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5 17:2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管理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工程管理的概念

篇1

目前,国内大型和特大型水电工程主体部分的施工合同基本上由国内主要水电施工企业的联营体中标履约。这些联营体通常都是以紧密联营的模式进行管理的(如三峡378右岸项目经理部、龙滩1478联营体和小湾葛78联营体等),紧密型联营体已成为当前水电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最活跃的主体。本文仅就其在联营体章程框架内的材料、设备、雇员、分包和财务等具体的运营管理作若干思考。

1紧密型联营体的概念和优势

1.1紧密型联营体的概念紧密型联营体就是按照一级对外、一级核算、二级管理模式所组建的履约产业活动单位。具体地讲,一级对外是指对业主和监理等外部与履约相关的事务由联营体负责;一级核算是指仅设立联营体一级的核算制度;二级管理是指联营体分联营体和作业层二级管理层次,联营体直接对作业层和分包人进行管理。

1.2紧密型型联营体的优势

1.2.1有利于发挥联营各方的优势联营各方都有自身的强项和弱项,而水电工程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又很高,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施工越来越专业化,施工中科技含量会越来越高,只有紧密联营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

1.2.2有利于制止恶性竞争和迎接入世挑战上世纪oo年代以来,我国水电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断滑坡;同时随着国际承包商国民待遇取得日期的临近,必将对我国的水电建筑市场形成冲击,以联营体进行竞标和履约是制止目前恶性竞争和将来迎接挑战的有效手段。

1.2.3有利于增加发包人的认同感发包人总希望将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化小,并有比较多的、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主体,而且便于及时地贯彻发包人和监理人的指令,这样履约就有了更大的保障,联营正好满足了发包人的需要,大大增加了发包人对承包人的认同感。

1.2.4有利于节约管理费用和提高履约效率由于紧密联营不存在工区中间管理层,大大节约了管理费用的支出,可充分发挥联营体项目经理部雇员的作用,并且能够及时地将发包人、监理人和联营体决策层的指令直接传达至作业层,全面提高履约效率。

2紧密联营体章程

2.1总则总则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联营目的、成员及其股份、名称、经营性质和方式、核算与结算方式、注册资金及其比例分配。

2.2组织机构设t及职贵董事会是联营体最高的权利和决策机构,对项目经理部具体履约实施领导和监督。董事会由联营各方按相应的股份出员组成。董事会的职责具体包括:制定或修改联营体章程;任免和考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三总师、监事会主席,并确定他们的权利和责任;审核联营体营业计划;制定联营体年度财务决算方案;制定联营体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审定流动资金的年度计划和有关重大借贷款事宜;确定联营体有关雇员管理、设备折旧和费用返回等管理办法;听取和审议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审议批准总会计师年度会计决算报告;宣布联营体解体;需要董事会决定的其他重大事项。董事会由董事长召集主持;董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责时,由其指定副董事长或其他董事召集主持;董事会表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总经理对工程内所有合同项目的工期、技术、质量、成本、安全和文明施工等负责。其职责:贯彻执行董事会决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行使总经理的权力;代表联营体与发包人、监理人及其他方联系工作;按照合同要求负责中标项目的实施,对项目行使统一管理的权力;主持领导项目经理部的日常工作;拥有履约过程殊危急情况下的紧急措施权(但事后应及时向董事会汇报);按董事会批准的费用标准,向联营各方上缴各项费用;组织制定并实施项目的各项管理办法;对履约的工期、技术、质量、成本、安全和文明施工等进行目标管理。监事会是联营体常设的监察机构,执行内部监督检查职能。监事会按1名主席和若干监事设置,一般由1至3人组成。监事会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其工作。

2.3其他违约责任:联营任何一方不按联营章程和运营管理制度履行义务,由此影响项目履约并造成损失;或不履行所约定的责任,在收到项目经理部的书面通知所规定的日期内仍未纠正或不履行职责,则被视为违约,并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方应赔偿联营其他方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联营体成立及解散日期的规定等。

3联营体运营管理

3.1基本原则联营体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以总经理为首的项目班子根据联营体章程确定的原则对履约项目实行统一领导,并对董事会负责;履约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设备、物资和资金等)由项目经理部统一配置和动态管理。

3.2材料管理材料管理分材料采购管理、材料保管和使用管理。

3.2.1材料采购管理材料费(含配件)是施工成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材料的采购(特别是三大主材)是控制成本和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联营体的大宗材料应实行公开招标,评标结果应经董事会审批。具体的采购活动实行内部制约制,避免权力过渡集中,联营体内联营各方应相互监督。

3.2.2材料保管和使用管理材料保管和使用管理表现在:一是建立材料核算制。制定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以及不同核算主体之间的内部转移具体核算办法,其中作业层的材料消耗应按项目经理部根据中标价和施工实际情况调整后的材料消耗量进行承包或责任考核。二是规范材料使用。建立严格的施工工艺流程规范和现场材料的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三是严格材料质量控制。按合同要求建立材料质量控制制度,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流人施工现场。

3.3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分投人管理、采购管理、使用管理和进退场管理。

3.3.1设备投入管理设备是履约的重要保障。项目经理部根据投标时承诺的设备配置计划,结合监理人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施工计划,并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变数,提出设备需求总计划和年度计划,并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各联营方投人设备作为资源投人(一般按设备原值计,并大体符合股份比例)。项目经理部按董事会批准的计划,并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进度,向联营方提出设备分期分批进场清单和工作安排计划。对部分联营方未能足额投人的设备,可由其他联营方补足,并在以后的设备投人中加大欠投方的投人比例;在其他联营方无法补足且其它渠道也难以解决时,应由欠投的联营方购置投人。

