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十篇

时间:2023-10-11 17:25:36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1

虽然孔子与柏拉图身处不同国度,受不同的思想文化教育,但二者同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加之二人相似的人生经历,孔子与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一)音乐教育的目标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实施德政改革,而德政实施的关键在于对德才兼备的“君子”的培养。“礼”与“乐”是君子教育“六艺”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孔子曾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君从先进。”(《论语·先进》)意即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贫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纨绔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①。孔子还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表明音乐教育在培养从政君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教化君子成“仁”的最后阶段。由此可见,孔子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柏拉图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理性的“哲学王”——最高统治者。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即统治阶级(护国者)、卫士阶级(卫国者)和生产阶级(供给者)②。护国者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由“哲学王”担任,在“哲学王”所接受的35年的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和军事教育贯穿始终。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能够锻炼“哲学王”正义、理性、机智、灵敏等品质,而这些正是国家统治者所必需的重要特质。因此,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均是培养巩固奴隶主或贵族政权的统治人才。(二)音乐教育的作用1.对个人的作用孔子和柏拉图均重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孔子创办私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认为这六艺是个人成人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尤其以“礼乐”为教学重心,他认为“乐”对个人的成才、道德和审美情感均产生重要影响。“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两句话表明,孔子认为在对人的道德和全面才能的培养过程中不能缺少音乐教育。柏拉图也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音乐教育要比其他教育重要得多”(《国家篇》),“音乐不是一种无谓的消遣和享乐,其使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陶冶人们的情感”③。柏拉图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加强音乐教育,可以开启智慧,提高人的爱智能力,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故他主张儿童从小就应接受音乐教育,“儿童阶段如果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节奏和和谐侵入了他的灵魂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理想国》)2.对社会的作用孔子和柏拉图不仅重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也都重视乐教的社会功能。相比于音乐的娱乐作用和美感作用,孔子更看重音乐教育的社会功用。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十分注重音乐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此外,孔子也强调为政之道“礼乐”最为重要,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这句话更加表明了孔子认为音乐教育有安邦定国、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社会功能。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它可以提高公民的素养,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有效工具。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四卷中说道:“如果孩子们从一开始做游戏起就能借助于音乐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而这种守法精神又反过来反对不法的娱乐,那么这种守法精神就会处处支配着孩子们的行为,使他们健康成长。一旦国家发生什么变革,他们就会起而恢复固有的秩序。”④这段话表明,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公民节制的道德品质,使其遵守法律法规,进而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二、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差异

虽然孔子与柏拉图同处于相似的时代背景中,但受二者自身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的音乐教育思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音乐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性相近也”,即人的先天禀赋是相差不多的,只要获得适当的教育,加上自身的主观努力,都可以成人成才。故孔子主张音乐教育“有教无类”,即在教育面前,不分贫富贵贱、聪明愚钝、国家种族,人人平等。孔子兴办私学,正是将这一思想落实的体现。“有教无类”是孔子乐教思想中最为闪亮的一点,它打破了音乐教育的等级界限,将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展到平民,为文化的下移和教育普及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柏拉图则主张“精英教育”。他认为上帝造人,人分三等:金质的人,理性发达,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定,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⑤。因此,柏拉图的音乐教育对象是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者,他主张应该从这两个阶层中挑选出健康的儿童接受音乐教育。柏拉图的这一教育主张也落实到他的教育实践中,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云集了当时城邦的许多贵族子弟。(二)音乐教育的内容在选择音乐教育内容的标准上,孔子认为只有符合“思无邪”“中和”的积极健康的音乐,才能成为音乐教育的内容。音乐教育内容首先要在思想上达到善的标准,其次在艺术形式上也要达到美的标准,只有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标准⑥。依据这些标准,孔子将《诗经》删减到三百多篇;反对当时比较流行的郑声,赞赏古代的韶乐,认为“郑声淫,佞人殆。”柏拉图在选择音乐教育的内容上主张,“我们首先要审查故事的编者,接受他们编得好的故事,而拒绝那些编得坏的故事,用这些故事铸造他们的心灵,比用身躯塑造他们的身体还要仔细。”(《理想国》)意即用来作为乐教内容的音乐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只有具备勇敢、严肃、智慧、温和、坚韧等特点的音乐才能被选作教学内容。此外,与孔子相比,柏拉图所提到的音乐教育,除了单纯的音乐和舞蹈教育外,还包括读、写、算一类的文化学科,还有对乐理中数学原理的探究⑦。因此,与孔子单纯的音乐教育内容相比,柏拉图的音乐教育内容更加宽泛。

三、结语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2

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 《理想国》是柏拉图对日益衰败的希腊城邦的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在这本书中,他详细地描绘了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在他城邦中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正义”的人为教育目的;以培养“善”为终极教育目标;提倡正义、勇敢、智慧、节制的美德等。

关键词 思想;柏拉图;公民教育;古希腊;正义

公民教育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在古希腊,由于各个城邦的政体不一样,因此,对于公民教育内容的限定也就不一样。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它是针对全民性的,是以政治实践为途径,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美德或公民精神。”

1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 年。他的父母亲都出身于名门贵族。尽管幼年丧父,但家庭环境和家学渊源对柏拉图的洞察力有极强的辅助作用,同时也激起了他的参政热情。柏拉图见证战争,也看到雅典政治的不断变更。其中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在民主制恢复的第八年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这一事件给柏拉图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他认为,当时的民主政治是不正义的,是令人厌恶的。他对民主制和僭主制失望透顶,进而开始构建他自己的理想城邦。在他的城邦中推崇真正的哲学,认为应该让哲学家掌握政权。

古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柏拉图生活在希腊的古典时代。希波战争开启了古典时代的大门。“希波战争后,希腊世界形成了两大城邦集团:一个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一个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两大同盟在政治、经济上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发展,终于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的失败给雅典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战争中大量奴隶的逃亡,致使工业停顿;各城邦渐渐脱离雅典帝国,不再交纳赋税:战争也动摇了人民对神明的信仰,对一直以来遵循的道德信条产生怀疑,民主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清晰地认识到了民主制度的缺陷。

2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柏拉图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理念,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较高的才能与智慧才能把握。意见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这是最低级的认识。他把整个世界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所能触及的世界是“可见世界”,“可见世界”也就是“现象世界”;只能运用理性的智慧去思辨才能把握的是“可知世界”,“可知世界”也就是“理念世界”。“人们感官所触及的现象世界是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中,在它的背后的理念世界则永恒存在。”

在“理念世界”中是有等级划分的,并不是所有的“理念”都处在同一等级。“理念”的最高等级是“善的理念”,它是“理念中的理念”,是它赋予了“理念”本身的存在性、可知性和真理性,是一切存在的终极原因。在“可知世界”中“善的理念”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知道的。关于寻找“善”的途径,柏拉图提出了“灵魂转向说。”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从低到高的四种形态,即想象、信念、理智和理性。从想象到理性的过程,既是人的认识不断上升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的灵魂转向的过程。柏拉图运用“洞喻”来说明了这个转向的过程。

3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内容

柏拉图的公民教育包含有许多的内容。首先进行的就是对公民实行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中包含着天文、历史等,它主要是以希腊神话为题材、以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育的。音乐教育是在幼儿时期就开始的。为了防止对幼小灵魂的残害,他认为故事的内容、形式、风格以及曲调等应该有严格的规定。他为真正的神话设定了两个标准:第一,“诸神是行善的使者,但却不是万物的缔造者”。第二,“不管诗歌还是散文只要涉及神圣的东西的时候,就不能把他们描绘得跟魔术师似的。因为凡是神圣的,就是不会在任何言行方面欺骗百姓的。”之所以对公民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公民具备一种和顺的性格,发展想象力。

伴随音乐教育的是体育教育。音乐与体育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服务于灵魂的理性部分,体育服务于激情,理性上的求知和激情中的勇敢决定了护卫者的美德。体育教育是在音乐教育之后进行的。体育不仅仅包括体能的锻炼,它还包括医疗和节食。进行体育教育主要是让护卫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体育教育也是为了军人履行国家中的职能而做的准备。音乐和体育教育的原则都力求简朴。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安排适宜,才有利于和谐心灵的产生。

除了以上的内容外,柏拉图的公民教育还包括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科学等,柏拉图十分重视算术,他认为算术不仅可以使公民脱离可变世界,把握真理,而且也有利于军人统帅他的军队;算术不能马马虎虎地学习,而要深入下去学,直到能看到数的本质;学习算术并不是为了买卖,而是为了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几何学可以帮助人们较为容易地把握“善的理念”,因为它的对象是永恒的事物;同时,几何学不仅能把人的灵魂引向真理,而且还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学习几何学的真正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天文学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繁华去探讨背后的真实、去寻找表面美后真正的美。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研究天文学,需要正确地使用灵魂中的天赋理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去管那些可见的事物。谐音学的学习是为了深入研究音之间数的关系,考察什么样的数的关系是和谐的,什么样的数的关系是不和谐的,目的是寻求美者和善者。无论是算术、几何学还是天文学、谐音学,都是为了最后辩证法的学习做准备的。

