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0:14

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1

据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4)"男女皆自食其力,生长于兵,无单家。"(5)从事游牧生活的匈奴人的生产生活习惯是除贵族外,均参加生产劳动,且没有单身之人。"其法,拔刃者死,坐盗者没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狱久者不过十日,一国之囚不过数人。"(6)没有固定的监狱来关押人。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一般身体强壮,具有劳动能力。由于单于想让他们投降,长久地生活在匈奴,因此不是把他们长期监禁起来,况且也无固定监狱,而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让他们自食其力,成家立业进行生产。这既可省去派人供应和监管之劳,也因让他们娶妻生子,免去思亲想家之苦,达到防止南归的目的。如张骞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 ,在匈奴娶胡妻生子。苏武被扣留后,也是按照这种习惯生活的,先牧羊北海,后娶胡妇生子,有了自己的牛羊。实际上,这种生产生活习惯北方的游牧民族均是如此。如契丹族,在阿保机"化家为国"之初,幽州人韩延徽被刘守光派往契丹求援,"阿保机怒其不拜,留之,使牧马于野"。(7)韩延徽所处境遇与苏武相仿。

如果仅是让苏武牧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就不是那么富有传奇色彩了,因为草原上的人的生活就是逐水草放牧牲畜,苏武只不过是适应游牧生活而已。张骞之所以名留青史,不是因为他在匈奴的生活,而是他"凿通"了西域。正是班固以猎奇的笔法记述了苏武在北海放牧公羊,并且要等公羊产乳才让回汉朝,这使苏武在匈奴的生活增添了悬念,更加突出了苏武的刚直不阿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节操。也正是这种记述给我们透露出了匈奴人畜牧业方面养羊技术的信息。

在茫茫的北方大草原上,每当隆冬时节,呼啸而来的寒风,夹杂着雪花,使气温骤降至零下30~40度。如果按照羊的自然生长周期,夏季水草丰美时,发情交配,经过6个月的孕期,正好在"三九"天最冷的时候下羔。如何保证羊羔顺利地降生并成活,对于畜牧业生产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问题。所以前些年牧区各级政府,在冬春之际还把保子羔成活率作为一年伊始的头等大事之一来抓。当然由于科技的发展,这个问题现在已经通过盖暖棚和人工配种获得了解决。可是,在古代以草原为家的游牧民族是如何解决的呢?难道他们是屈服于大自然的淫威,任凭大自然的摆布吗?

匈奴人以牲畜作为财富的象征,贵族喜欢用"马畜弥山"、"牛羊谷量"等词来夸耀自己的财富,可是如何养羊今天已不得而知,我们可以联系后来生活在草原上其他游牧民族的养羊技术和经验,也许从中能管窥一二。

继匈奴之后称雄草原的是鲜卑人。在檀石槐联盟瓦解之后,拓跋鲜卑南下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黄河流域的养羊技术和经验,虽然反映的是农耕地区的,但其时黄河流域由于五胡内迁已是各民族杂居,包括匈奴、鲜卑等在内的游牧民族都纷纷南下,开始定居下来,所以其中肯定有他们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这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贾思勰对羊的怀孕、接羔、保育、放牧、剪毛、防病等有十分详细的记载,他说:"常留腊月、正月生羔为种者,上。十一月、二月生者,次之。非此月数生者,毛必焦卷,骨细小,所以然者,是逢寒遇热故也。其九、十月生者,虽值秋肥,比至冬暮,母乳已竭,草木未生,是故不佳。其三、四月生者,草并茂美,而羔小未食,常饮热乳,所以亦恶。六、七月生者,两热相仍中之,甚恶。其十一月及二月生者,母既多乳,肤躯充满,草虽枯亦不赢瘦,母乳适尽,即得春草,是亦佳也。""大率十口一羝。羝少则不孕,羝多则乱群。不孕者必瘦,瘦则匪准不蕃息,经冬或死。羝无角者更佳。有角者喜相抵触,伤胎所由也。"(8)指出了羊羔生在何时最好和牡牝羊的比例,但是如何保证羊羔生在十二、正月或十一月、二月,他没有说明。如羊的数量像典籍上所记载的,以山谷量,数目非常大时,怎样防止羝羊不乱群、不相抵,他没有提出有关的办法,只是说羝羊无角最好,这实际上是小农经济在畜牧业上的反映。

鲜卑之后,柔然、突厥、回纥、契丹等这些曾经称霸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如何养羊,详细的情况今天已不甚清楚。但在他们之后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的养羊技术,典籍中还是略有记载的,加上调查,使我们对其养羊技术能有大致了解。

据《夷俗记》记载,明代蒙古族所饲养的牲畜,"大抵马之驹、牛之犊、羊之羔每年一产。产于春月者为佳。羊有一年再产者,然秋羔多有倒损之患,故牧羊者每于春夏时以毡片裹羝羊之腹,防其与牝羊交接也"。(9)与贾思勰所记农区羊羔产于冬季最佳不同,以产于春季为最好,这可能是由于草原冬季过于寒冷和牧养方式不同造成的。为了保证羊羔产于春季,明代蒙古人已知道对羊实行人工控制生育期的方法,保证羊羔出生在春天。清代蒙古族有种风俗习惯,"在羊发情季节,将种羊放入羊群时,让两个小孩骑在种羊背上,象征多胎"。(10)透过这种风俗习惯,我们发现蒙古人在控制羊的生育期上,除上述方法外,还有更为科学、简便易行的方法,即牡牝分牧。平时牝羊、牡羊分群放牧,在牝羊发情时,将牡羊放入牝羊群中交配。上述两种关于明清时期蒙古族养羊技术的记载,实际上所反映的问题就是一个,即用人工方法控制羊的生育期,从而保证子羔的成活率。当然,根据贾思勰的记载,实行分牧制也不排除容易放牧和保胎、优生的因素。

据笔者调查,直至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赤峰市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部分地区的牧民们,在放牧羊时依然实行牡牝分牧制。牝羊群在离家较近的地方放牧,种羊群由专人到很远的地方放牧,平时不准回来,只有到规定时间才把羊赶回来与牝羊交配,然后再往他处放牧。放牧种羊的人一般是单身汉或丧妻的老年人。放牧的地方或是离家较远的山区,利用天然岩洞作羊圈,或是在较远的草场上,建一临时羊圈。种羊赶回的时间大约固定在秋季,因为这时受孕的牝羊正好在来年春季下羔。当草原春暖草木萌发时,产下的羊羔容易成活,而且不久就能吃上嫩草,免去了因自然交配,在隆冬产羔被冻死的危险。(11)这种羊羔,汉区人称之为"青草羔",指一生下就能吃上青草的羊羔。(12)如果由于自家羊少,不能牡牝分牧,牧民就用布、皮革、塑料等给种羊做个兜布,阻止其与牝羊在固定时间以外交配。所用方法与明代蒙古族相同。据说这是世代流传下来的经验。(13)当我们弄清楚了蒙古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如何发展养羊业的经验和方法后,再回过头来看苏武远徙北海放牧羝羊时,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早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匈奴时期,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匈奴就已经知道了通过牡牝分牧,实行人工控制生育期的方法来繁殖羊了!苏武实际上就是专门放牧种羊的人。那么,为何要选择苏武去放牧种羊呢?因为他是不降匈奴的汉朝使者,且孤身一人,条件最理想。因此让他放牧公羊于北海无人之处,并非是故意刁难他,以此作为不降匈奴的惩罚(当然有怕他逃跑的因素在内),而是以自己的生产生活习惯,让苏武自食其力,从事生产活动。所谓待羝羊产乳,不过是借机戏之罢了。转贴于 注释:

(1)(2)(3)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5)(6)郝经:《续后汉书》卷七址九上《北狄传》。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7)叶隆礼:《契丹国志》第十六卷《韩延徽传》,贾敬颜、林荣贵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8)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养羊》,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12月第1版。

(9)萧大亨:《夷俗记》,"北虏风俗"中的"牧养"条。见《北京图书馆古籍本丛刊》,第11集,书目文献出版社。

(10)乌云毕力格等:《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460页。

(11)此资料为笔者向斯琴·格日勒老人调查所得,她老人家现住在北京,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是说起家乡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的事情,仍如数家珍。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2

关键词:大漠苏武;京剧;爱国主义;民族气节

这几日,观看了新近由国家京剧院重磅推出的大型新编历史剧《大漠苏武》,为这部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鲜明史诗品格的剧目所深深打动——全剧通过对汉朝使臣苏武被迫流放北海牧羊、十九载不改民族气节的精湛艺术表现,生动诠释了汉朝中郎将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故事荡气回肠,情节感人至深,主题积极向上,艺术水准极高!

“苏武牧羊不易汉节”的故事,自《汉书·苏武传》始,累有歌颂,代有传习,绵延两千余年,各种文本艺体多有表现。苏武九死犹未悔、执着于理想信念、忍辱负重、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早已深深植根于华夏大地优秀文化的良田沃土,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绵延不绝的壮丽浪花。在多元化文化风起云涌,特别是西方各种文化思潮肆意涌入,企图蚕食、占据社会主义文化阵营的今天,如何寻求突围之策,如何践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主流文化观,这是摆在一切有良知、有责任、有担当的当代中国艺术家们面前一个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并亟待破解与急需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令人欣喜的是,在以宋官林同志为院长的国家京剧院管理层的精心组织下,经过高牧坤导演父子与广大编创人员长达6年时间的反复推敲、数易其稿与精心打磨,在张建国(苏武饰演者)、郭霄(胡阿云饰演者)、魏积安(且鞮侯单于饰演者)、黄炳强(李陵饰演者)、吕昆山(卫律饰演者)等众多一线艺术家的联袂精彩演绎下,一部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编大型历史京剧《大漠苏武》于2012年5月1日在澳门文化艺术中心终于华彩上演,并通过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栏目向全国观众直播了!——在一度呈“水漫金山”、来势汹汹、“西化”意图明显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不断入侵与沉渣泛起、“三上一后”(上——庸俗的情爱剧、上殿戏——表现争帝夺位的宫廷剧、上瓦戏——特技漫天飞舞的武打剧、后宫戏——争风吃醋争宠内斗的后宫剧)影视作品充斥荧屏、泛滥成灾,电视相亲节目、流行歌曲接龙、职业招聘等带有明显“三俗”色彩、良莠不齐的电视节目大行其道的当下文化大观园内,《大漠苏武》的演出成功与所收到的热烈反响,有力地回击了在极少数人中流散传播的“京剧艺术无市场,国粹要进博物馆”的荒谬论调——《大漠苏武》所进行的成功的艺术实践,也再次雄辩地证明:向传统寻根,向中华民族的源头寻根,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五千年优秀民族文化寻根,永远是当代艺术不断繁荣发展、发扬光大,始终生生不息、清涓长流的活水源头!

