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的观后感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0:34

地道战的观后感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1

昨天,我去看了电影《新地道战》的动画版。

故事情节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丢失了一批军火,他们想方设法寻找它。有一个受伤的八路军叔叔知道军火藏在哪里,鬼子立刻去追捕他。麦包、朱古力和大胖子等小朋友发现后,马上把八路军叔叔藏进了地道里。日本鬼子把村子里的群众都抓了起来,逼迫群众说出八路军叔叔所在的地点,但没有人肯说一个字。整个村子被日本鬼子闹得鸡犬不宁。最后,他们躲在地道里面,麦包他们和乡亲们一起,通过他们的机智勇敢战胜了日本鬼子。

通过这部电影我明白了: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勇敢,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困难。我还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好好学习,只有学好本领才能保卫我们的国家!

地道战观后感200字(二)

7月10日,我和爸爸一起去湖南大剧院观看--《新地道战》这个电影。这个电影是由动画片的形式演义的。是说:有一次,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是:鬼子来了!这是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就在这时候,鬼子闯进了这个小村庄,村长在摇铃警报的时候,被鬼子打死了。于是,老师带着同学们逃到了地道里。为了帮助八路军叔叔送达情报,老师被鬼子抓起来了,老师假装带鬼子去八路军军火库,老师准备把鬼子摔下山去。可是中途被鬼子识破了,最后被牺牲了。同学们在地道里与鬼子勇敢的周旋,并获得了胜利。

地道战观后感200字(三)

今天,我和我们阳光小队的队员观看了激动人心的影片——《地道战》。看完以后,心里有一种令人久久不能平静,顿时对日寇恨之入骨!

1942—1944年间,一群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频繁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地道战一次又一次击退日寇。面对敌人,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建立了机关重重的地下通道,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

场场战斗,让我们紧张万分,又是让我们拍手叫快。印象最深刻的是战士们用墙上的小眼儿左打一枪,右打一枪,让鬼子们摸不着头脑,在村子里东奔西跑。地道里埋伏着战士,他们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有地道。他们之所以能赢得胜利,靠的是团结的力量,靠的是靠的是毛主席的支持。 最后他们直接挖到了日本的 黑风口,装进去了好多斤炸药,把黑风口给炸毁了,抗日战争胜利了!

《地道战》这部电影很有价值,希望大家也去看一看。

地道战观后感200字(四)

今天,我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来听我讲一讲吧……

开头是这样说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这部教学片讲述了中华人民与日本鬼子用地道斗争的艰苦战争。

1942年春天,是抗日战争的第五个年头,日本帝国主义用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企图吓倒抗日队伍。为了保护群众,区小队决定挖地道!

一开始,区小队挖了三个地道口,灶台、马棚、井口。后来因为敌人放水投毒,宣告失败。第二次,敌人投毒放水,但是区小队用木板和土堵住了洞口,成功防住了毒和水,而且地道也延长了,全村都通了。第三次,好几个村的地道都连接起来了。并且,区小队还在屋顶上建起了堡垒,在屋顶、窗下、墙上设置了射击孔,布置了严密的火力网,终于干掉了敌人,并在炮楼底下挖了地道,埋下了炸药,炸了炮楼,成功打败了日本鬼子。

这个地道太严密,设计得太棒了。看完这部电影,我热血沸腾,我为中华而骄傲!

地道战观后感200字(五)

地道战可真精彩呀!我们中国人太聪明了,居然能想到挖地道的好办法,而且地道里面还装了陷井。

有一次日本鬼子“大扫荡”他们准备用烧光、杀光、抢光。这次打扫荡结束以后,我们中国人想出了挖地道的好办法,家家户户都挖通了,鬼子又来打扫荡了,被一名老汉发现了,老汉赶紧回头去敲钟,鬼子们发现了,把老汉给打死了,老汉牺牲了。

我的感想是老汉居然为了那么多人牺牲了。他多么伟大,我从心里尊敬他。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2

   电影上甘岭观后感

   上甘岭,是朝鲜的一个小村庄。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依托坑道工事,打败了美韩两国组成的“联合国军”。

   《上甘岭战役》这部影片中,七连坚守的主峰阵地情况令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危急。七连伤亡十分惨重,师部不得不派出八连去接应七连。当八连连长张忠发来到阵地时才发现七连连长和大部分战士已经牺牲,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指导员趴在岩石上指挥着几个战士。八连接过阵地,在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就受到了敌军的二十三次攻击。八连不得不撤回坑道,过起了坑道生活。

   在坑道中由于被敌军封锁,八连的战士不仅要时刻准备战斗,还要忍受渴与饿。可以战斗的战士在一天天削减,连长张忠发不得不让几个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去山下抢水,可是每一次那几个战士都被敌人的机qiāng打死了。个个战士的嘴唇都干裂了,就连连长也是如此。

   我不禁想到了脚下的土地,这土地是千千万万个战士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没有他们,我们一定还生活在被侵略者欺凌的困境中。那时的战士个个都被渴与饿威胁着生命,今天的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这样的条件,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这些虽然都是半个世纪前的战争故事,虽然今天的祖国已经强大起来了,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而应该讲屈辱的历史化作前进的动力!前进吧,做一个好孩子;前进吧,做一个好少年;前进吧,做国家坚实的栋梁!

   电影上甘岭观后感

   2020年7月1日建党节,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日子。在党99周岁生日的日子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回顾并观看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上甘岭》,我再次热血沸腾,深感震撼。

   《上甘岭》是x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时长124分钟,是一部表现抗美援朝的经典黑白电影,于1956年12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的带领下,坚守阵地,克服断水断粮的困难,在坑道内坚持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电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国》传唱大江南北,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上甘岭》这部影片让我深感震撼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上甘岭战斗中我军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理想信念。侵略者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飞机和坦克,在我军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上倾泻大量炮弹。战后上甘岭上铺了厚厚一层子弹壳、炮弹皮。随手抓把土就能数出三十多粒弹片,一截不到一米的树杆上嵌进了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上甘岭战斗中我军战士们的不怕苦、不怕牺牲坚守阵地的气概和铁骨铮铮的精神,让人感动不已。本次新冠疫情中,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这也正是为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二是分享仅有的苹果,谁也不肯多吃,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尚情怀。在上甘岭的坑道里,战士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因为敌人封锁,坑道里缺水缺粮,生存艰难。连长把仅有的一个苹果交给步话员,步话员又将苹果传给重伤员,一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连长手里。连长带头咬了一小口,再往下传,一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两圈才吃完。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了祖国人民,战士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正是:“舍己为人显大爱情怀,众志成城见人间真爱。”

   三是艰难困苦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在上甘岭的坑道里,战士们面对强敌,面对严酷的战争环境,战士们的镇定、乐观、从容的精神和广阔的胸襟令人敬佩不已。即使在断水断粮的最艰苦时刻,战士们有歌声鼓劲,有松鼠为伴,他们的乐观主义自始至终鼓舞着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发扬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积极乐观,不屈不挠,坚定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

