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十篇

时间:2023-10-26 17:31:48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1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9-03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moral neck treated with hemiarthroplasty prosthesi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The subjects in January 2003 ~ December 2007 32 cases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surgery carried out before surgery,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guide. Results 32 patients during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in addition to 1 case of stress ulc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where he died the death, 1 case underwent further dislocation reduction and repair to strengthen secondary operation after operation, no recurrence of dislocation. The remaining patients had no o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fter 6 months there was no dislocation of the hip place. Conclusion The preoperative treatment of the primary disease, infection control, for a good psychological care, specific health guidance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learning a variety of training methods to improve muscle strength. Based on the patient after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be individualized, progressive an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developed three principles, is to ensure that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uccess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Key words】 femoral neck fracture Femoral Rehabilitation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部分患者伤前即有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伤后卧床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1],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了髋关节的功能和活动。术后可较早进行床上活动,缩短卧床时间,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并得到广泛应用。而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对3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_2007年12月我科共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56-82岁,平均64.2岁。骨折类型.头下型骨折20例,经颈型8例,基底部骨折4例。其中4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高血压病,7例合并程度不等的心肌缺血及早博二联律史,2例合并肺部感染。上述病人均顺利接受置换术,全部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32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例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无再脱位发生,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均能按期愈合,术后3周下地活动。

2 手术方法

2.1 术前准备 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近期有无咳嗽、咳痰、气促、昏迷,有无严重心律失常史。其次要作好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及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有关检查,全面掌握病人情况,以评估手术耐受力。积极控制并治疗原发病请有关科室协同诊治,尽可能将机体的各重要脏器功能调整在能适应手术的最佳状态。如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控制在18.6Kpa(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12Kpa(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2]。术前三日应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治疗肺部感染。

2.2 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放置便器是应从健侧放入。(2)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劝导戒烟,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3)指导功能锻炼,术前应教会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以提高患肢肌力,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即肢体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5秒左右,放松稍作停顿,如此反复进行。

3 结果

32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除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例由于不当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未再次脱位,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根据髋关节功能评价Merle D'Aubigne评分标准见表1,疼痛、运动幅度、步行三项所得分相加,17或18分为优,13―16分为良,9―12分为中,8分以下为差,术前病人评分全为差,31例病人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7例,中3例,差3例。术后6个月病人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9例。

4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外科疾患,常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不少病人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且不少病人本身就是因为中风偏瘫、行动不便,且身体协调功能差而引发的外伤,而骨折后,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缓慢,卧床时间长,易引发其基础疾病的发生、加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术后病人能早期负重,较快恢复到伤前活动水平,从而避免了因长期卧床引起的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及DVT等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的加重[6]。本组病例我们重视了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获得了满意效果。首先,使病人及家属认识并重视了康复锻炼对决定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按计划实施训练,保证了康复锻炼成功。并且经过术前积极精心准备和护理,避免了内科合并症的加重发生。为患者争取了手术时机较早顺利地施行了手术,避免了病人因骨折后体质进一步衰败、恶化,甚至失去置换的机会。其次,康复期间早期施行功能锻炼,并给予指导和督检其执行情况,由病人被动到主动加辅助至完全主动锻炼的过渡,使肌肉保持了一定的张力,无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发生,并能早期离床活动,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自理能力得到了改善。结果所示,32例患者中除1例由于手术创伤引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9例。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强调并早期实施康复锻炼,减轻了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赖冬华,黄爱玲.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2,15(1):104.

2 马桂玲.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7):770~771.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2

【关键词】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护理;术后康复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5-0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2012年我院收住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25例,女性20例,年龄41-78岁,男性5例,25-70岁。切开复位内固定18人,人工股骨头置换7人。住院治疗14-18天,平均16天。

2 术后护理

2.1 疼痛护理 预防性或针对性应用止痛药,做到护理动作轻柔准确,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心理疏导等。

2.2 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饮食指导 老年人一般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多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饮水,并观察大小便情况。

3 术后康复护理

3.1 术后1-2天,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背伸训练。每次10-20下,每天6次,以减轻伤口水肿,防止肌肉萎缩。

3.2 术后3-7天,患肢髋,膝关节应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角度从30度开始,每天增加5-10度,每次30分,每天2次(无明显疼痛范围内)。坐位训练:利用健肢支持坐起并移动臀部,注意保持患肢外展位,屈髋小于90度,不可内旋,以改善关节活动度,并防止肌肉萎缩。

3.3 术后2-4周,床上逐渐主动坐起,(不盘腿,不内收腿),主动翻身,增加髋,膝的功能锻炼,助行器患肢无负重站立训练,3周后,可在步行器下逐渐部分负重训练,以改善髋关节功能(屈髋小于90度)。

3.4 术后5-12周,逐渐开展髋关节周围各组织肌肉阻力运动训练,坐位髋内收,内旋,外展,外旋训练,应用助行器或拐杖行,患肢不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训练,术后13周以后,逐渐开始下蹲训练。

4 小结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护理比较复杂和难度大,通过实施各种预防并发症发生和术后康复训练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我院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满意度100%

参考文献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利用手术的方法用人工的股骨头代替坏死失去功能的股骨头,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置换术的优点很多,如关节活动好、下床早、并发少,高龄患者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变脆,同时高龄患者相对反应迟缓,因而当遭受轻微的外力时即可发生股骨颈骨折,大多为生活性损伤,如平地行走时滑倒或绊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倒致伤等,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增多,股骨颈骨折虽然创伤不大,却可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出现一系列继发性疾病,因此,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手术前后护理是此项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所以出院后病人的延续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3] 临床资料:

1.1 患者女,100岁,因“外伤后致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7+小时”于2013年5月30日入院。10+年前患有“高血压病”,5+年前患有“II型糖尿病”,血压一直药物控制,效果佳,也一直给予降压处理,但用药欠规则,饮食控制欠佳。门诊X片示: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嵌插移位明显,左侧股骨颈嵌插性骨折。门诊以:1、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2、左侧嵌插性骨折(头下型),3、左侧锁骨骨折,4、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5、股骨颈嵌插性骨折(头下型),6、左侧锁骨骨折,7、II型糖尿病,8、高心病(心功能II-III级),9房颤,收入院。

1.2 入院查体:痛苦面容,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内收,约0-20°,局部肿胀,叩击痛,呈淡紫色,骨擦感及骨擦音明显,肌力四级,左下肢较对侧无明显短缩畸形,外旋,轻度活动受限,髋部屈伸约0-60°被动活动时疼痛,轴向叩击及滚筒试验阳性,压痛、叩击痛明显,肌力四级,感觉、血运正常,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1.3 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全院大会诊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于2013年6月8日在全麻下行左侧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左侧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送入ICU监护治疗,消肿止痛,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应急性溃疡,促进骨折愈合,换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期嘱患者下床行走,功能锻炼,病情好转出院,总共住院29天。

2、护理

2.1:住院期间的护理:术前护理包括:1、心理护理,2、积极治疗和控制合并症,3、饮食护理,4、术区备皮,5、术前准备包括药敏,交叉配血等。术后护理包括:1、心电监护,严密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必要时吸痰,早晚餐测血糖,注射胰岛素。2、观察伤口渗血情况。3、预防人工假体脱位,患者功能位。4、做好生活护理,5、加强康复期功能锻炼,6、出院指导

2.2、延续护理的开展:延续护理综合国内的开展情况结合本例病人的特殊性,展开了计划的制定,参照徐亚英老师的延续护理的模式进行[4],首先成立服务小组人员,又一名主管护师和一名副主任医师组成小组,两名医护人员均具有丰富的骨科护理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两名医护人员均理解延续性护理的内涵,掌握延续性护理的核心,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定期汇总反馈信息,修订护理措施,不断优化延续护理方案。

2.2.1 实施延续护理方案:

第一阶段护理: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周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功能锻炼的目的及意义,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示范下地方法和如何使用 助行支具等,强调坚持循序渐进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认识到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获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措施,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第二阶段护理: 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d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出院前护理评估,重点评估心理生理以及健康行为等方面,并对其所涉及的健康问题进行详细记录。第三阶段护理: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的第1周进行耐心细致的电话随访,全面了解患者健康指导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情况,并再 筛查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对康复训练的执行情况进行考察。在此阶段,随着家庭适应性的不断加强,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康复训练指导和老年患者卫生保健知识指导;其中康复训练指导主要涵盖站立训练的指导、行走训练的指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指导等;卫生保健知识包括合理饮食,保证水分 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防止便秘和泌尿系感染,适当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重,避免不良的姿势,进行正确更衣等。第四阶段护理:责任护士与医生在患者出院后第4周及时进行家庭访视,主要是对第三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巩固,并查漏补缺,选择重点内容进一步加深印象。 3、结果

实施护理措施6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患者依从性、出院后患者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患者依从性包括按时服药按时复诊按时锻炼和健康饮食,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没有并发症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患者1年后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可以满足,行走无不良。

4、讨论

手术治疗髋部骨折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成功后只有结合完善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理想效果,[5]因受到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患者出于经济和人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达到长期住院康复的条件[6]本名患者在术后4周出院,如出院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和保障,容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更无法满足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健康需求,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住院护理的一个继续和延伸,能够使患者在住院治疗结束后的恢复过程中得到持续性保健知识和康复指导,从而有效巩固和保证患者整个 康复治疗持续有效,对于降低患者再次入院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和卫生服务成本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7]。

参考文献

[1]、Chen ZT,Lin YC,Dai YT.The problems of family caregiving a- mong discharged patients in first month[J].Nursing Research (Taiwan Nurses Asociation),1997,7(5):423-434.

[2]、Coleman EA,Boult CE.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d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03,51(4):556-557.

[3]、游汝,胡姑长,梁美荣,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2)374-375

[4]、徐亚英,延续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40):71-72

[5]、陈伟建,马丽凤,康复指导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48-49)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4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分型;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127―02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随着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日趋增高,而且骨折后造成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极高,文献报道高达20%~40%。老年人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上髋周肌群退变,因此不需要多大外力,如平地滑倒。甚至无明显外伤,就会发生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患者共10例,其中,女7例,男3例,年龄65~78岁,平均71岁,出院后1、2年随访见患者可不借助拐杖下床活动,日常生活能自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1.2 主要临床表现及分型

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不可站立行走,患肢屈曲不可伸直,髋部有压痛,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击时疼痛加剧。临床上按骨折线的部位分为:①头下型骨折;②经颈型骨折;③基底部骨折。其中头下型与经颈型骨折近端血运严重破坏,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时造成缺血性坏死的原因还有个体健康状况、骨折局部血液循环、软组织挫伤严重程度和骨折的类型等因素。

股骨颈骨折后老年患者不能下地行走、负重,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而且长时间卧床会出现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是造成本病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常采用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头下型和经颈型股骨颈骨折。对究竟是选用人工股骨头还是全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还存有争议,有资料认为全髋置换略优于人工股骨头。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是成功施行手术的重要环节,医生要经常与患者谈心,安慰帮助患者,协助解决生活及各方面的困难,向其介绍同种病例的康复情况和本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情舒畅地接受治疗,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取得他们的合作。

