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十篇

时间:2023-10-24 18:04:20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1

关键词 态度转变 安全文化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Attitude Change

Li Haihua

(Jiangsu Production Safety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Center, Nanjing, Jiangsu 210042)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safety is the core and soul of safety culture, what is formed and improve the behavior based on safety culture.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fundamentally set up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afety. The realistic need, desire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 people's attitude to safety. Process from the attitude formation and change,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e.

Key words change of attitude; safety culture; effectiveness

1 态度转变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安全和健康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改变个体的行为,首先需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特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人的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态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化进程的结果。人们对安全生产的态度,也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简单态度到复杂态度,从不稳定态度到相对稳定态度的过程。

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态度改变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学习反应过程。安全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安全态度形成的过程与个人社会化的进程是同步的。随着周围环境、条件及外界刺激的变化,人们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其中包含有错误态度的转变和纠正。要使人们形成自觉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形为,除了制订相关制度之外,还得考虑到个体对待安全的态度,尤其是要促进个体转变原有的错误态度或者态度中某些错误的因素。

2 影响个体安全态度的原因

2.1 现实需要和愿望的满足

人人都有多种现实需要,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得到满足。通常能满足个人需要和愿望的对象,以及那些有助于达到自己目标满足需要的事物,能让人产生喜爱的积极的态度。反之,妨碍个人需要与愿望获得满足的对象,或者是让人产生挫折感的事物,必然让人产生距离感,持否定的态度。作为生产单位,经济利益是最现实的需求,因而容易影响到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特别是安全投入的否定态度。作为生产个人也有很多利益需求,很容易有侥幸心理,思想上疏忽。因为每个人的需要层次和愿望水平不同,而且在愿望程度上也存在差异,所以安全态度的指向性、强度、深刻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差异。

2.2 知识和信息的有限性

认知因素是态度形成的一个重要成分,知识与信息是形成态度的重要条件。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其广度和深度不同,加之个人获得信息的途径和准确性也有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安全态度的形成。

2.3 社会文化、个体所属团体对安全文化的影响

每个人的核心态度往往会打上深刻的社会烙印。这往往能反映出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的差异;地区风气和习俗的差异;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同时,当一个人特别认同自己所属的团体时,他会显得特别忠诚,要他采取团体规范不一致的态度是很不容易的。可见,具有浓厚安全文化氛围的团体对其成员的安全态度也有着重要影响。

2.4 个人因素的制约

人们的态度是在经过无数次的社会实践后逐渐形成的。一个人的经历不同,个性不同,在对待安全的理念、兴趣、偏好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同时,性别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安全态度的形成,一般而言,女性的性格更加细腻,这更有利于安全态度的形成。个体差异往往也影响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3 从态度转变角度对安全文化建设有效性的启示

凯尔曼(H.K.Elman 1961)认为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包括服从(顺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首先,人们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普遍期待、所属团体的规则和别人的意见而采取表面服从的行为。慢慢地,个体变为自主地接受他人的观点、态度、信念与行为的影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变得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与行为越来越接近。最后,个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当态度从服从到个人内化后,人们形成的态度是行为最稳定、最持久、较为系统的基础。同理,当外在的安全要求逐步转换为个体内化的态度时,个体的安全行为更加稳定、持久,安全文化建设也会更有效果。

3.1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从认知到认同

建设安全文化、构筑本质安全体系,已经不是新话题,但依然有许多企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对安全的认识不到位、观念没转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要把安全文化观念灌输到大众头脑中,通过各种有效形式,使安全的观念牢固扎根,在任何时候都能事事先想到安全;要让人形成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一样的职业操守,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意识、安全规范和安全行为方式成为自己内心的认同;要让人形成自我认同的安全责任感,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加深对安全生产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履行职责时,有安全使命感,责任感。

3.2 注重个体安全态度的内在需要,让安全行为成为自觉习惯

安全成为个体自己内在的需要时,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就会成为个体自觉养成一种习惯。试想人们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作业,战战兢兢,怎么能谈得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根本利益和最大实惠。这就需要在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时,要选择人们在安全生产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坚持用典型说话,用事实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说话,让大众内心真正认同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每个人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整体利益,关系到每个职工家庭的幸福和安宁,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第一”的观念和态度就能牢固树立起来。

3.3 用制度强化意识,以行为增强态度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安全文化建设,一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另一方面需要纳入企业管理,逐步形成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安全制度是员工严格遵守的规范。安全管理是对企业和个人的安全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它集中体现着企业在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对广大员工的要求。要使人们主动遵守安全法规和安全制度,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规范,这样才能有效约束员工的行为。而安全长效机制的建设则是安全文化建设持久永续的重要保证。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2

【关键词】 生态文明;新常态;制度化;法治化

党的十以来,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14年5月和7月同志重申适应新常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得出,新常态理论概念来源于问题倒逼,客观世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新情况、新变化,而导致的一种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政策研究从根本上讲还是把经济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系统来看待,单一研究经济系统量的增加和结构改善,本质上仍然循着经济增长的路径展开,根本没有找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联系的切入点,结果,经济增长了、环境恶化了、资源耗竭了,人类生存基础削弱了,生态安全和人类的生存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亟需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

在系列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论述中,全面阐述了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的四个维度:

一、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化

生态也是民生,同志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既是对生态产品的准确定位,又是对民生内涵的丰富发展,深刻揭示了民生与生态的关系。同志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过度强调人的控制力、胁迫力、创造力,忽视生态环境反作用的理论必须加以纠正,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生产力学说的深刻阐述,即生产力的两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生产力的终极目标是民生福祉,而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就是满足民生化,因此改善生态环境与民生吻合、锲合、融合,才是生产力之说的真正意义所在。

生态文明新常态与民生化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态文明新常态是解决民生问题、提升民生质量的前提和条件;另一方面,民生化又反作用于生态文明新常态。

1、生态文明新常态是解决民生问题、提升民生质量的前提和条件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新常态就是改变过去“唯经济GDP至上”到“民生至上”,改变过度依赖“经济索取自然”到“人、经济、自然系统和谐发展”,转变“经济高速增长”到“中速或低速增长”进一步让自然系统自我修复、改善生态环境、释放生态红利。

2、民生化反作用于生态文明新常态

民生问题反映出人与人、人与土地、人与水之间的生态系统是否和谐,系统与系统直接的耦合协调度是多少有关的。自然禀赋不同、生态环境差异、人才技术多寡等相互作用,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如马克思所说,生产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而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给出了出路和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

二、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化

同志要求采取系统思维的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中,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五大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像其余的四大建设那样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它融入或渗透于其余的四大建设中。

1、政治生态

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于人类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所引起的,因此制度框架的优劣影响环境好坏。同志谈到,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政治制定的制度框架下生产生活主线与生态文明建设主线应该是一条线,并且两线起点与终点都应吻合重合。良好的政治生态才会是其余三大建设的保障和前提,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成功必有我作为”的政绩观。

2、经济生态

经济建设面临两个突出的矛盾:一是经济总量扩张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矛盾;二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容量有限以及环境容量利用率相对低下的矛盾。经济生态就是要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传统思维,发展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活低碳化等,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且实现“人不敌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天人和谐”的螺旋式上升发展。摒弃“唯GDP之上”、“唯经济”等错误理念。

3、社会生态

社会不同程度地显现动力机制失范、平衡机制缺失、社会秩序失谐的状态,很多人是物欲横流、贪欲无度。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也破坏了社会生态。社会生态一旦遭到破坏,比自然恢复更难。因此应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我要快发展,我拿什么比明天”,即为生态利益和谐。不要只指责别人破坏环境,可以说在环境变坏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在为破坏环境推波助澜,只不过有多有少,有大有小。因此,环境问题是一个人人有责的公共问题。生态利益和谐,不仅表现在与人与自然之间,更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因此,取之有章,用之有度,这个规则在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同样是规章、规律、规则。公共空间、公共产品容易搭便车,生态利益和谐是生态公平共享,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同代人处理当代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即代内生态公平正义的问题,以及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即代际公平享受生态利益的问题。

