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思想十篇

时间:2023-09-25 18:14:43

动态规划思想

动态规划思想篇1

关键词:动态规划;图像缩放;接缝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0-4815-03

The Idea of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Image Zooming

ZHOU Fen-qin,CAI Hai-chao,HUANG Lu-yao,PAN Hai-kuan,ZHU Bao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 Dynamic programming is often used to solve some of the problems with optimal properties. With today's increasingly algorithm-depth study of dynamic programming , it is used in all aspects such as production scheduling.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sic idea of dynamic programming, including the basic elements of dynamic programming mod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the basic steps to design a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Meanwhile, combined with Seam Caving image scaling method, specifically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in terms of image scaling.

Key words: Dynamic Programming;Image scaling;Seam

动态规划的本质是为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数学家R.E Bellman等人提出。如今,动态规划的应用已经非常的广泛,例如用动态规划算法进行弱目标检测[[2]],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3]],工程控制技术和最优控制等方面。

通过对大量动态规划实例的分析,简要介绍了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结合实例,在图像缩放应用中用动态规划解决最优接缝的查找,使图像在缩放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图像本身的内容。

1 动态规划基本思想

1.1 动态规划模型的基本要素

动态规划模型一般由以下要素组成:

阶段:多决策问题通常有若干阶段,状态可以从前一个阶段转移到下一个阶段。

状态:各阶段开始时的客观条件叫做状态。状态时阶段的属性,一个阶段可以分成若干个状态。

决策:从一个阶段的某个状态到下一个阶段的某个状态所做的决定叫做决策。

状态转移:通过决策,从一个阶段的某状态转移到下一阶段的某状态的决策结果。

1.2 动态规划的特点

类似于贪心算法,动态规划也是一种递推算法,从局部最优推出全局最优。贪心是一种特殊的动态规划,要求每一步的最优解包含上一步的最优解。一般来说,用动态规划解决的问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 最优化原理。美国数学家R.Bellman曾提出:“作为整个过程的最优策略具有如下性质:无论过去的状态和决策如何,对前面的决策所形成的当前状态而言,余下的诸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4]]也就是说问题的最优解只取决于子问题中的最优解而与非最优解无关。例如下图,求起点A到终点E的最短路程,只与A到中间点D的最短路程有关。

2) 无后向性。如果当前决策影响到下一步的状态,从而使得问题没有得到最优决策,这就是后效性。用动态规划解决问题时是需要做到全局最优则局部最优,即第i个状态决定之后,无论第i+1个状态如何都不会改变第i个状态。例如下图在三角形中求从顶层到底层数字的最大和。

假设从局部最优求全局最优。则每次找下方最大的数字,得到最大和1+3+3+6=13,没有达到最优。

利用动态规划的思想全局最优求局部最优,找下方最大路径最大的方向去走,得到最大和为1+3+5+5=14。无后效性。

1.3 设计一个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5]]

确定问题决策对象;正确划分阶段和选择阶段变量;确定状态和状态变量:

确定决策并写出状态转移方程:写出规划方程。

2 动态规划算法在图像缩放中的应用

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播放图像时,需要对其进行缩放或裁减以适应不同的尺寸或分辨率,标准的图像缩放容易失真。在2007年SIGGRAPH会议上Avidan等人提出了Seam Carving(接缝雕刻)技术,最大程度的保留图像原始信息。

在传统图像缩放的方程中,要尽可能保持原始图像,就需要消除混合周围环境的不引人注意的像素,这些像素称为低能量像素,

我们可以采用几种策略来删除低能量像素,例如

1) 为了保持高像素值,按升序排列的方式删除最低能量的像素。

缺点:会破坏图像的矩形形状,因为每一行删除的像素点数不一定相同。

2) 为了保留图像的原始形状,从每一行删除同等数量的低能量像素。

缺点:容易破坏图像的内容。

若既要保留图像原始形状,又要尽可能的保留图像的内容,Avidan等人提出图像接缝的策略。所谓接缝,就是由低能量像素组成低能量线,删除低能量线对图片整体的影响较小。对此,寻找最优接缝就成了关键,我们可以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来解决。

设I 是n*m的图像,则其垂直接缝如下:

其中,x是一个映射:[1,…,n][1,…m],接缝路径s,即垂直接缝是图像中的

像素从顶部到底部的8-连通路径,在图像的每一行中包含一个且只有一个像素,类似的,y也是一个映射:[1,…,m][1,…n],它是横向接缝,如图5所示。

定义接缝路径s的像素为[Is],则对于垂直接缝,[Is={I(si)}ni=1={(i,I(si))}ni=1]。

给定能量函数e,我们定义接缝的能量值为[E(s)=E(Is)=i=1ne(I(si))],寻找最优接缝[s*],即寻找能量值能小的接缝。[s*=minsE(s)=minsi=1ne(I(si))]。

最优接缝可由动态规划的方法得到,每一步从第二行到最后一行遍历图像。

设接缝的最小能量之和为M,则[M(i,j) = e(i,j) + max ( M(i-1,j-1) , M(i-1,j) , M(i-1,j+1) )]

当此过程结束时,最后一行的最小值M即为垂直接缝的最小能量值,我们可以从这个最小值进行回溯,找到最优接缝的路径。

如图6右图所示,红色箭头表示垂直最优接缝路径,横向接缝类似。此时,可以通过删除或插入最后接缝来缩放图像,保持图像的真实性。

3 结论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动态规划的思想及其应用。利用动态规划可以解决贪心、搜索等等无法求解的复杂的问题。通过将问题分解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找到全局的最优解。在图像缩放这一应用中,利用动态规划找到最优接缝,节省了时间,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放眼未来,动态规划的应用范围必然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Shai Avidan ,Ariel Shamir.Seam Carving for Content-Aware Image Resizing[J].ACM Trans on Graphics,2007,27(3):10-18.

[2] 强勇,焦李成,保铮.动态规划算法进行弱目标检测的机理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6).

[3] 刘攀,郭生练等.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动态规划-遗传算法[A].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0(5).

动态规划思想篇2

[关键词]ACM-ICPC;动态规划;状态压缩;趣味学习

中图分类号:TG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15-01

0 前言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1]是由国际计算机界权威组织、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的世界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旨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充分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动态规划作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考点,是参赛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本文致力于提高动态规划算法教学趣味性的研究,基于状态压缩的方法,利用简单明了的例子,介绍了动态规划思想,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解题过程中中,运用了位运算,滚动数组等不同方法,优化了计算过程。

1 动态规划算法简介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2]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求解决策过程(decision process)最优化的数学方法。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数学家R.E.Bellman等人在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multistep decision process)的优化问题[3]时,提出了著名的最优化原理(principle of optimality),把多阶段过程转化为一系列单阶段问题,利用各阶段之间的关系,逐个求解,创立了解决这类过程优化问题的新方法――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程序设计是对解最优化问题的一种途径、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特殊算法。动态规划问世以来,在经济管理、生产调度、工程技术和最优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最短路线、库存管理、资源分配、设备更新、排序、装载等问题,用动态规划方法比用其它方法求解更为方便。

动态规划算法通常用于求解具有某种最优性质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可能会有许多可行解。每一个解都对应于一个值,我们希望找到具有最优值的解。动态规划算法与分治法类似,其基本思想也是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与分治法不同的是,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得到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若用分治法来解这类问题,则分解得到的子问题数目太多,有些子问题被重复计算了很多次。如果我们能够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而在需要时再找出已求得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计算,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来记录所有已解的子问题的答案。不管该子问题以后是否被用到,只要它被计算过,就将其结果填入表中。这就是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路。具体的动态规划算法多种多样,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填表格式。

求解基本步骤:

(1) 分析最优解的性质,并刻画其结构特征。

(2)递归的定义最优解。

(3)以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记忆化方式(备忘录法)计算出最优值

(4)根据计算最优值时得到的信息,构造问题的最优解

使用动态规划求解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动态规划三要素:

(1)问题的阶段

(2)每个阶段的状态

(3)从前一个阶段转化到后一个阶段之间的递推关系。

递推关系必须是从次小的问题开始到较大的问题之间的转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动态规划往往可以用递归程序来实现,因为递推可以充分利用前面保存的子问题的解来减少重复计算,所以对于大规模问题来说,有递归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是动态规划算法的核心之处。

确定了动态规划的这三要素,整个求解过程就可以用一个最优决策表来描述,最优决策表是一个二维表,其中行表示决策的阶段,列表示问题状态,表格需要填写的数据一般对应此问题的在某个阶段某个状态下的最优值(如最短路径,最长公共子序列,最大价值等),填表的过程就是根据递推关系,从1行1列开始,以行或者列优先的顺序,依次填写表格,最后根据整个表格的数据通过简单的取舍或者运算求得问题的最优解。

f(n,m)=max{f(n-1,m), f(n-1,m-w[n])+P(n,m)}

2 系统设计

系统首先对ACM-ICPC进行介绍,让用户对比赛有一个认识。动态规划学习中,首先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小游戏的形式,让用户在操作过程体会动态规划的思想,接着引出概念,介绍算法。通过设计一道POJ上的题目――炮兵布阵,演示动态规划算法的应用,加深用户的理解。最后提供HDU以及PKU的题库。

3 结语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动态规划算法学习系统,并且应用文字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ACM竞赛的背景与研究意义,通过设计两个例子让用户在游戏的氛围中学习算法的思想,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在使用户能够快速高效理解算法思想的同时,也增加了测评环节,帮助用户巩固所学内容,从而更加牢固的 掌握所学算法。

参考文献:

[1] ACMICPC官网. http://icpc.baylor.edu/.

