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规划设计规范十篇

时间:2023-09-25 18:15:11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1

关键词:污水量计算、污水(站)厂规模计算及用地规划、污水管网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的骨干工程。城市污水规划即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又是城市污水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城市新区污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新区的发展。本文结合广东省江门市滨江新区污水工程规划设计实例,从污水量计算、污水(站)厂规模计算及用地规划、污水管网系统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工程概况

广东省江门市滨江新区位于市区北部,范围是东至西江、西至江沙公路、南至北环路、北至九江大桥,总面积138.4km2,规划总人口45.05万人。其中滨江新区启动区位于滨江新区范围内,南至北环路、西至西江、东至江沙路、北至丰盛大道,总面积17.7km2,规划总人口17.7万人。

2 污水量预测

城市污水规划中,计算其污水量是首要内容,计算规模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城市新区污水规模和新区的开发强度、功能定位、产业结构等直接关系,用水指标的选取要结合新区的实际确定。江门市滨江新区及其启动区污水量按以下方法及步骤计算。

2.1 用水量指标确定

(1)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给水规范)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一区大城市700-1100L/人・d(江门市属于一区特大城市);《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市区2020年指标800L/人・d;《江门市主城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确定指标为500 L/人•d;主城区供水现状指标为569 L/人・d。

人均综合用水量高低与工业所占比例有直接关系,滨江新区工业用地约占总用地的6.45%,相对主城区现状工业比例(25.86%)不高。结合规范、相关规划及现状用水指标,确定滨江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略低于给水规范下限值,高于现状值,即为650 L/人•d。

(2)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给水规范指标一区特大城市300-540L/人・d;主城区供水现状指标为329L/人・d。结合江门市实际用水发展规律,规划确定滨江新区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符合规范值,高于现状值,即为400L/人・d。

(3)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滨江新区人口低密度区域,规划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按给水规范下限取值。

2.2 用水量预测

根据分区规划的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出的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取日变化系数为1.2,计算平均日用水量。预测平均日用水量如表1。

从上述预测结果来看,滨江新区三种方法预测的用水量结果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滨江新区为人口低密度区域,用地规模较大,人口规模相对小。结合实际情况,滨江新区用水量(包含启动区)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的预测结果,即平均日用水量为34.68万m3/d。滨江新区启动区用水量预测结果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与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基本相同,结合实际情况,启动区用水量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的预测结果,即平均日用水量为9.15万m3/d。

2.3 污水量预测

城市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用水量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污水排放系数为0.80,地下水渗入量按收集纯污水量的10%考虑。滨江新区平均日用水量为34.68万m3/d,其中启动区平均日用水量为9.15万m3/d。则滨江新区污水量:34.68×0.80×1.1=30.52万m3/d;其中启动区污水量:9.15×0.80×1.1=8.05万m3/d。

3污水厂处理规模及用地规划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选择污水厂的位置及控制用地规模对于规划的总体布局、环境保护、污水利用、污水管网系统布局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新区污水厂用地规模应综合考虑区域排水规划、区域地形地貌特征、污水厂污水总量、污水处理工艺、规划用地情况等相关因素确定。江门市滨江新区污水处理厂用地规模按以下方法及步骤确定。

3.1污水纳污范围

依据上一层次规划,位于滨江新区污水厂纳范围为滨江新区和区西侧棠下镇镇区范围。

3.2 污水处理率的确定

要求将规划范围内的污水收集率达到100%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根据环境保护发展规划目标,确定滨江新区远期的污水处理率为95%。

3.3 棠下镇污水量确定

由于棠下镇镇区部分域属于滨江新区范围,这部分区域产生的污水量在滨江新区污水量已经统计。结合面积的比例,棠下镇其他区域产生的污水量约占镇区污水量70%(上一层次规划棠下镇预测污水量为4.50万m3/d),即棠下镇产生的污水量为:4.50×70%=3.15万m3/d。

3.4污水厂总污水量预测

棠下污水厂的污水量总量为滨江新区污水量和棠下镇污水量的总和,即:30.52+3.15=33.67万m3/d

3.5 污水厂设计处理规模规划

棠下污水厂的预测平均日污水量为33.67万m3/d,远期污水处理率为95%,确定棠下污水厂处理污水规模30万m3/d。根据新区征地情况和近期开发建设计划,计算近期污水处理规模4万m3/d。

3.6 污水厂用地规划

棠下污水厂处理规模为30万m3/d,依据《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修订),二级污水处理厂规划用地面积指标取0.55 m2/m3•d,污水厂规划控制用地面积应为16.5ha。《江门市滨江新区规划》中污水厂控制用地面积11.17ha,面积明显偏小。针对污水厂规划用地面积不够问题,规划提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维持《江门市滨江新区规划》中污水厂控制用地面积11.17ha不变,调整棠下污水厂的纳污范围,在滨江新区北部另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为滨江新区启动区污水厂和滨江新区北部污水厂。根据污水厂规划控制用地面积,推算滨江新区启动区污水厂处理规模为16万m3/d。

方案二:调整《江门市滨江新区规划》,将污水厂周边工业用地调整为污水厂建设用地,用地面积为17.42ha,可以满足整个滨江新区和棠下镇的污水处理规模要求。

根据环境容量和水源保护区的情况,结合污水处理厂的选址要求,推荐方案一。在规划编制方案阶段,通过专家论证和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的形式,最终以方案一为实施方案。

4污水收集系统规划方案

污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根据规划区水文特点及工程要求,结合污水工程中的一些原则性、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然后对各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方针政策、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作出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佳方案。新区污水收集系统是在分区规划确定路网的基础上进行,排水系统几乎为空白,污水主干管布局不受现状污水系统限制,规划区内污水管系统宜充分结合竖向规划、城市规划道路、区内控制点等合理布置。江门市滨江新区启动区污水收集系统规划方案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4.1 排水体制

由于启动区内分布了5个自然村,若将启动区内城中村合流制排水系统全部改造为分流制,则难度很大,,因为这些自然村巷道狭窄,改造时涉及到千家万户,需要大面积破路、拆迁,施工很复杂,工程投资大,不现实。规划排水体制为:现状的自然村旧村仍维持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不变,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未来可以结合城中村改造改为分流制;其它区域采取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4.2 污水管网系统规划方案

棠下镇与滨江新区为一个纳污区域,共用一座污水处理厂。笔者就启动区污水管道布局问题多次与规划、市政有关部门进行探讨,提出4个方案。各方案平面布置见图1。

(1) 方案一

沿新南路布置一条污水总干管,分别沿西环路北延线、天沙河路、规划四路和丰乐路北延线布置四条污水主干管,主干管污水通过总干管跨天沙河及桐井河后排至污水处理厂,中途不设污水提升泵站。

(2) 方案二

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为减小天沙河以西新南路污水总干管的埋深,在新南路与天沙河交叉的西北角设置一污水提升泵站。

图1污水收集系统方案图

(3) 方案三

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天沙河路的污水管沿地块内部布置,即体育东路布置,近期实施的天沙河路布置管径较小的污水管,仅收集天沙河路沿线的污水(污水量较小)。

(4) 方案四

由于篁边村至周郡一带现状为山体,近期实施丰乐路延伸段困难较大,为了改善环境,尽早将自然村及现状建成区污水送至污水厂处理。本方案沿新南路布置一条污水总干管,沿北环路至篁边村、北环路、天沙河路、新南路布置污水主干管,新南路的污水主干管跨天沙河及桐井河,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一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送至污水厂。

以上4种污水管网的布置方案中,污水管道的建设规模相当,主要不同之处是污水泵站的设置和新南路(天沙河~污水厂段)段污水主干管的埋深。具体方案比较见表2。

从以上对比来看,四个方案的造价相差不多。虽然方案一中新南路(天沙河~污水厂段)段污水总干管埋深达7.0~9.3m,但启动区绝大部分地段为填土区,新南路(天沙河~污水厂)段填土高度约4.0m,如果采取有效措施使管道埋设能够与填土同时进行,可减小污水管道的埋深和施工难度,同时相应降低管道的建设费用;方案四理论上较好的解决的西江水厂附近的污水,但是北环路与天沙河路连接的沿河路如果近期无法实施,污水排至天沙河,污染天沙河较好的水质环境;如果丰乐路延伸段较早实施,污水可安方案一污水干管流至污水厂。经综合比选,推荐方案一为实施方案。

5 结语

城市新区(开发区)的蓬勃发展需有坚实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支持,排水规划是新区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广东省江门市滨江新区污水规划设计的实例,提出了新区污水规划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污水指标计算污水量、因地制宜地选择排水体制、按照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确定污水厂用地规模、结合城市道路建设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污水管网系统。广东省江门市滨江新区于2008年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新区的污水工程建设基本按照规划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GB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2] 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3] 戴慎志等,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2

