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工程管理十篇

时间:2023-10-27 17:51:37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1

在个案研究过程中,一个普通的中小企业――深圳冠丰华集团公司引起了课题组人员的极大兴趣。尽管按销售收入、资产、利润总额等指标的总量衡量,冠丰华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冠丰华)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并非骄骄者,但冠丰华十几年的发展具有比较典型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特征,而且个体研究表明,冠丰华的一些具体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小企业成长的内在规律。

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

企业成长理论起源于对大规模生产规律的研究,并广泛涉及企业行为、企业成长、组织结构及管理等基本内涵。企业成长理论的内核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企业是建立在一管理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从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看,企业的成长无非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过程,大企业不过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而自然成长的结果而已。因此,企业的成长性,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具有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从而持续不断地实现潜在的价值生产能力,是企业依据自身现有的发展状况和其他内、外部客观因素所不断寻求、挖掘未利用资源,进而保证企业持续稳定成长的过程。

深圳冠丰华集团公司的前身是1988年投资228万元成立的深圳冠丰华贸易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冠丰华集团公司到1999年已成为年销售收入1.79亿元、利润总额2090万元、净资产9063万元,集深圳冠丰华百货小商品市场、深圳冠丰华贸易有限公司、深圳义嘉易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梅园公铁联货代专业市场、深圳市肉联厂羊肉批发行、广东罗定市三高农业开发公司、广东罗定市冠丰华实业开发公司、广东罗定市毅锋扶贫开发公司8家全资子公司的集团公司,是一家在社区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特别是就业和社会扶贫等方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企业。但是,就冠丰华的企业资源来看,可以说他并没有多少资源优势,如果硬要找出几项的话,那么,冠丰华仅在资金、企业文化以及领导者个人魅力等方面具有些许优势。其实,冠丰华的成功不在于其拥有优势资源的多寡,而在于他有效地整合了自身仅有的这几项优势资源,在于他充分发挥了这些优势资源的作用。

冠丰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公司员工每人每月从工资中拿出10元钱,公司管理层按职务每人每月拿出50、30、20元不等,作为公司特设的扶贫基金专向用于贫困山区的扶贫助残。1995~2000年五年间,冠丰华公司捐资和员工个人捐资用于扶贫助残的资金累计达1300多万元。当我们问及公司员工是否自愿捐资问题时,董事局主席峰笑谈:“他不愿捐钱我就不要他,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爱自己岗位的,更不会真正把工作做好。”尽管冠丰华是出于中国农民最朴素的情感在自己助人和启发别人、甚至“强迫”别人(本企业员工)助人,但实际上却在潜移默化地灌输企业员工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即人要有爱他人之心,爱工作之心,爱公司之心。久而久之这种价值理念就会营造出一种互助友爱、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公司的凝聚力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当时冠丰华这样做并未刻意营造企业文化,而且也未意识到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冠丰华的创始人锋出身于贫困的山区,自幼家境贫寒。少年时,曾因家里买不起一件白衬衫而失去了担当罗定小学升旗手的机会。这对他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以致影响到他全部的创业历程。1978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伊始,锋只身赶赴深圳,先后从事过清洁工、小贩、送货员、保安员等工作,直至后来帮别人看地摊、守产业(承包经营饭馆)和最终拥有自己的产业。在十几年的创业历程中,他始终抱定的信念是要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绝不再受过去那样的苦,也绝不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再受那样的苦。因此,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十几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发展中的同时,念念不忘帮助那些像他过去那样贫苦的人们。于是他强行设立了“冠丰华扶贫基金”。其结果却是在他的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在由最初职工的“被动接受”演变到后来的“主动接受”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植根于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形成并显现出了巨大的作用。

许多中小企业常感叹自己的职工素质低,缺乏自身的企业文化,而且企业没有实力对职工进行再教育、再培训等等。但事实上,企业经营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者日常的一言一行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培训,经营者自身的言传身教就是形成一个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最基本的底蕴。

构筑新型“产权关系”

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惯性造就了中国农村落后地区绝大多数农民特有的意识顷向:质朴勤劳、老实本份,但乐于满足现状,缺少产业工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任劳任怨、渴望致富,但缺乏市场经济观念,而且十分惧怕风险。农民出身的冠丰华创始人锋最了解农民的心理和农民的需要,因此,尽管他并未刻意构筑新型的产权关系,但本着乐善助人、回报社会的朴素情感,冠丰华在中国率先探索和实践了“公司+农户”的扶贫开发模式,使救济型扶贫转向开发型扶贫。更重要的是,在维系“公司+农户”模式良性运转的探索中,冠丰华创造性地构筑了一种适合中国农村落后地区实际情况的新型的产权关系。

从产权制度的角度来看,“公司+农户”模式所构筑的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股份合作的关系。公司以资金和技术、农民以土地共同参股,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冠丰华的“公司+农户”模式也是如此。在已建成的6个扶贫开发项目上,都是在当地政府的组织管理下,冠丰华以资金和技术入股,并负责经营管理,农民则以土地入股、以劳动投入的多寡参与分配。

但是,倍受联合国推崇的“公司+农户”模式,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实践并不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或许就在于分散状态下农户的管理成本超过了公司所能承但的极限,加之农民特有的意识顷向,结果往往使“公司+农户”有始无终。冠丰华为维系这种模式的良性运转,在农户问题上采取了鼓励农民投资入股的方式。然而,让缺乏市场经济观念的农民拿出自己的血汗钱投资入股绝非易事。于是,冠丰华本着“扶贫开发、回报社会”,和“帮助农民摒弃小农意识,培养农民市场经济观念”的思想,采取了一种“股金返还、股权留存”(作者的命名)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含义是:农民以自有资金(现金)出资入股,参与冠丰华扶贫开发公司的项目投资,冠丰华则与农民签订带有最终返还股金、但仍保有农民股权性质的协约。协约规定农民出资入股的股金一次付给冠丰华,同时取得股东身份。其后,无论项目投资是否有收益,农民出资入股的股本金,3年内分3次全部返还给农民,股本金全部返还后,农民仍拥有原有份额的股权,并享有股东的全部权益。

这种无风险至少是3年后才有“风险”的投资,适合了我国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因而广受农民的欢迎。也正是因此,联合国社会经济发展署实地考查后最终认定冠丰华的扶贫开发基地,为联合国“公司+农户”中国扶贫开发样板基地,并特别邀请冠丰华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峰,出席了1999年6月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关于亚洲社会政策改革经验及其对非洲的重大意义”的年会,重点介绍了冠丰华的“公司+农户”扶贫开发模式。

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构筑了一种适合农民状况的产权关系。从3年后股本金全部返还来看,这种投资并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股权行为;从初始投资和3年后股东权益的行使行为来看,这种投资又属于股权投资行为。其实,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带有福利性的股权认可行为。正是因为这种福利性,使得农民跳跃了意识障碍,与公司形成了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同时,透过这一渠道,农民成为了公司的“老板”,大大增强了农民的归属感和工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表面上看,股金返还、股权留存似乎“吃亏”的是公司,但实际上农民的初始投资是可以很好利用的一笔资金;3年后农民股东权益的行使权,又将农民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结为一体,极大地降低了农户分散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最终可以为公司节省相当可观的管理费用。可以说,这是一种能够实现公司和农户“双赢”的产权制度,是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一种新型的产权关系。

如果说技术创新或多或少地需要资金投入,许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话,那么,无需多少投入就能带来巨大效益的制度创新,或许更适合于广大的中小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冠丰华集团是1998年组建为集团的,但是其实际运营体制仍然保持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制,企业基本上是个人管理,即以合伙人控制的方式进行职能管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冠丰华基本上是一个非正式契约的合伙组织,其核心是董事局主席锋,核心层是和他一起创业的几位现任副老总,分工合作负责企业的不同方面。企业的重大决策都是由这个核心层作出的,这就必然决定企业高度的集权体制、决策过程和决策执行的封闭性与非透明性,以及内部人操作的古典式企业特征。

简要的结论

本文仅就冠丰华在企业实际运营中的两点具体作法进行了简要的评析,事实上,冠丰华的发展过程是冠丰华的经营者审时度势对企业制度不断创新和选择,并创造性地予以实施的过程;是冠丰华边干边学、管理理念“逻辑渐进”、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囿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可能在此全面细致地分析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诸方面因素。但是,课题研究表明,创业冲动与企业家精神、低成本和差别化的竞争战略、以资源为基础的成长能力和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持续成长最基本的要素。因此,中小企业的成长,要始终以自身的优势资源为基础,始终沿着资源优势的脉络寻求企业持续成长的能力。要善于挖掘未利用资源,更要善于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作用。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2

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中国农大”),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其历史起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时至今日,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不仅如此,学校还形成了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群。

如果你沉醉于葡萄酒清新顺滑的口感,并为之深深着迷,那就来中国农大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吧,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葡萄酒专业之一。中国农大长城葡萄酒学院(硕士、博士)研发中心由中粮集团赞助,硬件设施一流。你除了学习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还可以学到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可以在“葡萄酒之夜”尽情狂欢,品尝自己精心酿制的葡萄酒。时至今日,葡萄酒学院研发中心开发的系列优质葡萄酒,已经成为中国农大对外交流的重要展示产品。

除了以上提到的品牌专业,中国农大还有不少的非工科专业任君选择。中国农大的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等都不错。以工商管理学科为例,它于2003年获得MBA试办权,2005年开始招生,重点在期货、农业与食品企业管理两个领域打造特色,目前已经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最后,如果你希望感受首都的氛围,又情系乡土,那么中国农大一定会为你的梦想插上翅膀。

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农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三面环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自然园林风貌引人入胜。

华中农大的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所以它是我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着重向大家介绍华中农大的基地班,一个叫生物学基地班,一个叫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华中农大最好的师资和硬件都会为它们敞开。生物学基地班是全国4个连续2次被评为“优秀”的生物学理科基地之一,实行七年制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拥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而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则是国家首次批准设置的36个国家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年度检查评定的7个优秀基地之一,它是六年制本硕贯通培养模式。这两个基地班里50%到70%的学生,都会直接免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