  电影上甘岭观后感

   昨天晚自习,班主任老师让我们集体观看了一部老电影:《上甘岭》,刚开始我们还 都反对,嚷着让老师换别的,可是等我们看完整部影片之后,却被深深震撼了,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革命先辈那种为了祖国的安危、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敌人的那种精神。该片讲的是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著名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八连已经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人员损失很大,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完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想起在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常常有人不关紧水龙头,造成“常流水”的浪费现象,食堂里有人将一口都没咬的馒头丢进垃圾桶,我就气从心头起。今后,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当年的志愿军叔叔学习,要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因为我们之所以能这么安详地享用它,都是那些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一朵朵鲜花绽放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着。在这和谐美好的世界里的你觉得幸福吗?你知道这和谐美好是谁给的吗?是他,是他们,是那些无数勇敢顽强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用他们的智慧与胆识换来的。他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3

[关键词]《创·战纪》;设计艺术;色彩;道具;空间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其中融合了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等多重因素在内,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和设计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被观众称之为是动静结合的艺术形式,空间和时间可以倒置、节奏和造型任其变化的综合艺术。所谓的设计艺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就是在制片人总体的指导思想框架下,和电影拍摄还有演员们的有效合作,共同完成影片的造型设计,从而产生一种情景交融,具有独特性的人物造型和场面设计的效果。对于设计艺术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与否直接决定了影片艺术水准的高低,由此可见,设计艺术和电影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艺术不仅可以保证电影中形象的艺术性和典型性,同时也可以给电影的色彩、服饰和道具等各方面提供依据。缺少了艺术设计的电影必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优秀的设计艺术会让电影更加具有艺术的魅力,可以将影片的艺术效果推向另一个高度。电影的拍摄离不开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在电影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艺术功效和价值也一定会伴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进,从而促进影视业的发展。本文将以电影《创·战纪》为载体,对电影中所涉及的空间设计、色彩设计和道具设计进行分析,从而感受设计艺术在电影中的作用和艺术魅力。

一、关于电影《创·战纪》的剧情和背景的概述

电影《创·战纪》的导演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约瑟夫·科金斯基,这是他自己的第一部长篇作品,这部电影是由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三亿美元进行精心打造的立体式科幻电影。电影《创·战纪》主要讲述了一对父子冒险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将电子网络中的虚拟冒险活动和现实中的探险活动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科金斯基在大学的时候本来是工程系的一名学生,但是对于建筑学一直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后来在老师朋友的保举推荐下,最后被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系成功录取,正是这样的一段大学经历,为科金斯基以后的影视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拍摄电影《创·战纪》的时候,为了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科金斯基使出了浑身解数,请来了各个领域中的顶尖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他们彼此间的通力合作,天马行空般的艺术灵感最终变成了我们观众所看到的真实道具和拍摄场景,在电影《创·战纪》中有六七十个首次和观众见面的独特设计,这其中还不包括给观众带来的极具视觉冲击效果的电脑分层场景。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电影《创·战纪》中的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是经过这些艺术大师精雕细琢以后才呈现给大家的,流线型的夜光摩托车、凯文·弗林所住的以白色为主调的现代家居设计风格以及玻璃质感的角斗场等都可以体现出这位对建筑学痴迷的天才导演的独具匠心的设计,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享受。我们将从影片《创·战纪》的三个设计方面入手对电影的特点进行解读,从而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感受设计艺术在电影拍摄中的巨大作用。

二、对电影《创·战纪》中的设计艺术的解读

(一)关于影片《创·战纪》中的色彩设计

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和情绪可以通过色彩这种外在的形式进行传达,因此,色彩语言也就成为影视语言中的一种隐性语言表达方式,并且逐渐演变成了电影中的一种特殊标志语言符号。通过对中外众多优秀影视作品的回顾,我们就会发现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对于色彩的创造性运用和把握已经成为衡量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类型和时代品质感构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影片的色彩基调主要有三个重要的作用:第一,色彩的整体统一性,确保影片中的所有色彩可以协调统一在一个主色调下;第二,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功能,通过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营造出不同的气氛;第三,影视中色彩的整体运用效果,在协调配合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视觉体验。对于色彩的这三种主要作用,在电影《创·战纪》中都得到了一一印证。

在电影《创·战纪》中,我们会发现整部影片的颜色没有超过六种,导演选取了橙色、黑色和蓝色作为了电影的主色调。不管是从电影的拍摄技术上还是带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上,影片都给人一种简单但不凌乱的空间感受,其中隐含着一种科技的先进光芒,和一些色彩绚烂的影片相比,可以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白色是一种纯洁和神圣的象征,是一种最为明亮的颜色,带有一种未来感和不容侵犯的韵味。在电影《创·战纪》中,主人公凯文·弗林是一身白衣的造型出现在观众的面前,整合后面的白色背景融合为一体,白色暗示了故事主人公内心的纯洁和胸怀的宽大,同时也暗示了凯文·弗林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色彩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淋漓尽致的渲染。黑色代表着沉着和冷静,电影《创·战纪》选取黑色作为影片的背景色,显得安静沉稳,没有一丝噪点,让影片中的流线和反射显得更加突出。黑色的背景上划过的明红、亮白和金橙都显得相当温暖柔和,没有一点刺眼和突兀,整个电影画面也看着有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感觉。

在电影《创·战纪》中,橙黄色和蓝色被导演科金斯基选取来分别代表了正邪不同的含义,橙黄色是自信、热情和权威的象征,在反面则隐含了暴力、邪恶和危险信号。在电影《创·战纪》中,主人公凯文·弗林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的化身是穿着一件橘红色和明黄色外套的鲁克,这种颜色在这里只是鲁克一个人的专属颜色。鲁克也成为这部电影中惟一一个穿明黄色颜色外套的角色,这种颜色也是对他至高无上的权利的一种暗示,与之相对应的电子世界中的原著居民则穿的是冷色调的服装,比如白色、蓝色和银色。蓝色则象征着神秘、保守和忠诚。电影《创·战纪》中用最热的橙色和最冷的蓝色一同构建了人性中的正邪两个对立的方面,在动静之中对未来进行预测,在黑暗之中对虚实进行印证。

