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的经济政策十篇

时间:2023-11-01 17:23:59

紧缩的经济政策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1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方法不得当,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能会成为紧缩型的财政政策。当前有些地方政府的行为让笔者对此甚为担忧。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都有投资的冲动,尤其是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投资冲动,在2003年以来,这种冲动一直处在被压抑状态,随着国务院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该冲动立即释放出来,从随后各地报的项目的规模就可以看出来该冲动有多么强烈:一个并不富裕的省动辄报出3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比该省一年的 GDP还多好几倍。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钱从哪里来?按照老办法,一般是中央财政拿一部分,地方财政拿一部分,其余由银行贷款解决。其中,地方财政那一块很重要,如果拿不出来的话,中央财政配套的这一部分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地方政府为了争取搭上明年扩张型的财政政策的快车,必须落实自己的钱袋子问题――要千方百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千方百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几乎成为今年年关各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有些城市甚至下了“死命令”――必须让2008年的地税比2007年增长多少百分比。于是,税收系统的领导们发挥了天才般的想象力,把几年前的老帐拿出来清算。根据税务部门一贯的做法,在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征税往往较松,有些城市在2006年、2007年只征收一个季度的税收,因为只要征收一个季度就可以完成上级制订的全年税收计划,如果多征则下一年基数增加,不利于来年“超额完成计划”。因此,在经济下滑之时,将前几年“未缴”的税收拿出来充数,企业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使现在日子不好过,资金周转都困难,但“欠税”不缴是犯法的,不敢不从。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2

经济衰退期间是否应该执行严厉的紧缩政策

2011年12月9日,欧盟25个成员国就《欧盟财政契约》达成一致,其后正式签署了《欧盟财政契约》,标志着欧盟向更加紧密的财政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欧央行加大了危机处理力度,缓解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缺现象,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然而,随着欧元区整体经济陷入衰退,此前制定的严苛减赤计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面对本国糟糕的经济状况,西班牙、法国、荷兰不约而同地对财政契约提出了质疑,呼唤依靠经济增长走出困境,欧元区财政纪律的共识岌岌可危。在经济衰退期间是否应该执行严厉的紧缩政策?

德国领导人默克尔认为,欧盟财政契约的推出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严厉的经济紧缩和改革措施可以让欧元区重新树立市场信心,避免再度陷入债务的泥潭;奥朗德则反对长期实施紧缩,主张继续扩大政府公共支出,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削减赤字和债务。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分别代表了欧元区在短期阵痛和长期改革之间的取舍。

支持方:财政紧缩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把财政紧缩当作治疗欧债危机的标准药方,缘于支持者坚信财政紧缩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自欧元区陷入债务危机以来,由于在统一的货币框架下,各国实行独立的财政政策,欧元区经济一直处于恶性循环中:财政赤字恶化,投资者信心下降,金融市场风险增加,重债国融资成本上升,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国家违约风险上升,并引发投资者对欧元区解体的担忧。

为了解除这一封闭的恶性循环,一些欧元区领导人认为只有通过紧缩财政,执行严格的财政纪律,才能够打消企业和消费者对政府财政健康状况的担忧,最终促进长期内经济健康增长。

爱尔兰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国房地产泡沫崩溃后,一直坚持实行紧缩政策,2008年到2012年间,单位劳动力成本将累计下降超过8%,国内商品相对于其他欧元区竞争者价格便宜了约15%。

反对方:财政紧缩会损害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

反对者认为,财政紧缩不仅不利于短期经济增长,同时还会损害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

在短期,财政紧缩政策减少支出的同时也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财政紧缩会增强投资者对一国国债的偿还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又会引发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在经济衰退期间,二者合起来的效果最终会让一国整体债务比率上升,而非下降。

例如,目前意大利政府国债/ GDP等于120%,财政乘数等于1. 5(即政府紧缩一单位会引起GDP减少1. 5个单位),那么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后,债务总量每减少1%,GDP总量会下降120%×1. 5%,最终,国债/ GDP反而会上升到120. 98%。也就是说,紧缩政策在减少支出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体经济规模;在这种情况下,紧缩政策本身会增加政府债券风险利差,而不是下降。

从长期来看,流动性陷阱下的财政紧缩会降低潜在产出。当前欧元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而且失业率也达到高峰,这不仅会让财政乘数显著上升,还会产生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失业的居民会降低对未来的预期收入和就业率,从而降低当期需求,进一步增加失业率,恶化经济增长,降低减赤效果。

财政紧缩最大的风险在于调整过快可能导致欧元区陷入坏的均衡点。欧债危机目前面临着多重均衡――悲观主义或乐观主义的自我实现结果。与银行业挤兑自我实现的过程类似,政府国债市场也存在流动性向偿付性危机转化的可能性。

债务水平越高,从具有清偿力到违约之间的距离就越短,具有清偿能力下的利率与可能违约情况下的利率之间的差距就越小。

此前调低财政赤字目标的西班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一旦市场认为西班牙政府无法达到预期的减赤目标,那么其国债就会处于风险之中,这种看法会持续存在;而当投资者离开西班牙国债市场后,他们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再回来,与此同时,当市场都在谈论西班牙政府调整财政赤字目标时,许多金融投资者会开始忙着研究西班牙的银行业和劳动力市场,不断揭示新的风险,直至欧央行入市干预或西班牙违约自我实现为止。

统一财政才是问题的关键

从目前的争论情况而言,财政紧缩有害论占据了上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财政契约会变成一纸空文,因为从一开始,欧盟财政契约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在欧洲领导人对财政紧缩近似偏执的态度背后,隐含的并非是提高财政的可偿付性,而是从成员国手中获得部分来创造一个财政中心的决心。这要求各成员国必须遵守严格的财政纪律,进行财政紧缩,最终形成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

欧元区领导人手中有足够的防火墙切断危机向银行危机的传导,防范局部危机演化成系统性危机;但他们担心的是以财政契约为基础的整体改革方向出现偏离。因此,财政紧缩本身并没有错,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财政紧缩的力度过大,让重债国经济无力承担,引发了投资者对政府执行力度的质疑。

所以,统一财政才是问题的关键。预计未来欧元区制定和实施紧缩政策时,会更多地从各国具体情况出发促进经济增长,也会对处境艰难的国家积极实施救援。

其他刺激经济的手段

在紧缩财政的同时,是否存在其他刺激经济的手段呢?

