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11 10:08:23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1

一、职责调整

(一)新增的职责

1、市重大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重点项目建设

办公室职责。

2、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

(二)划入的职责

1、原市物价局的物价政策制定和价格政策监督实施,制定、调整市管重要商品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等职责。

2、原市经济委员会承担的除工业和通信业以外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职责。

(三)划出的职责

1、将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职责,划给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包括研究提出全市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技术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执行;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或审核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将库区移民工作职责划给市水务局。

3、将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职责划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加强的职责

重点是拟订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维护经济安全;加强投资宏观管理,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完善价格宏观管理,做好价格总水平调控;加强产业政策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强化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增强全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加强能源宏观管理,推动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经济形势,提出国民经济发展、价格调控和综合平衡、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负责监测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职责,研究经济运行、总量平衡、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承担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职责,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定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审定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指导协调全市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四)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价格和收费政策及管理目录,依法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制定和调整市管价格和收费标准,组织开展全市价格与收费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组织开展全市价格成本调查和监审、市场价格监测、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和价格认证;承担全市价格评估机构资质和人员资格审核;指导全市价格和收费管理工作。

(五)承担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职责,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安排市级预算内建设资金,研究确定和管理重大建设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审核重大建设项目、利用外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按照规定权限负责全市政府投资类项目(工业和通信业项目除外)即全部或部分使用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省市级预算内和预算外、国家批准设立的基金(债券)等建设资金以及政府承担偿还或担保责任的国外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核准、备案、审核、竣工验收工作;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指导全市工程咨询业发展。

(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建议。

(七)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全市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承担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协调实施和进行监测评估的职责;组织拟订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城镇化发展、工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和重大政策并协调实施;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统筹规划、指导全市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工作。

(八)研究分析市场供求状况,做好重要商品供求的总量平衡,组织制定重要农产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规划、调控政策;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制定市级粮食储备和物资储备计划。

(九)负责全市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牵头负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协调全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并协调实施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促进清洁生产有关工作;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

(十一)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草案,制定部门规章;负责协调参与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提出财政金融政策建议;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

(十二)提出全市利用外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提出全市利用外资的总规模和投向,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资金的使用。搞好各类项目的前期储备,推介招商项目,职责权限范围内的项目评估、咨询服务工作。

(十三)拟订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搞好项目方案的审查、上报及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验收,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全市贫困乡村、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四)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设9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组织协调机关日常政务,负责文电处理、秘书事务、会议组织、机要、信息、督查等政务工作,承担电子政务、档案、保密、、接待、机关安全保卫等工作,组织办理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负责机关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机关财务、财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办理机关及所属单位人员工资、干部考核、人事调配、编制管理、学习培训以及车辆调度等后勤服务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二)国民经济综合科

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的建议及目标和政策;研究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协调需报市政府审批的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并组织评估;提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安排意见;研究并编制、分解、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提出全市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措施建议;组织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组织研究提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对策建议;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总规模及投向和结构优化目标,编制利用外资、外贸和境外投资年度计划;负责政府国外贷款项目审批和全过程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权限申报、核准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负责审核办理内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申报工作;负责审核办理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申报工作;协调财政金融工作,组织推进资本市场发展;负责委内重要文件、报告的起草。

(三)固定资产投资科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投资宏观调控政策、规定,积极引导投资方向;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体制改革建议;拟定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编制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及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负责全市基本建设计划和项目管理工作;负责城镇基础设施、党群机关、政法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及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及管理;汇总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省下达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省资本金基金计划,申报或安排国家投资、预算内和预算外投资项目;向省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落实建设资金;综合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核准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方案。

(四)社会发展科

研究提出全市社会发展战略,组织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衔接国家和省上安排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文物、教育、卫生、体育、民政、广播影视、旅游等社会事业项目专项资金。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负责安排和管理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负责综合分析全市就业与人力资源、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情况,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五)工业经贸科

组织拟订需上报审批或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协调解决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协调推动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和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负责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及跨行业、跨领域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组织拟订科学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及政府投资的重大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负责申报和审批、核准、备案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项目;负责全市经贸流通等计划和建设项目;负责全市粮食宏观调控,协调粮食购销政策和储备库建设;负责权限内服务业项目的核准、备案、审批;监测和分析市场状况;提出全市经贸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粮油、成品油等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提出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全市粮油储备宏观管理;负责全市加油(气)站、油库的规划和布局建设;核准、备案、审批、上报权限内经贸流通项目。

(六)交通能源科

提出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交通中长期规划,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的布局,组织协调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前期及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研究编制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邮电、农村能源中、长期规划,上报下达年度综合交通运输计划;编报综合交通运输、邮电、能源建设项目计划,农村能源建设计划;申报、审批、核准、备案综合交通运输、邮电、能源(含水能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协调有关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电等业务工作,收集分析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电信息,提出全市能源的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能源专项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能源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能源项目的布局;研究节能措施,指导协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发展、水能资源开发、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七)农村经济科

研究分析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及政策建议;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农村小康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发展规划和计划,衔接统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及资金支撑。负责权限内项目审批、指导、协调、建设项目实施。负责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

(八)经济体制改革科

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提出全市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组织、协调汇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情况;负责研究提出全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等。

(九)地区经济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

拟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区域经济协作,协调制定国土开发和保护政策,参与编制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组织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主体功能区规划,参与编制申报、下达农用地转用和基础测绘计划,协调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负责编制申报、下达民族乡村专项资金计划,组织实施资源型城市申报、转型方案及接续产业政策协调;承担市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拟订实施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负责城镇道路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及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污染治理和重大节能减排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环保产业发展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拟订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规划和工作方案建议,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机关人员编制37名,其中行政编制30名、事业编制7名。

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主任5名,纪检组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14名。

非领导职务职数按有关规定另行核定。

五、其他事项

(一)将市以工代赈办公室(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更名为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市生态移民办公室),事业单位,正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主任2名、科级领导职数2名。

(二)市项目办公室(市重点项目稽查办公室、市铁路航空项目建设工作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2名、科级领导职数3名。

(三)保留市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1名、科级领导职数2名。

(四)保留市经济动员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2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1名、科级领导职数1名。

(五)将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更名为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综合科、物价检查科、案件复议审理科。核定人员编制13名(行政编制7名、事业编制6名),其中副县级领导职数3名(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5名。

(六)保留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综合科。核定人员编制7名(行政编制4名、事业编制3名),其中副县级领导职数2名(队长1名、副队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1名。

(七)保留市灾后重建办公室(市深圳对口援建办公室),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21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2名。

(八)保留市经济信息中心(市经济信息管理办公室),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1名。

(九)保留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1名。

(十)保留市价格认证中心,人员编制执行陇机编办〔〕70号文件的规定,自行聘用,自负盈亏,自主管理。

(十一)将市库区移民办公室整建制划给市水务局。

(十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1、工业行业规划的职责分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工业行业规划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及跨行业、跨领域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工业规划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

2、工业结构调整的职责分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提出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组织拟订需上报审批或跨部门的工业发展政策、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提出并组织协调跨县(区)、跨部门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议;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制定实施行业规划等推动结构调整。