关键词:现代工厂总图设计城市规划规划七线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lant 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ial planning have been increasingly involved into urban overall planning.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urban overall planning, the plants in urban centre need to remove to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zone, and the supporting public facilities have to be constructed to meet the living, and working, which reqires a close integration of the general drawing of plant 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Key words: overall design for modern plants ; urban planning; the seven planning lines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我们以往的总图设计环节,厂址选址是首要第一环节。但厂址的选择,都是针对单独工厂,不论几个厂址的选择,都是根据工厂性质、工厂规模、工厂的需要组成,通过堪踏地形和周围的外部条件,最后确定所需厂址位置及界限,然后再进行外部配套设施建设。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工厂建设不论从能源、交通、生活居住等等,都要与城市相结合,纳入城市统一规划,进行协调统一的布局,达到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统一规划范围,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需要纳入城市统一规划范围。

工厂总图布置首要的条件就是厂区地形的范围大小。过去的厂址是根据需要进行踏勘,而现阶段需要在城市开发区的工厂区域选择我们工厂建设所需要的地块范围,因为城市规划满足的是社会总体布局,包括路网、管网、公用设施等等,而开发区有总体的布局与分块,个别可以调整,大部分已有概况分块,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工厂需要面积及组成以及发展需要,在开发区内选择我们所需的地块。

因为土地的使用是有偿使用,作为我们工厂的用地根据大小,开发强度要求需要付出相应的资金,工厂获得的土地范围会以坐标红线形式加以确定,使工厂获得土地使用权,工厂设计需要明确我们工厂能用的土地范围,需要政府规划部门的确认。

城市规划有几条控制线,即规划七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橙线和黄线; 其中“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 “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 “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 “紫线”规定历史文化街区;“黑线”规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管网。 “橙线”轨道交通管理 ;“黄线”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红线坐标,包括征地红线、道路红线、绿化红线、建设红线等等,不同的红线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工厂布置关心围墙范围的界限与坐标。城市道路红线可以认定为我们的围墙红线,但不同区域对围墙退后道路红线会有要求,或以围墙基础外边沿算起、或以围墙中心算起,不同地区会有不同要求,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以围墙基础外边沿算起。建筑红线规划部门也会有所要求,要求工厂建设建筑物退后围墙的距离进行布置,以满足城市总体规划景观等的要求,另外在城市道路交叉路口,还会有围墙建设线倒角的要求,不同路段有不同倒角大小的要求。

明确工厂建设区域的范围,这是总图布置的首要条件,为我们以后设计计算各种指标有设计的依据。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及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规划要求,我们结合工厂工艺生产的特点,结合现状地形及周边情况,结合规划、市政、消防、环保、园林等部门的要求进行设计。

以下浅谈根据不同部门的具体要求进行工厂总图设计。

现代工厂的发展已独立于城市之外,不像原来有自己的公用设施、有自己的运输、自己的仓库、自己的生活区等等,现代工厂已经融入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包括水、暖、电力、工厂生活设施等等共用设施城市统一提供以节约管理效率,以节省能源,为社会节约成本。

在工厂总图布置中,首先明确工厂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工艺流程,结合城市公用设施的位置,包括电力的进线位置、热力管线的进线位置、上下水的接口位置,以使总图布置公用管线路径最近,节约安装及使用成本,尤其以雨污水管线接口位置较为密切。

有时,在不很成熟的开发区,路网建设不会很及时,有时滞后工厂建设,各种公用管线从方向引入与接出,与工厂使用区域地形很矛盾,会形成接口较高,排出点较远,管线可能介入很困难的地方,但又很难解决,这就需要从开始的总图布置中加以考虑,进行优化设计,调整工厂子项布局,减少以后很多不必要的返工修改,使总图布置尽可能与市政道路规划相一致,同时尽可能与市政施工道路衔接顺畅,以使建设少走弯路。

进行工厂内部总图布置,需要满足城市规划各部门的具体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首先提出的就是工厂建设的性质、生产产品、配套组成、包括子项单体的性质、公用设施的位置及面积、子项名称、面积及内部组成以及厂区路网、绿化面积及位置等等。那么,在总图布置中,需要满足规划、园林、消防、环保、市政、交通等等的要求,需要满足规划部门对绿化率、建筑密度、容积率等的要求,满足环保部门对周围环境的评估的要求,满足园林部门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满足消防部门对消防的要求,满通部门对工厂交通的要求,工厂大门的位置及内部停车设施的要求等等。首先明确工厂性质及所在区域,满足所在区域的规划部门要求,满足规划部门对绿化率、建筑密度、容积率的要求。不同性质的工厂、不同区域会有不同的要求,市中心和郊区会有所区别,旅游区和工业区会有所区别,电厂和机械厂会有所区别等等,计算容积率时,工厂建筑计算面积会与民用建筑计算建筑面积有点区别,工厂的厂房层高高度大于8米时,在计算容积率时,建筑面积加倍。规划部门对沿街建筑高度也会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总图布置中进行考虑,考虑总体布置的协调和美观。

另外工厂建设不同住宅建设,注重生产,在土地紧张的今天,严格制约生活建筑面积,根据工厂人员的配备数量进行生活建筑面积及配套建筑的配置,防止土地性质的修改,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进行工厂生产建设。工厂组成的单项名称在总体布置应予体现,以满足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及消防部门等的审批。应结合工艺生产的特点,与工艺专业、建筑专业等相互一致,最大限度体现工厂子项单体的生产性质,使各部门减少误会,反应子项单体建筑的性质和功能。

在开发区之工厂,道路交通很繁忙,周围的交通应满通管理的要求,包括工厂大门的设置位置及数量,以及工厂内部的停车位置及数量,应满通规划部门的要求。因为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过去的自行车交通时代被逐渐被替代,交通以车代步会逐渐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压力,需要满足当地交通部门对工厂建设的交通管理要求。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3

关键词:供水工程; 应急供水; 管网平差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为了避免在城市建设中出现基础设施建设盲点或瑕疵,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远期得到有机结合,编制本给水工程专业规划,以指导区域内给水工程的建设。

1.规划范围及服务人口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确定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指标及各分期人口,可确定本规划建设用地为:

近期 2015年101平方公里67万人;

中期 2020年131平方公里人90万人;

远期 2030年199平方公里 140万人;

2. 供水现状

2.1 水资源分析

由于在城区附近根本没有地表水可利用。随着城市的发展,用水量的不断提高,而地下水的利用条件越来越恶化,唯一的出路则是寻求更多的可利用水源。远期较可行的水源应为规划区自东面引入黄河水水源。

2.2城区内水厂情况汇总

城区目前共有5个水厂进行配水,它们的分别是:

2.3输配水管网

城区现有给水管网覆盖面积约60km2,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在90%以上,输配水管道总长约394km,管道规格为DN100~DN800。

3.规划区需水量预测

3.1需水量预测的方法

本次城市需水量预测采用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及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进行预测。

3.2需水量的确定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比较,本规划拟采用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出的结果作为基准,预测最终规划需水量如下。

城区规划需水量汇总表

4.水量平衡

城区用水量表

5.城区供水方案的确定

5.1各片区水量预测

城区由23个小片区组成,需对各个片区分别预测用水量。

5.2供水分区的划分

根据地形图及规划路网高程分析,最高点1538m,最低点为1318m,相差220m。显然若按照统一供水方式供水,要么会影响供水安全,要么会出现能量浪费现象。因此,给水系统划分采用分区分压供水更适合本规划的地形条件。

因为城区的供水均由供水总公司管理,产权唯一,所以本次分区时未受各片区的规划界限,仅根据供水安全、节能、可实施性等因素进行分区,分段高差控制在30~40m之间较为合理。

5.3供水方案的比较

针对用水情况进行供水方案的比较:

方案一:扩建现有配水厂

1.增大在建E水厂的规模,并在每个分区边界建设加压泵站。

2.增大现状C水厂的规模,并在每个分区边界建设加压设施。

3.增大现状B水厂的规模。

方案二:新增配水厂

1.在规划区东面新建F水厂,新增水源管道自规划区域东北面引入,配水主干管布置于民族街及区域内的主干路。

2.在规划区南面新建G水厂,新增水源管道及配水主干管均布置于世纪大道上,在每个分区边界建设加压或减压设施。

3.B水厂方案同方案一。

5.4供水方案的确定

通过比较方案二的特点是水厂、泵站及高位水池联合供水。

该方案对现有管网进行了整合,优化了现有配水厂的供水范围,需要调整原规划水厂规模,采用加压泵站或设置高位水池,以满足供水水量及水压的要求。

6.城区配水厂规划

由于城区的供水水源均为成品水,所以城市给水厂也就是城市配水厂。受城市地形限制,配水厂采取分散建设模式,规划布置在不同的位置。

6.1现状配水厂的规划

1.A水厂近期供水规模为5万m3/d,中期及远期供水规模为4万m3/d;

2.B水厂近期供水规模为10万m3/d,中期及远期规模为15万m3/d;

3.C水厂位于旧城区,近期规模为2万m3/d,中期及远期作为备用配水厂。水源来自B水厂。

4.D水厂近期供水规模为0.4万m3/d,中期供水规模为0.7万m3/d,远期供水规模为1.0万m3/d;

