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议纪要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议纪要的必要性

篇1

一、企业会议纪要管理的重要性

会议就是企业的集会议事,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都会在会议上商议、研讨和决断企业运行的大小事物。在会议上,大家都可以踊跃发言,对企业决议发表自己的看法,会议可以将大家智慧的结晶、精辟的观点都集中起来,而会议纪要的作用就是及时准确地传达会议精神和会议内容。所以,会议纪要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作用及意义之大由此可见。但是,经常会有人将会议纪要当成会议记录,将两者混淆,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般情况下,会议记录只需要将完整的、真实的会议过程记录下来就可以了,而会议纪要的要求远高于会议记录,它需要将会议内容和结果用精炼、准确的文字归纳概括,是非常正式的公文,所以,要做好会议纪要,必须要理清整个会议过程的概念和思路。企业管理和建设过程中会议纪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会议纪要可以使得会议记录者有针对性地记录会议重点,会议纪要是一项非常严谨的,主要用于传递会议精神、会议议题的争议以及会议的最终决定的工作,所以,一定要严格对待,避免会议纪要出现失误,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议的重要内容。其次,会议纪要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会议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高质量的会议纪要必须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提高会议程序的规范和秩序,使得和会议议题申报、会议记录以及规范管理等所有会议工作都严格程序化和制度化,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决议的失误。企业会议纪要可以有效地传达领导阶层经过讨论研究达成的重大决议,为企业的下一阶段的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和重点,同时给领导阶层提供了非常完善的会议总结资料,并且可以给领导阶层全面提供企业基层的决策执行情况和工作情况。

二、目前企业会议纪要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议纪要管理形式缺乏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会议纪要工作尤其重要,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它的企业运作是很难被协调的,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建立高质量的会议纪要管理体系系。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会议纪要管理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会议纪要的作用很难最大程度化地发挥出来,从而有可能造成人才浪费或者损失,并且对企业的决策决议和执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企业中,会议纪要工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模式比较单一,也缺乏创新,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人,岗位职责相对比较模糊,会议纪要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没有明确的范围和界限,很多纪要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工作质量也难以保障。企业的岗位责任制度不清晰,工作中如果出现问题,有些纪要人员就乘机推脱,很多问题都找不到人负责和惩罚。管理阶层分配工作时会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从而导致工作内容范围交叉混乱的情况,会议纪要工作有时会缺乏计划,影响工作质量,而且由于工作分配的不到位,工作模式呆板缺乏创新,影响工作效率,影响会议纪要工作的效果发挥。

(二)企业会议进行过程中的秩序有待提升。秩序管理制度的健全是企业会议纪要质量提升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会议纪要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很多企业的会议纪要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导致会议纪要人员工作分配不合理,降低了会议纪要工作效率。很多企业会议纪要的工作安排、考勤、工作核算、惩罚制度、以及相关培训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会议纪要工作的专业性、完整性和高效性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很难达到要求。企业领导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会议纪要工作的有力监督,很难做到正确用人、选人,将会议纪要人员资源合理配置,有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会议纪要质量的提升。

(三)企业会议纪要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目前企业会议纪要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有了提高,但不得不说还是会有一些欠缺,而作为一名会议纪要工作人员,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会议纪要人员,应该在其位、任其职、干其事。但是有些会议纪要工作人员没有全面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多少有些不负责任的态度,没有尽全力去干好本职工作,或者总是应付工作,比如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做一些其他的事,阻碍工作效率的提高。他们在工作时很难时时刻刻将一切以提升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作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经济发展为目标,团队意识还有待提升,这样不能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反而阻碍了会议纪要工作的进行,不利于企业整体事业的管理和发展。这也就是说当前企业内部对于会?h纪要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素养的培养工作显然做的不够到位,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很大负面作用的。

三、企业会议纪要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管理阶层加强对企业会议纪要的重视。首先,企业会议纪要相关部门的每个员工必须具有足够的责任意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议纪要的负责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企业会议纪要的管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可以根据会议纪要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严格的激励制度,将每一个工作细节都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旦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找到责任人,并且严格追究其责任以及直属领导的责任,如果工作中问题情况严重,就采取更有力度的惩罚方式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如果工作过程中没有问题,会议纪要人员表现优异,就应该相应的给予奖励,从而逐渐提高企业基层到管理阶层的责任意识。企业必须从领导阶层就加强对会议纪要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领导重视了,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基层员工进行责任意识的提高,领导阶层可以通过公司内部宣传、企业网校宣传等方式对员工加以教育,潜移默化地提高会议纪要人员对自己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议纪要的工作质量。

(二)强化企业会议进行的秩序。企业会议纪要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必须保证在严格的秩序下才能高效地进行纪要工作。针对当前我们国家企业会议纪要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有关领导应该实现会议纪要的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工作中逐渐发现员工的不同能力,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促进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激励机制方面应该有所创新,更加注重“能力待遇”和物质刺激,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能力给予他们合理奖励。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励会议纪要工作人员,促进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经营,积极主动完成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会议纪要的工作质量,最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从而从各个方面提升企业会议纪要的工作秩序,加强会议纪要工作的质量提升。