3、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分工。工业、通信业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除工业、通信业以外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4、成品油库的网络布局和成品油市场监管的职责分工。全市加油站、成品油库的网络规划和布局建设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成品油市场监管职责,由市商务局承担。

5、指导、监督和管理市级粮油储备、轮换和投放的职责分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市级储备粮油的宏观管理;市粮食局负责储备粮油的收储、轮换和投放。

6、与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职责的分工。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对全市铁路民航进行行业管理、以工代赈扶贫交通建设项目的立项、计划、实施管理的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在全市铁路民航建设和行业管理方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市铁路民航发展专项规划,衔接国家和省上相关部门争取国家铁路民航项目支持,组织协调铁路航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承担市铁路航空建设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2

一、建设原则

食品安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检验检测实现合理分工、集中配置、资源共享、稳步推进。

二、工作目标

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力度,不断提高抽检效率;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合理、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运行体系和信息平台。

三、检测体系

根据目前我市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际,我市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以确保重点,兼顾各环节为原则。政府出资重点加强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使其基本达到具有定量检测农药残留、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激素类药物、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项目检测的手段和能力。市农业、工商、卫生等部门主要添置各环节日常监管中以定性为主的快速检测设备、设施,以保证日常监管的需要。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分段检测与品种检测相结合。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质量检验;质检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卫生部门负责消费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各乡镇(街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接受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食品质量检验的组织协调。

四、职责分工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运行机制,制定全市年度检测计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统一对外食品检测结果。

市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植的食品安全监测;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农产品种植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负责乡镇农残检测指导和管理,做好农产品上市前抽样检测,负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负责受理畜禽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水生动物检疫工作及其产品的质量监测工作;负责受理水产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质监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督促企业加强自检体系建设;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全市食品安全定量检测目标任务;负责受理生产加工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经贸局:抓好生猪屠宰场检测室建设及管理工作,开展肉品质量检测。

工商*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全市农贸市场、商场、批发市场检测室(或快检设备)的建设及管理;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流通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卫生局:负责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突发食物中毒事故的技术鉴定;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各乡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管理本辖区内农产品检测工作;制订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年度计划;根据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布置的检测任务目标,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开展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站的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等;完成农业部门下达的检测目标任务。

五、运行机制

(一)统一制订抽检计划

为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经费,避免重复抽检。抽检计划分监督执法性抽检计划和综合评估性抽检计划,各职能部门根据我市食品安全状况,以及季节、环境、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特色行业等特点,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要求及分配计划,每年确定抽检品种、数量、批次(频次)、检测项目,报市食安委办公室,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市政府批准后统一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

(二)统一检测检验

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除快检、现场检测以及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项目以外的食品安全检测需统一由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检测。其中列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年度计划的监督或评价性项目检测,依据文件直接送检测中心检测,新增加的临时性检测项目,必须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按程序送检测中心检测,相关检测经费按市政府办公室〔20*〕118号抄告单执行。

(三)统一检测项目标准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指定检验标准依据,各食品检测机构的食品检测项目均应指定标准进行检验。

(四)统一汇总检测结果

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应把“条”(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和“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达的计划)布置的所有检测结果及时汇总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的检测结果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估依据。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食品,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行政查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食品安全。

(五)统一信息报告和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综合各有关检测单位的检测结果,汇总后报告市政府,并视情向社会,及时提醒市民注意。对举报投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检测信息,要及时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加强对检验检测信息分析和综合利用工作,及时将检验检测信息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中监测预警专版上,有效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实现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和对社会公开。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检验检测信息,指导监管工作,作出安全预警,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企业自律。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有效的食品抽样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是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统一认识,顾全大局,加强领导,服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机制,根据职责分工,按时完成上级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各项检验检测任务,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形成食品检验检测合力,检测结果及时报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3

建立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机制工作汇报

近年来,周口市川汇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川汇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周口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城区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城区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区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新机制,做到“两明确、三加强、建立四项制度”,有力推动了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城区体制落实属地管理

管理机制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运行的基础与核心。

1999年以前,川汇区城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沿用的是“单位负责,条条管理”的管理体制,全市市直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和驻周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市计生委城区科直接管理,1999年由新华街道办事处接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和计生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下岗待业人员、失业人员和无固定职业人员大量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区;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农转非人员和人户分离现象日渐增多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使原来城区的人口和计生工作以“条条”和户籍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依据《国家计生委、民政部、中国计生协关于加快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的意见》,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主管计生工作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的8个委局和5个街道办事处行政正职为成员的人口和计生属地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以市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城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明确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围绕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做到“两个明确”。

(一)、明确属地管理对象。

2003年9月,川汇区城区区划由原来的1个街道办事处扩大为5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适时召开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对原新华街道办事处管理的191个公共单位和24个社区居委会按照新的管辖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在划分和交接过程中我们明确规定,所有公共单位无论级别高低,无论单位属性,其计划生育工作均有新的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同时,社区居委会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单位和居民的人口和计生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

街道办事处统一管理驻本辖区的所有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工作、居住在本辖区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承担宣传动员、监督检查、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及综合服务的职能。辖区单位严格实行法定代表人责任制,自觉贯彻执行人口和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服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管理、指导和协调。负责本单位的出生统计、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等日常业务,落实计生奖励和优惠等有关政策和保障措施。

各公共单位的计生工作既要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负责,又要向本系统的主管委局负责。市委、市政府还规定对有政策外生育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一级机构对其下属的二级机构有政策外出生的负连带责任。近年来,先后对8个二级机构有政策外生育的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对其主管的6个委局实施了通报批评和黄牌警告等处理,对单位的正职和主管副职、计生专干分别进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社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社区居委会是城市的基层组织,也是搞好城区人口和计生工作的落脚点。

新的管理体制建立后,他们按照《河南省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规范》的要求,制定了《川汇区创建规范化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方案》,首先在新华路街道通桥路社区开展了计划生育规范化社区试点的创建工作,今年三月在5个街道的所有社区开展了计划生育规范化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达到了“三个加强”。

(一)、加强了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四级人口和计生管理服务网络。街道办事处成立有人口和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本辖区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每个社区居委会配备计生副主任;住宅小区或者若干个住宅楼组成的楼院配备一名楼院长,担任计划生育宣传管理员;选取计生协会会员、社会志愿者、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低保户等人员担任楼长或门栋长。

在楼院长的配备上,他们做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参加竞聘者要同时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女性;二是在本楼院居住;三是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四是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五是没有违反计生政策。通过民主推荐、笔试、面试、民主评议、组织考察,5个街道的24个社区居委会配备了480名计生楼院长,并对她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使她们很快进入角色。为了更好地稳定队伍,调动其积极性,市财政每年增拨12万元经费,使24个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副主任月工资达到400元。市人口计生委每年从计生事业费中挤出十几万元,给计生楼院长每人每月发放20元的岗位补贴。

(二)、加强了阵地建设。

他们统一明确阵地创建标准,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对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办公服务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每个社区居委会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宣传教育室(人口学校),具备条件的设立健康咨询室(悄悄话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等。在宣传教育室(人口学校)和康检咨询室设置了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政策法规等宣传版面,在社区居委会和楼院附近设置了固定的人口和计生宣传版面、标语、宣传橱窗和政务公开栏,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在社区能及时享受到计划生育的宣传服务。

