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传播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华中传播研究
主管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期:半年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
CN: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14
华中传播研究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数据库收录
华中传播研究主要栏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华中传播研究杂志信息:
《华中传播研究》(半年刊)2014年创刊,中文,16开,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华中传播研究为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期刊,致力于探讨新闻传播和出版领域的各种问题,展示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本刊是新闻传播和出版学界发表学术论文的园地,是开展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的平台。《华中传播研究》会在内容、议题设置、选题策划、骨干作者的吸纳等方面多花力气,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华中地区特别是武汉地区传播学刊物的又一个高地。
华中传播研究杂志稿件要求: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华中传播研究》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华中传播研究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中国的T恤现象
与李良荣的学术对话录
基于复杂因子的舆情推演研究
平民大学新闻学系时期的黄天鹏
网络直播:野蛮生长之后的冷思考
马克思主义言论自由观的变与辨
传媒资本扩张收缩与问题对策分析
文化自信与传播伦理的互洽性探讨
论达恩顿书史理论中的文学研究
基于人性的新媒体传播场景构建研究
个人微信公众号商业化与数字文化生产图景
论网络寒暄传播对品牌关系生态建构的积极作用
论微电影时代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
现代视域下儒学的生活化转向与人际传播本土化
论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学向应用化转型的必然性
从茶园到影院:中国早期电影的放映空间及其位移
《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的出版背景对比分析
关于“媒介即讯息”的误读——与何道宽的学术对话
借“网”生长:公益3.0时代高校支教组织发展的新路径
基于公共视域下电视法制节目娱乐化趋势的审思与探讨
边疆民族地区非涉外型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舆论传播与引导
解析与反思经典新闻生产研究的崛起、理论视角与关键议题
后真相时代下传播的人格化特征:一个对个人微信公众号的考察
百家争鸣时代的质化研究方法——美国著名学者诺曼·K.邓津访谈
对《南方周末》美国总统大选报道的批判话语分析——以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为例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影视对外传播及其翻译为例
比较视野下20世纪80年代中国“深度报道”叙事特征研究——兼驳深度报道20世纪80年代起源说
基于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法的新媒体场景对“偶像与粉丝”关系的研究——以鹿晗公布恋情事件为例
媒介伦理判断中的公正和关爱取向及其影响——基于“复旦才女外滩遇难报道”引发伦理争议的个案研究
传媒变革浪潮中记者要坚守的职业伦理和职业心理——读江作苏、黄雪莹著《记者心语新修:职业伦理与心理取向》
需要检测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 需要发表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公务员之家网站公告: 公务员之家官方声明: 公务员之家推荐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