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4:31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1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34号,以下简称《条例》),切实加强我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条例》是公共卫生领域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它进一步规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工作,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中的职责,确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实施预防接种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发生,达到控制并最终消除传染病流行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贯彻国家“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措施。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性,把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述职制度、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预防接种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证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各级卫生、食品药品、教育、财政、物价等部门要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管理,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查处,确保《条例》的贯彻执行。

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监管

《条例》规定,接种第一类疫苗由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分别承担费用,接种单位不得向受种者收取任何费用。省政府负责《条例》规定的国家免疫规划和省确定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运输、异常反应补偿等经费。中央财政每年对我市每名儿童每接种一针次补助1元,**区市城区每年对每名儿童接种一针次由市财政和**区财政各补助1元,其余区县、三园区和**区市城区以外地区每年对每位儿童接种一针次,由各区县、三园区财政补助2元,同时还要对本地在实施免疫规划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异常反应处理、冷链运行等工作经费予以保障,纳入预算。各级财政安排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

预防接种工作实行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县级卫生主管部门依法指定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并加强监管,规范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服务行为。根据《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订并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开展培训、技术指导,对从事预防接种服务的人员实行资格认证,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使所有接种单位达到《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条件,保证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教育,不断提高预防接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切实做好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

《条例》对疫苗实行严格的分类管理,第一类疫苗包括纳入国家和省免疫规划的疫苗以及市、县区人民政府或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指第一类疫苗以外公民自愿付费接种的疫苗。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疫苗全程调查接种率以县为单位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

市、区县行政区域内的应急接种和群体性预防接种应根据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需要和国家有关规范,由本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同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二类疫苗的流通和使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对预防接种和疫苗的使用管理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情况和疾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准确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保证广大群众在享受国家免疫规划服务的同时,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第二类疫苗,防止盲目使用或误导使用疫苗。

要充分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冷链系统的优势,形成规范的疫苗流通体系。各级食品药品行政部门要加强疫苗流通各个环节的日常监管,确保疫苗质量和流通秩序。

各级卫生、食品药品行政部门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发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其他情况时,要及时互相通报并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接种、分发、供应、销售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四、落实接种证制度,加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条例》规定,国家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承担接种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在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查验预防接种证并做好记录。教育部门要会同卫生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条例》有关规定,按照《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408号)要求建立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接种证制度。对发现未按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城市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人口的预防接种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卫生、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重点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保证所有儿童获得公平的、可及的免疫服务机会,防止与干预接种相关的传染病暴发或流行。

五、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2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第三条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第四条疫苗的流通、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国家免疫规划;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拟订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可以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种类,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

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受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时,应当明确其责任区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并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接种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第九条国家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捐赠等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协助组织居民、村民受种第一类疫苗。

第二章疫苗流通

第十条药品批发企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后可以经营疫苗。药品零售企业不得从事疫苗经营活动。

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批发企业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在其药品经营许可证上加注经营疫苗的业务。

取得疫苗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以下称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对其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一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地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以下称使用计划),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使用计划应当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供应渠道与供应方式等内容。

第十二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应当依法与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内容。

第十三条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第一类疫苗,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供应。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在其供应的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并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组织分发到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接种单位和乡级医疗卫生机构。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分发第一类疫苗;分发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第十五条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

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遵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保证疫苗质量。

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在销售疫苗时,应当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疫苗批发企业经营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十八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三章疫苗接种

第十九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并根据疫苗的国家标准,结合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制定、公布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其他疫苗的免疫程序或者使用指导原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结合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接种方案,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各自职责,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或者接种方案,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作好记录。

第二十一条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第二十二条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第二十三条接种单位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应当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记录。

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二十四条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第二十五条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

第二十六条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预防接种证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第二十八条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居住在其责任区域内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接种,并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的,提供服务的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有关内容。

第二十九条接种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接种情况进行登记,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接种单位在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后剩余第一类疫苗的,应当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接种单位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服务费、接种耗材费,具体收费标准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第三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应当包含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相关的接种方案等内容,但不得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与国家免疫规划有关的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保证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范围内,确定本行政区域与预防接种相关的项目,并保证项目的实施。

第三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购买、运输第一类疫苗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并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

国家根据需要对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给予适当支持。

第三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所需经费,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疫苗和有关物资的储备,以备调用。