《大漠苏武》一剧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总基调,在严格遵循《汉书·苏武传》、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因在汉武帝面前替李陵叛降一事辩诬而遭宫刑)等历史史料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似、大事不虚、细节不拘”的艺术创作精神,大胆创新,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二者机杼巧结,相得益彰。编剧导演高牧坤先生在传承前人经典名剧《苏武牧羊》的同时,不泥于古,不是一味在单线条的“致力于塑造一个耿介拔俗、誓死不降、忠君向汉、以死报国、宁折不屈、形象高大、惟我独尊、小视胡儿、鄙弃蛮狄”的相对狭隘的民族英雄的思想主线上再费思忖,而是将苏武还原成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须眉、大漠北海的牧羊人、胡女的丈夫、苏通国的父亲、汉朝的使节、李陵的挚友、卫律的死仇、单于的心忧”——通过多线条的情节推进,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设置金钱富贵美女对剧中主人公的诱惑,对风雪呼啸天寒地冻四野蛮荒的北海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与单于高压政治生态的渲染,生动还原了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中郎将苏武手执汉旌北海牧羊十九载大义凛然不易汉节不辱使命却又家国难舍亲人伤离的悲惨遭际与生存境遇——家国与妻儿的两难,友情与大义的碰撞,怜惜与流放的无奈,气节与叛变的天壤,回归与忍离的纠缠,汉旌与盖头的悖反……高牧坤先生的确是一位高明的导演。他精心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如此难以协调互不兼容的情节与圈套,让剧中的每一个主要人物都陷入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命运陷阱,置身其中,不能自拔,让他们拼命挣扎,不得其解,用残缺的美衬托出苏武血淋淋的胜利,用苟且的存活洞穿变节者李陵坍塌的魂灵,用色厉内荏的镜子照出大漠枭雄单于“英雄失归、霸业难酬”的无奈与怅惘,用貌似如鱼得水呼风唤雨反衬出跳梁小丑势力小人卫律的滑稽可笑,用大漠上最后揭开的红盖头寄寓对无助胡女母子的深切同情——在“情”字上着力开掘,在细节上仔细打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把握了细节,演活了人物,情节生动了,故事也就好看了。

我们来试着看看细节是如何推动情节,典型环境是如何烘托典型人物的:

第一场,卫律逼降。

单于拟遣返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辞行之际,叛臣卫律诬告苏武联合虞常与副将张胜欲“射杀卫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见《汉书·苏武传》),单于震怒,将苏武流放北海牧羊,“除非公羊生下小羊”,否则,永远不得归汉。——细节之一:公羊不可能生下小羊。苏武命运出现逆转,中郎将顷刻变成了牧羊人。

第二场,李陵兵败。

李陵率部激战数日,弹尽粮绝,又遇数倍于己的匈奴军,束手被擒。汉武帝不明真相,以为李陵归降匈奴,武帝震怒,斩杀李陵全家老小。——细节之二:李陵被逼受降,在追求名节不亏与对汉朝统治者滥杀家小的愤恨之间陷入挣扎。退,名节尽失,心有不甘;进,家小被杀,对汉皇帝心怀恐惧,对大汉统治者的昏聩残暴心生怨愤。——对“李陵受降”这一细节的着力开掘,为对应后场情节的继续发展埋下伏笔,用李陵的“软”,反衬苏武的“硬”——宁死不屈,任它风雪怒吼、无边寂寞、长夜难熬、长年孤寂,终不改志,于绝望处坚守渺茫的希望。

第三场,北海牧羊。

肆虐飘舞、漫天怒吼的风雪之中,凄厉的音乐响起,卷起一阵又一阵鬼哭狼嚎的风雪之声,凄凉的【二黄导板】响起:“寒风吹/雪飘扬/旷野苍茫/陷北海身无助满目凄凉//”——即便自然环境再困苦恶劣,对乡帮思念未改,对亲人思念长望,苏武“气在节亦在/纵死挺脊梁!//”已作降将的李陵风雪中寻到北海,探望冻饿垂死的老友苏武。异国他乡,荒野苍茫,旧友重逢,悲泪滂沱。李陵不知老友为何痛哭。苏武答道:

“休笑愚兄落泪。十数年北海,只有对羊而言。偶有仰天狂啸,以解孤寂之情。今日突遇贤弟,怎不令兄伤感?”

面对李陵侍卫递上来的羊腿,陡然察觉番帮打扮的故交,苏武震惊。“杀我全家归路断/无奈背主降北番”——在一大段急风骤雨密不透风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扑灯蛾】的念白中,降将李陵声泪俱下痛陈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与“枉背的黑锅”。苏武痛心疾首悔不能救既恨又怜:“李陵啊李陵,匈奴为官是背叛,愧对列宗与祖先!”无路可退的李陵奉单于招降之命,委婉告知身陷沙漠苦海的苏武“老母病亡、妻子改嫁、儿女失散、归路已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劝其归降。苏武大义凛然,面南持旌,正色道:

“苏武在,汉朝使臣在;旌节在,苏武伴君王!贤弟切莫再言,如今你劝降不成,难以复命,愚兄愿死在你的面前,以报你替兄葬母之恩!”

掷地有声,李陵劝降不成,羞愧而退。望着昔日老友灵魂空洞的背影,苏武慨然叹曰:

“李陵之降,罪较着而不可掩;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

——怜惜惋叹之情,如悼亡人。

荒凉的北海,牧羊十数载,茕然孤影,渺无人烟。好容易来了一个知心老朋友,却投降变节,无话可谈。短暂的寒暄之后,复又回沉于无边的寂寞。背景音乐响起,抒情的二胡间奏曲中,苏武与羊儿有过对话:

“羊儿啊羊儿,那李陵道我已是死去之人,已在人间消亡,可是胡言?”

羊群报以“哞哞”的亲热回声。苏武仰天大笑:

“李陵啊李陵,你可曾听见?羊儿它们说话了。它们说,我苏武还活在世上!单于啊单于,我堂堂汉朝使臣,还活在人间!我主啊我主,旌节在,苏武在,你的使臣,还活在世上,我还活在人间,我还活在人间!”

——苏武欣慰地笑了,我却哭了,泪掉了下来,很快,被北海漫卷的风雪吹干、凝固,好疼好疼!

第四场,单于赐婚。

历史总喜欢捉弄人。爱才心切的大漠枭雄威逼利诱,劝降不成,又使出了美人计。不曾想,匈奴都尉胡克丹之女却仰慕苏武英名,甘愿嫁作汉人妇:

【西皮摇板】“那苏武对大汉忠心一片/死不惧受折磨为爱家园/似这样忠良将令人钦羡/我情愿赴北海/与她共渡艰难//”

这是何等炽热的爱的表白啊!单于惊讶垂涎于胡阿云的美貌,欲将胡女封为贵妃纳为己有。谁料阿云不为所动,不从单于,执意要嫁苏武。在个人与匈奴霸业之间,大漠枭雄选择了后者,忍爱赐婚——这个细节,足可见单于的野心勃勃,宁可压抑个人欲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招降苏武,成就霸业。卫律躲在阴暗的角落,居心叵测,幸灾乐祸,等着看苏武的笑话:

“时光如水东流去/苏武北海十七春/苦难饥寒终难耐/英雄难过美人关!”“你们问我卫律遇到此事怎么办?嘿嘿,若能抱得美人归,管他阴间走几回!”

——还是卫律说了大实话,单于爱美,卫律爱美,我也爱美,苏武难道就不爱美么?——金钱、地位、富贵,皆不能撼动苏武之志,美女来了,且看苏武如何应对。——高导演,会设套,诱得苏武往里跳。若得美人怀中抱,数载英明埋百草!

第五场,融化坚冰。

连天的风雪之中,须发皓白的苏武,念故国,思亲人,百感交集,惆怅难叙。

【二黄导板】“持旌节晨曦伴望穿云海/南飞雁带去我故园情怀/数年来踏荒原寒冰塞外/历磨难受风霜饥寒难捱//”

身处险地,国仇家恨,旧友故交,人情冷暖,对老友遭遇的同情,对李陵失志变节的遗憾喟叹,一股脑涌上心头。是宁愿忍受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对身心的摧残与严酷高压的政治迫害,身体摧毁,精神永存?还是如卫律李陵之流随波放逐苟且富贵落人笑柄遗臭万年?——“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生存与毁灭,灵魂与肉体,哪个更重要,哪个更宝贵?!苏武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富贵不能淫/苦难何挂怀/威武怎能屈?/浩气鼓壮哉!”“日复日年复年我持节北海/笑待这茫茫大漠忠骨埋!”

——铮铮誓言,寒风吹散,吹回到万里之遥的西京长安,被西伯利亚两千多年前的飓风吹到了今天,中华大地到处都回荡着英雄悠长而浑厚的话语,那般亲切,那般激昂,那般豪迈,令人动容!

美丽的胡女顶着汉人新娘出嫁时的红盖头,怀着对英雄的无限仰慕,来到了郎君的面前。须发苍苍的糟老头子苏武,不吃这一套,直斥卫律伎俩,冷漠欢天喜地送上门来却自讨没趣的花姑娘。美丽的新娘带着莫大的委屈,正要发作,忽而转念,豪放之余,透着机巧,【西皮散板】响起,倾诉衷肠:

“我自古虽生长畔邻异乡/却喜爱汉家学诗画文章/多期盼通有无和睦来往/熄战火免受那军民伤亡/深敬你为邦交出使北上/更敬你受摧残宁死不降/舍弃那富贵荣华圣洁守望/历磨难冒风雪北海来牧羊/我爱你铮铮傲骨奏绝唱/我爱你气节坚守不彷徨/休笑我番帮女子天性爽朗/休笑我坦诚直率诉衷肠/为伴郎君抗匈王/你却疑虑将我伤/望君慎行仔细想/胡阿云可配你/患难与共一妻房?!//”

——面对胡女真诚直率的爱的表白,苏武将信将疑,冰心似有所动。

夜半,狂风骤起,吹破羊圈。胡阿云探海、鹞子翻身、卧鱼儿、圆场,大段的身段舞蹈,焦急地帮着苏武找寻失散的羊群。苏武不慎雪地滑倒,幸得阿云救助,寒衣披身。背景音乐深沉响起,二胡与大提琴旋律回还往复,如泣如诉,伴唱深情歌颂:“痴情仙女天外来/太极寒冰化释怀/人间自有真情在/千古流芳奉莲台//”。

第六场,春暖花开。

苏武与阿云还有儿子尽享天伦之乐。在《戏曲采风之国家京剧院澳门行》中客串过主持人的美丽胡女郭霄带着对英雄的仰慕与未解之谜,继续采访汉朝中郎将苏武流放北海17载何以不改其节的强大精神动力何在?苏武答道:

【反西皮二六】“不堪回首往事谈/忠义气节记心间/渴来饮雪饥吞毡/草根树皮肚内填/你来之前十数年/顶风冒雪踏荒原/寂寞孤独近疯癫/只有对羊把话言/十七年羊为伴/十七年与羊眠/十七年离人烟/十七年思念亲人眼望穿/十七年心灵时刻在呼唤/苏武莫忘我祖先/莫忘吾皇千秋业/莫忘子民万万千/持节报主守信念/上苍护我到今天//”

——一言以蔽之:“气节为大!”

乳儿的哭声响起,夫妻二人为儿子取名“通国”,寓意匈汉两家和好,互通往来,强国富民,止戈休兵。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儿子笑了,胡阿云笑了,苏武也笑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乐景衬哀象,以团圆预惨别——看到这儿时,我没有笑,我的心越发紧揪了起来!

第七场,生人作死别。

苏武与李陵各置舞台左右。一面是李陵路穷士绝、痛彻肺腑的无尽忏悔,一面是苏武使命未竟、壮志难酬、蹉跎岁月的嗟叹。苦尽甘来,汉皇遣使接苏武回长安。怀着对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胡阿云携儿欲同归大汉。卫律赶来,一道单于圣旨,斩断苏武妻儿归途。悲愤交加的胡阿云托孤于李陵,拔出腰间佩刀,欲寻短见,苏武急急阻拦,字字带血,声声溅泪,苦苦哀劝:

“公主莫寻短见!你若一死,通国何人抚养?若是流落街头冻饿而死,你我夫妻纵死九泉,也愧对娇儿!你要再思呀,再想——!”

胡阿云撕心裂肺一声喊:“娇儿啊——”音乐响起,钹镲抖颤,我的泪就再也抑制不住,纵横交错了!——求生生不得,求死死不能,夫君生离别,忍看儿孤伶——胡阿云用呼天怆地的悲鸣,血泪控诉了战争的残酷,王权的冷漠,霸业的无情及对和平与自由、民族大团结的深切呼唤与泣血盼望!