(三)、加强了软件建设。

根据属地管理的要求,他们设计并统一印制了社区楼院人口和计划生育户口登记表,更新完善了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台帐。原来的社区居委会计生台帐是以户口为基准建立的,人户分离和空挂户的问题突出。今年三月份开始,他们逐楼逐户逐人进行排查登记,做到辖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按现居住实有人员为基准,重新建立社区居委会的计划生育台帐,做到一楼一册,一户一页,并对已婚育龄妇女实行分类管理。

对居住在辖区内无固定职业、失业的以及与单位脱离劳动人事关系的已婚育龄妇女按主管类管理,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出生统计、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等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业务。

对居住在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在职已婚育龄妇女按协管类管理,此类人员由已婚育龄妇女所在单位具体管理和服务,并由单位所属的街道(镇)计生办向社区居委会出具全市统一的《川汇区计划生育管理证明》,工作单位定期向社区居委会通报该职工的生育节育及康检信息,由社区居委会协助单位进行管理和服务。对居住在辖区内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按流动类管理,对此类人员和常住人口一样纳入正常的管理和服务,做到同管理、同服务、同宣传、同考核。

经过4个月的努力,他们共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15289人,其中主管类2288人,协管类11669人,流动类1332人。排查出漏档漏管已婚育龄妇女655人,剥离和移交到镇村管理的已婚育龄妇女532人。目前社区居委会达到了“网络队伍建立健全,计生台帐更新完善,管辖区域不留死角,服务阵地温馨美满”。

三、建立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措施

为有效地开展城区属地化计生管理服务工作,他们建立了“四项制度”,实现了日常管理规范化。

(一)、建立定期清查和信息采集制度。

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定期对辖区居民楼院集中入户排查登记,对漏管漏档的常住和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及时建立楼院台帐,纳入管理和服务。楼院长、门栋长每周到所辖居民楼院了解情况,收集人口和计生变动信息。社区居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人口和计生工作例会,收集各楼院的新婚、出生、节育、迁出、迁入、失业、就业、流入、流出等信息,及时变更楼院计生台帐。

(二)、建立信息通报和手续移交制度。

严格落实公共单位与职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之间的计生信息通报制度。单位每半年向职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出具全市统一格式的《川汇区在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康检信息通报单》。对辞职、辞退、除名等脱离原工作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由单位在30日内向社区居委会移交计生管理服务手续,社区居委会接收到《信息通报单》和移交手续后向其单位反馈接收信息。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制度。

街道计生办固定专职人员分片包段,主要负责沿街门店和较大的市场中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对流入、流出居民楼院和背街小巷的已婚育龄妇女及时上门登记建档,协助街道计生办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查验、康检和催寄康检证明等工作。他们对流动人口全部实行免费办证、免费康检、免费四术、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的“四免一上门”服务。

(四)、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市委、市政府对各市直单位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其内部要建立垂直负责体系和目标责任制。市人口计生委对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分类考核。对纯属农村的永安路、紫荆路街道办事处按照农村的考核方案进行;对纯属城区的新华路街道办事处按城区的考核方案进行;对既有农村又有城区的杜甫路、孝义街道办事处分别按两种方案考核,其成绩按照城区和农村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记分,合并后记入总成绩。

四、几点体会

川汇区城区的属地化计生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一些成绩,他们感到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排除阻力,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推动城区属地化管理机制的进行。为做好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明确了各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市、街道两级财政每年都把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投入到位,将城区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工作责任制,由过去的计生部门唱独角戏,转为“党政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得以真正落实。

(二)、社区建设是基础。

落实属地化管理与服务机制,关键是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只有加强社区计生网络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确保社区计生工作经费的到位,积极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才能把城区计生工作融入到社区、服务到社区、落实到社区。

(三)、强化责任是动力。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4

今天是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信息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刚才,徐建平局长代表市信息委办公室通报了信息委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今年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计划;信息委四个组的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市发改局、经贸局、农办等汇报了各组前期工作情况和下步打算;会议对信息化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信息化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进行了认真讨论。赵玉龙部长、祝一君副主席都对下一步信息化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见。应该说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为我们下一步全面推进信息委的规范运作、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信息化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统筹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重视信息化技术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省委、省政府早在“九五”时期就提出实施“数字浙江”建设,杭州市在“数字化城市”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从战略高度,把信息化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去年下半年第22次市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来统筹推进全市的信息化工作,这是我市贯彻“一化带四化”(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战略推动全市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份,市委徐书记主持召开第31次市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信息委工作汇报。这次会议以及会后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信息化工作三个重要文件(富委[2009]20号、富委[2009]21号、富委办[2009]38号),阐明了统筹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责任和措施。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市信息委认真贯彻专委制“统筹整合”理念,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作的目标统筹、项目统筹、经费统筹、实施统筹,使原来信息化工作因部门职能分散、缺乏整体统筹等“弊端”产生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有了明显改变,全市的信息化工作以“数字*”建设为目标,开始进入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和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和工业领域信息化协同推进的新阶段。从今年上半年的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实施情况看,由于实施项目协同、资源整合、设施共享,明显节省了投资成本,如协同推进权力阳光运行信息平台、城市数字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数字城管平台,把有关机房服务器等设备进行共享整合,至少可以节省2-3百万元;建立城市数字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比单独建各个大视监控平台可节省投资4-5百万元;将审计监督信息平台与权利阳光运行信息平台功能类似的模块进行整合建设,又将节省2百万元。接下去市政府办将实行市中心机房服务外包,对全市新建信息化项目的服务器、交换器、存贮器等机房设备实行整合、共享,还将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规定,逐步把各部门原来分散的信息化机房设备整合到市中心机房,实行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维护,这样下来节约的成本可以说是很大的数字。这就是信息化统筹推进的“魅力”。对市信息委成立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市委徐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会议等不同场合给予了充分肯定,张市长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当然,由于部分干部对信息化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统一,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的推进力度还很不平衡,电子政务特别是在办公自动化推广应用方面的“短板效应”还很明显,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还严重缺乏,目前的信息化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阻力。不过我们一定要坚信:只要大家思想统一、齐心协力,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增强协同意识和工作主动性,按照现有“统筹推进”的路子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确保全市信息化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要正确把握好全市信息化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几年“数字*”建设的总体思路、主要计划目标、工作重点(包括重点项目计划)和保障措施。该《意见》提出:要以理顺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实施“高效能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城市与社区信息化推进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等四项工程为抓手,经过2-3年的努力,到2010年全市初步实现建设“数字*”的总体目标,逐步建立起“城乡统筹、部门协同、上下共建、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的具体*特色的信息化体系,信息化建设逐步从电子政务为主逐步转向电子政务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并重,全市信息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另外,富委〔2009〕20号文件明确了市信息委的工作方案,提出了信息委的主要职责任务以及组织体制、责任分工和保障要求。富委办〔2009〕38号文件对大力推进全市党政机关信息化资源融合工作作出了相关规定。市委、市政府三个文件是今后几年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大纲,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必须认真理解把握、切实抓好落实。