华中农大的另一大特色是,不仅可以校内转专业,该校还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个部属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也就是说,华中农大的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选修协议中的任何一个心仪高校的第二学位,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志向。

“天府之国”里的农业高校―― 四川农业大学

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坐落着我国西部地区著名农学及生物科技类高等学府――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它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现有3个校区,即雅安校本部、成都校区和都江堰校区。

川农大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除了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部分省市还招收本科第二批和艺体本科批次新生。这些批次的新生经录取进入学校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身学习情况,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还有两次调整专业的机会,转到第一批次去。调整专业时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

川农大的“三巨头”素来指林、农、动物3个学院。林学院的林学,农学院的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草学,都是在国内响当当、排得上号的王牌专业。

川农大还非常重视与其他国家优质资源的交流,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学校于2003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草业科学(中美合作办学草坪管理项目)专业,完成本项目所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和川农大的学士学位与本科毕业证书。

花园式高等学府――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院校,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尤其注重与自治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结合。

学校现有1个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由于地处畜牧区,学校注重与草原特色相结合,畜牧学非常发达。动物科学为国家特色专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学、蔬菜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农业水利工程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内蒙古的本科高校中仅此一家。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另外一大特色是开办了英汉双语授课专业,目前有十余个专业都开设了英汉双语授课。该校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每年都会聘请一百多位国外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无论是教学体系还是课程内容,都按照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安排进了教学里,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 南京农业大学

喜欢江南山水的同学们,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的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农”)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南农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8个学科进入了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你SRT了吗?”这句话经常流传于南农学子口头。SRT即大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SRT计划每年申报一次,每次都将有500名同学得到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他们能够与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早地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既启发创新意识,又锻炼实践才干。

南农开展了中美本科“1+2+1”、中澳本科“2+2”双学位、中法和中英“硕士双学位”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希望能够出国学习的同学来说,南农是个不错的选择。2012年,南农更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联手打造第一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

总之,在南农,你不仅可以感受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更能站在最新的科技前沿,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黑土地上农业高校―― 东北农业大学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坐落着一所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广袤肥沃的黑土地滋养着它,最终成长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喜欢亲近大自然?农学院欢迎你。农学院现有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3个系,农学专业作为东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另有大豆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若干,完全满足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愿望。

你是个吃货?那就来食品学院吧。一级博士授予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告诉你怎么吃最健康;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专业告诉你吃不完怎么办;还有一个校内肉品加工厂,一个校内乳品中试基地,完全满足你的味蕾。

什么?你说你很宅?没关系。“国际胚胎工程精英的摇篮”――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技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实现你足不出户的愿望。

你说你是学霸?生物科学专业为你量身打造。生物科学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生物学专业点,它也是东北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之一,实行八年制本硕博分段培养方案。本科阶段实施 “3+1”培养模式,即“3学年课程教学 + 1学年综合实践课程及综合论文训练”。

“花城”的求学圣地――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坐落在美丽的“花城”广州市。“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可谓是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齐飞,读书修德与求学问道的圣地。

华农的前身是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实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华农现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林经济管理、农学等12个国家特色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都进入了ESI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3

  自从水稻之父扬名天下,自从基因技术深种人心,农学专业扬眉吐气,不再灰头土脸。

  其实,农学专业的内涵非常宽,包含水产类、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动物医学类、环境生态类、森林资源类、动物生产类7大类,分为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林学、水产养殖学、畜牧学、动物医学等8个一级学科,共27个二级学科。今天,小编将带你浅尝“农家乐”,想要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们也可以顺便多了解一下相关信息。

汗滴不再禾下土――作物学

  十里稻花,百里飘香。提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成功地研制出杂交水稻,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惊人般地增长,堪称作物学的标志性人物。狭义的农学就是指作物学。这是一门研究作物遗传、生长规律和育种技术的学科,也是农学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作物学是通过改良粮食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探索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低成本集约化的理论栽培与技术措施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实践带动理论学习的新探索。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到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考研率也在35%左右。

  【学府推荐】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当然要数中国农业大学了。当然,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等也都久负盛名。

农园的美发师――园艺学

  现代栽培技术加入了美学元素,通过对园艺作物的栽培、育种、组织培养等技术的贯彻,实现果树、蔬菜以及观赏植物的栽培。园艺场(庭园)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都是园艺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看来,农学专家也要给作物们穿上漂亮的外衣了。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园艺学总论、园艺学各论、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园艺作物育种学各论、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设施园艺学、园产品商品学、无土栽培学、现代果树科学、现代蔬菜科学、现代观赏园艺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园艺科研院所、中等和高等院校、企业部门、行政部门等从事园艺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园艺生物技术、现代园艺生产技术、现代设施园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开发和规划设计工作。

  【学府推荐】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

土地的魔术师――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资源利用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新生科学,是伴随着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而产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本专业主要研究土壤、水、养分、气候、生物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英语教学)、普通生态学、植物营养学(英语教学)、地学基础、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遥感与信息技术、土壤环境污染与治理、资源与环境分析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环境治理、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综合利用等企事业单位,或在科研单位、农业生产、土地管理、环保、农资等部门、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学府推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形成地域特色明显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物理、土壤地理与信息技术、土壤生态与旱地农业、土壤化学5个研究方向。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植物的白衣卫士――植物保护学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类专业中一门跨学科、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其开设目的就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的目的。给植物作白衣卫士,也是很光荣的工作。

  【主要课程】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出入境检疫,国家、省、市县植保部门,涉农大型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从事检疫、测报、植保技术推广与开发、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学府推荐】浙江大学的植物保护学科可是响当当的,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学科也都非常不错。

森林的检测器――林学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结构与功能,探求如何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和利用的学科。注重培养森林基础科学研究、森林防火、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护、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湿地保护与管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是该学科的热门,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相当高。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树木学、土壤肥料学、森林培育、林木育种学、森林环境学、数字林业技术、森林计测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林业、城市园林绿化、环保、农业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技术、经营与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府推荐】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

海底大将军――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是以水产经济动植物(如鱼、贝、海藻等)为研究对象,研究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应用、开发、经营管理及开发新型渔业技术的科学。通过学习生物科学、水域生态学、水环境科学、水生生物技术以及水产动物生产、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和水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生将具备水产经济动植物生产、水产饲料生产、水生生物病害检测与控制、水域环境监测、水产资源开发、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鱼类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病害学、鱼类增养殖学、无脊椎动物增养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工作,也可从事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还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学府推荐】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大学的水产养殖学都非常棒。

风吹草低见牛羊――畜牧学

  传统的畜牧技术,加上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让大草原上牛羊成群、膘肥体壮的景色,成为眼底更加美丽的风景线。农业现代化的今天,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牧业,提高畜产品品质、实施名牌战略,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指标,开发畜禽附加利用,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早已成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畜牧学专业就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的学科。

  【主要课程】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草地学、生物统计学、畜牧经济管理学、畜产品加工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畜牧生产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畜产品进出口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还可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学府推荐】南京农业大学是我国进行畜牧学研究生培养最早的单位之一。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的实力也很雄厚。

动物的保护神――动物医学

  现在,人类与动物越来越亲密,动物医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动物医学可算得上农学领域的热点了,主要包括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研究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通过掌握动物疾病的致病因素及疾病发生规律,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发生。

  【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各级农业教育部门、畜牧兽医研究单位、兽医行政管理机关、各级兽医诊断和医疗机构、畜牧生产企业、卫生行政部门及实验动物研究生产单位、生物药品制造及研究部门和企业、商品检验部门、海关检疫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外贸系统、农业科技出版单位、军事部门、兽医医疗器械检测管理部门、科技情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公安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及其他相关的工作,前景不错。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4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化化工集团公司科技部王龙根主任主持,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康卓教授致开幕词,温州市和乐清市有关领导、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总裁陈呈新先生到会讲话。 全国从事农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专家、学者150多人到会。

中化化工科技研究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钟华博士向大会报告了国家“十二五”攻关农药项目的初步想法。“十二五”科技创新主题为“绿色、生态”,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贯穿研发、生产、使用的全过程。 总体思路是依托技术创新联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对重大病虫草害,倡导绿色生态和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农药强国转变。 通过农药创制品种和技术的研究、关键品种与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环境友好型助剂的开发,解决农业生产中重大和疑难病虫草害的防治难题,减少农药生产和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环保的绿色农药,为农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光亮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农药工业产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011年的21家农药上市企业的销售总额为208亿元,占全国农药企业销售额的10.6%,与2005年14.4%相比,下降了3.8%。中国农药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组建和形成大型企业集团,这不仅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农药工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资源分配的前提,只有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进行农药创制,才能在与国外公司进行高层次合作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顾宝根副所长介绍了国内外农药管理动态,指出要着力构建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趋势的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完善农药管理体制机制。 要大力推进登记审批改革,强化安全管理、高毒农药管理,促进生物农药登记管理促进生物农药发展,加大国际合作内容。 全面推行农药田间试验网上审批;华东6省市实现农药登记电子审批试点,申请、初审、受理、部所评审、部批准全程电子化。 推动农药安全性评价数据的国际互认,参与全球联合评审。

会议期间,代表们就关于我国农药研究的新思维、新品种、新方法等,合成技术研究、生产工艺改进、三废治理及分析方法等绿色化研究,农药加工工艺、助剂应用及剂型研究,生物技术在农药研究中的应用,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安全评价性研究,农药生产用新设备、新器械研究等,农药在环境中的代谢与残留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和交流。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吕龙副所长介绍了含氟中间体和含氟农药的创制;沈阳农业大学纪明山教授介绍了基于代谢组学的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程春生总工程师介绍了化工安全生产与反应风险评估,我国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由于欠缺完整的安全性信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未知隐患,常常潜在风险,并引发安全性事故发生。 反应风险研究和工艺风险评估在我国处于起步或空白阶段,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以国际技术合作为契机,在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反应风险研究和工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建立研究方法和评估标准,目前,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是具备开展化工反应风险研究的专业实验室。

