校、本班学生有哪些心理认识上的问题和困惑,或者有哪些行为上的偏差。这样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思索,探究自己的困惑,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挥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而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手段的活动课,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体验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并且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活动课程,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赵兴万.如何提高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6).

[2]王心红.福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5

摘 要: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目标学科化、理论化倾向,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实效和动态反馈,分别“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五阶段体验循环模式,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知识。结果显示,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 B84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3)01-0091-05

一、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层面,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贴近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纠正学生错误认知,使其建立积极情感、树立坚毅信念、磨炼意志行为的课程,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促进大学生知、情、信、意、行的相互作用,促使其身心发展和谐、均衡、统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应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消除传统教学中说教和灌输等显性教育的方式,将心理学学科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环境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教学协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健康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自我、快乐成长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不再是单一的指导者,而是提问者、协调者、旁观者和建议者。教师们通过精心设计的体验式教学环节,以启发式、互动式、感悟式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助、他助、助人的机会,为学生充分创造自主探索、协同伙伴探索的学习空间〔1〕;并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大学生在轻松、自由、快乐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 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目标学科化、理论化倾向比较普遍。在教学中理论性专业性的内容较多,而实用性操作性的内容很少;且授课内容并无法解决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2)教学方式单一。目前课堂上多以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和体验感悟的环节,且教学用具和教学技术方式陈旧,缺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3)教学内容涵盖面广,但是深度不够。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对大学生关心的各类热点话题涉及不多。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从心理上理解并建构心理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体验式活动使其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分享其快乐〔3〕。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体验式教学,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打破“教师就是传授知识”的观念。强调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单一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欲望。在师生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使其思维产生碰撞、心灵得到充分的交流。体验式教学模式重在营造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充分感悟、尽情体验,最终达到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乐趣,获得知识、经验和技巧,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另外,体验式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学习的机会。

(2)教学实效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来设计。在具体课堂教学环节上,要将每一次教学内容的重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融合,既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可穿插一些有目的、有针对性、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游戏和讨论,使活动、游戏和讨论充满内涵、具有活力。另外,还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水平、实际需要来设计课堂游戏和活动环节,教师应对教学的活动内容或游戏环节进行关注并注意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使学生通过活动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3)动态反馈原则。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教师要善于根据体验式学习的“引入—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 五阶段循环模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抓住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目的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教师要扮演好“协调者”、“观察者”、“质疑者”和“点评者”的角色,及时向学生反馈其在各学习阶段中的表现情况,提出有价值的“心理行为点”供学生分享和讨论。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施

1.体验式教学情境设计

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是教学思想和现实教学联系的桥梁。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包括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课堂专题教学设计,通过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整体框架,每一章节涵盖的重要知识点,应解决哪些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专题设计就学生关心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教学专题的学习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学会处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灵活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下面就以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全校大学生的限选课,要求大一到大四的学生都必须选修这门课程。在设计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案时,参考2010年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七大体验式教学情境,具体包括:心理健康与成才,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学习能力与发展,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大学生爱情与性,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和总复习等内容。

2.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采取“引入—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五阶段循环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心理知识。

第一阶段:引入。引入阶段为体验阶段的理论铺垫,是由教师综合讲解本章节涉及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心理学理论机制,提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第二阶段: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师在基本理论背景之下创设涵盖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情境,用丰富的教学道具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组成多层次的学习体验空间,给学生提供能产生多种深度学习体验的环境。

第三阶段:进行体验。学生参与教师设计的富含心理意味的体验情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针对各类心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案,然后用行为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团队的任务、相互间进行思维碰撞,共同分享感受和体验。

第四阶段: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在每一项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观察活动结果和活动感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倾听和表达的技巧。同时教师提出活动过程中有价值的“心理行为点”,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体验过程中的学习成果。

第五阶段:体验内化应用。教师对本次体验教学的整体活动进行总结,结合第一阶段的要点,再次点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督促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现以西南交通大学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第四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专题体验式教学为例,从教学进程、时间安排、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五阶段模式的具体运用情况。

