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十篇

时间:2023-10-07 18:09:05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化平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达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有利于解决目前集团内部资金分散、考核不力、信息不对称、控制力不强等问题,有助于企业由“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型,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集团控制力的重要方式,是强化企业财务控制、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现状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财务管理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财务预算会计核算以人工操作为主,受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计算机的运用处于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开始利用电算化系统进行辅助会计核算,预算编制及管理仍以人工劳动为主,计算机仅作为辅助计算工具。第三阶段,国家在企业范围内执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第四阶段,在先进的网络技术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集团统一的财务核算基础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了集团与子分公司之间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除能满足单一法人的独立核算体系需求外,部分支持集团公司的多层次组织结构体系核算要求,具有初级的集成账务管理体系和报表汇总和合并体系。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资金管理与信息化系统脱节

近年来,许多企业制定了资金集中管理办法,严格规定各所属企业资金的适用范围和支配额度,并将各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但资金的使用效果一直不尽人意。预算外支出、资金沉淀的现象依然严重。

2.预算管理的标准与信息化要求脱节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通过预算管理可以使经营决策科学化、工作任务目标化、目标管理细致化。为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多数企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进行预算管理的培训学习,预算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底子薄、起步晚,目前预算管理的水平依然十分低下。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方案研究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目标

结合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和目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总体目标应该是从管理方式上,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从工作方式上,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网页数据等新的介质,彻底解决传统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一体化、集中办公的问题,使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相通,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活动协调同步,最终实现财务与业务资源配置最优化。

(二)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路

1.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这与快速发展的现状极不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司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国家对煤炭企业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煤炭企业在管理方面必须有一个较大的突破。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将首当其冲。

2.解决办法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完成这项工作必须有一个稳定的长效机制,有一个强势的领导机构和执著的专业人员,它还需要公司各阶层、各所属单位、各部门共同协调配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成立领导组,由公司高层领导这项工作。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是工作思路的变革、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的变革,他对管理体制、管理制度进行部分改变,对传统观念、传统习惯形成冲击,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阻力,需要强力的领导机构推动实施;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实施需要足够的财力保证,高层的参与不仅能保证公司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保证对完成此项工作所需资金的安排,还能保证机构和专业人员的配备。

(2)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经途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公司信息化系统的主要部分,由于其专业性强,实施过程复杂,必须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由专业人员按预定方案建立、实施和完善。

(3)制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施的长期规划和具体方案,要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结合实际,充分考虑企业管理变革的承受力,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充分分析、研究业务需求。

(4)持续优化、全程培训

信息技术的进步给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机会,充分利用技术进步的机会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企业长期的工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观念,提高技能,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企业要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造就一批财务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双高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论与建议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财务管理要求的进一步细化以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平台,其发挥的巨大作用越来越不可估量。笔者以财务管理理论、信息化控制理论为依据,通过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企业间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将逐渐显现,企业领导层将通过准确的财务信息作出决策,引领企业的发展。

二是企业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使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达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强化了企业财务控制力,降低了财务风险,同时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竞争力得到增强。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民办高校;信息化;财务;资源共享

民办高校信息化是以先进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为手段,结合民办高校整个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整合管理活动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民办高校中,财务信息化建设因财政、税务等行政管理需要,起步稍早,但一般与其它系统间比较孤立,甚至各自为政,相互独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民办高校发展时间短、规模扩大快和效益成本强,学校各部门整体信息化建设与财务信息化建设仍需进一步进行信息资源整合、统筹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一、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据2012年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0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29%。民办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将影响普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

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元化,经费来源呈现复杂化。为了学校安全,财务管理需透明化和公开化,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大,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民办高校必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财务的透明度。

二、财务信息化与民办高校信息化未整合的原因

民办高校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均有所投入和实践,但普遍存在“哪里需要哪里建”、各自为阵的现象。而财务作为核心部门,更是将财务系统隔离开来,独立于其它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甚至有的学校财务网络也没开通,资源共享程度低,工作效率低。

(一) 观念陈旧,信息化内涵认识不足

民办高校的部分领导及员工,仍以为“买几台电脑、通通网络”就是信息化。普遍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内涵,更谈不上利用信息化加强全方位管理,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民办高校往往“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资”。软件投资大、见效慢、直观性差,全校的信息化管理,对管理者及教职工要求高。因此,民办高校并未积极投身信息化建设,通常是各部门应行政机关的管理要求而建立相关信息系统。

(二)各部门缺乏协调,学校缺乏整体规划

事实上,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人力资源、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非财务部门均已不同程度实施信息化管理。民办高校的财务核算基本实现会计信息化,主要限于用财务软件记账、处理凭证和出报表等会计核算功能,管理会计及决策会计等功能很少用到。而现状是民办高校各部门间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开发或采购软件,相互缺乏沟通。如财务核算中一些基本数据重复输入,资源浪费严重,多数部门未把相关信息与财务信息系统联接,形成“信息孤岛”。例如:校园一卡通已在高校普遍推广使用,但学生的消费情况、交退费等信息仍未与财务结算系统共享;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籍异动、教材领用等情况亦未在财务系统中反映;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都未与财务信息系统相互支持与共享。

(三)财务数据安全防范要求高,各系统整合难度大

随着网络技术的引入,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点和范围发生明显变化。内部控制的传统对象是财务人员,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后,内部控制的重点转移到对财务信息数字化控制、人机交互处理授权控制以及信息传输控制等方面,增加了内控难度,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有些民办高校财务软件功能尚不完善,信息网络存在安全隐患,财务系统面临网络故障或病毒侵扰。以致财务系统往往不敢与其它部门联接、共享数据,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财务信息化与民办高校信息化整合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信息化内涵建设

一个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完善程度、合理利用及提高管理效率等,高校领导和决策者对学校的认知和支持是非常重要,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不能只停留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这一方面,要求不仅是系统开发人员而且要求领导者要有全局观,以财务系统为核心,其它财务系统形成数据共享,分层分级,授权可控制的读取、输出数据。真正减少人为错误、重复劳动,保证学校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高校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还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沟通,在设计本部门工作时,同时需考虑与其它部门间的协作和共享。全校上下要对信息化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建设信息化的目的不是增加麻烦,而是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理顺关系,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只有全校上下都充分认识和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各部门间才会相互照应,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那么财务的信息化建设才不是为记账而记账,流于形式的运用财务软件实现“信息化”,而是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管理会计、决策会计等功能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真正实现财务由事后管理,过渡到了事前、事中管理,达到服务教育、服务学生的目的。