上海农药研究所张一宾总工程师对农药与医药品种的双向开发介绍了一些案例,谈了自己的理解;华东理工大学药物化工研究所李忠所长介绍了顺硝烯新烟碱杀虫剂结构衍生与作用机制;沈阳化工研究院刘长令副总工程师就农药新品种开发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姚建华研究员介绍了农用化学品的毒性计算机预测技术及其应用,利用从数据库中获取已经收录的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建立知识库,采用量化计算方法研究分子的性质,应用知识库实现预测功能。

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成家壮研究员介绍了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新思路;深圳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荣胜总经理介绍了二元复配型水分散粒剂配方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贺红武教授介绍了以丙酮酸脱氢酶为靶标的新型杀菌剂的合理设计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张建军教授介绍了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绿色农药的分子设计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凌云教授介绍了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瑞香酮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沈阳化工研究院李淼博士就新型含吡唑的二氯丙烯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杀虫活性作了报告;沈阳化工研究院吕亮博士就苯并杂环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作了报告;南开大学汪清民教授介绍了牛心朴子草中抗植物病毒活性成份的分离鉴定、合成方法、结构优化、生物活性研究和高效的植物源植物病毒病防治药剂NK-007的创制;贵州大学徐维明博士介绍了缓释性控制农药新剂型开发与应用;沈阳化工研究院陈亮博士介绍了植物根围细菌生物农药筛选;沈阳化工研究院段明郁博士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的代谢产物研究的意义、现状;华中师范大学彭浩博士介绍了新型含磷杂环结构的膦酸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除草活性;南开大学元素所徐效华教授介绍了基于化感物质设计合成生态农药分子;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冯义志介绍了吡嘧磺隆在水稻土壤、田水、糙米、稻秆和稻壳中残留分析方法;沈阳化工研究院王丽颖介绍了沈阳院的新型杀菌剂唑菌酯新制剂及生物活性;沈阳农业大学陈立杰教授就植物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及生物农药创制作了报告;贵州大学吴剑博士介绍了新型含杂环和酰腙结构的吡唑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沈阳化工研究院李新介绍了熏蒸剂主要品种市场概况及应用;沈阳化工研究院张敏恒教授介绍了世界农药市场。

南开大学汪清民教授的“牛心朴子草中抗植物病毒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合成方法、结构优化、生物活性研究和高效的植物源植物病毒病防治药剂NK-007的创制”等9篇论文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程春生总工程师的“化工安全生产与反应风险评估”被评为本届年会特别奖。

通过这次学术会议,专家和代表就当前新形势下农药行业的一些政策性、学术性问题及其他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高水平的农药行业盛会,通过会议交流,代表们收获颇多,达到学者、代表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预期目的。 会议的举办为国内农药领域的学术交流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年会期间,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康卓教授主持召开了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副秘书长张敏恒教授汇报了近2年学会秘书处工作,秘书长刘长令教授通报了大会优秀论文的评审工作。 会议增选魏优昌、黄文耀、姚再男等3位同志为新委员,会议还商讨了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其他各项事宜。

(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

由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农药信息总站承办,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深圳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于2012年5月10日至12日在浙江乐清成功召开。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化化工集团公司科技部王龙根主任主持,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康卓教授致开幕词,温州市和乐清市有关领导、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总裁陈呈新先生到会讲话。 全国从事农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专家、学者150多人到会。

中化化工科技研究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钟华博士向大会报告了国家“十二五”攻关农药项目的初步想法。“十二五”科技创新主题为“绿色、生态”,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贯穿研发、生产、使用的全过程。 总体思路是依托技术创新联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对重大病虫草害,倡导绿色生态和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农药强国转变。 通过农药创制品种和技术的研究、关键品种与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环境友好型助剂的开发,解决农业生产中重大和疑难病虫草害的防治难题,减少农药生产和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环保的绿色农药,为农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光亮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农药工业产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011年的21家农药上市企业的销售总额为208亿元,占全国农药企业销售额的10.6%,与2005年14.4%相比,下降了3.8%。中国农药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组建和形成大型企业集团,这不仅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农药工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资源分配的前提,只有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进行农药创制,才能在与国外公司进行高层次合作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顾宝根副所长介绍了国内外农药管理动态,指出要着力构建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趋势的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完善农药管理体制机制。 要大力推进登记审批改革,强化安全管理、高毒农药管理,促进生物农药登记管理促进生物农药发展,加大国际合作内容。 全面推行农药田间试验网上审批;华东6省市实现农药登记电子审批试点,申请、初审、受理、部所评审、部批准全程电子化。 推动农药安全性评价数据的国际互认,参与全球联合评审。

会议期间,代表们就关于我国农药研究的新思维、新品种、新方法等,合成技术研究、生产工艺改进、三废治理及分析方法等绿色化研究,农药加工工艺、助剂应用及剂型研究,生物技术在农药研究中的应用,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安全评价性研究,农药生产用新设备、新器械研究等,农药在环境中的代谢与残留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和交流。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吕龙副所长介绍了含氟中间体和含氟农药的创制;沈阳农业大学纪明山教授介绍了基于代谢组学的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程春生总工程师介绍了化工安全生产与反应风险评估,我国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由于欠缺完整的安全性信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未知隐患,常常潜在风险,并引发安全性事故发生。 反应风险研究和工艺风险评估在我国处于起步或空白阶段,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以国际技术合作为契机,在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反应风险研究和工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建立研究方法和评估标准,目前,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是具备开展化工反应风险研究的专业实验室。

上海农药研究所张一宾总工程师对农药与医药品种的双向开发介绍了一些案例,谈了自己的理解;华东理工大学药物化工研究所李忠所长介绍了顺硝烯新烟碱杀虫剂结构衍生与作用机制;沈阳化工研究院刘长令副总工程师就农药新品种开发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姚建华研究员介绍了农用化学品的毒性计算机预测技术及其应用,利用从数据库中获取已经收录的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建立知识库,采用量化计算方法研究分子的性质,应用知识库实现预测功能。

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成家壮研究员介绍了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新思路;深圳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荣胜总经理介绍了二元复配型水分散粒剂配方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贺红武教授介绍了以丙酮酸脱氢酶为靶标的新型杀菌剂的合理设计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张建军教授介绍了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绿色农药的分子设计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凌云教授介绍了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瑞香酮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沈阳化工研究院李淼博士就新型含吡唑的二氯丙烯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杀虫活性作了报告;沈阳化工研究院吕亮博士就苯并杂环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作了报告;南开大学汪清民教授介绍了牛心朴子草中抗植物病毒活性成份的分离鉴定、合成方法、结构优化、生物活性研究和高效的植物源植物病毒病防治药剂NK-007的创制;贵州大学徐维明博士介绍了缓释性控制农药新剂型开发与应用;沈阳化工研究院陈亮博士介绍了植物根围细菌生物农药筛选;沈阳化工研究院段明郁博士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的代谢产物研究的意义、现状;华中师范大学彭浩博士介绍了新型含磷杂环结构的膦酸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除草活性;南开大学元素所徐效华教授介绍了基于化感物质设计合成生态农药分子;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冯义志介绍了吡嘧磺隆在水稻土壤、田水、糙米、稻秆和稻壳中残留分析方法;沈阳化工研究院王丽颖介绍了沈阳院的新型杀菌剂唑菌酯新制剂及生物活性;沈阳农业大学陈立杰教授就植物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及生物农药创制作了报告;贵州大学吴剑博士介绍了新型含杂环和酰腙结构的吡唑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沈阳化工研究院李新介绍了熏蒸剂主要品种市场概况及应用;沈阳化工研究院张敏恒教授介绍了世界农药市场。

南开大学汪清民教授的“牛心朴子草中抗植物病毒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合成方法、结构优化、生物活性研究和高效的植物源植物病毒病防治药剂NK-007的创制”等9篇论文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程春生总工程师的“化工安全生产与反应风险评估”被评为本届年会特别奖。

通过这次学术会议,专家和代表就当前新形势下农药行业的一些政策性、学术性问题及其他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高水平的农药行业盛会,通过会议交流,代表们收获颇多,达到学者、代表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预期目的。 会议的举办为国内农药领域的学术交流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年会期间,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康卓教授主持召开了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副秘书长张敏恒教授汇报了近2年学会秘书处工作,秘书长刘长令教授通报了大会优秀论文的评审工作。 会议增选魏优昌、黄文耀、姚再男等3位同志为新委员,会议还商讨了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其他各项事宜。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5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 工学专业 教育部直属 985高校 211高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14-0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版本)指出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1]。但是,2012年却是要培养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2]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内地普通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现状,需要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以便对未来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有一个定性的对比,也为将来高中毕业生高考时选择相关专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我国内地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1.1 华东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东地区共有91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山东省(22所),包括:山东大学,聊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工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菏泽学院,泰山医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德州学院,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济宁学院。江苏省(20所),包括:江南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常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海工学院,盐城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浙江省(16所),包括: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科技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台州学院。安徽省(10所),包括: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西学院,合肥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蚌埠学院。江西省(10所),包括: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宜春学院,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理工学院。福建省(8所),包括: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上海市(5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1.2 华中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中地区共有63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湖北省(25所),包括: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南省(20所),包括:长沙理工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怀化学院,邵阳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科技学院,长沙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河南省(18所),包括: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安阳工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1.3 华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北地区共有40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山西省(11所),包括: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北京市(9所),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省(10所),包括: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石家庄学院。天津市(6所),包括:天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4所),包括: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

1.4 东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东北地区共有38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辽宁省(16所),包括:沈阳药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城市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连民族学院,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吉林省(12所),包括: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科技学院,吉林工商学院。黑龙江省(10所),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绥化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1.5 西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西南地区共有25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四川省(13所),包括: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宜宾学院,西昌学院,攀枝花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学院。重庆市(5所),包括: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贵州省(5所),包括: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大学明德学院,遵义医学院。云南省(1所):昆明理工大学。自治区(1所):大学。

1.6 华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南地区共有20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广东省(12所),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嘉应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7所),包括: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贺州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海南省(1所):海南大学。

1.7 西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西北地区共有16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陕西省(7所),包括: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理工学院。甘肃省(5所),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青海省校(2所),包括: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校(1所):新疆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1所):北方民族大学。

