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的艺术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4:41

说服的艺术

说服的艺术篇1

当然,纠正错误,转化学生的办法无外乎两个办法:一、是班主任的权威来压服式说教;二、是平等、民主、和谐气氛下真诚的说服。

很显然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今天,压服的办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压的结果,或许表面上、口头上表示服从,但心理上往往是不信服,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逆反。把班主任与学生的心压得远远的,这样的话就背离了我们说服教育的目的。

说服教育虽然远强于权威似的压服,但也不是那么容易。一“说”就“服”的事在实际上不仅很少看到,更是不易做到的,它需要班主任具有很高的说服艺术。因此,为搞好学生的说服工作,尤其是为搞好犯错学生的思想工作,探讨一下班主任如何说服学生的艺术,还是很必要的。

怎样才能有效的说服学生呢?

首先,我认为在做学生工作前,我们应先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带没带主观成见的成分,做到真理在手。平时须明确我们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坚持的要寸步不让,反对的也要灵活机动去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的进行说服教育,本着这个原则来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认识,错误的行为。

那么真理在手便成了我们说服教育的基本前提。当然说服教育有了这个前提外还有一个会说不会说的问题。心理学上有个“两面论证法”,说的是要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的论证法。比如说你要说服学生要参加体育锻炼。可他认为这会侵占他的学习时间,坚持不参加。对此,你就应首先肯定这一点,但同时也要说明如果搞好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其学习效率会更好,这不就是等于赢得了时间吗?这就把两面都讲到了,就避免了片面性,做到了全面性,也就更易于学生的接受了。

其次,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候,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缺乏辩正思考问题的习惯,易感情用事。即使有了真理有时也很难使他们信服。所以有的学生发现班主任要说服自己,往往就有一种逆反情绪。你往东说他偏往西想,将自己的思想大门闭得紧紧的。当然这可不能只怪学生,我们班主任也要反思一下自己,一定要清楚说服教育绝不是横眉冷对,也不是讽刺挖苦,更不是指责、训斥、谩骂。它应该是和颜悦色、诚心诚意、心平气和的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危害,找出错误的原因,制定出改正的措施。使学生感到你是关心、爱护他的,是为了他好才来苦口婆心的说服他。或者是让他感到你是站在他的那面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你是为了把你们共同的事情办好,来共同讨论问题。是出于关心、爱护来帮助他的。有这样一位优秀班主任,面对不爱学习的专爱踢球的学生,在一番利与弊的分析之后赠给了他马拉多纳的名言“孩子们,不要崇拜我,要崇拜有学问的人,我只读过小学,只读过小学的人只是一头驴子。”我想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情尊重时,他们会彻底放弃防御戒备心理,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内心世界展示给老师。此时,我们的说服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学生的灵魂,帮助其改正缺点错误。

再次,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问题,或者相同的表现形式而问题产生各具特点的心理原因,制定不同的心理“药方”。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从不良状态中解脱出来,取得进步。比如有的学生易于冲动,说服他就特别需冷静理智,不要把场面搞得很僵以便他们平心静气听你说话;有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大大咧咧,对他就不可大而化之不痛不痒了,不妨说的重一点,以期引起他的重视;有的学生敏感多疑自尊心较强,我们就要在感情上多关心以感化、鼓励的形式循循善诱,使之心悦诚服。再如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是由于意志簿弱贪玩所至,有的是有特殊原因,有的是真不会的原因等等。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班主任要充分的了解被说服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了解学生的思想疙瘩在哪里?症结在何处?以便班主任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或找到开启犯错学生心锁的钥匙。否则的话你所说的只能是隔靴搔痒,敲敲边鼓而已,这样,就说不到点子上去,也就很难说服学生了。那班主任又如何了解学生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自己讲。我们要让学生自己讲即使讲的是错误的话,甚至是对你不恭的话也要让人家讲,而且讲的要彻底、要全面。他把话讲完了,心里到底有什么你才能开清楚,做起工作来才能有的放矢。等他把自己的“道理”讲清楚了。这时班主任才可以辩证的处理问题。只要人家有合理之处,我们就要予以承认和肯定,这样人家就会感到教师平易近人,通情达理,就会自愿与你讨论了,在这样的气氛下,班主任讲明道理让他们进行权衡比较。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你的意见,甚至在感情上更进一步。

说服的艺术篇2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实践体验,如果学生们认为自己的辅导员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那么,这位辅导员所说的话,所进行的沟通,多半也是事半功倍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具备人格魅力的辅导员,他说的话学生更愿意去听、去做。在学生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要利用好三个效应。

(1)用好“威信效应”。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数百双精致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那么,辅导员所引起学生注意的言语和举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或做人。如何获得威信?从外在来说,威信可以由你的职位带来。因为你是教授、是主任、是领导等,所以具有威信。威信的另外一个获得途径,便是道德修养、专业素养、树立榜样等内在的东西。因此,辅导员的威信除了建立在教学业务、职务上之外,更重要的是辅导员的人格品德能被学生所推崇和敬仰。如果说辅导员的业务、职务威信是影响学生的显性因素的话,那么辅导员的人格威信就是影响学生的隐性因素,也更为重要,但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2)用好“好感效应”。心理学家做过实验,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反应:我喜欢的人说的话,我听;我不喜欢的人说的话,我不听。所以,如果你是辅导员,那么首先你必须博得学生的好感。获得好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我们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时,可以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穿着得体、以礼待人,脸上保持诚恳的微笑;我们可以多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寻找与他们的共同点;我们可以与学生多接触,努力捕捉学生的情绪等。