(二)统筹规划,整合信息资源系统

要真正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就要求决策者或管理者有全局观,综合考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切合实际的信息一体化建设规划。建立以财务系统为核心,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务管理、后勤管理等与财务系统分层分级、共享数据,授权可控制的读取、输出数据,减少人工误差和重复劳动,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合理利用学校资源,克服“信息孤岛”现象,民办高校应统筹规划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各部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根据工作运行情况及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关系,拟写系统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软件开发部门以财务系统为核心,一体化设计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实现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合理利用校内外信息资源,提高办事效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成功的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除整合好校内资源外,还需合理利用校外资源,结合财务实际,以学生费用结算为例,民办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银行及Internet网络之间搭建结算平台,破解学生结算的时空限制。具体包括:

1. 对需与学生当面结算的费用,共享招生、教务信息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相关费用结算系统,使财务结算系统、学生一卡通、Internet网相结合,将学生费用数据导入(输入)财务结算系统,产生学生费用结算明细,学生可用一卡通自助交费结算,并可查询费用明细。

2. 与银行合作开发圈存业务(即通过校内自助圈存机将已建立委托关系银行的学生银行卡中的资金转入校园卡中)。这可使学校、学生与银行之间建立关系,解决学生结算的时空受限问题,告别到财务部门当面结算之苦。

3. 民办高校、学生开通网上银行业务,使日常业务通过网络自助完成。对学生的各项收支,学校提供24小时或网上查询服务。

上述措施既可以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也能落实自愿和阳光原则,还可以保证资金安全,减少学生与学校的争议。

(四)加强学校网络安全及系统管理

为了保障财务信息安全,构建一整套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民办高校必须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和设备,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网安全体系。从管理优先的角度,构建由校园内网安全防御体系结构、隔离外网的屏障及相关安全管理策略平台组成的安全防范体系。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出适应高校数字化校园总体建设规模的校园网安全与防范规划蓝图,逐步完善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

加强全校教职工的网络安全教育,正确运用信息系统。必须对财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把握好财务软件的安全防护,做好财务系统与其它部门系统的安全防护。建立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对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建立流动方向和权限控制,维护网络平台、财务操作平台及学校整体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有效运行。

四、结语

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必然的趋势。民办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学校除要积极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软、硬件资源的建设外,还需进行资源规范有序的管理、科学的挖掘和利用。把高校信息化与财务等核心系统进行一体化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推进信息技术建设进度,促进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通过整体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整合,增强学校综合管理能力,提升办事效率,提高财务信息的利用程度,为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窦小玲.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视点,2012(03).

[2]孟丽.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财务会计,2013(04).

[3]徐冬梅.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9(26).

[4]刘晓梅.新时期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策略分析[J].电子测试,2013(11).

[5]鲁昕.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在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13年会上的讲话[EB/OL].http://.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3

近年来,不少企业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成了以局域网为主体的财务管理信息网络,逐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结算和信息资源共享,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更新会计业务方式、改进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高效平台,从而拓宽了财务管理的空间,加快了业务流程的时效,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能,确保了资金划拨的安全。但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规划设计、功能开发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重建轻联、重硬轻软、重投轻用、重有轻管等问题急待解决。笔者针对加强统一领导,重视整体设计,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管理职能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可以拓宽财务管理的空间

1.远程管理和集中处理已成为现实。目前,财务管理可以利用网络使企业所有的分支结构实现数据远程处理和远程审计,也可以方便地掌握和监控库存。同时,上级业务部门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数据集中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资金集中调配,提高使用效率。

2.由关注整合内部财务资源转为更多地整合企业集团财务资源,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可使网上采购和网上支付、网上开支和网上结算、网上理财和网上会计信息查询成为可能,特别是过去依靠部门级局域网少量个体参与的财务决策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下,可变成由分布各地的有关人员通过网络互动功能同时共同决策。

(二)可以加快业务流程的时效

1.财务管理信息化缩短了会计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实现了财务和业务的协同,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彼此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2. 通过网络,财务部门可以许多重要的信息,其他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信息。财务信息的即时生成,实现了财务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

3. 统一的网络财务管理软件,将企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网中,通过网络可以实时跟踪企业各部门每一项经济业务,并从各部门直接采集所需数据,加强了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协同,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三)可以提升财务管理的效能

1.财务信息资源网页数据化。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信息资源的载体主要是纸介质数据和磁盘数据;而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信息变成了网页数据,可供相关使用者随时提取。此外,还可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显著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

2.结算支付电子货币化。电子货币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其特点是结算时不需要支票、汇票、现金等纸质票据而直接由网络上的电子货币自动划转,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了资金成本。

3. 办公方式多元化。在线办公、远程办公、分散办公和移动办公将取代传统的办公方式,几乎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有可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完成,这不仅降低了管理机构的运行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确保资金划拨的安全

企业网上银行系统的建立,使财务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款项划拨的全部操作,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同时避免了往返银行途中可能发生的银行票据遗失、失窃等事故。由于资金划拨指令必须由出纳先提交、会计或财务主管人员后批准,且在网上长期留有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的详细记录,具有不可替代性与不可抵赖性,促进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建轻联,自成体系

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技术上的盲目性与建设中的短视行为并存,企业各单位和部门自行建设、小网林立互不联通。在网络技术不断成熟与完善的今天,如何使局域网向广域网方向转化,更大程度地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困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重硬轻软,效能低下

时下一些单位的财务部门都十分重视网络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硬件的建设投入,却忽视了网络系统的整体开发,导致财务、供销、人力资源和生产调度等系统软件各自为政、重复开发、耗资费力。不花大的力气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不从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好内部管理问题,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就不可能得以高效运行。

(三)重投轻用,资源闲置

目前,许多企业由于传统的工作方式没有改变,已建成的网络使用效率低下。一些单位的领导仍然习惯于白纸黑字发公文、签意见,终端计算机往往当打印机使用,以致于办公纸张消耗量有增无减。财务人员不习惯网上办公、各级业务部门仍然忙于手工统计和汇总上报资料,如何利用网络收集、分析和综合处理数据尚需时日。

(四)重有轻管,安全堪忧

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专项经费,网络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安全防护手段落后,运行管理质量不高;部分单位保密制度落实不到位,网上载体管理混乱,以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三、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项重大的管理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理念、模式、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在现实中,往往有不少管理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而企业领导只顾眼前,缺乏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自己的企业,更没有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的领导仅把本单位有没有局域网作为衡量单位建设的标准,但建成之后却对用不用不大关心,对完善网络和开发信息资源未予重视。这种政绩观念占据了一部分领导的头脑,导致网络使用效能低下。

(二)消极保安全导致资源闲置浪费

安全问题是制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瓶颈,网上泄密、窃取、篡改事件在一些单位时有发生。因为担心网上业务处理有风险而将其束之高阁,仍习惯于面对面听汇报和有纸化办公,久而久之,信息化网络建设就成了摆设。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必要的,但一些单位和部门除了封、堵、停之外,就再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对本来可以很好地用于办公的网络系统,只求达到安全标准,不求发挥工作效能,最终影响了财会人员使用网络的积极性。

