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十篇

时间:2023-10-27 17:50:37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1

的游戏肺康复训练。目的分析游戏性肺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应用。方法根据随机和自愿原则,将2018年1月至2019年January住院的80例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游戏康复训练。培训期为六个月。货币的功能、质量 属于 生活 和 自理 能力 是 相比 之间 这个 二 组。结果 之后 康复 训练,肺 作用 和 自理 能力 在里面 二者都 组 是 明显地 改进了 索引 在里面 这个 观察 组 是 明显地 较好的 比 那些 在里面 这个 控制 组(p

进行肺康复训练。稳定型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易复发,死亡率高,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肺功能[1]。研究表明,肺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预后,延缓病情,提高自理能力,实现自我管理[2]。目前,临床肺康复项目主要包括运动康复、教育指导、心理干预等,但对游戏性肺康复训练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游戏性肺康复训练在COPD稳定期护理中的效果及应用。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087.67)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679.37岁。经计算,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2011年COPD全球诊断标准和疾病分期[3,4]的患者,处于COPD稳定期,愿意合作和支持康复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参与其他康复治疗。排除标准:身体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血液系统疾病、自理能力差、理解障碍和精神障碍。本研这项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均接受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对于呼吸道不适和痰浓的患者,在盐酸氨溴索(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956),每天3次,每次10毫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康复指导、健康咨询教育、心理支持等,每月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接受游戏式肺康复训练,即以游戏形式进行主动训练。游戏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个性、情绪等因素。

。自理能力评估:根据自理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四种自理能力进行评估[5]。

。测量数据用(s)和t检验表示。P

。经过6个月的康复训练,FEV1和FEV1/FVC的两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

根据表2,两组在干预前的四种自我照顾能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六个月的康复训练,四项自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

。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与未来密切相关。同时,自理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康复训练的效果,促进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7]。此外,COPD的稳定期是康复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多数患者在家休息。与住院期间相比,他们失去了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参与热情不高,护理技能不强。家庭康复期间难以满足综合护理要求,影响患者康复[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OPD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明显改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四项自理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说明游戏肺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自理能力提高患者能力,促进患者积极开展康复训练,从而全面改善肺功能。主要原因是本研究将游戏应用于康复训练,提高了康复训练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了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护理效果。综上所述,游戏式肺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自理能力。对COPD的稳定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诊断、治疗和预防战略(解读2017GOLD报告[J].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6-17.

[2]周蔚,朱黎明,曾丹,等.呼吸肌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11):1627-1630.

[3]银山.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M].北京:卫生部大学办公厅,2011:10-12.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集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5]郭丽娜,刘堃,郭启云,等.老年人自理能力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1009-1013.

[6]拉贝,KF,瓦茨h.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Lancet,2017,13(389):1931-1940.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d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1],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咳嗽、活动耐力差,这些症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COPD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在全世界当前死因中居第4位。随着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在国内不断地深入发展,COPD的非药物治疗特别是康复治疗引起了广大呼吸科医生的重视,在COPD全球防治倡议(GOLD 2006)中也明确指出,对于中度或以上的COPD患者,康复治疗应该是常规的治疗,本文旨在观察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在康复医学中心住院的患者,这些患者的急性发作期都经呼吸内科临床处理完毕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医学中心的,共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最小年龄54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年龄(58.39±4.82)岁。

1.2 康复治疗方法 本次对入住康复医学中心期间的患者增加了康复训练项目,每天进行2次康复训练,每次时间为1h,共进行了3个月,由专业物理治疗师进行指导训练,分别在康复训练前和康复训练3个月后给予患者呼吸功能的测试,主要测试指标是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一秒用气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1.2.1 呼吸物理学治疗

1.2.1.1 排痰训练法 目前主要采用挤压并震颤胸廓的方法[2]。其具体步骤:①操作者的双手手掌尽量张开,放在患者胸廓上,手指放于肋间部与患者肋骨解剖走向一致并与患者胸廓紧密接触,尽量增大与患者胸廓的接触面积,通过手掌的感觉,确定胸廓的运动方向;②患者呼气时,操作者双手挤压并震颤其胸廓,挤压方向与胸廓的运动方向一致,挤压上部胸廓时从前方向后方用力,挤压下部胸廓时从前侧方向内上方用力;③挤压时不仅双上肢用力,还要利用操作者上半身的重量,用肘关节的弯曲度来调节挤压力度;④震颤频率为3~5次/s;⑤吸气时,停止挤压,但手掌仍要与胸廓密切接触,以感觉胸廓的运动和呼吸形态的变化,注意不要妨碍患者的自然吸气;⑥沿着胸廓的运动方向,做下次呼气时的挤压[3]。

1.2.1.2 腹式呼吸 全身肌肉尽量放松,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开始训练时,患者可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前,在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腹部可用手适当加压,以增加呼吸时膈肌的活动度,练习数次后,可稍微休息,两手交换位置后继续进行训练,2次/d,10~15min/次,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采用各种体位随时进行练习[4]。

1.2.1.3 缩唇呼吸 指导患者先缓慢呼吸,然后用鼻子吸气,嘴巴成鱼嘴状,用口呼气,双手轻压腹部,尽量把气体呼出,呼吸比是:1∶2~1∶3,8~10次/min,10~15min/次,2次/d。

1.2.1.4 全身呼吸体操 全身呼吸体操指将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我们按照“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组推荐的一套呼吸体操的步骤[5]如下:①平静呼吸;②立位吸气,前倾呼气;③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④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⑤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⑥抱头吸气,转体呼气;⑦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⑧腹式缩唇呼吸;⑨平静呼吸。

1.2.2 肌力训练

1.2.2.1 呼吸肌训练 目前常用以下两种:①吸气抵抗负荷法:使用P-FLEX仪,该仪器有6个吸气刻度,6个吸气刻度代表吸气阻力变化,但是吸气流速也随着吸气阻力变化。吸气阻力15min增加最大吸气压的30%。只有当伴有足够的抗阻力运动时最大吸气压增大才能使运动能力增大;②死腔呼吸法:增加死腔和呼气压,训练器底部的刻度盘有3个呼气阻力可供选择。

1.2.2.2 四肢肌力训练 上肢锻炼为两上肢绕圈,30圈/min,每天1次,锻炼从每次5min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次20min,监测有无气紧及肌肉疲劳,如有则停止增加负荷。下肢锻炼为从每日步行10min开始,每周增加5min,直至每天行走20min,监测有无气紧及肌肉疲劳,如有则停止增加负荷。