第三十九条各级财政安排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有关单位和个人使用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五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第四十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四十一条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第四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其处理的情况,分别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四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发生后,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请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的,接到处理请求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第四十五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四十六条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七条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疫苗在储存、运输、供应、销售、分发和使用等环节中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主管部门通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检查需要对疫苗进行抽查检验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

第四十九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疫苗及其有关材料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的措施,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疫苗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接种、分发、供应、销售,并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医疗卫生机构分发和购买疫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主要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所作的疫苗分发、储存、运输和接种等记录进行检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卫生主管部门对监督检查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改正。

第五十一条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证明文件;对被检查人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第五十二条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及其他情况时,应当及时互相通报。

第五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关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二)未及时核实、处理对下级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举报的;

(三)接到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相关报告,未立即组织调查处理的;

(四)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五)违反本条例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

第五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预防接种保障职责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

(一)未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的;

(二)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的;

(三)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疫苗购进、分发、供应记录的。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依照前款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七条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对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执业活动:

(一)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或者购进记录的;

(二)未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的;

(三)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的;

(四)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未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的;

(五)未依照规定对接种疫苗的情况进行登记并报告的。

第五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证书:

(一)从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

(二)接种疫苗未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的;

(三)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未依照规定及时处理或者报告的;

(四)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第五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疫苗分发、供应和接种过程中违反本条例规定收取费用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监督其将违法收取的费用退还给原缴费的单位或者个人,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条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的疫苗检验报告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一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疫苗销售或者购销记录的,分别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二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在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上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免疫规划”专用标识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封存相关的疫苗。

第六十三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第二类疫苗,或者疫苗批发企业从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销售的疫苗,并处违法销售的疫苗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疫苗生产资格、疫苗经营资格。

第六十四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在规定的冷藏条件下储存、运输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所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拒不改正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吊销接种单位的接种资格;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拒不改正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吊销疫苗生产资格、疫苗经营资格。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通过大众媒体消除影响,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未经卫生主管部门依法指定擅自从事接种工作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持有的疫苗的,没收违法持有的疫苗;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

第六十七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九条卫生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没收违法持有的疫苗,并处违法持有的疫苗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七十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受种者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七十一条以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为由,寻衅滋事,扰乱接种单位的正常医疗秩序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七十二条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3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第三条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第四条疫苗的流通、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国家免疫规划;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拟订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可以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种类,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

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受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时,应当明确其责任区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并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接种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第九条国家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捐赠等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协助组织居民、村民受种第一类疫苗。

第二章疫苗流通

第十条药品批发企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后可以经营疫苗。药品零售企业不得从事疫苗经营活动。

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批发企业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在其药品经营许可证上加注经营疫苗的业务。

取得疫苗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以下称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对其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一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地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以下称使用计划),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使用计划应当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供应渠道与供应方式等内容。

第十二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应当依法与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内容。

第十三条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第一类疫苗,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供应。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在其供应的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并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组织分发到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接种单位和乡级医疗卫生机构。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分发第一类疫苗;分发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第十五条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

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遵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保证疫苗质量。

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在销售疫苗时,应当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疫苗批发企业经营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十八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三章疫苗接种

第十九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并根据疫苗的国家标准,结合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制定、公布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其他疫苗的免疫程序或者使用指导原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结合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接种方案,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各自职责,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或者接种方案,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作好记录。

第二十一条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第二十二条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第二十三条接种单位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应当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记录。

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二十四条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第二十五条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

第二十六条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预防接种证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第二十八条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居住在其责任区域内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接种,并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的,提供服务的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有关内容。

第二十九条接种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接种情况进行登记,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接种单位在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后剩余第一类疫苗的,应当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接种单位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服务费、接种耗材费,具体收费标准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第三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应当包含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相关的接种方案等内容,但不得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与国家免疫规划有关的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保证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范围内,确定本行政区域与预防接种相关的项目,并保证项目的实施。

第三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购买、运输第一类疫苗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并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

国家根据需要对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给予适当支持。

第三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所需经费,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疫苗和有关物资的储备,以备调用。

三十九条各级财政安排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有关单位和个人使用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五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第四十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四十一条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第四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其处理的情况,分别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四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发生后,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请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的,接到处理请求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第四十五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四十六条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七条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疫苗在储存、运输、供应、销售、分发和使用等环节中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主管部门通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检查需要对疫苗进行抽查检验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