(3)用好“自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新闻媒体上曾见到这样的报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宿管吴阿姨致辞毕业生,赢得了11次热烈的掌声。为何?因为这位阿姨,在学生眼中,已然成了他们的自己人。

二、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

(1)适当了解一些相关的实用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基础。例如笔者所接触到的PAC理论就是非常实用的一例。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的。PAC人际交往理论认为,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

(2)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我们还应注意自己语言沟通的效果。分析认为,影响语言沟通的效果因素,文字占8%,声调占38%,身体语言占55%。因此,同样一句“同学们好”,因你的声调、身体语言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中,除了斟酌好自己要表达的文字之外,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声调和身体语言方面的表达,以更好地衬托我们的诸如失望、关心、兴奋、神秘等等之类的情绪。

三、掌握心灵沟通的策略

关心:辅导员要要注意谈话的时机方式,要处处维护学生的形象,保护学生的利益,为学生着想,关键时刻能够替学生承担责任。只有切实关心了学生,学生才能与辅导员敞开心扉,无话不谈。

知心:这是交流的基本前提。辅导员要争取做好学生的“知心姐姐”“知心大哥”,学生的心事,你愿意听;学生的心愿,你愿意帮助其完成。

交心:辅导员要和学生平等互动,要学会换位思考,更要善于在某些时候放弃自己的观点、改变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与学生交心。

热心: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从事辅导员这一行业,就意味着学生的不论是从学业还是到就业,从吃住还是到恋爱,你都得热心关注,热情帮助。

信心:“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辅导员要对自己的学生保持信心,并且给予适当的心理暗示。如果你源源不断地给予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学生的那个目标最终实现了。

耐心:对于学生事务,辅导员要反复抓。有实验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少需要3周。这就需要辅导员拥有良好的耐心,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抓反复、反复抓,利用正确的规律,帮助学生改正。

四、增强说服劝导的艺术

(1)合理使用正反两种性质的材料。辅导员要结合谈话对象的态度、鉴别力、自己教育任务的见效时长等因素,来组织好正反面材料的运用。

(2)合理使用情绪因素和理智因素。同样,对于情绪因素和理智因素的运用,也同上述正反面材料一样,需要针对沟通教育对象文化程度的高低、教育任务的长短来合理组织,以达到理想的沟通教育效果。

说服的艺术篇3

插画艺术自古以来都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自然演变而来的,并且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推进,逐步的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随着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插画艺术在一些较高领域中也得到有效的应用,甚至插画艺术也被当作一种专业。而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有效运用能够进一步加强服装的多元化、时代性以及专业性,满足人们对服装设计的要求。

二、对插画艺术的认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插画艺术又可以称之为插图艺术,插画艺术属于我国古老设计形式中的一种。插画艺术最先是由于宗教观念传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随着后来印刷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插画艺术逐渐的向书籍、杂质以及报刊等方向发展,通过依附在这些印刷品上被大众所熟知。在现阶段中,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插画艺术逐渐的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比如广告行业、影视与游戏的美术设计等,插画艺术的运用为这些行业增添了强烈的视觉效果。插画艺术还有其自身独有的价值,通过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体现了插画艺术的商业价值。通常情况下,插画艺术具有画面优美的特点,其优美的画面能够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享受的盛宴,人们通过插画艺术能够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到插画艺术的魅力。插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手绘水彩、全电脑绘图以及手绘起稿等形式,有的通过系列形式呈现,有的则以单个的形式呈现。可以说,插画艺术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和应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插画艺术在服装文化变迁中的应用。

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服装文化的变迁方面,插画艺术能够有效的诠释人类服装文明的传统积淀以及文化内涵,将服装文化的内涵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时装插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时装插画与世界时装史是一同发展的。比如1672年的一种时尚类刊物中就通过插画的形式展示了当时法国女性的穿衣风格及方式。在这一时期,人们对服装的了解主要就是通过插画的方式,可以说插画承担着传播服装文化的作用。一直到了20世纪初,插画艺术已经逐步的成为服装杂志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现阶段中,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杂质插图或者设计效果图中,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或者广告设计师开始以此为根据寻找设计的灵感,这一时期的插画艺术主要是以人物为题材,通过插画艺术进一步增强对服装设计中人物形象的想象,最终促进了服装文化的发展以及创新。

(二)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形式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服装设计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服装的形式,而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加强插画艺术的应用能够形成一种设计灵感,从而设计出一种形式新颖的服装。在目前的服装设计中,插画艺术中的手绘插画、贴布绘画、刺绣绘画等表现技法都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既包括男装也包括女装。在进行这些服装的设计时,其服装造型、图案以及色彩等要素的选择都根据插画艺术进行了变形、重组、夸张以及归纳,通过插画艺术增加了服装设计师的灵感以及创新意识,扩展了服装设计形式的种类。除此之外,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进一步开拓思维,对服装设计时的比例、功能以及材料等要素进行合理的定位,满足人们对服装时尚性的要求,最大程度的体现服装的个性美,从而以此促进人们对服装的消费,实现我国服装事业的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说服的艺术篇4

关键词:京剧;传统服装;管理;单一性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029-01

京剧传统服装管理是京剧表演艺术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技术,主要为表演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类型剧目中人物的穿扮做技术处理。京剧传统服装处理各类人物的主要依据是辖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服装样式和不同色彩及纹样。当然更重要的是依靠服装管理技术操作人员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来完成。京剧传统服装伴随京剧表演艺术200多年的流长,从表演的唱、念、做、打以及生、旦、净、丑等行当的划分,形成了一套综合性的程式化形式。京剧传统服装在京剧艺术中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形式--类型化。舞台美术服装管理技术操作人员只是综合艺术中的一员,要完整体现舞台艺术的综合性,不但是需要服装管理技术操作,还需要化妆、盔箱等综合完成整个的人物造型,所以今天只站在京剧传统服装角度来讲它的单一性。

