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5:46:11

高电压技术论文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1

自动高压电气监控系统是变电站高压电气系统的核心,连接各个分系统的纽带是局域网通信网络系统,变电站高压电气自动化系统是用来保护继电,完全不用人工控制,远程操作功能的多种功能型控制的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多种功能集中化:变电站高压电气自动控制化技术是用不同种科技化当前先进的科技为首要,融合进行延伸加以改造而成,所以它具备多种先进并科学的技术含量、以及其相互错中复杂的搭配的特点,变电站电气系统的所有第二等级设备的功能都被其承接并延伸。其中,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会集体显示使用显示、仪器显示,变电压送电显示以及中心信息信号显示,计算机保护所用的系统会将出现错误无法使用的障碍记录,测定所在的位置,重启开关等自动功能集中管理。这些里面的功能集中通过局域网排列成统一的自动集中系统。

2自动化信息技术具体应用分析

随着变电站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提升,不在局限于后台控制,将延伸到现场的控制,以及视频等先进信息搜集设备也将变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之一,因此需要其他的功能能适应此做好准备,传达信息功能也应加强。随着变电站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提升,不在局限于后台控制,将延伸到现场的控制,以及视频等先进信息搜集设备也将变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之一,因此需要其他的功能能适应此做好准备,传达信息功能也应加强[2]。不用人工的通讯网络。可以设立局域网于变电站中,以不一样的设备与方式连接到变电站局域网中,其他远程驱动与维护设备可以使用现场控制总线由集中地数据进行处理后以I℃P朋接入,进而由传送信息的设备接入里面的局域网。使其运行站点都连接在局域网上,进一步实现数据的共同分享使用。局域网用网络的互换机器进行和全国电力数据网络的相互联系。但是还是要保留原先变电站的模拟接口与数据接口,因为万一出现问题,这些将成为我们的后备通道。局部网络顾名思义是一种于小型区域实现数据信息互相联系的网络通道,并遵循相关的协议进行实现信息互联的系统[3]。在其系统中,各个计算机既可以分开使用不相互影响,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相关的信息数据的传送。局部网络由两种分类的存在:局部性的区域的网络与计算机相互交换机器。其中局部性的区域的网络是属;于局部网络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局域网是有四种因素构成,它们分别是拓扑结构、传输媒介、传输的控制与通信的方式。局域网除了这四种因素还有其中心部分,那就是相互联系与信息传送。局域网的传送信息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有线与无线,有线的通道是使用双绞线与同轴电缆或者同轴光纤,其中速度较慢的传送方式是使用有线中的双绞线,其最高的传送速率是几兆比特每秒。而且有线中的这种双绞线所能传送的间距比较短,正因为如此,所以所投入的成本也相对比较少。相较与双绞线,电缆就具有相对好的性能,它具有互联设备多,传送的间距长,容量大,抗干扰好等特点。

3结语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2

无触点电磁调压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在关键的技术过关时,可以做到调压换档时电流无间断、无冲击电流、无过电压、无电压跌落现象。但是,目前很多的无触点稳压器的核心技术并未过关,有的产品在档位切换时设置了间断时间,有的产品在晶闸管回路中串联电阻、电感类的元件,或者使用高漏抗变压器以限制换档引起的冲击电流,保护无触点器件,这些产品,在档位切换时容易产生过电压或电压跌落、电流间断或电流冲击等现象,因而会对负载或稳压器周边的用电器造成影响。

将无触点电磁调压技术应用于非线性电感负载的HID路灯而导致失败的一些人士,都看好无触点电磁调压技术的优点,但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认为要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目前的路灯电磁调压节能产品中,绝大多数是用有触点的交流接触器来切换档位的,并且严格控制档位的切换次数或者将档位固定,有的在切换档位时容易导致HID灯瞬间熄灭并重启,缩短了灯具的寿命,由此也带来了一些节电不节钱的新问题。如果用现有无触点技术做档位快速切换试验,一般的产品在几分钟内就会损坏,而我们的产品做了一年多的档位快速切换试验,累计换档次数超过了1亿次,在这种严酷的试验中没有任何元器件损坏。

2、新成果介绍

我们设计的第一代无触点调压产品,由一家军工企业生产,已经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经国内专家测试和技术答辩,评审组对此产品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经有关生产企业申报,他们获得了科技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市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证书、省科技成果鉴定证书、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软件产品证书以及中国节能协会颁发的节能设备证书等。

我们对电网瞬变情况以及调压动态过程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分析、总结,经过不懈地努力,2007年8月终于提出了创新的技术,这一技术通过了计算机仿真和实践的检验。为了能够快速地检验和验证这一关键技术是否过关,我们在软件中嵌入快速垒档位自动测试程序,它与正常工作程序的转换,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方便地配置。我们在产品中使用的每小时1万次换档速度进行自动切换档位的试验(此时1小时的试验相当于市场上某些路灯节能产品工作10年的调压换档总次数),是我们对产品的正常测试。我们的产品也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每小时6万次、9万次、18万次的换档速度的试验,目的只是想检验这一关键技术是否过关。当使用创新的技术解决难题后,出于慎重,我们做了一年多的多种方案的试验,并且到外地进行了超过100安电流的严酷的快速测试试验,同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检索、科技查新,于2008年10月在一些电源专业网站上了新闻,宣称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对于这道难题,有些人认为是不可能被攻克的,但现在有供验证的产品,并且可提供使用常规技术与创新技术的对比试验。有关专家发表在《道路照明》以及《照明工程学报》的相关文章指出:目前市场上采用自耦变压器调整电压的路灯节能产品,虽然有一些好的优点,但是,不能根据输入电压的变化在带HID灯负载时动态进行档位切换调压,一旦切换,容易烧坏无触点开关或者导致HID灯熄灭,这是由于多SCR开关切换时有共态导通或短时开路引起过压,切换时有浪涌电流或浪涌电压。因而一些产品只能是固定档位输出,或通过手动换档,有的虽然使用了智能芯片,但也只是在开机时检测电压自动切换档位,而在通电带HID灯负载期间不能进行档位切换。专家所说的这些问题,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技术是世界难题,可是我们现在都解决了,在我们的网站上公开了试验波形、视频,我们有很多的数据,也有在路灯现场长期可靠运行的产品。

