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十篇

时间:2023-07-27 17:01:55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1

关键词:产生条件假设;必要性假设;可行性假设;可信性假设

审计假设是指对审计领域中一些尚未确知或无法直接验证的事物,根据客观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逻辑的判断或认定。它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和要素,也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从莫茨和夏拉夫首次提出八条审计假设后,许多审计学者也在深入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对审计假设体系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假设也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笔者认为,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至少应能解释:审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要进行审计;为什么能进行审计以及审计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审计假设还应具有推理性,即由它还应能推导出审计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以加深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并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笔者认为,审计假设体系应包括下列四项基本假设:审计产生条件假设、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可行性假设和审计可信性假设。

(一)审计产生条件———-责任关系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为什么会产生审计,即审计产生的条件。“经济责任关系”即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它是指由于委托或受托经管资源财产而产生的受托人(经营管理者)对委托人或授权人(财产所有者)所应承担的按特定要求经管资源财产并报告经管状况的责任和义务。审计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产生,又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存在。在审计三方关系人中,被审计人对审计授权人承担的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因为存在受托经济责任,才有必要弄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客观上就有必要进行经济监督。受托责任的确认与解除必须由独立的第三者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当这种第三者的人叫做审计人。他所实施的独立的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就是审计。

经济责任关系假设揭示了审计最本质的的方面,反映了审计活动所处的经济环境对审计最一般的客观要求。同时经济责任关系假设也是确立审计目标、审计概念、审计准则等理论要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经济责任关系一旦发生变化和发展,审计目标、概念、准则也必然随之变化发展。

(二)审计必要性———正当怀疑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审计。所谓“正当怀疑”是指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反映这种情况的经济信息,除非有明确的、绝对的证据,否则便没有理由给予完全的信任。所以需要通过审计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确认。该假设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动因和审计的目标,为审计提供了依据。

正当怀疑假设是针对受托经济责任的普遍存在而提出的。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受托者因自身能力局限或谋求局部利益而营私舞弊,可能发生不按委托人的意志经营、损害受托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侵犯委托人利益的事项,为避免和防范上述事项,才产生了委托超然独立的第三者审查受托者履行情况的审计活动。从这一方面来讲,审计活动的展开必然以对受托经济责任过程及结果保持适当怀疑为前提。该假设明确了审计活动的性质、目标、作用。由该假设可推导出合理的职业谨慎等审计概念。

(三)审计可行性———可验证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审计为什么能够进行。可验证假设的基本涵义是指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和提交的说明其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及相关经济信息可以通过收集相关的审计证据,加以合理地验证。审计要监督、评价和确认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从信息的验证入手。而信息的验证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经济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其次,存在判断用来评价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经济信息是否真实、合法、公允的标准;最后,审计人员应能在合理的时间、人力和费用范围内取得足够的证据并得出有效的结论。如果对审计对象无法进行检查、验证,审计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可验证假设是证据和证明的基础,是在审计中概率论的前提。无此假设,审计工作的实施是困难的,甚至基本难以展开。该假设决定了审计工作的程序,收集证据性质、时间、范围。由此假设可推导出审计标准、审计证据等基本审计概念,进而派生出相关性、充分性、及时性、重要性及直接、间接证据等概念。

(四)审计可信性———审计人员的的独立性、胜任力和职业责任假设

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指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会尽职尽责工作,负起应有的审计责任,并且,他们的工作是在充分独立、不受内外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审计的目的既在于验证被审计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它就首先应取得审计授权人、被审计人以及依据审计结果进行经济决策的公众等诸多方面的信任,失去这种信任,审计将不复存在。要保证审计的可信性,首先要使审计人员具有独立性和胜任力,并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审计的灵魂所在。独立是指审计人员完全独立于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受托人和相关的利益集团之外,在审计实施中能够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和干扰,保持地位上、精神上和操作上的独立性,因而,其提出的审计结论是可依赖的。

审计人员的胜任力是指审计人员应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从而能够胜任、完成所接受的审计业务。审计工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是不能胜任的。审计工作要求独立进行,而审计人员却随时面临着不能独立工作的利益诱惑或者各种形式的威胁,如果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审计人员除应具备独立性和胜任力外,还应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一项职业在社会上的作用越大,地位越高,其责任也越大。审计人员只有承担起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其审计工作的成果才能为社会所承认。

审计可信性假设明确了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审计人员不尽职尽责,就会失去执行审计业务的基础,就会失信于社会,使自身陷入困境。它是公认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法规中关于审计人员资格、审计职责和审计责任规定的基本依据。由审计可信性假设还可推导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胜任力、专业判断等重要的审计概念。

以上初步设想的四条审计假设,其中第一、二条分别指出审计产生的基本的前提条件和直接原因,第三条是对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的设定,第四条则是对审计主体的设定。这四条审计假设都是以审计关系为基础而提出的,并能由这四条假设推导出一系列有用的审计概念,但它们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审计假设体系,尚待理论和实践的检验。

[1]R·K·莫茨,H·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文硕译)[M].北京:商业出版社,1990.

[2]蔡春。审计理论结构[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3]傅斌等。论审计假设[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6.)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2

关键词:军队 审计法律制度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35-02

一、我军审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研究我军审计法律制度首先要严格界定其概念。我军审计法律制度的概念必须指明其全部内容及适合于它的一切对象。

关于军队审计的概念,在阮志柏主编的《军事审计》中作了较为简单的界定:“军队审计是审计部门和人员依法独立对军队单位和部门经济活动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的监督活动”。{1}我们看到,此概念将军队审计的对象定义为军队单位和部门经济活动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军队审计学》一书中表述为:“军队审计是由军队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依法对军队各级部队、部门及其他单位的财务收支、国有资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2}笔者认为,该定义中强调了军队审计中关于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侧重点以及审计中审查和评价两项职能,不足是并没有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作为审计对象。陈耿主编的《军事经济法学》所给出的定义为:“军队审计是由军队审计机构及其他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被审计的军队经济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目、报表及会计组织的行为实施审查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3}在该概念中,侧重于军队审计具体的实施过程,定义的角度不同。对军队审计的准确界定是军队审计制度的基础,结合以上定义,本文将军队审计定义为:“军队审计是由军队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对军队各级部队、部门及其他单位的财务收支、国有资产、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监督活动。”

法律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总称,是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的各种制度,它调整了多少社会关系就包含有多少种具体的法律制度,如行政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婚姻家庭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教育文化法律制度等。本文主要立足于部队实际情况,完善我军现行审计法律制度,仅从静态角度加以研究。综合军队审计以及军事法律制度的概念,军队审计法律制度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国家立法机关和军事机关制定和认可的,调整军队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对军队各级部队、部门及其他单位的财务收支、国有资产、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的过程中产生的军事行政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总称。

二、我军审计主体及权限

1.我军审计主体的概念。审计主体是指在审计活动中主动实施审计行为,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学界对军队审计主体的观点较为一致。阮志柏在《军队审计》中将我军审计主体概括为:赋予独立行使审计职权的军队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军队审计机关、军队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军队审计事务所及其审计人员,在依法执行审计任务时,都是审计主体。审计主体特征是具有独立执法地位。审计主体作为审计关系人中的一方,其所作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对委托人和审计客体都将产生重要影响。{4}具体地说,审计主体主要包括有:(1)中国人民设审计署,是中国人民最高审计部门。(2)中国人民总部、军区、军种、兵种审计局,主管本单位、本系统审计工作。(3)集团军、省军区和其他军级单位审计处(科),主管本单位本系y审计工作。未编设审计部门的单位,工作由上级单位审计部门负责。(4)中国人民总部、大军区、军种、兵种编设的审计事务所,受本级审计部门的领导和管理。除此之外,还包括院校、事业单位、保障性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单位领导和管理,办理内部审计事项;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总部设立的审计局,在总队设立的审计处。