4、文化生态

同志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生态系统,生态文明里最为核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古到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伦理学、美学等讨论的重点,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精髓,到今天,依然具有先进性。“经济―社会―环境协同论”、“可持续发展”都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认识的升华,而它们某种程度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停留在认识论的层面,缺乏可操作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硬指标,体现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标杆。同志提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保护生态和发展不只是写进文件的政策和理念,而是要融化为人民的文化自觉和生活自信。

三、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为此,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机制。

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根据不同制度的性质和种类,立法机构和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组织专门的队伍,对已有的制度加快完善,对欠缺的制度要加快制定,有些制度可以边试点、边完善。制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完善,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少重要的制度还欠缺,许多方面的制度实践还是空白。这种情况必须加快改变,制度建设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宽不宽在于法治,让法治守住生态文明的底线,用好市场、科技等手段,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政策法规,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主体、市场资源更多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用法治保护不断升级的生态文明科技成果,提升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能力。

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亟待改变当前“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确立“生态立国”的战略,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法治保护主流化。因此要做到:一是修改完善环境保护单项法,解决好环境保护单项法与《环境保护法》之间以及单项法之间的重叠、矛盾和冲突;二是加强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立法,填补生态法律体系内容空白,构建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三是配套的环境行政法规、规章以及部门的设置,为生态文明新常态保驾护航。

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是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的核心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化、系统化、制度化、法治化,既源于传统东方文化,也吸收了西方文化,是两者融合再创新的产物,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对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重要内容[EB/OL].新华网,2013.7.2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史上最严厉”新环保:对污染企业按日计罚无上限[EB/OL].新华网,2014.5.9.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3

【关键词】文明理念 必然选择 中国路径 发展方略

生态文明是一场关乎人类存亡的变革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的兴起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方面变革,是人类社会的全新选择。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基本准则,建立新型的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制度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从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各个方面对传统工业文明和整个社会进行调整和变革;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管什么样的文明形态,都有三个层面的“同心圆”构成:物质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对生态文明的构建也离不开这三个层面。

生态文明理念层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基于一个科学常识之上,即人类生存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内,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的子系统。生态系统的破坏将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因此,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同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人性与生态性的全面统一。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发展要服从生态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动力,推崇物质享乐主义,最终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

生态文明制度层面:生态优先的制度体系。在制度层面,生态文明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要求,发展中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的原则,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规范人类的社会活动,实现传统市场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型,核心是通过强化生态文化教育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立生态经济激励制度等,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而在工业文明30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未将生态系统的因素纳入制度考虑,漠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将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衡量社会进步以及个人发展的准则,把无限扩张的市场和计划建立在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虚幻泡沫基础之上。

生态文明物质层面: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在物质层面,生态文明倡导有节制地积累物质财富,选择一种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健全发展,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在生产方式上,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在生活方式上,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而工业文明以不计环境代价的方法掠夺式地发展经济,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高污染,将生态环境变成了“资源库”和“垃圾场”,导致自然生态的急剧恶化。其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不可持续的线型过程。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作贡献。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世界几大古文明的衰亡到工业文明的困境,从现实的发展需要到未来全人类的安全,生态文明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古文明衰落的启迪: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理性选择。距今大约8000年前,人类迈入了农业文明时代。随着农耕作业的发展,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也不断加剧,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古文明衰落和变故的例子屡见不鲜:尼罗河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辉煌的古埃及文明,但是不断地砍伐森林、过度垦荒和放牧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最终使古埃及文明失去了生存发展之本;诞生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也是由于土地的恶化和人口的增加,导致“生命支持系统”濒于崩溃,最终走向了灭亡;过度开发造成的土地盐碱化,使伟大的印度文明走向了没落;同样,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的急剧衰亡,也是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这些古文明的衰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应该反思长久以来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不和谐关系,重新进行理性的选择,走生态文明之路。人类文明同生态环境之间是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只有彻底摒弃以破坏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才能使人类文明之花常开不败。

工业文明深刻的教训:生态文明是根除“顽疾”的“良药”。西方工业文明困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描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提出了令全球震惊的观点:“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像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增长极限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

正如美国环境政治学创始人之一、旧金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约埃尔・卡西奥拉博士所说,“整个西方工业文明的社会秩序都建立在对经济增长无限追求的基础上……”工业文明的本质是资源型经济,其生产和增长依赖于大量的资源投入。而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持续的破坏生态系统终会导致总崩溃。工业文明在为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付出惨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的同时,也在逐步走向灭亡。

工业文明的教训告诉我们,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只发展经济不顾生态环境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只有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才能根除工业文明的“顽疾”,让全人类走向“健康”。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文明是工业化“救赎”之道。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传统老路。虽然,我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污染造成的水危机步步紧逼,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荒漠化迅速蔓延,大气污染造成的气候异常现象频频登场……尤其是在西方工业化已经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加突显。我们正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加快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全球生态环境的现实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又必须超越传统工业化。让我们更加尴尬的是,环境污染已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并严重制约着我们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投入的需求还在不断加大,而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有限性注定延续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举步维艰,路越走越狭窄。

生态文明的实践将缓和目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突出矛盾,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实现工业化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中国工业化的“救赎”之道。

全球生态安全的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未来之本。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现代社会如同置身于朝四方疾驰狂奔的不可驾驭的力量之中,这种力量必然将现代社会带入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大量新型风险之中,这其中包括生态破坏和灾难。事实上,这种灾难正在不断逼近:核辐射和核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淡水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每一种都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仅仅其中之一的全球气候变化便足以让人们惴惴不安。刚刚闭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但其受关注程度和热闹纷争场景足以说明,关系到全球生态安全的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生态危机可能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人类只有以平等的心态调整同自然的关系,才能摆脱巨大生态风险,远离灭顶之灾。生态文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是人类未来发展之本。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路径和发展方略

虽然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无论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是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可以说,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总结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要建立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科学发展观。人类必须抛弃工业文明时代的“主观价值论”,进而选择将自己纳入到自然秩序中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融洽相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第一,人与自然是平等、和谐的统一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自然、人、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揭示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正确运用而不可违背自然规律。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

第二,要用科学发展观取代“竭泽而渔”的传统增长观念。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在价值层面高度契合。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要把自然看作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要摒弃轻视生态和征服自然的思想,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权衡利弊,确保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共存共荣;要改变利己主义的人类中心论,革除不计生态后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思想,使生产和生活方式做到合理和科学。

贯彻生态优先原则,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制度。建设生态的社会制度的核心,是把“生态优先”的原则,纳入各项制度建设中,通过“生态优先”的各种制度设计,合理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和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下的社会制度,应当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按照公平原则平等地分配自然资源和环境责任,以建立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秩序。

第一,强化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制度。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通过生态文化宣传和教育,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最终外化为社会行为,使个人发展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落实生态保护法治。制订与修改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并且强化监督与检查,确保其贯彻落实。通过法治建设调动社会各界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明确社会各方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自觉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第三,建立生态经济激励制度。采取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激励政府、企业、民众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各级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建立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和行政制度基础和政治保障。特别应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超越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我们应当选择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革命,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及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通过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增长、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不同,循环经济则是通过“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和资源的不断循环使用,来带动经济的效益型增长,以消除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危害,力求达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最终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走低碳经济之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虽然与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和衡量指标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具有相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利用高效率和能源结构洁净化、合理化,它涉及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它将引领我们超越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因而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4

