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法律培训十篇

时间:2023-10-02 16:54:37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1

着手开展工作。关键词:企业;普法;宣传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献标识码:A

一、成立普法组织机构

普法工作启动前,为加强普法工作的领导和决策,顺利开展普法依法治企工作,公司成立以公司主管负责人为组长,各主要部门为组员的专项工作委员会。使公司每个岗位员工应熟练掌握本岗位工作涉及的法律风险源点、风险防控措施、法律责任后果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公司应同时组织编制制度,印发相关法律宣传及法律风险控制制度。同时,以制度内容明确宣传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各主要部门负责执行人及实施人。

二、普法工作制度先行

公司普法活动期间,可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建议结合公司实际工作要求,适时为普法活动所需,调整相应规章制度修定相关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做为普法活动的前提及内容之一的公司规章制度着手,制定公司规章制度建设三年规划和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实施细则等内容,明确公司规章制度建设目标,建立起与公司经营管理相对应的结构合理、内容完整、功能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梳理公司制度、修订规章。制度梳理应履盖公司经营管理的各领域,初步形成企业经营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的管理格局,为依法治企提供制度保障。

三、普法宣传全方面开展。

(一)集中培训 普法宣传有重点。普法工作贵在坚持,公司需要坚持不懈对其各类负责人、关键岗位和法律业务相关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依法治企的能力。

各类负责人学法日常化。公司建立了各类负责人中心组学习制度,不定期的进行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学习。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认识,普及法律知识,开展多种形式普法活动。开展公司普法教育视频系列讲座、网络讲座、集体集中培训、会议等方式宣传法律知识。内容应包括涉及企业运营及当前敏感法律知识,如:反垄断法、营业税改增值税、用法律智慧经营企业等方面。讲座就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紧密相关,指导性强的内容进行开展。

(二)岗位学法常规化。

公司每年都对投资开发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在培训中讲解法律基础知识,分析当前油库、油站投资开发的主要疑难法律问题,探讨新型投资开发方式,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公司每年还对公司营销经理以及股权企业委派高级管理人员(董事、经理)进行《公司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股权行权管理与董事、监事履职能力培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治企的能力。

普法工作,公司法律专职人员除自身加强法律学习以外,还对公司基层兼职法律管理人员加强培训。针对基层法律管理人员均为兼职的具体情况,也采取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如:门户网站宣传培训、集体培训、一对一培训、“走出去”(到基层合同管理现场培训)、“领进来”(相关基层合同兼职管理人员到公司本部边办公、边培训、边普法)。保障公司本部及基层人员一定比例人数的普法参与程度。普法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采取重点普法培训。在公司范围内,举办全员参与普法机会的活动,挑选爱好者及普法优秀人员。普法内容向丰富性方向扩展,增加法律实务相关的普法内容,并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以期取得较好的预期效果。

(三)组织其他相关公司共同活动,普法宣传有特点。给合实际,与公司有业务往来或相关公司一道共同编辑普法宣传教材等活动,取长补短。

多形式多媒介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除了集中组织普法宣传学习以外,公司应充分利用公司已有的各种媒体、信息系统、黑板报、宣传栏、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宣讲法律条文,解读重点内容,营造浓厚的法律知识学习氛围,使员工通过一点一滴的耳濡目染,掌握越来越多的法律知识。

(四)及时预警,普法宣传有“时效”。

普法工作期间,对于国家出台的对公司经营管理有影响的法律法规,需及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提示。例如,在劳动合同法修订前,对于即将生效的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对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向公司相关部门发出劳务派遣法律风险提示,同时,也达到了使国家新法规及时得到宣传的效果。

(五)形式创新,普法宣传有“新貌”。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2

当今时代,知识爆炸,新信息、新思想、新知识层出不穷,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过渡时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法学更不例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八十年代初期在“法律工具论”理念下培养出来的法律本科毕业生,如果毕业后从来没有“充电”,那么,二十年后,很可能根本听不懂大学同学关于法律或法学的专业谈话。

面对现实,面对挑战,企图学习上一劳永……

对作为法律实践者的律师,不仅司法部领导强调过要“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懂科技”,而且在律师业务培训的制度设计上,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的“组织律师学习政治和法律业务知识,总结、交流律师的工作经验”这种法律顾问处(律师事务所)自行组织学习的做法,改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当中的“律师协会履行下列职责:(三)组织律师业务培训”即由律师协会组织律师业务培训的制度,从而不仅使该项制度法律化,而且提高了要求,加强了行业协会的监督,使业务更加落实到实处,避免了律师事务所组织学习的流于形式、缺乏监督、层次不高、培训资源不能共享等等弊端;此外,作为配套管理措施,1996年11月25日司法部《律师执业证管理办法》将律师“完成业务培训的证明”作为律师办理执业证年度注册的必备文件;2003年5月30日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执业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则明确要求律师“参加年检注册和律师培训情况”作为律师执业档案至少应当包括的材料,可见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对律师业务培训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上的逐步加大。

1997年3月13日司法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培训工作的通知》规定了现行的律师业务培训制度主要内容:每年度培训不少于40课时;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含有关司法解释)、与律师从事业务有关的经济、科技等领域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司法部和全国律协颁布的有关律师工作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律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方面的规章等等;培训方式为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律师参加境外培训和学历教育,亦可视为完成了本年度业务培训的课时;培训机构上由省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负责组织;凡未经刑事辩护业务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律师,不得出庭辩护;建立律师培训登录制度,从1997年度年检注册后开始,参加规定课时的培训作为律师注册的前提条件之一;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律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二、现行律师业务培训制度的缺憾

现行律师培训制度在向律师及时传播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理念(如知识更新、终生教育等等),交流业务经验,提高律师业务水平等等方面无疑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部处于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实施后而“急就章”出台的律师业务培训制度的不完善之处也是明显的(当然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从合法性、合理性及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角度反思、评判现行的律师业务培训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提高律师业务培训制度的效率、改革我国律师业务管理体制、促进司法行政部门依法行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现行律师业务培训制度似乎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过多地包揽了本属于律师

协会的法定职责,与早在1993年12月就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司法部关于深化律师工作改革的方案》当中即已明确的,要建立司法行政机关行政管理与律师协会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向司法行政机关宏观管理下的律师协会行业管理体制过渡的要求相左。

1997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明确将“组织律师业务培训”作为律师协会的法定职责,且并未限定一定是“省级以上”律师协会才有此项职责。而司法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培训工作的通知》则就律师培训事项不仅避开中华全国律协发号施令,而且,还将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组织培训的主要主体,且阻却了省级以下律师协会对其依法拥有的“组织律师业务培训”职责的行使。尽管实际培训中地市级律协甚至县级律协也在组织律师业务培训,但这就人为的造成了立法和规章的不统一,令各级律协处于尴尬之地。而由司法行政机关对培训学时、培训方式、具体培训内容等等细节进行过多的描写,则显然有碍“司法行政机关宏观管理下的律师协会行业管理体制”这一改革目标与理念的实现。

2、培训实行“一刀切”,缺乏起码的针对性,造成了培训对象上“培训过度”

和“培训不足”缺陷并存,不符合教育学基本规律。

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对律师的急切需求也就造成了我国律师队伍法律水平的巨大参差不齐,法律大专与法学博士共存,法律专业和非法律专业同在,地区差别更是明显,以致于立法和司法考试办法至今还在对“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者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这一本来就已经不高的起点进行  “地区变通”,弱化取得法律执业资格起码的学历要求。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量的法律大专生、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谓“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缺乏起码的量化要求,几乎成了“毫无意义的空气震动”)充斥律师队伍;同时,由于律师行业的相对工薪阶层而言的自由和高收入(当然也是高风险),连年来吸引了不少法学(律)硕士博士以及法学专家教授(兼职为主)加入其中。