2.我军主要的审计主体及其权限。我军审计机关由中国人民中央军委审计署、审计局、审计处组成,在审计业务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并按照各自管辖的审计范围进行审计。具体地说:审计署在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主管全军审计工作,对中央军委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日常工作由总后勤部领导。中国人民总部、大军区、军种、兵种设审计局,主管本单位、本系统的审计工作。军级单位设审计处,主管本单位、本系统的审计工作。

我军审计机关的审计职责具体包括:(1)组织对军事单位预算、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以及预算外经费的收入、分配、支出、缴存管理的审计监督;(2)组织对装备购置、维修、科研和国防科研试制经费,军援经费、其他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3)组织对战备物资以及其他军用物资的采购、储备、使用、管理和处置的审计监督;(4)组织对社会化保障经费、医疗保障经费、住房资金、军人保险基金、社会捐赠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5)组织对军事单位有偿服务项目的范围、审批和收支管理的审计监督;(6)组织对军队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在领导和管理经济活动中履行职责的审计监督;(7)组织对军队事业单位、保障利性企业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8)组织对军队房地产、战备工程进行的审计监督和专项审计调查;等等。

三、我军审计业务的主要内容

我军审计工作按审计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平时审计和战时审计,其中平时审计包括军队预算财务审计、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军队装备审计等审计类型。

在平时审计中,军队预算财务审计包含对军队被审计单位预算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进行的审计,预算财务审计按照管理环节分为预算审计(预算安排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经费决算审计。按经费类型分为预算经费审计和预算外经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完善领导干部责任制和干部管理机制,提高决策质量和军事经济效益,具有促进作用。其审计对象划分为单位领导干部、机关部门领导干部、负有专项经济工作的军队干部和保障性企业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军队装备审计包括对军事装备的研制、生产、采购、维修、储备、管理、处置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搞好军事装备审计,可进一步优化装备经费的投向投量,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军事装备现代化建设和增强部队战斗力。除了上述军队审计业务之外,还包括军用物资审计、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军队有偿服务审计、军队基本建设审计、军队企业审计等审计业务。战时审计是指对战争期间有关军事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是审计机构依法对战争的物资保障、消耗等经济活动及其效益进行的计。其目的是提高战争保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监督战耗战损战缴的真实性,评估战争消耗的效益性。战时审计的实施可以促进和提高战时保障效益,维护战时财经纪律。

注释:

{1}佟力.全国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EB/OL].http:///auth/2012-04/07/content_htm4356308,2012-04-06

{2}肖文八,张新慧.论军队审计的现状与发展[J].审计研究,2001(5):57,60,56

{3}范炬炜.出席代表团会议强调反腐.[EB/OL].http:///20120312/n337506758.shtml,2012-03-12

{4}张争先,王自华,蒋育洋.依法治军从严治军20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149-151

参考文献:

[1] 阮志柏.军事审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2,19,2,96

[2] 陈耿.军事经济法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185,185,188

[3] 刘寰,许应春,李姝姝.军队审计法律责任的构成及追究方式[J].军事经济研究,2010(8):57,58-59,57

[4] 曹汉金,曹界国.军队审计执法不严的成因及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2004(6):67,68

[5] 欧阳程,赵雪勤.战时审计概论[M].北京:出版社,2004:230-231,39-46

[6] 肖文八,罗坚,张涛.论军队审计体制改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23,23-24

[7] 李璐.论军队审计体制顺应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4):150,15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0)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 投资效益; 审计

0.引言

投资者选定一个项目进行投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预期的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者的受托经济责任。由于企业管理者的受托经济责任逐渐由财务责任向经营责任、管理责任扩展,从而使效益审计成为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本文根据我们多年来从事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的实践拟就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特点、必要性以及如何搞好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等进行探讨,希望和广大同行进行切磋、交流,以促进投资效益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1.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特点及必要性

1.1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效益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就是以少的投入取得好的经济效果;效率性,就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效果性,就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比较,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审计对象同级化、多极化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上级审下级,比较单一,容易开展。对于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来说,审计对象同级化、多极化了。以我们中国石化公司为例,由于投资及投资项目实行集中化管理,使得投资效益审计对象除涉及建设主管部门外,还涉及到计划、财务、法律事务、物资供应等部门和各个分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等。

(2)审计期间延伸到未来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审计,而投资效益审计不仅仅对过去事项进行审计,而且还要采取恰当、可行的方法对项目的未来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

(3)审计关注点发生根本性变化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关注点是真实性、合法性,而投资效益审计的关注点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风险性。

(4)审计方法增加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常用的直接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分别是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等,投资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这六种常用审计方法外,还要使用分析、判断、预测、推理等方法。

(5)审计依据和标准不确定性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依据和标准是会计制度、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单一、比较明确。投资效益审计的依据和标准不尽相同,随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1.2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目前,在建设领域许多项目前期工作草率,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实不深,甚至出现了为了项目可批而进行可研的现象。概算、工期、预期效益等关键性指标失去了刚性,一些耗资巨大的生产性项目建成之日便是亏损之时。

(1)投资效益审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节约型社会是实行科学决策,不搞重复建设的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把好工程质量关。保障工程质量就能避免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就是最大的节约。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一些人把质量观念、责任意识抛到了九霄云外,以至于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之风蔓延,造成了大量豆腐渣工程;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失误,离开实际需要搞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造成人、物、财力的极大浪费。事实证明,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效益审计,建立决策失误“问责制”以及严格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切切实实把好质量关,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2)投资效益审计有利于真实反映建设项目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我们在日常的工程造价审核中发现,施工单位脱离实际虚增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材料重复计算、虚列费用等问题比较普遍,这会加大投资项目的工程成本,损害建设单位的利益。采用“高套定额”的办法进行工程结算,可以避过业务水平较低或者工作不认真的审核人员的审核,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但却损害了建设单位的利益,也不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在对建设单位的投资专项审计中也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借改扩建之机,将一些与项目无关的内容列在项目之中,增加了工程成本。

(3)投资效益审计是检查和评价企业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

企业的投资决策是由企业管理者做出的,既关系到建设项目当前的效益,又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就是要确定建设项目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收益,检查和评价管理者做出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能否增加企业的价值,继而考核其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4)投资效益审计可以遏制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由于投资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所造成的监督困难,使得建设领域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绝对的腐败。通过投资效益审计,可以强化责任意识,约束对于投资权力的滥用,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反腐倡廉。??