1.2.2.3 有氧训练[6] 即耐力训练,主要采用方式及注意点如下:①健身跑:呼衰轻者可用此法,先间歇跑开始,即慢跑30s,步行30s,渐延长慢跑时间,缩短步行时间,最终全程慢跑,20min/次,1次/d;②同时训练呼吸节奏:采用2:2呼吸节奏(即两步一吸,两步一呼);③运动强度及运动量:步行速度为80m/min,慢跑速度控制在100~120m/min,适宜运动心率在90~140次/min,全过程以轻松自如,不至于气喘、气短的步伐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进行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设P

转贴于

2 结果

30例康复训练前后FVC、FEV1、FVC%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比较康复训练前、后3个月的FVC、FEV1、FVC%值,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4、-2.35、-4.19,P均

3 讨论

美国胸科协会(ATS)定义肺康复治疗是通过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心理支持和教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性多学科方案,用以稳定、逆转肺疾病的病理生理和病理心理的改变,争取患者在肺功能损害和全身情况欠佳下,能发挥最大的呼吸功能潜力,从而尽可能恢复生理及社会功能[7]。这就意味着肺部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增强呼吸功能以及提供生活质量,了解和接受部分功能丧失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大量的数据显示COPD患者康复的近期疗效还是比较乐观的[7,8]。有效的肺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与教育等多方面措施。目前运用最多的肺康复治疗包括呼吸生理和肌肉训练,训练的肌肉主要包括呼吸肌和外周四肢肌。尽管一部分的研究显示呼吸康复并没有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但是,呼吸康复的确能给这些患者带来多方面的益处,包括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和健康状态的改善[6]。有资料显示:运动康复后,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8~12周的运动康复所得到的益处可持续长达两年[7~9]。因此,COPD的康复治疗主要目标有:①减轻症状;②尽可能恢复肺功能;③减少残障的发生[10]。本次研究中康复3个月后的呼吸功能测试数据显示FVC、FEV1、FVC%均较康复训练前有显著的提高(P

以排痰为主要内容的“肺物理学疗法”、“胸部物理学疗法”作为COPD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人工机械通气时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尽早脱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学者对“胸部物理学疗法”有更新的解释,即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不仅仅局限于胸部,凡与呼吸有关的物理学疗法(包括精神心理的康复支持)统称为“呼吸物理学疗法”[11]。

COPD最常见的呼吸肌疲劳问题通常是指肌力和耐力的下降,近来研究认为其可能机制为:①炎症介质对肌肉功能的直接损伤。炎症介质加速了通过泛素一蛋白酶体通路介导的细胞蛋白的降解,进而导致肌肉组织质量的减少和出现临床上所谓的“肌肉消耗”出现[10]。同时,炎症介质可增加肌肉的氧化应激反应和活性氧簇的产生,从而直接损伤肌蛋白,造成肌肉功能障碍。②营养不良导致肌肉的萎缩。营养不良会导致ATP酶等的活性下降,加重能量供应障碍,从而加重肌肉疲劳和萎缩[12]。③低氧血症:常见于COPD患者,低氧血症导致血液中含氧量减少,肺血管阻力增高,为抵抗阻力,肺动脉压力逐渐增高,从而引起右心室功能衰竭[13]。右心衰竭造成心输出量的减少,使全身多器官缺氧加重,包括呼吸肌,进一步促使呼吸肌疲劳。④高碳酸血症:在急性重症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高碳酸血症会导致肌酶活性和功能的损伤,造成肌肉疲劳和功能障碍恶化。肌力训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正确的训练方式以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使之适应日常生活,结合其他治疗,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COPD患者由于肺气肿致使膈肌明显降低,不少患者平静呼吸时膈肌几乎不动,患者须借助辅助呼吸肌进行呼吸运动,使耗氧量增加,再加上COPD患者呼吸肌无力,进一步加重了肺内通气功能障碍,使机体长期处于低氧状态。腹式呼吸的重建,可提高肺的伸缩性和肺泡通气功能,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困难,膈肌活动幅度每增加1cm,即可增大肺通气量250~300ml。

通过不同的康复方式,患者呼吸困难,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提高呼吸效率.近年来,对COPD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COPD对全身影响的问题,得到更多的认识和重视。尽管康复治疗不能改善肺功能,但却可以改善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和健康状态等。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可以逆转COPD对全身的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Mannio DM. Epidemiology, prevalen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disease heterogeneity[J]. Chest, 2002,121(5):121 -126.

2 亘理克治, 森川亘, 潼野昭. ICUにぉける重症热伤患者の 理学疗法 [J]. PT, 2000, 34(2):89-94.

3 粱玮, 刘丽. 呼吸物理学疗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24):18-19.

4 姚景鹏. 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3.

5 阎启英, 孙银香, 林江涛, 等. 呼吸体操改善呼吸肌功能的量化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 1996, 35(2):235-278.

6 胡向东. 有氧训练和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J]. 现代康复, 2001, 5(6):34-35.

7 Rochester CL. Exercise training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 monary disease[J]. J Rehabil Res Dev, 2003, 40(5):59-80.

8 Griffiths TL, Burr ML, Campbell IA, et al. Results at one year of outpatient multidisciplinary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00, 355(3):362-368.

9 Goldstein RS, Gort EH, Stubbing D, et a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J]. Lancet, 1994,344(2): 1394-1397.

10 周灵, 李庆云, 时国朝. 呼吸肌锻炼在COPD肺康复治疗中的意义[J]. 临床肺科杂志, 2007, 12(3): 271-273.

11 石川朗. 看护实践中呼吸理学疗法的基础实践[J]. Nurse Dala, 2O02, 21(6):37-42.

12 Neil RM. Musele Dvsfimction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O-truc-tivc Pulmonary Disease[J]. Respiratory Care, 20O6, 51 (8):840-846

13 Naeije R.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right heart failure i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Proc Am Thorac Soc, 2000, 2(1):20-22.

14 赵磊, 刘荣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研究进展[J]. 中国 康复医学杂志, 2006, 2l(6):563-565.

15 Nocturnal Oxygen Therapy Trial Group. Continuous or no-cturnaloxygen therapy in hypoxemic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a clinical trial[J]. Ann Intern Med, 1980, 93 (3):391-398.

16 刘华, 王华, 陈艳波,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康复治疗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9):1275-1277.

17 Fuld JP, Kilduf LP, Neder JA, et al. Creatine supple- mentation during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chronic obst- 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Thorax, 2005, 60(7):531-537.

