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投标方案十篇

时间:2023-05-17 11:32:24

厂区投标方案

厂区投标方案篇1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mplex and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s in the mountains,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for plant vertical design of the main factors for analysis, the article proposed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vertical thinking,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similar projects.

关键词: 山区火电厂;竖向设计;因素

Key words: fossil fuel power plant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vertical design;factor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063-02

1 概述

火力发电厂厂区竖向设计是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是处理好建(构)筑物在平面上的相互关系,而竖向布置是要根据自然地形处理好建(构)筑物与建设场地在高程上的相互关系。山区火电厂厂址位于山区,相对平原电厂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竖向设计合理与否,对工程投资和今后运行将带来极大影响。本文主要对山区电厂竖向设计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以期对同类电厂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山区电厂竖向设计主要考虑因素

山区电厂竖向设计受很多因素影响,各要素的影响程度根据不同地形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①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交通运输要求。②满足电厂防排洪要求,使厂区不被洪水、潮水及内涝水淹没。③合理利用自然地形,避免深挖高填。尽量减少土(石)方、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护坡和挡土墙等处理工程量;应使土(石)方工程填、挖方平衡,运距短。当厂区自然地形坡度较大,为减少工程土石方量,宜采用阶梯式布置,台阶数量不宜过多,以利于纵横向生产运输联系和管线敷设。④场地平整工程,应合理利用地形,边坡开挖应防止产生滑坡、塌方,另外还需注意保护山坡植被,避免水土流失。⑤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排水系统。当必须改变现有排水系统时,应保证新的排水系统水流顺畅。⑥分期建设的工程,在场地标高、运输线路坡度、排水系统等方面,应使近期与远期工程相协调。⑦场地自然地形坡度较大时,建构筑物应尽量平行等高线布置,以减少土石方量和基础埋深,并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⑧当燃煤采用铁路运输时,应充分考虑铁路厂内企业站轨顶标高与厂外铁路专用线的衔接。

3 实例分析

下面将结合某2X1000MW滨海山区火电厂工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该工程厂址处于丘陵高地,高差在13m左右,厂址北侧和西侧靠近渤海海边。电厂基本平行于地形等高线布置,厂区方位为正南正北向,三列式布置格局。铁路专用线南北方向自厂区东侧进入厂区。

3.1 厂区竖向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①竖向布置形式:厂区地势高差较大,岩石出露,厂址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地面高程为3.4~16.3m,场地坡度在4%左右,宜采用阶梯式布置。②厂区洪水:厂址主要受其东侧约3km处的河流洪水及当地区域暴雨积水的影响。经计算,厂址处百年一遇洪水位对应厂区主厂房及附属设施区域洪水标高为5.0m,对应煤场区域为5.44m。当厂区场地设计标高低于对应区域洪水标高时考虑设置防洪墙。③主要建构筑物基础地质条件:从厂区总平面布置看,主厂房及主要建、构筑物均落于工程地质条件好的I区,持力层的岩层顶标高在4.0m~15.0m之间,主厂房基础埋深6m,因此,只要厂区标高在4+6=10m以下时,主要建、构筑物基础均能实现天然地基方案。④场地排水:场地采用有组织排水。厂区各种道路均设有雨水口,地面及道路雨水经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道。直接排出厂外流入渤海。⑤土石方工程量。全厂土石方应进行综合平衡,尽量做到全厂土石方平衡。根据建筑物基础形式及地基处理方案(部分附属建筑物考虑消除地震液化局部换填)、管沟余土等,经过初步估算厂区基槽余土约为15万方。厂区竖向标高的确定应力争做到厂区土石方填挖方量最小,并考虑全厂包括施工场地。⑥铁路标高衔接。根据电厂铁路专用线可研报告:接轨站路肩标高为11.4m,铁路技术标准限制坡度4.0‰,推算至厂内站标高在6.00m~17.25m范围内技术上均可行。此项对场地竖向设计制约不大。⑦公路标高衔接。距厂址约4km的省级公路标高约6.9m,厂址周围自然地形标高3.4~16.3m,道路引接不是决定因素。⑧循环水系统(取水泵房)的运行费用。根据海滨电厂一次循环直流冷却的特点,减少主厂房室与取水口的高差,即降低主厂房区域场地设计标高能够大大的减少取水泵房的年运行费用,经估算每减少1m每台机每年可以节约用电160万度电,按0.2元/度计算、20年回收期折现。经济效益可观。从降低循环水系统(取水泵房)的运行费用的角度考虑,应尽可能降低主厂房区域场地设计标高。⑨施工要求。本工程施工生产及生活用地22公顷。为满足汽机、锅炉的组合安装需要,在主厂房扩建端至少保证有120m宽,结合二期扩建,此区域平整标高与主厂房高差不超过1m。其它施工场地根据自然地形进行粗平。

3.2 厂区竖向布置设计。综合上述竖向布置原则及各影响因素,初步确定如下:①厂区东侧铁路专用线标高不低于6.00m,从其接轨条件及场地自然地形分析,确定铁路专用线及煤场部分在一个台阶上。②主厂房区域场地设计标高兼顾两百年一遇高潮位、循环水系统运行费用、土石方量、工艺运行要求等确定,主厂房区域及其固定端的附属辅助建筑在同一台阶上。就厂址地形考虑,降低循环水系统运行费用即降低场地设计标高与场地挖方量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把厂区场地标高拟按以下是个方案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厂区竖向设计方案。

方案一:全厂共设2个台阶,主厂房及附属设施3.5m,煤场铁路10m。由于主厂房及附属设施对应洪水位标高为5m,该区域低于平整标高低于洪水位要求,防洪措施采用将厂区围墙按防洪墙结构形式设置,以满足防洪要求。方案二:全厂共设2个台阶,主厂房及附属设施4.5m,煤场铁路10m。厂区防洪同方案一。方案三:全厂共设2个台阶,主厂房及附属设施5.5m,煤场铁路10m。方案四:全厂不设台阶,采用平坡式布置,场地平整标高为6m。四个方案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的竖向设计方案,引起的投资差异是很大的,尤其是方案四在此种复杂地势条件下,没有很好的结合地形,造成土方填挖方相差较大,且电厂运行费用增加较高,该方案较方案一增加投资1386万元,此方案是很不可取的。方案一与其它两方案相比厂区土方平整出现多余土方相对增加,但结合本工程特点,厂外道路及铁路专用线恰好需要约30万方土方,此方案厂区余方可用于此部分填方,从而实现全厂土方平衡,方案一不仅实现土方平衡,而且投资最省经济效益最佳,因此为最佳方案。通过以上工程实例分析可知,火力发电厂的竖向设计是多样化的,但总的设计原则应根据厂址区域地形、坡度、坡向、地址条件、洪涝水位、场地排水、土石方工程量、交通运输及工艺和施工要求等综合考虑,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确立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D L/T5032-2005,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S].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厂区投标方案篇2

关键词:水质标准;老水厂升级改造;深度处理;臭氧-活性炭工艺;超滤膜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1-0093-03

1 工程背景

1.1 水厂概括

耿井水厂隶属于胜利油田供水公司,位于东营市西城区,是西城区范围内的主供水厂。该水厂以引黄水库为水源,黄河水经过沉砂处理后进入耿井水库,水厂直接从水库取水,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即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砂滤、消毒工艺。耿井水厂投产于1995年,设计规模为20万m3/d,分为南北两组工艺流程,是胜利油田供水能力最大的水厂。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对耿井水厂进行了常规处理工艺改造,出厂水水质符合新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42项常规水质指标要求。

1.2 现在存在的问题

1.2.1 水源水质污染。耿井水厂的水源水库——耿井水库是胜利油田众多引黄蓄水水库之一。近年来,随着黄河中上游地区大量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黄河水体污染加剧,耿井水库水的水质也逐年呈现了一定的微污染特性。综合近三年胜利油田供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的报表,耿井水库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机污染物超标、冬季低温低浊、夏季藻类繁殖的特点。

1.2.2 净水工艺不完善。耿井水厂现状常规处理工艺的设计均以去除常规水质指标为基础,主要以感官和细菌为处理目标。然而常规处理工艺由于工艺的原理决定了对小分子有机物和部分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不是很明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耿井水厂现状的出水水质无法再进一步提高,难以满足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1.2.3 深度处理工程的提出。耿井水厂深度处理工程范围是指在现有水源和处理构筑物条件下,即在现有厂址范围内,尽量减少对现有生产流程的影响,增加深度处理构筑物,改善出厂水水质。改善目标如下:

(1)水量目标:本工程维持现有水处理规模,净水能力为20万m3/d。

(2)水质目标:耿井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建成后,出水水质将全部达到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2 设计方案的选择

通过对耿井水厂原水水质及常规工艺出水水质进行分析,结合水厂现状构筑物布局,提出两套深度处理改造的方案,通过经济、技术比较最终确定一套合适的深度处理路线。

方案一:臭氧-活性炭工艺(含预臭氧)。

方案二:超滤膜处理工艺(必要时膜前投加粉末炭)。

2.1 方案一工程设计

2.1.1 预臭氧。预臭氧又称前臭氧,加注量为0.5mg/L,采用水射器投加,S316不锈钢管式混合器混合,投加点布置在沉淀池之前的管路上,同时位于原加矾混合器之前。水射器由臭氧发生器设备商配套提供,水射器增压水由厂区现状自用水管网或活性炭滤池出水渠接出,并由臭氧发生器设备商配套增压泵进行增压。

2.1.2 提升泵房及臭氧接触池。根据流程需要,后臭氧接触池前设中间提升泵房,提升泵房与臭氧接触池合建。提升泵房内设潜水轴流泵4台,3用1备,考虑进水室上下水位变化对流量的影响采用全变频控制,单台流量2340~2920m3/h,扬程7.5~6.5m;臭氧接触池采用全封闭结构,分为独立二格,有效水深6m,接触时间13min,接触池分3次曝气头曝气接触,曝气头采用微孔曝气。接触池内逸出的臭氧经负压收集、热催化剂破坏分解成氧气后排入大气。