6.2新建配水厂的规划

1.E水厂近期及中期供水规模为5.0万m3/d,远期供水规模为2.5万m3/d;

2.F水厂远期供水规模为15万m3/d;

3.G水厂位远期供水规模为8万m3/d;

7.输配水工程规划

输配水工程主要包括城市给水管网工程及管网内设置的给水加压泵站或调节构筑物等工程。

7.1城区供水调节构筑物

调节构筑物除考虑标高调节外,还应位于建设用地内,方便收费管理,交通方便维护方便,同时有专人看护保证供水设施的安全。根据规划条件设计了10座供水调节构筑物。

7.2给水管网规划

管线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道路、供水区的地形、水源、街区和用户特别是大用户的分布、河流、铁路、桥梁的位置等。管道的路由位置应统一,方便施工和管理。本规划给水管网只包括干管以及和干管相连的支管。

7.3各分区管网平差

管段水头损失计算采用海曾-威廉公式: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或

8.给水系统切换规划

远期规划由区域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配水厂供水,现有主水源管道来自北面可为北面(A水厂、B水厂、D水厂)和西面配水厂供水,近期新鲜水的供水量(26.2万m3/d)大于需水量(24.6万m3/d),不需新增水源;但是随着建设用地向着远离城区的方向发展,东面新增地块的供水需由新建的E水厂提供,所以存在水源管道切换的问题。

规划成果中针对不同分期的水源情况及用水量情况,给出给水系统切换的规划方案,使管道系统在各个规划期内均发挥主要作用。同时由于规划区为多水源供水,通过干管可将各水厂串联,增加事故时的供水保证率。规划成果表现为《应急水源调配示意图》和《应急供水管道联络图》。

9.规划工程量

9.1给水厂工程

9.2泵站及高位水池

高位水池10座

泵站2座

9.3管道工程量

DN200~ DN1000球墨铸铁管合计307.8km。

10.规划的总结及不足

本工程建设规模很大,地形复杂且水源及配水厂多,在规划时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现状情况及基础资料。以宏观的视角分析规划区域内供水的特点,找出规划工作的难点,进而提出解决的重点。

10.1规划成果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总结:

水量预测时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用水习惯及未来的产业布局,符合发展实际。

结合需水量及城市发展情况,指出新增水源的来水方向,进而确定新建配水厂的位置,使规划区内形成多水源供水,同时为远景发展进行了预留。

提出了近远期给水系统切换规划,并结合水厂事故时的应急调度方案,布置主干管。

基于供水总公司统一管理的情况,在管网布局时打破了各地块建设用地的界线,使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

由于地势复杂,增加了调节构筑物,故管网平差时工况很多。除常规的最不利点校核消防校核外,在7片区用到了最大转输时校核。同时老城区的铸铁管道应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调整海曾-威廉系数。

10.2规划成果中的不足:

水量预测时应考虑非常规水源的量,如雨水收集利用。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4

【关健词】厂区规划;生态;设计要求;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5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094-02

工业厂房与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的兴旺与强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工业厂房的设计与规划应满足一些基本要求。近年来,工业正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现代工业厂房发展迅猛,通过对种种表现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厂房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呈现出明晰的发展趋势。

一、厂区规划的必要性

规划对每个厂区来讲都是件大事,规划既能描绘反映现实,又能给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不仅是工厂建设所依据的蓝图,也是整个企业的缩影;既是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全盘构思的体现,又反映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工厂就可以按照规划来建设,避免混乱而不合理的建筑定位,整体布局形成理性、有机的统一体,给人以清晰明快、有条不紊的印象,从而实现合理布局、科学有序、条块分明、近远结合的建设目标。规划顾及现实与发展,考虑到远景建设的需要,在厂区平面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各建筑单体比例和谐、轴线合适,从而使工厂的建设和发展步入理性轨道。厂区规划的必要性不在于规模的大小,无论大厂区小厂区都应该有厂区规划,大厂区有大厂区的规划,小厂区有小厂区的规划。合理规划不仅对初期建设投资及续建资金的准备与投入具有明显节约作用,也对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产品可信度大有益处。

二、厂区规划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对我国工业厂区,国家明确提出,工业厂区开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不应很严重。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厂区开发量大,未能及时而有效地制定相应实施法规,故而仍造成许多遗憾。工业厂区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担忧。因此,我们在对工业厂区进行规划时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可以运用保护原始地貌走势、重视规模林地建设、开拓绿色经济、实施适应气候的生态策略和保留原状生态环境等措施,使重视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均衡观念在工业厂区规划中得以体现。

1、依坡就势,保护原始地貌走势

原始地貌不仅是地形景观问题,它还是自然水系存在的根据。改变了原始地形,有可能会破坏水系的水源,切断了水系走向,那些赖以水生存的植被也可能会失去,由水系带来的湿地也可能会失去。失去的这些自然资源也许不在我们项目用地范围内,可能在水的下游,但环境概念是一个整体的大范围的概念。水系是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保卫水源是创造和维护水系的最重要的手段。水源不单纯是泉和水的上游,基地的汇水势态也是重要的水源,而水势态是要依靠原始地貌来保持的。破坏了原始地貌走势,就破坏了水系。这里所说的,是保护原始地貌走势,并不是保护原始地貌,因为工业厂区的开发建设不可能完全维护原有地貌,但规划在改变地貌时,地貌的总体走势、汇水分配比例不宜改变,这样,水系资源才不会消失。许多设计常挥手挥出一片湖面,形状怎么美,水面多么大,但它是否能存在?能否持久存在?并没去考虑。水面应根据汇水面积和降雨量来设计,当然可以考虑中水、净水的适当汇水、补充。同时还应根据降水和蒸发量的平衡,以水深和水面大小来调整蒸发量和降水的平衡关系。还应考虑水系流径和土壤渗透的损失。

2、重视林木、重视规模林地建设

植被可贵,而林木在植被中最为可贵。成片的乔木林与相同面积的草坪相比,它们的制氧能力相差26倍。此外,成片乔木林在水土保持、保护地表植物、保护空气湿度等方面有着特别的作用,是草坪、花卉、灌木丛都无法比拟的。

大片草坪上的孤立乔木也有一定的生态平衡作用,但它更主要的是景观作用。而要追求生态平衡作用,重点是重视规模化乔木林地的规划与建设。人们把这种林地看成是城市的绿肺,所以在工业厂区规划建设中,成片林地的规划是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重点。曾经一时,草坪广场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城市广场上设立大片草坪,工业厂区也大做草坪。草坪广场与硬地广场相比,当然要好得多,但与树木相比,就生态能力而言,那太微弱了。草坪需要很多水去养护,有时还要加入除虫剂和肥料,由此又相应带来一定的污染。

我国是一个人均用地紧张的国家,国土资源应当被有效的利用。土地是重要资源,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和高效利用是生态观念的重要出发点。在绿地规划中,集中成片和建立规模化林地是绿地的土地高效利用的手法,是一种生态观念的体现。

3、绿色经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在工业厂区开发中,如果花很多土地去建设园林绿地,很可能会减少开发商的经济效益,而影响开发者探询生态道路的积极性,就会使生态观念的落实遭受挫折。因而,应当在较大面积的绿地建设中,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发展速生林木、经济林木、果木及依靠植被的产业,以绿养绿、以园养园,才能使园林绿地建立在充实的经济基础上,才能顺利实施。

工业厂区开发建设是一种市场行为,因而在工业厂区规划中主张贯彻落实绿色措施,也应贯彻以经济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成规模的工业厂区、高科技厂区应当成为综合性城市区,而不宜仅规划成一个纯工业区。而作为综合城市区,将绿地建设成为以绿色经济相辅的绿地应当是有前途的,是有生命的。

4、适应气候,实施建筑的生态策略

生态观念不仅体现在规划上,同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厂区规划也在建筑设计上引导它们实施和采纳适应气候的生态策略。在工业厂区中的建筑,有些因工艺要求需要很大的空间,建筑很长很宽,很难以小进深建筑满足要求;还有的建筑需要特别的人工环境,如洁净等需要,这就不能采用自然通风。但是,只要有牢固的生态观念,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功能要求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适应气候的或有限度适应气候的建筑。

比如,在南方很多厂房都达到几万平方米、近十万平方米规模,像这样的大厂房是不可能采用空调的,而在夏季天气炎热时,又如何保证工人的生产环境条件和适应气候呢?设计采用了较大的层高,大多达到8 米高;并普遍采用高大天窗作为采光和排风口,在建筑四周围护墙的下部设置大面积进风窗或进风门,以构成低部进风、顶部排风的自然通风条件。四周外墙的上部不设窗或仅设固定采光窗,以防止通风短路而减弱自然通风的效果。