2.如何搞好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2.1实现三个转变

(1)从真实、合法性审计逐步向投资效益审计转变

随着建设单位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检查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建设领域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适时将投资效益审计从以真实、合法性审计为重点转向以合理性、效益性为重点,即逐步过渡到投资领域的效益审计,是当前摆在我们审计工作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4

关键词:建设项目; 投资效益; 审计

Abstract: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mistakes, losses and waste mismanagement shocking! Audit as the defende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cope of the audit to a higher level of efficiency audit from the ordinary audit of financial accounts of the extension to block the huge black hole of losses and waste. Start from the concept of investment efficiency audi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features, content, necessity, and audit and evaluation, and discussed how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audi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returns; audit

0.引言

投资者选定一个项目进行投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预期的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者的受托经济责任。由于企业管理者的受托经济责任逐渐由财务责任向经营责任、管理责任扩展,从而使效益审计成为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本文根据我们多年来从事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的实践拟就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特点、必要性以及如何搞好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等进行探讨,希望和广大同行进行切磋、交流,以促进投资效益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1.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特点及必要性

1.1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效益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就是以少的投入取得好的经济效果;效率性,就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效果性,就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比较,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审计对象同级化、多极化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上级审下级,比较单一,容易开展。对于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来说,审计对象同级化、多极化了。以我们中国石化公司为例,由于投资及投资项目实行集中化管理,使得投资效益审计对象除涉及建设主管部门外,还涉及到计划、财务、法律事务、物资供应等部门和各个分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等。

(2)审计期间延伸到未来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审计,而投资效益审计不仅仅对过去事项进行审计,而且还要采取恰当、可行的方法对项目的未来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

(3)审计关注点发生根本性变化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关注点是真实性、合法性,而投资效益审计的关注点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风险性。

(4)审计方法增加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常用的直接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分别是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等,投资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这六种常用审计方法外,还要使用分析、判断、预测、推理等方法。

(5)审计依据和标准不确定性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依据和标准是会计制度、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单一、比较明确。投资效益审计的依据和标准不尽相同,随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在建设领域许多项目前期工作草率,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实不深,甚至出现了为了项目可批而进行可研的现象。概算、工期、预期效益等关键性指标失去了刚性,一些耗资巨大的生产性项目建成之日便是亏损之时。

(1)投资效益审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节约型社会是实行科学决策,不搞重复建设的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把好工程质量关。保障工程质量就能避免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就是最大的节约。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一些人把质量观念、责任意识抛到了九霄云外,以至于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之风蔓延,造成了大量豆腐渣工程;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失误,离开实际需要搞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造成人、物、财力的极大浪费。事实证明,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效益审计,建立决策失误“问责制”以及严格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切切实实把好质量关,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2)投资效益审计有利于真实反映建设项目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我们在日常的工程造价审核中发现,施工单位脱离实际虚增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材料重复计算、虚列费用等问题比较普遍,这会加大投资项目的工程成本,损害建设单位的利益。采用“高套定额”的办法进行工程结算,可以避过业务水平较低或者工作不认真的审核人员的审核,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但却损害了建设单位的利益,也不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在对建设单位的投资专项审计中也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借改扩建之机,将一些与项目无关的内容列在项目之中,增加了工程成本。 (3)投资效益审计是检查和评价企业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

企业的投资决策是由企业管理者做出的,既关系到建设项目当前的效益,又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就是要确定建设项目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收益,检查和评价管理者做出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能否增加企业的价值,继而考核其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4)投资效益审计可以遏制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由于投资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所造成的监督困难,使得建设领域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绝对的腐败。通过投资效益审计,可以强化责任意识,约束对于投资权力的滥用,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反腐倡廉。??

2.如何搞好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2.1实现三个转变

(1)从真实、合法性审计逐步向投资效益审计转变

随着建设单位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检查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建设领域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适时将投资效益审计从以真实、合法性审计为重点转向以合理性、效益性为重点,即逐步过渡到投资领域的效益审计,是当前摆在我们审计工作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2)从事后审计逐步向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

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额大、控制环节多等特点。建设过程中的决策、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监理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浪费,影响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3)监督与服务关系的转变

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是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监督,而且是更深入、更有力的监督。投资效益的监督搞好了,就是最大的服务,监督没搞好,服务就无从谈起。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要在“服务型”审计环境中实施,要转变审计人员的传统思维,倡导效益审计的服务理念至关重要。投资效益审计只有服务于基层,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才能实现审计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2把好八道关

(1)审查立项程序,把好投资决策关

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投资、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项目决策立项的程序,防止违反决策程序、擅自立项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要审查项目前期论证工作的充分性,防止可行性论证变为“可批性论证”的倾向;同时将效益审计和重大项目决策透明化、民主化以及企业的厂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有关部门规范重大投资决策程序。

(2)审查筹资情况,把好资金筹措关

资金是项目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一项好的筹资方案,不仅要保证资金及时到位,更要使筹资成本最低,资金利用效果好。开展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必须审查是否选择了最优筹资渠道,筹资成本是否最低;是否制定了合理的筹资计划,以满足工程需要为首要目标;筹资方案是否考虑了相应的措施规避筹资风险;对于筹措的资金,是否建立了适中稳健的使用计划及相应的适时调整措施,从而保证资金使用价值最大等等。

(3)审查限额设计情况,把好设计关

据权威部门统计,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这三个阶段对投资的影响分别为75~95%、35~75%、5~35%,可见初步设计对投资的影响非常大,应作为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重点。在现阶段,工程设计普遍存在着技术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实行限额设计,可以有效改善这个状况。在这一阶段要格外关注是否采用了“限额设计法”,各专业指标分解是否到位;分析设计方案是否运用了“价值工程”进行优化,是否着眼于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而非仅仅考虑投资成本;复合设计概算的正确性,分析概算是否按照批准的科研报告所要求的建设标准及定额规定编制,又无擅自提高装备水平的现象;审查施工图预算、初步设计概算、投资估算是否存在“三超”问题,超过规定的限额是否按规定报批等。

(4)审查招投标,把好施工队伍选择和工程物资采购关

对重大建设项目、重要工程物资采购要实行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施工队伍和供应商,防止暗箱操作。要按照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审查项目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以确保选择到最佳的具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和供应商;同时对招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从源头上遏制建筑市场上的腐败行为,促进建筑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审计人员在参与招投标过程时,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公平、公正的监督招投标整个过程,切忌审计人员以评标委员会的身份参与被审单位招投标活动。

(5)审查建设项目经济合同,把好合同签订及实施关

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经济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单位是否按合同条款执行;是否遵循“先签合同后施工”原则,有无无合同施工现象;审查合同的订立是否以批准的概算、投资计划和招投标结果为依据,有无超计划、超标准擅自订立合同现象等等。

(6)审查施工管理及监控,把好安全质量关

要审查监理单位的选择方式和资质,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的建立以及是否有效运行,重点检查监理单位对隐蔽工程及其他检查内容是否进行了监理并办理了有关签证手续,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结合项目施工管理和控制检查,促进项目建设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

(7)审查项目竣工决算,把好资金结算关

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和竣工审计,审查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合理确定项目投资总额,确定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损失,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8)客观评价项目投资运营状况,把好项目效益关

通过对项目建成后的投入运营状况分析,客观评价项目建设的工作成效,分析影响项目效益的诸多因素,以便更好地促进项目投资效益的提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5

关键词:受托经济责任;契约经济学审计制度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完善中国的审计制度,适应经济转轨环境和迅速变革的要求,是中国审计事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20年来,“受托经济责任论”在中国审计理论界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依据该理论,审计源于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是用于维护授权人和委托人经济权益的独立的经济监管活动。然而在实践中,该理论在指导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方面发挥的作用不甚理想,形成了对审计许多不恰当的社会期望。