第四十九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疫苗及其有关材料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的措施,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疫苗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接种、分发、供应、销售,并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医疗卫生机构分发和购买疫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主要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所作的疫苗分发、储存、运输和接种等记录进行检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卫生主管部门对监督检查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改正。

第五十一条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证明文件;对被检查人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第五十二条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及其他情况时,应当及时互相通报。

第五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关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二)未及时核实、处理对下级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举报的;

(三)接到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相关报告,未立即组织调查处理的;

(四)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五)违反本条例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

第五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预防接种保障职责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

(一)未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的;

(二)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的;

(三)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疫苗购进、分发、供应记录的。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依照前款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七条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对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执业活动:

(一)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或者购进记录的;

(二)未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的;

(三)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的;

(四)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未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的;

(五)未依照规定对接种疫苗的情况进行登记并报告的。

第五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证书:

(一)从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

(二)接种疫苗未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的;

(三)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未依照规定及时处理或者报告的;

(四)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第五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疫苗分发、供应和接种过程中违反本条例规定收取费用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监督其将违法收取的费用退还给原缴费的单位或者个人,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条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的疫苗检验报告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一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疫苗销售或者购销记录的,分别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二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在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上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免疫规划”专用标识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封存相关的疫苗。

第六十三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第二类疫苗,或者疫苗批发企业从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销售的疫苗,并处违法销售的疫苗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疫苗生产资格、疫苗经营资格。

第六十四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在规定的冷藏条件下储存、运输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所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拒不改正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吊销接种单位的接种资格;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拒不改正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吊销疫苗生产资格、疫苗经营资格。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通过大众媒体消除影响,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未经卫生主管部门依法指定擅自从事接种工作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持有的疫苗的,没收违法持有的疫苗;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

第六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九条卫生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没收违法持有的疫苗,并处违法持有的疫苗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4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以后每年全国都在这天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参加与计划免疫工作有关的宣传活动,对推动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起到很大作用。今年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的主题是: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

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开始于1978年,2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下,通过广大卫生人员的努力,先后于1988年以省为单位、1990年以县为单位、1995年以乡为单位相继实现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

由于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过去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存的白喉、百日咳、麻疹等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我国已达到无脊髓灰质炎区的要求,2002年进一步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我国目前已经将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部分省还将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纳入了免疫规划。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所有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

近日,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条例要求“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条例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做好记录。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人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5

《河北省儿童计划免疫条例》实施细则最新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发挥疫苗在防病灭病中的作用,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儿童计划免疫是按照规定的程序,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直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第三条 全省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制度及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居住我省的儿童(包括无常住户口居住三个月以上的儿童),除禁忌症者外,必须按规定接受预防接种。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计划免疫工作目标,制定规划,组织实施。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成立计划免疫协调小组,协调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协调小组成员部门按照分工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第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计划免疫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计划免疫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疫苗和冷链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负有计划免疫工作义务,在卫生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和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下承担责任区内的计划免疫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进行预防接种。

第七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负责计划免疫的宣传、动员和预防接种的组织工作。

第八条 儿童必须有《预防接种证》方可办理入托儿所、幼儿园、和上小学校的手续医学`教育网整理。未进行预防接种和预防接种不全的,应在补种后办理上述手续。

第九条 全省有计划地推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责任制。

第三章 预防接种

第十条 儿童计划免疫用疫苗包括:三型混合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卡介苗。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和乙型肝炎疫苗逐步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用疫苗。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增加或者减少儿童计划免疫用疫苗的种类。

第十一条 具体实施计划免疫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在规定时限完成责任区内的计划免疫工作任务。

第十二条 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校,在儿童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必须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保证按规定时间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第四章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负责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并出具诊断证明,其他单位和个人出具的诊断证明一律无效。

第十四条 接种人员、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对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预防接种事故,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治疗,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

第十五条 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及时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和有关单位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六条 接种后发生原因不明的死亡病例,由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进行死因鉴定,必要时由上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进行死因鉴定。

第十七条 经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鉴定,对偶合病例不负经济赔偿责任;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从县级卫生事业费中给予一次性医药费补偿,属于预防接种事故的,医药费用从县级卫生事业费中核销,对致残、致死的,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第五章 经费

第十八条 本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所用疫苗经费由省卫生事业费中统一解决。省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儿童计划免疫所用疫苗经费。

本条例第十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所用疫苗经费来源由省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九条 冷链运转、维修和冷链设备配套费用由各级财政统筹解决。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并可建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完成计划免疫任务的;