(三)提升企业会议纪要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建设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企业可以高薪引进非常优秀的专业人才,利用优秀的人才对会议纪要人员的工作和行为形成一种模范和激励作用,将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技术引入到企?I会议纪要的工作中,从而带领企业会议纪要工作人员更好地工作,这种效果是最直接、最明显的,但是企业领导一定要保证优秀人才的奖励制度,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动。其次,企业可以进行会议纪要人员综合素质培训的计划,定期对会议纪要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训,从专业上、素质上、认知上等等全面提升员工,并且定期对员工进行审核,审核结果优异的进行表扬奖励,审核结果不合格的员工一定要加以惩罚,有效的利用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员工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甚至投资让员工外出培训,学习外面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技术,全面提升自我,总之,尽可能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议纪要工作的的水平。企业的管理发展中,一个优秀的团队决定着工作单位未来的发展。所以企业应该有效提高会议纪要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致力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团体和工作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会议纪要工作的提升。同时每个人应该树立强大的责任意识,增强团队力量,提高企业会议纪要工作的专业水平。每个人都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各有所用,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利用,避免各种“空坐其位”等现象的出现。

(四)加强对企业会议纪要的管理。企业会议纪要管理的科学性直接关系着企业重大决策执行的有效性,企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会议纪要工作过程实现高科技的科学化管理,会议纪要管理围绕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整个过程,非常专业、方便和高效。企业可以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会议纪要管理信息化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会议纪要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性,这样一来,会议纪要工作的动态和信息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反映到领导高层,会议纪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也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高效实现,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会议纪要工作的高效管理,一旦工作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企业内部的透明化管理,也有效避免了一些投机取巧、不负责任的工作行为。现在社会是一个网络横行的时代,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会议纪要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详细、准确记录公司会议的具体情况以及会议核心内容等,准确整理会议进程,以备管理和执行。在信息网络时代,利用计算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正确利用,避免人才的浪费和损失,同时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岗位的设立,实现会议纪要人力资源的合理管理。

篇2

1.明确会议宗旨,突出中心。一次工作会议,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写会议纪要时,必须抓住会议所集中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形成纪要的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同时,一次工作会议,在具体讨论中必然会产生几种不同意见,不能把这些意见都纳入会议纪要,而应根据会议的宗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集中反映符合会议中心要求的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少数人正确的意见。对反映会议中心议题的正确意见,可采用“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研究了”、“会议认为”、“会议决定”、“会议指出”、“会议强调”等提法,加以集中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来;对有分歧的意见,如属研讨性质的会议可写进会议纪要中去。

2.讲究用语,注意条理。要按照会议纪要的不同用途,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用语。上报的会议纪要,就应使用对上的语气,如“会议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会议考虑”等;下发的会议纪要,则可用“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

同时要注意条理化、理论化。这是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一个主要区别。会议记录一般要把每个人的发言尽量客观、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会议纪要则需要有一个对会议讨论意见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条理化、理论化的过程。所谓条理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分类归纳,层次清晰;所谓理论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尽力给予理论上的概括,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当然条理化、理论化,并不是脱离会议实际,搞虚假的“粉饰”和“拔高”。

篇3

根据中共丽江市委、市纪委工作安排,报经丽江市第二纪工委同意,3月30日上午,共青团丽江市委在市委统战部会议室召开了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团市委、市青少年宫全体干部职工,古城团区委、玉龙团县委书记参加会议。会议还特别邀请了联系团市委的第二纪工委副书记刘国祥同志到会指导,共青团丽江市委书记木根同志主持会议。

木根同志首先作了动员讲话。他强调,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委全会精神和上级纪委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安排,按照团中央、团省委全会关于切实加强从严治团工作要求,立足部门工作实际,联系单位职能职责,科学、全面、安排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把依纪依规、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他指出,一是必须加强领导,把党风廉政建设提到最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应该是主要负责人的一把手工程;应该是单位领导班子的天字号工程;应该是全体干部职工的系统性工程;应该是全年各项工作的首要保障性工程;应该是贯穿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二是必须研判形势,把党风廉政建设核心原则吃准吃透。要贯彻两个会议精神:上级党委全会精神和上级纪委全会精神;要严明两个约束: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严明党的政治规矩;要执行两个规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落实两个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严肃两个纪律:换届纪律和日常纪律。三是必须抓住关键,把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抓实抓细。要完成规定动作、要抓好关键动作、要突出核心动作、要探索自选动作。四是必须追求成效,把党风廉政建设成果用深用好。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树立廉政自觉意识、必须健全机制制度、必须改进工作作风、必须推动依法行政、必须促进工作创新。根据市第二纪工委的工作安排,木根同志代表团市委作了廉政建设承诺。

共青团丽江市委周志坚同志宣读了《共青团丽江市委关于调整充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会上,单位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分管领导与各科室干部职工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刘国祥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肯定了团市委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团市委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表示满意。结合工作实际,他指出,2015年全市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还存在的四个问题:一是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淡薄、党性修养不到位;二是个别少数领导干部存在、违纪违法现象;三是严格作风纪律存在打折扣问题,监管不到位;四是党员干部落实“两个主体”不到位、责任不明确。他强调,2016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将重点抓好八项督查内容:一是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二是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三是“三重一大”相关事项落实情况;四是“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开展情况;五是“三公经费”开支情况;六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问题;七是认真查找违纪违法案件线索情况;八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巩固成效。