契约经济学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50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契约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和制度的深刻剖析,为我们认识审计发展的内在规律,搞好审计制度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契约经济学与委托-关系

(一)委托-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契约经济学研究范围包括受托经济责任,不过是将委托-受托()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詹森和梅克林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人”。以委托-关系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专门的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否定经营者无私假设:“如果这种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

该理论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信息不对称,也是成本发生的最基本原因。信息的不对称性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信息内容的不对称,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有关行动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有关知识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被称为隐藏行动模型,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而被称为隐藏知识(信息)模型;二是发生时间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道德风险模型,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逆向选择模型。

(二)现代契约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现代契约理论从完全契约这一概念所假设的条件出发,分析其与现实条件不一致的地方,提出了不完全契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对激励契约与最优契约的讨论。

新古典契约理论对完全契约这一概念作了详尽的分析。所谓完全契约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愿意遵守双方所签订的契约条款,当缔约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第三方如法院能够强制执行。不完全契约正好相反,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契约的当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这使得契约条款是不完全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机制以对付契约条款的不完全性,并处理由不确定性事件引发的有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

那么,激励契约的设计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委托人需要在契约中设定一种条款,采用一种激励机制以诱使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委托人必须设法引导人尽最大努力为其工作,以降低成本。问题是:在现代契约中,所设计出的激励契约有没有可能达到最优水平。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在放松了阿罗-德布鲁范式假设条件下仍存在一种在现实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契约,通常这不是帕累托最优契约,而是一种次优(即现实中最优)的契约。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委托人与人共同分担风险。

能够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信息。也就是说,委托人需要利用必要的手段观察掌握尽量多的信息,在无法观察的情况下,人隐藏行动和知识时,要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贝叶斯统计推断来构造一个概率分布,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契约。

设计机制时,其报酬结构要因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委托人和人对未能解决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避免风险的程度要十分敏感(Wilson.R.1969,Ross.S.1973)。这意味着,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委托-人之间的最优(或者是次优)契约关系是可能得到的。

二、契约经济学与审计制度建设

审计制度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必然要受到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从本质上讲,审计制度是一种独立经济控制,同时也是一种契约安排,是审计关系相关各方权利、责任、利益及基本行为规范的约定。因此,契约经济学可以成为审计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遵循契约平等原则,注重审计的独立性

现代契约理论强调,契约是由双方意愿一致而产生相互间法律关系的一种约定。平等与人的自由意志是契约的两项基本原则。

从宏观上讲,现行市场经济,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均(至少在形式上)体现了这两项原则;从微观上看,在因将资源委托他人保管使用或将决策权授予他人而形成的各种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与人之间权责利的界定得到相互认可。

在形式上,审计的职责是对人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履行其保管和使用经济资源或决策权的状况进行检查与报告,是代表委托人利益的。从实质上看,审计只有保持客观公正,才有可能被委托-相关各方所接受,才有可能对契约的形成、履行与不断完善起到独立控制与保障作用。因此,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对于切实发挥审计的功能至关重要。

(二)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注重审计制度的合理性

依据契约经济学原理,审计可以看作是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而设置的控制(监督),其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审计本身也有成本,只有审计收益(成本的降低)大于审计成本时,审计才是合理的,才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美国会计学会在1976年发表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提 出,利益矛盾、遥远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是决定审计存在的基本因素,正是体现了成本-效益原则的内在要求。

从“受托经济责任论”出发,审计制度的建立不应该有任何的限制,只要存在受托经济责任,就应该进行审计。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社会提出了各种要求与期望。如国家审计中,提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审计企业经理,而且要审计市长、省长;不仅要审计微观经济责任,而且要审计宏观经济效益。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干部一方面为承担了如此重要的使命而自豪,另一方面,又为审计资源缺乏,审计任务繁重而无计可施。从审计自身看,国家审计的成本-效益的比例可能是十分理想的;但是从社会角度看,从促进各种经济契约关系的完善效果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研究权责利配比(契约优化)状况,恰当定位审计的作用

契约理论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相应的交易成本问题,契约通常是不完全的。但是,却存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契约。权利与责任的合理划分,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以及委托人与人共同承担风险是契约优化的基本条件。审计制度设计中,必须研究这些条件是否存在,是否完善。在契约本身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应该十分谨慎地界定审计的作用与责任。

例如,在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很高,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建设也较为完善,形成了职业经理人和公务员队伍,企业和政府管理都十分规范,在公平与透明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企业和政府运用经济资源的效率与效果较为客观有效的社会评价。在权责利关系配比较为合理的前提条件下,审计对促进企业及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党政和政企职责划分不清,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等等,这些问题的共性是权责利不配比或配比不合理。审计制度的设计必须考虑这些问题,一方面着眼于未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合理定位审计的现实作用。

(四)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入手,合理把握审计重点

契约经济学研究表明,委托-问题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审计的基本功能正是在于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成本。

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难以实现,公司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重大决策的失误,政府活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腐败与低效。但是,审计不可能根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如前所述,信息不对称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类:知识与行动。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知识的不对称导致的问题不可能通过审计加以解决。审计的着眼点是人对行动的了解、选择与报告。值得提出的是,委托人与人通常都要在契约的约定中明确人相应的报告责任,提供委托人需要的信息。审计是对信息的质量进行检查证实。

从“受托经济责任论”出发,审计监督的范围相当广泛。人们提出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要求,有些人将审计看成“监工”,要求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实行实时监督。从改善审计效果出发,似乎审计实施的时间愈是提前效果愈好。在这里,两项重要的假定被忽略了:人承担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保障所承担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义务,审计是在此基础之上的独立控制;审计受到资源与知识的限制,不可能、也不需要胜任或取代人的职责与任务。多年来,审计效果从长期角度看并不理想,问题越审越多,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委托-的核心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审计重点把握不当,只注重具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检查,忽略了整体信息质量改善的重要性。

三、结论

“受托经济责任论”强调了审计在促进国家和企业责任式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我国审计制度的初步形成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依据该理论指导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存在着上述分析指出的种种缺陷。

现代契约理论研究的成果,开拓了审计研究的视野,使我们可以更科学地认识审计发展的规律,更全面和客观地考虑我国审计制度的建设问题。

当然,如何应用契约经济学理论指导审计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另外,审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必然受到所处环境的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影响,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审计理论研究应该博采众长,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契约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6

关键词:供电企业 会计责任 审计责任

1、会计责任和经济责任的概念

1.1、会计责任概念

会计是一个管理活动。这一点,可以从管理的定义以及会计职能的发展来证实。发展至现代会计,职能伴随着管理形式的发展不断拓宽,涉及到预测、计划、决策、监督、控制、激励等各领域,致使会计不是被动地适应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而是通过提供会计信息,能动的影响决策的行为。所以,对会计责任的研究从会计产生之初的会计本质上升到了会计目标的研究。会计行使其职能,是为了达到以下目标:①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②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③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从企业角度出发,会计责任就是在统计先关数据时,能够分析且预测出将影响企业经济的事例,保障公司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稀缺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可以说会计责任是会计工作从事着应该要承担的责任。现今,在审计过程中,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主要针对会计目标展开:①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有效运营;②向企业外部各方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③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承担起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监督的责任。