教学进程时间 教学目的教学(活动)步骤教学(活动)重点教学组织

要学会倾听20分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倾听的重要,学习倾听的基本技巧(1)引入:老师讲解倾听的基本理论和技巧。(2)创设情境和体验:将教学班成员分成若干个两人小组,轮流扮演倾听者和倾诉者。(3)分享和讨论:相互分享交流过程中的感受。(4)体验内化应用:指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并指出此环节的意义倾听者的角色扮演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注意观察有价值的“心理行为”

要善于表达25分钟提供给每个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相互分享和交流个人表达风格和技巧(1)引入:教师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2)创设情境和体验:让每个同学进行三十秒钟的自我介绍。(3)分享讨论:在每一个同学的自我介绍之后请另一名同学分析该同学的个人表达风格。(4)体验内化应用: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掌握表达技巧的重要性并布置课后训练任务该环节以自我介绍和分享交流经验为活动的重点自我介绍者应声音洪亮,尽量避免倾听者注意力的分散

参与盲行游戏30分钟以游戏的方式创设同学间深度交流和沟通的情境(1)引入:介绍“盲行”的项目规则。(2)创设情境和体验:督促学生严格遵守规则完成“盲行”任务,使成员之间的沟通产生默契。(3)分享讨论:“盲人”寻找帮助自己的“哑人”,并感谢其帮助,共同分享活动感受。(4)体验内化应用:教师做总结归纳,点出游戏蕴含的心理意义“盲行”的游戏过程是活动的重点让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担任“盲人”角色,而行动力比较强的同学担任“哑人”角色,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课程小结及课后任务15分钟指出课程活动的心理意义,强调体验内化应用的延续(1)回溯本次课程流程和环节。(2)提炼和强化课程教学重点。(3)布置课后体验应用任务概括本次课程体验教学的收获,并上升到理论层面教师要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把握

3.体验式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

体验式教学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课程及其课程活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体现在通过学生的课堂亲身体验,让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升。因此,教师除了对教学环节要进行精心的准备,还应该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进行适时评价,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估体系反馈的结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节奏,将教学效果最大化。为了考察体验式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运用教学实验法将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西南交通大学100名大一学生分成教学实验组和教学对照组两组,对教学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17周每周2学时,共计34个学时)的教学后,对比教学实验组和教学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情况,得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效果较好。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测试。《SCL—90》共90个题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每个因子评分为五级(从0~4 ) ,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4〕。得分越高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其中,体验式教学前和体验式教学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人数都是94人,实验前后测试结果见表3。

表3显示,经过1个学期的学习,参与体验式教学的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7个因子上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四、结语

经过教学实践验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必要的、可行的。遵循“学生主体原则、教学实践原则、动态反馈原则”三大体验式教学原则进行设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五阶段体验循环模式,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改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倪海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

〔2〕汪 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4.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6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主要阵地,结合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探索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师范院校;模式

一、高职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人才的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学生的未来。目前,很多高职师范院校大体都以生命为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规划培育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已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核心,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主导,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载体,以课堂和校园为阵地,以幸福校园建设为特色的多元立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仅仅依靠心理课程,很难达到全方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尤其是高职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模式亟待探索。

二、高职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一)科学规划,打造健全的心育体系

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总体计划之中,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落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指标。做到有计划、有经费、有督查、有考核、有总结,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营造健康、健全的育人环境。建立全体、全员、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第一,建立由三级组织机构 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级机构是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文件、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校园重大心理危机进行决策处理并指导二级机构开展工作。

二级机构是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主要通过面向全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收集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

三级机构是各年级心理教育小组,主要由年级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各年级在每班设立一名心理委员,每个宿舍设立一名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定期向班级学生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时刻关注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

1、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2、在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的基础上,开通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3、与辅导员建立定期联系制度等途径主动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信息;4、通过与家长的联系获得学生心理健康的其他信息;构建“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预警体系。