最后,木根同志作了表态发言。他强调,团市委将坚决落实好党风廉政各项责任;坚决贯彻好市委、市纪委全会各项精神;坚决遵守好党风廉政各项纪律;坚决担当好党风廉政各项责任;坚决抓好党风廉政各个重点环节;坚决接受市第二纪工委工作领导;坚决推进好党风廉政各项工作。

篇4

[关键词]党的二大;组织纪律性;社会因素;解析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9-0038-04

1922年7月16-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大对党的组织纪律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并在大会通过的《》中专门列出“纪律”一章。为何党的二大在加强组织纪律性上如此重视?其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背景?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史料考证,就此问题作些粗浅的研究探讨。

一、加强组织纪律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十分强调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马克思曾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1]。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也提到,“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2]。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发扬党内民主与严格遵守纪律是辩证统一、并行不悖的“为了不致蜕化成为宗派,我们应当容许讨论,但是共同的原则应当始终不渝地遵守”[3]。

列宁从无产阶级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阐述了组织纪律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4]。列宁严厉指出否认组织纪律的危害性:“否认政党和党的纪律,这就是反对派得到的结果。这就等于完全解除无产阶级的武装而有利于资产阶级。”“谁要是把无产阶级政党的铁的纪律哪怕是稍微削弱一点(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时期),那他事实上就是帮助资产阶级来反对无产阶级。”[5]为此,列宁高度重视用来规范和维护党的纪律,发挥组织纪律的重要作用。1919年12月在俄共(布)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列宁建议对作出重要修改。在会议通过的中明确规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和一切党组织的首要义务。”在列宁倡议下建立的第三国际,也要求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保持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用列宁的建党学说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方式建立起来、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划清界限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为此,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虽然只有十五条,但涉及组织纪律的就有好几条,占有相当的比重和突出的位置。这个纲领规定,党员由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必须有组织的介绍;党员被派到其他地区工作时,一定要受当地执行委员会最严格的监督;在公开时机未成熟前,党的主张以至党员身份都应保守秘密;除为现行法律所迫或征得党的同意外,任何党员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这些条文虽然比较简单,但都是巩固党的组织所不可缺少的,也是当时革命斗争所必需的。

在党的二大会议上,专门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并原文照录“第三国际的加入条件”。其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既然是代表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所以第二次全国大会议决正式加入第三国际,完全承认第三国际所议决的加入条件廿一条,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6]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对列宁建党学说和组织原则比较有研究的陈独秀、蔡和森等人就按照苏俄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方式,把“加强组织纪律性”贯彻在中共二大的决议和之中。有学者提出,“‘二大’至‘六大’期间,中共在制定的过程中移植了苏共中的很多内容。通过移植,中共很快发展成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政党”。[7]美国学者哈泽德在比较了中共二大的和1919年12月俄共(布)的后也得出结论:“写进的概念是相同的,因此,共产党支部的结构,组织上的等级制度、党的纪律和经费收入都和俄国共产党的一样。”[8]可见,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和建党学说的同时,也承袭了苏俄共产党在组织纪律性方面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规定。

二、建党初期中共领导人对严格组织纪律性的论述与交锋

篇5

【关键词】行政机关;会议纪要;可诉性;不可诉救济

一、行政机关会议纪要的性质

201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该条例第三条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纪要作为公文种类的一种,在第八条第十五项中被规定为“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在此之前,国务院曾于2000年8月颁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该办法第九条第十三项规定:“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随着该办法被上述条例废止,会议纪要的适用范围也从“记载、传达”缩小为“记载”。前后两个法规内容的变化,体现了中央行政机关在认定会议纪要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功能上态度的转变,限制了会议纪要的效力。由此可以认定,会议纪要最主要的属性是内部性,它是一种仅在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使用的公文,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其他种类公文,如决定、决议、命令等的所具有的对外性不同。

会议纪要内部性的这一属性,使其不能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对相对人直接适用,不具有对外效力。行政机关若要将会议纪要的内容具体化,需另行制作相应公文。同时,会议纪要的对内效力也非常有限。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缺乏应有的明确规定,但从字面解释和历史解释的角度,上述条例对会议纪要的效力已做了规定,即“记载”,也就是记录会议的内容。会议纪要只是会议内容的一个载体,只有证明力没有命令力。严格来说,即使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也应该通过其他公文形式将抽象的会议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内部行政行为,而非依靠会议纪要。

二、行政机关会议纪要的可诉性探究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国家审判机关提讼,由国家审判机关行使行政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的司法活动。而行政行为的可诉性也称为行政行为的“可审查性”,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诉诸法院行政诉讼或司法审查程序的一种本质属性。从前述行政机关会议纪要的性质来看,本文认为会议纪要不具有可诉性,理由在于:

就会议纪要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功能来说,仅限于记载。当然,实际上会产生传达的效果,但仅是会议内容的告知,没有要求相关行政机关必须予以执行的强制约束力,现实中必然存在有行政机关不遵从会议纪要的可能。因而会议纪要更多的是倡导性和指引性,具体行政行为如何还要看执行机关。即使有侵权行为发生,也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权而非会议纪要。