(三)管理软件发展滞后,难以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

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必须开发出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统一财务管理软件。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缺乏自己开发适合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统一软件的专门技术人才,而国外大公司的一些软件造价十分昂贵且不适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国内的软件对个别行业的单位企业管理功能的开发已有一定基础,但不适合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加之相互间为抢占市场份额而不考虑软件的通用性。用户一旦购买了某公司的产品,就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两难局面:或者只能选择某一个公司设计的功能模块,或者放弃以前的投资,特别是由于软件质量差等原因,有的软件细小问题多如牛毛,甚至登录就打不开网页,即使打开了,许多链接也连不上,不能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长此以往,人们必然会对其失去兴趣。

(四)使用技能低,导致运行与安全难以保障

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是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它要求财会人员既要熟悉财会知识,又要熟悉网络知识。目前,我国财会人员所掌握的网络知识还比较少,不少财会人员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但仅限于单机操作或文字编辑等简单功能的使用,网络运用仍然处于较低层次。这种状况使网络的安全运行难以保障。有的单位遇到问题时都依赖或求助专业技术人员,财会人员防御灾害及人为破坏的能力低,难免会给不怀好意者进入系统篡改、删除、窃取重要数据文件留下操作空间。一旦系统被非法侵入和破坏,轻者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瘫痪,重者会造成机密泄露,给国家和单位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五)责权不明晰,导致维护管理出现真空

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管理,现在是多头负责,有保密委员会和保卫部门,有通信与企业信息化业务部门,还有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主管领导,检查指导谁都说了算,但运行维护谁都不管,使网络维护管理工作举步维艰。由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只有投入却不带来经济效益,网络建得越大背得包袱越重。软件的开发、硬件的更新,机房、线路的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没有纳入经常性预算项目,经费常常得不到保障,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统一领导,明确各级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任务

网络建设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对提高财务管理效能、办公效率的重要意义,自觉地把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建设和运用工作摆上位、抓到位。1.要加强组织领导。自上而下成立统领全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单位管理信息化整体建设之中,切实加强领导和检查落实。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紧贴财务管理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2.要分工协作。具体明确组织与指导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安全防护、使用需求、业务信息资源开发及综合处理等工作,从而分清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管、用的职责和任务,避免政出多门、盲目建设、重复开发或相互推诿的现象。3.要归口管理。企业各级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是信息化网络建设和运行的归口业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投入、组织和协调,具体负责网络设计、功能开发和技术保障等;各单位要根据统一分配的网络资源,在网络建设和运行总体规划指导下,依据技术标准规范使用和运行各自的业务分系统。

(二)整体设计,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起点和质量

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应以设计上的高起点确保建设和运行的高质量。1.整体设计网络体系。企业信息化主管部门应依据各业务领域信息资源及对信息网络的需求情况,确定建设目标、标准、技术规范,构建和完善以综合信息网为主干、以电视系统和数字档案信息系统等为补充的信息网络基本体系结构及建设布局,达到设备兼容、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协调配套,稳定可靠、安全保密的建设目标,具备网上办公和管理、会议和动态图像传输以及数据信息储存、查询、快速检索、分级访问等综合功能。2.整体设计主要硬件结构。各级信息化网络的硬件建设既要统一技术体制和接口标准,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定分系统结构层次,尤其要注重搞好各类网络设备、各节点终端功能的整合;既要考虑兼容性,又不能过分追求技术先进。服务器应采取模块化设计,减少数据处理环节和总线拥挤;监控系统、电话咨询系统硬件与信息网络硬件一体设计,避免重复建设。3.整体设计、开发通用的应用软件。上级配发和开发的软件要实现网络版,上下级单位要根据各类网络的不同特性,统一安装相同的操作系统软件,以杜绝一体化程度低、互联互通及操作性差的问题。4.整体设计网络的升级改造方案。各级财务部门要加强横向沟通,及时掌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发展动态;对网络升级和改造等重大问题,要科学论证和优化设计方案,经本级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同意,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以确保各单位网络的互联互通与协调发展。

(三)完善机制,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健全建设机制和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得以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的有效保证。1.要完善建设发展机制。已建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要找准网络现有功能与需求的差距,着眼于发展,按照统一的装备、技术和软件体制进行改造升级;新建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的单位,要加强对网络基础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严格立项审查制度,严格按照网络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组织实施,分步骤逐步建设和完善。2.要完善安全防范机制。要加强对计算机终端用户安全管理和网络防病毒工作,上网终端统一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组织更新、升级;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检测,及时侦测信息化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实时监测网络用户的违规行为。3.要完善维护管理机制。(1)要缓解网络维护费用不足的问题,确保网络中心、线路及系统设备得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2)可采取信息业务对口维护的方法,由主管部门负责业务领域信息数据的录入、备份恢复等工作,以保证各种信息数据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更新。

(四)强化管理,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功能和水平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只有不断扩大实际应用范围,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涉及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它把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无疑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财务,而且要懂业务。同样,它对非财务人员的其他员工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甚至要改变日常工作管理方式。这些都要求大家从思想观念上更新和转变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必须在系统建设初期开始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并在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以提高财会人员及其他员工的相关业务素质,从而增强财会人员掌握网络知识与学好、用好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自觉性。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互联网+”;博弈论财务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高校财务工作作为高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教学、科研及日常行政管理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依托互联网技术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高校财务工作的未来发展已经不仅局限于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而是要结合范围更广的互联网技术,更好更全面的服务于教职工与学生,服务于高校发展,服务于社会监督。“互联网+”最核心的利用价值就是提高效率,现有的财务工作流程是经过了无数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随着“互联网+”领域的不断延伸,高校财务工作必将随之进行改革和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在各高校财务软件和信息化平台广泛运用的基础上,将现代管理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断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促进财务信息公开,理顺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满意度。

二、基础理论

1944年,数理经济学家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恩提出了博弈论,主要用于研究多个决策主体的行为相互影响作用情况下产生的决策和最终多个主体之间均衡。博弈论的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即人都是理性的、自私的,理性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多个理性人之间行为相互影响的均衡结果为所有理性人根据自身利益做出的决策选择。就高校财务系统建设涉及各主体关系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第一,在财务工作流程中,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行为的驱动主要源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是两个重要的行为主体,在财务工作流程中按自身利益进行选择,属于非合作博弈。

第二,在财务工作流程中,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的行为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在时间上又一定的先后顺序。这个顺序存在固有的先后,并且需要经历各方不断的决策,体现了博弈行为的动态性。办事人员可以根据财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情况和范围,选择自己的办事途径和方法。这种动态性决定了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的关系属于动态博弈。