18 Brekhuizen R, Wouters EF, Creutzberg EC, et 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mprove exercise capacity in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Thorax, 2005, 60(5):376- 382.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3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a)-019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1-2]。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3]。COPD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或疲劳引起运动耐力下降,往往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从健康宣教、运动训练、呼吸操、科学营养治疗、心理与行为干预方面实施康复治疗方案,研究康复治疗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1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确诊的COPD患者6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10例;年龄65~85岁,平均(74.1±2.8)岁;病程>20年;COPD全球倡议(GOLD)分级:Ⅱ级34例,Ⅲ级26例。根据2012年版GOLD的诊断标准,均为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排除伴有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手术史、哮喘急性发作或伴有严重的心、脑、肝、肾、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肺康复的健康宣教 内容包括:COPD的整体认识,戒烟建议,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及排痰的方法,运动训练及呼吸肌在肺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家庭氧疗的适应证,药物治疗的长期性,科学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心理与行为干预治疗和并发症治疗的必要性,每4周到医院行健康教育1次。

1.2.2 综合性肺康复方案的核心 由康复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慢跑20~30 min/d,心肺运动试验是确定COPD患者运动训练强度的标准方法[4],通过监测脉搏掌握运动强度,一般将症状限制最大运动试验获得最高心率的70%~85%作为靶心率,运动强度为最大耗氧量的60%。每2~4周到医院复查1次,调整训练方案。

1.2.3 呼吸操训练 做体操时配合一定的呼吸方式,具体如下。①缩唇呼吸,先用鼻吸一大口气,此时一边数1、2、3,再用唇呈口哨状用力呼气,此时一边数1、2、3、4、5,做5~10次/d;②腹部呼吸,两腿屈膝,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壁收缩,做5~10次/d;③立位吸气,前倾呼气,10次/d;④坐位吸气,伸腿呼气,10~15次/d;⑤坐位吸气,抬腿呼气10~15次/d。每2周来医院复查一次,监测训练效果,调整训练方案。

1.2.4 科学营养治疗 COPD患者的营养治疗应掌握少食多餐、摄取适中能量的原则,增加鱼类和水果摄取量,降低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可减少机体二氧化碳产生;脂肪具有较低的呼吸商对患者更为有利,对于有厌食症的COPD患者可适当予以服用促进食欲的药物[5]。根据患者体重指数及是否伴有糖尿病进行指导,使患者了解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预后很差,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每天1个鸡蛋,250 g牛奶,100 g肉类,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宜。每4周复诊1次,调整治疗方案。

1.2.5 心理与行为干预 COPD患者因反复发作的气促、胸闷、心悸及加重期呼吸困难等痛苦造成对疾病认识的恐惧和焦虑,同时多次就医带来经济压力、生活质量、家庭依赖性增加、社会活动受限使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每4周行1次心理与行为干预的宣教指导,及时发现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轻到中度抑郁患者可以进行心理治疗,纠正其认知错误,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药物治疗或与心理治疗联合进行[6]。

1.3 评测

康复训练前及训练6个月后进行评测,评测内容如下。

1.3.1 肺功能 肺功能检测使用Master Scope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1.3.2 6MWD测定 按照美国胸科学会“6 min步行实验指南”推荐的方法实行,嘱患者按要求步行6 min,并测量距离。

1.3.3 营养评估 以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kg/m2)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1.3.4 抑郁评测 Bringk等制订的老年抑郁量表(GDS)评测抑郁,共30项,每项1分,0~10分为正常,11~20分为轻度异常,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6MWD及体重指数的比较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FEV1/FVC、FEV1、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MW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患者抑郁测评的比较

患者治疗前抑郁评测结果,轻度抑郁10例(16.7%),中重度抑郁2例(3.3%),治疗后分别为8例(13.3%)和0例。

3 讨论

肺康复是一项为各个肺部疾病患者量身定做,旨在促进患者生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自理能力的康复计划,它的目的并非阻止或逆转肺功能降低,而是通过肺康复计划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消除疾病遗留的功能障碍和心理影响,开展积极的呼吸和运动锻炼,挖掘呼吸功能潜力,教育患者如何争取日常生活中的最大活动量,并提高运动和活动耐力,增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住院的需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实施肺康复训练6个月后,6MWD明显延长,提示患者耐力明显增强,缓解了外周肌肉疲劳;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积极参与和配合治疗,从而减轻了呼吸困难症状,提高了生存率,改善了生活质量;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训练时间短有关;患者经科学营养支持治疗后,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训练时间不长,患者活动量增多有关,需患者坚持长期科学营养治疗。研究证实患者营养状况好转,6MWD明显增加,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免疫力增强,减少了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

全面的肺康复医疗措施,能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呼吸运动耐力增加,生活自理能力加强,生活质量提高,住院次数减少,寿命延长和死亡率降低,减少医疗保健的费用[7]。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COPD的肺康复疗法,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使更多患者获益,肺康复的发展更依赖医生的责任心,希望有更多的呼吸科和全科医生对COPD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全面的肺康复治疗[8]。

[参考文献]

[1] Vestbo J,Hurd SS,Agustí AG,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OLD executive summar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3,187(4):347-365.

[2] 韦鹏,陈昌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皮质醇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研究现状[J].广西医学,2013,35(1):100-103.

[3] Zhong N,Wang C,Yao W,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11):1169.

[4] Godoy RF,Teixeira PJ,Becker Júnior B,et al.Long-term repercursions of a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 on the indices of anxiety,depression,quality of life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COPD[J].J Bras Pneumol,2009,35(2):129-136.

[5] Cai B,Zhu Y,Ma Y,et al.Effect of supplementing a high-fat,low-carbphydrate enternal formual in COPD patient[J].Nutrition,2002,19(3):229-232.

[6] Jonghe F,Kool S,Aalst G,et bining psychotherapy and antidepress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J].Affect Disord,2001,64(2-3):217-229.