柏拉图还十分重视实践和非智力因素对于公民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学习到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让他们能够在实际方面不低于别人。在对公民进行各种实践锻炼外,还必须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受考验,看他们是否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定不移,是否会萎缩、出轨。除了以上这些外,柏拉图认为还必须注重公民的美德、性格的培养,必须警惕一些人所拥有的各种美德是真、是假,不能错用假好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以及个人的朋友,从而维护城邦和社会制度。并且,柏拉图还主张公民终身学习的观点。

4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目的

柏拉图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正义”的公民,以达到城邦的繁荣。对于何为正义这个问题,柏拉图否认了“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把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正义为弱者的必须”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就是城邦的公民各安其分、各守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如果理性主导激情,激情压抑着欲望,欲望服从于理性与激情,那么这个灵魂就是正义的、健康的。柏拉图所进行的一系列公民教育,就是为了调和这三部分的关系,实现这三部分的和谐。

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是相似的。国家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它们分别与灵魂中的理性、激情、欲望相对应。生产者满足欲望、护卫者提高激情中的勇敢来保卫城邦、统治者运用理性思辨来治理国家,如果三个阶层之间能做到互不干涉,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阶层的划分是在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的。

正义的人与国家就是具有美德的人与国家,公民教育就是为了促进美德的形成。个人具有四种美德———各尽本分、勇敢、智慧、自主(灵魂中的善控制恶)国家也有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智慧属于统治者,勇敢属于护卫者、军人,节制与正义则属于全体公民。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出正义的公民,塑造出正义的城邦,才有助于城邦的繁荣与稳定。

5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方式

柏拉图把公民教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

5.1 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教育是从幼儿开始的。柏拉图认为“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柏拉图十分重视幼儿的教育。他不主张对幼儿进行强迫式的学习,他认为被迫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中生根的,学习要根据儿童的特性,改造成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这样,才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在游戏中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每个人的天性。幼年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以音乐教育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到二十岁,公民开始接受体育教育和军事教育。体育教育主要是锻炼体操、骑马、射箭等,而军事教育主要是结合军事学习一些文化科目,如算术、几何等。在这个时期,公民将被要求把以前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研究各科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检验公民有无辩证法天赋的最主要的试金石,同时,也有利于为以后成为优秀的城邦的统治者和护卫者打下基础。

初级阶段的学习是针对城邦内的全体公民的,无论男女皆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力。初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公民个人灵魂的和谐与正义、培养个人的美德。初级阶段的教育基本完成后,优秀者继续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而剩下的则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接受别的学习内容。

5.2 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的教育对象是“爱智慧者”,即哲学家。在高级阶段的过程中,柏拉图分别运用“日喻”、“线喻”、“洞喻”来说明心灵转换的过程。由这些比喻可知:初级阶段的教育为公民在高级阶段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高级阶段的教育所学习的内容依次是: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以及辩证法。前面几门学科,在初级阶段中已有些涉及,但并不深入。把算术放在前面学习是因为“那些天性擅长算术的人,往往也敏于学习其他一切学科;而那些反应迟缓的人,如果受了算术的训练,他们的反应也总会有所改善,变的快些的”。几何学的对象是永恒的事物,学习几何学有可能把灵魂引向真理。

在高级阶段的天文学的学习并不是去研究天空中那些可见的事物,而是要使用灵魂中的天赋理智来研究可见事物背后的东西,进行“理念”的研究。谐音学和天文学是兄弟学科,它也是为了最后辩证法的学习做准备的。

辩证法的学习主要是把人从“可见世界”完全地带入进“可知世界”。“当一个人企图靠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在达到顶峰的同时,个人还要继续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来成为更好的统治者,而在成为统治者后,在闲暇之余还要继续学习哲学。

参考文献

[1]刘文泰.古希腊城邦政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

[2]胡晓燕《. 理想国》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27,115.

[3]段元秀.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论析[J].教育评论,2012(2).

[4]柏拉图著.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76,181.

[5]柏拉图著.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78,79.

[6]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71,289,298.

[7]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140.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3

关键字:理想国 柏拉图 音乐教育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书中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的方式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理想国》产生于古希腊民主制时代的奴隶社会。该书是奴隶制城邦经济的繁荣,商品贸易的发展,斗争中建立的民主政治以及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其中音乐教育的观点,值得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借鉴。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书中所含音乐教育理念以及启示。

一、音乐是真实性、理性与和谐的统一

柏拉图认为音乐艺术反映生活要像照镜子一样,“拿一面镜子四面旋转,你会看见太阳、大地、草木、你自己、动物以及你刚刚看到的一切”,不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美是丑,都应真实的反映,否则就歪曲了自然、社会和人生。同时,他认为音乐是具有数与比例这一理性特征的。他认为“数是万物之源,全宇宙也应是个数,并应是个和谐的乐调”。音乐教育是理性的教育,求知求真性是《理想国》中音乐教育思想的基石。

二、音乐教育的途径:

柏拉图根据“音乐必须引导并约束青年走向正确”的教育原则,采用了阶梯化的理想教育途径:

高等教育包含哲学、音乐;

中等教育包含数学、天文学、音乐;

初等教育包含数学、音乐、体育。

由此途径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侧重点随之变化,但是,音乐教育贯穿始终。那么,为什么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是其它教育无法取代的呢?总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音乐能够深入人心并留下深深的烙印;另一方面,学习音乐让人变得更具敏感性,观察力和吸收能力增强;再者,音乐使人从善。“音乐具备使人认识节制、宽宏、高原之类品质形象的功能,无论这类品质形象的本体还是影像,无评论他们散在何处,变大变小,都不再会被忽视”。 即“掺合着音乐的理性,这是人一生美德的唯一内在保障,存在于拥有美德的心灵里。”

三、音乐教育作用和影响

音乐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要起到调节国家中各个阶级的关系和塑造思想人格的教化作用。柏拉图认识到音乐要起到教化作用必须对音乐曲调的性质有所选择。他反对哀婉、凄惨、萎靡、懒惰的靡靡之音,提倡保留使人“从善如流、毫不骄傲、谦虚谨慎、顺受其正”的音乐。柏拉图认为,人们在幼年时期经过音乐的教育,塑造成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人格,这种人格伴随他们健康成长,一旦国家发生什么变革,他们就会奋起反抗,维护国家利益。这也充分说明音乐的教化作用影响深远。

四、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与调整措施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4

摘要:孔子和柏拉图是两位东西方的先哲。以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从比较史学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政治思想、教育观、生死观,有助于我们继承自己传统中的优长,学习西方文化的精华,达到沟通理解、互补互识、共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政治理想,教育观,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193-01

不知是神力的巧合,还是人类文明发展之必然,公元前551年,东方先哲孔子诞生了;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公元前427年,西方先哲柏拉图也降生了。公元前600至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与希腊出现了标志着人类觉醒和精神解放的先哲。孔子与柏拉图开创了中西文化,首次教导人们用理智与道德直面世界与人生。尽管两者相隔万水干山,但他们的学说自有诸多相通之处。以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比较他们的政治理想、教育观、生死观,有助于我们继承自己传统中的优长,学习西方文化的精华,达到沟通理解、互补互识、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政治理想:异中有同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奴隶起义、七国争霸、礼崩乐坏、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孔子出生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他所在的鲁国正继承了周礼。他终其一生为“克己复礼”效力。在《礼记・运记》中,他提出“大同”之治的理想世界,那是以“三代之英”(禹、汤、文武)时代为“大同”。“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义同,则上下和矣。”(《礼记・乐记・乐论篇》)“上下和”,就是一个等级森严而又和谐的“大同世界”。“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记・运记》)可见,“礼治”是大同世界的核心。“礼”的核心“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各守其位,各营其事。”(《论语・颜渊》)礼治的要求是:“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这就约束了民众的自由,民众只有履行服从的义务。在治国方略上,他主张圣贤为王,即“内圣外王”,“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并以“尧、舜、禹、汤、义、武、周公”等为圣君贤臣治国的榜样,认为圣者为王必能安邦定国,匡俗济世。孔子“礼治”与“德治”的治国方略虽未能扭转乾坤,但对后世中国的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诞生于希腊半岛上雅典一个显要的贵族世家。与孔子一样,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希腊奴隶制由繁荣走向衰败,那同样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雅典奴隶主贵族派和奴隶主民主派之间激烈、残酷的斗争,尤其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使雅典的社会生产力和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都遭到极大的破坏。同样,柏拉图也站在旧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对社会的剧烈变革深感忧虑,竭力想恢复社会旧有的秩序,实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的道德社会――“理想国”。与孔子相似,他积极主张哲人为王,即“哲学王”。哲学家执政治国是少数哲学家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用智慧来管理国家。这种人治思想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他认为,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所以这种论资格、论才能的贵族式国家是最完美的国家形式,他的思想对其后的基督教以及整个西方哲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至今美国宪法某些条款规定:国家应该设法发现并尊重人民意愿,选拔最聪明、最杰出的人为国效力。