第三,在财务专业和业务专科方面,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的信息是存在一定不对称性的。财务人员掌握大量的财务知识,这是其他办事人员不具备的,同时其他办事人员对自身专科知识的熟悉也是财务人员缺乏的。由于整个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的对风险的了解和办事过程中的满意度存在不同,属于不完全信息博弈。

P1(h)――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满意度高的概率;

P1(l) ――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满意度低的概率;

P2(h) ――办事人员未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满意度高的概率;

P2(l) ――办事人员未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满意度低的概率;

W(h) ――财务整体流程运行过程满意度高情况下的总收益;

R(h) ――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正常收益;

Rs(h) ――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额外收益;

C(h) ――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情况下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W(l) ――财务整体流程运行过程满意度低情况下的总收益;

R(l) ――办事人员未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正常收益;

C(l) ――办事人员未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情况下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三、博弈分析

通过对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关系属于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非合作博弈,即: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perfect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我们假设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关系博弈的前提条件是财务活动中参与者只有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两方,而没有其他的监督机构或第三方机构。

在没有建立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前,财务人员不知道办事人员对于财务信息化系统接受程度和使用情况,只有在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后,根据办事人员办理财务相关工作后的满意度变化来判断财务信息化建设被接受和使用情r。但是,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均可以清楚的判断各自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以及与未改进财务系统运行相比提高的工作效率、节约支出等收益。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第三阶段博弈分析

办事人员主动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条件是:

P1(h) [R(h)+Rs(h)-C(h)]+ P1(l) [R(h) -C(h)]> P2(h) [R(h)+Rs(h)-C(l)]+ P2(l) [R(l) -C(l)]

2.第二阶段博弈分析

在如果选择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就会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办事人员主动选择使用信息系统应满足的条件是:

P1(h) [R(h)+Rs(h)-C(h)]+ P1(l) [R(h) -C(h)]>0

在如果选择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也不会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办事人员主动选择使用信息系统应满足的条件是:

P2(h) [R(h)+Rs(h)-C(l)]+ P2(l) [R(l) -C(l)]>0

3.第一阶段博弈分析

在办事人员会选择主动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前提下,财务部门会主动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应满足的条件是:

P1(h) [W(h)-R(h)]+ P1(l) [W(l)-R(h)]>0

在办事人员不会选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前提下,财务部门会主动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应满足的条件是:

P2(h) [W(h)-R(l)]+ P2(l) [W(l)-R(l)]>0

作为高校财务人员,应当主动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作为办事人员,也应当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应当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促进财务信息公开,理顺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满意度。

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是极其不对等的。财务人员对于财经法规、办事流程、物价管理、票据使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远高于办事人员,而利用“互联网+”促进财务信息公示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各高校财务软件和信息化平台广泛运用的基础上,将现代管理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需要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加强财务工作规范化,满足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对财务工作趋于信息化和合理化的客观要求。

四、结论

结论一: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财务人员来说,对于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愿很强烈,他们更希望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强财务规范化运作。而作为办事人员,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固然可以减轻其等候时间,但同时也需要其更多的了解财经知识、整理票据、网上预约等,这必然增加了办事人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当其前期准备成本高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带来的效益时,办事人员就不会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系统。这种情况下,博弈的纳什均衡就表现为,财务人员建立了财务信息化系统,但其中很多功能却没有被办事人员充分利用。

结论二:当财务部门建设完备的财务信息系统后,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不断重复财务各项流程。当财务人员发现办事人员对于财务信息系统的使用并不充分,比如网上预约仅起到排号作用,没有相关经济业务信息输入,导致财务工作效率没有提升。财务人员便不愿做出更进一步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工作,对于办事人员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经济节约。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产生了逆向选择现象。这种情况下,博弈的纳什均衡就表现为,财务人员不愿建立了财务信息化系统,同时办事人员也不愿意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

结论三:当财务部门建设完备的财务信息系统后,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不断重复财务各项流程。办事人员逐步熟悉财务信息系统各项功能的使用并主动利用系统做好前期工作,比如网上预约不仅预约时间,同时办事人员将经费来源、业务性质、金额等提前输入财务系统,财务人员只需要进行审核并自动生成凭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等待时间。这样可以促使财务人员进一步完善财务系统,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情况下,博弈的纳什均衡就表现为,财务人员不断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同时办事人员也愿意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财务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Li Ying, Meng Yao. Building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Using Dynamic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C].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9: 271-274. ISTP.

[2]孟.高校无现金报账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 2014, 3: 483.

[3]孙婷婷.基于BPR理论的高校财务流程再造及评价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财务电子信息化 内部控制 医院

财务部颁布的《内部财务控制规范》指出,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作因素,确保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也提出了财务电子信息系统如果涉及到资金管理、物资管理、收入、成本费用等内容,其功能、业务流程、操作授权、数据结构和数据校验等方面必须符合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目前,我国医院积极进行并完善财务电子信息化系统,财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系统性及速度都有了跨越性的提高,但是,也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提出了挑战。

一、我国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我国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医院虽然积极顺应时代的要求,顺应电子信息化的发展潮流积极出台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要求。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涉及到医院经济活动发生业务的环节及流程当中,关于权利和职能的划分、财务电子信息化的开发控制、安全控制和操作控制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不够完善。

(二)我国医院继续引进复合型技术人才,进行财务电子信息化技术革新

目前,我国医院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财务和信息技术复合型的工作人员,缺乏对于财务电子信息化的功能控制及安全控制的管理与革新,导致在数据输入,修改及输出等方面存在漏洞,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三)我国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化内部控制意识普遍薄弱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对于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化内部控制的意识普遍薄弱,对内部控制也存在很多误解,再加上医院治理机构及组织机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我国医院内部控制普遍薄弱。

二、我国医院财务信息化系统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设想

财务信息化系统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从管理制度,人员控制及技术革新等几方面入手:

(一)我国医院应该积极营造一个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环境。具体来讲,就是要尽快根据我国现代医院制度及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实现职能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从人员职能划分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医院工作人员能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全体财务管理者所实施的监控。

(二)我国医院应积极学习新技术并引进技术型人才以及技术与财务知识复合型人才,加强财务信息化安全系统的研制开发。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研制开发,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并且还需要考虑其系统本身是否遵循我国医院现行的财务法规和财经制度的有关规定。做好各种环节各个应用软件的兼容性、连贯性及统一性,保证医院各部门各业务环节之间能够有效衔接,自动核对、校验从而使医院财务电子信息操作系统成为完善统一的平台。

(三)制定财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各部门的基本行为标准与责任。计算机能否输出正确的财务信息,不仅取决于处理程序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计算机录入的数据是否正确。为此,医院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科学地设定医院各个环节的内部财务控制的要点,明确各个控制主体和责任人,规范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四)建立和完善医院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这一管理制度要贯穿医院经济活动的各个主要环节及主要操作流程:

1、实施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且确定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其考核办法。

2、制定并实施财务安全保密制度。制定财务管理及操作软件系统的口令密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根据当前情况制定机房、保卫、数据资料安全等方面应遵循的制度。

3、机器操作管理制度:规定应遵守的机器操作过程和应注意事项。

4、数据管理制度。规定输入、输出、存储、查询、使用数据应遵守的制度。

5、财务档案管理制度。重新规定财务档案的范围、保管办法以及领用手续。

6、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规定系统维护的申请、审批和应完成的任务。

(五)加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组织控制。要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使系统中的工作人员正确、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必须贯彻五分离原则: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财务记录职务相分离;财产保管职务与财务记录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六)加强医院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审计。电算化内部审计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电算化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各种控制手段的弊端,找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应有内审人员参与,定期检查和测试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工作情况,参与制定和监督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三、结论

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化内部控制的加强与完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医院采取安全控制的必要步骤。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化内部控制必须针对全局实现全面控制,其中对于重要环节、关键权限进行重点加强与控制。财务电子信息化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基于人机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人员控制是根本,是财务电子信息化安全控制的重点;技术控制是手段,是实现财务电子信息安全监控的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冯敬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现财版.2008.10

[2]胡文军.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浅析.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7)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6

随着世界第三次科技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相关新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快速应用于实际社会公众生活中,极大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应用产业领域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在现代化新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促进下,学校的财务管理也在逐渐实行信息化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尝试,是迎合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适应社会相关职能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学校通过引用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实现校内财务管理更加透明客观,财务信息及时公布公开,财务核算的信息化提高了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可行性进行客观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之处。

【关键词】

校内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网络为学校的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实施,提供了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支持。发达国家的学校财务管理几乎实现百分百的信息化管理,实现高效精准的财务管理,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财务管理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学校财务管理的管理水平,为学校的财务管理状况提供可靠的准确度和正式性的保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财务管理保障,有利于学校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多年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结合学校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发展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途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根据该问题展开实现路径的探索。

一、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是推动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变化中,各种各类的体制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自身体制改变。在这个大背景环境下,学校相应制度体制也应如此,通过不断变革财务管理体制,适应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传统落后的以人管理为主的财务管理方式已不符合实际学校管理的需要,受限于人为因素难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实施学校财务工作网络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促进财务工作透明运行,弥补因人为管理而产生的财务管理风险,促进学校财务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

(二)是进行财务信息管理公开透明化的需要。

随着相关财务管理问题频发,学习财务财产被挪用甚至管理人员贪污问题的曝光被查处,学校相关财务管理状况,受到人们特别是教职工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对学校财务信息进行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对学校日常收入和开支信息的公开,在阳光下透明的环境下进行财务信息的公正管理工作,为学校师生提供信息公开的财务信息。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3月颁布了《高校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国家层面首次颁布有关校园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办法,意在加强校园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相关管理信息公开透明化,以标准化要求办法,推动校园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校园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通过信息化发展,财务管理流程实现网络化和电算化,财务管理软件的运用,减少财务数据与人事、教育等部门的信息人为对接,减少大量数据报送由层层人工传递,加强了各部门之间和外界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流,极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效率,提高了透明性和高效性。

(三)是顺应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在学校推广校园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升级,当下大部分学校已经或者正在进行校园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升级,对于学校进行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和保证财务数据的信息可靠性具有巨大帮助,有效预防了财务统计数据出差错的概率,降低人为参与因素造成的不确定因素,通过互联网的成果的辅助,信息化管理使得校园财务管理具体工作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方便了学校和财务主管部门充分了解财务状况,及时交换和传递最新的财务信息,以便及时掌握学校财务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实际问题,最快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保证财务管理运行过程的正常进行。例如在河北地区,大部分寄宿制高中的校园管理中,对于在学学生实行“一卡通”消费模式,一卡通充值面值进入学校财务管理系统,通过记录学生消费情况,监督食堂、超市、医务室等服务机构的收入情况,规范学校各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合理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合理可靠的后勤保障。

二、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途径和办法

(一)创新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途径。

学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对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一次全面的升级改造,针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及时创新信息化发展途径。财务管理人员根据新型管理模式的需要,重新改变旧有的财务管理历程和实施办法,从而明确信息化管理的新内容。重新划分财务管理实际目标,更新信息化需求下的财务报备计划、审批流程和实施方案,迎合管理信息化发展及时编制细致的财务工作内容。创新学校财务管理实施办法,根据现代化管理学的实际要求,进行更为科学化和精准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配套工作的创新。

(二)健全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财务管理方式较为单一,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处理日常的学校收入和开支的一般情况,与建立信息化、科学化和精准化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初衷和目标不相符。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相关体系,拓宽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下的多功能化办公水平,增添学校预算造价功能、财务支配分析功能、财务风险预警功能等衍生办公功能,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便捷性,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财务数据,促进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提高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安全系数。

对于日常的学校财务问题,由于管理工作与大量资金紧密相关,其安全问题备受多方的关注和重视,为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受侵犯,要进行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外界安全风险的评估工作,对评估结果作有针对性的技术防控,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意识,指导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规范操作,防止黑客入侵和服务器卡顿的情况出现,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系统安全系数和网络安全,保障校园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安全可靠。

(四)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作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直接执行者,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可以影响到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状况,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技术培养,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高效运转的重要途径之一,形成定期专业培训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方法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定期专业培训,提升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化应用能力,通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综合能力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队伍,以迎合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新需要,从而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更快更好进行。

三、结语

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是当前学校各项管理体制进行现代化转变的重要体现,通过借用高科技的发展成果,辅助财务管理体系的进步发展,以促进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公正和高效运行。

作者:林芳婷 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妥.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思考[J].经营者,2015,2

[2]欧阳玲.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1,3

[3]蒋伟红.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J].财经界,2014,20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云南省 高校 财务信息化 对策研究

高校财务信息化是当前高校财务的主要方式。高校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实现收支平衡。从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出发,高校十分符合非营利组织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业务的非营利性,具体指高校教学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教书育人;二是,组织的非政府性,具体是指高校要与政府相区别,高校虽受到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但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归属于公共部门;三是,产出的互益性,具体是指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益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校受到个人或社会的捐赠,是公开的、透明的不获取任何回报的行为。

一、云南省高校财务信息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云南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底,省本科院校从2007年的18所增加到2013年的22所,其中在昆的公办本科院校14所,地州的公办本科院校9所,公办本科院校的数量趋于稳定。