笔者认为现在至少有四种备选方案。

其一,利用第三方资金,如欧洲投资银行或欧洲结构性基金支持重债国的基础设施投资。这种通过第三方的资金刺激经济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财政风险分担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作为财政契约的有益补充,防止一国的经济暂时性的困难引发整个欧元区的财政和金融危机。但这一方案的缺陷是资金总量不足,欧洲投资银行2010年投资总额仅为720亿欧元,因此,短期内还需要欧元区注入大量资金。

其二,德国扩大内需,增加对欧元区边缘国家的进口需求,同时允许工资迅速增长,降低相对欧元区边缘国家的竞争优势;改善其进出口状况,但这一方案被德国坚决反对。

其三,欧元贬值,通过欧央行继续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通货膨胀水平,增强欧元区商品的竞争力,这一方案与欧央行的现行宗旨背道而驰,只能作为债务的长期解决方案。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3

德国总理默克尔虽然表示会张开双臂欢迎法国新总统,但同时强调已经达成的关于欧债危机的各项政策必须受到尊重。言外之意很明显:德国人认为紧缩财政是欧债危机的最佳出路。

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元区最重要的国家在如何解决欧洲债务危机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到底什么是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济世良方:紧缩财政,还是刺激增长?抑或二者并重?

欧元区的两大危机

如果将现在的欧元区比作一个大舞台,那么在台上的那个领衔主角就非欧债危机莫属:它是一轮又一轮欧元区峰会所讨论的焦点;各国媒体对它的报道铺天盖地;一些国家因它而濒临破产的边缘;许多人为它而走上街头无助地呐喊……

显而易见,大家都很关注欧元区债务危机问题。实际上,许多人太关注这个问题,以至于忽略了欧元区各国所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经济危机。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欧洲是个重灾区。到了2009年,当欧洲国家还在经济危机中挣扎的时候,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所以,欧元区国家现在所面临的不单单是一个债务危机,而是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糅合在一起的双重世纪危机。

如果说欧债危机是政府公共债务层面上的危机的话,经济危机则主要是私人领域的危机,两者之间在逻辑上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政府债台高筑,并不一定导致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不必然意味着政府公共债务的失控。同时,欧债危机和经济危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是,由于欧债危机是政府债务上的危机,搞不好一个国家会有破产的危险。再加上欧债危机不断在欧元区中蔓延,欧元区的未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欧债危机所引起的欧洲政局也极具戏剧性的变化。于是乎一提起欧洲的危机,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欧债危机,经济危机站在欧债危机巨大的背影里,渐渐被人遗忘。

正是因为大家潜意识里已经将欧债危机变成了欧元区危机的代名词,所以一谈到如何解决欧元区危机的问题时,大家脑子里的一个直接反应就是如何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然后针对这一问题,大家就殚精竭力,冥思苦想各种可能的对策。大家所没有意识到的是,在自己准备对症下药之前,已经把病症给诊断错了,至少是没有诊断完全。

就在这种情况下,紧缩财政政策出台了。

紧缩财政

2009年爆发欧债危机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欧元区各国政府的公共债务太多了。按照欧盟的标准,一个国家的公共债务如果维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60%的水平,这被认为是比较健康的。如果高于这个水平,那么这个国家还债的负担就会过重,危险系数上升,不具有可持续性。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的时候,欧元区几乎每个国家的公共债务都高于这个水平,整个欧元区平均都高达87%。好一点的像德国是76.4%,法国是89.2%;而像那些之后接受过欧洲紧急援助的国家,这个比率就更高了,像葡萄牙是93.1%,希腊更是高达131.6%。

面对如此庞大的政府债务怎么办?就跟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逻辑一样,欧元区领导人的一个直接反应就是要把政府债务给降下来。如何降?紧缩财政,别无他选。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制定欧洲紧急经济援助贷款的条款时,特别强调受援国必须实行紧缩财政的政策,否则别想得到紧急贷款。

紧缩财政政策看起来是一个很完美的政策,面面俱到,无可挑剔。但是,任何的财政政策都具有两面性。紧缩财政政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砍掉公共债务的同时,却又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岗位减少,失业人员增加。一部分人即使侥幸保住了饭碗,他们也面临着工资冻结,福利下降,工作强度加大,工作时间延长的危险。对于那些专门靠承接政府合同为业的企业,一旦政府合同没了,公司只好关门大吉。这一行业雇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一旦政府减少公共开支,对整个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

从经济上讲,这些人口袋里的钱少了,消费能力和档次自然就跟着下降。这些生产消费品的厂家和相关的零售、服务业就会连带地受到影响;从社会影响上讲,这些人心中的不满和愤怒是可想而知的。他们能做的就是走上街头,加入游行示威的大军。守秩序的呐喊几声发泄一下,不守秩序的顺手牵羊,打、砸、抢一番,搅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

但这还是其次的,它直接影响的主要是与公共部门相关的领域,这只是整个经济领域中的一小部分。受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的影响,欧洲各国还普遍都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挣扎。在这种情况下施行紧缩财政的经济政策更进一步地打压了私人领域的投资信心,这才是最要命的,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本来经济不景气,再加上欧债危机并没有得到解决,还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大家不知道欧元区会走向何方,经济会何时跨出泥潭,所以都持观望态度。现在,政府大幅度缩减开支,减少投资,大家心里更没底了。政府都不想投,老百姓还敢投?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欧洲许多企业银行账户里有大笔现金,但新的投资计划却大部分都被搁置了起来,人员流动和人才市场也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而没有现在的投资,就没有未来的经济增长,欧元区各国走出经济危机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事实上,许多经济学家们已经指出,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4年过去了,欧洲各国(包括那些非欧元区国家,比如英国)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有恶化的趋势。相比起来,这个复苏的过程已经比上个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的复苏过程显得更艰难,更漫长。

一旦经济增长受到影响,政府债务是否真的能够降下来就成了一个巨大问号。政府可以控制自己的开支,但是,如果经济长期萎缩不前,甚至是负增长,政府的税收收入就会受到影响,这个是政府所不能轻易控制的,而一旦“开源”出现问题,紧缩财政政策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降低政府债务需要的时间就会更长。

从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各国都实行了紧缩财政的经济政策。3年过去了,效果如何?2012年欧元区平均政府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为 96.6%,这比欧债危机刚爆发的时候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就单个国家来讲,德国同比上涨了近10个百分点到86.9%, 法国上涨了近11个百分点到100%,葡萄牙是上涨了近23个百分点到115.8%,希腊更是上涨了近28个百分点到159.3%。数据说明3年的紧缩财政政策并没有把政府债务给减下来;从经济增长上看,从2009年到2011年底,欧元区平均经济增长为-1.24%, 是个负增长。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3年平均增长也只是0.8%,法国是0.3%。这样欧元区经济增长的目标也没有实现。

事实证明,在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并存的情况下,单纯用紧缩财政的政策对付欧债危机是不成功的。难怪奥朗德提出要改变思路。实际上,欧洲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鱼和熊掌?