[7] 刘洪,张弛,刘素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近况[J].现代临床医学,2006, 32(2):148-150.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4

卢燕珊: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佛山市顺德区医学科研立项课题(2012003)

卢燕珊

摘要目的:探讨肢体运动训练改善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科住院的中重度COPD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个体化肢体运动训练,并于训练每个周期后分别进行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评分、肺功能检查以及6 min步行基线测试。结果:经过肢体运动训练后,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个体化的肢体运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肢体运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12

作为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并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COPD病程较为缓慢,给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出现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研究发现,肺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对于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来说,选择一套强度低、简单经济且易于坚持的康复方法尤为重要。我科通过对50例60岁以上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锻炼,旨在探讨其实施方法及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年龄>60岁的缓解期COPD患者100例,其中男81例,女19例。年龄60~91岁,平均(69.2±7.6)岁。病程3~48年,平均(35.1±9.8)年。所有患者均戒烟1年以上,且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RC)分级得分≥2分。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COPD学组提出的诊治指南标准,通过临床表现、肺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OPD且为缓解期的患者。学习理解能力低下、心肺功能衰竭、近期心肌梗死、影响骨骼肌运动的疾病等无法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除外。将10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训练,具体如下:

1.2.1肺康复方法选择有康复治疗和呼吸疾病护理经验的高年资护士4名、主管医师2名组成肢体运动训练管理组,与试验组的患者、家属(照护人)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肢体运动方案,并以强度低、简单经济,较易长期坚持为主要原则。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上肢训练。主要方式为上肢拉力器练习,重量0.5 kg~2.0 kg,连续10~20次,训练时配合呼吸,胸廓外展吸气、拉力呼气。还可采用双上肢绕圈运动方式,双上肢绕圈,30圈/min,1次/d,锻炼从每次5 min开始,逐渐延长至20 min,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气紧及肌肉疲劳,若有应立即停止增加负荷。(2)下肢训练。采用步行训练,每天进行,以不引起患者明显不适为度,运动强度的目标设置为患者在30 min内尽可能达到其基线测试6 min步行距离(6 MWT)的2.5倍。

1.2.2肢体运动训练的管理与监控训练前对家属进行培训和指导,让其掌握上肢结合下肢运动训练的方法,从而指导、监督与看护患者,确保患者安全。管理组医护人员,每半个月至少与患者或家属进行1次电话沟通,了解运动训练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训练方案。若病情加重,立即安排患者就医。运动训练为4个周期,每个周期为3个月,每个周期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康复效果。

1.3评价指标

1.3.1静息肺功能测定采用肺功能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

1.3.2运动能力评价以6 min行走距离(6 MWT)评价运动耐力,分别在运动训练前和各周期训练后测定6 MWT。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运动训练后3个月肺功能的比较(表1)

表1显示,运动训练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FVC呼出量FEV1以及FEV1%预计值指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2两组患者运动训练前后6 MWT的比较(表2)。

表2显示,运动训练前,两组患者6 MWT差异不明显(P>0.05);运动训练3个月后,两组患者6 MWT均有所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COPD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后果。而目前COPD的治疗多以急性发作期治疗为主,往往不注重对缓解期的康复治疗。近年来通过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改善相关因素的肺康复已成为COPD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运动训练[2,3]。

我科以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强度较低、简单易行的运动训练方案,对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没有硬性的要求和规定,训练方案因人而异,实施个体化训练,并根据老年患者的体能和呼吸情况而相应调整。运动训练从患者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开始,逐步有控制地加大难度[4]。试验组50例患者均完成为期1年的运动训练方案,训练期间试验组未出现急性加重。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相应制定并适时调整符合具体情况的肢体运动方案,并对COPD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和指导,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将对COPD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健康照护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佳贺,陈佰义,张妹娜.体能和呼吸肌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9):3,2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刘贤亮,关风光.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109-112.

[4]蒋伟平,朱惠莉,崔石磊.不同运动康复方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935-938.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5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肺康复治疗可通过调节心血管功能、增加最大耗氧量以及增强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等机制,缓解慢性呼吸性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纠正低氧血症,提高生活质量〔1,2〕。近年来,肺康复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对肺康复治疗方案、机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综述。

1 肺康复方案

1.1 运动训练

几乎每个肺康复治疗方案都将运动训练作为最重要的部分。Maltais等〔3〕对25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了为期8 w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或门诊康复训练1年后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问卷呼吸困难亚分评分显著改善,提示家庭康复和门诊康复同样有效。另一项包括48例患者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4〕,肺康复在二级社区医院中同样可以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只有规律的运动才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规律运动通常需要在治疗师监督下完成为患者个体化设计的运动计划。大多数康复治疗方案采用多种运动方法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训练效果主要由运动的频率、强度和特异性训练内容决定。

1.2 运动频率

大多数肺康复治疗训练只有每周2~3次。研究表明每周2个节段的训练可能不足以产生治疗的效果,但是大多数康复治疗方案均指导患者在2节训练之间在家庭中再进行运动训练。目前关于获得最佳训练效果的运动频率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但是已经有专家小组提倡每周2次有监护的运动训练以外应增加家庭中无监护的运动训练方法〔5〕。

1.3 训练强度

肺康复训练效果存在一个阈值。如果以相当于60%~75%最大摄氧量的强度坚持每周数天、每天至少20~30 min的运动训练,患者的耐力必然会提高。但关于患者能否坚持高强度运动仍有争议。对40例COPD患者在家中进行低强度上肢和下肢的等张运动,结果发现患者在运动平板上的步行时间显著延长,提示这种训练方案适用于具有多种功能缺陷的COPD患者〔2〕。另一项研究则采用高强度运动训练方案,患者以大约85%的最大基线速度进行运动平板训练,同样证实耐力显著提高〔6〕。Vallet等〔7〕对目标心率达到无氧代谢阈值的个体化训练方案与目标心率达最大心率50%的标准低强度运动方案进行比较,发现与标准运动方案相比,这种个体化训练方案提高了有氧运动时的心率,减少了乳酸堆积。

1.4 训练的特异性

Bernard等〔8〕的研究显示,COPD患者有氧运动中增加肌力训练可使肌肉的力量和体积显著增加,但不能使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获得额外的改善。耐力训练时肌力增加较少,而肌力训练(如举重)后耐力的增加则较少。下肢训练则可提高步行的耐力。有学者认为,肌力训练对运动能力和健康状态影响较小〔9〕。但最近Alexander等〔10〕研究认为力量训练对COPD有益,该研究将20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2组,10例进行力量训练,另一组进行常规训练,每周2次,每次16节,共8~10 w,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functional fitness,FF)均有显著改善。因此,大多数训练方案常包含多种训练方法,如逐渐增加跑道、运动平板或者功率自行车上的运动时间和强度以提高下肢的耐力。一些COPD患者在运用上肢或整理个人卫生时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改变了协助呼吸的上肢带肌的方向。Putt等〔11〕采用紧张和放松训练技术训练慢性COPD患者的胸大肌,结果发现,患者的肺活量增加,胸壁肌肉的紧张程度降低,双上肢的活动范围扩大,减轻了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以及与上肢运动相关的过度换气。Di Meo等〔12〕对74例年龄在65~83岁的伴有低氧血症的老年COPD患者进行上肢或下肢自行车运动训练、呼吸训练,结果发现,尽管存在低氧血症,但6 w后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显著提高,且躯体功能越差的患者从康复中获益最大。Weiner等〔13〕的研究证实,呼吸肌的抗阻肌力训练作为康复训练的内容可能有效。与对照组相比,进行呼吸肌抗阻训练的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均有显著提高,6 min步行距离显著延长。Garcia等〔14〕对8例轻度~极重度COPD患者进行连续5 w的特异性吸气肌训练(specific 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IMT),另5例COPD患者作对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力(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MIP)和George呼吸问卷评分(St.George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 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总而言之,上肢、或下肢、或呼吸肌的耐力和力量训练对COPD患者的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有益的。