第三,建立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

1、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日常关注对象建立早预防、早发现的阻控系统;2、针对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对象建立由辅导员、学生骨干和家长组成的24小时监护系统;3、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高危对象建立由心理专家和精神科医生支持的转诊快速通道;4、针对因心理危机问题而休学的学生建立后期跟踪制,指派专人对其提供康复期的辅助心理咨询服务。

(二)优化课程,发挥课堂的心育功能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与管理工作,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专职)教师或心理咨询师授课,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课时;做到每两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通过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全和完善学生人格品质。

(三)活动育人,创设多彩的心育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可以开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月”活动。通过举行征文比赛、漫画比赛、心理沙龙等活动,在师生中推广幸福教育,疏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上的诸多问题和困惑,不断提升全体师生幸福感和幸福力。创造条件支持校学生心理社团,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加强规范管理。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面向本班学生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进行朋辈心理辅导。

(四)惠及家庭,营造健康的心育氛围

学生的成长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有机结合。学校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作为整体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重视家庭,引领家长,利用家长委员会和家长日的有利契机,为家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围绕如何学会欣赏和信任孩子、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同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家长及时了解科学育人的方法,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达成合力。

三、高职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特色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爱的能力

师范教育是未来教师培养的基础,教师的心理品质和爱的能力关系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幸福。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各学科渗透等形式,努力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帮助她们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给予爱,培育爱,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支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参与后续培训和督导,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心理服务;构建“心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和专任教师队伍,鼓励、支持辅导员参加培训,力争全部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积极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高层次人才。

(三)开设幸福课程,打造幸福校园

在关注心理问题的疏导、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同时,可以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心理素质的培养、师生幸福感和幸福力的提升。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成幸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的幸福课程,积极倡导“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学习”的理念,全面提升师生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传播幸福的能力,构建幸福校园。

(四)创新工作思路,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可以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瞻性,吸收国内外心理学界的前沿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幸福教育,在同类学校中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永新.职业学校如何开始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教育科学,2016,(03)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标准;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9-0013-03

我国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阶段进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在平台建设阶段,人们关注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谁来做、从哪些途径去做、工作开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等问题。在内涵发展阶段,人们应该更关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是否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课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如何、学生的心理困惑是否得到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否得到真正提升等问题。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日益变得必要和迫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及其服务水平的带有导向性和评价性的相关指标的规定。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是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事实证明,没有这样一套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难以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因此也就难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部于2012年12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要求。本文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当前我国一些学校的成功经验,尝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作一论述,希望能对未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标准的建立工作提供参考,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所启发。

一、领导与管理

服务标准:学校应有校级领导主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具体组织与实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现状与经验: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与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从侧面体现出校长的现代化学校治理水平。目前,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由学校校长负责,有的由书记负责,大部分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关于责任部门,有的由学校德育处或德育室具体负责,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成立了独立于德育处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作为责任部门。关于具体的执行责任人,有的由德育主任兼任,比较重视此项工作的学校由具有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负责。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许多学校制定了学年、学期的工作计划,但计划的目标设定还不够明确,内容不够系统,措施不够具体有力。关于课时,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好的学校,安排了专门的课时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如天津实验中学在初一和高一年级隔周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在其他年级则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由年级负责实施,安排讲座、咨询会、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

建议: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上,今后应注意扩大工作网络,加强与校外专业机构和社区的联系。应在年度或学期计划中,具体规定各项活动的内容与工作分工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

服务标准: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教师至少应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参加部级培训或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轮训,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应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或活动,帮助教师学会心理调适,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现状与经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目前,整体上看,我国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包括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应通过引进专业人员、落实职称评聘、提高待遇、加强培训等措施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提升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实践证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障。天津实验中学多年来重视心育师资队伍建设,现有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专职心理教师3名,其中1名为天津市特级心理教师。学校建立了校级、年级和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校级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阵地,面向全校开展咨询和开设专门课程;以所在年级为阵地,由年级组长负责开展具有年级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并纳入年级组工作计划;每位班主任都是持证上岗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一级辅导站自觉接受上一级辅导工作站的指导,从而保证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辐射到每个班级、每位学生。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心理辅导社团,每个班级至少有一位学生参加。学校全体教师均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心理辅导教师持证上岗培训并取得证书。