2.1.2 积极协助患者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透视,以了解重要脏器的功能是否能耐受手术和麻醉,做好生活护理,教会患者床上使用便器,训练床上大小便等习惯,并按医嘱做好胃肠道、呼吸道的准备工作,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2.2 术后护理

2.2.1 要保持正确的,避免关节脱位。患肢保持外展或中立位,穿丁字鞋,防止旋转。为防止关节脱位,在给患者操作或护理时,将其整个髋部托起,避免单纯牵拉抬起患肢,指导患者避免过度屈髋和内收外旋患肢。

2.2.2 注意观察切口渗血,防止血肿发生。患者切口内放器引流管接负压引流,仔细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性质,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造成血肿而增加感染机会,术后第1天观察发现引流出血性液体150~200 ml,术后第2天引流管内无液体流出,即拔除引流管。

2.2.3 观察体温的变化。术后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导致手术失败,患者使用的是骨水泥型假体,单体释放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容易造成感染。因此,体温观察十分重要。10例患者术后第1天体温在37.5℃左右,第2天体温在38.5℃左右,换药时切口无红肿,考虑为吸收热,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

2.2.4 预防性运用抗生素。为了防止术后感染,临床上常常在术前、术中、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 d,其原理是在手术时或术后数天之内,使组织内达到有效的抗生素浓度,从而达到控制感染的发生。因为手术后的几天内,患者白细胞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一般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2.2.5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时麻醉能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术后卧床可使下肢深静脉血流缓慢。麻醉反应消失后,即指导患者做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

2.2.6 功能锻炼。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以合理的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将康复治疗分为术后急性期、床上和立位训练期及步行训练期。原则是早期活动,循序渐进,由被动向部分主动到主动练习过度。

2.2.6.1 术后急性期: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和深呼吸运动。

2.2.6.2 床上和立位训练期:术后第2天复查X线片,显示假置良好,随即指导患者进行以下活动:髋、膝关节屈伸练习,髋关节旋转练习,包括伸直位和屈髋位,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为患者术后能较好地使用拐杖作准备,术后第7天指导患者做屈髋肌力量的锻炼、主动伸膝练习和髋关节外展、内收练习。

2.2.6.3 步行训练期:术后第7天患者下地牺动后,指导在扶拐的情况下做立位练习,髋关节伸展练习,骨盆左右摇摆练习;术后第10天,扶拐进行行走训练,开始应扶双拐;6周后单拐行走;3个月后弃拐行走。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5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大,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较多见的骨折类型,但是由于老年患肢康复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骨折愈合率常常较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近年常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相对其它手术来说能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早日进行功能锻炼。为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要点,现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配合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结果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69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于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43例;年龄在54-82岁之间,平均73.5岁。单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53例,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住院时间13-42d,平均25d。

1.2结果对本组69例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8个月。通过随访显示,通过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等措施,患者均无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活动度较满意,功能恢复较好。

2 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做好术前相关检查,由于本组患者年龄较大,对手术的耐受力相对较差,要结合患者病史和有无其它并发症,正确评估病情确保患者对手术有良好的耐受。对于一些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针对并存病做好术前各种相应的特殊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此外对于一些高龄的患者,由于食欲差、胃肠道功能衰退等因素,其营养状态一般较差,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要给予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给予静脉补充营养[1]。此外由于老年患者常有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加之骨折后疼痛、活动受限等,容易出现心理负担重、恐惧等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采用解释、说服、安慰等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手术方式、方法及原理,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告知手术后有可能的不适应以及如何应对等,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

3 术后康复护理

3.1术后一般护理术后严密监测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吸氧1d,流量2.5-4L/min。对患者进行床边心电监护,每小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观察尿量及尿色是否正常,严格记录术后24 h出入液量。检查伤口情况,给予切口负压引流,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及液量情况,一般48-72h可拔出引流管。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肤色泽、感觉情况。对于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患者,可给予肌肉注射止痛药物或镇痛泵,并密切注意患者反应。

3.2 预防术后并发症感染、髋关节脱位和栓塞是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应对。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一旦发现有感染情况立即协助医生进行处理。此外要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鼓励患者作深呼吸,以避免出现肺部感染。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鼓励其多饮水,定时用消毒尿道口,特别要注意翻身时保持尿管处于低位,防止尿液逆行引起感染。防止出现髋关节脱位的关键在于维持患肢的特殊,保持外展中立位,可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以防止患肢过度屈曲和伸直,正确使用矫正鞋或进行下肢皮牵引。鼓励患者戒烟,避免吸烟引起静脉收缩及增加血液粘稠度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抬高患肢,促进患肢静脉血液回流[2]。应做好患者腰臀部的清洁,定时翻身以预防长期卧床引起褥疮的发生。加强患者术后营养补充,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补充奶粉、豆奶粉等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多吃水果等以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

4 出院指导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恢复期较长,因此出院后的自行康复训练十分重要。术后2周内髋关节活动度不能过大如不要弯腰或突然转身等;术后第1月内坐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不要翘腿或蹲下,髋关节屈曲角度不宜过大,完全康复后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但应避免进行对新髋关节产生过大压力的活动,如跳跃、奔跑、篮球等。要注意合理调节饮食,避免过度肥胖以免对髋关节产生过大压力。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如在康复训练中出现髋关节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李明, 李佩佳. 全髋关节置换术[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15): 1178-1180.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6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 内固定 关节置换术 康复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多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预计至2050年将提高到每年450万名[1]。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并提高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近年此方面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及临床分类

