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启蒙教育十篇

时间:2023-10-20 17:26:00

小朋友启蒙教育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1

关键词:提高;道德;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71-02

我们在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学习中,尽可能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选择幼儿喜欢的、有趣的童谣游戏进行,鼓励幼儿大胆地参与到童谣的学习之中。使幼儿主体性的得到充分的体现,不仅让幼儿学习童谣,而且使幼儿在学习童谣活动中发挥出主体性,更是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探究能力。

幼儿的道德启蒙学习和表现一般都是在成人的指导下的自主行为,离开了幼儿的自主性,任何道德教育活动都难以对幼儿产生积极的效果。我们在幼儿道德启蒙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主体性时,主要是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学童谣活动中,实现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的主体性,提高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有效性。比如让每个幼儿夸夸自己,夸夸同伴,老师肯定幼儿在道德行为习惯表现出来的优点,又如开展我是班里小主人活动,帮助幼儿树立主体意识。通过童谣中语言,参与了童谣的情境表演、童谣游戏,激发了幼儿对道德认知的思考,提高幼儿参与道德启蒙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道德启蒙的主体性。而童谣教育正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激发幼儿的成就感,提升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每次童谣学习我们的老师一般都要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或游戏,教师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表扬,让幼儿表演或游戏后有一种成就感,特别是对能力弱的一些幼儿更加通过老师的表扬、鼓励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激发了幼儿的道德启蒙主体性。

如我们的中(1)班在教幼儿学《家有奶奶真幸福》的童谣时,他们就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游戏的方法学习童谣,让幼儿自主的扮演童谣中角色,戴上小头巾、系上小围兜,扮演奶奶,当念到"大年初一过新年,奶奶忙着做糖糕"时,扮演奶奶的小朋友就模仿奶奶做年糕的动作,其他小朋友拿起"年糕"表演吃年糕的动作。"正月十五元宵节,奶奶磨粉做汤圆"时,同样,扮演奶奶的小朋友就模仿奶奶搓汤圆的动作,其他小朋友拿起"汤圆"表演吃汤圆的动作。"五月初五端午节,奶奶采叶包粽子"时,扮演奶奶的小朋友就模仿奶奶包粽子的动作,其他小朋友拿起"粽子"表演吃粽子的动作,最后几句童谣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爱表演各自的动作"糖糕甜甜真好吃,汤圆糯糯味道好,粽子香香品种多,家有奶奶真幸福"。在活动中幼儿的道德的主体性都能积极的表现,如幼儿积极的参与童谣游戏,在游戏中学会了关爱别人,尊敬长辈等方面的道德认知,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关爱他人的情感,在活动中幼儿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

又如童谣游戏《丢手绢》 "丢、丢、丢手绢,手绢丢到哪里去,手绢丢在好朋友的后面。"在活动中幼儿都能体现出自己都有好多好朋友,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非常高,而且很自信,甚至回家自豪的表演给父母家人看,得到了父母夸奖,在学童谣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信性更强了。又如童谣《我是家里小主人》、《红绿灯》、《让座》、《我们都是好朋友》、《蚂蚁搬豆》等,孩子们表现出积极的参与童谣游戏的表演,积极的扮演自己的角色,主动的招待客人,完全的投入到整个的童谣游戏活动中。

我们在实践研究中,教师以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有目标的选择童谣进行教育和培养,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选择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拓展幼儿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与表现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幼儿实现学习内容内化为自主的态度能力和习惯,形成了幼儿积极参与童谣学习活动的氛围,提高了幼儿道德主体性,达到了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有效性。

道德感和道德情操是一种复杂的高级情感,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是从小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的。而且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少、思维具体形象、情绪易受暗示、感情丰富易激动等特点,我们的道德教育从幼儿的情感启蒙入手,注意了对幼儿移情训练。培养幼儿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培养幼儿道德启蒙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消除。 所以我们在课题实施中选择了情感丰富的童谣,创设了幼儿学童谣的良好环境氛围,在情感童谣的熏陶中培养了幼儿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 童谣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幼儿,而且要求幼儿在获得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能表现和体现道德行为的能力。所以我们创编和选用的童谣内容都以具体形象,符合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的特点,让童谣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情节,巧妙地让幼儿掌握道德情感,使幼儿认知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应该学习什么。当幼儿感受到童谣美的时候,才会激起爱的情感和模仿的愿望,愿意把美好的东西见诸自己的行动。