按照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乃是教育效率和合理性基本要求。不分对象、不顾现实,一律同样的学时、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培训方式,似乎是犯了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早就批评过的“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错误,其结果必然造成培训对象上“培训过度”和“培训不足”缺陷并存,不符合教育学基本规律。

3、  有关“凡未经刑事辩护业务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律师,不得出庭辩护”

等刑事辩护培训内容实际上以抽象行政行为的方式剥夺了律师的刑事案件辩护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有关律师可以“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侵犯了律师的依法执业权。

注意到修正后的199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律师执业当中极有可能会遭致公、检不配合甚至职业报复的历史背景,也许司法部当时确实是出于对律师的一片关爱之心而有此规定,从情理也可以理解。果真如此,则乃是司法部针对律师执业当中极有可能会遭致公、检不配合甚至职业报复这一顽症开错了药方。以抽象的侵犯律师依法执业权的违法行政规定来对付司法机关在律师执业过程中而进行的具体的侵害律师执业权的行为,不仅让律师执业权遭受了双重的侵害,而且付出十分沉重的法治上的代价。

4、  所谓建立律师培训登录制度、参加规定课时的培训作为律师注册的前提条

件之一的做法,尽管符合行政效率原则,有其合理之处,且有司法部部门规章可资参考,但法律依据不足。

司法行政权作为行政权的一种,是“法无明文规定即不可为之”的公权力;而与其相对应,律师执业权则是属于私权利之列,“法无明文规定即不受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对公民取得律师执业权的积极要件乃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具有律师资格;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品行良好”;消极要件主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  以及“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律师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期间,不得执业”。  除此之外,非有违法及违反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并受停止执业、吊销律师执业证书之处罚者,已经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其执业权利不应受到法外限制。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明确“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但是,这种“指导、监督”权力必须以法律为界限。换言之,离开律师法的规定设置律师执业证书注册制度以及实行参加规定课时的培训作为律师注册的前提条件之一、未经注册的律师执业证书无效的做法实际上背离了律师法有关律师执业消极条件的规定,在限制了律师执业权的同时为司法行政部门自我扩权创造了条件。因此,尽管这种做法客观上很符合行政管理上的效率原则,有其合理之处,但严格说来这种没有法律根据、自我扩权的规章本身的合法性就令人怀疑,其法律依据并不充足。

5、  忽视了律师学历的差别而规定的学历课时认可制度缺乏公平,不分学历状

况而笼统规定“律师参加境外培训和学历教育,亦可视为完成了本年度业务培训的课时”实际上是促成了低学历免律师业务培训的做法。

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起码学历一般应为本科学历,2002年1月30日司法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律师工作改革的若干意见》也要求“力争到2006年底除个别地区外,使45岁以下的律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可见达到本科学历乃是法律要求、大势所趋。在此情况下,如果将为“本科达标”而进行的学历教育的课时“视为完成了本年度业务培训的课时”,则显然是相对加重了已经达到本科,甚至法律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律师的培训负担,减轻的恰恰是应该加强培训的大专学历者的培训义务,如此“鞭打快牛”式的“反向免培训”的做法,忽视了对谁更该加强律师业务培训、对谁更应该减少或者免除常规的律师业务培训这一显而易见的道理,不仅极不合理,而且似乎也与律师业务培训的宗旨背道而驰。

6、尽管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初步消除了律师、法官、检察官三者在职业资格准入上的法律障碍,但在业务培训上依然是各自为政、自我封闭,不利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化。

三、  完善现行律师业务培训制度的几点构想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我国律师师法的有关规定,并参照“司法行政机关宏观管理下的律师协会行业管理体制”这一律师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及目前据称已至攻坚阶段的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的实现,对完善我国律师业务培训制度提出如下构想,供律师协会与司法行政部门决策时参考。

1、  根据现行律师法的有关“组织律师业务培训”系律师协会的职责的规定,

在司法部的指导、监督下,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按照其章程的规定,制定《律师业务培训指引》或类似行业规范,指导各级律师协会依法组织律师业务培训工作,改变现行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培训工作的通知》言不正、名不顺的尴尬局面。

2、  针对律师学历、资历、水平的不同,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分级规定每

年律师应完成的培训学时和培训方式。

其中,对于没有取得法律专业本科学历或其他专业硕士学历的律师(可称为“重点培训人员”),应加大培训学时,每年至少应为96学时(即平均每月培训不少于一个工作日)且培训方式应为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非自学方式,切实提高律师业务素质。

对于其余人员,即达到法律本科但未获得相应的法学教研或律师系列副高级以上职称者,或虽有硕士以上学位但不具备法律系列本科以上学历者(可称为“一般培训人员”),每年的律师业务培训学时至少应为目前的40学时且培训方式应为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非自学方式。

对于已经取得法学(律)硕士以上学历、或法律本科以上学历且获得法学教研或律师系列副高级以上职称者(可称为“实质免培训人员”),可不要求具体学时、不限定具体的培训方式,允许其自学。之所以称只为“实质免培训人员”而不实行免培训制度,乃是至少在理念上应体现“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生教育体系”的要求。

3、  对于不具备国民序列教育本科学历(主要是部分不具备本科学历的“重点

培训人员”)、为达到国民教育序列本科学历而参加学历教育学习的律师,不得抵扣律师业务培训学时。

对于其他类型的学历教育,如已经具备非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参加非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学时,同样不得抵扣律师业务培训学时,理由是首先应当鼓励律师取得法律系列本科以上的学历。

此外,如已经具备法律本科学历、攻读硕士以上学位的;或具备非法律专业本科学历、参加法律(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学习的,可以根据有效学习单上记载的学时,抵扣律师业务培训学时。

4、  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得在律师业务培训的规定中违法限制律师的

执业权。诸如“凡未经刑事辩护业务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律师,不得出庭辩护”之类的侵犯律师执业权的规定,应该坚决予以摒弃。

5、  鉴于律师执业证书年检注册制度并无法律规定,从而建立律师培训登录制

度、参加规定课时的培训作为律师注册的前提条件之一的做法就更显得“合理不合法”。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乃是必然趋势,为避免司法行政机关可能因“合理不合法”所带来的“好心没好报”,也为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司法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意识,应尽快确认律师执业证书年检制度的法律地位,将其写进律师法。这样年检时所需的有关材料如律师业务培训证明可以顺理成章地通过司法部规章来作具体规定;同时,也和2003年8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所规定的“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前瞻地衔接起来。否则,仅仅以“律师执业证书年检制度乃是律师执业证书这一行政许可具体规定”为由,进而在法律明文规定的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的应当提交的文件(申请书、律师资格证明、申请人所在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实习鉴定材料、申请人身份证明的复印件)以外增加其他文件、从而实质上提高了许可发放律师执业证书的法定要求,是很难在合法性上自圆其说的。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3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着眼于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以完善制度体系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为我市“十二五”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教育培训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规范化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培训理念、模式、内容和方式不断创新,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科学化水平大幅提升;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广大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提高,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本领显著增强;教育培训成效进一步彰显,教育培训工作在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促进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在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同时,重点进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的培训,重点进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训,重点进行党的知识、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的培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二)加强履职能力培训。重点围绕七个方面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围绕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开展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和新颁布法律法规专题培训,使全体干部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掌握和运用法律政策的能力,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围绕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大力开展与司法行政工作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规划、新技能等岗位必备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着力提高司法行政干部业务工作能力。围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组织干部学习和掌握社会管理知识、相关理论和科学分析社会形势的方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围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大力开展司法行政人员信息化实践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培训。围绕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大力开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和掌握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法和手段。围绕不同岗位履责的需要,大力开展专业化培训和技能训练,其中劳教人民警察法律、管理、教育、心理学、信息工程和医学等核心专业人员比例要有所增加。围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大力开展能力拓展培训。