2 肺康复治疗有效的证据

随机对照研究已经证明COPD肺康复有效〔1,3〕。Ries等〔15〕对119名患者进行随机研究,分别接受教育与运动训练联合治疗或单纯教育,结果,患者的最大运动能力和运动耐力均有显著提高,并且疗效维持1年之久,呼吸困难得到改善,但是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没有变化。尽管存活率有所提高(67% vs 56%,随访6年以上)并且每个患者每年的住院天数(-2.3 vs +1.3 d/人/年)减少,但是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另一项研究分析了23个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证实COPD患者的康复训练显著改善了呼吸困难和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显著提高,平均达49 m。与轻或中度COPD相比,最大改善出现在重症患者,疗效至少维持6个月,并且有监督的治疗方案比无人监督者获益更大。尽管康复训练后需要住院的总人数没有减少,但患者每年的住院天数以及每年的健康治疗消耗和直接花费均有明显降低〔16〕。Man等〔17〕研究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COPD患者病情加重住院后早期(10 d之内)进行康复训练可使运动能力提高和三个月时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提示COPD患者急性发作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益。Ringbaek等〔18〕采用每周2次、约1 h运动时段的训练,发现在6 min步行距离或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面没有明显提高,推测每周2次训练可能太少不足以产生训练效应。很显然,如果要取得训练效果应保证最低运动频率、运动持续时间以及运动的强度。关于肺康复治疗的最佳疗程,一般认为,康复训练7 w的效果优于4 w。重度COPD患者康复训练12~24 w后6 min步行距离显著延长,并且建议监督方案至少持续到24 w效果会更理想〔19〕。目前多数认为康复训练持续6~12 w较为合理。Ries等〔20〕对每周电话监督和每月1次强化训练构成的维持方案进行随访观察,发现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患者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和整体健康状态可在12个月内维持在更好的水平,但这一优势在24个月后消失。康复训练后患者6 min步行测试和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最小显著性差异长达18个月。Maltais等〔3〕对252例患者进行4 w教育后开始为期8 w的家庭或门诊康复训练,随访40 w,结果证实这些治疗的效果持续存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甚至是大多数患者没有坚持在正规训练后进行维持性家庭训练,最终使康复训练的成效消失。对于完成正规康复治疗后进行正规维持性训练是否能延长或提高早期治疗的效果尚无定论。

3 肺康复的机制

许多年前就有生理学家就提出COPD患者的呼吸肌存在机械性缺陷和容易发生疲劳,并推测目的在于增加呼吸肌肌力和耐力的治疗将提高整体功能〔21,22〕。周灵等〔23〕研究表明,临床应用深慢呼吸、缩唇腹式呼吸和阻力呼吸锻炼,合适的患者通过正规训练,可以减轻症状,减少残障的发生,从而达到肺康复治疗的目的。肺康复的可能机制包括心血管调节作用增强和最大耗氧量(VO2max)的增加、一定VO2下心率较慢以及一定负荷下VO2较低、周围肌肉肌力增强等。Saey等〔24〕的研究证实,在不同的COPD患者间运动训练极限差异具有不同机制,存在股四头肌疲劳的患者在异丙托铵(ipratropium)治疗后无改善,而不存在股四头肌疲劳但有通气功能受限的患者,异丙托铵治疗可增加运动耐力。Mador等〔25〕发现COPD患者的股四头肌在完成康复治疗后更加不易疲劳。Raupach等〔26〕连续测量15例COPD患者的交感神经活动、血压、心率和呼吸运动,分析了减压反射的敏感性,并与1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发现,减慢呼吸频率(6次/min)可使患者的交感神经活性显著降低,显著提高减压反射的敏感性。上述研究表明,在非低氧血症COPD患者中交感神经失衡是存在的,通过减慢呼吸调整交感活性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治疗这一疾病。其他可能的治疗机制包括,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减肥、戒烟以及积极处理并存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困难等。总之,周围肌肉(如股四头肌)的调节可能是许多COPD患者康复治疗获益的主要机制,但这一机制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也就是说,患者的功能障碍可能源于多种因素,肺康复治疗中针对不同的情况个体化的采取多种综合治疗方法才可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4 肺康复中的其他治疗

4.1 肺康复中氧气疗法

吸氧一直以来就是肺康复的常规,目的是维持氧饱和度在88%以上,研究显示这种治疗可使患者的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中应用氧气8 w以上,即使是COPD患者在运动中氧饱和度没有降低,吸氧仍然有显著效果,包括氧饱和度提高、运动耐力提高(延长30%)和生活质量改善,而且效果优于使用罐装空气〔27,28〕。氦氧混合剂(Heliox)是氧气(40%以上)和氦气的混合物,其密度比空气低,在涡流区域的空气流动阻力较低。氦氧混合剂能提高COPD患者运动耐力,可以作为扩大训练效应的辅助措施〔29〕。

4.2 正压通气

正压通气改善重度稳定性COPD患者的功能和健康状态一直存在争议。一项来自意大利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对重度COPD和慢性二氧化碳潴留患者每天使用正压通气2 h,连续2年,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白天的换气能力和健康状态的恶化得到缓解,每个患者每年的住院天数减少〔30〕。正压通气技术也可以在运动训练时使用,并使训练中的高强度运动成为可能,潜在地扩大了运动训练效果,训练后患者的往返行走试验评分就会得到提高,生活质量(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Questionnarie,CRQ)改善。尽管上述研究提示正压通气有应用前景,但是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尚未成为肺康复治疗的组成部分,仍需进一步研究。

5 结论

肺康复治疗可减轻呼吸困难的感觉,提高功能性运动能力,改善了重症COPD和其他非COPD慢性肺损伤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学科协作综合肺康复治疗方案应至少持续6 w,每周至少三个节段(其中一个可以是无人监督的)。治疗可住院、门诊或在家庭中进行。方案常包含运动训练、教育和社会心理/行为治疗。下肢训练的益处最为明确。大多数肺康复治疗方案中还包括上肢运动训练和呼吸技术训练,但其对运动能力的提高作用已得到多数研究的证实。应鼓励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肺康复治疗COPD的机制,明确哪些特殊康复治疗带来的益处最大以及如何长期维持治疗的效果等。

参考文献

1 Salhi B,Troosters T,Behaegel M,et al.Effects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trictive lung diseases〔J〕.Chest,2009;〔Epub ahead of print〕.