为响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促进学术交流的创新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活动,“涂金龙的科技博客”以“路灯照明节能与无触点稳压的世界难题在这里解开”的文章报名参加了

“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获得了科研组大奖。在博客文章中列出了近十万字的相关文章,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相关文章,总字数约有20万字,有的是回答专家或网友的质疑,有的是对无触点电磁调压现有技术的剖析,有的是产品可行眭分析与研制总结报告,科技查新报告。介绍我们这一技术相关的三篇论文,分别在“节能创想2008――第二届全国电气节能大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在“正泰杯第二届全国电气工程师论文大赛”括动中获优秀奖、被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录用。该技术在实名制的国家科技成果网

国科论坛上得到了有关科学家,发明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作为首例“署名责任推荐”。

基于我们创新的无触点电磁调压技术研制的专利产品――不对称补偿按曲线输出的无触点交流稳压器,当设计用于路灯照明节能产品时,其稳压精度可达±1%,节能率高达20%~50%,并且大大延长灯具的寿命、降低灯具的维护费用。对于同一产品,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可在“全档位快速循环测试――固定稳压――按曲线节能稳压――自动延时节能”等工作方式间自由转换。

我们创新的无触点电磁调压技术及产品,其先进性是可比的,可测试的,可检验的,也是较难仿制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使得无触点电磁调压的优良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与有关专家在讨论时提出的现有技术相比,在相同的容量及调压精度下,使用我们的技术不仅使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得以大幅度地提升,而且所使用的大功率元器件的数量都明显减少了(大功率晶闸管的数量减少一半,不再需要使用大功率限流电阻或电抗器,对变压器也没有高漏抗的特殊要求)。

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实验探索,我们认同有关大学研究人员提出的无触点电磁调压路灯节能技术是一个世界难题的观点。在博客文章“对技术难题的理解”中说过:“解决世界难题通常需要创新的理论或技术窍门,特别是那些经过若干年、若干专家不能攻克的技术难题,如果有人解决了,只要他不将创新的理论或技术窍门公开,那么对于其它的专家来讲,这仍然是一道世界难题,仍然难以轻易地解决。”针对我们的无触点电磁调压技术,根据我们研制的产品的现场使用情况及长时间严酷的测试结果,我们于2009年1月过这样的信息:如果有人能在2010年12月31日前提供达到我们核心技术水平的产品,我们除提供一定的奖励外,同时停止相关的宣传。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3

标准格式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1.25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电气职称论文范例欣赏: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低压电气设备是建筑工程中基础性设施,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低压电气安装工程一般工期较长、工序复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交叉施工,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提高施工技术,才能有效的保证低压电气安装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低压电气;安装

近年来,我国电气化安装技术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低压电气安装技术比较复杂,专业程度较高,施工中还涉及到多种交叉施工,因此,做好建筑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研究,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特点的概况

重视预防工作,严把质量关。由于低压电气安装过程中容易受多种外在因素影响,每道工程环节存在诸多质量隐患,因此要重点加强预防工作,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安装质量达到工程要求。影响因素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具有工种繁多、工期进度长等特点,也就决定工程必然面临着影响因素众多、施工综合性强、牵涉面广的问题。工期长工种复杂。施工之前,要做好接地网、管线铺设等前期土建工程,并开展焊接工作;该工序完成后,进入到设备试机阶段,全部工程竣工之后还要对电气系统进行总调试,再由有关部门进行最后的竣工检测验收。该工序阶段要涉及到土建、设备安装调试、工程质量验收等多个工种。

2.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技术

2.1充分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

施工图纸是保证施工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充分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才能够组织有效的施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促进工程施工活动顺利开展。一般而言,电气系统具有种类繁多的设备和管线配置。在开展电气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审阅工作,尤其是设计中的变更部分,要逐一进行扫描。

2.2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安装技术

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安装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事项:(1)施工人员在进行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安装时,不仅要对安装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而且要确保内部线路的正确连接,从而保证整个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2)在制作电柜、电箱和配电盘时,要选用不可燃材料,保证安装牢固,各类技术参数指标处于正常状况。(3)箱内元件的分布要按照图纸结构而定,严格进行各个相序间的划分,线路界面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4)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要确保接地正确,设置相应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要选择裸铜线连接,同时配备相应的电击保护,抽出式配电柜推拉需要保持正常动作。(5)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内线路整齐没有交接无序现象,导线间应紧密连接,没有断股和伤芯线现象。(6)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设置合理,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2.3管件预埋的安装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的重要内容,管件预埋和焊接的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容易发生错埋、漏埋或者是没有安装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管件的制作埋设。具体说来,管件预埋的施工技术包括如下方面:现场施工人员要对预埋件敷设的部位、数量、规格型号等与图纸进行认真核对,仔细检查钢管防腐、管口处理和焊接等;管间的连接、弯扁度、弯曲半径、过线盒和接线盒要符合相关规定;对设备基础、接地装置和接地网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部位,采取增加接地极数或其他补救措施。

2.4接地装置的安装技术

要按照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的施工图纸进行接地装置的分布,接地电阻值应该符合标准的设计要求。埋设防雷接地的干线时,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要大于1m,同时在管道上方敷设沥青。接地模块顶面埋地深度要大于0.6m,接地模块间距大于模块长度的3~5倍,其埋设基坑通常是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并且在开挖深度内做好各项指标记录。接地模块要保持水平或垂直就位,同时把握好各个上层间的接触距离。对接地模块的引线进行集中处理,用干线将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要保持一致。当进行暗敷操作时,在抹灰层内的引下线设置固定装置,明敷操作时引下线不能弯曲,要尽量实现平整的放置,用油漆做好支架焊接位置的防腐工作。

2.5电线导管和线槽敷设的安装技术

电线导管和线槽敷设的施工要点包括:金属电缆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或者是接零可靠。钢导管和金属线槽不能够熔焊跨接接地线,连接处需要使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并且两卡间铜芯软导线截面大于4mm2。非金属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跨接接地线。防爆导管不能使用倒扣连接,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当绝缘导体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要采用强度等级大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并且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室外埋地敷设电缆导管时,埋深要超过0.7m,并且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应该埋设在室外土壤内。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缆和电线后应该做密封处理。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金属导管内外壁应做防腐处理,埋于混凝土内的到管内壁应做防腐处理。暗配的导管,其埋设深度和建筑物表面的距离要超过15mm;明配的导管,应该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并且安装牢固。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该设补偿装置。