关键词:意识形态;整合与拓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0-0045-03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与方式

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一个社会是不是团结,一个国家是不是统一的,要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能不能得到整合。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发挥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价值观念和精神需求呈现多种取向;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更加剧烈;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直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而来的,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阶段,这就使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形态不是由低级到高级依次相继出现,而是相对集中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存在,即使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存在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存在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针对文化多元并存的局面,就迫切需要增强社会的整合力,以确立和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并使社会成员认同这种主流文化。面对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事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决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的一致性和批判能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育,同化民众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影响力与教化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反对所谓意识形态中性化、淡化、边缘化倾向,另一方面也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的批判、灌输方式,重要的是探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机制。实际上,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者和管理者要想实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凝聚和政权的巩固,都会从两个方面不断提高社会的整合能力:一是政治制度做出安排,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与关系进行协调和处理;二是大力进行文化建设,从思想、价值、道德等方面去提高社会的整合能力,这种来自社会成员内心的整合是最有效的整合。

(一)分层整合方式。是为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而采用的按不同要求、从不同层面进行的整合方式,包括具有广泛性特征的民族文化整合、具有先进性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与具有超越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整合。民族文化整合方式是指用我国民族文化整合社会思想观念和行为的方式,它是一种最广泛、最基本的整合,它以热爱祖国、归依民族、遵纪守法、讲究、维护公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等内容为要求和基础,允许个人对不同文化进行选择、排斥和修正,允许有不同文化价值取向。利用文化整合,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团结更广泛的海内外人士与民众为祖国的统一、振兴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方式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保证我国社会整体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运行方式,包括观念整合、制度整合、价值整合和行为整合,是社会主义观念、信念和价值统一的“上层建筑”,它主导、制约着文化整合和文化系统。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整合方式是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更高层次的整合,它是我国倡导、发展的整合方式,它以信仰共产主义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以(一)分层整合方式。是为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而采用的按不同要求、从不同层面进行的整合方式,包括具有广泛性特征的民族文化整合、具有先进性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与具有超越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整合。民族文化整合方式是指用我国民族文化整合社会思想观念和行为的方式,它是一种最广泛、最基本的整合,它以热爱祖国、归依民族、遵纪守法、讲究、维护公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等内容为要求和基础,允许个人对不同文化进行选择、排斥和修正,允许有不同文化价值取向。利用文化整合,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团结更广泛的海内外人士与民众为祖国的统一、振兴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方式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保证我国社会整体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运行方式,包括观念整合、制度整合、价值整合和行为整合,是社会主义观念、信念和价值统一的“上层建筑”,它主导、制约着文化整合和文化系统。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整合方式是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更高层次的整合,它是我国倡导、发展的整合方式,它以信仰共产主义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以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要求,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服从国家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需要,是一种具有现实超越性的整合方式。文化整合与意识形态整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规范整合方式。是通过制定、实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制度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制约、惩罚的整合方式。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加快民主化与法制化的步伐,制定、实施必要的制度、规则是现代社会有序、协调发展的保证。意识形态领域虽然与经济领域、物质部门不同,多以理论、观念形式面向社会,但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与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意识形态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理论、观念的宣传与教育,它既对文化、科技、信息、传媒进行价值主导与观念制约,又以其为载体得以具体有形的显示。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定制度以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整合既十分必要又完全可能。因为制度是社会价值标准的物化体现,表现为群体共同政治、道德观念的衍生物。制度一经确立并执行就具有规范整合的作用。意识形态通过制度化规范一方面使社会成员在思想和行为上有遵循准则,另一方面保证意识形态的连续性和认可性,凭借其社会的合法身份而保持一致性与权威性。

(三)强制整合方式。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一方面表现了强烈的为我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鲜明的排他性。为我性与排他性相结合就是一种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就是迫使那些异质的观念和行为改变其倾向性而为这个阶级的意识形态所涵化、认可、接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领域有三种类型的意识形态同时存在。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现阶段意识形态的主体,决定着整个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维护和促进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二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这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争夺阵地的主要力量,起着腐蚀群众思想,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消极作用。三是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主要是反映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落后腐朽观念形态在现阶段的残余。这三种性质不同的意识形态处在错综复杂的相互矛盾和斗争中,这些矛盾的集中表现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这种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相当激烈的。它常常同国际敌对势力同我们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密切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邓小平同志强调:“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残余影响,并继续制定和完善各种符合于社会主义原则的制度和法律来清除这些影响。同时,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1]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国际领域拓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国际领域拓是指意识形态作用时空范围的扩大,向国际领域增强辐射和影响。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面向世界,推进全球化、信息化进程既为我国民族经济、文化面向世界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也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贡献;也是生产力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费尔巴哈》一文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前提”,它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事业――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2]在当代社会,经济凭借科技和市场体制已经和正在走向全球化,文化和信息依托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络已经和正在冲破时空界限,人们借助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已经和正在跨时空交往,这既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向世界提出了要求,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扩大时空领域创造了条件。

然而,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面向国际领域拓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需要研究解决。过去,帝国主义不仅对我国进行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封锁,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丑化、歪曲和抵毁,损害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声誉,在世界范畴内公开封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开放不可阻挡,文化交融成为潮流,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一方面采取“文化帝国主义政策”强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另一方面仍然对我国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歧视和挑衅,不断设置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和拓展的障碍,如宣扬所谓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失败论、中国不讲人权等,致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许多地方仍然缺乏应有的地位和形象。同时,由于受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缺乏面向世界传播的强有力手段制约了其影响力与感召力,也缺乏面向世界发挥作用的经验,这是摆在我国意识形态面前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有一个开放性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面临和承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适应各种意识形态、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自主驾驭复杂的意识形态局面。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要主动走向国际意识形态舞台。除了适应、掌握、驾驭世界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趋势之外,还要在世界范围内为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创造条件。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国际领域拓展的路径探析

社会意识形态随着信息传播时空界限的打破而广泛传播形成舆论攻势和政治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用现代传媒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有强大经济支撑的技术系统而且研究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传播理论与方法。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旨在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和平演变”战略,利用“美国之音”“是对付共产主义宣传”,“传递自由世界信息”。上世纪70年代末制定了一项宣传准则包括赞扬美国的生活方式,揭示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和“侵略势力”,把“时代精神”、“现代性”、“进步性”等观念与西方等同起来等十条内容。冷战结束后“美国之音”反而得到进一步发展:1994年开始在因特网上广播,1998年初上网的语言传播节目已达23种,有效地推进了美国意识形态传播的力度与广度。由于美国是因特网的主导国家,网上运行的信息、使用的语言都蕴含着大量的美国语言、思想、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美国利用网络载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是公然的,美国商务部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合作议事书》的报告中指出,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促进民主的原则”,“限制极权主义政权形式的蔓延”,从而“使世界具有更大意义上的共同性”等,鲜明地表达了其意识形态渗透的倾向和意图[3]。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企图是毫不隐讳的。

