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工作制度十篇

时间:2023-05-05 18:16:48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1

2、对流感及流感样病例要进行认真登记,同时报告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进行标本采集,将采集的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3、对禽流感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市疾控中心的规定,立即转诊至我市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4、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进行常规消毒,保持发热门诊各室内清洁整齐。

一、树立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二、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每个发热病人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及认真检查,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避免漏诊。

三、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一人一室),并立即向医务科和疾控中心报告。

四、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六、诊室每天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物品表面。

七、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着装,避免感染。下班时,用“84”消毒液浸泡双手,认真清洗。

一、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配有专用留观室,专用放射线摄片机,采血室,培训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

二、医务人员必须准时上岗,24小时均按出诊表落实。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出诊。

三、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诊者,必须提前一天在向医务部及门诊部请假,由医务部按排其他人员出诊。

四、医务人员在岗时必须穿隔离服、戴12层棉纱或其他有效防护口罩、帽子、眼镜、手套等防护工具。

五、诊室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此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六、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含疑似病人)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七、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卫生厅195号文件《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执行。注: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八、必须做好病人转运交接记录。

九、要认真填写《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登记一览表(试行)》。

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非典”病人(含疑似病人)。

十一、确诊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按程序上报,6小时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并同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卡,不得延误或漏报。

十二、出诊医师要认真书写门诊医疗手册。

十三、对待患者要热情、耐心、细致,一视同仁,不得轻视、蔑视“非典”患者。

十四、对所有病例要按卫生厅195号文件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记录。

十五、x线机严格执行一照一消。

十六、凡发热病人(体温38℃以上者)一律拍胸片、查血项。

发热门诊是我校门诊部在防控“非典”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非典”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在该诊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非典”期间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不漏报一个病人,不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个医务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接待每一个发热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决不允许推委、搪塞病患。

2:详细询问和记录流行病史调查表上所要求的内容,仔细填写特别是近两周的详细情况。

3:全面系统的检查患者的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查血象,作胸透检查。如符合卫生部的“非典”病人诊断标准和疑似“非典”病人诊断标准的要立即报告校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并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逐级准时上报。

4:对检查结果不能确定的病人,应提请门诊部三人小组(雷少平、马维援、刘长玲)组织会诊后再做决定。

5:排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诊断后,患者持发热门诊的病志证明到其他各科门诊就诊。

6: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按要求穿戴隔离服、工作帽、12层口罩、防护眼镜、鞋套。离开发热门诊时应按相关隔离要求办理。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2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体会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09

在我国SARS、H1N1-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期间,临床医护工作者及住院患者群体感染率在总发病患者中所占相当大比例,使医院工作效率下降,亦使医院声誉乃至我国医疗体制都遭受了巨大损失,故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护理工作者防范意识,并落实于日常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中,是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亦是重要使命。本文从如下5点总结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的护理管理体会。

对全院护士做好感染知识培训

对全院护士尤其是新上岗护士认真做好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具体包括传染病防控制度法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传染病就诊流程、消毒隔离防护技术、传染病应急预案等,并定期进行考核。使全院护士在思想上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在行动中认真执行医院感染防控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规范。

通过导诊护士规范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管理

发热是许多呼吸道传染病共同的早期症状之一,因而通过导诊护士优化发热患者的预诊分诊,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菌的传播。①明确标识:应在门诊大厅内外张贴标识和路线指示,指引发热(体温≥37.5℃)并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②明确就诊流程:年龄>14周岁发热患者先到发热门诊就诊,年龄≤14周岁发热患者可到儿科急诊就诊,门诊大厅导诊台、各科室分诊台及挂号处导诊护士应及时引导发热患者到上述科室就诊。先将患者安排在隔离诊室,通过医生的诊察,如发热并非由传染所致,则使患者到专科就诊,如发热确由传染所致,则就地隔离,并请传染科医师会诊[1]。

完善消毒管理

病区消毒:①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定时喷洒空气清洁消毒液;在无人病区,可使用紫外线照射和药物熏蒸方式。②物体表面、地面消毒:使用有效氯为3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污染物体表面,使用1000ppm浓度的漂白粉精片溶液或0.2%过氯乙酸对地面进行均匀喷洒消毒,20~30ml/m2,1次/日。③医疗用具消毒:对病房内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止血带可用75%乙醇擦拭2遍消毒,对患者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清洗、高压灭菌后使用。④终末消毒:当危重传染病患者转院或死亡后,要及时对其病室进行消毒处理,选用2%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空气,而当一般传染病患者治愈出院后,选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间60分钟以上。

医疗污物处置:隔离病区及护士工作区装备密闭污物箱及锐器盒,病室内所有废物和垃圾均由专人收集,规范处理。保证污水处理消毒剂余氯含量>6.5ml/L。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由专门清洁工清理,放入双层医用垃圾袋中进行包装,外喷消毒液,然后运送至指定地方,焚烧处理。