(二)关于影片《创·战纪》中的道具设计

电影《创·战纪》的故事情节充满了电子游戏的味道,因此在道具的设计上也是特别前卫和科技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主人公弗林进入电子世界以后的那辆夜光摩托车。这个道具的设计者是一位前布加迪汽车的设计大师——Daniel,这个道具摩托车的设计理念最初来源于美国著名的科幻设计大师——Syd Mead。在电影《创·战纪》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起眼的短棍在瞬间就可以变出一个蓝光闪闪的夜光摩托车,在一眨眼的工夫中就会变成一辆飞奔的概念车,黑色的机身,下面是发光的流行轮胎,驾驶者的头盔和身体也变成了摩托车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驾驶者可以在夜光摩托车上自由的活动,观众在这个时候会感觉人已经和摩托车是融为一体了,会产生人就是车、车就是人的错觉。拥有超强速度感的夜光摩托车自由地穿梭在赛道的上上下下,时而腾空而起,时而闯入隧道,摩托车在轨道上划过光线,就像是一辆超音速的战机一样,给观众一种超速度的感觉。点点灯光点缀着立体几何图形的道路,路面完全模糊不清了,只留下了发光的轮胎和所划过的轨迹,看不到起点,也没有尽头

电影《创·战纪》中的电子世界里面,没有人,一切都是在所谓的程序操纵下进行的,背后都藏着一块被称之为是自己的秘密武器的圆形发光身份光盘。圆形的身份光盘也是电影《创·战纪》中的重要道具之一,这个道具并且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个身份光盘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圆形,而是一个带有缺口的圆形。电影《创·战纪》就是围绕着主人公凯文·弗林因为追求完美而引发的一次人和程序之间大战的故事,所以这个圆形在影片中就是代表了“完美”的意思,有了缺口的圆就是暗含完美之中的“缺陷”。就只这样一个略带残缺的圆形符号的设计,就是对电影《创·战纪》主题进行解读的关键所在——人类都是不完美的,这些缺陷都藏身在背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发现自己的缺陷。正是由于人们对完美的向往和永不止步的追求,所以才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魔的形象,并且在完美和神的名义之下将人类一次又一次地带进了巨大的灾难之中。因此,我们只有承认自身的缺陷和不完美性,才可以还原到人类自身真正的面目,才可以将人类真正地从 “绝对完美”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也就是电影《创·战纪》中带有缺陷的圆形身份光盘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三)关于影片《创·战纪》中的空间设计

空间意识在电影里面的表现为视觉艺术,既不是一种雕塑的触觉空间艺术,也不是一种运动的建筑感觉空间艺术,而是借助于视觉的表达方法和感受,通过对一系列的镜头语言的剪接来实现。在电影中的空间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电影的主题思想的,不管是观众所看到的室内场景设计还是室外的空间设计都要符合电影中人物的身份特征、故事发生的场合、电影的风格流派和不同的主题思想等因素。

在影片《创·战纪》中,导演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有效地融合了现代风格和简单抽象派的设计理念,所以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设计都具有很强烈的几何视觉效果。根据这样的设计理念和指导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影《创·战纪》中,主人公凯文·弗林的住所是极具简单抽象派的风格,家里摆设的家具是维多利亚风格的,落地玻璃窗上点缀着点点灯光,就像是玻璃上镶嵌了众多的蓝宝石一样明亮,尤其是在镜头调焦转移的时候,观众就会在电影营造出来的虚化效果中产生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

三、结语

影视消费已经成为了人们精神文化享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之所以受到了观众这样的推崇和追捧,就在于电影中的艺术设计效果迎合了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消费需求。电影中的艺术设计水准直接影响到了影片的成功与否,出色的设计艺术可以让电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电影更具艺术的魅力。只有真正认识到设计艺术的重要作用,并且和电影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有更多的优秀电影作品问世,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强.论电影场景设计的美学风格[J].电影文学,2011(17).

[2] 徐恩玉.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艺术特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滑侨新.简洁并不简单的《创·战纪》光色效果特点[J].电影文学,2011(18).

[4] 王茂林.浅析电影美术中的室内陈设背景[J].电影文学,2010(07).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4

一、参与生活——用拥抱剪裁生活的景观

上课伊始,我播放同学们前些天春游“七战七捷纪念馆”的DV剪辑,精选了同学们的春游集锦,多角度地展示画面,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空间,践行“生活即主题”的宗旨。我事先并没有告诉学生会有与此次春游相关的习作课,学生忘形地走进春天,走进“七战七捷纪念馆”。学生看到自己游览时的点滴如电影般重放时,既心入其中,又身在其外,彻彻底底地拥抱了独属春天的自然、社会及人、事、景。在观赏的过程中,同学们或欢笑,或唏嘘,或静思。

看过之后,我引导学生说一说,让他们说出认为最值得一写的情景,并说出理由。教师在点拨时尽可能地牵引出各种感官的立体感受,点评时又力求形成社会、自然、人文等多重生活空间。第一环节回放,是同学们春游忘我、贴近生活的延伸,让习作教学走出课堂、见证生活,从而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源头活水;后一环节的语言表达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多个层面的生活图景,用多种感官立体地感受生活、探寻多重空间,希望在过程中培育能力,在发现中滋养人格。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完成对“多重生活空间”的发现摄取,且表达相对完整、充实的前提下,我带领学生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

“当我们忘我拥抱春天,走进‘七战七捷纪念馆’时,肯定有过欢欣、激昂,或许还有几丝忧思,几许感怀。时光匆匆,生活匆匆,如果我们的‘七战七捷纪念馆’的内容未被我们用心剪辑,便不会有生活中那朵朵浪花的重放与盛开,亦便不可能有我们回望时发现的欣喜。拥抱生活,细细体悟,发挥想象,我们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二、感受生活——用观察捕捉生活的美点

我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努力捕捉春游时感觉到最美的一个景点。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时间倾情写作之后,一个个蕴含着美的景点出现了,很多学生都选择了纪念馆的主要景点——七战七捷纪念碑,一位同学写道:

“纪念碑设计独到,别出心裁,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不用碑顶,没有碑帽,用古铜色天然花岗岩拼接砌成,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刺刀,拔地而起,象征着当年新四军指战员驰骋苏中战场,浴血奋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碑文雕刻在碑身后面弧形的花岗岩上,歌颂了七战七捷的丰功伟绩。碑基四周的坑穴,寓意新四军指战员在7个战场上留下的足迹。主碑四周是凹凸不平的喷沙地段,意指新四军指战员走过的崎岖、曲折、坎坷的道路。级级升高的台阶,意指新四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碑前开阔地用中空形水泥方块铺成,天鹅绒草皮栽植其中,它象征着苏中战役发生在广袤的苏中平原。围绕主碑四周筑有7道錾假石挡土墙,寓意新四军似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碑基、台阶、挡土墙,乃至地面上的几何图形……无一不寓‘七’于其中。”

三、体悟生活——用思想放大生活的尺寸

观察替学生展开了生活的外延,体悟则帮学生加深了生活的内涵,思考是透视生活的显微镜,于习以为常中提炼出不俗之见,离不开理性思考的锤炼,第三板块则是思维训练。

第三板块的片段作文以“春游思绪”为主题展开,与上一板块打开想象不同,这一板块要求收缩思想聚于一点,这“一点”是同学们春游“七战七捷纪念馆”所见到的纪念碑,播放纪念碑的导游词后,学生以“纪念碑春思”为题进行片段作文,要求意必求真、意必求深、意必求新。同学们思索片刻,纷纷挥笔而成,一学生写道:

“抬头仰视,它挺立于天地之间,向人们展现出‘刺破青天锷未残’的雄伟气势;低头沉思,它又顿时把我带进了硝烟弥漫的战火年代。你看,路上南来北往的行人,谁不驻足瞻仰,引颈遥望,心驰神往;春暖花开,重大节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听讲解,看展览,一批接着一批;新党员、新团员、新战士,聚集在碑前举行入党、入团、入伍宣誓仪式;离退休干部带着儿孙,在纪念碑下讲传统、说故事,让‘七战七捷’精神代代相传!”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5

2015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新闻《揭秘墨西哥毒枭越狱通道》,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世界头号毒枭古斯曼从墨西哥戒备最森严的监狱越狱,震惊世界,令人关注。央视记者深入事发地,以现场报道的方式对越狱通道进行了揭秘,让观众身临其境般了解了毒枭逃跑的线路,这条新闻现场感强、画面直观真实,令人耳目一新,在众多国际媒体对热点新闻的竞争中,也独树一帜,有了自己的声音。这条新闻之所以吸引观众,除了事件本身具有新闻性外,记者的体验式报道可谓给力出彩。

片中我们看到,记者曹卿云深入关押古斯曼的牢房,从挖开的洞口开始,顺着木制的梯子,垂直90度往下爬,到达位于地下19米的地道的最深处,一边体验一边介绍,展示古斯曼逃跑的线路、地下的环境以及挖地道的工具设备等,让观众仿佛看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令人唏嘘感叹。

与一般的现场报道相比,体验式报道以更贴近的方式进入现场,更注重记者的亲身经历、更注重深入一线、更注重现场过程的展示,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可触可感、可亲可近,记者不仅仅是记录者、报道者,而进一步成为参与者、实践者,通过参与、表现、分析、判断,把自己体验的感受如实地传播出去,使新闻价值实现了最大化[1]。

在电视新闻越来越注重现场报道的今天,体验式报道无疑是一般现场报道的深化,因而也更加吸引观众。

这种更加贴近的报道,有以下特点:

1 记者亲历

体验式报道的核心是亲身体验,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镜头展示,而是要记者深入现场,身临其境地传达新闻事实的本相和记者的切实感受,它不是简单用镜头告诉观众“这是什么”,而是通过“我在场、我经历、我感知”,带观众体验现场,从而获得更直观的介入,因此,体验式报道更能体现新闻本质。

2014年7月,央视记者亲历顿涅茨克机场爆发的枪战,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跟随记者体验了战火。当时顿涅茨克机场被武装人员占领,封锁了道路,乌克兰军方来到现场,双方发生交火。我们在新闻里看到,记者张竣得到武装人员的允许后,沿草坪慢慢靠近机场,武装人员告诉他,双方都会通过定位的方式寻找对方的手机,为避免误伤,他先关掉手机,然后拍到一颗流弹在距他不到50米的地方爆炸,他说感受到了强烈的气流,交战激烈时,他和多国记者一起奔跑,奔跑过程中还抓紧采访了当地居民对局势的看法,等等。

通过这则新闻我们仿佛置身于战火之中的顿涅茨克,听到了枪声和炮弹声,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苦痛,观众的心随着记者的体验而起伏,也都为记者捏着一把汗。

这次体验式报道因为记者的亲历而变得惊心动魄,因为记者的体验而使新闻更有价值,我们也要为记者的勇敢行为点赞,正是他们忘我付出的奉献精神,才使我们了解到了“第一手”新闻事实。

2 记者亲为

除亲历之外,体验式报道还注重记者的亲为。亲为,就是记者的主动性,它强调的是在新闻过程中“我做了什么”,因为“我”的主动作为,丰富了新闻的内涵,完成对主题的深化,使表现更加生动,信息更全面。

2013年冬季“三九”的第一天,记者在内蒙古根河的严寒中实验“滴水成冰”,就是“亲为”的好作品。

当时根河最低气温是零下45.6℃,为了表现这种极寒天气,记者在室外做起来实验,为了让观众看得更清楚,记者在一瓶普通的矿泉水瓶里加了蓝黑墨水,然后往铁栏杆的的一角倾倒,水流出2秒后即刻成了冰。

无需更多言语,通过记者这个“亲为”的小实验,寒冷的程度就一目了然,看后自然印象深刻[2]。

3 记者亲感

在体验式报道中,除了亲历亲为之外,记者的“亲感”也非常重要,它是在亲力亲为之后的真实感受,是体验式报道的最后一环,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体验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是一次主题的凝练。

美国俄亥俄的一个公园,有一个过山车,被称为“死亡过山车”,之所以说它是“死亡过山车”,因为它的高度达到130米,而且是90度直上直下,速度从零到200千米每小时只用4秒钟,从开始到结束只用17秒钟。因此,这17秒可谓惊心动魄。

央视记者王卉进行了体验式的报道,乘坐如此惊险刺激过山车后自然感受颇多,王卉乘坐完后几乎吓哭了,但她还是平静下来,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当下坠的时候,身体还在跟着旋转,完全失控,我记得在我慢慢往上爬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是,你真的要让我死吗?整个过程只有17秒时间,但是你觉得比这个时间更短,感觉就是把所有的东西在最短的时间丢给你,给你最强烈的一种刺激。”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6

  《上甘岭》观后感

   寒假期间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几部爱国电影,今天我汛了上甘岭。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上甘岭战场上和美帝国主义发生战斗的故事。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甚至敌人把水源封死,没有水喝,嘴唇干裂的情况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一次次下山去抢水,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战士们手里捧着苹果都流出了幸福的眼泪。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的体会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杜绝“长流水”现象的发生,因为水是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还要向张连长学习,学习他那种为了和平不怕困难,不怕死的精神。越是艰难困苦,越是互谦互让,互相帮助,团结一致。

   我今天看了上甘岭这部影片,讲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硬是用手中的钢枪和肩上的头颅抗击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鬼子无数次冲锋,在坑道中抗击,上甘岭观后感。 在坑道中,战士们用顽强的毅力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无数次毒气弹、炸药包的攻击。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战友之间的友情却是温暖感人的,他们的无私、团结、合作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是坚不可摧的,战争的最后胜利永远不属于侵略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的安宁,是***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才能更好的为守卫我们今天的成果贡献绵薄之力!