从对策上讲,解决政府债务危机需要紧缩财政政策;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政府需要通过各种办法来刺激增长。但必须看到,刺激增长和紧缩财政是两个背道而驰的政策:紧缩财政会抑制经济增长,它会使走出经济危机的道路更曲折,更漫长;而要刺激增长,与开源和节流恰恰相反,政府一面需要增加工作岗位,扩大公共开支,直接带动与公共领域相关部分的增长;同时,政府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像减免税收等来刺激投资。但是扩大公共开支,钱从哪里来?政府能做的只能是发行国债。这样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政府的债务会增加,这对于已经被债务危机搞得焦头乱额的欧元区领导人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紧缩财政和刺激增长,就像鱼和熊掌, 只可选其一,不可同时使用。但是,欧元区国家所面临的欧债危机和经济危机并存的事实却需要把这两个背道而驰的政策结合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两个拴在一块儿?如果在两头平均用力,不分主次,其作用肯定不好,因为这两者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互相抵消。

现实可行的办法是一个为主,一个为次;突出一面,兼顾另一面。突出主次之后,政策就会向为主的那一面倾斜,集中火力解决主要问题,同时也可防止为解决各自问题所采用的政策效应互相被对方中和掉。

现在的问题是:谁为主,谁为次?对于欧元区的领导人来讲,答案很明显:欧债危机显然比经济危机要迫切得多,因为这不光会让一个国家面临破产的危险,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欧元区的未来。5月初,希腊的第一轮大选以任何一方未能组阁而告终,只能在6月17日举行第二轮大选。最近,西班牙的债务危机也呈恶化的趋势,10年期国债的利率接近7%,几乎等于垃圾债券。不同于希腊的是,西班牙是欧元区的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一旦倒下,整个欧元区没有足够的钱来援助它,其结果不光是欧元区的,甚至会引发新一轮经济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解决欧元区危机的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是继续实行紧缩财政的财政政策,这个是首要的,根本的,必须坚持下去;同时,各国政府应该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特别是非财政措施,像调整利率等,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样,一方面集中火力对付欧债危机,而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范围内逐步刺激经济增长,这是欧债危机的正确出路。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4

新变化

减少国家干预

布什总统曾在竞选中强调,既然美国经济的基础在于企业,那么,就应当理所当然地增强美国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减少公共部门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布什尤其想大力缩小联邦政府权限,扩大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布什的这一经济理念在其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和外贸政策中也十分突出地显现出来。例如,布什政府的外贸政策着重点,更多地放在自由企业的对外公平竞争上,试图通过外贸企业公平竞争,进一步推动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美国前财政部长奥尼尔曾明确表示,在当前美国经济与金融问题上,布什将更多地注重市场机制,而不会像克林顿政府那样只强调国家调节。在美国与日本的关系上,克林顿一向主张,日本政府应该降低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布什政府则强调,日本不一定只单纯降低关税限制,还可以找出其它适合日本国情的市场经济机制,只要“能够克服经济衰退,除了政府干预外,任何办法都可以尝试。”这表明,在制订宏观经济政策上,布什更倾向于市场调节而不是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重点放在传统产业

作为总统的克林顿,一直同其副总统戈尔一样,热衷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克林顿不止一次地强调,美国要想走向真正的经济复兴,单纯依靠传统产业已经无济于事,只有把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放到对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位置,方能达到预期目标。而“新经济”的出现,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加快“新经济”的发展步伐,克林顿担任总统后,花大力气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投资,以至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其GDP中占比6%,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正是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才把“新经济”推向一个发展高峰,并将其他西方国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于发展“新经济”采取了排斥的态度。前财政部长奥尼尔在一次讲演中指出:我实在看不出新旧经济到底有哪些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强调市场调节的布什政府,一方面,不愿意花更多的钱用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另一方面,认为只要把现有高新技术用于传统产业改造,更多地关注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那么,也会达到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预期目的,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把市场调节提高到重要位置上。

减税重点为富有阶层

克林顿政府由于宜称代表美国中下阶层的利益,因此,他提出的增加税收重点,是向富有阶层开刀,而低收入阶层则从克林顿政府的增税中得到一定的实惠。由于把增加税收的重点放到了富人头上,结果,美国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庞大财政赤字问题,还促使预算最终实现了平衡。预计到2009年,美国的财政盈余将达到3000多亿美元。

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克林顿政府的大量财政盈余,于2003年1月7日实施了长达10年的减税计划,这项减税计划的总金额高达7260亿美元。其核心内容乃是,通过把现行税率由5级削减成4级,促使富有阶层从中得到实惠,而中下阶层,尤其是穷人却根本没有从布什的减税中得到任何好处,可见,布什政府是代表富人而不是穷人的利益。

社会福利政策转向由私人承担

前总统克林顿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其重点之一,乃是由联邦政府对于养老金实行统一管理,州政府与地方政府不能插手。这也是延续30年代大危机时期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克林顿实施的社会福利政策,也同罗斯福时期一样,由联邦政府把雇员工资收入中的6%拿出来进行强制性扣除,作为联邦养老基金,直到雇员退休后(通常为65岁~67岁),方逐步把养老金退还给雇员本人。因此,联邦政府对养老金的干预和调节便成为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经济政策中的新变化:减少国家干预;注重传统产业;减税重点在富有阶层;由私人承担社会福利;立足公平竞争外贸政策;大幅增加军费。

作为共和党总统的布什,决心改变克林顿政府的以政府干预为中心的社会福利政策。布什上台伊始,便逐步推行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调节的所谓新的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准许雇员从其工资中划出16%的工资税存入个人在银行开设的新帐户。联邦政府对现有的退休人员社会福利不进行担保,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私有化,由私人企业进行管理。布什推行的社会福利私有化政策,其根源在于供给学派经济理论,在减少政府干预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机制,发挥私人与企业对社会福利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在强调私人管理社会福利的同时,政府也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适度干预。例如,2002年10月布什政府作出新规定,在今后10年内,将对医疗福利增加1500多亿美元的政府拨款,其中用于健康保险的政府拨款将达到1300亿美元。

立足公平竞争的对外贸易政策

如果说前任总统克林顿的外贸政策十分强调管理,即所谓的管理贸易,那么,布什对外贸易政策的核心则是更加强调公平与竞争,也就是对等的贸易政策,反对在贸易协定中附加另外的条件。

在多边主义会谈中,布什更多地是追求霸权主义,至于一些无关大局的问题,他可以作出一定的让步,但以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为前提。在双边主义谈判中,布什推行的是战略政策,凡是与美国有利害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布什便千方百计与他们发展双边贸易关系。近年美国与智利和新加坡达成的自由贸易协议,都属于这种战略政策的内容。

布什上台后,对克林顿时期的能源政策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的前提下,追求石油来源多元化,尤其是对近邻墨西哥和非洲的石油则更感兴趣。