在政治理想方面,孔子是礼治德性治国,柏拉图是智慧理性治国。他们的共同点是:无论是孔子的“大同世界”,还是柏拉图的“理想国”,给予人民的绝不是自由、民主或平等,而是维护旧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和谐”。

二、教育观:同中有异

孔子率弟子周游历国,志欲改良时政,匡扶列国成为王道乐土,但始终郁郁不得志。怀才不遇的他,最后不得不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治长》)的无奈哀叹。柏拉图对现存体制失望,到海外游历12年,进行政治实践活动,亦一事无成百不堪。他们部是在各自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回到故乡兴学救国,不曾想竟开创了不同的中西文化。孔子认为要使“天下无道”变为“天下有道”,社会和谐有序,则应依靠教育,唯有教育才是维系社会道德水准的有效手段。他首创私学,使官学与私学并行,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人义主义教育观。同样,柏拉图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奴隶除外),部应从小受到强制性的教育。他办学授业,建立起著名的“雅典学园”(Academy)。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养学术和政治人才的学校。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作为教学内容,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并以《诗经》、《尚书》、《礼仪》、《乐》、《周易》、《春秋》作为基本教材,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课程。孔子从教四十余年,他的三千弟子在全面素质教育下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新型人才,且具“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皆“异能之士也”。柏拉图的雅典学园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义、音乐、哲学。柏柏拉图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认为数学能使人的心灵上升到最高的理性认识。于是他在学园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不懂几何学者免进。”他从教四十年,教研成绩皆上乘,人才济济的雅典学园是当时希腊与世界的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孔子与柏拉图部重视音乐教育。儒家治国的两大支柱是礼与乐,“礼主异,乐主和”。(《礼记》)孔子推崇乐治观,重礼乐,轻刑罚,并断言:“礼乐不必,则刑罚不中。”(《礼记・乐记》)他由衷赞叹“尽善尽美”的《韶》乐,并沉醉其中“三月不知肉味”。而对于新乐一一“郑卫之音”则极力排斥,认为“郑声淫”而“乱雅乐”,雅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中正平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是孔子教化人的程序。其中,“成于乐”道明了通“乐”为完美人格之最高境界。同样,柏拉图也给予音乐以崇高的地位,认为音乐是完美人性的必由之路,应该成为国民的终身教育。他反对音调哀婉、柔缓的音乐,提倡音调激昂、阳刚的音乐,认为这样的音乐有利于培养勇敢、坚定的统治者。在音乐教育观上孔子与柏拉图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孔子是集历代礼乐文章之大成者,他开创的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义化的核心,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和思想起着主导作用,并对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邻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孔子在长期的封建义化中被誉为“千古圣人”和“万世师表”。柏拉图的政治思想通过学园影响城邦统治者,俨然成为“帝王之师”,这一点和中国的儒家传统十分相近。中国的私塾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是培养封建官僚的摇篮,早已成为明日黄花。而古希腊的学园,历经风雨沧桑,只剩下断壁残垣,但由柏拉图开创的自由、求是、探索、教研结合的优良学风影响着全世界的高等教育,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 因此得名。

同样是必学救国,但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理念各有优长:前者重“礼”,后者崇“智”。

三、相异的生死观

孔子和柏拉图有迥然相异的生死观。生死观是人们对生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孔子有明确的重生安死的观念。他信“命”,“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他畏“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冥冥之中早有定数,这是孔子对生死理性、豁达的态度。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敢问死。”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孔子谆谆教导弟子对死不必过于忧虑。生死本是深奥的哲理,生的奥妙尚未明晰,更何况死的玄机?他的反诘方式表达了自己生死追问的路径,哀死而不患死,并暗含“视死如生,视亡如存”之理。他的参悟人生意义的基本思路也反映了儒家义化中人义精神与实践理性原则。“逝者如斯夫,不台昼夜”(《论语・子罕》),“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孔子感叹人生苦短,又渴求实现现世的抱负与人伦的价值。他这种豁达的天命生死观直接影响到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封建社会主导的价值尺度。

柏拉图的生死观是基于其两极世界(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之理念。他对生与死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区分:灵肉二分,灵魂不朽。他明确提指出,灵魂先于物体,物体是第二位的,后生的;灵魂是统治者,物体是被统治者。他以神话方式把灵魂的运动比作一股合力,“就像一对飞马与一个御车人”。御车人(精神)要驾驭两匹马,一匹驯良(理性),另一匹顽劣(感性)。凡灵魂完善的,就向上界飞行,进入神的永恒境界。如果灵魂不完善,就向下跌落,附于尘世的肉体,作为暂居之地。人是处于现象世界多变的一种复合体,即由灵魂与肉体组成。灵魂使人得以思维和运动,肉体为灵魂提供五官感官。至于灵魂不朽说,柏拉图进行了理论上的理论,有回忆说论证、运动说论证、冲圣性论证等。他的生死观被后世基督教所采纳,成为西方关于抽象上帝的唯理主义神学的源头,并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文化。基督教寻求彼岸“绝对”的超越意向使信徒们以灵肉二分的原则处理生存与信仰的问题,通过宗教为自己的灵魂找到最后的依托。在生死观上,孔子具有鲜明的世俗性,柏拉图则具有浓厚的彼岸性。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5

 

关键词:柏拉图 儿童文学 

    柏拉图是西方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柏拉图重视儿童的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及精选故事材料。 

柏拉图认为游戏对政治有着影响,认为儿童的游戏与邦国的政治与法律是有关系的。如果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用同一种游戏方法,使儿童喜欢同一种玩具,那么国家的政治制度就会稳定、持久而坚持下去,就不会被破坏。因为,这样培养的儿童认为事物是不变的,构成事物的秩序也是不变的,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可是如果不用同样的游戏,并且经常变换游戏方法,那么游戏就会被破坏,儿童就会对不同的玩具感兴趣,产生好奇,即会喜新厌旧的。这样,每个儿童都有不一样的想法,都有不一样的兴趣,经常变化,求新,求变。那么,一个国家也就有危机了。因为,改变游戏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儿童的生活方式,就会对他们思想和心灵产生影响,让他们以为事物是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秩序也会变化,这样慢慢发展到以后,就会不尊重古道和原有的固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如果每个儿童都这样,那么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危机了。所以,他坚持要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使用同样的游戏方法,安排同样的儿童文学内容。以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稳固而持久的思想。以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可见,柏拉图很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甚至把游戏放在很高的位置上。柏拉图形成这样的教育思想其实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常变的、不可靠的;而理念世界是恒定的、不变的、可靠的。物质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在柏拉图的心中理念世界是完善的,是恒定的,不变的。所以,他希望社会的制度、社会的秩序等也是恒定的,不变的,这样国家才会稳定,才会稳固,才会持久下去。那么这就需要统一的,同样的游戏内容,同样的文学教育内容。 

柏拉图还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并且要精选故事材料。通过讲故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柏拉图认为有一些故事是不能,也不宜给儿童讲的。比如希腊神话中,马拉诺斯、克罗诺斯和宙斯这些天神彼此阴谋陷害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神们的自相残杀,神门的不好的,甚至是丑陋的一面。他认为这些故事会对儿童会造成不好的印象,而且这些不好的印象会在儿童发展的早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不利于他们的以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应该讲那些反映神门正面的、光明的、正直的、善良的、真诚的光辉的一面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陶冶儿童的心灵,有益于他们的成长。“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他甚至认为,通过精选出来的故事对儿童进行教育,远远胜过用双手去矫正他们的身体。而且还提出对那些编写故事的人进行审查,审查通过了的故事才可以讲给儿童。 

我们说柏拉图《国家篇》等中的关于儿童文学教育内容的规定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国家的稳固;给儿童讲故事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精选那些反映神的光辉的、光明的品质与道德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好的纯正的思想与品质;另外,就是提倡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心灵。但是,他在游戏中过于强调一致性,统一性,而忽视变革,忽视求新,求变。这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应该注意到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的不同,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求新思维;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有阶级性的。把游戏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把游戏与国家的政治与法律等紧密的联系起来。为了培养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人,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为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固而严格统一教育内容。无疑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这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里的具有局限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劳丹.试述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6

教育思想产生背景的比较

孔子,生活于我国春秋末期,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他不仅创立了儒家学说,同时留下了一些宝贵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柏拉图,是一位名闻遐迩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对古希腊及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国家篇》《法律篇》中。