通过查找云南省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相关资料,目前各公办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程度差异较大。普遍在对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上都较为严格,并且正逐步调整财务工作人员的队伍,努力朝高学历、年轻化、专业性的方向发展,但在要求专业性的同时,不免缺乏多元化人才的引进,财务人员、财务系统维护人员、网络系统管理人员的人员比列合理性有待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需要有着丰富财务知识的专业人员、还需要管理类、计算机类等专业人员的共同发展,因此,对于多元化人才的发展略有不足。同时,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信息化的认识深化都需要通过后续培训来完成,因此现有的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后期培训的程度应该有待加强。

二、云南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财务工作组织模式是以功能来划分层级,部门负责人处于工作层级的顶端,全局管控整个财务活动。

(一)人才支撑因素

财务信息化建设涉及到高校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在高速信息发展的状况下,高校管理者能够充分感受到信息化管理的带来的各种便利,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已日益彰显出其强大的管理效能。

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由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作指导,从而保证财务信息化能够发挥其作用。但是,云南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都不高,特别体现在软件开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上,其水平不能够完全适应云南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制约了财务信息化的完善,也限制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无法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现代化管理团队更无法利用核算信息及相关外部信息,降低财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步入了专业局限、培训少从而信息化发展缓慢的循环。

(二)财务系统因素

现行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软件均是按照财务岗位或财务分工进行设计的,主要由系统设置、权限管理子系统、基本信息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统计查询子系统这六部分构成,其中,财务信息监管和查询服务的功能较强,对跨部门的管理需求支持略有不足。通过财务工作人员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程度的评价,可以探知目前这4 所高校的预算管理系统和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应用情况较好,财务分析、评价、预测管理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仍有上升空间。

(三)信息公开因素

目前,云南省高校均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上开展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财务信息化运作模式已初具规模。但是,多数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仍然停留在财务部门内部,规模较小,有些仅实现了财务内部账务处理、财务日常业务管理上的财务信息化。然而,与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紧密联系的网上财务信息传递、查询、资金收付、收费管理、远程多校区财务管理的大规模财务信息平台的目标尚远。

就整个财务信息系统而言,并非只是一个单独孤立的系统,而应可以全面覆盖整个高校管理信息的集成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目前,云南高校在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上,交互程度较低,仅仅限于网上信息的查询功能。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统一安排和计划,以致基础信息难以共享,就连简单的数据统计结果也不一致。

三、云南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云南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相对复杂,主要可从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费的投入与政策方面的支持;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各方面的重视与投入程度、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规划执行力度不足。

(一)外部环境因素

由于受到云南高校财务信息化外部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的影响,部分云南高校的财务信息化项目尚处于搁置或起步的状态。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毗邻缅甸、老挝、越南,作为中国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具有重要意义。从云南省自身角度出发,教育经费投入虽逐年增加,但仍然不能够满足高校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随着高校扩招,教育经费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各省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均有所增长,而云南省却有所下降。2009 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58.95万人,比2008年增加5.95万人;2010年在校生人数为61.06万人,自2008年至2010年期间,云南省普通高校年增长率为15.20%。

云南省高校教育经费与发展规模无法协调,教育经费跟不上高校扩招的步伐。可想而知,由于云南省高校教育经费与发展规模无法很好的协调,用以投入到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的经费就十分有限,使得云南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受限。

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伴随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社会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尚未存在与高校财务信息化相对应的政策规章,导致许多财务信息化建设无法从政策层面得以开展,且更好的发展。这就直接造成了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发展缓慢、举步不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关系到高校教育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行政管理角度来讲,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给高校发展前景给予极大的支持,但云南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尚未步入快速发展的环节,仅仅依靠高校自身难以实现,还需从政策法规层面给予支持,免除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后顾之忧。

(二)内部环境因素

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与投入程度均略有不足。高校财务在高校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相较于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在安全性、协调性、应用性等方面都更为复杂。因此,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凡与财务部门相关的所有信息因素都是财务信息系统工程的节点,每个节点都会对财务信息化有需求和要求,也会产生突出性影响。

由于高校内部各方面的不重视和投入不足,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和网络信息建设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融合,主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一般是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而财务信息化的发展通常依靠财务处和信息中心的合作来完成,服务水平和质量较低、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混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财务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较低,服务体系难以保证质量和效率,制约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协调。伴随高校自的逐步扩大,高校在资金筹集、使用等方面的活动日益增多,如何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就成为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同时,高校也存在对社会项目投资的情况,加之校内在基础设施、科研、校办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往往这些投资在收益性、可靠性、合法性都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就加大了高校在财务方面的风险,需要以良好的内部控制来进而约束。

高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不但能够提高财务部门工作效率,而且也能预知与防范各种财务风险。在现实中,不少高校在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缺位严重,自我的监督机制难以成效。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很难及时发现问题。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来管理高校财务,会引起新的管理问题的出现,加大管理难度。因此,高校财务部门就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将控制重点放在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信息的输出控制等方面、信息的数字化控制,从而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促进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缺乏统一规划,对规划的执行力度不足。发展财务信息化首先要求各部门的共同协作,如财务管理系统,就不能作为一个单独孤立的系统存在,而必须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生信息、教务信息、资产信息、教师信息、科研信息等集成,以保证提供同样口径的统计数字。可是,由于基于职能制思想设计的财务管理软件无法有效处理跨部门事务,导致连基本的信息都很难整合,甚至简单的数据统计结果都不统一,千差万别。

因此,财务信息化必须贯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执行的原则,有重点的选择若干个项目优先发展,按项目的轻重缓急有步骤的处理。而由于信息的采集、资源的收集与分析,没有建立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大大影响了会计信息采集的效率,增大了会计信息采集成本。同时,由于资金限制以及其他原因,在校园信息系统的构建方面没有做到全面统筹和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8

2004年,集团报请山西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下属33个单位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了评审,并通过验收。经过多年的探索,M集团在财务电算化方面积累的经验有:一是逐步开发了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银行企业数据自动对账软件、支票打印并自动生成凭证软件、内部银行利息计算软件、财务人员管理系统、财务文件检索查询系统、职工薪酬管理系统等软件,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提升了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发挥了会计的决策职能和控制职能,降低了信息机会成本和数据处理成本。二是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使用资金上线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对所属各子、分公司资金的集中管控,优化了管理流程,大幅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三是集团的财务数据分析运用能力大大提高,分析更加准确,对领导决策、企业防范经营风险、资源有效配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财务工作职能逐步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极大地提升了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二、M集团财务信息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夯实会计电算化基础

集团从1986年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积极夯实会计电算化基础,按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原则,不断更新软、硬件,目前正在试用“企业之魂”第四代财务系统软件,随着业务的发展还在不断进行调试和完善。

(二)统一会计核算流程

集团根据国家统一颁布的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要求,结合集团会计核算办法,对集团现行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认真审核和补充完善,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流程,构建了标准科目体系,统一编码,建立了规范统一的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