无论是推进信息社会的发展还是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我们都要利用现代传媒特别是因特网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媒介传播。现代媒介传播与组织传播、团体传播、人际传播以及传统大众传播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要有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另一方面,还要网络化数学化技术,就是要能够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各种内容直接或间接地由电脑网络转化成虚拟的符号,使其以数字形式在虚拟空间快速流通,扩大辐射与影响,让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共享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资源,这既是应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媒介传播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方式。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尖锐对立转化为并存竞争,并表现在两种不同性质形态的关系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交汇存在、相互比较、相互激荡。这种状况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是有利的,正如说过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和斗争才能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发展的规律”[4]。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的比较竞争中呈现两种发展状况:一是通过比较“异中求同”,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某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近的内容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用的部分可以学习借鉴,丰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是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性、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部分必须抵制批判,在比较斗争中更加坚定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比较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向国际领域拓展过程中所要坚持的一种既学习借鉴又批判斗争的发展方式。只学习借鉴不批判斗争势必在国际范围内丧失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听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主宰;相反,只批判斗争不学习借鉴就会在事实上把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封闭孤立起来,而与开放社会、信息社会格格不入。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比较发展是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比较进行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在比较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国家相关意识形态的内容选择借鉴什么、反对批判什么,往往是相当复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方式与价值尺度,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不同的判断标准,这些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一种复杂性、矛盾性和多样性,而且这在比较发展中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对不同意识形态的是非曲直做出判断,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在认识和判断的标准上完全一致,认识总是会有不同视角与不同层次的差别。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5

李静、路琳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它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及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新兴文化素质教育。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活动,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李静、路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教育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强调是一个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并具有全面性、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

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界定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将重点放在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上面。曹迎在《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从狭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具有生态文明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以“化零为整”方式整理成一门新的课程。从广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身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但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目标与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都认可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教育,并加强“实践体验”。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凯军在《论新时期高校生态德育教育》中指出:现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存在低效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认识观念偏差、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零散、教育实践存在误区。谢东娣、岳君在《科学构建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一文中指出: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国内高校公共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全社会的生态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生态教育没有渗透到整个教育理念中;在环境保护事业队伍中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才。

四、对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针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一些学者着重从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实践、加强师资力量、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环境熏陶等方面介绍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遵循的路径。路琳、李静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探析》中介绍了四条路径:学校生态理论教育引导与社会生态文明舆论引导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熏陶与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实践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彭秀兰在《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包括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丰硕在《浅议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中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建立灵活综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师资力量、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实施开放性教育方式、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的良好典范。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与家庭教育的耦合”、“网上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对话’德育教学方式”等等途径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五、评述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散、浅、重复、雷同的现象。同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

第二,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缺乏从制度的角度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一些相关的思想散见于一些论文的章节中,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论述。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导致我们现在进行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活动不规范,教育内容不系统”的情况。如何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体系,对遵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观念的引导,明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中的不同主体所承担的任务,厘清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对高校不同职能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相应的组织机构等方面,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

第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我国的研究重点多在学校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上,缺乏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起来。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制度设计;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2-004-07

一、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指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发展战略高度上,我们党对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从来都不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党的十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选择,必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的辉煌。

1.生态文明是国家意志诉求的价值目标

“生态”一词来自“生态学”(Ecology),其中的“Eco”来自希腊文,意为“住所”,这个词是德国科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其《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先提出的。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当前,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在改变我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也产生了诸多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工业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已经达到了地球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临界点,飓风、海啸、泥石流、荒漠化、臭氧层损坏、气候变暖、冰川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正在警醒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撑这种工业文明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彻底走向自然的反面、超越生态文明这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不能漠视自然的力量,传统的“以生活水平表示的国家财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创造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环境连同自然资源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影响很大。自然提供的发展潜力决定人们的活动方式和可获得的人力及非人力资源的使用方式。”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21世纪议程》文件,与会各国政府一致认为,人类必须深刻认识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主动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这是国家意志诉求的价值目标,是我们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性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生态问题,工业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进一步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就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当时还隐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并没有凸显出来。这个“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受到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党的十七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向全党提出新要求,从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党的十报告中,同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特别强调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新境界。

2.建设生态文明是顶层制度设计的一大亮点

党的十报告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在理论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可以廓清人们思想上的迷雾,使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进而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其生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当前,最具普遍意义的是学术界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所进行的阐述。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各级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决不能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党的十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是维系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的最大亮点,为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

3.建设生态文明拓展了“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既蕴涵着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因子,也包含着国际社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合理内容;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理念,摒弃了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拓展了“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人不是独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重要。“为了完整地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总和所表现的人就其本质而言的社会性的经济属性,仅仅把单个个体视为形成社会需要和目标的出发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莫衷一是的话题,有人主张“道法自然”,有人主张“天人合一”,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近代西方尤其是16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自然观,强调人只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是,新兴的生态中心论者则认为,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的重点和伦理价值的范畴从生命的个体扩展到自然界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社会主义者也要求人们按自然规律办事,反对把人同大自然的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索取关系。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更早的时候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过思考,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佐证,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它的社会价值。

从实践层面来看,一方面,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持续的高投人、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成为抑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全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9.54亿亩,影响到4亿人口的生产生活;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不少城市人口基本生活用水难以得到保证;全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每年都有近4亿亩农田受到不同灾害的影响,生态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求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新的发展理念丰富了“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与资本和技术为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不同,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为主导力量的发展模式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匹配,要求在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求在统筹考虑“社会一经济一自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布局。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有效控制污染物的乱排乱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净化人类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检验

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创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模式和新生活方式,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现实意蕴在于,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这种“生态主导”的发展模式同以“以人为本”为精髓的科学发展观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1.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及其影响都不是静止的、孤立的,有的在当下就会直接威胁人类的生态安全,破坏有序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的会潜移默化,恶化自然环境,颠覆我们子孙后代稳定的生态秩序。在这个意义上说,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马克思主义认为,一方面,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人在何时何地都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毁坏自然就是毁坏人类自身。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形式。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

我们知道,在很大程度上,发达工业国家以牺牲生态文明、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了经济增长,它们走向现代化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其经济现代化程度似乎应当与环境恶化程度成正比。但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一些发达工业国家的生态状况尽管也不容乐观,但总的来看,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要比发展中国家好得多。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但在近代资本主义掠夺型生产方式和浪费型生活方式下却愈演愈烈,这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向世界扩张的结果。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逻辑扩展到全球,从而使个别国家的生态危机演变成了世界性的危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呼吁重视和解决生态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本国短期利益而置他国的环境污染和人民福利于不顾,置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国际公法于不顾,肆意向公海或他国海域大量倾倒污染物,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具有污染性的产业,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据世界生态现代化指数排名,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基本上都名列前茅,而发展中国家大都排在它们之后,世界118个国家中中国排第100位。2001年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等40个指标与发达工业国家的差距超过5倍,工业能耗密度和农村卫生设施普及率等26个指标与发达工业国家水平的差距超过了2倍,城市废物处理率等40个指标与发达工业国家水平的差距接近2倍。目前中国与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的最大相对差距,自然资源消耗占GNI比例等3个指标超过50倍,工业废物密度等4个指标超过10倍,农业化肥密度等11个指标超过2倍。具体说来,2003年中国自然资源消耗占GNI比例,大约是日本、法国和韩国的100倍之多,是德国、意大利和瑞典的30倍之多;2002年中国工业废气物密度大约是德国的20倍,是意大利、韩国、英国和日本的10倍多;2002年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大约是法国、加拿大和瑞典的7倍多,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4倍多。其根源就在于发达工业国家在实施现代化过程中,把原本应当由自己承担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代价“迁移”、“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可以说,发展中国家没有充分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却承担了现代化的代价,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最直接受害者。以牺牲生态文明、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向自然过度掠夺,从而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发达工业国家,理应承担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更大的责任和义务。2012年12月8日结束的“多哈气候通关”谈判,通过了以欧盟20%减排总量保持不变,成员国波兰全部决定放弃“热空气”持有,但不限制波兰的排放,相当于20%的任务由欧盟其他26个国家完成为基本内容的“一揽子”平衡计划,这样就结束了《京都议定书》(KP)第二期和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LCA)的“双轨”谈判时代,开启了“德班增强平台”之下的“一轨”谈判时代。在这次谈判中,尽管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表示了不满意,包括发达国家的减排力度以及出资规模;发达国家也表示了不满意,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公约的原则;俄罗斯因为“热空气”的事情“大闹”现场,但COP18“多哈气候通关”还是一次妥协到了底线为保机制的谈判,“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谈判的崩裂,先保住‘一揽子’的成果,就保住多边谈判机制。”“没有了机制,地球肯定输定了,而有了机制,至少还有希望。”由此看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善待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实践检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反映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既追求经济发展,又要求保护生态,强调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都不误,这充分反映了“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生态文明建设还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等公平原则,统筹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不仅用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用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真正落实,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实践检验。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当然也是统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2007年12月,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并且用推动科学发展来衡量和检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在党的十上,同志向全党发出号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现实的基本国情和复杂的国际环境都不允许我们走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吸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施新的“生态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指向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注重资源节约,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党的十报告提出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不再仅仅是一种指导观念,它将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将成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愿景和宏伟蓝图。