(三)加强文化素养培训。根据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加强现代经济、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加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训,加强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知识的培训,提高广大司法行政干部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四)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以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的公信力。重点加强劳教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培训,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列入干部教育初任、任职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纳入省司法厅每一个培训班次计划。“十二五”时期,全市司法行政干部将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6个学时。同时,建立职业道德培训长效机制,将职业道德培训作为长期培训内容。

(五)加强培训指导监督。进一步加强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其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重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各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考核职责。行业协会在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法律服务工作者培训。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培训制度。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信息管理制度,将干部基本情况、参加培训情况、培训需求、培训考核等内容纳入信息管理,纳入每年干部统计培训情况信息内容,推进培训管理信息化。重要培训情况纳入干部人事档案。

(二)科学设置内容。根据司法行政机关“三支队伍”的不同岗位特点,明确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内容,提高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重点培训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提高业务知识和能力,特别是掌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和科学管理、公共服务、组织协调等本领。重点培训劳教人民警察公正廉洁执法能力,切实提高执法能力、教育改造能力、维护监所安全稳定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劳教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重点培训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诚信执业能力。同时,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以干部培训需求为导向,加强政策理论、履职能力、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党性修养等内容培训,不断完善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体系。

(三)创新培训方式。大胆创新,探索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式,开展拓展训练、学员论坛、观摩讲评等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鼓励相互学习,探索跨地区、跨部门合作培训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培训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培训信息资源的有效集成、高效流动和低成本使用。省厅将逐步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学习网”培训平台,开展干部在线选修、自主择训、在线考试,切实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质量。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监狱、劳教所、县(区)司法局等司法行政基层单位的开放、兼容、共享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各单位负责培训职能部门要加强联系和交流,提高协作意识。

五、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各单位要树立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最优效益的投资理念,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能部门要在党组(党委)领导下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能,切实履行好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职能。业务部门、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和干部所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协调。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保证重点培训项目支出,确保培训经费到位。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4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4年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企业职工法律培训体系的建立与模式研究”(2014-083)成果论文。摘要:企业经营就是经营包括市场层面和法律层面的各种风险。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大多来自企业员工行为。加强员工法律培训有助于增强员工法律意识,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企业应当着眼于建立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员工法律培训体系,因岗而异,提高员工法律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企业岗位培训计划应当由岗位范围、培训必要性、培训内容、职业法律风险、所涉法律法规等部分组成。涉密岗位、市场营销岗位、生产管理岗位、人力资源岗位等是企业员工法律培训的主要岗位。

关键词 :企业经营 员工教育 法律培训 风险防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行为越来越严格地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法律已经全面渗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企业经营就是经营包括市场层面和法律层面的各种风险。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行为,而企业行为是通过各个层面的员工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规范企业经营管理,防范化解企业法律风险非常重要。

一、员工法律培训的意义

第一,员工法律培训有助于增强员工法律意识,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法制文化,建立公司内部治理的良好秩序,确保公司自我协调运转,避免企业运转、生命维系于法人代表个人。

第二,员工法律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某些业务如营销合同的签订实际上绝大部分是对法律知识的运用。如果员工不懂相关的法律知识,则难免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隐患,重大的合同风险甚至可能会给企业生存带来威胁。

第三,员工法律培训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手段,员工法律培训有助于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是经营风险。风险的防范和抵御需要企业上下员工的同心协力。员工法律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风险辨识能力和预防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第四,员工法律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需要。通过对员工进行较为系统的针对性法律培训,能够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目标。

二、目前员工法律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一些企业对员工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员工法律培训更是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对员工法律知识培训讳莫如深。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员工培训的意义,对内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培训体系。许多企业员工法律培训存在空白。经常做一般法律培训的企业只有两成多,做专业法律培训的企业不到两成,六成企业从未做专业法律培训。企业主把员工法律意识的提高看做是自己的敌人,担心员工法律意识增强后会给企业管理带来困难和不便,对员工法律培训的内容、意义存在误解。

第二,企业员工培训多偏重于业务培训,而忽视法律培训。多数企业往往将提高业务能力作为员工培训的唯一目的,没有认识到员工法律培训对业务培训的促进作用。法治社会下,企业业务关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引导。在具体的业务领域中,都有相对应的法律规范和法律问题。法律意识能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如销售岗位的员工,具备和了解合同法的相关知识是其开展业务的必要基础。如果员工仅了解具体业务内容,而忽视了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久而久之,迟早会演变成企业的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

第三,目前的员工法律培训表现为随意性强、体系性与业务针对性差。目前一些有意识的企业在对员工开展法律培训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培训随意性强。往往是人力资源部门根据需要临时安排,有时甚至是为了完成某些培训任务。在培训安排上没有考虑前后法律培训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一些企业进行的培训是一种盲目的救火式、应急式培训。二是体系性差。没有从宏观上把握本单位业务领域所涉及的主要法律体系。三是针对性差。法律培训脱离业务培训,与业务培训缺乏紧密的结合,实效性差。

三、建立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员工法律培训体系

企业根据内部分工往往划分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同,所对应的法律风险也不同,员工所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法律知识也不同。但有时不同的工作岗位也可能会面临相同的法律风险,如研发部门和市场销售部门都面临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员工法律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必须建立因岗而异,以业务需求的导向的法律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设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据此,我们将主要以企业岗位分工为基础,制定不同岗位员工的法律培训计划。每个岗位的培训计划应当包括岗位范围、培训必要性、培训内容和职业法律风险。岗位范围主要确定本企业内部符合该岗位特点的部门和人员,以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必要性是要让培训主体和培训对象了解本次培训的必要性和意义。培训内容是确定本岗位培训的主要内容,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职业法律风险是岗位员工在具体业务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包括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和自身的法律风险。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自觉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企业和员工自身法律风险。企业员工法律培训可以参照下列形式制定培训计划:

四、分岗位的员工法律培训体系内容

1.涉密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1)培训的必要性。涉密岗位是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岗位,有时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一方面企业要依法研发技术,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要做好本企业的专利申请和商业秘密保护。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往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的涉密岗位人员必须具备保密意识,掌握本企业涉密事项的管理流程。

(2)岗位范围。涉密岗位的确定是确定培训对象的前提。不同类型的企业涉密岗位是不同的。很多企业对自己的涉密岗位并不清楚。这是对企业商业秘密范围不了解导致的。通常情况下,高新技术型企业的研发部门、销售型企业的市场销售部门、生产型企业的采购部门、各类企业的财务部门等均属于企业涉密岗位。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骨干人员和关键技术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涉及企业客户信息、进货渠道及价格的市场营销人员和采购人员;掌握企业核心财务信息的财务人;能够涉及经营决策、经营信息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些岗位人员均属于涉密岗位范围。总之,要按照以岗定人的原则确定涉密人员的范围和涉密法律培训对象。