不管是孔子,还是柏拉图,思想内容都很丰富,教育思想只是其中一部分。

孔子与柏拉图的人生经历相似,导致了教育思想上的相同。二人都生活在奴隶社会末期,出生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幼年丧父。所以,他们都有政治上的抱负,强调等级性,挽救自己的地位。孔子的礼中有等级;柏拉图理论中有金、银、铁质人性论,其社会观也体现着等级性,其著作《理想国》认为理想的国家中,人分为三个等级,即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二人理论中都有明显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论调。二人周游列国后,残酷的现实使得他们在政治上大干一场的美梦破灭。仕途失意后,都终身从事教育事业。这使得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且教育思想中一致认为:教育目的是他们现实政治中要达到的目的。

从孔子与柏拉图所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上看,环境上的差异导致二者教育思想上的不同。在古希腊,工商奴隶主在与贵族奴隶主的斗争中,建立了民主政治;整个社会商业贸易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十分重视自然科学。孔子生活的中国,氏族血缘关系意识特别浓厚,格外重视礼。在民主政治中,需要抽象的辩证的哲学思维,柏拉图形成了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他的哲学认为,人的灵魂在取得人形之前,早在肉体之外存在,而且具有知识。后来,灵魂寄予肉体,受其玷污,忘了知识。现在要通过学习,把知识回忆出来。以此哲学观为基础,那么学习即回忆,要重视辩证法教学,才能回忆,才能适应民主政治的要求。中国血缘关系意识特别浓厚,格外重视礼,孔子就相应的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人学哲学,其教育内容就侧重道德教育。古希腊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所以必然重视自然科学、理性教育,柏拉图的教育内容中有自然科学的成分。

内容体现的比较

教育目的与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行仁政、施德教的贤才、圣人君子、顺民。这与其学而优则仕和任人唯贤的思想是相通的。而教育的作用是使国家长治久安,德政胜于苛政。柏拉图认为,国家要成为人民幸福、安定有序的正义国家,教育就要培养出关心国家利益,具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哲学家、统治者、城邦护卫者;通过教育,使统治者不贪恋感官的快乐、酷爱真理,有坚定的爱国信念、崇高的精神追求。二者都看到了教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教育是政治的一种手段。都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理国家的统治阶级人才,教育的作用是使国家安定有序,最终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国家――孔子的大同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他们通过教育来改变人,最终改变国家。

二者教育思想中教育目的与作用的相似性,是由于他们都处于乱世,要改变现状的要求:孔子要回到周时以平息当前格局,柏拉图要以理想国来平息当前格局。而达到理想,要靠某种人,这种人靠教育来产生。但是柏拉图的教育目的中还谈到了教育促进人种的进步;孔子的教育作用思想中涉及教育作用的发挥,要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他的庶、富、教主张,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可见,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在古代,教育与做官、治理国家是紧密联系的。我国今天的公务员热,是有文化遗传基因的。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现实的需要,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教育不是象牙塔,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创业就业,这种教育就是伪教育,毫无意义的教育。为了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教育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学问,还应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教育者 孔子主张教育者要学而不厌,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还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做到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是能者可以为师;教师未必样样强于学生,有不足之处,可告诉学生,有错也欢迎学生指正;学生的知识可超过老师,当仁不让于师。柏拉图对教育者的分析侧重于从大的方面考虑,认为教育不仅是教育者所为的,更是国家的事;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国家是人才的真正培养者;国家的立法者要把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他提出的由国家确立统一的金字塔式的教育制度沿用至今。只有国家免费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有报答国家的恩情,才能实现教育最终是服务于国家的目的。此外,孔子所谈教育者侧重于教师的个人方面的素质,尤其是道德方面的要求。柏拉图的教育者侧重于整个国家,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的教育者,都要免费进行教育,孔子的教育也仅是象征性的收费,没有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做,这只是自己的一份事业。所以,教育都是免费的。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我国今天的免费教育只是在教育的某一阶段,还没有彻底。教育是事业或产业,我们可以从东西方教育思想中得到最初的印象。

教育手段 一是教育内容。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实际上就是文化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但偏重道德教育。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德育是第一位的。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柏拉图认为,教育内容有音乐、诗歌、文学、体操、饮食卫生、保养身体习惯等。其中前三个叫音乐教育,后三个叫体育。两种教育结合不仅塑造心灵、善德,还同时锻炼身体,使人和谐发展。柏拉图认为人的心灵包括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其中理性是最高贵的部分。培养理性,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使全国公民以理性驾驭欲望,为国尽忠。这体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目的与作用。至于如何塑造理性,他认为要通过算术、几何、天文、辩证法等教育内容来培养。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内容中都有德育、文化知识教育、音乐诗歌等,都认为音乐是手段,音乐教育最终要达到德育,都反对劳动教育。当然,二者对体育的认识也有不同之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柏拉图的环境中城邦护卫十分重要,所以强调体育,认为战争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孔子在心中排斥战争,认为用礼可服天下。柏拉图的教育内容中充满了神学;而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种教育内容的差别与二者的思想基础有关:柏拉图的思想基础是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孔子的思想基础中含有朴素的唯物论观点。

二是教育原则与方法。孔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十分丰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教学中要讲究学、思、行结合;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时机,启发诱导,带动学生一起思考问题,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因材施教,根据时间、地点、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其中的学生特点包括学生的个性、认识水平及智商、特长、年龄等;注重学法指导,学习在于读书,他指导学生读书要有兴趣、要勤奋、要多问、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有一中心贯穿始终。孔子之所以注重学法指导,这与我国文化典籍相对于古希腊较为丰富有关。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原则与方法的还有教学相长、教师言传身教,体现其“仁”思想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柏拉图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主要是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如他对护卫者的教育阶段安排及选拔作了具体的论述,共6个阶段。柏拉图之所以提出教育阶段论,因为他是站在国家这个大的视角看教育的。柏拉图也认为几何、天文、音乐这些预备性科目,不能用强迫的方式进行传授。孔子办的是私学,为了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必须更多地讲究教学技巧,让学生搞懂、参与进来,所以孔子在教育方法、原则方面思考的较多;柏拉图主张国家办学,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教育,所以在具体操作层面论述不多。

被教育者 孔子认为,学生不论年龄、贵贱、种族、贫富、籍贯等,都可以成为受教育者,即有教无类。这一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有利于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教育对象主要是金、银质的人,对于铁质的人不是教育,只是告诫要守公道。柏拉图在被教育者这个问题上,特别强调幼儿教育,甚至主张胎教。他认为,人在幼小柔嫩的阶段,容易接受熏陶,早年接受的见解根深蒂固。孩子一生下来,要由官员带到国家育婴所,3岁至6岁时送到神庙附近的儿童游戏场。教育方式主要是讲故事、唱歌、做游戏等。故事要生动,儿童能听懂。目前所知,他是世界提倡学前教育第一人。在受教育者问题上,柏拉图也是第一个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家。他说,除了把母的警犬看做较弱者,公的看做较强者以外,应当一切工作一起同干;如果不分彼此地使用女子,照使用男子那样,一定先要给女子以同样的教育。孔子反对女子教育,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以上早期教育、女子教育,体现了柏拉图关于受教育者问题上的先进性和智慧光芒,但他同时认为教育对象必须是挑选出的最坚定的人,必须是性格高贵严肃、适合教育天赋的人,金、银质的人。为什么他的教育对象与孔子相比十分狭隘,因为他的教育目的是护卫者、统治者,注重教育的政治作用,现实中不可能人人都是护卫者、统治者。而孔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有更多的教育对象,在那个时期,就意味着思想影响更大。当然,两者教育对象上的差异除了所处环境导致之外,还与二人的身份有关,孔子实际已由贵族没落为平民,柏拉图由于其母亲与继父缘故,还是贵族。

深远影响的比较

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有教无类,对于普及义务教育,减少贫困地区的辍学,提高薄弱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有意义的。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内容体现了和谐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始,和谐教育被世界各国看做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后来,斯宾塞进一步继承发展,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以德、智、体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

不可避免地,二者教育思想中都有糟粕,要一分为二地对待他们:孔子反对女子教育,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即使现在,其负面作用还在我国的贫困地区发挥着。当前,我国要大力发展技术教育,但是职业技术教育显得十分薄弱,也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找不到技术教育、教育是政治手段思想有着一定关联。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些内容在今天看来是要反对的,如教育是少数人享有的教育,有着森严的等级,导致近现代国家教育制度多轨制;妇女、儿童公有不属于家庭,这是违背人类伦理的。

参考文献

[1]卢洁莹.孔子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42-44.

[2]赵洋洲.孔子教育思想概述[J].陕西教育,2012(3):77.

[3]常红梅.柏拉图教育思想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21-23.