如我们大(1)班的案例"孩子们学会了关心人"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去关心同伴,因此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也甚橹匾。幼儿在家还是由爷爷奶奶照料一切的所以他们想不到去帮助别人,在我班个别幼儿从来都不会去关系别人,有时看到同伴摔跤不是去扶他而是笑他,这种现象让我感到我们的孩子太冷漠了,没有爱心。所以我就利用童谣《弟弟摔倒我扶起》"弟弟走路不注意,摔倒在地我扶起,替他拍掉身上灰,帮他洗掉手上泥,我比弟弟大一岁,关心别人胜自己。"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2

各位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开笔仪式暨大班毕业典礼活动。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我们今天结合时代的特点,古为今用,古今结合,并有所创新地举行开笔礼仪式,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让即将上一年级的大班小朋友真正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开始学习,是走向成才的起点,以此激励同学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3

一、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内容

维果茨基指出:“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于他们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高出一点。”而游戏又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小班的孩子刚来幼儿园,对数学还没有产生兴趣,这时激发他们愉快的情感尤为重要。如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猫妈妈只有1只,小猫有许多;捉到的老鼠有大有小,大的老鼠中,有1只是黑的,其他是灰的,等等。通过游戏,幼儿感受了数字的含义,他们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情绪愉快,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活动。向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帮助幼儿运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数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所在。又如小班“认识大小”活动设计,以角色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熊小小”以极大的兴趣随“熊大大”生活,模仿“熊大大”的一举一动。“熊大大”穿大鞋,“熊小小”穿小鞋;“熊大大”睡大床“,熊小小”睡小床;“熊大大”玩大皮球,“熊小小”玩小皮球。在模仿中幼儿不知不觉对大小的概念有了具体印象,接着熊大大带着熊小小去散步,谁的脚步大、谁的脚步小。找一找原因再比一比谁的脚大、谁的脚小。经过反复比较、强化,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大小。

二、在教学中使用学具多样化

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常以教具进行演示,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教师是幼儿的主导者,幼儿的学习以听和看为主,他们的操作也大多是为了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言:“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皮亚杰学说入门思维、学习、教育》)他告诫教师,过早强调图画表象和抽象符号教育将使幼儿的数学学习变成纯粹的记忆,而提供实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师将材料进行短暂的示范,而是让幼儿手脑并用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的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思维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老师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师自制的,如数学棋谱、大转盘、数卡接龙、拼图等;也可以是和师生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花生壳、开心果壳、瓶子、盒子、回形针、珠子、冰棒棍、各种豆豆等。多样化的学具,激发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如:小班孩子按颜色标记进行分类时,老师不仅制作了各种颜色的形状卡片,各种颜色的水果卡片,还收集了各种颜色的豆豆、瓶盖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孩子们将红豆豆、红瓶盖、红苹果、红色的圆纸片一一放入贴有红色标记的盒子里,他们反复摆弄、兴趣盎然,完全沉浸在玩乐的喜悦中。再如:为了巩固对形状的认识,老师设计了“喂食”的游戏,请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把圆形片片喂给圆形娃娃吃,真是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习得了相关经验。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愉悦如门。

三、把教学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4

关键词:幼儿文明行为实践研究

一、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价值

文明礼貌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也是不断培养幼儿高尚情操的起点。幼儿文明行为主要是在幼儿的日常中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的规范。是一些经常的、稳定的、自然所谓行为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要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礼貌地待人接物,体现了一种教养,为其将来走上社会服务。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小朋友的基本文明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思想,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文明行为的关键就是小朋友在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他们的礼仪标准,是他们日常文明行为的制度指引。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其行为习惯会对这个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人在六岁之前是培养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如果培养得当,以后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培养,长大就是社会上比较优秀的人才。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是儿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二、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实践研究