(3)培训重点。涉密岗位最主要是确保员工不会泄露本企业商业秘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因侵害竞争对手商业秘密而带来的诉讼纠纷。因此,涉密岗位最重要的是建立员工的保密意识、完善企业保密措施等。重点培训内容是:商业秘密的含义、特点、范围;商业秘密的保护;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确定本企业的商业秘密范围,集中学习本企业的保密措施和保密规则。企业应当建立自己的《企业涉密人员管理规定》,确定本企业涉密岗位和人员范围、涉密人员职责、涉密人员管理、密级规定、保密措施、脱密程序和脱密期等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特点、种类,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构成和责任。侵犯商业秘密的典型案例。

(4)职业风险。涉密岗位员工的职业风险主要表现为擅自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和在工作中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责任。主要是:一是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可能对本企业承担赔偿责任;二是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侵权责任法》可能对其他企业承担侵犯商业秘密的赔偿责任;三是依照《刑法》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5)涉及的法律法规。涉密岗位法律培训涉及的法律法规有:《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合同法》、《刑法》中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相关规定。

2.市场营销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1)培训必要性。市场营销岗位是企业对外发生业务关系的主要岗位,企业风险也多发生在这个环节中。因此,加强市场营销岗位员工法律培训,对增强员工业务能力,预防企业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2)岗位范围。市场营销岗位主要是对外代表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签订营销合同的岗位,主要是销售部、采购部等部门。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可能涉及合同的签订,如后勤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因此,凡是对外发生合同关系的岗位都可以纳入本类岗位培训。

(3)培训重点。与市场营销岗位相关的法律技能主要是《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合同主体审查、合同条款拟定、签订程序、合同履行、合同变更、违约责任的设定、诉讼时效、争议管辖权的约定、合同审查、合同履行中的监控、合同诈骗防范等。其他如营销商业秘密保护、营销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担保法、公司法、招投标法等知识。实践中,除了要重视合同文书的签订、保管,还要对履行中双方对合同的变更记录及时登记保留,如口头变更的及时签订《补充/变更协议书》;通过电话变更的可以做好电话录音;采用数据电文的及时保存聊天记录等信息。建议企业建立自己的《合同管理流程》,从签订审批、法律审查、履行监督、变更审查、争议解决等几个环节制定。对市场营销岗位员工及时进行合同管理流程培训。

(4)职业法律风险。市场营销岗位员工的职业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签订合同过程中遭遇合同诈骗;如果是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可能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同时,在采购、销售款项的回收管理中,可能涉及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行为。在市场竞争中,也可能因商业贿赂而引发犯罪。

(5)涉及的法律法规。市场营销岗位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有:《合同法》、《担保法》、《招投标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职务侵占或贪污罪、挪用资金或挪用公款罪、受贿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行贿罪或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

3.生产管理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1)培训必要性。对生产型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企业的中心活动是有关生产。生产环节中的安全、卫生、环保、产品质量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如果生产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对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如因毒奶粉而导致的三鹿倒闭事件。因此,生产管理岗位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非常重要。

(2)岗位范围。生产管理岗位并不仅仅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员工,而是指所有与企业产品生产相关的部门管理人员。一般是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原材料供应、生产组织、生产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的人员,如负责组织生产的高层管理人员,原材料的采购部门,生产车间主任,存贮部门管理人员,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等。

(3)培训重点。生产管理岗位员工培训主要是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内容。本岗位员工法律培训的重点是产品质量要求以及产品质量不合格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包括可能带来的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企业应该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并把这种产品质量标准的实现进行流程化操作。建议企业制定本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包装、检验、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并把对这一标准的学习作为生产管理岗位培训的重点。

(4)职业风险。生产管理岗位的职业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不合格给企业造成对外合同上的违约责任、对消费者的损害赔偿责任、企业安全、卫生方面的事故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员工个人对企业的赔偿责任。因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事故还可能承担刑法上各种重大事故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三鹿毒奶粉事件中有关的采购、生产管理人员被依法追求刑事责任即是此类风险的典型表现。

(5)涉及的法律法规。本岗位法律培训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有:生产安全卫生方面的:《产品质量法》、《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环保方面的:《环保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刑法》上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等。

4.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1)培训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要设置的岗位,该岗位负责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劳动纠纷处理等,是夯实企业发展基础的重要部门。

(2)岗位范围。本岗位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分公司、分店的负责人也是本类培训的对象。

(3)培训重点。人力资源岗位的培训重点是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劳动关系中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司规章制度,工会法律制度,工伤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养老、医疗、生育、失业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办事流程,劳动争议的处理,包括掌握劳动仲裁程序、劳动诉讼程序,一审诉讼、二审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

(4)职业风险。人力资源岗位职业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招聘中招聘公告拟定涉嫌就业歧视、对求职者审查不严导致的欺诈、劳动合同范本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公司规章制定程序违法导致无效、社保缴纳不及时导致的罚款、为他人开具虚假劳动关系、收入证明等。

(5)涉及的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培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有:有关劳动关系订立、履行方面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等;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如五险一金的相关规定;有关女员工和童工保护的相关规定;有关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5.其他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除了上述岗位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行政管理岗位等岗位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法律培训。其中财务岗位人员主要是涉及财务制度、财经法规的培训。在职业风险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应注意预防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等犯罪行为,法律培训应注意加强此方面的警示教育。行政管理岗位人员则需加强公司治理培训,掌握公司法关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程序,为公司依法运作提供保障。

总之,员工法律培训对企业而言是一种长效投入,成功的关键是要与员工业务能力、岗位职责相结合。法律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是判断员工法律培训体系良莠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蒋吉成.探讨企业员工培训[J].企业导报,2009(10):163-165

[2]文新贵.浅谈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企业导报,2012(4):158-159

[3]杨悦.关于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律适用,2012(4):120-121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5

我于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被聘任为公司法律事务部主管,全面负责公司法律事务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注意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践,积极提高法律事务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并以较高的责任感对待公司版权所有每一项法律事务工作,获得了各公司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在聘期内较好地完成了法律事务部的各项日常工作及各公司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

在这一年的工作当中,法律事务部在负责各公司合同审查、案件诉讼、纠纷处理以及内部培训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年月底,共审查、起草合同、协议类文件余份;办结民事诉讼案件件,另有民事执行案件件仍在处理中;根据公司实际需要依法出具各类法律建议类文件和法律意见书份;根据公司内部制度建设的要求审查、起草各类规章、制度、文件等共计余份;起草、审查对外交涉函件余份,受理公司内外口头法律咨询若干;参与公司处理员工离职纠纷起,并积极参与处理公司紧急突发事件。

一、在本年度聘期内,共办结民事诉讼案件件,均为以公司为诉讼对象的公众责任险诉讼案件,上述诉讼案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一起案件与公司客服部同事一起积极协调,使当事人赶在××年春节前如数拿到了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确定的赔款额,避免了因当事人春节前在客户办公场所纠缠而给客户造成负面影响,一起案件通过诉讼大幅降低了赔款额,达到保险人认可的数额,另一起电击致人死亡案件中,与××公司委托的律师一起通过二审(一审败诉)诉讼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审,得到了客户法律事务部的好评。

二、民事执行案件件尚在办理中。×××公司股票过户案由于最初×××在深交所开户时股东名称报送错误,造成暂时无法依据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过户至×××公司名下,近期正在与×××集团证券部协商由其负责协调深圳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变更法人股股东名称,其后再由法院工作人员至深圳办理强制过户手续。××公司员工×××劳动纠纷执行案根据领导指示已经要求执行法院暂时中止

三、合同审查、登记

截止××年月日,各公司经我部门起草、审查的已生效合同、协议类法律文书余份,涉及××、××等公司。

在起草、审查法律文书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部分合同的谈判及纠纷处理活动,体现了全面参与的原则,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公司的权益。版权所有

