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的文学成就十篇

时间:2023-10-26 17:54:21

国语的文学成就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1

【论文摘要】随着英语成为国际语言,学的人多了,英语的变体也很多。中国式英语就是其一。在不得不承认中国式英语在现今的对外交流当中不可忽视的作用的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式英语,并增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国式英语是一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习惯用汉语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并把汉语的应用规律也放到所学的目的语中,母语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干扰作用,从而产生了一种不标准的英文变体,这种变体叮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中国式英语。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式英语是由于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普遍认为中国式英语是种不规范的浯言类型(morbid language)。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中国足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自古就有。作为拥有人口数量位世界第一的中国,语言的传播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语言既足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吉学习和文化学习也是不可分的。语言学习在文化学习中进行。没有语言作为正规非正规的学习手段,就决不可能学到任何文化。任何人习得一种语言的问时,也该学该语言的文化,因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所以我们说,学习英语就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式英语最早产生是在文化传输的输入中产生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西方文化知识引起的。绝大多数的中国学乍都是在汉语言文化这个环境下学习英语,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成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学生在说英语或存写英语作文的时候所犯的语苦错误有不少其实足“文化错误”。所谓“文化错误”,是指学习者所使用的日的语不为口的语国家的人们所理解或接受。以两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

首先是打招呼。用英语打招呼最常用的的是用“he]1o”,“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用语,随便的一点可以用“Hi”。但是很多外国友人或者外籍教师都发现中国学生不太习惯使用这些打招呼的方式。当那些学生在校园里碰到的时候,更多的是会问诸如:“Have yOUeaten?”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t07”一类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人很尴尬,也小知道该怎么回答。事实上这些就是中国式英语的表现,中国人见面了,都会用这样的问候语来互相打招呼。中国人无视国外保护隐私的习惯,也把这种打招呼的方法用到交流中,势必会造成误解。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面对别人的赞扬的反应。当英语国家的人们听到自己的赞扬的时候,多数是回答“thank you”。但中国人听到赞扬的时候,如果回答谢谢,别人多会认为这个人不怎么谦虚,甚至觉得太自夸了,所以中国人一定会对别人的赞扬表现为自谦或者自我否定。如果不知道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就来了。很多学生在听到别人的赞扬的时候,肯定就会说,“NO,Iam not good as yousay.”等等,初到中国的不了解文化的外教也会觉得不知所云。

由于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导致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一方面说明了在外来语的学习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还相当欠缺。用汉语思维来进行英语交流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英语老师在讲解英语语占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时候很熟练,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文化知识不够丰富,语用能力随之较弱的情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尊重和接纳他国文化就成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内容。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逐步积累,意识到学习语言不应该只学习语法句法,更重要的足了解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开设《英美文化》等课程,对学生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日益与世界接轨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开始慢慢的接触中国式英语,并且认可中国式英语的语法规则和意义的表达。

语言习得的完成,是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标志。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不仅有表达功能,而且还有认知功能,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因此当中国式英语在表达中国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由操汉语的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影响,在英语中夹带中国特点,这也是中国式英语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

要使英语和中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环境中特有的东西要想单纯通过语言让对这一环境一无所知得人了解,往往还是要费一番周折,人们只有通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之后,才能进行真正的沟通和相互了解。这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在的社会文化介绍并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词汇角度出发,中国式英语这时是一种输出性语言,但不可避免的将文化渗透其中,是英语带上明显的中国特色。诸如气功,地方戏曲,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许多名称或术语,很多是通过音译在英语中使用。事实上,很多的汉语借词早已进入英语辞典中,如:WUShu,kungfu,quyi,erhu,yamen,mahjong等等。

我国还有丰富的成语,谚语,典故和警句等,怎么样将它们翻译成英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如果硬将“papertiget”翻译为“scarecrow”就失去了“纸老虎”这一词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这种情况很多,汉语在外来语的吸入中也注意到了。比如“特洛伊木马”,“潘多拉盒子”,“鳄鱼跟泪”之类的。这样的互相渗透,不仪足思想的交流,也是语言的交流。

中式英语比较成熟,直接了当地说事,不拖泥带水,早就得到国际承认,最著名的当属long time no see。英国作家萧伯纳当年曾说过,中国的洋泾浜英语no can(不能)比正宗英语unable(不能)要清晰明了,值得仿效。类似的例子还有“你问我,我问谁”=Youask me,me ask who?

还有些中式英语是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产生的。截取意义完整准确的两个英语词汇的一部分构成新词诠释中文时事词汇。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2

然而,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界,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这一常识,不仅不适用,而且简直还不啻于离经叛道。“语文是什么”这个常识问题,困扰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界竟然长达半个世纪。语文教育专家(更不用说语文教师)对“语文是什么”的解释,不仅悖乎常识,而且还显得荒谬。

近半个世纪来,我国语文教学界对“语文是什么”的权威回答,大抵有三种:

第一种解释,语文是语言和文字。“文”的外延局限于“文字”,不仅空间太狭隘,而且逻辑上也成问题,因为文字只是语言的记录,只是语言学科系统的组成部分。总不能因为汉语的方块字掌握起来比拼音文字难度要大,就规定我国的学生要花12年时间去掌握汉字吧?

第二种解释,语文是语言和文章。把“文”的外延无限扩大了,所有形成书面文字的东西,一份文件、一个合同、一张便条、一个写在黑板上的通知,都可以称为文章;收在语文课本里的都是文章,历史课本、地理课本、数学课本、物理课本、政治课本、生理课本地都是文章,是不是都要纳入语文教学系统?这种解释经不起分析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两种解释,虽然谬误是显而易见的,却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被视为真理。

进入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发动了一场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大讨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育现代化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这场大讨论也有一个极大的遗憾:回避或者绕开了“语文是什么”的回答,未能理直气壮说出常识,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因此也未能确认文学在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中应有的突出地位。于是,这场大讨论前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语文教育界又有了“语文是什么”的第三种权威解释。

第三种解释就是不解释,或者说是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排斥性的否定解释;除了语文不是语言和文学之外,怎么解释都可以;除了语文不是语言和文学之外,就用不着解释了。

我国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是什么”的解释,以及由此形成的语文教育理念,客观上是排斥文学教育,把文学排斥于现代国民基础教育的殿堂之外。这是为什么?

首先,是传统的原因。

虽然我们民族有辉煌的古代文学传统,然而,对文学的排斥却是我们民族封建教育的传统。封建私塾教育选用《诗经》作为两千年不变的经典教材,只是因为《诗经》的特殊性,远远不是意味着我们民族有文学教育的传统。《诗经》只是作为政治读本、伦理读本、道德读本,被选为私塾教育的经典教材的;《诗经》作为文学作品的底蕴,不是被掩盖起来,就是被阉割了。《诗经》被选为两千年不变的传统经典教材,恰恰证明我们民族的没有文学教育的传统,倒是有把文学作品当作政治读本、伦理读本、道德读本的传统。

19世纪末,大清皇帝迫于时世,废除了科举制度,传统私塾教育开始没落,“洋学堂”──现代学校开始崛起。标志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启动而且不可逆转的,是五四启蒙运动。毋庸讳言,我国现代学校教育模式,是全面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现代学校教育模式的,因为我国封建教育传统中没有学校教育的传统。回顾20世纪我国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凡是我国封建教育传统中没有的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劳作等课程,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大纲编定,从教材编写到教学方法,只能引进和学习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走的弯路就少,成效也相对显著。