(二)拒绝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

(三)弄虚作假、未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的;

(四)造成预防接种责任事故的;

(五)玩忽职守,造成疫苗供应严重失调、失效或冷链设备严重损坏的;

(六)贪污、挪用计划免疫经费的;

(七)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本条例提出的其他计划免疫措施的;

(八)由于上述原因造成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的。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医学`教育网整理,向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自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所指疫苗系由卫生部批准的单位所生产,并经过国家检疫机构按《生物制品规程》检定合格的预防用疫苗。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O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儿童计划免疫内容1.计划免疫的内容 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使四苗防六病,即7周岁及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及以后适当的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1992年国家又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部分省、市、自治区还把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预防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2.计划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指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接种的先后次序与要求,主要包括儿童基础免疫和成人或特殊职业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疫苗的程序。

⑴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⑵1个月月龄,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⑶2个月月龄,接种(服)第一次脊髓灰质炎疫苗。

⑷3个月月龄,接种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⑸4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⑹5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百白破。

⑺6个月月龄,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

⑻8个月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⑼1.5~2岁,进行百白破加强接种。

⑽4岁,复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6

关键词基层预防接种存在问题建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239

随着扩大免疫工作的开展,国家经费投入大幅提高,收益儿童人数增加,基层预防接种工作量明显增加。中国CDC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认为,预防接种是历史上最成功、最经济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1]。

存在的问题

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疫苗接种知识匮乏:接种人员逐级培训、宣传不到位,培训频次少或内容简单,知识老化。由于对预防接种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所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掌握少,不熟悉所种疫苗的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年龄,疫苗接种剂量不准确,盲目接种,提前接种或重种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会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或增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也会造成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处理不及时、不妥当,或者不能严格掌握疫苗接种禁忌症,致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关联的纠纷时有发生,使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不利于预防接种工作正常开展。

疫苗管理、发放、使用、登记不科学,有处置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在下发疫苗时没有按照“先短效,后长效”的原则进行,长效先运转,短效后运转,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某种疫苗运转到基层接种点效期太短,一方面影响疫苗效价,另一方面会增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有到期疫苗剩余,造成疫苗浪费的情况发生。登记册设计不合理,不能快速登记、统计接种情况。

各级督导意见要求不统一:对同一问题各级督导意见出现偏差或者不一致;有时还会出现疫苗接种工作安排次数过度密集,造成和国家免疫接种间隔时间要求冲突的情况。属地化管理、分片管理含糊不清,随意性大,致使家长带着小孩找不到接种点,发生漏种、迟种情况。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疫苗免费下发,注射费、人员劳务费、以及实施工作的经费不能到位,特别是接种人员的劳务费、注射费发放太少。《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前,基层接种人员的报酬一是通过免税、免义务工等办法消化一部分;二是按0.20~1.00元/针收取的办法解决。2005年6月1日《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后,接种一类疫苗不能收取任何费用,村医报酬每月发放100元劳务费及1.00元/针的接种费,由疾控中心按考核结果发放,本来就很少的报酬,扣除罚款所剩无几。在接种疫苗种类增加,工作量明显增大的情况下,管理体制仍沿用原来体制,大大挫伤了基层接种人员(村医)的积极性,表现在工作不主动,有时不认真,严重时推诿接种对象。

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未引起足够重视:接种证丢失情况严重,通过对每年新人学、入托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持证率只有58.28%。接种证丢失以后,一方面会造成儿童疫苗接种史模糊不清;另一方面会造成儿童疫苗接种程序混乱。如果重新补证,势必会增加接种人员的工作量。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健康教育工作做的不够。

建议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充实疾控人员和基层接种人员,同时还应加强各级疾控人员的培训学习,确保制定、部署、安排、指导本区域的预防接种工作的科学性,提高逐级培训学习的质量。

加强政府对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经费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报酬和劳动付出不相符,会直接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接种人员少,工作量增多的情况下,更应重视提高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报酬,增强预防接种工作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基层接种人员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