大多数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继发于跌倒等髋部创伤,但站立位跌倒时,作用于髋部的力仅3.7KN,在正常情况下不足以造成该部位骨折,这意味着骨质疏松造成的骨强度下降在骨折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2]。因此骨质疏松造成的股骨颈脆弱是发生骨折的主要病因,此外老年人髋周肌老年退变,不能有效抵消髋部有害应力,营养不良,股四头肌无力等亦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发生因素。除创伤性骨折外,病理性骨折在老年人中也并不少见,其多在无创伤或较轻微创伤情况下发生。

临床分类:股骨颈骨折目前主要采用以骨折移位程度分类。根据该方法可分为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和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此种方法可指出骨折断端间接触程度和稳定性,有助于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

2 预防

骨质疏松在股骨颈骨折发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为预防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有效而简便措施。非药物治疗包括钙及维生素D的补充和摄入,固老年人应多吃含钙及维生素D的食物,多接触阳光,保持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包括抑制骨吸收型与促进成骨型两种[3]。

2.1抑制骨吸收药物 该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其中包括降钙素,激素替代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和二磷酸酐类药物。二磷酸酐类药物被看好,其可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和生存周期,以减少骨吸收率,增加骨密度,强化骨小梁连结,最终使骨强度增加,减少骨折。但有报道称长期使用可导致骨转化下降,骨代谢衰弱,引起自发性骨折[4]。同时发现在连续使用二磷酸酐类药物5年后,停药并不会加速骨丢失或显著增加骨转化率,因此是否有必要长期(>5年)使用仍待讨论[5]。

2.2促进成骨型药物 甲状旁腺激素是目前唯一一种此类药物。其抗骨折效应与二磷酸酐类药物相近,但价格昂贵,使用不便[6]此外在有关人群中(骨质疏松者、有骨折病史者)中使用髋部保护加固可覆盖髋部软组织,从而对撞击力起到吸收作用,或可能起到干预骨折发生的作用。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不论采用什么术式,所需医疗费用均较昂贵,因此加大预防宣传力度,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为预防骨折最有效措施。

3 治疗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治疗可依据患者全身情况,骨折类型,伤前患者活动程度和骨质量等因素决定其治疗方案。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发生骨折后长时间卧床易导致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治疗风险及难度较大。以往对于此类骨折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故坏死率高。随着医学及生物学进步和发展,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治疗已被积极主动的手术治疗所替代[7]。

3.1无移位股骨颈骨折 在无移位的骨折中,若属嵌插骨折,即股骨颈骨小梁和皮质插入股骨头较软的松质骨里,使骨折端有一定稳定性,血管也未多破坏,可行保守治疗。但有报道称在此非手术治疗中41%病例可出现骨折继发移位,而内固定者几乎100%可安全愈合[8]。而无嵌插骨折本身就没有稳定性,如果不经内固定,几乎所有骨折都会发生移位,因此在无移位骨折中推荐使用内固定法,其安全可靠,同时骨折处被固定后髋部疼痛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

3.2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对于此种骨折治疗术式目前仍存争论,但普遍认为对于老年患者应以其生理年龄(即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等)而不是实际年龄作为治疗方案选择的标准。

3.2.1内固定治疗 对于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其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报道称与关节置换组相比,内固定组翻修例数明显较多,且术后1年死亡率也较高,后遗症如肢体缩短较明显[9]。但在>90岁患者中,内固定组术后1年死亡率反而较低,因此关节置换术被认为更适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有移位患者,但对于一些特别虚弱者(>90岁)由于其不能耐受大的手术打击,内固定也许更为合适。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对于65岁以上骨折伴移位的患者来讲,关节置换术可带给患者较长的术后存活时间,较低的再次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更好的髋部活动功能和更高的生活质量[10]。

有人认为内固定治疗后虽然再次手术风险较高,但即使失败,亦可通过关节置换术补救,而如成功则不但初始手术创伤较小,住院费用亦少。然而,国外有学者发现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置换术补救,其髋部功能比行Ⅰ期全髋置换者差。因此综合考虑术后2年内因髋部问题所导致的治疗费用,则其患者的平均费用高于关节置换组。

3.2.2关节置换术 关节置换术彻底消除了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接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风险,可降低再手术概率。但其关节置换术伴随着较高的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

这是其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据有关研究,如不采取预防措施,全髋置换术后病人静脉血栓发生率可达40~70%,2%可发生严重肺栓塞。目前术后一般需要检测静脉栓塞和使用抗凝剂。

在关节置换术中假体方面,目前有单极,双极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但仍有较大争议。

与单极假体比较,双极假体由于有内外2个关节界面,理论上减少人工材料与生物体摩擦,可延长使用寿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被认为置换效果好与单极假体。但术后因关节界面间滑膜和瘢痕组织长入双极,很快由2个界面变为1个,便与单极假体无异。一旦发生假体脱位,双极假体有解体危险,复位不如单极假体。因此目前认为二者其实在活动情况,生活自理能力,髋部疼痛等情况中无显著性差异。但尽管如此,在对骨折医生调查时发现,较多医生仍倾向于使用双极假体。

相比于全髋置换,股骨头置换优点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假体价格低和术后脱位风险低。但其术后可造成髋臼磨损,导致疼痛,并最终要翻修为全髋置换,翻修率可达38%,因比对于伤前活动较好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伴移位者,全髋置换较股骨头置换行走能力更好,髋部功能评分较高,生活质量较高,假体存留时间也较长,并发症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因此推荐使用全髋置换术。但其费用较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患者来说,股骨头置换更为经济。不过如果患者髋关节有关疼痛严重、骨质疏松时,全髋置换也许是唯一选择。