国防政策由减少军费开支到大幅增加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国防政策旨在通过减少军费开支,以达到收缩军事经济的目的。2000年,美国军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8%,比1992年减少大约1个多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军工企业因军费减少,以至于企业开工不足,不得不转产民品。

布什就任总统后,一举改变了前任时期的缩减政府开支的国防政策,宣称要大幅度增加军费。“9·11”恐怖事件发生后,布什更是找到了增加军费的借口。2003年2月,美国国会经过辩论,最终通过布什提交的高达3930亿美元的2003年度国防预算,这是自1981年以来美国最大的国防开支。在大幅增加军费开支的条件下,美国军工企业因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便夜以继日地加大开工马力,为军事进攻伊拉克和打击恐怖主义赶造尖端武器和常规武器。军费开支的迅猛增加,也使得军事雇员呈现上升态势。所有这些,都促使美国的军事经济再次死灰复燃,这将对美国经济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新特点

财政政策由平衡预算转向赤字预算

同克林顿时期相比,目前美国财政政策出现的第一个突出特点则是,由平衡预算转向赤字预算。众所周知,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运用财政赤字刺激需求与投资,进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在凯恩斯赤字财政原理指导下,战后几十年来,只要美国经济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或疲软,联邦政府便打开赤字的闸门,借以刺激需求和投资,以促进经济走出衰退困境。但在1993年1月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改变了这一几十年来的经济信条,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开支双管齐下的办法,短短几年内,一举破除了自罗斯福“新政”便开始通行的赤字财政政策,从财政赤字转向预算平衡,这在西方财政理论界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然而,好景不长,布什于2001年初上台后,又采取倒行逆施的政策,重新把以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赤字财政重又提了出来。财政赤字扩大,以往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此外,减税也是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赤字的途径。布什上台后,在扩大财政赤字方面,则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通过增大军费开支和增加用于反恐的政府支出,促使联邦政府财政亦字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则又运用削减个人投资税率和减少税收类别,导致税收收入大幅度减少,这一多一少,势必把财政赤字的数额极力扩大。据统计,截至到2001年9月底,美国联邦政府财政余额尚有1270亿美元,然而,2003月2月初,美国联邦预算署宣布2003财政年度联邦财政赤字将达3040亿美元。联邦财政亦字占GDP的比例将由2002年的-1.5%迅速上升到-2.8%。

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新特点:平衡预算转向赤字预算;货币金融政策地位提高;货币政策双重作用;双边主义模式;实施宽松财政与货币政策。

诚然,联邦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可以利用立法形式提高财政赤字上限,通过恢复发行债券集资解决,当然,其负债数额越是巨大,利息支出也愈高,到期收回旧债的政府开支也将愈来愈大。在此情况下,联邦利息率只能下跌不能上升,可是目前联邦利息率已经跌到最低水平,尚无回旋余地,这意味着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只会增加,不可能减少。毋庸置疑,政府利息支出不断上升,显然对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更加不利。或许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将上升得更快。这样一来,庞大的财政赤字势必会成为抑制美国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

货币金融政策地位更加提高

在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鉴于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在各主要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货币金融政策则处于服从的位置,因而,财政政策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力明显提高。然而,随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西方通货膨胀和工业生产的停滞,也就是所谓的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已无回旋余地,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对付经济滞胀的作用得以明显提高。通过降低货币流通量,促使通货膨胀由高转低,再加上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以至于西方的经济滞帐最终得以消除。可见,货币政策的威力巨大。整个90年代,在财政政策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美联储灵活运用增减货币流通量的办法,使得美国经济保持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随着1997年7月初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1999年~2002年巴西、阿根廷先后发生金融动荡,金融政策地位更加得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重视。在出现经济衰退或经济不景气时,美国政府常常采取提高利率和放松银根等途径,目的在于刺激经济景气回升;而当面对经济发展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美联储又采取了紧缩银根和降低利率的办法,迫使美国经济降温,进而实现经济软着陆。目前,货币金融政策,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中可以说是得天独厚,而财政政策在美国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则明显下降。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的地位下降,使货币金融政策的地位大为提升,这本身就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大突出特点。

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

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适度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进入21世纪之后,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则更加突出。由于通货紧缩是当前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致命大敌,所以,如何对付通货紧缩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的重要课题。正因为货币政策肩负抑制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双重使命,因而方成为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又一突出特点。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没有通货紧缩,然而,事实上,美国至少在企业和金融业中存在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尽管美国的通货紧缩不像日本和亚洲国家与地区那样严重。在医治通货紧缩方面,美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一方面美联储吸取日本的教训,采取提前下手的办法。美国经济目前虽然疲软,但还不至于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为了对付通货紧缩,美联储于2002年12月5日提前降低联邦基金利率0.5个百分点,企图通过大幅度降低利率,不使通货紧缩继续恶化;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利用美元贬值的办法,促使美国商品和劳务增加对外输出,试图以此缓解通货紧缩。显而易见,在通货紧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利用美元贬值推动外贸出口,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把通货紧缩推向国外。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治理通货紧缩采取的办法对美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方面,美联储灵活地运用短期利息率和长期利息率达到既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又抑制经济不景气的目标。格林斯潘时刻对通货膨胀的回升予以高度重视,只要一发现通货膨胀苗头,便立刻运用短期利率抑制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上,美联储则使用长期利率促使资本收益投资在中长期内有所回升。因为资本收益投资主要是用来刺激企业投资,它通常在较长时期内发挥效力。这种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结合,既控制了通货膨胀的上升,与此同时,又对经济不景气发挥了正面效应。预计,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有效结合,可以使美国经济至少在2003年下半年达到低通货膨胀下的较快增长。

面向全球的双边主义模式

美国上任总统克林顿尽管热心于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但是,由于没有得到美国国会关于“快速处理权”的授权,使他在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方面基本没有新建树。与克林顿相比,现任总统布什不仅关注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而且,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这是布什政府的双边主义有别于克林顿政府的地方,同时,也是当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即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值得瞩目的新特点。布什之所以能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从美国国会手中拿到了上方宝剑——贸易促进权,即“快速处理权”,倘若没有从国会得到“先斩后奏”的授权,布什也不大可能实现其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的目标。在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方面,他首先关注的是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布什不仅与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还与中美洲国家加快了自由贸易谈判的步伐,进而最终把NAFTA推向整个拉美地区,达到其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除此之外,布什还想方设法把自由贸易协议推向美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布什首先关注的一个地区便是亚洲地区,在这里,美国不仅有其切身利益,同时,该地区,特别是中国当前还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国家。有鉴于此,美国在完成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议后,为了不至于落在中国和日本后面,还打算尽快签署其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议。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趋势:推行紧缩财政政策;实施中性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势在必行。