2.6低压电气安装的协调施工技术

如前文所述,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中涉及的工序较多,各工序间经常会交叉施工,因此在进行低压电气安装前,应该做好各专业施工顺序的协调,正确权衡不同施工顺序的重要性,从而科学安排不同施工工种的进度。如建筑工程低压电气与土建、给排水施工间进行协调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会影响到土建工程的进度,因此在对两者进行协调时,要做好主次的把握,实现以土建为主,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全面做好土建工程的配合工作。(2)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与给排水工程进行协调时,首先要认真比对和研究两个工种的图纸。由于这两个工种的图纸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低压电气安装的线管道与给排水作用的排水管道存在冲突时,一定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管道的安装工作,确定好安装顺序,然后再进行安装。

3.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的调试和运行技术

当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结束后,需要对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内各个元器件的运行进行考核,确保低压电气安装的有效性。具体说来:(1)成套配电(控制)设备的运行电流和电压要处于正常状态。(2)电动机应通电后观察其转向和机械转动是否正常,并且空载试运行的电机时间为2h。交流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持续启动两次,两次的断开时间在5min以上,确保电动机温度正常后方可再次启动;空载运行时,要记录电流、电压、温度和运行时间等参数,确保达到电气动产要求。(3)照明系统通电后,灯具回路控制要和配电箱回路相同,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也要逐一应对。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总体质量,必须要高度重视其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希望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提供指导意见,切实提高低压电气安装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民.建筑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J].广东建材,2009,25(7)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液压技术 研究成果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10-01液压的技术设备已经在近几年得到了十分巨大的提高,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电子信息发展、网络操控的时代,它所能涉及的层面和范围越来越广泛。科学的来说,它实际上是介于电子和机械之间的动力结构,将机械动力和电子操控结合起来是液压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将从当今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液压技术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了液压技术的现状、流体传动的控制理论、液压技术的发展动向和展望。

1 液压技术的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液压技术一般认为是18世纪末出现,1795年英国制造了世界第一台工业设备水压机。19世纪末,德国已制造出液压龙门刨,美国也造出了液压六角车床和液压磨床,但当时原件不成熟,液压技术没有得到广发的发展。而液压传动技术作为近代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得到大发展,应该硕士20世纪的事情。

2 液压技术的相关内容

2.1?液压组件

运用液压取得的成效有以下几点。

(1)组件结构的微型化转变。

组件结构的微型化转变,是得电磁阀门所需要的功率大大减小,更加的适合了机械的运转,同时还能够降低用电耗量。组件功能自身存在的多样化,运用在过程当中,使得其他机械的运转更加的灵活便捷。

(2)节能化。

变量泵已经相对较为广泛应用。就当前的变量技术上的技术采用方面,已经设计了相当多的变量定律的使用。降低能量的损耗以及增长使用生命周期也是必须探讨的问题之一。当前的变频操作已经备受关注和肯定。经过能量守恒来实现能量之间的相互调转功能是一直以来的设想。并且应当受到一直的研究探讨。

(3)新原料的投入。

新材料如陶瓷技术的使用是与非矿物组件元素的本身以及摩擦力生命周期相互作用的。目前,在欧洲以及美国等发达地区已经广泛采用了这项项目。新型的原料的加入是对电磁阀、比例阀性质的提高起决定性的作用的。由于电磁阀性能的提高,可以使阀的推力更大,直接使得阀门所能操控的工作量更大,效率更高,功能也更加具有表现力。

2.2?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

(1)比例阀技术。

比例阀的发展主要在频宽的增大及控制精度的提高上,以期性能接近伺服阀。同时,比例阀又沿着标准化、模块化及廉价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其应用。前者如Bosch的带位置反馈的比例伺服阀,其性能已很接近电液伺服阀的性能。后者如螺纹插装式比例阀,在某些工程机械中得到了运用。

(2)电液伺服技术。

电液伺服阀是最早将液压技术引入自动控制领域的功臣。但电液伺服阀的结构自发明以来,就少有改进。除了在传统的需要特别高频响的场合外,其传统地位正日益受比例技术的挑战。MOOG公司也开始生产与比例阀类似的采用永磁式线性力马达的直接驱动式伺服阀(DDV)。

(3)控制理论。

控制学是该学术界的较为有成就的部分。液压技术通过机械的实践过程获得操控的理论总结,然后又由着理论总结去进行新的指导。目前,在医学上以及很多的医疗设备上都已经采用了这些技术。

2.3?密封技术

自从液压技术诞生以来,泄漏一直是困扰着业界人士的一大难题。伴随着泄漏的是:矿物质的泄漏可能性以及对环境存在的威胁。

3 液压技术的未来预计

随着液压技术的广泛被利用,比如在计算机操控、电子技术、操控系统内部、新工艺方面的采用,使得它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十分明显。虽然当前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依然还有部分限制,所以应当不断的开拓出新的领域,开拓出不同的层面的才能更好地适应了它的预计。较重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机电一体化

液压技术作为传动和控制的一个分支,不能孤立地对待,不能把它和其他机电技术对立,液压器件实际可以认为是机、电之间重要的接口和理想的功率放大环节,特别在既要大功率输出又要控制灵活方便的情况下,目前还未有更好的替代技术。液压传动+电子控制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3.2?液压CAD技术

通过对当前的液压CAD设计软件,建立起再次开发体系,在建设出信息一体化的系统操控范围,实现开发-制造-销售-使用-开发的封闭的过程整路。并且在实际操控的过程中,将计算机的技术融入其中,这样在进行实际的操控之前,可以进行相关的预演工作,保证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第二个要做好的是,采用CAD技术来对液压系列产品整个过程进行维护,并把CAD/CAM/CAPP/CAT融入到现代管理体系的当中,设计出网络总控制系统的(CIMS),能让液压技术以及操控技术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飞跃。