1.2、审计责任的概念

审计的内容和目标是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而制定的,与当前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他会随着当前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相关制度,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其自身的内容。例如在审计这项概念刚产生时期,审计的主要内容目标主要是差错防弊,通过对公司会计科目的详细审计来评价受托经济的完成情况。审计的外部关系人主要是股东;再接下来审计的目标变成判断信用状况。在审计方法上,引入抽样审计,对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其外部关系人也发展为股东、债权人,接着变为对报表的可信性发表意见,要求不仅对资产负债表,而且要对利润表进行审计。

就现今的发展现状来看,审计的责任主要是针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位而言,其负责的主要内容就是审计报告,该会计师自身的依照相关的法律条规为出具的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报告,要保障该设计报告真实有效,合法,同时还要公布审计的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是否能够反映当前的财务状况,是否能够正确的反应该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在审计完成后,出具专业的审计报告表,且注明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合法且真实。

2、供电企业会计责任及审计责任的现状

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讲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混淆,根据相关调查,也分析了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1)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还存在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受不了诱惑,然后为了能够满足自身的利益,在面临“肚子”与“面子”的激烈冲突与矛盾时,选择了肚子,放弃了面子,当然,还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例如:环境、法律法规,在法律方面的责任标注不明确,也是导致混淆的原因,有大环境下的资本市场、经济政治和法律的走向、公众的认识度,也有小环境下的公司治理机制与管理层的有效管理。

3、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要点

3.1、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明确规定。首先要明确相关领导在供电企业相关活动的责任和义务,了解其职权范围,了解其资产收益和损失的具体情况,这样在审计的时候可以根据领导的任职范围,再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判断该领导在做出重大决策的适合是否合法,且符合当前供电企业的发展运营现状,是否符合供电企业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这样在审计时就能够准备的区分出该事件的合法性,决策在执行的时候是否被人执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好责任,也能起到监督作用。

3.2、要控制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关系到对供电企业领导干部和部门的工作评价,所以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做到公正和真实地反映供电企业领导干部和各个部门在经济工作中的经济责任,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所以经济审计工作也就需要一个完善和正确的审计程序来确保审计质量。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一般程序审前、审计方案、审计内容以及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各环节的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审计工作者认真负责地去完成,这样才能够确保审计质量。

3.3、注意提高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在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提高审计的效率,要在领导干部离职程序结束之前完成审计,让领导干部能够在规定的时候离职。所以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国家和供电企业各类法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改进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通过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来保证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速度。

4、供电企业任期经济审计工作方法

4.1、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前的准备.在开始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制订好审计方案,成立审计专案组,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确定需要完成的审计任务,还有需要听取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的工作自述,对供电企业内部的工作计划、总结和会计报表等其他一系列资料进行查阅,审计工作者要在审计开始之前详细了解需要进行审计的供电企业的单位的基本情况、业务的范围和财务收支状况。审计工作者要事先找好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对每一个参加审计工作的人员进行明确的工作分配和对审计工作的日程进行安排,确定最后完成的期限。

4.2、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审核、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去获得可靠和真实审计证据,同时要做好对审计工作的过程的记录工作,每一个审计工作报告都需要留有底稿,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与被审计的部门和领导交换相互的建议。审计过程中要保证整个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因为出现各种突况就取消或者延迟整个审计工作,同时要对被审计的部门和领导干部进行客观和真实的评价,不能带有私人的。

4.3、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总结.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总结主要是需要向供电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提交一份审计工作报告,让管理层能够正确了解被评价的领导干部和部门,这样就为以后电力企业在管理人事活动过程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所以总结报告需要审计人员真实地将审计的结果反映出来。

5、总结

总所周知,供电企业是国营企业,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供电企业的会计和审计都十分的重要,他能够监督企业的内部财务情况,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都是合理合法。所以在扮演会计角色和承担审计责任的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是否落实关系到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问题,自身的道德素质也关系着一个企业的运行是否合理,关系着改企业是否能从源头上减少贪污,当然企业的领导者也要充分的重视这件事情,保障自身洁身自律,认识到贪污对自身和企业的不良影响,认识到的情况发生和扩大,是关乎企业能够正常运行和国有资产是否被非法占有的大事,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干部任期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凤滩水力发电厂为例 [期刊论文]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8)

[2]李瑾 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研究 [期刊论文] -现代商业2012(29)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7

( 一) 审计含义

以国家相关法律、会计理论、审计准则为前提条件,由国家专门授权、委托的专业机构与人员,采用专业方法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单位所产生的重大项目、财务收支进行审核,包括事前、中、后各环节。主要审核以及监督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情况以及经营活动的真实及合法性,对经济责任进行评价。主要目的在于优化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 二) 审计的职能

1. 经济监督职能。其本质在于经济方面的监督工作,通过审计,监督被审对象在经济活动所规定的范围内是否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并且监督相关经济责任者的忠实度及履行经济责任的义务度,并且揭露有关违法行为、查清错误源头、追究经济责任等等。2. 经济鉴证职能。指的是审计机构、人员对于被审计对象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审核,明确其中的公正、合法性,并且出示有关证明,为授权或委托人提供明确信息。3. 经济评价职能。有关工作人员对被审单位的经济资料、活动开展审查,同时根据相差标准对所要查明之事进行判断,对成绩给予肯定,对问题进行指出,帮助他们找到优化的方法。

( 三) 法治的作用

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乃先行者。法治引领、规范之效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 指引国家发展方向。2. 确立行为规则。治疗一个国家与社会都要讲究规划、守规矩。法律是我们国家最大的规矩,让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要以此作为准则,让国家有了管理权。3. 整合社会利益。4. 化解社会矛盾。5. 凝聚社会力量。6. 保障经济发展。将引领、示范作用更好发挥出现,以此全方位构建以治国的基础,突出有关重点。一是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体系构建。二是大力推进法律实施。三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四是努力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五是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二、审计监督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审计机关自成立后,我们国家始终坚持着以法审计,通过反映以及提示体制、制度等问题大力助力审计法制建设,扎实推动依法审计,以此完善民主法治,在构建法治国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国家审计与法治建设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国家审计是对法治建设的发展的产物,取决于法治的建设进程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国家审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依法对法治建设体现法治精神,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来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一部分。同时,国家审计或法治建设,开展审计活动依法全面、广泛实施,并且具有实用性和常规的优势,从监管法律法规的实施,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监管和依法等方面促进对法治建设的过程管理。国家审计与法治统一于国家治理之中,致力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促进善治的实现。

三、加强审计监督与法治建设关系的措施

( 一) 强化法律观念

法治作为基本政策。为了加强法治国家建设,必须确保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领导者要带头做事,还要自觉遵守法律,需要坚持法律的底线不能触碰,法律红线不跨越概念。法律上,宪法要始终保持敬畏的心情,坚定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审计,不能让西方影响至我们的思想,要时时刻刻忠于人民、忠于党,更要忠于我们国家的法律。

( 二)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强调,要树立共识,全社会要依法治国,树立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弘扬法治精神,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审判处理各类案件,法律概念的精神,法治为当事人和公众的头脑;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使宪法和法律,促进良好氛围家喻户晓的形成宪法至上、遵纪守法光荣的思想;引导公民对法治的表达要求,我们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是正当的结果通过法律程序,才能真正支持法治。

