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十篇

时间:2023-10-27 17:30:50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变革;智慧教育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一些特殊领域(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等)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驱动力正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医疗、教育、能源、环境等关键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在通用技术领域可能尚不能替代人类,但在一些特殊领域,人工智能将会淘汰现有的劳动力。在国外,许多国家纷纷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竞争战略,我国学者也密切关注着人工智能的最新理论进展和实践应用,国务院于2017年7月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策略。“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潮流,引发了教育研究领域的“人工智能热”。当前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大量研究和应用催发形成了教育人工智能概念。目前梳理学术上关于研究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文献主要集中于:

(一)教育理念的革新。“人机一体”将成为未来新的教育方式[1],由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出现所应运而生的智慧教育[2],将对原有教育进行改进和完善。智能技术在改变教育的手段和环境的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出系统解决教育问题的教育新体系,从而真正触及教育的根本[3]。

(二)关注技术的革新。机器深度学习、智能学习的算法、视觉识别以及智能语言识别这些基础技术的突破,为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三)探究教育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学业测评、交叉学科、角色变化等应用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教师角色内涵也将在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共存中发生改变。AI监课系统能够数据化、可视化评估教师的授课情况,将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评分实时调整授课内容,以促进个性化学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育深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新技术融入教育并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技术具有变革人类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能力。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获取或实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所拥有的特征、优势与功能,使其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呢?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继续被安全使用到教育领域?如何通过教育变革来促进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与深入应用,实现教育深层次革命等问题,是目前需要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1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变革的背景

1.1人工智能的内涵及具备的强大能力

人工智能最早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于1956年提出,其研究主要包括机器人、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实质是一种自动感知、学习思考并做出判断的程序。人工智能具有自主学习、推断与革新的能力,推动了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同时具有理性判断力、超强的工作力,只要电力供应不断,几乎可以无限制地工作下去,而且适应不需要情感投入的工作。它的超强能力,源于三个重要的技术:深度学习、大数据和强算力。

1.2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在精力、记忆力、计算力、感知力以及进化力等方面与人类相比,具有突出优势。在医药领域,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普通民众可以享受更为高效、稀缺的医疗资源,解决医疗诊断领域诊断质量不均衡、医生资源不足等问题。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角色多样化、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教育研究提供新技术和数据支撑;极大拓展了教育研究新视域;使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教育方法创新方面、教育手段和环境方面以及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方面均发生改变。然而,看到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挑战。在人工智能浪潮冲击下,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推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继续被安全使用?首先,人工智能专家大都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淘汰大量现有的依靠非脑力劳动为生的劳动力,需要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劳动力。而且,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不太成熟使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只是应用在儿童教育领域,再者,人工智能潜在的道德伦理问题缺乏法律制度规范。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时代将对社会结构以及人的地位构成挑战。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机遇是大于挑战的。教育需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突破和飞跃,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育人成人的发展目标。

2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2.1人工智能与教育目的的变革

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变不仅影响人类未来如何发展,而且极大释放了人类的生产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类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是何目的。人工智能影响教育目的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工智能可能会使人类陷入精神危机。这源于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人工智能将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岗位,工作的丧失将会导致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可能导致所有基于自由主义的想法破产,转而人类所拥有的价值和尊严可能转化为一种“算法”,人工智能带来的职业替代风险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主要是对教师角色的挑战。第二,人工智能有利于培养人的学习能力。从某种角度上讲,人工智能剥夺人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人工智能助教机器人将协助教师实现个性化指导,从而有利于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寻求自我价值和意义的过程。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有利于使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精神能力,这种精神能力大致包括实践动手能力、价值追求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知识以便于更好地完善自我、丰富自我,使教育跳脱“知识为本”的陷阱,发挥“立德树人”的正向作用。

2.2人工智能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一,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也称为深度结构学习或者深度机器学习,是一类算法的集合。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一方面尊重了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挑战。深度学习在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提倡学教并重、认知重构、反思教学过程,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二,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区别以往传统班级课堂授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享受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可视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自适应学习。自适应学习是指人工智能基于对个体学习进行快速反馈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特征,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从而最大程度上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快捷、科学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反馈;持续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其中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高效地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

2.3人工智能与学习环境的变革

首先,有利于搭建灵活创新的学校环境。不仅可以使空间规划更具弹性,而且可以调节性增强物理环境。其次,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区别于以往传统教育强调的统一秩序,更注重个体的用户体验。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等学习环境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的空间环境与学习支持将改变目前学习的学习空间环境。除此之外,随着对话交互技术的逐渐成熟与不断普及,有利于实现虚实结合的立体化实时交互。VR、AR等技术的同步协作也有利于搭建新的学习环境,满足学习者的一系列要求。脑机互动技术的突破有利于实现将人工智能植入人脑,从而改变人类自然语言的交流方式。最后,人工智能通过即时、准确、高效的大数据分析有利于进行精准且个性的学习评价与反馈。人工智能将综合收集所有同学的学习记录,互相比对、优化,从而进行综合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技术可以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学习情绪感知,学习状况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科学化;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等的出现,为教学环境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3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将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分析、3D打印、模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个性化教育服务、教育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等产生根本影响。2018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本)指出了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通过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进而影响教育阶段的不同过程。具体见表1所示。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范式 技术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58-02

一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1.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迅速普及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迅速普及,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高度融合,现代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正在大数据化,并不断地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当前的大学中,绝大部分同学都拥有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终端在大学校园迅速普及,使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智能化的新环境。

2.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管理提供了变革条件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在现代生活中与每个移动互联网使用者息息相关,在移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大数据制造者、分享者和被分析的对象。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随时随地都会产生新的数据,大数据技术的特征可以用“4V”来概括:(1)Volume,即容量,指大数据信息保存数据的海量性与完整性;(2)Variety,即多样性,指海量数据的多样性及数据内在关联;(3)Velocity,即高速,指快速满足用户实时需求;(4)Value,即价值,指大数据对用户的价值性。