由于京剧传统服装在京剧艺术的整体中从属于表演,表演的艺术形式又决定了京剧传统服装的特征。又由于京剧艺术在二百余年的长时间里,经受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较为完整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它独有的特色。那么这种特色如何在服装管理上体现,使之于京剧艺术达到既综合整体又协调统一,首先要了解京剧表演的程式化特征。我们知道京剧表演的程式化,有唱的曲牌与板式、念白的规律、做工的抖锈、整冠、武打的程式如小快抢等等。既然是程式,在运用的时候就有她的一套规律,比如:元帅出征前的派兵遣将,它必须现有四员或者八员大将起霸,再是四个龙套站门,最后是元帅上场,通过简单阐述出兵的原因,元帅派兵遣将,发兵等等,这种程式它就是适用于各路元帅以及番将出征前的一种模式。诚然程式化是有它的局限性的,它缺乏创造性,遵守的是固有的模式,但在实践中其实并不是没有它的灵活性和可塑性。所以说,戏曲的程式是千百年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对社会生活高度的提炼和概括,是戏曲区别于其他舞台艺术品种的根本属性。如果对戏曲取消了程式,那么它的艺术性就会随之丧失。为此京剧传统服装要适应表演的程式化,就要运用现有的各种服装样式和各种不同的色彩及纹样,塑造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剧中人物。

中国京剧的另一个艺术特征就是京剧表演的虚拟性。从服装管理的角度来看,它的虚拟性,给传统京剧服装的管理带来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是谁也超越不了的,只能在这历经了千锤百炼的古老艺术中寻找共存道路,共同展示京剧艺术特征和京剧传统服装的特征。

京剧传统服装在京剧表演长期磨合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征,不分朝代:京剧传统服装本身所管辖的各种类型款式,属于样式化。同一件服装样式,它可以给不同历史人物穿着,上自上古下至明清,如殷纣王穿黄蟒,春秋姬穿黄蟒,唐王李世民也穿黄蟒。又如反映清朝的《洪母骂畴》中的洪承畴穿清式典型朝服,而北宋剧目《四郎探母》中的大国舅萧太后等则也穿清朝服饰。

说服的艺术篇5

一、酒店对客服务中存在的语言艺术的问题

1.话语不完整部分酒店员工在与顾客沟通时,因说“半截话”、“不完整的话”等原因造成顾客不愉快现象比比皆是。以下是某酒店发生的真实案例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某银行分行新上任的刘行长邀了几位同行朋友来到某店庆祝,服务员热情的把刘行长一行让进了雅间。由于室内温度较高,刘行长把厚重的大衣脱了下来,小于连忙接过大衣,微笑着对刘行长说:“先生,我给您挂起来吧。”刘行长一听皱了下眉头,然后笑者问:“你要把我挂哪啊?”小于一听,连忙解释道:“先生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帮您把衣服挂起来。”菜陆续上桌了,席间谈笑风生,大家都很高兴,客人们纷纷向刘行长祝贺。这时,小于见刘行长杯中的茶凉了,于是上前去取刘行长的茶杯,并微笑着说:“先生,我给您撤了吧!”“撤了?”今天这个日子听到这样的话语,刘行长心中很是别扭,“我刚上任,你就要把我撤了啊!”大家看着服务员,眼神中透露着不满。以上案例中,服务员接连两次简化服务用语,造成顾客的尴尬、误解和不满,极大地降低了酒店对客服务质量。2.不注重说话时机更多的酒店员工在说话时选择了不合适的时机,造成顾客极为不满。如某酒店餐厅服务中,在顾客提祝酒词时,服务员上完一道菜大声清晰地报了菜名,直接打断了提祝酒词客人的思路。不一会,服务员为顾客撤换骨碟,又来到了提祝酒词客人的身边,并说:“打扰您一下……”连续两次打扰客人,让客人没有了提祝酒词的心情。3.说话不婉转有些员工在说话时不够婉转。酒店服务中,应该竭尽全力满足顾客的合理要求,但若无法满足或者顾客的某些行为违反了酒店的规定,员工在与顾客沟通中不要直接向顾客说“不”。如顾客在酒店无烟区吸烟,服务员直接说:“您不能再这里吸烟”;顾客点的菜,餐厅不能做,服务员直接说“没有”等等这些不够婉转、太过直接的话都会给顾客带来不愉悦的心理感受。4.无声服务在与顾客沟通中的语言艺术方面,最可怕的不是以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而是无声服务,也就是说员工根本不开口对顾客说话。在遇到顾客时,不打招呼不问好;在打扰到顾客时,不说话不致歉等。这些行为会给顾客造成服务员高高在上不屑一顾、没有礼貌不尊重顾客的感觉,对酒店的影响极为不利。