不仅如此,美国在实现其双边主义目标方面,还实施了其在全球全面开花的政策:

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美国与约旦在2001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早在1985年同以色列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

在南半球,美国于2000年与澳大利亚就有关自由贸易协定问题进行磋商,预计不久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议便可大功告成。

在大西洋地区,美国早在1995年12月便提出与欧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拟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2002年英国也提出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美国立即表示赞同。应当强调指出的是,美国推行的双边主义全球化构想,是其全球经济贸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与日本和欧盟争夺势力范围。

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宽松财政与货币组合

在克林顿总统时期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形式为,紧缩财政政策和放松货币政策的混合经济政策。然而,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克林顿时期相比发生了戏剧性的新变化:面对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美联储被迫12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试图以此推动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布什政府还通过大幅度减税和大力提高军费,从减少财政收入和增大财政支出两方面推动财政政策的放松,并拟用此办法,在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促使美国经济转危为安。诚然,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却使平衡预算再度变为赤字居高不下,这本身就成为抑制经济长期增长的一大阻力。可以看出,同紧缩财政与放松货币的混合经济政策相比,实施双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一个显著新特征。

新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的新变革,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会发生某种变化:

(一)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

根据预测,在2003财政年度联邦赤字高达3040亿美元的基础上,2004财政年度赤字将上升到3070多亿美元。随着联邦财政赤字的迅速上升,美国国会将运用立法手段迫使布什政府采取紧缩财政政策。现任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于1989年初担任美国总统时,正是美国国会通过法令严格限制联邦财政赤字的关键年头,老布什在国会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了抑制财政赤字的紧缩政策。现任总统布什尽管还在实施减税政策和扩大政府开支的政策,但当财政赤字大幅上升而无法控制时,国会势必将出面运用法律阻止赤字的进一步攀升。到那时,紧缩的财政政策势在必行。

(二)货币政策的中性目标。

当前美联储不管是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还是提高利率的措施,都是一种人为的行为。按照弗里德曼的货币市场化的经济理论,人为实行各种货币政策,不利于货币市场的预期变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按照市场运行规律,货币当局让货币按照市场规律行事。当然,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经济形势必须处于稳定之中,经济发展过热或陷入经济衰退,都不可采用中性的货币政策。据预测,美国经济2003年下半年会出现好转。到那时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方会适宜。因此,2003年~2004年美国经济形势好转后,美国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性较大。

(三)美元贬值势在必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期间,坚挺的美元对支持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的不振,加之全球金融形势不稳,已经没有必要维持坚挺的美元。市场上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美国经济在2003年要走出疲软步入复苏,势必需要疲软的美元为其坚强的后盾,否则,美国经济要想由疲软转向复苏就比较困难。从2002年初以来,特别是当年8月、9月以后,美元大约贬值7%。与此同时,2003年4月美国失业率已上升到6%,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股市以及制造商和工会大声呼吁美元疲软政策。如果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强劲,那么,维持坚挺的美元比较有利,但是,据权威机构预测,不仅2002年美国和世界经济疲软,纵然2003年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也难以强劲回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内部也有人主张美元应该停止坚挺而走向贬值。看来,要促使美国经济走出目前的不景气困境,除非美元贬值,否则,美国经济欲达到预期目标势必难上加难。因此,2003年下半年美元可能出现走弱态势。

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

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适度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进入21世纪之后,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则更加突出。由于通货紧缩是当前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致命大敌,所以,如何对付通货紧缩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的重要课题。正因为货币政策肩负抑制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双重使命,因而方成为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又一突出特点。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没有通货紧缩,然而,事实上,美国至少在企业和金融业中存在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尽管美国的通货紧缩不像日本和亚洲国家与地区那样严重。在医治通货紧缩方面,美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一方面美联储吸取日本的教训,采取提前下手的办法。美国经济目前虽然疲软,但还不至于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为了对付通货紧缩,美联储于2002年12月5日提前降低联邦基金利率0.5个百分点,企图通过大幅度降低利率,不使通货紧缩继续恶化;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利用美元贬值的办法,促使美国商品和劳务增加对外输出,试图以此缓解通货紧缩。显而易见,在通货紧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利用美元贬值推动外贸出口,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把通货紧缩推向国外。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治理通货紧缩采取的办法对美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方面,美联储灵活地运用短期利息率和长期利息率达到既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又抑制经济不景气的目标。格林斯潘时刻对通货膨胀的回升予以高度重视,只要一发现通货膨胀苗头,便立刻运用短期利率抑制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上,美联储则使用长期利率促使资本收益投资在中长期内有所回升。因为资本收益投资主要是用来刺激企业投资,它通常在较长时期内发挥效力。这种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结合,既控制了通货膨胀的上升,与此同时,又对经济不景气发挥了正面效应。预计,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有效结合,可以使美国经济至少在2003年下半年达到低通货膨胀下的较快增长。

面向全球的双边主义模式

美国上任总统克林顿尽管热心于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但是,由于没有得到美国国会关于“快速处理权”的授权,使他在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方面基本没有新建树。与克林顿相比,现任总统布什不仅关注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而且,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这是布什政府的双边主义有别于克林顿政府的地方,同时,也是当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即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值得瞩目的新特点。布什之所以能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从美国国会手中拿到了上方宝剑——贸易促进权,即“快速处理权”,倘若没有从国会得到“先斩后奏”的授权,布什也不大可能实现其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的目标。在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方面,他首先关注的是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布什不仅与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还与中美洲国家加快了自由贸易谈判的步伐,进而最终把NAFTA推向整个拉美地区,达到其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除此之外,布什还想方设法把自由贸易协议推向美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布什首先关注的一个地区便是亚洲地区,在这里,美国不仅有其切身利益,同时,该地区,特别是中国当前还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国家。有鉴于此,美国在完成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议后,为了不至于落在中国和日本后面,还打算尽快签署其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议。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趋势:推行紧缩财政政策;实施中性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势在必行。

不仅如此,美国在实现其双边主义目标方面,还实施了其在全球全面开花的政策:

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美国与约旦在2001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早在1985年同以色列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

在南半球,美国于2000年与澳大利亚就有关自由贸易协定问题进行磋商,预计不久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议便可大功告成。

在大西洋地区,美国早在1995年12月便提出与欧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拟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2002年英国也提出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美国立即表示赞同。应当强调指出的是,美国推行的双边主义全球化构想,是其全球经济贸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与日本和欧盟争夺势力范围。

