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诗词十篇

时间:2023-04-05 09:35:27

陈毅诗词

陈毅诗词篇1

玩壶者曾云:“壶随字贵,字以壶传”。说的是一把壶有了名人的题词其文化含量就高了,壶本身的价值也高了,更有把玩性。

“诗毅陶艺”是本市一家传承宜兴紫砂工艺、传播茶文化的企业,公司在紫砂产地宜兴设厂,在闵行区莲花南路银都路口设“诗毅紫砂壶艺术馆”。近几年来,在好几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 ,“诗毅陶艺”设计制作的“大竹鼎”、“神来宝塔”、“四方石瓢”、“西部牛仔”等紫砂作品屡次获奖。2009年,公司设计制作的“阴阳无极壶”在第11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一举夺得特别金奖。

“以壶会友,借清音以得宁静,借一隅以得山巅,小以情趣,旁则宇宙”,这是写在“诗毅陶艺”产品样本上得一段话。总经理谢军毅说:“赏壶品茗是健身养生,陶冶情操的休闲方式。为了广交各界朋友,公司从去年5月起就策划通过沪上名人为诗毅的紫砂壶题字、配画,以进一步弘扬茶文化,提高“诗毅陶艺”紫砂产品的文化含量。

“诗毅陶艺”制作的紫砂壶,取材于宜兴的优质紫砂泥,造型新颖大方,做工精致细腻,种类多样,有端庄丰满圆润型的、有刚柔相济石瓢型的、有质朴古雅六边形的、有方中寓圆叠砌型的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紫砂壶经名人题词配画后,在原来造型美的基础上增添了气韵具到的气质美和个性美。

陈毅诗词篇2

一、 巧用自己的名字

在“蜀秀礼仪小姐大赛”决赛中,有一位叫江南的少女作了这样一段即兴演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就是‘能不忆江南’的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江南’,愿美的春风飘落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飘在你的心中。”

作为即兴演讲,能以古诗词开头就已很吸引人;而演讲者能切合“礼仪小姐大赛——选美”这一主题,在观众心中创设出一种美的意境,则更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她还借此达到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目的。这真是人美、名美、演讲更美。

二、 巧解别人对自己的称呼

1938年陈毅率领新四军在浙江开化县华埠镇休整。当地的抗日组织召开欢迎大会,邀请陈毅上台演讲。开始主持人作介绍称陈毅为将军,陈毅登上讲坛,接过话头大声说:“我叫陈毅,耳武汉陈,毅力的毅,刚才司仪先生称我为将军,实在不敢当,我现在还不是将军。当然叫我将军也可以。我是受全国老百姓的委托,去‘将’日本鬼子的‘军’。这一‘将’直到把他们‘将死’为止……”

这段开场白,正好是接过别人的话头,从虽人对自己的称呼说起,却又顺借“将军”的另一含义巧妙发挥,自然、幽默、睿智,且非常有气势,真可谓妙极。

三、 巧用“自嘲”

自嘲就是“自我开炮”,用在开场白里,目的是用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自我介绍,这样会使听众倍感亲切,无形中缩短了与听众间的距离。

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来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

话章刚落,听众大笑。这个开场白既匚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演讲者廉逊的态度,而且活跃了场上的气氛,起到了沟通演讲者与听众的作用,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四、 巧作对比

陈毅诗词篇3

【关键词】唐诗选本;李白;杜甫:接受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019-7

“作诗非难矣,选诗难”,诗歌选本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始终为世人所重。其不仅关系到选诗者的才能和见识,而且可见各个历史时期文学思潮嬗变发展对收录作家作品的影响,它既保存了许多古典诗歌的原生态,又广泛流传并影响后人,唐诗选本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例。唐朝是古典诗歌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历代唐诗选本很多,诸家选本见人见智,异彩纷呈。作为唐朝诗国星空“双子星座”的李白、杜甫,唐诗选本更像一个个活化石,虽历经岁月风霜,但依然熠熠生辉,折射出历朝对于李、杜评价的诸多信息。

一、推崇李白的唐人选唐诗

唐人选唐诗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不仅反映出选家们各自不同的选诗标准,而且呈现出唐代总体时代风貌和审美趋向。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记载唐人选唐诗共有50多种,惜多亡佚。现存的有《唐人选唐诗十种》,今人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搜辑共13种,较《唐人选唐诗十种》,增加了初唐许敬宗等撰的《翰林学士集》、崔融编的《珠英集》中唐李康成的《玉台后集》。现据《唐人选唐诗十种》所存选本,参之《唐人选唐诗新编》,将李、杜诗歌人选数量(单位:首)列表如下:

十一种唐人选唐诗中,李白入选四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共88首,杜甫入选的仅一种(《才调集》)7首。结合王维入选五种(《河岳英灵集》15首、《国秀集》7首、《极玄集》3首、《又玄集》4首、《才调集》2首),共31首,王昌龄入选五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17首、《河岳英灵集》16首、《国秀集》5首、《又玄集》1首、《才调集》5首),共44首比较,亦可见杜甫在唐人选唐诗中的不被重视。

唐诗选本多选李诗,少选或不选杜诗,有其深层原因,比如选家选诗标准,当时诗坛风尚,社会政治影响,诗歌自身发展变化。敦煌残卷本《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共选李昂、王昌龄、邱为、陶翰、李白、高适六家,总选李白诗43首,居诸家榜首。李白是唐代乐府大家,书中录李白古乐府24首,并有意单独编为一类,可见李白乐府在当时就已流行,这既符合李白诗歌成就实情,也为后世重视学白乐府奠定了基础。在入选六家中,唯有李白诗一首未遗失,李诗在当时受人欢迎程度可想而知。李白生前作品就倍受世人青睐,多有崇拜者,王屋山人魏万就曾千里迢迢,不辞劳苦,从河南长途跋涉到江浙寻找、结识李白,据魏万说李白刚出川时,在江陵遇见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受其褒奖后激情写下的《大鹏赋》,当时天下“家藏一本”,这年李白刚26岁左右,李白成名之早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现存杜甫1400多首作品,约有1300首写于安史之乱后,不录杜诗原因似乎很明显。但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称自己“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有千余篇”,不仅未入选敦煌残卷本《唐写本唐人选唐诗》,而且编选时限为开元二年至天宝十二载的《河岳英灵集》,选24位作家230多首诗歌,也未见杜诗。敦煌残卷本“似为抄录”(傅璇琮语),恐像敦煌曲子词一样,出于民间传抄。李白高选,杜甫不录,更能说明李、杜诗在时人(尤其百姓)心中的地位高下。

纵观写诗褒扬杜诗的唐人,在杜甫生前仅有三人:郭受“新诗海内流传遍,旧德朝中属望劳。……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韦迢“相逢缆客船,大名诗独步”(《潭州留别杜员外院长》);任华“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杂言寄杜拾遗》)。仇兆鳌注在郭诗题下注:“公(杜甫)必先有诗寄郭,故受作此以答。”韦迢写此诗同时,杜甫有诗送别,亦系唱和类。从其唱和角度,郭诗、韦迢的赞颂多少有交往中的惯常回答、奉承之嫌。至于任诗,多为后人诟病,考其为伪作。也即杜甫生前“百年歌自苦,不见有知音”(《南征》)。

与敦煌残卷本的百姓传抄不同,《河岳英灵集》与选者殷瑶的诗学思想关系密切。殷瑶虽赞美盛唐诗“声律风骨始备”,强调为诗要“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两挟”,并说“不可不知也音律”,但他对“专事拘忌,弥损厥道”之诗尚多有不满,从而提出“但令词与调合,首末相称,中间不败,便是知音”,可见其选诗更重风骨和古调。李白作诗重古体,多古调,《古风五十九首》多从陈子昂《感遇诗》而来,殷瑶选诗标准与陈子昂、李白诗歌主张一脉相承,故选录李诗高达13首。而杜诗多重律体,喜欢苦吟,追求技巧变化,不被殷瑶重视已属自然。这里面不仅有个人爱好,而且折射出安史之乱前,李白复古革新,是盛唐时代的代表。

后蜀韦毅《才调集》选诗重视“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故韦选李诗28首,不选李飘逸自然、雄奇奔放之作,多选其写妇人之诗。《才调集》是现存唐诗选本中选诗最多的,它多选中晚唐律诗,虽韦毅在叙中称赞杜甫,但却未选录律诗大家杜甫,而李白虽不擅长律诗,但却是人选诗量最多的盛唐诗人,也是全书选诗超过二十首的八家之一,这与韦毅偏居安逸蜀地,喜近体艳情诗,及中晚唐诗歌发展趋向有关。杜甫艳情诗和写女性诗篇几无,故不选。而李白集中还有此类作品,正如舒王讥讽李诗“词诗十句,九旬言妇人、酒耳”,虽言之有过,但却暗合了韦毅的审美趣味,入选诗歌放弃他类,仅录妇人之诗就不足为奇了。这既反映出李、杜诗歌取径之别,也从侧面透露出李白在蜀地和五代仍有很高的威望。

陈毅诗词篇4

论文关键词:弃妇,怨妇,咥因,淇水

 

《卫风·氓》这篇两千多年前的诗章时至今日读着,决不因时代的遥远、题材的习见而厌倦。诵读之中,仿佛仍能听到女关键词句的理解,老师们在讲课评课中或有困惑,或依然沉浸在传统的理解标签之中。

一、《氓》是一首弃妇诗吗?