[4]张旺.柏拉图教育思想述评[J].民办教育研究,2003(4):99-106.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7

【论文摘 要】根据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教育,讨论教育目的论,结合各阶段的教育模式,找出中国当代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探讨一条更健康的发展之路。

古稀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以其不朽的哲学思想流芳后世。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他之后几个世纪的西方哲学都是对他的思想的注解。在其思想宝库中,闪耀的东西很多,比如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理论,心理学等。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也非常优秀:当代教育中很多科学的方法就是来源于柏拉图的思想。回顾中国当代教育,柏拉图的教育理念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柏拉图不满于当时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的混乱与缺憾,极力主张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国家。这样的哲学家—国王是经过精心培育,层层筛选产生的。这个培育、筛选过程就涉及到了教育问题。在柏拉图看来,“社会是由那些有能力彼此补充的人为了满足相互的需要而产生的”[1]。统治者要使国家功能完整协调地发挥,就必须培养相应的人才来从事各项工作。也就是说,国家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各类人才,特别要注重对哲学家—国王的培养,来为理想国家服务。这些人才必须具备对国家有利的才能和品德。虽然这种主观上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这是技能上的“全面”发展,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善。因此,这种教育理念也存在着弊端:它会造成国人的模式化,人们会缺乏个性,过于单纯等,不利于个人真正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目的论的理解也更全面了。从建国初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样的教育目的与柏拉图为城邦国家培养生产者、保卫者和管理者的教育目的差别不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是其渊源。其实,把人单纯地看作是劳动力,似乎有些功利主义的阴影。它忽略了人的自我价值,忽略了人本身要求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愿望,忽略了人的自我价值。幸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人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他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对传统教育的补充。现代教育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从尊重人的权利,发展人的潜能,使人获得完善,增进人本身的幸福的角度提出的”[2]。如果说注重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的传统教育是主调的话,那倡导人本主义思想的新型教育观就是和音,这两部分的协调一致才能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大量论述教育问题。他认为理想的生活只有在理想的社会里才能实现,而理想的社会依赖于社会秩序和统一的教育体制。要实现哲学家当国王的理想,就必须教育培养出能胜任这一伟业的人才来。“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手段,统治者可以运用它来朝着正确的方向塑造人性,从而创造一个和谐协调的国家。”[3]教育问题在柏拉图的理论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他的教育模式基本上与西方文化中各种社会等级的传统教育模式相似:与生俱来的社会地位决定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柏拉图说上天在铸造人的时候在土里添加了不同的成分,因而造就了不同种类的人。黄金加载统治者身上,白银加载辅助者和军人身上,农民和工匠身上的则是铁和铜。虽然他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4],但柏拉图在提倡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以及公立教育的时候,最重视的仍是高等教育,即为培养黄金统治者和白银保卫者所需的教育。具体到各教育阶段上,柏拉图的观点是一开始就给所有儿童均等的教育机会。10岁以下的儿童的课程就是游戏、运动和音乐。音乐和体育贯穿了这整个教育阶段。体育课锻炼身体,并间接培养自制和勇敢这样一些品质;音乐课直接训练精神。由于灵魂可以在音乐中找到和谐和韵律,甚至可能是公正,柏拉图强调音乐的纯正性,要求教授给儿童的音乐要么是模仿勇敢的人的,要么是模仿好话,“从善如流”的。10岁以上的儿童要与亲人隔离,以免受到父母不良习惯的影响。要开始学习认字、阅读、道德教育、算术、天文学和几何学。20岁以上的学生,要参加全国选拨,这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被选中的青年人要考察其是否有辩证法的天赋,在身体、性格、心灵等方面再训练10年;落选的人被分配去做国家的经济工作,从事比如农业和手工业等。30岁时参加第二次选拔,落选的人担任辅助人员,如政府里的文职人员,军官等;选中的人再学习五年辩证法后,会被分配到基层工作约十五年,之后就可以当哲学家—国王了。由此可见,培养人才的周期是相当长的。也就是说,教育是而且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家应当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学生智力体力等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培养国家所需人才。

中国的教育发展很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急剧下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断升高,大专院校学生在校人数不断突破历史纪录,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数量在不断提高。教育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很大进步。然而,这种以高考作为检验人才的手段的教育体制正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碰到实际问题找不出解决的方案;更多学生偏科严重,学理者忽视文科,学文者痛恨理科;还有考试选拨造成的学生压力过大,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如果这一趋势继续恶化,它不仅会造成个人的巨大损失,还可能会影响到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计划,因为这样的“人才”可能只会做题而已。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国家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关键就是靠人才。这样的人才是复合型的,不断完善的,极具潜能的人才。所以,教育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权利,给个人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同时,给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才。也就是说,和音润饰主调,发展主调,最终使整个乐章更加精彩美妙。如何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接下来还是从教育的各个阶段说起。

首先,幼儿园的教育应以玩耍为主。“爱玩耍是幼小动物,无论是人类或其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5]众多科学家和教育家的实验实践证明,玩耍有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也有助于他们体格的发育。而过早地给儿童灌输知识可能造成

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症状。所以,幼儿教育应重玩轻学,给儿童一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然后,中小学应继续推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在学生中开展兴趣小组,唱唱歌,跳跳舞而已,更不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而开展的活动。它必须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在德育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主热情,互助互爱,善良,勇敢,自信等品格;智育方面,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将填鸭式教育转换为启发式教育;体育方面,呼吁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美育方面,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美育材料,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总之,素质教育就是要形成一个以智育为核心,促进德体美相应协调发展的教育。国家应以改革高考来优化素质教育。职业学校和一些大专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本科院校要为国家、市场培养相应的高品质人才。同时,给学生继续得到素质教育的机会,使他们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本科教育还应给研究生教育准备理论基础,尽量把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结合起来。最后,硕士生、博士生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术人才,以国内外学术研究需要为方向,而不要以一时的市场效益为指导,注重国家高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以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为导向。此外,还应认识到品性教育的一贯性和智力教育、能力教育的阶段性,根据这一特征,制定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和规划,自始至终重视学生的品德熏陶和品格塑造,而有阶段有目标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不让学生负担过重而导致潜能丧失。

现在,中国仍存在普及教育与高等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这些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学校培养的才智平庸的毕业生过多,就业单位急需人才匮乏;考试,特别是高考,给学生、老师、家长造成的巨大负担和心理压力;国民素质还比较低,公众意识缺乏,等等。所幸,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有识之士振臂疾呼改革中国教育。很多改革试点项目在各大中小学运行,成绩喜人,期待进一步的推广。

总之,中国教育应走一条健康发展的路子,即保证为国家提供素质高能力强的建设者,同时给个人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帮助个人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走好这条路,可以以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为蓝本,以人本主义教育论为补充,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结合古今中外的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3] 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盛奎安,译.

[2] 马兆掌.现代教育论[M].杭州.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8

论文关键词:形成背景,社会秩序,和谐社会,教育和艺术

 

关于“理想国”的构建,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柏拉图和孔子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奠基者,就做出了自己的设想。虽然所处的时空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他们都在追求着一个同样的梦想——和谐之家、理想之国。这是人类的智者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就做出的构想,也整整延续了几千年人类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因为两位巨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的“理想国”存在许多差异,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一、“理想国”形成背景的相似性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奠基人,柏拉图和孔子几乎在同一时代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各自的“理想国”,他们的出发点都在于纠正时弊,恢复政治生活的秩序,而且都是在游说过程中宣传自己的思想,最终选择了向学生传授的方式传递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生活的年代正值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民主制度出现危机,整个希腊城邦制度走向衰落之际。在战争后期,雅典的盟国纷纷反叛脱离,甚至发生了暴动。政局动荡不安,各种政治势力频繁更迭,人民也处在纷繁的战乱中,不得安宁。面对着政治制度的瓦解,雅典城邦的繁荣不再,柏拉图便开始积极需求一种解救的方法。斯巴达的社会制度便成为了柏拉图设计“理想国”的标准和典范。现实社会的混乱,民主制度的衰败教育和艺术,让他更加渴求完型对这种理想城邦的构建。

柏拉图在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愤然离开雅典。公元前387年到公元前361年的二十几年之间,年届60仍然不顾生命危险三访叙拉古城。他劝说叙拉古城邦的统治者狄奥尼修一世用最佳法律来治理国家和淡化统治者个人的利益,后来和后继者狄奥尼修二世交谈哲学、数学,研究几何学。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试图将叙拉古建成一个强大的君主立宪国,实现他的理想国构想,而且还希望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给君主,期望能辅佐君主成为他理想国中的“哲王”,真正成为理想城邦的统治者。[1]

在柏拉图40岁时,他建立了著名的阿卡德米学园。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传授给学生,由他的学生来实现他未成的理想。

相比而言,孔子也是生活在政局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生活的周朝末年“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格局渐次形成,周朝天子的仅仅成为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国家分崩离析,礼乐败坏,国之不国的社会现状让孔子向往着回到西周那样的太平盛世。所以,在他的治国之道中最为强调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只有遵循“周礼”才能合乎“正道”,国家社会才能有序地发展。

孔子在55岁的时候开始了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奔波于鲁、卫、宋、陈、蔡、楚等国游说诸侯,他一方面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一方面坚持他的教学活动。他曾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中国学术期刊网。他认为鲁国比齐国好,只要稍事变革,就可以比拟得上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数年为政生涯中,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忱,希望在鲁国重致太平,复兴周公之业。