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宽松财政与货币组合

在克林顿总统时期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形式为,紧缩财政政策和放松货币政策的混合经济政策。然而,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克林顿时期相比发生了戏剧性的新变化:面对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美联储被迫12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试图以此推动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布什政府还通过大幅度减税和大力提高军费,从减少财政收入和增大财政支出两方面推动财政政策的放松,并拟用此办法,在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促使美国经济转危为安。诚然,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却使平衡预算再度变为赤字居高不下,这本身就成为抑制经济长期增长的一大阻力。可以看出,同紧缩财政与放松货币的混合经济政策相比,实施双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一个显著新特征。

新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的新变革,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今后一段时期

内还将会发生某种变化:

(一)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

根据预测,在2003财政年度联邦赤字高达3040亿美元的基础上,2004财政年度赤字将上升到3070多亿美元。随着联邦财政赤字的迅速上升,美国国会将运用立法手段迫使布什政府采取紧缩财政政策。现任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于1989年初担任美国总统时,正是美国国会通过法令严格限制联邦财政赤字的关键年头,老布什在国会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了抑制财政赤字的紧缩政策。现任总统布什尽管还在实施减税政策和扩大政府开支的政策,但当财政赤字大幅上升而无法控制时,国会势必将出面运用法律阻止赤字的进一步攀升。到那时,紧缩的财政政策势在必行。

(二)货币政策的中性目标。

当前美联储不管是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还是提高利率的措施,都是一种人为的行为。按照弗里德曼的货币市场化的经济理论,人为实行各种货币政策,不利于货币市场的预期变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按照市场运行规律,货币当局让货币按照市场规律行事。当然,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经济形势必须处于稳定之中,经济发展过热或陷入经济衰退,都不可采用中性的货币政策。据预测,美国经济2003年下半年会出现好转。到那时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方会适宜。因此,2003年~2004年美国经济形势好转后,美国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性较大。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5

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增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7

[关键词]财政政策;中国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一个国家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宏观经济运行千姿百态,但概括起来讲,也就是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总水平下降。应对通货紧缩局面,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第二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第三种类型就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但在结构上有矛盾,冷热并存,发展不均衡。此时应采取稳健财政政策,即在总量上不做太大的动作,但在结构上有保有压,加强薄弱环节,压缩过热行业的投资。

我国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实质就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2005年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现就两种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作用综述如下。

一、积极财政政策

1、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进而演变为全球经济衰退.造成世界经济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作为亚洲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亚洲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冲击。从当时国内经济情况看,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出现不足,居民收入增长放慢、失业压力增大;同时,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了我国出口不振.大大降低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发展阶段。面对这种从未出现过的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做出了实施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二是调整税收政策,刺激需求增长。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四是规范收费制度,减轻社会负担,推动扩大消费。五是支持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2、积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近七年的时间里.在促进经济增长、调节供求关系和克服通货滞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大规模的国债投资不仅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而且抑制了通货紧缩。1998-2004年间,国债建设资金年均拉动经济增长为1.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GDP年均增长8.56%,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2)优化经济结构。积极财政政策着眼于短期需求管理和长期供给管理有机的结合,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国债资金的直接投入、税收政策等措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一些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3)增加就业。七年来,国债资金支持的一大批新项目及其配套项目的建设共增加就业岗位700万-1000万个,对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

(4)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通过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倾斜性财政资金安排,进行了诸如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六小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改善了这些地区的投资经营环境,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使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总之,作为一项反周期宏观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是恰当的,它对中国经济社会相对平衡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负面效应

但积极财政政策毕竟是宏观“反周期”操作,是适用于经济低迷阶段的一种政策。从2002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2003年国民经济终于走过由相对低迷向稳定高涨的拐点,GDP增长速度跃为9%以上。此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倾向有所加剧,货币信贷增长偏快,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并带来煤、电、油、运和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局面。

二、稳健财政政策

1、实施背景

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一是经济增长接近潜在水平。2003年GDP增长9.3%,2004年增长9.5%,部分行业瓶颈约束或资源约束的出现,表明GDP增幅已接近潜在产出水平。二是物价趋于上升。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2%和0.1%,2004年则分别上涨3.9%和2.8%。三是失业率升势趋缓。2003年全国城镇就业增加8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四是出现局部投资过热。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高了17.6%个百分点。当年投资率上升到42.3%,比2002年增加了3.1个百分点,接近于1993年经济严重过热时的水平(当时投资率为43.5%)。为此,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货币手段(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等)和行政手段等,以逐步控制经济局部过热的迹象。虽然2004年5~6月在宏观调控影响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在2004年7~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又出现明显的反弹迹象,增长率分别为31.4%、26.3%、27.9%、26.4%。在国民经济已发生经济周期阶段转换和出现局部过热的形势下,如果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同时,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凸现出来。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尖锐。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特别是2003年中国GDP占世界的4%,但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铁矿石为30%,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说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项紧迫任务。二是国内经济和社会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投资占GDP的比重过高,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率的贡献下降。此外,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8

美国:刺激始终“唱”主角

近来,“退出”一词已悄然退出美国经济热议话题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刺激”和“定量宽松”等字眼。

由于经济复苏力度不够,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财长盖特纳说,当前最大的经济挑战仍在于加快经济增速。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创造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环境。

迄今,奥巴马政府2009年2月推出的首批金额达787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大部分已经支出,其刺激经济效果已在衰减,但经济复苏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尤其体现在就业方面。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9月美国失业率仍维持在9.6%的高位。

美国政府从今年年初以来就在考虑新的刺激经济计划,一些计划近期已得到国会批准,包括设立300亿美元政府基金、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题以及为小企业减税。此外,奥巴马政府9月初还提出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更新及扩建计划。尽管美国政府有意避免使用“刺激计划”一词,但有专家统计,今年以来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的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

欧盟:减赤决心不动摇

对于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盟来说,削减赤字、巩固财政是当务之急。面对紧缩财政可能危及经济复苏的担忧和一波又一波的抗议,欧盟国家仍咬定减赤不动摇。

为应对债务危机,今年以来,欧盟成员国已掀起了一波财政紧缩浪潮,纷纷出台以减少公共开支、降低福利、提高税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紧缩计划,现在则开始提前退出。按照欧盟成员国财长6月初达成的退出时间表,财政状况较好的成员国最晚应于2011年开始巩固财政,而财政形势严峻的成员国则必须今年就行动起来。

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曾表示,欧盟将坚决维护财政可持续性。只要有必要,所有成员国将采取措施加快巩固财政的步伐。

而从欧盟最近的表态来看,其以整顿财政为第一要务的决心仍未动摇。9月29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出台立法建议,拟通过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强化欧盟财政纪律。这是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但目前,欧盟各国政府在紧缩财政问题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前不久,一场大规模游行抗议活动席卷欧洲,近10万人聚集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抗议各自政府推出的财政紧缩计划。