注重基层预防接种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于承担疫苗接种的一线人员多数不是专门的公卫专业人员,公共卫生专业知识欠缺,只有通过参加公卫知识培训学习,才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把定期培训制度落到实处,全面的、系统的、反复的培训,强化、巩固理论知识,使基层接种人员了解有关疫苗的基础知识,熟悉疫苗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疫苗说明书中要求的内容,提高接种人员处理疫苗不良反应的快速反应能力,定期组织接种人员参加接种操作竞赛或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以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提高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整体素质:基层预防接种人员是这一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的学历高低,以及相对应的技术职称高低,直接影响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因此,应注重提高基层接种人员的整体素质,吸收高职称的专业人员从事预防接种工作,建立一支年轻化、高素质的队伍,适应新时期接种工作的需要。

采用灵活恰当的预防接种模式:在现有每月固定几天接种的基础上,对居住分散、偏远,交通不便的村落,进行入户接种,以消除免疫空白点。这就要求疾控部门对这些入户接种的村医在发放接种费的同时,给予交通费补贴,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儿童接种率的提高。

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继续重视新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提高家长对接种证重要性的认识,妥善保管接种证,不随意丢弃,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儿童接种程序,避免重种漏种发生。

针对基层接种人员更换频繁的情况,对基层接种人员学习《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程度,定标准,定要求,纳入考核管理内容,督促他们掌握免疫接种的基本原则和接种禁忌症,杜绝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农村家长由于繁忙或由于受教育程度差异大,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少,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们要充分利用接种前的时间,向他们宣传接种疫苗可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避免疾病对孩子的危害。利用接种后留观时间,向家长宣传如何观察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和接种人员联系,以便尽快处理。

传染病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日趋严峻,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我们应该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规范我们的接种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科学的接种疫苗,使疫苗接种工作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为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及相关死亡的减少奠定良好地基础。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7

1.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的成效

预防接种工作是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也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最主要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迄今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发病率下降了99%,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灰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2003年就避免了200万因疫苗可预防疾病导致的死亡和60万乙肝相关死亡(肝硬化和肝癌)。

我国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全国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降至2006年的7.18%,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1%以下,因接种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感染者3000多万人。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07年国家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流脑、乙脑、麻腮风等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到14种疫苗防15种疾病。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接种疫苗成为重要的手段。

2.预防接种是安全的,发生异常反应概率很低

免疫规划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其实在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已被人为阻断,传播的范围受到限制,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3.疫苗的分类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4.有关预防接种的法律制度

为了保障预防接种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目前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管理的法律制度依据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

《条例》对疫苗流通、疫苗接种、保障措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确定了政府对预防接种工作的保障机制;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规范了接种单位的接种行为。

5.疫苗的特性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但发生率极低。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近几年,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6.有六种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①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②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③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④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⑤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⑥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7.预防接种后偶合症

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六种情况中,偶合症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是最容易造成误解的。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率越大。

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偶合症发生概率有多大呢?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为例。我国新生儿(0~28天)死亡率为10.7‰,全国每年出生儿童约为1600万;据此推算,全国每年约有17万名新生儿死亡,即每天约有466名新生儿死亡。按照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规定,乙肝疫苗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以全国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率75%计算,则每天约350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了乙肝疫苗,即全国每天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偶合死亡350起。

不同品种的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一样。世界卫生组织对部分疫苗的异常反应研究显示,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结炎、骨髓炎、播散症发生率分别为100~1000/100万剂次、0.01~300.00/100万剂次、0.19~1.56/100万剂次;乙肝疫苗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1~2/100万剂次;麻疹/麻风/麻腮风疫苗引起的热性惊厥、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非休克性)、过敏性休克、脑病分别为330/100万剂次、30/100万剂次、10/100万剂次、1/100万剂次、

8.关于预防接种的禁忌证

目前,除接种狂犬病疫苗外,接种其他任何疫苗都有禁忌证,通常的禁忌证有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对疫苗成分过敏等,免疫缺陷儿童不能接种活疫苗。在有明确禁忌证的时候,确实不能接种疫苗,应待患儿病好后再接种。

9.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发病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8

预防接种疫苗,可使人体产生抗体(抵抗力),是控制、消除、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有效措施。通过190多年接种牛痘苗,人类终于消灭了天花,是人工免疫取得的光辉范例。现已通过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来消灭小儿麻痹症。消灭脊灰已指日可望。但由于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生物制品,采用减毒、弱毒的病毒(苗)制成活疫苗,或用化学、物理的方法杀灭的微生物制备的死疫苗,对人体而言均是异性蛋白,使用及当今发生一些正常的或异常的全身及局部反应。现用的疫苗都按国家制定的规程生产,是安全有效的、反应轻微。本文对计划免疫所使用的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三联混合制剂,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异常反应做以简述。