建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今后应在专业化和全员化两个层面上下功夫。要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尽快落实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的相关待遇,使他们工作起来无后顾之忧。

三、专门途径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服务标准: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设以活动为主的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课程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时间分配和教材纲要;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布置合理、科学,定期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辅导活动有记录,书写科学规范。

现状与经验:按照教育部要求,学校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发挥心理辅导室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有些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专门课程,但内容和形式存在随机性和任意性,缺乏系统的教材大纲和活动设计。不少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但在心理辅导室资源建设方面,如心理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咨询记录图表、学生档案、学生心理素质测评工具及咨询和工作环境布置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的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只有一个简易的房间。据天津市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1.2%的学校开设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活动课程,74.1%的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做到固定时间经常开放的学校占32.5%,无固定时间、有问题时预约开放的占56.6%,基本不开放、形同虚设的占10.8%。由此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及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精细化程度亟待加强。

建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专业性较强,任务比较繁重,应组织相关专家与基层学校协同攻关,开展相关试验,积累经验,然后再大范围推广。

四、基本途径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服务标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学科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与经验:许多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重视利用课堂及各项教育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两条基本途径,甚至部分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仍有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建议:提高全体教师的心育意识和能力是利用好基本途径的前提,今后应加大全员培训,包括班主任和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年级组为单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过程渗透,以学科组为单位挖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搞好学科内容渗透,以学校和班级为单位搞好各类活动渗透。

五、支持性途径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服务标准:利用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利用个别咨询、家访等途径对有需求的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利用校外资源,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现状与经验:家庭和社会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开展,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

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注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提高家长的亲子沟通技能;要注意开发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与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不能只在教育内部开展,这是我们在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共识。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发展均比较成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有所突破,开拓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

服务标准:学校及教师应有科研意识,有一定的经费投入,承担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有一批课题报告、论文、著作及调研成果等发表或获奖。

现状与经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处在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许多工作的深化和推进需要科研的引领。如心理辅导课程的建设、心理辅导室的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均需要组织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开展研究,尤其需要科研人员与基层学校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拿出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基层学校,尤其是学校专兼职心理辅导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边干边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2013年以来,随着校本研究的深入,基层学校普遍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意识和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看,水平参次不齐,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尚不明显。

建议:应在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三个层面开展科研,形成教育科研工作的全覆盖,以此加强教育科研的力度;要注意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协同合作,保障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七、制度建设

服务标准:应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辅导室建设等方面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现状与经验: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方面,大部分学校还比较薄弱,开展得好的学校建立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培训制度等,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各类参与人员的职责。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心理辅导的课程标准,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各级辅导人员包括校长、辅导主任、辅导组长、资料组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在辅导工作中的职责作了明确的界定。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8

2015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大力支持下,在徐春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六人远赴湖南长沙,进行了为期4天的观摩学习。四天来,我们聆听专家讲座,观摩课堂教学,聆听专家点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接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获益匪浅,感慨万千。

此次活动共选送观摩课56节,高中17节,初中19节,小学20节。选手们来自20个省市,参赛省市的观摩课是经过层层推选,初赛选拔才得以呈现的。此次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各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精彩呈现。管中窥豹,研究分析观摩课,积累实战经验。抛砖引玉,粗略研究观摩课,丰富选题知识。

研究此次观摩课选题,找出影响选题的主要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公开课选题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解读观摩课

观摩课的课堂是开放的,受众除学生外,还有旁听的教师、家长、领导或专家等。从内容和性质上说,大多数观摩课的目的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些观摩课旨在示范新的教学理念,成熟的教学模式、方法等,还有一些观摩课突出研究性,解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的关键问题。

