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9:19:37

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范文篇1

论文摘要:近年来,各级法院在执行工作者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以缓解“执行难”,在这些努力中,说服教育的原则保持着重要的位置,几乎能够说,说服教育是法院针对“执行难”而采取的种种对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首先,一般而论,说服教育比起其他执行措施来更容易节省法院或具体办案人员的资源或成本,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序上弥补法院执行力量的不足。

这不仅因为成功的说服教育能够减轻乃至免除采取其他执行措施的负担,而且更体现在说服教育方法广泛的替代性上。在其他所有的执行措施都无效或无法采取的情形下,常常仍存在着做说服教育工作的余地,而且有时也能够取一定成效。

其次,在法院针对种种验证以执行又似乎不宜中止或终结执行的复杂情况而采取的各种对策中,说服教育都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这些对策或措施既包括“以物抵债”、“劳务抵债”等灵活的清偿方式,也包括在执行的期限、金额、方式、主体等方面的种种变通做法,而有名的所谓“放水养鱼”更是这种种灵活方式及变通做法的综合运用。

说服教育在法院克服“执行难”问题的种种努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决不是偶然的。作为转型期特殊的法律现象,“执行难”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功能相当有限的法律程序直接面对过于复杂的社会现实,不得不处理远超过其制度容量的问题而引起的制度扭曲或制度紧张。

我国强制执行程序功能的有限性不仅体现在需要强制执行的案件负担过重、执行组织等内部关系并未理顺等问题所造成的“绝对力量不足”,更集中地表现为转型期制度总体供应不足所导致的“相对力量不足”,如果存在较完备健全的担保、银行存款及证券的记名、不动产登记、公证、拍卖等制度,则不动产及担保债权、存款及证券等财产的执行能够通过法定程序简单地完成,强制执行的措施将有可能像许多国家那样,主要集中在动产的扣押和拍卖上。这样,事情就会单纯得多。恐怕这也是尽管不少国家的强制执行成功率相当低,却并不认为存在“执行难”问题的原因之一。

此外,尤其就经营性组织而言,目前我国的强制执行实际上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应该由破产制度来解决的问题。

由于上述制度以及其他类似的制度缺乏或者不健全,同时也由于制度间的专业化分工不发达或制度间关系没有理顺,需要运用不同的原理、不同的法律技术来解决的许多问题都集中到强制执行领域,使得这个制度不堪重负而验证以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说服教育原则的作用在于,通过加强法院裁量的因素和引入当事人同意的契机以减轻执行制度的负担,它使过大或过于复杂的问题也有可能在强制执行的范畴内得到处理,从而加大了制度的容量,在一定程序上弥补了其他制度的不足。说服教育不仅在通过获得当事人同意而满足程序的正当性要求这方面必不可少,而且在运用得好的时候确实能够解决问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作为确实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制度供应不足的整体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之前,从强制执行取消作为原则的说服教育看来是不可行或者是不可取的。

“说服教育也强制相结合”被视为执行程序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整个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要用国家的法律,对当事人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服教育义务人遵守法律,自觉履行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只有在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方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从教育入手,以强制作保证,将二者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执行工作的一项原则,这项原则要求执行人员自始至终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又要适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时,首先要立足于说服教育提高当事人的思想认识与法律意见,促使其自动履行法律文书中所确定的义务。但是,没有强制执行作后盾,说服教育就不易奏效,就无法保证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针对执行义务人,以发动强制措施的可能性为后盾,先作思想工作,进行法制宣传,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这些工作无效才采取强制措施。这样,说服教育可以贯穿整个执行过程,与强制措施相伴或交替使用,以确保法律文书元宝的义务最终得到实际履行。

强制性是执行工作的特点,《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各种强制措施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各种生效法律文书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执行。公务员之家:

说服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说服教育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一环,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众多人才。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逐渐呈现。在对中职学生的管理中,说服教育占据了重要地位。说服教育属于一种柔性教育,通过进行语言上的沟通与交流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说服教育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友好、和谐的相处模式,能帮助学生何和老师建立更融洽的师生关系,并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中职教育应当重视对学生的说服教育,并不断探求新方法和新思路,进一步发展说服教育。

一、说服教育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说服教育是一种十分人性化的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友善和尊重,同时也能提高老师的教育效果。目前,说服教育已经成为中职教育甚至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的重要教育方式,接下来,文章将围绕说服教育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展开论述。

1.说服教育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说服教育主要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实现。说服教育不同于落后的、已经被禁止的体罚教育,体罚教育是违背教学宗旨的,而且体罚教育会恶化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说服教育不同,说服教育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当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老师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开导,用温和的态度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并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也很乐于对老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服教育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2.说服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采用说服教育,就意味着当学生犯错时,老师不再动辄打骂,而是静下心来,与学生耐心沟通。老师通过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来感化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教育模式,宽容而充满爱,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反省,而且能逐渐让学生也学会将心比心,用宽容和友爱之心面对他人,用温和的方式待人处事,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使得学生终身受益。

3.说服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说服教育具有更好的教育和管理效果。通过说服教育,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可以促进师生在学习中的交流与配合。说服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使得学生会更愿意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由于学生更愿意为老师着想,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就更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配合老师,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帮助老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在中职学生管理中有效开展说服教育的方法

当前,中职老师在开展说服教育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服教育的内容没有新意,总是重复套话,使得学生很难用心听进去;还有说服教育的形式没有新意,使得学生心生厌烦,从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学校和老师应当努力采取措施,寻找开展说服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求提高说服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效果。