二、提高酒店对客服务中语言艺术的对策

1.提高招聘门槛,把好入口关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时,不仅要强调普通话流利、语言表达顺畅等要求,更要在面试时设计一些能考察语言艺术基本功的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考查员工的语言艺术基础。同时还要加强在服务意识与工作态度方面的考查,将那些不屑或者不愿运用良好语言艺术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的员工及早拒之门外。2.加强语言艺术方面的培训酒店员工实际上之所以在与顾客沟通时存在这样那样的语言艺术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在于他们不会、不知道该如何如沟通,不懂得如何运用良好的语言艺术。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人员自身要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接下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语言艺术的培训要制度化、系统化、全面化,不仅要形成详细的培训材料,更要落实到员工入职后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不断加强、不断提高,不能走形式、敷衍了事。3.形成良好语言艺术氛围在酒店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制定过程中,要加强对语言运用艺术的重视。首先要酒店的领导层和管理层时时重视,才会形成“上行下效”、“上梁正了下梁也不歪”的效果,做到酒店全员人人重视语言艺术的运用、人人说话讲分寸、注重语言细节。形成良好的语言艺术氛围以后,每一位新进员工都会“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才会在对客服务中显得我们更加专业和标准。4.制定有效激励和奖惩措施为更好激励员工在对客服务中运用良好的语言艺术,酒店须出台和制定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措施,目的就是要做到“做与不做不一样、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让每一位能有效运用良好语言艺术的员工都能受到褒扬和奖励,让在该方面做得不够好的员工受到批评和惩罚。可以考虑设置“最佳服务语言艺术”奖、“金口才”奖等奖项,评选获奖员工作为学习模范,并颁发荣誉证书、发放奖金、作为职位晋升的参考因素,还可以让其在全酒店范围进行演讲、表演,并通过这种方式向员工传授语言沟通的技巧。

作者:陈金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

说服的艺术篇6

论文摘要:中国服饰艺术能够在世界时尚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树立本民族品牌,离不开中国历史大背景。“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没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服装是没有根的服装。中国传统艺术成为了服装设计中需要不断注入的既古老又新鲜的灵感血液。如何认识这一点,并准确的将博大的传统艺术精髓植入到现代服饰中。并有效结合成为整体,是我们将要研究的课题和任务。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人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我国古代的绎丝工艺,由于其工艺精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时间花费多,见效慢,其有些技艺在建国后慢慢消失,不过,这种技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现在的日本仍保留着从隋唐时期传人的“本绎丝”及“引金箔腰带”技艺。今天,这项在中国失传的技艺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辗转回到中国。这不由得我们不警醒—不要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在我们手中。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人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人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人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讲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满的内容居多,往往通过图案及图案的形式来完成。这是我们祖先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的将吉祥与图案结合在了一起,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情。

吉祥图案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意义,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五福(蝠)临门”等等。“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奋进、勇敢、尊贵与威武。这些吉祥图案以其寓意被用于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不论是雕刻还是瓷器装饰,不论是剪纸还是染织,千百年来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设计师们表现的法宝之一,新锐设计师祁刚为影星高圆圆精心设计的“喜上眉梢”惊艳戛纳,以民族传统吉祥图案传递着特有的中国文化。

2.图案植人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文化从开始就认识并强调纹饰的作用。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经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中,将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设计手段,传统图案在服饰中的巧妙植人,成为时尚与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传统图案在植人服装设计中时,要注重图案与服装结合的形式美感,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与材料以及工艺的关系,这样才能将传统图案与服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诊释。

在具体的图案植人时,首先要考虑到地域性、时代性,才能在选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做到严谨、准确,有特色;其次要考虑到传统图案的创新,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试验性创作,得到新的启发,获得创新灵感,给古老的艺术注人新的生命与活力。

3.色彩的植人形式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确立了自己的色彩结构。形成了属于中国人特有的色彩喜好。在传统艺术中,像“青花瓷”、“唐三彩”等以色彩命名的艺术形式比比皆是。传统镀金工艺中的“婆金”、“描金”,妇女妆容中的“花黄”,纺织工艺中的“撒花”等在引发后人无限遐想的同时,也为我们揭示古人对色彩的种种喜好,甚至今天国际上以“中国红”这一对红色的命名来显示中国人对这以色彩的偏爱。

说服的艺术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创新;服装设计;植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人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我国古代的绎丝工艺,由于其工艺精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时间花费多,见效慢,其有些技艺在建国后慢慢消失,不过,这种技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现在的日本仍保留着从隋唐时期传人的“本绎丝”及“引金箔腰带”技艺。今天,这项在中国失传的技艺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辗转回到中国。这不由得我们不警醒—不要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在我们手中。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人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人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人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讲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满的内容居多,往往通过图案及图案的形式来完成。这是我们祖先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的将吉祥与图案结合在了一起,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情。

吉祥图案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意义,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五福(蝠)临门”等等。“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奋进、勇敢、尊贵与威武。这些吉祥图案以其寓意被用于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不论是雕刻还是瓷器装饰,不论是剪纸还是染织,千百年来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设计师们表现的法宝之一,新锐设计师祁刚为影星高圆圆精心设计的“喜上眉梢”惊艳戛纳,以民族传统吉祥图案传递着特有的中国文化。

2.图案植人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文化从开始就认识并强调纹饰的作用。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经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中,将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设计手段,传统图案在服饰中的巧妙植人,成为时尚与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传统图案在植人服装设计中时,要注重图案与服装结合的形式美感,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与材料以及工艺的关系,这样才能将传统图案与服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诊释。

在具体的图案植人时,首先要考虑到地域性、时代性,才能在选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做到严谨、准确,有特色;其次要考虑到传统图案的创新,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试验性创作,得到新的启发,获得创新灵感,给古老的艺术注人新的生命与活力。

3.色彩的植人形式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确立了自己的色彩结构。形成了属于中国人特有的色彩喜好。在传统艺术中,像“青花瓷”、“唐三彩”等以色彩命名的艺术形式比比皆是。传统镀金工艺中的“婆金”、“描金”,妇女妆容中的“花黄”,纺织工艺中的“撒花”等在引发后人无限遐想的同时,也为我们揭示古人对色彩的种种喜好,甚至今天国际上以“中国红”这一对红色的命名来显示中国人对这以色彩的偏爱。