一边是来势汹汹的债务危机,一边是民怨沸腾的抗议浪潮,欧盟在继续刺激经济还是大力紧缩财政问题上目前仍难求两全。

日本:财政政策主积极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新兴市场需求拉动和日本政府经济对策的刺激下,日本经济曾在发达国家中率先复苏并在2009财年保持了较高增速。但好景不长,2010财年开始后,随着经济刺激效果减弱、欧美国家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加大,日本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为此,从8月底到10月初,日本政府和央行不得不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一系列措施阻止经济下滑。从9月10日至10月8日,日本政府先后两次出台经济刺激对策,总额接近6万亿日元。此外,日本政府还从9月15日开始,在日本国内外主要外汇市场投入巨资干预汇市,抑制日元升值势头。

日本央行在8月30日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将新型公开市场操作的注资规模从20万亿日元增加到30万亿日元。10月5日,又宣布实施零利率政策,并创立资金规模为35万亿日元的共同担保基金,以买进国债、公司债等金融资产,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配合政府阻止日元升值、摆脱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复苏。

但从目前情况看,日本政府和央行的措施尚未达到预期效果。日本政府财政状况恶化,政府债台高筑,除增发国债外已经没有余力再出动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此外,在国内人口下降、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改观。再者,日元依旧承受升值压力。

可见,如果外部经济环境特别是欧美经济没有大的改善的话,日元升值可能长期化,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将变得更加困难。日本政府和央行将不得不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实现财政正常化的目标将因此变得更加渺茫。

英国:开支紧缩最严厉

今年6月,英国新政府公布了以大规模紧缩财政开支为主的紧急财政预算,希望借此恢复财政健康,进而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根据新预算,到本届政府结束的2015年,每年削减政府开支320亿英镑,其中一般政府部门的开支削减幅度将高达40%。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这是英国政府在战后和平时期推行的最严厉的紧缩开支政策。

目前,英国经济复苏仍缓慢而乏力。而英国新政府的削减开支政策无疑将给英国经济前景增加更多变数。一是从明年年初将消费税税率从17.5%提高至20%的举措将打击消费热情,使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家庭消费开支下降。二是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将导致数以十万计的公职人员失业,失业率居高难下也将影响家庭开支。三是英国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是受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的刺激。在当前经济复苏仍相当脆弱的时期,新政府不但退出刺激措施,还大幅削减正常开支,这将给经济复苏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英国新政府实行的财政政策还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工会领导人已表示,由于政府实行这种政策,英国将面临“几十年未遇的反抗活动”。实际上,英国一些公职部门的罢工已经开始或正在酝酿。9月初,伦敦地铁工人举行了24小时大罢工,使伦敦地铁交通陷于停顿,有分析认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000万英镑。10月初,伦敦地铁工人再次举行24小时罢工,又一次使地下交通陷于瘫痪。

希腊:拟以改革胜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重灾区”希腊自去年年底危机爆发以来,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政策,该国政府表示有信心在3年左右时间内带领希腊走出危机,重返经济增长之路。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希腊已走出违约危险,但该国政府仍面临严峻挑战,必须立即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在3年内将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降到欧盟规定的3%上限以内。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9

但是,徘徊不去的通胀压力提高了政策放松的门槛。在国际投行纷纷调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另一些经济学家坚持,经济放缓不应影响货币政策收紧进程,否则只能是进一步累积通胀压力。

通胀高企

高盛的经济学家表示,未来2个月,央行将上调存款利率各25个百分点,但是未来进一步上调利率的空间“很小”。持另一种观点的是香港金管局的前任总裁任志刚。他预计,政府将持续E调利率以抑制通胀,今年年底之前“不排除”进一步调高存款利率的可能性。中国的一年期存款基础利率是3.25%,而5月的CPI数据是5.5‰一年多来,中国的利率水平一直低于CPI涨幅。

高盛的经济学家上调了通胀预期,原来预期中国全年的CPI是4.3%,而现在这个数字调高到4.7‰CPI涨幅将在6月达到全年最高值5.6%,部分原因是近期猪肉价格上涨。预计CPI数据要到8月以后才能有所回落,回到5%下方。根据新华社5月16日的报道,由于猪肉供应减少,猪肉价格较一年前上涨了44%。

“总体的通胀比去年更严重。”高盛经济学家在报告中写到。由于能源价格上涨,而通胀变得对政策不那么敏感,同时食物价格并没有像人们预计的那样回落,现在通胀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5月通胀水平已经达到32个月来的峰值,为5.5‰今年前5个月的CPI数据均超过政府年初制定的月均水平4%的目标。央行从去年10月以来已经4次上调利率,去年11月以来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近的一次在6月14日。

国际投行调低经济增长预期

荷兰ING集团下调了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从之前的10.2%下调至9.8%。在5月12日的报告中,它又将第二季度的年同比经济增长率从10.3%下调至9.6‰ING还表示,6月底之前可能上调利率25个百分点。

瑞士信贷将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从9.1%下调至8.8%,大和证券在5月11日将预期由年初的9.6%下调至9.2%,JP摩根也在5月20日将预期由9.5%下调至9.4%。

高盛日前也追随其它投行的脚步,调低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主要原因是通胀局面下,或将出台新的紧缩政策,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高盛预期,2011年中国的GDP将增长9.4%,低于此前10%的预期。

这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投资者对市场的忧虑情绪。随着政府紧缩信贷的政策出台,公司盈利将受到影响,事实上,沪深股市已经跌至今年1月以来的最低位。高盛认为,经济放缓的事实可能影响决策层,使未来的紧缩政策有所缓和。

“未来加息的空间不大。”高盛在5月底的报告中写到,“即使政府决定保持紧缩的政策基调,加息也面临着很强的阻力,因为这一类的措施对实体经济有广泛的影响。”

对“超调风险”的担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控制物价上涨上。他并没有提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意味着他认为通胀风险比增长放缓的风险更值得关注。

虽然央行没有改变政策的基调,但是包括巴曙松和余永定在内的经济学家已经公开地呼吁政策制定者更多地考虑过度紧缩的风险。

余永定是前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5月5日,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超过9%,尽管面临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包括紧缩风险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急遽掉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他现在“担心的是政策调整过度”,因为如果央行持续紧缩的周期过长,“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着超调的风险”。他的评论被发表在《经济参考报》上。

通胀仍是首要问题

在曾经担任央行副行长的吴晓灵看来,过去两年中国货币供应高速增长实高盛的经济学家上调了通胀预期,原来预期中国全年的CPI是4.3,而现在这个数字调高到4.7%。CPI涨幅将在6月达到全年最高值5.6%。际上为通胀创造了条件。如果今年不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胀压力就不可能消除。她认为,今年不超过7.5万亿元的信贷规模应该是底线,而16%的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相对于4%的通胀和8%的经济增速目标来说应该算是宽松而非紧缩。不过,由于要保证前两年开工项目的后续资金,而信贷投放规模又有所控制,一些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显得格外紧张。在有限的资金当中,要在在建项目和企业生产,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金分布方面作适度调整;而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需要下马。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的结果。