《上甘岭》观后感

   我是一位“00后”,也是个世纪宝宝,深受父母和亲人的宠爱。还时常闹点小脾气,但自从我看完《上甘岭》之后,我知道了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

   《上甘岭》的主要内容是: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帝主义的侵略者们为了扩张野心,而和中朝两国爆发了战争!中国决定支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为国。中国的解放军们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有智有谋地击退了敌人的二十三次进功。但是因为日美两国的武力火药都比中国的多,比中国的强,把中国解放军打得伤亡惨重。于是,中国解放军决定在坑道里隐藏,拖住敌人。由于坑道里的水源和粮食都不充足,人们身体弱,只等待着后勤准备好武器再进行大反攻。卫生员王兰,在人们最困难最消极的这段时间为他们唱歌,安慰他们,使他们有信心,使他们把饥苦忘掉,对生活有了希望!是希望的天使。终于,火药武器齐全了,解放军们使出浑身的力气做了最后的大反攻,号角响了,呜……呜……我们解放军胜利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到很惭愧。我如果衣穿不好,吃不好时我都会大发脾气,如果把我放在战争的年代,在那种情况下,我会怎样?我庆幸我出生在新世纪,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这些并不代表我不学习他们的精神。另外,我也敬佩这位女卫生员,王兰,能舍身在战场抢险,在黑夜里为战士们点亮那一盏盏明灯,为他们指引希望的方向!我敬佩他们,喜欢他们,赞美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英雄是什么?英雄不是一天两天做好事,而在于积累,就像战士们一样,像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样!同时,我对美帝主义所做的一切感到可耻,中国的英雄们用生命谱写了英雄的赞歌!

  《上甘岭》观后感

   当我一口气看完这部电影时,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虽然只是为了争夺弹丸之地,美军与我军对垒却是用鲜血和生命铺满了整个山峦!美军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集团冲锋要夺下上甘岭,可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用钢枪和保家卫国的强大信念挡了下来,美国人的炮火把狭小的上甘岭翻了又翻,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硬是咬了咬牙守住了阵地——上甘岭高地,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北推进的战略计划落了空。上甘岭战役成为了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向着有利于中朝部队的方向开始的起点。

   战斗是残酷的,可是战友之间的友情却是温暖感人的,在一次前线指挥中失去了视力孟指导员,明白战士们都在坑道里,外面都是敌人,从总部带来的水快喝完了,战士们也渴得耐不住了,卫生员小王为伤员留了几壶水,可他一滴水也不喝,每次都说:“不要再在我们身上浪费水了,把这水留给那些还能够战斗的同志们吧!”,还有一次美军将六连的坑道炸开了一个大洞,边往里面释放毒气,边带上防毒面罩,想冲进坑道,连长不顾四周的毒气,拿起冲锋枪,就向敌人扫射,小王见了,不顾生命危险,脱下自我的口罩,捂住连长的口鼻。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7

在“七一”来临之际,6月27日,蒙山县税务局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影片《八子》。这不仅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也是蒙山县税务系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八子》用电影语言讲述了在1934年的赣南中央苏区,杨家八个儿子悉数参军后有六人先后阵亡,大哥杨大牛带领幼弟满崽和全排战士,为了战争大局,执行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任务,为了阻断追兵,不惜与敌人血战到底直至拼尽一兵一卒的史诗般悲壮故事。

战争的严酷,牺牲的惨烈,反映了赣南苏区人民,为革命和新中国成立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为了正义事业倾尽所有,故事本身极富戏剧张力。其中的母子情、兄弟情、战友情,置于家国情怀的宏大背景下,显得更加动人心魄、荡气回肠。不管是从战争场面还是人物情感表现来看,这在当今充斥着“小鲜肉”等流量明星拼人气不拼演技的电影市场来说无疑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英雄群像。正向昂扬的电影主题,通常能够引起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带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还带给我们更强烈的思想震撼。杨家兄弟八人前仆后继直至壮烈牺牲,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红色土地奋起抗争的英雄群像,更是赣南苏区人民全力支援革命战争的生动缩影,这部影片拍出了中国战争电影少有的悲壮惨烈,战争戏的密集度和逼真感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剧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也让人忍不住落泪,尤其两鬓斑白的老母亲在村头等待孩子们回家的情景,真的是催人泪下。《八子》让我心潮澎湃,也让我热泪盈眶,在我看来它就是一部非典型中国式战争情感大片,代表着目前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从头到尾的战争场面让人情绪始终紧绷,展现了中国式英雄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真诚朴实,融个人英雄主义于集体主义之中,让人为之动容。

说:“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当今中国之繁荣,让我们更加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和战争,更加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辈,每一段历史和战争的存在,都应是严肃而有意义的。那些牺牲和流血,忠诚与信仰,值得尊重,也必须尊重。

电影根据赣南中央苏区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采用了母子情、兄弟情、战友情三线并叙的结构。它以江西当地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八子参军”为原型,以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时期为背景。为了守护家园故土,33万赣南壮士踊跃参加红军,排长杨大牛带领全排战士以寡敌众,与敌人浴血肉搏拼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一位老母亲毅然决然把八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当今中国之繁荣,让我们更加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和战争,更加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辈,每一段历史和战争的存在,都应是严肃而有意义的。那些牺牲和流血,忠诚与信仰,值得尊重,也必须尊重。《八子》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肯定,就是因为它敢于正视历史,不刻意丑化对方抬高自己,内容真实生动。不同的导演会采取不同的叙事角度,而不同的角度则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心灵触动。战争,从来就不只是血与火,生死之间的人性与温情,才是战争电影永恒的主题。这一点,高希希导演处理的很好。

一部真正的战争大片,火爆震撼的战争场面固然重要,真正的艺术价值还是其内核的价值导向与人文精神。电影《八子》中没有过多地渲染国仇家恨,因为高希希“希望把温度拍出来”。高希希称,这不只是战争片,也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这里的爱体现在母子、兄弟、战友之间。母亲固然爱孩子爱得深沉,但是国仇家恨战胜了她内心的挣扎,她选择送八个儿子去参加红军。离别之际,她叮嘱儿子们,“你们一定要活着回来”,相信有多数观众为母亲的这句话动容。

她知道没有人能给她肯定的答复,但这是所有的母亲都一定会说的话。她年复一年地在村口张望,希望能看到儿子归来的身影。她等了35年,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儿子,但是她等来了新中国。

“活着,算咱命大。死了,英雄!”血肉铸山河,英雄永不朽,《八子》作为一部战争片,汇集了大爱无私、小爱动人的两种情感,在让人看到家国大义下包裹着的兄弟情的同时,也使人牢记了人民英雄的爱国精神传承。战火无情,但是我们还能感受到母子兄弟之间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历史因真实而残酷,人物因丰满而感动。铭记历史,不忘英雄,6月21日让我们为《八子》这部中国式战争大片打CALL。

爱国主义电影《八子》反映了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把自己的八个孩子先后送去当红军,奔赴战场一线,但最终只有大儿子和最小的儿子在无情的战火中生存下来。在一次掩护大部队撤离的战斗中,他们所在的队伍浴血奋战,最终弹尽粮绝……而在村头,他们的母亲,还在等待着孩子们的归来。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也让我在感受到强烈的视觉震撼的同时,被电影中的人物、情节深深地感动。