2.1.3 臭氧发生器间、鼓风机房及配电间。臭氧发生器间、鼓风机房及配电间采用合建布置。臭氧设计正常加注量1mg/L,设备最大加注量1.8mg/L。其中前、后臭氧各0.5mg/L,臭氧发生器间内设3台臭氧发生器,单台5kg/h,2用1备,必要时设备软备用;炭滤反冲洗采用罗茨鼓风机,鼓风机房内设鼓风机和空压机各2套,1用1备,单台鼓风机5000m3/h,扬程6m。

2.1.4 活性炭滤池。活性炭滤池采用翻板滤池池型,共设10格,双排布置,单格尺寸10×8m,面积80m2,空床滤速10.94m/h。填料层由上而下分别为:活性炭粒径8~30目,厚度2.2m,空床停留时间12.1min;下设砂层,平均粒径0.6mm,不均匀系数1.3,厚度0.5m;支承层D=2.0~16.0mm,厚0.45m。

活性炭吸附池冲洗时通过大流量气冲和水冲轮流冲洗。反冲洗强度:单气反冲,气强度:62.5m3/(h·m2);单独水冲,大水量时强度:60m3/(h·m2),小水量时强度:10m3/(h·m2)。

2.2 方案二工程设计

2.2.1 膜处理车间。膜处理车间为半地下式结构,共设24格,双排布置,单格平面尺寸5.5×5.8m,每格内设膜堆12组,单个膜堆膜面积为1050m2,超滤膜的设计过水通量为30L/m2·h,2格同时离线清洗或检修时,强制过水通量为36L/m2·h,反冲洗水通量为60L/m2·h,气擦洗强度为50m3/m2·h(滤池面积)。膜池每格设抽吸式容积增压泵1台,置于膜池中间管廊内,抽吸流量458m3/h,抽吸的最大真空值为7~8m,同时采用该泵反转作为膜池反冲洗泵,反冲洗流量为721m3/h,设变频调速。2只6m3药剂储罐置于室外,设3台药剂回流循环水泵,2用1备,单泵流量为160m3/h,扬程10m。

2.2.2 膜处理辅助车间及配电间。膜处理辅助车间内设鼓风机和空压机各2套,1用1备,单台鼓风机1595m3/h,扬程5m。

2.2.3 粉炭投加间。粉炭投加间内设粉炭投加区和粉炭存放区。粉炭投加区设粉炭投加设备1套,含3台螺杆泵,2用1备,变频设置。粉炭加注量设计日常投加量约为5mg/L,最大投加量为30mg/L,投配浓度3%。

2.2.4 排水池。排水池内设2台排水泵,单泵流量150m3/h,扬程18m。

2.3 工程方案比选

2.3.1 技术比选。臭氧-活性炭工艺和超源膜处理工艺是目前国内外深度处理工程中最常用的两种工艺路线,这两种工艺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与适用范围,详见表1。

针对耿井水厂的实际情况,结合臭氧-活性炭工艺和膜处理工艺的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从技术角度选择适合于耿井水厂的工艺,详见表2:

2.3.2 经济比较。经过对以上两种工艺路线的工程设计,从投资及运行成本角度对其进行比选,详见表3:

2.3.3 深度处理方案的确定。综上所述,臭氧-活性炭工艺及粉末炭吸附+超滤膜工艺均具有污染物去除效果好、色度及嗅阈的去除率高、口感改善明显的优点,考虑到耿井水厂原水藻类情况并不严重,“二虫”也未检测出,其常规处理工艺出水浊度已经较低,因此采用超滤膜的优势并不明显,臭氧-活性炭工艺可通过臭氧及活性炭更好地解决原水CODMn偏高的主要矛盾,出水水质也更有保障;另外,粉末炭吸附+超滤膜工艺工程投资高于臭氧-活性炭工艺,前者在粉末炭投加后运行成本也要略高于后者,因此本工程深度处理改造工程技术路线确定为臭氧-活性炭工艺。

3 结语

厂区投标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走资源节约型工业发展道路。通过推进标准厂房项目建设,落实激励措施,吸引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厂房进行生产,实现我县中小企业土地使用效益的明显提高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原则、责任单位和基本情况

(一)建设原则

标准厂房按照合理布局、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原则进行建设。

(二)责任单位

工业集聚区管委会成立的博爱县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

(三)基本情况

标准厂房项目规划在县工业集聚区内,位于新华路东侧,人民路南侧,柏山镇李洼村西侧,文化路北侧,规划用地700亩(约46.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由三层、四层全框架结构厂房区和办公服务区三部分组成。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约100亩,二期占地约450亩,三期占地约150亩。

三、项目建设有关前期工作

(一)建筑规划设计

在标准厂房项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聘请市级以上专业部门设计详细建筑规划图纸,包括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的单体建筑方案。

(二)项目建设资金

项目前期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向信用联社贷款1000万元,作为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建设的启动资金。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取得土地使用手续后,以城司为平台,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000万元,用于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三)土地手续

土地部门负责办理标准厂房项目用地手续。一期用地(西至新华路、北至人民路、东至项目区内南北中心大道、南至项目区内东西中心大道)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征用,用于标准厂房项目一期的开发建设。

四、项目开发模式

(一)政府带动开发

县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标准厂房项目区西北部征用约100亩土地,用于标准厂房样板房建设。征地费用4.2万元/亩,需420万元;建4栋104×30米的三层厂房,建筑面积共3.744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800元计算,需资金3000万元;共需资金3420万元。通过招标形式进行施工。

项目建成后采取减免租金的办法对外租赁,按投资成本对外销售。租金依据投资额按贷款利息核算。具体租赁办法为:入驻企业必须与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3年以上的租赁协议,并交纳一定押金或企业担保,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入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免1年租金。出售按投资成本核算(包括房产、地产)。收回的租金或成本,优先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

入驻企业因规模扩张,需新建厂区的,工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在集聚区规划范围内选址安排企业项目建设。

(二)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开发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主体、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标准厂房建设经营。除政府带动开发外,剩余的标准厂房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开发建设。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必须服从标准厂房区的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进行建设。占地以与厂房或办公服务区楼房建筑线相邻的区内道路中心为界,邻新华路、人民路、文化路、李洼村村西耕地的,以规划部门放线核定用地面积(其余公用土地由政府征用)为准,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征地费用为4.2万元/亩。投资商或项目单位确定项目用地后,10日内向县政府交纳土地费用的80%,余额待取得土地使用证时一次性付清。投资商建成后可出租或出售,收益归投资商。项目单位自建的,产权归项目单位,用于生产经营。

五、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厂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资、行业部门谁受益谁投资和投资商(项目单位)开发投资建设的模式分期开发建设。道路、公用地面硬化、排水、绿化、标志性建筑、公益照明及整厂通透式围墙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弱电等由受益单位按规划投资建设。投资商或项目单位负责主、支干道以外与厂房连接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

六、物业管理

根据标准厂房项目管理需要,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下设物业管理机构,对入驻企业按行业特点相对集中布局,对政府投资的公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负责标准厂房区域内的卫生、治安等。物业管理费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按厂房建筑面积向标准厂房区内业主征收。行业部门投资的公用设施由各行业部门管理维护。

七、优惠政策

1、用地手续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标准厂房区建设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60号)和《博爱县城区及工业集聚区用地意见》精神办理。

2、对入驻标准厂房区的企业或开发商可以享受博爱县外来投资优惠政策的相关条款。

3、优先安排适合进入标准厂房生产的纺织、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高科技产品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无污染、低噪音的环保型项目入驻。

4、开发商标准厂房建成后一年内没有出租或出售的,经投资商同意,县政府每年按总造价的5%租赁,标准厂房产权仍属投资商所有。

5、入驻企业共享区内各项公益设施。

6、为入驻企业和投资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业集聚区管委会为入驻企业和投资商提供“保姆式”服务,协助办理各种证照手续,帮助解决建设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标准厂房区内的各种检查收费,必须经县政府批准,由工业集聚区管委会统一协调负责。

八、工作措施

县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在一手抓好标准厂房带动开发的同时,采取以下五项措施,吸引外来投资者建设厂房和项目入驻。

一是建立县工业集聚区网站,定期工业和招商信息;定期在《焦作日报》重要版面刊登招商广告。

二是印制10000册精美的工业集聚区投资指南和《博爱县城区及工业集聚区用地意见》,广泛宣传。

三是以县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和招商局为平台,积极参与各种招商引资节会,向市区中小企业强力推介,引进项目入驻。

四是依托博爱县龙头企业、博爱籍在外知名人士和标准厂房开发商招商引资;以本地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村街为平台,对有一定原始积累的私营企业主招商引资;通过各乡镇、县直单位多渠道招商引资。

五是在标准厂房区显著位置(新华路与人民路交叉处)设置大型宣传牌。

通过以上措施,推介博爱县标准厂房区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凤筑巢,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标准厂房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博爱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工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厂房的意见》(博政〔20*〕50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走资源节约型工业发展道路。通过推进标准厂房项目建设,落实激励措施,吸引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厂房进行生产,实现我县中小企业土地使用效益的明显提高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原则、责任单位和基本情况

(一)建设原则

标准厂房按照合理布局、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原则进行建设。

(二)责任单位

工业集聚区管委会成立的博爱县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

(三)基本情况

标准厂房项目规划在县工业集聚区内,位于新华路东侧,人民路南侧,柏山镇李洼村西侧,文化路北侧,规划用地700亩(约46.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由三层、四层全框架结构厂房区和办公服务区三部分组成。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约100亩,二期占地约450亩,三期占地约150亩。

三、项目建设有关前期工作

(一)建筑规划设计

在标准厂房项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聘请市级以上专业部门设计详细建筑规划图纸,包括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的单体建筑方案。

(二)项目建设资金

项目前期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向信用联社贷款1000万元,作为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建设的启动资金。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取得土地使用手续后,以城司为平台,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000万元,用于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三)土地手续

土地部门负责办理标准厂房项目用地手续。一期用地(西至新华路、北至人民路、东至项目区内南北中心大道、南至项目区内东西中心大道)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征用,用于标准厂房项目一期的开发建设。