严格手卫生:在门诊、病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洗手池旁安放速干消毒洗手液及肥皂液,张贴洗手标识,宣传正确洗手法,在诊疗、接触传染病患者后要立即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感染防护

为保障护理人员自身健康、尽量降低感染风险,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必不可少。为避免因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而被感染,护理人员应戴好手套。当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应根据感染风险的大小,采用分级防护措施,包括基本防护、加强防护、严密防护。发热患者应佩戴外科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将病毒传染给他人[2]。

加强感染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全院职工认真执行与感染相关的制度法规,监查医护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感染防控的规范进行操作,检查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否有不足和缺陷存在,及时反映给医院领导并制定相应措施。密切关注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如有必要,及时向所属主管卫生部门报告疫情[3]。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全院各个部门人员的全力配合,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和法规并确保其贯彻执行,对全院员工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明确各科室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是感染管理至关重要的举措,而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通过以上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在传染病防控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感染率从10年的5.4%降低到目前的3.1%,得到了患者及各领导部门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张素,赵燕,高占成.隔离在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11-13.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3

关键词 发热 甲型H1N1流感 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77

2009年3月从墨西哥开始传出甲型H1N1流感,迅速在全球流行,相继传入我国,我区在国庆长假后甲型H1N1流感达到高峰,从10月8日~12月31日发热门诊收治流感样病例526例,其中在发热门诊输液734例,收入感染科住院322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62例。我院作为甲型H1N1流感定点收治医院,响应国家号召,继续做好发热门诊工作,我们体会到发热门诊有序的组织管理、科学的防护、认真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及控制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关键所在[1]。现总结报告如下。

发热门诊的环境管理

设置:发热门诊单独设立在医院后门通风良好的地方,与其他门诊、急诊相隔离,有明显标志,用绿色大字书写有一定版面的“发热门诊”字样,挂在发热门诊醒目的位置,使人一目了然。

设明显的指向标志:直接将患者引入就诊范围,并用红色箭头指明方向,然后在通道上一直用箭头将患者引向目的地。

发热门诊采取全封闭式就诊流程:成立专门的挂号收费室、检查室、化验室、药房、输液室,使发热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减少活动范围,缩短就诊时间,避免因就诊时的繁琐程序,引起交叉感染。

设立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使工作人员和发热患者从不同路径出入发热门诊。

发热门诊的人员管理

由护理部组织抽调一批资历深、有丰富临床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20人补充到发热门诊,其中以呼吸内科、急诊科、儿科、原传染科的医务人员为主要力量。

抽调预检分诊人员到发热门诊分诊。

制定了岗位职责及各种流程:如:预检分诊岗位职责、甲型H1N1流感患者处置流程及报病流程、工作人员上下班流程、患者就诊流程等。

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点所有医护人员都进行测量体温,并询问有无“发热”,有无流感样病例症状。

加强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知识培训:医院在全院开展了学习培训,对抽调到发热门诊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如: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消毒隔离,防护基本技能与相关法律、法规。

医务人员要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实行科学合理的排班,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注重饮食的调节,保证护理人员营养的全面、合理搭配,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给医护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以避免医护人员感染。

提高医务人员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控制SARS疫情的经验教训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医疗服务工作者成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技术教育[2]。本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将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对医务人员采取针对性和广泛性培训。

制定严格的消毒管理措施

工作区消毒:工作区的严格消毒要做好以下几方面:①每天保持通风良好,空气交换和对流。②三氧机消毒。1次/日,每次1小时,消毒后要通风。③病室门口及各入口处均放置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擦拭桌面及其他物体器械表面,门把手予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

口罩的更换:口罩必须每4小时更换1次,如潮湿随时更换。

医疗用品的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2%过氧酸擦拭,体温表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用冷开水冲洗后擦干备用。

垃圾的处理:使用带盖的蹋脚垃圾桶,桶外每日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2次。桶内用黄色双层垃圾袋,扎紧袋口,做无害化处理。

加强护士长的监督、管理职能:护士长全面负责各项消毒隔离管理工作,保证消毒效果,监督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讨 论

发热门诊是在特殊时期根据SARS的发病特点而专门设立的特殊科室,它的建立旨在早期发现、隔离SARS患者,控制传染病的蔓延[3]。由于有了2003年“非典”的经历,今年人们对甲型H1N1流感有较为理性的认识,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与预防,认为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强化防护意识,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定期督导检查,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合理排班,保证充足的休息,是防止护理人员被染的前提。而发热门诊有效的组织管理,科学的防护,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及控制人禽流感的关键所在。在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患者经过发热门诊的集中收治,逐一诊断排查,使防治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热门诊的建立,提高了我医院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对预防和控制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流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翁心华.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培训讲义及相关文件汇编上海市卫生局防病办公室.上海市医学会,2004,55.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4