就会议纪要的效力对象来说,会议纪要具有内部性,对内效力亦有限,对外更不具有影响相对人的效力。会议纪要内容的外化是一个过程,而会议纪要的形成只是这一过程的形成阶段,其后才是行政机关的执行阶段。“内部行政规则的可诉性,应以相应规则的一定外部化为前提,完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影响的纯内部规则不应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同时,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不支持会议纪要具有可诉性。《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针对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讼。第十一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也只包括一系列具体行政行为。现行法律只赋予具体行政行为被诉讼的机会,而会议纪要的内部性使其不可能成为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即便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扩大到抽象行政行为,会议纪要并无普遍约束力,也不能成为抽象行政行为。

三、行政机关会议纪要不可诉的救济

虽然理论上行政机关的会议纪要并不具有可诉性,但在实践中,其作为行政机关权力运行的一种载体,仍有不少行政机关依据会议纪要的内容做出对相对人权利有影响的行政行为,从而引起行政相对人通过行政诉讼寻求救济。“有权利就有救济”,行政诉讼的本质也包括通过司法审判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学者认为应该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会议纪要纳入其中。但行政诉讼有其内在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法律体系,将会议纪要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无疑会造成这两个体系的矛盾,本文并不赞成仅因为实践需要而做出妥协。

其实,就现有的行政诉讼法理论结构和法律架构来说,此种情况并非没有救济。《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会议纪要作为一种不具有对外效力的行政机关内部公文,不能成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法院可以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为由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从而救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机关将会议纪要的内容转化为其他具有对外效力的公文,并以此做出相应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则属于普遍存在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行为,相对人只要按照程序提讼,法院自然会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审理,救济相对人的权益。关键在于无论何种情况下,相对人提讼的理由应该是针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非其制定的会议纪要,这一点则需要相关法律工作者予以提示,而非简单地通过将会议纪要纳入受案范围来解决。

参考文献:

[1 ] 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妄议中央;政治问题;态度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1-0046-03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党的建设短板的历史使命。随着关于对“妄议中央”行为进行政治纪律处分的提出,全党上下形成了关于处分“妄议中央”行为的思想认识、政治态度、政治行为,从而构成了全面从严治党下的“妄议中央”命题。

“妄议中央”命题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环境中、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党直面当前问题,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要求中形成的热点问题。

(一)“妄议中央”命题是十以来,在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维护党的团结中逐渐形成的。面临复杂的形势,开展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纪律挺在前面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攻坚克难,完成党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学习贯彻十精神时,提出工作要求,“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违背的言论”,把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执行情况作为各级纪委的重要任务来抓。在本次会议上强调,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党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者,根据规定的途径和原则进行反映,但“决不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绝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

(二)“妄议中央”命题是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纪律建设中完整提出来的。新时期,党在深刻认识中国当前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理论和实践都给与了广大党员以震撼和冲击。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和“大势”,如何认识中央的重要决策,如何对待重要决策的部署,部分党员干部有了不同的声音和做法。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对全党提出了“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要求。半月之后,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对党的十以来各种违纪现象进行总结,指出“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妄议中央”命题首次在中央领导的讲话中以完整的形式提了出来。

(三)“妄议中央”在党的制度建设和实践中得以运用和体现,使得“妄议中央”命题进一步发展。首先是禁止“妄议中央”的要求进入党的处分条例。在总结党的纪律建设探索的基础上,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列了党员干部在党纪方面的负面清单,划出了党员和党组织不能触及的底线。其中第六章第四十六条,明确将禁止妄议中央的要求提出来了,“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依据不同情况给与相应的处分: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关于“妄议中央”的命题从党的领导人讲话到党的制度规定,从要求到实践得到了全面涵盖。

禁止“妄议中央”的提法一经产生,对此出现了多种声音和理解,能否正确认识妄议中央的命题成为能否正确贯彻本条例规定的关键。

篇7

尊敬各位领导:  

现在由我做会议表态发言。

按照会议要求,我公司对8月30日收听收看**公司2019年电视电话会议时暴露出的会场纪律问题,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强化责任传导,压紧压实责任,确保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取得实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会议存在问题

8月30日上午,**公司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在会议召开过程中,我公司有**名职工违反会议纪律,在收看收听会议时行为自由散漫,交头接耳,隔桌交流,在会议现场被**点名批评,严重损害了公司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下午13时30分,公司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及涉事职工召开了会议纪律整改专题会。

会上首先对本次电视电话会议存在问题的职工进行了点名批评。违反会议纪律的职工也分别做了表态发言,都为自己在此次电视电话会议上,未能严格执行会议纪律、扰乱会议秩序并严重损害公司形象的行为感到愧疚。并一致表示,在今后召开的各种会议以及工作当中,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劳动纪律,努力提升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坚决杜绝任何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发生。

同时会议要求公司全体:

一是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会风建设是工作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规范管理的重要体现。公司全体职工要充分认识整顿会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要积极配合。二是要齐抓共管,确保实效。各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从自身做起,加强检查和监督,落实工作要实、细、严,并做到有序和高效。三是要严格执行会场纪律、要求。参会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议要求着装;手机调至震动或静音模式;会议召开过程中,坚决杜绝接打手机、交头接耳、随意走动等现象发生。四是严格会议考勤制度。严禁迟到早退,参会人员提前10分钟进入会场,办公室负责组织参会人员现场签到。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必须严格执行履行请假手续,并明确本专业具体人员代替参加会议。工作原因确需提前离开会场的,必须报告会议主持人或经分管领导批准方可离开会场。

会后,公司党委对本次电视电话会议违反会场纪律的五位同志进行了集体约谈。

篇8

关键词:党内立法;立法机制;立法规划;备案审查;立法评估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028-05

党内立法,是指中国共产党内具有立法权的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党内法规制度的活动,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正确集中党员的意志和集体的智慧,总结党的建设和活动经验,以形成党内规范性文件的过程。党内立法包括党内法规制度的规划、立项、起草、审查、、解释、备案等环节,涉及结构的设计、语言的措词、符号的使用等技术要求,是一项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其中,立法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法机制是否科学化。本文拟从制度视角,围绕提高党内立法科学化水平,着重阐述建立健全党内立法五大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党内立法规划工作机制

党内立法规划一般是指党内有立法权的主体,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所编制的准备用以实施的关于立法工作的设想和部署。其目的是使党内立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而提高党内立法科学化水平。

首先,要明确区分不同时间周期的党内立法规划。一是长期党内立法规划,一般是指5年以上的规划。比如,2003年11月,原中央纪委副书记夏赞忠在全国纪检监察法规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在2010年前建立起能够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由“三大法规制度规范”和“十个法规制度门类”所组成的中国特色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法规制度体系。二是中期党内立法规划,一般是指一届党委、纪委任期内的立法规划,大多是3-5年内。比如,2004年3月,中央纪委办公厅制定颁布了《关于2004-2007年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工作规划》,主要包括拟出台的27项法规制度项目和做好起草准备工作的5项法规制度项目两大类。三是关于短期党内立法规划。短期党内立法规划,一般是指每一年度党中央所要做的法规制度工作要点。比如,2003年中央纪委、监察部法规工作要点主要包括:起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起草制订《关于纪委对反腐败工作实施组织协调的规定》、召开全国纪检监察法规工作会议等项。

其次,要严抓党内立法规划实践中选项、实施和调整等具体环节。一是要抓好党内立法选项立项工作。首先,要确定某一事项是否有必要制定法规制度。法规制度是要解决问题的,但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是主观想象的;必须是反复出现的,不能是偶然发生的。其次,要准确把握制定法规制度的时机。实际需要但是立法条件不具备的,不要勉强;虽然能制订但现在不需要制订的,不要制订。二是做好党内立法规划实施工作。首先,要合理地向有关部门下达执行立法规划的指标和任务,将各立法项目的起草单位、人员、经费、完成时限均落到实处。其次,立法规划经批准和下达后,对其实施情况要做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最后,各有关方面要开展必要的宣传工作和其他辅助工作,以促进立法规划的贯彻落实。三是做好党内立法规划调整工作。在贯彻实施立法规划的过程中,应适时地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对立法规划作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比如,中央纪委法规室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做解释时,发现单凭解释不足以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只好在常委审议两次后又重新立项进行修订。当然,立法规划的调整,应由相应的授权机关根据严格的程序来完成①。

最后,要根据党内立法的轻重缓急进行统筹规划。当前,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党的建设实际,分内立法中的轻重缓急,对哪些法规需要修订、哪些法规需要配套、哪些法规盲区需要出台新法规等要通盘规划,统筹兼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第一,修订和完善已有的党内法规。目前需要修订的法规制度主要有:《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1979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健全党的纪律检查系统加强纪检队伍建设的暂行规定》(1983年3月2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1987年7月14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1990年7月31日),等等。第二,及时出台一些基础性法规的配套法规。当前急需制定配套规定的基础性法规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配套制度以及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第三,针对法规的盲区抓紧制定一些必要的新法规。当前,我们应针对党内法规建设的一些空白区,抓紧制定以下新法规:《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党代表工作条例》,等等。

二、建立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归口统一管理和联系点工作机制

法规制度归口统一管理机制,是党内法规制度草案立项时所采用的一种制度。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法规制度质量。2000年8月29日,中央纪委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委部机关起草工作归口管理的规定》,对法规的立项、起草、解释,法规草案的审查、修改及报送审议,法规征求意见函的答复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对法规的立项规定:“纪检、监察法规的立项,由法规室归口管理,统一负责协调论证,提出立法规划、年度立法工作安排意见或者立项报告。各厅、室、局认为需要制定纪检、监察法规的,应当向法规室提出立法建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进一步加快了各级纪委政策法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使法规工作更好地适应法制统一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2003年11月,原中央纪委副书记夏赞忠在全国纪检监察法规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级纪委要建立健全法规工作归口统一管理工作机制。他说:“纪检监察法规制度的立项,要由法规工作部门归口管理,统一负责协调论证,并列为纪委常委会议重要事项集体研究确定,努力防止‘劳民伤财’、‘事倍功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的这项任务要求,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政策法规工作,全国各地纪委监察机构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党内法规制度工作归口统一管理的具体制度。比如,2003年3月,山东省济南市纪委制定了《济南市纪检监察机关规范性文件归口统一管理规定》。该规定不仅规范了起草制定规范性文件所必须符合的条件,而且对规范性文件的起草、检查、决定、、备案等项工作程序也作了具体规定,并明确要求: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程序,履行法定手续,确保法定效力,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内设各室(厅),以本机关名义或代市委、市政府、市人大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必须送交政策法规室审查,并由政策法规室提交纪委常委会或监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决定。党内政策法规工作归口统一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济南市纪检监察机关规范性文件归口统一管理规定》的制定、出台,有力地加强了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改变了济南市纪检监察机关此前制定规范性文件不规范的状况,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规范性文件的质量。