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与大数据提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管理出现了新的变革条件,例如通过无线信号实现掌上办公,技术人员对手机OA客户端进行二次开发,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方便地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实现掌上实时办公。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手机实时了解学生群体的思想动向,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机遇

1.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量化奠定基础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定量研究往往备受关注,因为定量研究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其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定量研究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定性分析本身。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使这种局面彻底改变。借助大数据,一切事物都变得可量化,包括人们的思想、情感。我们的研究始于数据,数据使我们发现了以前不曾发现的联系。它必然催生量化研究方式的新崛起,而这种新的量化研究将极大地改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研究范式。

2.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为推进思想政治在线教育提供支撑

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大数据提取的技术称之为云计算。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用户可以实现“泛在学习”,即只要通过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支持,达到5A学习:Anytime(任何时间)、Anyone(任何人)、Anywhere(任何地点)、Anydevice(任何设备)、Anything(任何内容),任何用户可在任何地点、时间、设备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用户所需求的学习数据都通过云计算技术提供,自身不需要维护设备与软件,学习资源空间极大丰富,学习成本降低,便利性极大增强。

以美国苹果公司手机APP为例,iTunes U是为苹果智能手机用户定制的免费学习程序(Free App),苹果手机用户可以接受移动互联网中所有的学习课程。在使用过程中,苹果公司设计了多元化学习方式,如学习内容的视频播放、音频播放、PPT文稿、参考书目,还可以实现学习进度浏览,将已完成的学习勾掉,当出现新的学习任务时用户会接收到实时信息推送。不仅如此,iTunes U APP还可以与其他应用软件搭配使用,例如,用户通过iTunes U连接移动互联网,云端获取iBooks里记录的笔记内容,iTunes U与iCloud结合可实现用户学习中的文稿、笔记和书签在多个设备上无线实时更新。

美国苹果公司APP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数据支持,另一方面高度普及的智能终端设备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接收端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把握机遇,将传统的优秀革命文化理念与现代化技术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思想政治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学生时时学习。

三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革的方式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理论层面要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实践层面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两者并重。

1.注重理论层面研究范式的量化转变

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量化转变,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变革。(1)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资源,确立网络环境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范式相结合。加强基础数据信息分享与合作,与数据资源提供者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与社会各界合作,通过合法方式建立数据信息平台,挖掘高质量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内容丰富、来源扎实的基础信息。(2)建设一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分析人才队伍。(3)建立各层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平台,用于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分析,深入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

2.注重实践层面的技术优化,提升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智能软件技术人员合作,开发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教材软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进行,在当前碎片化学习的流行中,拓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空间,加强教师与学生网络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移动软件开发者进行跨专业合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互联网化再梳理,开发成为适合高校学生实时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手机应用软件,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下的教学变革,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3

关键词:智慧教育;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陈波涌(196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刘青(1993-),女,湖南张家界人,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高职贯通的课程衔接研究”(编号:ZJC2012080),主持人:唐智彬。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10-06

一、从智慧教育到智慧职业教育课程

2010年11月美国《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以下简称为NETP2010),通过将教育领域应用技术的状况与近三十年来企业部门应用技术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对比,发现教育改革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基本理念。2012年3月,我国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为《规划》),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供不懈动力与支撑。

在教育系统中,学校教育系统是制度化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显然应当是“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关键及主要内容[1]。作为人的解放的基本形式,教育过程中人必须取代知识、技能而真正成为教育的目的,不应只终止于某种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的获得,要进一步在向完整的人的生成复归的过程中把这些方面平衡地协调整合起来;教育过程也必须和历史运动现实地统一起来[2]。课程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手段。因而,“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的核心部分。课程应在内容上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关注当下教育活动所发生的具体时代情境。当下,信息化是最显著的时代特点,学校教育结构性变革的核心则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开发面向学生的能力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的智慧课程。

理解智慧课程,首先要理解智慧教育。2008年,IBM在智慧地球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智慧教育。基于智慧教育,许多专家学者又提出了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程等。从形态上看,智慧教育是数字化和信息化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智慧课程是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教育形态的实践载体。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智慧课程的内涵进行了相关的界定。张琪认为智慧课程是在智慧教育框架下,帮助学生提高智慧生成与应用含量、培养时代价值观和思维特质、综合运用新学习工具与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教育过程及评价等优化重构的“灵巧”课程体系[3]。汤伟则认为是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发展过程中,挖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使学校形成有慧眼和慧心的大智慧群体[4]。陈琳等从课程本质的视角,指出智慧型课程是着力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和适应时代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更富有智慧地学习、教师更富有智慧地教育教学的课程[5]。不难看出,智慧课程是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依托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程活动中共同成长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即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6],课程是教育过程中各类因素的中心,是“教”的主要内容,培育人才的过程,主要是课程实施的过程。赋予课程“智慧”,才能培育智慧之人。

基于上述分析,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可以初步界定如下: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智慧教育的基本框架,以培养学生应对未来世界的“生活与工作的智慧”为取向,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为基本路径,以“人机协同”的智慧学习环境、多种学习工具与创新学习方式为基本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习得内容过程及评价等优化重构的课程体系。通过智慧课程的实施,一方面,利用智能的手段为学生获得进入职业世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与素养,改进学生的学习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智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与教师在此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生成智慧。智慧职业教育课程既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核心特征

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育带来各种新的可能。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和口耳相传,到后来的印刷术,到世纪初的互联网,再到如今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人类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愿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多媒体教学出现,这是智慧教育的初始形态,当今,在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变迁――教育变革三元互动结构中[7],以教育信息化Ф教育现代化成为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趋势。智慧课程将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难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成为驱动职业教育转型的结构性力量。智慧课程是“教育+互联网”的最集中展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在实体中介中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将有效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改变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著的问题,引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具备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部分核心特征,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重要特征:

一是选择性。智慧课程是在信息技术这一“时代催化剂”的作用下课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信息化元素充分融入教育后的课程新理念。从课程的形式上,智慧课程理念催生出一朵朵课程变革的浪花,MOOCs、微课、网络视频公开课等都是智慧教育理念下的新课程形式。学校教育从仅限于校园到跨越校园围墙,只需通过某个平台就可以在线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学校教育形式和个人学习方式都显在和潜在地发生变化,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等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学习者从个体学习需求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安排等,由此带来学习评价的相应改变,彰显个性发展需要,从而实现课程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课程。

二是开放性。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体现了时间、空间与结构上的开放性。在时间上,智慧课程的形成是持续修订、持续完善、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不断试用,最终走向完善。在空间上,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呈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需求的人群,可以随时通过链接互联网,接触或下载相应的智慧课程资源。基于平台,课程学习者能及时了解课程开设的信息,如排名情况、下载量、好评度等。从结构角度来看,智慧课程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课程资源以共建共享的形式,一方面,课程开发者的智慧为学习本课程的人分享,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习者的思考与激情,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课程学习者为课程的完善贡献自己的智慧,学习者通过批判性地学习课程,在理解与接受课程知识的同时,提出改进课程、完善课程,并逐步生发出课程智慧。

三是先进性。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缘起与发展于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这个现代化时代紧密相连。先进性首先体现在内容上,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应该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最前沿、最重要的内容,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最新需求。其次是教学方法先进。智慧课程不仅仅是利用最先进信息技术开发的教学资源,同时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最新发展,融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突出了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的最新探索。再次是依托平台先进。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空间局限,依托我国各类教育平台,将智慧课程的开发成果通过最便利的平台,分门别类地展示课程,引导学习者进入相关学习平台,并最终成为引领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

四是友好性。传统课程的最大缺陷在于封闭性,这种封闭性直接影响到其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智慧课程的友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慧课程的“易获得性”,即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非常便利地获取到相应的课程资源,随时随地开始学习。二是智慧课程自身设计的便利性,突出界面友好,结构清晰,内容重点突出,特点明显,学习者根据课程框架,确定自己的学习安排。友好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三是智慧课程为职业教育学习者提供了许多的机会,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还全面支持泛在学习,既服务于在校学生,又支持社会学习者,支持学分银行。帮助人们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后,可以根据生产、科技发展的需要,获得各种自己目前职业或者未来职业所需的各种培训的机会,鼓励学习者用一生的时间来充实、完善自己,满足自己对教育享受的需要。

五是研究性。智慧课程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交互环境中进行学习[8]。其区别于以往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探索性,这源于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与职业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深度结合。课程内容上,通过融入职业教育探索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欲。培养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作为创新意识与创新素质的培养基础,以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学生凭借虚拟环境的优势,尝试不同的角色参与工作过程,进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完全进入探索过程,直接接触感性知识来强化形象思维,使学生把不合理的随意调节转化为从中总结经验的手段,从而给予了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是立体性。立体性首先体现在智慧课程的呈现形式上。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不仅仅是授课视频资源,还包括相应的文字教材、配套练习、技能细节讲解视频、学习自我评价和诊断平台以及其他拓展支持资源。所有资源的集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灵活选择最适合的优质资源,并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与手段,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其次,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体现在能力培养的立体性上。智慧课程从来不限于以某一个特定的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终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探索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智慧课程体系既突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对职业技能的重视,这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注重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如信息素养、新设备操作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等,这是学生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世界的重要素养;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育,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眼界视野和数理思维等纳入智慧课程的总体框架,并进行重点培养。

三、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实施及评价

一个社会若按自身的形象塑造其成T,最有力的工具便是教育[9]。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实施媒介,一直是学生通过教育走向社会化的实体中介。科学的课程开发将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社会和学校三者的发展需求,是调节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矛盾的根本手段。课程开发是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变革,其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越来越显著,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将呈现什么特征?这些特征将如何体现在智慧课程上?

(一)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定位

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目标应体现当今经济社会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明确提出,教育要“反思课程编排”,重申人文主义方法,要努力发展更加适应实际需求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多样化和灵活性,以便调整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这意味着要确保个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最有效掌握和应用职业适应能力[10]。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谈到:“虽然专业技能和技术对于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过渡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技术和技能,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改变,那么他们就本末倒置了。如果我们只改变学生学习的技能,而不改变他们的观念,他们就会依旧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高效的劳动者。这样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就会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实用主义心态去开展经营活动”[11]。国内学者的调研也发现,我国的学生最缺人格培养、通识性能力缺失及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能力偏弱[12]。从这一点看,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任务是培养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创新型人才。既要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职业人”,更要培养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智慧人”,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结合布卢姆关于认知领域教学目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6个层次分类[13],智慧课程要超越简单的知识性课程目标,着重通过知识和认知过程的不同结合方式来厘定课程目标。具体说来,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目标将定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世界的职业技能,并着力于提升学生的“可转移技能”“二十一世纪技能”和“非认知技能”,其中包括交流、数字素养、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及创业能力等。课程不仅要服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指向并服务于学生的素养以及创新创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以富有创造性和负责任的方式运用有关知识(信息、理解、技能和价值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他人建立新的联系[13]。总而言之,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定位于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工作智慧、生活智慧的生成与应用,培养学生符合时代的价值观和思维特质,并以此作为课程实践的取向。在实施上,依托信息技术,探索各种课程形态的创新创造、互动互补的方式与途径。

(二)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智慧课程要有智慧型的课程主体关系,即智慧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要改变“教师在讲台上自我表演,学生充当看客或听众。所谓知识也好、信息也好,都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14]的问题,智慧课程的教学实施应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实现,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15]。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根据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师生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尤其鼓励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和协作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如翻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对象的不同、培养需求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教学实施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在师生互动交流与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演说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探索与创新意识等得到尊重与培养。此外,重视探索性与研究性是职业教育智慧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特征,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听课与探索、理解与创新紧密Y合,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以探讨的态度、批判的角度进行学习,一方面,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得到更为深度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能更深刻理解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