3.3?新原料以及新工艺的部分

作为现代工业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液压技术和液压元器件的发展不可能孤立的进行,尤其是材料技术、加工技术对它的发展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在新工艺材料上的代替,比如在陶瓷、橡胶等方面的适用,也是能够在液压技术上取得成功的。对比1959年和1995年的相同流量压力等级的先导换向阀,重要分别为120kg和12kg,相差10倍,当今最先进的液压泵的使用压力已达到50MPa。

4 结语

在近些年里由于在液压技术的内部融入了电子技术,加强了液体的转动,使得液压技术有了新型的动力和机械的性能。沿用电子投入的加工方式,必能够赢过机械和电气的市场,并不断在计算机操控、电子技术、操控系统内部、新工艺方面的采用,在操作和控制方面以及工作过程中都已经体现出优越性,功效高、损耗低、大动力、少阻力、小噪声,液压技术成为了现代动力新的动力,并且不断开发出更为广阔的市场竞争力,保持不断更新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意.电子与流动性的技术的互相关系[J].液压的封闭式,1999(1):4~8.

[2] 杨尔庄.液压技术的漏缺方面的问题[J].液压技术的封闭式管理,1999(1):2~4.

[3] 雷天觉,杨尔庄,等.关于液压技术的著作[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 史维祥.流动性控制发展的一些动向[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1(1):10~12.

[5] 强.国外液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零部件,2004(5):55~57.

[6] 黄兴.液压技术创新及发展趋势[J].机床与液压,2005(12):6~8,34.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电力网技术;线损;线损率;线损构成;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电网电能损耗就是线损,线损量占供电量的比例则构成了线损率。线损率是一个对电网设计规划、装备技术及其经济运行的综合技术性指标。

实际售电量和供电量之间的差额称为统计线损,是电网实际线损量。但是,在进行线损的实际统计时,表计、抄表误差和窃电等会造成不明损失,因此电网技术线损通过此法得不到准确反映。线损理论计算基于负荷实测结果,它既反映了特定情况下电网结构、负荷变化和运行方式对线损影响,从而较真实体现电网技术线损实际。因此通过深入分析电网技术线损构成、分布,找出电网薄弱环节,针对性调整节能降损措施。

本文汇总了2005年底电网各省电力公司负荷较大代表日线损计算结果,对电网技术线损分压、分元件情况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降低技术线损的对策。

一、代表日线损理论计算

35 kV及以上电压电网用潮流计算,35kV及以下电压电网用平均电流法或均方根电流法。35kV电网线损计算,取实测值作为功率因数,无实测数值的采用推荐值:城区0.85;发达城市0.88;城乡交界、远郊取0.8。理论线损计算时对于高压电网电压、绝缘子泄漏损耗和谐波对线损影响不予以考虑。

二、代表日技术线损构成

1、线损率情况

通过各电网代表日线损理论计算结果汇总,我们看出理论线损率多在5%~7%之间,最高为7.98%,最低为3.43%。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理论线损率如下:10(6/20)kV电网线损率多在3%~5%,最高为5.70%,最低为2.27%;35kV电网线损率多在1%~2%,最高为3.12%,最低为0.56%;220 kV电网线损率多在1%~3%,最高为6.96%,最低为0.65%;500(330)kV 电网线损率多在1%~2%,最高为3.15%,最低为0.26%。线损率最高的是380 V电网,多在6%~10%,最高为11.93%,最低为5.43%。线损率最低的是110(66)kV,多在1%~2%,最高为2.84%,最低为0.64%。

2、线损分压构成情况

代表日各电压等级损耗电量百分比分布见图1。

图 1 线损分压构成

通过图1我们发现,500(330)kV电网损耗电量较低,约为总损耗的8.2%,说明超高压电网损耗较低,各网最高电压等级输电网不完备,要加大资源配置。220kV电网损耗量占总损耗23.2%,明显高于最高电压电网,这是由于220 kV电压等级较低、供电量较大造成。另外,我国500(330)kV电网还不够坚强,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有些地区220kV电网做不到分网运行,存在迂回供电,这也造成了220kV电网损耗增加。110(66)kV电网损耗占总损耗17%,低于220kV电压等级,因为该层供电量整体上低于220kV电网,存在部分直供趸售用户。35 kV电网损耗量占总损耗6.7%,处在各电压等级电网损耗量最低端,这是因为该层供电少,有很大比例直供趸售用户。10(6/20)kV电网损耗量占总损耗24.7%,处于各电压等级中最高,表明该等级是重损区。原因多种,如供电半径过大、高损耗设备过多、无功补偿不足、线径小、配电变压器“大马拉小车”等。380V电网损耗量占总损耗20.2%,是重损层。其原因主要为线径小、供电半径大、三相负荷不平衡、功率因数低、接户线和户表老旧等。

3、线损分元件构成情况

变压器损耗、线路损耗和其它元件损耗构成技术线损,线路和变压器损耗在各等级电压层所占损耗比如图2。

图 2 线损分元件构成

500(330)kV电网线路损耗占82.7%,变压器损耗只占11.8%,线路损耗占主导地位。500(330)kV电网是主输电网,承担大容量、远距离电能输送,但其网架结构相对于承担的输电任务较为薄弱。另外,500(330)kV电网用损耗相对低的大容量变压器,也成为线路损耗比重大的原因之一。220kV电网线路损耗占75%,变压器损耗占22.8%,线路损耗同样占主导地位,220kV电网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较大容量范围的电能输送。与前两者相比,10(6/20)kV配电网变压器损耗比例明显升高,与配电网中变压器容量较小数量较多有关。另外,10(6/20)kV配电网配电变压器“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高损耗配电变压器较多,也造成该电压等级配电网变压器损耗比高。

三、存在问题

1、电网结构不合理

(1)电网结构薄弱

500(330)kV主干网架不坚强,电力交换不足,输电断面设备过载重载较普遍,限制潮流优化,输电线路损耗所占比明显偏高。500(330)kV电网输电线路损耗占比达82.7%。220kV电网在部分地区不具分网条件,电磁环网迂回供电,增加主网损耗。此外,农村偏远地区用电量少、供电距离过长,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线损率增加。