1.重视渗透教育,处处有文明

(1)在生活环境中渗透

首先,要为小朋友学习文明行为创设一个整洁、文明的整体氛围。当小朋友走进幼儿园,到处可以看到“您好”“请讲普通话”“谢谢”等卡通标志,在教室以及走廊等显眼的地方都张贴了一些“文明小贴士”“三字经”等,这样一来,整个校园都显得整洁和清新,每一个角落都在默默地与幼儿开展文明的对话。

其次,要重视潜在环境的作用。幼儿喜欢模仿,教师就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他们在模仿的时候更是不加选择。作为幼儿教师,肩负着幼儿启蒙者的责任。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在早晨到幼儿园的时候,要积极主动与小朋友打招呼,也要和其他教师打招呼,在下午离开幼儿园的时候,要亲切地跟同事以及小朋友告别,为幼儿树立一个很好的模仿的榜样。

(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

在小朋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隐藏着很大的文明行为教育机会,如果能很好地抓住这些契机,就能及时地强化小朋友的文明意识,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合理地利用周围的人力资源,把文明行为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纲要》也明确了这一点。比如,在每天早晨小朋友来幼儿园的这个时间段,可以开展“接同伴入园”的活动,可以选取各个班级里几个小朋友来当“文明小标兵”,站在门口迎接其他小朋友,并跟小朋友们问好,问问其他小朋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这个“文明小标兵”可以让幼儿轮流来当。

其次,要经常关注常规培养的动态,有机地融合规则与文明行为。日常行为规范是小朋友在一天的生活中需要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也是对他们进行文明行为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要善于观察与把握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培养了常规行为的同时,还促进幼儿文明行为的发展。

(3)在学科中渗透

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需要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比如,语言活动中《有礼貌的小客人》,可以让老师扮演鸡妈妈,小朋友们扮演小鸡,他们一起去鸭哥哥家去做客,这个时候,见到鸭哥哥我们该说什么?当鸭哥哥请大家吃东西的时候,大家应该怎么说?通过为小朋友创设情境,小朋友学会了“您好”“谢谢”等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还学会了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要诚恳,要礼貌地看着对方。

2.重视主题教育,提高实效性

幼儿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动的教学过程。所以,可以把文明行为的培养渗透到主题教育中去,这样就提高了文明行为培养的有效性。

(1)文明行为教育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纲要》指出,在小朋友共同的活动中,要帮助小朋友理解行为规范的必要性,教会他们懂得遵守规则。比如,那些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具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意识,开始产生了交往的欲望,但是还缺少相互交往的技巧,彼此之间特别容易发生冲突。所以,可以在这个时候设置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不断地增强自律意识,明白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学会合作。根据这个主题要求,可以安排一些文明行为相关的教育内容。比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让小朋友进行对抗性的体育游戏,其中有追的人,有逃跑的人,也有帮助的人,有躲闪的动作,也有最终的胜利和失败的结果,也可以叫做追捕性质的游戏。在游戏开展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

(2)文明行为教育与各游戏活动的结合

现阶段,我们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因为学前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到了关键的基础作用。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要尝试利用游戏把教学内容形象、逼真、有趣地传达给孩子,这样一来,教学内容就变得容易感知和理解,从而优化了教育过程。幼儿喜欢游戏,设计有主题情节的游戏,主要包括了角色设计、情节设计,是为了调动小朋友游戏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玩游戏的兴趣,在游戏中培养小朋友的文明行为。设计的时候要明确目的是让游戏变得更加有趣,要强调幼儿行为的规范性。所以,在进行游戏开展的时候,需要选择小朋友比较熟悉的主题和情节。

3.重视家园同步教育,提高全面性

家庭是幼儿文明行为培养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做好榜样,孩子会模仿家长的不良习惯,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幼儿园教育的效果。而在一个和谐、友善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具有相对优良的品质。所以,培养幼儿文明行为,需要家长与幼儿园达成一致的看法,不断协调教育方式,完成教育目标。