为使这一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须扎实推进法规制度联系点工作机制。为了落实中央纪委这项任务,各地纪检机关先后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法规制度联系点工作制度。比如,2004年12月,河南省纪委专门制定了《河南省纪委法规工作联系点管理办法》。该办法不仅明确规定了法规制度工作联系点应具备的条件,而且详细列举了法规制度工作联系点的职责、权利和考核等。

三、改革完善党内立法审议表决机制

党内立法运行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复杂过程,有着严格的立法程序。199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分起草、审定和三章,对党内立法的三个环节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审议表决是关键环节之一。

首先,要明确法规草案审定的权限、内容及方法,要从核心环节抓起。第一,明确不同层次法规草案的审议职责权限。《暂行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党内法规的审议批准,严格按照下列职责权限进行:(一)的修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组织方面的党内法规,以及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党内法规,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二)党的某一方面工作的基本的党内法规,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或者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三)须由中央或批准的其他重要的党内法规,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批准。(四)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属于其职责权限范围内的党内法规,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审议批准。”第二,严格把握法规草案审定内容。(1)审核主题。一般来讲,每一部法规制度都应突出一个主题,遵循“一文一事”原则。(2)审核条文规定。党内法规是通过条文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条文规定的审核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看各条文规定是否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保持一致性,是否与以往制定的法规保持连贯性,是否具有可行性。(3)审核格式。一般来讲,格式审核包括四个方面:密级审核、标题审核、法规制定日期审核和主题词审核。(4)审核语言文字。在对法规草案进行审定时,还要看其文字表述是否严谨细致,条理清楚,简明扼要,文字简明、准确,标点符号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要注意竭力避免出现内容含混不清,语言模棱两可,用语晦涩,法繁扰民等现象。第三,创新法规草案审定方法。目前,党内法规草案审核通常采用讨论、协调、论证等方法,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审定方法的创新。

其次,根据国家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党内立法审议表决机制。现行党内立法程序主要是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由于《暂行条例》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不仅层次较低,而且制定时间较早,许多规定滞后于党的建设实际。为此,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文件精神,对其加以修订,坚持一元化的立法原则,严格规范党内立法主体的权限。现行党内法规立法主体是两级多元的格局,很容易造成党内法规制度间的冲突。鉴于此,修订《暂行条例》时,应对各立法主体的权限作明确界定,坚持一元立法原则。条件许可的话,可在整合党内专门立法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中央法制委员会,把全党的法制创制权收归这一独立委员会,其职责是专门制定党内法规,而不负责法规的执行。“中央法制委员会应该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直接产生,向党的代表大会负责,享有独立的人事权、财政权和立法权。”中央法制委员会在得到党的代表大会授权的情况下才可以制定党内法规。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党内其他机构不应享有党内法规制定权。

最后,借鉴国家审查法案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法规草案审定质量,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1)享有党内审议法规草案职责权限的机关、部门集会审议时间应当固定下来,形成制度。有法案时审查法案,无案可审时,可以安排进行立法调查或研究。(2)必要时,可举行党内立法听证会。所谓“必要时”,是指在审议类似修正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修正案等重要党内法规制度时,适当允许党员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法规在审议时,应邀请政府官员、法律人士、专家学者、与法案有关利害关系人等参与陈述意见。另外,要设置分阶段审议法案的程序。比如,可分为广泛审议、条文审议、修正审议、整体审议几个阶段。(3)可借鉴国家法律表决环节的合理内核,对党内法规制度草案进行预表决。具体可采用投票方式、举手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而对一些重要法规制度可探索实施单独表决方式。

四、扎实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备案审查与纠错机制

党内法规制度备案审查工作,是指上级机关和专门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对立法主体报送备案的法规制度文件进行分析、评价的活动。备案审查一般是在法规制度文件刚颁布或时进行的,重点是对法规制度文件是否与上位法相抵触、是否符合立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审查。

我们党十分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备案审查工作。早在1990年7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中,就明确规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中央军委及其总政治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的党内法规,应于的同时报送中央备案。1990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又专门发出了《关于党内法规备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第一,党内法规由机关报送中央备案。联名的党内法规,由主办机关报送中央备案。报送中央备案的党内法规,除正式文本外,应附制定说明和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十份,制定说明和备案报告各五份。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之前,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中央军委及其总政治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的党内法规,除已宣布废止或自然失效的外,请于明年三月底以前补报中央备案。补报备案的党内法规,用正式文本或复印本均可,一式两份。第三,每年一月底以前,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中央军委及其总政治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将上一年度的党内法规目录报送中央备查。”为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法规备案工作,1994年中央纪委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纪检条规备案工作的通知》(中纪办[1994]175号)。