在智慧教育的背景下,课程评价同样凸显信息技术在其中的重要意义。首先要建立职业教育智慧课程规范,确定智慧课程的基本要求,明确课程的完整性、适应性和体系性,完善智慧课程规范的评价标准。其次课程内容评价,即课程覆盖相应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在构成、组织、呈现以及更新速度方面的总体性评判,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融合程度是课程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再次,智慧课程的评价还包括教学设计的体验。从这一角度出发,智慧课程的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较高创造性、较高参与度和较愉悦的学习体验,在兴趣与动机、教学设计层次目标以及学习反馈与交互方面形成明确的观察点。最后,智慧课程评价还应该关注课程实施的支持构件,如支持智慧课程学习的设备与网络环境,并有充分的软件技术条件、平台以及管理技术,这些主要是从运行环境、操作与应用、兼容性以及开放程度等角度进行评价[16]。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实施过程应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融于课程的各个阶段,既要评价开发,也要评价实施;既要评价结构,也要评价内容;既要评价基础条件,也要评价支撑条件;既要充分考虑智慧课程的创新要素,也要关注传统课程的经典因素。

四、推进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按规划、分层次推动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建设

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建设职业教育精品智慧课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配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开发规划与发展思路,按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通用能力类课程等课程类型,分层次推动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开发。通过建设一批、总结做法、提炼经验、带动一批,逐步形成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经典之作,构建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体系。

(二)发展与智慧课程相配套的智慧评价,以评价促课程建设

智慧课程要有配套的智慧评价,以课程评价促进课程建设。在职业教育智慧课程评价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有关学习平台,挖掘与收集学生学数据,通过分析学生的智慧课程学习行为,形成更为科学、智能、严谨、精准的课程评价。通过确定与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相配套的智慧评价体系,学生将形成对课程学习评价的全新认识,在课程学习目标、学习要求、重点难点等方面都将有更科学准确的认识。智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过程。通过建模,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内容挖掘、结构挖掘和使用记录挖掘,完整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逐步积累学生的学数据,并对学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促进智慧学习与课程研究,从而有利推动智慧课程建设。

(三)加强适应智慧课程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

智慧课程从建设到使用,都离不开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的支持。建设一支适应智慧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与评价的教师队伍,一是要使职业教育教师走出封闭的课程意识,理解信息技术重构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发展互联网思维,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从思想层面理解智慧课程的建设理念与需求。二是逐步强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为教师参与智慧课程开发与利用智慧课程奠定基础,这也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授课、网络学习等方式,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三是利用名师的典型效应,总结智慧课程开发、应用的典型经验,带动其他教师的参与。四是要为教师参与智慧课程开发与应用提供有利条件,从经费、设备与时间方面得以保证,并鼓励和保护教师的探索行为。

(四)加大智慧课程的共享平台开发力度,提高课程的开放性和利用率

智慧课程将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不断进步。因此,应加大智慧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力度,逐步形成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准淘宝”市场,搭建一个课程资源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自己的课程。利用现有的“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基础,将优质智慧课程资源精准地推送给每位学生。同时,也可以在自建平台之外寻求其他的平台空间,与国际化慕课大平台,如Edx、Coursera等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将相关课程在知名平台上线,有力扩散我国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影响范围与纵向深度。

(五)加强研究,将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建设引向深入

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也因为职业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推动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理论研究,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理论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深入:一是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理论研究,对厘清课程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以及课程模式等问题有深刻意义,这是我们理解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一些基本问题的基础。二是研究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教学与应用模式,并对应用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让职业教育智慧课程落地,不断提高智慧课程建设水平。

总之,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在各种因素、部分、全部内容的复合最后完成之后,结果才能降临。静待花开是在纷繁的教育事务和问题中的一种自觉,是对人和教育的一种理性[17]。因此,不管是传统课程还是智慧课程,都只是促成学生生成智慧、全面发展的一种影响因素。要实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创新型智慧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期待有智慧的课程,更期待促成智慧生成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教育者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耐心与不懈付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J].教育研究,2015(11):78.

[2]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537.

[3]张琪.技g变革视域下学科智慧课程建设――基于“长尾”评价的研创课程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15(3):89.

[4]汤伟.在“智慧课程”创生中体现校本特色――关于学校课程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8(1):68.

[5]陈琳,陈耀华,李康康,等.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课程开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4.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

[7]祝智庭,管珏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4(1):5.

[8]王济军.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05(5):56.

[9]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10]UNESCO.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EB/OL].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2015年出版,巴黎.http:///new/zh/education/themes/leading-the-international-agenda/rethinking-education/.2016-4-6.

[11][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 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3.

[12]阎光才.我们的教育缺什么?[N].光明日报,2016-01-05(13).

[13]王小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课程目标制定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4):22.

[14]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96.