5、尊重自然,保留原状生态环境

工业厂区规划设计中,有时会遇到很多生态环境问题,而作为厂区又无能力去整理和改造,也许是将来的事,也许是更大范围各高层次的事。作为工业厂区范围无法控制的环境,不宜在规划中轻意改变,否则会造成其它意想不到的问题。澳大利亚一位建筑师说:要轻轻地把建筑放在大地上。其实,在规划中,在满足工业厂区功能要求时,轻轻地尽可能少的扰动大地可能是正确的选择。

三、工业厂房在设计时应满足一定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生产工艺是工业厂房设计的主要依据,生产工艺对建筑提出的要求就是该建筑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在建筑面积、平面形状、柱距跨度、剖面形式、厂房高度以及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等方面必须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建筑设计还要满足厂房所需的机器设备的安装、操作、运转、检修等方面的要求。

2、满足建筑的技术要求

工业厂房的坚固性及耐久性应符合建筑的使用年限,由于厂房静荷载和动荷载比较大,建筑设计应为结构设计的经济合理创造条件,使结构设计更利于满足坚固和耐久的要求,并且使厂房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改建扩建的可行性,严格遵守《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及《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合理选择厂房建筑参数(柱距、跨度、柱顶标高等),以便采用标准的通用的结构构件,使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从而提高厂房工业化水平。

3、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

要保证厂房内部工作面上的照度以及条件相适应的通风措施,对散发出的有害气体,有害辐射,严重噪声等应采取净化、隔离、消声、隔声措施,美化室内外环境,注意厂房内部的水平绿化,垂直绿化及色彩处理。

四、现代工业厂房发展趋势

1、工业厂房设计的高科技化趋势

采用高科技及设备以满足现代生产工艺、现代化管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生产产品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和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采用新结构体现技术美,在满足现代生产工艺的同时,达到结构美和建筑与空间形象美的统一。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合理设计物流、人流及信息流,利用高科技材料,满足工业厂房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多样化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工业厂房成为城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5

【关键词】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立面设计;通风设计

1.引言

对于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全长的生产工艺、交通运输以及建筑群体景观等综合考虑完成。同时应当确定这些建筑物的规模以及相互关系;合理地组织人流、货流,避免出现交叉以及迂回问题;对于道路设计方面还应当同时满足消防要求。针对厂房的各单体设计,则应当结合总图布置的要求从而确定出厂房平面布置,以及厂房立面设计等。

2.项目概况

某办公厂房规划用地位于海南省西南部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内。地形基本呈长方形,长173米,宽77米。用地范围内为空地。工程现有场地内无建筑物,只有一些野生植物,地势高差较大。建设场地内不存在基岩或强风化岩,场内无对兴建综合楼和厂房不利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水、电、气、交通等各方面配套也没有大的困难。规划用地为13333.33平方米,拟建总建筑面积为6052.05平米。用地性质为工业厂房用地。现状界内用地上为空地,较平坦,东北部地势较底。

3.厂房设计理念

针对本厂房项目处于新加坡-香港-上海-大阪国际海运主航线的中间位置;同时洋浦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东北风,6级以上大风率仅为0.06%,各种工业污染易于控制与处理,环境代价低,投资成本低。为此对于本厂房的建筑设计,从理念上设计出的厂房应当显示洋浦独特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特征;兼顾工业发展与人类自身舒适性;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对于厂房的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运用超前的建筑美学设计理念,利用周边环境优势,创造高起点、高标准的木业包装企业。运用当代技术手段,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实现新型包装业的鲜明特色。

4.厂房设计布局实施

(1)基于以上的设计理念,对本厂房总体规划设计上,首先整个用地的规划风格采用了现代的处理手法,显示现代工业的一种美感,在简洁的造型中不断地蕴含着对于物流中心规划的缜密思考。简洁而不简单,这正是国际化的一种表现,建筑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同时,又体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对于设计主旨的把握。对厂区入口设计上,把主要出入口位于规划用地西侧,次要出入口位于用地西北侧。同时在主要出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构筑物,增强入口的导向性,引起人们的注意。

(2)功能分区设计。结合本厂房功能分区,把本厂房规划分区为办公区和厂区。厂区占据规划用地大部分面积,其中厂房面积为3936平方米。厂房分布于区内东南角,这样减少了对综合楼的交通及噪音问题,同时也方便货物进出、节约交通面积、提高交通效率。该规划设计共设有三栋厂房,都设有环形消防通道。厂房均为一层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烈度为7度;其中2号、3号厂房为丙类仓库,可存储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难燃烧物品及不燃烧物品,其它仓库均为丁戊类仓库,可存储难燃烧物品及不燃烧物品。办公区(综合楼)位于主要出入口的西侧,包括办公室、食堂及宿舍,满足功能需求并方便与外界以及各厂房之间的联系。

5.厂区单体建筑设计

(1)厂房的采光设计。对于厂房采光设计,首先应考虑采取天然采光,白天厂房室内可以通过窗口而取得天然光线。由于天然光线质量好,可有效地降低电能消耗。当天然采光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可设计辅以人工照明。厂房的采光设计就是根据室内生产对光的要求来确定窗口的大小、形式及其布置、保证室内采光强度和均匀度,以及避免眩光。厂房采光面积的多少,应根据不同生产情况对采光的要求,按采光系数的标准值进行计算。对厂房的采光方式主要有侧面采光、顶部采光如采用天窗;混合采光如采用天窗加侧窗,即使采光面积相同,但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导致采光效果也不尽相同。

(2)厂房自然通风设计。通风有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鉴于对厂房采取机械通风依靠通风机来实现通风换气的,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作为空气流动的动力来实现厂房的通风换气,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办法,但易受外界天气条件的限制,通风效果不够稳定。除个别的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的厂房和工段采用机械通风外,对于一般的厂房应当采取主要通过自然通风为主;辅之以简单的机械通风。为有效地组织好自然通风,在剖面设计中应当能正确地厂房剖面形式,合理布置进风口、排风口的位置,使外部气流不断地进入厂房室内,迅速排除厂房内部的热量、烟尘等。

通常情况下,对于厂房的室内自然通风的形成是热压作用和风压作用的综合结果。从组织自然通风设计的角度看,风压通风对于改善室内环境的效果比较显著。但是,由于室外风速和风向经常变化,在实际通风计算时只考虑热压的作用,尽管各个风向的频率不等,但是风可以从任何方向吹来的。考虑这点出发,本厂房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各个方向都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合理地组织气流,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同时本厂房为了有效地增大厂房内部的通风量,考虑主导风向的影响,尤其是夏季主导风向的影响。

一般来说,进风口正对出风口布置,会使气流直通,风速较大,但风场影响范围小。把进风口正对着出风口的凤称为穿堂风。如果进风口、出风口错开,则风场影响范围增大。避免出风口都开在正压区一侧或负压区一侧的布置。为了获得舒适的通风,开口的高度应低些,使气流能够作用到人身上。高窗和天窗可以使顶部热空气更快散出。室内的平均气流速度取决于风口的开口尺寸,通常取进风门面积、出风口面积相等为宜。

(3)厂房的立面处理的关键在于路面的划分、门窗的形式。对于厂房的墙面大小、窗墙比例以及材料质感、明暗色调;门窗大小位置以及组合形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厂房的立面效果。在厂房外墙面开门窗一定应根据交通、采光和通风的需要,结合结构构件,利用柱子、勒脚、挑格线、遮阳板等进行设计,使厂房立面简洁大方,比例恰当。工程实践中,立面设计常采用垂直划分、水平划分和混合划分等手法,具体如何划分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一定规律,如开带形图形成水平划分,开竖向窃结合垂直划分,开方形窗形成有特色的几何构图或较为自由的混合划分。

6.结语

在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作为建筑业设计的重要部分。仅仅地把建筑设计局限在以简单拼凑方法将限制了建筑设计的创造性。通过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厂房设计应当采取全局着眼的统筹安排,为生产与生活筹划室内、外空间的工作采取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同时应当把厂房立面等设计成现代化具有特殊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6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围绕发展建设新型工业园区目标。规划整体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多功能规范化厂房为载体,充分利用土地、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环境等优势,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整合聚集,逐步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营销物流、商务服务、设施共享为一体的优势产业群体,不时提升我区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规范化厂房区的规划和建设,要着眼于增强企业比较优势,做好产业发展定位,注重特色产业培植,发挥产业聚集效应,精心打造名牌产品和精品企业。具体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与产业发展集约化的原则;

(三)社会化协作和专业化合理分工的原则;

(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五)政府扶持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六)融资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依托我区总体规划,通过统筹规划与合理安排,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产业集中布局,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社会化分工配套合理的有效结合,不时形成新的产业聚集。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区新建规范化厂房区建筑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规范化厂房使用率达到80%以上,使新引进的中小企业多数进驻规范化厂房区。

四、建设规范

(一)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原则,要依据我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定位,科学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规范化厂房区规划建设方案。规划的规范化厂房区占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50亩,首期开发建设面积一般不小于50亩。