孙绿怡先生在《〈氓〉浅析》中认为《氓》是《诗经》中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抒情长诗。作品通过一位被损害、被遗弃的妇女的自述,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夫妇间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事件。诗中女主人公无可告示、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至今读来仍使我们深为感动。

马茂元、赵齐平两先生在《〈氓〉赏析》中说:“三、四两章起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个对比性的托兴。为什么诗人这里不用其他景物(比如用‘桃之夭夭’),而偏举桑叶?我们以为桑树应当也是弃妇归途中所见的实物。”“‘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弃妇归返涉淇时所见到的河岸上桑树的实际形象。”可见两先生也认定《氓》是一首弃妇诗。

以前的教参也明确主张《氓》中的主人公是被遗弃的妇女。

现在的教参解为“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最后一章表明女子决绝的态度。回想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卦,怨愤、留恋、痛苦等复杂情绪一时都涌上心头,但她已经对‘氓’彻底失去了信心,只有干脆明了地说算了吧!这种处理方式表现出女子的清醒与坚强。” 不仅不再明确说《氓》中的女主人公是被遗弃的妇女,而且字里行间可见女主人公并非是被“氓”抛弃的,但没明言。

我认为《氓》中的主人公不仅不是被遗弃的妇女,反而是向刘兰芝那样主动向丈夫请求休掉自己的怨妇。从《氓》中的女主人公叙述自己热烈的恋爱怨妇,悲怆的婚变,分手的刚烈决绝的情节中可感悟。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从这两句诗可知,在她的婚变中她是有过竭力挽救的,否则“士”怎么会“二三其德”呢。女子规劝丈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并且是多次的规劝。

氓深知妻子对自己的痴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深知妻子是带着她的财物嫁过来的(“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但她依然是过着的贫穷的生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深知妻子“女行无偏斜”(女也不爽),更知女子为了他的家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人非草木,熟能无情。氓也有常人之情,他初次出规放错,自觉有愧,对不起妻子。但“父系社会”中男子主家政,掌财权,三妻四妾的思想根植在他的心里。在妻子的辛劳努力下家境有所改变,但她却年长色衰。氓开始喜新厌旧,在妻子屡屡的劝说下总是不停地出规放错,听不进妻子的劝言,多次改变自己的德行(“二三其德”),出尔反尔,甚至到了变本加厉的程度“至于暴矣”,态度越来越蛮横。可怜的女子当年突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陈式,毅然决然与氓私定终身,使他的兄弟蒙受着邻里乡亲的耻笑。女子巨大的牺牲和付出换来的是“氓”变心和粗暴。最后一章女主人公在无法排解的悲伤中表示了自己决绝的态度。“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女子不能忍受氓的同苦不能共甘行为,更不能忍受“氓”的变本加厉的暴虐。“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女子意识自己婚变的悲苦无休无止,意识到受伤的总是自己。于是果地向“反是不思”的氓发出决绝的结束不幸婚姻“亦已焉哉”声音。

由上可知,女子是主动与“氓”决裂,是怨妇而非弃妇。

二、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理解。

在黄河两岸的传统文化中,娶媳聘女人主最尊,人死后葬礼最大的仪式是“央人主”。 谁谓“人主”?即出嫁女子兄弟侄儿男女就是她的人主。人主的职责是:姐妹或姑姑活着时监督外甥外甥女孝顺父母怨妇,不悖孝道;否则及时出面批评校正。姐妹或姑姑死后是最高法官,裁决儿女功过,众儿女披麻带孝,跪地静听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或者兄弟侄儿女为了自己的是姐妹或姑姑不至于真的成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任人打来任欺”的残状,在姐妹或姑姑在婆家受了欺凌的情况下与其公婆或其夫婿交涉,主持正道。因为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女子在种种礼教道德的约束下,地位很低。没有人主,姐妹或姑姑若遇期辱时只能忍气吞声。

《氓》中的女子因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陈式,毅然决然与氓私定终身,使他的父母被视为没礼仪少教养的人,使他的兄弟蒙受着邻里乡亲的耻笑指责。而女子毅然决然与氓决裂,再次回到娘家,这让她的兄弟再次蒙受邻里乡亲的耻笑,无颜见人。《孔雀东南飞》中当刘兰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时,刘母“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阿母大悲摧”,因为女儿自己回来就意味着被夫家休了,让娘家人尽失颜面。氓中女子使其兄弟两受羞辱,兄弟自然也就不仅不能去做人主,反而是耻笑她。因此女子只好独自承受伤心,“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诗歌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溢着诗歌。没有生活诗歌乏味,没有诗歌生活苍白。诗是生活的沉淀,生活是诗的源泉。离开现实社会而凭空解读诗歌,只能是牵强附会。

三、诗中三次写到淇水,应该怎么解释?