四、项目开发模式

(一)政府带动开发

县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标准厂房项目区西北部征用约100亩土地,用于标准厂房样板房建设。征地费用4.2万元/亩,需420万元;建4栋104×30米的三层厂房,建筑面积共3.744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800元计算,需资金3000万元;共需资金3420万元。通过招标形式进行施工。

项目建成后采取减免租金的办法对外租赁,按投资成本对外销售。租金依据投资额按贷款利息核算。具体租赁办法为:入驻企业必须与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3年以上的租赁协议,并交纳一定押金或企业担保,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入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免1年租金。出售按投资成本核算(包括房产、地产)。收回的租金或成本,优先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

入驻企业因规模扩张,需新建厂区的,工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在集聚区规划范围内选址安排企业项目建设。

(二)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开发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主体、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标准厂房建设经营。除政府带动开发外,剩余的标准厂房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开发建设。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必须服从标准厂房区的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进行建设。占地以与厂房或办公服务区楼房建筑线相邻的区内道路中心为界,邻新华路、人民路、文化路、李洼村村西耕地的,以规划部门放线核定用地面积(其余公用土地由政府征用)为准,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征地费用为4.2万元/亩。投资商或项目单位确定项目用地后,10日内向县政府交纳土地费用的80%,余额待取得土地使用证时一次性付清。投资商建成后可出租或出售,收益归投资商。项目单位自建的,产权归项目单位,用于生产经营。

五、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厂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资、行业部门谁受益谁投资和投资商(项目单位)开发投资建设的模式分期开发建设。道路、公用地面硬化、排水、绿化、标志性建筑、公益照明及整厂通透式围墙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弱电等由受益单位按规划投资建设。投资商或项目单位负责主、支干道以外与厂房连接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

六、物业管理

根据标准厂房项目管理需要,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下设物业管理机构,对入驻企业按行业特点相对集中布局,对政府投资的公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负责标准厂房区域内的卫生、治安等。物业管理费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按厂房建筑面积向标准厂房区内业主征收。行业部门投资的公用设施由各行业部门管理维护。

七、优惠政策

1、用地手续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标准厂房区建设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60号)和《博爱县城区及工业集聚区用地意见》精神办理。

2、对入驻标准厂房区的企业或开发商可以享受博爱县外来投资优惠政策的相关条款。

3、优先安排适合进入标准厂房生产的纺织、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高科技产品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无污染、低噪音的环保型项目入驻。

4、开发商标准厂房建成后一年内没有出租或出售的,经投资商同意,县政府每年按总造价的5%租赁,标准厂房产权仍属投资商所有。

5、入驻企业共享区内各项公益设施。

6、为入驻企业和投资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业集聚区管委会为入驻企业和投资商提供“保姆式”服务,协助办理各种证照手续,帮助解决建设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标准厂房区内的各种检查收费,必须经县政府批准,由工业集聚区管委会统一协调负责。

八、工作措施

县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在一手抓好标准厂房带动开发的同时,采取以下五项措施,吸引外来投资者建设厂房和项目入驻。

一是建立县工业集聚区网站,定期工业和招商信息;定期在《焦作日报》重要版面刊登招商广告。

二是印制10000册精美的工业集聚区投资指南和《博爱县城区及工业集聚区用地意见》,广泛宣传。

三是以县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和招商局为平台,积极参与各种招商引资节会,向市区中小企业强力推介,引进项目入驻。

四是依托博爱县龙头企业、博爱籍在外知名人士和标准厂房开发商招商引资;以本地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村街为平台,对有一定原始积累的私营企业主招商引资;通过各乡镇、县直单位多渠道招商引资。

五是在标准厂房区显著位置(新华路与人民路交叉处)设置大型宣传牌。

通过以上措施,推介博爱县标准厂房区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凤筑巢,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标准厂房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博爱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工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厂房的意见》(博政〔20*〕50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走资源节约型工业发展道路。通过推进标准厂房项目建设,落实激励措施,吸引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厂房进行生产,实现我县中小企业土地使用效益的明显提高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原则、责任单位和基本情况

(一)建设原则

标准厂房按照合理布局、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原则进行建设。

(二)责任单位

工业集聚区管委会成立的博爱县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

(三)基本情况

标准厂房项目规划在县工业集聚区内,位于新华路东侧,人民路南侧,柏山镇李洼村西侧,文化路北侧,规划用地700亩(约46.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由三层、四层全框架结构厂房区和办公服务区三部分组成。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约100亩,二期占地约450亩,三期占地约150亩。

三、项目建设有关前期工作

(一)建筑规划设计

在标准厂房项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聘请市级以上专业部门设计详细建筑规划图纸,包括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的单体建筑方案。

(二)项目建设资金

项目前期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向信用联社贷款1000万元,作为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建设的启动资金。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取得土地使用手续后,以城司为平台,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000万元,用于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三)土地手续

土地部门负责办理标准厂房项目用地手续。一期用地(西至新华路、北至人民路、东至项目区内南北中心大道、南至项目区内东西中心大道)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征用,用于标准厂房项目一期的开发建设。

四、项目开发模式

(一)政府带动开发

县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标准厂房项目区西北部征用约100亩土地,用于标准厂房样板房建设。征地费用4.2万元/亩,需420万元;建4栋104×30米的三层厂房,建筑面积共3.744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800元计算,需资金3000万元;共需资金3420万元。通过招标形式进行施工。

项目建成后采取减免租金的办法对外租赁,按投资成本对外销售。租金依据投资额按贷款利息核算。具体租赁办法为:入驻企业必须与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3年以上的租赁协议,并交纳一定押金或企业担保,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入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免1年租金。出售按投资成本核算(包括房产、地产)。收回的租金或成本,优先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

入驻企业因规模扩张,需新建厂区的,工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在集聚区规划范围内选址安排企业项目建设。

(二)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开发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主体、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标准厂房建设经营。除政府带动开发外,剩余的标准厂房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开发建设。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必须服从标准厂房区的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进行建设。占地以与厂房或办公服务区楼房建筑线相邻的区内道路中心为界,邻新华路、人民路、文化路、李洼村村西耕地的,以规划部门放线核定用地面积(其余公用土地由政府征用)为准,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征地费用为4.2万元/亩。投资商或项目单位确定项目用地后,10日内向县政府交纳土地费用的80%,余额待取得土地使用证时一次性付清。投资商建成后可出租或出售,收益归投资商。项目单位自建的,产权归项目单位,用于生产经营。

五、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厂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资、行业部门谁受益谁投资和投资商(项目单位)开发投资建设的模式分期开发建设。道路、公用地面硬化、排水、绿化、标志性建筑、公益照明及整厂通透式围墙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弱电等由受益单位按规划投资建设。投资商或项目单位负责主、支干道以外与厂房连接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

六、物业管理

根据标准厂房项目管理需要,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下设物业管理机构,对入驻企业按行业特点相对集中布局,对政府投资的公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负责标准厂房区域内的卫生、治安等。物业管理费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按厂房建筑面积向标准厂房区内业主征收。行业部门投资的公用设施由各行业部门管理维护。

七、优惠政策

1、用地手续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标准厂房区建设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60号)和《博爱县城区及工业集聚区用地意见》精神办理。

2、对入驻标准厂房区的企业或开发商可以享受博爱县外来投资优惠政策的相关条款。

3、优先安排适合进入标准厂房生产的纺织、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高科技产品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无污染、低噪音的环保型项目入驻。

4、开发商标准厂房建成后一年内没有出租或出售的,经投资商同意,县政府每年按总造价的5%租赁,标准厂房产权仍属投资商所有。

5、入驻企业共享区内各项公益设施。

6、为入驻企业和投资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业集聚区管委会为入驻企业和投资商提供“保姆式”服务,协助办理各种证照手续,帮助解决建设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标准厂房区内的各种检查收费,必须经县政府批准,由工业集聚区管委会统一协调负责。

八、工作措施

县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在一手抓好标准厂房带动开发的同时,采取以下五项措施,吸引外来投资者建设厂房和项目入驻。

一是建立县工业集聚区网站,定期工业和招商信息;定期在《焦作日报》重要版面刊登招商广告。

二是印制10000册精美的工业集聚区投资指南和《博爱县城区及工业集聚区用地意见》,广泛宣传。

三是以县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和招商局为平台,积极参与各种招商引资节会,向市区中小企业强力推介,引进项目入驻。

四是依托博爱县龙头企业、博爱籍在外知名人士和标准厂房开发商招商引资;以本地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村街为平台,对有一定原始积累的私营企业主招商引资;通过各乡镇、县直单位多渠道招商引资。

厂区投标方案篇4

1.根据国家关于编报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要求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规定,结合化工建设项目的特点,为进一步搞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将(1992)化计发第995号文的化工建设项目建议书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补充为本规定。

2.凡列入建设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均应有批准的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获批准即为立项。

3.项目建议书由项目法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地区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有关投资建设法规、规定编报(列入国家专项计划,明确不需另行批项目建议书的除外)。其中大中型和限额以上新建及大型扩建项目,在上报项目建议书时,凡重大项目或专有要求项目须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可参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而对其深度与精确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建议书编报单位委托有资格的规划、设计单位或工程咨询单位编制。

4.编报项目建议书内容要完整,文字要简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拟建项目的各要素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据实进行测算分析。

5.项目建议书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评价,一般可按财务分析初步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对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有些政府贷款的项目,要求作国民经济分析,的须作国民经济分析。其他大中型项目是否作国民经济分析,可视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要求而定。

6.对于老厂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可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结合项目的原有基础条件和可利用的设施等情况,编报项目建议书。

小型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参照本规定有关内容要求,在满足上级审批需要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可不报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规定的内容和深度随工程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别,根据工程项目条件的不同而各有所侧重,可根据拟建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橡胶行业可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变通专业指标执行。

7.凡报送的项目建议书内容和深度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审批机关不予受理审查,由报送单位另行补报或重报。

二、项目建议书内容和深度

1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简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和依据,投资的必要性及经济意义。