1 异常反应为淋巴结肿大超过10毫米并能引起化脓

可能发生率约在0.2~0.4%之间.多发生在

2 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特殊反应为服苗相关病例引起麻痹,WHO统计的。美国922例相关病例服苗者25例服苗接触者55例,免疫缺隧者12例。服苗相关病例以Ⅲ型为主约占57%。Ⅱ型36%。Ⅲ型少见7%,3例均为Ⅲ型,我国15省市的调查在6千万人的服苗者出现3例均为Ⅲ型。我市近几年确诊7例相关病例,也以Ⅲ型为主。

3 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白类反应轻微,精白类反应率约为1.1%。个别人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各类皮疹等,成年人易发生重反应,为减少反应需用纯度高的精制自类小剂量2Lf/ml。破类亦可引起Ⅰ-Ⅳ各类型的超敏反应,可发生皮疹,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反应,局部的Avthus现象等,反应与多次反复注射和制品质量有关。百白破三联注射后反应较多。百日咳菌苗则是造成反应主要因素。

4 麻疹减毒活疫苗

异常反应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报道。过敏性发疹对抗菌素过敏者容易发生,出疹的同时,可伴体温升高。过敏性紫癜初、复种均可发生。国内已有数十例报告。

5 讨论

5.1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第一,要有高度工作责任感,选择是正规渠道的生物制品,对疫苗流通的各个环节要把好关。第二,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必须全面、熟练地掌握预防接种知识和操作技能,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确定预防接种的对象,严格掌握禁忌症;第三,严格执行国家一系列预防接种操作及疫苗冷链管理制度,在规定的温度下贮藏疫苗,药名、批号、规格、出厂时间、失效时间等等,必须要做好记录并存档,以准确无误的实施操作,确保预防接种安全及时进行;最后,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要认真的落实免疫接种前知情同意和接种后留观制度,耐心向家长做好必要的解释说明工作,以减少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 转贴于

5.2预防和减少接种反应:首先要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执行计划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是一项组织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管理,责任到人,明确分工。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计划免疫程序,建立完善的免疫接种卡证制度。第二,要加强培训、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程,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对各级计划免疫专业人员开展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努力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承担工作任务水平得到提高,尤其是要做好接种前的培训,使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疫苗的防治机理、接种禁忌症、接种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技术、接种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做到规范操作,同时接种过程中必须备有1:1000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第三,要加强冷链的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疫苗质量好坏与接种反应的发生直接相关。生产单位应努力提高疫苗质量,使用部门应规范疫苗供应渠道和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吸附DPT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严防冻结,冻结后疫苗可能失效,并容易发生无菌性脓肿。因此在注射接种时应注意仔细观察和检查,如有异常则不得使用。

5.3预防接种时的注意事项:①如有发热、结核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过敏史,肝、肾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球蛋白使用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在接种前应该事先通知医院。②在实施接种之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及不良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③预防接种后,受种者应留观15-30 min,如有异常反应及时报告医生,立即进行处理。④接种后,嘱接种者在3天之内应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干爽清洁,不要饮酒、食海鲜、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劳累及激烈运动,以免增加反应或局部感染。

5.4预防接种一定要做到安全注射,接种后观察室观察15~30分钟,及时发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接种门诊抢救室要求药品齐全,保证质量,各种抢救器械功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地方防疫部门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防病意识和安全注射意识,定期对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检查,对各种报表定期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督导整改。

参 考 文 献

[1]卫生部.2005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卫生部.200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9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特征 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2004年7月~2008年1月单县共发生13例狂犬病疫情,本文对13例狂犬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8疫情资料,单县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等。

方法:13例狂犬病病人的确诊,主要依据犬咬伤史和临床表现。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由县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按统一的调查表对每例病人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同时开展病家及疫点处理,追踪其他咬伤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研究内容: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分布、潜伏期、病程、伤口处理情况、狂犬病疫苗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情况,病例临床症状以及至病犬相关情况等。