语文课就不同了。我国第一代中小学语文教师(包括颇有影响的名师和语文教育专家),大多是从私塾教育中走出来的,他们很容易把私塾教育和语文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我国没有数理化和外语的教育传统,却有语文教育传统。这样,语文教育界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学习西方现代语文教育经验的抗拒力,就不难理解了。启蒙运动实在短暂得可怜,来不及在语文教育界发动一场“语文是什么”和文学教育在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中的地位的大讨论,就消退了。启蒙运动后出现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同晚清和民国初年的课本比较起来,文学成分是大大加强了,然而,却还没有形成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的共识,在语文教育界,语文仍然以识字、阅读和作文为主导,文学还没有堂堂正正进入现代国民教育殿堂,更不用说确立突出的地位了。

传统私塾教育以封建伦理纲常为核心,以科举为目标,只设置了一门课程,即包括政治、伦理、道德、历史、识字、阅读、作文等等的近似文科综合课。它的一部分,识字、阅读和作文,属于现代语文教育的语言课范畴,其他部分,特别是它的核心──政治伦理道德纲常,却是和现代语文教育大相径庭的。正因为这样,时至今日,主张现代语文教育以《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为基本教材、以背诵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议论,依然不时见诸报端。

其次,是现实的原因。

20世纪后半世纪语文教改的历程,也许可分为两个时期。

前一时期是50年代到70年代末,其上流理念是,语文是教化的工具,是灌输特定的狭隘的政治目标的工具,语文课被上成政治课、道德课。有的课,如60年代初某校高二年级鲁迅小说《药》的教学,虽然名早曰文学课,实则除了外加的、并不准确的写作技巧的罗列外,仍然是政治课;《药》的所有人物都被牵强附会地纳入阶级分析、政治分析和道德分析的“理论”框架,哪里还是鲁迅的《药》?当然,这责任不在哪位语文教师,甚至也不在语文教参,因为在那个阶级斗争必须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年代里,语文是政治的附庸,鲁迅研究是政治的附庸,文学也是政治的附庸,所谓文学分析课,自然也只能是政治分析课、阶级鉴定课。

后一时期是从70年代末到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理念是确认语文的工具性,断定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文章。

工具论是60年代初提出的,如果把它视为对把语文变成政治附庸的一种不得已的抗争策略,不能说没有积极意义,因为它至少挽救了一部分语言教育。工具论刚刚有点占据主导地位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它就被定性为智育第一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因此,在前一时期,它不能被视为主流理念。70年代末,在文化大革命废墟上重新起步的语文教育,否定之否定嘛,工具论就顺理成章成了语文教育界的主流理念了。有见地的语文教育专家发动的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大讨论,对语文教育界主流理念倡导者来说,也不能说不无补益。

半个世纪语文教改走过的曲折历程表明,我国语文教育界,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师,有把语文课上成政治道德课的经验和教训,而驾轻就熟的,则是咬文嚼字,把经典文学作品里的某些词、某些句子作为语言教育的例证。我们的语文教育界没有文学教育的经验,文学教育不说是空白,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也许,这就是语文教育界一谈到文学教育就眉头打结的原因。

最后,语文教育理念要现代化,就不能不面对上个世纪5O年代的那场把语文分为语言和文学两门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语文教改。

不能因为这场改革是在学习苏联的政治背景下展开的,就全盘否定这场改革。苏联的语文教育也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干预的危机,然而,语文教育理念大体上还是继承了俄罗斯语文教育的传统。这场改革,在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的理念上,应该予以充分肯定。改革中出现的那套课本──汉语课本和文学课本,当然可以挑出许多缺点,然而,相比较而论,却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好的一套语文课本。

这场改革的夭折和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改革是借着政治权力和行政命令自上而下的,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全面铺开。改革前没有在语文教育界展开必要的理论探索,缺乏改革的理论准备和心理准备。改革也严重脱离了50年代中学语文教师的实际水平。到1956年,突然于一夜之间,原有的课本、教参作废了,语文课变成文学、汉语两门课,教师们面对的是全新的文学课本和汉语课本,能不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吗?待到政治形势发生逆转,来得快的,去得也快;一道行政命令,那套课本收起来,改革也销声匿迹了。

语文教育界如此忌讳“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也许同这场改革的结局不无心理联系吧?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还是别的什么?切不可以为这只是咬文嚼字。语文概念的界定,其实质是,文学教育在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中应不应该占有突出地位的问题。“语文是什么”和“文学教育在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只是同一张纸的两面。认识了文学教育在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中应该占有突出地位,语文是什么的争论,也就迎刃而解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是这个民族语言的最高成就,学习和鉴赏经典文学作品,毫无疑问也是学习语言的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文学教育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现代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的意识,正如现代意识的核心是人的意识。作为一个现代人,仅仅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是不够的,因为科学技术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成为人类的祸害。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有自觉的人的意识,也即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宝藏,是文明人类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的荟萃。说文学的精华──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的良心,一点也不过分。文学的精华──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滋养、熏陶。锻造、培育现代国民的精神、灵魂和人格的最可宝贵的资源。正因为如此,所有教育发达的国家,文学教育都无不在国民基础教育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也正因为这样,所有教育发达国家,无论是语言和文学分成两门课,还是在一门课中分成两个系统,文学课的分量都要重于语言课的分量。

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门科学,它当然有不同于数、理、化的特质,例如它的约定俗成,它的相对模糊性,然而,既然是一门科学,自有它内在科学规律。汉语作为14亿华人的母语,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毫无疑问也有它内在的科学规律。对于现代国民来说,仅仅凭感觉使用母语是不够的,必须对母语的内在科学规律有一个理性的系统认识,知道怎样使用母语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母语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我以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改革──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有必要做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开展一场广泛的、严肃的、自由的和负责的学术讨论,在“语文是什么”的答案上,义无反顾地回到常识上来,确认文学教育在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中应有的突出地位。这是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第二件大事,是探索如何进行文学教育和语言(合写作)教育,怎样上好文学课和语言(含写作)课。这件大事,比前一件大事更艰难,更需要旷日持久的努力。就文学教育来说,正如上文已经指出的,无论是我们民族的古代教育传统,还是20世纪的教育传统,都没有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来教学的成套的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就语言教育而论,难度也同样大。汉语言课本就是个大问题,据说,语言学家们的争论太大了,很难就为中学生提供一套科学的、简明扼要的、教学中可操作的汉语言课本达成共识。然而,既然这是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再难,也得不断去探索、去尝试、去实践;只有在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中,才可能完成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再说,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正确了,探索的目标明确了,语文教育专家和广大语文教师的探索和实践,一番心血,自有一分收获。更何况,国门巳经打开,在语文教育上,我们不应该固步自封。教育发达国家已经有几百年文学教育和语言教育的经验,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出去向人家学习呢?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3

一、对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反思

母语文化失语即学生在跨文化的交际中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所以就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从而也导致交际的低效或失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英语教学无不聚焦于语言形式的教学上,即过于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训练,而对语言元素背后最为重要的文化的感知能力和文化的敏感性的养成和培养则有所忽视,尤其是母语文化的教学已被挤压到了边缘和尴尬的境地,以至于渐渐地走向失语。

1.大学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的缺位

大学英语教材是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载体。应当承认,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教学严重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最直接地表现在所选教材上。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几乎都是反映第一语言为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材料,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则很少。这样,我国学生接触到的材料几乎都是“洋文化”,有些甚至就是直接引进的英美原版教材,因而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就只重视英美文化的传递而忽视本土文化的传播,绝大部分学生也将英美文化作为文化学习的主体,而漠视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重要性。现有大学英语教材已经比较充分地意识到了英语国家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所以在将目的语文化融入目的语语言的习得之中这一方面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实现。