( 三) 加强政府审计立法,完善现行管理制度,创新审计监督体制

国家应完善审计制度,保证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落实经济责任的全覆盖。加强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级审计机关的人与财产的统一管理。推进审计专业建设。加强审计立法以规范审计执法程序,提高审计质量;不断提升精品化审计成果上升速度,全面履行职责,降低审计风险,规范审计执行行为,为确保国民经济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 四) 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强化审计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使权力

国家审计关注政府公共经济责任,通过对审计监督的强化履行相应的法宝职责,有利于促进政府部门根据自己的权力让部门的权力更加规范、法制。以此加大管理,让政策的行为可更加透明、科学,尤其是在对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等方法,更是要把数据公开,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推进政府的民主法治进程。

( 五) 主动作为,助力财政资金效益发挥,推进廉洁、俭朴政府建设

审计作为监督政府资金运行的重要手段,其监督的对象是公共资金,约束的是公共权力,维护的是人民利益。因此,我们要发挥应有的预防、警示和惩戒作用,揭示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合规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建立健全预算总量评估、预算项目细化、预算申报呈批、预算执行监督等机制,不断加强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保证资金在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上运行,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 六) 深化创新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权力运行,促进政府问责机制的健全完善

在法治社会里,政府、组织和个人都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相应承担法律赋予的责任,现阶段国家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就是通过深化创新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其在政府问责制中的专业化监督作用,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确保权力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运行。

( 七) 加大审计公开力度,增强社会公信力,促进民主监督

伴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热情不断高涨,对政府提高公共信息的透明度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对国家审计机关信息披露及审计效力发挥也更加关注,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既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审计监督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李克强总理在审计署考察座谈时强调:审计部门作为政府自身的监督部门,其自身监督公信力是行使职能的关键因素,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和老百姓看得懂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审计公信力的建设。这就要求审计公开工作要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接受人民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8

关键词:限额设计;工程造价;投资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1

何为限额设计:按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限额设计前提:各专业(土建、水暖、排风、电气)设计使用全功能。为各专业投资分配限额控制。

限额设计的目的:控制总投资额。

一、限额设计的理论

基本走向:项目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建设成本控制总投资直接效益人力、物力、财力达到全优最大化。

限额设计前提,准确编制工程概算,不高估冒算,为控制总投资奠定基础,把住四关,即工程造价控制在限额设计之内。工程概算控制在工程结算之内。施工图概算控制在设计概算之内,工程结算控制在承包合同之内。均衡工程项目、均衡分部项目,项目之间均衡合理分配,工程造价投资效益、使用功能完美,工程投入使用运营成本小,项目投资回收周期短,项目报废拆除费用小。是限额设计的基本理念。

二、限额设计的目的

推行限额设计的目的,在于加强投资管理,使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就能有效控制造价。首先,建立岗位责任制,改革传统设计方式,把投资控制纳入限额设计阶段,建立限额设计、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其次,培训设计师的全新观念,改革设计师陈旧意识。把设计师的设计观念与经济利益挂钩,改变设计师陈旧的思想设计理念,宁保守浪费,不但责任、不精打细算。建立设计师设计方案评审制度、评审细则,优胜劣汰。使设计观念全新,经济利益最大化,投资控制得当,项目使用功能全优的设计师脱颖而出。第三,剔除市场价格浮动对设计师设计影响。科学合理的限定材料价格定额,对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价格差较大的材料、设备建立选型定额体系。第四,建立限额设计推广方案和实施细则。使设计单位、设计人员自觉进行限额设计。建立限额设计审核评审制度,加强设计前、中、后检查审核评审,发挥评审委员会的作用。对设计技术科学功能实用又经济合理的设计项目,做为示范典型,保证限额设计的实施和推广。

三、限额设计的方法

改革设计传统模式,打破铁饭碗,实现多元化市场经济,竞

争机制,把设计改革引入市场化经济改革。改革设计工程师只造图,不计成本的传统陋习。设计与造价挂钧,设计与功能挂钩,设计与经济挂钩,达到设计师限额设计,节省投资,即实现最大设计使用功能,又使项目达到全周期使用寿命的目的。

限额设计与设计师经济责任制挂钩,“节奖超罚”。建立使用单位与设计单位经济责任制,设计单位与设计师经济责任制,量化细则,对因设计造成的工程浪费、投资浪费,要实行问责制,要有考核标准,不但要进行赔偿,情节严重的不得从事设计师工作。

对科学合理,节省投资保证质量的全优设计,限额设计与设计造价之差,按比例奖励设计师。

四、限额设计标准

限额设计难度的工作量在项目中的材料。材料在建设项目比例中约占总投资的60—70%左右。因此,限额设计控制投资的关键是控制材料价格。目前油田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价格混乱。传统设计方法采取项目施工结束后,结审阶段对材料价格进行备案、批价。这种方法不能进行造价控制。实行限额设计,必须实行大庆油田计规发(2003)43号文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工业配套及房屋维修项目建设设计标准》。该标准对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材料价格进行了限定。由于油田建设点多面广,社会分工细化,该标准虽然材料价格有限定,但比较粗略,只对材料选用作了定性描述,对具体材料价格标准没有细化。设计师在限额设计项目中应给出下限材料定额,使工程设计即保证质量,又控制投资。这需要对设计师外部环境支持,即对材料价格精确细化。实行限额设计外部环境的支持,还需通过文件对工程材料与设备价格进行细化限定,动态管理。对增加设计标准、扩大设计范围的项目也进行细化标准,从各方面把住投资流失关。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9

关键词: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受审计实践的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使审计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没有大量的审计实践,就不可能有审计理论的抽象,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形成的。审计理论具有指导作用,它将揭示关于审计实践的本质和规律,是为审计实践服务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纳入审计理论体系的各种审计理论,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推理关系的整体,是首尾一贯、一环扣一环的。

关于审计理论体系(或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其结论不下数十种,仅1995年成都会议上提出的有一定影响的观点就有七八种之多。1

新近出版的由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主编的《审计理论研究》和《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两书提出,审计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是:审计动因的理论——导出审计理论的定义和受托责任等基本概念,审计主体理论——导出独立性等概念,审计客体理论——导出审计对象等概念,审计主客关系理论——导出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等概念,审计运行理论——导出审计目标、审计规范、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等概念。2

笔者认为,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三者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基本框架结构为:

一、审计基础理论

何为审计基础理论,理论界的表述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就是统帅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反映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解决高层次审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一种理论在一定时空应具有相对永恒性,且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身的内涵);审计的基础理论的主要问题有:审计职能、审计性质、审计对象和审计定义。3

也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之常理,重点解决的审计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为谁审计、凭什么审计、审计谁、为什么审计、审计什么、审计的起点和归宿何在、什么时间审计、什么条件下审计、怎么审计以及审计完了怎么办。4

至于如何建立审计基础理论,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的建立应以会计理论为参考,借鉴会计理论的体系,设计审计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目前审计实践仍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要内容的背景下就更为如此,5此观点在理论界颇具影响,由此审计理论的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如会计理论以会计环境为研究起点,审计理论则以审计环境为研究起点;有的甚至认为,现代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乃不谋而合。6

还有的同志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应是立体的,融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技巧为一体,它是审计实践的沉淀和理论成果的迭加,是一个动态完善的体系;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应根植于我国审计实践,并指导审计实践,理论的形成应重于总结和归纳审计实践经验,而不是照搬西方现成的理论模式,重于实证的结果,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演绎。7