生离死别之际,凄凉哀婉的音乐响起,胡阿云请求苏武,一了心愿:

“汉人完婚之时,需要夫君为新婚之妻亲手掀起盖头,以示爱意,阿云恳请夫君……”

话未竟,从襁褓婴儿怀中取出初嫁时未曾揭开的红盖头,顶上发梢,行汉人大礼。山花浪漫,北海披红,苏武庄重揭下红盖头,打道长安。

剧终定格画面:威严的皇城,须发皓白的苏武,左手持汉旌,右手握盖头,望着遥远的北方,目光是那样的忧伤,眼神是那样的凄迷,心思是那样的怅惘——国是回了,家却破了,人不再圆……《大漠苏武》就以这样丰富的立体表现手法,深刻揭示出在历史车轮卷起的滚滚黄尘中,个体生命的渺小、挣扎与无奈,人性的丰富、复杂以及庄严与崇高。

选择将该剧在同样有着屈辱记忆却向归之心永不消辍的澳门首演并向全球直播,正好庄严契合了两千多年前那曲经久传唱的《思归曲》的深情旋律: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3

苏武牧羊、昭君出塞,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可是如今却出现了“昭君牧羊”,这样的“张冠李戴”令人匪夷所思。面对公众质疑,雕塑管理方三峡广场管委会的解释是,这个雕塑描绘的并不是某个典故,而是对于王昭君在塞外生活的场景的描述。“王昭君生活在塞外,应该是有牧羊经历的。”也就是说,“昭君牧羊”不是一个典故,而是描述昭君塞外生活的一个场景。可是,这样的解释,又有谁知道呢?公众在看到“昭君牧羊”时第一印象还是会对雕塑充满着质疑,这样的雕塑名字出现在公共场所还是容易给人误解。这显然是值得注意的。

昭君出塞和苏武牧羊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是众所周知的成语典故,一提及这些成语,人们总能想到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一个是忍辱负重十九年,面对威逼利诱甘愿牧羊的忠贞气节,一个是心忧天下、追求和平宁愿出使和亲的巾帼英雄。这两个人物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正能量和价值观,这也是这两个成语典故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可是如今,这两个成语典故却被“合二为一”,成为“昭君牧羊”,这样的雕塑出现在公众面前,不仅让人费解,也会对青少年造成误导,这种对历史典故的随意篡改和曲解,胡乱嫁接使用,在现实中并不鲜见,这些都严重损害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

雕塑是对历史文化的解读,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这些雕塑在为城市增添人文魅力的同时,也起着传播文化,传承历史的意义,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因此,雕塑不管是对于历史文化还是对社会教化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如今却出现这样“不伦不类”的雕塑,无疑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更是对公众的误导。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4

唐 刁光胤《枯树五羊图》(图1),纸本,设色,册页,33.9×36.4厘米,现藏博物院。

刁光胤(约852-935年),名刁光,一作光引,唐雍京(今西安)人。唐末五代初画家。擅画山水、竹石、花鸟、猫兔。一生作画勤谨,虽说“非病不休,非老不息”,但耄耋之年仍于成都大圣慈寺三学院画《四时竹雀》小壁四堵,为时所称。前蜀画家黄筌、孔嵩拜他为师,艺得亲授,黄筌之子居宝、居又继承和发扬刁光胤花鸟画的风格,形成五代、北宋年间的黄氏体制,在北宋画院中被视为程式。蜀人收得其画,当作“传家之宝”。画迹有《花禽图》、《竹石戏猫图》等,著录于《宣和画谱》。《枯树五羊图》为其传世佳作《写生花卉册》中的一页。该幅作品描绘山脚坡地上,两棵枯树迎风而立,五只羊在树下的山石间歇息,它们或坐、或立、或觅食,姿态悠闲。从它们流露出的眼神来看,似乎都别有所思。其中的两只羊正抬头远望,与远处云雾中时隐时现的群山遥相呼应。整幅作品构图精美,羊之用笔纤秀,枯树则显得较为浑厚。

宋 陈居中《四羊图》(图2),绢本,淡设色,册页,22.5×24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陈居中,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宁宗嘉泰(1201-1204年)时为画院待诏。专工人物、蕃马,擅写放牧、出猎等场景。注重写实,观察精微,风格“俊俏明媚”,富于生趣,人谓其作“不亚黄宗道”。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图》等。《四羊图》为陈居中的一件传世佳作。作品描绘了毛色各异的四只山羊在山坡一角驻足、嬉戏的场景。只见一只公羊立足于高坡的山石上,正威严地注视着脚下坡石边的妻儿。两只小羊在坡底尽兴地嬉戏、玩耍,其中的一只小羊正奋力地用头部抵着前面小羊的屁股,被顶的小羊,身体直立,高举两只前蹄,侧身注视着同伴,另一只眼神里流露着慈爱的母羊,正在一旁照看着它们。该幅作品以左实右虚角景式构图,用笔简练朴实,色调柔和中又有对比。作者以大面积淡墨渲染出坡地,将天地区分开来,并很好地衬托了画面的主体,细部描绘十分讲究,四只山羊的形象逼真,姿态生动,充分而传神地表现出山羊顽皮、好斗的天性,作品极富生活情趣;图中景物高低错落,画面富于变化,坡上枯木荆棘,木叶凋零,野草枯黄,一派清秋幽旷的氛围。

元 赵孟《二羊图》(图3),纸本,水墨,手卷,25.2×45.4厘米,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赵孟(1254-1322年),元代画家。字子昂,字号甚多,常作松雪、松雪道人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十一世孙,年轻时任宋真州司户参军。南宋灭亡后,出任元朝的重要职务。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二羊图》为赵孟除画马外,惟一绘有走兽的一件作品。图中绘有一低头吃草的山羊和一昂首瞻望的绵羊。两只羊对比明显,右面的山羊张口睁目,尾巴上翘,身子向右而头部朝左作动姿,背部线条自然弯曲,羊毛轻软直长,描绘工细;左面的绵羊昂首而立,静穆而从容自如,身躯朝左呈静态,头部右侧毛卷而短。全图虽然纯用水墨画出,但却显现出墨色斑斓之状。二羊无论从方向、姿态还是到笔法运用上都体现出鲜明的对照,其形象立意显然已经不是单纯地刻划两只动物,而是其中寓有一定的象征性。赵孟曾画过一幅《苏李渲别图》。图中描绘苏武与李陵于荒寒北地殷殷话别的情景。苏武于汉武帝时出使匈奴,匈奴单于背汉妄为,扣留苏武并遣其牧羝羊(公羊)于北海之滨,并扬言“羝乳乃得归”。苏武与羊群为伴,手执汉节,饿吞草籽,渴饮雪水,而不辱使命。直至19年后单于回心转意,苏武才得返长安,受封典属国,留下千古佳话。李陵则是武帝时骑都尉,骁勇善战,后来出征匈奴,因力竭被执而投降。武帝听说此事,尽诛其家人,于是他便无法再回归中土。李陵与苏武原本相识,闻听苏武将返归故国,特前来饯行。画中但见冰天雪地之中,劲冷朔风刮吹过寒漠,随从们都纷纷瑟缩,苏李二人执手相握,虽同是天涯沦落,一个是守节不屈十余年,终得放还;一个却是忍辱偷生于异域,无家可返,如今就连仅存的老友也要远离,从此益加凄凉孤单。他们彼此互诉心曲,百感交集,泫然对泣,不胜哀戚。联系此卷后纸原存现佚的一段明初人题跋中,曾把《二羊图》解作苏武的忠节,由此可分析出,图中傲气的绵羊似代表苏武,而神色屈辱的山羊则隐喻李陵,从中也可窥见赵孟仕元宋宗室的矛盾复杂内心。此幅构图空疏,应为受到唐、宋家的影响。

古语有“三羊开泰”之说。据考“三羊开泰”本应作“三阳开泰”,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来之意”。《易经》以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征。寓意大地回春,万象更新,表达着佳运将始、祥瑞安康之祝福。对“三阳开泰”的另一种解释为:十一月冬至日的白昼最短,其后则白昼渐长。古人以为此乃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所以称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因此,旧时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而“羊”与“阳”谐音,又与“祥”字通假,故人们常以“三羊”代替“三阳”,寓意吉运当头,万事亨通。后人附会出“三只大角羊聚立于一处”之特定造型,成为妇孺皆知的吉祥之象。历代画家以“三羊开泰”为题材的作品也较多。

南宋 佚名《三羊图》(图4),绢本,设色,册页,21.2×20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三羊图》绘有三只山羊在柳荫下坡草间寻觅食物。画作除羊角和四蹄轮廓稍用淡墨细线勾勒外,其余部分均以“没骨法”为之,尤其是右侧两只白羊,长毛纷披,细柔蓬松,富于质感。树干用干笔皴擦,笔致沉厚。

清 郎世宁《开泰图》(图5),纸本,设色,60×98厘米,现藏博物院。

郎世宁(1688-1766年),清代著名传教士画家。意大利米兰人,天主教士。清康熙时期来到中国,工画,曾于雍正、乾隆两朝供奉于“内廷”。《开泰图》为郎世宁奉钦旨绘制的一件精品佳作,作品有岁首祝福,好运即将降临之意。图中的三只绵羊,体型肥硕,神态各异。公羊体型高大、健壮,肌腱分明,螺旋状头角,不怒自威。长形脸颊,双眼有神,目及四方,表现出“一家之长”的风范;母羊身形娇小、姿态温柔,它“软耳”垂顺,正在俯首觅草,其温顺、安详、自在的神态栩栩如生;小羊神态生动,安详乖巧地俯卧在“老爸”膝下,全然一副懵懵懂懂、不明世事的憨态,只知道尽情享受父母温馨的宠爱。画之背景中虽空无一物,却越发显现出一种无边无际的空旷感,恰万顷丰草,一望无垠,直达天际……该幅所绘的三只绵羊,毛色质感逼真,用笔自由写意,惟妙惟肖。图中小羊双膝跪地仰望其父之情景,不由让人联想到羊羔跪乳的典故,这也展现了中国传统之孝道。

赵元涛《三羊开泰图》(图6),纸本,设色,113.5×50厘米,现藏吉林省博物院。

赵元涛,生卒年不详,字松声,福州人,常客于天津。民国时期画家。善山水,宗王,写松乔柯盘错,如有风声。名重艺林,其画皆为清宫皇室、资本家及日本人以重金搜购装饰厅堂。陈少梅、溥心等人年少时曾师于门下。此幅《三羊开泰图》寓意大吉,特别符合中国人对于吉祥、长寿的美好祈盼。画面古松苍翠蜿蜒,透过松枝,只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松下三羊,体型肥硕,神态安详,形象生动;远处水面平静辽阔,近处杂草繁密茂盛,一派吉祥和谐的画意跃然纸上。

现代 王梦白《三羊开泰图》(图7),纸本,设色,98.5×32厘米,现藏吉林省博物院。

王梦白(1888-1934年),名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又号三道人,江西丰城人,现代著名国画家。幼年在上海钱庄当学徒,后弃商学画,从黄山寿、吴昌硕游。陈师曾赏识其才,给予指导和褒扬,遂成名于京师,曾任北京美专教职。一度游日本,后因痔疾逝于天津。王梦白早熟,蓄长须,好酒使气,喜面指人非,因又自号骂斋,姚华将之比作性格乖戾的徐文长。王梦白得益于华新罗、徐青藤、李复堂,以小写意名世。其画花鸟、草虫、动物,大都笔势飞扬,生动可掬;画猿猴尤逼肖如真;偶作仕女人物,亦生动有致。《三羊开泰图》用写意笔法,娴熟地描绘出毛色各异的三只羊在坡地觅食及回头仰望的情景。图中的三羊,姿态生动,羊的身体以淡墨淡色轻轻扫去,轮廓似显非显,若有若无,巧妙地表现出羊毛茸茸的感觉。羊角及四蹄以笔尖蘸浓墨画出,表现得劲健而有力。由于画者观察细致,默写的功底深厚,所以能迅速捕捉到羊的神情特征,寥寥数笔,便得传神之妙。该画作信手点缀,浑然天成,无雕琢气,为王梦白的一件佳作。