禽流感病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它属于一种禽类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自从人类受到禽流感病毒侵袭以来,给人类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稳定人心,有效预防及控制禽流感病毒,本院门诊部采取有效措施对禽流感进行预防,并加强消毒隔离,让患者安全就诊,减少禽流感传染率。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预防; 消毒隔离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93-01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发现首例禽流感病毒给人类造成感染以来,到目前为止,禽流感已爆发流行了很多次,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也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禽流感病毒中,当前发现的主要有两种病毒,即H5N1与H9N2,由于多例禽流感患者发生死亡,医学界对此类传染疾病非常关注[1]。禽流感病毒一旦爆发流行,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恐慌,也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本院门诊为了维持稳定的工作秩序,防控传染病流行,加强了门诊的预防工作,并加大消毒隔离工作强度,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宣传,减少禽流感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1 禽流感预防措施分析

1.1 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禽流感预防知识培训。工作人员要先学习相关的禽流感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掌握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能力、禽流感疫情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治疗措施、流行病学特征等。待禽流感来袭,才能保持镇静,要稳定群众慌乱情绪,积极面对疫情。

1.2 对门诊预检分诊制度进行完善。要设置一个专门的就诊区,患者感染到禽流感病毒,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鼻塞、流鼻涕、头疼、咳嗽等。因此,门诊护士在接诊时发现存在有感冒症状的,要先测量患者的体温,尤其对于发热患者,要仔细观察临床体征及症状,若患者曾和禽类动物或者禽流感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一个星期内发现有禽流感临床症状,而且持续高热,就应考虑到是否发生禽流感。这时应马上为患者戴上口罩,立即带他到医院在禽流感流行期专门设置的发热门诊部就诊[2]。

2 门诊消毒隔离措施分析

2.1 对普通门诊主要的消毒隔离措施:(1)对发热患者进行预检筛查。当前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性传播,其他方式的传播途径还不十分明确。因此,一旦发现疑似禽流感患者,要立即帮他戴上口罩送至专门的发热门诊就诊,若有在普通门诊进行诊治,要严格消毒;(2)对门诊进行严格清洁和消毒。门诊室在早晨开诊前要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消毒后打开门窗让其通风,晚上下班前再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诊区所用的物品、地板及医疗器械等,尤其是对疑似禽流感患者诊治过的位置,要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两个小时后再开窗通风;(3)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洗手消毒制度。在诊室要设置自动洗手设施,旁边应放置专门的洗手消毒剂供使用,医务人员在每次完成诊治后都要严格、规范洗手;(4)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凡是和禽流感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要专人专用,医疗器械诊治每一例患者后都要进行清洁消毒,并定期检查消毒效果。

2.2 对发热诊区的主要消毒隔离措施:发热诊区更要加大消毒隔离工作力度,专门设立无交叉的半污染区、污染区及清洁区。保证患者每人一室,戴上口罩,患者之间避免接触。要对患者进行化验或者检查时,应在诊区内进行,若通过确诊为禽流感病毒患者,要立即隔离进行治疗,对于确定不是禽流感病毒感染者,再分流到其他科室就诊[3]。

3 建立健全的疫情登记报告体系

在每个诊室都放置门诊日志,以便登记每例患者的具体资料,同时在每个诊区分诊台设置一个抽屉,放置传染病疫情的登记薄、及发热患者的病情记录卡,方便查询和使用;对疫情报告流程加以规范。首诊医生一旦发现疫情,要马上向感染办公室报告,再由感染办公室负责上报上级部门,最后报告本地防疫站再逐级上报。

4 宣传传染病健康知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患者一旦感染上禽流感,必然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因此,医院要设置相关知识及健康手册,向患者及家属加强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教育。教导患者尽量不和禽类动物直接接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接触禽类动物要规范、认真洗手。要食用禽肉时应煮熟,因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下不能生存。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加强营养,保持乐观的心态,提高抵抗力,防止感冒。居住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通风,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在禽流感病毒流行期间,本院通过采取门诊预防措施及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及时、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阻断了传播途径,从而保证无院内感染,医院医务人员也无人受到感染的可喜局面。

参考文献

[1] 安丽,王蕻磬.对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的管理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7):14-15.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5

展,保障全县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医疗业务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业务收入情况

医疗集团全院年度业务总收入5836万元,其中门诊收入2506万元,住院收入3329万元。

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全年业务总收入3811万元,同比减少6.1%,其中门诊收入1474万元,同比增长39.8%;住院收入2337万元,同比减少22%。

(二)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医疗集团全年总诊疗人次112418人次,同比增长7%人次。其中门急诊量16428人次,出院病人8608人次,同比减少3%人次,住院手术病人243人次,同比减少2%人次。

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全年总诊疗人次75730人次,同比增长3%人次。其中门急诊量10630人次,出院病人5860人次,同比减少1%人次,住院手术病人175人次,同比减少3%人次。

二、全面加强疫情防控

(一)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在全县启动应急响应的当天,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连夜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密部署各项防控工作。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了综合协调、感染预防和控制、医疗救治、应急保障、信息上报和等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地。二是加强物资储备,紧急采购了防护用品、检测试剂、消杀药械、救治药品等,确保防控工作正常平稳运行。三是做好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医疗救治准备工作,成立了由呼吸、传染病、重症、影像、检验、院感等多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严格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认真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制度,建立“零报告”制度,确保转诊病人的“绿色通道”畅通。