结 果

流行特征:①地区分布:13例病人分布在12个乡镇,无明显病例聚集性,占全县乡镇的54.55%。②时间分布:自2004年7月7日报告首例病人到2008年1月17日末例病人确诊,共13例。2004年7、8、9、12月各1例;2005年4、5、7、8月各1例;2006年5、7月各1例;2007年5、9月各1例;2008年1月1例;2009年全年无病例。③人群分布:13例病人中男10例(76.92%),女3例(23.08%),男女之比为10:3,发病年龄5~73岁,其中5~10岁4例(30.77%),30~40岁1例(7.69%),40~50岁4例(30.77%),50~60岁2例(15.38%),70岁以上2例(15.38%)。13例中农民9例(69.23%),小学生4例(30.77%)。④暴露动物、暴露方式:13例中12例为被犬抓咬伤,1例被自养猫抓伤。其中无主犬8例(66.67%),自养犬2例(16.67%),从外观来看,伤人前可疑9例(69.23%),正常4例(30.77%)。⑤暴露部位与潜伏期:潜伏期3~384天,平均105天。咬伤手部7例,平均潜伏期122天;咬伤下肢、足部2例,平均潜伏期20天;咬伤头部4例,平均潜伏期117天。⑥暴露程度与潜伏期:单处穿透性咬伤6例,平均潜伏期108天,多处穿透咬伤3例,平均潜伏期158天;单处未穿透咬伤2例,潜伏期242天。⑦病程病人全部死亡,病程1~14天,平均4.6天。

防治情况:①暴露后伤口处理情况:伤后没作任何处理5例(38.46%);4小时后简单冲洗4例(30.77%);4小时后经乡村医生或乡镇卫生院用碘酒处理4例(30.77),其中3例缝合。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使用情况:伤后没进行狂犬疫苗接种9例(69.23%);未全程接种2例;只有2例全程接种,发病后经追踪调查发现,这两处接种点所用疫苗均是从医药批发部或个体医生处通过非正常渠道购进,而且没有对暴露者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③未接种原因:9例伤后未注射狂犬病疫苗病人中,8例因没认识到狂犬病的危害未注射,1例因精神异常和经济困难未注射。④犬免疫情况:12例致伤犬和1例致伤猫均未免疫。

讨 论

犬的饲养数量及携带狂犬病病毒率直接影响着人狂犬病的流行。调查显示,单县农村地区平均每户1~2条犬,由于犬的数量大,经济条件差,群众文化素质低,犬用狂犬疫苗接种率基本为“0”。必须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养犬一定要登记,并接种疫苗;不同地区间犬类动物的流动应实施检疫并接种疫苗;为迅速减少易感动物群体的数量,除对家犬免疫接种外,应肃清无主野犬。对家养猫或野猫咬伤者,也要严格按照狂犬病暴露处置程序进行处理。

暴露后伤口处理不及时或不规范。13例狂犬病病人均未对局部伤口进行及时、正确的消毒处理。尹和平等[1]报道,地鼠肾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免疫致死的12例患者,均未及时处理伤口。伤口处理欠妥仍会发生狂犬病。因此,一旦被犬咬伤,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挤压出血排毒,并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10~20分钟,再用大量清水冲洗数次,最后用2.5%~3%碘酒局部烧灼,最大限度地清除伤口周围残留的毒液与污物,对处理完毕的伤口应开放暴露,除非伤及大血管外,忌包扎或缝合。缝合可人为损伤神经组织并加速病毒对神经组织的侵袭[2],包扎不利于组织液及渗出液引流。

13例未注射或不去当地乡镇卫生院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处置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经调查发现,部分群众抱着侥幸心理不注射狂犬疫苗,或贪图便宜去不具备资质的村卫生室使用非正规渠道供应的伪劣疫苗,这些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尽管狂犬病死亡率极高,但只要严格遵守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暴露处置原则,正确及时处理伤口,按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免球蛋白,狂犬病完全可以预防。疾控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狂犬病防治知识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的健康教育规划,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使他们自觉抵制伪劣疫苗的使用。卫生行政及药监部门要联合查处非正规渠道及伪劣疫苗进入市场,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另外,要加强安全教育,尤其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减少犬类伤害,必要时进行暴露前免疫。通过2008年对我县狂犬病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和大力开展预防狂犬病健康教育工作,使我县自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全年无狂犬病病例发生。

疫苗市场混乱是一方面,疫苗使用不规范是主要原因。13例狂犬病人中,未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的占15.38%,咬伤较重者均未使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疫苗接种方面,确保免疫程序的完整性也很重要,一般性的犬咬伤,按0、3、7、14、30天各注射1支狂犬疫苗的方法进行预防即可,而伤势较重应联合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注射疫苗时第1、2针应加倍量,即各注射2支,或于全疗程完毕后第10、20天各加注射1针。不可随便更改间隔时间或减少注射针次,以确保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预防狂犬病发生[3]。