程十发《牧童图》(图8),纸本,设色,132.5×65.5厘米,现藏吉林省博物院。

程十发(1921-2007年),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籍贯上海市。中国海派书画大师。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但给他印象之深莫过于民间艺术。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历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也有一定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他的画早年受陈老莲影响,晚年多作花鸟画,为中外盛誉的一位艺术家。《牧童图》绘一形象天真、稚趣横生的牧童怀抱羊羔,十几只羊围绕在她的身边。牧童用墨笔勾勒轮廓,淡墨色彩填写;羊群以没骨法,点缀有致,左侧空白处题款钤印。该图无论在用色、构图乃至笔墨运营上,都可谓别开生面,匠心独具。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5

一、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塞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高台上有驻军把守,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二、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并流放到北海牧羊。后来,汉匈和亲,汉朝使节要求放苏武回去,单于不肯,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汉使打听苏武的真实情况后,为拯救苏武想出一计,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去。从此就有了“鸿雁传书”的故事。

三、鱼传尺素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做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来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指行格)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四、风筝通信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6

关键词:《中国昆剧大辞典》;昆剧;折子戏

由吴新雷师任主编、俞为民师和顾聆森先生任副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下文简称《辞典》)于2002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辞典作为“一部生动有趣、资讯丰富的工具书”[1]P1,以其体例完备、材料翔实、规模宏大、原创性高而饮誉海内外。辞典中的《剧目戏码》分“传统剧目”“新编新排剧目”“存目备考”三部分,叙录了重要的昆剧折子戏,对推动昆剧折子戏的宣传与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剧目”收录了昆唱古代杂剧、戏文、传奇戏目937折、俗创戏目100折,其条目文字绝大多数是准确的。然而,其叙录文字亦有内容误漏者。现梳理如下,以待将来修订再版时参考补正。

一、《牧羊记》

1.《辞典》中《牧羊记》条为朱彤所撰。该条剧情概述云:“汉武帝时,匈奴兵犯中原,边关告急,武帝派苏武去匈奴持节和番。单于爱惜苏武,先后派汉之降将卫律、李陵前来劝降,苏武坚贞不屈,持节如故。单于罚他去北海放羊,待公羊生乳方能回国。后公孙敖统兵大举反攻匈奴,索要苏武,傅介公与之随行。卫律劝新单于以美人绊住苏武,元帅之女阿云愿以身相许,誓与苏武共患难,并生下一子。当年与苏武随行的常惠在北国流落数年后见到了傅介公,告知苏武的消息。傅介公佯称汉武帝射雁得知苏武之附信,特前来匈奴讨取。单于无奈,允许苏武回国,却不许阿云随行。阿云将儿子托给傅介公,自己刎剑而亡。傅介公将其子藏于车中,带回汉朝。”这段剧情梗概的大部分内容有误。

《牧羊记》为元代无名氏所作戏文。该剧流传较早也是现存唯一内容完整的版本,是傅惜华原藏署“戊午岁腊月朔日抄录宝善堂较政”的清乾隆三年(1738)宝善堂所抄演出本《牧羊记总本》二卷,共二十五出,今归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收藏,《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之影印。《辞典》此条明确交待叙录所据即此本。①然而,此条从“后公孙敖统兵大举反攻匈奴”之后的叙述皆为宝善堂抄本《牧羊记》所无。宝善堂抄本虽有汉朝大军发兵征讨匈奴情节,但是汉将为霍光,而非公孙敖;宝善堂抄本虽有《做亲》一出叙述在匈奴的汉臣娶胡女为妻的情节,但是写的是李陵娶花花公主,而非苏武娶阿云生子云云;宝善堂抄本中《遣妓》一出着力塑造的是苏武拒绝胡人美人计的坚强意志,则《辞典》并未述及者;宝善堂抄本并无傅介公这一人物,加之无苏武娶妻生子之事,所以更无傅介公偷运苏武之子返回汉朝之事;宝善堂抄本无傅介公佯称汉武帝射雁得知苏武附信的情节,相反,却有《告雁》一出,写的是苏武真的写了一封信系于南归雁足。

《牧羊记》在古代众多的戏曲选本特别是昆腔选本中都有选录。明代后期的《风月锦囊》《群音类选》《吴Q萃雅》《南音三籁》《词林逸响》《尧天乐》《珊珊集》《乐府遏云编》《醉怡情》,清初前期的《歌林拾翠》《缀白裘全集》《缀白裘》等,都收有该剧的选出和曲文。其中,《群音类选》《缀白裘》所选较多,《缀白裘》所收多达八出。此外,明代《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南词新谱》和清代的《九宫大成》《纳书楹曲谱》等有着较大影响的昆曲曲谱,也都收有该剧的部分曲文。但是,经过比对发现,上述《辞典》此条所有而宝善堂抄本所无的那么多内容,也都不是明清时期的这些选本和曲谱所有。而如果说《辞典》所依不是宝善堂抄本,则亦无可能。一方面,《辞典》该条已经交待叙录所依就是宝善堂抄本,另一方面,后文所列的《花烛》(宝善堂抄本作《做亲》)《遣妓》《告雁》诸出的内容也证明所依据的就是宝善堂抄本。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剧情概述的文字另有依据,但其依据的底本肯定不是昆剧演出本。

2.《辞典》具体介绍了《牧羊记》中的10个折子戏,其中有4个折子戏条对该折内容的原始出处说明有误,即:

《庆寿》一折,演正当苏武为母亲筹备寿宴的时候,皇帝却下令派他出使匈奴。《辞典》谓此折为“原本第一出”,误。实为原本第二出。原本抄写很清楚:“第一出《家门》”“第二出《庆寿》”。

《颁诏》一折,演苏武告别母亲和妻子,母亲嘱咐他要以国事为重。苏武与随行人员启程前往匈奴。《辞典》谓此折为“原本第二出”,误。实为原本第四出,原名《拜别》。

《》一折,演卫律前来说降苏武,反受苏武谴责,遂恼羞成怒,将苏武软禁起来。《辞典》谓此折为“原本第九出”,误。实为第八出,原名《劝降》。

《大逼》一折,演卫律及匈奴百花元帅一起来劝降苏武,苏武巍然不惧,痛斥反驳,并欲以死相抗,终使卫律和百花元帅无可奈何。实为第九出,原名《逼降》。

二、《浣纱记》

《辞典》中(明)梁辰鱼《浣纱记》条为丁波所撰。其中《姑苏》折条目云:“原本第十一出《投吴》。越王来到吴国,夫差将其囚于姑苏台石室中,罚作牧养马匹的官奴。吴国君臣沉浸于胜利的欢娱中,纵情逸乐。”此段介绍有误。

《浣纱记》今存版本较多,主要有明代的富春堂本、阳春堂本、文林阁本、怡云阁本、汲古阁原刻初印本和《六十种曲》所收本以及清代的龚天佑抄本、瑞鹤山房抄本等。各本内容差别不大。《辞典》依据《六十种曲》所收本整理该剧折子戏此条。查《六十种曲》所收本,第十一出《投吴》的确写了吴国打败越国之后,吴国君臣沉浸于胜利的欢娱中,吴王夫差将越王勾践囚于姑苏台石室中的情节。但是,《姑苏》作为昆剧折子戏,钱编《缀白裘》十集卷一完整地收录了该折戏在昆剧舞台上的唱词和宾白。据钱编《缀白裘》来看《姑苏》演吴王夫差带领太宰伯及众将官、太监、宫女一行人,到姑苏郊外玩耍打猎,恣情享乐,不可一世。见到三年前发配越王勾践养马的石室,突发慈悲之怀,意欲赦之。对比此内容,从曲牌、唱词、宾白的角度看,《六十种曲》所收本《浣纱记》第十四出《打围》,正是钱编《缀白裘》所收《姑苏》一折。因此,《辞典》中《姑苏》一条的介绍完全是错误的。而《辞典》之所以会将内容差别如此之大的两个折戏混为一谈,可能因为看到《投吴》一折写到了夫差在姑苏台的胜利宴会情节,而想当然地以为这便是昆剧舞台上所演出之《姑苏》了。

三、《南西厢》

《辞典》中(明)李日华《南西厢》条为长仓孝文所撰。其中《请宴》折条目云:“《六十种曲》本第十八出《北堂负约》。贼兵退后,夫人设宴请张生,张生喜不自禁,莺莺也打扮得齐齐整整,出来相陪。不料老夫人变卦负约,竟要莺莺与张生兄妹相称。张生即愤然告辞。”这段介绍不符合昆曲舞台脚本的实际情况。

钱编《缀白裘》四集卷一、《西厢记曲谱》一册、《集成曲谱》声集卷七等均收录《请宴》一折曲文,其中《缀白裘》所收内容包括了曲文和宾白,最为详细。将《缀白裘》所收《请宴》的内容与李日华《南西厢记》的今存各本比较发现,《缀白裘》所收的《请宴》即为《仇池洞天李西厢藏本》(即梁辰鱼批本)和《六十种曲》所收本的第十七出《东阁邀宾》,以及《会真六幻》所收本、暖红室本的第十八出《遣婢请生》,演孙飞虎贼兵退后,崔老夫人设宴,派红娘前去请张生赴宴。张生闻知将由崔莺莺作陪,满心期待老夫人安排今夕与莺莺婚配,内心充满了喜悦,立马打扮起来,准备赴宴。该折侧重表现“傻角”张生如痴似傻的喜剧性格,丝毫不涉及宴中老夫人负约、张生愤然告辞的情节,因此,长仓孝文所撰此条将原本属于《六十种曲》所收本《南西厢记》第十七出《东阁邀宾》的内容误当作第十八出《北堂负约》了。

四、《宵光记》

《辞典》中(明)徐复祚《宵光记》(《宵光剑》)条为叶小力所撰。其中《扫殿》折条目云:“原本第十出《谬刺》。郑跖拿出刻有卫青名字的宵光剑一口,派壮士翻水中去刺杀卫青,制造卫青自杀的假象。不料翻水中不认识卫青,误刺魏明,然后把剑丢在他的身旁,嫁祸卫青。”此条说明亦有误。

《辞典》此条依据《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万历年间金陵唐振吾刻本而撰拟。其实,昆剧折子戏《扫殿》的舞台脚本文字见诸钱编《缀白裘》五集卷二、《集成曲谱》玉集卷五、《昆曲集净》下册、《霓裳文艺全谱》初集等。据《缀白裘》《扫殿》折演卫青被诬陷入狱,屈打成招,定成死罪后,其义弟铁勒奴假扮平阳府苍头,到府内扫殿,骗过掌宫太监,伺机向经常进宫的女奴倾城报信。适值倾城到来,铁勒奴请倾城赶快进宫向卫子夫求救,倾城欣然答应。无论曲文还是宾白,都与万历刻本《谬刺》不同,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五、《蝴蝶梦》

《辞典》中(明)谢国《蝴蝶梦》条为顾建所撰。其中《收扇》折条目云:“原本第二十出《扇墓》之后半出。庄周见那寡妇举扇无力,于是提出要代其扇坟。坟很快就被扇干了,寡妇十分感谢,要以金银相赠为谢,庄周坚辞不受,提出只要那把扇子。寡妇慨然允之,庄周便收了扇子回家。”所述内容有误。

钱编《缀白裘》六集卷三收有《蝴蝶梦》之《扇坟》即此戏。《辞典》之《收扇》条目乃依据《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明末刊本而撰拟。《缀白裘》与明末刊本此折略有不同。明刊本叙坟土被庄周扇干后,寡妇十分感激,但仓卒中无可奉酬,只得以扇相送,庄周接受了扇子;而《缀白裘》则叙寡妇以金钗(而非金银)为谢,庄周不要金钗,而提出要扇子。可见,《辞典》该条目的内容既不同于明末刊本,也不同于《缀白裘》所收本。