[2] Richard E. Bellman. Dynamic Programming[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evised editi-on, 2010.7.1.

[3] Talha Amin and Igor Chikalov and Mikhail Moshkov and Beata Zielosko. Dyn-amic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optimization of approximate decision rules[J].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3,221.

动态规划思想篇3

关键词:可持续城市;城市形态;物质规划

Abstract:Sustainable urban form becomes one of hottest theoretical issues in western planning study which leads to rediscovering the value of physical planning. As a complicated and disputed concept, sustainable urban form not only includes compactness, sustainable transport, density, mixed land use, diversity, passive solar design, and greening as key design factors; but also covers compact city, ecological city and polycentric city as basic practice models. So far, there exist difficult problems including validity, accept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sustainable urban form, which should be primary research directions in future.

Key words:sustainable cities;urban form;physica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1-10-(8)

1 引言

自城市规划学科诞生以来,追寻理想的城市形态——即通过城市物质形态的塑造来实现社会改良的宏伟目标,始终是一项基本使命和永恒话题,并且在二战后西方城市大规模重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物质空间规划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的黄金时期。虽然,在1960至1970年代,由于功能主义主导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弊端不断凸现,对于物质空间规划的批判和反思成为西方规划学界的主流趋势,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重点也开始转向系统规划和政治过程等非物质层面。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领域得到重视,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价值得到了重新发现,探索可持续城市形态成为了西方城市规划学界的热点议题之一,而且在近年来迅速出现了关于紧凑城市、生态城市和多中心城市等诸多的理论探索。当然,目前关于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理论探索远未成熟,虽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在科学还是实践层面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论文旨在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理论探索的西方经验进行系统解读。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4部分:首先,简要梳理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百年来探寻理想城市形态所经历的黄金时期、批判反思和重新发现的历史轨迹;其次,对于1980年代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可持续城市形态探索的现实图景进行梳理;然后,从设计要素和实践模式两个层面,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理论内涵展开解读;最后,对目前可持续城市形态理论探索面临的基本难题进行总结反思,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2 历史轨迹:物质空间规划的黄金时期、批判反思与重新发现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环境的历史转型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内在关联性。总体而言,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城市规划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转型和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形成了“物质论-非物质论-物质论”的范式交替,经历了关于理想城市形态的理论探索的“黄金时期-批判反思-重新发现”等3个阶段(表1)。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关于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探讨迎来了黄金时期,形成了围绕集中与分散的历史论争。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迅猛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和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程形成了城市地区大规模建设的主要推动力,使西方世界迎来了快速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并由此产生了居住拥挤、环境恶化等日益严峻的城市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理想主义和乌托邦思想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为城市规划学科的物质空间决定论思想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由于霍华德、柯布西耶和赖特等人的推动,城市形态理论形成了3个不同的思想阵营:一是集中论,柯布西耶作为集中论的先驱,通过光辉城市的理论主张,希望对城市进行彻底清理,实施城市手术,通过提高城市密度来缓解城市拥挤状态,此后受到集中论思想的影响,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数量众多的高层建筑物成为了20世纪初直至战后重建的主要潮流;二是分散论,赖特作为极端分散论的倡导者,通过广亩城市的理论主张,希望将城市分散从社区推广到每个家庭,将人们从城市中彻底解放出来,重新回归乡村化的生活,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美国郊区化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这种理论预期;三是折衷论,考虑到工业革命产生的城市环境虽脏乱不堪但蕴含着强大的发展动力,霍华德通过田园城市的理论主张,即反对极端集中,也反对极端分散,而是旨在找到结合大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形态,此后芒福德和奥斯本等人作为霍华德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将折衷论的思想不断发扬光大,二战后在英国及世界各地兴起的新城建设运动,都与霍华德倡导的折衷论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总之,在此期间,霍华德、赖特和柯布西耶等理论先驱及其后来的追随者,面对城市快速膨胀造成的糟糕局面,主张通过物质形态规划手段来实现社会改良的理想目标,从而掀起了城市形态规划理论的黄金时期,并一直持续到了二战后的重建阶段。

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社会公众对于这种解决城市问题的物质形态蓝图逐渐失去了信心,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规划的批判反思成为主流趋势。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一方面能源危机使人们对社会发展前景产生了怀疑;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进程的结束与所谓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西方世界逐渐走过了快速城市化阶段而进入大规模郊区化时期,并由此产生了环境冷漠和社区隔离等一系列新的城市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怀疑主义和社会反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为城市规划学科中关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批判反思浪潮奠定了思想基础,规划中的非物质因素日益得到重视。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了雅各布斯、亚历山大和林奇等人。首先,雅各布斯作为物质形态规划的批判理论代表人物,猛烈抨击物质空间决定论思想,认为这些形态规划方案反映了规划师自我中心的权威心态,忽视了城市的社会性和多样性,使得城市形态规划理论的思想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动摇[1]。其次,亚历山大否定了机械功能分区的简单化思想,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反思,指出了城市功能和形态之间的内在丰富联系,从而奠定了用地功能混合的理论基础[2]。另外,林奇根据城市形态的复杂性特征,对于理想城市形态的标准进行了综合探讨,认为城市的生命力、感觉、适宜性、可及性、控制、效率和公平等应该成为衡量城市形态的多个性能指标[3]。而且,在对城市形态理论进行批判、反思和综合的同时,系统规划和政治过程等非物质因素,成为了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理论探讨的重点议题。总之,在此期间,在城市的物质环境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的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城市规划学科呈现出多元化、非物质化的基本特征,城市规划被视为一种系统规划和一系列政治过程,大量的批判和反思使得针对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探讨进入了相对沉寂的时期。

1980年代至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关于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价值得到了重新发现和持续探讨。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在全球化力量的持续推动下,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和全球层面的产业重组在不断加剧着城市的环境压力,逆城市化和都市区化成为西方世界的典型城市现象,并由此产生了都市蔓延和旧城衰败等新的城市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实用主义和功利思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为城市规划学科中物质形态规划理论的重新发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此背景下,城市形态理论开始复兴,再次延续了关于集中与分散论争的历史传统,并重新形成了3个不同的思想阵营:一是集中论,自1980年代出现的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论,到近年来兴起的紧凑城市策略,都充分体现了集中论的思想;二是分散论,主要体现为绿色城市和生态城市等相关的理论主张;三是折衷论,英国学者霍尔在发掘霍德华思想的基础上,在100年之后重新提出了可持续社会城市的理论主张[4],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目前的折衷思想主要体现为被当今规划界所鼓吹的多中心城市的理论观点。总之,在此期间,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以美国新城市主义运动为里程碑,通过紧凑城市、生态城市和多中心城市等物质形态规划来应对城市增长问题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西方规划学界的广泛重视,随着物质规划范式的再次兴起,城市形态的理论价值也得到了重新发现和持续探讨。

总之,城市规划不同于物理学,它的任务不在于得出物体存在和运动的客观规律,它的理论思想完全依赖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城市自身,因而具有很强的历史特征和价值倾向。正是由于城市规划学科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意识形态所塑造的社会产物,所以关于城市形态的理论探索在经历了黄金时期和相对沉寂之后,近年来又迎来了重新发现的新历史阶段,并围绕可持续城市形态设计形成了新的理论议题。

3 现实图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城市形态

在1980年代以来城市形态理论的重新发现时期,为了应对当前席卷全球范围的城市化现象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直接影响,关于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理论探讨成为了城市规划学科领域中一个方兴未艾的焦点议题。

3.1 从可持续发展范式到可持续城市形态

从可持续发展范式的兴起到可持续城市概念的提出,再到可持续城市形态的争论与探索,形成了一个内在关联的历史脉络。从1789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到1973年罗马俱乐部出版“增长的极限”,在100多年漫长的时间中,伴随着人们对环境危机与生态意识的逐渐觉醒,可持续发展理念终于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布伦特兰报告”中得到了正式确认,并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旋律[5]。随后,在可持续发展范式的理论视野之中,城市地区的重要性得到了确认,它既被视为造成不可持续问题的现实根源,也被看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希望。因此,通过制定适宜的城市政策、管理方式及物质形态致力于可持续城市建设,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6]。1990年代至今,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一方面得益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为了更有效地应对长期困扰城市地区的无序蔓延和内城衰败等问题,在城市规划学界相继出现了针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的争论和探讨,形成了一股影响深远的现实力量。