幼儿文明行为的培养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幼儿进行言传身教,不断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要挖掘教学中各方面的素材,适时引导。要把家园教育结合起来,家长与老师共同监督和指导,才能让幼儿的文明行为变得稳定,自觉规范行为方式。对于幼儿来说,今天学到的文明行为,明天将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第二本“护照”:独立自理“谢谢您,再见”――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好习惯[J].家庭教育,2010,(6).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5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十几年滚雪球似地发展,她成了幼儿教育的行家里手,幼儿园初具规模。如今,启蒙幼儿园已发展到拥有两所园址,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800多名幼儿,40几位教职员工,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师资和教学质量引领着双阳幼教行业的发展,成为幼儿教育的龙头,每年为小学输送400余名学龄儿童。许多家住在市区的朋友,托亲靠友把孩子送到她的幼儿园,到入学年龄,再接回上学,这些孩子以优异的成绩得到学校的首肯。几年来,启蒙幼儿园被有关组织评为家长信得过单位、吉林人民口碑金奖单位。

她深知,办好幼儿教育、关键在人,没有爱心不行,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更不行。十几年的幼儿教育生涯,她视野更宽阔,胸襟更宽广,要向东北三省最好的幼儿园目标前行。她不仅乐于学习,更善于学习,更加注重自身武装。她不仅订购各方面幼教书刊,还走南闯北主动参加各种培训来不断学习、丰富、充实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快速提升。她牢记这样一句名言:机遇永远给有准备的人。她说幼儿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应当面向孩子、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大量的人员下岗,面对着就业难问题的情况下,她为一部分热爱幼儿事业,但又缺少幼儿教育专业知识的下岗女工提供就业岗位,并为她们搭建了学习的平台,通过从园里内部培训到其他幼儿园学习轮训,再到组织去北京等地参观深造,她还不惜重金请名师来进行培训,以此来开拓大家视野,同时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到目前解决了80多人就业难问题。通过学习和培训,她培养出了一批幼教行业精英,使教师合格率达到工00%。随着幼儿园的发展壮大,孩子越来越多,教学面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她开始谋划新的发展,2009年11月4日,在双阳区城市嘉园C区,一个占地1670平方米的新园落成了,又一次为双阳幼儿园向园所规范化、教师教学一流化方向迈进揭开了新篇章。

2006年,她当选人大代表后,面对人民对她的信任和支持,她觉得不仅需要脚踏实地地做事,更要有实实在在的付出。她觉得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不仅履职,更要尽责。几年来,她多次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列席常委会会议,多次参加对政府部门的测评和评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她还经常深入社区居民家中,走访选民,认真听取选民意见与建议,并做好笔录,通过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及时反映情况。几年来,她坚持深入社区居民,共接待选民300人次,直接帮助处理解答问题十几件,通过调研,撰写代表建议6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了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体现了一名人大代表的高度责任感。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平等;多彩游戏;无过错原则

初到幼儿园,面对一群表达不完整,爱哭爱闹的孩子,顿时失去了信心。但此时一位老师将一个哭闹的孩子搂入怀中时,意想不到的情景发生了――孩子仔细地听着老师对他的安慰,很快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此刻,我顿时领悟到那句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正是老师们认真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无怨无悔地燃尽自己才换来了这初升的那太阳般纯真的笑脸,于是我突然认识到,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已经学会像其他老教师一样蹲下来和孩子沟通,耐心地去教孩子们道理,生活中做孩子的母亲,做孩子的老师,体会和孩子们在游戏比赛中产生的喜悦。

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会去教幼儿、学会主动和幼儿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作为教师尊重幼儿是第一位的,无可替代的;教师应用和蔼的语言和他们交谈,关注他们喜欢的物品和想做的事情,这样不但拉近了和幼儿的关系,还能使我们的教育目标能够顺利实施。作为朋友我们要仔细观察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坐在同一张桌子旁说说笑笑。这样的做法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却很难。

二、开展能够吸引幼儿的多彩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开展能够吸引幼儿的多彩游戏,让幼儿从玩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幼儿教育不同于对儿童的教育,孩子还都处于玩的认知里,玩的想法要大于学的想法,所以,学习的过程绝对不可以过于死板、教条,应该灵活地和游戏相结合,吸引孩子的注意,使孩子爱上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从中获得了欢乐与乐趣,而且渐渐地从玩中获得幼儿这一阶段应该学会的知识,学得扎实、灵活也是关键。