1.老师应当通过真实事例开展说服教育

当前,很多老师开展说服教育一般仅仅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老师试图通过向学生灌输理论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和检讨,但是,这种说教的方式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学生一般会产生抵触情绪,很难发自内心地承认错误,因此,也就不会积极进行改正,最终导致管理效果较差。为了提高说服教育的教学效果,老师应当放弃单纯的说教式教育,而应当通过真实事例来开展说服教育。通过真实的事例来让学生明白一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更具有说服力。但是,老师要确保在说服教育中所列举事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只有真实的事例才能有效提高说服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老师应当通过参加学生活动开展说服教育

当前,为了提高说服教育的教育效果,老师开展说服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老师仅仅在课堂上开展说服教育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老师除了在课堂上开展说服教育,还应当通过参加学生活动来开展说服教育。老师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开展说服教育不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还能有效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师生之间建立友好、和谐的亦师亦友的关系。

3.老师应当与时俱进,开展网络说服教育

当前社会是网络比较发达的社会,中职学生作为年轻人更乐意与人在网络中沟通交流。老师为了提高说服教育的效果,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多对学生开展网络说服教育。比如,老师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关注学生的动态,对学生的动态进行适时的评论,通过一些简单的评论或是直接与学生在网络聊天软件上聊天来适时地开展说服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使得学生更乐于接受,从而提高说服教育的教育效果。在说服教育中,老师应当多列举真实事例,提高说服力。同时,老师还应当多在学生活动中开展说服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落实教育工作。另外,老师还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用学生更喜欢的交流方式,开展网络说服教育。相信在老师的努力下,说服教育一定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魏杰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栗辉.中职学生管理中的“说”服教育[J].数位时尚(下半月),2014,(3):21‐21,22.

[2]胡佳.中职学生管理中的“说”服教育[J].科技展望,2015,(8):161‐162.

说服教育范文篇3

论文摘要:近年来,各级法院在执行工作者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以缓解“执行难”,在这些努力中,说服教育的原则保持着重要的位置,几乎能够说,说服教育是法院针对“执行难”而采取的种种对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首先,一般而论,说服教育比起其他执行措施来更容易节省法院或具体办案人员的资源或成本。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序上弥补法院执行力量的不足。这不仅因为成功的说服教育能够减轻乃至免除采取其他执行措施的负担,而且更体现在说服教育方法广泛的替代性上。在其他所有的执行措施都无效或无法采取的情形下,常常仍存在着做说服教育工作的余地,而且有时也能够取一定成效。

其次,在法院针对种种验证以执行又似乎不宜中止或终结执行的复杂情况而采取的各种对策中。说服教育都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这些对策或措施既包括“以物抵债”、“劳务抵债”等灵活的清偿方式,也包括在执行的期限、金额、方式、主体等方面的种种变通做法,而有名的所谓“放水养鱼”更是这种种灵活方式及变通做法的综合运用。

说服教育在法院克服“执行难”问题的种种努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决不是偶然的。作为转型期特殊的法律现象,“执行难”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功能相当有限的法律程序直接面对过于复杂的社会现实,不得不处理远超过其制度容量的问题而引起的制度扭曲或制度紧张。

我国强制执行程序功能的有限性不仅体现在需要强制执行的案件负担过重、执行组织等内部关系并未理顺等问题所造成的“绝对力量不足”,更集中地表现为转型期制度总体供应不足所导致的“相对力量不足”,如果存在较完备健全的担保、银行存款及证券的记名、不动产登记、公证、拍卖等制度,则不动产及担保债权、存款及证券等财产的执行能够通过法定程序简单地完成,强制执行的措施将有可能像许多国家那样,主要集中在动产的扣押和拍卖上。这样,事情就会单纯得多。恐怕这也是尽管不少国家的强制执行成功率相当低,却并不认为存在“执行难”问题的原因之一。

此外,尤其就经营性组织而言,目前我国的强制执行实际上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应该由破产制度来解决的问题。由于上述制度以及其他类似的制度缺乏或者不健全,同时也由于制度间的专业化分工不发达或制度间关系没有理顺,需要运用不同的原理、不同的法律技术来解决的许多问题都集中到强制执行领域,使得这个制度不堪重负而验证以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说服教育原则的作用在于,通过加强法院裁量的因素和引入当事人同意的契机以减轻执行制度的负担,它使过大或过于复杂的问题也有可能在强制执行的范畴内得到处理,从而加大了制度的容量,在一定程序上弥补了其他制度的不足。说服教育不仅在通过获得当事人同意而满足程序的正当性要求这方面必不可少,而且在运用得好的时候确实能够解决问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作为确实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制度供应不足的整体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之前,从强制执行取消作为原则的说服教育看来是不可行或者是不可取的。

“说服教育也强制相结合”被视为执行程序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整个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要用国家的法律,对当事人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服教育义务人遵守法律,自觉履行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只有在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方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从教育入手,以强制作保证,将二者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执行工作的一项原则,这项原则要求执行人员自始至终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又要适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时,首先要立足于说服教育提高当事人的思想认识与法律意见,促使其自动履行法律文书中所确定的义务。但是,没有强制执行作后盾,说服教育就不易奏效,就无法保证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针对执行义务人,以发动强制措施的可能性为后盾,先作思想工作,进行法制宣传,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这些工作无效才采取强制措施。这样,说服教育可以贯穿整个执行过程,与强制措施相伴或交替使用,以确保法律文书元宝的义务最终得到实际履行。

强制性是执行工作的特点,《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各种强制措施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各种生效法律文书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执行。公务员之家:

说服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影响;成长

家庭教育是人生奠基性教育,幼儿从出生那天起,就把父母当做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肩负起教育幼儿的重任。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在这个承袭关系中,具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先天遗传因素,第二个因素是后天教育影响因素。父母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特征,给幼儿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甚至成为幼儿终生效仿的榜样。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在人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并且在学校教育的整个阶段内,一般都自始至终伴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结束后,家庭教育仍在继续,甚至影响终生,这充分证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都希望教子成才,但是如何对自己的孩子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很困惑,对其知之甚少。