观摩课基于常态课,又高于常态课。首先,观摩课既有常态课的所有性质,还有其特性,如,需要选择课题、授课对象是不熟悉的、听课人数增多、空间受限、教学环境改变、师生心理压力、教学难度增加等。其次,多了听课、评课等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活动内容。再次,在上观摩课之前,还要经历一个包括试讲、质疑、研讨、改进等环节的过程,这整个过程促使教师深入思考、反复琢磨、钻研释疑、顿悟提升,是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和校本研修的主要途径,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胡定荣在2006年进行了一项对36个特级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教师对自己职业成功大多归因为后天因素而非先天因素,归因为可控因素而不是不可控因素。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促使教师对个人的教育信念、行为进行反思、重组和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特级教师尤为注重公开课,然后依次是教学冲突、教学挫折等。这些事件在给教师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专业的打磨历练,带动了个人的专业化发展。观摩课也是如此。

组织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等系列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课堂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参赛课题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组委会常常需要参赛者提前报送教案,使得参赛者必须提前拟定参赛课题,设计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参赛者选题的自由度很大。所以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

二、观摩课选题

(一)课程选题依据

选择课题是观摩课的特性。观摩课一定要恰当选题,课型不同,选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同。

选题首先要参照的内容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按照《纲要》规定的小学、初中、高中年级的不同内容,设置教学内容,确定课程选题。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根据《纲要》,可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划分为七个部分:自我意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健康情绪辅导、生涯规划与辅导、压力应对辅导。吴增强在《青少年心理辅导 助人成长的艺术》中还增加了生命教育、休闲生活辅导的内容。

具体到初中和高中心理辅导,内容各有侧重。在《纲要》中,初中年级心理辅导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教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选题其次要考虑的因素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的理论依据、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献研究、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对当地学生的调查研究、学情、学生已有基础、本课的基础要求、当地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等。

对有争议的教学内容,要加以调整。对学生已有基础低,而本课基础要求高的内容,要放弃。对该地区已经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所涉及的内容,要适当加以回避。

此次活动定位在观摩课,是因为地区差异的存在,旨在多元呈现、原生课堂。观摩课是充分展示个人教学水平的舞台,本次活动为异地授课。陌生的学生,陌生的教学环境,可能还会面临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课题选择是否恰当至关重要。首先要符合授课地区的学情。绝不能简单地拿本地的一节优质课去参赛,教学预设再好,和学生两张皮的生成,只会成为败笔。需要思考所在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当地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否吻合,学情和教学进度是否一致。

在异地上课之前,要对当地的课程设置情况、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内容深度、教材版本,逐一进行了解。

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在小学或初中学过什么、学习程度如何,有备而来。

如果条件允许,可和班主任交流,了解学生构成、学情、当前班级问题、班级风格、班主任管理特点、班级团体动力、班级小团体特点、民族构成、校园文化、班级开展的活动等。适当采集照片、视频,用于教学。

在以上基础上,根据调研信息,在符合当地学情的可选内容中,结合个人优势、个人教学特色选择课题。

如果前期调研难以实现,要考虑选择一些对学生基础依赖性较小的起始课、前后所学内容关联不大的作为课题,如“人际沟通辅导”“异往辅导”等。

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的定位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因为各地的不均衡性,至今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和统一的教材。所以,此次观摩课的选题和教学内容都是由参赛教师自己拟定的,有很大的自由度。课程选题应以《纲要》为依据,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二)课程选题方向

此次活动选送的观摩课共56节,高中17节,初中19节,小学20节。根据组委会发放的《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研讨会教案集》《会议手册》,在认真研读参赛教案的基础上,对观摩课的选题方向、在全部课程中所占的百分比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

从表1中不难看出,选题大多集中在健康情绪辅导和人际交往辅导。这类选题概念界定清晰,理论系统,易于操作,便于演练。知识点可分割,可以单元课程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外行看着很热闹,内行看着有内容,学生听着有收获。受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局限小,切口小,易深入。

例如, 北京市选送的高中观摩课“沟通你我他”,探讨了非言语沟通的作用、方式,促进学生使用和识别非言语信息,用恰当的非言语沟通方式和他人进行交流。此课选点较小,关注“点”的步步推进,而不是“面”的面面俱到。切口较小,易于挖掘提升。最后用“超级演说家”曹青苑的《开口说话就是力量》的视频提升教学高度。