三、幼儿教育中,应当本着无过错原则对待幼儿

什么是无过错原则?本人认为,在幼儿的潜意识当中,并不太明确什么样的事是对的,什么样的事是错的。比如,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发生口角时,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合理的行为,他也不会有主动认错的行 为,这个时候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也不要认为他是个令人讨厌的坏孩子。此时老师一定要蹲下来和孩子沟通,明确地指出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孩子可以接受自己错了的时候,老师应该再接再厉,给孩子指出正确的做法,并且表现出很期待老师很想看到其以后良好的表现,这样幼儿都想遵守自己和老师的约定,不想让老师失望,定会努力地表现自己。

幼儿教师,可以说除了孩子的父母之外,最了解孩子的老师,也可以说幼儿教师是孩子一生中的启蒙老师。孩子的启蒙教育关系到孩子今后如何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但要成为他们的好老师,传授他们知识,为将来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让他们能够分辨清事物的对与错,更要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度过人生中最为美好的童年,幸福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王雪莹.论幼儿教育之心得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3(9).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7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参加此次演讲比赛,十分荣幸,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学前幼儿教师,我深深的感受到身上所肩负的职责和重任,为此,在工作中,我总是格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启蒙教师。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从小事做起,当好幼儿的启蒙者”。

年,我来到幼儿园工作,担任起了一名幼儿教师,岁月如梭,时光一晃已过三年,在这三年中,其实作为幼儿教师,有过苦、流过泪、淌过汗,但更多的是一种欢乐,是一种成就。因为,在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有付出,才能不亏为教师这一圣神的称号。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对人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不仅能够传授人的知识,还能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处事,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幼儿由于其生理和性格的特征,因此这一阶段的幼儿常常会表现出各种好动性和好奇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成为幼儿知识学习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的启蒙引导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虽然我常常会被这些“小调皮”、“小宝贝”们弄的苦笑不得,但但每每想到自己的职责之时,心中都会激发起我无限的斗志。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学生的性格差异很大,有些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有的学生则性格内向,寡言少语言,则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小朋友,每当开展各种活动时候,她总是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更不愿意多话,这种心理现象不仅不利于融入到集体中,更不利于未来健康心理的成长。为了解决心理上存在的这种障碍,我多次走到她的家里,与她的家长交谈,了解她的生活状况和环境,更主动的帮助她辅导各项功课,与她进行交流交心,慢慢的获得她的信任,成为她可信任的大姐姐。除去活动她的信任外,鼓励她重新燃起自信,能够走入集体生活十分重要,因此,我又采取了引导和鼓励的方法,在区角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特意安排了一项难度较小的活动给,当完成区角任务后,我发放了一朵大红花给她,在那时,我发现第一次戴着大红花的,脸上露出了十二份快乐的微笑,在那次以后,参加活动的热情和激情更高,其实这正是结合幼儿特点,正面教育引导所发挥出的作用。

其实像这样事例,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正面引导,鼓励为主,我们每位学生都会更加快乐阳光,更加活泼可爱。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8

关键词: 多媒体 幼儿教育 应用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健康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健康往往是不被教师重视的领域,多媒体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可以将大量各种类型媒体资料,如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交互和综合处理,使其使用更为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从而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的,由抽象变为具体,大大增强教育表现力,易吸引幼儿注意力,有利于多种感官协调作用。如健康活动《咕噜咕噜来漱口》,幼儿可直观感知如何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社会教学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幼儿的成长尤其重要,但是社会领域的课上起来往往非常枯燥,幼儿不愿意参加,如果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就不一样了。如在社会活动《逛商店我不闹》中,一开始出示一个哭闹的小朋友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你们看画面上的小朋友他怎么啦?他为什么哭呢?”幼儿的兴趣一下子就给激发了出来,议论纷纷,有的小朋友说是因为他被妈妈打了,有的小朋友说是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幼儿讨论得非常热烈。我们在这个活动中选择运用电教手段,贯彻设计到应用整个过程。当教师在活动中准确、恰当地展示电教媒体时,多媒体生动的画面、清楚的语言对幼儿产生了感染力,使幼儿知道想买东西时要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不能大哭大闹,懂得已有的东西不能重复购买。