2 Ries AL.Pulmonary rehabilitation:summary of an evidencebased guideline〔J〕.Respir Care,2008;53(9):12037.

3 Maltais F,Bourbeau J,Shapiro S,et al.Effects of homebas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randomiz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08;149(12):86978.

4 Eli A,Brekci S,Ovayolu N,et al.The efficacy and applicability of a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for patients with COPD in a secondarycare community hospital〔J〕.Respirology,2008;13(5):7037.

5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Subcommittee.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 Thorax,2001;56(11):82734.

6 Alexander JL,Phillips WT,Wagner CL.The effect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functional fitness in o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lung disease enrolled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Rehabil Nurs,2008;33(3):917.

7 Vallet G,Ahmaidi S,Serres I,et al.Comparison of two training programmes in chronic airway limitation patients:standardized versus inpidualized protocols〔J〕.Eur Respir J,1997;10(1):11422.

8 Bernard S,Whittom F,Le Blanc P,et al.Aerobic and strength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9;159(3):896901.

9 Mador MJ,Bozkanat E,Aggarwal A,et al.Endurance and strength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OPD〔J〕.Chest,2004;125(6):203645.

10 Alexander JL,Phillips WT,Wagner CL.The effect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functional fitness in o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lung disease enrolled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Rehabil Nurs,2008;33(3):917.

11 Putt MT,Watson M,Seale H,et al.Muscle stretching technique increases vital capacity and range of mo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8;89(6):11037.

12 Di Meo F,Pedone C,Lubich S,et al.Age does not hamper the response to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f COPD patients〔J〕.Age Ageing,2008;37(5):5305.

13 Weiner P,Magadle R,Beckerman M,et al.Specific ex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in COPD〔J〕.Chest,2003;124(7):46873.

14 Garcia S,Rocha M,Pinto P,et al.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in COPD patients〔J〕.Rev Port Pneumol,2008;14(2):17794.

15 Ries AL,Kaplan RM,Limberg TM,et al.Effects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physiologic and psychosoci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nn Intern Med,1995;122(11):82332.

16 Golmohammadi K,Jacobs P,Sin DD.Economic evaluation of a communitybas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Lung,2004;182(3):18796.

17 Man WD,Polkey MI,Donaldson N,et al.Community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fter hospitalisation for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J〕.BMJ,2004;329(7476):1209.

18 Ringbaek TJ,Broendum E,Hemmingsen L,et al.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exercise twice a week is not sufficient〔J〕.Respir Med,2000;94(2):1504.

19 Verrill D,Barton C,Beasley W,et al.The effects of short term and longterm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functional capacity,perceived dyspnea,and quality of life〔J〕.Chest,2005;128(2):67383.

20 Ries AL,Kaplan RM,Myers R,et al.Maintenance after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chronic lung disease:a randomized trial〔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7(6):8808.

21 Aboussouan LS.Mechanisms of exercise limitation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neuromuscular disease〔J〕.Chron Respir Dis,2009;6(4):23149.

22 Markovitz GH,Cooper CB.Mechanisms of exercise limitation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ibrosis/restrictive lung disease〔J〕.Chron Respir Dis,2009;〔Epub ahead of print〕

23 周 灵,李庆云,时国朝.呼吸肌锻炼在COPD肺康复治疗中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3):2713.

24 Saey D,Debigare R,Le Blanc P,et al.Contractile leg fatigue after cycle exercise;a factor limiting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OPD〔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8(4):42530.

25 Modor MJ,Kufel TJ,Pineda LA,et al.Effec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quadriceps fatiguability during exerci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4):9305.

26 Raupach T,Bahr F,Herrmann P,et al.Slow breathing reduces sympathoexcitation in COPD〔J〕.Eur Respir J,2008;32(2):38792.

27 Sandland CJ,Morgan MD,Singh SJ.Patterns of domestic activity and ambulatory oxygen usage in COPD〔J〕.Chest,2008;134(4):75360.

28 Snyder ML,Goss CH,Neradilek B,et al.Changes in arterial oxygenation and selfreported oxygen use after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8;178(4):33945.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6

控制慢阻肺症状发展,推迟COPD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间和减轻呼吸困难程度的方法,除了药物外,还有非常重要的非药物治疗,且均可以在家庭中进行。这种家庭中进行的非药物治疗统称为“家庭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是:运动锻炼和肺康复。肺康复治疗已被证实能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改善呼吸困难,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由于家庭康复治疗的费用少,且效果显著,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治疗方式得到专家们的推崇,易被患者与家属所接受。

家庭肺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锻炼、呼吸肌训练、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营养疗法、运动中的氧疗与无创通气支持等。

1.运动锻炼。在COPD患者的自然病程中,骨骼肌消耗且功能失调与心肺功能下降是患者活动能力和运动耐力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训练能提高肌肉细胞的有氧和无氧代谢,增加训练肌肉的毛细血管密度、改善心肺系统协调工作的能力、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最大摄氧量,从而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按锻炼部位可分为:(1)下肢肌肉锻炼:包括步行、跑步、爬楼梯等;(2)上肢肌肉训练:包括举重物、扔球等;(3)全身锻炼:如种花、扫地等家务、游泳和康复操等。

2.呼吸肌训练。吸气肌肉训练能增加吸气肌肌力和耐力,减轻患者主观和劳力性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呼吸肌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控制性深慢呼吸锻炼、缩唇―腹式呼吸锻炼、阻力呼吸锻炼、呼吸体操等。复合呼吸肌肉训练法是:同时用鼻快速用力吸气和鼓腹后,同时缓慢缩唇呼气和逐渐缩腹。

3.有效的咳嗽和排痰方法。COPD患者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每到冬春季节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出现急性加重、甚至肺部炎症。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咳嗽、排痰,可导致病情的加重、肺部炎症的迁延不愈,甚至并发呼吸衰竭。因此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具体方法是:身体尽量坐直,深吸气后,用双手按压腹部,身体稍向前倾斜,连续咳嗽,咳嗽时收缩腹肌,用力将肺部深处的痰液排出。