然而,教材中涉及的中国文化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不成体系,以至于学生很少能见到有关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从而就造成了英语表述中的本国文化的失语。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视角来看,目前的跨文化交际已经由过去的单向交际转变成了现在的双向交际,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向外籍人士介绍中国的文化。纵观我国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和《新视野大学英语》、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等,它们均顾及了英语的原汁原味,课文所选内容也大多来自国外的报刊杂志,语言中处处透着英美文化的文化气息,但却很少涉及到中国的文化。

这样带有浓郁的目的语文化色彩的篇章安排,对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他们掌握纯正的英语。但遗憾的是,由于这些教材都没有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因而学生就不能从英语教材中学到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并且也没有专门的辞典以供学生去查阅。新形势下学生学习英语一方面是为了交流,为了吸收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传播母语文化,外国人也希望通过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来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但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会用英语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那又何以能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呢?因此,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母语文化的缺位值得我们关注。

2.大学英语教师母语文化意识的欠缺

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文化人,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的能力(biculturalability)。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输出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因此大学教师应该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的元素,应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较高的中国文化的文化修养,从而使自己能够用英语来谈论中国文化的根源和演变的基础知识,能引导和提高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母语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但是,目前中国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均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其自身的中国文化的素养很不足。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自己的关于英美文化的知识是属于通过书本而获得的间接的知识(indirectknowledge),这在认知层面上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对大多数英语教师来说则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我们大学的英语教师也少有机会到国外去长期学习与交流,所以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的策略与经验也有待提高。这样,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依然只注重英语的知识点的讲授而不是从整体上去解读语言点背后的文化内涵的话,就会使自己的英语教学仅局限于严格的语法结构和功能的范畴。教师的文化意识淡薄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的弱化,从而就将英语教学演变成了单纯的“语言教学”。在如此空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文化完全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在文化知识层面还是在能力运用层面都存在不足,这必然影响到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必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大学各类英语过级考试中母语文化导向的缺乏

目前,国内各种英语的级别考试中并没有文化能力的测试项目,几乎所有考试考查的都是词汇、语法、篇章结构分析和语音等。当前的四、六级英语考试在很多高校仍然被视为是考查学生英语能力的根本指标。从一定意义上讲,绝大多数学生依旧把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当做自己大学阶段学习英语的目标和重心。但实际上,在这种无形的压力或指挥棒的影响之下,不少大学英语教师也固守着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指导学生使之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为目标,由此而导致学生母语文化的缺位当然就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失语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母语文化的失语不仅会导致我国文化在国际上传播的困难,而且也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缺乏。只要是有跨文化交际存在的地方,都会涉及到母语文化输出的问题,这不单单是时代的需要,它更是交际中的本质上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来破解这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的现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学生母语文化的表达能力,这是当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二、融母语文化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构想

1.增加大学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的内容

英语教材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资料,对于母语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媒介与载体作用。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位造成了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编写者在编写大学英语阅读类教材时,应该注意将反映中国文化的优秀英语文章和译文纳入阅读类的教材之中;在编写听说类教材时,应该设置一些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听力和口语的话题,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说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从而提高学习者用目的语表述本国文化的能力。应组织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并且也精通英语的专家来编写这类教材,也可以和中文专业或中国哲学专业的教师来合作编写,这样对知识点的把握能够更加准确一些。

在这方面,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编写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双语教学的办法,其中很多对外汉语教材均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注释,以适应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教学;另一方面,其教材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介绍中国文化的,比如从介绍中国的民风、人们日常的行为一直到介绍中国百姓的深层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等。此外,很多有关中国文化的经典书籍也都有英译本,如《论语》、《唐诗三百首》、《中国文学概况》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料来源。上述教材为在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母语文化的素养

作为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并应使自己的教学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都渗透浓郁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至少也应有跨文化交际的理念作支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输出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母语文化意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适时地向学生传授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现象的语言技巧;另一方面,还应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用英语表达的特有的中国文化的材料,包括中国历史、中国政治、中国哲学以及中国人的风俗习惯等。只有在教师本身掌握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后,他才可能准确地将相应的中国文化传授给学生。

现在的英语教师当初在接受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期间,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他们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应该给他们补上这一课。可以通过讲座或进修的方式,先让一部分教师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然后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或请对中国文化有较多了解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指导。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他们不但要有深厚的英语语言的底蕴,还要具备足够的中国文化的修养和文化交际的能力;不仅要做语言的解惑者,更要成为学生的文化之旅的引路人。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学生治学方面的楷模,才能真正将对母语文化的教学回归到自己的教学中来,才能不被急功近利的应试教学迷失掉自己的文化判断力。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4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交际能力 培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在传统英语的教学中,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词汇、语法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阅读、翻译、书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而在听、说等交流能力以及跨文化方面的意识方面却相对而言较为薄弱。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也做出了重点要求。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语言能力的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这就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试图从当今社会背景及需求出发,对新的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学习策略,以便达到加强学生英语学习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陈述英语语言学习和文化的一些最基本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对现如今英语教学的一些现状做一些分析。第三部分着重强调应注重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原则。第四部分将对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给出一些建议和实施方法。第五部分将对本文进行一个大概的总结。

一、英语语言学习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就是用于人类用于交流的任意的口头符号系统(1)。而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国外对于语言和文化的研究进行的较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Malinowski说过:不把语言和它运用的文化联系起来,便不可能对这个语言有所了解。而美国的E.Sapir?在他的Language一书中也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也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转引自陈励,2004)在国内也有一些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对此曾作出过一些深入的研究。邓炎昌、刘润清(1989)指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反应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括该民族的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开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了解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前提。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有了一个更好的更为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运用这个国家的语言。这就好比我们学习中文,如果多我们国家的文化背景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中就只有一些最为基本、普通的词汇,一些简单的句法结构。语言中的文化底蕴就失去了。这种语言使用起来就没有任何美感可言。我们的语言如果脱离了文化就像我们吃饭没有菜,虽然可以填饱肚子,却是淡而无味。“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对于称赞或表扬,中国人往往为了表示谦恭,就会说:哪里哪里;而英美人士却会笑呵呵地接受,并说:谢谢。当两个国家的在一起时,一不小心就会闹笑话。就比如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邀请一位外国人到家里吃饭。到达时,外国人礼貌性地对男主人说:“你的妻子真漂亮。”男主人于是就说:“哪里哪里!”而外国人就显得很尴尬,只得硬着头皮回答说:“她的眼睛,嘴巴,鼻子等等都很好看。”于是中国人就很生气,结果两个人都不是很愉快。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过分评价别人的妻子是不礼貌的。以上例子就表明,如果对于两种文化间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就会造成交际障碍或闹笑话。

因此,英语的学习不光是语言的学习还应该包括文化的学习。学习英语必须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扩展视野,有利于促进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增强世界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对文化差异敏感性、灵活性和批判态度,这些都是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