说服的艺术篇8

电影艺术的发展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却很是惊人,尤其是现代电影艺术,3d技术的诞生为电影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加之现代服装设计完美地将时尚符号注入电影,电影艺术就成为大众必须的奢侈追求和艺术享受,对于现代电影迅猛发展,我们同时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现在过亿票房的电影层出不穷,影视公司争先上市,原因就是人们的消费观念在改变,人们的审美在改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在改变。电影艺术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同时也在感知美,体验美,不管是电影中的古代服饰还是现代服饰、民族服饰还是个性服饰,电影的服饰艺术对电影的拍摄效果有着本文由收集整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电影艺术的拍摄过程中,导演会精心安排各种场景的布置和人物的服饰等,通过对整体画面的构成来决定服饰的颜色,通过电影表现的年代决定服饰的样式,通过人物主角和配角来决定服饰的新旧和款式,最终把各种元素都考虑进来,就复原了当时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情,形成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一、电影艺术中服饰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电影艺术中,服饰的品种和样式有很多种,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和使用价值,服装可以按照人物的年龄、性别、主次、古今、流行、时尚、中外、民族和身份等类别来进行分类,电影在彰显主题的时候,参与表现的人物根据电影剧本的内容来定服装的样式和颜色。在中国古装剧中,长袍和衣裙是服饰的重点,近代电影中的服饰变为旗袍和西装等,现代电影中的服装的形式感较为灵活。不管按照什么样的分类标准,电影中的服饰必须按照情节所处的时代、民族风情、地域特征来进行设计,比如说张艺谋导演所拍摄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所表现的人物特征、家庭环境和服饰都十分匹配,堪称当时故事情节和画面表现结合最完美的一部电影,当然里面服饰的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有刚刚上映的电影作品《黄金大劫案》,虽然表现的是带有喜剧味道的片子,可是电影里面主人公——小东北,从一个小混混到民族抗战英雄角色的转变,期间他服饰的变换有好几种,也正是这些细微的变化,反映出电影中人物心理的不断变化,对理想、爱情和真理的追求,才使得这部电影更加耐人寻味。在电影中,不管剧情是表现古代的、现代的、未来的还是穿越的,也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需要完美的服饰设计来衬托,离开服饰文化,电影就是没有装裱的中国画,俗语“三分画,七分裱”,因为一张好画要想让它有价值体现,必须有好的装裱来衬托,所以电影艺术离不开服饰文化,服饰文化能使电影艺术更加完美。

二、电影中服饰艺术的视觉传达

在电影的艺术长河中,电影服饰艺术也为广大观众带来了欣喜和追捧,同时也引领了时尚,往往社会潮流的兴起,大都离不开传媒的力量,当代电影的迅速崛起为这个时代的服装潮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人们开始追捧电影明星,所谓的追星族,他们开始喜欢并传诵明星的口头禅并成为流行语,喜欢他们穿的服装而争相追捧,并使这些服装成为当年最为流行的服装。人们就是通过这些视觉传达来感受艺术并体验艺术,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中,女主角穿的“脚蹬裤”,男主角穿的“喇叭裤”等在社会上流行甚广,在广大城市和农村普及,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这就说明了电影可以直接地把时尚和潮流传达给观众,观众通过视觉感受进行审美体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电影中明星的角色是可以不断转换的,可是他所处的电影环境是不一样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服装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完美的服装设计会使电影更加生动逼真,让观众身临其境,浮想联翩,足见服饰设计对于电影的重要性。

电影服装设计是靠视觉传达来吸引观众、感动观众的。譬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华丽的服饰尽显皇室的尊严,人物的尊贵,加上整部电影画面的色彩都是那么艳丽,在电影院里的大屏幕上,人们在观看电影时,无不为华丽的色彩所倾倒,金黄色的菊花和鲜红的宫殿,金色锦袍和特殊装扮的皇宫内人,每个展示的画面镜头都是经典。还有电影《山楂树之恋》中,乡村的自然,山水秀丽的美景,那个年代的服饰和传统的人物个性,把人们一下子就带入到了回忆年代,两位主人公衣着自然纯朴,懵懂而又纯洁的爱情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美轮美奂。近来我们又重温了电影《泰坦尼克号》,这次是3d版的,通过对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重新制作,是我们继《阿凡达》之后看到的第二部最有震撼力的3d电影了,电影中杰克的真诚和聪明,露丝的活泼与叛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相继展开等一系列情节,又一次地展现出来,这次观众就像是身临其境,所带来的视觉传达更是逼真和震撼,里面露丝作为贵族的代表所穿的服饰十分讲究,为了保持身材把衣服收缩得格外紧身,让露丝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华丽的衣服让露丝显得格外高贵,相比之下,住在三等舱的杰克,衣着随便,土里土气。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贵族的势力和权力,穷人的社会状态,通过着装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也是传递给观众一个信号,所谓门当户对、贫富差别之类的世俗认知,为接下来的故事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埋下了伏笔。这也是服饰艺术中视觉传达的魅力所在。

显而易见,在电影艺术中,服饰是人物形象特征的载体,是认知人物个性特征的前提,也是塑造人物角色的重要依据。服饰艺术在电影中传达的是一种视觉感受,无需语言文字表达,它的感染力和形象性为影片的真实性奠定了基础,为电影艺术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电影艺术中服饰色彩的重要性