根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徐书记重要讲话和市人代会上张市长工作报告有关信息化工作的部署精神,按照上述三个文件规定,结合今年市财政对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安排,经过多次讨论协商,我们已制定了今年列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信息化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方案并已送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同时制定了“数字*”建设信息化项目年度计划。会后,我们还将出台对部门、乡镇(街道)信息化工作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对此,各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分析,进一步明确各自今年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制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突出工作重点,逐项抓好落实。各单位在确保完成列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责任制的信息化主要目标任务的同时,还要自觉按照信息化专项考核办法规定的内容,抓好本单位、本系统信息化资源整合、网站建设和网上信息公开、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信息化培训和宣传等工作。

今年信息委重点工作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出台这次会议讨论的一系列信息化工作制度,切实加强信息化工作的检查、通报和考核,加强信息化项目规范管理和经费统筹使用,确保信息委工作健康、规范、有序运作;二是指导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权利阳光运行信息化平台(电子监察系统)、城市数字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数字城管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三是督促推进党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首先在市政府办内部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以市政府办的使用情况为基础,进一步在全市各部门、乡镇(街道)进行推广,使我市的党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办公效率。四是协调推进信息化资源整合工作。抓紧研究具体方案,以市信息办、市委市政府网络信息中心为基础筹建市信息中心,以此为基础,统一建设全市数据交换中心、服务器中心和中心机房,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各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人员、设备、机房、数据等资源的共享和统一调配使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五是协调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程的落实,抓好示范企业和电子商务进企业等专项工作,组织实施好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造纸行业节能减排的项目。六是协调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乡镇(街道)和示范村建设。计划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建设2-3个农村信息化示范乡镇(街道),15个示范村。灵桥镇、东洲街道对开展示范乡镇(街道)建设积极性很高,信息化基础也相对较好,要给予优先支持。

三、要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分工

今年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目标、重点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严格按照责任分工认真抓好落实。按照市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信息委要进一步强化专委制的“统筹整合”理念,充分发挥“一办、四组、一中心”的作用,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消除一切阻碍,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合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是市信息委办公室要继续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责任,抓好信息委的日常事务,加强对信息化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按照市信息委议事规则,每季组织召开一次信息委工作例会,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每月作一次各个单位信息化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督促重点项目的落实。在下半年要及时分析信息化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确保信息化专项经费的统筹使用。并定期做好总结汇报工作。

二是市信息委“四个组”的牵头单位要分别牵头抓好四大工程的实施工作,加强对本组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要研究具体的工作推进计划,适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要加强本组范围内信息化工作的调研和督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并向市信息委办公室进行反馈。下半年要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信息委办做好考核检查工作。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5

一、去年工作进展情况

二零零八年,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技术服务提高年”活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全力平抑出生人口高峰,稳定低生育水平,总体上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计划生育报表统计,二零零八年全省出生35.2万人。经与省统计局综合分析,人口出生率在13.4‰左右,人口自增率在6.7‰左右,计划生育率84%,农村计划生育率82%,综合节育率89.09%,顺利完成了年度人口控制计划。特别是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累计有459.16万计划生育人群,得到3.89亿元的实惠,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省委省政府加大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力度。二零零八年初,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元旦、春节期间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省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对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省政府在第一次全体会议兑现了目标管理责任奖惩,签订了二零零八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刘伟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副省长咸辉等领导先后到省人口委调研,并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重大问题。

(二)加大对计划生育项目经费保障力度。“十一五”以来,国家和省级保障各级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每年都有所增加。财政部门在我省经济发展滞后,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按照“十一五”初省上提出的落实人口计划生育经费“四纳入一保障”的要求,全力保障各级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保证了省、市下拨经费足额到位。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加强县、乡计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省发改委加强对项目申报前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确保将特别困难、急需建设、带动作用大、投资效益明显的项目纳入计划生育投资计划,促进了计划生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大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在惠农政策中进一步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通知》,在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农村低保、合作医疗、两免一补、沼气池建设、饮水工程、灾民建房、升学加分、招工招干等工作中,整合资金,对农村“两户”给予了优先优惠和倾斜照顾。省民政厅与省人口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中优先纳入农村计生“两户”的通知》,将农村“两户”危房改造优先纳入全省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工程范围。省扶贫办与省人口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二零零八年整村推进项目村“少生快富”扶贫工作的通知》,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指导思想,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少生快富”项目扶贫工程。农牧部门在农民培训、农村沼气建设等项目中优先照顾计生户,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村计划生育户得到了更多实惠。水利部门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雨节灌工程等项目中,优先安排“两户”家庭。教育部门为“两户”家庭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在全省高校和高中招生录取工作中,增加10—20分的优惠政策。

(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成效明显。省人口委研究制定了《甘肃省人口计划生育示范化社区创建指导意见》,并开始在兰州市开展试点工作。继续实行“两个互考”。进一步明确街道计生办和社区专管员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从房屋管理入手,以已婚育龄妇女为重点对象,强化了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服务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使用国家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监管力度,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通报中再次位列全国各省区市前五名之内。利用“两节”期间农民工返乡时机积极开展了“流动人口关怀关爱”专项行动,全省各地共为流动人口及留守老人、儿童发放实物和困难补助金、慰问金合计441.09万元。工商部门强化了对流动人口的监管措施,扩大监管范围,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安部门大力开展流动人口调查登记,及时通报在办理暂住证和常住人口落户工作中发现的计划外生育、非婚生育情况和查处“两非”违法行为,使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

(五)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年初,我们制定下发了《全省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年工作方案》,召开了县乡服务站所运行机制改革汇报会。规范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开展国家和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活动。各地大力开展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组织了科技练兵、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活动。对已婚育龄妇女节育药具使用情况进行了普查,更换到期宫内节育器17.6万例。全年提供计划生育手术服务34万人,查环225万人次,查孕141万人次,产、术后随访74万人次。为全省360万名农村育龄妇女建立了健康档案,进行妇女病检查224万人次,确诊患病61万人。普遍实施了以一级预防为主的出生缺陷干预,叶酸制剂投服率达到40%,优生检测7万人次。卫生部门充分利用卫生和计生工作在服务领域上的互补性,在基层卫生工作中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力度。联合开展“微笑列车”唇腭裂患者筛查工作,筛查患者14093人,并将需要做手术的2092名患者送到定点医院,与美国微笑联盟国际组织联合在白银市为136名唇腭裂患者免费实施了修复手术。这种做法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肯定。药监部门不断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品药具市场的监督管理,帮助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建立药房和计划生育药具发放网点,搞好便民服务。劳动保障部门将婚育证明查验、就业信息服务、社会保障等工作与劳动保障业务工作一起部署安排,一起督促落实,既方便了外出务工群众,又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

(六)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强化宣传教育首位工程意识,切实加大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全年发稿量超过1500篇。针对基层换届新任分管领导和人口委(局)负责人较多的实际,举办了全省党政干部人口理论培训班。进一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活动,加强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书屋等阵地建设;以“简练、生动、人文、实用”为原则,规范、更新标语;积极主动参与冰雪灾害、抗震救灾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人口舆论宣传环境。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将男女平等与基本国策的宣传贯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做好全省农村妇女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引导全省广大适龄妇女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去年10月份,国家人口计生委对我省“十一五”人口发展和事业发展规划进行中期评估时,各部门领导都汇报了本部门所做的工作,受到了评估组的高度评价,认为我省以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为主的人口计生工作方式,既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也符合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发展方向。在这里我代表省人口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的主要形势和任务