一、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幼儿在心理和智力等方面尚未发展成熟,所以他们行为的塑造大部分是靠模仿身边人。在幼儿时期,父母是幼儿最主要的模仿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着幼儿的行为。幼儿期是幼儿行为塑造的关键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长想要达到幼儿将无意识行为转化为有意识行为的效果,必须对幼儿实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家长在家庭中使用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幼儿身心需要得到了满足,并且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养成健全的人格,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或者人格不健全等问题。在幼儿6岁前,家庭是其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亲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受影响最大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产生最直接的效果,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认真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清醒、全面的认识幼儿行为问题,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对标准是:必须与年龄相符;必须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通过学习能掌握所处社会的语言,参与社会生活相互交往;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遵守纪律,能懂得奖与罚的意义;能正确处理与小伙伴的关系;能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且其情绪表现与环境是一致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离不开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的。家庭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养成影响深刻。父母是与幼儿关系最密切的个体之一,父母之间的关系和谐幸福,给幼儿营造一种温馨快乐的家庭环境。在父母的爱护下,在良好家庭环境的渲染下,幼儿性格外向,对外人恐惧感较低,心态乐观,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做出的行为。亲子关系亲密,幼儿与父母互动行为良好且频繁,幼儿的行为符合常规标准。亲子关系恶劣,家庭环境沉郁,亲子互动有问题且较少,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带有明显的忧郁性。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形成更是起到了决定作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要求幼儿必须对家长说的话绝对地服从,不能反驳。这类家长沉浸在“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我的孩子好”这样的错误思想中,他们认为幼儿年龄小,缺乏经验,自己做的决定比幼儿做的决定好,强迫幼儿做家长喜欢的事,幼儿只要服从就可以。但是,在幼儿一味地服从中,幼儿最基本的自主性、创造力、社会性发展等珍贵品质都在慢慢消退。接受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幼儿,他们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他们习惯了言听计从,不愿意反驳,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性格非常压抑且易怒。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表现在家长对幼儿所有的要求都给予满足,家长认为幼儿犯的所有错误都应该被原谅,不会追究。特别是目前独生子女过多,每一个家庭都把幼儿捧在手心里,出现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家庭越来越多。生活在这种教养方式的幼儿,只要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大哭大闹,不能控制自己。当他们犯错误时,第一反应会是推卸责任,对造成的后果不以为然,任性冲动。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主要表现为家长对于幼儿的成长漠不关心,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状况都与自己无关,认为教育幼儿的任务应该是幼儿园承担的,与幼儿是很少进行沟通的。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他们很少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所以比较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冷漠,自卑敏感。当他们犯错误时,他们意识不到错误的严重性,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出现攻击行为。但是由于父母长期不予理会,他们自理能力强,独立性较高。民主型教养方式表现为父母对于幼儿虽然管理比较严格,但是给予幼儿尊重。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有张有驰,把幼儿当作是独立的个体,善于倾听幼儿自己的想法,处理事情民主合理。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在父母的影响下,性格积极向上、乐观阳光。他们社会性发展良好,能够轻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他们懂的尊重他人,诚实温和,合作能力强。

三、教育建议

(一)说服教育:民主与幽默。俗话说“以理服人”。说服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对子女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是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的前提是我们了解事实真相。掌握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说服教育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就不能凭个人的喜好和感受去教育幼儿。如果父母不了解事实真相就开展家庭教育,会致使幼儿从内心里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弄清楚事实真相,方法得当。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教育感染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父母自身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父母为幼儿做出的榜样会使幼儿对其产生认同感,进而会模仿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对幼儿进行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父母的良好道德和高尚。在说服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注意与幼儿的情感沟通。情感是人们普遍共有的,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情感在家庭教育中会发挥出很强的感染力,能起到巨大的调节作用。幼儿期间已经有了丰富的心理活动,也具有丰富的情感,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情感的滋润。在说服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投入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思想沟通,为家庭教育疏通了渠道。因此,需要避免以势压人、强制命令等幼儿抵触的教育方式,为此,父母需要将民主与幽默作为重要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民主的沟通方式就是父母不要把幼儿作为教诲的对象,而是给幼儿留出解释、提问的机会。幽默是说服教育的调味品,是智慧的火花,也是调节家庭关系的润滑剂。民主与幽默的说服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艺术,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置身其中,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对其健康成长起到作用。如果想要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家长可以朝着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努力。一是父母要根据家庭条件,注意美化家庭生活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的创设和家庭经济条件的贫富没有必然的关系,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在家庭中创设和改善干净、整洁、美好、幸福、快乐、互助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的美化要鼓励让孩子积极参与,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在美化家庭环境时,父母尽可能的做到科学化、审美化。二是父母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创造和谐的家庭生活。父母在家庭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父母要根据幼儿的知识层次和智力水平安排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可超过幼儿能够理解的水平,而且家庭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多彩,花样翻新。不仅如此,还要为孩子创设和谐美好的心理环境,在家庭活动氛围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心理系统中,亲子关系的培养是创设美好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在对子女的关系发展中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首先从父母做起。三是创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家具的摆放要符合美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修养。创设家庭幼儿文化氛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有利于幼儿时期的发展,也对未来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三)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育儿先育己!父母对于幼儿而言,不仅是养育与陪伴者,更是幼儿最早学习、最早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行为习惯及思维方式对幼儿都能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尤其是生活中的细节,将会对孩子产生至深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父母一直都是孩子长期学习的榜样。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利用情景再现,培养幼儿自我思考简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通过演示解决困难和获取答案的过程,培养幼儿善于利用工具解决简单困难的能力,以达到最终目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做好孩子的榜样,给予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家庭教育是在幼儿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无法代替的作用。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对幼儿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等,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幼儿茁壮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文晶.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及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3,(3).