2 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数据分析

从数据来看,开设生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占了全国内地高校66.21%,接近2/3左右,尤其是靠近东南沿海的华东地区,比例为31.06%,接近1/3。说明在这些地区,生物工程专业较为受到高校和学生的欢迎,就业方面应该有很不错的发展。

如果从单个省市来看,如图1所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东地区的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河南省和浙江省,这几个省占了全国的46.76%的比例,接近一半。一方面的因素与这些地方经济发达,也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好有关,使得这些地方的高校较大比例的开设生物工程专业,也使得很多学生选择这个专业。

参考文献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为我们农民指引的一条走向富裕、走向小康的道路,具体目标是五句话二十个字,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如何实现这五句话,实现这五句话以后的新农村是一个什么样子?江苏省委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就是华西村。省委号召全省“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那我们就来看看今天的华西村是一个什么样子。

一、华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华西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从“生产发展”来说,华西村从1977年兴办第一家手工作坊式的小五金厂开始,30年来,一直坚持发展工业经济,经过多年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以工富农”之路。到20*年,全村已拥有年产23万吨钢带的彩板厂、年产1万吨钢制管件的法兰管件厂、年产30万吨带钢的冷轧带钢厂、年产110万套服装的服装公司等58家大中型企业,拥有固定资产50亿元,全年实现销售近400亿元,三业总产值人均近300万元,村级经济可用财力有20多亿元。

从“生活宽裕”来说,华西村村民的收入主要由三块构成,一是本人工作的工资、奖金,二是村级经济发放的各项福利待遇,三是年终的个人股权分红。现在华西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8万多元,家庭存款最少的有100多万元,住房是400-600平方米的别墅,全村有600多辆轿车,最少的家庭有1辆,最多的家庭有3辆。

从“乡风文明”来说,为了推进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华西村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华西村经常教育村民要做到“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要做到“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华西村十分注重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来教育农民,在村里建起了二十四孝亭,设立了尊老奖励基金,引导村民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设立了举报专项奖金,让全村村民共同约束不正之风。如今的华西,干群团结,家庭和睦,邻里相亲,尊老爱幼,村泰民安,一派祥和气氛。

从“村容整洁”来说,华西村先后投入5.2亿元,建成了中心村的欧洲风格别墅群及公寓房,对新合并的周围16个村,则立足实际,将乱搭乱建的拆掉,脏、乱、差的清除,家前屋后绿化;把零零散散的老厂房集中到村工业园区去,节约了100多亩土地,使华西村真正形成了“山南是钱庄”(指工业园区),“山北是粮仓”(指基本农田保护区)、“中间是天堂”(指村民集中居住区)的大格局,

从“管理民主”来说,华西村的管理民主体现在依法办事、以约办事、以制度办事三个方面。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做好村委会的选举。发动村民广泛讨论,制定了《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来管理村民。不断加大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厂务公开,让干部做清白人,让村民做明白人,让广大村民真正享有民主。

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去年在全省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讲话时提出:“大家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一定要把华西精神学到手,一步一个脚印地真抓实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那么,什么是华西精神呢?华西精神大致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

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30多年前,华西的情况同我县多数农村也差不多。面对贫穷落后,华西人没有消极被动地等、靠、要,而是勤于思考,勇于打破常规,大胆尝试,抢抓机遇,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创造性地探索总结出一系列符合华西村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有效推动了华西的发展。

二、积极进取、永不满足。华西并不是现在才成为先进的,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华西就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面对成绩,华西人始终保持着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一种昂扬向上的斗志,将每一次成绩都当作新的起点。这是华西村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红旗不倒的原因之一。

三、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在创业的各个历史时期,华西和其他创业者一样,也遭遇过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多方面的困难。但是他们总是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和过人的智慧,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四、包容开放、乐于奉献。华西人在创业之初,就积极创造条件,为外来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并且一视同仁,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共享发展成果。现在,华西有了雄厚的实力,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在欠发达地区建起了两个“华西村”,这些村都成为当地的明星村;他们为全省18000名村支书免费提供学习培训,这都是“乐于奉献”的体现。

华西精神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致富、追求幸福的价值取向。学习华西,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这种精神!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看华西的创业过程,把华西发展的“真经”学到手,脚踏实地地干,走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扎实推进我县的新农村建设。

二、*能不能学华西?*的“华西”在哪里?

华西村经过30多年发展,产值从几十万元发展到近400亿元,村民年收入从50多元发展到几十万元,这样的发展速度,人人向往,个个期盼。我们能不能发展自己的“华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就是建设自己的“华西”的过程。

首先谈谈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状况

20*年,我县以10个县级小康示范村和2个市级小康示范村为引领,通过落实新农村建设五项实事,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帷幕。全县广大村干部积极投身全民创业,不少村干部都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一大批“双带双强”型村干部正在成长,成为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的“领头雁”。县委、县政府将小康示范村建设、城郊村建设、经济薄弱村建设放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框架中,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去年组织实施的小康示范村与经济薄弱村结对共建、薄弱村振兴等活动,发挥了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提升了城郊村的发展速度,改变了经济薄弱村的面貌,形成了既保证先进村有较快发展速度,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保证薄弱村有较好发展平台,农民收入增速20%以上、村级债务化解150多万元的好势头,做到了发展大业人人推动,发展成果人人享受。由于政策对路、气候适宜、农民勤劳,去年全县农民的农业收入大幅提高;全县开展的全民创业活动、党员创业竞赛等,使一大批群众成功创业,不少农民成为工人甚至成为老板,其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资本性收入也有较大辐度增加。去年农民收入增长达10.8%,存款增长达13.7%,农民对收入增长总体上是满意的。县、镇两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实施了以“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其中,仅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实施的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全县农村党员、群众就参加义务劳动4万多工日,清理垃圾3万多吨,清理河塘淤泥181万立方米,全县农村的水正在变清,天正在变蓝,人居环境正逐步改善。12个小康示范村也投入大量资金,植树31万株,绿化道路43公里,一批花园式的农民公园正在建成。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加大了村级卫生保健场所、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农村建设5件实事按序时进度推进,农村草危房改造工程全面结束,每平方公里的等级公路里程数苏中地区第一,一大批电话村、有线电视村相继建成,改水、改厕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差距正在缩小。华西的那种“美化、绿化、净化”、“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农民活在幸福乐园”的生活,在我县不少先进的村庄也正逐步成为现实。

华西是全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我们*也有不少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县前列,成为学习华西村、建设新农村的先进典型。

一是城东镇泰宁村。他们打好园区经济、国道经济这两张牌,兴建了4.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去年全村工业产值8亿元。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达80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益620万元。积极推行农民“土地入股”,农民人均纯收入8400元。全村农民家庭拥有近百辆小轿车,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里投入近400万元,实施了河道清淤及道路绿化、硬化、亮化工程,成立了村保洁公司,实现了“村容整洁”。筹资400多万元,为全村村民办理了新型合作医疗,为2400多名失地农民办理了社会化养老保险。在村民中广泛开展爱国爱村、团结互助、尊老爱幼、诚信守法的村风教育。正常开展家庭才艺比赛、趣味体育比赛、社区广场电影、节庆文艺晚会等,实现了“乡风文明”。推行村财务公开,建立了村民代表议事室、党小组议事室,实现了“管理民主”。泰宁村是江苏省文明村、南通市小康建设示范村,也是我们身边初具雏形的“华西村”。

二是*镇园庄村。他们抓住*工业园区征地扩张的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将全村1670户规划到江海和许庄两个居住区。请专业的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规划。投入近800万元,高标准建设居住区基础设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卫生室、图书室、娱乐室等设施全部到位,增强了集中居住区的吸引力。许庄集中居住区已入住600多户,全村节约耕地800多亩,实现了资金催生土地、土地催生资金的良性互动,村庄环境显著改善,村级经济长足发展。同时,引导村民在园区内就业,1500多名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年收入上万元;300多名农民购置农用车,为园区企业搞运输,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园庄村的发展模式得到省委书记李源潮的赞扬。

三是曲塘镇刘圩村。刘圩村是我县较早建设农民创业园的村之一。他们抓住“生产发展”这个中心,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浓烈氛围。一方面,发挥村干部及党员的“双带”作用,8名村干部通过领办、参股等方式,全部建立了自己带头创办的工业企业。在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全村15名党员和28名村民创办了自己的工业企业,22名党员兴办了农业带头项目,解决了8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发挥亲情、乡情的纽带作用,积极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11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其中规模最大的投资额4000多万元。创业园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村级经济的倍增,使村里有钱办事。村民休闲公园占地25亩,村图书室藏书1万多册,全村“十星”文明户评比活动每年都进行,村民篮球队正常训练,文艺活动逢会必庆。刘圩也是我县学华西的典型。

以上三个典型,各有各的成功经验。但归根到底,有一条经验是相同的,那就是以发展经济为主线,为主抓手,为主要任务,以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总结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大致有四条。

一、坚持紧扣中心,致富农民。全民创业活动使大量民间资本得到有效利用,农村能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彰显。像*镇三里闸村,2005年的工业产值2.3亿元,通过全民创业,20*年新增22个工业企业,全村工业产值达到4.0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一年内增加了近千元。全县各镇推行农业招商引资,引进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及外资改造农业,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全县培育出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农业的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继续提高。去年仅蚕茧一项,就为农民增加近220元纯收入。全县人均银行存款达到1.7万元,离“生活宽裕”越来越近。

二、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在生产发展模式上,各村坚持“一村一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发挥优势、做强特色,比如:城郊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河东地区种植蔬菜,河北里下河地区种植高品质水稻,河南高沙土地区种植香芋等杂粮,实现了农民增收。在集镇规划和村庄建设上,不搞大拆大建,*、胡集等镇依靠园区建设、国道改建等重点工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走出了成功的一步;而其他各镇、各村则坚持高起点规划、立足实际逐步推进,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三、坚持以人为本,培育能人。各村坚持发挥村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方面,大力发展“能人经济”,将能人推到创业前沿,营造创业氛围;另一方面,着力培育现代农民,不少村将职业技能培训的课堂开到村支部活动室,将技能培训老师请到农民中间,实现了农民就地转为工人。

四、坚持文化引领,丰富内涵。*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风土人情。在新农村建设中,各村都注意打好“文化牌”,使“乡风文明”的要求得到了较好体现。比如,南莫镇青墩村将传承青墩文化与建设特色农村有机结合,他们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获得了全省三等奖。城东、雅周等镇则发挥农民家庭文化室的功能,将文化休闲阵地建设与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有机融合,使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有所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有效建立,村民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我们学习华西村,也要学习借鉴好自身的这些成功经验。

三、学华西奔小康,党员干部应该怎么做?