当前,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计生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的性质没有变,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变,受人口发展惯性和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完成人口计划的难度将逐渐增大。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还在不断凸显,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计划生育工作方式方法与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之间的矛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人口计生队伍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与工作运行体制、与新任务、新要求之间的矛盾还将持续,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人口问题,还存在诸多制约

因素,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还有许多的希望,建议我们加大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力度,整合现行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扩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辐射面,适当放宽奖励受助年龄限制,提高奖励标准。在普惠政策中尽可能地体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作用,降低超生对象享受标准等问题。

针对以上形势和问题,经我们反复研究,提出二零零九年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努力平抑人口出生高峰,完成人口控制计划;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以“抓典型建机制年”为契机,不断改革创新,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目标任务是:全省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00‰以内,农村计划生育率81%以上,中东部地区育龄夫妇当年节育措施落实率90%以上,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出生缺陷干预叶酸投服率50%以上,完成住院分娩率和儿童免疫率指标。

主要工作是:突出整合农村政策资源,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四个重点,提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做好信息化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四项经常性工作,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法行政、政务公开、队伍建设四项保证措施,实现责任计生、服务计生、阳光计生和能力计生。

三、加强部门协作,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机制

二零零九年,省委、省政府将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若干意见》,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通过完善部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人口发展宏观决策机制。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政策。我们将积极配合劳动部门认真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试点工作,整合农村“两户”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和奖励资金,制定具体运行机制,建立从根本上帮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解除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障制度。请建设部门在危房改造工作中,继续将农村“两户”优先纳入,改善计划生育家庭住房条件。请国土资源部门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收益。请林业部门在林权制度改革中,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进一步激发广大计划生育家庭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家庭收入。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农村二女节育户奖励、独生子女领证户父母奖励金和村及村以下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报酬等全部纳入,并简化程序,畅通发放渠道,确保资金到户到人。

(二)大力开展健康项目工程,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科学规范、优质高效”的人口计生服务体系。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中央投资的机遇,加快县乡服务站(所)国债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增强发展后劲。开展创建示范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活动,努力实现“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四优一满意”目标。密切配合卫生部门,认真开展“降消”项目、艾滋病综合防治、儿童计划免疫、住院分娩等工作。联合实施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做好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工作,免费为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加大优生筛查力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基层卫生、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领域的协作力度,共同研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研课题和建设项目,共同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将流入人口纳入现居住地经常管理范围,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服务。请公安、工商、劳动部门和我们密切配合,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开展创建示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活动。继续实行流动人口“两个互考”,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房管人、优质服务、区域协作、两地互通信息支持的新机制。分析流动人口分类服务管理中存在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探索工作对策,指导基层做好工作。协调做好农垦系统和移民地方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四)加强依法打击“两非”协作力度。从今年开始实施省人大颁布的《甘肃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请公安、卫生、民政、工商、药监等部门与我们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全方位的打击“两非”集中清理整治活动,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请宣传部门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对违犯《规定》的人和事要公开曝光,对贯彻实施中的好经验、好典型要及时宣传报道,使全社会形成关爱女孩和倡导男女平等的良好工作氛围。请妇联、教育和涉农部门加强协作,在新农村新家庭建设中,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联合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等活动,保障女童入学,妇女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社会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五)加快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去年灾后重建和中央拉动内需建设,我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制定规划方案,在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系统筛选论证了一批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希望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继续帮助我们,加快建设西北人口信息中心、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建设等项目,及时审批项目规划,下拨建设资金,支持基层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并联合督促检查,确保基础建设项目的质量,防止扩大建设,违规使用建设资金等问题的发生。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6

(一)明确评审范围

全市拟新建的工业项目(含异地扩能技改和退城入园项目)均纳入评审范围,实行评审准入制。

(二)严格准入条件

1.项目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有关规定,符合环保要求,符合国家、省、市节能减排相关要求。

2.项目符合承载地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要求,符合“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要求。

3.项目投资强度符合要求:经开区到120万元/亩以上,其余各县(市、区)到100万元/亩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可适当放宽)。

(三)明确鼓励发展项目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项目,优先加强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和服务保障。

1.投资方为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50强企业以及行业关键配套企业。

2.投资方拥有项目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应用到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环节,能使项目保持竞争优势。

3.项目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对弥补产业链薄弱环节、缺失环节和完善、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及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有重要作用。

4.经济效益好、安置就业人数多、单位面积税收高于本区域同行业平均水平的项目。

5.对投资3亿元及以上的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实行“一企一策”。

(四)突出评审重点

1.产业政策。主要审查项目产业类别,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是否符合节能减排、用能保障等法律法规要求,是否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由发改和经信部门提出意见。

2.投资内容。主要审查投资业主实力、自主知识产权、投资强度及项目对交通、物流、给排水等相关配套要求等。由投资促进部门牵头提出意见。

3.环保措施。主要审查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包括主要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排放方式、污染物总量来源,选址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主要治污措施(项目)等。由环保部门牵头提出意见。

4.用地条件。主要审查项目用地规划条件,是否符合供地相关政策规定等。由国土部门牵头提出意见。

5.规划条件。主要审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城乡规划等。由住建部门牵头提出意见。

(五)规范审查流程

1.项目初审。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经开区管委会组织相关部门评审,形成项目初审意见。

2.项目评审。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经开区管委会按照项目统筹管理要求,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填写《市工业项目准入评审登记表》(见附件1)报送市经信委。市经信委对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经开区管委会报送的初审通过项目,组织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投促局等相关部门进行集中会审或现场评审,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意见。如市级部门评审意见出现分歧,应将评审意见报市政府审核。

3.评审结果运用。根据评审意见对项目进行分类处理。

(1)符合市产业布局规划的申报项目,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要求,市经信委出具同意入驻意见,项目承载地据此签订项目投资协议。

(2)对与园区发展定位不一致的申报项目,根据类别推荐到其他产业定位园区投资建设。对到辖区外选址建设的退城进园项目,其税收、产值实行分成。分成办法按照《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市委办发〔〕28号)执行。

(3)不适合在本市投资建设的项目,项目申报单位终止项目洽谈。未上报评审或上报评审未通过的项目,不得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不得开工建设。

(4)各县(市、区)和经开区应将评审通过后的项目投资内容、投资强度、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单位面积税收和项目退出机制等要求,作为约束条件纳入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投产后未到约束条件的,按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双方约定的条款执行。

二、加强工业用地管理

(一)保障用地指标

鼓励各县(市、区)积极向上争取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努力破解用地瓶颈。原则上全市年度用地计划总量不低于30%用于工业项目建设。

(二)坚持用地原则

1.统筹使用原则。市经信委会同市国土资源局根据用地需求情况和年度工业用地计划指标对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工业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后,带项目下本年度工业用地年度计划,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根据下的用地计划组织报征。全市工业用地指标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经信委在全市范围内按相关规定和程序统一调剂使用。