但在实践中,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党内法规制度备案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报送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个别的甚至几年也没有一件报备案的法规制度。为此,2003年12月9日,中央纪委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法规备案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对备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按要求报送规范性备案文件,加强对备案文件的审查工作,加强对备案工作的督促检查。比如,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审查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否超越权限。(二)是否同法律、法规、规章和党内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方针、政策相抵触。(三)是否符合制定程序和规范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加强法规制度备案工作,一些地方纪检机关加大探索力度,进一步细化了中央纪委的规定,增强了可操作性。如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纪检监察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对备案审查机关法规工作部门如何处理报送上来的纪检监察规范性文件作了详细规定:“(一)提交的备案材料齐全,规范性文件合法的,予以备案,并书面通知制定机关。(二)备案文件与党内法规和国家、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由备案机关法规工作部门建议制定机关自行纠正,或者由备案机关法规工作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备案机关决定,并书面通知制定机关。(三)备案文件与其他规范性文件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由备案机关法规工作部门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备案机关法规工作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备案机关决定,并书面通知制定机关。(四)违反制定权限、程序的,由备案机关法规工作部门通知制定机关纠正,或按职责权限由备案机关直接撤销备案文件。(五)提交的备案材料不齐全的,暂缓备案,并通知制定机关限期补充相关材料。”

在当前两级多元制定主体并存的情况下,党内法规冲突较为明显。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法规的备案审查机制,还要建立党内法规的审查纠错机制。在这方面,应适当借鉴法律上的违宪审查制度,即要用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提起审查的主体、受理审查的主体以及纠错的程序,做到下位法规不与上位法规冲突,同一层级的法规冲突能够及时解决。

五、实施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立法后评估机制

党内法规制度立法后评估,是指法规制度出台实施以后,评估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对现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的文本质量、实施效果作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的活动。与备案审查机制相比,党内法规制度立法后评估机制具有三个不同特征:一是评估对象的特定性。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对象是已经颁布施行一段时间的党内法规制度。二是评估内容的系统性。党内法规制度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内容既包括评估法规制度本身的文本质量,又对法规制度的实施情况,包括宣传教育、贯彻执行、配套制度制定、实施效果等进行全方位评估。三是评估方法的多样性。对党内法规制度进行立法后评估的方法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召开座谈会、进行实地调研、开展问卷调查、进行个案分析、邀请专家评估等多种方法。

首先,要坚持正确评估原则,增强评估民主性。党内法规制度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原则是对纪检监察法规制度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所应遵循的规则。只有立法后评估原则准确,纪检监察法规制度评估才能得出科学、正确、合理的结论。一要坚持合法性原则。评估党内法规制度,既要从其是否符合《宪法》、《中国共产党》等上位法的规定,是否与上位法相抵触的角度来审查,也要看其与其他相关上位法规制度和同级的法规制度是否相协调,还要审查其是否存在超越权限进行立法的情况。二要坚持客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估者既要主观意志客观化,以纪检监察法规制度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与收集的信息为依据进行评估,把被评估的纪检监察法规制度放到当时的环境和历史背景中去评估,同时又要审视该法规制度在当今是否还具有可操作性及有效性。三要坚持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是纪检监察法规制度立法后评估工作的核心原则,即以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立法目标实现的程度、措施的可操作性等为评估对象,对纪检监察法规制度进行分析,判断其实效性。

其次,要严格评估程序,增强评估规范性。党内法规制度立法后评估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评估机制,内容涉及立法技术、法规制度执行、法规制度实施的制度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必须严格规范评估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确保立法后评估的规范化。一要精心做好评估准备。根据要评估的对象和目标,组织有关具有专业素养和知识能力的人员成立评估机构。二要制定评估方案,评估方案应包括确定评估的方法和内容、规划评估工作的时间进度安排、计划评估资金的使用等。根据评估方案具体实施评估,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是立法后评估的实质性阶段。三要撰写评估报告。根据实施阶段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评价,形成评估结论,撰写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对法规制度的评价以及进一步修订、废止或者制定配套制度的建议等。

篇9

会议记录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会议的组织情况

应写明:

1、会议的名称(界次);

2、议题(议题多的可在第二部份列明);

3、开会的时间;

4、开会的地点;

5、出席和列席人员;

6、缺席人员;

7、主持人的姓名;

8、记录人的姓名;

9、备注:会议议程,有些会议还要写清楚会议的起止时间(年、月、日)。

(二)第二部分:会议的内容

1、记录会议议题(多议题的要在内容注明),发言人的姓名,发言的内容,包括讨论的内容,提出的建议,通过的决议等。必要时,还要记下表决情况(如全体通过或多少人同意,多少人异议,多少人弃权)。

2、记录还要记下会议的有关动态。如发言中的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会场重要情况等等。

3、会议结束,记录完了,就要另起一行写“散会”或“结束”字样。重要的会议记录,要有主持人和记录人在正文结尾右下方签字。

4、会议的记录在方法上有详细记录和摘要记录两种。这两种记录,采用哪一种,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内容来定。