2 市场初步预测分析

2.1 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近期、远期需要量及主要消费去向的初步预测

2.2 国内、外相同或可替代产品近几年已有和在建的生产能力、产量情况及变化趋势的初步预测

2.3 近几年产品进出口情况

2.4 产品销售的初步预测,竞争能力和进入国际市场前景的初步估计

2.5 国内、外产品价格的现状及销售价格初步预测

3 产品方柔和生产规模

3.1 产品和副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指标及拟建规模(以日和年生产能力计)

3.2 产品方案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政策和产品结构的要求

3.3 对生产规模的初步分析

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要结合企业现有内部和外部条件,拟定初步比较方案,进行优选。

4 工艺技术初步方案

4.1 原料路线和生产方法简述

4.2 工艺技术(软件)来源的选择与初步比较

4.3 需要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的项目,要说明引进和进口的范围、内容及理由。提出引进和进口的国别、厂商的设想。

5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

5.1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规格、年需用量及供应来源

5.2 资源来源、品位、成份等情况,资源供给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5.3 水、电、汽和其他动力小时用量及年需用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6 建厂条件和厂址初步方案

6.1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6.2 建设地点是否符合当地规划的要求

6.3 厂址方案选择的初步意见

拟建厂址周围的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游览区、自然保护区等情况,是否符合环保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附厂址区域位置和厂址初步方案示意图。

对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简要说明承办企业基本情况,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厂址方案初步意见。

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初步方案

7.1 公用工程初步方案和原则确定

7.2 辅助设施初步方案和原则确定

7.3 土建(建筑与结构)初步方案和原则确定

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初步方案中,应简要说明哪些可利用原有的设施,哪些需要相应地改造和改建、扩建。

8 环境保护

8.1 建设地区环境概况包括拟建厂址、渣场场址周围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环境质量状况

8.2 凡依托现有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的项目,应简要说明企业“三废”排放和环保工作情况

8.3 拟建项目应执行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8.4 拟建生产装置污染源的位置、所排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方式

8.5 拟采用的原料路线、工艺路线、主要生产装备的初步方案是否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8.6 根据“达标排放”、“总量控制”、“以新带老”的环保原则,提出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初步措施和方案

8.7 拟建项目初步环境影响分析

9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

9.1 工厂体制及管理机构设置原则的简要说明

9.2 工厂班制和劳动定员的估算

对老人一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说明从老厂可能调剂的职工人数

10 项目实施初步规划

10.1 建设工期初步规划

10.2 项目实施初步进度表

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初步规划应视与原有装置(车间)、设施结合的密切程度而定。安排项目实施初步规划的原则应是把车间、设施停产或减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1 投资估算和资全簿措方案

11.1 投资估算

11.1.1 建设投资估算

11.1.1.1 主体工程和协作配套工程所需的建设投资估算

11.1.1.2 外汇需要量估算(均折算为美元计算,使用非美元外汇的要注明折算率)

11.1.2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估算

11.1.3 初步计算建设期利息

11.1.4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

11.1.5 流动资金估算(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11.1.6 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 由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组成

11.1.7 报批项目总投资 由固定资产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两部分组成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简要说明利用原有固定资产原值、净值或重估值情况及可利用原有流动资金情况。

11.2 资金筹措方案

11.2.1 资金来源

11.2.1.1 项目资本金 根据国家对不同行业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要求,提出项目资本金的出资意向性意见(含铺底流动资金)

11.2.1.2 贷款资金 初步说明人民币和外汇资金贷款渠道、金额及贷款条件(含流动资金贷款)

11.2.2 逐年资金筹措数额和初步安排使用方案

1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12.1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12.2 财务分析

12.2.1 静态指标

(1)投资利润率

(2)投资利税率

(3)资本净利润率

(4)投资回收期(自建设开始年算起,如从投产时算起则应予注明)

(5)全员劳动生产率

12.2.2 动态指标

(1)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

(2)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和税后)

(3)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4)自有资金财务净现值

12.2.3 借款偿还能力分析

12.2.4 外汇平衡能力分析

12.2.5 不确定性分析

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盈利能力分析,原则上宜采用“有无对比法”,计算改、扩建与不改、不扩建相对应的增量效益和增量费用,从而计算增量部分的分析指标。必要时也可计算改造方案总量效益。清偿能力分析原则上应按企业整体情况考虑。

12.3 有国民经济分析

国民经济分析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计算分析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

(1)经济内部收益率

(2)经济净现值

12.4 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的内容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包括:

(1)对节能的影响;

(2)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3)提高产品质量对用户的影响;

(4)对提高国家、地区和部门科技进步的影响;

(5)对节约劳动力或提供就业机会的影响;

(6)对减少进口节约外汇和增加出口创汇的影响;

(7)对地区或部门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13 结论与建议

13.1 结论综述对项目各方面的初步研究,作出结论。

13.2 存在问题

13.3 建议

项目建议书应有的主要附件:

(1)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2)厂址选择初步方案报告(新建项目);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及运输等初步意向性文件或意见;

(4)资金筹措方案初步意向性文件;

(5)有关部门对建厂地址或征用土地的初步意见;

(6)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计划;

(7)邀请外国厂商来华进行初步交流计划。

三、附则

1 本规定如与国家现行法规和政策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厂区投标方案篇5

关键词:氢气站工艺系统方案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发电机氢气系统技术参数如下:

a、发电机充氢容积:85m3/台。

b、发电机运行氢压:0.31MPa(表压)。

c、发电机昼夜氢泄露量:保证值:<8 Nm3/24h。

d、一台机组启动时用氢量:380N m3。

e、发电机正常运行时补充氢气的纯度(容积比%)要求:≥99.9%。

f、发电机正常运行时补充氢气的湿度要求:露点≤-50℃;

绝对湿度≤0.02912g/m3H2。

1、氢气站工艺系统的确定

1.1、主流的火力发电厂氢气站工艺系统

对于发电机采用氢气冷却的火力发电厂,厂内需要设置氢气站。

现阶段国内较常见的氢气站工艺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在电厂内设置制氢站,采用中压水电解制氢装置制备氢气,并减压至运行氢压后向发电机供氢;方案二是在电厂内设置供氢站,电厂外购瓶装氢气,在供氢站内集中存放、检验合格并减压至运行氢压后向发电机供氢。

1.2、制氢站及供氢站方案的技术方案比较

1.2.1、制氢站系统

1.2.1.1、制氢站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加入电解质的除盐水进入电解槽被电解形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被分别隔绝进入不同的集气装置,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制氢系统,氧气产量较少,一般做直接排入大气处理。电解出来的氢气经过干燥净化装置后进入氢气贮存罐贮存。当需要向发电机补充氢气时,氢气从贮存罐经过汇流排减压后供至发电机,当需要大量补氢时,也可由贮存罐和制氢装置一同经过汇流排向发电机补氢。

1.2.1.2、制氢站系统的适用情况:当发电厂附近没有可靠、合格的氢源可供发电厂持续补充氢气时,应该在发电厂内设置制氢站。

1.2.1.3、制氢站系统的特点:氢源稳定,运行成本低,初投资大。

1.2.2、供氢站系统

1.2.2.1、供氢站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发电厂外购的氢气由高压氢瓶贮存运输至电厂,经检验合格后贮存备用。氢气的贮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由高压氢瓶存放,补氢时由减压装置和汇流排二级减压后供至发电机,一种是由高压氢瓶将氢气导入大容量中压氢气贮罐内存放,然后由汇流排减压后供至发电机。高压氢瓶运至电厂供氢站的卸装方式可采用卸装平台卸装,单轨吊卸装或者叉车卸装的方式。

1.2.2.2、供氢站系统的适用情况:《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 5068-2006)规定,“附近有可靠、合格氢源的发电厂可采用外购氢气供氢方案”,当采用外购氢气供氢时,应该在发电厂内设置供氢站。

1.2.2.3、供氢站系统的特点:初投资小,无人值守程度较制氢方案要高,氢源没有制氢方案稳定可靠,运行成本较制氢方案要高。

1.2.3、制氢站系统与供氢站系统的主要技术项目比较

技术项目 制氢站 供氢站

氢气来源 水电解制氢 外购氢气

氢气减压方式 汇流排减压 减压装置一级减压

汇流排二级减压

氢气贮存方式 大容量中压氢气贮罐 钢管式高压氢瓶

或者大容量中压氢气贮罐

卸装设备 不需要 单轨吊/卸装平台/叉车

1.3、制氢站及供氢站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3.1、初投资成本比较

国内300MW级机组采用制氢站方案向发电机供氢时,制氢装置一般选择10Nm3/h的中压电解制氢装置,氢气贮存设备一般选择3台13.9m3的氢气贮存罐。因各制氢设备厂商对电解制氢辅助设备的要求及供货情况不同,近年来上述规格的成套中压电解制氢装置的设备中标价格一般维持在170~220万元左右。

当采用外购氢气供氢时,为简化供氢流程,供氢装置采用高压氢气钢瓶经二级减压后直接向发电机供氢的方案,该方案设置2套减压及汇流排装置,12个氢气瓶组,240个氢气钢瓶。近年来上述配置规格的供氢装置的设备中标价格一般维持在90~120万元左右。

在土建投资方面,因为制氢站方案较供氢站方案工艺复杂,设备数量多,所需车间厂房也相应较供氢站方案要多,以上述两种方案的土建投资来作比较,制氢站的土建投资费用在75~85万元左右,而供氢站的土建投资费用在35~45万元左右。

在占地方面,制氢站方案占地约需1600m2, 制氢站方案占地约需600m2。

1.3.2、运行成本比较

1.3.2.1、年耗氢量

若发电机参数按照本工程实际参数计,每台发电机按年启动2次计;发电机持续补氢系统按年运行5500小时计;置换倍率按3倍计,年耗氢量约7000Nm3。

1.3.2.2、制氢站方案

制氢站方案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电费及除盐水费等。电费按照0.25元/kW・h计,电负荷按照100 kW计,除盐水按5元/m3计,设备投资按200万元计,设备折旧按15年计。

制氢站方案的年运行成本约需20万元。

1.3.2.3、供氢站方案

供氢站方案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购氢费用,氢气运输费用及钢瓶年检费用等。年耗氢约1500瓶,按每瓶氢气到厂价100元计,设备投资按80万元计,设备折旧按15年计。