[2]张爱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J].教育科学,2016,(3).

说服教育范文篇5

一、要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不仅自己要学好科学发展观,还要带领支部一班人学好,并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具体要达到以下三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形成四点共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学习,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查清问题,明确思路

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我们机场安检工作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在全面查找、认真剖析问题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把我们机场安检工作做好。

(三)增添措施,促进发展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注重边学边查边改,要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了支部一班人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着力解决一些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解决的问题,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

(四)完善制度,提高成效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坚持紧扣工作实际,着力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使支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机场安检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改进,创造规范、高效、诚信、的工作环境。

二、要强化服务、监督和预见3种意识

(一)强化服务意识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不要把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上,而要把自己摆在为单位出成绩、出人才、积极争创文明单位的“服务”位置上,要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想方设法充分发挥支部各成员的积极作用、带头作用和先进性,为单位整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做好思想上的服务。在做好思想上服务的同时,还要做好工作和生活上的服务,让支部各成员能放心工作,不受生活牵累,这一点,作为我们机场安检工作特别重要,因为它的工作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

(二)强化监督意识

铁的纪律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赢得各项工作胜利的先决条件,腐败的孳生往往是监督失去了作用。支部书记要充分利用支部例会和其他方式,经常和党员干部重温《党章》的内容,学习相关的党的知识,理解和准确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永葆党的先进性。而作为支部书记本人,则要利用上级党组织赋予的职责,通过严格而经常性的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会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支部每个成员的工作、思想、作风实行有效监督,以保持支部成员的净化和纯洁,在群众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三)强化预见意识

基层工作多、事情杂、时效性强,作为支部书记在工作中要掌握好提前量,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或者“马后炮”的现象。对事情要多考虑,特别要考虑好与行政的关系,与行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做任何事要讲究时效性,不能拖拉,要立杆见影。

三、要提高组织领导、说服教育、正确决策、社会交往、和工作业务等5种能力

(一)提高组织领导能力

作为支部书记,虽然不是处于行政“领导”的地位上,但个人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个人品德等是构成支部书记有组织领导才能的重要因素,具有领导能力才能做好支部书记工作。这里面要加强个人学习和修养,丰富渊博的知识,懂得业务工作,良好的个人修养,这三者结合就构成了组织领导能力,在同志中具有威信,做起工作得心应手。

(二)提高说服教育能力

对工作中出现的一般问题和事情,要靠说服教育,特别是同志间的矛盾,以命令方式解决是行不通的,所以提高支部书记的说服教育能力十分重要。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为党员解决思想问题,必须要有过硬的说服教育能力,靠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硬式输入”和“行政命令”是不适应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要求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支部书记,在这方面要善于抓党员思想方面的难点、焦点,积极探索说服教育工作方法的新途径、新方法,用新的说服教育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矛盾。机场安检工作是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说服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说服教育用得好和恰当,很多矛盾可以在和风细雨的说服教育中烟消云散。

(三)提高正确决策的能力

决策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决策要讲求科学性。我们党历来强调民主集中制原则,也就是为了实现民主决策,避免或减少决策的失误。作为支部书记,要全面掌握支部内所有党员同志的基本情况,熟悉单位的情况,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自己提高了正确决策的能力,就能更好地为行政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行政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正确化。

(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支部书记如果不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导致信息不畅、耳目不聪、工作路子不宽、思想工作做不到点子上。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项单一性工作,它涉及面广,需要与社会各界发生交往。所以作为支部书记应该适当参加社会交往,这样才能有利于开展工作,开拓视野,提高自己提纲挈领的水平,才会有“人缘”,党员干部才会和你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才愿和你做知心朋友。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就会了解到各种情况,对每个问题,思想上有准备,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提高工作效力。

说服教育范文篇6

一、带着情感做好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指从正面说服诱导,采取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学生自觉地分辨是非。为了更好让情感发挥作用,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灌输正确思想,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道德行为标准,分清是非。学生头脑中不可能自发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需要从外面灌输。学生是非不清,出现行为偏差,其根源是思想认识水平较低造成的。从学生年龄特征看,其思想问题又多是由于无知造成的,只有加强正面灌输,思想问题才能解决。

多发现学生优点,多培植积极因素。教师必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抓住“闪光点”的因素。对于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落后生,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他们的缺点又要看到优点,利用他们的优点来克服他们的缺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积极地创造条件,使学生的缺点向优点方面转化,促使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

树立榜样,表扬为主。表扬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树立先进榜样,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榜样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为群众所公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说服力,示范力。学生有时对教师提出的政治观念、道德要求缺乏具体的感受,体会不深,而典型榜样是优良品德、情感、意志、行为的具体现实体现,它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范例。榜样实际上是正面教育的一种直观形式。教师不仅要以社会上的众所周知的英雄模范人物做榜样教育学生,还要注意校内、班级中的先进典型的培养,使学生随时随地有学习效法的形象。

二、带着情感启发引导学生

启发引导就是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把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坚持说服教育,切忌强制压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说:“凡是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是属于人民内部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只能通过讲解、报告、谈话、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进行说服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切不可以教育者自居,动不动就斥责学生。采取压制的方法必然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教育工作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对学生中不正确的思想认识,要给予引导和教育,使之得到纠正。既不能一听到错误的意见、观点就加以反驳压制,也不能对错误的东西姑息迁就,放任自然。对错误的批评要有理有据,讲究方法,使学生心服口服。

广泛采取民主讨论。启发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弄清思想,提高认识。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争鸣,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就可以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民主讨论的方法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当学生对问题认识模糊时,应采用讨论的方式;当学生在认识上有分歧时,则采用辩论的方式。