华西的快速发展、华西的长盛不衰,有很多原因。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华西有一位好的带头人。华西村的今天是华西人民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三十多年的扎实奋斗干出来的。多年来,吴仁宝始终做到思想解放政治强、勇于开拓作风正、实事求是想干事、脚踏实地不出事。吴仁宝的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吴仁宝认为,作为村干部,要做到“三个过硬”:思想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要做到“三个正”: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要做到“三个心”:讲党性、讲公心、讲良心。吴仁宝始终把“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我最大幸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如今,华西人已经步入小康,吴仁宝又提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单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不够的,党员干部要淡泊名利、要有奉献精神,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提出了“三个不”: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他把近5000万奖金留在村里,用于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为村干部做出了榜样。

二、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多年来,吴仁宝一直将发展经济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反复强调“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立足村情,抓住机遇,实现了共同富裕。华西成为“天下第一村”、吴仁宝成为“天下第一村的领头人”之后,吴仁宝要求党员干部要“明富”、不要“暗富”,他说,华西搞的是“一村两制”,村民可以搞集体,也可以搞个体,但干部不能搞“一家两制”,更不允许搞“一人两制”,损公肥私,。吴仁宝说,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没有、私也没有。吴仁宝常用一句话教育村干部,“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能占一个床位”。吴仁宝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家庭也要求严格,他说:“要求老百姓做到的,我一家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我一家首先不做”。吴仁宝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形象,得到华西村老百姓的支持。

三、发扬民主,依法治村。吴仁宝认为,老百姓最最讲良心的,干部为他们做了好事,他们会永远记住;干部亏待了他们,他们也会永远记住。他们记往的不是你个人,而是共产党。所以,他在村务管理上坚持了三个“三靠”,即靠党的政策、思想教育、干部带头;靠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自己有错自己改;靠正确决策、科学管理、帮带提高。在工作中,他坚持以法治村、以德治村,以人为本、以理服人,创造性地开展对农民的教育,使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有效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他要求村干部做好“三头”工作:一是吃透上头,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工作动向;二是熟悉下头,深入第一线,做到厂情、村情、民情,心里有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定期碰头,了解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效性。这些经验,对我们村干部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果,也很有借鉴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是一步登天,也不可能一两年就实现。大家要团结起来、长期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基层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要以吴仁宝为榜样,做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顶梁柱,关键要做好“五种人”。

一、方针政策的“明白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需要掌握财税、交通、土地、规划等各个领域的政策法规。村干部必须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也当成一种基本工作方法,认真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当前特别要学好县十一届二次全委会、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三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学习,努力提高政策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政策明、思路清、手段新、效果实,群众满意。

二、党群共富的“带头人”。富裕是人民幸福的前提。群众最盼望、最关心的事就是尽快致富。推进村级经济增收和农民群众致富,是学华西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吴仁宝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所以,要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须家家富,共同富更需精神富,共同富必须先富带后富。”我们学华西、学吴仁宝,就要准确把握群众的利益诉求,带头出点子、谋思路、抓发展,增加集体财富,为培育产业特色探索路子;带头找信息、学技术、上项目,实现勤劳致富,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干出样子;带头结成党群共富对子,通过技术互学、信息互通、市场互有等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三、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干群和谐、党群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村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摆正位置,主动亲近群众,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吴仁宝说:“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说错话;不怕群众不听干部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话。”村干部要在工作上多考虑群众,从解决干部难联系、问题难反映、纠纷难调处等问题入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的事,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群众才会真正满意。

四、公私分明的“清白人”。村干部要做到公私分明,公平待人、公道处事、公正用权,在权益分配、矛盾调处等原则问题上,做到“一碗水端平”,敢于将道理讲到台面上。坚持原则,扶正祛邪,大胆泼辣地工作,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民主治村的“开明人”。广大村干部在班子内部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讲鼓劲打气的话、讲有利于团结的话,营造公开透明、平等宽松、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氛围,增强团队活力。要努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决定权,保证村级事务有序运行、健康发展。

学华西奔小康,农村党员是广大群众的带头人。农村党员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农村党员首先就要知道新形势下“货往哪里卖”(了解市场信息)、“钱从哪里来”(了解农业结构调整和全民创业思路)、“人往哪里去”(了解劳动力转移趋势);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农民,争做“五个模范”。

一、做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的模范。党员要多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吃透“双学”活动的精神,领会学华西的实质。

二、做吃透政策、教育引导群众的模范。广大农村党员要带头执行各项政策和村两委会决议,敢于在群众中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口号;要立足“定责上岗”,带头宣传政策,协助村两委会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顺利落实。

三、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小康社会,富裕为先。吴仁宝说:“一个共产党员是为民利益的一面旗帜。”农村党员在致富方面,首先要自己找到出路,有自己的创业项目,做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标兵,积极参加“创业竞赛”,敢于在发展经济方面争当“标兵”和“航灯”;积极投身“党群共富”,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争做“旗手”和“先锋”,真正做到吴仁宝所说的“共同富”、“先富带后富”。

四、做党性坚强、甘于无私奉献的模范。农村党员要做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的模范,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在各种利益的考验面前,始终为群众做出榜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7

关键词 核桃产业;发展特点;问题;对策;云南南华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342-02

1 南华县核桃发展概况

南华县是中国核桃之乡,距省会昆明市220 km、州府鹿城区33 km。320国道、430省道穿境而过,史誉“九府通衢”。国土总面积23.43万hm2,辖10个乡镇,128个村委会,总人口23.1万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6%,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典型农业县。早在1964年就被省人民政府列为核桃基地县;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第二批名特优经济林“中国核桃之乡”称号;2003年,“南华核桃”被省农业厅评为无公害产品。

南华县委、政府以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制定了《南华县早熟核桃发展实施方案》,同时制定了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进一步调动了群众发展南华早熟核桃的积极性。到2011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9万hm2,干果产量达6 511 t,产值达1.73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有核桃面积0.28 hm2,人均核桃产值816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核桃收入1万元以上有2 047户,超过2万元的有649户,最高收入户达10万元。核桃产值仅次于粮食、烤烟。核桃生产成了南华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种植核桃树已成为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2 南华核桃的分布状况及品种特征

2.1 分布

南华县的核桃在全县10个乡镇均有分布,但主产区是兔街镇、马街镇、五顶山乡、红土坡镇、罗武庄乡、一街乡,每年核桃的产量和产值占全县的85%以上。

2.2 主栽品种及特征

南华县核桃主栽品种是——南华早熟核桃,其分布海拔1 500~2 200 m。坚果扁圆球形,底部较尖,顶部突尖,常现4个小突起,壳面麻点较多,但较浅、较小;缝合线较窄,较平,稍有隆起,较紧密;单果重13.2 g;壳厚0.8 mm;内隔壁和内褶壁退化,取仁容易,出仁率50.3%~63.4%;仁饱满,黄白色,味香,脂肪含量56.4%~76.3%,蛋白质含量13.88%。南华早熟核桃8月上中旬成熟上市,相比漾濞核桃、三台核桃早熟1个月左右。

3 南华核桃产业发展的特点

3.1 南华核桃的种植历史悠久,管理经验丰富

南华县栽培核桃历史悠久,早在民国时期就初具规模。南华早熟核桃又名泡核桃,其栽培历史比较悠久,以“果大、壳薄、色鲜、味美”的显著特点享誉国内外,长期以来是南华县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的大宗农特产品。

3.2 南华核桃种植技术成熟,发展成效显著

到2011年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9万hm2,实现核桃产量6 511 t,产值达1.73亿元,已凸显出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核桃产业已成为南华县的经济支柱产业。

3.3 南华县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潜力巨大

南华全县10个乡(镇)海拔在1 800~2 200m的区域,适宜种植核桃,远景目标可达6.7万hm2以上。目前核桃产品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不大,稳中有升。农村人口的95%分布在农村,干部、群众认识到“贫困地区要致富,发展核桃是出路”,核桃主产区部分群众已靠核桃脱贫致富。

4 存在的问题

4.1 资金不足

南华核桃产量、产值虽然已达6 511 t、1.73亿元,但仍处于在卖核桃果阶段,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南华县虽然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南华核桃确认是无污染的绿色生态果品,但由于项目资金缺乏,制约着核桃产业的发展。

4.2 宣传力度不大

“中国核桃之乡”——南华县在国际国内缺乏影响力。南华早熟核桃品种本身就是一块响当当的品牌,被评为名特优经济林“中国核桃之乡”荣誉称号后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南华早熟核桃在宣传上远远不够,相比漾濞核桃、大姚三台核桃等优质核桃品种来看,南华核桃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影响力还相对较弱,以至于南华核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尚处于劣势。

4.3 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南华早熟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管理经验丰富,但管理粗放,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重发展种植,轻经营管理”的现象比效普遍。南华县虽然每年都组织相关农户进行核桃种植、嫁接技术、病虫害防治、果园管理等知识培训,但培训面远远不够。

4.4 核桃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

山区6个乡(镇)核桃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种植面积基本接近饱和;而坝区片4个乡(镇)则由于认识不够,发展迟缓,发展空间还极大。

4.5 产品精深加工不够

南华县已注册登记的8户核桃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主要有核桃白皮果精包装、核桃炒果、核桃仁等初加工,无精深加工,核桃产业链附加值低,有待于提升。