(二)建章立制、规范流程

第一时间下发并及时解读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了《发热患者就诊流程》、《预检分诊工作流程》等,制订具体的防控工作方案等。组织培训学习30场,培训1287人次。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由专家就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类型、病例特点、鉴别诊断、诊疗方案,防控要点、防控措施、消毒要求等防控内容及相关工作进行系统解读。特别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和窗口、医技工作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面对面强化培训,并开展了数次新型肺炎处置实战应急演练,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防控、诊疗和应急处置反应能力,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充分发挥“哨点”作用

规范设置了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及指引标识,制定了医院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方案和流程,加强预检分诊和救治准备工作。挑选具有丰富呼吸道感染经验医护人员充实发热门诊的值班力量,并开展专项应急演练,提升了处置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建立专门的《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本》,登记所有流感样患者的具体信息。启动并改造感染性疾病科,常规收治留观发热及可疑患者,疫情防控以来,发热门诊接诊127人,为院内职工核酸检测624人次,接种新冠疫苗284人份。

三、全面加强医院管理

(一)做好2020年工作动员

按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医疗集团对2020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围绕提升服务能力这个总目标开展各项工作,营造守纪律、讲规矩、讲奉献、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凝聚全员力量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集团领导利用各种会议,对年度工作再动员、再要求、再部署,要求职工坚定信心、鼓足勇气,争取更大更好的业务发展成绩,让老百姓、职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各成员单位、各中心(科室)按照年度工作要求,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认真组织讨论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优质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定了促进更快发展、业务更好增长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二)抓好医院文明创建工作

结合统筹疫情防控和医院建设发展,医疗集团在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了基本设施建设、无烟医院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积极参与文明县城创建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保障良好医疗环境,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积极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三)注重安全生产工作

医疗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医院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活动,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文件,培训员工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筛查排除安全风险隐患,围绕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医疗安全、医疗废物管理、放射诊疗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建台账、列计划,将整改落实工作切实抓紧抓细。

四、全面加强专业建设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1、修订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标准。调整了部分医院质量与安全重点监控指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各单位每月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反馈会议,对临床科室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反馈,督促科室整改。

2、持续加强病历质量管理。每月对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进行质控,并进行点评反馈,甲级病案率保持在98.2%以上,未出现丙级病历。

3、加强手术管理。进一步加强手术质量及安全管理,特别是围手术期管理,加强对知情同意告知、麻醉知情同意、术前评估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

4、强化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开展病种数40个,总入径率98.9%。

(二)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1、年初,人民医院肾内科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现有业务用户达到180平米,按照相关标准,配备了先进的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滤过机、水处理机,开诊以来共完成血液透析573人次。9月,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微创治疗中心开诊至11月底,诊疗267人次。

2、10月份,人民医院邸慧君博士后工作站开诊。

3、至4月底,各乡镇卫生院全部配置了DR和远程诊疗设备,增强了基础服务能力。

4、村卫生室全面开通“村医通”,农村居民门诊医保结算更方便。

(三)加强护理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护理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安全,一是落实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上半年组织护士长护理质量控制检查6次。根据疫情情况,修订质控查检表6份,把疫情防控知识纳入质控重点检查内容。二是加强护士长管理,重点问题重点改进。召开护士长培训会议4次,针对护理工作计划、疫情防控等进行安排,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三是结合实际修订了10项护理制度和6份护理表单。四是加强护理安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管理。1-11月份督导危重病人11人次,参加护理不良事件讨论12次,护理会诊2人次。

(四)强化惠民医疗服务

通过组织签约服务活动、送医下乡、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医疗集团共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74个,签约医生324人,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13136人、3536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758人,各类重点人群成签约41866人,医疗集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团队全年深入乡镇共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1908人次,双签约服务人数53991人。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县人民医院加快推进新院区建设,目前,内科住院楼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已开工建设。

2、投资150余万元的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站项目已于7月份正式开展核酸检测业务,至11月底,共检测2230人次。

(六)全面推动中医药工作。

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调度督导2020年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单位的建设进度和现状,全面提升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按照上级有关全面做好医疗机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持续建立完善各项防控措施和工作制度,巩固拓展疫情持续向好发展态势。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预案演练、物资储备和专业培训。确保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不断提升,使疫情防控与正常医疗工作融合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努力构建科学有效、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

(二)继续推进改革进程

一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发挥好县级医院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促进医联体成员单位间的联动协作,明确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具体标准、程序、流程、考核办法,畅通双向转诊渠道。二是规范使用医保基金。健全内控机制,加强医保基金合理使用,严格执行按病种收费和诊疗路径,引导群众有序就诊,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控制成本、规范服务,增强医保控成本、降费用、保质量、提效率的作用。三是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大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的考核力度,充分调动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四是探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五是引深“六统一”管理。医疗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实行集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形成统一管理、独立运营、分工协作的运营模式,构建协作、联动、高效、灵活的运行新机制。六是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发挥现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优势,实现医院信息化服务的普及与应用,拓展医疗服务的空间和内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七是将绩效考核工作由定期转变为日常,进一步完善基于绩效考核的薪酬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快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