3.3.2设备采购管理项目经理部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对设备采购权利进行严格的规范,并根据设备的价值确定相应的决策主体,任何部门和雇员不得越权进行采设备购活动。

3.33设备使用管理项目经理部制定设备使用的具体细则,并针对一些大型、专业和价值高的施工设备还应制定严格操作规范,施工过程中由相应的部门予以监督。设备由联营体进行统一投保,在设备使用阶段发生投保范围内重大机械事故,保险公司赔付不足的部分由联营体承担;保险外的责任事故损失由相应的责任主体承担。

3.3.4设备进场和退场管理各联营方必须按经董事会批准的设备计划及时地组织设备进场,设备退场应根据项目经理部的要求进行。设备进退场费用的确定不受实际运距长短影响。

3.4雇员管理项目经理的领导班子由联营各方协商推荐,由董事会任命。履约所需其它雇员主要由联营各方向联营体输人。项目经理部应确保联营方以外的雇员不得高于一定比例(外用雇员不包括外单位通过工程分包和设备租赁投人的人员)。项目经理部制定的雇员和薪金管理办法应报董事会批准。在雇员使用方面,根据工程进展实际情况,由项目经理部提出一定时期包含有各类工种和管理人员的需求数量、选用条件、进场时间和用工期限的具体计划,并大体上按股份比例在联营各方之间分配。计划由项目经理部决定后即通知联营各方按计划要求选派劳务进场,实际施工中若出现使用计划变动,项目经理部应负责及时通知相关联营方。所有劳务都进行试用考核,合格后才可聘用。联营各方必须无条件接收退回的不合格劳务和承担相应费用。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中的实际需要,将雇员原则上按联营方进行整体编制成相应的班组或作业队。指定随机输人的机长、机上人员,原则上原机原人配套,但项目经理部认为必要时可将随机雇员在同类型设备间调配,也可以安排适合其承担的其他工作。

3.5分包管理项目经理部应充分利用分包转移主合同中部分风险,并确保这种转移不会诱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分包主要是利用分包人的优势去履约(如分包人的专业施工经验丰富、人力资源价格较低等),分包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招标阶段项目经理部制定分包工程招标的具体管理办法和年度分包计划,报董事会批准,在实际执行中,应主动接受监事会的监督。管理办法应明确坚持公开招标和公平、公正择优选择分包队伍的原则,并要求参与投标的分包人各类证照齐全有效,业绩符合分包工程的需要,能力足以履约。所有分包须经发包人和监理人认可。联营各方可以参与联营体分包,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联营方分包队伍。分包过程中,项目经理部要将分包人纳人统一管理,并进行过程监控,定期对分包项目的工期、技术、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进行评定,对上述分包行为评定不合格的,应视具体情况决定是限期整改还是立即解除分包合同,以此确保分包合同中各目标得以实现。分包人的分包工程结束后,联营体应对分包的效果进行评价。后续工程分包应优先录用效果良好的分包人。

3.6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决算。

3.6.1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的来源、资金的使用及其监督联营体的运作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联营各方按比例投人的资金、从联营方借人的资金、工程结算的资金、向发包人的借款和工程预付款等。联营体资金来源管理要根据使用成本来选择资金,尽量确保工程款能够及时收回;管理费用支出部分应实现全面的刚性预算管理;重大的借款和资金支出要接受监事会监督,同时必须向董事会提交方案,董事会批准后才可进行。

3.6.2成本管理项目经理部作为成本控制中心,应以合同中施工成本为依据,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单价平衡,以调整后的可行价作为实际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作为控制标准值。项目经理部应制定具体的承包(或称“责任”)管理办法,将考核中具体控制指标落实到基层每一个作业队和雇员。除做好材料管理工作外,项目经理部还应注意:一是健全可行的统计和会计原始记录制度。二是将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结合起来。各基层的核算主体根据其负责工作面的施工情况,填写施工日报,通过日积月累生成供索赔和成本核算使用的大型数据库,为合同管理部门和成本控制部门提供最重要的原始依据。

3.6.3财务决算项目经理部负责制定适合本项目的具体财务管理办法和决算制度,按季、年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有关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季度会计报表报送联营体各方,年度会计报告公布前须经董事会审核批准。联营体各会计年度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和盈亏原则上按股份比例纳人联营各方的财务决算。项目竣工决算根据总的盈亏情况按股份分享利润或承担亏损。项目经理部的所有会计活动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3.7其他管理紧密型联营体其他管理,如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合同管理、索赔管理、科技创新、消缺和竣工结算管理等,与其他类型项目管理模式的差异性并不明显,本文不再探讨。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目标内容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5-0119-02

水利工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还可以有效预防水旱灾害,保护河流沿岸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运用现代化技术,逐步实现水利现代化。而作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管理现代化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管理人员的重视。

1 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水利工程管理,是指对水利工程进行运行、操作、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对于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有着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才能对设计规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实现预期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1)保持工程建筑和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2)对工程设备进行合理应用,发挥水利工程防洪、灌溉、供水、排水、发电、航运、水产、环境保护等效益;(3)对设备进行正确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预防操作事故;(4)顺应时展,对工程设备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更新,提高管理水平。

2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目标

在时展的推动下,水利工程管理有了新的发展,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使得水利工程得到了改进和创新,工程管理也实现了规范化、合理化和法制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可以促进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保障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可靠,提升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和细致研究。就目前而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在于:

2.1 创新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水利工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需要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为核心,以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指导,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为目标,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发展全新的管理体制,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实行精细化管理

要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确保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可以结合《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促进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和组织管理,促进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的实现。

2.3 引进先进技术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取代生产资料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含量、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4 促进安全运行

水利工程的安全关系着周边地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关系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要求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有效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3.1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实现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3.1.1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职能和供水供电职能。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在对水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要尽可能避免对于公共利益的损害。

3.1.2 坚持安全为主。安全始终是工程管理的永恒话题,水利工程的安全关系着周边居民的利益和安全,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中,必须突出水利工程的公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1.3 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应用,是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进步。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时,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方面,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和生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升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3.2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而言,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施行离不开先进管理手段的支持。因此,要对管理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3.2.1 实现管理信息化。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的准确性和传输速度成为左右企业发展的重点。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构建相应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整理、分析系统,可以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建立水利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对河流的水流量、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进而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从而对风险进行规避,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3.2.2 实现自动化监控。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智能设备,对水利工程进行自动化监控,对整个水利工程中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远程操控,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规避风险。

3.3 现代化的管理队伍

管理队伍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建设现代化的管理队伍,也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偏低、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因此,水利管理部门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管理队伍进行健全和完善,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首先,可以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提升现有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其次,可以从外部招聘专业化的人才,对管理队伍进行扩充,提升管理水平;最后,可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激励,促进管理人员自我提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实例分析

某市沿河流分布,共有大中型水利工程15座,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为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是,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以往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发展需求,造成了效益的下降。因此,该市经过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决定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实现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在未来5年内,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综合保障体系,现代化总体水平达到80%;其二是在10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水平在95%以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该市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管理方式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人才,提高了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正在逐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

5 结语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水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引起水利管理部门的重视,推动现代化管理的全面

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玉琴,方国华,韩春晖,王弘.水利工程管理现代

化内涵、目标及内容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9,31(4):45-49.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路径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建设

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往往代表着高效、科学,对于水利工程而言,管理现代化就意味着可以实现更有效的管理。所以,出于改善工程管理成效的考虑,相关工程中有必要充分重视管理现代化的推进,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2水利现代及精细化的内涵与建设思路

顾名思义,水利工程管理指的就是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各环节展开的管理活动,其以维护建设秩序、保证质量为基本要求,既是项目按照要求顺利交工的保障性措施,也是科学建设水利工程的规范性措施[1]。此项工作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任务可以概括为:确保建筑安全、设备可靠;确保设备能够发挥出环保及防洪等功能;确保设备使用的科学性,尽可能的提升其工作效率、降低故障率;通过改善管理、更新设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2.1内涵

所谓的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其实指的就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现实要求为导向,通过科学管理体系的构建,来实现更加高效的工程管理。其要求为理念现代化、设施现代化、管理方式现代化,管理体系的特征为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因而,为了实现管理现代化,就需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健全管理体制,使其始终同步于市场体制,并借助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以人才队伍为支撑,实现项目建设全程、全面的动态化管控。管理精细化可以看作是管理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其侧重于职能具体化,基本要求是实现精密、细分。所以,此种管理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通过严格规范细节工作,以局部带动整体的管理方法,对于细节有着很高的要求[2]。

2.2建设思路

(1)更新理念。对于水利工程来讲,无论是管理现代化,还是管理精细化,都需要从更新理念开始。现代化与精细化都属于新理念,与水利工程管理的传统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确保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各项措施顺利实施,就必须改观思想,正确看待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精细化的重要性。具体来讲,更新理念的首要要求是打破“重建轻管”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认识现代化的先进理念[3]。其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化效益意识,在管理实践中尽可能的兼顾效益与生态,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绝不应被忽视,在加强利用的过程中也要时刻谨记保护,现实中应尽量以优化配置的方式,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再次,考虑到此类工程的建设初衷是服务公众,所以,在项目建设阶段和管理工作中都应以保障公众利益为原则。

(2)健全体制。水利工程项目普遍规模宏大、管理任务繁重,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选择科学的方法。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的系统实现,需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科学方法为保障、健全的机制为支撑。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来讲,本文认为健全体制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下述几项工作:①规范流程。流程化是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的重要特征,对于防止违规、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业务梳理,并根据工程管理任务涉及的内容,对管理流程进行合理细化。为了避免疏漏,还要同时确立明晰的工作标准,实行职责与岗位对应。②按岗定责。责任制的优势无需多言,在工程管理中建立此种制度,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者的自觉性。一般来讲,工程中应尽量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以精简高效为目标,对岗位管理进行强化,借助清晰的职责分配,来促进分工的合理化,为监督、协作打好基础。出于保障人员积极性、健全激励机制的考虑,工程中应实行竞争上岗,并合理确定薪酬等级,激发员工潜力。③推行绩效考核。此项机制的作用侧重于激励,在完善过程中,需要立足现实构建三级考核制,借助岗位绩效考核、部门绩效考核及工程管理绩效考核,实现对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可尝试将考核结果作为相应人员的晋升参考或者薪酬调整依据,以此来达到激励人员进取的目的。