供氢站方案的年运行成本约需15万元。

2、本工程氢气站工艺系统的确定

2.1、工艺系统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的主要特点是全厂占地面积指标在国内同类工程中处于最小的水平,故对厂区内各车间的占地面积有了较高的要求,力求占地最小,从这个角度考虑,供氢站方案较制氢站方案节省占地面积约1000m2,供氢站方案更适合本工程。

投资方大唐国际从减少人力资源配备,提高全厂无人值守程度等角度综合考虑,也坚持要求采用供氢站方案。

经调查,临汾周边地区的太原钢铁公司及洛阳市均有稳定可靠的合格氢源可供电厂使用。满足《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 5068-2006)中关于“附近有可靠、合格氢源的发电厂可采用外购氢气供氢方案”的规定。

综上所述,本工程氢气站工艺系统最终决定采用供氢站方案。

2.2、供氢站设备的确定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 5068-2006)中规定:“当采用外购氢气供氢时,氢气瓶或贮氢罐的总有效容积应满足全部氢冷发电机7~10天的正常消耗量和最大一台氢冷发电机一次启动充氢量之和。”

根据本工程发电机参数计算,本工程氢气瓶的总有效容积应不小于750Nm3,折合成压力为13.5MPa,容积为40L 的高压氢气钢瓶数量为180个,按每个氢气瓶组架含20个钢瓶计算,需9组钢瓶,电厂考虑灌装运输时间的要求及检修备用的要求,要求设置氢气瓶组架13组。

供氢站内设置两套减压装置,两套汇流排,互为备用。供氢站至发电机供氢管路采用双母管制。

氢气瓶组架到厂卸装采用单轨吊卸装,在供氢站围墙大门内设置1台起重量为3t的防爆单轨吊。

厂区投标方案篇6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 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 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 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2.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3. 劳动力来源。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 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 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 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 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 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 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 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 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 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 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 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 资源和原材料

§4.1.1 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 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 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 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 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 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 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4.2.1 自然条件

(1)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

(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

(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行费用估算。

§4.2.2 基础设施

叙述拟建地区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的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条件,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中选取最有利的地区。

(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门的要求。

(3)运输。地区内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发展规划等。

(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

(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

(7)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

§4.2.3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项目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

§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项目选择建厂地区还应考虑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选择下列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

(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2)水土保持禁垦区。

(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

(5)军事设防区。

(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

(7)民族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4.3 厂址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厂址的选择不一定要与建设地区的选择分开,往往是厂址选择与建厂地区的选择合并进行。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牵扯地交叉进行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别叙述。

选择厂址通常是随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工作阶段逐步深入的。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提出厂址初选意见;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提出具体厂址的推荐建议;进图初步设计阶段时,对厂址的各种条件需作详细勘查和落实,最终确认厂址,标定四周界址。

§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较,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叙述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内。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较,一般可按下列内容进行。

(1)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

① 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

② 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

(2)占地土地情况的比较。比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为原则,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

(3)拆迁情况的比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较。

(4)各项费用的比较。由于各个可供选择地段条件不同,在费用上会产生较大差别,需作多方案比较。

①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

②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

③基础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用比较。

④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

⑤抗震所需费用比较。

⑥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较。

§4.3.2 厂址推荐方案

(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内生产区、生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2)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的理由。

(3)环境条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

① 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② 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③ 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④ 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⑤ 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

⑥ 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结构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 项目组成

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

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撰写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编号。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

§5.2 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

§5.2.1 产品标准

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并将选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较说明。

§5.2.2 生产方法

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成本等因素择优确定。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较的利弊。

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

§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原料或半制品)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叙述若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

§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叙述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则应详细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

(1)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计算机集中控制站室的装备)一览表。需要引进的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应单独列表。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国内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计划。

(2)一般设备(除已列入表内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需按车间(工段)参照现有同类型、同规模生产厂所用的一般设备估算本项目应予装备的设备数量,或采用行业中惯用的比例指标推算出本项目,本车间所需一般设备的数量。

(3)全厂计量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4)设备费用估算。主要设备可根据询价、协议意向书中价格等分别估算,一段设备可综合估算。

§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所用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消耗指标选取的来源有:

(1)现有生产厂的消耗定额高低值的平均数;

(2)同型号设备的实际运转时的消耗值;

(3)通过生产试验测定及分析推算;

(4)设备出厂时的说明或订货合同规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结合本项目技术方案特征,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值;

(5)撰写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消耗指标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消耗指标纯属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数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运输、储存的损耗。消耗指标与所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同一种设备不同型号的,又同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关,因此常被用作企业间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应就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的输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盘的研究,选择车间布置方案。车间布置方案要求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车间布置简图、主要标准尺寸和技术说明。

非主要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层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储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确定了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厂区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管沟、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厂土石方量,并说明余缺量的走向与来源。

§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根据工厂的投入物、产出物与废弃物的总量,按其不同种类、不同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分类说明,从运量、运距、运输成本、运输负荷变化以及投资与经常费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确定和推荐经济、实用的运输方案。运输方案的确定要包括全厂运输量分析、运输设备选择和厂外、厂内运输方案的说明,其中厂内运输方案要求作到与生产有机配合。

§5.3.3 仓储方案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辅助生产物料主副产品的年周转次数;储存期(可供生产需要的天数);储存方式(散堆、包垛、罐储);装卸及搬运方式等方案设想和要求,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储方案,应专题叙述。

§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建设项目用地,应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估算占用土地数量,并分别估算生产区、生活区、原料基地占地面积,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生产区场地利用系数、全厂绿化系数、占地用地面积等指标。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还需同时说明需要拆迁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要支付的赔偿费用。并对可能的不同拆迁方案进行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的比较。

§5.4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仅需对主要生产厂房、重要构筑物以及特殊基础工程作原则性的叙述和方案选择建议,如采取的建筑形式和标准、结构造型、基础类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等。对一般建(构)筑物只作综合说明、估算工程量、选取单位造价指标等即可。对全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工程量,造价以及三材用量。视单项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估算。

§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按生产流程顺次列出主要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和标准、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求;特殊要求(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热等);消防及报警设施选用标准和要求,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名称。

对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积作综合性说明。

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建构筑物的结构造型、地基处理方案、建构筑物基础造型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有地震烈度确定依据、地震设防标准及设防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或重要建构筑物与大型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应进行特殊基础工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对需要防震动,防腐蚀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基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需作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5.4.3 建筑材料

分析拟建地区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和可提供的最大构件规格及制作能力。需由外地供应的应说明主要建筑材料名称及供应点。对项目施工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单独说明,如需说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机具、大型或大宗预制构件的来源等。

进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写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项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7)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交通运输情况;

(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指厂内外自运)、储存库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数量、危害程度。

§6.2.2 主要污染物

(1)主要污染物向厂(场)外排放的性质可分为:烟尘、粉尘、废气、恶臭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液、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波辐射等。

(2)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质分析,列举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质。

(3)排放量。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的数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并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6.3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个别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标准的由可行性研究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6.4 治理环境的方案

(1)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2)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森林和植被破坏影响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3)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破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水、废气、废渣、粉尘、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5)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

(6)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监测布点原则;

2. 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设备选择;

3. 监测手段和监测目标。

§6.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对可以量化的环境影响,可将其计算并列入经济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内进行分析。

§6.7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建设项目必须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6.8.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振动、噪声等操作者健康影响的分析;

(3)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分布点及其危险程度。

(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6.8.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1)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点、拟采取的防护方案及安全检测设施;

(2)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报警、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的初步选择方案;

(3)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工作环境拟采用的防护、检测和检验设施。

§6.8.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1)机构设计及人员;

(2)保健人员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6.8.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 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机构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的划分,其设置主要取决于项目设计方案和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范围和产量、车间多少、职工人数等)。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要求,保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以及全体成员之间能协调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7.1.1 企业组织形式

部门、行业不同,生产规模不同,企业组织机构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采用金字塔式(企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中层经营管理(部门和科、处)和基层现场管理(车间和设施)等三个层次。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幅度越大,层次越少。中小型项目可采用两级管理(厂和科室、车间);大型项目可采用三级管理(公司或总厂、厂或分厂、车间)。

§7.1.2 企业工作制度

根据各车间和设施的工艺特点和生产需要,可分别采用连续工作制或间断工作制。个别项目采用季节性生产,每年可分为生产期和停产期。

§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 劳动定员

一般来说,企业所需人员按其工作岗位和劳动分工不同,可分为四类人员:

(1)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构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2)工程技术人员?是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

(3)管理与经营人员:是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从事行政、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的人员;

(4)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在可行性研究中,分别估算各类人员需用量,并说明其来源,撰写劳动定员汇总表。

企业所需人员,有一部分必须参与建设过程、设备安装、调试,对这部分人员的来源及进厂时间要单独说明。

§7.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分人员类别估算年工资总额,并计算职工年平均工资。

§7.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1)人员来源分析,需培训的人员总数。

(2)培训方式:① 派往类似厂矿的生产现场和设备制造现场,通过实习培训生产、维修和管理人员,部分生产维修人员可参加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转。引进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必要时派往国外生产现场和设备供应厂实习。② 在厂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按照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分专业、分工种进行培训。

(3)培训计划。国内培训人员数量、专业、时间、方式和国外培训人员数量、国别、专业、方式、时间及国外培训的必要性。

(4)培训费用。国外培训的,要单独说明外汇来源。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可称为投资时期,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不同,新项目可以由业主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改扩建和技改项目可在老企业内专门成立筹建小组,筹建小组的任务是办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委托手续及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一般是通过招标、投标和评标来确定的);参加厂址选择;提供设计必需的基础资料;申请或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运输;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8.1.2 资金筹集安排

项目资金的落实包括总投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基本符合要求和资金来源有充分的保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撰写投资估算,并在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的资金渠道的情况下,提出适宜的资金筹措规划方案。在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和明确了总投资费用及其分年度使用计划之后,即可立即着手筹集资金。