三、带着情感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

心理沟通是指师生之间在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达到情感融洽,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的,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灵相互沟通,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体会学生的心情,使工作做得既有高度,又实事求是;学生才能向老师敞开心理的大门,愿意听取老师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切实、有效。为了更好地运用情感和学生沟通,教师应做到:

关心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洞察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先导,也是达到心理沟通的先决条件。只有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才能使思想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思想特点、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也要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家庭情况,搞清他们在关心什么,思考什么,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建立起师生间心灵沟同的教育渠道。

教师要对学生满腔热忱,要有深厚的感情。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是教育者的天职,是教育者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少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以成效。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钥匙。学生得到老师的爱,犹如获得精神营养,就会感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强烈的上进欲望,满怀信心地去追求新的目标。因此,教师要从生活上体贴学生,从思想上关心学生,用自己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时学生就会充分地信任自己的老师,主动向老师诉说心理话,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

说服教育范文篇7

一、沉着冷静,随机应变,说服教育做到滴水不漏

通过与当事人的多次接触中,我个人认为,在与违法当事人正面接触时,要沉着冷静,说的每一句话要有理有据,要在说出之前考虑好,千万不要说漏嘴,更不应该在情绪激动时骂人,否则,当事人就会抓住一个说话漏洞不放,处罚工作就会无法进行。在说漏的情况下,要随机应变,想出一些相关联的事情,把对方震住、虎住。

比如说,我们在汇源大街巡查时发现,一彩钢瓦厂将一红底黄字的招牌挂在了电线竿上,在与当事人接触时,执法人员告诉他,擅自在路灯设施上设置广告牌违反了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当事人陈述到:这是电线杆,不是路灯杆。我随机说道,路灯设施包括路灯杆、路灯、供电线路,也包括电线杆,当事人无话可答。

围观和劝说群众是实施处罚过程中的又一个阻力,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用的办法是:冷落围观者,主攻当事人。也就是,对围观、劝说人员不理不睬,直接说服教育违法当事人。有时候也可以给予围观、劝说当事人警告:我们正在执行公务,无关人员要尽快撤离现场,出了后果要自己负责,警告时嗓门要高,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他们将会有所收敛。

二、分门别类,软硬兼施,顺利实施处罚工作

对于一些老实、和善的违法当事人,尽量给予警告、视违法事实给予处罚。

对于一些拉不长、拽不短的,粘粘糊糊的,要脱离现场,另择地方实施处罚。比如,在鹏泉东大街,我们查处了一占道修自行车的当事人,在处罚前,我们严格按照当场处罚的程序,对当事人讲明了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当事人拒不接受处罚,并说三道四:你们没有权力管我们,应该由交警来管。并且还说到,年纪大了,不容易,混口饭吃。经过再三解释,我们与违法当事人相持达40分钟,当事人就是不履行处罚决定。最后,我们商量,当事人可能出于碍面子,怕丢人,随之,我们采取了证据保全措施,并将当事人领到一行人较少处,当事人接受了处罚。

对于一些钉子户,要集中力量,坚定立场,实施处罚。一乱停乱放的大货车,在对驾驶员处罚时,驾驶员声称这辆车辆是×××人,黑道上的知名人物,你们把锁车器赶快拿下来,要不然,他发现了一准给你们仍掉。面对威胁,我们丝毫不退却,并说:不管白道、黑道,也得守法,况且你这种违章行为,×××人不会支持你,反而会惩罚你,最后当事人上缴了罚款。

持久战也是我们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大故事市场一卖眼镜的,占用人行道摆设摊点,年龄大,收入少,我们采用的是说服教育战,每次巡查到此,我们都要停下来进行一番说服教育工作,连续10多次,最后,违法当事人将摊点移下了人行道。

说服教育范文篇8

1思想政治工作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人口计划生育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而要确保任务的有效达成,除了需以正确方针、稳定的政策以及有力的措施作指引外,尚需全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主要是因为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1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直以来,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以及小康社会构建的重点,唯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方能促进我党于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以此同时,围绕我国的基础经济建设,也唯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方能促进党内与社会力量的团结,进而在克服建设困难的同时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步伐,从而彰显我党的先进领导力。

1.2思想政治工作对计划生育工作的作用

当前,针对我国所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可利用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合情合理、热情服务的方式来加以落实。通过对广大育龄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积极相应计生政策的号召,做好定期的检查与检测工作并主动配合计划生育工作,做到优生优育、生殖保健以及避孕节育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与此同时,计划生育部门也应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进而以良好的服务意识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以促进各项计划生育政策能可得以有效落实。最后则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计划生育队伍,以确保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有效完成。

2新时期做好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策略

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新时期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2.1大力加强对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宣传虽为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基础,但该工作所能起到的作用却极为重要。因而作为计划生育政工部门,应坚决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政工宣传内容予以进一步的丰富,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离不开前期的有效宣传,因而工作人员在开展宣传工作室,除了要重点宣传最新的生育、人口、奖励等政策外,尚需积极将和谐文化以及党的思想政策渗透其中,从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如此方能吸引更多群众关注,进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第二,以多元化的方式开展计划生育宣传,为进一步扩大宣传的深度与广度,相关部门可在利用电视、广播以及传单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报刊等新媒体的作用,从而扩大宣传的效果与影响力。第三,宣传效果的强化,一方面,相关部门可制定科学、完善的考察体系,将宣传效果纳入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业绩的考察范围;另一方面则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宣传氛围,是群众愿意深入了解计生相关政策,以逐步打消村民“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观。