二、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中国的外语教学也从最初的俄语转入到现在的英语。因此,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受需求的影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进行什么样的教育。现如今的谁会形式需要大量的专门的英语人才。这也就让中国具有了60多年的英语教学历史和近一亿人学习英语。如此大的学习规模,国家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的就让我国的外语教学获得新的进展。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英语教学却很大程度上只是人数和投入的增长。传统英语的教学方法是否有了一些误区?张国前?(1989)曾说过,中国的外语教师在教室里花费很多的时间为学生讲解句子层面上的语法难点,试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们则忙于背那些语法规则和单词。其结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很低,听说能力更差。Campbell&Zhao在研究中指出,学生在6-10年的英语学习时间内,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语言的结构并被要求反复练习那些枯燥的、脱离了语言环境的句型。他们认为英语课在中国的教室里已经变成了一种必须要通过的、枯燥无味的课程,而不是交际所需的工具。学生在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以后所能做的就是做题,而他们却很难开口和英语国家的人说英语,这种语言教学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国的英语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就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当前的应试体系。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中的考试主要是注重应试,而轻视素质。传统的应试体系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全部围绕着考试而进行。考试成绩的好坏也就成了评价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唯一标准。老师的教学重视知识,而学生能力的发展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效果不尽人意。这要求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一条适合时展的英语教学改革之路。

第二、现如今高中所使用的教材。

我校如今使用的教材为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教材。不可否认这套教材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比如:1.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胜利和心理发展的需要。3.在采用话题、功能、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任务型”的活动。4.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做了系统的安排,循序渐进,循环往复,有利于建构学生的知识系统。5.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6.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体他们发展学习策略。7.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8.注意渗透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使教材具有学科融合性和拓展性。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听、说、读、写活动,共分为11个部分。

然而,这套教材的内容太多,而高中阶段每个周的英语课时却不是很多,因此好多老师为了考试,就随意地删减一些内容。就比如Listening和Speaking以及后面的Workbooks上的练习就经常被省略。因此,这些部分形同虚设。而且,教材上的文化知识其实还远远不够。如果我们能够有一些除了课本以外的简单易读课外读本来专门讲述一些文化知识,这其中可涉及到政治、历史、地理、文学、,生活习俗,名人故事等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对于外国的文化将会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第三、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态度。

今天,大多数的中学教师仍然遵循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却忽视了在英语教育中文化的重要性。虽然新的课程标准提倡注重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及综合能力的提高,然而为了考试,这一个方面还是被很多老师忽略了。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甚至一些教师自己的评价标准也只是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第四、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态度。

在中国的好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不高。大多数学生的小学是零基础,初中学得也不是很好,而高中的课本却是很难,因此很多农村学生就以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为目标,而一些城市里的同学却有不够学的感觉。这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也只能是以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为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比如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从以上几个弊端可以看出: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就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举措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以便迎合社会的发展和新时代的英语教育的需求。

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及一些原则。

必要性方面:

第一、当今社会生活、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除了要掌握跨文化交际所需的语言结构,还要掌握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3)

第二、长期以来,我们往往重视语言知识教学,忽视文化意识培养,导致我们的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出现交际障碍。交际障碍的出现,很多时候,不是由于对对方的语言及其结构不了解,而是对对方文化缺乏认识造成的。由于文化无知而造成的失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让外国人无法理解和原谅。只有对双方的文化有了一和深入的了解,才不会造成一些误解。就比如一些外国人对数字13和我们对4差不多,还有他们也不喜欢食用动物的内脏和脚部,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最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双方的交流能够顺利进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日益增强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都表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英语教学的需要。只有对所学语言的国家相对应的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帮助我们把所学的语言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因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促进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要遵循适应性原则。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及认知能力较初中都有较大的提高。然而一些比较既有争议性的知识却要谨慎教学。如果对于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没有太多好处的异国文化要能够把它舍弃,否则就会对学生造成误导。就比如外国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就最好不要向现阶段的学生教授。

第二、要遵循循序渐急原则。高中生的认知能力还处在一个不平衡的阶段,对于知识的习得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此,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到培养的阶段不能操之过急。所教授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规律,有目的地进行教学。

第三、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当今世界上说英语的国家是如此之多,我们不能把所有国家的文化都学习一遍,但是对于一些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却需要进行一些最基本的了解。而且,文化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不能只是注重一个发面,要进行多个方面的学习。因此,既然我们学得是多元的文化,就不能以点概面。要不然就会让学生的认识有偏颇或者不够全面细致,从而一知半解,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第四、真实性和科学性原则。对于文化的认识有时候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但是教师在选材和传说这一个环节对所讲述的别国的文化因该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所选内容不能是道听途说,甚至胡编乱造。在传授的内容和方法上要保证其真实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五、客观性和公正性统一的原则。做为一个老师,要以身作则,对于所传授的别国的文化不能带有太强烈的主观色彩。不要因为自己是一个是某国家的“球迷”就对别的国家的文化带有一些不太应该的违背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看法。要记住自己传授的是别国的文化精髓,不应该和其他的一些不相关的内容扯上太多的关系。就比如目前法国总理坚持和达赖见面,或是美国在上和中国的一些意见上的分歧,想这些问题就不应该过于影响到我们文化的传播。在传授的同时也要以一个客观、公正、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问题。

第六、实用性原则,在高中所进行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要确保所传授文化的实用性。如果让学生觉得所教的东西和自己太过遥远或者毫无用处,那他们对于文化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一些影响。因此,实用性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遵循这些原则,将能够确保跨文化意识的成功培养。

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第一、课堂上的培养方法。

在课堂文化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适时的适当的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高中学生的大多数的文化知识都是从课本上获得的,现行课本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较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以便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全面的文化基础。除此之外,还应对有关方面进行一些相应的补充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文化材料,适时介绍西方风俗习惯、社会现象、行为规范等,使学生在丰富语言知识的同时,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语用过程中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可能出现的文化错误。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和对照的方法来加强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和印象,在西方与西方间,中国与西方国家间进行相应的比较和对照,将收到很好的效果。就比如在讲到Festival?这一课,就可以拿英国和美国人以及其他一些英语国家是如何度过圣诞节这一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也可以和我们中国的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进行相应的的对比。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就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记忆。

还可以通过视听法来进行一些更为直观的教学。通过观看英文影片,欣赏英文故事及歌曲,进行英文话剧的表演,来加深对西方国家文化的理解。这其中的方法有可以多种多样。就比如,在讲到艺术与文学这一课就可以同过影片、图片、报刊杂志等方面进行更为直观的教学。

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国家的文化知识,这个自己搜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无论是对于他自己还是其他的学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着请个外教,外籍教师的教学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将会对学生的认识提供一个原型,以便让他们感觉异国的文化就在他们身边。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课堂之外的一些建议。

在课外,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加深学生的跨文化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学来的知识可能会更具有实用性,而且学生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以下就是一些课外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建议。

开辟英语角。英语教的成功开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因此在好多地方向一些学校以及有大量外国人聚居的市区都有英语角。我校的外教曾经每个星期就会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来主持英语角,同学们到了那里都非常的积极认真。这让学生们自己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西方文化,身临其境。在比较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中他们能够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对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极大。

课外的文化宣传。在校园中举办一些专门的跨文化知识竞赛,收看收听英文节目,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开办西方影视欣赏协会,专业图片展览,重点节日宣传等活动和措施。就比如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收看CCTV-9的Culture Express?等一些主要介绍西方国家文化的一些英语类或是中文节目;每个周抽出一个时间让学生观看英文的原声电影;或是在圣诞节到来之时举办一些圣诞图片展览,介绍圣诞文化。这些既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强化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能够提高教学成绩及水平。

第三、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随时关注新的文化倾向,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达到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一切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都应该有选择性地使用,以期达到一个最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结尾