在抓紧完成内科楼项目的基础上同,启动人民医院新区扩建项目,力争在2021年全面完成新院区的建设任务及整体搬迁工作,使县人民医院的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群众就医感受明显改善。

(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以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组建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服务团队(包括专业体检团队),增配编制人员和专用设备,解决基本阵地,探索医防融合模式,加强培训,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努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均等化。

(五)加强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

严格落实18项核心医疗制度,每季度选取1-2项核心医疗制度进行重点监控、反馈。强化落实首诊负责制度、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规范诊疗行为。

(六)稳步推进服务能力提升

通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条件,发展一批重点专科,打造专业学科品牌,实施好招才引智工程,集聚高端人才,充分发挥专家效应,助推医院升级,增强医疗集团的综合实力。

(七)加强急救技能培训

发挥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作用,组织医疗医技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急救技能大赛,提高临床医师急救操作技能,提高急救水平。

(八)提升护理服务

继续开设护士长培训班。下半年主要在新理念更新、管理及沟通技巧、先进管理工具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培训。细化护士长管理效能考核标准及目标管理考核。扎实开展满意度调查及满意度随访工作,广泛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重点追踪不满意信息,找出存在的根本原因进行整改。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6

一、工作目标

为确保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平稳有序开展,落实救治措施,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和调度资源,科学、有序、规范地开展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努力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院内感染控制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和转诊工作,降低病死率,把可能出现的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具体措施

1、成立救治小组、确定定点救治医院

成立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和救治专家组,领导小组负责对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应急处理,统一指挥。组建由各二级医疗机构院感科、护理、呼吸科、传染科、影像科、检验科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救治专家小组,各二级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救治应急预备队伍。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医院为市第一人民医院。

2、分类救治治疗

一般轻症患者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首例患者向白城市卫健委申请市级专家给予明确治疗方案。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时间上报卫健局,由卫健局再上报到白城市卫健委或省卫健委,请求派驻专家或符合条件的转运车辆转送至省级定点医院。

3、人员梯队建设

出现首例病例时,成立5个梯队10个小组的成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在规定时间内到定点医院进行增援。梯队人员要在本医院机构参加诊疗方案及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参与救治水平和自身防护。

4、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关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5、院感防控情况

医院按照《医疗机构内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要求,重视和加强隔离、消毒和防护工作,全面落实防止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要按照传染病防治的有关要求,科学设置诊疗流程,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提高对病毒感染的肺炎早期发现的机率,并认真做好登记、报告工作。加强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和物品消毒,加强对患者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严格做好病区探视管理,控制病区人流量,避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对传染病的收治病区原则上实行隔离管理。对疑似病例需要留观的,原则上实行单独隔离观察。

6、设置留观站

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将第四人民医院设置为留观站,安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备用留观站。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7

一、工作目标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尽最大可能防范埃博拉出血热传入和扩散,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告、诊断可能传入的病例,科学、规范、高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救治、疫情处置、采样送检等工作,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依法防控、科学救治、属地管理、联防联控。

三、组织体系

县卫生局成立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四、职责任务

(一)县卫生局

县卫生局在县政府领导下,负责协调、指导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建防治专家组,按照市卫生局要求目前暂不设立定点医院,如疫情发展需要,将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及市卫生局要求,再行设置确定定点收治医院,做好物资储备,组织培训演练,开展防治工作督导检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与信息通报,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监测和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工作;制定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资料分析,做好消杀和疫情处置,对处置效果进行评价,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及时采集病例标本,做好标本保存、运送工作,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定健康宣教工作方案,普及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对下级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业务指导。

(三)医疗机构

负责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医疗救治,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开展医护人员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病例标本和流行病学调查;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疏导工作。

(四)院前急救机构

负责辖区内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确诊病例和必要时的密切接触者转运工作,做好转运过程中的防护和消毒隔离工作。需要跨区域转运病人的,要事先报告县卫生局,经向市卫生局请示批准后再行转运。

(五)卫生监督所

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实验室生物安全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学校、企事业等集体单位落实病例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开展公共场所、饮用水等卫生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六)防治专家组

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进行趋势研判与风险评估,提出防治策略与措施建议;参与制订、修订工作方案;指导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监测预警、调查处置、应急响应与终止等工作提供指导意见;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医学观察场所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在县疾控中心指导下做好生活垃圾处理,相关场所设施的消毒工作;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按规定每日向县疾控中心报送监测观察数据信息;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