再如,浙江地区选送的邵巧倍老师的“爱的方程式”,在不断的选择中呈现了爱和喜欢的鉴别思考。但这只是邵老师设计的异往专题系列课程中的一节,后期还会在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中,加深领悟。

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的内容比较有动感,上起来顺手。情绪调节的内容参考资料较多,展示方式多样化。但如果都集中在健康情绪辅导和人际交往辅导上,就存在选题的单一化现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需要出发,作为选择主题和内容的主要依据。生命教育、学习策略、消费指导、网络休闲等问题,都是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选题中可以考虑的。

(三)课程选择年级

在表2中,初二年级有13节课,高一年级有14节课,和其他年级相比遥遥领先。选择哪一个年级开展观摩课,是由学生身心特点,学校教学任务,学生课业压力,《纲要》规定的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等决定的。

此次观摩课多集中在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年龄段集中在11~16岁,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的思维发展展现了新的认知和社会视角。不再局限于将实际的、具体的经验作为思维的参照,他们可以虚构想象情境,并试图对其进行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有些知识在成人和更有能力的同伴群体的指导和帮助下,就能够被掌握。青少年期还是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

多数参赛教师选择初二学生和高一学生是基于学情和时间的考虑。此次研讨会召开时间为10月,初一新生刚刚入学,尚处于适应期,学习心理辅导的课程较适合他们,所以学习心理辅导有3节,在初一是最多出现的选题。初二年级学生已经度过了新生适应期,需要在同伴中自我认同,人际交往的课程较受他们的欢迎,有5节,是所有课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高一新生的人际交往辅导有4节,频率较高。学生能较好配合教学,呈现较多的课堂互动。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深度和高度都还处于摸索期。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初中年级的教学内容尚未进行,更无法达成高中年级的心理教学。各地心理健康教育深度参差不齐,学生原有基础不一致,教育质量和成效堪忧。在此基础上,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选题颇有争议,会导致过深而成为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过浅而成为学生迎合教师的需要的现象。笔者认为,选择高一年级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笔者在观摩课的授课年级的选择中,也多选择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学生了解了尊重、理解、接纳、倾听等团体辅导活动规则,小组活动训练有素。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初一有所丰富。高一年级尚未进行文理分班,思维活跃,表达方式多样化,教学氛围热烈。

在观摩初中组和高中组的大赛课后,笔者发现,初中的课程和高中的课程尚没有拉开差距。例如,针对自我意识辅导,初中教师用了“周哈里窗”“我的十二行诗”等活动,高中教师也使用了同样的活动,没有明显的梯度区分。这和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笔者所在的新疆乌鲁木齐市,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初中每周一节,高中间周一节,排入课表,以文件形式确定。在频繁的使用中,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历经三次修编,较为成熟。学生在经过三年的心理课程学习后,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度和深度要求较高。而一味拔高拉深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又唯恐陷入“学科化”的误区,成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四)获奖选题

此次观摩课活动共评出一等奖23节。对获得一等奖的选题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初中:人际交往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生涯规划与辅导、健康情绪辅导。

高中:青春期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健康情绪辅导、生涯规划与辅导。

小学:健康情绪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压力应对辅导。

其中,非言语沟通、异往、情绪管理类的课程获奖比率较高。

有意思的是,关于非言语沟通、异往、自我意识的内容,在初中、高中都有涉及。但初中高中同一主题的授课内容没有拉开梯度。如,山东省选送的一节“我是谁”的自我意识辅导课程,活动设计主线为“我眼中的自己―同伴眼中的自己―悦纳自我”,在高一年级进行,课堂生成较好,但与一等奖失之交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课程定位较浅。《纲要》中指出的自我意识辅导的主要内容,高中和初中各有侧重。初中年级是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高中年级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此类型的课程教学设计,笔者在初二年级学生群体中开展过,学生反响颇好。笔者根据此课的教学设计,在高一民汉班级进行了授课,哈萨克族学生感觉活动体验多,但课程内容不丰富。汉语班学生感觉收获不大,课程内容较浅。