2.2提升计划生育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计划生育政工工作的开展质量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因此要想切实提升计划生育政工工作效果,关键便在与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人员素质。首先,作为工作人员应当以不断进步的态度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个人素质,对国家最新计划生育政策的及时掌握,并与之后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与实施各项相关政策。如针对2015年开放的“二孩政策”,作为政工工作人员并应及时了解并主动与之接触,做到对政策的充分理解。其次,作为计划生育政工部门,应针对所有工作人员展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其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工作方法,以强化工作人员的现代工作理念。最后,为更好的满足时展需求,作为政工工作人员也需掌握一定的计算网络信息技术,从而利用网络信息及护送,加强于网络方面的宣传,从而在扩大计划生育观影响深度与广度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

2.3依法管理、违法必究,确保政工工作效率

计划生育不仅是一项具有严肃政策性的任务,更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因而于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一丝的懈怠与轻视,并遵守违法必究、依法管理,方能确保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就计划生育政工部门而言,其所开展的一切计划生育工作均需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来实行。首先则是应对当前的政工工作制度予以进一步的完善,而针对工作制度的完善,除了需制定科学的政工工作流程外,尚需对具体的工作内容予以明确,由此为政工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其次则是要坚强对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监督与惩戒,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无论工作人员所犯情节轻重均应给予适当的处罚。最后则是要不断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如此才能在确保计划生育政工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实现高效行政。

2.4巧用“微笑服务”和“说服教育”感化群众

任何一项工作的落实终究在人,加之计划生育政工工作需积极与人民群众展开沟通,因而为提升政工工作的工作效率,首要便是以“微笑服务”的态度以及“说服教育”的方式来感化群众。作为计划生育政工工作人员,若能始终保持“微笑”的服务态度,势必能增强服务的温暖性,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工工作人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其在服务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不仅能让群众感受到尊重之意,且能进一步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心灵距离,继而有助于消除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抵触心理,从而达到“微笑服务、高效开导”的目的。其次实则是“说服教育”的方式推动思想真实工作的开展。工作人员于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随时可能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对此,“说服教育”的目的便是帮助工作人员摆脱这样的困境,进而顺利达到工作目的。当然,巧用说服教育需注重以下两点技巧:第一,以具有可比性的事实来进行教育。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真实的案例往往更能打动人的内心,因而针对部门较为难缠的工作任务,工作人员便可通过列举事实的方式来说服群众;第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工作人员于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时刻以民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对群众的关爱来达到感化群众的效果。

2.5严格计划生育思政工作考核,以确保计生目标顺利实现

为确保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严格落实,计生单位也应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生育思政工作考核制度,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工作人员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完善。首先,针对工作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并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计生单位应当结合辖区内计生工作的复杂程度以及计生人员队伍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工作任务,并对所属辖区进行合理划分,以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计划与任务,进而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其次则是应注定严格的思想工作考核制度,该制度的建立要按时为确保计生思想工作考核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考核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与惩处,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最后,为确保各项计生思政工作的稳步推进,计生单位还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制度,定期对计生思政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以确保服务对象是否对计生生育的认识有所提高,从而让针对计划生育政工人员的工作状况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并最终根据结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之后的工作开展进行适当地调整,以确保计生目标的顺利实现。

3结语

总之,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小康社会构建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因而要想切实提升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相关部门需将教育与宣传以及服务等其他工作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问题,并以优质的服务态度与感化群众,如此方能促进计划生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目的的顺利实现。

作者:王学芝 单位:天津市宝坻区法律援助中心

参考文献:

[1]高勇.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3(8).

[2]于秀萍.试论如何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36):119~120.

[3]张长城.试论如何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J].青春岁月,2014(24).

说服教育范文篇9

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正确分析当前企业不和谐因素的成因,认真研究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对策,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本文列举了当前企业存在的利益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惨烈市场竞争与业务发展压力的矛盾等不和谐因素,分析了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企业的五条主要对策,即: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注重感情,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妥善协调人际关系;讲究适度,保持状态的基本平衡;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解决矛盾、协调关系的能力。

文章目录:

一、当前企业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1、利益矛盾

2、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3、绩效考核中的不科学因素引起的矛盾

4、惨烈市场竞争与业务发展压力的矛盾

二、不和谐因素的成因

1、利益矛盾是根源

2、矛盾的责任在干部

3、惯性思维所导致

4、社会现象所影响

5、政工乏力是重要原因

三、减少不和谐因素的对策

1、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妥善协调利益关系

2、注重感情,实施人性化管理

3、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妥善协调人际关系

4、讲究适度,保持状态的基本平衡

5、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解决矛盾、协调关系的能力

正文: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正确分析当前企业不和谐因素的成因及对策,尽力消除不和谐因素,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一、当前企业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目前,我们电信企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企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利益矛盾。在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之间,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在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在暂时利益与根本利益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在收入分配方面:一是分配关系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地区之间、前后端部门与支撑部门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二是收入决算不合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收入没有合理决算系数,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装的电话大部分是为外出打工人员联系用的,电话当BP机使用,电话装得越多亏损越大。而发达地区打电话的人则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我们的收入分配是以效益来定的,客观上使员工收入的地区差越来越大。三是分配结构不合理,工资在劳动报酬总额中所占比重下降,在工资收入结构中“制度内工资不高,制度外收入不低,”尤其是少数人能得到的业务发展提成、风险金奖励、单项业务发展竞赛奖励等制度外收入太多,拉大了收入差距。四是收入水平增速不平衡,从事苦、脏、累工作的员工收入水平偏低,增长速度慢,进一步加剧了分配关系的不合理。在员工关系方面:有的老员工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把新员工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不愿把技术传授给新员工,导致技术失传,造成企业人员青黄不接,对企业的长远利益有着替在的危害。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主席说过:“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的一个矛盾。”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目前比较突出的矛盾有:一是有些领导以势压人,以权压人,强迫命令,个人说了算,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差,使员工有话不敢当面说,背后“牢骚”一大堆;二是有些领导只对上级负责,不对员工负责,只顾完成任务,不顾员工疾苦,对群众漠不关心;三是对来信来访处理不及时,不按政策规定办事,对花点钱就能“搞定”的事不愿做,对说服教育工作不会做,造成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个别领导的腐败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加重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绩效考核中的不科学因素引起的矛盾。一是强行按比例评A、B、C档,尤其是不管员工表现如何,每个单位都必须按比例评出C档员工,不少同志反映说:此举既不科学又容易产生矛盾,很难评,只好轮流“派档”;二是有的单位实行绩效工资“背靠背”发放,无形中制造了矛盾,使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互相猜疑,口服心不服,员工议论说:“绩效发放背靠背,导致大家心离心。”