笔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揭示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审计实践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运用审计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的一般活动过程;审计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指审计研究人员发挥自觉能动性,正确反映审计实践的一般主观手段,审计认识或研究方法不仅作为认识的工具或手段,而且还作为审计基础理论的认知对象。

第二,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前者是“怎样认识”的问题,后者是“认识什么”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第三,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例如,“受托经济责任审计论”这一审计基础理论观点的提出,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加快审计理论建设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应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允许多种意见并存和发展,并不急于对某些理论观点作出终结评价,或者说不急于下定论。许多问题越争才能越明,只有争论才能发展、提高和完善。

审计实践是实践的主体按照一定的实践目标,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实践客体的活动。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是由七个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是审计实践的环境、审计实践的动因与本质、审计实践的目标、审计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审计实践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实践的规范和审计实践的管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为:

审计环境理论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

审计目标理论

审计主客体理论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

审计规范理论

审计管理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审计环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处的环境因素及其关系,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审计概念和本质,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目标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审计总目标、审计基本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主客体理论主要研究审计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审计人员资格和素质条件,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教育等有关理论问题,以及审计对象的若干理论问题。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程序和方式手段,审计三要素(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报告)及其相互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假定,审计准则,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审计计划管理,审计目标责任管理,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基础管理和审计内部行政管理等有关理论问题。

二、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新的审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应用研究与建设上的反映,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审计实践或特殊的过程,而不是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例如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实践过程。

第二、审计应用理论研究任务或目的的针对性,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具体的审计工作如何做的问题,或者基础理论如何具体运用的问题,是从理论上研究一些具体实践的程序和方法等。

第三、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第四、审计应用理论在研究上应博采众长,体现理论成熟过程的渐进性特点。

审计应用理论按照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分别包含不同的内容。如: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所要进行的财政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关理论问题。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审计基本理论,以及社会审计组织所要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等若干理论问题。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以及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要进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政财务审计基本理论,以及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预算外资金审计,金融机构、事业组织、企业、国家建设项目、基金资金、国外援款贷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微观(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经法纪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财经法纪行为进行专案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三、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审计产生的历史,立足当今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审计未来的创新性审计理论。审计发展理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发展理论的过程性、连续性;

第二、审计发展理论的先进性、前瞻性;

第三、审计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

第四、审计发展理论的国际化、一体化。

审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审计发展史理论和审计创新理论。

审计发展史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发展的历史。

审计创新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管理创新等若干理论问题。

迈入新世纪,面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事业的发展已经立于一个新平台,欲再图新的发展,创新就必不可少;再者,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旧的传统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化、电子化。人们常常用如此言语描绘越来越临近的知识经济:经济运行全球化、社会发展持续化、信息传递高速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资源资本化、管理手段细密化、人员素质复合化……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标志着我们所处环境的巨变,如果人们自身不变,固步自封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将被历史无情抛弃,“变”就是改革,就是创新;最后,创新不仅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外在压力,更是人们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无一不在创新和发展,甚至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发展,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在迅猛赶超,如果我们不创新和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被不断拉大,一些不发达国家也会赶上和超过我们,如果这样,我们将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认识“创新”,将创新融入我们各项工作之中。8

审计创新的目标是改革和更新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需要、阻碍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环节,解决困扰审计工作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审计制度,将审计事业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层次。审计创新内容广泛、涉及领域众多,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主要应集中精力、有计划地在以下若干领域推行审计创新,力争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效,迅速实现审计工作的转轨,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1、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环境包括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拓展审计领域,扩大审计影响,特别是强化高层次审计监督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加强审计在反腐倡廉和干部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改善审计的政治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快审计准则的制订和颁布,同时加快与电算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法规的制订,完善审计的法律环境;通过审计主体素质的优化以及审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塑造审计机关的新形象,提高审计的知名度,改善审计的社会环境;通过采用最新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技术含量,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监督,改善审计的技术环境等。

2、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从审计实践创新中获得源泉、得到发展,同时审计理论的创新反过来又指导审计实践的创新。审计理论的创新主要是:对传统的审计理论不断检验和鉴定,以较高的频率更新审计理论内容;在加强对审计应用理论、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特别是要加强对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如对审计的定义、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主体和客体,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等的重新认证。通过理论研究适时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从而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观念创新主要是要摒弃传统的“查账”意识和“游击”意识,将我们的审计观念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切换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并逐步建立接轨观念、超前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以新视角、新层面、新观念来审视审计工作,发现、分析并解决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3、审计体制创新。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现行审计领导体制,对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和双重领导体制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评价,并借鉴国外审计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在现有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在对审计事业发展不产生太大影响的前提下,对现行审计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主要着力点是改政府自律为他律,提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改进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和报告关系,赋予审计机关更多、更有效的监督权力和手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

4、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的素质将从财会型向复合型转变,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审计工作不再完全依靠人员的数量,而更重要的要依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审计人员的培养模式也将随之转型,知识型、智能型、复合型、自我更新型的培养目标将逐步确立;审计人员要求具有技术专长与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能力素养,审计教育也以此为基准进行改革和调整;审计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态势。

5、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对象从有形转向无形,从会计资料的检查转向对经济活动运行的监督;从对会计核算结果的检查转向其核算过程或信息生成的监控;审计的重点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对知识和信息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力资源审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无形资产的审计、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评价、信息系统功能和程序的合理性分析等将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6、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手段的创新是审计环境和审计内容创新的必然产物。审计方法手段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手工审计将逐步转向计算机审计;就地审计转向媒体网络审计;事后审计将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向适时审计方向发展;审计模式将由帐目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直至未来的风险导向审计,等等。

7、审计管理的创新。以系统的观念规划、配置审计资源,以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审计工作的空间设定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原有的分工概念将打破,审计人员业务的专一性将被适应性和灵活性取代;领导人员的管理决策作用将被强化;审计程序中的实施阶段,由于审计手段的更新,其时间大为压缩,而准备阶段和报告阶段的时间将明显增加;审计风险将成为审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审计创新在时间上是继起的,空间上是并存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新,只有更新——应当成为审计人员的信条。9

注释:

1、《审计研究》编辑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审计研究》1995年第3期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年8月

3、周伟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甘肃审计》1989年第2期

4、孙宝厚:“国家审计基本理论问题思考提纲”《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年第5期

5、袁盛奇:“会计理论研究影响审计理论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篇10

关键词: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受审计实践的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使审计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没有大量的审计实践,就不可能有审计理论的抽象,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形成的。审计理论具有指导作用,它将揭示关于审计实践的本质和规律,是为审计实践服务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纳入审计理论体系的各种审计理论,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推理关系的整体,是首尾一贯、一环扣一环的。

关于审计理论体系(或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其结论不下数十种,仅1995年成都会议上提出的有一定影响的观点就有七八种之多。1

新近出版的由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主编的《审计理论研究》和《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两书提出,审计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是:审计动因的理论——导出审计理论的定义和受托责任等基本概念,审计主体理论——导出独立性等概念,审计客体理论——导出审计对象等概念,审计主客关系理论——导出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等概念,审计运行理论——导出审计目标、审计规范、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等概念。2

笔者认为,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三者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基本框架结构为:

一、审计基础理论

何为审计基础理论,理论界的表述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就是统帅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反映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解决高层次审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一种理论在一定时空应具有相对永恒性,且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身的内涵);审计的基础理论的主要问题有:审计职能、审计性质、审计对象和审计定义。3