《世纪金榜·语文教材解读方略》认为“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涉及“淇水”,是他们开始的热恋欢乐见证。表现了女子的热情、眷恋。“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末两句以“淇水”起兴,写出弃妇归途的实景。“淇水”第二次涉及,成了婚姻不幸的是见证者。“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以“淇”“隰”起兴,写出女子的反省,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和痛苦无边的凄楚之情。

我认为尽管氓以“抱布贸丝”之借口,遮人耳目怨妇,但女子因为自己不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陈式,只能赶快送氓回去,免被别人看破端倪。在往回送的路上边走边谈“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淇水”是氓回去必涉之河,是实写。说其见证热恋之欢乐也可。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历来有两种解释:《毛诗正义》据郑笺释为“言己虽知汝贫,犹尚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明己专心于汝”;另一说认为此指女子被休弃后渡淇水而归的情形。孙绿怡先生根据前后诗句语气的连贯,以为用第一说较为妥当,女子自诉婚后的贫苦生活,想到当初毅然渡淇水而来,至今自己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男子的事,而他却三心二意,因此好不怨恨。我以为还是第二种更好些。女子婚变请休回娘家途中,再次见湍急的“淇水”,触景而感“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想到自己的痴情情郎的负心,心生怨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以比的手法说女子婚姻痛苦生活为什么就没有尽头呢。女子意识自己婚变的悲苦无休无止,意识到受伤的总是自己,才发出决绝刚裂声音,结束这场悲苦的婚姻。

以上三个问题每讲一次《氓》就困扰一次,于是写出来请教于大家。

参考文献:

1、参考专著:书名《普通高中课程超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

陈毅诗词篇5

 

关键词:《舞赋》;汉代;民族舞蹈 

 

东汉傅毅所著《舞赋》,是我国传世最早的舞蹈表演艺术专论,也是我国舞蹈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艺术论著,其序言与赋文,被完整收入昭明太子所编《昭明文选》内。 序言以楚襄王使宋玉写《高唐赋》之事引起话头。借此而言彼,是战国政论文和汉大赋习用的手法。作者借宋玉之口,阐明了舞蹈艺术的重要功能以及崇雅黜郑的艺术主张。“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舞蹈是最能够传达不尽情意的艺术形式,谈论诗章不如听音乐,听音乐不如看舞蹈。也就是说,舞蹈是比诗歌、音乐更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夫《咸池》、《六英》,所以陈清庙、协神人也。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余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清庙中的雅乐可以协调神、人,使天、人臻于大和;而郑、卫之乐不能教化民众,只能达到娱人的目的。 

崇雅黜郑,只不过是作者冠冕堂皇的话头而已,雅乐舞一统天下的周王朝已成旧事,汉代乐府深入民间采风,俗乐舞与雅乐舞齐头并进。《舞赋》与时俱进,仅第二段对《关雎》、《蟋蟀》、《激徵》、《清角》等的议论稍涉雅、俗,全篇铺陈描写的,恰恰是汉代民间流行的表演性乐舞而非清庙雅乐。《舞赋》的意义正在于此。 

赋文第一段,用铺陈华美的语句,描写了民间表演性舞蹈的演出环境、观众情绪和舞蹈演员的演前准备。“夫何皎皎之闲夜兮,明月烂以舒光。朱火晔其延起兮,耀华屋而焙洞房。黼帐祛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焜煌。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晷而列玉觞”。月光皎洁的夜晚,绵延的烛光照耀着装饰华美的居室。用丝绳结起绣帐,门上的铺首闪闪发光。地面铺设了供客人坐的褥子,金罍玉觞内,美酒快要满溢了出来。“腾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严颜和而怡怿兮,幽情形而外扬。文人不能怀其藻兮,武毅不能隐其刚。简惰跳踏,般纷挈兮,渊塞沈荡,改恒常兮。”主宾在觥筹交错中喝得其乐陶陶,已有醉意,严肃的容颜和悦了起来,心中深藏的情感也表露了出来,文人必欲将腹中辞藻吐为诗章,刚毅果敢的人必欲一宣刚武之情,本来不想起舞的人也因自适跃然跳起,快乐地舒展着手臂:宾客们一个个一改常态,平日填塞在胸中的郁结之情释放了出来。“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姣服极丽,(女句)蝓致态。貌嫁妙以妖冶兮,红颜晔其扬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珠翠(白樂)的而熠耀兮,华桂飞髾而杂纤罗。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动朱唇,纡清阳。抗音高歌,为乐之方。”表演民间乐舞的女子出出进进,两列舞者穿着美丽的衣裳,和悦而尽态地站立等候。她们模样极为姣好,脸上发出光彩,眉毛细长而弯曲,目光流转而顾盼,首饰历历可数,细绮织成的上衣与发髻光色辉映,环顾自己整肃服装,朱唇将启,眉目传情,杜若香草的芳香顺着微风散发出来,高亢的歌唱即将开始。这样的演出环境、这样的观众情绪、这样的舞蹈演员,才会有得法的舞蹈演出。 