服饰色彩是电影作品中画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中,不仅要有合理的环境色彩来衬托,更重要的是人物自身的服饰色彩,在画面中,可以根据近景和远景的不同来选择衣服的颜色搭配,比如说,在冷色调中,一位漂亮的姑娘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上玩耍,这时若是远景,应该设计绿色的补色,红颜色服饰来衬托,这样会显得对比明显,“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这个道理。若是近景则可以随意地安排和设计衣服的颜色,因为人的皮肤和头发已经能和环境的颜色区分开了,就不用刻意改变人物的服装颜色。在电影中,颜色也可以表现喜怒哀乐,传达情感和信息,色彩的各种搭配还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都是服饰色彩在电影中的魅力所在。

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度是取决于主观性的,也是生理学的学科证明。电影作品能否感染观众是电影艺术家们共同的心愿,而色彩恰恰是展示电影艺术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感染观众情绪的造型因素。电影中的色彩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因为它需要周围各种环境的衬托,甚至是人为的造景,例如,电影《画壁》,主人公是邓超饰演的朱孝廉,孙俪饰演的芍药,闫妮饰演的姑姑等,每个人在戏中都有很强的个性特征,着装也不一样,朱孝廉等三人误入万花林,景色是那么美丽,蔚蓝的天空、雄伟的建筑,里面的百花仙子着装都是异常漂亮,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面的构成也是不断变化,她们所穿服饰的色彩非常艳丽,搭配比较完美,比如说,芍药穿的衣服就大致与芍药花的颜色接近,后面还有牡丹、翠竹、百合、丁香、云梅、雪莲和海棠等,她们的服饰颜色也是与她们名字的花名一致的,剧中三个凡间男子的到来,也彻底打乱了万花林的“秩序”,男人迷失在梦幻仙境里,人性即将受到考验;欲望、贪念、爱恨,引发了一场仙界战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各位仙子的服饰五彩斑斓,服装款式新颖独特,可以说,电影《画壁》是把服饰色彩的艺术与电影画面构成结合最完美的一部电影。

四、服饰艺术在电影作品中的审美期待

电影艺术本身就是视听觉艺术,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无声电影到今天的3d、4d电影,人们对审美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制作电影的技术也是发展迅速,虽然现在卫星电视非常发达,各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也在争先创优,电影频道的影片不断更新,网络影院推陈出新,手机电影技术也在进步,可是,人们仍然喜欢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因为小屏幕、小环境达不到人们对电影作品的审美期待和要求,在电影院里人们能够充分感受电影震撼的视听效果,比如说,电影人物的着装打扮、服饰的颜色等都能够充分展现出来,受众能够感受到服饰艺术的魅力所在,这是靠视觉来解读电影的。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文化品位被影像或图片所占据,视觉感受和审美期待对现代的人们来说变得如此重要,视觉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当今潮流,当今电影也成为引领时尚、传递信息、感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电影艺术作为视觉媒体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电影中的服饰艺术也同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追求和质量。

说服的艺术篇9

关键词:艺术哲学;服装品牌;广告

一、艺术哲学

关于艺术哲学,研究者对其所界定的概念不一,不过从总的意思来看又有着统一的“说法”。罗素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者民族,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哲学。这话说得很深刻,每一个伟大的文明背后都有伟大的哲学存在。哲学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生命力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没有哲学的民族是注定不会有远大前途的。

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哲学是艺术的根本思维基础,艺术较之哲学具有更广阔的表现手段和方式,所以,哲学意识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审美趣味,而艺术形式反过来又影响着哲学的发展。而在于哲学借助于文字语言为中介,艺术则不完全是这样。哲学的陈述不外乎一系列文字语言符号的变换过程,所用语言不明确就意味着推理的模糊和松散。通过文字语言的中介,哲学力求使情感概念化、明确化,于是情感在哲学中变成了思想,感性动力在哲学中凝固为理性结构,但艺术则不一定要依赖文字语言这个中介。

哲学通过艺术的手段展示,就有动人心魄的吸引力;艺术包含强烈的哲学反思,自会增添绚丽悠长的光彩。

二、服装品牌与广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善。“穿衣只为生理需求”的时代早已过去,服装消费已上升为精神文化价值的消费。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而言,本着创百年品牌姿态的服装企业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服装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新时代的发展使服装企业以服装产品的功用为主要卖点的现象已经“过时”。服装品牌的广告作为一种长期被企业青睐的宣传方式一直没被冷落。新的服装现代广告已是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现代人在购买服装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那些有广告、有品牌的产品,感觉这些产品比较可靠,有保障,甚至可言穿衣穿的是一种品味。

服装品牌广告的主要作用在于传达品牌文化价值和品牌形象,通常出现在时尚杂志、影视媒体以及户外广告等载体上,色彩丰富,制作精良,视觉表现力强。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服装品牌广告在数量、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服装品牌广告基调必须与服装品牌理念相协调,为了清晰地传达特定的品牌理念,一方面需在广告中突出品牌标志和广告语,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广告色彩特征。其中广告色彩应用中首先需要巧妙地强调标准色,可以在图像中占据相对固定的位置和比例,并且在一段时期内,广告画面主体及背景的色彩关系可以具有固定特征,与其竞争品牌保持一定差异。

三、关于服装品牌广告的艺术哲学思考

丹纳是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他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两大理论:一是“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说;二是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前者强调了三元素对文学艺术的决定性影响,后者则强调了艺术批评的客观性。

他以艺术发展史实为依据,强调了种族、环境、时代等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并认为在三个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