六、《满床笏》

《辞典》中(清)范希哲《满床笏》(《十醋记》)条为顾红梅所撰。其中,《赐婚》折条目云:“原本第二十九出。郭子仪的妻子赵夫人陛见皇后,皇后问长问短,并把升平公主许给郭子仪第六子郭暧为妻。”《七夕》折条目云:“原本第三十五出《三喜》。这天,升平公主与郭暧成亲,龚敬六子龚美与郭子仪之女成亲,三家欢乐,热闹非凡。”这两折的介绍文字均有失误。

《辞典》撰写依据的底本为清初《绣刻传奇八种》所收原刊本(《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但是,查此刊本,郭暧为郭子仪第三子,而非第六子;龚美为龚敬独子,而非第六子。因此,《辞典》中《赐婚》《七夕》二折中介绍人物身份的文字要作相应的更正。

此外,剧本此折写了三个婚礼的同时举行,即写郭暧与升平公主、龚美与郭子仪之女分别成婚,还写到了郭子仪第七子(未提及名字)同时娶龚敬之女。所以,《七夕》折条目还应补充说明郭子仪七子的婚事。

七、《钗钏记》

《辞典》中(明)月榭主人《钗钏记》条为曹向东所撰。其中,《释放》折条目谓:“原本第二十四出《放归》”《挂榜》折条目谓:“原本第二十五出《放榜》。”曹氏撰写此条所用的底本是《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的清康熙间抄本。但依此本,则《放归》为第二十五出,《挂榜》为第二十六出。

八、《寻亲记》

《辞典》中(明)王《寻亲记》(《周羽教子寻亲记》)条为孙巡所撰。其中,《拜别》折条目谓:“原本第三十二出。又称《遇恩》。”孙氏依据《六十种曲》所收本撰写此条。而检查《六十种曲》所收本《寻亲记》,《拜别》为该本之第三十出,而非第三十二出。

九、《翠屏山》

(明)沈自晋《翠屏山》条为马勃华所撰。其中,《杀僧》折条目谓:“原本第二十三出。”在此句之后需要补充“原名《杀头陀》”一句。因为,《辞典》该条所依据的《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旧抄本第二十三出题名不作《杀僧》,而作《杀头陀》。在该折戏中,石秀先杀报更人头陀,后杀淫僧裴如海,《杀僧》之名当为昆界艺人俗称,故应就其题名作适当说明。

十、《红梅记》

(明)周朝俊《红梅记》条为顾红梅所撰。其中,《脱阱》折条目谓:“原本第十六出《脱准》。”顾氏撰写此条所用的底本为《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的明刊本。以明刊本比勘,《脱准》为《脱难》之误。

十一、《钧天乐》

清尤侗《钧天乐》条“此剧当时曾由作者尤侗的家班演出,现《集成曲谱》全集卷八传承了《诉庙》一折”中的“《集成曲谱》全集”为“《集成曲谱》金集”之误。

综上所述,《辞典》折子戏条目撰写中出现的上述差错与遗漏,有的可能属于校对的问题,有的是因为撰写者文献阅读与表述不准,而更多的情况则是因为撰写者没有仔细查阅这些折子戏的昆剧舞台脚本,只是仅仅满足于对剧作案头读本的利用。事实上,从剧作的文学读本到舞台脚本,有时没有改编,有时则会出现若干改动。要想真实地揭示昆剧折子戏的面貌,就必须首先依据舞台脚本,其次才是利用文学读本,而不论是脚本还是读本,都要求条目撰写者在仔细阅读文献基础上的准确概括。

注释:

①《中国昆曲大辞典》“剧目戏码”之“牧羊记”条误

将《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本著录为清道光间抄本。

参考文献:

[1]吴新雷.中国昆剧大辞典序言[A].中国昆剧大辞典[M].南

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7

2、有一年春天,王爷要举行赛马大会,还答应要赏给得第一名的骑手一群羊。

3、苏和骑着他的白骏马参加了赛马大会,小白马跑在最前头,得了第一名。

4、王爷很喜欢这匹漂亮的白马,又见骑手是个小牧童,就蛮横地说:“给你三个元宝,把小白马给我留下!”苏和气愤地说:“我不是来卖马的!”王爷命令手下的人把苏和打昏在地,抢走了小白马。

5、可是王爷刚骑上白马就被摔了下来,小白马挣脱了缰绳飞奔而去。王爷命令武士们用毒箭射杀小白马,中了毒箭的小白马跑到苏和的蒙古包前就死去了。苏和难过地大哭起来。苏和思念小白马,晚上,他梦见小白马对他说:“你用我的筋骨做一把琴,我就能永远和你在一起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8

在学生知情意行过程中,明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导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思品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

1.用投影灯片缩短时空距离

七册《坚持民族气节》?中所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用投影片可缩短时空距离,深入浅出,配合第二自然段文字设计一框灯片,汉武帝派出苏武出使匈奴,亲手交他一根“使节”,使学生认识到苏武此行任重道远。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设计一框抽拉活动片,内容是苏武被单于用种种手段逼迫他投降,苏武严辞拒绝,再抽拉单于一怒之下命人把苏武抛进地窖,用饥饿和寒冷折磨他。画中苏武形销骨立,连眉毛上都结了冰,奄奄一息,但他还是没屈服,这就是民族气节。而后抽拉苏武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牧羊的情景,配上悲壮的《命运交响曲》进行感情朗读训练,深入理解苏武如何坚持自己的民族气节。在分析第五自然段时,映出第三框灯片:十九年后,须发皆白的苏武回朝,长安百姓涌上街头,欢迎这位光荣的使者。苏武之所以受到万民敬仰是因为他坚持了民族气节,这种爱国精神,我们后人应好好学习并发扬光大。

2.用投影片化抽象为形象

抽象的事物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脑子里没有映象,当然进行的一系列明理的思维活动也很难活跃,因此,有必要借助电教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七册《珍惜时间》一课教学重点是“为什么要珍惜时间?怎样珍惜时间?”

而“时间”这个概念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理解这个概念成为本课教学难点之一。利用投影打出字幕,朗诵录音同步进行,学生兴趣盎然,“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人重视,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也做不成。”

学生一番争论之后,得出谜底:“时间”。抓住这个时机,演示一框抽拉投影片: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工人能生产8.26吨钢;一台采摘机可摘西红柿69公斤;彩电生产线可组装一台半彩色电视机……这样使学生对时间的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强化了对时间的理解。

三、运用电教手段作结,提高学生道德辨析能力,强化主题,导之以行

人们的认识规律是感性理性实践,这样才能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运用电教媒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册《先人后己》一课学完后,把课后第二题制成有图的投影片,附加字幕,讨论该怎么办?一框为春游回来,大家都累了,车上座位少,应当克服困难,把座位让给别人。另一框为“六一”儿童节影展,班里发票时好票不多,主动要一些不太好的票。此项道德识别练习做完,再让学生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指导学生树立先人后己的正确思想,并能够在生活中加以实践。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9

叱石成羊溯源

叱石成羊是古代神话故事。传说金华的牧羊儿黄初平在金华赤松山得道成仙,能叱石成羊。

这是一个古老、美丽、浪漫并流传了1600多年的神话传说。最早记载黄初平叱石成羊传说的,是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283~363年),他所作《神仙传》里记载了黄初平“叱石成羊”等94个神仙故事。此后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王松年《仙苑编珠》,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及《太平寰宇记》《太平广记》,南宋倪守约《赤松山志》《方舆胜览》,明代《逍遥墟经》《道藏》,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都记载了这个典故。此外,《中国文物图注》《辞海》《辞源》《中国典故全书》《中国成语词典》等均有黄初平与叱石成羊的条目。

据《神仙传》所载,黄初平是东晋丹溪(即今金华兰溪市黄湓村)人,15岁在外牧羊,被一位道人带到金华山‘石室’中修炼,一晃40余年,从未回家。哥哥黄初起到处打听其下落,后来在金华遇上一道土。道士告诉他,金华赤松山中有一牧羊儿。于是哥哥跟道士来到山中,果然见到容颜不改的弟弟黄初平,兄弟相见,悲喜交集。随后,哥哥问起羊群,初平指指山上说:“羊在那里。”哥哥向前望去,只有白石累累,问:“哪里有羊?”只见初平叱咤一声:“羊起。”猛然问,满山白石皆蠢然而动,变成羊群。原来,初平已成为仙人,为了安心读书,免羊群遭虎狼袭击,均把羊变成石头。哥哥知情后,也跟着学道,久而久之,也成了神仙。后来兄弟两人一驾鹤、一骑鹿双双飞升了。黄初平从此也被称为黄大仙。

古代许多帝王对黄初平都顶礼膜拜,据文献载,古吴越的钱武肃王,宋代的哲宗、孝宗、理宗、徽宗等,都曾对金华牧羊儿颁过诏书或诰封。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还写有《牧羊儿土鼓》一诗:“群羊朝牧逼山坡,松下常吟乐道歌。土鼓抱时山鬼听,石泉濯处涧鸥和。金华谁识仙机密,兰诸何知道术多。岁久市中终得信,叱羊洞口白云过。”

金华以道教名山――金华山闻名于世,黄初平“叱石成羊”之地是金华山的主要胜迹,其位于金华城东北名叫赤松山的地方,传说中的炼丹山、圣石山、丫丹灶、丹井、通仙石等胜迹犹存。从现代地质学得知,金华赤松山一带有喀斯特地貌的特征,故有小型石芽分布,因石头体量只有成羊一般大小,其石质也属石灰岩类,石色灰白,远看犹如群羊卧地,所以赤松山也叫卧羊山。清康熙《金华府志》载:“卧羊山,即黄初平叱石成羊处,其山往往白石错落,如群羊放牧。”南宋吕祖谦《游赤松山记》、元初谢翱《赤松观羊石记》中,都对卧羊山石羊胜景有所描写。

叱石成羊题材卷轴画

据北宋《宣和画谱》载,东晋著名人物画家顾恺之曾作过《黄初平牧羊图》。《宣和画谱》卷一载:“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今江苏无锡)人……恺之之画,所以传于世者,宜罕见之也。今御府所藏九:《净名居士图》《三天女美人图》《夏禹治水图》《黄初平牧羊图》……”从记载中得知,北宋宫廷中所藏顾恺之画有9幅,其中就有《黄初平牧羊图》。此画现已不存。

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又一幅《黄大仙牧羊图》,为明代的山水人物画家郑文林所作。郑文林,号颠仙,闽仙(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他与任肇、钟礼等均为浙派后期名家。该画面为六尺整张,以人物为主,不见羊群,画中黄初平向黄初起授之“叱石”之道,画风恣肆放逸,行笔落墨洒脱放纵。

《三仙图》也引人注目,这是清代人物画家苏六朋所绘。苏六朋(1789~1862年),字枕琴广东顺德人,是我国古代风俗人物画主要代表画家之一。他的卷轴画《三仙图》为设色纸本,画面出现了3个人物,分别是黄初平、黄初起与赤松子(黄初平的师傅),以草书行笔,笔力刚健,线条流畅,体现了其苍劲雄浑、奔放精微的画风。

清代著名画家任熊(1822~1859年)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他的《黄初平叱石成羊图》又是另一番风韵。该画白描纸本,置于画面下方的黄初平举臂挥舞,大声叱喝“羊起”。画左上角有诗句:“黄初平,羊成石,石成羊,即此可以喻沧桑,今朝有酒须尽觞,饮满座。”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人物线条以简胜繁,显示了作者高超的笔墨功夫。

任熊之子任预(1853~1901年)字立凡,他也画过《黄初平叱石成羊图》,设色纸本,纵104厘米,横48.2厘米。图中黄初平双手高举,大声“叱石”,满山皆是白羊,身后哥哥黄初起已是白发老者,画面生动传神。此画现存南京博物院。