2.优势项目优先供地原则。优先保证重点企业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下或按投资强度标准计算用地面积不足15亩的工业项目(高科技项目除外),原则上不单独供地,引导企业进入标准厂房。总部经济项目可适当放宽。

3.保障园区用地原则。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向园区集中,优先保障园区用地。

4.分期供地原则。分期建设的工业项目按照年度建设规划分期供地,但必须规划预留后期发展用地空间。当期实际投资额和建设进度未到有关约定条件的,不安排后期用地。

(三)规范用地管理

1.拟供地块由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填写《市工业项目用地申请表》(见附件2),由经开区和各县(市、区)经信局审签意见报市经信委审查,市经信委会同发改、国土、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作为国土资源部门编制工业项目土地使用权供地方案的要件。

2.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市经信委审查同意的《市工业项目用地申请表》中相关条件,编制工业项目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方案。

3.工业用地供地后1个月内,经开区和各县(市、区)经信局会同国土资源局将项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报市经信委和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4.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凡项目建设进度慢、投资强度低、综合效益差、土地占多用少,责令改正拒不履约的,尤其是项目建成后由于生产经营困难而倒闭的,其土地可按原供地价格依法依规收回。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和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开展诚信计生工作,促进基层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根本转变,实现人口计生工作重心下移,以村委会、居委会管理为主,群众积极参与工作的计划生育的格局,促进我镇人口计生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为确保我镇的“诚信计生”工作平衡有序开展,2013年在全镇全面铺开诚信计生工作。通过开展诚信计生,建立“双向承诺、合同管理、民主监督、相互守信”的工作模式,实现“四个强化,四个提高”,强化人口计生法律法规落实,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强化利益导向落实,提高群众计划生育满意程度;强化民主监督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村级组织作用发挥,提高村(居)民自治能力。在2014年所有村要求达到“四有”即有诚信计生小组、有计划生育村规民约、有诚信计生协议书、有诚信计生规章制度。倡导以长效措施为主的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努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我镇诚信计生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诚信计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全镇诚信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各村应对育龄妇女生育节育情况等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为开展诚信计生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通过召开相关人员及计生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会、村计生协会小组会议,提高干部群众开展诚信计生活动的认识,自觉参与诚信计生活动并收集育龄群众对开展诚信计生活动的意见,建议,制定诚信计生活动工作方案,镇村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三阶段:组织落实。一是制定《诚信计生协议书》。二是在村民充分自愿基础上,组建诚信计生小组,推选出诚信计生小组长。三是签订《诚信计生协议书》。四是建立诚信计生档案。

第四阶段:归纳总结。开展诚信计生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是符合广大育龄群众根本意愿的。镇村两级要积极探索新思路,寻求新方法,善于从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经验,确保诚信计生工作健康有序的顺利进行。

五、工作要求

1、抓好宣传教育环节。一是把诚信计生宣传教育作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融入到计生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中,广泛宣传诚信计生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宣传氛围,把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对计生工作人员进行诚信计生教育,做敬岗爱业,依法行政,诚信守信的表率,树立计生队伍的良好形象。

2、做好诚信计生制度的完善环节。各村(居)委会必须召开好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大会,宣传诚信计生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把《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诚信计生协议书全部交给党员、干部、协会理事和村民代表讨论制定,在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诚信计生协议书中,既要明确违约处罚的条款,又要有具体的奖励规定,确保广大计生家庭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政策上得到照顾,使其感到履行诚信计划生育的真正好处。同时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把讨论和表决情况交镇政府和镇人大主席团审核存档。

3、抓好诚信计生协议书的签订环节。诚信计生协议书的签订是诚信计生活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活动成效。因此在签订协议书之前让群众充分了解和清楚协议书的内容,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及诚信计生家庭成员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共同签订《诚信计生协议书》,明确村(居)委员会和村(居)民的职责、权利、义务,使《诚信计生协议书》成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并建立诚信计生档案,实行一人一卷,方便管理。

4、抓好村“两委”负总责责任制工作落实。建立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亲自抓、村计生专干具体抓、村其他干部配合抓的村级计生层级管理体制,落实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对与村签订“诚信计生”承诺的群众,实行层级动态管理,了解其孕情服务、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妇女健康检查、是否外出等情况,并建立健全档案,对本村(居)育龄妇女情况真正做到底数清,以“信息计生”提升诚信计生的管理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积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村(居)委会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把诚信计生和各项计生工作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实施,使诚信计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为了保证诚信计生履约保证金的安全,上交的诚信计生履约保证金上交到县人口计生委指定的专门账户,实行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诚信对象自签订协议之日起十年,对遵守协议规定的对象,在协议期满后一个月内给予全额退还诚信履约金,并每五年给予返还履约金交纳时的银行定存利息。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8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围绕全县以加速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全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这个大局,我局干部职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强化效能建设,改进服务方法,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履行发改部门的工作职能,完成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主要工作成绩是:

一、注重规划引领,加强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为了引导我县主导产业理性发展,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县财政局领导支持下,我们去年邀请西安工程大学的纺织专家、营销专家指导、编制了《棉纺业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后,编制了《关于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今年又邀请了省社会科学院张宝通教授(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专家组、省旅游规划院专家组来荔考察调研,帮助我县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编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和旅游产业项目策划,确定了我县“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三个定位和城市品牌(西部瓜果之乡、陕西食品新城、秦东物流之都),产业发展方向比以前更加明确,对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指导作用显著增强,这将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已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在加紧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共初步搜集整理“十二五”期各类项目136个,总投资437.76亿元。同时精心编制了我县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

在抓好十二五规划工作的同时,我局年初在总结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并经县人大审议通过,同时确定了度重点项目计划,及时下发有关乡镇和部门,使各部门,各乡镇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及早安排,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截止9月底,全县生产总值预计为39.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54%;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达到4421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1289元,同比增长19.82%。

二、狠抓项目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围绕项目管理,一是对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行重点项目领导包联责任制,与重点项目单位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督促检查和协调力度。多次深入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工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保障。二是抓好十大民生工程、公交、物流、以工代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各类项目的实施管理。三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四是严格项目管理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衔接协调,审核、备案、下达、上报各类项目。

全县共确定各类重点项目73个,总投资108.11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49个,总投资67.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13亿元,截止9月底完成投资23.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1%。其中:11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7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4.125亿元的104%;38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9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2亿元的75%。重点前期项目24个,估算总投资40.65亿元。目前4个项目已提前开工建设,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我县民生工程项目主要涉及教育发展、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扶贫开发和移民扶持、平安工程10大类,工程总投资8.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3亿元,涉及项目42个,目前完成投资5.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1%,已经完成年度任务的项目14个,正在实施的项目27个,1个即将开工。其中:①基本建设类项目,年度投资38009万元,涉及项目24个,目前已完成24768万元,占年度计划的65.2%,失地农民培训中心、婆合—西池公路、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建设工程、沙底村移民搬迁、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生产道路8个项目已经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大荔职教中心实训楼、义务教育保障工程等15个项目正在实施,26各村社区服务场所计划已经下达即将开工建设;②政策补助类项目,年度投资41327万元,涉及项目18个,目前已完成30840.2万元,贫困家庭子女救助体系、就业再就业、计划生育家庭建立服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文化活动器材配送工程、农家书屋6个项目已经完成年度任务,义务教育保障工程、农村妇女免费分娩住院补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12个项目正在实施。