§8.1.3 技术获得与转让

技术获得和转让是实施时期的一个关键要素,选择的技术将涉及到法律、经济、财务和技术等许多方面。当从国外引进专有技术时,与国外供应商的谈判有时需要长的时间,有时还要解决法律问题,例如专利权的限制或者技术转让的限制等。如果技术供应商标的合同责任中含培训,那就应该包括在培训计划中,可行性研究中应包含与项目选择有关的技术获得与转让有关的计划时间和费用。分配给项目详细工程设计的计划时间,将取决于技术种类及其复杂性。

§8.1.4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委托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工作。要提出设备、材料订货清单和非标准设备制造图纸。勘测精度要与设计阶段相适应,设计阶段的划分可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大中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或行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或其中某些采用新工艺技术的车间,可能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再增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

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进度要充分考虑设备问价和大型设备的预订货时间以及取得设备资料的时间。

订购设备要考虑设备到达时间和安排顺序。当引进国外设备时,还要考虑到向国外有关公司进行询价、谈判(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比选和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所需的时间。

§8.1.5 施工准备

项目初步设计话总概算一旦批准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选定施工单位话签订施工合同。

一般时通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此外,还需进行如弟征购和拆迁安排;组织设备和材料订货(前面已经述及);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8.1.6 施工和生产准备

(1)施工。施工阶段时项目实施时期的主要阶段。安装大型复杂项目,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撰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厂生产系统投产次序安排车间和设施的施工顺序,主体车间及其相应的辅助公用设施的配套要完整。土建施工和设备的验收、发运、运输以及设备的安装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保证合理交叉进行。

(2)生产准备:

①建立管理机构,企业管理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扩大和健全。

②招收和培训职工。对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要做出适当的时间安排,使其和生产经营需要相衔接。

③组织收集生产技术资料,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

④组织生产物资供应。落实原材料、燃料、协作产品、水、电、汽和其他配合条件,签订有关协议。

⑤组织工具、器具、模具、备品、备件等的计划、制造和订货。

⑥生产前推销。投产前后应制订具体的销售计划,并进行销售市场的准备工作,包括广告宣传、培训销售人员和推销人员等。

§8.1.7 竣工验收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各项活动:

(1)生产前检查;

(2)试运转(单机试车或联动试车);

(3)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车);

(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建完,并经生产前检查、试运转、带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形成生产能力,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时,应及时验收。这时,生产人员进驻现场,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移交固定资产手续,交付使用。

国外引进成套设备项目和大型联合企业可安排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成套引进项目合同中有专门规定除外)。

建设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系统整理技术资料,提交竣工图。

§8.2 项目实施进度表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分别确定的项目实施各阶段所需时间,撰写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有多种表示方法。在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横道图。近年来,网络图在一些行业中也开始应用。

简单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横道图,复杂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网络图(关键路线法或项目评审技术)。为避免项目实施工程中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以及各项作业活动能前后左右的协调配合,利用网络图可以模拟实施项目的各种不同方案进行筛选。

§8.2.1 横道图

横道图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可适用于各种项目,这种图表可以表示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计划进度和实际记录等具体内容。它是把项目实施计划分为若干项(作业活动或工作单元),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项作业活动,每项工作用一横道表示,横道两端表示该项作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其长度即是完成该作业活动所需时间。

§8.2.2 网络图

对于包括许多相互关联并连续活动的大型复杂的综合建设项目和对实施进度有图书要求的项目,需要适用网络图。应用统筹方法对项目实施进度作出安排。网络的定义是一组节点(圆圈)用一组带方向弧所连接,关键路线法(CPM)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是应用网络图的两种方法,网络图多用于施工阶段的项目规划与控制。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些行业也有所应用。

§8.3 项目实施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直到项目鞠躬投产以前整个实施时期的筹建费用。这部分费用应包括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第二部分,即其他建设费用中,项目实施费用按以下各项分别估算。

§8.3.1 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筹建单位为进行项目筹建、建设、联合试运转、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不包括应计入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建设单位采购及保管设备、材料所需的费用。可以“单项工程费用”为基础,乘以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分别制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率计算。

§8.3.2 生产筹备费

生产筹备费是指生产筹备人员费和投产前进厂人员费用。

§8.3.3 生产职工培训费

生产职工培训费用是指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前拟建企业自行培训或委托其他厂矿培训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以及生产单位为参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熟悉工艺流程机械性能等需要提前进厂人员所支出的费用。该项费用可根据规划的培训人员数、提前进厂人数、培训方法、时间和职工培训费定额计算。

§8.3.4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是指为保证项目初期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必须购买的办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费用及设计规定必须建设的托儿所、医院、招待所、中小学等的家具、用具费用。该项费用可按有关定额计算。

§8.3.5 勘察设计费

勘察设计费是指:

(1)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2)在规定范围内由建设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所需的费用。此项费用可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撰写。

§8.3.6 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计算项目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 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

§9.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组成,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分别估算,并汇总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前述各部分中估算的费用额,估算固定资产投资。

①工程费用。

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四项费用,可按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公用工程、服务及生活福利设施、厂外工程等分别计算,以人民币、外币分别表示。

主要生产车间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指为主要生产车间配套的工程项目。

公用工程是指为本项目生产服务的工程,如循环水场、给排水管网、给水泵站及水池、消防设施、三“废”处理、输变电工程、电信工程、供热电汽线路等。

服务及生活福利工程包括办公楼、试验楼、职工宿舍、食堂、学校等。厂外工程主要是指本项目的输水管线、排水系统、高压输变电、物料管线、通讯管线、专用码头、专用公路、铁路专用线、销售仓库、货物转运站等。

②其他费用。

除了将前几章中已估算的费用进行汇总分类外,还应将未估算的费用项目作出详细的估算。

其主要费用项目有:①建设单位管理费;②职工培训费;③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④土地征用费;⑤外籍技术人员来华费用;⑥出国人员培训考察费;⑦进口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⑧工程保险费;⑨大件运输措施费;⑩大型吊装机具费;①项目前期工作费;②设计费;③其他费;

第二部分费用估算是,应说明各种费用的取费标准、定额,一般按国家和地区有关规定执行。估算中有外汇费用时,以外币表示。

③预备费。

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部分。分别计算列出,涨价预备费以年度投资中第一部分费用为基础,按国家计委的费率计算,同时需考虑外汇部分的限价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务院第82号令(1991年4月16日)的有关规定执行。

(3)建设期利息应根据提供的项目实施进度表已研究确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及资金筹措方式、各种贷款的利率及分年度用款计划表计算得出。当项目投资来源为多种渠道时,应分别计算各种贷款资金的建设期利息。

在可行性研究中,建设期利息均按年计息。利息的计算,分为单利和复利,计息方法及年利率视项目实际情况而定。

利息计算中,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计息,还款当年也在年中偿还,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按全年计息。按国家规定,建设期利息当年付清。

人民币和外币贷款分别计息,汇总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

以上各项计算完成后,撰写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1.2 流动资金估算

(1)流动资金的组成。项目流动资金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①储备资金。即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而用于储备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的资金。

②生产资金。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品占用的资金。

③成品资金。即产成品入库后至销售前这段时间中产成品占用的资金。

除此之外,还有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组成的流动资金。

(2)流动资金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流动资金的估算,按项目具体情况,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

厂区投标方案篇7

关键词:场地设计标高滨海区 确定 设计流程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Designation of Site Level in Steel Complex

Lei Lei Xu Yanfeng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401122)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fluences in the planned site level of steel complex; propose a design process of site level .

Key Word: site level, design process,

钢厂具有占地面积大的特点,其场地自然地形在大面积范围内往往是起伏不平的,很难满足钢厂总平面设计中各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线路和场地排雨水的设计标高。因此,钢厂场地的自然地形就必须根据总平面设计的技术要求进行改造整平,使改造后的场地能适应建、构筑物的布置要求,满足工艺和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场地雨水迅速顺利排除。钢厂场地竖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竖向布置系统,确定场地的最佳设计标高,使之既能满足生产、使用和景观的要求,又能达到土方工程量少、加快建设进度并节约基建投资的目的。

竖向设计是钢厂总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筑物和交通运输线路等除用坐标确定其平面位置外,还必须用标高确定其立面位置,这样才能使建、构筑物和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等的位置固定。设计时,竖向设计和平面布置是同时进行的,竖向设计和总平面布置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合理的总平面设计不仅取决于总平面布置,而且与竖向设计的关系极大,在做平面布置时必须考虑到竖向设计基本合理,竖向设计时,反过来要对总平面布置进行检验。

竖向设计的合理与否对节约用地、基本投资、建设进度、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等有重大的影响。做好钢厂场地的竖向设计不仅是经济合理的总平面设计的要求,也是经济建设、集约发展的要求。

场地设计标高(平土标高)的确定是场地竖向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重点论述影响场地设计标高的因素和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的设计流程。钢厂内生产单元众多,当山地建厂采用台阶式布置时,不同单元场地标高确定的过程构成了钢厂场地设计标高确定的过程。

1 影响场地设计标高的因素

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技术标准、工程经济和规定性文件等。场地设计标高是一个相对的最佳标高,且影响场地设计标高的因素的权重在不同工程项目建设中、不同经济环境背景下、不同企业体制中,均有所不同。影响场地设计标高的因素主要包括投资因素、总体布置因素、总平面布置因素、场地排水因素、满足工艺要求的因素、运营管理因素、政府的规章制度、文件因素等。

1.1 投资因素

投资因素主要是指特定的场地设计标高对应的土石方工程量的投资以及不同设计标高场地衔接的边坡、挡土墙的投资。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在山地建厂时应尽可能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且考虑区域内土石方量基本平衡,避免相邻场地高差过大,优先考虑不同设计标高的场地之间采用边坡连接。而在平原地区或滨海、河地区则应在考虑土方量的同时要兼顾场地排水的可能性和排水设施的工程投资。

1.2 总体布置因素

总体布置因素对场地设计标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外交通设施的标高对场地设计标高的限定上。