1.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教育活动,需要在全社会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方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要通过生态意识教育,使其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髓,树立“绿色GDP”观念,进而认识到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做好相关企业干部职工的环保教育工作。企业,特别是印染、制革、电镀、炼油、农药、化工等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要对相关企业干部职工进行耐心细致的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教育,使其树立“生产、基建、环保”三同步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要做好社会大众的环保教育工作。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充分揭示奢侈性、浪费性观念的危害性,大力宣扬生态消费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摒弃那些过分讲求豪华的“高档消费”、随意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片面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生态消费观念,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增强生态文明忧患意识和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使其自觉规范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创造良好优美的社会生态环境。

2。转变消费观念,实施“生态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资本这个“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物质财富和社会繁荣的事实是有目共睹的。但在资本的背后,工业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我们相信,在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面前,资本的逻辑是没有限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摧毁一切界限的力量,但“资本王国”只有在它自身的界限内是自由的,资本的发展最终将受到自身的限制,并且,实际上它也在不断创造打破自身限制的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值,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资本的限度就是使获取利润成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资本有了这样一个限度,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所要实施的现代化不是传统的现代化,不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生态主导”的现代化。我们在想方设法利用资本的同时,不能完全拜倒在资本的脚下,在利用资本的同时还应限制资本,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我们虽然不能改变资本的本性,但可以采取种种限制措施,例如,对资本运行进行伦理约束,使资本对自然界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3.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础

从道德的视角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社会道德建设和个体道德操守的有机统一,是道德建设的崭新领域和具体实施。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道德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道德建设的顺利展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的活动过程,需要从不同层面以各种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人们对他自己的幸福、对他的家庭、朋友和国家的幸福的关心,被指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但是,这却是一个更适合于他那绵薄之力、也更适合于他那狭小的理解了的范围。”在社会生态规约体系建构的过程中,既要根据刚性规范和柔性规范的不同特点,采取宽猛相济、刚柔并举的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方位的制约监督,又要看到人们的认识觉悟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差异,注意规约体系的层次性,把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同时,还要使各种规约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发挥出规约机制的合力作用。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解决主体道德素质提升的问题,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道德主体需要明确自身的道德责任,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义务。对社会主体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要从总体上对之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方法,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大城市之所以有吸引人口的能力,部分原因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大城市生活的环境中找到他最舒适的角落和施展自己抱负的天地。总之,每个人都会在城市环境中找到一个最适合的道德气候,使自己的欲求得到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是由一定主体担当的,事关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利益的实现,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规定,而且也需要在这种活动中使自己不断由自发到自觉,从而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7

【关键词】学校管理;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教风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大学校园人际和谐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新世纪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可靠保证。本文在厘定校园生态文化的内涵,了解并分析我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现在的基础上,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对我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一、校园生态文化的内涵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比如宗教、道德、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各种制度等。本文所采用的是广义的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化既是对中国古代朴素生态价值观的继承,又是对近代以来工业文化的反思与扬弃,更是切合生态文明这个时代新主题、基于生态观念和原则而提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而校园生态文化则是生态文化在校园这种组织内部的具体实践。

学术界对于校园生态文化的含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校园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它是校园中全体师生员工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而共同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在研究学者们对“校园生态文化”的界定基础上,认为校园生态文化是包括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在内的一切校园主体以生态文化思想为指导,在校园活动中通过观念生态化、教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行为生态化等方式,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校园物质生态文化、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校园制度生态文化和校园行为生态文化。

二、我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

为了解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从2013年9月开始,课题组成员通过交流、访谈等方式反复论证,共同设计调查问卷,经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修改,最终形成调查问卷,于2014年4月对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和犀浦校区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匿名方式,充分保障学生的隐私不被泄露,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7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68份,有效率达到了96.3%。根据对我校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结合本课题组成员在我校校园网站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我们对我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梳理。

(一)学校物质生态文化建设情况良好

从2012年“抓好民生工程与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经2013年“启动‘美丽交大’建设,优质推进校园基建和环境工程”,到2014年“加强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校园与美丽校园建设”,我校在校区环境改造、学生宿舍周边环境、学生住宿条件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努力为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调研结果显示,对学校的整体布局、绿化、教室授课设施、图书馆环境的表示不满意的均在15%以下。

(二)学校精神生态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发展不协调

受传统“英才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非常注重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校风、学风、教风建设等主流文化的建设,而相对忽略了社区文化、社团文化和网络文化等非主流文化的建设。纵观我校信息公开系统的相关规章制度,大多涉及校园主流文化的建设,因此在对校园网络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学校开展的各种学术讲座和学生活动开展情况的满意程度选择满意及以上的(即满意和非常满意)累积百分比分别为仅占了38.4%、34.7%和34.3%。

(三)校园制度生态文化建设良好,但需切实保障制度的实施

从学校机构设置、大学章程来看,我校制度文化的建设遵循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原则,特别是在制定《西南交通大学章程》的过程中,我校深入贯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并在校内广泛征求校园主体的意见。在制度实施方面,虽然学校制定了相关的监督和惩罚制度,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建议加强学校制度实施,多干事,少走形式。

(四)校园行为生态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扮演主导作用的是学生的仅占23.1%,同时在被询问到学校是否有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宣传活动时,仅6%的学生回答“经常有”,高达40.7%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说明了学校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工作力度有待加强。“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和“r实扬华”奖章的设立,为我校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学术氛围,“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设立起到了榜样引领的作用,这些都是毋容置疑的。但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锻炼积极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完善学校管理,做好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从学校管理层面而言,结合我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本课题认为我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力宣传倡导校园生态文化,树立新的校园生态文化理念

价值观对于主体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能够指导主体做出对事物发展有益的行为。因此,大力倡导校园生态文化,使校园主体树立新的生态文化观念,成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宣传内容上,要加大科学发展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科学理论的宣传;要加大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宣传;要加大对教育理念从“英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的宣传;要加大对学校“以人文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以及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将传统宣传方式(如课堂教授、校园广播、报纸、路牌等)与网络宣传方式(如校园网、微信、微博等)有效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网络宣传方式,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宣传阵地对于生态文化建设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二)认真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建设校园物质生态文化

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要做好财务物资管理工作,坚持勤俭办学,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要做好基建维修工作,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时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为校园主体提供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做好生活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师生需求的原则,办好学校食堂和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改善师生的住宿条件;做好校容校貌管理工作,坚持“静化、绿化、美化、香化”方针,推进“平安、整洁、和谐、绿色”四位一体“美丽交大”建设,提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品位与品质。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还要强化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廉洁奉公意识教育,同时对后勤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基建管理制度》、《绿化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校园道路交通管理规定》等。