(2)电源与电网发展不协调

电力短缺,各地电源建设加快,部分线路出现送电极限,输电容量过大与电网结构薄弱固有矛盾加剧,电厂出力受限。如某电厂受送出断面稳定极限限制,窝电达数百兆瓦。

(3)电压等级配置不合理

电压等级多,层次复杂,变电环节损耗增加,如西北电网330V、220V和110 kV电压等级同时存在,东北地区110V、66V和35 kV电压同时存在,电压等级配置不合理。

2、电网经济运行水平亟待提高

(1)电网负荷分布不均衡

同一电网轻载重载变压器同时存在,变压器运行严重偏离经济,增加电能损耗。

(2)无功管理和控制难以满足

主网无功补偿不足,无功功率不能分层就地平衡增加主网损耗。低压和中压电网无功补偿度较低,运行调节差,损耗增加,电能质量下降。用户电容器投入不足也增加电能损耗。

(3)站用电使用管理不规范

部分电网站用电损耗偏高,基建用电算在站用电范围,站用电量虚高,个别电网35kV电压等级站用电损耗甚至高达40%。

3、老旧高损耗设备存在

资金等影响,配网建设相对落后,老旧设备做不到及时更换改造。部分高损耗设备较多地区,大量老式机械电表和S7型及以下配电变压器仍在用。

4、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突出

社会对供电安全关注加大,供电可靠性要求也愈发高涨,电网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矛盾突出。为满足电网可靠性要求,部分地区采取高低压电磁环网,造成环流在高低压电网间存在,增加电网损耗。同时,也有部分电网为限短路电流,用开环、拉停线路等方式调整运行,造成潮流迂回,增大电能损耗。为确保供电安全,重要负荷大多采用多电源供电,即使负荷极轻,仍保持变压器并列,变压器损耗显著上升。每年保证供电任务的不断增加,保障负荷安全而导致的电网损耗将不断增加。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电气工程概论;互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韩杨(1982-),男,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1731)

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672011ZYGX2011J09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57-02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围绕电气工程领域的几个主要分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新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电气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有全景式的了解,对进一步深入电气工程学科类专业学习起到导航作用,并逐步培养对电气科学与工程的崇尚与追求的专业精神以及创新意识。[1,2]

实践表明,学生总是习惯于知识的“定量”化灌输模式,而对于这样一门以“定性”介绍为主、没有公式讲解和详细专业理论分析的课程,最初还有些不适应。如何激发学生对电气专业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和图书馆资料查询等手段,去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知识背景,是课堂教学中需要着重思考和实践的课题。[3-5]笔者经过两三年的电气工程概论教学后,在重点讲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的基础上,把互动式教学方法成功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表明,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一、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索改革教学模式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内容多,采用传统满堂灌式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教学安排按照如下顺序:教师理论讲解—多媒体PPT展示—视频演示—给学生布置课后调研题目—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制作PPT—学生课堂专题演讲—同学问答互动、教师总结—教师提出整改意见—学生课后再次收集资料、完成研究报告。这种互动式方法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他们在PPT演讲、书面表达、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二、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课程绪论

(1)主要内容:电气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电气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简史、前景、理论基础和常用计算机程序,譬如EMTP、MATLAB、BPA、EMTDC、PSPICE等。应达要求:了解电气科学与工程的产生过程;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二级学科分布;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应用和作用。

(2)教学设计:围绕使学生对本课程的专业背景、主要应用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激发其对本专业的热爱这一目标来展开。在讲授过程中,补充智能电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2.电机电器及其控制技术

(1)主要内容:电机的作用及其发展简史;电机的分类与结构、应用领域、选用与运行控制;电机学的研究内容概要;电器的发展历史和分类。应达要求:了解电机的基本作用、发展简史、电器的发展历史;理解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领域;掌握电机的可逆原理;理解电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高压电器与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掌握电机分类方法和不同类别的电机特点。

(2)教学设计:介绍电机与电器学科的概况、发展简史,使学生对电机学等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电机的微机控制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FLASH制作的同步电机励磁过程和旋转磁场模拟动画来加强学生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电器部分,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电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高压电器部分,由于装置体积庞大,采用视频录相讲解的方法,拉近学生对高压电器的感性距离。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1)主要内容:电力系统发展简史;电力系统简介;发电厂、电网概述;电力市场简介;电力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应达要求:了解电力系统的发展简史和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过程、各种类型的能源发电原理及其特点;了解电力市场的概念、电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电力系统的功能与作用、现代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和运行过程。

(2)教学设计:主要讲授电力系统的概况、基本概念,内容涉及发、输、供、配、用几大部分,按发电部分、电网运行与调度、电力应用三个环节顺序介绍。教学过程中首先从系统的角度对电力系统进行介绍,使学生建立对电力系统整体功能及结构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个组成部分分别阐述。在讲述电力系统发展前沿技术的时候,本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主线,将智能电网的概念引入课堂。

4.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传动

(1)主要内容: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与发展简史;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内容、应用领域;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发展方向和电力传动概况。应达要求: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发展历史;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电力传动的主要应用领域;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和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传动的基本原理。

(2)教学设计: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历史、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电力电子技术是我院电气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半导体变流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讲授,让学生明确电力电子技术的本质和重要意义;将实验室电力电子器件作为道具,在课堂上实物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在讲述电力传动部分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确电力传动在工业中的应用概况;结合科研课题,将典型案例通过PPT向学生展示。

5.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1)主要内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发展简史及主要内容;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应达要求:了解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作用;了解高电压的产生原理和试验设备;了解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理解基本的高电压及绝缘试验操作。

(2)教学设计:介绍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其试验技术。本章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因此在教学时,采用了PPT讲授和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突出高电压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试验条件和环境等,达到让学生建立一个感性认识的目的。

6.电工新技术

(1)主要内容:电工新技术发展趋势、超导电工技术、聚变电工技术、磁流体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磁悬浮列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和微机电系统。应达要求:了解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超导电工技术、磁聚变电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磁流体发电和推进技术、磁悬浮列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飞轮储能技术及应用和微机电系统的基本概念。