孔子在30岁时,开始收徒讲学,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得意门生七十二人。孔子回到鲁国后,集中时间指导学生研究学问,并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

柏拉图和孔子都处于奴隶制社会的衰落阶段,面对着现实社会的混乱状态,他们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描绘出理想的国度,构思起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理想国,以此来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愿望。但是,他们对国家政治的构想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当中,他们希望将此付诸实践,通过游说君王、传教于弟子来延续他们的政治见解。由此可见,他们不仅仅是理想主义者,而且还是理想的实践者。柏拉图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为典范,希望恢复雅典曾经的繁荣和辉煌;孔子以“周礼”为“正道”教育和艺术,希望重建西周时期的礼乐之盛。他们都在国与国之间奔走呼号,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最终都成为了一个为人师者。他们从政治家转变为了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也许,正是政治上的失意,与时政相左的见解把他们推向了形而上的哲思领域。也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初期,才能有如此伟大的人用他们纯净的思维来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理想之国。

二、对社会秩序、和谐盛世的共同追求

柏拉图在《理想国》的开篇就一直在探讨真正的“正义”是什么的问题。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德行。“善”即德行。在柏拉图看来,世界是包括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两重的。理念世界是由各种客观的精神即理念构成,统归于善的理念体系。“善”的理式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对于个体而言,“知识就是德行”,所以,柏拉图认为,作为统一的有机体的人,要成为一个善的或者有德行的存在者,就是拥有理念世界的知识并在行为上服从这种知识的指导的人。

在国家的建构上,柏拉图认为每个人依靠自己的天赋才能进行不同的社会分工。但是由于天赋才能的千差万别,每个人只能从事一种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这样城邦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天赋差别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柏拉图把城邦的组成人员分为三类:生产者、护卫者、统治者。生产者是天赋才能较低的,只善于生产劳作,是国家经济生活的保障,能维持国家和社会的正常运行。护卫者是专门从事战争的军人,他们的天赋较高,擅长作战技艺,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保障,是统治集团的捍卫者。统治者则是具有高超智慧和真正知识的哲学家,他们是少数的精英,负责掌管国家权力,治理国家。城邦的这三个阶层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在严格的阶级划分的制度下,实现城邦的和谐自制。“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个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是国家成为了正义的国家。”所以,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有了知识的指导和明确的社会分工,城邦按照既有的秩序维持和谐稳定的局面。

孔子对于理想国家的构想在《礼记·礼运》中有着比较明确的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教育和艺术,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一个大同世界的建立是以“仁爱”为基础的。

孔子所提倡的宗法等级道德体系的核心或基础是宗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即“人伦纲常”。“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就是在这种血缘关系的纽带下建立一种“君臣父子依位而行”的社会秩序。“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即爱人,是治国的根本,敬养父母为孝,亲爱兄弟为悌,友爱朋友为信,关爱子女为慈,恪尽职守为忠,“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仁、敬、孝、慈便是界定尊卑长幼之间和谐融洽相处的原则。[2]

城邦、国家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构成,不管是天赋分工,还是血缘人伦的自然划分,都需要一种内在的次序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可以看出,由三个阶层组成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其内部结构是整齐有序的,而且各个阶层之间即界限分明又相互合作,形成一个正义之邦。孔子的“大同”世界里君臣父子之位有序排列,显现出一种整体性和和谐性。这与柏拉图的“理想国”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对一种秩序井然的和谐社会的追求。

三、符合政治教化的教育、艺术和对理想君王的选择

柏拉图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艺术应服从于道德政治的教化。他所说的教育包括了音乐、体操、数学、几何、天文、声学和辩证法在内的“七艺”,包含了道德、政治和其他广泛的知识问题的探讨。他认为对个体的教育,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公民适应自身在城邦中的地位,实现政治治理的需要中国学术期刊网。柏拉图重视音乐教育,他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任何一种手段都更为有力,更为重要”,由音乐等艺术教育内容所形成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对人们心灵的转向产生积极的影响,起着陶冶性情的作用。柏拉图还对当时流行的四种音乐调式作了甄别,指出多里斯式调乐和佛律癸亚式调乐有利于理想国中战士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诗人,柏拉图曾对荷马史诗做了较为激烈的批判教育和艺术,他认为荷马史诗不利于培养理想国的保卫者,特别是其中对诸神的描述,有违英雄和神的完美的人格。因此,他认为诗滋养欲念,诗人的模仿不利于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而且诗歌本身不能反映真实世界,而且与“理式”世界的真理隔了三层,诗人离真理最远。他认为应当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了诗歌、艺术,他需要的是有本领的艺术家来描绘出自然优美的方面,使青年们耳濡目染优美的作品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最重要的目的还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为社会服务,他因此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司马迁是最早提出孔子删诗一说的,不管这一见解正确与否,也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经》做了增删之后,其目的是为了述礼乐,合乎礼,以此来达到对百姓的道德教化。在《论语·为政第二》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对《诗经》的思想内容做的一个总体评价,在他看来,《诗经》的风、雅、颂都是发自真性情的创作,思想也是典雅而端正的,适合对百姓的道德教化作用,不伤风雅。

对于教育,他们都认识为教育有教化作用,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还要有利于政治道德教化,柏拉图驱逐诗人,孔子删诗,缘由都在于此。柏拉图的教育内容更为广泛,更倾向于知识问题的探讨,而孔子更加注重教育的实用价值。

除此之外,提出将哲学家作为城邦的统治者,除了柏拉图外,这是绝无仅有的。可见,柏拉图对哲学、知识、真理的重视程度。哲学家通过知识来统治城邦,他的知识即使真理教育和艺术,而这真理又来源于神谕,所以,归根到底,整个城邦的命运是把握在上帝那里的,这将城邦统治的终极划入了唯心主义的范畴中。而孔子提出的君王是“务实”的,这便是其弟子孟子提倡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的来源。治理好一个国家要靠君王的德行,要求君王本身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柏拉图和孔子都认为统治者应该是少数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一是指哲学家,一是指君子,前者是从知识、真理的角度来治理国家,后者是从德行、礼法来使臣民服膺的,他们探讨的治国角度是不同,知识的来源不一样,一是来自于神,一是来自于自身修养,但是都是靠有德有识之人。

四、共同的世界追求

不可否认,不管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孔子的“大同”世界,都确实只是一种理想。但是,他们都是在政局混乱、经济凋敝的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诞生出理想国的构想的,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用理论构建了一个城邦。柏拉图也说过:这个城邦天地皆无。这个城邦虽然从未建立,但是缺提供了一种千年之久的政治追求和民心向往之所,成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参照对象,以此来建构人们心中的那个理想之国。所以,他们的理想是也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王珂平.《理想国》的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

[2]安德义.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书局,2007:5.