(三)重点做好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学术生态文化

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对于学校生态文化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管理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和谐、共赢、可持续”的高校教学管理理念,树立求真务实、诚信创新的科研管理理念。在管理实践上,首先要做好课程建设工作,认真制定并落实《西南交通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方案》,作为一所工科类院校,在通识教育中应当适当增强人文类课程的设置,或者开发校本教材,在教材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向“通才”转化。其次要做好改革教学方法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和现代化技术,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库建设,扩展教学平台。如深入推进MOOCs课程建设,稳步推进我校优秀课程上线,同时遴选MOOCs的优秀课程作为我校学生的学分互认课程,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学生工作的信息网络建设为支撑,以促能平台建设为依托,努力形成立体化、集成化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第二、第三课堂建设,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再次要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要严把教师“入口关、职称关以及聘期考核关”,同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师资力量,建设一支教学理念新、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最后要提升科研与产学研合作水平,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比如规范研究院建设,推动整体发挥效应,规范和提升能力建设,确保各研究院可持续、快速发展;加大校企、校地合作力度;加强产业规范化建设;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工作等。

(四)鼓励师生参与管理,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主体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学校的主人,参与学校管理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当享受的权利。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师生平等意识、公共意识和参与意识,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管理,集思广益,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学校健康、有序、科学的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的规定,“教师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从学校层面来讲,有利于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促进学校内部人际的和谐,同时体现了对教师这个校园主体的信任、尊重和重视,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也认为“应进一步吸收教师参与有关教育的各种决策。教学计划和教材的制定要在职教师的参与下进行,因为对学习的评价无法和教学实践分离。同样,学校的行政管理、监察和教师评价系统从吸收教师参与决策过程中只能获得好处。”在鼓励教师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要优化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环境,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建立健全教师参与管理制度,如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学术性委员会制度,建立听证会制度等,使教师参与管理规范化,而不致于流于形式。同时要改进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形式,在保证座谈会、咨询论证会这些主要形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学术组织这种参与形式。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认为,高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主要是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制度、参与学生团体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对有关处理决定的申诉权和参与权。在鼓励学生参与管理的工作中,要通过建立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来保障学生在参与高校层面管理决策方面的权益;对于涉及学生利益的学生事务,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如学生学业辅导、学生就业辅导、社团组织管理和学生活动管理等;要建立健全学生评教制度,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如图书馆管理、食堂管理和宿舍管理,学校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对学校后勤管理进行定期评估,同时,加大学生勤工助学力度,大量招聘在校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后勤管理。

四、结语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需要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的全体校园主体共同努力,同时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鼓励。在我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系统性、开放性、科学性、发展性等原则,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健全管理制度,做到管理方法灵活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更重要的是要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于巍.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目标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2] 黄厚明.学生主体视野发展下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研究[J].教育探索,2014(4).

[3] 扬大钧.高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8.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8

(一)文化传播的概念厘定文化传播(又称为文化扩散),是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的传播,包括以辐射为主的横向传播和以继承为主的纵向传播。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对传入的文化未经加工直接接纳过来,主要是发明创造、家训族规等;一种是间接传播,是对外来文化进行创造,产生一种新文化,如法的移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等。过去,文化传播主要依赖人的迁移和流动。但随着交通、通讯的发达,文化传播媒介增多,传播种类也逐渐增多,如饮食文化传播、服饰文化传播、旅游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体育文化传播等。文化传播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引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原因。如,随着“绿色革命”在全球如火如荼的进行,引发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由“人类中心主义”的征服自然文化发展为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由此可见,理性的借鉴和吸收各种生态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条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

(二)生态文化的传播的概念厘定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传播生态文化其目的在于让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生态文化传播的对象是人数众多的社会性群体,是大众传播。伴随“绿色文化”在全球的蔓延,生态文化也自成一个体系,发展了一系列的人文社会科学,如生态伦理学、生态艺术等,同时也形成了以生态文化为内容、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产品。这些无形的意识和有形的物质都是生态文化传播的结果。但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和受众的接受程度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生态文化要实现有效的传播就必须要在这些因素上最大限度的接近大众心理,将生态文化的传播作为一种公共性的意识形态扩散,而不是商品的传销,简单地套用商业广告的传播形式。曾讲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由此可见,生态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除了要借鉴其他文化的传播形式之外,最主要的是要从目标定位、受众定位到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确定等方面,都能紧紧围绕着“民生福祉”,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实现生态环境最普惠的价值为目标。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化传播的现状

生态文化在农村的传播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当前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没有物质文化的保障,精神文化层面存在大量的空白,制度文化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将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困扰着农村生态文化的有效传播。

(一)农村生态文化理念缺失我国农民本身文化水平偏低,再加上广大农村长期处于缺乏文化引导的状态,生态意识淡薄,生态文化贫乏也就成为现实。虽然农民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原本也有保护意识,但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在丰衣足食的环境下,农民会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从物质保障到精神重视,表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观;反之,在面临生存危机的环境下,加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在农村地区仍然根深蒂固,人就只能着眼于当下,不惜掠夺、破坏村里的公共资源,冲击乡里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表现为目光短浅,涸泽而渔,向耕地要粮食、向山林要产出。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生态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地方政府大多只关注经济发展,广大的农村地区,没有文化宣传站,也就没有在农村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的宣传活动,村民也就没有了知识的来源。另外,在农村基层组织,村干部们也是从普通农民中选举产生的,他们的生态意识并不比普通农民强,所以就形成了当前农村地区从村干部到普通农民群众生态意识薄弱、生态文化缺失的现状。

(二)农村基础设施保障缺乏由于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态文化理念普遍缺失,导致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重心长期停留在经济建设上,资金不会投入环保这一高投入低产出,甚至零产出的公益事业上。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土地利用率低,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城镇化脚步加快,部分耕地被用于工厂、城镇的建设,加剧耕地面积的减少。为了增加收入,农民不断开拓耕地面积,提高土壤肥力。他们一方面采取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方式,增加耕地面积,这样直接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耕地面积的直接减少。另一方面通过农药、化肥提高土地肥力。短时间内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却导致土地自我修复功能降低,甚至丧失。而且各种化学物质的使用,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残留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江河湖泊,造成饮用水的污染,再加上各种农业固体废弃物未得到科学的回收利用,胡乱堆放,也会污染水源和土壤。这些错误的做法致使农业的自我修复功能受到破坏。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活垃圾日益成为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基层组织从干部到群众生态观缺失,导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建立与环保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制度,致使大部分自然村没有建立垃圾焚化池,偶尔有几个固定的垃圾存放地点,但没有专人定时处理。于是河边、桥下、田间地头都成了村民眼中的垃圾坑。

(三)农村生态文化制度缺位我国长期以来在政绩观上奉行唯GDP马首是瞻的观念,导致各级政府把全部精力都集中于抓经济上,关系到民生的投入却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是一种有投入没产出的公益性事业。地方各级政府在这方面都不愿意花太多的心思,尤其是对于农村村委会来说,更是不愿意花费人力、财力、精力去投资。如在山区,房屋往往是依地势而建,居住分散,生活不便。当条件具备后,经常几个自然村村民集中在某个地势较平坦的村庄建房定居。这样就形成了几个村村民杂居的情形。再加上农村本身规章制度就不健全,于是就出现了村委会虽设有文化活动中心,但除了村干部用大喇叭通知村民相关事务之外,几乎没有发挥其他作用;村庄虽建有垃圾池,但村委会难于管理,或者管理不善,经常是垃圾溢出,臭气熏天仍无人理会。当然,有些村委会制定一些制度,但农民个体意识仍然存在,致使监督不力,这也是导致农村生态文化制度难以贯彻的重要原因。我国现在生态文化传播面临诸多困难,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发展日程。自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相继提出建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十报告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将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操作性。国务院还将福建省列为生态示范区,支持该示范区的建设,为全国生态建设提供模板。