如果说赋文第一段对舞蹈演员演前状态的描写尚限于“形”的方面,赋文第二段,则进入对舞蹈演员演前精神状态的细致刻画。“摅予意以弘观兮,绎精灵之所束。弛紧急之弦张兮,慢末事之委曲。”舞蹈之前,舞者把神思意想扩散到宏大的景象上,然后梳理整束自己的心绪,绷紧了的弦舒张了开来,即将进入轻慢委曲的抒情和叙述。“舒恢炱之广度兮,阔细体之苛缛……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舞者要舒展开广大的胸怀,疏略身体细部的苛文缛节,接通太极真气,遗弃形骸而度越凡俗,从容自得,心志安定,形、态、神、意各个方面都调停得和顺协调,不为外在环境所胁迫了,才能够进入表演状态。作者对舞者演前精神状态的描写,详备而又透彻。 

陈毅诗词篇6

家庭熏陶 大师指点

曹大铁1916年生于常熟西郊小湖甸湖庄富家,先世为元末巨富,曾斥资重建名刹大慈寺。祖上经营渔业,开商行。他童年即善作文,稍长知声韵格律。读书家塾十年,始入学校。1940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教会大学,1951年被浙江省文化厅接管)土木工程系,与陈从周等同窗。在上海一度经商,得手大赢,遂收藏书画古籍,收购名人废园,结友会文,不惜一掷千金。1946年在北京的张大千因购9卷古代名画,手头拮据,电告曹大铁“有急用,速寄一千万元至颐和园听鹂馆”,他立即兑汇黄金110两去,遂有“曹大派头”之雅号。

曹大铁收藏有家庭渊源,父亲曹菊生与旧山楼主关系密切,曾购得赵氏《旧山楼书目》等。他从小就同古籍善本、法书名画等打交道。青少年时期,学诗于杨云史,学书于于右任,学画于张善、张大千,四师皆是富收藏、精鉴赏的饱学之士,特别是张氏兄弟的大风堂藏品,既多且精,雄视宇内,张大千更是自诩为“五百年精鉴第一人”。在这4位“超级老师”的长期教导下,曹大铁遍观名迹,聆听指点,同时他又与文物鉴定界的诸多泰斗级大师如徐森玉、谢稚柳、徐邦达、启功等人交往极密,并与张葱玉、谭敬、唐云等成结拜兄弟,常相切磋,故而成为书画、善本方面的一位杰出鉴藏大师。这正如常熟文化名流、文史专家曹仲道先生所说:曹大铁“涉文史,即识版本目录,能别宋元抄校是非,尤精鉴法书名画,遇其善者,他人方眩惑迟疑,大铁立许巨金,满鬻者望而得之,其果决如此!”此话语真称得上是识者所言,恰如其分,一点不虚。

善本收藏 最具特色

曹大铁藏书沿袭了中国传统优秀藏书家的特色,有三大特点:一是讲究版本源流,递藏脉络清晰。如他收藏有前代大藏家曹楝亭、翁玉甫、姚觐元、蒋伯笙、张燕昌、傅沅叔、王绶珊等诸多名家的旧藏图书,崇尚钱谦益等大家的藏书风格,注意搜集本邑大藏家钱氏绛云楼、陈揆稽瑞楼、赵氏旧山楼藏书及其书目等等。二是所藏多稀见本,甚至有各大图书馆均无收藏之本,并重视稿本、抄校本、批校本等。所谓“断纸残页不可轻视,只言片语皆成文章”。如《明思宗毅皇帝本记》,书于钱牧斋《有学集》和《初学集》的稿纸之上,有钱曾题跋。又如明天启刻本《老学庵笔记》,是翁同批校本,为翁同戊戌还乡之后所读,其批校多有与宫中事相关,很具史料价值。沪上画坛名家唐云先生看过此书之后,欣然提笔,绘《松禅老人午睡图》一幅于卷首。三是其大部分藏书中,有(曹大铁)自题序、跋于卷端书尾,或考辨得失,或记述来龙去脉,或吟哦性情。他本是传统诗词的行家里手,故其文字精采,纪事述怀,耐人寻味。