任伯年(1840~1895年),字小楼,是晚清海上画坛的杰出代表,浙江绍兴人,他曾多次画过《黄初平牧羊图》。清光绪八年(1882年)所作《黄大仙牧羊图》为设色纸本,纵160厘米,横78厘米,落款有“达卿仁兄大人雅嘱”等。另一幅《黄初平牧羊图》,无论从构图、尺幅、设色都与此十分相似,只是落款不同,画幅右上角题“达卿仁兄大人并请教正”,此画作于1895年8月,两个多月后任伯年病逝。任伯年笔下的黄初平并无“仙风道骨”的风采,而是一位朴实的牧羊汉,身着毛披,袒胸露背,形象生动,线条刚健飘逸。

黄宾虹(1865~1955年)是浙江金华人,这位牧羊儿“家乡”的画家,曾两次画过《黄初平叱石成羊处》的山水画,其中一幅《叱石成羊处》的山水画是其晚年之作,画面构图平中出奇,虚实有度,令观者畅神达意。此图风格浑厚华滋,再现了故乡赤松山的胜景。图右上角题款:“金华山赤松宫,传皇(黄)初平叱石成(羊)处,目写所见。宾虹年九十又一”。

叱石成羊题材扇面画

现北京某博物馆珍藏着一幅宋代的无款《黄初平叱石成羊图》,此画为圆形扇面(也叫团扇),画面中黄初平席地而坐,持书就读,身后有几只羊儿,其师赤松子在旁直立,目视黄初平,神态自若。该画无论从画面设色、人物线条等技法上看都是典型的宋代风格。

近代著名花鸟画家王梦白(1888~1934年)曾画过《黄初平叱石成羊图》的扇面,为折扇画,笔法细润,着色高雅,并题诗道:“岁月蹉跎如梦眠,哪知梦里已变迁。金华山上寻仙迹,叱石成羊又一年。”

叱石成羊题材壁画

金华侍王府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遗址,引人注目的是,侍王府内保存了一幅《黄初平叱石成羊图》(纵196厘米、横290厘米)的壁画,据考,该画是黄初平同乡、金华山下的方绍铣(1841~1932年)所作。该画是按现实中的赤松山景色来画的,气韵横贯,尤重意境表现。此外,金华北山的黄大仙宫和金华观内都有“叱石成羊”的壁画。

叱石成羊题材插图与画谱

明代万历年间刊印的《列仙全传》记载道家传说故事,图文并茂,共9卷,内有一幅《黄初平叱石成羊图》,这是明代文学家、画家胡应麟(1551~1602年)所作。胡应麟,号石羊山人,浙江兰溪人。他的《黄初平叱石成羊图》采用白描手法,无背景,突出黄初平为其兄黄初起“叱石成羊”这一情节中的一段。

明万历年间的《三才会图》中有《叱石成羊图》,图中人物形象极有特点,线条简古劲峭,由王圻、王思义撰,该书被誉为明朝缯图类的佼佼者。

明代的《仙佛奇踪》内有《叱石成羊图》,全书共9卷,作者洪应明。该书编印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介绍从春秋时期的老子至东汉方术学家魏伯阳等46人的神异事迹。该图的黄初平姿态闲雅,笔意遒劲,符合当时的民间审美时尚。

清代李渔(1611~1679年)晚年编辑的《芥子园谱》第四集有《黄初平叱石成羊图》,画面以白描形式突出黄初平,他手执羊鞭,牧放羊群,图中黄初平赤足袒腹,形态洒脱。

苏武牧羊的故事篇10

关键词:唐代畜牧业监牧制度

监牧制始于唐朝,《新唐书·兵志》载:“马者,兵之用也;监牧所以蕃马也,其制起于近世。唐之初起,得突厥马二千匹,又得隋马三千于赤岸泽,徙之陇右,监牧之制始于此”。因此前贤与当今学者均将其列于唐代马政系统之中,详加论述①。实则监牧是隶于太仆寺的基层畜牧业经营机构。《志》又载:

其属有牧监、副监;监有丞,有主簿、直司、团官、牧尉、排马、牧长、群头,有正,有副;凡群置长一人,十五长置尉一人,岁课功,进排马。又有掌闲,调马习上。

此处所引,仅说明了监牧的隶属关系,以及内部组织结构。现就其等级分类、分布地域、监牧的管理制度等,分述如下:

一、监牧的等级区分与管理系统

监牧制度确立后,按其设置地区山川形势、草场状况、气候条件优劣等综合因素,规定其发展规模,区分为上、中、下三等。据《新唐书·百官三》:

诸牧监:上牧监:监各一人,从五品下;副监二人,正六品下;丞各二人,正八品上;主簿各一人,正九品下。中牧监:监,正六品下;副监,从六品下;丞,从八品上;主簿,从九品上。下牧监:监,从六品下;副监,正七品下;丞,正九品上;主簿,从九品下。中牧监副监、丞、减上牧监一员。

牧监分为上、中、下三等的标准,均以所牧马数量多少为定:

凡马五千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余为下监。

《大唐六典·太仆寺》又载:“凡马有左右监以别其粗良,以数纪为名,而著其簿籍,细马之监称左,粗马之监称右,其杂畜牧皆同下监,仍以土地为其监名。”由此知,监牧之分左、右,又是以所牧马的细、粗来区分的。所谓“杂畜牧”,当是指牛、羊、驴、骡、驼之类,均归入下监。作这样的区分,也是为了便于管理、放牧和上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阅马俊民,王世平著《唐代马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宋常廉:《唐代马政》(上、下),台湾《大陆杂志史学从书》第2辑第2册,第185—196页。

对唐代牧监的机构及其管理系统,诸书记载不尽一致,在张说撰写的《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中说:

始命太仆张万岁葺其政焉,而弃世载德,纂修其绪,肇自贞观,成于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匹。置八使以董之,设四十八监以掌之,跨陇西、金城、平凉、天水四郡之地,幅员千里,犹为隘狭,更析八监,布于河曲丰旷之野,乃能容之。於斯之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秦汉之盛,未始闻也。①

张万岁主国家马政,始于贞观十五年(641),《唐会要》卷66群牧使条载:“贞观十五年尚乘奉御张万岁除太仆少卿,勾当群牧,不入官衔,至麟德元年十二月免官。”此时张的任务就是管理群牧,不另设官职。下设四十八监,设八使来加以统领。对此初置监牧事,《元和郡县图志》卷3“原州”条下又作了不同的记载:

监牧,贞观中自京师赤岸泽移马牧於秦、渭二州之北,会州之南,兰州狄道之西,置监牧使以掌其事。仍以原州刺史为都监牧使,以管四使。南使在原州西南一百八十里,西使在临洮军西二百二十里,北使寄理原州城内,东宫使寄理原州城内。天宝中,诸使共有五十监:南使管十八监;西使管十六监;北使管七监;东宫使管九监。②

原州,即平凉郡。这里说的是东、西、南、北四使,而不是八使,并将四使理所地点,一一交待清楚。监有五十,而不是四十八监。另外,还有岐、邠、宁、泾诸州的八马坊,唐人郗昂撰《岐、邠、宁、泾四州八马坊颂碑》说:

先是国家以岐山近甸,邪土晚寒,宁州壤甘,泾水流恶,泽茂丰草,地平鲜原,当古公走马之郊,接非子犬邱之野,度其四境,分署八坊,其五在岐,其余在三郡。保乐第一,苏忠主之;甘露第二,刘义尸之;南普润第三,田敬董之;北普润第四,邵业监之;岐阳第五,李行守之;太平第六,马庆尹之;宜禄第七,曾睿领之;安定第八,李仙正之。……又命朝散大夫都苑总监韦绩总以统之。③

这个记载与前两者又不一样,说的是在关中的岐、邠、宁、泾四州设置八马坊的情况。究竟如何看待这三个内容不同的唐人记载?

《新唐书·兵志》将其作了综合后,记载说:

初,用太仆少卿张万岁领群牧。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岐、邪、泾、宁间,地广千里,一日保乐,……八日安定。八坊之田,千二百三十顷,募民耕之,以给刍秣。八坊之马为四十八监,而马多地狭不能容,又析八监列布河西丰旷之野。④

对于这一综合性记载,唐长孺先生在《唐书兵志笺正》中已指出是错的,并分析说:《通典》、《元和郡县志》“并言贞观移马牧在渭、兰、原、秦四州,与张说监牧颂同,”而“郗文岐、邠、宁、泾四州八马坊牧,盖开元间置,”二者不得混而为一。⑤因此,《新唐书·兵志》关于这一问题的记述,不能作为认识唐监牧发展的依据,主要依据还应是唐人自已的记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全唐文》卷226第3册,中华书局影印版,第2282页。

②《元和郡县图志》卷3“原州条”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第59页。

③《全唐文》卷361第4册,中华书局影印版,第3671页。

④《新唐书》卷50《兵志》第5册,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337页。

⑤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2—113页。

根据上列三个唐人记载分析,唐代前期监牧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贞观十五年以前的原州时期,以原州为基地,以原州刺史为都监牧使,下管东、西、南、北四使,每使下设若干监。第二阶段是贞观十五年以后至麟德元年十二月陇右监牧时期,以太仆少卿张万岁领群牧,下管八使,统四十八监。第三阶段是麟德以后,“更析八监”时期,即增设盐州八监、岚州三监(《新唐书·百官三》作“监二”)。第四阶段是开元初在岐、邠、宁、泾四州又新增八监、即八马坊时期。

牧监的长官称“监”,监之上的长官为坊使,或监牧使。前列的八坊长官苏忠等人应即是这类监牧使。监以下的机构,据《大唐六典》载:“凡马、牛之群以百二十;驼、骡、驴之群以七十;羊之群以六百二十。群有牧长、牧尉”。依据尚存的《厩牧令》文、《唐律疏议》及《新唐书·兵志》等综合分析得知:每一牧监的监官管五名牧尉,每一牧尉管十五名牧长,牧长即是群头,群头直接管理畜群,其下还有牧子。这样,此监牧系统应为:

马、牛以120头匹为一群,这应是一个标准数,在当时的实际生活中,也有大于此数者,如吐鲁番出土的《唐张从牒为计开元十年(722)蒲昌群长行马事》中,西州蒲昌群的长行马就曾有“壹伯肆拾陆匹”之多。①群,应该就是官府畜牧业生产的最基层单位。

关于“陇右诸牧监使”,初唐时并无此职,唐初的四十年,只是令张万岁“勾当群牧,不入官衔”,到了仪凤三年(678)十月,才令“太仆少卿李思文检校陇右诸牧监使,自兹始有使号。”②上引的朝散大夫都苑总监韦绩,大概即属此职,但《唐会要》未列其名,却列有“韦衢”,查两唐书人名中,不见“韦绩”一名,而在《新唐书》卷74上《宰相世系四上》中,有“韦衢”名,其职为“殿中监闲厩使”③,正属畜牧业系统的官员。《八马坊颂碑》的录文,有可能将实为“韦衢”的名字,误录成“韦绩”了。

二、唐代监牧的扩展与地域分布

《大唐六典·驾部郎中》条记唐有监牧六十五,其下注云:“南使十五监、西使十六监、北使七监、东使九监、盐州使八监、岚州使三监。”从各使下辖监数计算,实为五十八监,尚阙七监。这也是学术界感兴趣的一个小问题,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将八马坊未作注记的结果。不过,如将八马坊也计入其中,其总数就应该是六十六监,又多出一监,或因当时牧监、时有增损,不足为奇。