首先,这位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说她平凡,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与天下每一位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家,无条件地去爱、去呵护,而面对困难与不幸,又是那样的坚强隐忍,始终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一个家,做孩子们最温柔坚实的港湾;说她伟大,在那样一个年代,中国人民遭受着灾难,无数志士为了拯救祖国和广大人民于水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作为一位母亲,她没有自私地牵绊住自己的孩子,而是鼓励他们追随理想,追随革命的道路,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是伟大的。

其次,这两兄弟之间的情谊令人动容。大儿子大牛,在一次次的战火淬炼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兵,作为一位排长带领队伍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最小的儿子满崽,千辛万苦找到大牛的部队,成为哥哥麾下普通的一兵,第一次上战场被吓到昏过去的他,却在后来的一场场战斗中迅速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满崽在中途曾经有逃离战场的想法,而哥哥也因为这样差点要将他一枪打死,但是满崽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在部队里迅速成长。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就是当满崽要逃走的时候,大牛说的这么一番话:没有当兵之前,他还是把满崽看做自己的兄弟,希望他远离战火,好好活下去,而一旦满崽穿上军装,他就和部队里的战友们一样,必须始终记住自己作为兵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哥哥,肯定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弟,但是大牛对于弟弟的爱,是一种非常伟大的爱,他希望满崽可以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像勇士一样去战斗。

最后,贯穿整部电影的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让我万分敬佩。不管是大牛在战斗危急时刻冲锋在前对有庆说“我要是死了,你就是排长”,还是老赵在挖地道后因为要给炸药点火没能逃出地道被活活炸死,亦或者是最后一战大牛在吊桥上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双腿,让满崽别管自己,炸掉吊桥不让敌人得逞,都让我为这样一种献身革命事业的精神感到深深的震撼。那时的革命战士,心中的理想信念是如此坚定,可以为了祖国和人民牺牲一切,包括生命,没有这些英雄志士,何来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这一代沐浴在国强民安的盛世阳光下的人,应该懂得感恩,更要学习先辈们的伟大精神。

《八子》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触颇深。但是我想,真正的意义在于,把这部电影带来的感触和思考融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转化为一种动力,跟随着我们党的脚步,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电影《八子》根据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改编而来,剧情源于当年中央苏区瑞金下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的八个儿子争当红军,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那段硝烟四起、国破家亡的岁月,当战争的号角吹响,数以万计的人便奋不顾身的投入残酷激烈的战争,抛头颅、洒热血。电影再现了当年赣南苏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当红军的感人场景,为了国家利益,革命先辈们舍弃自家的小利益,背井离乡去参军,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他们用鲜血诠释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是当年苏区扩红支红的典型代表,蕴含了苏区人民对革命的信仰与忠诚、奉献和牺牲,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赣州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红军长征出发地,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主战场,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赣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赣文清营业部作为扎根在赣南红土地上的证券营业部,在建党98周年之际组织员工观看这部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影,为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电影党课”,引导党员、群众向革命先烈学习,激励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有幸生在和平年代,国泰民安,老区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国盛人仍然肩负着历史使命,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铭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踏着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这不仅是我们的愿望,更是我们的责任。

每一部好的战争电影,都有一个博大的情怀做铺垫,因为其关联生死,兹事体大。《八子》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更有精彩的故事内核和超强感染力,无法割舍的亲情、坚忍笃定的信念,融于残酷的战火之中,营造出一种崇高之美,让英雄主义熏陶不再流于表面,真正做到了激起观众的看片热情。

影片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而成。一个母亲将八个儿子送上战场。当红军的八兄弟陆续有六人在战斗中牺牲,只剩下老大杨大牛和老幺满崽。故事所讲述的就是这对兄弟与战友们历经浴血奋战,直至为国捐躯。片子还原历史真实见准度、刻画人物性格带精度、体现战争残酷有力度、昭示精神内涵显高度。如此“四度”相加,让片子就如一针超大剂量的“肾上腺素”,给所有观众以感官与心理上的双重震撼。高烈度的战争场面之下,高密度的战斗情节之中,炮火硝烟下的焦土、废墟、壕沟,犹如一片死亡随机降临的炼狱,血肉模糊的死者与伤员叫人触目惊心。阵地上尸横遍野、战壕里血水倒灌、泥水中人体浸泡,不避讳血腥的大尺度画面,带来身临其境、亲历炮火的既视感。

由杨大牛带领的一个排的红军战士以寡敌众,慷慨赴死,他们所展现出的血性与刚武,充斥着雄性荷尔蒙味道。面对敌军排山带海的疯狂进攻,他们宛如铁流后卫,坚守阵地寸土不让,双方无休止的拉锯战犹如血肉磨盘,刷新人们对国产战争片的观影体验。

影片较好地塑造了中国式英雄群像。杨大牛带领士兵一次次去完成本不属于自己的任务,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捣毁杀伤力巨大的敌军炮营,避免炮火封锁大部队撤退之途,寥寥数人拦住数量庞大的追兵,炸掉悬浮于山岭上的桥梁,切断敌军对大部队的追击之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中国军人精神,是如此感人肺腑。

我们有幸生在和平年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在建党98周年之际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这部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影,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电影党课”,引导党员、群众向革命先烈学习,激励广大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肩负着历史使命,铭记初心使命,继续砥砺前行。

出场阵容上,一众演技派的精湛表演,显现红军战士向死而生的勇而无畏。尤其是邵兵塑造的大牛一角,最为有血有肉。作为杨家兄弟的老大,大牛谨记妈妈将诸多兄弟都带回家的嘱托,却只能眼瞧着六个亲兄弟在战斗中纷纷倒下。身为排长,他不能露出个人情绪而动摇军心,只能是每死一个弟弟,便用军刀在手臂上划出一道血痕,来掩饰心中的悲痛。而在战斗情节中,邵兵用或是坚毅、或是刚强、或是生猛的表现,来诠释人物的骁勇善战。带兵作战的严而有方,对待部下的严而有度,管教兄弟的严中有爱,也均邵兵展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八子》观后感

每部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有一个博大的爱国情怀做铺垫,这部《八字》也不例外。聚焦在上个世纪的赣南,一个母亲陆陆续续将八个儿子送上战场,结果在一场战役中就有六人在战斗中牺牲,只剩下老大杨大牛和老幺满崽……