五、应对措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和《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等,组织制订本县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方案,并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和防治策略调整,及时更新修订。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实验室采样送检、医疗救治、病例转运、院内感染控制、健康教育等防治技术方案。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县制定的埃博拉出血热相关工作方案,科学开展疫情监测和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设立专门的感染性疾病科或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就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要加强对发热病例的症状监测,仔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对有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接触史以及3周内曾经到过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发热病例及时登记报告。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并立即采样送检。

(三)培训与物资储备。县卫生局要重点加强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诊断治疗、消毒隔离、病例转运、个人防护、实验室检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等,规范开展病例诊疗和疫情防控等工作。要增强医务人员敏感性,提高识别能力,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抓紧做好各类物资的储备,县疾控中心要做好相关检测试剂、耗材、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具的储备;各级急救机构要检查车辆、设备、设施、防护用具等,负压救护车要处于备用状态。

(四)实验室检测和生物安全防护。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活动应严格按照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执行。发现可疑病例后,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采集标本。标本应置于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A类包装运输材料之中,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统一送至市疾控中心,再由市疾控中心送往省疾控中心检测。

(五)病例诊断与。县卫生局在接到埃博拉出血热可疑病例报告后,在2小时内派出县级专家组进行会诊;县专家组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按照《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进行初步诊断或排除。县内首例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由省卫生计生委和市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诊断确认,后续病例根据省卫生计生委授权后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诊断确诊。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信息工作获省卫生计生委授权后,由市卫生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相关信息。

(六)密切接触者管理。密切接触者的判定与管理参照中国疾控中心的有关要求执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七)医疗救治准备。县卫生局要制定专门的医疗救治工作方案,提高病例早期发现与诊治能力。县卫生局已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专家组,指导县乡村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诊断和救治工作,对疑似病例做出初步判断和排查,做好初期医疗救治,二级医院要成立由感染(传染)、ICU、急诊、肾科、呼吸、医院感染管理等专业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加强医疗救治工作的技术指导,科学、规范、及时、有效地救治病人。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严防疫情扩散。要充分、科学、合理地发挥中医药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八)病例转运。县卫生局负责本辖区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转运工作。医疗机构需转运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向县卫生局报告,经请示市卫生局获批准后,方可将患者转运至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原则上应在本市定点收治医院(市人民医院)救治,确需跨市转运的,由市卫生局报经省卫生计生委同意后,方可实施转运。对于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应严格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相关通知要求执行。

(九)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县卫生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宣传部门研究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加强健康教育和舆论引导,普及埃博拉病毒科普和防护知识,把握好宣传口径。要通过电视公益广告、电台广播、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知识,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实现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绪。

(十)联防联控机制。县卫生局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出入境、商务、旅游、教育、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和信息交流工作机制,及时掌握本地在疫区和疫区来我市人员信息,做到本底清楚,及时落实防控措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了解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对人民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从保护人民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与特殊意义。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会同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细化完善工作方案,强化薄弱环节,确保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二)提高应对能力。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展不同阶段,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消毒处理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强化医务人员早期发现病例的意识和能力。

(三)强化监督检查。要认真开展对疫情防范和应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指导,特别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督导检查;督查工作方案制定、业务培训、应急演练、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传染病预检分诊及疫情现场处置等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8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机制;实践

传染病是一种病原(主要为各种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广泛的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类型,其传播包含携带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群体等三个关键环节,及时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能避免其大规模流行爆发,这对于传染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合医院在其已有的预警、分诊及防控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原有的体系、优化原有流程、改善报告机制、坚强防控力度,能够提升医护人员对于传染病的预警能力、控制能力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防控意识及工作效率,在早期实行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病的扩大化传播[1,2]。

1预警机制

1.1发热症状的预警、分诊及应对

1.1.1症状标准医院应公开告知发热症状(其体表温度≥37.5℃)的患者应在入院时首先于发热门诊进行分诊,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予以引导,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诊治。

1.1.2流程 ①发热患者经检查后由经验丰富的接诊医师作出初步判断,确定该发热患者是否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②若检查结果揭示患有或疑似患有传染病,则立即对该患者进行专室隔离并接受治疗和监控;③填写报告文件,及时上报至医院管理人员,同时进一步检查和监控患者状况,并将传染病进行分类,在确认无误后将信息上传至疾控中心等待指示。

1.1.3应对措施发热为呼吸道病的一般症状,而该类传染病伴有呼吸困难、剧烈咳嗽、哮喘等相关表现。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染为主,因此及时将传染源及疑似传染源加以隔离为有效的应对手段,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

1.2腹泻患者的分诊、应对

1.2.1一般症状就诊者的腹泻症状规定为排泄次数>3次/d,且其排泄物多为水样便、稀便、血便或黏便,同样医院应公开规定有类似症状的就诊者首先到肠道门诊行预检,并按照以下流程操作。

1.2.2分诊流程①通过详细检查确定腹泻患者否为消化道传染病者;②若检查结果表明其为消化道传染病者或疑似患者,则立即对该患者进行专室隔离、治疗和监控;③填写报告,将信息上传至疾控中心。