(3)引入新技术、新手段。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国惠民的重要举措,在建设中必须要重视做好管理工作。出于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与工作质量的考虑,现实中可尝试适当引入新技术作为管理辅助。在这个方面,本文有如下建议:①加快信息化。信息化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各行业发展的总趋势,对于实现管理的高效化有着重要意义。所以,现实中应重视推进信息化,通过大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来推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信息系统的完善也是当下的重要任务。借助此项系统,管理中即可实现自动控制、智能决策,对于减小失误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②调整监控策略。监控是一项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的措施,在当前阶段需要重视对监视系统进行完善,做到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另外,为了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风险,在监控中还应将移动监测作为定点监测的补充,实现工程状况的实时掌控。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与以往的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区别,管理者素质必须要能够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也只有实现能岗匹配,才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使管理者发挥出最大价值。因而,在此类工程管理中,有必要在加强人才引进的同时,重视提升在职职工的能力,帮助他们更新管理思想与工作方式,使其可以与新时期工程管理工作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3结束语

目前水利工程中采用的管理模式普遍比较陈旧,管理的有效性也比较低,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适应新时期的水利工程管理要求,有必要加强对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从更新理念、健全机制、引入新技术、采取新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

作者:罗文飞

参考文献:

[1]方国华,高玉琴,谈为雄,郑在洲,郭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3,(3):39-44.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 现代化 指标体系 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91-01

1 引言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保障我国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搞好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尤为重要,这也是客观的自然环境以及水资源环境造成的,是提高人们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涉及到管理的机制体制,人才以及综合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十分复杂需要利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涉及到的方面众多,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程度较低, 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提高管理的水平与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根据上述原则来构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指标评价体系,指标评价体系目前由定性与定量评价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每个类别都会向下细分。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如下表所示:

表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指标体系

1.3定量评价指标的内涵

工程设施完好率,指的是水利工程技术与功能完好的设施所占总设施的比率。也就是工程设备完好率等于技术与功能完好设施与总设施数量的比值。观测设施的完好率。指的是在水利工程当中观测设施的完好率与总的观测设施数量二者的比值。工程功能设计的达标率。指的是目前所建设的水利工程的实际防御洪水的能力的量化值与目标中水利工程防御洪水的能力二者的比值。保洁率指的是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洁净水面与土地面积与总的管辖的水面与土地面积的比值。绿化覆盖率指的是水利工程所辖面积中的绿化后的面积与总的所辖面积的比值。水土流失的治理率指的是在水利工程所辖的范围内水土流失已经治理的面积与总的土地面积的比值。水利工程中的水质达标率指的是水质达标的水域面积与总的水域面积的比值。生态与环境用水的保证率在满足最为基本的生活与生产用水的要求,要积极重要积极重视生态与环境的保护, 在这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

1.4评价方法与步骤

可以将定性的指标分为5个等级来进行量化:等级1、等级2、等级3、等级4、等级5分别对应较好、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其对应的分值分别设置为1、0.8、0.7、0.6、0。对于定量指标的计算可以按照实际的水利工程完成实施情况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数值。评价的步骤如下:①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由于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其管理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侧重会有所不同,且有些指标可能可有可无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指标。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对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② 定量指标目标水平的确定。定量指标评价的基础就是目标的水平,这种目标水平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价值取向有着很大的关系, 并且要考虑阶段和地域因素。因而确定目标水平值要结合评价过程中的每个具体的环节。③ 二级指标的分析与评价。在整个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 二级指标是具体的评价对象,对于定性分析的指标可以确定其二级指标相应的等级,对于定量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可以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来对其进行计算,来得到各二级指标的完成程度。④ 一级指标的完成评价。一级指标的完成评价是在二级指标完成基础上的评价通过所得到的各二级指标的数值通过加权求和来确定一级指标的完成情况。⑤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总体评价。总体评价是在各一及指标指标评价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得到各一级指标的数值通过加权求和来确定工程的总的得分,通过得分来对工程进行总体的评价。

2 XXX水利工程管理评价实例

根据XXX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各项定性与定量个指标的权重值与打分值进行确定,打分经过归一化的处理。通过计算得到最终定性评价中指标C1、C2、C3的得分分别为0.86、0.82、0.89。进而通过加权求和与归一化得到最终的总评分为0.85。通过定量分析最终得到的总评分为0.83从总的得分情况来看该水利工程现代化程度已相对较高但是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3 结语

通过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指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且借助该指标体系来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评价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具有标尺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现状;趋势

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它有很多其他工程建设所没有的特点,如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工程的规模很大,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周期时间较长,从工程的规划到竣工长达数年之久。而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更是长期复杂的工作,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能够提高管理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很多水利工程建设都在建设和使用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一、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信息共享是十分必要的。项目施工会涉及到很多单位,如施工单位,建立单位以及项目负责人等,他们之间是通过传递文件信息来做到互相沟通交流的,而文件涉及的名目很多,通过一般的传递方式无疑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把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有利于实现优化信息资源配置。

其次,也是提高管理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水利工程由于工程大,耗费时间长,复杂的技术特点,对管理的实效性的要求也比较高,特别是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的时间要短,速度要跟上,否则会延长工程的周期,严重降低工程的进度和效率。而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当前发生的信息进行有效汇总,从而更好地安排任务和进行数据统计。同时,工程项目负责人要根据准确的信息来做出科学的决策,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所以,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决策的实效性。

再次,能够保障工程决策的科学性。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各种数据,而这些数据可以作为管理层决策的依据,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可以找出工程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整改和解决,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要从施工单位的工作流程出发,为水利工程提供的精确的数据和合理的资源配置。

二、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一)国内外应用的现状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步伐随之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外应用的更为广泛,我国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发展也比较迅速,这得益于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较多

例如,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功能较多,包括岗位管理、编码结构管理、计划与进度管理、工程设计管理、资金与成本控制、合同管理、文档管理等,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需要,但该系统成本较高,操作界面的友好性、简易性和系统的实用性仍需提高。科软PMS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包括概算管理、合同管理、统计管理、质量管理、移民搬迁管理、监理日志等模块,该系统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进行适应性开发,广泛应用于水利系统。但是,这种系统在很多方面仍显不足,,必须尽快解决这些不足之处,才能更好的普及该系统的运用。