[3]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名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9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以其《理想国》而著称于世,吸引了古今诸多学者的关注,其思想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美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而教育是柏拉图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柏拉图并未对其直接下定义,“而是使用了隐喻的方式。 他不是使人‘知道’或‘懂得’,而是使人‘看见’或‘感到’了什么是教育以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之间的本质的差别。”[1] 他使人明白教育就是人从“愚昧”走向“智慧”、从感性转向理性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教育的社会目的、个体目的、实现目的的途径以及学习态度四个维度剖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以期能对网络教育研究有所启示。 一、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教育的社会目的:正义柏拉图生活于雅典城邦从辉煌走向衰落的时期,亲眼目睹了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纷争不断的社会窘况,这使他产生了探求一个和谐、稳定、正义的理想城邦的想法。在他看来,教育就是实现其理想国家的手段。在此意义上,柏拉图的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即达成其理想的社会状态——正义的城邦。何谓“正义”,柏拉图认为正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2]41二是“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2]139;三是“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2]141。质言之,正义的城邦指城邦中的公民依其禀赋做最适合自己的事,公民以及各社会阶层各尽其责,形成协调、和谐的社会状态。 柏拉图的正义观是基于其人性论的,他认为人天生三等,即金质的人、银质的人、铜质与铁质的人。各种类型的人因其“质”而做适合自己的职业,如金质的人适合做统治者、银质的人适合做城邦的护卫者,而铜质与铁质的人适合做生产者。各种特质的人做适合自身禀赋的职业就形成所谓的正义城邦。教育的本质在于“给人发现他的天赋并训练他有效地利用这种天赋。”[3]当人的天赋得以发现并受到合适的训练后,人就会依其禀赋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正义的国家得以形成。从理论上而言,柏拉图的社会本位教育或许能解决当时雅典的社会问题,其人性三等论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打破贵族垄断的政治与教育。但就教育与人的关系来说,柏拉图把教育当成了育人的工具,而人自身的目的也变为国家教育目的的奴婢。因此,教育的个体目的相对于其社会目的而言,只能退居其次。 (二)教育的个体目的:善与正义 就柏拉图教育目的取向而言,除有助于形成正义的国家或城邦外,还有个体发展的目的——善与正义。柏拉图采用了隐喻方法,把善隐喻为“太阳”,人只有掌握了“善”的理念,心灵的理性才能认识事物的理念和善的理念,“又能够使事物的理念和善理念被理性认识”。[2]11罗素认为,善被认为“赋予被认识的东西以真理并赋予认识的人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我要你们称之为善的理念的东西,而你们也将会把它认为是知识的原因。”[4] 因此,善是一种境界,达到了善的境界,认识才得以可能,知识才会生成。个体的善并非是目的,正义才是目的,善的境界的提升只是实现个体正义的手段或途径。个体的正义事实上也不是最终的目的,个体正义的实现是实现国家正义的途径。 个体正义指的是人的欲望、激情与理性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的状态,即欲望与激情受制于理性的引导与控制。教育的个体功能就在于协调理性、欲望与激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欲望和激情能受理性的引导和控制,以实现个体的正义。就人禀赋的先天决定论而言,人的正义状态的达成过程同时也是个体禀赋得以发展的过程。通过个体禀赋的实现,个体才能在预设的国家结构框架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肩负适合自身的社会角色,这是正义城邦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三)实现目的的途径:学习知识 社会正义的实现依靠个人正义的实现,而个人正义的实现则依靠个体对知识的掌握,这是柏拉图论述其教育思想的一条线索。柏拉图主要从知识是什么、知识的选择与知识的学习三方面来阐释其教育观的。就知识而言,他认为知识分为两个层面,即共相知识与殊相知识。 共相知识亦称抽象知识,指存在于意识里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的本质,即存在的真实概念。”[5]殊相知识即具体的知识,现象世界的知识,是共相知识的具体化。知识的选择基于两点。一是学生的年龄,如出生到二十岁,学习音乐和体育;二十岁到三十岁,进行科学教育,科目包括数学、几何、天文等;三十到三十五岁,进行辩证法教育。二是知识自身的性质,即促进教育目的达成的积极的知识与阻碍教育目的达成的消极的知识。例如《理想国》第三卷开篇所说:“为了使我们的护卫者敬神明,孝父母,重视朋友间彼此的友谊,在故事中有关神的事情,哪些必须从小就讲给他们听,哪些从小就不许讲给他们听。”就音乐教育而言,柏拉图认为,“歌词里不需要有哀婉和悲伤的字眼”[2]94。 知识的学习是柏拉图探讨的有关知识的重要议题,在其理念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学习即回忆”的学说。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但受到肉体的遮蔽,教育的过程即帮助学生把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的被肉体所遮蔽的知识“回忆”起来。针对知识学习的顺序而言,知识的学习遵循从影像到可见物,到科学,到理念,最后认识到善的最高理念这一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另外,柏拉图还提出了三种学习的方法,即叙述、模仿与研究。 他认为,叙述与模仿适合音乐和体育教育。模仿不是主要内容的简单传递,而是声情并茂,比叙述法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研究适合数学、几何、天文与辩证法的学习,尤其适合辩证法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才能接近甚至达到对善的理念的认识,才能帮助正义国家目标的达成。#p#分页标题#e# (四)学习知识的态度:快乐 柏拉图作为西方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与中国古代圣人一样推崇乐学。他认为,人的心灵分为三种类型,即学习型、发怒型和欲望型。 与此对应的为三种人,即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同时这三种类型的人对应三种不同的快乐。爱利者把物质利益的追求与获取作为最大的快乐,爱胜者则追求人们对他的崇敬与膜拜,爱智者则把学习与知识的获取作为其最大的快乐。在这三种快乐之中,柏拉图最推崇的是学习快乐,把通过学习去发现真理看作是最崇高的、值得追求的快乐。诚如他所言:“灵魂中那个我们用以学习的部分的快乐是最真实的快乐,而这个部分在灵魂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人的生活也是最快乐的生活。”[2]328当然这种追求知识与真理的快乐是一种理性上的快乐,是追求知识与真理的一种境界或状态,这种快乐是普通人无法体验到的。就具体的学习方法而言,柏拉图尽管强调对孩童和青年的严酷训练,但快乐也是其学习观的组成要素。正如他所言:“我的朋友,请不要强迫孩子们学习,要用做游戏的方法。你可以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到他们每个人的天性。”[2]270就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而言,教育的社会目的处于最高地位,个体目的服从于社会目的,个体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快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但同时也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可是在柏拉图的思想里,教育的社会目的被推到至高的地位,而其他一切目的必须服从于社会目的。从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他关于人的先天决定论本身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他否定了人发展的全面性,而把人囿于某一方面来培养,只能培养出片面的人。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终极目的来看,理想国的构建是其所追逐的最终目的,教育只是实现其理想国家建构的工具,因此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因此其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就他所生活的时代而言,他的教育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所以仍具有积极的意义。伟大的教育思想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永恒的东西,即使时过境迁,但它日久弥新,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仍具有启示作用。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把网络教育研究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结合起来,探讨其对网络教育研究的启示。 二、柏拉图教育思想对网络教育研究的启示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彰显出来。关于网络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就当前的研究而言,研究主要从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展开。其中技术研究较多,而对网络教育理论的研究相对较为匮乏,尤其是把网络教育看作一种实体教育来研究的更少,而更多是把网络看做一种教育工具和手段。通过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解读,结合网络教育的实践,本文认为从如下五个角度研究网络教育有助于网络教育的发展。 (一)网络教育研究应关注时代背景 任何教育思想的产生都源于一定的时代背景,柏拉图的思想也不例外。他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柏拉图生于古希腊雅典城邦迅速走向衰亡的时期,亲历了雅典社会的混乱、无序、争斗以及罪恶,这使他萌生了建立一个和谐、正义的理想社会的宏愿,教育则成为了柏拉图实现其理想社会建构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柏拉图教育思想给网络教育研究的启示是网络教育研究必须关注时代本身。从网络教育的产生来看,它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与提升,网络教育的发展将会随之而变化,将会更贴近人类的生活。就网络教育的服务对象而言,当前成人是网络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其原因在于网络教育以其灵活、自由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成人学习的需求,成人可以依据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具体而言,网络教育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时代的背景,从当前社会的需求、成人的需求、网络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及网络教育开展的现状出发展开研究,寻找适合网络教育生存的土壤,使网络教育扎根时代,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教育才能切实为社会与人的发展服务。 (二)网络教育研究应关注网络教育自身的内在逻辑 从前述的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四个维度来看,教育的社会目的、个体目的、实现目的的途径以及学习的态度四个方面逐次递减,形成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一条内在逻辑脉络,即教育的社会目的的实现依靠个体目的的实现,个体目的的实现依靠目的实现的途径——个体对知识的掌握,而知识的掌握取决于快乐的学习态度。尽管柏拉图所设计的教育并未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但其教育的思想逻辑对网络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任何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目的与个体目的。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使人从单个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或群体的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要遵循个体的差异,尽可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总而言之,教育即追求一种和而不同的生活境界。就网络教育研究而言,以社会需求为调控,从人的个体性出发展开研究,形成一条网络教育促进成人发展、成人发展服务于整个社会发展的研究脉络是网络教育研究宏观层面的逻辑之一。从微观的角度而言,网络教育研究应把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体,从网络环境入手,研究网络教育环境中教育目标的达成、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而不是把网络教育作为网络技术在普通教育中的简单应用。第三条网络教育研究的线索主要关注网络教育研究保障条件,也称为网络教育管理的研究,包括资源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探索网络教育研究的逻辑,根本目的在于使研究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因此上述三个层面的阐释只是作为网络教育研究的参考,具体的研究还需从具体的问题出发。 (三)正确把握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从本质上而言,并非是以人为本的关注“小写”的人,更多是从“大写”人的视角来展开对教育的探讨。正如学者所言,柏拉图“教育模式是‘功能主义的’(functionalist)——一种旨在培养有能力的成人以满足国家的需要的模式。”[6]个体是实现其理想国家状态的手段。这种忽视“小我”而以“大我”为重的教育与目的是与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人本主义教育观相悖的。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看,这样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的个性。就人自身而言,具有个体人与社会人双重属性。网络教育研究也必须关注人的双重属性,即把人当做社会中的人来研究,同时也关注人的个性,使人的两种属性协调发展,而不能重视其中的一种属性而忽视另一种属性。社会是一群人组成的,研究应关注社会生活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人同时又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也是教育研究的本质所在。因此,网络教育研究有必要从人的社会性以及个体性出发,关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人的生成与完善,以及与此密切相连的对人的热爱。对人的关注和热爱,是教育研究的生命。”[7]因此,网络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终点都必须是人,而社会只是网络教育研究的背景。#p#分页标题#e# (四)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人的教育是通过知识来进行的,离开了知识,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8]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知识在教育中体现为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关于教育内容的研究是教育研究必须关注的重点之一。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学习,认为合适的内容选择是教育目的达成的关键,如前文所说的知识的类型、知识的选择以及知识的学习三个方面都是关涉教育内容的选择的。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的选择也是其重要的研究方面。以柏拉图对知识的选择为参照,网络教育内容选择的研究可从三个维度着手。首先,网络教育的内容选择研究应考虑社会与成人的需求。其次,在考虑到需求的基础上,从成人的身心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出发探讨教育内容的选择是研究人员研究网络教育内容选择的另一个视角。第三,关于网络教育内容选择的研究要立足于网络教育自身,从网络技术水平、网络课程的优势出发,选择适合网络教育自身的内容。 (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对人的智力发展以及教育内容探究的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叙述、模仿、观察与研究等方法。他认为,叙述法适合讲故事,而模仿比叙述更有效,因此模仿是儿童期学习的主要方法。观察也是重要的教育方法,他认为应把儿童带到战场去,使其观察战争的现状,培养儿童勇敢的品质。研究是二十岁以后所采用的方法,主要用于数学、几何、天文、辩证法的学习。网络教学更多是以成人为对象的教学活动,在方法的选用上必须注重网络教学的跨时空性,关注成人学习者以及教学内容的特征,把网络、教学内容以及成人自身作为研究网络教育方法的基点,探索适合成人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结论 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尽管柏拉图生活的时代与网络教育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从其思想的层面而言,仍能对当今的网络教育研究有所启示。正如有学者所言:“对历史进行挖掘和把握,从而在选择、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也正是通过古今转化,伴随对教学历史的理解和思考的不断丰富、深化、要求历史回答的问题以及我们从历史发展中寻求的价值标准的不断变化,从而与时俱进,转换视角,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做出新的概括。”[9]这或许就是至今仍对柏拉图教育思想展开研究的根本原因。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篇10