品牌是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特别是进入商品经济以后,服装品牌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服装企业主开始打品牌之战以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其中服装品牌广告就是最重要的品牌文化宣传方式之一。服装品牌是因消费者而存在的,所以广告也是面向消费者的。服装品牌广告的文化传达方式同时是受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影响的。从有关于东西方或国内外广告的比较研究来看,因创作主体不同即民族不同,服装广告所表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显著的差别。西方的服装广告偏重于用视觉冲击力来达到宣传文化的效果,比较侧重于直观性的表达。我国的广告偏重于利用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比较侧重意境的表现方式。在时代方面,相对同一个国家而言,广告的文化宣传有从服装的功用到服装审美以及服装所代表的精神价值的趋势,到现在注重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的广告已经越来越受到服装消费者的认同。所以不论是从时代的角度还是从环境的角度,服装品牌广告的发展还是与服装消费者这一服装品牌广告外在的环境核心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可以说服装品牌广告各方面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服装消费者为准绳的。

同时丹纳还认为,艺术批评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有着自己的客观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他提出来的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若将丹纳的三个尺度与服装品牌广告结合理解,那么这三个尺度应该是服装品牌广告表现服装或服装品牌文化特征的重要程度、服装品牌广告所具有的有益程度、服装品牌广告效果的集中程度。需要首先理解他的“特征”概念。在丹纳看来,艺术家因突出主要的特征要删去那些遮掩到主要特征的东西,重点表现的是具有主要特征的东西。因而,服装品牌广告的目的是要表现服装品牌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来宣传品牌的重要的观念,就是要与其他的服装品牌相区别以让消费目标群长期记住并接受。

“特征重要的程度”在丹纳看来,最稳固、最接近本质的东西,则是种族的特征,因为种族这一因素深刻而持久。所以,深刻而持久的特征对于作品的价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服装品牌广告这一方面来言,广告要有个整体的突出特征,广告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为这个主旋律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这个突出特征又受到广告主要宣传对象的制约,服装品牌广告设计师在设计广告前所做的第一步并且必须要做的是要了解广告受众的文化背景、爱好、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正如丹纳所说,种族特征是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换句话说,服装品牌广告的文化特征的确定是定位于消费者的,正是消费者消费文化状态的一种外在表现。

“特征有益的程度”则是指艺术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用丹纳的话说,就是艺术价值在于,别的方面都相等的话,表现有益的特征的作品必然高于表现有害的特征的作品。服装品牌广告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传达的文化在得到目标消费群认同的同时又有着引导作用。一般而言,好的广告不仅让目标消费群乐意接受,还要引导受众的价值观审美观向好的方向发展,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艺术作品各个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现特征的程度。因为只有把元素所有的效果集中的时候,特征的形象才格外显著。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效果的集中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风格三者之间要保持平衡、和谐配置。服装品牌广告是展示服装品牌理念的一种宣传方式。所涉及的人物、情节以及所表现的风

格必须与服装品牌的文化相一致,而且三者又要相互和谐统一来共同塑造服装品牌的鲜明形象。

随着一些经济的高速发展,服装供应日趋丰富,国际贸易交流日益活跃。消费者对忠于服装的品牌形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面对当下服装消费品特别是高级奢侈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服装品牌企业一直将服装品牌形象广告宣传作为向消费者展示品牌形象以达到刺激消费为目的的主要手段。这样,企业的文化渗入消费者的心目中,出现了有关“服装品牌个性形象”的说法。

四、结语

丹纳关于艺术哲学的阐述使我对服装品牌广告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他的艺术哲学观念中可以总结出服装品牌广告分为三个元素,即服装品牌目标消费群、目标消费群所处的时代以及目标消费群的审美大环境。从这可以看出,服装品牌广告只是品牌文化的一种宣传方式,是为服装品牌服务的,关于它方方面面的定位是与目标消费群密切联系的。同时评价服装品牌广告的标准在一定程度而言又是客观的,即以品牌文化为基础的服装品牌广告是否具有鲜明突出的特征,是否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以及是否能使自身内部的人物、情节、风格有效和谐统一起来。

从丹纳的理论阐述中明显得出什么样的艺术品才是好的,所以同时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服装品牌广告是成功的。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服装品牌广告必须具有鲜明突出的特征也就是说广告的内容风格必须得到目标消费群的关注和认可,社会效应是好的,利于服装的销售和服装品牌文化理念的正面传播。服装品牌广告的宣传效果能够提升目标消费群的素质水平已达到社会的进步。服装品牌广告自身的各个元素必须和谐统一以共同实现广告宣传的效果。

说服的艺术篇10

关键词:艺术哲学;服装品牌;广告

一、艺术哲学

关于艺术哲学,研究者对其所界定的概念不一,不过从总的意思来看又有着统一的“说法”。罗素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者民族,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哲学。这话说得很深刻,每一个伟大的文明背后都有伟大的哲学存在。哲学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生命力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没有哲学的民族是注定不会有远大前途的。

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哲学是艺术的根本思维基础,艺术较之哲学具有更广阔的表现手段和方式,所以,哲学意识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审美趣味,而艺术形式反过来又影响着哲学的发展。而在于哲学借助于文字语言为中介,艺术则不完全是这样。哲学的陈述不外乎一系列文字语言符号的变换过程,所用语言不明确就意味着推理的模糊和松散。通过文字语言的中介,哲学力求使情感概念化、明确化,于是情感在哲学中变成了思想,感性动力在哲学中凝固为理性结构,但艺术则不一定要依赖文字语言这个中介。

哲学通过艺术的手段展示,就有动人心魄的吸引力;艺术包含强烈的哲学反思,自会增添绚丽悠长的光彩。

二、服装品牌与广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善。“穿衣只为生理需求”的时代早已过去,服装消费已上升为精神文化价值的消费。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而言,本着创百年品牌姿态的服装企业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服装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新时代的发展使服装企业以服装产品的功用为主要卖点的现象已经“过时”。服装品牌的广告作为一种长期被企业青睐的宣传方式一直没被冷落。新的服装现代广告已是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现代人在购买服装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那些有广告、有品牌的产品,感觉这些产品比较可靠,有保障,甚至可言穿衣穿的是一种品味。