关于贞观初年牧监在原州及其四周的分布,前揭《元和郡县图志》已有具体叙述,南使设在原州西南180里,应抵秦州界。西使在临洮军西220里,《新唐书·地理志》临州狄道郡条下载:“临洮军,久视元年置,宝应元年没吐蕃。”④临洮军在临州,而临州又是“天宝三载析金城郡之狄道县置,”如此临洮军实在兰州金城郡,故《图志》说牧监在“兰州狄道县之西”。如按“在临洮军西二百二十里”的方位,则已到了河州,与实情不符。故杨际平师指出:“秦、渭、会、原诸州皆在兰州狄道之东,故知此‘西’字当为‘东’字之误,”⑤此论至确。狄道以东220里,当在渭州境内。北使、东使均寄理原州城内。这片监牧地以原州平凉郡为中心,“东西约六百里,南北约四百里。”原州平凉郡,隶关内道,约当今甘肃省平凉、静宁、崇信、隆德及宁夏固原等县市,这是监牧设置初始阶段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陈国灿:《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本,第210页。

②《唐会要》卷66“群牧使”条。

③《新唐书》卷74上《宰相世系四上》第10册,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080页。

④《新唐书》卷40《地理志》第4册,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042页。

⑤杨际平:《唐代官营牧畜业的发展规模》,见《中国经济通史》,第465页。

到了第二阶段,监牧地在原州平凉郡的基础上又有扩大,如《监牧颂德碑》所云:“跨陇西、金城、平凉、天水四郡之地,幅员千里。”此四郡,除平凉郡如前述以外;陇西郡即渭州,属陇右道,约当今甘肃省陇西,漳县、武山、渭源、通渭、定西等县;金城郡即兰州,亦属陇右道,约当今甘肃兰州、榆中、临洮、皋兰、永登等县市;天水郡即秦州,属陇右道,约当今甘肃省天水、甘谷、清水、秦安、庄浪,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县市;这片地域,除兰州金城郡有部分属黄河以西外,余均在黄河以东的陇山东西一带,幅员已广至千里。

第三阶段,监牧即使扩大到陇右,牧地还是狭窄,於是就出现了“更析八监,布于河曲丰旷之野,乃能容之。”河曲丰旷之野,乃是指今陕、甘、宁、内蒙相交的这片黄河大河套地区,唐代的盐、夏、银、绥诸州即在于此。新更析的八监,就是指以盐州为首的八监,其中可能还包括夏、银、绥诸州部分地段在内。盐州隶关内道,其地当今陕西定边、盐池等县。“河曲丰旷之野”,《新唐书·兵志》写作“河西丰旷之野”,这是抄写张说《陇右监牧颂德牌》时出现的错误。“河曲”与“河西”,虽然是一字之差,其地域所涉,却是完全不同的。盐、夏、银、绥诸州正处于史称的“河曲地带”,均属于关内道,都不在河西。这期间,还在岚州建置三监,《新唐书·兵志》云:“盐州使八,统白马等坊;岚州使三,统楼烦、玄池、天池之监。”岚州属河东道,其地约当今晋北岚县、兴县、静乐等县,其东南与唐太原府比邻,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将楼烦,玄池,天池等监定在岚州南部的汾水两侧,当是有所依据的。①可见当时官府牧地逐渐扩展到了今陕北、晋北地区。此后,吐蕃、突厥等族的不断侵扰,使得战事频仍、马匹损失严重,永隆(680—681)年间,仅夏州一地即死失牧马18.496万。②

第四阶段是开元初在关内道的岐、邠、宁、泾四州又新增八监、即八马坊。对此地域,郗昂《岐、邠、宁、泾四州八马坊颂碑》列有八坊名称,其中有五坊在岐,其余三郡是每郡一坊。岐州,又名扶风郡,在今陕西西部,辖境包括今陕西省西部宝鸡、凤翔、岐山、眉县等市县;邻州,又名新平郡,约今陕西彬县、旬邑、长武等县;泾州,又名保定郡,约当今甘肃镇原、泾州、灵台等县;宁州,又名彭原郡,约当今甘肃正宁、宁县、合水等县。可以说,这四州均在今陕、甘交界地区,属唐关内道所辖,在京畿道的西北边。占“地广千里”,其中还有牧田“千二百三十顷”。就八马坊所置地考察,岐阳、普润在岐州;宜禄在邠州;安定在泾州和宁州,保乐、甘露、太平三坊,具体地域不明,据“其五在岐”看,也应在岐州。

从上看到,从唐初贞观到中唐天宝年间,唐代牧监的地域在逐步扩大,而且都偏重在西北地区。欧阳修在《论监牧》一文中,曾对这种地域分布描述说:

唐世牧地,皆马性所宜。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内则岐、邠、宁、泾,东接银、夏,又东至於楼烦,皆唐养马之地也。③

欧阳修的这一概括,基本上勾画出了唐代监牧的地域分布,这一带水草丰盛,田土肥腴,气候高爽,特别适宜于畜群孳生繁衍,故秦汉以来就是丰茂的畜牧场地,到了唐代,也很自然地成为了官府畜牧业勃兴的优良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隋唐五代时期)46—47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版。

②《唐会要》卷72“马条”。

③欧阳修著:《欧阳文粹集》(陈亮编)卷9《论临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武后时,朝廷为增强军事力量,欲扩监牧地,曾考虑置监登、莱,诏市河南、河北牛羊,以广军资。登、莱二州,约当今山东半岛东部地区,也是唐东部的边防要地,张廷珪以“高原耕地夺为牧所,两州无复丁田,牛羊践暴,举境何赖?”为由加以阻止①。至于河西凉州一带,武后时也有一些地方官营畜牧业,②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命高丽人王毛仲领内外闲厩,毛仲“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初监马二十四万,后乃至四十三万,牛羊皆数倍。莳茼麦、苜蓿千九百顷以御冬。”③“其后突厥款塞,玄宗厚抚之,岁许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以金帛市马,于河东、朔方、陇右牧之”。至天宝“十三载,陇右群牧都使奏,马牛驼羊总六十万五千六百,而马三十二万五千七百。”④即是说自高宗仪凤以来,至玄宗开元、天宝年问,唐官府畜牧业在一度低迷之后,又走向兴盛。

安史之乱后,吐番军队趁虚侵占陇右河西,苑牧畜马皆没,加之境内藩镇纷争、战事频仍,使得原监牧使与坊尽废。然而,藩镇战争对马匹的需要,迫使朝廷又不得不谋求建立新的牧监。宪宗元和十三年(818)曾在蔡州(今河南省漯河、上蔡等市县)置龙陂监,十四年(819)又于襄州(今湖北襄樊市)置临汉监,到文宗大和七年(833)又于银州(约今陕北米脂、佳县、榆林等县)置银州监,至开成二年(837)牧地扩至绥州(治今绥德)境。此外,在南方农业区还出现过一些时间不长的牧监,如贞元二十年(804)在泉州置过万安监,次年即废。元和十四年(819)在淮南海陵又置临海监,至文宗太和二年(828)也废止,就是襄州的临汉监,也于太和七年(833)停废,⑤停废的原因都是由于监牧广占农田,侵农扰民所致。

唐后期,由于周边各族的不断侵扰,境内方镇的争斗,使中央官府畜牧业惨遭破坏,虽曾一度将监牧地向东南面移徙,多因农牧矛盾太尖锐而未果,故终唐之世,中央官府的畜牧业生产,始终未得兴复。而一些地方藩镇的畜牧业经济,反倒相应地活跃起来了。

除一般监牧外,唐代还有一沙苑监,置在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各史均未将其列入唐初监牧总数,《大唐六典》载:“沙苑监,掌牧养陇右诸牧牛羊,以供其宴会祭祀及尚食所用。”或以为是一特殊的牧场,“应为输送入京牛羊的贮运场,以供宫廷、政府随时取用的。”⑥因其地在唐东西两京之间,地位适中,颇受唐历代帝王重视。唐代帝王常事游猎,行迹几遍于京畿、河南等地,李肇《唐国史补》载:

卢杞除虢州刺史。奏言:“臣闻虢州有官猪数千,颇为患。”上日:“为卿移于沙苑,何如?”对日:“同州岂非陛下百姓?为患一也。臣谓无用之物,与人食之为便。”德宗叹曰:“卿理虢州,而忧同州百姓。宰相材也”⑦。

这说明同州的沙苑监,确是一处牲畜的贮存场。宋王谠《唐语林》亦载:“德宗暮秋猎于苑中。”⑧此“苑中”疑即沙苑。由此看,早期的沙苑监,既是入京牛羊的贮备场,也是供帝王游猎的猎苑。中唐以后,陇右、河曲诸监没废,沙苑监也就更多地担起了监牧的重任,太和三年(829)三月,唐文宗“以沙苑、楼烦马共五百匹赐幽州行营将士”⑨一事,说明沙苑监内已饲养着大批的马匹,担起了牧马监的任务。

①《新唐书》卷118《张廷挂传》第14册,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261—4262页。

②《新唐书》卷122(郭元振传)第14册,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362页。

③《新唐书》卷121《王毛仲传》第14册,中华书局点校本。

④《新唐书》卷50《兵志》第5册,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338页。

⑤《册府元龟》卷621《卿监部·监牧》第8册,中华书局影印版,第7480页。

⑥马俊民、王世平著:《唐代马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⑦《唐国史补》卷2,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5页。

⑧《唐语林》卷2,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8—49页。

⑨《册府元龟》卷621《卿监部·监牧》第8册,中华书局影印版,第7480页。

三、监牧的经营管理制度

初唐以来,何以能在40年的时间里,将马5000余匹发展到70.6万?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对一些游牧民族的斗争中,唐获得了大量的牲畜,如贞观四年(630)对突厥颉利的追击战中,“获杂畜数十万”①;贞观九年(635)在青海追击吐谷浑伏允的战役中,又“获杂畜二十余万”②;贞观十五年(641)在反击薛延陀的战役中,“获马万五千匹”;旋又在破突厥思结的战斗中,“获羊马称是”③;到了贞观十七年(643),薛延陀又“献马五万匹、牛驼一万、羊十万以请婚”。④战争中和纳贡中获得的这巨大数量的杂畜,自然都会充实到监牧中去。由此可见,40年间,马增至70.6万的数额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民族地区的战利品。但唐代官牧孳息的马匹,数量也很大。

当然,这只是牲畜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还在于质量的保证,这涉及到自唐初以来,就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严密的监牧管理制度,如健全完善的层层管理机构;对畜牧从业人员严格的奖惩制度;牲畜的藉帐档案制度和对牲畜草料因时制宜地供给制度等。这些方面,杨际平先生已作较系统的分析和论述⑤,除此以外,还有几个方面可以再作点补充:

首先是对牲畜品种的引进与改良,武德年间,康居国献马4000匹。《唐会要》载:

康国马,康居国也,是大宛马种,形容极大。武德中,康国献四千匹,今时官马,犹是其种。⑥

大宛马属优良品种,体形大,用之改造唐马,效果显著。贞观初年与突厥的交战中,曾获得大量的突厥马,突厥马是蒙古高原上的优良马种,《唐会要》载:

突厥马,技艺绝伦,筋骨合度,其能致远,田猎之用无比。⑦

可见突厥马既机动灵活,又能远行,很适合战争的需要。此外,还有一些域外良种马的引进,如“贞观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骨利于遣使朝贡,献良马百匹,其中十匹尤骏,太宗奇之,各为制名”⑧。这些域外良种马的引进,给唐代国营的牧马业不断地注入了新的血液,保证了牲畜品种的优势,也带来了牧马业的兴旺。

其次是在牲畜的日常牧饲管理上,有一套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张说《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⑨,曾对监牧的日常操作有精辟的归纳:

一是“日中而出,日中而人”。这是说牧放与饲养的分界线,“日中”是指昼夜平分之意,即每一年的春分、秋分时节。前一“日中”乃是指的春分,牲畜就应放出到草场上牧放;后一“日中”乃指秋分,牲畜就应收牧,即入舍饲养。