城市形态越来越被视为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可持续城市形态成为亟待探寻的目标。美国环境保护署在“我们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报告中指出,城市形态通过土地消耗、零碎式建设和自然植被损毁等途径对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态系统、濒危物种、水质等造成了直接影响[7]。城市形态通过对交通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空气质量;造成农业用地、湿地和开敞空间的减少;还会引发土壤污染、全球气候以及噪音等问题[8]。另外,来自全球各地的很多证据也表明,我们在城市交通中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不断加速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过度依赖交通能源的城市生活方式。而且,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还包括城市形态的设计。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流行的理念,正在唤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践者展开城市形态设计的深入探讨,旨在探寻那些能够满足可持续性的城市形态。这种挑战正在促使学者、规划师、国际非赢利组织和地方政府部门等不同团体的共同努力,试图制订出新的行动框架,以便于重新设计和改造城市空间,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3.2 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科学概念

可持续城市形态是城市形态研究领域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城市形态在本质上就是指城市的物质形式;它既是与土地使用和交通系统相关的一系列特征的配置形式[9];它也是城市中所有大型的、稳固的、永久的物质实体的空间组合方式[3]。虽然,城市形态研究作为城市规划学科范畴中一个比较陈旧的课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重要部分。但是,可持续城市形态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分支,具有自身的独特内涵。它是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之下,为了应对全球城市化现象所带来的矛盾和挑战,在城市规划学科领域中,通过对城市形式与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反思,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科学信念——即认为通过设计合理的城市形态,能够有助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城市形态也是个充满争议性且十分复杂的新概念。其争议性在于,虽然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是那么简单直接的。对于城市地区而言,能够对可持续性目标产生影响的因素涵盖了文化、制度、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毫无疑问,城市的可持续性不单单依赖物质形态,更需要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转变。但是,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科学信念仍然对城市形态的作用影响一直抱有很高的信心,坚持认为城市形态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影响即使不是最为关键的,那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10]。其复杂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目标体系方面,城市形态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影响需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维度,因此通过城市形态的设计应该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和增强环境保护等诸多目标;其次,在空间尺度方面,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真正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实现城市内部的良性运转,更在于通过城市自身建设来推动更大范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城市形态就是指有助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物质形式。尽管,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给出精确的定义是几乎不可能的,我们实际上也无法立即判断出哪种城市形态具有可持续性;但是,如果某种城市形态能够有助于城市在其自然和人工的环境承载限度内良好运行,而且对居民而言是友好的,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可持续的城市形态[10]。我们只有不断地加深对可持续城市形态概念内涵的理解,才能够建立一个理论基准,来评价各种具体的城市形态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总之,可持续城市形态既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概念,也延续了城市规划学科长期以来所秉承的通过物质空间形态改造来实现社会改良目标的思维传统和基本立场。如果缺乏对这一基本立场的认同,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研究就根本无从谈起。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要设计和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一方面要考虑到城市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因素以及地区的差异性等,所有这些复杂因素都使得要采取一项有意义的行动是极其困难的[11]。

4 理论解析:可持续城市形态的设计要素与实践模式

可持续城市形态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理论课题,但是近年来西方规划学界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和争论,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由于城市形态是由一系列设计要素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要素组合又可以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城市形态实践模式。因此,我们可以从设计要素和实践模式两个层面,对目前可持续城市形态领域的理论探索进行归纳和梳理。

4.1 可持续城市形态的设计要素

迄今为止,不同学者经常讨论到的可持续城市形态的设计要素,归纳起来主要涵盖了紧凑度(compactness)、可持续交通(sustainable transport)、密度(density)、用地功能混合(mixed land uses)、多样性(diversity)、太阳能设计(passive solar design)、绿化(greening)等各个方面[12]。而且,正是通过上述这些设计要素的不同组合,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形态实践模式(图1)。

具体而言,紧凑度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设计概念,紧凑度意味着城市建设的连续性和集约性,主张未来的城市发展应该紧邻现有的城市建成区[13];很多学者都认为通过提高城市建成环境的紧凑程度,就能够实现更为持续的城市形态,紧凑度被认为不仅有助于减少城市环境中的能源、水、材料、产品和人员移动方面的交通需求[14],还能够保护乡村土地、提升生活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0]。交通是城市形态中与环境问题最为密切的要素[6];可持续交通就是交通服务必须能够反映全部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需要考虑环境容量,能够平衡机动性、安全性、环境质量和社区活力的不同需求[15]。密度是衡量可持续城市的基本指标,可持续城市一般认为应该是高密度的[16];提高密度具有减少能源消耗、空间使用、交通出行和基础设施成本等优点[17]。用地功能混合允许相容的功能在空间上就近布局,旨在有效地降低相关活动的交通距离,从而减少机动车使用,并且有助于弱势群体方便地使用社会公共设施[18]。多样性意味着城市的社会整合和文化兼容,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活力[19]。太阳能设计强调通过改变建筑朝向、街区布局和地面铺装等物质手段,来降低城市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20]。绿化不仅能够将自然要素引入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出多样化的开敞空间,还能够保护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物质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助于公众健康等[21,22]。总之,上述各种设计要素都被普遍地认为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形态的可持续性。

4.2 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实践模式

由于各种设计要素都与可持续城市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些设计要素之间不同组合的基础上,目前西方规划学界已经形成了包括紧凑城市、生态城市和多中心城市在内的一系列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实践模式探讨,分别体现了集中或分散的规划思想传统。

首先,紧凑城市是城市规划集中论思想传统在当前的具体表现形式。紧凑城市的理念最早是由Dantzing和Saaty(1973)提出的,当时他们主张通过紧凑度和密度等手段来避免现代城市带来的环境问题[23]。一般而言,紧凑城市包括了提高城市建成区的密度,促进城市功能活动的密集化,鼓励多样和混合的土地利用,提倡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建立清晰的城市边界等诸多特征。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以来,相关理论研究认为,应该倡导空间紧凑和土地混合使用的城市形态,因为紧凑城市能够将各类设施和功能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经济性,减少交通能源消耗,节省土地资源,促进地方商业发展,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生活等[24,25]。除了理论探讨之外,紧凑城市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管理部门和规划人员的推崇。例如,欧洲委员会绿皮书很早就大力提倡紧凑城市建设,认为它能够使现有的城市地区变得环境更加持续和提升生活质量[26]。尽管,目前对于紧凑城市的优点还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是,紧凑城市目前在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已经成为应对城市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其次,生态城市体现了城市规划学科的分散论思想传统。生态城市的理论内涵非常丰富,它包含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性的生态方法。一般而言,生态城市被认为应该在能源、水和食品等方面能够实现自足;它在交通系统方面要追求温室气体的零排放;它应该是社会和环境友好的;它需要涉及到城市规划、交通、公共健康、住房、能源、经济发展、自然物种、公众参与和社会公平等各方面[27]。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生态整合、经济安全、生活质量和权力授予等[28]。生态城市的重点是强调生态议题和环境管理,并不特别强调具体的密度和紧凑度,也不局限于特定的物质空间形态。生态城市的独特性在于提倡绿色技术和被动式太阳能设计(greening and passive solar design);而在密度等方面,生态城市被认为是没有确定形状(formless)或生态-无定形(eco-amorphous)的城市。在生态城市的研究领域中,单纯强调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的具体模式,包括了Eco-village/Solar Village[29],Cohouseing[30],Sustainable Housing[31]等;兼顾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和绿色设计的具体模式,包括了Green City[32],Ecological city[33]等。总之,生态城市的核心更多体现在城市的管理层面,它强调不应该是仅仅提出具体的城市形态,而更应该关注城市社会是如何组织和运行的。