继去年审定了部分合同示范文本后,今年又联合各相关部门根据各公司的业务需要审定了多份合同示范文本,对各公司规范签订有关合同提供了依据,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强化合同管理力度,我部门根据上一年度审计部门对合同管理工作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统一了法务部、财务部、档案室三部门合同编号,改变了公司原有的合同审查及存档管理模式,解决了一些合同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三、法律建议、咨询和内、外部培训

为了实现法律事务部对各公司法律服务的职能,今年加强了法律建议工作,针对各种实际问题和新业务,先后法律建议类文书份,口头解答各公司及工作人员的法律咨询数十件。另外还根据公司制度建设及完善的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公司规章制度的起草和修订。由于公司涉及业务范围较广,依法经营又是公司一向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加强对公司法律风险的预防和法制宣传教育,我部门根据各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对××、××等公司员工进行了多次专项法律培训,共计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次,累计培训课时小时,累计参加人数多人次。此外还参与了××公司业管部对客户的保险业务培训。

四、参与处理公司紧急突发事件

今年以来××公司和××公司出现涉及公司声誉的突发事件,部分××公司客户利用易好通可异地使用的特点进行各类诈骗活动,为避免××公司因此承担民事责任并声誉受损,我部门配合××商务一部迅速至×××公安局网络监察大队和××区公安局进行报案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公司由于个别业务员的不规范行为使公司声誉受到影响,事件发生后我部门多次陪同现代公司负责人至省电视台与当事记者及其上级领导就新闻事件进行交涉。

在过去的一年聘期中,由于法律事务部承担多个公司的法律事务工作,同时我又兼顾公司工会工作,所以在时间上有时不能兼顾,许多工作做的也不够细致、扎实,合同管理的制度及流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通过审计部门的审计和领导的批评也能反映出来。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我首先要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公司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和严密;其次,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员工的法律知识培训;对公司员工进行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培训不仅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法律意识,同时也能从根本上减少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最后,还要不断加强和更新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建设日新月异,新的法律法规层出不穷,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结构,增强自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才能跟上社会和公司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司。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6

1.1 法制教育是员工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同家庭、个人一样,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员工首先是社会成员,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其次才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开展对员工的法制教育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守法公民和法律践行者。法治社会是由法律主导而不是个人或权力主治的社会,要使员工知法、学法、懂法,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最富有实效的途径是对员工的长期法制教育,无论从“素质教育”的意义上,还是从“普及法制”的意义上,唯有公司制度化、长久化地实施员工法制教育制度,才能有效担起培养“法治公民”这一历史使命。

1.2 法制教育是员工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首要要求就是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维护自身权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现代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必须有相应的调整手段和法律规则。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其中经济补偿功能是保险行业的立业之基,也正因为此项功能,保险又被称为“社会稳定器”。保险公司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及保险产品本身所具备的精密、复杂、格式化等特点,要求保险公司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样,才能充分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保险的社会功能。

由于保险公司仅是拟制的法律主体,其行为表现为员工的具体行为,公司依法合规经营的前提和基础便是公司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各项职业行为的法制化、规章化,员工自身专业要求与法律的关联更加紧密。《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不断修订,对保险人履行的各项义务要求越来越高,对保险公司员工在与客户订立保险合同、履行合同义务中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这种意识和素养的形成都有赖于保险公司日常对员工开展的法制教育。因此,法制教育是保险公司对员工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法制教育是员工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代生活也与法律息息相关。食品安全、医疗卫生、行车旅游等与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相比,与企业员工联系更为紧密。开展企业法制教育,不仅要对员工进行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性教育和企业经营领域、员工自身专业岗位相关法律规定的专业性教育,还要积极对员工开展与其日常生活相关的实用性法制教育,如婚姻家庭、投资理财、旅游购物、日常合同纠纷或侵权处理等问题,使员工在职场内是照章办事的好职员,在职场外是遵纪守法、具备法律文化素养、能够依法维权的好公民。此举是建设保险公司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既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人文关怀,提升幸福感和归属感,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做到三种不同内容法制教育的衔接、配合,产生合力,更好地发挥法制教育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2 保险公司法制教育工作的现状及不足

近几年,保险公司在员工的法制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在员工中开展普法教育,包括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对相关岗位人员开展“新规新政”培训,引导员工依法合规经营,各级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进一步增强。但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2.1 主观上不够重视

一些管理者和员工只关注经营指标和考核业绩,忽视对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学习,导致法制教育往往应付差事、流于形式,未形成长效体制机制。一些管理者认为,法制宣传教育与公司关系不大,没必要投入太多,即使开展法制教育,受众人数也非常有限,一般仅限于公司法务人员。重业务培训、轻法制培训,以管理制度替代法制教育,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现象。

2.2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即使有时开展一些法制培训,也存在针对性不强,与实际脱节现象,未能关注企业和员工的切身需要,未能进行深层次解释和拓展,不能达到帮助员工知法懂法、学以致用、规范自身行为、自觉依法合规的效果;或者内容过于抽象,不能解决员工现实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影响了员工对法制教育活动的兴趣,导致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2.3 教育形式单一

法制教育的开展往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对大部分员工,尤其是对青年员工来说,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育形式。

2.4 缺乏专业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工作

对于法制教育队伍建设的投入不够,在法制教育人才的引进上较为匮乏。而公司现有法务人员本身忙于具体法律事务,对培训的技巧以及培训内容的梳理和提升都显得不足,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效果和员工整体法律意识的提高。

3 对改进和加强保险公司法制教育工作的思考

3.1 指导思想方面

保险公司要自上而下开展法制教育,形成体制机制,把法制教育放在公司教育培训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位置,明确法制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要站在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紧密结合单位实际,针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好法制教育工作。其次,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公司要明确法制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将其与公司的整体目标、阶段目标、员工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保证法制教育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3.2 教育内容方面

保险公司法制教育内容应根据总体指导思想,确定年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重点开展与保险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要提高目前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首要任务便是各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实现保险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而这些都需要良好的法制教育作为前提和保障,这是保险公司法制教育的重点。因此,保险公司要围绕自身经营特点,加强对员工进行法制培训,提高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基本法律素质。《保险法》、《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侵权责任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等规范保险经营行为,明确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以及确定各种侵权责任的法律法规及相应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是产品设计和费率厘定的法律基础,是保险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所以与业务经营、风险控制相关的员工,都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熟知保险公司的权利与义务及被保险人依法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范围,确保公司依法合规开展保险经营活动。

其次,强化宣导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不仅是对投保人、被保险人的要求,也是对保险公司的要求。保险行业在社会上口碑不佳,一定程度上与诚实信用意识不强有关。一些保险公司员工误认为诚信原则只是单方面对客户的要求,没有意识到保险公司作为专业保险机构更应当遵守。要通过法制教育,增强员工的诚信意识,尤其在展业时,推荐的保险产品应当与客户的实际风险状况相匹配,避免因客户对保险认知的缺乏而选择与其实际风险不相适应的产品;对投保人的明确说明义务应当主动、积极地履行,不以客户是否询问为条件。要教育员工从以客户为中心的角度开展承保与理赔活动,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不能像诉讼中原被告双方那样对抗和对立。

第三,加强对保险条款的学习。保险条款约定了保险合同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保险经营活动的依据。由于保险条款类型多、内容繁杂、专业性强,有必要对销售人员和人、理赔人员进行深入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险公司准确推荐保险产品、充分履行明确说明义务,确保“不惜赔、不滥赔”的理赔政策落到实处。