4.营养疗法。由于CO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处于高代谢状态,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长期的营养不良可引起骨骼肌和呼吸肌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比营养正常的低30%,当营养状态改善后,吸气肌功能可部分恢复、呼吸困难可部分改善。营养不良也会增加COPD患者感染的机会,是影响健康状况、疾病预后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显得十分重要。对于COPD患者的饮食,建议少食多餐,摄取足够的能量,适量增加鱼类、蛋白质和水果。

5.COPD的家庭康复。COPD家庭康复中,尚需要鼓励患者戒烟;由于部分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需要给予心理支持。此外,为了提高肺康复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增加康复运动量:

①.家庭氧疗。COPD患者运动时吸氧可以有效纠正运动性低氧血症,减少缺氧性呼吸做功,使COPD患者能达到更高的训练强度,显著增加运动耐力。

②.无创正压通气。运动条件下,COPD患者需要更大的潮气量以满足运动过程中的通气需要,因而呼吸做功增加,呼吸肌容易出现疲劳。运动过程中的无创性正压辅助通气,可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增加分钟通气量,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从而减轻运动时的气短症状,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耐量。

③.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能改善COPD患者的气流受阻,而满足运动过程中增加的通气需要。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7

【摘 要】目的 探讨社区运动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三种慢性病的效果。方法 根据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三种疾病的不同特点制定运动康复治疗方案,根据疾病设置观察指标,随访并观察6个月~2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三种慢性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对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三种慢性病运用社区运动康复疗法,合理制定运动方案,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以上三种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患者恢复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慢性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社区运动康复

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技术的核心治疗方法,通过医疗体操、医疗行走、肌肉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多种方式,对患者的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进行锻炼,促进患者的恢复,可用于多种慢性病及术后的恢复中,具有与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同样重要的治疗作用。通过社区干预方法,由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制定运动方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和指导,患者在家坚持运动锻炼,医护人员随访指导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既节约了医疗资源,减少了患者因住院治疗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又可以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1]。笔者通过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三种慢性疾病,对运动康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XX社区内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3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4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在54~78岁之间;脑出血14例,脑梗死22例;病程在6个月~2年之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男性34例,女性20例;年龄在63~76岁之间;病程在1~13年之间。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在51~79岁之间;病程在5个月~13年之间。

1.2 治疗方法

1.2.1 脑卒中的运动康复治疗

首先对患者及家属做好生活方式指导,控制吸烟、高盐高脂饮食等脑卒中的诱发因素;随后进行关节活动训练,从健侧至患侧做关节的被动运动;能站立或者可恢复至站立位的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根据下肢负重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运动的难度;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鼓励患者自行完成穿衣、进食、洗漱等日常活动,将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活动中。

1.2.2 慢阻肺的运动康复

慢阻肺患者主要进行上下肢及呼吸肌功能的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两上肢绕圈运动锻炼上肢功能,下肢给予步行训练;运用由“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组推荐的呼吸体操[3]锻炼呼吸肌功能.

1.2.3 糖尿病的运动康复治疗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血压、血糖、心肺功能、眼底、血流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的时间、频率、强度和形式,以中量级运动为宜,即身体发热,微出汗,运动后心脏跳动不超过基础次数的120%,呼吸不过急;运动形式有:游泳、太极拳、慢跑、爬楼梯、气功、糖尿病保健操等。以上运动方案均由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参与制定,初期有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学会后自行在家完成,医护人员定期随访观察。

1.3 评价指标

随访并观察6个月~2年,脑卒中患者用日常生活行为能力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进行评价;慢阻肺患者通过BODE指数评分、肺功能测试、呼吸困难表(MMRC)及6 min步地距离(6MWD)评价效果;糖尿病患者检测血糖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09-02

肺癌是肿瘤外科临床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已跃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1]。目前临床上对该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常通过挤压肺叶扩大手术视野,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引起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笔者对肺癌手术患者实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住肺癌手术患者98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9例。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34±23)岁;左肺手术28例,右肺手术2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37~66岁,平均年龄(545±24)岁;左肺手术29例,右肺手术2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影响肺功能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入院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包括:①腹式呼吸:患者直立位,引导患者全身放松,分别将两手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深吸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胸部不动尽量鼓腹;呼气时腹肌收缩,通过腹部的手向上、向内挤压,使腹部内陷,帮助膈肌松弛,呼吸频率6~9次/min,每次训练15~20min;②缩唇呼吸:患者取半卧位,指导患者闭嘴用鼻子吸气,呼气时缩唇呈鱼嘴样,让气体缓慢地通过狭窄的口形呼出,吸气与呼气比例1∶3,呼气时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尽量做到深吸慢呼,每天锻炼3~5次,每次训练15min,以减少肺残余量以及增加潮气量[2];③有效咳嗽训练:指导患者用力咳嗽2~3声,通过膈肌及胸腹肌收缩,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排除;同时护士协助患者取坐位,引导患者做深呼吸,吸气时用拇指稍用力向内按压胸部上窝的气管,以横向滑动刺激气管,可引起咳嗽反应[3];④术后呼吸功能护理干预:积极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患者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后,协助患者取斜坡卧位,并引流术腔积液,便于呼吸;术后48h鼓励患者进行床边活动,便于呼吸功能恢复[4]。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包括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

14统计学处理对收集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单位以百分比表示,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观察组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9

【关键词】 COPD;气流受限;运动耐力;生理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特征的疾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而作为反应COPD病情程度的气流受限和运动耐力,其在受限和下降过程中生理学机制及血清指标变化存在某种关系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采取肺通气功能检测方法分析了气流受限和运动耐心下降与生理学指标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到2012年10月我院呼吸科接收的观察组96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女24例,年龄53-68岁,平均61.1+5.6岁。其中轻度通气功能障碍32例,中度32例,重度32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54-72岁,平均63.2+6.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呼吸系统病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选取观察组中、重度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下肢)踏车康复训练后患者作为实验组34例与未进行(下肢)踏车康复训练后的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气流受限检测: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3ml,离心分离血清后对IL-6、IL-8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hs-CRP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均用深圳赛尔公司制。仪器采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分析仪,美国Bio-Rad自动酶标仪。运动耐力检测采取下肢运动训练,踏车康复锻炼前进行整体测试,包括首次的Cosmed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仪,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肺活量、弥散功能、肺容量等运动试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康复锻炼前后分别进行1次整体测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以P<0.05视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在IL-6、IL-8、hs-CRP水平比较情况,见表1。