三、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

(一)水利信息化的概念

水利信息化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改变传统的水利信息化模式,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程度,水利信息化能够将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快速传递,并加工整理,最终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为做出科学合理的工程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水利信息化正是管理信息系统与水利工程行业有机结合的结果。

(二)水利现代化的概念

水利现代化是从我国水利发展的落后的国情而提出的最终目标,与四个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化是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为基础的,改变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从而达到合理配置水资源的目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水利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水利现代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它包括信息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以及水利技术的现代化等,其中,水利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实现水利现代化必须要使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技术相结合,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优化合理的配置,通过水利信息化来加快水利现代化的实现,提高科技含量和贡献率,优化水利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是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

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模块式构建信息系统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单方面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实现各参建单位的通力合作,重点分析水利资源用户的实际需求。水利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性要简单,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使用方式方面力求与实际的工作流程相一致,方便用户的使用。根据项目法人现有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制定出需求分析报告,使用一些开放性、扩展性较好的管理平台,在管理平台基本模块的基础上,由软件公司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根据需要增加功能模块,使这些功能模块与纸面的工作流程一致,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不容易构建的项目管理模块(如进度、资源控制等),则可以考虑集成其它现有的软件或提供接口。由于作为基础的管理平台开放性强,采用这种方式构建的管理信息系统容易实现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

(二)B/S结构的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的开发

目前,GIS在水利工程信息管理中用到的大部分C/S结构,原因是这种方式初级成本低,企业的网络和数据安全维护成本低,适合部门级的应用,但其缺点是不利于实现数据共享。B/S结构的GIS应用是把C/S结构中的服务器分解成应用服务器端和多个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的应用逻辑与开发维护工作主要集中在服务器端,简化了客户端,使得GIS应用软件的维护更为简单,易于实现信息共享。

(三)整合多种软件,使之形成体系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工程浩大,很多单位都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信息化管理要渗透到建设工程的方方面面,很多信息数据都要进行分析和整理,技术也比较复杂。以上众多问题就决定了要使用很多信息管理的软件,例如财务软件和水利工程信息管理软件等。因此,必须整合多种软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化体系,提高信息管理的实效性。

五、结语

总之,把信息管理技术就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可以提高管理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取其精华,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并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各地的水利条件出发,合理利用资源配置,最终实现我国的水利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郭武山.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式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8).

[2]王建武,陈永华.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重要意义;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155-01

引言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抓好工程管理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工程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养护维修、工程的观测、工程的防汛抢险等。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工作上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是水利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

一、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精细化是一种新型管理概念,将强了对于职能、岗位、具体操作、管理制度等各个环节的重视。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引入精细化管理方式,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工程质量、技术、以及造价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注重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情,在细节上严格要求,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以提升全体人员素质、注重内部控制等方式来完善各项管理工作,以从总体上确保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工程管理水平能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起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工程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复杂的业务流程,使得职工养成了严重依赖、接受上级行政命令的习惯。领导一声要搞精细化管理,职工就被动地跟着领导去做。事实上这是强加的精细化工作,而非精细化管理。它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而非科学意义上的精细化,最终是“头痛医头,脚疼治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产。因此,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以崭新的理念指导工程管理,以崭新的方式从事工程管理,促进工程管理全面升级,向生态景观、人水和谐转变。

二、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工程建设的前期管理工作有待完善

在一些周期短、规模相对较小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不制订相应的规划与项目建议书,而直接进行工程的初步设计,使工程前期的工作过于简化。加上有些单位对工程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对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性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通常以主观经验来指导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这样会因考虑不周全而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二)对于工程建设阶段的监管不够精细化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施工工艺等因素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实现。因水利工程分部范围较广,相关监督部门不能针对每项工程进行全面监督,从而导致出现了资质挂靠、验收走过场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在当前的工程体制下,监理单位的地位与作用也被大大削弱,从而对部分工程施工环节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因此,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控制、进度控制与造价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

(三)施工规划尚不完善,管理工作不易开展

笔者曾对一些水利工程的施工状况进行过相应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有些水利工程都拥有自己的规划与设计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往往缺乏依据性和科学合理性。甚至有些规划设计方案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与实际施工状况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偏差。同时,一些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管理方案过于笼统,对于各个分施工工序的施工管理方案表述不够明确,再加上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使一些施工管理方案很难实施,精细化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影响了整体水利工程质量。

三、加强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一)制定完善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现场施工环境复杂性给施工作业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潜在的人为因素也常常会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应建立起完善的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体系,以工程施工的整体效应为出发点,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为此还要充分调动每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质量工作责任制,落实质量责任层细化制度,强化每个人的质量责任意识。

(二)认真落实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度

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是确保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为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需求的必要措施。为此,因完善项目管理经营机制,使管理模式逐渐向科学化、开放化、精细化迈进。同时,还应处理好市场、建设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关系,进而明确职责,强化市场竞争机制,以全面推行法人责任制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从而在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同时,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加强对于水利工程的动态管理