三、狠抓投资管理,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我们切实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 革的决定》和国家产业政策审批、报批建设项目,认真搞好项目咨询服务工作,大力引导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建设项目,坚决杜绝国家禁止淘汰类建设项目的审批申报。一是分解下达我县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并将各乡镇、各部门完成情况列入年终考核,考核以统计局的上报数字为准。二是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每月20日前向统计部门及时报送固定资产基层报表,报表要有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同时建立通报制度,并与统计部门建立定期碰头会制度,通过电话催报,到项目现场检查等方式,督促项目单位及时报送项目投资进度。三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督查力度,及时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促使投资企业尽快完善“四项审批手续”,时期纳入统计范围,确保投资任务顺利完成。四是加强了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核与管理工作。截止9月底共审批备案各类项目33个。五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今年上报了我县春江花月同鑫廉租房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投资2400万元,目前已争取国家投资1000万元,省级债券投资500万元。同时上报了20xx年城南林业廉租住房项目,目前实施方案已经审批,申请国家投资1500万元,预计20xx年初计划下达。六是完成了我县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并上报市发改委,建立了项目台账,完成了自查工作,制定了整改措施。

四、抓好招商引资,促进项目顺利落户。

我县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初期,这个时期经济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发展靠投资拉动,投资靠项目支撑,项目靠招商引资。为了推动我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一方面编制项目册、宣传大荔、推介项目。先后于11月,4月两次编制《大荔县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册》,并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上门推介招商、邮发推介资料、网上推介等多种方式对外宣传大荔、推介项目。我们还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于8月21日由在全县大会上推介了我县招商引资项目,为烧热我县招商引资添了一把火。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招聘的10名招商特派员作用,两年之中不间断外出宣传大荔、推介大荔、招商引资,一批项目达成意向,风力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五、强化协调服务,促进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在得到国家准备建设大西高速铁路的信息后,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大力支持下,我们把争取大西铁路经过大荔并在我县设立火车站作为责无旁贷的一件大事来抓,投入足够的人力、精力,跑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省市发改委,在困难非常多、难度非常大的情况下,终于在设计方案中保证了这条对改善我县区位环境起着巨大作用的高速铁路经过我县并在县城附近设立大荔火车站和综合维修工区。项目从3月开工以后,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局又承担了大西铁路大荔段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办公室职能,在这条铁路上马急、工期紧、要求高,前期工作不很规范的大背景下,进行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协调工作,先后协调和参与协调了中交二公局大西铁路大荔项目部东制梁场临时征地、线路跨越交口抽渭渠道补偿费等8件粘牙事的处理,尽力为大西铁路施工创造好的投资环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经完成投资9亿元。

六、扎实抓好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节能降耗工作开展,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宣传;二是下发了大荔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目标任务;三是拆除了大荔县远东水泥有限公司10万吨水泥立窑生产线,并通过了财政部组织的核查,已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0万吨。截止9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3806吨标准煤,产值能耗为0.52吨标准煤/万元。

七、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先导,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工作制度,确立了信息化服务于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一是加强对政府网站的更新与维护。截止9月底,网站访问量达到5万余人次,更新基础页面7000余页,同步采集大荔新闻108期。实时跟踪建立了“两会专题报道”、增设了“进千家门,暖万人心”、“十二五规划”等专题新闻。强化了政务公开、公共服务、政民互动三大服务功能,“县长信箱”、“在线投诉”等一批特色栏目更是互动性强,群众参与性高,充分体现了网站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拓展了便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对公众在线投诉的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受到了县上领导的一致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目前正在进行网站的第四次改版;二是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建成,所有机房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并完成初步调试,为下一步建成电子政务主干网,完成“小内网”六大系统单位的内网接入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着手进行政府网站的改版。三是信息安全保障得到加强。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我省政府网站安全保障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精神,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网站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检查,并要求他们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按照网络所承载的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敏感性和保密性要求,制定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组织技术人员对政府门户网站服务系统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了系统加固,划分了网络安全域,实施了安全等级保护,进一步提高了对网站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四是督促指导26各乡镇建好各自网站,目前全县26个乡(镇)政府网站已经全部开通运行。五是扎实搞好调研和信息报送工作。截止9月底已向市政府网站上报各类信息900余条。

八、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要求。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任务目标

(一)工作内容

1、清理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对辖区内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一次全面的环情、孕情检查访视。对应落实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对象,落实对应的长效节育措施。对计划外怀孕对象,落实补救措施。节育措施信息与WIS有误的,如实纠正录入。整理手术文书。对独女、二女结扎户及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

2、清理人口出生情况:对漏(错)报出生,核实信息,补录上报。对计划外生育对象,按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对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帮助办证,及时兑现独生子女父母保健费,落实爱心保险。

3、清理违法生育情况:严格按《江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确定生育政策属性。重点调查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情况,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区人口计生委。

4、清理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未征收和未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对象,依法足额征收或补征到位。规范执法文书,核实票据台帐。对WIS中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一一核对,纠错录入。

(二)目标任务

人口控制计划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率达87%以上,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7%,环孕检率90%以上,二女户结扎万人比在5月底要达到10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当年达50%以上,往年80%以上,当年党员、干部违法生育100%查处到位。

三、方法步骤

整个活动按照“先清理后落实”的顺序分阶段进行:

(一)清理核实(年3月31日前完成)

1、上户调查登记。

调查登记人员:以村(居)干部为主体,基层计生协会配合。

调查登记内容:(1)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信息,重点应落实对象实际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信息,手术文书与WIS信息;(2)人口出生信息,重点在漏管漏报信息;(3)违法生育信息,重点在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查处信息;(4)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重点在核实征收标准、实际征收金额、票据台帐及执法文书的真实合法性,与WIS的一致性。

工作要求:调查人员要逐户逐项开展全面的清理核查,如实登记填写核查登记表。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组制度,加强指导。做到一户不遗、一人不漏、一项不错。

2、部门信息核实。

纪检监察、公安、人事、人口计生、民政、卫生六部门共同完成此次清理工作。

纪检监察、人事部门提供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查处信息;公安部门提供新生儿户籍登记信息;医疗卫生部门提供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登记、避孕节育手术、儿童计划免疫等信息;民政部门负责提供婚姻登记信息;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各部门信息汇总核实对接处理,实现各部门人口信息高度完整、准确、一致。

3、审核整理录入。

人口计生部门要对清理信息进行逐级逐项审核检查。

镇级:做好镇级计生办、服务所人口统计资料、手术文书、执法文书、票据台帐、生育证、独生子女证发放等资料的整理修改规范归档,将准确信息录入电脑。督促指导村级清理信息的修改整理工作。