据其《半野园曲》本事记载,他被错划为时,“善本图书四百二十六目,名画廿七件,悉数没入公库”。经反右、“”,尚存善本153种。曹氏所藏之历代善本数量众多,内中除了有极其珍稀的宋元刻本外,多数为明清刻本、写本、抄本、校本、批本、稿本,其中有不少善本还是孤本,对此,曹大铁曾不无骄傲地记述:“自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迄公元1958年余入狱止,二十五年间,善本图书,搜集之富,(常熟本地)无过于余,平居引以!”正因曹大铁是常熟收藏古书最多者,他被人誉为“常熟末代大藏书家”“传承了虞山派藏书遗绪的末代大家”等等。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善本专家拓晓堂先生说:“不论别人如何评价,我总以为,大铁先生是三百年以来路子最正的最后一位常熟鉴赏派藏书家。”

曹大铁收藏的目的,并不是只为自己一人的孤芳自赏,更不是将其作为“投资渠道”用来赚钱牟利,他常常考虑的是急国家所急,十分看重其收藏能为国家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所参考、利用,以充分发挥这些珍贵文物的社会效益与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特别是他被后,政府落实政策,退回了他以前被抄没的部分收藏、家产,尽管当时发还给他的善本书只剩下了153种(这与被实际抄走的收藏数量仍是相差悬殊),但曹大铁还是毅然拿出了其收藏的《常熟文献志》《常熟水利志》各一部,无偿捐赠给了常熟市文管会,此两部书是他于1950年在北京以旧人民币2500万元的巨款购得,其中《文献志》买价是2000万元,《水利志》500万元,这在当时是令人咋舌的天价。因在当时,2500万元旧人民币已经足以买下北京市黄金地段的一套面积广阔的大四合院。而到今天,这两部书的实际市场价值更不知将会有多少了!

曹大铁除收藏古籍善本外,还收藏了大量名人书画,民国时期主要以收藏古代书画为主,在圈内享有很高知名度,并时有巨额买卖。有一次他将3件元代字画和1件明代绘画转让给拜把兄弟张葱玉,价格就达170两黄金。1953年,经上海文管委徐森玉之手,曹大铁向上博捐赠了明唐寅精品《女儿山佳行图》。2007年其子曹公度代表他向常熟博物馆捐献的张大千《浣纱图》轴、钱瘦铁《木落秋远图》轴,即为其书画藏品的一部分。

2004年,在北京嘉德春季古籍善本拍卖会上,曹大铁旧藏的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撰写的《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抄》拍出269.5万元高价,创下了当时中国古籍单件拍品成交的世界纪录。除此之外,还有其3种藏书排列此次拍卖成交价前10名,排第二的是《绛云楼书目》(成交价47.3万元)、排列第八的是《明季北略》(成交价24.2万元)、排列第10的是《明思宗毅皇帝本记》(成交价22万元)。此次,曹大铁的藏书入拍34种,有19种拍出,共拍得445万元左右。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

曹大铁多能,有奇才之誉。他不仅是诗人,而且是画家、书法家、收藏家、文物鉴定家一担肩挑。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他的书画、收藏、文物鉴定与他的诗词一气相通,息息相关,他在诗词中记述书画、收藏、文物鉴定,诗词成为作者展示文化追求的一个载体,这乃是曹大铁诗词与鉴藏的一个极其鲜明的特色。这正如著名文化学者、常熟文史专家钱文辉先生所评:“曹大铁不同于一般的文物鉴藏家,他将鉴定与收藏相结合,把文物鉴定与诗词记事、版本目录之学连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物鉴藏大家面貌。”曹大铁曾集“”劫后余稿40余万言,成《梓人韵语》,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其诗多鸿篇巨制,动辄数千言,壮阔如大野高天。1987年中国作家协会在湖南岳阳召开旧体诗词创作研讨会,曹大铁与臧克家、赵朴初等10人被中国作家协会评为“当代旧体诗词十大作家”。

陈毅诗词篇7

吴宓先生,字雨僧、或雨生,于民国前一年春间,考取北京的清华学堂。与吴同时被录取的有一位朱君毅先生,吴朱二人在清华同用一书桌,同学6年之久,直到分发留美时方分手。

吴、朱二人交情至笃,彼此事事公开。朱3岁丧母,自幼由其祖母抚养长大,有一表妹(也即是我)寄住其家,两人朝夕相依,十分亲爱,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当朱肄业清华时,其表妹正上小学,常写信寄与朱,朱每次阅后即予吴阅,如此五六年之久。那女孩从不通文字渐渐地写成通顺的信,均为吴所阅读无遗,因之他对她的印象很深,常私自羡慕朱有这样一位表妹。后来该女孩取了“海伦”为英文名。