三、推进农村生态文化传播的途径

在农村推进生态文化传播,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目的,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生态文化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寻找农村生态文化传播的现实路径。

(一)夯实基础设施,为生态文化传播提供坚实保障在农村推进生态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两个目的,离不开经济基础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要在农村推广生态经济模式,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从而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质上的依托。同时,各级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制定专款专用制度,定时拨款,协助村委会修建文化宣传的设施,如文化广场、生态文化宣传长廊、生态文化家园;帮助设计整齐划一的居民住宅,绿化、美化村庄道路,加快建成美丽中国。让农民生活在生态、和谐、美丽的环境中,就能够切身感受到生态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最终促进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态文化传播的积极性[4]。

(二)提高生态意识,让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化的传播与形成是人与人、人与周围环境互为影响的结果。我们的理性抉择应该是大家都尽可能的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在相互之间建立起积极的影响、良性的循环,共同致力于生态文化的有效传播。首先,要提升村民的领头人———村干部的生态意识。他们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全村对生态文化宣传活动的重视程度。现实中,大多数村干部文化水平有限,生态意识较弱甚至是零,面对上级传播生态文化的要求,也只是敷衍。然而,生态文化传播和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依靠村干部,因此地方政府应当经常对他们进行各种生态文化培训。其次,要提升村民的生态意识。村民是生态文化传播的受众,其生态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生态文化传播的效果。提升农民生态意识关键在于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应该把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对成年农民的社会化再教育尤为重要。只有生态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使农民真正意识到生态文化的发展对于自身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建立健全制度,畅通生态文化传播途径坚持理论和制度创新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作风,是在农村传播生态文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可靠保障。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解读十报告时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的制度进行改革、改变,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制度[5]。所谓生态制度文明,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关系的客观体现,又是维护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6]。各级地方政府应当从农村生态安全、农村生态卫生、农村生态产业、农村生态文化四个方面抓起[7],从农药化肥的使用到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从经济的发展到文化的传播,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在农村也要建立起完整的村干部考核机制。这一机制的制定要以对政绩观的重新认识为基础,实行绿色GDP评价体系,干部绿色考核评价体系,将节能降耗、社会保障、文化发展、高新制造业比重等纳入考核范围,确立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生态产权制度、生态税收制度、生态核算制度[8]。同时,加入村民投票环节。因为干部政绩的好坏,群众最有发言权。最后,任何制度的施行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监督,所以村委会要设立村民监督和检举的渠道及操作性强的奖惩办法,让村民感受到国家环保的力度和决心,为生态文化在农村的顺利开展创造制度条件。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9

(一)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出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也显示社会本身的进步,体现了各种族融合的成功。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多元文化这一问题。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辞海》中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研究对象的,它从根本上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根本政治经济利益。”①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表现如下:

1、统治阶级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在我国具体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理论基础。

2、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有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资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封建制度已经推翻,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因此,企图侵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一定要注意防范。

3、潮流中的意识形态,互联网文化、大众文化新兴文化对广大群众很具影响力,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积极地意义,但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冲击和消极意义。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心力的弱化

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互联网络世代的来临更加加速了文化、政治、经济等的快速、广泛地交流传播。外来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区别于本土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新鲜血液的注入给社会文化生活带来骚动,带来不安。如果引导不当,则会导致外来文化颠覆主流文化的现象,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将遭受多元文化的消解。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挑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处于指导地位。改革开放的发展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文化领域中有关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外来文化的激烈碰撞,都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主流地位受到冲击。因此我们要关注并及时认清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侵蚀,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给牢牢坚守住。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认同感的降低

1、在宣传教育制度上,出现以下问题:首先,专业领域的相关学者,积极提倡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理论,并根据发展等理论来抨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次,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电影、书籍等文艺项目的参与度、收视率、发行量相对于韩流、好莱坞、日本动漫的受追捧程度显得不容乐观。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冷漠、淡然的态度。最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际效果不佳,重形式轻内容,往往理论脱离实际,教育内容得不到广大群众的共鸣。

2、文化全球化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信息的快速更新打破了以往时空的隔阂,让本就缺乏自控力的人们单靠自己的本能评价标准来审核信息,本身就容易导致思想异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国外的精神产品,非理性的崇拜、头脑发热性的追逐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在到处被外来文化充斥的市场中,急需相关的规则、制度出台来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的培养。让人们在消费外来文化精神食粮的同时,不忘关注民族文化。

3、执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地狱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社会心理不平衡,并引发了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质疑。其次,近些年频繁爆出的党内高官贪污腐败的事实,虽然给予了严厉的处分,但这些违法事实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使得人民群众对社会公众人物、官员领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代表丧失认同感。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渗透,攀比心理的滋生使得人们开始最大限度的追求利益而忽略道德层面的培养。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法策略

(一)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涵的与时俱进

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进步,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思想、与时俱进的价值目标是新实践的要求、宗旨,只有用新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不断创造出科技进步。理论离不开实践,任何一种理论都源于对社会实践的总结升华。因而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更应该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贯彻到底,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才不会动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根据具体国情,与时俱进,融合时代元素、民族特色,将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发扬光大。

(二)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批判吸收各种社会思潮

运用科学的方法,秉持公正的态度,不仅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辩证的批判和吸收各种外来思想文化。一方面需要我们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同时,凝聚人民向心力,将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党中央的周围。同时,我们要主动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多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传播。

(三)多渠道提升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方法

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所面临的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在先前的工作方法已经无力应付新局面的状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方法要随之及时调整并进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要讲究贴实际、多角度、深层次、科学性并存。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中去。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与构建

网络平台是一个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就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将相应的新闻信息筛选、加工,再次传播给大众,这个过程中只要正确引导,不仅能保证人们对信息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能净化舆论环境。与此同时,广大群众可以通过网络最大程度的接触社会政治,了解当下的社会言论,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肮脏和丑陋。网络传媒作为第五媒体,日趋呈现出其巨大的传播优势,可以广泛地接收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的社会政治诉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承载平台,网络媒体对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积极重大的战略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10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笔者通过调查,试图了解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在21世纪初汉语已经成为自己的第一语言,整个地区即将不存在实质上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人的情况下,对蒙古族文化教育所持的态度倾向.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族学校应加强加授蒙语文教育,以及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 :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生;蒙古族文化;课程设置;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60-02

1 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的目的

在当今的中国,蒙古族学生要想发展,走向全国,必须掌握汉语.要想走向世界,必须学好外语.那是否该学习蒙语呢?是否该继承、发扬蒙古族文化呢?笔者通过调查,试图了解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在21世纪初汉语已经成为自己的第一语言,整个地区即将不存在实质上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人的情况下,对蒙古族文化教育所持的态度倾向.目的是为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寻找一些现实依据.调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蒙古族学生对加授蒙古语的态度的调查,一是蒙古族学生对蒙古族文化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

1.2 对象与方法

所选被试主要是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因锦山蒙中是现在喀喇沁地区唯一所挂着蒙古族中学牌子,也是蒙古族学生较多的高中,所以笔者选择了锦山蒙中的100名蒙古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4份,收回有效问卷84份.问卷调查采用集中统一时间答卷,即时回收的方法,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语言态度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加德纳指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效果.[1]我们将蒙古族学生对待汉语、蒙语和外语(英语、日语)的态度进行比较.通过对比研究,了解蒙古族学生对蒙古语的评价、喜好、需要等信息.