——惨烈市场竞争与业务发展压力的矛盾。一方面电信市场无序竞争,固定电话业务委缩,新型业务打价格战,增量增收无比艰难;另一方面生产任务不降反增,迫使各级层层施压,基层员工被压得喘不过气,歇不安稳。这样下去,哪怕浑身是钢,也会被压得变形。因此,有的员工想内退,有的员工想跳糟,人心不稳,士气不高,怎能顺利实现企业转型。

二、不和谐因素的成因

企业中存在不和谐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纵向分,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从横向分,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哲理上分,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从具体事实上分,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有时事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有领导作风方面的原因等,笔者从客观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1、利益矛盾是根源。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自己的利益有关”。几乎所有矛盾都含有利益关系,利益矛盾是一切矛盾的总根源。利益和利益矛盾是重要的社会现象,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利益分析是观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企业内部矛盾,说到底,就是员工内部的利益矛盾。利益矛盾制约、影响着企业内部其他各类矛盾,是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收入差距拉大是利益矛盾的突出表现,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最大挑战。收入分配不公导致企业高度分化,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纠正,将成为各种矛盾最主要的源头,企业稳定就会成为大问题。

处理企业内部的利益矛盾,关键是处理企业内部的利益矛盾。利益矛盾具有根源性、主导性、群体性、非对抗性等特点的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成对抗性。利益矛盾最容易激发人们的对抗情绪。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利益矛盾,一定要正确加以处理。

2、矛盾的责任在干部。刘少奇认为,“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一切没有办好的事情,领导上都有责任。”尽管在日常工作中,有员工服管不服管的问题,也有不便管的客观原因,但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是干部,管理方法是否得当的问题,处理矛盾纠纷是否合理合法的问题,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问题等,或多或少都同管理者的工作和责任有关。

3、惯性思维所导致。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与收入公平的矛盾是当前的突出问题。改革之初,为了调动职工积极性,尽快把经济搞上去,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铁饭碗”和拉大收入差距的作法是正确的,搞各种形式的风险金奖励和各种单项业务发展奖活动也无可非议,在人们还未认识计划经济体制用工分配制度弊病的情况下强行按比例评A、B、C档员工、背靠背发放绩效工资也是对的。但不能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差距到一定程度,公平问题突出了,分配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多了,就不能按旧思维办事,就应该集中解决一下公平问题,着力缩小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当员工已经认识到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铁饭碗”是错误的时候,就不应该继续拉大收入差距,也不应该执行引起矛盾纠纷的强制性做法。

4、社会现象所影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阶段,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各种利益矛盾,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社会现象的多元化,必然引起企业员工思想行为的多样化,社会上的问题也必然会波及到企业中来。有的员工夜间生活多姿多彩,白天做事没精打彩;有的员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员工企业之外有工作,干不顺心就辞职;有的员工一有矛盾就吵闹,遇到问题就上访,发生纠纷就动拳脚。

5、政工乏力是重要原因。在矛盾和冲突发生后,不少单位领导束手无策,不会做疏导劝说工作,导致矛盾纠纷越闹越大。这与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乏力关系很大。业务流程重组后,电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削弱,一是本地网按6∶3∶1的比例定员定编,有的地(市)分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机构被撤并,人员被精减,有名无实;在县级分公司中,既无政工机构又无政工人员。二是基层单位兼职的政工人员兼职不尽责,对思想政治工作兼而不管,他们大多是用绩效考核、行政命令、下岗除名等方式方法管理员工,不会用说服教育、民主的方法对员工进行管理,导致小矛盾变成大矛盾,甚至成为民事纠纷。三是有的员工受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心态失衡,有些单位不会用心理疗法去解决,造成了矛盾的升级和上访的越级。

三、减少不和谐因素的对策

矛盾论者认为,不和谐因素是在所难免的,同时又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关键在于倡导奉献,注重感情,掌握政策,说教并重,讲究适度,保持平衡。

1、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妥善协调利益关系。

和谐企业的根本是协调好利益关系。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永无止境的追求,协调和平衡好不同利益群体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追求的愿望、目标、途径和方法,就等于把握住了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协调利益关系关键在于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必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利益是相互关联的,一部分团体或个体要获得利益,另一部分团体或个体就得付出或献出利益。没有革命前辈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没有边防前线将士的付出,就没有内地的安宁。因此,我们要教育员工在争取获得利益的同时,要随时随地准备付出或奉献自己的既得利益。

第二,必须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正确理解发展目的和发展手段,从利人利己的观念出发,更加理性的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企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为他人、为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体现、提升和实现自身价值,在服务他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的公平利益。

第三,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发挥激励作用。在协调好企业在岗人员利益关系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内部退养人员、离退休人员、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建立和把握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在动态中找到平衡点,实现相对的公平,使企业既保持和谐稳定,又富有生机活力。

2、注重感情,实施人性化管理

俗话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只要感情深,水可当酒饮”。人们之间有了感情,就会包容对方的缺点,容忍对方的冲动,矛盾冲突就不会发生。因此,要实行带有感情的人性化管理。一是要有人情味。干部对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真正懂得干群关系是鱼水关系,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深刻道理。心中时刻装着群众,言行中尊重群众,同群众交朋友,心连心。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服人。二是要有亲情感。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要经常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困难。三是要真情地为群众谋福利。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保持对上级负责和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四是要坚持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把说服教育当作严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互相结合、相得益彰。