另外,多中心城市可以被视为城市规划学科的折衷论思想代表,试图寻求集中和分散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它既希望从集中论那里吸纳遏制政策的节省用地、减少能源消耗等优点;又试图吸收分散论的优点,来避免高密度和过度紧凑所带来的生活环境恶化等问题。一般认为,霍尔的可持续社会城市(sustainable social city)概念体现了多中心城市理念在当代的复兴。多中心城市倡导的是一种分散化集中的思想,它认为在城市区域的层面上应该形成由大运量交通系统相连接的多中心城镇群,这才是最佳的城市形态模式。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现实世界中,一方面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轨道交通工程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城市地区大规模的去工业化、去中心化进程以及生产业的不断发展,多中心城市的潜在优点越来越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多中心城市已经被认为是信息时代和后工业社会背景下较为理想的城市形态[34,35]。因此,顺应城市地区的去中心化趋势,通过城市多个次中心自我完备和相互联系的发展方式,来实现可持续的多中心城市形态,日益受到各国规划部门的广泛推崇。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实践模式和设计要素结合起来,可以大致识别出上述模式之间的各自特点和本质差异(图2)。相对而言,紧凑城市模式主要侧重于对城市物质形态的紧凑化、多样化、公共交通和用地功能混合的探讨,而缺乏对绿化和太阳能设计等技术手段的考虑;生态城市更关注环境管理方法和生态技术手段,对步行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也较为重视,但是并没有鼓励高密度的城市环境,更提倡保护城市的开敞空间和自然环境;多中心城市则希望能够结合集中与分散的优点,通过区域层面的适度分散化和地方层面的重新集中以及大运量轨道交通等设计要素,来创造出既适合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和新型产业需求,又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理想城市形态。

5 总结反思

总而言之,19世纪末以来的城市形态规划理论探索经历了黄金时期、批判反思和重新发现等3个历史阶段,并在1980年代之后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而形成了可持续城市形态探索的现实图景。迄今为止,关于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理论探讨一般认为,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紧凑城市、生态城市和多中心城市等各种实践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密度、多样性、紧凑、土地混合使用、可持续交通设计、绿化和太阳能设计等设计要素的某种组合,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最常见的目标包括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控制机动车使用、保护开敞空间和敏感的生态系统、创造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活等。

尽管如此,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理论探索远未成熟,至今仍存在诸多难题(图3)。首先,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目标有效性尚不明确。尽管现有可持续城市的设计要素和实践模式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作用影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讨论,但是其科学性还未得到充分的证实。大量学者的研究工作得出了相反结论,例如用地功能混合有可能会降低城市的环境质量[36];紧缩城市不但不能降低小汽车的出行次数,还会增加中心地区的交通量[37];多中心城市对于一些较小规模的城镇中心群而言,可能会造成不同城镇中心之间交通流线的杂乱无章,从而导致负面的交通影响[38]。其次,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社会接受度仍受到质疑。以紧凑城市为例,尽管一些规划学者在宣扬紧凑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便捷性等各种优势,但是也有相关研究表明,高密度的城市物质环境能否被公众接受,是由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所决定的,对于具有乡村生活偏好的欧美城市地区而言,考虑到高密度会降低个人生活的环境质量,因此紧凑城市即使符合公共利益,也很难被现在的社会大众所普遍接受[11]。另外,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现实操作性也存在异议。尤其是对于长期占据西方社会主流趋势的保守主义者而言,现实世界中城市地区的分散化态势始终处于压倒性的主导地位,而且是一种符合市场利益的空间形态模式,而政府主导的紧凑城市或多中心城市等规划政策在本质上会与市场机制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必然会遭到市场力量的强烈抵制,因此缺乏市场支撑就必然难以获得建设实施的内在动力[6]。所以,目前的可持续城市形态理论探索,在目标有效性、社会接受度和现实操作性等方面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展望未来,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理论探索仍任重道远。今后的研究方向在于:一是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工具深入验证城市形态对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机制,真正认识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目标有效性;二是通过公众参与和补偿机制有效协调城市空间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偏好,逐渐增强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社会接受程度;三是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工具清晰界定城市形态改造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各自运作领域,不断提高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现实操作性。通过上述几方面的研究探讨,才有可能真正探索出既体现时代背景和地域特点,又具有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可持续城市形态理论。

参考文献:

[1]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1.

[2] Alexander C. A city is not a tree [M]. Cambridge: MIT Press,1965.

[3] Lynch K.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 [M]. Cambridge: MIT Press, 1981.

[4] Hall P. Sociable city: the legacy of Ebenezer Howard [M]. Chichester: Wiley, 1998.

[5] Rogers P. An Introduc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6] Jenks M, Burtion E, Williams K. The Compact City: ASustainable Urban Form? [M]. London: E&FN Spon, 1996.

[7]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Our buil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A technical review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and use,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M]. EPA 231-R-01-002. 2001.

[8] Cervero R. The transit metropolis: A global inquiry [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1998.

[9] Susan H. Methodologies for 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urban form and travel behavior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D, 1996, 2 (2): 151-65.

[10] Williams K, Burtion E, Jenks M.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Form [M]. London: E&FN Spon, 2000.

[11] Jenks M, Dempsey N. Future Forms and Design for Sustainable Cities [M]. London: Elsevier, 2005.

[12] Jabareen Y R. Sustainable urban form: their typologies, models and concept [J].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6, 26:38-52

[13] Wheeler L.2002. Construc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afeguarding our common future: Rethink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8 (1): 110-11.

[14] Tim E, McLaren D, and Hillman M. Reviving the city: Towards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M]. London: Friends of the Earth,1991.

[15] Daniel J, Horan 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findings of a national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76th annual meeting [C], Washington, DC, 1997, January 12-16.

[16] Carl P. Urban density and block metabolism [A]. In Architecture, city,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PLEA 2000 [C], ed. Steemers Koen and Simos Yannas, 343-47. London: James &James. 2000.

[17] Lyle W, Rees W. Urban density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An analysis of Canadian households [A]. In Eco-city dimensions: Healthy communities, healthy planet [C], ed. Mark Roseland. Gabriola Islan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7.

[18] Terry P. The land use—air quality linkage: How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affect air quality [M]. Sacramento: 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 1994.

[19] Turner S, Robyne S and Margaret S. Managing growth in a climate of urban diversity [J].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1, 20: 308-28.

[20] Randall T. Building design [A]. In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 An environmental approach [C], ed. Randall T and Fordham M, 46-88. London: E&FN Spon Press, 2003.

[21] Carys S, Dunnett N, and Woolley H. Nature, role and value of green space in towns and cities: An overview [J]. Built Environment, 2003, 29 (2): 94-106.

[22] Anne B, Delshammar T and Schildwacht P. A chang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greenspace in highdensity housing: A European perspective [J]. Built Environment, 2003, 29(2): 132-43.

[23] Dantzing B, Saaty T. Compact city: A plan for a livable urban environment [M].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1973.

[24] Newman P, Kenworthy J. Gasoline consumption and cities: A comparison of US cities with a global survey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9, 55: 23-37.

[25] Mayer H. In favour of the compact city [A]. In The compact city: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 [C] ed. Mike Jenks, Elizabeth Burton, and Katie Williams, 36-44. London: E & FN Spon, 1996.

[26] Commission of European Communities. 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M]. Brussels: EEC, 1990.

[27] Julia N. Book Review: Ecocities: Building Cities in Balance With Nature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6.38: 873.

[28] Kline E . Planning and creating eco-cities: indicators as a tool for shaping development and measuring progress [J]. Local Environment, 2000, 5(3):343-350

[29] Van der Ryn S, Calthorpe P.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A New Design Synthesis for Cities, Suburbs, and Towns [M].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1986.

[30] Joan R. Building and designing with nature: Urban design [A]. In Sustainable cities [C], ed. David Satterthwaite, 234-50. London: Earthscan, 1999.

[31] Brian E, Turrent D. Sustainable hou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 E & FN Spon, 2000.

[32] Newman P. Greening the city: The ecological and human dimensions of the city can be part of town planning [A]. In Eco-city dimensions: Healthy communities, healthy planet [C], ed.Roseland Mark, 14-24. Gabriola Island, British Columbia,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7.

[33] OECD. Ecological cities project [Z]. http://.

[34] Hall P. The Future of cities [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1999, 23:173-185.

[35] Hall P. 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 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 [M]. London: Earthscan, 2006.

[36] Masnavi M. The new millennium and the new urban paradigm [A]. In K. Williams, E. Burtion, M.Jenks.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Form [C]. London: E&FN Spon, 2000.