厂区对外交通设施主要包括厂外公路、厂外铁路和码头设施。厂区对外交通设施的标高对与之产生联系的单元标高的确定具有限制作用,往往可通过对外交通设施的标高、对外交通设施和厂内设施之间的距离和对外交通的技术参数(坡度)推算与之产生联系的单元的标高。与对外交通设施产生联系的厂内设施的场地标高确定后,再根据单元之间的工艺衔接要求、总平面布置要求等确定其他单元的场地设计标高。对外交通设施的标高对钢厂内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具有启发作用,是厂区内场地标高确定的突破口。与对外交通设施产生联系的单元见表1。

表1 与对外交通设施联系的单元表

厂外公路 厂外铁路 码头

靠近厂外公路的厂内区域 工厂站(原料站、铁路成品站等) 原料场、轧钢车间、堆场等

对外交通设施中,对厂区内标高限制性最大的是厂外铁路。厂外铁路往往与厂内的铁路站场相连,铁路站场占地面积较大,站场位置相对独立,通过厂外铁路比较容易推算出厂内铁路站场的标高,进而推算出与铁路站场相连的的单元的场地设计标高。而厂外公路和码头往往通过道路与厂内相连,道路具有线性的占地特性, 通过对外公路、码头和厂内设施之间的距离及道路的坡度推算与对外公路、码头产生联系的设施、单元的标高。

1.3 总平面布置因素

不同的总平面布置方案占地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场地设计标高,也可能导致土石方工程量不同。尤其在山地建厂时,地形起伏较大,总平面布置方案对场地标高的影响更为重大。总平面布置对场地设计标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场地的土石方工程量上和场地竖向连接的合理性上。如果场地的土石方量过大,则需要调整总平面布置方案,重新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山地建厂时,应注意提出两个以上可行的总平面布置方案,对至少两个总平面方案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并比较确定优胜者。

1.4 场地排水因素

合理的场地设计标高能够抵御雨水、洪水、海水对场地的威胁。洪水、海水可通过截洪渠、泄洪通道、防波堤等水利、水工构筑物来抵御,完全通过场地标高来抵御洪水、海水的威胁是不现实、不可行的。因此厂区内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厂区内雨水的顺利排除,不因厂区内的雨水对厂区的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和影响。按照土方平衡的原理确定滨海、河、江及平坦地区的钢厂的场地设计标高后,往往需要通过场地排水的可行性和排水工程投资校核场地设计标高合理与否。由于滨海、河、江及平坦地区土方来源稀缺,场地排水因素在滨海、河、江及平坦地区的钢厂厂内场地标高确定中影响尤为重大,有时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当然,在山地建厂时,往往需要在场地标高确定后检核场地排水的可行性。

厂区内雨水排除主要有完全重力流排放、重力流至排水终点通过排水泵站全年强制排放至接收水体、重力流至排水终点通过泵站部分时间段强制排放至接收水体三种。

完全重力流排放依靠排水起点液面标高和排水终点液面标高的高差产生压力来引导雨水的流动,该种排水方式要求场地标高-排水管覆土深度-管道长度×水利坡度-管径的数值高于排水接点液面标高。而后面两种雨水排除方式场地标高-排水管覆土深度-管道长度×水利坡度-管径的数值可以低于排水接点液面标高。

完全重力流排放的排水体制的核心是提高场地标高,若通过场地内土方调配不能达到完全重力流所需的场地标高时,外购土方工程费用及土方来源则成为制约是否采用完全重力流排水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强制排水的方式对场地标高的影响较小,但场地标高-排水管覆土深度-管道长度×水利坡度-管径的数值与排水接点液面标高高差的增大将对排水泵的数量、扬程、运营费用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强制排水方式的合理的场地标高的确定通常采用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采用场地内土方平衡的的方式确定初始场地标高;第二步综合考虑地下水、与厂区外设施的协调、与相邻厂区的协调、政府的有关规定等因素后,二次调整场地标高,若需提高场地标高,增加的土方工程量须得到落实并实施;第三步根据排水泵的投资和运营费用最终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第一步和第二步在强制排水方式场地标高的确定中是较具体、可操作的步骤,而第三步往往受企业对投资的承受能力和理念的影响较大,是否需要继续提高场地标高以减少排水泵的数量和运营费用,还是要提高场地标高增加土方工程量的投资,即土方工程量的投资和排水泵的投资及运营费用之间的选择,往往受企业预算、理念的影响较大,需要咨询公司和企业反复讨论后确定。

1.5 满足工艺要求的因素

影响场地设计标高的工艺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生产工艺的因素,一类是运输工艺的因素。

生产工艺对场地标高的影响仅体现在特定的生产单元内,生产车间对多个场地标高的适应性。通常情况下,考虑生产车间内部的空间连续性,建议生产车间布置在同一个设计标高的场地上。特殊情况下,可根据生产车间的特性要求,将主体生产车间内主要生产线设施和仓储、辅助设施布置在不同的设计标高的场地上。也可将主体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布置在不同的设计标高的场地上。

运输工艺如铁路运输工艺、道路运输工艺、辊道/平板车运输工艺和机械化运输工艺、管道运输工艺是对生产上产生联系的单元之间场地设计标高协调性的限制,即生产联系单元之间是否必须采用一个场地设计标高还是允许采用多个场地设计标高。如铁路、汽车、机械运输铁水时,往往要求炼铁单元、炼钢连铸单元的场地设计标高一致;考虑到连铸坯热送至轧钢车间,炼钢连铸车间与轧钢车间的场地设计标高往往一致,若轧钢的生产线全部采用高架平台布置时,而轧钢所在场地标高较低时,可利用高差将轧钢车间的场地标高低于炼钢连铸车间布置,高差应与轧钢车间轧线的架空平台高度相协调。原料场单元、焦化单元、烧结单元、球团单元、炼铁单元之间的主要运输方式为胶带机运输,下级受料单元之间的场地设计标高可以低于上级供料单元的场地设计标高。水处理单元、制氧站单元、变配电所单元等能源介质单元主要通过管道将能源介质运送至相关单元,管道运输对场地标高的适应性非常强,则这些单元的场地标高与发生联系的单元的场地标高关联性不大,可不受发生联系的单元的场地设计标高的限制,仅可满足道路运输的通达即可。

1.6 运营管理因素

运营管理因素对钢厂内场地标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不同单元不同场地设计标高的的场地的整合层面,即厂区内大的场地设计标高区域划分层面上。

1)道路、铁路运输的连续、经济、安全、舒适

道路、铁路是钢厂的物流动脉,道路运输空间和铁路运输空间起到了组织钢厂内单元用地并使之成为整体的作用。过多的台阶划分、高差过大的场地衔接将导致铁路、道路运输距离的增长,线路坡度的增大和线路坡度多次变化,对物流运行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方面都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道路、铁路的运输线路技术参数(长度、坡度、宽度)的合理性将成为判断不同设计标高的场地衔接、不同场地标高区域划分合理性的风向标。

2)景观功能

钢厂的景观主要为人造景观,钢厂良好的景观形象为企业的整体形象加分,且能创造出积极的心里暗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钢厂的景观的视角可分为从厂外的环境感受钢厂宏观景观和从厂内主要道路和厂内铁路干线的延伸来体验厂内的中观景观和钢厂单元内的微观景观。

从厂外的环境中来感受钢厂的宏观景观对钢厂内场地设计标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与相邻场地设计标高的协调性上,尽量与相邻场地设计标高一致。

厂内的中观景观、微观景观对场地设计标高的影响是尽可能形成大面积的连续的具有一致设计标高的场地。平坦的场地有利于营造愉悦、通畅的环境氛围。

1.7 政府的规章制度、文件因素

在钢厂的场地标高确定过程中,应重视城市规划部门、军事机关等政府机构对钢厂所在地块的场地标高的要求和建议。

2确定钢厂场地设计标高设计流程

钢厂内不同生产单元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构成了钢厂场地设计标高确定的过程。钢厂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地形地貌地质分析、钢厂总平面布置及单元划分、初拟标高土方试算、验证排水可行性和后期优化调整最终定5个过程。上述5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及流程具体见图1。

图1 场地标高设计流程

2.1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钢厂各单元的占地数据的收集及单元总图布置简图(包含主体生产车间占地和辅助生产车间占地)、外部交通设施标高和路由、政府对钢厂场地设计标高的指导意见、企业关于场地标高的设想及投资预算、钢厂地块内的土方的来源和弃土的处理、钢厂外部土方施工协作条件、工程工期要求等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开展钢厂所在区域外部环境竖向分析工作,研究钢厂所在场地初步勘探成果,明确场地不良地质分布区域,收集类似区域场地设计标高的经验及并与团队交流。

2.2 地形地貌地质分析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钢厂所在地块内地形地貌的判读,研究分析场地内相对平坦(地形坡度较小)的区域分布及面积大小、地形坡度较大的区域分布及面积、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区域(如断裂带的分布、冲沟、河流、池塘的分布、特殊土质分布)及影响范围,初步拟定钢厂生活行政区、主要生产单元和辅助生产单元的布置位置。

2.3 钢厂总平面布置及单元划分

根据钢厂总平面布置的要点进行总平面布置,炼铁、炼钢、轧钢尽量集中布置在相对平坦的区域上,原料场、焦化、烧结等前车间根据物流联系布置在炼铁车间周围的场地上,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按照与生产车间的紧密联系程度布置在服务用户的附近,根据对外交通设施的布局布置厂内道路、铁路及车站等厂内交通设施。

总平面布置完成后,按照各单元的占地划分场地区块。

2.4 土方试算及初拟场地设计标高

初拟场地标高应综合考虑影响场地设计标高的因素,找到场地设计标高的突破点。

通常情况下首先确定与厂外交通设施最早沟通的厂内场地的标高,再根据运输工艺确定原料场受料设施所在区块场地设计标高和轧钢车间成品库所在区块场地设计标高。依据此标高试算整个原料场和轧钢厂所在区域土方量,如土方量过大且不平衡应考虑将除受料设施外的原料场设施作为单独的区块,再次计算土方工程量,以土方工程量平衡并满足受料设施和原料场的工艺衔接要求为原则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轧钢厂可同理分别确定成品库所在场地设计标高和除成品库外的其他设施所在区块的场地设计标高。原料场标高确定后,可分别根据土方平衡和道路运输的可达性确定其他前单元场地设计标高。轧钢厂的场地设计标高确定后,可依次确定炼钢连铸、炼铁车间场地标高,若确定的场地设计标高范围内存在高填方、深挖方,则应考虑炼钢连铸单元内、炼铁单元内分设不同的场地设计标高区域或重新调整总平面布置方案,以期节约土石方工程量并避免主体生产车间布置在高填方场地上。至此,钢厂内主要生产单元的场地设计标高都已确定,其他辅助生产单元的设计标高主要是考虑区域内土方平衡和厂区内主要道路的可达性及通畅性,既要尽量满足单元区块内土方平衡又要兼顾与相邻场地的设计标高的协调且需满足单元内道路与厂区主干道的联通要求。