4 术后康复

手术治疗后的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术后康复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具有发生骨质疏 松性骨折患者应及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康复治疗。有研究显示康复治疗组与对比组在术后恢复程度及Harris评分上有显著差异,说明早期康复对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法可有床上运动,主动关节活动,坐位平移,外展训练,站立训练,逐渐负重等,需严格制定训练计划并予以专门指导,循序渐进方可有效,但早期介入已成为当下的意识,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手术固定为愈合创造条件,制动是骨折术后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制动本身造成机体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发生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及力学方面的病理改变,最终影响关节和肢体功能;长期制动带来的失用性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加重患肢骨质疏松,影响骨折愈合。为避免髋关节功能障碍,必须早期进行功能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有人认为对于老年骨折术后患者过早活动或负重可导致假体松动,骨移位等,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确实不应强调早负重,早负重是内固定失效主因,可导致晚期髋内翻,但股骨颈骨折术后进行早期系统康复治疗,有利于髋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或最大限度降低髋关节的功能障碍,同时减少周围组织粘连,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群的力量,增加关节稳定性与骨的负重能力,缩短康复时间,提高肢体功能状态与生存质量。运动对骨骼施加的力学负荷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加骨量,运动对长干骨的牵张和纵向挤压作用使骨微细结构也发生改变,使骨小梁排列更加合理,这也可使骨量增加的又一关键。

5 小结

目前,老年股骨颈骨折在治疗中因各种原因而有不同手术方式,因此临床治疗规范的制定可最大限度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同时积极的预防和将康复治疗前移并贯穿骨科治疗全程的观点已成为国内外骨科专家共识。

参 考 文 献

[1]Javsif K, Cooper C,Epidemiology of osteoporosis.Meeting Beport from the IOF World Congress on Osteoporosis[C].2002,Lisbon,ovtugal.

[2]陈虹,蒋光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与预防[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5):464.

[3]Heaneg RP.Osteopprpsis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orthopaedis surgeons[J].J Bone joint Surg(Am),2008,90(11):2544.

[4]Stepan JJ,Burr DB,Duvo I,et al,low Done mineral density is associated with bone microdamage accumulation in postmena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J].Bone,2007,41(3):378-385.

[5]Ensrud KE,Barrell-Connor El,Schwartz A, 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effect of al endrouate Continuation versus discontinuation in women with low BMD:resules from the fraclwe intervention trial long-term extension [J].J Bone Miner Res,2004,19(8):1259-1269.

[6]Delmas PD,Licata AA,Reginster JY,et al.Fracture risk reduction during treatmenl with teriparatide is independent of pretreatment bone tvrnvver [J].Bone,2006,39(2):237-243.

[7]曹露,李晓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研究发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2):121-123.

[8]Shuqiang M,Kunzheng W,Zhichao T,et al.Outcome of non-operatiwe management in Gorden I femoral neck fractures [J].,Injwry,2006,37(10):974-978.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7

由于医学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寿命已普遍延长,老年人口数也因此相应增加,髋关节疾病是困扰老年人生活处理能力的最大障碍之一,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善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应用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疼痛[1]。在为老年人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首先做好术前的护理,完善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伤口引流的色、量等,注意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康复护理所遵循的原则。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组通过26例患者的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前、术后观察,认真的指导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要领,详细的出院指导,使人工髋关节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6例,均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6例,女20例,年龄68~85岁,19例跌伤致股骨颈骨折,7例车祸致股骨颈骨折。

方法及效果:患者入院后积极治疗原有疾病,并及时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18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8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1例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护 理

一般护理:术前进行常规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养饱和度、血糖等,2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伤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术后,保持引流通畅,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以及血块堵塞,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4~6小时内引流量>300ml,色呈鲜红或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作,并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伤口处放置引流管,避免术后血肿的发生,24~48小时内将其拔除。

护理:患者术后不应一成不变,主要取决于手术中所安置的人工臼杯前倾角与假体柄前倾角的相互关系而决定患者[2],因此,术后需与手术医生交流,了解术中安置的人工髋关节位置,这对术后正确的护理有重要的意义[3]。

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①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踝、膝关节活动训练,鼓励患者行踝、膝关节屈伸2~3次,5分钟/次。②术后第1~3天应将下肢略抬高,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屈伸关节,慢慢地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下面绷直,每隔1小时5~10次,每个动作3秒,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踝关节,3~4次/日,每次重复5遍。健侧肢体练习,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每2小时练习一组,每组30次,每次持续10-15秒。通过本阶段的锻炼基本消除患肢肿胀,患侧大腿,小腿肌肉能够协调用力、做出肌肉舒缩动作。③术后第4~7天,屈伸髋、膝关节练习,患者可以自主髋、膝关节屈伸,使脚滑向臀部,然后伸直,注意不要使膝关节向两侧摆动,主要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当股四头肌足够强时,可开始练习直腿抬高试验,大腿前方肌肉绷紧,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重复练习直到感觉大腿肌肉有点儿疲劳,为患者下床锻炼做准备,指导患者床上坐起坐床边床边站立拐杖行走及肌力训练,指导患者及家属、陪护共同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的方法,从健侧移坐至床边,待患者适应后离床沿站立,健肢负重,患肢不负重,直至下肢肌力恢复后进行站立、后伸、外展练习。将患肢慢慢后伸,抬头挺胸,保持上身直立,拉伸屈髋肌群,然后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拉伸髋关节内收肌30次/组。每天3组。应避免髋关节屈曲>90°(>90°会增加髋关节脱位危险)。④术后第8~14天,训练到患者有足够的力量可自行站立时,可在护理人员和学步器的帮助下进行3点交替步态训练或扶拐杖进行4点交替步态训练,逐渐过渡到2点步态,使患肢部分负重和4点步态完全负重,然后由双拐杖过渡到单拐杖到弃拐杖行走,最后进行生活习惯训练,如:坐床上穿、脱鞋袜训练,下楼梯训练。