加强动态管理,是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在水利工程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建设内容、标准等要素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文件进行设计,以确保建设内容和标准的科学性与技术合理性。②加强监理单位在项目实施阶段的控制、协调、管理作用,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和合同,对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及时的优化与完善。③在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在加强大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应重视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出于对工程后期运营与维护的考虑,应从工程建设的材料、设备、设计方案、施工工艺、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动态管理,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四)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制定、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以下针对几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因素进行论述:①制定详细的技术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分工,各司其职地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管理。②技术交底:让参与施工的专业人员全面了解自己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和关键施工工序等。③进行技术复核。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项施工技术的实施都应设专人来进行复核,以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并进行及时的错误纠正,以有效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④进行严格的材料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所用到的钢材、水泥、骨料等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待检测结果合格后才可使用。⑤做好工程验收。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各个工序,尤其是隐蔽工程,应进行严格的质量和技术验收。同时遵循步步检核的原则,待一个施工工序验收合格后,在进入下一个施工工序的施工,同时也为工程竣工后的整体验收提供完备的技术材料。

结语

在基础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实力,才能获得相应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应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于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同时,还要善于协调与监理单位、业主方之间的关系,严格要求自己。在遵循经济性、实用性等原则的同时,加强管理方案与技术的创新,最终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赵素桥,牛淑金,李爱华.推行工程精细化管理 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整体水平[J].海河水利,2011,02:26-27+44.

[2] 林田荣.精细化项目管理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2011,08:76-77.

篇7

论文摘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众多建设管理者的一个难题。本文简要概括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当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进行探讨。

1 引言

管理是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兴利除害功能的关键,是整个水利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不仅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目的的及时、准确、持续实现,而且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工程管理的主客体和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前,水利工作处于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农村水利向都市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关键时刻,水利工程管理更要适应变化。

2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是模糊的,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一是建设管理关系不顺。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检杳的深度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管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

2.2 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争取到建设资金后,存在着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甚至小办理立项审批手续的现,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

2.3 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质量缺陷较多,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并且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2.4 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工人素质不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

3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3.1 统一认识,转变观念

依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关键在领导,领导的关键在观念的转变。领导工作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要转移到依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上来,从根本上转变那些不适应依法行政、依法管水要求的传统习惯和方法;从过去只重工程建设转变到加强管理、建管并重;从过去主要对水利行业内总的管理转变到对全社会的水事活动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转变到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手段,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管理上来。着力研究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工作新机制、新格局,为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3.2 多管齐下,广泛宣传

要紧紧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的有利时机,做到与长年性宣传相结合,与案例宣传相结合,与水法律、法规宣传相结合,与宣传水利建设成果相结合。宣传应着重向基层乡村干部转移,向山区、半山区群众转移,运用多种形式、多种载体深入开展宣传,如组织大型晚会、水利成果展、万人签名、水法规咨询、知识竞赛,散发宣传资料,制作大型广告宣传牌等,通过各种形式,使水法律法规逐步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全县上下共同保护水利设施,依法保护水资源的良好局面。

3.3 健全网络,明确职责

一是聘请水利员作为水利协管员,定期组织水法律、法规和管理业务培训讲座,明确他们对本乡镇范围内水工程运行负有检查监督职责,考试合格的发给聘书。对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年终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放任、玩忽职守或失职者,建议当地政府给予调离或辞退处理,以增强其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是各流域管理所增挂水政监察中队牌子,实行合署办公,明确规定对本管辖区内的水工程负有日常的管理职责。而且各管理机构要明确一名副职负责工程管理,分片划组管理到每个工程。

三是水利管理所作为县级、乡镇水利工程管理职能部门,侧重在水工程维护修缮、检查观测、控制运行等技术方面加强督察。县水土保持监督所、水政监察大队作为全面执法管理单位,依法对生产经营、开发建设活动中涉水事务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水法律、法规监督实施。这样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协同,变一家管水为多方管水,合力同唱“一台戏”。

3.4 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贯彻查处和预防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推行巡查执法责任制。

首先从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程着手,如制定颁发了有关《水政监察巡查制度》、《加强水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水政监察大队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出台《水利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水利局行政错案追究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分别对考勤、巡查、受理、立案、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 转贴于

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水行政主管部门层级监督和互相监督办法。建立社会举报制度,凡举报有功人员均给予适当经济奖励。各职能单位围绕各自工作职责,做到每周巡查两次,巡查时要有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一般水事违法案件由各流域管理所按简易程序进行处理。发生较大的一时制止不了的立即上报县水保所、县水政监察大队调查取证,按执法程序进行调处。每个层次管理单位根据职责分工不同,都有相互监督的权利和义务。

3.5 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

要加强管理技术自动化、现代化的研究,加强防汛、供水工程的科学调度和运用管理,加快工程管理预警系统建设,对国有水利工程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要积极培养和引进既懂水利又懂管理,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加强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育一批农民技术管理队伍,通过提高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水平,达到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目的。

3.6 大力开展水利综合经营

各级水利管理单位要依托工程资源优势,围绕主业,积极开展综合经营,兴办实体。要进一步增强水的商品意识,挖掘水土资源潜力,认真做好项目包装,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水利二、三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职工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增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后劲。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开展的综合经营项目,工商、税务部门应给予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3.7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水利局局长对水利工程管理、执法负有全面责任,要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做到建管并举,强化执法。水利局分管水工程管理和执法的副局长,要全身心地扑在管理和执法工作上,以身作则,知难而进;要运用多种载体,组织开展/管理“执法年”活动,同时建立管理、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会议,分析研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管理、执法的新办法、新措施;加强对管理、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努力成为精通本职工作的内行;完善评议考核制度,明确职责和目标,强化监督和考核办法,把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作为评选进行单位、考核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加强管理、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努力造就一支严于管理、勇于执法、敢于执法、敢于碰硬、纪律严明、勤政廉政的水利队伍。