(五)参赛者访谈

笔者通过网络对两名参赛者进行访谈,通过面谈对两名参赛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同时对《教案集》开展了深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大赛选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发现。

生活化、巧妙创设情境、教师教学特色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大赛选题的主要因素。

生活化。结合56个选题,分析教案得出,生活化选题占100%。可见,观摩课选题应尽量选择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题材。如:《爱的方程式》《巧用“我向信息”》《我的岛屿计划》《接纳情绪》等。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设计的内容贴近学生真实世界,只有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学生才会在课堂中倾注全部热情,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采用变式,而不是流于形式。情境创设可在团体辅导活动、视频广告、身体雕塑等多样化的情境中,达成教学目标。如“我的岛屿计划”一课,分别以游客、员工、岛主的身份开展活动,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职业探索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师的教学特色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选题的题材应具备如下特征:教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能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处理,方式多样;能有效创设自主、合作的氛围,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在积极关注中、小组合作中,在富有激情的引导中,在有效的活动中,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三、选题建议

选题要巧要新。可以选择大家熟悉,但又不是很熟悉的内容。学生和评委对此类选题有好奇心,可以通过听课对此有进一步的了解。

选题避免雷同。雷同感会使评委不自觉地进行横向比较,使得优点容易被注意,缺点又显而易见。例如,新上映的电影《头脑特工队》使得对情绪的关注成为热点。在授课中有两位教师都使用了这个素材。但素材使用的量,宜点到为止,避免心理课成为电影赏析课。

选题避免老路。有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网络媒体上可以下载到丰富的视频资料、活动资料、教案设计等,材料好找,内容好讲。如,浙江省选送的高中组观摩课“爱的方程式”,邵巧倍老师已经将此课设计为系列课程,课程设计较为成熟。课堂实录已经在书店销售,并得到了钟志农的点评。如果贸然选择此类青春期异往内容,难免先入为主,纵向比较,出现审美疲劳。新手教师选择此类课题较难突破前人的巅峰之作。

选点小而精。理论正确,架构合理,概念清晰,步步深入,环节清楚。

选题基于学生实际。学生是课堂最为活跃的因素,一节令人印象深刻的优质课,往往是某一个活动设计巧妙,学生被激发,在教师的引导下步步深入,层层递进,达成目标,让听课教师为之叹服。因此,了解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热点话题,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按最近发展区设置目标,把握学情是十分重要的。

从单元高度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心理健康教育课往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对于自己设计的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从全局把握,从大局出发。以单元为单位,从单元的高度来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明晰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参赛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优化课程设计,使中心更突出,内容更集中,外延更清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抓住教学本质,适度加工和开发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处理切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例如,获得一等奖的“我的岛屿计划”“爱的方程式”都是在设计出专题课程后,截取了单元课程的某一课来呈现。

教学理念。《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出现价值偏差时,要突破“价值中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整合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其视角都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高等院校,而较少投射职业学校。与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相比,职校生中普遍存在着自卑、抑郁、厌学、早恋等心理问题,必须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众所周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多种形式,但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应该是任课教师,而不是少数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广大学校教师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直接接触者,他们能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进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力的保障。因此,本文拟就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整合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整合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任课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注意积极挖掘和整合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职校生在校主要学习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其中各门课程都蕴含着各具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资源,如文化基础课中的语文、英语和德育等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调控自我、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内容;专业理论课中的建筑、机电、数控、电气自动化等课程,包含着很多训练学生观察、注意、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对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主要集中在本课程的教材、辅导书、学生作业、试卷等一切与学生有关联的资料。其中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任课教师整合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主要途径,各科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辅导书是教材内容的延伸,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学生作业与试卷,除了反映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还能透射出学生的性格、喜好,为教师提供了其心理成长的相对“真实”的信息。

二、设定课堂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目前,国内学者郑和钧提出的学生素质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被广泛运用于学科教学,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有力证明。那么,在学科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能舍本逐末

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完成的是学科本身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内在规定性目标,这是学科教学的“主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只是“副目标”。后者服从于前者,为前者“锦上添花”,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