二是“禁原燎牧,除蓐衅厩”。当原野新草萌发时,要注意保护草场,禁止践踏火烧,这就是“禁原”;“燎牧”是当草场冬天枯萎时,就应烧野,让来年牧草旺盛。“除蓐”,也是缘于古制,《周礼》夏官圉师中即有“春除蓐”的说法。蓐者,指马在厩中睡卧的垫草,到了春天,就要将陈蓐除去;马厩也要清理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资治通鉴》卷193。

②《资治通鉴》卷194。

③《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

④《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

⑤郑学檬等著:《中国经济通史》第4卷第九章。

⑥《唐会要》卷72《诸蕃马印》。

⑦《唐会要》卷72《诸蕃马印》。

⑧《唐会要》卷72《马》。

⑨《全唐文》卷226。

三是“洁泉美荐,庌凉栈温”。给马匹饮以清洁的泉水;饲以精美的草料。庌,乃指廊庑,后一句是说,夏天要给马搭盖凉棚;栈温,指冬天要保持马厩的温暖。

四是“翘足而陆,交颈相靡”。前句说的是让马跳跃追逐奔跑;后句是说让马之间相互亲昵惬意,就是让马在经常的运动中、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宜其性也”。

以上都是对官营监牧的一些规范性的操作所作的总结,这些具体的操作程序,再加上有效的政策法令,还有层层机构的监督检查,使得唐初以来,各监牧的牧马数量,在短短的40年间,除了随时的抽调、耗用外,还能保持在70万匹的水平,这应该是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发展速度。无怪乎张说会发出“秦汉之盛,未始闻也”的赞叹。

第三是建立了庞大的饲料生产基地,保证了不同牲畜的各类饲料供给。《新唐书·兵志》载:“八坊之田,千二百三十顷,募民耕之,以给刍秣”。①这是在八坊的地域内,划出1230顷作为田地,募民耕种,以其收获物专供作饲料用。《陇右监牧颂德碑》载:时在陇右牧区,“莳茼麦、苜蓿一千九百顷,以茭蓄御冬”。②苜蓿是汉代从中亚引进到中国的一种优良牧草,唐代已经相当普及,至于茼麦,不知为何种植物,疑“茼”字有误,显然也应是一种牲畜喜食的饲料。将这些饲料晒干、凉于称之为茭。“以茭蓄御冬”,是说将干饲料蓄存起来,以备冬天牲畜的需要。这些既切合实际需要、又符合牲畜养殖规律的措施和办法,当然都会促进监牧畜牧业的大发展。

四、唐后期及五代藩镇自设的监牧

安史乱起之后,“吐蕃乘隙陷陇右,苑牧畜马皆没”,中央官府的畜牧业由此走向衰落,加之藩镇拥兵自重,为了争雄图存,都很重视畜牧业,纷纷自设监牧。“王候、将相、外戚牛驼羊马之牧布诸道,百倍于县官,皆以封邑号名为印自别;将校亦备私马。”③畜牧业在地方藩镇中,很快便发展起来。敦煌出土文献中有大批沙州归义军政权的畜牧业文献,能充分反映出唐后期至五代,地方藩镇政权发展畜牧业的实态。这里将以此为核心,作些探讨。沙州归义军政权,是在吐蕃统治后,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建立的。为了图存自保,十分重视畜牧业。该政权在紫亭专门设立牧监,委以监使,统一管理大牲畜——马、驼的牧放;又设羊司,主持羊牧事务。

(一)紫亭监牧

归义军的监牧,其署治在紫亭镇。敦煌文书P·4640号是一件《已未年—辛酉年(899—901年)归义军衙内破用纸布历》,其第260行载有:(辛酉年三月)“十四日,高加兴传处分:支与紫亭监使、副使二人各细纸壹贴。”④此“紫亭监使”,即归义军时期主管马、驼、牛、驴等大牲畜牧养管理机构监牧的长官。唐代前期,监牧遍及河曲、陇右,但不见有紫亭监牧。敦煌文书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据研究是唐开元年间编撰的图经,其中载有“子亭镇”,在其第366行“监牧”等栏下,注有“右当县并无前件色”,可见唐前期沙州尚无监牧的设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唐书》卷50《兵志》。

②《全唐文》卷226。

③《新唐书》卷50《兵志》第5册,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338页。

④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第268页。又荣新江编《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S6981—13624)S·8448号文献A、B两面均有“紫亭羊数名目”,所列主人也有“监使”署名,当即此处所引文书中之“紫亭监使”。

紫亭设监牧应在归义军政权建立以后,为归义军所开创设置的畜牧业管理机构,故敦煌文书中颇多记载。如文书P·2484号《戊辰年(968)十月十八日归义军算会群牧驼马牛羊现行籍》是一件钤有“归义军节度使新铸印”的官方文书,共存119行,其中登录了各牧群的牲畜数,如:知马官索怀定群马120匹,知马官张全子群马205匹,知驼官张憨儿群总计骆驼40头,知驼官汜丑儿群总计骆驼33头,牧牛人陈顺德群计大小牛40头,牧牛人沙庆住群计大小牛62头,牧牛人杨郯律丹群计大小牛76头。仅以此文书计,紫亭监牧所辖至少有7个群,共有马325匹、驼73头、牛178头,总计为576头(匹),而这仅仅是紫亭监牧所辖马、驼、牛的一个部分。①又P·3131号《曹氏归义军(十世纪后期)群牧驼马羊欠历稿》,其中共牧有马6群,驼2群。②唐制:“马、牛之群以百二十”。以此算之,紫亭监牧至少也有马720匹,其拖欠未交者共36匹,约为总数的5%。谭蝉雪先生在研究上列材料后说:“按唐制:‘其有死耗者,每岁亦以率除之’。驼、马百头以七头为耗,紫亭监牧的损耗率仍在正常范围之内。”③这是将拖欠未交数确定为损耗数而得出的结论,其实,拖欠未交不一定都是损耗。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能反映出归义军紫亭监牧及其职能的健康发展。归义军时期,除紫亭监牧外,尚未见有别的监牧存在。

(二)归义军官马院

归义军政府除在紫亭设置监牧外,还专门在军衙附近设有马院,敦煌文书P·2971号《乙未年(935或995)后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载有:“陆斗铜盆壹,在官马院。”④又P·2461号《丁未年(947)六月都头知宴设使宋国清等诸色破用历状并判凭》载有:“马院皮条匠胡饼肆枚。”⑤表明在军衙附近,不仅有官马院的存在,还借过寺院的铜盆,院中还有皮条匠。皮条匠乃是制作马匹鞍辔用具的匠人,是专门为大批马匹服务的。还有一件《归义军衙内酒破历》载有:“六月马院酒伍升”;八月“三日,宴神酒半瓮,又马院发愿酒壹斗,赛神酒伍”;“九月一日,马院神酒伍升”;十月十四日“马院祭拜酒伍升。”⑥表明官马院内也有赛神,祭拜等活动,所属人数众多,显然都是为养马服务的人员。官马院与紫亭监牧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没有明确文书记载,推测归义军衙向紫亭监牧等征集来的良马,送到敦煌后,就贮备于官马院,进行调教驭习、配备马具,以备使用。这就是官马院内何以人数众多,既有马具工匠;又有宴神祭拜活动的原因。由此也证实:官马院是一专门贮备马匹、以备供应使用的管理机构。又P·4525号《宋太平兴国某年内亲从都头某某状》是一件内亲从都头知瓜州(衙推)某人上给归义军衙府的状文,文中提到他刚从会稽镇“趁贼”归来,“鞍马困乏,西来不得”,待过三、五日后再西来沙州、并云:“其于官院内*[豆+昔]草输纳,亦乃之次。”⑦这是说,由于时间耽误,向官马院输纳的*[豆+昔]草,也只好晚一点。表明了官马院还须各地向其输纳*[豆+昔]草的事实。积贮草料,以供刍秣,反映出官马院也是为解决军事及驿传等急需的一种后勤保障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590页。

②《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597页。

③谭蝉雪:《敦煌马文化》,载《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

④《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26页。

⑤《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612页。

⑥据施萍亭先生《本所藏“酒帐”研究》,本帐共存104行,裂为三片,1—10行藏敦煌研究院,11—49行为董希文收藏,50—104行为P.2629号。本帐又载于《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271—276页。

⑦《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5辑,第27页。本件文书,原订为牒,从“谨录状上”看,实为一状文。

(三)归义军羊司

羊司,是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在畜牧业管理机构中设置的一个专管牧羊业的特殊职能部门。这一机构的设立,主要是因为:一,沙州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发达,不仅大牲畜马、牛、驼、驴数量大,而且羊的数量更多,同时还涉及到羊皮、毛等副产品的征收、管理等事宜,需要设置一个专门机构予以管理。二、沙州戈壁、绿州、山丘、草场相间,畜牧区域分散,交通不便,颇难兼管。加之以一般农户也兼养羊,需要设置一专管牧羊业的机构,来进行全境的协调、调度和管理,该司主要管理官府羊群的籍帐、算会、放牧、牧子的雇佣及管理,并向寺院和私羊主税羊,以及征纳羊肉、羊皮、羊毛等。①

有关羊司的记载,史籍阙载,推测有可能是沿袭的吐蕃旧制。敦煌文书也较为零星,现依文书中羊籍及有关杂帐和牧羊的牒状等记载,对其作一点探测。

目前所见有关羊司的最早记录在张承奉时期。如前揭P·4640号《归义军衙内破用纸布历》,其中载有:庚申年(900)二月十二日,“支与羊司押衙刘存庆粗布(纸)贰拾张”;六月“廿日支与羊司粗纸壹帖”。羊司在这一年中,春、夏两季领纸,显然是为了公用,似乎折射出羊司为了每半年造一次羊籍,进行算会的需要。又P·3440号《丙申年(996)三月十六日见纳贺天子物色人绫绢历》中记有“田羊司绯绢壹足”②。此田羊司无疑是负责羊司事务的姓田长官,此外还有“羊司押衙”、“羊司判官”等羊司吏员,田羊司为主管。羊司负责对官牧羊业的经营和管理,对牧羊人领官羊数目要登记入帐,建立羊籍、按籍定期勘验算会、征收贡纳;同时也对牧羊人提供保护和帮助,供给他们所需的物品,使其安于放牧。如P·2877号《癸丑年十二月廿二日后油入破历》载:“十八日,油一升,与牧羊人。”③S·3166号《年代不明(公元980—982年)归义军衙内面酒破用历》载:“支遮羊人胡并一枚,用面五升,支油豉麻油五升”④。遮羊人即牧羊人,牧羊人如有困难,可以申牒羊司以至归义军节度使衙府请求帮助。如S·3928号背《牧羊人安于略牒》载:

1牧羊人安于略

2右于略长在山内,守护羊畜。家内细

3幼繁多,并无经求得处。今于略有

4少多麦粟,碾磨不得。伏望

5仆射鸿造,先赐碾硙,将往群上济给

6存活①牧羊人安于略为了碾磨麦粟,上书仆射,实即归义军节度使,这大概是要借节度衙府的碾硙,才有此牒。牒文不全,估计他的这一困难会得到解决。牧羊人对未经批准耗损的羊只,必须申状纳皮待判。如P·2985号《己卯年(公元979年)牧羊人王阿朵状及判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详见拙著《唐五代宋初敦煌畜牧业研究》第四章,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41—48页。

②《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第16页。

③《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124页。

④《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282页。

1牧羊人王阿朵

2伏自今月十五日,纳自死*[羊+古]母羊两口,*[羊+古]羊羯壹口,白母羊壹口儿洛悉

3死壹口,皮付白押衙,未蒙判凭,伏请处分。

4已卯年四月十五日牧羊人王阿朵

5为凭十五日(印)

又P·2761号《己卯年(公元979年)牧羊人王阿朵状并判凭》:

1牧羊人王阿朵

2伏以今月十八日,纳自死古母羊壹口,皮付白祜庆,伏请处分。

3已卯年四月十八日牧羊人王阿朵

4为凭十八日(印)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