第四,对公司法务人员要着重进行法律专业和法律精神的教育。要教育法务人员注重专业学习和研究,帮助法务人员吸收新知识和主流法律观点,提高风险防范和化解的能力,增强保险行业法务人员在社会上的话语权。教育法务人员客观分析诉讼案件,避免过分强调司法环境等客观因素,防止形成与法院等各方相对立的不利局面。

第五,定期开展典型、疑难诉讼案件剖析研讨。通过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处理中的得失、法院的观点等,有利于加深员工对条款和承保理赔实务的理解,有利于跳出自身从社会大众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条款和实务流程的合法合规性,准确评估我们的服务是否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有利于我们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

第六,开展涉及员工自身利益的法律培训。法制教育内容不仅要与日常生产经营相关,还要结合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与员工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法》、《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应当纳入公司法制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上坚持具体性、实际性和层次性相结合,从社会现实和广大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新的时代特征和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内容不同的法制教育。

在确定以上法制教育内容后,还要注意培训内容不能只是单纯、死板地罗列各种法律规范和文件,而应用较为简单和易懂的方式对这些规范和文件进行解释和分析,让广大员工看得懂、想得通,激发员工的兴趣;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如对于一般员工,法制教育内容应该与其具体业务操作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领导干部,诚信教育、依法经营教育则显得更为重要。

3.3 开展多种教育形式

一个好的形式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传统的宣讲、讨论之外,可以开展案例分享、模拟法庭、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方式,也可充分利用网页、电子显示屏、邮件、短信、微信等现代化手段和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广大员工参与进来,积极探索与学习内容相适应、易于干部员工接受的新型宣传教育方式,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要建立法律知识考试制度。考试也是重要的法制教育方式,除了对参加法制培训的员工现场组织考试外,还可定期分类别、分层级地组织考试,考试既可集中进行,也可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分散进行;既可采取传统的纸质考试,也可使用网络考试的方式,提高全员参与度,以考促学,增加员工法制学习的自觉性和持续性。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7

1、 依法治理、政府法律咨询工作开展较好。

2、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得一般,但存在无安排帮教工作经费。建议对内地少数民族地区能否安排安排帮教工作经费。

3、多年来。通过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全县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我县财政困难,法制宣传经费无法列入财政预算,经费投入缺乏,所以法制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建议为了更好的开展法制宣传工作,让全县各族人民都知法、懂法,经费上财政能否给予列入预算。

4、对司法所业务指导工作上。指导力度不够。建议能否解决经费问题,从而加大对司法所业务工作的指导力度。

5、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工作。

6、县刑释解教人员安排帮教工作开展较好。

7、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开展不理想。而我局又无培训经费,对基层法律服务所人员的业务培训较少,所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业务素质偏低,无法很好的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8、人民陪审员工作开展情况较好。

9、县还没有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10、县成立司法鉴定中心已有几年。主要是收费较高,宣传不够。建议能否降低收费规范。

11、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以来。工作开展较好,业务量有所提升。但由于上级补助的援助经费较少,而我县又属内地特困县,援助利息较大,所以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困难。

队伍建设方面: 

1.县司法行政系统共有干部职工53人(其中:局机关干部职工16人。律师事务所1人,法律援助中心1人)10个乡镇司法所8人,司法所长全部享受副科级待遇,10个乡镇法律服务所25人)其中:女干部职工有20人,男干部职工有33人;年龄层次:20岁至25岁5人,26岁至30岁7人,31岁至35岁17人,36岁至40岁5人,41岁至45岁8人,46岁至50岁9人,51岁以上2人;政治面貌:党员27人;知识层次:本科4人,大专34人,中专、高中13人,初中2人;专业结构:法律专业29人,其它专业24人。主要存在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偏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突出。

2.局队伍录用方式、人员来源渠道、流动情况原来主要是通过每年我局按有编缺人情况。人事局按每年全县各部门招考情况,分给我局名额后,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进行录用,但现在经常出现政府布置,司法局不知的情况,以及存在照顾的现象等。就连所与所之间人员调整问题上,局都没有自。建议严格按规定考试进人,对现有工作人员调整问题上我局能有自。

3.局队伍培训工作。多年来,局一直采取以会代训和局领导下到基层指导的方式进行培训,由于业务培训较少,全县司法行政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建议每年是否安排一点培训经费,加大队伍培训工作力度。

4.局队伍奖惩工作主要围绕我局制定的奖惩制度来进行。存在问题是制度是定了执行力还不够严。建议要提高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

5.局机关设有一个党总支(乡镇各所党员归乡镇党委管理)下设两个支部(机关支部、离退休支部)共有24名党员(其中:职党员13名。家属党员1名)1名党总支书记,2名党支部书记,党总支委员7人。平常局党总支组织生活能正常开展,发展新党员情况较好。

6.局在作风建设方面主要把贯彻执行《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对干部职工中存在各种违反纪律和纪律松驰的问题,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治理和防范,切实加以纠正,进一步严肃党纪政纪,确保政令疏通。存在问题是单位纪律时好时坏,干部职工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建议严格要求,加强纪律。范文目录网

7.局队伍建设方面存在进人关不严。无培训经费,外出培训机会少。建议严把进人关,加大培训力度,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

设施装备和经费保证方面: 建筑面积695.942㎡,其中:办公用房是299.16㎡,附属面积396.782㎡。除去会议室等,人均办公使用面积不到5㎡(办公室少,现有几个科室同在一个办公室上班)2局办公用房于年4月6日开工,年9月3日俊工验收使用,砖混结构,总投资为11多万元(局办公楼年已被县建设局鉴定为危房)3局属于独立办公,具有独立院落,但土地证、房产证目前还没有办理,因为土地当时属于征用、房产证也因

1.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解决我局办公用房紧张的局面。

2.局办公设备存在办公设备比较陈腐、老化。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投入。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8

一、训练目的和要求

(一)训练目的

公证岗位训练活动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增强公证公信力为根本要求,以实施《公证法》提高公证岗位专业技能为重点,围绕建设一支“坚持信念、精通业务、维护公正、恪守诚信”的高素质公证队伍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公证岗位训练活动,进一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内强素质,就是要通过开展岗位训练活动,使广大公证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得到新的提高,政治信念、法制观念、业务能力、诚信意识、服务意识、自律意识普遍得到强化。外树形象,就是通过开展岗位训练活动,进一步树立公证法律服务诚信为民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扩大公证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训练要求

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岗位训练目标,通过开展集中训练活动,强化公证队伍的“四个意识”:

1、责任意识。广大公证人员必须把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法律的正确实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认识公证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社会责任,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在公证活动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2、法治意识。广大公证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执业的观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公证活动的基本规定,把法律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公证活动之中。

3、规范意识。广大公证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实体和程序要求开展公证业务,不得随意扩大业务范围,不得随意减少办证程序,不得随意变更审查标准。

4、质量意识。广大公证人员必须把公证质量视为公证工作的生命,真正认识到公证质量是公证公信力的基石,公证工作职能作用的发挥应以高质量的公证文书为载体,不断增强质量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公证文书的质量,做到对当事人、对法律、对社会负责。

二、训练对象

**年开展公证岗位训练活动的对象是:区公证处执业公证员、公证业务辅助人员。

三、训练主要内容

根据《山东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年公证岗位训练活动实施意见》、《**市司法局关于开展**年全市岗位训练活动实施意见》和《**年全国公证岗位培训大纲》的要求,**年公证岗位训练活动侧重训练公证员和公证业务辅助人员从事公证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知识、宪法法律知识、公证职业知识、公证业务知识、公证技能知识、微机应用知识等。学习训练活动以《**年全国公证岗位训练大纲》为主要依据。