(二)规范化厂房区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符合产业发展要求。新开发和建设的规范化厂房区容积率必须达到1.6以上,建筑密度不低于35%,单体建筑面积应大于3000平方米,规范化厂房的层级原则上应达到3层或3层以上,同一规划区内规范化厂房类型不多于5个,以公共规范化厂房为主。

(三)依照“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管理高效”要求,统一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小区内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新建的规范化厂房区要力争达到七有”规范,即有规范生产车间、有企业配套设施、有集中餐厅宿舍、有购物服务场所、有平安卫生环境、有封闭管理措施、有专门物业管理机构,实行小区式管理模式,区域内部不建围墙。

(四)保证物流、消防通道疏通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与规范化厂房配套的非生产性辅助设施(办公、生活设施)用地规模,一般不得逾越规范化厂房区规划总面积的5%。

五、建设方式

规范化厂房区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开发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实行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管理、统一验收的六统一”服务,全程建设厂房和入驻项目的各项手续。要明确功能分区,完善整体备案和环评手续。具体运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鼓励各镇(办)规范化厂房建设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二是主体企业自建,鼓励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到规范化厂房区内,依照规划建设自用规范化厂房;

三是工业地产招商,鼓励民间闲散资本和开发企业在规范化厂房区内建设商用规范化厂房,从租赁、经营、出售等形式中获取收益。

六、政策措施

(一)对适合多层规范化厂房生产的生物工程、小机械加工、软件工程、粉体资料、电子电器、科研、文化产品、新资料研发生产、产品组(包)装、服装加工等投资额低于1000万元(不含土地投资)工业项目不再单独供地,按产业性质优先进入相应的规范化厂房区。

(二)-2011年度,对总层级为三层、四层以上的规范化厂房,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核、验收,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郑政〔〕41号)规定,给予投资商以奖励。

(三)投资人在国有土地上获得的房产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首次转让按缴纳契税税费金额的50%进行奖励。规范化厂房前5年对外出租的租金所缴纳的租赁营业税、房产税地方留成局部,全额奖励给投资人。

(四)投资人以租赁国有土地形式建设规范化厂房的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免交三年土地租金。三年后,可以采取出让或租赁两种方式使用土地。

(五)规范化厂房建成后,政府有关部门、各镇(办)将积极协助出租,确保厂房不长期空置。

(六)入驻规范化厂房区的生产性企业,享受《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方法的通知上文〔〕26号)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七)镇(办)引资建设的规范化厂房和入住的生产性企业缴纳的税收,参照《市区人民政府关于税源划分补充规定的通知》上政文〔〕23号)执行。

七、组织领导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7

关键词:给水工程规划 管网 环状 用水量 截流干管 重复利用率

1 前言

随着赣州市城市人口的增多,赣州市在近期就要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各个配套设施都要跟上来,为适应二十一世纪赣州市的发展的需求,响应市政府提出的“对接长珠泯,建设新赣州”的战略目标,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编制《赣州市近期建设规划》,让各个部门落实实施时,有章可询,一切都实行规范法。本文是笔者在做《赣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市政工程这一块给水工程规划时对整个的赣州市给水工程的现状作了一个实地考察,发现赣州市给水工程现状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近期建设去解决和落实。现笔者把赣州市现在的状况和问题作一个分析和规划,并得出一些规划思路,以供大家来探讨。

2 现状及分析

2.1 水源及分析

城区水资源条件良好,境内地表水有章江与贡江。章贡两江于城区八镜台汇合后称赣江,章、贡两江流域面积34308km2,赣江年平均流量867m3/s,其中贡江669m3/s。

章江最大洪峰流量2650m3/s,最枯流量119.3m3/s;贡江最大洪峰流量6520m3/s,最枯流量37.5m3/s。

章江上游以山区为主,属山区河流,流域面积比较少,水质较贡江好,水位特征受流域气候规律支配;河流特点是以发电为主,上游有上犹发电站、卢边电站、仙人陂电站、南河电厂,故章江水厂受到上游电站的制约。比如黄金岭水厂,位于章江新城区,上游受到章江水轮泵站的制约,常在枯水季节取水量很小,取水特别困难,影响到二水厂的供水。由于以上原因,2003年以前枯水季节时,章江水量远不能满足城市供水要求。2003年以后,市政府为解决这取水难的问题,在合江处八镜台下修建了橡胶坝,抬高水位,现在基本上能满足供水水量的要求。但现在章江的水质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章江,水质逐渐恶化。加之合江处的橡胶坝的修建,减缓了水流速度,污染物不会很迅速的排除,更加加重了水质的恶化。

贡江流域面积大,水量充沛,电厂少,下游的水厂也较少。环保部门监测资料表明,梅林区域沿岸上游水质较好,下游也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贡江,水质恶化。具体见图一:

2.2水厂供水和各种用水量及分析

章贡区和黄金区现有南河水厂,黄金岭水厂,沙石水厂。沙石水厂正在修建,一期供水10万吨/日的规模已完成,现还未投产运行。它们都从章江取水。南河水厂设计规模12万吨/日,实际供水规模达到11.5万吨/日;黄金岭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10万吨/日,实际供水规模达到4.3万吨/日;梅林区有汶潭水厂和马口水厂,它们是从贡江的上游取水。汶潭水厂设计规模3万吨/日,实际供水规模为2万吨/日;马口水厂的设计供水规模为1万吨/日,实际供水规模为1万吨/日。现状城区水厂的供水量为18.8万吨/日,还有许多工厂从江河和井里取水,自备水量为0.7万吨/日,城区总供水量为19.5万吨/日,现状供水人口:40万,现状人均综合用水为490L/S。

其中对章贡区和黄金区的南河水厂和黄金岭水厂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水厂的总供水量为16.3万吨/日,其中自备水源量0.5万吨/日,居民生活用水量为6.715万吨/日,工企业用水量为3.01万吨/日,公建用水量为3.45万吨/日,市政用水量0.3万吨/日,未预见用水量2.37万吨/日。供水人口为34.53万,供水普及率92%,则当地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标准为195L/S,最高日综合用水标准为290L/。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居民生活用水标准在中小城市处于中等,基本上能满足居民生活的各种用水。现状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之比为5?2,而1996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之比为3:2,现生活用水上升,工业用水量增长比较缓慢,拒了解近几年赣州市办大工厂的企业单位比较少,工业用水量相对其他某些城市就偏少。工业中自备水源量,相对于1996年以前来说,有所下降,大多数工厂都愿意采用自来水,都不愿意从江河和井里取水,净化处理,再利用。因为这样一来,成本太高,提不高经济效益。加之大多数办工厂的都是外来的厂家,经济效益好就多干几年,经济效益不好就辙,采用自来水比较方便。

工业用水在整个的用水量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工业给水系统中的重复利用,不仅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的一种措施,还可以提高环境效益,减少使城市水体污染的废水量。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是节约城市用水的重要指标。现整个的赣州城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36%,复用水量1.0656万吨/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较低,还没达到国家的总体水平50%-60%,更不用和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了。因此整个的赣州城区在节水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改进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3 章贡区、黄金区和梅林区的管网总体布局及分析

城区章贡区和黄金区的三个水厂布置在老河套区、黄金开发区和沙石镇,形成了一个以赣州城市发展为重点——水南区为中心的近似等边的三角布局。现黄金岭水厂和南河水厂通过陆路和桥梁将给水管网联成四通八达的供水网路,离主要供水区近,供水半径较短。黄金岭水厂和南河水厂以三条管线联网形成大循环:一是通过黄金大道DN600水泥管与南河大桥相接;二是通过105国道DN500水泥管与西河大桥联接;三是通过京九大道、迎宾大道及赣州大桥DN500-DN600铸铁管与火车站联接。黄金岭水厂和南河水厂大的主干管已连成环状,但还有些次干管和支管未成环。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只要哪一根水管出问题,就影响到后面管道的供水。梅林城区有汶潭水厂和马口水厂,两水厂大的主干管已连成环状,同样局部管道还未成环,安全性不高。

梅林城区和赣州市城区的给水管网相互独立,虽则章贡区的水厂的给水管已敷设到水东区那边,和梅林区水厂的管网只差那几百米的距离,但还没有连上互通供水,这样不利整个城区的供水安全及管理。主要原因是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赣县梅林区的水厂分属赣县的县政府所管,而章贡区和黄金区的水厂属赣州市的建设局所管,管理体制和经济条件都不同步,水费都不一致,都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效益,都不愿意互通供水。

赣州市建城的历史比较悠久,给水工程事业也同步发展起来的。埋在城市城区的管道时间很长,现城市化的速度比较快,人口发展也比较快,用水量增大,这样导致城区局部地段的管道偏小,每当用水高峰时,水压明显的不足。

2.4 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现状的状况和分析可得出现在存在的问题如下:

1、章江水源地枯水季节水量小,受到上游电站的制约,取水口水量受到限制。

2、排水工程事业还没跟上来,水源地受到污水的污染。

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较低。

4、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赣州市城区与梅林区给水管网相互独立,还有些干管和支管都未连成环状。