村级:对村级计划生育月呈报表、育龄妇女信息卡等资料进行重建、修改,做到资料完整准确规范。

(二)工作落实

1、落实环、孕检。以“三查一服务”(查环、查孕、查治妇科病,生殖保健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计划生育上户服务,重点对象一个不漏。环孕检率达90%以上。对于流出务工妇女,要实行党员干部“一对一”联系服务,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回率达95%以上。

2、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要求,思想、技术、奖励跟进服务,突破二女户结扎难点,带动群众落实相对应的长效节育措施。并实行干部负责,责任到人制度,实现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7%以上。

3、落实补救措施。加强孕前管理,及早发现政策外怀孕对象,千方百计在大月份之前落实补救措施。坚决纠正以任何借口对政策外怀孕听之任之的错误行为。

4、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对清理出的当年和往年计外生育对象,严格按标准核算应缴数额,清算欠缴金额,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扎实开展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专项活动。强化人口计生、法院违法生育案件非诉执行。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50%,往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80%。

5、落实违法生育查处。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人口计生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查处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深入宣传贯彻落实11部委《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党纪、政纪、经济处罚到位,坚决兑现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6、落实人口出生统计上报。落实镇、村人口统计月例会制度,依靠村专干及组信息员,加强经常性统计上报、分析。完善公安、卫生、民政部门信息通报制度。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将清理核实出生信息全部录入育龄妇女数据库。人口出生漏报率低于5%。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此次活动是解决我镇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发展不均的重要措施。各村(居)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要以此号召全镇凝聚人心、坚定信念、鼓足干劲,力争年人口计生工作再攀高峰。

2、加强领导。“四清理六落实”活动由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村(居)要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支书、主任要亲自指导督查活动的落实。明确村级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指导、协调、督促落实活动的开展。

3、开展督查。镇计生领导小组成立督查组,对各村(居)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镇计生办要搞好督导工作,对几项重要指标每周调度一次,凡在镇里排名后两位且未完成任务的村(居)要向镇分管领导说明原因,连续两次在区里排名后五位且未完成任务的,将上报区计生委实行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一个月,整改期满仍未达标的,将上报区人口计生委实行重点管理;各村(居)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将工作成效与干部年度绩效挂钩,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经信委节能工作计划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的意见》,加快实现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现就做好全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改革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健全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体制

按照国家计生委关于在城市建立“单位负责,属地管理,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的要求,在全市各社区建立并实行“单位以属地为主、人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明确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家)委为管理责任单位,负责做好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所有国家机关、群众与社会团体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可根据辖区单位的运营规模、人员数量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街道直接管理与街道委托社区居(家)委管理的分级管理层次,共同落实各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负责制。金融、邮政、超市、连锁店等不具备法定代表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总部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统一管理。个私协会应协助街道办事处落实个体工商户的计划生育管理。

社区居(家)委负责做好现居住地育龄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是为当年结婚、怀孕、生育和需落实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含居住满半年的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做好宣传服务工作。

已有居民入住但未正式同街道办理移交手续的新建住宅小区,在正式成立社区居(家)委之前,由所在街道负责其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应指派专人配合街道做好相关工作。

二、落实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

(一)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职责

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本街道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督促辖区单位和指导社区居(家)委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1、根据区政府(管委会)下达的年度目标与辖区内国家机关、群众与社会团体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负责指导辖区内各居(家)委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2、组织对辖区所管单位、社区居(家)委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

3、健全计划生育网络队伍,配齐、配强社区居(家)委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督促辖区单位落实计划生育专人管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

4、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按规定兑现落实有关奖励政策,接受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依法处理违反法律规定的生育行为。

(二)社区居(家)委的工作职责

社区居(家)委负责居住在本社区的常住人口(含外来人口)和辖区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1、与辖区单位签订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协议书,落实单位计划生育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做好社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2、负责做好本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的知识宣传和相关服务工作。

3、组织实施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和自主管理计划生育事务,并对政府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民主监督。

4、维护实行计划生育公民的合法权益,督促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和优待等有关政策和保障措施。

5、围绕计划生育工作的下情上传和上情下达,做好有关信息的采集、核对、变更及上报工作。

6、协助街道依法处理违反法律规定的生育行为。

7、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三)辖区单位的工作职责

辖区内各国家机关、群众与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1、认真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接受属地街道或社区居(家)委对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统一管理,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做好本单位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工作。

2、依法落实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及优惠奖励等各项经费,按规定兑现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及保障措施。

3、积极协助属地街道或社区居(家)委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利用本单位资源,为职工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等优质服务。

三、明确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求

(一)基础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网络。一是在社区居(家)委下设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由社区居(家)委成员兼任计划生育委员,同时配备一名计划生育指导员。二是社区以居民小组为单位建立计划生育小组,设立若干计划生育信息员,信息员也可由居民小组长兼任。三是在社区成立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由本辖区热心计划生育工作、且有一定威信和组织能力的同志担任。

2、制定完善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包括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例会、信息通报、居务公开、民主监督、优质服务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制度。

3、完善规范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在各社区统一建立“一册一账一单”——“一册”即工作手册,用于记录社区开展的各项计划生育工作与活动;“一账”即管理台账,用于记录辖区内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和计划生育重点人群(含待业青年、失业人员、离婚再婚家庭等)的管理信息;“一单”即信息核对、补充报告单,用于记录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结婚、怀孕、生育、节育信息及服务情况。

(二)宣传教育工作

1、社区开辟计划生育宣传栏和公示栏。宣传栏应根据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和任务及时更新内容;公示栏中应包括有关计划生育的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和审批结果等居务公开内容。

2、在社区阅览室(图书室)中放置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读本、刊物、挂图等宣传品,有条件设立视听室的要配备计划生育音像资料。

3、紧密结合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三)信息统计工作

1、在街道建立《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进入《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对象为居住在辖区内当年结婚、怀孕、生育和需落实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含居住满半年的外来已婚育龄妇女)。

2、社区负责每月上门核对并修正由街道下发的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并按月填写信息核对、补充报告单,反馈街道办事处。有条件的社区居(家)委应逐步建立《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并建立电子台账。

3、根据要求,及时上报工作需要的相关统计报表。

(四)技术服务工作

1、街道应依托卫生所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建立计划生育服务站,配置避孕节育、优生保健等知识挂图、宣传版面和相关科普资料,设立计划生育咨询室、避孕药具柜,并配备必需的检测设备,有条件的应安排B超室。服务队伍由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卫技人员和计划生育干部组成,负责做好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知识的普及、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的随访服务和计划生育咨询服务,介绍或陪护服务对象到上级服务机构接受服务(措施落实、变更、终止,并发症治疗等),参与有关的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系列工程。

2、社区居(家)委应建立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室(角),布置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宣传版面,配备避孕药具专柜。根据街道提供的计划生育服务信息,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发送计划生育科普宣传资料,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适情访视,组织计划生育志愿者开展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并做好群众服务需求的收集、反馈等。

(五)流动人口管理

1、街道负责为辖区内流出人员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外来人员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社区居(家)委应督促本社区流出人员外出前到街道计划生育部门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订流出人口计划生育合同,并与他们建立定期联系制度。

3、社区居(家)委应协助街道做好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工作,对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应动员其限期补办。同时,要建立与外来人口户籍所在地的联系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