[15]何克抗,等.“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2):5.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服务;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生产一线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生存和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息息相关。《中国制造2025》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新的使命和任务,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技术服务与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更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院校必须紧密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加大专业改革力度,从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管理等方面,大力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为国家战略发展和湖南智造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

1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在智能制造发展的新阶段,制造企业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制造水平的进步将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也将面对一系列新的改革,企业发展趋势、岗位及人才需求变化对高职教育正在发生冲击,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市场岗位对接正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企业的岗位设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些传统岗位,比如工时审核员、晒图员等岗位正在消失,由此,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就业市场的冲击将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智能生产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将产生新的工作岗位,如设备维护维修人员,数控操作编程人员等,需求旺盛。传统岗位的减少和新岗位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二是面对新的工作模式,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高度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智能化生产系统中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主流。对从业者的要求更高、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快、等特点和趋势。

2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意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教育供给,包括高职教育供给远远没有满足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这既有教育总量的问题,更关键的是由于教育供给与人民需求之间不匹配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因此,该理论应用到高职教育当中则应该理解为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深刻分析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和能力要求,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专业动态调整、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课程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执教能力等方面实践,盘活资源、提升效益,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培育和激发高职教育发展新动力。

3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3.1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永恒的主题。校企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育人机制的耦合作用,无疑是实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最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制造业,校企双方共同编制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训就业,达到生产与教学一体化,为企业“个性定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3.2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更高

智能制造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对高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具体为迫切需要一批爱技术、驾驭技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研发人才和既掌握系统理论知识、又能转化先进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3.3对专业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缘于智能制造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目前单个专业建设的模式,以对接产业为引领,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构建特色专业体系,为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奠定基础。

4高职教育服务智能制造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要使命,其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联系更加紧密,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能主动关注并紧跟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改造步伐,服务企业人才需求更加精准、有效。但受限于办学层次的影响,对行业前沿科学技术水平把握不够,引领行业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由此,在智能制造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能力疲态犹显。

4.1产业引领能力缺乏

在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主要科研力量、项目、资金绝大多数流向本学院校和高水平院校。其次,重视科学研究但成果转化率低,大多数学术研究成果脱离国内产业实际水平,指导性不强,不能从战略上引导产业发展。

4.2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提升竞争力较为可靠的路径是工艺层面的突破。这就是我国高职教育提出要培养“大国工匠”的核心意义所在。而技术精湛的工匠培养关键在于校企深度合作,而我国目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学校高职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深度还远远不够。

4.3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不够

坚持以市场导向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依据。面对智能制造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了要以专业调整进行适应,但受到学体制机制不活、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不准等因素限制,其力度还远远不够。

4.4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人才培养最终要依托课程。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建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基于实际岗位职业能力设计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最直接有效的载体。这就涉及如何开发基于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并进行课程组织的问题,这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如果缺乏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只会是一种概念或理想,无法满足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的需求。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服务智能制造的策略

5.1以专业动态调整促进专业结构优化

目前,部分院校在专业规模上追求专业数量的大而全,导致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培养成效低、无特色,甚至与市场需求脱节,出现结构性浪费;同时,专业动态调整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及时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职业的要求,从而出现结构性缺失,更无从引领产业发展。高职院校应首先深入开展企业调研,以调研报告为依据,根据区域制造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相应地规划、优化专业布局,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适应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促进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同时,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与制造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群,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服务智能制造业发展的特色专业体系。

5.2以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能力递进为主线,践行校企双主体育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智能制造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在此平台框架下,实施企业定制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等多样化人才培养等个性化发展路径,形成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需求、校企共同参与制订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并注重对行业新技术的引入和遵循技术技能习得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三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结合专业特点,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为宗旨,改革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网络课程、技能竞赛、第二课堂等手段,强调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5.3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人才精准推送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教学形式。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寄语职业教育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把工匠精神刻在学生心中、把创新意识融入学生血液”,因为只有把专业建设产业链上,才能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健在开发区里,才知道人才需求的动向,知道需求,才能提供供给。这无疑是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高度认同和总结。高职院校服务智能制造的供给侧改革,必须在课程改革、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训条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技术研发与服务、产业孵化等多方面深化校企合作,才能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校企双赢、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5-10.

[2]王振洪.高职教育如何打造“中国教育升级版”[N].光明日报,2013-11-22.

[3]谢勇旗.高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1(4):21-24.

[4]朱雪梅.美、德、澳三国高等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30-34.

[5]潘懋元口述.潘懋元教育口述史[M].肖海涛,殷小平整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卢志米.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85-89.

[7]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4(2):78-80.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5

人工智能是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到高等教育活动中;高等教育也将迎来人机协同的智能时代,必将会对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产生冲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和文件的出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和坚实的保障。高校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通过可视化分析探究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中的热点以及发展趋势,对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以及“人工智能&高校”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条件为中文期刊,文献时间跨度为2016-2020年,共检索到期刊325篇。其中,CSSCI共43篇,这说明我国学者在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较少,研究深度有待加深。将检索的文献选中,以SATI软件所支持的Endnote格式导出。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共词分析法,它通过文献中共同出现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强度,反应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过程为:首先,将导出的Endnote格式文献导入到SATI中,并将其转换成XML文件格式,进行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得出高频关键词的排序。然后,将利用SATI生成的共词矩阵导入到Ucinet中,并利用Netdraw对高频关键词生成的图谱进行中心度的分析。接着,再利用SATI生成关键词的相异矩阵(由于相似矩阵中为0的关系较多,会对聚类效果会产生影响),将相异矩阵导入到SPSS中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进而分析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根据阅读的文献以及研究的热点提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三、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介绍

绘制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文献发文量的折线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年度发文趋势。如图所示,2016-2020年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文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2016、2017年,发文量均在十篇以下,说明高等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萌芽阶段。2018年发文量开始逐渐上升,虽然低于50篇,但是相比较于前两年有了较大的提升,说明高等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开始初步发展。2019、2020年发文量明显得到提升,说明这两年我国学者开始逐渐关注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高等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对2016-2020年文献发文量的解读,预测2021年总发文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