5、城区局部地段管道偏小,高峰时水压明显不足。

6、水厂的供水量已不能满足人口发展的要求,须另建或扩建水厂。

3 规划

3.1 人口预测

城市人口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密切,人口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必须满足城市人口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人口发展的同时赣州市的各个配套设施都要跟上来,满足人口的需要。所以在做<<赣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赣州市近期发展的人口数作个预测。采用线行回归法预计到2010年人口会达到70万。

3.2 用水量预测

现根据上述现状用水量及分析和对近几年用水情况发展预测,来预测近期的用水量。首先对最高日的综合生活用水作一个预测,采用的指标为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现状最高日综合用水标准为290L/S,则近期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310L/S,人口为70万,则最高日的综合生活用水量为21.7万吨/日。工业用水是根据现状的用水量按规划经济增长率和近期规划的年限估算,不同的区域都有不同的工业现状用水,分区估算,但也考虑到在近期兴办了工业园,工业用水量有上增的趋势,工业用水总量为14万吨/日市政用水量是根据现状的用水量估算的,现状浇洒道路绿地的用水比较少,市政用水量为3万吨/日。其它用水按以上用水量的20%计,为7.48万吨/日,则

赣州市城区随着城市化人口的增多,近期人口会从现状的40万发展到以后70万,赣州市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跨越,则各个配套设施都要跟上来,用水量增加,供水规模要加大,水厂要扩建或另建水厂。首先对近期的最高日的用水量作一个预测,由于现状最高日的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为195 L/S,根据近几年的用水情况预测。采用的指标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最高日的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320L/S,人口为70万,则最高日的综合生活用水为22.4万吨/日,赣州市近期用水量46.8万吨/日。而现状水厂如按最大的设计供水规模投入运行,但三水厂已建能启动运行的规模只有10万吨/日,则总共的供水能力还只有36万吨/日。虽则可以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来减少水厂的供水规模,节约水资源,节约资金,近期规划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60%,复用水量为8.4万吨/日。大多数工厂都是外来厂家,都为了方便和省钱,都喜欢采用自来水,自备水源量下降,规划0.5万吨/日。总供水量为44.9万吨/日,还不能满足用户用水的需求。具体可见表1:

表1 水厂分布及供水规模表

分区

水厂的名称

原水厂最大供水规模 (万吨/日)

规划水厂供水规模(万吨/日)

备注

章贡区

南河水厂

12

12

复用水量为8.4万吨/日,自备水量为0.5万吨/日

黄金区

黄金岭水厂

10

10

章贡区

沙石水厂

10

10

梅林镇

汶潭水厂

3

8

梅林镇

马口水厂

1

合计

36

40

总供水量

44.9

48.9

用水量增多,为满足70万人口的用水量的需要,需扩建和另建水厂,经水源现状分析,贡江上游的梅林区水质比较好,水量比较充沛,在整个城区的上游,受污染比较少,现规划扩建梅林区上游的汶潭水厂,扩建规模为8万吨/日,来供整个城区的供水,章江沿岸的自来水厂比较多,所以不再在章江流域上新建和扩建水厂。根据梅林区政府的要求,马口水厂要拆迁。总供水规模为48.9万吨/日,能满足城区用水46.8万吨/日的要求。

章江沿岸水厂多,取水口多,是比较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但赣州市城区还没有一个污水处理厂,排水体制采用的是合流制。现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章江,直接影响到章江的水源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用水,严重违反水源地保护规划,现规划筹建白塔下污水处理厂,章江北侧沿岸敷设截污干管,收集章江北侧一带的污水。章江北侧老城区新建的部分可实行雨污分流的部分,尽量采用雨污分流,在老城区中已建好的比较完整的雨污合流体制保持不变,因为对于老城区合流体制要改造成分流体制是比较困难的。这样,即考虑到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又考虑到老城区改造起来比较困难,走合流制和分流制相结合的道路。贡江下游没有自来水厂,不是近几年要重点保护的重要水源地,河套老城的南侧和梅林区可先保留原有的合流体制不变,考虑污水都有自净的能力,暂且不会影响到赣江下游水源,近几年可让污水直接排放到贡江,远期采用截流干管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去。

对于管网规划,原则是采用多水源环状供水,提高供水的安全性。现规划赣县和中心城区连成环状,保证了供水的安全性,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浪费水资源,发挥了不同区域的不同的地理和经济优势。对于整个城区该统一的还是要统一,不要受行政区域的影响,而保持相互独立,这不利于我们给水工程事业的发展,不利于我们整个城区经济的发展。除了中心城区和梅林区连成环状,互通供水外,另外近期三水厂投入运行,不仅满足沙石镇的供水外,还通过陆路和桥梁将给水管网铺向黄金区,章贡区的火车站,还可通过323国道把水送到梅林区,各个区域内部能发展成环状供水的尽量发展成环状供水,保留一小部分树枝状管。这样整个的城区水厂的管网连成一个大环状,互通供水,保证了供水的安全性。在新建道路的地区,在新建道路时就要把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同时实施下去,要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尽量少造成浪费。

另外,对于管网中有些管径偏小,不能满足用户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现可要自来水厂设几个测压点,通过整个的调度室来看哪些地方水压偏小,通过改造管网,调整管径的大小,来提高供水的水压和水量,满足用户的要求。还有一个措施是提高自来水厂的供水压力,但这都要考虑到提高水泵的扬程,需要更多的电耗,管道材质的承压能力。一般都是改造个别管道的管径的措施来满足用户的要求。

5、结束语

保护水源,造福人民是我们给水工程规划的宗旨 ,在整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深入调查,广泛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赣州城市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编制了比较切合实际的一份给水规划,既为赣州市的供水事业发展确定了方向,也探索和总结了给水规划的一些思路,简要如下:

1)上游开辟水源,在同一条江上水厂不宜太多,发电站和水库都会影响到取水,在水源地要加强保护水源,严禁污水在水源地范围排放,同时排水规划事业要同步发展起来;

2)水量预测中应注意运用所掌握的实际资料,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死 板地套用有关规范,要注意有所区别对待;

3)不同的城区不要受行政区域的影响,管网要发展成环状保证供水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 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赣州市总体规划(1996—2010) 专题规划说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2、城市系统规划 同济大学 戴慎志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给水工程 严世旭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余抗市给水规划编制及浅见 作者:王云海 许晓天 西南给排水 Vol 24 N。5 2002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8

出口加工区标准厂房根据产业特性总体规划方案要求整体环境优美、外观整洁、配套齐全、物流通畅。每种厂房都有灵活的租售单元,可分可合,既考虑左右平面分隔、也要求能上下分层立体分隔,公共部分形成垂直的独立交通区域。厂房内部设有办公区,厂房区域地面承重3吨,楼板承重1吨。电子厂房层高5.5米,办公区底层5.5米(一层也可做厂房,并与厂房连通)二层以上层高3.6米。厂房内部装修为混凝土粗装修,企业自行考虑装修。屋顶考虑企业安装冷却塔与中央空调等设施位置。设备上相应的配备了客货梯和卸货平台。所有厂房采用10kv高压进线,企业入驻后根据企业要求容量灵活供电。

a区(电子型)厂房一期封关运作后开始建设(其中含筹建时建设的共计8210平方米两幢厂房),建设面积12,0156平方米,总用地面积96,900平方米,容积率为1.24,绿化率25%,下半年陆续投入使用。a区厂房设计特点为整体布局中高南北两头低,厂房建设层数从2至4层。单幢建筑面积从5000至0平方米,适用范围广,对于大体量的厂房设计中功能上考虑每层平面左右分隔和按楼层上下分隔。

建设的b区(电子型)厂房总建筑面积112,250.63平方米,总用地面积100,403平方米,容积率1.12,绿化率31%。b区厂房设计上进一步优化,总平面布局高低错落、秩序井然,形成自南向北、自西向东渐高的建筑造型,内部道路强化了货物流线通道,厂房的卸货平台均围绕货运主干道布置,在西侧出入口设有大型货车停车场。入口与厂区周围6米外环线形成人流路线,从而达到人流和货流的相互分开,保证交通路线的畅通和安全。另外在二层以上设立开放的平台,安装可开启栏杆,方便企业吊装大型设备。

c区厂房为环保产业园投资建设,布局为机械、电子混合型厂房。规划总建筑面积136,430平方米,总用地面积150,113平方米,容积率0.9,目前已建设面积4.55万平方米,其中机械型3.11万平方米,电子型1.44万平方米。

10月启动d区(机械型)标准厂房建设,目前已建成八幢单层,两幢两层总面积45,472平方米,其中容积率0.72,绿化率31%。d区厂房总体布局按照一条贯穿东西的中轴路相对布置中轴路不仅是物流通道,也是景观中轴。机械厂房采用混凝土结构轻钢屋面,吊车荷载5吨,单层机械厂房设计层高9.9米,两层机械厂房底层高8.4米,二层高6米。每幢厂房办公区主立面设计上,采用玻璃幕墙,悬挑钢结构玻璃雨蓬,突出立面效果,大方气派,受到入驻企业好评。

结合加工区规划范围调整,内环西路以西,建林河以东将建成标准厂房群,初步规划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以上,区域内大同路南以机械厂房为主,大同路以北以多层电子型厂房为主。今年继续加大标准厂房建设,目前5万平方米机械厂房已开工建设,年内计划再开工建设5万平方米机械厂房和10万平方米电子型厂房。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9

关键词:需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

Abstract: Household water use standard method "and the" growth forecast water demand of Luxi County and the surrounding towns and village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proj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ving water consumption standard method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engineering.