进入21世纪,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将世界各地的文化人群统统卷入其中。于此同时,社会的变化与发展越来越快,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甚至成长时期相距不过几年的人们之间也已经开始出现可文化上的沟壑,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交际正越来越多地具有跨文化性质。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尤其是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必要的。(4)?本文的研究旨在帮助英语教师处理好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西方文化知识,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进而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然而,西方文化群星灿烂,包罗万象,即便是简要介绍也会因内容过多而难以裁定,甚至无法进行。(5)?因此,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既要投入一些时间,却也不能舍本逐末,而忘记了语言技能的提高,从而更加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在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同时也不能有崇洋的心态,进行西方文化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本国文化的传播。否则我们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会有向西方倾斜的危险,我们本国的文化精髓也会遗失。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更加失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就成了现代教育的一大败笔。

参考文献:

1.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 2002年第一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莫剑鸣.谈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7年01期。

3.孙惠娟.《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5

    学科的科学化要求学科话语独立,显而易见,没有独立的话语系统就不可能有话语的权力。因此,必须对学科定位,划准边界。

文学是意识形态,文学理论作为文本同样也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概念是宽泛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之间是有区别的,意识形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概念的含混不清,必然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失语现象。把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都理解为主流意识形态,就断送了不同意识形态应有的话语权力,所谓的话语只能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诠释与注解,话语的独立性完全湮没了。不可否认,主流意识形态对其他意识形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那是具有特殊性和阶段性的。就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言,毛泽东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面对民族危亡的时刻,要求文艺从属于主流意识形态是合情合理的,国难当头,不知亡国恨的吟唱风花雪月,无疑是极不和谐的音调。此时,文学的宣传功能被转借和扩张,其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就此而论,《讲话》的历史地位也是无法否定的,即使在西方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现代主义在西方崛起且声势浩大,然而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现代主义的声浪仿佛在一夜之间无影无踪了,这种相似显然不是偶然的。

    当然,《讲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文本,在深层的意义上政治的范式在起着作用,准确地说,《讲话》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文艺提出的政治要求。因此,它并不是文论话语,而是政治话语,或者说是特殊条件下政治话语对文论话语的合理要求。本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理应归还的文论话语,竟找不到了话语的权力。最后只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呜唱的合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不排除政治话语的强制性,其次,学科本身不成形,再者学科不成形就不可能有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没有独立的话语系统,又何来话语的权力呢?所以,中国文学理论在实现学科化的今天就必须强调科学化,严格区分各种文本的话语性质,自觉地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使各种不同的语码回归自己的母体,以有效地防止不应有的话语掠夺。

    许明在《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一文中说:“以政治替代学术的倾向虽然早已开始纠正,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纠正以后眼前是一片空白。许多人在不以政治为惟一标准的原则确立以后,却不会回到学术本身。直至90年代后期,我们仍摆脱不了这种发生在深层次的失语现象。”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学人们长期养成的对主流意识形态那集体无意识的诉求,又不适当地把文学和文论摆在同主流意识形态并驾齐驱的位置上,怎能不出现这种深层次的失语现象呢?文学理论话语应远离中心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人们不应有走向边缘的失落,文学也好,文学理论也好,不可能成为中心话语,文学理论虽是意识形态,无可否认,它不是主流意识形态。惟有找回自我,才能消除失语。话语掠夺是不正常的,配角充主角,躲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衣襟下,从深层次上说是失语,从表面上审视恐也否定不了其话语变态的事实。

没有独立的话语系统也是造成这种失语现象的重要原因。话语不独立,就使文论话语缺少起码的稳定性,于是就增加了转借的随机性和随意性,诚如钱中文在《文学理论的自主性问题》一文中所言:“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文学理论成了我们的文学理论,八十年代,美国人的文学理论中的种种概念,又成了我们文学理论中的常用语。这并不是说外国的不能用,因为它们确实具有使对象获得科学说明的能力,但我们自己在哪里?我们是否能在文学研究中形成自己的话语?”②形不成自己的话语,我们就时时面临着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文论殖民化问题,以及文论的复古问题,更避免不了其他意识形态的掠夺问题。所以,必须要建立文学基础理论话语系统,没有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就丧失了中国文论科学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了根的浮萍,又何谈中国文论的自主性。

    建立中国文学理论独立的话语系统,不仅要防止话语掠夺,还要防止话语扩张。自我膨胀也会招至话语变态,当文学理论的建构没有了边界,即会出现出卖话语的尴尬,这就要求学人们首先要对概念和范畴进行科学的学理化界定,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游戏规则。例如对“典型”概念的界定就是文学理论明显的话语扩张,它超越了自身的游戏规则,已不是文学理论话语而是哲学话语。即“典型”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黑格尔的游戏规则,使我们陷入了哲学的范式而不能自拔,而且竟让我们痛苦地研究了一百年终不得要领。由于哲学范式的作祟,什么“类型说”、“阶级说”、“必然与偶然说”、“中介说”、“特殊说”等等,都是他说,不是我说。文学理论所操持的已不是自己的话语,都是他者的话语。哲学是宏观的,包罗万象的,它的抽象与空洞掩盖不了对具体问题界定的空泛。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而文学典型是什么呢?哲学什么都说了,也什么都没有说。不进行哲学的还原,我们必然要走入数学化的哲学公式,失语就成了必然,起码也会造成语境混乱。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6

【关键词】文化特色 文化产业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引言

为应对21世纪的全球化浪潮,我国也积极制定了各种战略,以期迅速融入世界复兴自我。随着经济与世界不断接轨,其文化领域的表达诉求也日益高涨,出现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文化产业的勃发。尤其《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同时指出,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是,“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大势所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使命,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我们要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充分整合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 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要进行有效的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就得有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而中国文化产业化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实施挖掘、包装、营销,是独具中国风味的文化的产业化。

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要实现文化从“中国的”变成“世界的”。为此,至少需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加工。前者是文化产业各专业的任务,后者则非借助世界通用语言而不能。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扮演媒介和工具的作用。这也在客观上规定了国内英语教学必需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就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而言,应该从以往的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转向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与文化素养构建并重。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既定结果,那么能够解释语言这种“然”的“所以然”就是文化。语言教学既要教给学生“然”,更应使其明白“所以然”。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既能理解又会运用地道的英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的教学也才能更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这一教学目的的阐述。

二、高职文化产业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 高职文化产业类专业设置情况

总括来看,目前国内相关高职院校开设了以文化经营与管理、创意设计艺术、影视传媒为主体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专业体系。这些课程多涉及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羌族服饰与刺绣研发,文物鉴定与修复中的陶瓷、玉器和书画鉴定,文化旅游方面的中国旅游业及饮食文化与民俗,动漫设计方面的传统剪纸艺术和中式盘发造型,表演艺术中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及国画,以及数码艺术关注的中国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等。

显然,设置这些课程就是为了更全面深入地挖掘中国文化的有益成分,并借助系统专业的手段将其规模化、产业化,使其更加适应文化市场的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娱乐和教化功能。同时,高校作为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试验田,专业课程的设置还要有助于提升专业人才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需要有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充当助力和推手。

2.高职文化产业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就。具体表现在对英语教材的选用、对学生考核的方式以及对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关照等方面。

1)教材使用情况

目前,文化产业类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新体验英语》等系列教程。这些教材选材较新,所涉及的内容既注重思想性又融合趣味性,在结构编排上兼顾了知识的系统性与多样性,实用性较强。整体而言,比较适合当前高职院校文化产业类专业的设置。