这部影片对战争中人性脆弱一面刻画得很真实,这让每个人的行为都很合情合理且感人至深。一场人与野猪搏斗的惊险画面,在拉开了这部剧的帷幕的同时,也唤醒了我心中的那份激情。当死里逃生的满崽找到部队,强烈要求大哥批准他参加红军却被无情的拒绝的时候我甚至还感到了一丝愤怒一份同情。特别是那位善良、细心,却同时还带着几分“狡黠”的老赵在打通地道准备炸毁敌炮营的弹药库时的一句“盗了一辈子墓,没想到临了,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在给人以幽默感的同时让人血脉贲张。战争随时会打响,身边的战友下一秒就有可能离自己而去,阵地上尸横遍野、战壕里血水倒灌等不避讳血腥的大尺度画面,给我带来身临其境、亲历炮火的既视感,使我冒似有种喘不过气的紧张感。从林地作战到炸炮兵阵地再到影片的最后炸断桥,每分每秒都让我心潮澎湃。当我看到大牛踏上桥索奔向满崽时,我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没想到大牛还是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那时的我曾幻想着倘若大牛冲过了大桥与满崽回合,那结局该是多好呀?然而残酷的战争事实却将我的幻想摧毁,就像人们常说的那句“梦想总是很美好,而现实总会很残酷”。影片的最后一幕那八个身穿肚兜的小男孩同样显示出杨妈妈对儿子的爱和祝福,这个回忆元素的增加,也使得这部电影增添了一份深沉而柔软的情怀。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赣南的这片土地是份光荣的土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保存着无数振奋人心的故事。“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不是单独的一句口号,是曾经引领无数先烈的精神支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炮火硝烟的和平年代,我觉得我们是否能像剧中满崽一样不畏艰险磨难,勇于去奋斗、去争取胜利呢?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担,何事不可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觉得我们既要赞美和宣传剧中满崽的这种担当意识,牢记使命,更要脚踏实地,尽自己所能在本职岗位上书写绚烂无悔的人生篇章。

感恩先烈 珍惜当下——电影《八子》观后感一直以来,八子参军的故事在赣南大地上传诵。第一次知道八子的故事,是偶然的机会观看了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歌舞剧的表现形式,勾勒了八子参军故事的大体轮廓,虽然受限于歌舞剧舞台、表现形式、舞台道具等,但还是较好地刻画出了八子参军的人物特点,渲染出了故事情节,在场的观众都被八子参军的故事所感动,我对八子参军有了最初的印象,也知道这是发生在我们赣南这片红土地上的真实故事。

电影《八子》讲述的也是同样的历史故事,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苏区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将八个儿子送去当红军。但是战火无情,兄弟中的六人先后牺牲,只剩下大哥杨大牛和最小的弟弟满崽。满崽找到了大牛的部队,成了哥哥麾下的一员,经过一场场战役的淬炼,新兵满崽迅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杨大牛带领弟弟满崽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直至弹尽粮绝……英雄的身前,是枪林弹雨的沙场,而在英雄的身后,家乡的村庄依然宁静安详,微风吹过金黄的稻浪簌簌作响,一位年迈的母亲正在村头的小路旁孤独地守望着……

前面有面目狰狞的敌人,后面有倒下的兄弟们,让人在观看电影时身临其境,看得心惊胆战,大牛和满崽的“兄弟背”,是《八子》里面最打动人的地方,那种默默告别的兄弟情,直戳中观众的心。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8

5月4日-6日我局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到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这次参观收获很大,开了眼界,长了知识。时间虽短,但受教育甚深,终生难忘,受益非浅。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面对着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董必武纺线的纺车、、、、、、这些珍贵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桌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谆谆教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彼此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这两个“务必”,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到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家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

五十几年后的今天,在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重上西柏坡,并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牢记“两个务必”,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度势,高屋建瓴的远大见树。为此,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立足本职,不断进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辜负革命前辈为创建新中国流血和牺牲做出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9

5月4日-6日我局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到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这次参观收获很大,开了眼界,长了知识。时间虽短,但受教育甚深,终生难忘,受益非浅。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面对着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董必武纺线的纺车、、、、、、这些珍贵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桌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谆谆教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彼此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这两个“务必”,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到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家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

五十几年后的今天,在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重上西柏坡,并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牢记“两个务必”,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度势,高屋建瓴的远大见树。为此,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立足本职,不断进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辜负革命前辈为创建新中国流血和牺牲做出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10

《墨攻》里有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但应该说《墨攻》中的主题,在中国电影中绝对是很少涉及的。

这就是《墨攻》中弥漫的一种强烈的反战情绪。

而这种反战情绪,恰恰是日本电影与文学中经常可见的主题。

当然,这原因看似很简单。就是《墨攻》改编自一部日本的漫画作品。但是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日本历史上曾经有对世界的攻击前科,却在自己的文艺作品中,表达出一种强烈的反战情绪呢?

看《墨攻》的时候,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影片主人公革离对战争是深恶痛绝的,他讨厌一切战争,不管是赵军还是梁军,在他的眼中,只要有一方去攻击别人,在他的眼中都是他的仇敌。

这种影片的基调,与我们国家多年的影片基调是不同的,与好莱坞电影的基调也有明显的差异,而奇怪的是,这种反战的强烈情结,倒可以在日本电影中经常地看到。

因此,我们一直觉得《墨攻》是一部已经日本化的电影,沾染上了日本电影经常表达的一种情绪。比如黑泽明在《乱》、《影子武士》中都对战争采取了一种超脱的冷然的观看,写出战争的虚妄与非理性。我们注意到的一种态势是,一方面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一方面是日本文艺作品对反战的大力宣扬,这形成了日本文化的一种奇怪的现象。

我们中国电影一直宣扬这样的一种观念,就是正义的战争与非正义的战争,所以,我们不反对战争,而是要尽力表现出正义战争的伟岸与神圣,好莱坞电影当然有强烈的反战主题电影,但大多没有什么反响,像《细细的红线》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一味地表达出对战争的迷茫感,但并不讨好,而与其同年度拍摄的《拯救大兵瑞恩》却到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斯皮尔伯格在《兄弟连》中更是强调了“为什么而战”,一旦找到了战争的理由,斯皮尔伯格就不惜强化出战争的壮美感。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对战争的观念更为接近。

日本有反战电影的传统。但是,我们要看到,日本电影的这种反战情结,其实更多的像是藏着一种阴谋。这可能反映出日本人的一种潜在的心态。日本电影回避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而是一味地强调战争的残酷与野蛮。实际上,日本人也正是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二次世界大战。一提到二战,日本人首先会说到原子弹,说到轰炸东京,说到日本沦为焦土,于是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找到了委屈的倾诉与发泄点。日本电影愿意去表现战争的残酷与狰狞,这使它有效地回避了去探讨战争的正义性与目的性,而可以在反战上,与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国家一起找到共同的话题。这已经成为日本游刃有余地逃脱历史反思的一种非常实用的理论模式。这其中的根本因素,就是日本把战争都一律拖下加以反对的“水”里,然后,浑水摸鱼,把所有的战争一棍子打死,于是,不管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在日本的文化体系里统统抛掉。日本电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达到两个好处:一个是站在当年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戕害的国家与人民的一边获得同情,另一个就是让正义的战争一方也被妖魔化,就像洗澡水中的孩子一样,与糟粕一起扔掉。