Keywords: water demand, water consumption standards of living, when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diurnal variation coefficient

中图分类号:TU8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世界银行项目鉴别团于2011.10.25至2011.11.08走访江西,鉴别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其流域城镇发展示范项目。芦溪县城区及周边村镇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是其中之一。

随着芦溪县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一则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二则也造成了区域内水环境污染,特别是县城周边村镇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没有严格控制等给水源造成污染,乡镇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村镇居民长期接触未经处理的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本项目涉及村镇位于芦溪县主城区周边,离城区近,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受污染程度更严重,无可靠水源,也因此更具备条件以城区优质自来水作为水源,为合理配置芦溪水资源,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本项目的提出,就是顺应这种要求。

1 研究内容

为解决芦溪县城区及周边村镇安全饮水问题,需要扩建芦溪县的现状水厂(日供水2万m³/d)。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供水范围人口的预测;二、分别采用“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法”和“增长法”对其进行需水量预测;三、供水规模的确定。

2 供水范围人口的预测

2.1 现状供水范围及人口

现状供水范围为芦溪县中心城区,供水范围12.8k㎡,2011年末供水人口约53000人。

2.2 设计供水范围及人口

设计基准年为2011年,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设计供水范围为芦溪镇城区和芦溪镇所辖所有行政村,以及芦溪县北部和西部工业园区。新增供水范围20.9k㎡,2011年末新增供水人口21453人。

从芦溪县人口增长历史看,人口综合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根据《芦溪县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与《芦溪县总体规划(2007-2020年)》,芦溪县人口综合增长率以8‰计。预测采取公式:Pn=P0(1+γ)n 。(式中P0为基准年人口,即2011年末人口;Pn为预测年末人口;n为预测年限, 2012-2020年n=9;r为人口综合递增率。)

2020年设计供水范围内人口预测如下:

现状,2011年,供水范围12.8k㎡,现状管网覆盖人口53000人,新增供水范围人口21453人,合计74453人。

预测,2020年,设计供水范围33.7k㎡,现状管网覆盖人口56940人,新增供水范围人口23048人,合计79988人。

因此,2020年的设计供水人口总计为8万人。

3 需水量预测

根据现状供水资料,预测2020年设计供水范围内的需水量。

3.1 现状供水资料分析

3.1.1 现状供水资料

芦溪县供水公司现状供水规模为2万m³/d。收集其2009-2011年实际供水量资料,并以此进行现状供水量分析,进而预测2020年设计供水范围内的需水量。

表4-1 芦溪县供水公司2009-2011年供、售水情况统计表(万吨)

3.1.2 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确定

2020年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以2009~2011年的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计,根据统计资料分析,2009~2011年芦溪县城区平均日居民生活用水量约为164升/人•天。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第五分区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20~180升/人•天;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第一分区小型城市(≤20万人)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为240~450升/人•天。芦溪县城区及周边村镇供水工程总供水人口数8万人,供水区域为县城、村镇及农村地区,其居民生活用水量应参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故本工程预测居民日均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64升/人•天基本合理。

3.1.3 日变化系数

从2009~2011年的供、售水统计数据中可得,三年平均日供水量为1.66万m³/d,最大月平均日供水量为1.98万m³/d。考虑到难以取得逐日供水量数据,无法判断最大日供水量,则以最大月平均日供水量与三年平均日供水量的比值来计算日变化系数。由此计算得日变化系数Kd=1.98/1.66=1.2。而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小城市的日变化系数取值为1.4~1.8,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规定日变化系数在1.3~1.6范围内取值,因此,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确定日变化系数Kd=1.4。

3.1.4 时变化系数

从芦溪县水厂日用水量变化得出图4-1。从图中可知,最高时用水量所占全天用水量比例为6.27,则时变化系数Kh=6.27/4.17=1.5。

图4-1 最高日每小时用水量的变化

3.2 “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法”预测需水量

3.2.1 居民生活用水量预测

2020年设计供水范围内总人口数N为8.00万人,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q为164升/人•天,则平均日居民生活用水量为 Q1=N•q=1.31 (万m³/d )

3.2.2 工业及其他行业用水量计算

工业及其他行业用水量Q2包括:工业用水、行政事业单位用水、经营基建用水以及特种行业用水等。此用水量与居民生活用水量的比例则按2009~2011年的二者比例计,2009~2011年二者的比例为0.5,即Q2=0.5Q1=0.66万m³/d。

3.2.3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计算

据图4-1,管网漏损水(含非收入性售水量)约占总供水量的21%,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主因可能是管网老化,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漏损率,本工程管网漏失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2%取值,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5%取值,二者之和Q3=17%×(Q1+Q2)=0.34( 万m³/d )。

3.2.4 平均日总供水量计算

平均日总需水量为Q均=Q1+Q2+Q3=2.31(万m³/d)

3.2.5 水厂供水规模

水厂供水规模以最高日供水量水量计算,即平均日总供水量乘以日变化系数Kd=1.4。则供水规模为Q供=Kd×Q均=3.23(万m³/d)

3.2.6 水厂自用水计算

水厂取水规模为水厂供水规模与水厂自用水之和,水厂自用水包括滤池冲洗、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以及水厂生活用水之和,一般占水厂供水量的5~8%,根据供水公司实际经验,本工程取6%。即:水厂自用水水量Q4=0.06×Q供=0.19(万m³/d)。

3.2.7 水厂取水规模

水厂取水规模为水厂供水规模与水厂自用水量之和,则取水规模为

Q取=Q供+ Q4=3.42(万m³/d)

3.3 “增长法”预测需水量

3.3.1 年需水量平均增长率预测

售水量近似等于需水量,对表4-1进行分析,可知近年芦溪县中心城区需水量的平均增长率λ约为9.3%,计算如下:

λ=(522.8-425.5)÷522.8÷2=9.3%

3.3.2 设计年2020年最大日需水量预测

3.3.2.1 年总需水量

Q年=425.5×[1+9.3%×(2020-2009)]=860.8(万m³/a)

3.3.2.2 平均日需水量

同“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法”本工程管网漏失水量以及未预见用水量按需水量之和的17%取值,则日均总需水量Qp=(1+0.17)×860.8÷365=2.76(万m³/d)

3.3.3 水厂供水规模计算

水厂供水规模以最高日供水量水量计算,即平均日总供水量乘以日变化系数Kd=1.4。则供水规模为Qd=Kd×Qp=3.86(万m³/d)。

3.3.4 水厂取水规模

同“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法”,本工程水厂取水规模为Q取=(1+6%)Qd=4.0(万m³/d)。

3.4 设计需水量的确定

在上述两种需水量预测方法中,“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法”以当前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设计年的供水人口数进行预测,未考虑居民日均生活用水量指标的变化以及工业用水量的增长因素;而“增长法”采用近年的需水量平均增长率(包含各种用水)来预测设计年的需水量,但因采用的资料年限短,所得平均增长率可能违背实际需水量增长规律,作为设计基础依据缺乏可信度。因此本设计建议采用“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法”的预测结果进行设计,确定本工程水厂总供水规模为3.23万m³/d,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3万m³/d,其中保留原有日供水2万m³/d的生产线,新增日供水1万m³/d。

4 供水规模的确定

根据以上预测结果,确定本工程的供水规模为为3万m³/d,其中保留原有日供水2万m³/d的生产线,新增日供水1万m³/d。

5 结论

设计基准年为2011年,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设计供水范围为芦溪镇城区和芦溪镇所辖所有行政村,以及芦溪县北部和西部工业园区。2020年供水范围为33.7k㎡,供水人口为8万人。

居民生活用水标准为164升/天•人,最高日用水量日变化系数Kd=1.4,最高日用水量时变化系数Kh=1.5。

供水规模为3万m³/d,其中保留原有日供水2万m³/d的生产线,新增日供水1万m³/d。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其流域城镇发展示范项目鉴别团备忘录,2011年10月25日-2011年11月8日.