(三)建立内部管理制度

集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管理、日常操作管理、岗位责任制、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等,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使相关财务人员真正认识到财务电算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保证财务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推进集团会计电算化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四)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为了加强财务信息化的管理,规范会计电算化业务,保障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杜绝数据差错事故,确保财务电算化工作安全、规范运行,集团财务处针对集团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集团财务电算化工作考核办法,由集团财务处组织有关人员,按照考核办法对各单位进行检查考核,奖优惩劣确保运行质量。

(五)加强财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集团针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始终把组织培训作为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来进行。按照“分批次、分单位、分时段”的原则,采用脱产与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举办财务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对扎实和提高各级财务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培养业务骨干和拔尖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集团公司注重财务信息化人才的队伍建设,一是注重高学历人才与实践型人才、财务专业人才与计算机操作人才的结合引进;二是将不在岗财务人员纳入财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扩大人才储备的范围;三是利用林木森软件平台搭建起实时更新的财务人员管理系统,逐步将财务人才及不在岗财务人员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四是集团内部组织财务信息化技能大赛,为集团公司历练队伍、发现典型、推举新人畅通道路;五是积极参加外部竞赛,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最大程度激发财务人员积极努力、不断拼搏的进取心。

三、财务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M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化工作虽然开展时间较早,也取得了较大的实效,但从长远来看,建立包括会计集中核算、财务合并报告、资金集中管理、资产动态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风险管理控制功能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并实现无缝对接和信息集中还有很大的困难。

(一)信息化管理网络工作进度欠佳,导致财务监管时效性不足

目前,集团现有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软件分别运行在不同的局域网内。在集团层次,财务信息化管理及财务信息实际上只是各单位的会计报表汇总合并,对集团更有价值的经营信息不能及时得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不能保证。公司资产、资金监管和指标考核等数据不能实时反映,集团财务处难以及时掌握下属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和经营状况,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和困难。

(二)财务信息化覆盖面不足,导致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不高

由于集团下属公司较多,财务信息化工程涉及面广,要做到工程的全面覆盖难度较大。大型子公司的信息化实施较为全面,而一些小型子公司及下属部门进展水平不一,加之财务人员水平有高有低,使得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受到了影响。

(三)集团各个业务部门权责利有所差异,导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由于集团各部门已经实施了局部信息化应用,各自信息沟通需求不同,使用的管理软件均有差异,而集团存在统一财务信息需求,却缺乏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因此形成了信息孤岛。信息孤岛导致信息的重复输入和多口采集,影响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正确性,除此以外信息孤岛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反馈,影响业务的顺利开展,这样各类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局部的信息不能提升为管理知识,决策支持受之影响巨大。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资金紧张

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M集团公司应用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集团每年用于软件购买、后期维护、升级换代、项目研究、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支出量大,而受煤炭市场持续下滑影响,集团利润大幅下降,销售回款困难,资金严重短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总之,集团仍存在财务信息分散、收集共享不易等管理问题,欠缺严谨的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对集团决策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克服财务信息化中的这些难点是为集团公司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准确信息的前提。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合理化建议

(一)实现集团内部财务信息联网

针对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软件分别在不同局域网内运行的现象,需要对第四代“企业之魂”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利用互联网实现下属各单位和集团本部财务软件联网,通过统一标准的财务核算系统,依据集团会计核算办法对集团及各下属单位的会计科目和经营业务进行准确核算,编制财务报告,记录和跟踪各单位业务情况,为集团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二)完善财务信息管理子系统功能

在会计核算系统实施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建立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成本控制体系、资产管理体系等管理模块。

1.构建高效有序的集团资金管理系统。集团总部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用资金预算、结算流程、实时查询等手段,可随时掌握、控制下属单位的资金运营行为,摸清整个集团的资金营运状况,将分散在各家银行的账户统一集中管理,进行内部资金调剂,加强企业微调整合。通过资金管理系统的网上银行系统,可以与各大银行接口处理系统、ERP接口处理系统集成,将企业网络、结算中心网络及商业银行计算机网络联成一体。集团通过内部网络或公共网络与结算中心联网结算,可以进行网上付款、网上查询、网上收款、网上对账等。企业与结算中心通过集团内部网络和公共网络与外部商业银行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实现真正的资金结算。结算中心电脑系统与银行电脑系统自动进行对账,并报告对账结果。结算中心可随时查询在银行的账户余额和明细,以及下载对账单,方便与银行对账。

2.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预算管理是处理集团与功能部门和各产业单位在财务资金上的集中与分散、在财务管理权限上的集权与分权的相互关系。集团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集中预算管理可以满足集团公司对下属各单位预算的实时监控、实时分析的要求,能够随时掌握整个集团的预算执行情况。

3.建立经营绩效管理系统。在财务信息实时、准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准确核算各单位、各部门的收入、成本、利润等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并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各会计期间的会计指标,在煤炭行业效益不好的当下更好地改善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内控体系建设

通过明确内控流程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与关键科目的关系,使内控流程的贯彻执行得以常态化、固定化、信息化;通过进一步完善财务系统达到跟踪监督内控事项的执行过程和最终结果,为集团内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这样能够完整地体现企业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集团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制定风险评估策略,从而全面提升集团的风险应对与管理能力。(四)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功能财务业务一体化通过ERP系统将集团的业务信息自动转化为对应的财务信息,并实时与财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通过特定的规则将业务信息转换成财务信息后,系统即可实时高效地转换成财务信息。这样,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实现了一对一映射关系,完成了数据实时变动及监测,真正达到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无缝连接”。集团各部门之间、各种业务之间的分工更加细致,同时,系统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数据的实时传递与共享,减少了数据的重复处理。这不仅提高了公司内部流程的运作效率,而且消除了公司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信息孤岛现象。

(五)强化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建设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9

为推进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加快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进程,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协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于2008年6月20日在北京举办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座谈会。此次活动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会议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助理于施洋主持,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梁燕副主任到会致辞,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王安耕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情报专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委会徐如镜副主任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建共享”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江源富博士就“电子政务中的跨部门信息共享”做了主题发言,同方知网政府科研事业部总经理谢磊以“CNKI信息资源保障系统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为题做了发言。为了更好地促进与会人员的交流,座谈会还安排了两个案例介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那英军、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王辉分别做了水利部与交通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案例介绍。与会代表还深入讨论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最新热点、焦点进行了交流。

来自部分中央有关部门,省、市、自治区分管信息化工作的负责同志等6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河南省信息化条例》将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信息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河南省人大十一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河南省信息化工作从此有了第一部相关地方性法规的保障。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行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信息化建设中,河南省也面临着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如定位问题、信息化建设投资建设管理问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等。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立法,从全省的大局出发,做好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规范管理工作,优化信息化发展的法制环境,统一和提高全社会对推进信息化的认识,凝聚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条例》对于加强河南省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此,河南省信息化建设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条例》共八章四十六条,内容涉及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安全保障,以及相关管理活动。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应当加强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协调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和处理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公共基础信息库。