四、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利用SATI3.2、Uciet6.0以及SPSS26.0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对导出的文献进行分析。论文中的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论文的研究方向以及所研究的主题,因此统计文献中关键词的频次,可以间接观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SATI3.2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将表达意思相同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比如将人才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合并)剔除挑战、影响等词,选取频次不低于4次的为高频词。利用Ucinet对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进行格式转换,转换成为##h格式,然后将其导入到Netdraw软件中,对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进行中心度分析。结果如图所示,高频关键词用节点表示,点越大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说明该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的作用越大;节点之间由实线连接线越粗,代表相连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强。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下图:首先,节点大小,除“人工智能”“高等教育”“高校”外,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比其他节点要大,说明较多的文献涉及到该领域。因此,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次,连线距离,人工智能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人工智能处于边缘处,并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较少,说明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少,关注度不高,有可能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如图所示,高校教师、学科建设将各个节点连接了起来,丰富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体系。通过分析后,将高频关键词进行分组,处在同一分组内的关键词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因此共词聚类树状图可以展现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利用SATI导出关键词的相异矩阵,并将其导入到SPSS26.0中,利用系统聚类法对关键词的相异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以Euclidean距离作为变量距离,使用瓦尔德法(Ward法)绘制聚类树状图。如图所示,图中纵向是24个高频关键词,横向的长度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根据聚类树的结果,笔者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人工智能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包含教学模式、成人高等教育等关键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多为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促使其迅速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第二:人工智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包含虚拟现实、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新工科、高校教学、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服务等关键词。智能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再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全方位评估与分析,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该主题主要研究智能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从而制定出更加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人工智能完善高校智慧教育的发展。包含高校教师、高等教育、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就业、教学改革、高校财务、思想政治教育等关键词。该研究主题包含两方面,一是对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硬件应用的研究,如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支撑,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二是对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改革的研究,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促进高校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发生变化。

五、发展趋势讨论

结合阅读文献以及对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热点的分析,笔者提出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完善高校教育人工智能

教育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以大数据作为基石,通过算法模型进行分析、模拟和判断,构建自适应学习环境,形成人机融合的教学的方式,探索学习者学习发生的条件,并为其创建新的学习条件。教育人工智能是多学科融合的新兴研究领域。高等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响应国家政策,并与各级政府以及企业携手前进。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以期促进教育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二)延续教育使命,发展终身教育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吴酉民指出,“未来的大学应该成为一个可供终身学习的地方,支持人们有创意地生活的场所。政府、企业要携手并进,高校要对终身教育有足够的了解,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迎接AI时代和终身教育时代做好准备。为了应对智能时代给各行业带来的冲击,高校应该贴合各行业的发展的现状,开展符合行业发展情境的课程,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满足人们继续学习的需求。

(三)注重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国家要提高人工智能的发展,则需要增加高等教育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的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AI时代高等教育更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逐渐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进而培养更多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型创新人才。兴办人工智能学院是高校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高校在创办人工智能学院时,应结合国家政策以及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既要符合发展的共性又要具有其自身的个性。

六、研究结论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6

关键词:高职教学 智能手机 教学改革

一、智能手机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的背景

1.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信息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行为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智能手机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后发载体,它的运用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2.学生的现实背景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今高职学生的必备品,学生人手一机,经常用手机聊天、玩游戏、看视频……智能手机有着类似于电脑的性能,随身携带便捷,有更加人性化、多样性的应用及PDA办公功能。因此,应转换思路,利用手机辅助课堂教学,践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智能手机应用的教学实践

智能手机以其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和APP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信息化学习平台,也改变了教学方式。使用手机APP应用――云班课,教师可以将课程信息、学习要求、考试安排、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源即时传递到学生的手机上,让学生的手机变成强有力的学习工具。

1.运用智能手机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手机APP应用――云班课,辅助课堂教学。学生登录云班课,用自动统计功能,教师马上就能知道出勤情况;学生用手机看教学视频,参加讨论,上传测试答案,及时获得经验值奖励,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2.运用智能手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更易于接受形象事物。利用手机应用微课,把问题化复杂为简明,化不可见为可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例如计算机教学中“层的概念与应用”,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把“层”的概念做成动画,并加以录屏、文字说明和解说配音,做成微课,学生在手机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与应用,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再配合选择题练习,就可以轻松地理解与掌握。

3.智能手机应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1)完成小组任务。运用云班课的小组任务功能,将学生固定分组或临时分组,分工合作完成一项较复杂的任务。小组成员上网查询,讨论交流,画图说明,提交PPT任务成果,汇报演讲。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其他小组在手机中为该组打分,完成组间互评,作为平时成绩。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怎样分工合作、怎样公正评价的思想教育。

(2)促进全班交流。由于上课时间有限,以往教学中只能是有限的学生交流,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见解。开启云班课头脑风暴功能,学生都有机会发言,相互启发。例如,学习SIP的组网与工作原理时,教师先在云班课中SIP的组网与工作原理的视频动画,然后提出思考问题。有学生用简单的文字提出一个想法,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促进学生理解SIP的组网与工作原理,进而理解每个元件的作用。

(3)完成即时检测。利用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每个学生看视频的百分比、时间,教师都能从教师端看到,便于督促。学生认真看完视频动画,做完测试题并上传后,马上就能看到正确答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错误原因;教师及时统计错误题目,马上知道哪些内容学生还没有掌握,有针对于针对具体问题,及时纠正讲解。

三、小结

利用智能手机及应用软件辅助课堂教学,不仅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教师也多了一些应用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学习意识的提高,基于智能手机的教育教学应用必然会在信息化社会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立荣.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现代装备,2010(18).

[2]李候清.职教性与高教性结合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

[3]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指出,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网络化普及应用、系统集成式创新和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四大驱动力。随着更多“AlphaGo”的出现,未来的工程科技人员需要应用现在还未出现的技术,去解决还未出现的问题。科技革命改变教育内容,信息革命改变教育模式,工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帮助未来的工程师们建构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并且更加注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一、更新工程教育理念,驱动改革持续深入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一定是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必须充分关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技术所带来的颠覆式创新,研判未来10年、20年就业与职业更替变化的重要趋势,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在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上,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始终对焦需求、聚焦服务、变焦应用;二是坚持对标国际最佳实践,更加强调与现代工业文明和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工匠精神”;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等理念,高质量建设工科专业。