单元标高初步拟定后,核查厂内道路连接的可行性,确定厂内主干道交叉点标高、边坡点标高,若出现道路不能与相邻场地衔接,则应调整道路走向或调整相邻场地设计标高。

土方试算及初拟场地设计标高过程中,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工艺的要求将被持续高度关注。

钢厂内各单元场地设计标高确定的顺序见图2。

图2 确定钢厂内各单元场地标高的顺序图

2.5 场地排雨水校核

场地设计标高确定后,应校核特定的场地设计标高条件下,厂区雨水是否能够顺利排除。厂区雨水重力流排放还是强制排放,如果是强制排放,则需与钢厂沟通强制排放的可行性及投资,若投资过大,可考虑重新调整总平面布置并确定新的场地设计标高,场地设计标高引起的土方投资和强制排放产生的工程投资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最终确定钢厂场地设计标高。

2.6 后期优化调整

场地设计标高确定后,再次核查影响场地标高的所有因素是否都得以到体现,核查场地标高划分的零散程度,力求场地分布的连续性和标高的协调性;核查物流运输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核查厂区景观,当所有检查、核查工作完成后,如结论不满意,应再次从总平面布置及单元划分阶段开始,重新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直到获得相对最佳的场地设计标高为止。

3小结

钢厂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过程,需要与总平面布置、场地排水规划、工程技术经济分析、钢厂景观营造等工作紧密结合,往往需要多次循环、修改工作才能确定最终的场地设计标高。场地标高一旦确定,既定的场地标高带来的利益和缺陷将在企业的生命周期内一直延续,因此应极其重视钢厂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通过多方案积极寻求当下合理的场地设计标高。

厂区投标方案篇8

可行性研究报告架构

第一章 项目投资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情况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项目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 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第十章 项目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第十一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十二章 项目财务报表

第十三章 附件来分析评价财务指标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项说明

第一章 项目投资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1.1 项目投资背景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1.3 项目主管部门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1.1.6 研究工作依据

1.1.7 研究工作概况

1.2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2.3 厂址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2.5 环境保护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投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4 投资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章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2.2 项目发展概况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3 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3.1.4 替代产品调查

3.1.5 产品价格调查

3.1.6 国外市场调查

3.2 市场预测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2.3 价格预测

3.3 市场推销战略

3.3.1 推销方式

3.3.2 推销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3.4.2 建设规模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分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与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和经济分析,确定新厂址方案。

4.1 资源和原材料

4.1.1 资源评述

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4.2.1 自然条件

4.2.2 基础设施

4.2.3 社会经济条件

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4.3 厂址选择

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4.3.2 厂址推荐方案

第五章 项目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构筑物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他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 项目组成

5.2 生产技术方案

5.2.1 产品标准

5.2.2 生产方法

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5.3.3 仓储方案

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5.4 土建工程

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5.4.3 建筑材料

5.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5.5 其他工程

5.5.1 给排水工程

5.5.2 动力及公用工程

5.5.3 地震设防

5.5.4 生活福利设施

第六章 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6.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6.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6.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6.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6.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6.1.8 交通运输情况

6.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6.2.2 主要污染物

6.3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4 治理环境的方案

6.4.1 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6.4.2 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6.4.3 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6.4.4 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6.4.5 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6.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6.7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6.8.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6.8.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6.8.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6.8.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 企业组织

7.1.1 企业组织形式

7.1.2 企业工作制度

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 劳动定员

7.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7.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8.1.2 资金筹集安排

8.1.3 技术获得与转让

8.1.4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8.1.5 施工准备

8.1.6 施工和生产准备

8.1.7 竣工验收

8.2 项目实施进度表

8.2.1 横道图

8.2.2 网络图

8.3 项目实施费用

8.3.1 建设单位管理费

8.3.2 生产筹备费

8.3.3 生产职工培训费

8.3.4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8.3.5 勘察设计费

8.3.6 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项目均需计算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 项目总投资估算

9.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9.1.2 流动资金估算

9.2 资金筹措

9.2.1 资金来源

9.2.2 项目筹资方案

9.3 投资使用计划

9.3.1 投资使用计划

9.3.2 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章 项目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10.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10.1.1 生产总成本估算

10.1.2 单位成本

10.1.3 销售收入估算

10.2 财务评价

10.3 国民经济评价

10.4 不确定性分析

10.5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10.5.1 项目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10.5.2 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10.5.3 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10.5.4 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10.5.5 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10.5.6 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10.5.7 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第十一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 结论与建议

11.1.1 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

11.1.2 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11.1.3 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11.1.4 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11.1.5 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11.1.6 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厂区投标方案篇9

①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建设项目标准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其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项目投资、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在制订建设标准时,应紧紧把握住标准水平这个核心,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的建设标准能使项目投资大幅度降低。

② 建设地区的选择。选择建设地区,实际上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需要以及各地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等,从广泛的地理范围内选择拟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区,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而且还影响着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建设地区的选择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原则。

③ 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的主要任务是:在已选定的建厂地区,具体确定工厂的建筑地段、坐落位置和东、西、南、北四邻。建设地点选择最根本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从保证建设直接经济效益出发,要满足该厂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要求,二是保证间接的、社会的效益出发,要求厂址的布局有利于所在城镇和工业小区总体规划的实现。

④ 工艺评选。所谓工艺,就是拟建厂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及制造方法等。评定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主要有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两项标准。

⑤ 设备的选用。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要尽选用国产设备;要注意引进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合问题;在注意引进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引进技术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①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要求,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在社会上是否创造效益,在环境是否允许,在建造能力上是否具备等各方面进行全系统的分析、论证,提出研究结果,进行方案优选。从而提出拟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和怎样建设的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般来说,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力求解答下述问题: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拟建项目在财务上是否盈利,有多大的盈利;建设项目需要多少投资;这些投资通过哪些渠道来筹集,怎样使用,何时偿还,怎样偿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它建成;项目在建设中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需哪些资源,怎样获得;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有哪些影响,影响多大;

厂区投标方案篇10

作为湛江市2007-2009年度中小学校服定点生产企业资格招标的7名评委之一,原湛江市教育局勤工办主任林某在2008年4月被检察机关以受贿嫌疑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将于近期对他提起公诉。据悉,林某在这次校服生产企业招标中涉嫌分10次共收受贿赂12.3万元,而涉嫌行贿的厂家有3家。

随着案情的揭露,当初参加招标但落标的校服生产厂家们提出了质疑:一旦林某名成立,这次招投标的结果还有效吗?招投标是否应该重新进行?

厂家质疑招标结果有效性

2007年5月25日,湛江市政府采购中心受湛江市教育局委托进行湛江市2007-2009年全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定点生产企业资格的招投标,参与这次招投标的厂家有33家,但只有26家厂家获得投标资格,最后中标的厂家有11家。这次招投标共有7名评委,林某代表教育局也列入评委之一。

2008年4月,林某因涉嫌受贿被湛江市赤坎区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林某涉嫌受贿的有两部分,一个是在学生奶方面涉嫌受贿金额50多万元,另一个就是在这次校服生产企业招投标中涉嫌受贿12.3万元,林某对此均供认不讳。在这次中标的11家厂家中,有3家厂家涉嫌向林某行贿,在调查中,他们也向检察机关交代了自己的行贿行为。

林某涉嫌在此次校服定点生产招投标中受贿的情况暴露后,部分落标厂家怀疑正是因为林某在招标过程中收受涉嫌行贿厂家的好处,并在评标过程中“关照”这些厂家,这些厂家才中标的。落标厂家对这次招投标的结果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在招标采购中,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应于废标。”而这次招投标评委之一林某在招标过程中涉嫌受贿,其过程是否公正,招标结果是否还有效,相关部门应尽快认定,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此,湛江市教育局提供了一份该局与湛江市纠风办联合作出的《关于四服装厂反映校服招投标问题的初查报告》(下称《报告》)。据这份《报告》称:此次招投标组成了7人评标委员会,评委在开标前一小时随机抽取,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纪检、纠风、检察等有关职能部门都派员参与监督,尚没发现有违法行为。

而湛江市教育局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林某只是7个评委中的一个,他的个人行为是否对此次招标结果产生影响要看司法部门对他涉嫌犯罪的认定情况,只有认定了他的犯罪事实后,才能进一步对他的所涉嫌的犯罪行为对招投标的影响做出评估,这样有关部门才能提出善后办法。

原合同未到期就进行招标

事实上,2007年5月的这次招标从一开始就引起湛江很多校服生产企业的质疑。

首先,进行招标时,很多校服生产企业原来与学校或教育局签订的生产合同还没有到期。然而在2007年5月,在湛江市校服定点生产企业招投标工作的一次会议上,这些合同都被宣布无效。

对此湛江市教育局提供的《报告》中承认,当时全市还有吴川市梅江服装厂和湛江市麻章区诚达教育服装厂与学校或教育局签的合同尚未到期。但厂家们认为合同未到期的远不止这两家。

无论是两家还是多家,确实有生产合同末继续履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合同未到期就进行招投标,变相中止了有法律效力的原合同,这种做法对吗?

招标规定和预中标结果也遭异议

更让原来的校服生产厂家无法接受的是,在2008年6月22日公示出来的11家预中标厂家中,有两家企业是今年年初才成立的,还有中标厂家根本没有工商登记资料,而许多有实力和经验的厂家都落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