2.1 对加授蒙古语态度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哪一种语言对您来说最重要?4.76%的同学认为蒙语重要,73.81%的同学认为蒙语和汉语同等重要,11.9%的同学认为汉语重要,1.19%的同学认为英语重要,8.33%的同学认为汉语和英语同等重要.但当问到“您觉得学蒙语重要吗?”时,94.05%的同学认为重要,5.95%的同学认为不重要.可见,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蒙语是重要的,说明蒙古族学生对蒙语还是有着很强烈的情感.但当把蒙语和汉语放在一起,还有外语出现时,选择蒙语的人数比例就大大下降.这说明民族成员在社会语言的选择上还是重功能因素.[2]90

如果学校中停止蒙语文的学习,您认为这样做是?76.19%的同学认为是有害的,3.57%的同学认为是有益的,无所谓的是20.24%,非常有益的为0.您认为目前学校最应加强哪种语言?26.19%的同学认为加强汉语,60.71%的同学认为加强蒙语,13.1%的同学认为加强英语(日).对于学习蒙古语困难吗?46.43%的同学认为困难,53.57%的同学认为不困难,很容易.对于学校的墙报应使用蒙汉两种文字吗?94.05%的同学认为应该双语书写,5.95%的同学认为不应该双语书写.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设有蒙语课,而且还应该加强,学校墙报也应该双语书写.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族学生为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征,维护民族尊严,都十分重视蒙古语.但是很大一部分人觉得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

学习和掌握蒙语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重要吗?98.81%的同学认为重要,1.19%的同学认为不重要.对于蒙语的发展前景,60.71%的同学认为光明,7.14%的同学认为不光明,32.14%的同学认为很难说.笔者认为7.14%的同学认为不光明,这是符合目前喀喇沁地区蒙古语发展的实际情况的,而60.71%的同学认为光明,32.14%的同学认为很难说,这可能更从反面说明了大家不愿意看到蒙古语濒危的现状,反映了对蒙古语的深厚感情.语言感情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整个民族群体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成分.“是否使用本民族语言成为民族认同或对本民族忠诚的价值标准,这种群体的价值标准对个体的语言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3]从蒙古族学生对蒙语的深厚感情中,也可以看出蒙古族学生对蒙古民族的认同.

您认为您所在的学校蒙语教学中主要的问题是什么?选择学生不重视的占66.67%,学校不重视的占25%,学制不适的占22.62%,教材内容不合理的占22.62%,学习内容难的占39.29%,教师水平低的占13.1%.

您认为汉语更重要的理由是?98.81%的同学选择了使用范围广,59.52%的同学选择了升学、就业更容易,23.81%的同学选择了学英语(日)的桥梁.您认为英语(日)更重要的理由是?10.71%的人选择了多数人这样看,22.62%的同学选择了为了出国,30.95%的同学选择了就业更容易,26.19%的同学选择了为了高考,50%的同学选择了发展前途更加光明.从统计分析可知,蒙古族学生对汉语、外语的学习,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主要是从语言功能的角度考虑的,或为了就业,或为了高考,或为了出国.

从蒙古族学生对汉语、蒙古语、外语态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加授蒙语文的态度.在当前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在基本转用汉语的情况下,所有被调查者都主张坚持蒙古语的学习,仍然认为蒙古语和汉语是最重要的语言.这证明了情感因素对语言选择的强烈影响.[2]90但是出于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汉语仍是蒙古族学生学习的首选,其次为外语,而对蒙古语的学习被排在最次要的位置.

语言涉及到一个民族的自尊、自信、民族情感等,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现象.隐藏在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现象,更为复杂、更具有影响.其根本原因是少数民族的经济、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于汉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发展并不平衡,对文化进步的要求使落后者对先进者存在着很强的向心力,学习先进者的语言进而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成为改变自身落后状态所必需的手段,现在国人苦学英语也皆因于此”.[4]这就道出了少数民族学生重视英语的原因.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己经成为70个国家的官方语言,100多个国家的首选外语,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可以说英语渗透在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要想尽快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缩小与世界上先进民族之间的距离,就必须学习英语(日)等外语.可见,“语言态度是个复杂变量,决定依据来自主观和客观.当语言的功能取向和情感取向矛盾时,倾向于压抑或牺牲情感因素.”[2]90

2.2 对蒙古族文化课程设置态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当听到有人谈到优秀的蒙古族文化,您的感觉是?非常自豪的占75%,很感兴趣的占23.81%,没有感觉的占1.19%.可见,绝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非常自豪或很感兴趣,认为蒙古族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然而谈到对蒙古族文化您了解吗?非常了解的仅占9.52%,一般了解的占54.76%,知道一点的34.52%,根本不知道的占1.19%.可见非常了解所占比例非常小,说明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文化的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对于您是否愿意了解和学习更多的本民族文化,95.24%的人愿意,11.9%的人不愿意,3.57%的认为无所谓.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渴望学习到蒙古族优秀的文化,态度是积极的.您认为学校是否该加强对蒙古族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95.24%的人认为该加强,11.9%的人认为不该加强,3.57%的认为无所谓.可见,绝大多数蒙古族学生渴望在学校学到蒙古族文化的课程,也从侧面流露出学生们对当前的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课程设置缺乏的不满.可见,蒙古族学校并没有为蒙古族学生提供一定的蒙古族文化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3 关于蒙古族学校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3.1 蒙古族学校应加强加授蒙语文课程的设置

蒙古族学生对蒙古语文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加授蒙语课程的设置以及加授蒙语教学的持续发展.由调查可知,绝大部分蒙古族学生从民族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蒙语具有深刻而强烈的感情,希望保持和发展蒙语,对蒙语学习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这显然是情感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族学生对汉语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更多的是理性认知成分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族学生对蒙语的强烈感情,使蒙古族学校重新设置蒙语课程具备了可能,所以应加强加授蒙语文课程的设置.

民族学校中,蒙语文应该?60.71%的同学认为作为一门语言课来教,33.33%的同学认为和汉语并行,既要把蒙语文和汉语文作为语文课来教,又要在其它课程的教学中同时使用,无所谓的占4.76%,所有的课都用蒙语文来教1.19%.60.71%的同学认为作为一门语言课来教,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喀喇沁地区,这是可行的.33.33%的同学认为和汉语并行,既要把蒙语文和汉语文作为语文课来教,又要在其它课程的教学中同时使用,笔者认为在当前汉语替代蒙语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已经很难实现.

3.2 蒙古族学校要加强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

“对少数民族学校而言,文化性、民族性和地方性是其不可忽略的三个立足点.但目前不少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除了授课语言不同之外,再找不到其他独特之处,民族教育的全部意义仅仅停留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语言文字尽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和传承的重要工具,但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并不能够完全代替民族文化传承的全部.”[5]蒙古族学校必须加强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调查表明,喀喇沁地区绝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出于兴趣和民族感情的需要,都渴望学习蒙古族文化,认为蒙古族文化对蒙古族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调查表明,对蒙古族文化非常了解的9.52%的同学,和一般了解的54.76%的同学,其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大部分是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而增长的,并不是蒙古族学校教育的直接结果.所以,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应加强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

3.3 要将蒙语文教育和蒙古族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

突出民族特色是蒙古族学校的重要标志,也是蒙古族学校办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要将蒙古族语言学习与蒙古族文化传承有机地结合,与学习者的生活结合,机械地学习语言是不够的.[6]因为蒙古语教育不是一种单纯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技能的教育活动,也不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活动,而是一种以蒙古族语言文字为基本载体、传播蒙古族文化的教育活动过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做到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态度,同时利于继承、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实现社会文化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应用自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宝玉柱.对内蒙古喀喇沁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3〕张伟.论双语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彩响[J].民族语文,1988(l).

〔4〕李晓霞:两难的选择——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语授课学校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帅范大学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