二、主动布局“新工科”建设,服务新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是发展新动能的源泉,以绿色能源环保、互联网等为重要内容,以新技术革命为引领,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突破,以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标志,以人力资本的高效投入减少对物质要素的依赖,推动了新一轮生产方式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实践证明,新经济发展越快越活跃的地区,发展的新动能就越强劲,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韧性和回旋余地相对更大,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空间、前景也相对更好,能够有力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但应该注意到,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已经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现象,面向光子与量子芯片、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等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的人才培养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必须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新经济急需紧缺人才,提前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计划”是工程教育改革“试验田”,主要任务是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6年来,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参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工程认证标准,从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培养标准、制订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培养方案、重构面向工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建设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参与高校和企业反映“卓越计划”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对企业的适应能力有明显提升。

为更好地服务制造强国建设,制造业相关的“卓越计划”专业或学科,一是必须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相关行业部门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建立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协同机制,加强高校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双向交流;二是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变革,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三是扩大工程教育对外开放,既培养一批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留学生,又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为我国制造业对外输出做好人才储备。通过深入实施“卓越计划”,在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发挥示范作用。

四、推广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14年以来,教育部组织高校与阿里巴巴、v讯、谷歌、英特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2016年,60余家企业项目2500余项,资助经费约1.12亿元,提供云平台、软硬件免费使用权价值近4亿元;300多所高校与企业深入合作。

企业通过协同育人项目可以密切校企合作,一是可以培养一批认同企业理念、胜任岗位要求的未来员工;二是可以培养一批认可企业标准、熟悉企业技术的潜在用户,从而占领未来市场;三是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意和技术;四是可以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应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积极参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从而提升制造业整个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

高校通过协同育人项目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是可以汇聚企业资源支持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为高校提供重要但自身缺乏的重要知识或资源,如前沿技术、实践师资、现场环境和先进设备等;二是有助于搭建合作平台,破解实习难题,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营造更好环境;三是可以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高校应高度重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提前谋划,积极申请,做好做实,以此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  整体观念  一体观念

    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因此,对因乐接受与音乐陶冶的教育批判就是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

    1.“音乐——智育”观念:“五育”观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智育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和推动;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导致智育内容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深化与变革导致智力观和智育观的变革。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把智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之容器的传统智育观。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智力绝不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而是个体全身心都参与的把握世界的活动方式。智力起源于外部动作,头脑中的智力活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外部实践活动(包括直接和间接经验)在思维中的内化、抽象、再现或预演。人的智力活动不仅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更主要的是在规律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中选择和确立实践目的、寻找手段、方法、设计实践程序并预测出实践的结果(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正是人的智力活动所具有的超前性和能动性。   

    因此,音乐艺术领域对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特殊形式认识中的一系列新突破,由此使人类正在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力观,开拓全方位、多层次智力研究的新天地。在这种崭新智力观的指引下,音乐智育观正面临一系列跨世纪的历史性变革。这必将引起智育王国价值尺度的变革。 音乐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与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 这与古人的雅俗音乐观念十分相似。  

    2.“音乐——德育”机制:人类所面临的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文化价值观念,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何乐仁乐智、成贤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历史经验,品德不仅指向至善,同时也应兼含责任和权利。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世界中,品德必须转化并提升责任、功利和权利,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而按照中国哲学智慧的启示,责任、功利和权利 ,必须以德性为归。当代西方伦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权利的利用而忽视其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结果反而丧失了权利,因而萌发了回归品德伦理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 ,也亟待从德性的立场接纳责任、功利和权利,进行哲学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德育范畴的澄清与德育模式的现代化德育在个体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在许多情况下,感性与理性、利益与道德往往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怎样才能保证用道德战胜利益和欲望,取得对个体行为的支配权呢?这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坚强的意志力。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个体调节自身行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培养和发展这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正是道德教育的实质所在。

    现代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富足起来。但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却在解决物质生产领域的矛盾时激化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当年席勒深刻批判与揭露了在工业革命开始时便显露出来的严重社会冲突与人格分裂,把美育视为治疗的一剂良药,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高度理解技术,从而将各派救世主眼中需要超渡的芸芸众生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引导他们驾起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一体化的命运之舟,开始了向真善美统一之“彼岸”趋近的现实航程。一百多年的文明进程充分肯定了席勒的天才和马克思的明智。如今,情感世界和美育王国的探秘对各门学科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甚至被移植到人以外的生命学科。哺乳动物的“音乐胎教”和绿色植物的“音乐欣赏”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和谐的音乐不仅是人类的特殊需要,而且是一切生命的共同节奏!

    3.“音乐——社会”文化和谐:现代社会中人类需求发展最复杂、最丰富的层次莫过于情感。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又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培养个体情感的手段和途径正是广义的美育。当代美育早已超出艺术教育的狭窄范围,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音乐成为现实生活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从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丰富的艺术细胞中,人们认识到美育对创造性思维的深刻影响;从文明个体道德自律的美妙乐曲中,人们体验到美育对个体品德行为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巨大陶冶作用。 现代美育不仅广泛渗透在智育、德育之中,成为沟通真与善的情感桥梁,而且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与时代使命。   

    有人认为:“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与美育有关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必将导致美育和教育价值尺度中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用新世纪要求的新美育观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将会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这显然有助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克服个体自我中心化与民族自我中心化,并从外来文化中清除有害的毒素,吸崐取宝贵的营养,有效地防止各种现代化相伴而来的“现代病”,实现美化个体、美化社会、美化自然的高度统一。“(桑新民《 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4。“音乐——学校”素质教育: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一个从儿童时期到成为社会的人,对音乐感情的体验会随着社会实践、生活积累的不断丰富,而得到提高,同时也将会从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所以,对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想。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研究者从技术和装置入手,开始解决音乐心理的非实时测量与音乐进行的时间性之间的矛盾,使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的测量技术进入实时反应和记录的时代。研究涉及的音乐情绪反应和音乐认知反应的测量,多采用问卷、形容词核对表、单维度或多维度量表以及操作反应观察的方式。这些测量方式为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类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与音乐的时间性质相悖。它们收集的数据,是被测在聆听音乐之后依赖记忆所做的反思。另外,这些方法在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反应的研究中,不能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施实时的记录及再现,不能使研究者对音乐进行和被测反应之间的同步关系做出全面、反复、精确和深入的观察。简言之,这些测量及记录方法是非实时的。