公证岗位训练要紧密联系我区公证工作实际进行。尤其是要联系公证执业中疑难、易错公证事项的研究;联系公证操作程序中薄弱环节的完善,联系公证行业微机信息管理统一规范,开展“四学一练”。即:学政治理论、学法律知识、学公证业务、学办证规则,练微机操作技能。使训练对提高公证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方法步骤

方法:公证岗位训练活动坚持“五个结合”,即:个人自学与单位助学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训练要求与岗位职责相结合,岗位训练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学习训练与考试考核相结合。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确保岗位训练活动取得实效。

步骤:公证岗位训练活动从**年7月1日开始,到**年10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7月)

按照市司法局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区公证工作实际,制定区司法局公证岗位训练实施方案,明确岗位训练活动内容和时间,并向全体公证人员传达,进行动员部署。

(二)实施阶段(8月—9月)

1、集中教育培训。以《**年全国公证岗位训练活动大纲》和司法部指定的参考书目为主要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公证人员集中学习和专题辅导,培训学时不少于40学时。组织参加市司法局举办的公证程序、执业技能、防范执业风险等方面的培训班,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2、开展知识竞赛和组织考试。区司法局将在组织学习训练的同时,按照岗位培训大纲,选择重点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出公证岗位技能能手。组织全体公证人员对学习内容进行考试。

3、组织微机操作训练。通过训练,执业公证员必须掌握公证信息软件微机操作的技能。届时将组织执业公证员参加全省执业公证员公证信息软件微机操作考试。经省组织的考试,成绩不合格的,离岗学习培训。

4、区司法局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考试、专业测试、典型案例分析、卷宗质量检查评比以及到其他公证处参观学习等活动,增强岗位训练活动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三)总结阶段(9—10月)

1、区公证处对公证岗位训练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总结,于9月27日前将情况书面报区司法局,经区司法局同意,于9月30日前报市局公证管理处。

2、10月初,迎接市局对我局开展公证岗位训练活动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验收。

五、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公证岗位训练活动,是切实加强公证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公证队伍的重要举措。公证处、广大公证人员,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层层抓落实,明确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岗位训练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公证岗位训练活动,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各种因素和要求,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整体推进。一是要与当前司法部提出的在法律服务行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紧密结合。二是要突出重点。学习重点集中在“学法练技能”,即:重点学好《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和熟练掌握微机办证技能。三是要与贯彻实施《公证法》,依法规范公证执业活动,完善公证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相结合。通过岗位培训活动,促进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展。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9

为切实加强学习,全面落实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工作业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结合公司实际制定2019年度学习培训工作计划。

公司现状

1、公司目前25名员工,其中男性20人,占80%;女性5人,占20%;大专以上学历9人,占36%;,30到40岁之间年龄的6人,占24%,40到50岁之间年龄的12人,占48%。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团队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年龄偏高。

2、 公司目前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细化与深化,很多工作程序需要优化与改进,员工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意识淡薄,团队精神与协同观念不强,各级管理人员管理技能与领导水平有待提高。

培训学习工作重点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相关制度和计划,培训工作的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培训工作要力争全面覆盖,重点突出,要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形式,优化培训流程,明确培训目的,提高培训效果。

2、随着新员工的加入,要做好入司前,上岗中,工作后各项培训与培养工作计划,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

3 、要提高员工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提升其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团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增强敬业精神与服务观念,加强其专业水准。

4、 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与培训流程,加强培训考核与激励,建立培训反馈与效果评估机制,健全培训管理体系。

培训目的

1、改善公司各级各类员工的知识结构、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和工作模式,满足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好的完成公司的各项工作计划与工作目标。

2、加强公司各级各类员工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增强员工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 打造高绩效团队,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3、提升公司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储备相关人才。

4、提高公司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管理技能、管理能力与领导水平。

5、完善公司各项培训制度、培训流程以及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实现各项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实施。

学习内容

1、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政策法规,上级文件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学习贯彻党的精神。

2、法律法规学习。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地方性管理办法。

3、业务知识学习。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知识,重点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业务技能、管理水平。

4、其他知识学习。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学习供热、物业、收费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

学习形式

1、集中学习。月初星期一上午8时30分在三楼会议室进行集中学习,员工要做好学习记录(具体时间见学习培训安排表)。

2、业务学习。月底星期一上午为业务学习时间,由各部门经理组织,各部门按照学习计划认真学习,结合公司规章制度和本部门工作实际进行培训。

3、员工自学。员工可根据工作需要,利用工作闲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

学习原则

1、以公司战略与员工需求为主线。

2、以素质提升、增值服务项目、能力培养为核心。

3、以针对性、实用性、价值型为重点。

4、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总结相结合。

5、坚持公司内部培训为重点、内训与外训相结合。

6、坚持理论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

7、实现由点、线式培训到全面系统性培训转变。

8、自觉遵守学习的纪律和规定,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确保学习时间、内容的落实。

学习纪律

1、人员应提前到达会场。

2、手机必须调至震动状态,接听电话要求到走廊。

公司内部法律培训篇10

――__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法治进企业”工作主要做法

新疆__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属发供合一的国有独资企业,现有下属单位12家,其中发电企业3家、供电企业9家,均为分公司制管理。公司承担着__州直八县一市5.61 万平方公里、200余万人口的主要发供电任务及电力调度运行、供用电服务管理工作。

在__州依法治州办和新疆电力公司经营法规部的指导下,公司牢固树立“依法治企”的思想,把认真组织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同企业发展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法治进企业”为载体,按照“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要求,不断加强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坚持领导重视,措施严密,狠抓落实,全方位地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企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普法教育和法制化管理工作。近年来,先后荣获自治州级文明行业、四五普法先进单位、三a级劳动保障诚信企业、纳税金牌企业、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省(部)级档案达标企业等荣誉称号,所属主力发电企业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业企业”的确认验收。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方案,夯实法治进企业工作的基础

国家“五五 ”普法和依法治企规划对企业工作的重点要求是: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依法治企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加强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干部职工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自觉依法实践的观念是做好依法治企工作的保证。

公司始终将普法教育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与企业生产经营、文化建设工作同规划、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从组织管理、人员配备、资金落实、规划制定、制度完善等方面入手,坚持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抓好“法治进企业”这个载体,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系统“五五”普法依法治企工作的开展。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公司领导十分重视法治进企业工作,把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接受__州及自治区“四五”普法验收考核组的检查验收之后,即着手开始进行“五五”普法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时成立公司“五五”普法依法治企领导小组,根据新疆电力公司和__州《关于开展第五个五年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公司《“五五”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及《“五五”普法依法治企工作考核标准细则》,同时根据公司创建“和谐企业、平安企业”的实际,求实创新,抓好这项有利于提升企业法制化水平的载体,认真贯彻落实__州“法治进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制定印发公司《关于成立法治进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新伊电经[20__]263号)和《关于印发__电力公司〈法治进企业工作实施办法〉及〈法治进企业工作考核标准〉的通知》(新伊电经[20__]260号)文件。

公司所属各单位也分别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 “法治进企业”领导机构,确定了归口管理部门和办事人员并严格按规划方案开展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齐抓共管的工作组织和网络。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落实,为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落实经费,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普法依法治企工作顺利进行。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大保障措施和投入力度。两年来公司及所属单位为购置普法教材、音像资料等支出数万元。购买全国“五五”普法统编教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读本》、《自治区公职人员学法知识问答》、中国法制出版社《新编合同法、公司法、赔偿法等小全书》、《法律及其配套规定丛书》、《依法治电实用问答全书》、《电力企业经济纠纷启示警示录》、《电力企业法制化管理研究与探索》、《自治区法规规章大全》、《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供电企业维权实录》、《供电员工常见法律风险与防范》及法制教育vcd光盘等共计200余册。增订了《党风和党纪》、《公安报》、《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新疆法制报》等报刊。