(2)教学设计:主要以PPT讲授为主。对超导电工、聚变电工、可再生能源发电、燃料电池技术和微机电系统等前沿技术进行专题概述。

三、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

1.注重课堂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电气行业的应用情况和相关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情况,譬如给学生介绍联合证卷行业深度分析“电力电子,我们可以看得更远”,重点介绍电力电子变频器、整流设备、无功补偿设备SVG、开关电源、直流输电装备等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介绍相关企业和上市公司产品和市场概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加强课堂互动,采用了PPT讲解和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个专题介绍。譬如:核裂变之历史回顾、中广核集团介绍、日本核事故回顾、欧洲核聚变装置、中国托克马克聚变装置、日本新干线与中国高速铁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宣传片;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安装视频和三峡发电厂简介。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进行提问:裂变和聚变的区别是什么?日本核泄漏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避免核事故的方法有哪些?日本新干线和中国高铁的技术要点有哪些?汽轮机和水轮机的原理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凡是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上加2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随后,教师进行总结评论。

3.推行专题报告,活跃课堂气氛

采用学生专题演讲方法,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3人一组,分工协作完成资料收集、PPT制作和课后研究报告撰写。学生报告题目有:智能电网概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介绍、电能存储技术的发展概况、地热发电的现状与技术要点、PLC的原理与应用、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趋势、柔性太阳能电池、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介、电力系统柔性输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和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等等。学生报告后,其他学生提3~5个问题,报告者首先作答,教师随后总结,并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对提问的同学,在平时成绩上加2分。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四、结束语

通过和学生的沟通发现,学生非常喜爱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感觉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活力,在知识获取和创新、演讲能力和书面表达方面都得到全面的锻炼,收获颇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中找到了快乐,对电气工程专业提升了兴趣。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电气工程概论课程的应用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刘晋,牛印锁,文俊.国内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6):64-65.

[2]杨鸿波,高晶敏,侯霞,等.“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9-100.

[3]蒋陆萍,蒋宇琦.自主教学法在“电力生产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5):67-68.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发展

中图分类号:TM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特高压电网的发展目标

大容量、远距离从发电中心(送端)向负荷中心(受端)输送电能。

超高压电网之间的强互联,形成坚强的互联电网,目的是更有效地利用整个电网内各种可以利用的发电资源,提高互联的各个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已有的、强大的超高压电网之上覆盖一个特高压输电网,目的是把送端和受端之间大容量输电的主要任务从原来超高压输电转到特高压输电上来,以减少超高压输电的距离和网损,使整个电力系统能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并更经济、更可靠运行。

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然结果是以特高压输电网为骨干网架,形成特高压、超高压和高压多层次的分层、分区,结构合理的特高压电网。发展特高压的三个目标,实际上也是特高压输电网的三个主要作用。如何发挥特高压输电的作用,由各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环境决定,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制约。电网的运行电压等级越高,相应的技术要求也就越高。随着四川复龙至上海南汇800 kV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 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相继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建设,我国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研究及其基础实验设施亟待完善。本文针对我国的国情,对特高压电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在超高压输电技术基础上发展的输电技术。根据超高压输电的设计和运行经验,以及特高压输电建设和运行的经济和环境保护要求,除了电气设备的攻关研制外,高电压技术方面的三大关键技术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它们是:(1)特高压电晕效应(2)特高压绝缘及要求(3)工频电、磁场及其影响。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始于 1986 年,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我国的科研机构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领域相继开展了“远距离输电方式和电压等级论证”、“特高压输电前期论证”和“采用交流百万伏特高压输电的可行性”等研究,在特高压输电系统过电压水平、绝缘配合、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以及设备、线路、铁塔、典型变电站(换流站)的选择与论证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发展,输电线路数量不断增多,输电线路走廊将日益紧张,由此必将带来交直流输电线路同走廊、直流输电线路导线多种排列方式、多回直流输电线路同杆架设等新问题。同时,国家环保部门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特高压工程的设计必须要满足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要求。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需要经过特高压试验研究、特高压设备研制、特高压设备试运行的考核等几个阶段,而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和直流试验基地的建设是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基础。为满足特高压输电工程相关研究的需求,2006年 8 月,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奠基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东区,该基地功能全面完整、高效实用,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实际。2006 年 10 月,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奠基于武汉 500 kV 凤凰山变电站西侧。该试验基地的试验线段部分包括单回路和双回路各一条(目前均已实现带电运行),杆塔布置均为耐−直−直−耐方式,试验线段在导线、地线的选用上,与晋−南−荆试验示范工程保持一致。建成后的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试验基地将为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直流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特高压电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特高压电网技术在我国进行推广和应用,我们需要联系我国的国情对现今我国的电网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长时期处于电力短缺状态,电网被动地跟随电源和负荷的发展而发展,未能通过电网的发展主动地引导电源的建设,结果导致我国南北向跨大区大容量输电网络规模过小,输电能力不足。

现有500kV电网输送能力不能满足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市场的要求。

电力负荷密集地区电网短路电流控制困难,例如华东、华北电网已经出现有一部分500kV母线的短路电流水平将超过断路器最大遮断电力能力。

长链型电网结构动态稳定问题突出,在东北、华北、华中电网500kV交流联网结构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存在低频振荡问题。

受端电网存在多直流落点和电压稳定问题。

除了将上述的那些问题解决之外,如果不满足现在的用电需求,那么这样的发展是绝对不会长久,最终也是不可能会取得成功的,因而,我们还需要考虑我国的特高压输电需求。

目前,我国的特高压输电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条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自1981年投运以来,已有20余年。经过长期的建设,跨省区域电网已形成或正在形成500kV骨干电网。随着地区负荷密度的增加,输电容量的要求越来越大,若继续采用500kV交流输电加500kV直流输电(直流输电损耗约为7~8%)为主的点对点进行大容量输电,不但电网线损率增加,而且输电线路密度将增加,有些地区将很难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廊和变电站站址。同时500kV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将进一步增加。

根据有关规划的预测,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平均大容量输电距离,将超过500km。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输电容量在未来的15年将超过100-200GW。根据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计算分析,500km及其以上距离的输电网选用1000kV级特高压输电是经济合理。

根据特高压输电的作用,以及中国发电资源和负荷中心的地理分布特点,中国特高压输电预计将从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工程或跨省区电网的强互联工程开始,随着用电负荷的持续增长,更多高效率的特大型发电机组投入运行、更多的大容量规模电厂和发电基地的建设,“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输电容量的持续增加,将逐渐发展为国家特高压骨干网,从而逐步形成国家特高压电网。