结束语

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不断地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地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每个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项目施工优质,才能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很好地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波.谈水利水电施工企[I]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学报,2008(29):34.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 主要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U3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89-01\

引言

管理是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兴利除害功能的关键,是整个水利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不仅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目的的及时、准确、持续实现,而且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工程管理的主客体和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前,水利工作处于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农村水利向都市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关键时刻,水利工程管理更要适应变化。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是模糊的,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一是建设管理关系不顺。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检杳的深度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管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

1.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

目前,水管单位缺乏科学定性,既不像事业单位,又不像企业。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利用工程,既有公益,又有一定的经营开发功能,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混在一起,界限不清。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之间的管理关系不顺,权责不明。内部运行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大多数水管单位亏损经营。

1.3 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质量缺陷较多,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并且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1.4 管理与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对水利工程正常投入造成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没有足够的维修费用,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现象;如果有相关管理部门的,他们就会等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政拨款,要扶贫资金;如果没有管理部门的就没有人过问。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在管理与养护方面没有配备专业的人员,极少数工程甚至没有建设完毕,就发生了破坏现象。另外,在人员经费的供给方面,多数负责防洪、排涝工作的,由于财政供给不足,从而使得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想方设法的钻空子,根本没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来。

1.5 工程设施管理严重滞后

农村水利工程设施面广量大,工程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在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部分干部群众水法制意识淡薄,河道、圩堤、青坎耕翻种植严重,工程管理范围不明确,违章占用时有发生,入河排污现象难杜绝,河道设障难清除。其主要原因是管理队伍不健全,管理报酬不到位,从而造成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严重滞后。

2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2.1 转变观念,适应形势的发展

水利工程极强的公益性使得无偿供水或低价供水观念根深蒂固。水利建设完全成为国家的事情。水管单位完全充当起不计成本的服务性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要求赋予水价值,要求水管单位依托供水,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强化成本核算,通过改革的方法,彻底改变不正确的观点,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水利工程的管理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及听从上级行政命令的思维转变过来,把市场的价值规律、经济规律、优胜劣汰要素和优化配置资源的思想贯穿在我们的行动中。

2.2 准确定位,建立符合实际的发展策略

依据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结合其收益情况,将水管单位划分为纯公益性单位、准公益性单位和经营性单位三类。大多数的水管单位是属于准公益型的水管单位,这也是情况最为复杂的一类。这类准公益性的水管单位有排涝防洪的公益性任务,又有发电供水的经营。所以要以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划分经营型和公益型的问题,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挖掘潜力,开展多种经营。

2.3 健全网络,明确职责

一是聘请水利员作为水利协管员,定期组织水法律、法规和管理业务培训讲座,明确他们对本乡镇范围内水工程运行负有检查监督职责,考试合格的发给聘书。对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年终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放任、或失职者,建议当地政府给予调离或辞退处理,以增强其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是各流域管理所增挂水政监察中队牌子,实行合署办公,明确规定对本管辖区内的水工程负有日常的管理职责。而且各管理机构要明确一名副职负责工程管理,分片划组管理到每个工程。

三是水利管理所作为县级、乡镇水利工程管理职能部门,侧重在水工程维护修缮、检查观测、控制运行等技术方面加强督察。县水土保持监督所、水政监察大队作为全面执法管理单位,依法对生产经营、开发建设活动中涉水事务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水法律、法规监督实施。这样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协同,变一家管水为多方管水,合力同唱“一台戏”。

2.4 构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发展策略

我们可以在水利工程的功能以及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所要负责的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收益情况,将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纯公益性部门、准公益性部门、经营性部门。绝大部分的水利工程管理部门都是准公益性的管理部门,而这一类型是最为复杂的一种。不仅要承担防洪排涝的公益性任务,同时还必须具备发电供水的经营。因此,实际中,我们应时刻坚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经营性与公益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划分,应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优势,制定出多种经营模式,将其潜在的能力作用全面的挖掘,以促进水利事业良好的发展。

2.5 明确新建、改造或配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归属

明晰项目产权,确定管护主体。产权的归属问题,直接关系到项目工程的建后管护能否有保证,从以往项目工程建后管护比较薄弱的实际可以看出,造成这一现状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产权不明晰,虽然表面上看项目工程建设完工后,由建设单位将项目整体移交给项目村单位,各种管护内容也以书面形式加以明确,但由于产权不明确,管护制度仅停留在纸上,既没有跟踪督查,更没有相应的处罚,致使工程管护得不到有效落实。在产权明晰上,可以按照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额和比例,明确产权构成。在产权管理上,属于国有资产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进行管理;属于集体资产的,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属农户家庭资产的由农户直接进行管理。这样,层层明确了产权,也就明确了管护主体。

3 结束语

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不断地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地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每个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项目施工优质,才能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很好地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波.谈水利水电施工企[I]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学报,2008(29):34.