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局域网的作用,利用其强大的检索、下载功能,为及时了解学习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政策及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提供了便利条件。

公司所属各单位为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还配齐了音像设备开通了远程视频电教系统,从财力和物力上为法治进企业活动提供了 保障。

三是严格监督考核,保证依法治企工作有序开展。公司以年度《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对27项工作进行监督考核,为确保普法依法治企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公司把法治进企业与依法治企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公司每年度“综合业绩考核”内容。

定期对系统各单位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从依法治企关注程度;合同管理;委托授权、公章印鉴管理;基建、用工、供用电管理;担保、债权债务、多经实体情况;法律文书归档管理、诉讼案件情况等方面进行督查,下发检查通报并在由领导、各单位党政正职及本部管理人员参加的总经理月度工作会议上传达、提出具体要求。严格年终考核,把普法依法治企成果与各单位经济效益挂钩,促进了“法治进企业”工作在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形式,强化全员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升法治进企业工作的水平

为适应依法治企、依法经营的要求,按照普法依法治企规划和年度计划,公司强化全员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提升法治进企业工作的水平,公司领导带头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坚持以法治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的领导干部学法活动,至今已举办《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公司法与依法治企》、《物权法》、《会计法》、《合同法》、《担保法》及其配套法规、司法解释等领导干部专题讲座6场。

为切实提高电力员工的综合素质,公司狠抓集中教育培训工作,将普法学习内容在干部职工中按不同专业岗位,区分不同层次,以集中培训为载体分解落实。从五五普法开始至20__年6月25日,公司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期次。其中涉及法律法规知识内容和由公司法律顾问、法制专责为机关和系统单位干部职工讲授以公司、物权、合同、担保、劳动合同、安全生产、电力等法律法规为主题的法制讲座近11场次,近600余名干部员工参加了培训学习和考试。

为贯彻新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所得税法》,公司对系统领导干部、财资工作人员采用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以提高业务技能,规避财务风险。截至目前,已组织内外部学习培训7次,参加学习培训人员已达128人次。

公司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开通使用,为公司普法工作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便捷的方式。__州民宗局刘宇平书记主讲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专题讲座时,公司普法首次采用视频会议系统,公司本部、各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学习。

在做好公司系统内部普法依法治企教育的同时,公司还结合电力企业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依托__州开展的“创建保护电力设施模范县乡活动”,积极配合州综治委、州公安局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由公司法律顾问为州综治委举办的州直综治干部培训班82人,系统讲授了《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自治区反窃电办法》等电力法律法规,为其开展工作提供法律法规支持。为__州公安局举办的三期“州直(八县两市)废旧金属收购业从业人员培训班”近500人,讲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详细论述了违法收购的法律后果。通过不间断的系统培训和严厉打击,强化了从业人员合法收购的意识,有效地控制了盗窃电力设施案件的销赃环节,近两年来__州直盗窃电力设施案件大幅下降。

今年5月27日,协助__州综治委举办了旨在号召广大群众参与电力设施保护,抵制和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盗窃电能违法犯罪行为的州直“保护电力设施、共建平安电力”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州电视台进行了转播,电力法律法规宣传受众覆盖面不断扩展,宣传效果逐渐显现。

三、普治并举,强化风险防范,发挥法治进企业工作实效。

“学法”和“用法”只有紧密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取得实效。电力企业作为纯粹的民事主体,必须依法参与市场经营活动。伴随电力企业所有产权的电力设施管辖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其他民事主体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公司涉法事件不断增多,公司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在加强系统普法工作的同时加强对“用法”的监督指导,以合同审核会签管理、法律咨询和案件诉讼为突破口下功夫,不断提高公司干部职工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依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依法治企工作质量促进公司责任制目标任务的完成。

首先、公司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相结合,实行普治并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司系统法制工作的通知》,就普法培训、合同管理、提供担保、队伍建设、法律事务管理等工作进行了规定,促进了普法工作和依法治企工作在公司系统的紧密结合。

积极探索普法依法治企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体现服务基层的工作理念,结合“和谐、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公司法律事务归口管理部门对系统单位的咨询、工作协助要求,尽力提供满意服务,并针对公司法律服务工作量80%在于系统单位的实际,不定期派法律专责和法律顾问深入各单位提供现场法律服务,结合实际发生的问题,宣传法律知识,提出解决办法和思路,以此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推进公司普法依法治企工作。

加强依法治理工作,保证经营决策的科学正确,避免和减少企业法律风险,公司印发了《防范公司系统法律风险的意见》,对公 司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合同审核汇签、工程建设及用工、债权债务及担保、多经实体的改制重组、授权委托的管理,安全协议、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决策行为。对重大问题均要求法律顾问及法律事务管理人员参与论证把关,有效引导了公司依法治企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调查收集资料并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此举将对公司系统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其次,将新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为理清公司资产权属现状,防范法律风险,及时安排部署了资产清理工作,对公司10千伏以上输配电线路、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供电所等资产权属手续办理情况,用户自建电力设施移交、委托运行维护、合同、担保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形成了总体报告。根据电力设施产权的清理情况,制定并签订《电力设施产权界定及使用协议》范本,预防、避免因产权问题造成公司经济和形象损失;认真开展清理多经企业占用公司主业单位资产情况,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加强合同管理和案件处理,规范经营活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加强合同管理,确保依法签订、履行、变更和终止合同,解决合同纠纷,避免因合同管理不当造成损失,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公司注重加强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下发了《合同管理办法》、《法律纠纷管理办法》、《法人授权委托管理规定》、《外聘律师管理办法》等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为法制化管理工作在公司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制度保证。年初,根据运行情况对20__年制定实施的《合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为体现“依法经营”理念,规避经营风险,明确规定:公司预签的合同,必须将草案按审查流程依次送交业务主管部门、财资部门、审计部门及法律事务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出具意见,合同承办人按照各部门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方可签字用印,此种事前防范措施有效防止了合同欺诈、纠纷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公司利益。今年共审核各类合同152件,总金额数百万元;发出《授权委托书》12份,明确了委托事项、委托权限、委托期限,规范了公司委托行为;提供法律咨询近20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3件。

随着生产经营的发展,公司系统合同业务量逐年增多,合同标的额越来越大,为提高法律事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更好地学习和贯彻新的《合同管理办法》及时处理涉法事件,公司于20__年5月、20__年5月用6天时间,分别举办了第五期、第六期法律事务管理培训班,系统各单位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及法律事务兼职管理人员50余人参加了《公司合同管理办法》、《民事诉讼法》、《合同法》、《担保法》、《供用电合同》、《电力监管条例》、《自治区反窃电办法》、《证据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及风险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目前,公司所属大多数单位都能够认真贯彻公司新的《合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了各单位和公司两级合同审核会签网络,通过将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管理理念落实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强化了公司系统法制化管理工作,有效的减少和预防了法律风险,发挥了法律事务应有的作用。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只有依法管理,依法经营才能依法维权。公司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电力行业规章,积极依法处理各类诉讼案件。截至目前,共承办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案件十多起,为公司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四、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纪律监督、司法监督,确保公司健康有序发展。

为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公司与__州检察院、州纪检委监察局开展了检企共建、廉洁文化共建活动。公司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总经理年度向职代会报告工作,重大决策由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执行;坚持企务公开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对采纳的建议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