民国7年初夏,海伦(也即是我)在浙江吴兴湖郡女校肄业时,接朱君毅由美来信,内附一封吴君的信,系托海伦代为相亲。

是年海伦乘暑假之便,特去杭州访问陈女士,事后海伦把她对心一的印象,函告朱君毅,略谓:“不知吴君选择对象的条件为何?陈女士系一旧式女子,做贤妻良母最为合适。皮肤稍黑,但不难看,中文清通,西文从未学过,性情似很温柔。”朱接海伦复信后即将原信寄与吴,不久,吴、陈宣告越洋订婚。

吴君留学美国思念,在他回国那年(大约是民国9年至民国10年之间)夏天,即在上海与陈女士结婚。吴、陈结婚后,最初几年似乎尚平静无事,吴偶尔对夫人有不满的表示,陈女士却能多方忍耐,委曲求全,但逐渐的两人感情恶化,终于在民国17年正式仳离。

吴脑中似乎有一幻想的女子,这个女子要像他一样中英文俱佳;又要有很深的文学造诣;能与他唱和诗词,还要善于辞令;能在他的朋友、同事间周旋;能在他们当中谈古说今。这些都不是陈女士所专长,所以他们的婚姻终于破裂。这是双方的不幸,可是吴应负全责,如果说他们是错误的结合,这个错误是吴一手造成的。

民国6年春,朱君毅正式向海伦求婚,几经波折,终于取得两方家长同意而正式订婚。民国13年6月初,朱因移情别恋忽向海伦提出解除婚约的要求,当时南京教育界为之哗然。

上文曾提及吴心目中有一不可捉摸的理想女子,不幸他离婚后将这种理想错放在海伦身上,想必是他往时看过太多海伦少时与朱君毅的信,以致发生憧憬。其实吴并不了解海伦,他们二人的性格完全不同。海伦平凡而有个性,对于中英文学亦无根基,且尝过失恋苦果,对于男人失去信心,纵令吴与海伦勉强结合,也许不会幸福,说不定会再闹仳离。海伦绝不能和陈女士那样对吴百般顺从,故自吴、陈离婚以来,海伦不断地设法劝两方复合,因海伦始终认为只有陈女士能容忍吴的任性取闹,惜终未成功。

自海伦与朱解除婚约后,她想尽办法,避免跟与朱有关的事或人接触,这是心理上一种无法解说的情绪。吴为朱之挚友,如何能令海伦接受他的追求?尤其令海伦不能忍受的,是吴几乎每次致海伦信中都要叙述自某年起,从朱处读到她的信及渐萌幻想等等,这不是更令海伦发生反感吗?

陈毅诗词篇8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作者写于1935年,是由田汉作词的革命歌曲,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国国歌,并于2004年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华人民不可侵犯的象征。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本名田寿昌,乳名和儿,笔名有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后,完成了曲谱的定稿,并在四月末将定稿寄给上海电通影片公司。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来源:文章屋网 )

陈毅诗词篇9

一提及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那繁荣昌盛的社会秩序和美轮美幻的诗词歌赋,要说到诗,不得不提的就是唐朝大诗人——被为“诗圣” 的杜甫了!

我很小就学习杜甫的诗句,他给我留下了无穷的神秘,于是周末我们特意开车来到了成都杜甫草堂体味一番。刚走进大门,只觉得空气十分清新,身旁古木参天,妩媚小花竞相开放,交相辉映,美得醉人。我贪婪地呼吸着这空气,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花香,真乃世外桃源也!我我仿佛看见当年杜甫在这圣地中听着潇潇雨声写下《春夜喜雨》,在花香袭人时写下《江畔独步寻花》。我不禁吟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沿着一条小路继续走着。“唐风遗韵馆”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不禁走了进去,眼前出现了杜甫展纸作画的雕塑和图片。杜甫的风采在这里完美的体现了出来。看看门前杜甫生平简介,上书“杜甫年幼丧母,凭着自己超凡的毅力和天赋才有如此伟大的造诣,我对他敬佩不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强烈的对比写出了杜甫见到黎民百工受到寒冷饥饿双重压迫时的痛心!这里也曾见证了世界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的手足情深和兄弟之情!

走出草堂,我我久久回味,心中默默赞叹道:“草堂啊,诗圣!你令我明白什么叫文化,什么叫艺术,你被誉为“全国保护单位”当之无愧,你被视作成都骄傲更是毋庸置疑。你起唐朝,历宋朝,至元朝,及明清,见证五朝风雨,充满艺术文化,当名扬天下,流芳千古!