篇9

1.1水利工程管理子系统概念设计

水利工程管理子系统与综合管理系统关系。水利工程管理子系统与综合管理系统关系图因为系统规模较大,下面只模拟水利工程管理子系统概念设计。

1.2水利工程管理子系统详细设计

水利工程管理子系统逻辑设计。需将上面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化为VisualBasic系统所支持的Access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1.3系统结构设计

在上面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数据库中的表格以及各表格之间关系。因本系统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分析,暂不需要表间的关联,因此各数据表之间相互独立。

1.4模块设计

1.4.1用户管理

其他类的用户是指当前系统中所有的非水务局人员,其用户名为该用户的姓名,该类用户能够参与意见并浏览一般信息结果,但是不能浏览内部用户的信息结果,也不能对自身和他人的信息进行管理。2)职工类用户主要对业务进行管理,包括创建业务表单、修改业务表、撤消业务表等。3)管理员类的用户,在实际中就是系统管理人员,他们有特定的权限对系统中的所有人员进行浏览、查找,并进行管理。本系统用户管理通过登录人员类进行管理。

1.4.2统计类

本系统定义统计类对象以方便管理。统计类中将记录统计创建者的职工编号、统计中各业务项目库的11种项目类型的项目数、统计是否创建等,同时也提供创建统计的方法。

1.4.3统计创建、浏览及修改

统计创建分为职工统计以及系统自动统计两种方式,自动统计方式由登录的职工指定各种项目类型的项目数后,系统自动由相应项目库的功能以及从项目库中选取项目的功能。统计修改功能也是为职工类提供的,职工类用户可以对系统创建的以及职工统计创建的统计进行修改。

1.4.4项目库管理

此部分功能是为职工类用户提供的。主要是提供对项目库添加新的项目、删除旧项目、修改原项目等功能,系统功能模块。

2结论

通过系统的开发和运行,可以为牡丹江市水务局提供全面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手段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本系统,可实现取水许可制度的网上申请、审批、信息的以及各种业务审批的办公自动化,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利于政务工作的透明与公开,将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实时监测设备,保证市内水资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的最新数据及时入库,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框架和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建立起水务一体化管理系统平台,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配置调度、供需预测、供需平衡、取水管理等有关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篇10

1.农村水利工程简介1.1农村水利工程概念

农村水利工程旨在增强农业生产体力,改进村民基本生活状况和增强区域的防洪泄洪能力,一般来讲,农村水利工程可以分为农田水利、农村饮水等工程。

1.2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基本内容

农村水利工程基于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不仅包含着日常生活用水,而且还覆盖农业生产用水,其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减轻水资源短缺的状况,管理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农业是我国的支柱性行业,水又是农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只有保证了农业生产用水才能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诸多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现有水资源最大的作用,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这样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用水的要求。

(2)提高居民用水质量,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存在着许多取井水引用的状况,但是随着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已经不适于居民的饮用,若是长期饮用,势必会造成身体的损伤,所以,应加强对农村居民饮用水的管理,对井水的水质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井水进行有效的治理或者改用其他水源,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

(3)合理使用水资源。虽然我国的水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却仅为世界的1/4,而且分布的也相当不均匀,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通过水利设施可以对降雨进行合理的存储,在极端的气象条件下,也可以保证水资源的供给。

1.3农村水利工程的作用

水利工程在我国水资源合理调配中占有着至关重用的地位,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明显的推动力,农村水利工程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地作用:

(1)可以明显的增加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可以明显的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保证人们的用水安全;

(3)可以有效的增加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4)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5)可以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节水能力。

2.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实现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保护水资源,提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要想有效的提升管理水平,则需要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2.1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仍为粗放型,水利设施管理不到位,造成很多的设备处于损坏的状态而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没有相应的节水措施,而且在很多地方不讲法制讲情面,造成违规用水、截留的现象频发,很多灌渠都受损严重,输水管线也遭到破坏,供水能力不同程度的丧失,农业生产用水也就不能得到保证,而且在农村对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更加纵容了这样的情况发生,急需增强管理和出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2缺乏专业人才

因为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均比较偏僻,条件也比较艰苦,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又长期的缺失,专业技术人员不愿到农村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招聘制度不健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也不到位,往往招聘到的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特长或者是不具备相应的经验条件;二是人才培养上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根据现有人员及新入职人员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制定培训计划,导致相关人员的知识更新出现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工作需要。

2.3缺乏资金的投入

我国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更容易忽视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在国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农村的财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吃紧状况,在缺少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水利工程也就很难顺利的开展下,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工期,而且还容易出现在工程中偷工减料的状况,这样会大大的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2.4监管措施不到位

只有建立并严格执行监管措施,才能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顺利建成和运行,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只做表面文章,对考察结果不做认真分析,只是凭着肉眼所见就断然进行决断,而监管相关的设施不到位,相关的人员不够专业,也是监管不到位的一个因素。

3.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改进方向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工程中主要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缺乏和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相关人员需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下面就对改进方向进行详尽的探讨。

3.1从根本上转变管理理念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从管理理念上做出改变,要充分的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出现粗放式管理模式,并通过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树立起保护水利工程的意识,增强其主观能动性,管理人员要多下基层,深入了解农民在农业用水中所存在测问题,及时的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并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来应对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坚持依法进行管理,对于出现的肆意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保证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3.2加强农村人力工程管理中专业人员的引入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专业人才缺乏,相关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和制定专业人才引进计划,规范人才选拔机制并优化工作安排,这样可以使农村水利工程得到有效的监管和落实,使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能步入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去,在基层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最终使得管理工作的需求得到满足,使得农村水利工程得到稳定的运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3.3加强资金的投入

要想更好的完成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协调工作,逐步的展现农村水利工程优势,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我国水利工程的全面化、基层化,不断的提升我国农村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并有效的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现状,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资金的大力支持,虽然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并没有是否具有经营性,但是因为其具有着防洪减灾的特性,使得其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以及非公益性的特点。

3.4实现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规范性管理

要想加强对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就需要我国其视为一门学科去对待,并加强对管理体制的探索和研究,并加强对其建设和运行方面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所以,在工程完工后,应该立即对相关的资源及产权进行交接,并在此工程中加强管理,使得水利工程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环境,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充分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