5 对策

5.1 提高认识,强化行业管理

一是充分认识核桃产业发展对南华县经济的影响。南华县经济受地域、历史等方面的影响,曾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只有立足于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才能走出困境。核桃是得天独厚的产业,核桃产业既是生态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又是解决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核桃生产的认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加强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1-2]。二是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对核桃产业发展的要求。应遵循WTO市场准入原则,尽快给南华早熟核桃贴上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标签;按照县域地名和核桃品种名称不准用于果品商标的要求,尽快给南华早熟核桃建立注册商标进行保护,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为了防止市场经济价格波动对南华县核桃产业发展的隐性打击,应尽快着手建立核桃产销信息网络和扶持核桃系列化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利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3]。三是建立健全南华县核桃产业发展协调机制。许多产业化发展成功范例,都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产业化发展协调机制[4]。必须强化行业管理,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开展综合利用,统一考虑生产、贸易、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等问题,树立南华核桃形象,促进有序竞争,把该县核桃产业做大做强。

5.2 成立机构,加强管理

一是成立政府专门机构——南华县核桃产业办公室,落实专门的编制和人员,专职负责全县的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指导工作,同时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指导工作。二是成立民间组织——核桃专业协会,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作用,不断提高核桃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会员由核桃种植大户、经营大户、核桃加工企业等组成并起主导作用,引导鼓励农民加入协会,使分散的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机整体,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5.3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通过县情分析,南华县已制定《南华县“十二五”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严格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承包、租赁、合资、独资等各种经营形式,坚持“谁种植、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核桃树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逐步完善核桃树的继承和有偿转让机制[5]。同时加大林业科技培训工作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在适宜种植核桃的荒山、荒坡、箐沟因地制宜地发展,迅速扩大核桃种植规模。

5.4 开展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措施

采取“样板带动,典型引路”,创建“核桃集约化经营示范基地”,推广“核桃丰产栽培模式”,实施土壤改良、林粮间作、配方施肥、抚育管理、改良品质、矮化密植等核桃丰产栽培技术,使核桃产业发展壮大。

5.5 开展“南华核桃”品系鉴定和原产地认证

研究制定“南华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管理”标准,开展“南华核桃”品系认证和原产地认证,让标准、质量、品牌绐终贯穿于南华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保障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5.6 增加投入,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良种工程。种植一株核桃树收益上100年,可见栽种优良品种是南华县核桃产业的生命线。建立县级核桃良种苗木培育基地,统一向核桃产区供应优良种苗。二是名牌培育工程。按照绿色食品申报程序,组织专人对核桃产区生态环境、农药使用、土壤质地进行检测和评估,给南华早熟核桃贴上“绿色食品”标签;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在全县范围内统一使用印有“中国核桃之乡”、“绿色食品”、“注册商标”的包装袋(箱),全面产生品牌效应。三是基地化工程。从南华县的气候、土壤及种植历史看,全县10个乡(镇)都适宜种植核桃,发展的空间较大,加大发展步伐,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四是产业化工程。产业化工程是南华核桃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探索核桃产品系列化的精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扶持发展核桃产品的加工龙头企业,实行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使现有的资源增值增效。

6 参考文献

[1] 刘忠颖.南华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特点及配套措施[J].云南农村经济2007(4):103-105.

[2] 王裕康.南华县核桃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3(1):117-120.

[3] 杨源.核桃丰产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45-52.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8

关键词: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建议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近些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对农业及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用以提升农业基础产业发展规模和科研水平。然而,由于中国地区间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发展不均衡,在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阻碍和影响了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促进农业科研事业发展,加快农业科研单位基础项目建设,从而稳定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对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1]。

1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1.1准备工作不扎实,出现违纪违规的问题

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具有季节性和时效性,个别农业科研单位为抢时间、图简便,违反国家法规,盲目推进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实施。一是在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方面是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存在模糊认识。根据财政部《中国政府采购报》解释,在招标投标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一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是特别法,特别法可在不违背一般法原则的前提下作出不同于一般法的具体规定。若对同一问题都有规定,特别法优先一般法适用。二是部分科研单位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规定》,把200万元以上的工程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拆分,自行招标,规避公开招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农业项目实际,强调必须公开招标项目的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了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等主要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对于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基于上述问题,在进行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之前,应该根据调查研究与建设项目相关的自然地貌、地理气候、周边环境及经济技术资料,分析比较可能的投资建设方案,对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进行评估预测。在此基础上,还要综合论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必要性、财务上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上的实用性和建设条件上的可行性,为投资决策和建设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当前具有资质编写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机构较少,且缺乏专业的农业科研基本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整体技术力量较弱,因此所编写的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往往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上由课题组长负责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指导,在设计、招标、工程施工、监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存在论证不充分、不细致、不全面等问题。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初步设计的基础和依据,是编制项目总规和详规的依据。在项目进行初步设计阶段,如果不能对其目标明确深化和细化,项目得到批复后就会影响后期投资,出现投资难控制和项目计划工期出现拖延及超预算等问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较快,2013年新版的工程量清单还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现了许多问题,表现在工程量清单描述不全、工程选用材料品牌规格不明确、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方式陈旧等。在实际清单计价上应该由具有专门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或者是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编制。尽管随着清单计价规范的实行,在实际招标市场上仍然存在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例如由于招标投标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招标投标范围和实际规模标准把握不准,影响预算。应该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却采用中介机构招标或自行邀请招标,或者是将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化整为零,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规避招标,或者是进行虚假招标;由于招标机构选择不恰当就可能会造成招标文件编制不严谨,对招标单位没有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就会落入招标陷阱;还会由于投标企业的恶意竞标,出现中标后亏损或者是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投(围)标等都会严重影响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的正常实施,个别招投标机构会在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达到其预定目的出现违规操作。

1.2合同条款不明确,出现经济纠纷的问题

合同条款不严谨,会造成工程项目完工验收进入决算阶段时产生争议。比如有的在签订合同时撇开招标文件约定;有的合同条款规定明显违反招标文件内容;有的招标单位工程材料价格在合同认定中不明确。这些行为都会严重扰乱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投标秩序,导致项目经济纠纷。由于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没有建立起和农业科研工程项目相关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在功能服务、组织机构等方面就会出现不能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的问题,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指导文件不健全的问题。由于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专业人员参与,管理效率低下且成效不明显,不能满足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范性、科学性以及标准化的需求[2]。1.3预算造价不认真,出现资金浪费的问题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完善,原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造价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对农业科研建设项目造价研究不够。二是建设单位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人员,施工前准备阶段对预算与造价控制不细致。因此就会出现后期概算超预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根据相关法律条例规定,基本建设投资以“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严格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成本。在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客观原因需要超预算投资的,必须申报项目立项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追加投资。但是在建设前期准备过程中因申报清单及工程量漏项、自行随意变更建设性质和建设地点、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以及管理不善等造成的超预算投资,由项目建设单位法人负责。

2提升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建议

2.1加强组织协调,认真做好项目准备工作

在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整个过程中,应该加强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项目的时效性和创新性。一是建设单位应根据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需求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要保证科研项目方案内容的合理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好项目概算,办理好项目审批立项手续,严格履行规划报建程序。建设单位应该严格招标文件编制和预算定额程序,做好招标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投标施工企业要严格对照招标文件审查施工图纸和项目清单,认真做好公开投标准备工作,规范编制行为。中标后施工企业在地方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报建审批许可证过程中,应该尽早完成且尽早开工收益。三是在前期准备中,要适当放宽对编制计价清单时间,方便编制人员有充足时间核对清单计价准确性,相关造价咨询机构要要加强对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熟悉业务找准项目套定的《xx定额标准》,一旦套错,会形成预算不准,影响工程项目结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建设方必须找2个以上造价咨询机构进行预算比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政府造价管理部门要对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造价相关信息收集及时机制,使其信息可以准确及时反映市场价格。从实际出发,对农业科研基建项目采用议标和邀请招标的,要有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立项批文或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计划文件;同时,要有经费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建单位负责人要定期召开会商会协调沟通、及时调整建设进度,这样有利于控制项目成本和项目建设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及时对进度和隐蔽工程问题进行检查并及时记录相关问题,掌握现场施工情况,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和组织措施及时做好调整工作,使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保持平衡状态。

2.2认真履行项目合同,按规章监督管理

签订合同文件应该采用国家规范文本,合同条款应该在合同内容中明确表述,对合同实行审核,各种合同条款要求越全面越具体越好,合同约定的条件语言应该精炼准确,对双方责权利和索赔条款应该明确标出。加强对施工合同监督管理力度,健全施工合同的备案制度,通过对施工合同进行备案使合同具有合法性、严肃性等,避免合同条款出现瑕疵最终出现纠纷。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应该实行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方法。针对农业科研建设项目,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实行,对施工各方建立健全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质量检验和综合质量评定考核制度来确定监督管理方质量控制的目标,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监督管理时,相关监管单位应该树立起威信,使其监督管理工作做到位,要做好监理旁站记录和抽查记录工作,定时或不定时进行巡视和跟踪抽查工作;还要对施工结果和实际工程计划目标进行对比,提出相关控制措施,及时向各个参加建设单位反馈控制信息,做好对相关资料的跟踪管理工作。

2.3优化项目设计方案,严格控制造价

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在工程预算上出现概算超预算以及决算超预算等问题,严重损坏了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决策体系,对建设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认真并客观地进行项目评价,选择最优方案来进行合理投资。从经济技术上应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优化设计方案,在招标过程中根据实际招标项目特点和国家相关法规实行合理的低价中标,从经济技术以及合同约定等方面对施工投资成本进行控制,做好现场签证工作,防止出现超前过量支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制度,针对每个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对其进行符合实际可操作的项目管理方案。监督参建各方建立健全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制度以及综合质量评定考核制度,使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失误。监督管理单位应该对其监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知识培训,针对农业科研建设项目实际要求确定项目组织结构和具体管理人员,保证监管人员的稳定性,达到保证农业科研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质量要求。

3小结

本研究对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提升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能力的建议,发现问题及时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娴熟的业务知识解决问题,以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卓瑞治.浅析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质量的前端控制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2(6):56-58.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9