[2] 《芦溪县总体规划(2007-2020年)》,江西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厂检查指导工作。

进入一季度,洗煤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安全、高效、发展”战略,明确做好一季度安全工作对全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整章建制、完善标准、落实责任、规范行为”为主线,狠抓了“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突出了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员工不安全行为梳理、干部管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完善等重点工作,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将一季度安全管理及综合整治方面工作汇报如下。

一、〇九年四季度安全隐患问题整改治理情况

12月27日,集团公司在四季度地面安全检查中查出的10条隐患及讲评会上提到的33条问题、3条建议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一季度主要安全工作

1、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计划入洗原煤87.09万吨,目前完成84.27万吨,预计完成96.27万吨,完成计划110.54%;生产精煤计划35.00万吨,目前完成37.93万吨,预计40.00万吨,完成计划114.28%;精煤计划产率41.14%,预计完成42.35%,比计划提高1.21%,综合产率局计划75.71%,预计完成局计划;电耗计划9度/吨&8226;原煤,预计完成8.41度/吨&8226;原煤;药耗计划1.20kg/吨&8226;入料,预计完成1.18kg/吨&8226;入料,能力利用率:计划85%,预计120.67%,精煤人头效率计划821.60吨/人,预计869.05吨/人。

2、阶段性工作

⑴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学习领会上级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

上级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基本管理制度及阶段性工作安排是指导全年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全厂上下高度重视,统一安排,营造了全员学习的热烈局面。元5日、9日、13日分别参加了上级公司安全工作会议,并利用周一、周三组织全员进行了贯彻学习。一是继上级公司安全工作会议之后,于元月20日召开了洗煤厂安全工作会议,出台了洗煤厂1号文件,对安全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和安排;二是根据集团公司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及1号文件的要求,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两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工作安排”,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学习,先后于2月2日到2月4日,2月24日到2月26,对全员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及1号文件进行了考试,并严格按照吕梁公司要求执行考试成绩与安全绩效挂钩规定;三是对《三个特别规定》进行了传达学习,出台了《关于强化春节期间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同时狠抓了“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⑵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统筹安排全年安全工作

以上级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公司1号文件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结合洗煤厂实际,一是树立了洗煤厂全年安全工作指导思想;二是将安全工作目标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明确了洗煤厂六个阶段性工作目标及保障措施;三是突出了安全技术、重点工程管理、干部作风建设、安全管理示范洗煤厂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六项重点工作及七大保障体系完善。按照统一领导、总体策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各项工作开展紧张有序。

⑶整章建制、消缺补漏,配套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坚持以法治企必须从完善制度做起。一是参照集团公司23项基本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我厂实际,配套制定了洗煤厂安全管理制度,补充了《“安全红线”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制度标准保障体系;二是不断制定完善新的规程制度以适应系统优化、改造、升级的需要。新修订完善了雨水收集泵房、尾煤浮选药剂罐、电气焊作业、起吊作业、厂区内行人、商品煤采样等16项规程制度;三是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修编完善。

⑷创新形式、优化机制,严把关口抓培训教育

始终将培训教育作为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规范职工作业行为的重要途径。一是严格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培训,由各车间(队组)主任(队长)、副主任(队长)亲自备课、针对性授课,保障了日常培训效果;二是续继实施“每日一题”培训教育方案,坚持每月一次闭卷考试,并进行培训效果总结;三是加强特殊培训,开展了“三违”行为与不安全行为辩识活动,对“三违”人员进行了下岗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四是2月22日组织全员观看了《安全为天、警钟常鸣》屯兰矿“2.22”瓦斯事故电视专题片,并举行了“牢记屯兰事故血的教训、稳步推进企业安全发展”签名活动;五是为新入厂员工办理安全资格证13个,达到了全员100%持证上岗;六是严格执行安全与经济挂钩制度,1、2月份共考核培训工资24690元,考核职工安全工资7940元,三违罚款3290元。

⑸控制过程、突出加法,努力规范三种行为

1、安全管理行为与业务保安行 为规范。

规范干部下现场行为、提高干部下现场质量即是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与业务保安行为的切入点、着力点,也是落脚点。为进一步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监督、管理、服务职能,通过强化、细化干部下现场行为,保障过程安全,实现结果安全。一是突出监督管理过程考核与做加法的原则,出台了《安全绩效综合考核办法》,将科队级干部安全绩效切块,定期审评、检查,1、2月份否决干部安全绩效46000元;二是加大隐患问责力度,严格事件责任分析与追究,对照安全管理红线进行自查,1、2月份共罚款17000元,充分利用经济效应促进管理行为规范;三是狠抓干部作风,严格干部请销假管理,特别是“两节”“两会”期间,严格执行了干部调度双值班制度。

2、员工操作行为规范

一是加强了员工各项规程、制度的培训力度与现场抽查提问力度;二是“三违”治理狠追猛打,结合我厂实际作业特点,对职工不安全行为梳理、分类,明确了154种“三违”行为,出台了《“三违”判定标准及奖惩条例》,并将“安全操作”红线纳入到条例当中,铅印下发,人手一册,做到了警钟常鸣;三是组织车间(队组)技术员以上干部20余人,整理出我厂13部分、27个岗位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651种,并编制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同时加大了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分析处罚力度,不安全行为得到有效预防、控制,员工操作行为进一步规范化。

⑹积极探索、重点攻关,全面推进安全管理示范洗煤厂建设

瞄准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从最难点攻关,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一是针对在四季度检查中,装车队质量标准化水平低,问题多,厂领导多次组织现场办公,制定了装车队质量标准化改造计划,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搞标准化治理。对装车队墙体全部刷白增亮、设备全部按照完好标准治理、现场管理与人员规范作业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731电缆全部采用桥架走线,地沟篦子进行了改造设计,现场作业环境、文明生产得到较大改善;二是下发了《关于车间队组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补充规定》,召开了厂级质量标准化工程及车间级精品工程安排部署讨论会,明确了具体整改计划与责任人,完善了考核机制;三是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厂房内设备、设施全部进行了刷漆增亮,并分区配置了垃圾箱;对所有设备标识、编号进行了核实,重新制作、更换设备完好标识牌102块、设备标贴78块、管道标贴68块;完善了运煤道路喷雾洒水设施等,进一步体现了“文明生产与高雅安全”水平。

积极探索,在技术上取得创新。煤尘治理作为洗煤厂一项攻关难题,我厂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出路,一是在原煤系统安装了喷雾灭尘装置,在精煤皮带、回煤系统皮带底部安装了滴水灭尘装置;二是针对344机尾煤尘治理效果不佳,多措并举,安装了溜槽内喷雾,344机尾制作密封式防尘护罩,彻底根治了起尘源;三是产品仓及装车点二层安装了轴流风机除尘,并多次优化改造,收到了较好的除尘效果。

健立、健全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是建成本质安全型洗煤厂的强硬保障。以上级公司安全管理方针政策为依据,认真分析我厂现状,以规范行为、防治隐患为核心,组织40余名科队技术人员及主要负责人,编制了32项程序文件、《管理手册》及《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与四大规程、《“三违”判定标准及奖惩条例》形成了我厂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每月定期进行审核,促进了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

3、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证照管理方面,一是对到期的27块压力表、6台汽车衡进行了校验,并全部取得了校验合格证书;二是对装载机证书进行了收集、统一管理。

安全费用工程:高压配电室安装预演模拟屏,已列计划,正在按计划组织相关工作。

“春检”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下发了“关于做好春季电气预防性检修工作的安排”,从3月15日已正式开始实施。

4、强化现场管理,全面排查治理隐患

采取定期安全检查与动态安全检查相结合的形式,隐患排查更加全面彻底。

一是按标准重新制作更换了检修电源箱、电液阀门控制箱、各配电室空开标识380余处;二是加强了运煤道路车辆秩序管理,加大了对违章车辆的处罚力度,维护了过磅秩序;三是针对运销磅房、装车队、污水站及精煤场地点特殊,人员上下行走危险因素多,出台了《厂区内行人安全管理规定》,绘制了安全行走路线图,并做出了任何人员非装车队长带领,严禁进入精煤场采样的硬规定;三是对922浓介桶电缆桥架增加了支撑保护,消除了抓斗对电缆桥架的碰撞损伤;四是重点区域重点治理,对尾煤药剂室药剂罐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机械式自动停止按钮与远程控制按扭,为防止油药外溢上了一个双保险;五是绘制了厂区内地下电缆、暖气管道分布走向图,为春季绿化及施工提供了基础资料,杜绝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六是加强了厂区内消防器材的标准化配置与管理,改造、制作沙箱12个,更换灭火器16个。

三、二季度安全工作思路及措施

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上级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阶段性工作安排,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以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三种行为、消除隐患,实现洗煤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工作措施:

1、继续开展以“整章建制、完善标准、落实责任、从严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业务保安行为、员工操作行为”为主线的安全管理综合整治工作。

2、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力度,从严安全绩效考核。

3、严格按照春季电气预防性检修工作的安排,扎实开展好“春检”工作。

4、继续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梳理划分,强约束、细引导,提高职工按章作业与规范作业的能力。

5、稳步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组织、实施好厂级质量标准化与车间(队组)级精品工程建设。

6、加强应急救援管理,积极组织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应对事故灾害的能力。

7、抓好委外工程施工及厂容厂貌建设的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8、狠抓员工培训教育,进一步健全培训体制,完善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