动态规划思想篇4

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中央和地方正在积极开展研究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在“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我们应该确立怎样的基本理念,“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战略又是什么?本文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观点。本版今日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目前,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开展研究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工作。作为一项指导中长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十二五”环保规划应该有若干统领全篇的理念,由此形成规划的基调。思想支配行动,规划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理念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应确立以下理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最高纲领;把“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作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核心思想;让重要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突出强化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建立国家与社会联动的新型环境治理结构。为了确定正确的工作部署和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应确立以下理念。 理念1: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最高纲领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在阐述党的治国纲领的政治报告中正式出现。生态文明从性质上来讲是一种环境伦理观,是用于指导全社会尤其是执政者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形态。 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沿袭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发展模式产生的结果。为什么这种发展模式能够长期存在?是因为在发展理念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这是我们国家治理中的一个深刻教训。因此,现在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从治国理念的高度上否定过去那种缺乏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走一条新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二五”环保规划作为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的第一个5年环保规划,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其最高纲领而贯穿于始终,是理所当然的。 如何在“十二五”环保规划中体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笔者认为,应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的要求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中,使各级决策者具备关于资源环境问题的现代意识和责任意识,并把这种意识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具体行为中。具体而言,要在“十二五”环保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改革干部考核任用体系,强化环境保护问责制度。在环境保护领域切实落实中央《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在考核任用体系中大幅度增加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内容和指标,用具有约束力或影响力的制度体系来保证生态文明思想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切实体现。总之,要通过“十二五”环保规划,把建设生态文明贯彻到各级党政领导者治国理政的各环节中。 理念2:把“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作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核心思想 周生贤部长提出并使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是指把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纳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全面和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了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并重、同步,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护环境为内容的“三个转变”,其核心是塑造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作为我国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的“十二五”环保规划,应该把这个要求作为总的核心思想来贯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这个表述比较集中和深入地体现了“并重、同步和综合”的要求,用作环保规划的核心思想是适当的。 具体而言,“十二五”环保规划体现经

动态规划思想篇5

关键词: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 空间形态 规划思路 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温州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后由西晋郭璞规划建设了最早的温州城,面积相当于现在由海坦山、华盖山、南门河、松台山、郭公山和瓯江围合的区域。这一格局自解放前未有大的变化。自建国以后,温州一共编制了(或修改)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其中三轮在改革开放以后:第一轮是1959 版总规(1964年修改);第二轮是1983版总规(1985年修改);第三轮是1993版总规;第四轮是2003版总规。目前在编的2013版总规是第五轮总规,定位为2003版总规的修编。

(图-1:第二轮1983 版总规[1985年修改])(图-2:第三轮1993 版总规)

(图-3:第四轮2003版总规)

前几轮总规的空间形态都是自西向东沿瓯江发展,城市建成区也是按照规划的要求逐步形成了以温州老城为中心,加瓯北、龙湾区为主的用地格局。自第四轮总规编制开始,由于城市用地空间的拓展和规划思路定位的不同,开始出现争议。尤其体现在对温州中心城区的界定上,主要出现以下两种思路:1.以温州老城及周边构成温州核心城区,以此为中心,加上龙湾辅城及周边组团构成温州中心城区;2. 以温州老城和龙湾城区形成双中心,加上周边组团构成温州中心城区。这两种思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温州中心城区是单中心还是双中心上,对中心城区的边界倒是形成了一致意见,即包括鹿城、瓯海、龙湾三区,加上永嘉的瓯北、瓯江口新区和洞头县。

2013年,温州市正式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目前仍未结束。由于这一轮总规编制的前提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温州市的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其中S1线已经在2013年开工建设。纵观国内外城市的发展历史,轨道交通的规划历来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这三条线路的走向对温州市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这一轮规划在对中心城区的界定上主要出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沿江发展型的继续,即以鹿城、瓯海、龙湾三区,加上瓯北、瓯江口和洞头县为中心城区,以乐清、瑞安为副中心构成中心城区扩展区。这种思路继承了以往规划的一贯做法,并增加了沿海发展的拓展,可以概括为“沿江+沿海”发展思路;

(图-4:第五轮总规的“沿江+沿海”发展思路)(图-5:第五轮总规的环大罗山发展思路)

另一种思路则提出了新的构想,随着S1、S2、S3三条市域轨道交通的规划,温州中心城区将形成以大罗山为中心的中心城区,即城市应该向南发展,并纳入瑞安市。可以概括为“环大罗山”发展思路。

这两种思路从城市建成区角度来看,都有一定道理,因为无论是沿江、沿海地带还是环大罗山地带,目前都已形成连绵的半城市化地区。但是从规划的角度讲,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应该以江河为依托,还是以轨道交通为依托?回顾城市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城市的空间形态与河流密切有关,随着城市的演进,在当今,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此,我想引进生物进化论思想来解释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和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动物进化为例:动物是从单细胞动物开始,然后进化到软体动物,再到节肢动物、甲壳动物,再到脊椎动物。这个现象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极为相像。城市空间形态也历经了从简单的村庄到古代防御性城市,再到现在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开放性城市。

现代城市就像人体一样,是城市演化的高级形态。而轨道交通就像人体的骨架,城市河流就像人体的血管。分析人体的形态可以发现,人体为对称结构,骨架是构成人体形态的基础,血管则是养分运输的通道,是构成形态的次要因素,血管的分布也基本对称,当然心脏是偏左的,由此可以看出骨架和血管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空间形态应该从古代以河流为依托发展到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依托,同时必须处理好轨道交通和河流的关系。然而轨道交通和河流的关系却一定程度上掌握在规划者的手里,因为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是自发和自觉的结合,尤其是到了现代,城市规划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规划的合理与否也决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城市空间形态的美观。

古语云“探寻物理,师法自然”。自然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对自然界事物发展轨迹的观察有助于我们城市规划思路的抉择。回到温州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采取第二种发展思路,就是以S1线、S2线、S3线三条线路为骨架发展城市空间,温州市就可能发展成环大罗山的城市空间形态。这种思路基本遵循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基本原则,但是未来城市空间形态中间将出现一座巨大的大罗山,阻挡视线,对城市景观构成消极影响,使城市被分割为几部分,形态上不够连续和统一。

如果采取第一种发展思路,温州就有可能发展成“沿江+沿海”的城市空间形态。这种思路不符合现代城市应该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基本原则。但在城市空间形态上,又形成了“沿江+沿海”连绵发展带,构成城市重要景观轴,给人们以视觉震撼。

比较两种思路,各有利弊。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结合两种思路的优点,同时摈弃各自的缺点呢?答案是城市空间布局应该以轨道交通为基本骨架,同时轨道交通的布局应该考虑河流的因素。因为轨道交通、河流、城市用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人体的骨架、血管和肉之间的关系。只有把轨道交通、河流、城市用地这三者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真正做到骨肉相连,血肉相连。

实际上,温州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规划了四条线路,当然此阶段批复的是S1线、S2线、S3线三条线路(其中S3线是批复了南面一小段)。线网规划中S4线就是一条布置在瓯江北岸的线路。而S1线和S4线的结合不正是和瓯江关系的完美融合吗?如果再加上S2线,就构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沿江+沿海”

规划思路的改良版。

(图-6:温州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由此,可以想到是不是我们的规划思路出现了偏差,是不是应该好好的研究一下人体的结构,把轨道交通的布局真正的与河流的布局结合起来。沿着第一种规划思路,把温州中心城区界定在沿瓯江两岸,把中心城区拓展区界定在乐清和瑞安。同时沿着第二种思路,把S1线,S4线作为中心城区发展的主骨架,S2线作为次主骨架,构成“沿江+沿海”城市空间形态。而S3线可以弱化为城市副骨架。这样的规划思路也许更加契合温州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内在逻辑,也比较符合历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逻辑。这样的规划才真正是骨肉相连、血肉相连的规划。

当然规划思路会受到各种现实原因的影响,尤其是行政区划会成为规划思路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瓯江北岸由于分别属于永嘉县和乐清市,如果要规划成为温州中心城区,就要对行政区划做出调整,相比把整个瑞安市变成瑞安区,难度要大很多。但是从学术层面探讨规划的科学性,应该有助于减小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的矛盾,使之更加符合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内在逻辑。

参考文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3年修编)》征求意见稿

动态规划思想篇6

关键词:生态美学;景观规划;审美研究

1 景观规划设计审美思想的困惑

为适应社会变化,规划设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行业,其思想应有超前性,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要求,贴近时代的发展,为迅速变化的社会做出合理的预警,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20世纪初期西方兴起的工业设计思想革命引起了工业设计狂潮的掀起,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环境设计思想美学得到尽情的演绎,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一成果和它产生的审美思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人类整整一个世纪,在人类文化进化史上书写了旷绝古今的光辉灿烂的一页;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对自然的认识和自身的行为,新世纪以什么作为规划设计的革新点?未来的发展走向会是什么?作为新时期的规划设计师,不得不认真思考并尝试回答这一系列问题。

另外,如何将实际意义与审美思想完美结合,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南京外秦淮河河流生态恶化,防洪能力下降,需要建设硬化河道,通过其保护环境,使生态有所恢复。但是这样一个关于河流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工程,却设计到规划建设中的审美问题,如何将审美要求与具体的实际功能相结合,在实现应用功能的同时也达到了城市美化和人们审美的要求,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另外,著名的玛莎舒沃兹的拼合园,将禅宗和自然相结合,又融入法国文化,把日式庭院与法国庭院交错建造等等。

2 景观规划设计审美思想的交融

人们开始反感工业文明死板的机器和僵硬的直线所主宰的审美选择,而对原始自然、丰富多义、模糊混沌的富有野性的原生态景观以及农耕文明时期的手工景观充满了向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急速扩张,城郊土地逐渐被蚕食,带来了城乡之间政治、经济、观念文化的相互渗透,致使我国的空间审美意识因为城市的不同、经济状态和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异,其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是两者相互融合、共生共存的奇特状态;二是演变为互相抵制水火不容易的隔离状态;三是表现为较为纯粹的工业文化或农业文化。