如今,红色苏区五华正鼓足干劲,阔步前行,朝着人民安居乐业目标进发。

惠民生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环境

“这条路叫水潭东路,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居民的一些生活废水有时候都会排到路面上,非常脏乱。”五华县委新闻办的一位同志直言不讳。然而,透过车窗,我们却看到一条平整的柏油路,路面上交通标志清晰规范。路边枣红色地砖铺设的人行道非常平坦,刚刚种下去的绿化树尽管还没长起来,但给道路增添了不少绿意,路边,崭新的LED照明路灯和繁忙的车流相互交映,显得十分协调。为什么水潭东路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原来,这是五华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和城乡环境大会战,提升宜居宜业水平的结果。在五华,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场面可谓随处可见,兴水利、修公路、建公园等等,涵盖了各个方面。

2013年以来,五华县把改善交通环境作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全市高速公路建设主战场的五华县投入15亿元,快速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构建珠三角和周边地区快捷通道。同时,主抓县城交通优化、旅游专线交通改造以及水毁道路桥梁重建等重点工程,全力打好交通建设大会战。长期以来,五华交通基础与其他市、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高速公路总量少,全县通车高速仅梅河高速,国、省道总通车里程297.48公里,仅占全市的14%。在该县的公路路网中,大部分是乡道和村道,且公路技术等级低、路况差,旅游公路建设滞后。

路不通,则财不通。该县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据统计,2013年投入公路建设的资金达15亿元。其中,高速公路11亿元,国、省道1.28亿元,县乡公路2.72亿元。

为构建对外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该县全力推进高速公路的建设。汕湛高速(五华段)、平兴高速(五华段)目前已全面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各标段基本达到无障碍施工。江西瑞金至汕尾高速公路兴宁至五华段(含畲华支线)五华境内长约81.15公里,途经河东、水寨、转水、横陂、安流、梅林6个镇46个村。至目前,先行点控制性工程梅江大桥已于近日开工建设。大丰华高速(五华段)已列入2013年至2017年省网规划。同时,该县还以旅游经济线路为抓手,全面完成热矿泥益生湖旅游专线公路、枫林至平安寺公路路基工程。

此外,五华县还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努力弥补在硬件设施上的不足。按照新型城镇化的构想,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适度超前,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功能适用、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突破制约五华县城宜居城乡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推进县城的扩容提质。

2012年以来,该县以县城第三次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统筹安排编制好近期发展规划和绿色工业、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各功能分区规划、专项规划,优化城乡整体布局。特别是县城中心城区36.6平方公里,按照打造“工业新城、长乐之乡”和“重点向南,优化河东,适度向北,向西融调”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拉开发展架构,扩大县城范围,推动县城扩容提质。五华计划用3至5年时间,打通“六堤”,并实现堤桥互通,使两江四岸架构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根本上改善整个县城交通状况。同时打造靓丽河堤,让河堤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场所。为改善城区环境,五华县上下同心,都鼓足干劲,加班加点,为全面推进长乐大桥、亲水公园、环城大道、员瑾堤、澄湖堤、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城市功能性配套项目建设而努力。

2013年11月,投资2800万元的五华“十二五”环保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式动工兴建,设计规划为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将有效解决五华县城处理污水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容积为80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300吨的县城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也已接近尾声,即将交付使用,这将终结五华县城没有标准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的历史。

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五华县同样不遗余力。2013年是五华省级水利示范县建设的第二年。下半年以来,该县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建管并举、质量为先”的原则,计划投入3.2亿元,重点实施水毁工程修复、县城重点水利工程和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等三大工程共97宗,掀起了新一轮水利建设大会战高潮。至目前为止,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

据了解,为打好城乡环境整治大会战,自2012年以来,五华县投入1500多万元开展“和谐美丽镇村”创建活动,加快“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华城、安流2个中心镇和岐岭、转水、长布等特色镇建设工作,打造横陂小都村等10个示范村,积极实施圩镇市场改扩建、街道延伸、道路硬底化、绿化亮化工程,完善镇村配套设施,努力改变了“脏、乱、差”等现象。

五华县委书记张映平在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中明确要求,2013年,要“优环境提品质,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畅交通兴水利,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五华县委、县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条件,改善城乡环境,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

强工业

加快园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

五华县工业园区位于县城规划区内、县城主干道水寨大道旁。2013年12月10日,记者一行来到了这里,并参观了这块欣欣向荣的工业新区。汽车通过高大雄伟的园区正门,顺着宽敞的大道往里行驶,顿时,眼前开阔了。园区大道宽阔平坦,大道两旁分布着一幢幢整齐的建筑,辉胜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辉骏电子科技、富胜五金、华阳包装、创盛工贸等等数十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分布在园区之内。

“2013年以来全县引进了23个项目,截至目前,进园企业70家,投产43家,总产值预计达25亿元。”被问到目前园区的发展情况,该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邹国东这样回答。

在邹国东等园区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园区里的辉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穿上防尘鞋套,我们进入到一个整洁宽敞的装配车间,只见车间里数十名穿着统一的工人正在有序地装配着路灯半成品,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装配区、检验区、智能风沐通道、成品展示区等等,我们参观了该公司生产LED灯的整个流程。“路灯”、“投光灯”、“球泡灯”、“可调灯”、“面板灯”,辉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LED灯可谓种类繁多,诸如“充电灯”之类的产品我们并不多见。“我们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所有的LED灯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介绍到自己公司的产品,辉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刘厂长骄傲地说。

在参观园区的过程中,邹国东向我们介绍了园区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的情况。据了解,2013年10月,总投资10亿元首期投资3亿元的冠华传导有限公司顺利投产;11月,总投资15亿元首期投资5亿元的辉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顺利投产。“老板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建厂置业,是因为五华近两年发展得特别快,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场前景好。”刘厂长说,“政府在土地、税收等等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这让我们感觉到了浓浓的乡情。”

据了解,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五华县在完成“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的同时,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加强与在外五华籍工商界人士的联系,实施“回归工程”,发动他们回乡投资创业。可以说,在五华县委、县政府的科学谋划和狠抓落实之下,招商引资工作正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

邹国东介绍道,五华正围绕三年内进园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的目标,全力加快扩园步伐。在原有基础上将园区规模扩大至20平方公里,以5平方公里作为启动区进行规划建设,加大园区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强化服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五华县积极落实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快企业建设和发展步伐。2013年5月,五华专门出台了扶持奖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资扩产项目暂行办法,每年预算安排400万元,重点扶持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企业实施利用外资项目、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增资扩产、实施技术改造创新等,增强企业发展后劲。2013年以来,已为20家企业成功申报各类政府补助资金1190万元。

如今,五华的招商引资已形成了“信息回家、感情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良好局面。至目前为止,全县引进项目23个,计划投资总额83.3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2.1亿元。国际健康城、天东通信等9个项目落户经济开发区,计划投资总额45.48亿元。

邹国东表示,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科学运转,少不了企业的进驻和其良性发展,而企业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不可或缺的大基础、大前提。“县委、县政府的高瞻远瞩和科学决策为五华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邹国东说,“我们园区的同志,基本上是没有周末的,但是为了园区的发展,为了五华经济的崛起,值了。”邹主任的话,代表了园区所有工作人员的心声,也道出了五华上下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园区工业的决心。

增效益

注重生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五华县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五华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按照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一消灭三改造”,加快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围城、乡村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出台《五华县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强化种、管、护、防一体化管理。五华县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96.84万亩“一消灭三改造”工程建设任务。至目前,该县已全面完成2012至2013年度碳汇造林26.77万亩,封山育林21.65万亩,森林抚育补贴10万亩,造林补贴1.64万亩,种苗补贴225万株。

为把五华县的土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现耕山致富,2013年早些时候,五华县财政部门制定了《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和耕山致富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对建设特色农业基地,积极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发展,创建特色农业品牌等个人和企业进行奖励。在建设特色农业基地方面,五华对新开垦种植水果、茶叶、南药、蔬菜示范基地,对发展特色水产(甲鱼、丰产鲫、胡子鲶等特色水产品)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后,给予相应的奖励。在积极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对经营理念较好、运作较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挂扶;对新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五华县还在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加强指导服务等方面,给予“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和耕山致富”个人及企业更多的照顾及服务。该县有关部门狠抓落实,积极做好耕山致富示范点工作。2013年,该县新开垦连片100亩以上基地87个,新增特色水果2.1万亩、茶叶1665亩。

同时,结合各地的特色农业,抓好主导农业产业规划,全县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如大田果合柿、河东茶亭岗金柚、周江百香果、双华板栗、潭下鹰嘴桃、棉洋桃驳李及有机茶、华阳三华李、龙村高山云雾茶等。

通过几年的努力,五华县生态农业获得了长足进步。2013年,预计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1.89亿元,比增13%;农村人均纯收入6878元,比增11%;农业总产值45.9亿元,比增6%。

五华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拥有粤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七目嶂自然保护区、有广东“千岛湖”之称的益塘水库、全国独特的天然热矿泥等生态资源。同时还拥有秦汉遗址、狮雄山塔、长乐学宫等人文历史资源。近年来,该县依托独特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遵循生态优先,打造以“长乐古城、生态五华、养生胜地、田园山水、乡野休闲”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品牌,集聚开发,串珠成链,形成联动发展,强化旅游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该县注重培育形象佳、资源特、见效快、带动广的龙头景区,强化旅游龙头的带动作用,重点开发以热矿泥为核心的养生度假旅游、以益塘景区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旅游、以长乐古城为核心的文化特色旅游。

同时,该县着力抓好五华酒香美食文化节、泥浴狂欢节、益塘荔枝节、石雕工艺节、“球王”健身周活动,以现有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五华地方特色文化及“长乐古城”古文化为支撑,延伸产业链,创新文化旅游,提升旅游品牌,形成特色文化旅游新格局,把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

随着五华县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五华县进一步擦亮红色旅游品牌。2013年1-9月,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11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亿元多元,分别比增36.5%、41.4%。

促和谐

改善重点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来,五华县积极加大改善重点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力度。8月,该县遭遇特大洪灾,全县第一时间组织抗洪抢险和灾后复产重建,到目前为止,已投入救灾复产资金5000多万元,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全倒户重建和水毁道路、桥梁、水利设施修复重建加快推进。依法对河道内的“鱼生船”等经营场所进行整治拆除,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采砂场管理,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与此同时,该县加快推进创建教育强县工作。目前,全县8个镇通过省督导验收,2013年规划3个镇的创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县城“新三校”和龙村高级中学规划建设,华侨实验中学开始动工建设。