2)学生考核方式

一改以卷面成绩来判定学习效果的“一锤定音”式评价,考核多标准、分阶段进行。以笔者所在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为例,在构成上,评价分为平时成绩、口语测试和笔试成绩,引起了学生对听说能力的重视,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平时考核的设定更倾向于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动态把握,既强调课上与课下,又贯穿整个学期,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给擅长某一英语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表现机会,是对学生的不断鞭策和激励。

3)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

除对学生的基本英语语言知识结构和技能进行优化外,公共英语教学还涉及文化拓展模块。如通过在当个教学周引介西方主要的传统节日,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人文知识,还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魅力。通过展示西方主要文化名人的生平、作品和影响,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的典范,把握英语文化的特征,从而促进他们对英语语言内涵的正确理解,规范其现实交际中的表达。

3.文化产业类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尽管有以上改善,公共英语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考虑到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公共英语在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工具性作用时,教学的不足便凸显出来了。

1)公共英语教学未能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

公共英语教学讲授的主要是一般的基础性语言知识,并未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反映专业特色的内容。因此,既无益于加强其专业学习,也不能满足学生将来的岗位需求。这就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两张皮”的局面,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给他们造成“英语无用”的错觉。因“英语无用”论而敷衍甚至放弃英语学习,无疑会使我们培养的文化产业类人才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处于不利地位,会阻碍我国文化“走出去”。

2)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一边倒”

将文化导入公共英语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这一点似乎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在文化导入的具体内容上却出现了“一边倒”现象。无论是西方节日还是文化名人的介绍,导入的文化都偏向于英语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产业源头的中华文化却被忽视了。在“很多学生严重缺乏文化自觉,对中国本土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的现实情况下,势必会出现因中西文化信息不对称而阻碍学生开展正常的国际交流。也就是说,“正是这种对别国文化的一味遵从割断了交流链,因为真正的交流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互相了解的基础上的……”。

三、凸显文化特色,优化高职公共英语

我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为世人所知所爱,不仅要克服语言差异,还要跨越文化屏障。服务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跨越文化屏障的能力,就必须研究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兼顾中西文化双向导入。在这一方针的引导下,教学应向反映职业和行业特色的文化教学转变。对此,笔者认为至少应从教学和教师素质两方面入手。

1.教学上

公共英语虽是一门基础文化课,但最终要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特定工作岗位进行涉外交际服务,因此,教学一定要着眼于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岗位需求和行业需求,突出英语的职业和行业工具性和实用性,实现与专业的高度融合。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在讲授词汇时,有针对性地补充文化产业相关的行业术语,尤其要告诉学生那些没有既定英语说法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产品等的英语表达,为将来学生进行本专业的国际交流提供必要的素材。此外,通用词汇的讲解要尽可能地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句子为例,由词到句,充分唤起学生的专业意识。

2)在听说训练时,针对不同专业,将听说内容置于学生就业后可能遇到的场景之中进行,号召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模拟工作对话,用英语进行专业合作,解决专业问题。做到不同专业区别对待,一个专业一项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边学边用,让其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和成就感。

3)在导入文化时,要立足本国文化,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导入要侧重于用英语充分介绍中国文化中的相关部分,使学生在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舞台时能够有话可说,说得地道,说得理直气壮。例如,针对表演专业学生,公共英语课可以系统地介绍川剧“变脸”艺术的历史传承、艺术特色、国际影响等。毕竟我们最终是要借助英语语言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国际化搭台。

4)培养学生的文化比较意识。无论是通用语言知识的讲解、职场对话的模拟还是文化的导入,都要提醒学生用比较的眼光审视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比较中获取知识加深认识,规避可能出现的交际失误,使学生游刃于中英两种文化的自由交流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发挥正能量。

2.教师素质上

要实现上述教学方面的转变,教师是关键因素。公共英语要与专业深度融合,英语教师除了具备英语和教学专业素质外,还得通过各种途径为自己补充必要的跨专业知识。

1)文化产业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师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选择授课专业并固定下来,方便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对所选专业进行了解和学习。通过采取与专业教师座谈、到专业课堂听课、到企业观摩调研、进行业实践等方式,将所获专业知识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不断促进英语与专业的融合。

2)英语教师要不断对英语教学与专业融合情况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总结和改进,要有意识地形成课堂教学的职业与行业英语特色,直至建成文化产业类职业与行业英语的语料库。

3)在授课方式上,公共英语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更多地借助情境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共同评价者,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当然,要做到以上各项,仅凭公共英语教师自己或团队还难以完成,这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物质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要更好“走出去”,须确保“走出去”的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和创意,只有这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才能切实发出属于自己的无可替代的声音。公共英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内容及职业与行业特性,在恰当引介国外相关行业发展的现状、途径、成果等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用英语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培养学生跨文化比较、批判和创新的意识。只有这样,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才能履行提高学生人文与专业素养的职能,在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完成“走出去”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日报,2011-10-26.

[2]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7

一、汉语言文字的特性

(一)汉语言文字独特的艺术美感汉语是从单音节发展起来的,这就使汉语文字在遣词造句方面极易获得音乐性的抑扬顿挫的节奏与韵律,而且通过排比对仗产生视觉上的平衡对称和整齐的形态美。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其他文字所难以做到的。

(二)汉语言文字的独特思想性汉语言文字和其他语言存在不同之处:汉语言文字以其丰富的字义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字义延伸广阔。“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也可以理解为做了某些好事,自己的思想和品质也得到了升华。

二、中国文学欣赏与汉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

汉语言文字与中国文学欣赏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人和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有人的存在才会有社会,社会才能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让文字不断的丰富。汉语言文字能够组织成优美的文章,诸多美文又组成了中国文学欣赏。汉语言文字的存在让中国文学欣赏有了存在的基础及发展的源泉。由此而言,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学欣赏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起进步。

三、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影响

(一)使中国文学欣赏成为世界文学欣赏的“奇葩”汉语言文字无论是语言分支还是文字分支都是属于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语言系统。且由于汉语言文字无论是在读音上还是在拼写上,抑或是在结构上都与世界上其他语言有着天壤之别。由于汉语言文字本身具有这种特殊的性质,所以以汉语言文字存在为发展根本前提和条件的中国文学欣赏得以产生后,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同于世界其他语言构成的文学欣赏,从而也就成为世界文学欣赏上的“奇葩”。总之,汉语言文字为我国文学欣赏的绚烂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为中国文学欣赏艺术魅力的展现创造良好基础汉语言文字在经过古今上下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后,每一个词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语言通过各种类型组成的方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辞藻。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从这些有限的词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无限的意境,这些特性是世界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比拟的。中国文学欣赏的这种拥有无限美妙意境和艺术魅力的形成正是源于中国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若没有这种一个字可以看到一个世界的语言文字,那么也就无所谓中国文学欣赏令人无法不景仰的艺术魅力之存在了。

(三)促进中国文学欣赏实现质的飞跃在经过古今上下几千年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后,汉语言文字越来越精炼,形成了很多词汇极少却内涵无限大的词语。比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厚积薄发”等。这些词语在中国文学欣赏和使用上,使得文学欣赏内容更具深意,意象更加鲜明突出,且更多时候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又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味。

(四)推动中国文学欣赏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发展汉语言文字在经过几千年中国文化的洗礼后,不可避免会在不自觉中彰显着中国的韵味,即便在西方语言介入后中国的语言文字学得到了极大的进步,甚至是西方语言推动了中国语言学科学化道路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中国语言文字能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处在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社会背景下,只有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下,中国语言文字才能够真正发展。而反过来,只有在中国语言文字不断成熟和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文学欣赏才能够依靠更加成熟的文字实现自身的飞跃。可以说,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学欣赏是一体的,文字是文学欣赏产生的前提,而文学欣赏又是诠释和发展文字的重要媒介,只有两者相辅相依,才能够推动中国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发展。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8