三、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科学教学活动中包含许多抽象的科学道理,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传统科学教学普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挂图式教学模式,难以被孩子理解和掌握。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我喜欢的水果》中,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水果课件,告诉幼儿水果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观察画面说出水果的主要特征,使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水果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最佳学习条件下学习,切不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

四、多媒体技术在语言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激发幼儿的交流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拉大锯》是个儿歌游戏,由于年龄的关系,小班幼儿对大锯缺乏感性认识,如果只是一张张图片,幼儿没有感性经验,对于拉大锯的心情是无法表达的。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课件,把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动画片”,生动的形象、丰富写实的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理解力,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这样有利于幼儿观察、分析、综合,在边看、边想的活动中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既发展了形象思维,又发展了语言逻辑思维。

五、多媒体技术在艺术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4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15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形式多样的幼儿教育,幼儿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为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找到学习的乐趣,优化幼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幼儿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幼儿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幼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幼儿的差异化需求,使小朋友能够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实际的幼儿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高度重视,及时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分析幼儿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

一、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忽视了幼儿的成长规律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的小朋友懂得多,不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家长评价幼儿教育好坏的标准就是幼儿是否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同时,很多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提高竞争力,在对外宣传上都指出能让幼儿学会数学、语文、英语等小学知识。但是,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明令禁止的,不仅偏离了幼儿的成长规律,还会使幼儿感到受学习的压力,从而降低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幼儿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所以很多幼儿园都会根据教师的意愿进行授课,往往是教师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扰乱了幼儿的正常思维,使幼儿处于被动状态。

(二)幼儿教育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幼儿教育的宗旨

在很多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时都会偏向一些懂事、听话、聪明的小朋友,而对于一些爱打闹、不听话的小朋友则关心较少,这样就导致了幼儿教育的畸形,使幼儿的成长不均衡,也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宗旨。同时,由于幼儿的家庭背景和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同,导致幼儿的实际水平也存在差异。但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而是把提前准备好的教学安排灌输给幼儿,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发挥才能的空间。还有一些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创新精神,这样就导致了幼儿对课堂教育失去了兴趣,对幼儿教师感到厌烦。

(三)幼儿教育管理不健全,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当前很多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幼儿教师的考核机制缺失,造成了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的下降,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生活。有一些幼儿园缺乏必要的资源配置,无法满足幼儿学习和游戏的需要,很多活动课都是通过教师口述或者演示完成的,没有让幼儿真正的动手实践,从而使幼儿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同时,很多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要地位,对幼儿发号施令、过多干涉,使幼儿对教师感到恐惧,不敢去进行必要的沟通。幼儿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主体性,使得幼儿无法全身心地进行学习和游戏。因此,要想幼儿教育得到有效的改善,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改变教育现状,实现教育目标。

二、幼儿教育的有效改进对策

(一)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的认知水平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应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给幼儿提供锻炼的平台,发挥幼儿的才华。同时还要遵循幼儿的认知水平,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发生,防止幼儿的身心受到损害。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听取幼儿的想法,选择与幼儿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通过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和乐趣。幼儿教师要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为小朋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幼儿的参与度。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晨间活动或者活动区游戏等,不断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拓展幼儿的视野。幼儿教育的特点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自愿主动地学习,要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要面向全体幼儿,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针对幼儿的差异化现象,在实际幼儿教育时教师必须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实现面向全体幼儿的教学。比如在教幼儿唱儿歌时,有的小朋友具有音乐天赋,学一遍就会了,但是有的小朋友需要学好几遍,最后还是记不住歌词。这时幼儿教师要细心的教导幼儿,不能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唱歌水平,让小朋友们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幼儿的年龄小,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完成,幼儿教师对待幼儿要有耐心和爱心,要像妈妈那样关怀备至。比如在进行户外运动之前,有的小朋友不爱穿外套,这时我会表扬爱穿外套的小朋友,以此激励全体幼儿。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影响幼儿教育效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幼儿教师良莠不齐,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有的幼儿教师不是师范专业毕业,也没有幼儿教学经验,试想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幼儿呢?因此,在新时期,幼儿园需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聘请专业知识过硬和思想素质高尚的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这样才能够满足幼儿对知识的渴望。同时,幼儿园还要积极完善配套设施,采购幼儿日常活动需要的玩具和器材等,以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形象。幼儿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幼儿对课堂感兴趣,才会真正地融入课堂,让幼儿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三、结语