2.2 踏车康复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主要生理学指标变化,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IL-6、IL-8则是促进COPD气道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IL-8作为一种白细胞趋化因子,通过与PMN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会释放一定量的弹性蛋白酶,弹性蛋白酶释放反过来又会诱导气道上皮细胞IL-8的基因表达,促使形成炎性循环,从而损伤组织,导致气道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出现气流阻塞。而IL-6则作为诱导急性反应的重要炎性细胞因子,可导致COPD急性加重时肺组织损伤加重,逐步恶化肺功能[1]。本文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的IL-6、IL-8、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或0.05),而中重度通气障碍患者水平显著高于轻度通气障碍患者,说明IL-6、IL-8、hs-CRP水平随着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加重而升高,据此或可说明IL-6、IL-8、hs-CRP等是导致气流受限、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加重的重要参与因素。本文采用的下肢踏车康复锻炼的方法来分析中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力变化的生理学变化,结果发现实验组CWR运动持续时间、WRpeak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的MIP、RR、VE、V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C则低于对照组。但有研究发现,对COPD患者进行踏车训练,训练前后患者的常规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肺容积等指标并无显著变化(P>0.05)。据此可得出,COPD患者运动耐力下降可能与常规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肺容积等指标关系不大,而CWR运动持续时间、MIP、RR、VE、VT等有生理学指标则关系密切,是临床评价COPD患者运动耐力下降的重要生理学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景艳,修清玉.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10,25(6):420-422.

[2] 叶蓓,赵呜芳,王玉柱,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细胞因子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26(1):22-24.

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篇10

【关键词】脊柱侧凸;术后;康复训练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形成弯曲,多数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前后凸、肋骨和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以及椎旁的韧带肌肉的异常[1]。脊柱侧凸作为脊柱外科的难点之一,从治疗、护理到康复等各个领域都包含专科性强的理论,尤其对于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对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开展康复训练知识的宣教不仅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而且根据患者的需求,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共接收脊柱侧凸患者67例,其中男23例,女44例;最大年龄25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12.6岁;其发性侧凸52例,先天性侧凸11例,其它4例;前路手术10例,后路手术5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6例;胸椎侧凸42例,腰椎侧凸4例,胸腰椎侧凸21例;术前Cobb氏角,最大120度,最小45度,平均50度。

1.2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48个月,术后Cobb氏角最大45度,最小20度,平均25度。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感觉、活动功能异常。除一例发生感染外(经抗炎治疗后痊愈),其余无并发症发生。

2术后康复训练

2.1肺功能训练患者多有因脊柱畸形导致肺扩张受限,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在术后,特别是全麻后容易引起肺不张或肺炎,危及患者生命。为此,术后第1天起进行肺功能训练。①有效咳嗽、咳痰方法:嘱患者深吸气,在吸气末端屏气片刻再用力连续咳嗽2-3次,将气道内分泌物咳出;②吹气球方法: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将肺内气体用力吹入气球,3次/d,每次15min;③吹乒乓球方法:将3-5个杯子装满水,乒乓球放入杯内,嘱患者将漂浮于第一个杯子内的乒乓球深吸气后吹入最后一个杯内,每次练习10min[2];④向装有水的密封瓶内吹气:方法:密封瓶内装半瓶水,将吸管一根插入瓶内,深吸一口气后将肺内气体吹入吸管,见水面出现水泡为有效,2次/d,每次15min;⑤扩胸运动:注意进行该运动时两肩尽量后伸,2次/d,每次15min。

2.2胃肠功能训练腹胀是胸腰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部呈膨胀状态,肠充气,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严重腹胀可使膈肌升高,影响呼吸功能,也可使下腔静脉受压,影响静脉回流[3]。术后当日起,行以下功能训练:①腹部按摩法:指导病人以脐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2次/日,30min/次。②做自主收腹、缩肛活动,3-4次/d,5-10min/次。

2.3肢体功能训练(1)术后1-3天,行以下功能训练:①脊柱轴式翻身,1次/2h。②四肢屈伸功能训练,2次/日,10-20min/次。③股四头肌舒缩运动,3次/日,10-20min/次。(2)术后3-5日,行以下功能训练:①颈后伸前屈、侧旋侧屈,4次/日。②耸肩活动,以肩关节为主,进行上举、外展、旋转活动,4次/日,10-20min/次。③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3次/日,15min/次。④对抗性直腿抬高运动外加阻抗力训练,3次/日,10min/次。(3)术后5-7日,行以下功能训练:①五点法和三点法腰背肌功能训练,3次/日,10min/次。②上肢抗阻力训练,应用橡皮筋牵拉上肢作肩上举、外展、肘屈伸活动,5min/次,3次/日[4]。(4)术后7-14天日,行飞燕式功能训练: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双腿伸直,两手自然放置体侧,头肩部和双腿同时抬起背伸,形如飞燕,2次/d,30-50个/次。

2.4负重站立训练术后7-14日,可按体形制作上体支具,在佩带支具坐起无不适后可于床边站立片刻,待站稳半小时后,再佩带支具离床活动,进行负重站立训练:①在床旁进行抬腿及屈膝运动,20-30min/次,4次/日。②下蹲运动,勿弯腰屈膝下蹲,注意保持脊柱直立,3次/日。③甩腿运动,双手扶栏或叉腰,前后用力甩腿,交替进行,5-10min/次,3次/日。④倒退缓慢行走训练,10-20min/次,4次/日。⑤体侧运动:双足并拢,靠墙站立,双手中指贴于大腿外侧中线,一侧中指沿大腿外侧中线缓慢下滑,身体逐渐侧屈至极限,然后还原。脊柱向右侧弯者做左侧侧屈练习,脊柱向左侧弯者做右侧侧屈练习[5],5-10min/次,3次/日。

2.5形体训练①坐位训练:两脚平踏地面,背部紧靠椅背,臀部坐满整个椅面。②站立训练:靠墙站立,双肩及髋部紧贴墙壁,抬头挺胸,收缩小腹,保持双肩等高水平。③卧位训练:睡硬板床,侧睡时双膝弯曲,两腿间夹一枕。仰卧时膝下垫一软枕。④跪位训练:左、右偏坐,轮流进行。左侧凸者,重点练右侧偏坐;右侧凸者,重点练左侧偏坐[6]。

3小结

脊柱侧凸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是脊柱侧凸康复的必要保证,把康复训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从思想上认真对待。术后活动强度因人而异,应注意训练的方法和患者的配合,忌简单、粗暴,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保证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有平.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43-45.

[2]周智.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75-176.

[3]裘法祖,孟承伟,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4.

[4]李雪平,钱兴皋,刘方刚,张辅才.脊柱侧凸矫形术的康复治疗操作规程[J].现代康复,2001,5(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