[关键词]文化教学;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1 文化与语言的相互依存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语言老师也必然是一名文化老师。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文化教学又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是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

2 跨文化深入英语教学的意义

中国人在路上碰见熟人,寒暄的开场白往往是:“你到哪里去?”“你吃饭了吗”“你出去吗?”之类的问话。尽管人们并不想知道你到底去什么地方,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问候语。但是如果你在路上碰见外国客人,你很有礼貌地走上前去,然后问道:“你到哪里去?”“你出去吗?” 这时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就会觉得很奇怪。因为去哪里是他的私事,他会认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事,从而很是不快。或者说你明知我出去,为什么还要问,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相同的语境在不同的国家里,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也就是说由于各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概貌以及社会背景、生活习惯和方式、风土民情、传统习俗、社会意识形态等的不同,各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因而造成了各国间的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和传播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各国间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语言在使用中的差异。

传统英语教学法认为:学习英语只要掌握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就具备能够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传统英语教学法中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其实成功的英语教学模式还应该培养学生具备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它们,也就是现在的交际性英语教学法的主要内容。语言是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同时要注意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真正的语言在使用时不仅要符合语言规范,还要符合文化规范。

3 如何进行文化教学

文化教学不是只单纯的在课堂上介绍外国文化,而是指在日常讲授语言的同时引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词汇方面入手,要注意词的意义及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挖掘词语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如“white”在英语里的意思是of 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汉语译为“白的、白色的”,但英语学习者对a white lie就不易理解。难道谎言还有颜色吗?当然不是,它的正确意义是“善意的谎言”。同样,许多西方人对汉语中的“红白喜事”中的“白”字也感到费解。另外,在某些场合下汉语中的“白”字指的是颜色,但在英语对应的词中并无white,如“白菜”(chinese cabbage);“白熊”(polar bear)。而且汉语中“白费事”(all in vain,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白痴”(idiot),其英语对应词都与“white”无关。还有一些在习语中出现的单词,如果只看表面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比如:back-stabbers in power,看起来每个单词的意思都明白,但是放到一起和字面意思完全不同,如果不了解,就很难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是“小人得志”的意思。这种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非常普遍,从词汇着手简单明了、成效大,能避免学生望词生义的毛病。

(2)从习语的角度着手进行文化教学。因为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进行习语的学习,既能学到语言又能学到文化,又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特征,比如,汉语中有“爱屋及乌”,而翻译成英语则是“Love me,love my dog”。这是因为中西方人对不同事物的偏好造成了差异,中国人不喜欢乌鸦,但是如果你要爱我的房子,就要爱我房顶上的乌鸦,以此来表达强烈的爱。同样西方人对狗是非常喜爱的,把它看成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在了解了文化差异后,对习语的学习就变得很容易了。汉语中常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英语中同一习语是“like mushroom”像蘑菇一般,因为在他们眼中,蘑菇一般下雨后会大片出现。之所以同一个习语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别,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因为不同文化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所以从习语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文化现象,进而使我们对语言有更深的了解。

(3)引入社交礼节及习俗。社交礼节是指某文化或成员在特定类别的交际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则与习惯,英汉社交礼节因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人打了个喷嚏,中国人的反应是有人想你了或有人说你了,或是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英国人或美国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please,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而不是用please,如此等等,这些远不能按照字面翻译,而是对文化了解后的信手拈来。

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与中国人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比如在寒暄方面,美国人在谈判桌上感兴趣的是实质性问题,偶尔也会谈及与生意无关的话题,如天气、家庭、体育等,这样做是出于友好和礼貌而已,但时间往往很短。另外,美国人幽默感强,只要有可能,就会开玩笑。美国是个发达的国家,生活节奏快,特别珍惜时间,注重效率。时间上,早到或迟到都是不礼貌的。所以只有了解了这些社交礼仪,我们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

4 结 论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文化创造力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主动从外国文化源泉中摄取新东西的潜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和补充;有利于知己知彼,语言学习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学习,只有了解了外国文化,才能将语言运用自如,文化的引入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机械地死记硬背,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参考文献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9

关键词:藏语文化生态保护双语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藏族人民主要的交际工具。由于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等种种原因,藏语形成了卫藏、康和安多三大方言。藏文据传是公元7世纪前叶,吐蕃王朝的第三十三代王松赞干布派大臣图弥・桑布扎等人到印度留学,图弥・桑布扎返藏后统一、规范原始藏文而形成的。随着藏文的推广使用,藏族历史上出现了一大批博学多才之士,他们撰写了浩如烟海的藏文典籍,从数量上说,仅次于汉文典籍。这些文献涵括了语言文字、宗教经典、历史文献、逻辑哲学、天文历算、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面对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藏语文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藏语与汉语、英语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汉语普通话的作用日益增大,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藏语文的使用和学习受到了巨大冲击,藏语文的社会功能有弱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事实,一些藏族群众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学习本民族的语言,藏族年轻人也从眼前的利益出发(如考试、升学、就业等)而忽视母语的学习。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母语危机”。

濒危语言现象全球存在,同时濒危语言问题也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在1992年国际语言学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语言大会上,濒危语言问题被定为这次年会的主题,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该年为抢救濒危语言年,并于1995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了关于濒危语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国,濒危语言问题也引起了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的关注。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在语言中凝聚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一个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文化财富,最主要的部分都保存在自己的语言中,母语与其他文化成分和谐地构成民族文化的总体,这就是语言的文化价值。语言的文化特质,使其对于一个民族尤为重要,保存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保存一种文化,丧失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失去一种思维方式,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语言生态共生的关系角度来看,多语种的和谐发展对整个人类都有好处,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得以欣欣向荣的发展,就是因为人类有能力发展出多样的语言和文化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正如阿拉斯加土著民族语言中心的米凯尔・克劳斯所说:“多种语言并存有诸多好处,例如保存了某种语言,就可以将其社会的历史、文化以及科学知识传给下一代。在现代医学知识里。不少是从使用动植物的传统治疗中提取出来的,如果土著民族的语言不存在的话,那么有关当地的动植物的重要信息也就无从得到了。”

为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又保持母语的活力,可行之道便是推行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引导人们在母语之外,学习和掌握另一种语言。中国人学习英语,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在民族地区的汉族学习民族语,都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双语化”是当前突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语言障碍”,掌握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

当然,一个民族的发展,单靠母语教育是不够的,特别是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和大众媒介(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的传播,民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和语言必将受到外来文化和外来语言的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民族是不可能发展的。所以既要学习本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又要掌握世界其他先进国家、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而学习他们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双语教学的实质,就在于文化之间的互动、借鉴和吸收,对外民族语言的学习,其目的是对外民族文化有用成分的吸收、引进和消化。

由于各民族双语发展进程不统一、文化背景和所面临的问题不同等特点,双语教学的类型也有不同。在四川省的彝藏地区,中小学校主要实行了两种模式的双语教学计划:第一种是以民族语文为主的教学,同时开设汉语文。旨在既能继承、弘扬和发展本民族传统语言与文化,又能掌握主体民族的语言文字,从而更有利于直接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信息。第二种是以汉语文为主的教学,同时开设民族语文。旨在保护民族语言文字,使本民族学生不因学习主体民族语言文字而失去或降低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尽管两种模式方法各异,效果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把学生培养成民(语)汉(语)兼通的双语人,既能达到保护民族语言的目的,又不影响少数民族与外界的沟通。