日本文化中的这种潜在的反战情结,贯穿于他们的动画片及电影中,像“奥特曼”系列,翻来覆去的都是战争主题,本来是很令人厌恶的,但它一套上反战的情结,便变得寇冕堂皇,大言不惭。至于日本拍的很多战争题材电影,都是表现出日本普通人深受战争毒害的主题,不问战争的策划者,一味强调自己的很受伤,这几乎演变成日本人共性的社会情绪。

《墨攻》里也潜伏着日本电影的这样一种瞒天过海的战略情结。它把战争的正义性抛到一边去,而尽力强化战争对民众的伤害与屠戮,从而在批判战争这一主题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这样的主题设定是很有它的好处的,你反战肯定是没有人反对的,你写出战争的残酷,肯定也符合人类多少年来的梦想。但是,它这种反战宣传的目的,只是叫对方不设防,放弃固守,可以说,反战电影是一把双刃剑,不妨设想一下,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如果一部日本电影宣扬反战情绪,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想,日本的军国主义向外的侵略野心是不会受到这种宣传情绪影响的,倒是被侵略的一方,会无形地受到这种战争恐怖论的影响,而感到恐惧,放弃城池,缴械投降。因此,日本电影的反战情绪,总是令人狐疑,明明这个国家并不具备反对战争的传统,反而有一种酷爱战争的情结,但叫起反战来,却比谁都响。日本电影甚至没有《巴顿将军》诚实,至少巴顿将军毫不隐讳自己对战争的热爱。

《墨攻》的故事情节移植于日本漫画,这使得电影烙上了深刻的日本文化印迹。当然,我们无法去指责电影中的这种理念,因为日本人谈反战,从来是不会错的,更不会受到指责,但是,日本的反战,向来是混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这一点,便使得它的反战有一种阴谋的味道。

《墨攻》中的革离就像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都不讨好。这种对战争的荒诞感的揭示,很少在激昂的对正义战争的讴歌的中国电影中得到体现。我们感到新鲜,我们感到的确如此,我们看了这个电影后,会不自觉地加入到对所有战争的诅咒。我们既不会站在赵军的立场,也不会站在梁王的角度,我们只会站在中立的位置,反对任何一场战争。

当然,电影是有其合理性的。应该看到,影片把这种反战情结放在“春秋无义战”的春秋战国时期,找到了存放的理由与基础,电影更把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湮没无闻的墨家思想拿出来作为最正确的一方,也似乎暗示着日本的这种反战情结扶摇直上从历史的渊源中寻找立论基础的苦心孤诣。墨家思想的这种反战情结与儒家的入世、救世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仁人志士,金戈铁马,慷慨赴死,从容就义,这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对战争、对死亡的传统文化观念。日本漫画中,把墨家的子弟东渡日本成为日本祖先,似乎在暗示着日本人继承了和平的传统,这不知是一种自作多情的附会,还是一种皮里阳秋的讽刺。

而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电影也不敢声称革离就代表着正宗的墨家思想。因为革离拯救孤城,并没有得到墨家的认可,是他自作主张前来参战的,手里连梁王的信物都没有。漫画中,他还与墨家发生了思想与行动上的交锋,可以说,日本漫画也深知他塑造出来的这个墨家人物,只是一个挂着墨家头衔、表达着日本文化意识的虚拟形象,所以,日本漫画原著也有意地在情节中安下伏笔,以逃避正宗的墨家思想可能施加予身上的有责认定。电影名为反映墨家思想,其实被编创者已经作了否定。想从电影中去探讨墨家思想,无疑是与虎谋皮。

实际上,在《墨攻》中,我们更看到的是根本与墨家思想无关的革离的一种行为尴尬与思想混乱。因为革离本就不是墨家派来的,他基本代表着日本文化中对战争的一种看法,但因为他无视战争的正义性,所以,他自己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自圆其说,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嘴巴。革离在影片中是战争的领导一方,但他的思想一直是充满着斗争与矛盾的,他不知道他主持的战争是否值得,可以说,他一直在怀疑着自己,比如他经常提到的就是:真的是杀敌为上吗?当革离向逸悦表达出自己的这种狐疑与不解的时候,逸悦很清醒地看出了革离的内心矛盾,说:“当你问别人是非黑白的时候,其实你的信念就已经动摇了。”电影在这里,也没有让革离继续对战争的是与非作出判断,很快让逸悦岔到爱情的是与非上来,逸悦的话,大致是说,你可以不懂战争,你应该懂爱。

后来,革离再次对那个黑人说:“非攻与兼爱才是和平的道理。”这里本该是革离的坚定的思想,但是,那个黑人很尖锐地指出:“你不懂得选择要爱的人。”也就是说这个黑人看出了革离不懂得选择是与非,也正是革离不懂得选择战争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困惑。这句话本该让革离进一步可能思考战争的性质的问题,但电影再次让革离回避了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接下来就是革离回身去“跟所爱的人道个别”。

可以看出,电影中有两个主题,一个是非攻,一个是兼爱。非攻是以否定战争的正义性为前提的,电影在这里闪烁其词,相当混乱,因为电影要表现一个非攻者去主持战争,他的思想立论基础,必然是充满矛盾的,电影不敢直视革离真正的内心。所以一旦革离要对战争的目的进行思考的时候,电影赶快让“兼爱”站出来说话,一旦革离要对战争的正义性与否作出判断的时候,电影立即转换到“爱的选择”的主题上来。这实际上是否定战争正义性所带来的必然的尴尬。电影不得不用“爱”的主题来拯救“非攻”主题的不能成立,革离与逸悦的爱情关系,看似闲笔,也是原来漫画所没有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爱情的线索,那么,革离的非攻主题就会陷入死胡同,无法排解得开。

因此,直到最后,革离的反战情结仍是软弱无力。他依然重复着不分是非的反战观。所以,电影中,革离只能不断地说反诘句,显现出他在抛弃掉战争正义性之后立论上的中气不足。比如,逢到机会,革离就要反问,如对赵将军:“为什么不可用更理智的办法去化解战争?……如果停止杀戮,可以换回更多生命,你说值得吗?”“战争只会将更多的活人往死里推,活的死的都不会安宁”。“难道生命就没有比活着重要吗?”革离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无法选择正义战争与爱情的徘徊者的形象,这从某种程度上讲,恰恰体现出反战情绪在面对真实的战争情境后的左右为难状态。

有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的电影,《墨攻》变得容易得到认同,它是顺向的,是一个历史上共性的主题,所以,少见《英雄》、《夜宴》、《无极》中的那种概念化的拗着观众思想来的古怪主题,后者这类电影中的人心是一种阴谋的代表,是一种欲望的扭曲,是一种图解的需要,虽然很复杂,但写出合理性来很困难,所以,虽然主创者绞尽脑汁,心胸很大,但却犹如夹生饭一般,令人望而生畏,遭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