由于各种文化思潮激烈交锋相互碰撞,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某一种现成的文化并以此去面对这些国家的文化竞争,其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不论在处于何种艰难的困境,面对多么繁杂多变的思想观念,在经过一定的时间的冲撞磨合之后,最终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同化。

3 景观规划设计审美观念的整合提炼

景观规划的审美需要加入一些主流思想,如一些成功的景观中会冠以一个中心思想,即一个主题。比如,以贴近人们生活的景观为设计目的,则可以加入一些人生思考和享受生活的主题,一些可以显示生活情调的设计为主,如加入人们生活细节的彩绘,又如反应一个人某一时刻动作的雕塑等等。另一方面,这种注重审美思想的景观规划也可通过光线和色彩进行凸显,如上文提到的“禅风”就是以投射的光线为主,凸显禅道的深邃,颜色则以凝重的单色为主,如棕色可以显示这种特点。而嘻哈文化的风格则可以用大块不规则的光照为主,体现其随性和自由,颜色则采用尽量丰富的色彩也显示其强大的融合性。

而针对实际应用与审美的结合,也有相对的要求,如上文提到的南京外秦淮河河流生态恢复工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硬化河道,以实用经济和园林自然生态景观为目的,重建生态栖息地的同时也寻求审美的要求。规划部门提出四大景观战略,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然后在此基底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基底是大量的、粗野的,它因为自然过程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是最少量的、精致的,它因为人的体验、和对自然服务的接受而存在。

20世纪后叶到本世纪初,许多国际机构和国家相继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思想观念转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上的体现,也人类审美文化发展的需要。但在规划设计界特别是决策层面对此还处于漠然态度。思想观念的标准迷失是一种综合资源的整体浪费,因此在规划设计教育和思想观念交流中分析利弊,指出现状与发展趋势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处在一个特定历史时代,工业文明、信息科技文明、生态农业文明同时发展,并积极迈向经济全球化,仔细分析我国的规划设计思想观念状态,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是当下规划设计领域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团胜,石玉琼.景观生态学[M].化学工来出版社,2009

2 李中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6)

动态规划思想篇7

关键词:生态乡村 桂林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52-02

党的十首次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广西依据自身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为贯彻落实十精神,大力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力争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目标。桂林作为世界旅游名城,正在加强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生态乡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但是,近些年来,因为部分基层政府盲目追求GDP和不合理地扩展城镇,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当前,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加强生态乡村建设已迫在眉睫。本文采取个别访谈、实地走访、查询资料等多种方式,对桂林市生态乡村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既着力分析该市生态乡村建设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变化,又深刻剖析当前生态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问题。通过相关分析,提出适应当前形势的对策,以期对顺利推进我国的生态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一、桂林市生态乡村建设现状

通过对桂林市部分典型乡村的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前,基层政府在进一步巩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和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精神,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本着以民为本,对环境负责的理念,积极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工作。经过努力,各县(区)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通过生态乡村建设,农村交通、饮水、环保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不用进城也能享受到城镇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农民就地城镇化。二是生态乡村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阳朔遇龙河生态示范区建成后,沿线19个自然村大部分老百姓通过开办农家乐、农家旅馆或进遇龙河漂流有限公司就业,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实现了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农村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三是生态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也为招商引资创造了发展的良好环境。如阳朔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太平洋建设集团、深圳华侨城、美国世纪成功集团等一批知名大企业到阳朔洽谈合作事宜;又如龙胜县吸引了很多客商到龙脊梯田、龙胜温泉生态乡村示范区经商做旅游开发,做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二、当前生态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

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各县(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生态乡村建设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农村群众对生态乡村的建设主动参与性不强,在政府积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许多群众只是被动的参与,而未形成主动投身建设生态乡村的意识;另一方面是项目资金和工作协调不到位,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未能持续开展;三是部分领导干部对“生态乡村”活动的深度、广度的理解需进一步拓展,一些地方还存在盲点和盲区,少数干部存在松懈情绪等。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参与主体意识不强。生态乡村建设是群众性的活动,农民群众世世代代居住在乡村,是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最直接的受益者,因此群众作为活动“主人翁”的意识显得尤其重要。然而,纵观之前清洁乡村的建设情况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众多的群众积极地投身到了乡村建设的活动中来,但总的来说依然是在被动的参与,还未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在探访部分老百姓时,调查组发现许多村民说不清“三化”是什么,不了解活动的意义;有的则认为这完全就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不是群众需要考虑的。大部分县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数镇、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因此,在开展了“清洁乡村”活动后,又进入了“生态乡村”环节,但环境卫生反弹现象仍然较为普遍。

2.建设资金相对不足。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近几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完善配套的旅游设施,相对于旅游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目前,农村的污水处理厂、排污沟、垃圾填埋场、垃圾池、垃圾箱等均未得到全面建设和保障,农村垃圾仍未得到有效处理。生态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由于许多村庄缺乏规划性建设,农村电线路乱搭,民房建筑风格各异,村容村貌与周边生态环境极不协调,要逐步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在“美丽广西”系列活动中,自治区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和直接的专项资金扶持,但这对广大农村来说还只是杯水车薪。二是社会投资引入难,生态乡村建设许多是公益性项目,没有回报,因而难以引入大量的资金,即使农业、旅游业等产业项目也因回报周期较长,回报率不高,不能有效吸引工商资本的投入。三是资金筹集渠道拓展难。桂林市广大农村大多集体经济较薄弱,合作社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相对发达地区的多渠道融资明显不足。

3.对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解不够。在生态乡村活动的开展中,许多群众甚至较多干部认为村屯绿化就是种树,饮水净化就是通水,道路硬化就是修路。其实,这些工作相关部门一直在做,而且都是常规工作。但是,在许多乡镇和乡村,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仅仅只片面地停留在种树修路上,而忽略结合乡村环境改善、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升华去整体谋划和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乡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元素,照搬城市规划,存在“千村一面”现象,没有鲜明突出的乡村特色;二是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缓慢。虽然近几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产业调整政策,但由于缺乏支柱产业的支撑,农业竞争力总体不强,加之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危机。三是农村产业发展规模过小,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目前桂林市传统农业分散经营的模式,难以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现状。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收入不稳,新农村主导产业难以培育,经济发展后劲乏力,经济的制约也影响生态乡村建设的全面持续开展。

三、生态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1.强化思想认识,调动群众自觉。生态乡村建设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更是广大群众主体性的集中展现。在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推动群众解放思想,调动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一是逐步改造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必须要意识到,广大农民长久以来对农村环境有着根深蒂固的认知,认为农村脏、乱、差很正常,最多就是扫扫自家屋舍,没有维护整体环境的自觉意识,也没有太强烈的要改变这一错误认知的思想,所以要转变农村群众的思想意识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步一步地潜移默化影响,领导干部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二是拓展生态乡村活动的宽度和广度。要改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不能把生态乡村建设仅仅局限于种种树通通水修修路那么片面,而要整合资源、整合力量,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扶贫攻坚、村屯建设去整体规划,结合人居环境、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升华去整体推进。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重点宣传生态乡村建设知识、主要内容、重要意义,让农民了解、支持、参与生态乡村建设,树立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理念。还要宣传不维护生态环境,不保护地球家园对未来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恶劣影响,让群众自觉意识到建设生态乡村的重要意义。四是注重完善推动工作持续开展的相关制度。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效果是否长久,有没有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关键。制定的制度必须切实管用,高效可行,因地制宜,而不是空洞的无用的条文,要引导群众按制度执行。例如激励机制必须让群众看得见实惠、尝得到甜头,享受到成果,从而主动参与到生态乡村建设中来。五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注重加强生态知识的培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例如可分批次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各级职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教学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改善农民知识结构,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

2.拓展融资渠道,创新发展举措。当前桂林市的生态乡村建设主要依赖于上级资金投入,而未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因此,除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外,还应多在资金的筹措上想办法,下功夫。第一,应积极做好引资配套政策的设计,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的投资,使他们有参与产业发展的兴趣;第二,要积极激发出农民的创业积极性,让农民手里的钱“活”起来,使其愿意投入到生态乡村建设中去,并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分子;第三,要积极培育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自我造血,并最终用于本地的其它建设投资;第四,好钢用在刀刃上,一定要专款专用,绝不可使有限的资金被用作他途,要让有限的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效应。

3.注重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发展。创建生态乡村需要有科学规划作指导,要把“是不是科学合理、有没有地方特色、受不受群众欢迎”作为衡量标准,促进规划的科学化,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在规划理念上要有长远计划,不做短平快之举,要在全市总体规划和各县规划下,做好乡村建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在规划设计上要多征求本地专家、乡镇干部和当地村民的意见,使做出的规划能够和当地水土相服,防止像所说的“涂脂抹粉”工程;在规划执行上:必须防止任意改动原有规划设计,特别是中心村建设的规划更要审慎对待;在规划衔接上:必须按照衔接配套的要求,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规划等,努力实现各项规划的无缝对接,确保村庄布局规划和整治建设规划能落地、可实施。

总之,桂林市生态乡村建设只是全国生态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而且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因此,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地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不断积累经验,破除困境和问题,走出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乡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姜伦培.城市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探索[J].南方经济,2004(1)

[2]吴爱华,李明贤.新型农村金融创新方法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

(作者单位:中共桂林市委党校 广西桂林 541003)

动态规划思想篇8

规划是动态的

《中国土地》:新一轮规划修编是在什么背景下启动的?