国语的文学成就篇10

我试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学生中中国式英语的各种类型和主要形成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如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可行策略。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而英语属印欧语系。这两种语系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点,而许多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采用汉语的思维方式,于是难免会出现中国式英语。另外,中国的文化与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截然不同,缺少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导致中国式英语产生的一个原因。

之前有很多学术专家对中国式英语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最近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式英语是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语言负迁移所导致的,它是一种过渡语言。也就是说,在汉语中,很多表达与英语是不同的,甚至在英语中是没有的,就这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干扰。

下面我就对平时学生中出现的中国式英语进行举例并分类,进一步分析其形成的具体原因。

首先从语言的角度,中国式英语体现在发音、单词词组、句子和语篇几个方面。

一、语音方面

1.学生当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发音theme [si:m],they[zei],这样的读音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因为中文中没有[θ], [?奁]这两个音,学生很容易就用[s] 和 [z]代替。

2.学生当中出现foot[fut?藜],act [?Vkt?藜]这样的读音是司空见惯的,这是因为在中文中通常是声母+韵母,也就相当于辅音+元音,所以在读这些音的时候就自然地读出了中国腔。

3.一些地方方言中有n和l不分,r和l不分,在英语中恰好也有这几个音,于是经常会发现学生把language读成[?sn?V?耷gwid?廾],把red读成[led]。

4.学生还是初学者,他们对音标的掌握还不成熟,记忆单词的读音时,会用与英文单词差不多的中文字标注,比如Australia奥斯去了,family 饭米粒,friend 富蓝得。这样标注后读出来的英文单词听来就非常别扭。

二、词汇方面

1.在中学生当中,尤为明显的中国式英语就是字对字的翻译,这是最低级的中式英语,比如在翻译大酒店的时候会说出“big wine restaurant”,表妹“watch sister”。这是因为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英语词汇量,于是就用他们已经学过的东西去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

2.汉语中有的时候表达不同的东西用的是同一个字,而在英语中则可能表达这个字要用几个不同的词,如中文中的“看”字,我们说看电视,看黑板,看望奶奶等都是一个“看”,但是在英语当中这几个看是完全不同的,看电视要用“watch”,看黑板要用“look at”,看望要用“visit”。所以学生经常会说出:“I will go to look my grandfather this Sunday.”这样的中式句子。另外,像中文中的“家”字,在英文中相对应的就有“family”“home”“house”等,同学们搞不清楚其中的区别,就胡乱套用,说出“There are three people at my home.”这样的句子。

3.使用英语中过时的词汇。有一天,一位学生对我说他要去W.C.,后来我在课上听到有同学用这个词,于是我告诉他们,W.C.一词在西方国家早已不使用,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个词就相当于中文当中的“茅坑”,说完后大家哄堂大笑。其实像这样使用过时的英语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trousers”一词在说英语国家是很少用的,他们通常会用“pants”“slackers”或者“jeans”表达裤子。

三、句子方面

1.我们说汉语时,有时会把主语省去,比如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英语中这个主语就一定要写出来,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于是会说:“Never too old to learn.”其实前面应添加主语,说成:“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2.在中文中,我们有时会把宾语省掉,比如你的裙子很漂亮,你在哪里买的?在英语中,这个买后面的宾语是绝对不能省的,如果只照中文的思维模式,就会说出“Your dress is very nice, where do you buy?”这样的中国式英语。

3.中文中是没有冠词的,但是在英文中却有不定冠词“a” “an”和定冠词“the”,学生还很不习惯冠词的用法,在写句子的时候,经常会把这些冠词漏掉,形成这样的中国式英语:“I want to see doctor.”“One of my classmates comes from south of China.”

4.目前,学生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国式英语就是在写句子的时候,第三人称的变形和名词单复数的使用,以及时态的用法,因为中文中动词和名词不会有形式上的变化,中文中阐述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事情时不用在动词上发生什么变化,只要交代一下时间就可以,所以中学生尤其是刚刚接触这种变化的初学者很难适应,通常会写出这样的句子:“He go to school on foot.”“I have three apple.”,“I go to the zoo yesterday.”

5.中文和英文句子在表达时词的顺序不是一一对应,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这一点,往往会做逐字逐句翻译,比如:“我非常喜欢这只猫。”“I very like this cat.”“我们在午餐时间互相聊天。”“We at lunchtime chat with each other.”

6.在英文的一些否定句中,其表达与中文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用说中文的思维去表达,则会出现“I think he is not a good student.”,“All of the students haven’t handed their homework.”这样的中国式英语。

三、语篇方面

1.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充满中国味道。有语言学家说,汉语表达是如诗般的,而英语则是简单、直接的表达,不转转弯抹角。比如看这句用中国思维方式表达的句子“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ino - U. K relations, 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 K better and the U. K also needs to know China better.”显得很繁琐,在英语中只要这样“To promote Sino C U. K relations, 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 K better and vice versa.”就可以了。

2.中文和英文中的标点符号存在差异,学生经常有使用错误的现象。比如我们中文写信总是以“xx:”开头的,但是在英语中则应该是“xx,”。另外,在英文中没有“、”和“《》”,学生不知道,总是会写出这样的句子:“I have an apple、a banana、and a pear.”“I have a book called 《For Whom the Bell Rings》.” 在英语中通常是用逗号代替中文中的顿号的,在表达书名的时候,英文中是将书名用斜体字写或者是在书名上加个双引号。还有就是英文中的省略号和中文中的有一定的差别,英文中是三个点,而中文中是六个。

四、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造成中式英语的一个很大因素。一种语言不仅表达事实事件,还反映人们的观点、信仰及世界观等,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一门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地道的目的语,并且自如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因为学生对西方文化几乎一无所知,中国式英语的产生是可想而知的。

1.中西方不同问候习惯,造成这样的中式英语:“Have you eaten?” “Where are you heading for?”“You look beautiful. No, no.”

2.中西方不同的禁忌与隐私。对于西方人来说,问有关年龄、体重、家庭背景和薪金多少这样的个人问题是很不礼貌的,除非他们本人自己先说出来,但是中国人却很喜欢问这些问题。

3.不同的与文化有关的谚语俗语等是造成中国式英语的一个因素。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你真是个幸运的人”“You are a lucky person.”,但是在英语表达中应该是“You are a lucky dog.”。

无疑,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障碍,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讲。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对语言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更深的了解,这些领域包括语言学,语言教学的方法,心理学,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怎样等。英语教师应当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应当更注重语言的使用而不是语法。另外,英语教师还应正确对待在学生中出现的中国式英语,在讲词汇和语法时,纠错是必要而有用的,但是在注重学生口语表达时,过多纠错会让学生感到紧张而沮丧。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创设情景表演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英语。教师更应当加强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灌输西方文化的点点滴滴,循序渐进。

其次,从学生方面说,学生必须是一个好的语言学习者。有再好的老师,学生如果不会学或者不肯学,那也是徒然。学生必须自己寻找所有可以说英语的机会,学生学英语的时间往往局限在课堂45分种上,但是学一门语言,仅用课堂这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自己再找时间操练英语,中国式英语产生的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英语摄入量太少。要求学生自己找机会说英语,学生必须有一个很强的学习动机,有学习英语很重要这种意识,对自己严格要求。另外,中文和英文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语言在很多方面还是相通的,学生的中文水平会影响英语的学习,因为一个句子如果中文意思都理解不正确,又如何将它正确地翻译成英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