在这样的一个特高压输电大发展的环境之下,我国现已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我国第一个1000kV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输电线路工程(起自晋东南1000kV变电站,经南阳1000kV开关站,止于荆门1000kV变电站,全程650多km,途经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线路、变电站设计方案基本确定,主要设备选型及参数也通过了专家审查。截至2006年5月,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毕,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第一条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已经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并于2006年开工建设,2009年单极投产。

总之,在需求的刺激下,在科研技术的支持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特高压输电一定能于不久的将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8

论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及器件的发展和应用,具体阐明了国内外开关电源的发展和现状,研究了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拓扑结构以及开关电源在电力直流操作电源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连续可调开关电源的设计思路、硬件选型以及TL494在输出电压调节、过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电路,设计出一种实用于电力系统的开关电源,以替代传统的相控电源。该系统以MOSFET作为功率开关器件,构成半桥式Buck开关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PWM控制信号由集成控制TL494产生,从输出实时采样电压反馈信号,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变化,控制电路和主电路之间通过变压器进行隔离,并设计了软启动和过流保护电路。该电源在输出大电流条件下,能做到输出直流电压大范围连续可调,同时保持良好的PWM稳压调节运行。 开关电源结构

以开关方式工作的直流稳压电源以其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稳压效果好的特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电源的位置,成为电源行业的主流形式。可调直流电源领域也同样深受开关电源技术影响,并已广泛地应用于系统之中。

开关电源中应用的电力电子器件主要为二极管、IGBT和MOSFET。

SCR在开关电源输入整流电路及软启动电路中有少量应用, GTR驱动困难,开关频率低,逐渐被IGBT和MOSFET取代。在本论文中选用的开关器件为功率MOSFET管。

开关电源的三个条件:

1. 开关: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而不是线性状态;

2. 高频: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高频而不是接近工频的低频;

3. 直流:开关电源输出的是直流而不是交流。

根据上面所述,本文的大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整个论文的概述,大致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及器件的发展,简单说明直流电源的基本情况,介绍国内外开关电源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阐述本论文工作的重点;

第二章,主要从理论上讨论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拓扑结构;

第三章,主要将介绍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第四章,介绍系统控制电路各个部分的设计;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液压实验台、比例换向阀、PLC、CAT

中图分类号:TH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97-01

1 实验台使用的重要性

液压传动教学实验台的使用紧密围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核心目标,从生产实践出发,可实现机械、电气、液压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生通过完成液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掌握机电液一体化的实践与应用技巧,提高学生对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能力,该液压传动实验设备将为液压相关课程的教学及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1]。

2 液压实验台系统的设计

实验台融合了机械、电气、液压等技术,使用通用的定量和变量结合液压泵站,保证良好的动力性能,并引入了电液比例阀,使系统的功能得到极大的扩展,更符合企业实际;实验台集成压力、流量、转速等多种传感器,可对液压系统各参数进行测量,对阀类元件各项性能参数进行跟踪检测;为了提高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实验回路中液压元件之间连接方式采用快换接头,连接方便可靠,必要部位使用密封材料确保不漏油,保证实验过程的清洁干净;引入液压CAT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实时地完成对被测对象的数据采集、运算和存储工作;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并使其能与PC通讯,具有自动控制、在线编程监控功能;引入液压仿真软件AMESim,能够对液压回路进行仿真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原理[2]。

实验台控制系统采用AC220V供电,电磁阀采用DC24V供电;能够实现由电磁换向阀对各个回路的动作进行控制;能够实现对液压系统中定量泵电动机、变量泵电动机的起动、停止控制;能够对液压回路压力流量、液压缸伸缩运动位置等模拟信号进行采集、监测;使用西门子S7-200 PLC,并结合计算机进行控制,使实验的过程贴近生产实际;电气系统工作要安全、可靠;配合一些基础的阀类元件,该实验台要能够承担液压传动类、液压比例控制等相关实验任务[3]。

3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该实验台中应用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比例控制是一种能够使输出被控量与输入指令信号之间建立线性关系,当改变指令信号时,输出被控量会成比例的发生变化的新技术。电液比例控制就是通过对输入电流的比例调节达到对液压量的比例控制。电液比例阀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产物,它以传统液压控制阀为基础,采用模拟式电-机械转换机构,可把指令电信号变为位移信号输出,改变阀芯位移,连续成比例的地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方向与流量。

从控制特性看,比例阀接近伺服阀,控制精度高;从抗污染、可靠性和经济性看,比例阀接近开关控制阀,因此,电液比例阀兼有两者的很多优点:

(1)利用电信号便于远程的传输特点,可以实现自控、程控或遥控,使阀的位置上的设计灵活性以及实验台的设计柔性得到提高。

(2)结合液压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有利于实现机电液一体化。

(3)抗污能力强,维护和保养方便,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4)系统输入一定大小与正负的指令电信号,可对流体压力、流量等参数成比例的调节,使执行元件的力、方向与速度得到连续性地控制,最终实现无级调速。

(5)采用反馈与校正提高阀的稳态精度与动态响应品质,实现特定控制目的。

(6)可在电液比例控制器中预设定斜坡信号,实现执行元件准确无冲击地加速、减速过程,改善动作质量缩短工作循环时间[4]。

4 AMESim液压系统仿真

由于液压系统仿真建模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为了便于液压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合仿真,近些年来国外尤其是欧洲陆续研制出一些更为实用的液压机械电气仿真软件,并获得了成功的应用。AMESim软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AMESim是西门子公司旗下的一款功能十分强大的仿真软件,该软件包含了多学科领域的20多种模型库,1500多个子模型,可以用来仿真分析航空航天、车辆和工程机械等多种工业设备,AMESim采用的是基于物理模型的图形化建模方式,可以将工程师从单调的数学模型建模中解放出来,从而更专注系统特性的研究,AMESim的兼容性也非常好,可以实现与现在机、电、液、热、控等各个领域主流仿真软件的联合仿真。我们利用该软件对实验系统进行仿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现象。