详细记录通常用于特别重要的会议,要求把所有与会者的发言原原本本记下来,有言必录,包括插话等,都要一一记录在案,要记原话,不能记精神。配合录音设备,会议结束后进行整理。对高级主要领导的主要发言,尤其要与录音核对,以做文献保存。

摘要记录只记与会人员的发言要点,会议结论、决议和决定,可对发言内容进行归纳择其要点、实质性意见记录。必要时须交发言人本人审阅签字。

二、党委会议分类管理要求

会议名称责任单位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简讯

详简归档

党委(扩大)会、基层党委书记会党委办√√√√√

常委会组织部√√√

中心组学习会宣传部、党办、校办√√√√

党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组织部、纪监办√√(同时上报)√

纪委(扩大会)纪监办√√√√√

党委部门协调会党委办√√

领导干部调研会党办、校办√√√

党委会议原始记录本由学校党委办公室统一定制,并派发给各会议记录责任单位;由各责任单位按归档要求、按年度、由各责任单位负责人检查后交学校综合档案室立卷归档;会议纪要由学校党委办公室统一归档;会议简讯由各责任单位负责。

三、党委会议记录格式

每次会议记录都必须填写“会议记录单”,按附表样式制作“记录单”张贴在每次会议记录首页。

附:暨南大学党委会议记录单(样式)

暨南大学党委会议记录单(样式)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主持人

出席人员

列席人员

缺席

记录人审阅签字

篇10

一、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以来,我局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贯彻落实。

一是突出学习抓落实。(来自)层层召开会议,召开局党工委会议、局属单位支部书记会议、局机关工作人员会议,学习讲话内容,传达会议精神。同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对党工委委员、局机关中层干部、局属单位党政正副职进行廉政承诺,营造了氛围。

二是明确重点抓落实。制定了《xxx建设局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xx建设局2005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xx建设局2005年行风效能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行风效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全年工作顺利开展开了好局。

二、今年我局纪检监察工作总体思路

今年是我县城市建设五年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的检验之年,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攻坚之年,更是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的关键之年。认真做好今年的纪检监察工作,对于提高建设系统形象,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加快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我局纪检监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主题,围绕两个目标,突出五大重点,抓好六项措施,加强六大力度。

“坚持一个主题”就是坚持“城市xx建设年”工作主题;

“围绕两个目标”就是围绕“廉政建设零投诉”和“行风建设进位升级”两大目标;

“突出五大重点”就是:一是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主线,深入进行反腐败教育;二是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探索构建具有建设系统特色的惩防体系;三是以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目的,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和行风建设;四是以强化监督管理为手段,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五是以拓宽举报渠道为抓手,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抓好六项措施,加强六大力度”就是:

一是抓班子,加强廉政监督力度。首先抓好建设局班子,做到“工程建设招投标坚决不插手,礼品礼物坚决不伸手,管好身边人坚决不放手,公务接待坚决不松手”。其次抓好责任制落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第三抓好廉政监督,以民主集中制建设为重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力度,采取群众评议领导、基层评议机关、社会评议行业等方式加强对我们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监督,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的廉政监督体系。

二是抓龙头,加强依法行政力度。着重突出三个方面,一是严肃查处拆迁中不依法办事、滥用强制手段等行为;二是坚决纠正工程款拖欠和建筑施工企业欠薪问题,加强监督检查,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规范“三权”运作。规范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服务方式;深化财物审批体制改革,强化对会计结算中心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

三是抓源头,加强行业规范力度。一要通过加强有形市场管理,大力实施《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办法》,严格市场准入请出制度;二要全面推行“阳光规划”,严格规划批后跟踪管理,加强规划透明度和刚性。三要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逐步将行政管理职能与中介服务行为相剥离,彻底改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

四是抓工程,加强制度建设力度。一要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招标率力争达100%;二要建立工程建设廉政责任制。坚持一手抓工程,一手抓廉政建设;三要严格执行工程资金预算制度,严格实行工程设计有预算,建设过程有检查,工程竣工有审计的三级工程经费控制制度,做到按预算筹措资金,按进度调度资金,按审计支付工程款。

五是抓案件,加强违纪违法查处力度。突出查办重点,对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工程建设项目收受贿赂、利用职权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进行严肃查处。建立健全调处网络,开通“12319”城建服务热线,及时做好市长“12345”公开电话交办单、局转交单、效能办效能投诉转办件的回复工作。建立健全下访回访制度、工作排查和预警制度、越级上访劝返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制度。

六是抓苗头,加强内部建设力度。(来自)一要加强作风建设,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解困房建设、违章拆违、物业管理等问题;二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领导谈心和诫勉谈话制度;三是加强内部审计制度,逐步推行内部经费收支预算制,加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和日常财务管理制度。

三、对今后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我认为要做好建设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把握三个关系:

一是必须正确认识、全面把握治标与治本、惩治与预防的辩证关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这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全面把握治标与治本、惩治与预防的辩证关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建设系统的改革和城建各项工作之中。从我系统工作实际出发,要把重点放在加快构建重点工程建设保廉体制和机制上,从建章立制着手,以规范从业行为为切入点,以阳光政务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