幼儿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形势,需要幼儿园和全体幼儿教师的不懈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从而使幼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幼儿教育需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以幼儿为中心,改变幼儿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锻炼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幼儿可以正确认识挫折,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同时还要完善教育体制,优化教师队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幼儿带来全新的体验。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和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小朋友启蒙教育篇10

关键词:科学活动; 幼儿; 潜能开发;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109-001

幼儿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发展性,人的身心发展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加以重视。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往往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疑问和困惑,而恰当地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种科学启蒙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开发智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而且能够培养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使幼儿从小具有创新意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幼儿在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对以后的全面发展以及良好素质的形成打下基础。

一、善于观察生活,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兴趣往往是最佳的学习动力,当幼儿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就会激发起他们浓厚的探索兴趣。幼儿教师在创设科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利用幼儿对外部世界的困惑和好奇,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在兴趣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时就可以从这些角度来思考和选材。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常常会看到或者听到一些现象,这些现象蕴藏着许多科学原理,但是孩子们并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于是就产生了好奇心。譬如,在进行“影子”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跟幼儿讲一则《树荫》的故事,来激发孩子探索影子活动的兴趣: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这就足以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了,接下来该做的就是引导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的实验了。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电筒、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等,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个“不倒翁”娃娃玩具,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观察是否有影子出现,接着教师可以再移动电筒,光线也随着移动,观察影子是否有变化。当孩子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之后,便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这时候教师可以总结并告诉小朋友影子产生必须要让物体有光的照射,并且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而小熊所躺的地方就是大树的影子。

二、引导幼儿思考、联想,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通过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往往会产生许多有疑问的地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对于促进幼儿自我思考与自我分析能力的提升,使幼儿的创新思维有所发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带给幼儿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故事中加入一些问题,能够促使孩子们动脑经进行思考。这里仍采用上文所说的《树荫》的故事:小熊在树荫下躺着,一会儿是火辣辣,一会儿是凉爽,这是为什么呢?小熊抬头望望太阳,太阳笑嘻嘻的看着他,小熊低头望望树荫,原来树荫跑到另一边去了。这时候就可以让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影子会移动,怎么办才能让小熊重新凉爽起来呢?在观察完教师用电筒和不倒翁娃娃的演示活动,小朋友们可以对影子的活动特点进行归纳,找出为什么影子会动,原来是因为光线发生了移动。那怎样让小熊重新凉爽起来呢?小熊可以重新换个位置。这样就可以通过联想和思考的方式,培养小朋友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自身操作基础上,科学教育教学中幼儿的创造行为也离不开幼儿的操作实践。操作是幼儿动手,反复进行探索的一种过程。它与幼儿的心理需要具有一致性。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同时,在科学探索活动中, 教师也应该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给学生启发性的指导和暗示,有效促进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设立一个科学角,放一些专供幼儿做小实验的材料和工具,如放大镜、凹凸镜、水、纸、磁铁、电池等等。在活动中,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小手去体会一些比较简单的小实验,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譬如“沉与浮”、“摩擦起电”、“空气流动产生风”、“光的折射”等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小朋友们了解了一些关于电学、光学、力学、声学的常识性知识,懂得了科学的奥秘。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反复多次的尝试和探索来获取真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再如在探索水的特性时,教师可以让小朋友把小球放在水里,双手用力把小球往下压,亲自感受水的浮力;让幼儿用手捧水、抓水,从而感受水的流动性。

每一次的科学探索活动教师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制作的机会, 让幼儿拆拆装装,制作具有一定光、声、力、电的玩具,包括用线和纸杯来制作传声筒;纸屑和几面镜子等材料制作万花筒;用纸、筷子、线等制作风车,感受风的力量;做回声实验等等。利用科技小制作既能够训练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还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范丽娜.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幼儿抗挫折教育案例分析[J]. 山东教育. 2009(27)

[2]赵翠英. 幼儿创新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