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及指导:一般术后2周出院休养,但患肢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必须指导患者坚持在家训练,一般情况下扶双拐,行走6~8周,这期间继续住院时的各种锻炼,逐渐加大运动量,增加行走距离,术后8周~4个月,此阶段主要锻炼提高肌肉的整体力量。可使用单侧手杖、单腿平衡练习。术侧单腿站立1分钟,指导患者术后6个月内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如:跷二郎腿、坐位穿鞋、坐矮凳及弯腰拾物。不论平卧位还是行走时,尽量不要向外旋转髋关节,以防假体脱位,为保护假体和延长假体的寿命,要求患者禁止跑步、跳跃、爬山和举重等活动,并控制体重以减轻假体负担,属患者术后1、3、6个月来医院复查。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通常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手术”,之所以有

这种说法,是因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成型术是患者一次特殊的身体体质考验。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护理工作和康复指导在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它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社会知识,术后的功能锻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功能恢复是治疗与护理的终极目的,通过规范的功能练习,患者的功能大多有满意的恢复,基本能完成日常生活并照顾自己。这一过程繁锁而艰苦,需要护士具有很好的耐心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2-0147-03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arthroplasty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KANG Zhimin1 SUN Qicai2

1.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Shaoxing City Center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312030,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Zhejiang Hospital, Hangzhou 3112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the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arthroplasty(THA), to provide a reference value for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All 46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23) and observation group (n=23),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l,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8 h, 24 h, 48 hVAS score, preoperative and after postoperative 4 months, 12 months, Harris scor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VAS score, Harris sco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preoperative (P>0.05);VAS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t 8 h, 24 h and 48 h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Femoral neck fracture;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身骨折的2%~6%,而且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活动范围增大,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1,2]。人工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病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骨科医生的肯定。随着人们对该技术的不断深入了解,也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手术后患者不能立即下床活动,因此相对易引起患者术后包括脱位、松动、撞击、感染、骨溶解、金属过敏、神经麻痹、疼痛甚至是死亡等各种并发症[3,4]。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可直接影响THA的疗效,因此老年股骨颈骨折THA的围手术期护理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5]。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23例股骨颈骨折THA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的23例患者对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THA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男17例,女29例;年龄61~76岁,平均(69.5±9.4)岁;致伤原因:滑倒伤36例,车祸伤7例,坠落伤3例;其中左侧股骨颈骨折21例,右侧25例;34例(73.9%)有骨质疏松,19例(41.3%)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均无意识、精神或智力障碍,能与护理人员很好沟通并配合康复训练,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对照组男9例,女14例,年龄61~74岁,平均(68.15±9.82)岁;观察组男8例,女15例,年龄63~76岁,平均(68.25±10.5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综合护理干预小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耐心与患者沟通,对其病情表示同情、理解,并给予安慰,鼓励患者倾述以了解其心理需求,对其心理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交流过程中应面带微笑,语言要和蔼、亲切,以初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消除其心中的疑虑,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②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接受能力,采用恰当的形式介绍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相关知识,阐明THA治疗的必要性和优势,介绍麻醉和手术的基本步骤,强调良好心理状态与功能锻炼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使患者以良好的形态接受手术。③术前指导:指导患者床上早期进行患肢功能训练、体位训练、深呼吸训练、习惯床上大小便、术前禁食水等各项术前准备。④家庭支持: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鼓励其参与患者的护理,向家属讲解患者不良情绪对预后的影响,要求家属尽量在患者身边陪伴,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鼓励患者。⑤术后疼痛护理: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光线柔和,为患者营造舒适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引起疼痛;及时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等积极信息,积极解答患者术前担心的问题;通过播放患者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和音乐、聊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和缓解其疼痛程度,对疼痛难以忍受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⑥术后体位护理:患肢保持外展30°的中立位,不能过度屈曲或伸直,不能盘腿或侧卧,仰卧时可将软枕或厚垫置于两大腿之间。⑦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了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延缓退行性改变,常需做各种功能锻炼,主要有慢下蹲运动及快、慢步交替行走等。并且在进行这些锻炼时,患者要心态平和,不能急躁,注意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关节生长功能较年轻人更弱,因此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给患者制定合理可行的锻炼方案,帮助其身体机能尽早康复。鼓励患者按计划进行恢复。训练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由弱到强”及“活动范围由小到大”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⑧预防并发症护理:患肢术后2w内应保持直腿外展20°、内旋5°以预防假体脱出;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定期帮助拍背、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术后患肢采用弹力绷带包扎,并适当抬高,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除早期肢体训练外,帮助患者按摩患肢,加强其被动活动,注意观察肢端颜色、有无肿痛等情况,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⑨出院指导:向患者发放本研究小组编写的THA院外康复训练指导手册,帮助患者制订出院康复训练计划,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长期坚持康复训练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由责任护士负责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指导和解答康复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术后疼痛评价标准 应用VAS量表进行评级,疼痛程度由轻至重0~10分。