郑伟元:近年来,国际大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供需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规划修编势在必行。

事实上,我们每次规划都没到期就开始修订,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超过了预期。之前根据国民经济“九五”、“十五”计划,预测经济年增长率是8%左右,但实际上这些年的经济增长都在11%左右。所以,实际上我们相当于用8%的土地指标来保证11%的经济发展,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就是很多省份的用地规划指标早早被突破。

第二,伴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很多重大政策发生了变化。近年来,中央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对一系列政策进行调整,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战略。实际上我们在编制的过程当中就发生了很多变化,包括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提出的扩大内需政策,这也说明规划是为发展服务的,是跟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

第三,从国际惯例来看,国外的规划也是动态的,根据国内国际形势,不断地进行评估,适时修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这么快,更应该体现出规划的动态性。

18亿亩的由来

《中国土地》:从2002年开始试点,到2008年10月国务院全文印发《纲要》,历时六年。期间,规划修编进行了包括前期工作,开展重大问题研究,通过“四查清四对照”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价等很多工作。但是,2006年9月,对于参与规划修编的专家们来说,是不是有着最特别的意义?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郑伟元: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时,很多东西都在摸索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中,大量占用耕地,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要求冻结审批建设占用耕地一年,解冻后,没有规划不能审批用地。当时的情况是,中央要求地方必须编制规划,所以对地方来讲是被迫的。在这种背景下,编制了第二轮规划(1997~2010年)。当时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土地规划。规划经批准实施以来,对于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保障发展、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管理、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审核城市、村镇等建设规划和审批建设项目用地,开展开发区清理和土地市场整顿,有效地遏制了建设用地规模的盲目无序扩张,土地闲置浪费现象明显减少。大家都看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实发挥了很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因此,新一轮规划修编中,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对土地规划的理解和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地主动提出要开展新一轮规划修编。

回顾本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从2002年开始准备,历时六年时间,上了两次国务院常委会会议,这在土地规划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更让人没想到的是,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委会的决定暂缓批准《纲要》。事后一想并不是坏事,说明中央对土地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国土资源部单靠自己一个部门去协调各方面是有很大难度的。之所以暂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之前的方案照顾各方面多了,而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把握还是不够。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国务院要求从长计议、加强研究、继续推进,本着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编制出历史性、危机性、战略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进一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最关键目标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守住。

对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修编,中央领导一直很重视。多次强调土地规划是一个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大事,这种重视程度,在所有各类规划中是第一次。尤其是“危机性”这个提法,让很多人有些震惊。很多人都问,真的能达到这个高度吗?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决策是很正确的,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发生某些危机。其他规划,比如城市规划如果突破了,突破的只是一个区域,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一样,耕地是保证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这个规划一旦突破,没有余地调整,也不可逆转。

这个18亿亩是怎么算出来的?很多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19亿亩是不是中央领导拍脑袋拍出来的呢?为什么偏偏是18亿,不能是17亿、19亿,或者18.1亿,17.9亿?实际上,18亿亩正是我们的规划方案之一。六年之间,我们就重大问题前后共做了22个专题研究,这些专题涉及各个方面的战略性研究,包括人口发展和土地的关系、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2006年7月上报给国务院的规划纲要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是17.4亿亩,同时还安排了6000万的生态退耕。之前十年我国耕地减少了1.24亿亩,建设占用耕地是其中一部分,而生态退耕是大头,共退了1.08亿亩,年均生态退耕1080万亩,多的年份甚至是达到三、四千万亩。所以,当时我们考虑生态退耕已经退了很多,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希望能够巩固好,让其更好地发挥效益。当时安排了15年6000万亩的退耕,实际上已经把每年退耕量压缩到400万亩。

这次会议最终做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决定后,有关部门决定,除2006年已安排的400万亩生态退耕外,暂不安排生态退耕任务。这样把6000万亩加回去后就是18亿亩。而且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很多重要会议上都一再强调要确保耕地18亿亩红线,而且这是个永久性的红线。

守住这条红线,最重要的原因是要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政府曾向世界庄严承诺,要确保粮食自给率达到95%。中国人口这么多,粮食必须立足于自给,如果一旦遇到高荒年,若立足于国际市场,很可能会引起国际市场粮价大涨。据一些农业专家估算,实际上,即便确实保住18亿亩耕地,按照目前粮食生产增长趋势分析,到2020年保证95%的自给率,形势也很严峻,必须在农业增产技术上有

重大突破。

《中国土地》:我们注意到,《纲要》在关于耕地方面设置了一些约束性指标,具体如何理解这些指标?

郑伟元:《纲要》以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为前提,体现了严格保护耕地的意识。在《纲要》确定的6项约束性指标中有4项指标涉及耕地。其中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两项总量指标作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指标,明确在目标年必须保有的耕地规模和在任何时点都必须保持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和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是相互关联的指标,体现耕地占补平衡法人责任制的政策要求。规划期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要控制在指标确定的规模以内,不得突破,突出强调各项建设应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有人把这些约束性指标和过去的指定性计划划等号,认为这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我想,确定约束性指标是基于中国目前的国情。我们现在很多政策法规,包括土地规划,主要是上级政府调控下级政府,中央调控地方,过去即便有强硬的政策措施,规划还是不断被突破。所以还必须有这种约束性指标对地方进行约束,并进行严格地考核。

体现统筹的思想

《中国土地》:除了严格保护耕地外,《纲要》在编制思想上还有其他什么特色?

郑伟元:首先,体现了统筹各业各类用地的思想。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去一些人认为仅是一个耕地保护规划。事实并非如此。规划把耕地保护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把保证红线作为主线,但是总体来讲还是要体现统筹的思想。

土地利用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经济社会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土地上。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利用日趋多元化,城乡、行业发展盲目圈地,用地结构比例失调,区域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已成为当前土地利用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土地利用整体效率的提高,还带来城乡矛盾、土地浪费、盲目投资、土地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土地总体规划必须体现综合性,体现统筹的思想。

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要加强全面统筹和协调,把各行业、各类型、各区域的土地都纳入统筹考虑,通盘谋划。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妥善处理建设与非建设、基础与非基础、城市与农村、生产与生活等用地的关系,着力协调城乡、区域和行业用地的矛盾。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以促进形成国土开发新格局为导向,加大调整力度,优化用地配置,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纲要》体现了节约用地的思想。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土地资源紧约束和土地粗放浪费并存,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进入21世纪,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事业都将产生大量的用地需求,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和资源保护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科学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是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落实到土地利用上,就是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保障未来各项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具体讲就是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坚持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着力转变用地方式,提高用地效率;通过优先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空闲和低效用地、地上地下空间,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加快实现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的转变,杜绝用地浪费,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体现了强化土地宏观调控的思想。这是进一步发挥土地“闸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更是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国情、又处于特殊发展阶段的国家,土地政策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赋予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就是要利用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和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今后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要把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按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科学把握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把握好调控的节奏和时机,充分运用土地政策,并与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战略等紧密配合,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用地,保障民生用地,防止区域过度开发,增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动态规划思想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环境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378-01

一、生态城市内涵

(一)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基本内涵包括了如下内容:与周边区域相互协调,带动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土地平衡混合利用,集中与分散相平衡的城市网络结构;拥有强盛的地方经济,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文化与社会多样性发展,居民身心健康、幸福;鼓励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减少城市居民对小汽车的依赖;拥有开敞绿地,城市生物气候舒适,对土地损害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水资源循环集约利用,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生态城市建设基本准则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洁的空气、安全的水资源、高效的能源及优美的环境,这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生态支撑。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便捷的城市交通设施,满足需求的住房,可达性强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医疗、教育、体育、福利等),为城市居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硬件设施。形成包容的文化氛围。生态城市应促进文化脉络的延续与发展,应注重营造社会秩序、道德风尚、文化底蕴,生态城市所包含的文化是多元的,尊重本地文化的同时,包容外来文化,方便不同人群相互间交流。