2.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特点

目标设定时既要充分考虑并利用本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同时要区别各学科之间的“质”的差异性,是直接进行渗透,还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渲染,或者借助活动来获得心理体验,要依据各学科及其教材的特点来定。再者,设定目标不能牵强附会,为了心理健康教育而教育,而应自然贴切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3.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不尽相同,他们面临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不尽相同,任课教师只有针对学生自身发展中的问题设计目标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如对新生与毕业班学生的差别设计,对纪律散漫和秩序良好的班级学生的差别设计,对不同专业班级学生的差别设计,等等,都是任课教师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需注意的方面。

三、整合任课教师的课堂管理模式

课堂管理是任课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心理氛围的营造,师生互动的方式,对偶发问题的处理,对学生课堂反应的评价,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等。任课教师会根据不同的班级特点选择不同的课堂管理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应积极协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行为,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友善与理解,受到激励与感化,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并维护心理健康。

四、注重评价对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加大了对学生评价改革的力度,评价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自我评价,评价开始注意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也越发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这些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独到而重要的影响作用。

五、关注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高校 健康教育 现状 体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生理、心理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受教育群体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改正不良卫生习惯,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首次提出健康教育的概念。明确指出,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我校在2000年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笔者多年来一直参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其他高校先进教学经验,并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对如何上好健康教育课,如何使学生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不断的探索,并能从实践中不断提高。

一 高校健康教育现状

1.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根据我国1979、1985、1991和1995年全国大规模的7~22岁城乡男、女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7~22岁学生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呼吸机能、肺活量普遍下降,大学生的下降幅度最大。学生学习负担重和体质下降的矛盾长时间找不到妥善解决的办法,这种状况从中学引带到大学,这就是导致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幅度最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自我保健能力较差是大学生患病的内在因素;长期的心理应激和超负荷定势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诱发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外在因素。

2.健康教育形式

由于健康教育的形式单调,导致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实践还在低水平徘徊。多数大学生对现代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的认识,片面认为身体强壮、没有病就是健康。既导致对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又严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导致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于得到印证和应用,不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不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对327所高校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只有约30%高校为体弱多病、身有残疾的大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课,其主要内容是气功、养生术、太极拳等。

3.健康教育的师资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专职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大多数高校健康教育课是由校保健医师或体育教师兼任。但他们教学经验不足,同时受知识结构的影响,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因此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学、社会医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做好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二 高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将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次调查表现在:一是健康教育观念理解上的误区。部分院校领导把健康教育错误地理解为单纯的健康基础知识的教育,致使有些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时有时无或根本没有开设;二是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配备不足;三是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不切实际。

2.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内容、形式及评价不够合理

健康教育是知识、意识、日常行为和能力的综合教育。由于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观念理解上的误区及其他多方面原因,健康教育课程被列为选修课,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因而,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不显著,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就难以实现。

三 高校健康教育发展对策

1.明确健康教育目的

重视健康的自我管理。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保持健康状况良好的目的。通过健康教育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学会用自己的能力去主宰健康,管理健康,实现健康水平的提高。

2.完善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任务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进行明确地定位,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对开课的时问、内容、学时要有明确的规定。加强校园健康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3.实现健康综合管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健康人的工作,学生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健康观念的树立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学校决策机构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其次,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包括学校教务处、医院、后勤、各院系、学生组织等,做到分工负责目标明确,协同配合,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4.切实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工作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是从健康角度出发,结合大学生时代特色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突破单纯的生物医学框架,涉及体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学校应针对此特点,加强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特别是现有教师所缺失的学科培训。

5.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

大学生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医学基础知识,同时教学中涉及的人体生理知识、生物医学、心理学等内容又较为抽象。因此,建议各高校应加大和落实对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增加必要的挂图、模型、影像等,并把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教学意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淑民、师德明、马淑琴.面对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2000(2)

[3]邓毅明、武晓君、大学生.“健康教育与体育”.基本知识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9)

[4]田本淳.健康教育在新世纪卫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健康教育,200l.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