指导老师:陈英

陈毅诗词篇10

2.试论潮汕方言研究的若干问题甘于恩,GANYu-en

3.潮汕民俗游神赛会展演过程中的休闲体育文化陈福刁,CHENFu-diao

4.两宋琼守考订萧卫文,XIAOWei-wen

5.论光绪年间广东会党的自主性反清起事雷冬文,黄建华,LEIDong-wen,HUANGJian-hua

6.章士钊新闻思想初探许鑫,XUXing

7.论图书的政治功能陈雪梅,CHENXue-mei

8.浅析行政裁量权的程序控制刘芳,LIUFang

9.我国自助游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思考屈奇,QUQi

10.试论同义词里的同一语素——以张志毅《简明同义词典》为个案的研究仲崇山,ZHONGChong-shan

11.英汉双宾语动词的分类黄丽娜,HUANGLi-na

12.译作质量与法律翻译的精准与专业原则——以《商业银行法》英译为例潘小珏,PANXiao-jue

13.探讨个性人格重塑女性形象——《征西大将军》中昂纳的形象分析陈冰玲,CHENBing-ling

14.高校心理咨询中来访者自我表露激励机制研究王贵林,WANGGui-lin

15.大学生自信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以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吴文春,钟红丽,WUWen-chun,ZHONGHong-li

16.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彭焕彬,PENGHuan-bin

17.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肖楚强,赵复查,XIAOChu-qiang,ZHAOFu-cha

18."读"、"说"、"写"、"教"的潜能发掘——地方院校中文师范本科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蔡娟,伍世昭,CAIJuan,WUShi-zhao

19.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情感策略研究刘莉,LIULi

20.近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个案分析黄映玲,张春珍,HUANGYing-ling,ZHANGChun-zhen

21.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方乃斌

1.萧翱材所作岳阳诗述论黄去非,HUANGQu-fei

2.林大钦诗歌的艺术特色许晓云,XUXiao-yun

3.潮汕方言成语特点探析李林浩,LILin-hao

4.我国劳资关系的特点与新型劳资关系的构建于喜繁,YUXi-fan

5.潮汕民俗旅游开发中文化创意品牌的塑造郭永英,GUOYong-ying

6.对汕头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思考杨玉民,YANGYu-min

7.韩山诗歌简论李彬,LIBin

8.论张爱玲的历史价值及其作品的思想意义陈平,CHENPing

9.婚恋心路历程的艺术勾勒——我看徐志摩的爱情诗创作陈婉娴,CHENWan-xian

10.一种难以排遣的悲情——就李清照《声声慢》的解读与王富仁先生商榷肖细白,XIAOXi-bai

11.《全唐诗补编》之《全唐诗续拾》所辑佚句辨张福清,ZHANGFu-qing

12.在渴望与幻灭中升华——论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乔雁,QIAOYan

13.论语境的动态性与话语解读易强,YIQiang

14.论新奇隐喻的认知语用界定——基于与概念隐喻的区别和联系曾楚芝,ZENGChu-zhi

15.高师历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与资料收集的指导严亚明,YANYa-ming

16.对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思考陈国庆,CHENGuo-qing

17.从交往对象差异性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廖运生,LIAOYun-sheng

18.TEM4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教学的反拨效应许潮红,XUChao-hong

19.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中的沟通原则邱炫,QIUXuan

20.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发展态势马先皇,MAXian-huang

21.搜集电子本古籍丰富古籍室馆藏胡露,HULu

22.从装备配置角度探讨生态图书馆的建设王庆雨,WANGQing-yu

1.浮磬铿锵明珠璀璨——饶宗颐1949~1978年诗歌创作略述赵松元,ZHAOSong-yuan

2.试论詹安泰的《无庵说词》谢永芳,XIEYong-fang

3.正字戏、潮剧《断发记》的剧本演变与声腔渊源(二)郑守治,ZHENGShou-zhi

4.20世纪30年代初期汕头述略陈嘉顺,CHENGJia-shunHttP://

5.论陶渊明《读山海经》神游仙境的人文精神梅大圣,吴美卿,MEIDa-sheng,WUMei-qing

6.重构与变奏——《迷园》中的国族论述与女性迷思周海玲,ZHOUHai-ling

7.简·奥斯汀和她笔下的男性黄沛真,HUANGPei-zhen

8.试论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科技政策郭云,GUOYun

9.邓廷桢与广东禁烟陈芳字,俞君君,CHENFang-zi,YUJun-jun

10.春秋时期的两性习俗与贞节观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周海霞,ZHOUHai-xia

11.抓小案次案也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兼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旷为荣,KUANGWei-rong

12.《诗集传》叶音语音根据别考——叶音系列研究之三汪业全,孙月香,WANGYe-quan,SHUNYue-xiang

13.英语新闻标题的语法和修辞特点蓝列,LAN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