正确把握伤口、疫苗、血清3个环节的处置,可为受害者提供99%以上的保护。另外,养犬的登记注册由各地公安部门负责;犬只的免疫接种由农业部门所属的畜牧兽医站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质量、生产和销售归药品监督部门管理;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在卫生部门。这种分工从理论上涵盖了狂犬病控制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因此,在预防狂犬病方面,这4个部门能否加强沟通联动,既避免重复执法,又堵住交叉管理所造成的漏洞,制定与这些背景相适应的防控策略,是能否成功控制狂犬病传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尹和平,霍建国,吴铁兰.12例狂犬病疫苗免疫失败后发病原因的探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14.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篇10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消除麻疹工作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极易引起暴发流行。而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人是唯一宿主,又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所以,我国政府提出到年消除麻疹是完全可行的。年我国承诺消除麻疹目标后,卫生部制定了《-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确定了以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主,同时开展病例监测和加强疫情控制的综合性防控策略。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年全国麻疹报告病例数比年下降了60.1%;今年月份全国麻疹总体发病水平较去年同期又下降了25.17%。虽然消除麻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意识到消除麻疹工作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一是在我市近两年麻疹疫情出现反弹,反映了我们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防控形势不乐观;二是部分地区对免疫规划工作不够重视,对消除麻疹工作在整个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许多关键的防治措施单靠卫生部门难以有效落实;三是各地工作基础和发展水平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卫生能力和设施上,也表现在认识上;四是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不足,执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五是部分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公共卫生机构仍通过“有偿服务”和“以医养防”维持运行。因此,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切实提高对强化免疫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高度重视,抓紧时间,精心组织,尽快完成一次全面、彻底、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消除麻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本次强化免疫工作

(一)加强领导,确保强化免疫的顺利开展。消除麻疹既是我国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卫生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县市区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协调与配合,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各县市区卫生局要成立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督导检查小组和预防接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置小组,加强对强化免疫工作的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异常反应监测等工作。要积极、主动向政府领导汇报工作,当好参谋。要特别注意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在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有关免疫规划经费的同时,必须落实好基层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补助经费。

(二)快速行动,尽快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要做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从事防疫的人员要在掌握现有预防接种儿童人数的基础上,再走村入户进行一次调查,边调查边宣传,决不能放过一个,流动人口也不例外。各托幼机构要对受种学生登记造册,并提前准备合适的接种场所。二是要做好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这次强化免疫活动涉及的人数多,任务重,原有的预防接种人员肯定不够用,所以,各单位要抽出一些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医护人员集中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放临时预防接种人员资质,才能参与强化免疫工作,没有资质的坚决不能进行预防接种。三是要做好各种应急处置工作。麻疹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于儿童计划免疫安全有效的疫苗之一,已使用40多年,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剂。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少数人在免疫后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极个别人还可能会出现罕见的严重症状。

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要成立以县疾控中心为主的强化免疫技术指导小组,还要成立由临床、流行病学和检验专家组成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诊断处理小组,并制定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出现问题,能迅速处置。

(三)安全接种,预防各种意外的发生。各接种点的预防接种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充分准备好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设施、器材和药品,严格执行接种工作流程、程序和规范。同时一定要注意履行三项职责:一是要注意履行告知职责。预防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前要告知疫苗禁忌、不良反应等。二是要注意履行询问职责。预防接种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询问受种儿童的健康状况和禁忌症等情况。三是要注意履行安全接种职责。认真查验每一支疫苗的外观质量和有效期,确保“一人一针一管”和疫苗质量安全。

(四)严格督导,努力完成强化免疫的任务指标。在接种期间,市、县派出的驻点督导人员要到现场检查预防接种人员操作是否规范,登记是否完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常规免疫规划工作薄弱的地区,市、县卫生局要派出局领导带队的巡回督导组强化督导。强化免疫工作后期,及时对各县市区强化免疫工作组织评估,评估接种率低于95%的乡镇、社区要查找原因,查漏补种,务必完成强化免疫的任务指标,为消除麻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在落实好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任务的同时,各县市区卫生局坚决不能放松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要始终做到一把手负责,主动向政府和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务必抓好落实,层层分解任务和责任。要把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作为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让预防接种工作进入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