3、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妥善协调人际关系

说服教育工作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解决人民内部的问题,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说服教育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企业内部各种矛盾的发生,与人际关系紧张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人际关系好,大事能化小,小事能化了”。协调人际关系,首先要让员工互相了解。要通过互访家庭、谈心交心等活动让员工掌握彼此兴趣、性格、习惯等情况。其次是要让员工互相理解。由于员工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之中,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其实践经验、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等各不相同,对利益的追求,对事物的认识,都存在许多差异,因而要教育员工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处境,包容对方的缺陷,谅解对方的脾气和性格。再次是要掌握政策。处理矛盾纠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按政策办事。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头脑要清醒,不能简单地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和强制压服的方法去处理,只能用民主说服的方法、互相勾通以达到互相理解的方法去解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法宝,是防止矛盾冲突的“预防针”,是发现矛盾冲突的“全球眼”,是化解矛盾冲突的“催化剂”,是调节心态平衡的“水平仪”。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在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的现阶段,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员工压力不断增大的现实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专兼职政工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做到:有矛盾时会处理,有纠纷时会调解。

4、讲究适度,保持状态的基本平衡

和谐论最讲究适度和平衡。人和事物超越一定的度,就会失去平衡,产生矛盾。利益矛盾是如此,压力与承受力之间的矛盾也是如此。要把握平衡,一要把握平衡点,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从全局着眼,通盘考虑,不能偏离平衡点太远;二要注意度,不能强调一方全盘否定另一方,不能绝对化;三要掌握量,差距不能太大,悬殊不能过分,不能持续增量或减量、也不能持续加压或减压,要有调整、缓冲的时间和办法。目前,业务发展压力与员工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但又感到是形势所迫,任务所致,没有办法解决。最近,笔者从一位县分公司经理口中了解到破解这个难题的方法。这位在大、中、小三种类型的县当过电信局长(经理)的同志,每到一处都能完成任务,员工们并不感到压力巨大,反而觉得愉快放松。这位经理的减压法主要有两条:一是截留减压法。他每年对上级下达的任务都会留下一部分(2—3个百分点)作为目标值进行分解,其他部分作为任务指标分给各单位去完成,完不成任务受罚,超额完成任务有奖,实现目标重奖。此举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领导的单位年年都完成任务,员工们说得好,“对跳起来能摘到的桃子我们想方设法摘,对跳起来都摘不到的桃子我们不会去摘。”由此看来,截留任务的办法应该是个减压的高招。二是活动减压法。多开展一些活动,用活动来放松身心。他们经常开展的活动有:除每周组织文体活动外,在前端人员中每月开展一次经营形势分析会,或到分支机召开典型案例现场会,或到其他县市分公司取经;在后端人员中每月组织一次设备巡检;在支撑人员中开展研讨、征文、书法等比赛。

5、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解决矛盾、协调关系的能力

主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企业内部能否预防和处理矛盾,干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各级干部解决矛盾、协调关系的能力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是要提高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必须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始终把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落脚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员工内部矛盾的新思维新方法,为防范、应对、化解各类矛盾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不断提高站在全局高度解决局部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二是要提高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各级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法规研究,统筹各方,兼顾内外,着眼长远,建立和完善协商对话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为平衡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的内外部氛围,为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创造条件。要畅通信访渠道,认真接待来访,耐心作好政策解释和说服引导工作,及时解决合理诉求。要变上访为下访,主动关心弱势群体,及时救助困难群众,了解和掌握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以及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研究和把握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和预测潜在的问题、矛盾和风险,探索和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努力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说服教育范文篇10

***,男,43岁,小学高级教师,现任雷家店中心小学校长。身为校长,工作千头万绪,但多年来,该同志在认真协调处理好一切工作事务的同时,始终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在控辍保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对学校治辍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我国实施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就是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并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是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该同志深刻认识到,保障每个适龄儿童入学,并使他们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职责,更是校长的职责。因此,作为校长的他深感责任重大,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他首先组织成立了由自己任组长的治辍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该组织长期化、固定化,坚持不懈地开展治理学生辍学工作。同时,在学校会议上经常强调并号召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还组织建立健全了《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在制度中明确提出在学生辍学问题上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并签订责任状。

二、全面落实治辍责任制,坚持依法治辍在治辍工作中,该同志始终严格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治辍责任制,做到依法治辍。

首先在学校管理上他严格组织落实了几大环节和程序:

一是入学通知关。对应进入该校接受小学教育的对象,及时发放入学通知书。二是学生入学注册关。学生入学后,取得相应学籍,登记造册,并上报中心校备存。三是学生出勤关。学生无故不到校,班主任教师必须在当日尽早及时家访,查明原因,并填写家访记录。四是双向劝学关。经确认为辍学的,学校校长及时派人对学生及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进行说服教育;同时书面通知学生所在地的村委会或居委会,请求他们帮助做好学生及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说服动员工作,规劝辍学生及时返校学习。

同时,该同志坚持正面宣传教育,工作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与家长、学生谈心、开座谈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充分理解让子女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从而动员孩子主动复学。同时,该同志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各种相关法律文件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起“对学生辍学未采取必要措施是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观念;定期组织家长会,使家长明白“不送孩子读书是违法”的道理;组织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使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起“不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是违法”的自我约束意识。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乐学好学

该同志深知:根治辍学就要从学生出发,要以学生为本。因此,在新课程和评价制度改革中,他努力采取切实措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杜绝了因厌学产生的辍学现象,全面提高了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