服装品牌广告的主要作用在于传达品牌文化价值和品牌形象,通常出现在时尚杂志、影视媒体以及户外广告等载体上,色彩丰富,制作精良,视觉表现力强。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服装品牌广告在数量、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服装品牌广告基调必须与服装品牌理念相协调,为了清晰地传达特定的品牌理念,一方面需在广告中突出品牌标志和广告语,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广告色彩特征。其中广告色彩应用中首先需要巧妙地强调标准色,可以在图像中占据相对固定的位置和比例,并且在一段时期内,广告画面主体及背景的色彩关系可以具有固定特征,与其竞争品牌保持一定差异。

三、关于服装品牌广告的艺术哲学思考

丹纳是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他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两大理论:一是“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说;二是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前者强调了三元素对文学艺术的决定性影响,后者则强调了艺术批评的客观性。

他以艺术发展史实为依据,强调了种族、环境、时代等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并认为在三个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

品牌是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特别是进入商品经济以后,服装品牌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服装企业主开始打品牌之战以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其中服装品牌广告就是最重要的品牌文化宣传方式之一。服装品牌是因消费者而存在的,所以广告也是面向消费者的。服装品牌广告的文化传达方式同时是受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影响的。从有关于东西方或国内外广告的比较研究来看,因创作主体不同即民族不同,服装广告所表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显著的差别。西方的服装广告偏重于用视觉冲击力来达到宣传文化的效果,比较侧重于直观性的表达。我国的广告偏重于利用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比较侧重意境的表现方式。在时代方面,相对同一个国家而言,广告的文化宣传有从服装的功用到服装审美以及服装所代表的精神价值的趋势,到现在注重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的广告已经越来越受到服装消费者的认同。所以不论是从时代的角度还是从环境的角度,服装品牌广告的发展还是与服装消费者这一服装品牌广告外在的环境核心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可以说服装品牌广告各方面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服装消费者为准绳的。

同时丹纳还认为,艺术批评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有着自己的客观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他提出来的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若将丹纳的三个尺度与服装品牌广告结合理解,那么这三个尺度应该是服装品牌广告表现服装或服装品牌文化特征的重要程度、服装品牌广告所具有的有益程度、服装品牌广告效果的集中程度。需要首先理解他的“特征”概念。在丹纳看来,艺术家因突出主要的特征要删去那些遮掩到主要特征的东西,重点表现的是具有主要特征的东西。因而,服装品牌广告的目的是要表现服装品牌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来宣传品牌的重要的观念,就是要与其他的服装品牌相区别以让消费目标群长期记住并接受。

“特征重要的程度”在丹纳看来,最稳固、最接近本质的东西,则是种族的特征,因为种族这一因素深刻而持久。所以,深刻而持久的特征对于作品的价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服装品牌广告这一方面来言,广告要有个整体的突出特征,广告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为这个主旋律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这个突出特征又受到广告主要宣传对象的制约,服装品牌广告设计师在设计广告前所做的第一步并且必须要做的是要了解广告受众的文化背景、爱好、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正如丹纳所说,种族特征是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换句话说,服装品牌广告的文化特征的确定是定位于消费者的,正是消费者消费文化状态的一种外在表现。

“特征有益的程度”则是指艺术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用丹纳的话说,就是艺术价值在于,别的方面都相等的话,表现有益的特征的作品必然高于表现有害的特征的作品。服装品牌广告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传达的文化在得到目标消费群认同的同时又有着引导作用。一般而言,好的广告不仅让目标消费群乐意接受,还要引导受众的价值观审美观向好的方向发展,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艺术作品各个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现特征的程度。因为只有把元素所有的效果集中的时候,特征的形象才格外显著。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效果的集中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风格三者之间要保持平衡、和谐配置。服装品牌广告是展示服装品牌理念的一种宣传方式。所涉及的人物、情节以及所表现的风

格必须与服装品牌的文化相一致,而且三者又要相互和谐统一来共同塑造服装品牌的鲜明形象。

随着一些经济的高速发展,服装供应日趋丰富,国际贸易交流日益活跃。消费者对忠于服装的品牌形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面对当下服装消费品特别是高级奢侈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服装品牌企业一直将服装品牌形象广告宣传作为向消费者展示品牌形象以达到刺激消费为目的的主要手段。这样,企业的文化渗入消费者的心目中,出现了有关“服装品牌个性形象”的说法。

四、结语

丹纳关于艺术哲学的阐述使我对服装品牌广告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他的艺术哲学观念中可以总结出服装品牌广告分为三个元素,即服装品牌目标消费群、目标消费群所处的时代以及目标消费群的审美大环境。从这可以看出,服装品牌广告只是品牌文化的一种宣传方式,是为服装品牌服务的,关于它方方面面的定位是与目标消费群密切联系的。同时评价服装品牌广告的标准在一定程度而言又是客观的,即以品牌文化为基础的服装品牌广告是否具有鲜明突出的特征,是否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以及是否能使自身内部的人物、情节、风格有效和谐统一起来。

从丹纳的理论阐述中明显得出什么样的艺术品才是好的,所以同时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服装品牌广告是成功的。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服装品牌广告必须具有鲜明突出的特征也就是说广告的内容风格必须得到目标消费群的关注和认可,社会效应是好的,利于服装的销售和服装品牌文化理念的正面传播。服装品牌广告的宣传效果能够提升目标消费群的素质水平已达到社会的进步。服装品牌广告自身的各个元素必须和谐统一以共同实现广告宣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