1.2.3疾病防控消化道传染病一般包括霍乱、痢疾等,粪便、水源、病原接触为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患者进行隔离,同时对病例地区进行水质的病原学检测。

1.3流感的诊断及监控

1.3.1症状发热门诊的流感样患者的腋下测温高于或等于38℃,且伴有喉部疼痛、咳嗽等表现。

1.3.2分诊与发热患者的诊断类似,主要仍是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行专室隔离诊治策略,作好记录,避免交叉污染,并及时上报。

1.3.3防控此类传染病较为常见,应详细记录各年龄段患者的数量并加以统计,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儿科、内科、急诊科及发热门诊作为重点的防控科室,积极隔离和治疗患者,防止其流行传播。

2实践内容

我院实践及完善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职责、优化结构、规范流程、举办例会和加强培训等方面,具体介绍如下。

2.1建立体系和明确指责 实践的首要任务为建立其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我院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分别为总体级、预警级、防控级别,总体级负责监督管理并评估全院的疾病防控实践活动,由院长担任;预警级则负责疾病防控预案和相应管理制度的制定、预警制度的建立、相关制度培训、人员体系搭建以及模拟演练的实施,由疾控中心专家担任,提出宝贵意见;防控级则负责具体的防控工作及应对策略的实施,由感染管理科室人员、专家组、应急组和信息科人员组成,感染管理科室负责管理就诊者的分诊、隔离及治疗工作;而专家组负责分析检查结果、提供权威建议,并负责重症患者的筛查和救治工作;应急组则负责按照管理科指示进行接诊、隔离等防控应对工作;信息科则负责填写报告、备案及病例上报工作。

2.2优化流程 公告规定有发热、腹泻及流感症状的患者首先于相关科室就诊,并由应急组工作人员加以引导。优先接诊重症、急症患者,并行隔离治疗,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分诊流程。

2.3定期开展例会 规定每月至少举办1次例会,在会上通过回顾、探讨、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对实例进行回顾,探讨处理对策;记录会议要点,实时检验实践效果。三级管理人员均应参加,由院长召开。

2.4加强培训 制定了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制度后,应对全院人员实施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分类、传染病防控要素、隔离措施、应对策略等专业知识及相关规定,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管理者的应对能力。

2.5实践效果

3效果总结

实践结果发现,各类传染疾病的上报数、数据完整性、问题发现数目均有所增加,而漏报、误报数明显减少,并补报了相关传染病病例。整个实践过程中,我院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医护人员疾病防控的意识得到增强、隔离和应对措施得当、上报及时、记录完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消化道传染病如霍乱以及禽流感疾病的传播,效果令人满意。而同时,传染病的防控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作用也提示我们实践具有长期性、持续性、计划性、时效性等特点,必须不断完善预警机制、不断调整应对措施、不断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从而保障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3]。

综上,针对较为常见的传染病类型(例如呼吸道传染疾病、流行性感冒以及消化道传染疾病等)进行仔细分析,对急诊患者临床表现出的腹泻症状、流感样症状以及发热症状进行认真观察,创建具体的预检标准以及分诊标准。我院采取明确职责、建立体系、优化流程、举办例会和加强培训等措施,建立了高效的预警机制,使医护人员的应对传染病的能力、防控意识及工作效率大为提升,从而更加有效地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安凤梅,姚峥.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预警机制建立与实践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2):1757-1759.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9

关键词:发热门诊 发热疾病 流行病学 白细胞

发热是由于致热源作用于机体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本身功能紊乱等,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1]。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致热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致热源有致病微生物、致热类固醇等,外源性致热源有包细胞介质、干扰素等,还包括创伤、免疫低下、失血性休克等形成的应激反应的作用[2]。本文旨在探讨发热疾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及筛查方法,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发热门诊收治的536例发热疾病患者,男376例,女160例,年龄4个月-83岁,平均(34.6±10.4)岁,腋下体温37.3-41.0℃,平均(39.4±0.9)℃,发热时间最长124d,最短6h,平均发热时间为(16.3±4.7)d,其中少于30d有411例,多于30d有125例;咳嗽的患者有112例,扁桃体红肿的有232例,胸闷的有124例,咽喉痛的有68例,左肺听诊有细湿音144例,右肺听诊有细湿音230例,两肺同时听诊有细湿音186例;头痛189例,乏力409例;胸部X线片显示肺组织纹理变粗379例,斑片状阴影21例(排除肺结核可能);伴关节红肿30例,皮疹64例,血红蛋白36g/L的11例。

1.2 方法

详细登记患者个人资料,检查并消除影响体温测试的因素后于腋下测量体温,问询病史及伴随症状,然后进行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测、X线胸片等,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有指征时进行进一步辅助检查。一般发热患者可给予240mg炎琥宁溶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再给予青霉素800万U试敏后溶入生理盐水250ml中或阿齐霉素0.5溶入5%的葡萄糖500 ml中或克林霉素0.9溶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直至体温降至正常,咽部充血消退;其他患者转到对应可是做相应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发热程度分布、年龄分布、就诊时间分布及血常规情况。