二、生态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一)引导生态城市概念产生的规划理论

在“生态城市”这个说法尚未提出时,各种城市规划思想中暗含有生态城市的理念,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所产生的许多与生态城市核心思想相关的规划思想,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马塔的带形城市、有机城市等。这些思想涉及城市与交通、乡村之间的联系以及城市密度等方面的内容。

带形城市理论注重了城市与交通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了城市交通出行的便捷程度。鼓励将铁路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带形城市理论的出发点,但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公交线路也成为影响带形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观点对于生态城市规划中注重城市交通特别是城市公交线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田园城市理论针对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将城市与乡村结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从城市规模、密度、绿带建设等方面对城市规划进行了独创性描述,是生态城市理论产生前城市规划界颇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三、对生态城市具有补充作用的规划理论

生态城市概念产生后,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城市规划思想,如新都市主义、紧凑城市、网络城市、景观都市主义等。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城市理论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与互补作用,对于生态城市理念与规划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新都市主义

新都市主义倡导重建与创造紧凑的、混合利用的、适于步行的社区,并关注恢复旧城市面貌与传统社区功能,将城市文明与自然和谐组合在一起,坚持物质空间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鼓励保持旧有风貌的同时以现代居民需求改造城市中心。新都市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了传统社区发展理论与公共交通主导型发展理论。

(1)TND

TND模式由安德尔斯・杜阿尼(AndresDuany)和伊丽莎白・普拉特赞伯克(Elizabeth Zyberk)夫妇提出。社区内优先考虑布局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将其作为社区公共活动中心;组织较密集的方格网道路,主干道路幅宽度10米左右,营造利于行人与自行车的交通环境;适度的建筑容积率,以利于提高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并降低开发成本。

(2)TOD

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rope)提出的TOD,主要针对美国传统规划理念进行质疑。他认为城市空间拓展应该与公共交通发展一致,城市从形态上应是紧凑的,地块划分应适于步行出行[}42} o TOD关注区域或城市中心的发展,沿城市主要交通廊道进行紧凑、多功能发展,城市居民出行主要依靠公共交通,为居民出行提供必要的公共交通设施。

(二)紧凑城市

紧凑城市理论最早于1973年就己经提出,但并未受到学术界关注,其真正的理论成型于1990年代初期。紧凑城市作为一种高密度与混合利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关注于城市建设密度与城市土地的多功能混合利用[45]。紧凑城市可以实现对现有乡村系统的保护,避免城市向乡村的无序蔓延;通过利用公共交通与自行车系统减少城市的能源消耗。

(1)城市适度紧凑

紧凑城市理论中所提及的紧凑是指相对适度的紧凑,城市土地应采用适当的高密度,以避免城市向乡村扩展,对城市郊区的发展空间进行保护。同时,适当的紧凑有利于缩小出行交通距离,减少机动车出行,从而减少城市交通能源需求与交通污染。紧凑城市同时便于城市公共服务及城市社会活动的组织,减少居民日常生活出行,有助于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效率与基础设施利用率。

(2)用地功能混合

紧凑城市区别与一般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这种混合不仅包括了城市各类用地之间的混合布局,还包括单体建筑、城市社区内的功能混合利用。城市中各种功能混合利用,能够方便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也有助于城市社会公平的实现。

(三)网络城市

网络城市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所产生的新型城市集合体。多个城市借助城际间道路交通及通讯系统,实现城市之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流动,促进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城市包括现实物质网络与无形的虚拟网络(通讯系统),是城市外延所产生的新空间。

(四)景观都市主义

20世纪90年代晚期,查尔斯・沃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提出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将景观环境规划引入了城市发展演变中,明确景观环境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期望能够突破传统城市规划限制,将自然环境系统与城市发展相整合,促使城市成为一个环境良好、景观优美、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城市建设问题是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思想,生态化策略成为景观都市主义者用来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王明亮,陈德超.生态城市的研究进展明.广东化工,2010 (12) : 63.

2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 4(1) :1-9.

动态规划思想篇10

【关键词】流域;水资源管理;管理措施

1 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支持体系薄弱

1.1传统水利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治水思路是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要求为导向,为了抗御洪涝灾害的侵扰,人们一直运用各种不同的工程手段扩大防洪保护范围、提高防洪保护标准与供水保证标准,增强人们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改变其时空分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础。但由于单纯依靠工程手段,与自然相对抗,忽视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形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如筑堤防洪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水涨堤高”接着“堤高水涨”,水库过量拦截径流导致下游河道干涸、行洪能力萎缩等。改变传统的治水思路是必然的选择。

1.2流域规划缺乏系统性

流域管理具有整体性,涉及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等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密切联系的因素。而以往的流域规划注重水资源利用规划和水利规划,对于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考虑不够。同时对流域开发规划中的社会经济问题则由各有关部门各自提出相应的规划数字要求,然后进行组合,表面上是进行流域统一规划,实际上是拼凑而成,缺乏真正对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和供水、生态环境等要素的综合效益研究,缺乏系统性。再者,流域规划法律效力低,不利于流域规划的执行。

1.3信息支持能力弱

水资源系统信息本来就具有稀缺性、难以获得性和不确定性,不易满足管理尤其是决策的要求,更由于部门分割的原因,流域管理机构只能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信息交流,而与其他相关的部门没有正式的信息交流渠道,造成信息的垄断和封闭,使本来有限的信息不能得到高效利用。

1.4市场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水价政策的框架来源于国务院1958年颁发的《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农业、生活用水采用保本或微利水价,工业用水水价的利润率为4%~6‰。我国福利性的低水价政策,使得水的价格长期与价值严重背离,造成了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恶性机制,与节约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统一调配水资源战略相违背。如许多灌区水的价格为0.05~0.10元/m3,仅相当于成本的一半, 最低的仅0.01元/m3多,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以实现。再者,由于水价偏低,供水和水电项目很难吸引投资,同时,现行水价格也不利于水利项目通过资本的自我积累求得可持续发展。

2 流域水资源管理改革对策

2.1 吸收先进的思想理论

管理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人们自然观上的错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思想观念上的扭曲,进而导致人类社会行为的失当,也就是说,管理问题的产生有两个层次上的原因:一是思想观念层次上的;二是社会行为层次上的。基于这种思考,必须改变自身一系列的基本思想观念,即必须改变人们进行管理的指导思想,吸收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如可持续发展思想、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和水权理论等。流域水资源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许多方面密切相关,因而,流域水资源管理需要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与知识运用,也就是说应有多学科的专家参与,强调多学科的综合。

2.2 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在总结我国传统水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水利部门提出了应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发展转变的治水思路。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以往“人定胜天”、与自然相对抗的治水思路,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利与生态共建,强调与河流共存、与洪水共存的理念;以供定需,水利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建设综合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注重配置、节约和保护;研究流域管理的多层次、多要素的复杂系统特性,注重非工程性的社会、经济、宣传教育手段与工程性管理的多元化结合。

2.3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

由目前的条块分割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把行政区划分块管理转变为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防治和管理,建立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统一管理的权威机构势在必行。流域管理机构应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政、事、企分开,拥有行政管理权,在财政上有专门的经费,具有强大的统一管理职能。这里所指的统一管理并不是拥有百分之百超级权力的水资源集中管理,而是着眼于“水资源的系统性”,充分考虑水资源各要素之间、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从利益团体的职能以及各子系统自身功能出发,把各子系统的关键要素有机组织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并控制系统运行以达到决策目标。

2.4 注重流域规划的系统性

流域规划是联系流域管理思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流域具体开发、治理和保护行为的纽带,具有多层次、多要素性,多层次即流域宏观层次、区域中观层次和地方微观层次,多要素即水资源开发治理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及与水资源相联系的部门规划相结合的规划群,因此流域规划的统一是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流域规划既不能分散规划、互相拼凑,也不能忽视区域和部门利益,关键是协调流域内各部门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一体化规划。鉴于流域规划是影响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赋予流域规划法律效力,违反流域规划应负法律责任。

2.5建立信息支持系统

流域是一个结构复杂、因素众多、作用方式错综复杂的系统,流域水资源管理中蕴含着巨大的信息流动,这些信息充分、及时地传播、交流和判读是流域管理行为有效性、及时性、灵敏性的保证。应积极运用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充分、及时的收集,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如专家思想库、综合模型库),对信息进行正确的提取和处理,为流域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支持系统应注重应用网络互动技术,实现公众参与到决策和监督的全过程,对流域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6完善评价体系

目前的评价侧重于工程技术评价,对流域系统综合的评价较欠缺。流域管理是动态过程,要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实行全过程控制原则,对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实施可持续性评价。通过研究流域战略政策、流域管理活动与流域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评价方法和指标,遵循多层次、全过程、综合性的原则建立评价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包括从机构体制评价、战略和政策评价、规划方案和管理工具有效性评价到管理综合效益评价等,对复杂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