1.3.2 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 采用Harris评分法于术前、术后4个月和12个月从日常活动能力、步态、疼痛、关节活动和关节畸形5个方面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满分为100分[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8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8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术前、术后4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的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术前、术后4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

2.3 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利用髋关节假体植入物取代原来损伤的髋关节的外科手术[6]。置换手术包括完全置换和部分置换[7]。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减轻关节炎的疼痛或修复严重的身体关节损伤,是髋部骨折治疗的一部分[8]。髋关节置换术目前是最常见的骨科手术,虽然患者短期和长期的满意度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别。随着材料科学的进展、制造工艺的改进以及医疗技术的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髓关节病变的临床外科治疗中。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手术疗效的保障尤其重要[9,10]。

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亦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可降低患者对术后功能训练的依从性,有研究报道微笑和语言可缓解疼痛,如护士向患者微笑10 min,患者疼痛程度可减轻几小时,若进行5~10 min的语言沟通,疼痛缓解可持续18 h[11],本研究中护士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并采用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术后8 h、24 h和48 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支持、语言交流及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增加舒适感。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9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部分患者伤前即有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伤后卧床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1],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了髋关节的功能和活动。术后可较早进行床上活动,缩短卧床时间,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并得到广泛应用。而术前术后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我科对3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人,进行了系统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共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56~82岁,平均64.2岁。骨折类型:头下型骨折20例,经颈型8例,基底部骨折4例。其中4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高血压病,7例合并程度不等的心肌缺血及早搏二联律史,2例合并肺部感染。上述病人均顺利接受置换术,全部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32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例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无再脱位发生,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均能按期愈合,术后3周下地活动。

2术前康复护理

2.1术前准备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近期有无咳嗽、咳痰、气促、昏迷,有无严重心律失常史。其次要做好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及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有关检查,全面掌握病人情况,以评估手术耐受力。一是要积极控制并治疗原发病请有关科室协同诊治,尽可能将机体的各重要脏器功能调整在能适应手术的最佳状态。如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控制在18.6kpa(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12kpa(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2]。术前三日应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治疗肺部感染;二是要做好基础护理,老年人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少,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整、干燥,每4h翻身拍背1次,翻身时要注意向健侧卧位,保持患肢成一直线,术前1天备皮,备皮应注意老年人皮肤皱褶多,要防止刮破皮肤,彻底清洗手术部位,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2.2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病的困扰,加上骨折所造成的疼痛、躯体移动障碍,自理能力下降以及害怕手术,担心预后常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对病人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有重要作用[3]。因此,护士应加强巡视,根据病人文化程度,结合病情,耐心细致地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手术经过、麻醉效果,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成功率,也可通过来访的同例患者讲解自己亲身经过,观看x线片效果,使其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3健康教育指导(1)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放置便器应从健侧放入。(2)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劝导戒烟,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3)指导功能锻炼,术前应教会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以提高患肢肌力,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即肢体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5秒左右,放松稍作停顿,如此反复进行。

3术后护理

3.1与制动术后患肢应保持外展30°中立位,穿“丁”字鞋,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平卧时两下肢间放置软枕,侧卧于健侧时软枕垫高术肢。

3.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据文献报道[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0%。术后应抬高术肢30°,保持外展中立位,并主动做腿部肌肉舒缩活动,促进静脉与淋巴回流。我们不主张应用止血药,如凝血功能正常,可酌情运用一些抗凝药及活血化瘀药,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滴丹参等,密切观察术肢有无疼痛、肿胀、皮肤发绀,如有异常,报告医师。

3.3康复护理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防止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硬,并能防止老年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5]。具体方法如下:(1)术后6h可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促进下肢静脉回流。(2)术后1天可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张力。 (3)待拔除引流管后,可在床上使用cpm,行髋、膝关节屈曲练习,活动角度由小到大。(4)髋关节伸直练习,屈曲对侧髋、膝关节,做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5)根据病人情况可制定步行计划,骨水泥固定的患者,若病人情况良好,术后3周可行步行练习,下地站立时,可用双手扶住双拐,先用健肢负重着地,患足点地,以后患肢逐渐负重,循序渐进,要注意安全,防止滑倒。

4 结果

32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除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例由于不当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未再次脱位,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根据髋关节功能评价merle d'aubigne评分标准见表1,疼痛、运动幅度、步行三项所得分相加,17或18分为优,13~16分为良,9~12分为中,8分以下为差,术前病人评分全为差,31例病人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7例,中3例,差3例。术后6个月病人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9例。表1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5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外科疾患,常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少病人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且不少病人本身就是因为中风偏瘫、行动不便,身体协调功能差而引发的外伤,而骨折后,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缓慢,卧床时间长,易引发其基础疾病的发生、加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术后病人能早期负重,较快恢复到伤前活动水平,从而避免了因长期卧床引起的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及dvt等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的加重[6]。本组病例我们重视了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获得了满意效果。首先,使病人及家属认识并重视了康复锻炼对决定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按计划实施训练,保证了康复锻炼成功。并且经过术前积极精心准备和护理,避免了内科合并症的加重发生。为患者争取了手术时机较早顺利地施行了手术,避免了病人因骨折后体质进一步衰败、恶化,甚至失去置换的机会。其次,康复期间早期施行功能锻炼,并给予指导和督检其执行情况,病人由被动到主动加辅助至完全主动锻炼的过渡,使肌肉保持了一定的张力,无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发生,并能早期离床活动,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自理能力得到了改善。结果所示,32例患者中除1例由于手术创伤引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9例。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强调并早期实施康复锻炼,减轻了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赖冬华,黄爱玲.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2,15(1):104.