5 结论

分析国内外现有的液压实验台的特点,根据现行的国家和机械行业标准中有关试验方法的要求,设计了液压实验台系统;综合运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PLC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控制及测试技术等,使液压实验台系统能够实现其期望的功能;通过应用液压仿真软件AMESim的仿真分析,对实验系统进行建模、仿真[4]。利用该实验台能够帮助学生对理论课程内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对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章艳丹.液压教学之液压实验台[J].科教论坛,2010(6):76-77

[2] 黄琳.基于虚拟仪器的液压试验台CAT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熊子奇.液压伺服试验台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高电压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线损;精细化管理;降损

线损是供电企业十分关键的技术经济与管理综合考核指标,综合反映了供电企业电网规划、设计、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研究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策略与降损措施对全面提高供电企业综合技术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1 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

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主要有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种形式。

1.1 技术线损

技术线损是电网所有元件电能损耗的综合,也称为理论线损,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路电阻。电路电阻是理论线损的重要组成。一些供电企业配电网存在着布局不合理、配电网维护工作投入不足的问题,导致技术线损偏高,尤其是边远山区和农村地区,电源点距离负荷中心较远,低电压电路径细、电压偏低的问题比较严重,出现了变压器容量不匹配、单相供电用户偏多等问题。与此同时,如果电线导线截面与载荷不匹配,也会导致线损增加。10kV及以下配电网中,电阻线损占到线损总量的60%。(2)变压器损耗。与输电线路相同,变压器损耗同样和电压等级有关,电压等级越低,变压器损耗越多,10kV及以下配电网变压器线损占总线损的37%左右,尤其是老旧变压器设备都是耗能大户,需要加以重视。(3)无功损耗。电网中的感性元件会导致电网出现无功传输,增加了电网元件总电流,从而增加了有功损耗。无功补偿不足,电网功率因数下降,会造成电压越限,从而增加电能损耗,尤其是远距离有功传输线损很大。

1.2 管理线损

管理线损是计量设备误差、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的电力设备漏电造成的损失,这一类损失无明显规律,测算工作也十分困难,一般都和日常工作失误有关。

(1)例行抄表工作失误。一些供电企业存在着抄表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超表错误、估抄、漏抄等问题,这些工作失误会导致抄表电量数据不准确,使线损数据失真,给线损数据分析和控制策略的制定造成了间接影响。(2)窃电。窃电会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并且窃电丢失的电量会被算进线损中,也会导致线损数据失真。现阶段,窃电行为出现了更加隐蔽、技术含量更高的新趋向,供电企业需要格外警惕。(3)表计误差。居民用电量迅速增长,很多计量表量程已经不满足需求,一些抄表人员甚至没有及时发现一些计量表以及损坏,计量误差偏大。

2 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方法

2.1 线损管理机制完善

首先建立科学、严密、合理的线损管理机制,供电企业可以成立由高层领导直接负责的线损精细化管理专项小组,由领导、生产部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与单位组成领导组和工作组,采用牵头管理、分头负责、全员参与的管理方式,组建精细化线损管理体系,从组织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开始,实现线损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四分管理工作方案,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体制为线损精细化管理提供制度基础。

2.2 规范化的精细化线损管理

(1)基础档案管理。建立10kV及以下配电网详细设备台账,并定期更新客户档案,采用对台账的闭环控制管理保持台账和配电网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动态管理、闭环控制资料档案,保证基础档案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2)理论线损计算。理论线损是电网自然线损水平估计的重要依据,因此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应该作为降损的重要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审核工作,同时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计算结果的分析,为降损工作提供指导。(3)建立线损指标责任制。将降损指标层层落实下去,为每一个部门乃至个人都给出明确的降损指标,通过严密的线损指标责任体系,明确划分每个人的降损责任,定期对相关部门和下属分公司进行降损指标考核,分公司和部门内部也要进行降损目标分解,将工作任务下发到具体班组个人,进行内部考核,将考核结果和员工的薪酬绩效直接挂钩。

2.3 计量技术设备更新

为了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供电企业需要积极推广多功能电子表、环网计量、电能表计量装置轮换等技术手段,全面提高电力计量的精度。配电网还应该大力建设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实时抄表管理,减少手工超表出现的错抄、漏抄等问题,为精细化管理打好技术基础。

3 10kV及以下配电网降损措施研究

3.1 电网结构优化

10kV及以下配电网网络结构对线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线损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需要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对配电网络结构进行必要的结构优化,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减少损耗。

电网建设阶段要对电源位置进行合理布置,依据供电经济配置半径布置电源点,并根据配电网传输距离和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同时考虑使用阶段负载的逐渐增加。接线的优化工作应该从电源开始,逐渐辐射,配电网架设工作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减少单边供电。

3.2 升压改造

电压升高,线损将逐渐下降。近些年国家经济建设成效显著,用电负荷大规模增加,因此可以采用升压改造的方式降低线损。10kV及以下配电网应该积极开展升压与电压等级简化工作,消除不标准电压,缩减重复变电容量,控制线损。

3.3 控制配电变压器损耗

配电变压器造成的损耗在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控制配电变压器损耗十分必要。

(1)淘汰高能耗变压器。在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低能耗变压器,并进一步加大电网升级改造投入,使用新型节能变压器代替老旧的高能耗变压器。例如新型单晶合金变压器相比传统变压器能够降低70%左右的铁耗,空载电流减小了80%。低压配电变压器可根据负载实际情况调整分接开关,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同时减少变压器耗能。(2)停用空载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存在着严重的负荷不平衡,有些时段负载接近空载,有时候却处于满载甚至超载情况下。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子母变方案,或者直接停用空载配电变压器。例如排灌式变压器在空载半年以上,就需要及时停运;季节性轻载变压器以及小配置配电变压器可采用子母变方案,根据负载实际需求选择合适负载的变压器运行,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3)维持配电变压器三相平衡。10kV及以下配电变压器分布广、数量多,如果处于严重的三相负载不平衡情况下,就会增加变压器以及线路的损耗,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定期测量配电变压器和主线路三相负载的情况,对三相负荷进行适当调整,控制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电流不平衡率在10%以下。

4 结束语

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和降损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作实际中要充分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降损措施,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线损管理与降损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韦晓初.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及降损措施研究[J].机电信息,2013(9).

[2]温爱玲.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安徽电力,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