也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之常理,重点解决的审计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为谁审计、凭什么审计、审计谁、为什么审计、审计什么、审计的起点和归宿何在、什么时间审计、什么条件下审计、怎么审计以及审计完了怎么办。4

至于如何建立审计基础理论,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的建立应以会计理论为参考,借鉴会计理论的体系,设计审计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目前审计实践仍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要内容的背景下就更为如此,5此观点在理论界颇具影响,由此审计理论的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如会计理论以会计环境为研究起点,审计理论则以审计环境为研究起点;有的甚至认为,现代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乃不谋而合。6

还有的同志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应是立体的,融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技巧为一体,它是审计实践的沉淀和理论成果的迭加,是一个动态完善的体系;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应根植于我国审计实践,并指导审计实践,理论的形成应重于总结和归纳审计实践经验,而不是照搬西方现成的理论模式,重于实证的结果,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演绎。7

笔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揭示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审计实践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运用审计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的一般活动过程;审计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指审计研究人员发挥自觉能动性,正确反映审计实践的一般主观手段,审计认识或研究方法不仅作为认识的工具或手段,而且还作为审计基础理论的认知对象。

第二,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前者是“怎样认识”的问题,后者是“认识什么”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第三,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例如,“受托经济责任审计论”这一审计基础理论观点的提出,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加快审计理论建设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应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允许多种意见并存和发展,并不急于对某些理论观点作出终结评价,或者说不急于下定论。许多问题越争才能越明,只有争论才能发展、提高和完善。

审计实践是实践的主体按照一定的实践目标,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实践客体的活动。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是由七个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是审计实践的环境、审计实践的动因与本质、审计实践的目标、审计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审计实践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实践的规范和审计实践的管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为:

审计环境理论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

审计目标理论

审计主客体理论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

审计规范理论

审计管理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审计环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处的环境因素及其关系,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审计概念和本质,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目标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审计总目标、审计基本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主客体理论主要研究审计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审计人员资格和素质条件,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教育等有关理论问题,以及审计对象的若干理论问题。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程序和方式手段,审计三要素(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报告)及其相互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假定,审计准则,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审计计划管理,审计目标责任管理,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基础管理和审计内部行政管理等有关理论问题。

二、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新的审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应用研究与建设上的反映,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审计实践或特殊的过程,而不是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例如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实践过程。

第二、审计应用理论研究任务或目的的针对性,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具体的审计工作如何做的问题,或者基础理论如何具体运用的问题,是从理论上研究一些具体实践的程序和方法等。

第三、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第四、审计应用理论在研究上应博采众长,体现理论成熟过程的渐进性特点。

审计应用理论按照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分别包含不同的内容。如: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所要进行的财政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关理论问题。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审计基本理论,以及社会审计组织所要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等若干理论问题。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以及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要进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政财务审计基本理论,以及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预算外资金审计,金融机构、事业组织、企业、国家建设项目、基金资金、国外援款贷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微观(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经法纪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财经法纪行为进行专案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三、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审计产生的历史,立足当今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审计未来的创新性审计理论。审计发展理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发展理论的过程性、连续性;

第二、审计发展理论的先进性、前瞻性;

第三、审计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

第四、审计发展理论的国际化、一体化。

审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审计发展史理论和审计创新理论。

审计发展史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发展的历史。

审计创新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管理创新等若干理论问题。

迈入新世纪,面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事业的发展已经立于一个新平台,欲再图新的发展,创新就必不可少;再者,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旧的传统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化、电子化。人们常常用如此言语描绘越来越临近的知识经济:经济运行全球化、社会发展持续化、信息传递高速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资源资本化、管理手段细密化、人员素质复合化……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标志着我们所处环境的巨变,如果人们自身不变,固步自封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将被历史无情抛弃,“变”就是改革,就是创新;最后,创新不仅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外在压力,更是人们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无一不在创新和发展,甚至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发展,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在迅猛赶超,如果我们不创新和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被不断拉大,一些不发达国家也会赶上和超过我们,如果这样,我们将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认识“创新”,将创新融入我们各项工作之中。8

审计创新的目标是改革和更新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需要、阻碍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环节,解决困扰审计工作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审计制度,将审计事业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层次。审计创新内容广泛、涉及领域众多,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主要应集中精力、有计划地在以下若干领域推行审计创新,力争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效,迅速实现审计工作的转轨,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1、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环境包括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拓展审计领域,扩大审计影响,特别是强化高层次审计监督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加强审计在反腐倡廉和干部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改善审计的政治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快审计准则的制订和颁布,同时加快与电算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法规的制订,完善审计的法律环境;通过审计主体素质的优化以及审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塑造审计机关的新形象,提高审计的知名度,改善审计的社会环境;通过采用最新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技术含量,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监督,改善审计的技术环境等。

2、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从审计实践创新中获得源泉、得到发展,同时审计理论的创新反过来又指导审计实践的创新。审计理论的创新主要是:对传统的审计理论不断检验和鉴定,以较高的频率更新审计理论内容;在加强对审计应用理论、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特别是要加强对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如对审计的定义、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主体和客体,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等的重新认证。通过理论研究适时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从而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观念创新主要是要摒弃传统的“查账”意识和“游击”意识,将我们的审计观念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切换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并逐步建立接轨观念、超前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以新视角、新层面、新观念来审视审计工作,发现、分析并解决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3、审计体制创新。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现行审计领导体制,对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和双重领导体制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评价,并借鉴国外审计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在现有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在对审计事业发展不产生太大影响的前提下,对现行审计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主要着力点是改政府自律为他律,提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改进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和报告关系,赋予审计机关更多、更有效的监督权力和手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

4、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的素质将从财会型向复合型转变,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审计工作不再完全依靠人员的数量,而更重要的要依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审计人员的培养模式也将随之转型,知识型、智能型、复合型、自我更新型的培养目标将逐步确立;审计人员要求具有技术专长与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能力素养,审计教育也以此为基准进行改革和调整;审计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态势。

5、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对象从有形转向无形,从会计资料的检查转向对经济活动运行的监督;从对会计核算结果的检查转向其核算过程或信息生成的监控;审计的重点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对知识和信息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力资源审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无形资产的审计、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评价、信息系统功能和程序的合理性分析等将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6、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手段的创新是审计环境和审计内容创新的必然产物。审计方法手段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手工审计将逐步转向计算机审计;就地审计转向媒体网络审计;事后审计将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向适时审计方向发展;审计模式将由帐目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直至未来的风险导向审计,等等。

7、审计管理的创新。以系统的观念规划、配置审计资源,以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审计工作的空间设定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原有的分工概念将打破,审计人员业务的专一性将被适应性和灵活性取代;领导人员的管理决策作用将被强化;审计程序中的实施阶段,由于审计手段的更新,其时间大为压缩,而准备阶段和报告阶段的时间将明显增加;审计风险将成为审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审计创新在时间上是继起的,空间上是并存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新,只有更新——应当成为审计人员的信条。9

注释:

1、《审计研究》编辑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审计研究》1995年第3期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年8月

3、周伟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甘肃审计》1989年第2期

4、孙宝厚:“国家审计基本理论问题思考提纲”《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年第5期

5、袁盛奇:“会计理论研究影响审计理论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6、冯巧根:《现代会计发展对审计理论研究的影响》《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