关键词: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价值取向

中国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6X(2000)02—0110-02

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如中华民族的先秦诸子百家时期与西方的古希腊时期,都是文化创造的繁荣时期。文化的繁荣,必然有繁荣的教育为基础。就古希腊来说,具有至广大尽精微的教育思想的应数柏拉图。柏拉图不但于西方哲学影响巨大,以至有人认为整个西方哲学无非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而且其教育理念也于西方文明贡献卓著。

一柏拉图的教育成就

柏拉图在游历期间就开始讲授哲学,但大规模的开馆授徒是在叙拉古的政治理想未能如愿返回雅典之后。他在阿卡得米亚(Academy,“学院”之名来源于此)创办柏拉图学园。“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的转折点,并且在某些方面是西欧科学史上最值的纪念的事件。对于柏拉图来说,这意味着在长期等待之后,已经找到了他一生真正的工作。”[1]

柏拉图亲身从事讲学活动,在学园里面坚持讲学前后达41年之久,为学园奠定了可大可久之业,培养了包括亚里斯多德在内的一大批确有所见的哲学家、数学家、立法官、行政官。柏拉图学园从公元前387年创办到公元529年罗马皇帝尤士丁尼下令封闭为止,持续了将近一千年,柏拉图学园成为中世纪和近代大学的先驱。著名希腊哲学史专家陈康对此高度评价说:“从一深处入手,从分析人性入手,将它们综合起来,不是机械的排列,而是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体大思精、首尾一贯的教育哲学系统:这个伟大的工作在柏拉图哲学的《国家篇》里始告完成。它不仅集以前教育思想的大成,而且成为以后希腊教育思想的源泉。”

二柏拉图思想的来源

柏拉图出生于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最有名的望族,饱受良好的教育。这些家庭熏陶对其人生信念塑造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柏拉图年轻时就有一种极强烈的社会关怀,把宇宙内事当自己份内事,他很想成为一个政治家和立法者,这些思想都在其巨著《理想国》中表现出来。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记载,“他(柏拉图)在青年时期就认识克拉底路,熟悉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即一切感性事物都在永恒的流变中,是不可能认识的。这些看法他一直坚持到晚年。”[2]因此,在柏拉图看来,我们感觉到的世界,是—个生化不息的流变世界,充满了无法计算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所以真正的科学所论及的世界必须是与“流变”的感觉世界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相”(理念)的世界。

大概在20岁的时候,柏拉图跟从苏格拉底学习辩证法,受到理性主义熏陶。苏格拉底遇害后,柏拉图多次外出游历,特别是意大利之行结识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人,接受了他们数的学说(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本原,万事万物都是模仿“数”而产生的),柏拉图关于“众多的事物之所以存在,是靠‘分有’与它们同名的‘相’”的观点就是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的哲学本体论是“相”论。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有其名,凡是同名的事物都有其共性,这一共性是具体事物依据的原理,存在的根据,这一共性就是“相”。如具体的好人好事,都以“善”这一“相”为原形,美人美事,上都复有一“美”相,即“美”自身。柏拉图的认识论就建立在其哲学本体论之上。他认为,对每一具体的认识所得到的仅仅是意见,而不是知识。因为个别事物生灭无常,永远处于变动之中。只有对“相”的认识才是真确的认识。人所运用的认识能力因认识对象不同而不同,依靠想象能力得到的仅仅是幻觉,依靠信念(相信)得到的仅仅是常识,幻觉和常识都属于意见,不具有普遍必然性。而运用知性(理智)得到的是科学和数学知识,依靠理性得到的是辩证法。不过辩证法所认识的对象是“善”本身,“善”是最高的“相”,所以辩证法知识是最高知识。按照柏拉图的上述理论,只有达到对“相”的认识才是真确的知识,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达到对“相”的认识呢?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先天地居于“相”的世界中,对“相”有了认识。“灵魂在取得人形之前,就早已在肉体以外存在着,并且具有着知识。”[3]但是当灵魂寄于肉体之后,由于受到肉体的玷污,就把原有的“相”的知识遗忘了。为了重新获取知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一学习的过程无非是把灵魂早已具有的知识回忆起来。柏拉图的这些认识论,当然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割裂了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但他非常重视理性的作用,讲究纯粹概念、思想的演绎,还是很有价值的.这区别于东方思维的经验主义倾向,于西方的科学与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拍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首先,柏拉图非常强调“善”的教育。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专门研究伦理问题,倡导“知识就是美德”。这一思想发展到柏拉图,就是以“善”为一切事物之最高原理,关于“善”的知识———辩证法(哲学或辩证科学)———是最高级的知识,他需要运用最高的认识能力:理性。因此,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是以认识“善”为最高目的,“在知识的世界里,善的观念是最后才出现的。而且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看到。”[4]

其二,柏拉图非常重视启发式教育。教育在希腊的语言中,意谓“引出”,也就是引出一个人来,这一引出的过程就是新人的诞生。在苏格拉底那里,辩证的方法之一就是“精神接生术”。所谓“精神接生术”就是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问题时,通过双方一问一答,揭露矛盾,逐渐认识真理。本来每个青年人灵魂中都蕴藏有真理,只是受尘世生活的影响才蒙蔽了。现在要通过对话“助真理”出世。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这方法是“帮助已经包藏于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出世。”[5]不过,在苏格拉底那里,还没有讲清楚为什么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包含众理,有一个本体论的缺陷。柏拉图就填补了这一缺陷。正如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所讲的,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在“相”的世界里就己认识众理,包括最高的理———善。所以,我们可通过启发的办法,在学习过程中回忆那些“相”知识,而具体的感性事物只不过是刺激物罢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这种教育方法,并不象智者派那样,把一些现成的知识、道德传授给学生,而只是把青年学生先天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或者说引导出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批评过智者派的灌输式教学,他说“如果在这一点上面我是正确的话,那么一些教育学家就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他们认为知识能被植入一个本来没有知识的灵魂中去,就象把视力植入失明的眼睛中一样”[6]。所以,柏拉图认为教育非他,乃是心灵的转向。

关于柏拉图的启发式教育及在西方教育史上的影响,陈康先生有一段总结,他说:“其所主张之教育是非灌注的,乃是诱导的、启发的。教育之任务不在注入,乃在引导学子使其自求知识,西洋启发式教育之始祖非他,乃柏拉图之教育思想也”[7]。在现在的西方各大学里,实践的正是柏拉图的教育观念。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西古哲,辉光互映,值得我们认真记取。

其三,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柏拉图强调教育目标必须为“理想国”的政治服务,从课程的设置到培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理想国的治国之才与良好公民。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必须掌握最了不起的知识,他们必须不停地前进,直到完美。哲学王的品质是理性,战士应该勇敢、节制,他们必须学习体育、音乐。体育使他们勇敢,音乐使他们和谐一致,而不肆欲。而教育者(国家的奠基者)的任务就使他们各按其本分教育他们,使他们的人格修养符合国家的需要。

贯穿于上述三个特点之中的是强烈的理性主义精神,只有理性才能认识到最高的“善”,也只有具有理性的人才有资格当“哲学王”。柏拉图的这些思想,使整个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这些特点,对目前我们推行素质教育仍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谢随知等译.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转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

[3]柏拉图.斐多篇(转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

[4]刘勉等译.理想国[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