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二期工程正式通过验收

经过历时四年的建设,天津电子政务专网二期工程于2008年7月3日通过验收,标志着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全面建成。电子政务专网的正式建成,实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高检、高法六大机关的高速互联和各部委办区县局的宽带接入,实现了政务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标志天津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根据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总体规划,天津市于2004年起相继开展了电子政务专网一期、一期扩容、二期启动和二期工程建设,分阶段完成了专网建设,并于2007年底整体竣工。共建设光缆路由3400芯公里,核心交换能力达2.5G,节点单位千兆互连。电子政务专网覆盖全市副局级以上单位385个,其中,市委系统51家,人大系统19家,政府系统105家,政协系统19家,检察院、法院系统7家,市级机关、中央驻津单位、社会团体单位43家,高校27家,科研院所5家,宣传口单位6家,金融系统10家,大型企业集团62家,中央驻津院所31家。该工程的建成,完成了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工程规划总体建设目标,形成了天津市统一的电子政务顶层网络平台。

专网建设以来,天津市一些重要政务部门已经基于专网建设了各自的业务系统,已建成和在建的包括市委、市政府、统计、审计、市委组织部、建议提案、复议等15个业务系统,涉及副局级以上部门123家,解决了各部门纵向业务网络的建设和带宽不足等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各业务单位网络重复建设的现象,节省了大量资金及网络设备和人员维护的投入。

据初步估算,目前基于专网开展业务系统,如果各自建网,仅路由线路年租金就近120万元。

同时,专网的建设还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专网,天津市率先实践了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为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了重要支撑,实现编目、定位的政务共享信息900类近7万条,获得了国家相关 主管部门的认可。专网搭建了全市统一的企业信息交换平台,有效地促进了跨部门、跨系统的业务协同,实现了15个部门近190万条数据的交换共享,对于堵塞监管漏洞、促进财税增收,加强市场监管提供了数据依据。

“公共财政改革与部委财务信息化”交流会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改革创新中的实践,交流信息技术条件下财务管理创新的经验,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于2008年6月26日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了“公共财政改革与部委财务信息化”交流会,此次会议由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主办,北京用友政务软件公司协办。来自中央20多个部委、局机关分管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40余名同志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国家行政学院江源富博士主持。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梁燕副主任到会致辞。财政部《中国财政杂志》秦中艮副总编辑做主题发言,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表示信息化是提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基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白景明副所长对公共财政体制和管理方面的宏观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财政部行政政法司龚世良处长做了“精细、科学――中央部门财政管理改革”的主题发言。他从微观的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中央级财政改革的支出控制和财政部加强资产管理的同时进行的一些改革探索。

此外,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管延斌做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管理项目”的主题发言,和与会嘉宾分享了近年来商务部在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专项资金的使用以及规范公共商务信息服务项目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和体验。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篇10

关键词:网络化;财务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会计网络化的概念

会计网络化是指以电脑网络技术作为基础,把财务管理作为核心,在互联网环境下提供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全新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从实质来说,会计网络化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其主要目的是要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报账等会计工作,并且替代部分由人脑来处理的会计管理和决策。

二、会计网络化下财务管理信息的表现

(一)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会计网络化信息系统是以电子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起其各分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协助的关联关系,由此实现财务信息的资源共享,在确保财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要注意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隐私性。

(二)财务信息及时、准确。在网络化的财务信息系统中,企业财务人员是在一个相对开放性的财务网络上处理企业各项财务事项。通过网络化实现会计处理,财务处理工作的方式等都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网络财务从过去的财务人员手工的、封闭的工作方式转变成了在网上进行财务审批,在线审计,在线记账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通过网络大大提升了财务处理程序,使财务信息实现了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财务信息的多样性。在现代化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采用在线管理和集中管理两种模式,共同支撑着企业的整个管理。网络化实现了在短时间内、高效地达到数据整合的方法,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化处理和分析,实现整体业务的共同发展、及时控制、科学预算,使企业发展更加现代化,决策更加科学化,业务更加智能化,让信息充分的被企业经营所利用,进而提高企业收益率,保障企业的高速健康发展。

三、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在会计网络化下,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成为必然。多年来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多种多样,但在改革后依然存在着很多弊端。财务管理制度是维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是会计网络化实现的重中之重。现在很多企业在进入会计网络化后,对财务管理制度尚不重视,相关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应有的责任感。而在企业管理上,企业缺少相关责任与管理观念,在财务调节工作上发生很多问题,有损企业利益。从此看来,在会计网络化形式下,企业应转变观念,提高对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完善企业机制,实现与时俱进,使会计网络化达到最佳的效果并更好的为企业所服务。

(二)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为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数据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会计信息数据出现虚假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起以网络财务集中运营与管理前提下的,以整合财务资源为基础条件的,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对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内部审计制度。

(三)信息载体的改变。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了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的相结合,不仅仅充实了会计业务工作上的内容,而且也更大程度上的促进了会计业务具体化的形成。快速发展会计网络化,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把企业和客户的具体要求作为出发点,并根据企业和客户的实际需要,不断的对网络财务系统进行开发,完善网络财务系统的实际操作性,以网络为主要传输手段,为数据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可靠、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进入到会计网络化后,财务人员的办公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化技术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网络化会计操作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对计算机网络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熟练操作能力,把计算机网络与会计处理相结合,为会计网络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的财务人员办公都是手工操作,采用的工具主要以算盘、计数器和账本等,而会计网络化后财务人员的办公,转为计算机操作,大大降低了其复杂性和整顿了办公环境的整洁。

(五)财务办公和便捷性。在会计处理工作进入到网络化进程后,不用像以往一样拿着厚重的账本来处理各种会计事务,只需带着电脑,连接互联网络,使可以马上进行会计事务处理,大大的节省了办公空间和办公费用。在网络化的形式下,实现了远程报账、远程查询和远程审核等功能,财务人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信息,实现信息的资料共享,达到共同获得的目的。

(六)网络系统安全化。互联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也更为企业会计管理更来了巨大的变化。财务管理制度在相应的网络系统安全方面也应作出相应的必要手段,保证客户资料保密性和数据共享时的安全性、畅通性。对会计网络系统采用身份认证制和授权制度,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加强对账户口令密码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会计网络化的现实,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使会计信息成为传递快速、实践有效的信息。我们应当在会计网络化实施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和完善网络环境,将网络与会计两者更好的相结合,从会计电算化走向会计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改革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制度更好的为会计网络化服务,推动网络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邓珍玉.会计网络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金融会计,2011,12.

[2]李利军.谈完善网络财务管理的制度[J].商业研究.2010,02.

[3]陈林.网络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J].天津财经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