2马桂玲.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7):770-771.

3李梦樱.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3.

4张亚爱,黄秀清,梁玲.糖尿病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5,2(5):22-23.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10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护理;康复锻炼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及骨折部位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影响骨折及复位后的稳定,阻断股骨头血液供应,影响骨折的愈合甚至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我科自1997年6月~2001年8月,采用单侧钩槽式外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通过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配合,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单侧钩槽式外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6~81岁,平均54岁。骨折分类按部位:头下型12例,经颈型15例,基底型8例;骨折分类按Garden分型:Ⅱ型5例,Ⅲ型22例,Ⅳ型8例。合并其他损伤6例,并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16例,手术在伤后4~8天进行,平均6天。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较突然而意外,突然出现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常多见于老年人,担心今后的生活及活动,担心年龄大,身体体质差,手术的疗效,加上骨折的疼痛,心里会很恐慌。护理人员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主动与病人交谈。详细解释该病的治疗情况,护理计划和注意事项,告诉患者高龄身体较差患者能接受此手术,而且能恢复较好的生活质量,手术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减少肺部及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治疗是廉价、微创和有效的。

2.1.2 生活护理

股骨颈骨折后由于行皮牵引或骨牵引,患者制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予以必要的生活护理,病人入院后需卧特制的牵引床,指导病人按正确的方法翻身、活动,既要防止褥疮发生,又不能影响牵引效果,定期对坐骨结节,骶尾部进行按摩,保持床铺的清洁,给予床上浴,训练病人在床上大小便,加强营养支持。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高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1.3 骨牵引及皮牵引的护理

保持有效牵引:(1)牵引器具,皮牵引者注意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骨牵引者每日拧紧牵引的螺母,防止脱落,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2)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增减,定期测量患肢长度,并与健侧对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3)牵引轴线,躯干伸直,适当抬高床头、床尾或床的一侧以保持牵引力与体重的平衡,牵引绳不应有其他的外力作用,避免被子压住牵引绳,告诉患者及家属不能擅自改变或随意放松牵引绳。(4)维持患者有效的血液循环,观察肢端血液循环,包括肢端的颜色和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度以及趾活动等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如麻木感疼痛等。

2.1.4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皮肤水疱、溃疡和压疮,牵引重量不宜过大,胶布过敏及胶布边缘溃疡时及时处理;并更换其他类型胶布或改换其他方法复位固定,卧床时间长或体弱多病者,骨隆突部位放置棉垫、气垫等。并定时按摩。(2)预防牵引针眼感染,针眼处每日用75%酒精消毒2次,避免牵引针滑动,牵引针两端套上木塞,以防伤人。

2.2 术后护理

2.2.1 常规护理

病人回病房后立即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按局麻加静脉复合麻醉术后常规护理,禁食6 h,观察患肢趾端血运,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如带有静脉镇痛泵,观察镇痛效果,及时发现药液的通畅情况,有无渗漏。如放置引流管时,注意观察引出液的量、颜色,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麻醉清醒后采取仰卧位、半卧位,伤肢稍抬高,保持外展位30°左右,严禁屈髋超过90°。严禁侧卧位及交叉卧位。让病人在床上大小便,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豆制品及牛奶,如果患者有骨质疏松,要加强补钙。同时应该多饮水,稀释尿液,以防泌尿系结石形成。

2.2.2 康复锻炼

术后可行屈伸踝关节,转动踝关节等锻炼,此期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流动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但暂不活动髋关节。术后次日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绷紧患者的大腿前方肌肉(肌四头肌),尽量伸直,保持5~10 s,每隔10 min练习1次直到患者感觉大腿肌肉有疲劳感。3天~2周,直腿抬高,绷紧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床面10 cm)保持5~10 min,慢慢放下,重复练习。每日检查外固定器是否松动,并及时调整,针道用75%酒精消毒更换敷料,3天后既可扶双拐下地活动,2个月后根据情况扶单拐行走并逐步负重。术后2~4个月摄X线片复查见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器弃拐行走,术后6个月完全负重。

2.2.3 专科护理

在术后未拆线时不要洗澡。术后2个月内,首先禁止坐浴。不能俯身从地面或低处拣东西,而坐椅子时要使患者的膝关节低与髋关节,禁止坐低板凳。使用抬高的厕所、座椅及便桶。禁止翘二郎腿,睡觉时两腿之间加入泡沫垫,至少坚持到医生认为安全为止。如果必须移动身体才能拿到东西时,应先把整个身体都旋转过来,上楼梯时先用健腿,下楼梯时先用患腿。使用拐杖的原则:切忌避免意外跌倒,循序渐进,避免依赖。

3 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其中3年以上30例,无手术感染及死亡病例,2例头下型骨折不愈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余33例X线摄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4.5个月,占94.5%。按梁雨田等[1]评定功能:优18例,占51.4%;良12例,占34.3%;可3例,占8.6%;差2例,占5.7%。远期疗效仍在继续随访中。

4 讨论

股骨颈骨折手术是骨科手术中常见的手术,手术只是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报道,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率达10%和10%~25%[2]。本组发生率为5.5%。护理在术后减少并发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人们只重视术后的常规护理,对术前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并不重视。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防止术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的有效方法。可促进损伤关节的修复,有利于纠正不良姿势。另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废用因素是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骨骼肌通过肌腱附着在骨骼上,运动时骨骼肌的牵拉对骨产生刺激,这种刺激在于使骨的形成低于吸收。因此术后及早期进行全身骨骼肌的功能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预防全身肌肉萎缩最有效的方法,为机体的全面健康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