华中农业工程管理篇10

关键词:华润希望小镇;土地流转;农业专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74

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位于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距百色市城区20公里,面积约4.1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328户1342人,土地面积共计9805.43亩。华润希望小镇建设过程中通过成立润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分社引导当地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帮助农户开展产业化经营,以期实现“土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增原则”。本论文希望借助对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土地流转方式的研究,从流转程序、产业规划、服务配套及平台搭建等多角度研究和寻找解决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面临困境的方法。

1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多地少、地形复杂导致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细小分散是广西农村土地经营的基本现状。近年来,广西积极克服地形地貌限制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1.1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1.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逐步增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统计显示,2010年,广西农村土地资源流转面积334.9万亩,占全区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11%,涉及农户120.05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14%;2013年,广西农村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累计520多万亩,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15.66%,涉及178万多农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18.07%;2014年,全区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累计628万亩,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18.81%,涉及196万户,流转明显加速。

1.1.2流转形式趋于多元化

在各地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站的指导下,农村土地流转不再是过去简单的熟人、亲戚、朋友、邻居之间因外出务工而进行的土地出租和互换,流转形式也由过去的出租、转包、互换为主逐步转变为多种形式并存,其中规模化出租、整合互换和入股呈快速增加的态势。据统计,广西农村农户承包地流转总面积中,各种流转方式为:转包95.5万亩,占流转总数的18.37%;出租350.05万亩,占67.32%;入股5.76万亩,占1.11%;转让8.52万亩,占1.63%;其他方式流转60.17万亩,占11.57%。

1.1.3新型经营主体不断进入土地流转市场

各地都在积极引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工商企业、家庭农场等主体进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逐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等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比较典型的模式有龙州上龙村的“小块并大块”、江州区的“土地集中整治”、横县朝南村的“承包土地集体合作”、富川田洲村的“承包地互换”和西林的“承包地季节性流转”等土地流转模式。

1.2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江苏昆山、四川成都等较早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成熟地区,广西地区由于起步晚,地形复杂,土地细碎等多方面原因,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2.1农村土地流转行为规范化程度低

当前广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刚起步,土地流转行为在非活跃区域大多处于自发阶段,土地流转缺少规范和引导,多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发生的农户间的小规模土地流转行为。此种情况下农户间多为口头协议,并未进行登记或者公示。部分地区由乡镇政府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开展的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也因为没有规范化的土地流转合同等文件作为参考,即使签订合同也存在手续不规范、条款不完备、合同各方权利义务约定不清楚、土地流转登记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当土地流转流出方和转入方发生经济纠纷时也会因为没有完备手续作为参考协调处理难度大。另外在土地流转后的生产环节,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对监督义务进行规定和指导,导致土地流转后未按约定生产要求开展生产工作,而是将土地用于非农用途,例如开发度假村、修建固化建筑等破坏土壤肥力难以复耕的情况。因此,通过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引导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1.2.2农村土地流转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

广西各地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划欠缺,对一定期限内流转土地区位、数量、用途等没有制定专项规划,导致土地流转后难以形成产业集聚,不能发挥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流转区位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东流转一块地,西边流转一块地,流转地块间从事的种植产业不同,难以同时为这些地块提供统一的交通、供水、设施设备等配套服务。二是土地流转后发展何种产业没有统一规划,即使有规划,如统一种植小番茄、香蕉等农作物,但在后期销售环节因为没有销售基地而导致产品供过于求,承租方的收益降低而不能及时支付农户土地流转的费用。在百色、田东、田阳等地调研土地流转的情况时发现,承租商、合作社等反馈最多的问题就是土地流转后大规模种植的产品没有销路,而且因为当地没有知名的品牌营销策划提供商,导致好的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了好价钱,从而难以取得较好的土地流转收益。鉴于以上情况,为了更好的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不能只重流转,乡镇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要从产业集聚和发展角度,对土地流转后的使用环节进行指导和帮扶。

1.2.3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广西农村土地市场不发达,土地流转缺乏中介组织,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机构、法律咨询机构、信息传导与预测机构尚需逐步建立和完善。由于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缺乏,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多为转入方和转出方之间协商确定,没有类似城市土地流转中的基准地价一样的价格作为参考,加之农户对土地流转的程序和相关问题不熟悉,土地流转信息不通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地流转费用,影响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土地流转资金融通方面,土地流转后前期的土地平整、种子购买等都需要大量启动资金和技术顾问的指导,而广西在土地流转的融资贷款方面还没有一些创新服务措施,难以满足转入方发展的需要。

1.2.4未能针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在农村调研过程中,部分农户反应家中劳动力人口多,如果土地由自己种植经济作物取得的收益将比种植公司和合作社给的流转收益高,但由于自身地块处于待流转区域中,如反对流转将使种植公司和合作社难以开展规模化经营,同时考虑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招商引资的艰辛,只能服从大局,统一流转。而对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家庭来说,将土地流转而非撂荒取得的收益将增加家庭总收入,他们是乐意进行土地流转的。解决上述矛盾,尊重农户意愿是前提,只是我们需要寻找更能多方面照顾农户意愿的土地流转方案,后面介绍的华润希望小镇的土地流转方案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

2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百色华润希望小镇建设使原来的村风村貌焕然一新,农户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但更重要的措施是华润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开始进行“土地流转试验”,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户得以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真正富起来。下面介绍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土地流转的具体做法。

2.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机构

整个小镇土地流转的管理是以“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开展,具体措施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成立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土地流转、整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小镇土地流转、整理、经营种植等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二是成立华润百色希望小镇润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分社,这是华润在百色希望小镇开展产业帮扶的重要平台,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经营管理流转出来的土地。在土地流转分社下设农庄,定名为“华润希望农庄”,设场长、副场长、技术员各1名,组长6名,工人60名,同时聘任右江区农业局2名专家为农庄技术顾问。

2.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和范围

为使土地流转整理稳步、有序开展,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在土地流转实验中先拿出120亩土地作为流转整理试点。试点区域涉及洞郁小区2个小组和塘雄小区1个小组的86户农户。2012年,在前期土地流转试验基础上,增加流转山地和林地500亩左右。2013年,华润加快推进百色市右江区片区土地经营权流转,第二期又签约流转10000左右土地开展圣女果、西瓜和葡萄种植,涉及百色市永乐、汪甸、龙川3个乡镇。

2.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土地流转采用的是土地入股的形式。首先由区直相关部门、永乐乡政府开展宣传和走访,然后组织召开合作社领导、社区组干及群众土地流转大会,征求群众意见。在充分尊重农户流转意愿的情况下,村民自愿将土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到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专业合作社,每亩土地为28股,折合股金2800元,流转的土地第一轮流转期限为5年,流转的土地经营不论盈亏,合作社每年都保证按入股股金数额红利(2800元/亩)兑现给入股农户,其余的按盈利分红。土地流转后,合作社出资投入进行平整、兴修灌溉设施、引进先进的耕种设备、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耕种。在该模式下,农户的家庭收入将由土地流转收益、在农庄务工收益(外出务工收益)共同构成。希望农庄试点成功后,借鉴希望农庄的模式,华润进一步引导百色希望小镇村民开展水田及山林地流转,将大部分土地纳入希望农庄统一管理。

3解决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路径和建议

在结合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土地流转实践的基础上,本论文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前述的广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建议的具体内容如下。

3.1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的管理机制,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文本

华润希望小镇不仅在土地流转中成立专业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的管理工作,而且在产业帮扶中也走规范化道路。例如在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方面,华润和农户在合同中明确了流转的土地面积、用途、期限、价款及支付方式、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的处理和违约责任。地方政府在指导本地的土地流转工作时,建议结合本地的土地流转现状,推出土地流转的示范合同文本,规范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更好的保障农户的利益。

3.2土地流转规划和产业发展融合,积极对接市场和企业

针对地方土地流转缺乏统一规划的问题,华润在百色希望小镇通过成立润农农民专业合作总社的方式开展产业帮扶和土地流转试验。结合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其先后经历了“统购统销、引导起步”、“优化品种、合作经营”、“土地流转试验”、“农超对接基地建设”四个阶段开展了百色希望小镇产业帮扶工作,其中“农超对接基地”的模式正好解决了前述的土地流转后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不能解决销路的问题。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农民出土地、出劳力,华润出资金、出技术,通过共同种植小番茄、葡萄等经济作物直供华润万家超市,实现了产与销、企与农的有机对接。因此在以后的土地流转工作中,不能只重流转,还需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前与企业和市场对接,避免土地流转的区位、数量和用途的规划不符合未来市场的需求,导致流转后出现“香蕉滞销、甘蔗滞销”等情况。

3.3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2012年3月成立的百色右江华润村镇银行,协同百色华润希望小镇、华润五丰行,引入资金帮扶模式,通过合作社担保、农户联保的方式解决土地流转中承包大户融资难的问题。借鉴以上模式,各地财政和银行推出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同时,还应该积极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土地流转承租方通过和企业合作或者通过资本市场的方式筹集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在服务体系创新方面,可借鉴华润希望小镇的做法,设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服务中心,中心再下设资产评估机构、土地融资机构、土地保险机构、法律咨询机构、土地投资机构等,通过这些组织规范交易行为,减少土地流转成本,为农户提供专业指导及帮助,保护流转双方合法利益。

3.4尊重农户流转意愿,强化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

华润希望小镇在土地流转中尊重村民意愿,让村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到专业合作社,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针对部分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希望自己经营土地的意愿,华润通过希望农庄在实现土地集约整合后又将流转土地划块返包给他们种植并为他们提供前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户承包希望农庄后生产的圣女果、西瓜等经济作物在收成后能够直供华润万家的超市这样既保护了种植大户们的积极性,同时又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广西各地可借鉴以上做法,就地培养农户开展技术学习,由政府和农业大户共同推进本地的土地流转工作。

参考文献

[1]韦丽,张安然,方亮.广西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5,(08):160162.

[2]井艺娜.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26):264265.

[3]杨碧美.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