3 讨论

发热疾病的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并伴随畏寒、乏力、咽痛、咳嗽、盗汗、咳痰、肌肉酸痛、关节痛等症状,多数患者经短时间药物治疗后痊愈,而部分患者因诊断不明确,未能得到有效的对症治疗,使得病情迁延不愈、复杂并恶化,且长时间高热不退易导致多器官受累[3]。发热门诊是2003年我国大范围爆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诞生的,是筛查SARS以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热呼吸道传染病的特殊科室,通过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等方式控制其蔓延,作为感染性疾病首诊的重要窗口,发热门诊有效掌握着流行病学资料[4]。

通过对我院门诊收治的发热性疾病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显示发热疾病主要发生于16-35岁的中青年,中青年多为学生和职工,活动区域人群密集,更易接触到致病因素,且发热以中、低热为主,而发病时间以1、2月份为多,冬春季是我国北方季节性流感活动的高发期,应重点在学校、企业等人群密集的区域进行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5]。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是发热门诊常规检测项目,C反应蛋白浓度与机体病理状态密切相关,白细胞是人体的重要免疫细胞,其计数是判断细菌感染型发热的重要依据之一,可指导临床用药;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可反映感染微种类、感染灶范围、感染程度等,白细胞计数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降低,提示是病毒感染所致,可进行抗病毒和对症治疗,本文统计显示,发热疾病以淋巴细胞降低并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6]。

参考文献:

[1]陈鑫,王东幸,李莲等.发热门诊236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23):82-84.

[2]张理华,雷小红.感染性的发热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2(20):58.

[3]陈宏.发热门诊发热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95-96.

[4]石秋萍,王超,徐定华等.不明原因发热372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4):298-302.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篇10

【关键词】精神病院 竞争理念 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76-01

每个三级综合医院要开展心理门诊、每个县要开展精神科,精神专科医疗市场进入激烈竞争状态,长期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务的我院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这就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变化,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医院只有努力通过改变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了让医院不断发展,近几年我院领导班子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多措并举,在实践中取得了新成果。

1 提高医院的级别效益

“三级甲等医院”是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志,是医院的无形资产,也是病人对医院的认知工具,驱动着病人来院就诊。为了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我院领导班子作出了争创“三级甲等医院”的重大决策,经过全院职工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努力,于2010年9月顺利通过评审。这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2 技术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病人所得到的全部服务都是由医院职工提供的,所以职工水平的高低就代表医院水平,我院为了提高全院职工的技术水平作了如下措施:①大批量派人到全国各地知名医院进修,包括精神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急诊、心理科、睡眠可、儿科、妇科等;②引进内外科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为精神科得发展提供有力的综合技术保障;③常年与多家知名医院合作,聘请知名专家来我院帮扶,既能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又能提高本院职工的知识水平;④医院提出“大专科、小综合”的理念,改变了单一精神病院的模式,这样既可收治单一精神病患者,又能收治伴发躯体疾病的精神病患者,从实践中提高了医师的业务水平。

3 改变门诊管理思路

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我院一直秉承的服务理念,为了开辟出一条医疗费用低、诊疗质量高、医疗服务细的门诊管理之路,我院实行多项举措探索门诊管理新思路,使那个单纯接诊处理病人的“门诊部”已成为历史。①加强门诊医师力量,让百姓“看得好病”,选派全院技术精湛的医师充实门诊,首先从技术上为门诊作了有力支撑;②改变门诊的排班模式,针对门诊病人求治特点,实行了弹性排班,机动排班,让老百姓“看得上病”;③限制单次门诊费用,让百姓“看得起病”,我院制定出多条限制门诊费用的规定,能不检查的尽量不检查,能用便宜的药不用贵的,能不开的药尽量不开,使2011年门诊人均费用下降4.3%;④成立了病友服务中心,为了方便患者诊疗,我院在门诊部专门成立了病友服务中心,他们就像病人的亲人,为病人或家属解决问题。

4 成立专门的心理治疗室及心理热线

针对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以及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的开展,我院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心理治疗的市场,采取了各项措施:①医院为心理治疗、心理热线专设一层楼,为心理治疗的开展奠定基础;②调派多名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专职负责;③成立免费的24小时心理热线,为任何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人们及时提供帮助,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

5 加大宣传力度

医院改变公立医院不做宣传广告的传统思想,适应现代化信息时展的特点,专门成立了宣教科,负责电视、报纸、网络的各种宣传,使我院的各种信息能及时的反馈给老百姓。

6 推行绩效分配制度改革

医院在实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重实绩、重贡献”实行“计件量化”,采取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打破过去奖金分配的“大锅饭”,充分发挥了经济杠杆的激励作用。

7 取得的效果

7.1 病人显著增多。2011年门诊人次同比上升23%,住院人次增长6%,但门诊人均费用下降4.3%,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下降7.02%。全院业务工作安全有序,无事故、无重大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