紧缩的经济政策篇10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扩张型财政政策;经济发展

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什么是扩张型财政政策,自去年朱?基总理提出我国要实现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起,在经济理论界引起了争论,时至今日,仍未有统一的看法。其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各种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政策趋向。所谓的“积极的”,是指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在经济萎缩时采用扩张型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型财政政策,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态度是“积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和紧缩型财政政策均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一点是必须首先加以说明的。

严格地说,从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渊源来看,积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历史应当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现代财税经济理论中,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型财政政策一般被认为是来自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参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正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极力主张,才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为财政理论宝库的宝物的。后凯恩斯主义者虽然对凯恩斯的理论有所发展,但其宗旨大致仍然不能摆脱凯恩斯理论的窠臼。

按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财政政策通过调节总需求,发挥其调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财政学说为基础,按照既定的财政目标——赤字或盈余,通过税收、财政支出、公债等财政范畴和财政活动方面的相关手段表现出来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世纪常见的中性财政政策已经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随着国家干预主义占据主要地位而退居次要地位,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政府刺激和抑制经济发展常用的财政经济手段。

从特征和产生的前提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产生,是因为国家采用干预主义政策,积极的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用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取代市场竞争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所以,国家或政府干预经济和个人收入水平,既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前提,又是区别于“夜警”国家或政府的主要特征。

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利用来看,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现代西方国家产生并被广泛利用,但由其特征和产生前提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的利用要早得多,也普遍的多。我国建国后,就一直运用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即生产(流通)和消费进行调控,且在各个经济时期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保证了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任务的完成。但是,由于我们坚持的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思想,喊出的财政思想口号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好象没有采用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必然反对“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二者不存在二律悖反问题。只不过是我国以往实行的实质上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显得有些宽泛,没有西方国家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经济目的明确,而且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反对赤字财政,所以,一谈积极的财政政策,往往就是指西方国家刺激或制约经济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其实东西方国家都在积极的利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从现代西方常用的积极财政手段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有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扩张型财政政策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和扩大政府购买,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劳动就业的增加;举借外债和发行公债,以及采用相应的降低利率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刺激生产和近期消费。紧缩型财政政策是指提高税收,减少转移支付和减少政府购买,配合提高利率增加储蓄、减少现期消费的通货紧缩货币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西方国家由于经常爆发经济危机,失业问题一直是一大难题,所以,现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比较注重研究和采用扩张型财政政策。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商品过剩,生产下降,企业裁员产生失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用财政政策刺激需求使之增加,因为只有需求增加才会推动经济增长。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其结果不是减少财政收入就是增加财政支出,这必然带来财政赤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综合运用以下四条原则,即坚持年度预算平衡原则、经济周期预算平衡、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原则、机能财政平衡原则,适度发行公债和举借外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并要注意处理好充分就业、财政盈余与财政拖累问题。

需要说明的问题是:

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并不完全相同。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内涵大小不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内涵和调控目的也不完全相同。

相同点:

理论依据相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的施行主体都是国家或政府;奉行的都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学说,都主张国家要积极的关注整个经济活动,对经济过程进行干预。

不同点:

(1)理论内涵不同。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示国家干预经济的态度,包括刺激投资和消费的经济扩张的(性、型)财政政策,也包括抑制投资和消费的经济紧缩的(性、型)财政政策;而扩张的(性、型)财政政策只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子集或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扩张型财政政策本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一个方面。除扩张型财政政策外,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包括紧缩型财政政策。

(2)对应关系不同。积极的(性、型)财政政策对应的是一般的(性、型)财政政策,而一般的财政政策包括消极的收人型财政政策、追求财政平衡的需求型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扩张的(性、型)财政政策对应的仅是紧缩的(性、型)财政政策。

(3)调控范围不同。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控面宽,不但包括直接的减轻经济活动者的国家负担、增加其收入,还包括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因而具有一定的政治性、社会性、经济性,而扩张型财政政策则仅偏重于经济扩张性。

(4)实质不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从财政政策施行者本身的指导思想和施为方针方面来讲的,重点反映的是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态度和在某种态度下要采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而扩张的财政政策是从财政政策的运作形态上来讲的,是国家对经济运行采用鼓励、刺激措施以促进经济扩张的财政政策。前者是国家经济政策在财政上的总体的反映;后者是国家启动经济的具体对策。

(5)调控范围不同。虽然二者奉行的都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但积极的财政政策奉行国家干预主义理论时,表明的是不听任经济“自由放任”的财政思想,反对经济自由主义,它不但要在经济萎缩时刺激经济发展,还要在经济发展过热时进行抑制或遏制,调控范围比较大。而扩张型财政政策奉行国家干预主义时,表明的只是经济衰退时期的刺激性政策“干预”,调控范围相对较小。

(6)手段不完全相同。扩张型财政政策主要是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由于实行市场经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只能借助于税收这一间接调控杠杆和增加公共采购(如扩大军事定货等)来实现的。常见的手段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税收减少(包括税收的直接减免、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等)、财政支出增加、增发国债、增加国际借款、增加国家对消费的补贴等措施。而且往往是几种手段同时并用,以避免各种杠杆作用的互相抵消。而积极的财政政策所有国家都常用的。可用手段基本与扩张型财政政策手段相同,唯一区别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各种杠杆不一定同时运作。如在增加财政公共支出的同时,不一定要相应地减少税收,它允许税收的规范运作的前提下,按照产业政策规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贯彻其既定的立法思想。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两者经常混用。有时讲扩张型财政政策,有时讲积极的财政政策,只不过是根据使用时的环境和要说明的问题角度不同而有所区别而已,其正确说法应该是:在经济衰退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鼓励投资和消费、扩大总需求,应实行积极的扩张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过热时,为了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抑制投资和消费,调整生产、投资和消费结构,就要相应地采用紧缩型财政政策。

2.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施行根据具体经济状况确定,以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效率。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同经济转型和产业政策一并考虑;在经济结构需求调整时,财政政策要保持同产业政策一致的方向和力度。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就其调控的主流而言的,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也没有一味的采用扩张型或紧缩型财政政策,而是在采用扩张型财政政策或紧缩型财政政策时,相应地采用一定比例的紧缩型财政政策或扩张型财政政策,后者比例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对经济运行状况的认识和决心。另外,在税收结构以所得税为主体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占据重要地位的发达国家里,其直接财政支出的增加和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负的增加或降低所产生的调控作用面宽,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同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对应关系没有以间接税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那么明显。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政府刺激经济发展,并不是或不能一味的、全面的“扩张”,而是要根据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的特点有紧有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