    结论:音乐与智育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课题。一方面,它折射出教育观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它不仅涉及到音乐本质属性的科学合理诠释,而且也关系着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正确定位。因此,从古至今这一命题始终为世人所关注。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教学成绩的主要办法。学校教育决策者们突出抓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成为理所当然。如果他们认为音乐教育对其还算有用的话也仅仅是音乐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于是造成了中小学音乐课形同虚设、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的教育现状。

    我们呼吁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否认其具有德育、智育的功能,但德与智决不能涵盖、包容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是德育与智育的“殖民地”,音乐艺术应以其独特的形式美(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复调、调式调性、配器、曲式等)、丰富的内容美、深刻的理性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教育者还必须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9

教育创新 学生 人才培养

21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人才强国战略,以人为本的教育格局。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传承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社会转型、价值重组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呼唤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着力点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一、创新是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

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巨匠,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富民强的重任;恪尽着维护人类生存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天职。实现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它不仅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更是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一次重要变革。

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局出发,以为社会造就一代层次不同的专门人才为己任,转变观念、锐意创新、主动探索,积极实践。

二、顺应时展的要求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呼唤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创新的实践层面上,积极探索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和“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育。

1.角色的转化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精心设计,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教师的“导演”下,历来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理应终止。代之而来的,教师理应积极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自身的指导者转化;此刻,学生则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自身的撷取者转化。师生角色的转化不仅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地位的更迭,重要的是这二者的地位变化凸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改革实践。

2.从教学改革实践视角出发。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不应局限在某些学科,如综合实践活动课,而应在各学科中充分实践其研究性学习的行为。

受传统教育、教育理念的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涉及教育、教编排、角色更迭,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关联学科等,其中的关键则是融入人文精神,以充分发挥师生主体性价值为取向的师生互动教学改革的课堂实践。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这至关重要。诚如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

三、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的关爱与尊重

1.关爱学生的身心成长,为发展学生的潜能创设条件,促使所有学生成才,既是期盼,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激情呼唤,

这种关爱,“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想成为慈祥的、关爱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智慧,以便在自己对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在改革的实践上,这种关爱还应体现在以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取向的师生互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层面,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创造性,体现了对学生最大的关爱。这种关爱不仅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尊重,而且将极大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学习,事业的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如果学生在校过程中,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那么只能产生极其有害的后果。因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折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这样告诫我们:“只有教师关爱学生的尊严感受,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四、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参与了心理因素:一是认识(认知)性活动心理机能,即智力因素;二是意向(非认知)性心理机能,即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主要体现在能力,如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其中核心是思维力,而作智慧活动的学习,则与智力因素息息相关,十分密切。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其中个性是核心。

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配合。离开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虽然也可在智慧活动中进行,但收效远不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为作用所取得的成果。从学生的发展程度来看,凡是学生自身(当做也含一定的外部力量的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发挥,在其成长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善于协调二者的关系,特别是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挥。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篇10

论文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素质教育是当前各类学校教改的热门话题之一。文章对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作了探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但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是值得每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认真去探讨的,本文就这方

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是能够稳定、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能力结构,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由于素质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结构体,所以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及定义也是众说纷纭的,但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是,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要注意素质的提高。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陷入以下的误区:(1)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教师的教学过于控制人的个性的发展,即过于鼓励学生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专心听讲的“好学生”角色行为,抑制学生独立思考、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独立”行为;过于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而轻内在能动;(2)以为开发智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或者是全部内容,并有意无意地用开发智力来代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认为在教学法中多设计一些问题,多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就素质教育了。其实创造力与智力不同,创造力包含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也就是说,培养创造力一定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混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的区别,用开发智力代替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3)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把“教”变成了“训练”。“教”和“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的内容是深邃丰富的且许多内容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没有错与对、好与坏之分的,如书画的欣赏,“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的。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教”的方式,点到为止地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忽视受训者的主动性。许多教师没有区别“教”和“训练”,把“教”混用于“训练”,甚至把“教”变成了“训练”,把学生训练成掌握某种技能或训练成考试高手。(4)学校或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轻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独特性。

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

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所提出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掌握、四种能力和一个健康。

1.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同志曾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也强调: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德育教育放在各项素质教育工作之首。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要的。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庸才,因此,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把它纳入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并采用有力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点,这也是教师要提高的素质之一。

3.“三个掌握”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是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条件。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胜任某专业技术工作,成为初级专门人才。

4.“四种能力”是中等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

继续学习的能力: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不继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习将伴随人生的全过程,学会学习、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的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选择职业定终身的传统择业观念已不是新时期的择业观,一个人一生中会面临着职业的多次变化 ,即使是同一个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职员也会有新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只能在已习惯的、固定的模式里工作,那是很难成功的,在职业选择面前也会显得束手无策的。因此,作为职前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立业创业能力:由于国家改变了以前“包分配”的就业制度,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仍在待业或失业,这现象的主观原因就在于毕业生缺乏立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被动地在等待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没有主动的立业创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光有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立业能力和意识,具体内容有:更新观念,实现学生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转变;激发学生创业动机,培养对创业的浓厚兴趣,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调动学生创业的情感,锻炼其创业意志,形成对创业起调节、整合作用的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生活的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等均是这种能力的表现,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5.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适应社会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凑、工作繁重压力大的环境,一个身体孱弱、心境烦闷、情绪低落的人不可能有勃勃的兴致及充沛的精力去适应激烈竞争的职业世界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有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社会,才能为社会作贡献,才能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高明海.从高职素质教育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