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7 18:54:52

飘读后感

飘读后感篇1

王晓梅

读《飘》的时候,总免不了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淡淡哀愁。那是一种情愫,在心底百般思索,却如何不得其解。郝思嘉到底有没有做错呢,我该不该去纠结这个问题呢?白瑞德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喜欢,财富,美貌,能干,坚强,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男人。在思嘉和瑞德的爱情中,我们仿佛可以不拘现实桎梏。在《飘》中,此外,又有多少让我为之感动的呢?

倔强任性,美丽小姐,不择手段,当这些字眼出现在思嘉身上时,思嘉的形象已经很鲜明了。少女时代,对邻家少年卫西礼的朦胧爱慕,即便一次次的遭到拒绝,还是努力去爱,明明是爱得痛彻心扉,还要坚持下去。直到玫兰妮,那个柔弱的不受思嘉喜欢的女人死后,思嘉的第一个梦彻底破灭了。有人说,她爱的不是卫希礼,是卫希礼的影子!是春华的梦!我想,我应该珍惜这一切,倘若成了真,世界就变得简单了,为何一定要有那么多的生死踟蹰?对思嘉,我是深深的喜欢,喜欢她的爱恋,喜欢她的疯狂,喜欢她会说话的眼睛。若说到喜欢,又哪来的对与错呢,感情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白瑞德,是优秀男人的模板。在与思嘉的爱恋中,有过狂热,亦有割舍。也许到了很多年后的今天,至死不渝的爱已然不再那么被看重,而冥冥中我却有那么一份坚持,爱她就应该乡空气一样,从亘古到未来,仿似不存在却从未离开。我无权评论白瑞德对思嘉好与不好,他们不需要更不在乎我们的评定。

读《飘》,我想到徐志摩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我以为思嘉对希礼的爱恋就是爱情了,为这份没有成功的爱抑郁良久。在我眼里,思嘉当是男人眼中的宠儿,女人当中的王者,而卫希礼偏偏把她当妹妹看,娶了沉默大多数中的玫兰妮。这是多么的不可理喻!

到后来,思嘉对玫兰妮的不喜欢,甚至巴不得她死。玫兰妮却一如既往的相信思嘉,带着圣母般的微笑。那是一颗怎样的心?她值得所有人去爱,去尊敬!书末,白瑞德和思嘉的爱反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对玫兰妮的敬意却使我大为感动。

飘读后感篇2

天生丽质却任性虚伪,精明能干却冷酷无情,坚强自信却虚荣阴险,敢于担当却自私贪婪,毋庸置疑,玛格丽特在《飘》中塑造的斯佳丽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但她的不完美却让我觉得真实,遂走进了她的心,发现了她的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阅读飘心得体会,感谢您的欣赏。

高中生阅读飘心得体会

《飘》,是我最喜爱的书。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著,佩服她能在那种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

我觉得斯佳丽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著,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一面在拼命让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断地把幸福推离,把爱人推向深渊。斯佳丽是个矛盾体,可又有谁不是矛盾体呢?

整部书中,我最为喜欢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执著,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斯佳丽十几年不变。他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斯佳丽愚蠢的固执磨光的。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剪碎的裤子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条了。

瑞特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他累了。

《飘》绝对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文字优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虽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观因素,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并不客观和全面,但以文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绝世佳作,值得一看。

高中生阅读飘心得体会

《飘》这本书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家庭也因为战争而被迫搬迁。斯嘉丽也因此遇到许多磨难,但她始终那么坚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会勇敢地去面对,从不退缩。

斯嘉丽的勇敢我们不用质疑,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当斯嘉丽家的东西将被抢走,而对方又带着枪时,斯嘉丽没有被吓哭,而是从容地把值钱的东西藏好,她甚至把东西藏在婴儿的尿布里。当有人抢走斯嘉丽的东西后,斯嘉丽没有服从,而是拿起了一个女人所不使用的东西-枪,对准了对方,扣下板机。当强盗死后,鲜血流了一地,别人都十分害怕,只有斯嘉丽仍然镇定地想办法,把尸体埋了起来。

斯嘉丽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女人。当原本的家产几乎变得一无所有时,斯嘉丽没有恐慌,而是尽自己的力量去拯救它们。斯嘉丽的妹妹已准备好了嫁人,逃离这苦难的地方,但只有斯嘉丽留下来保护家产。很快,斯嘉丽就通过做生意赚了钱,并用了当时爱人敌视的也是最便宜的黑人。在斯嘉丽的智慧和努力下,棉花生长了,有东西吃了,条件也变得好了,但是斯嘉丽不是满足于现况,而是用这点本钱,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斯嘉丽的能力总是让人无法相信这只是一个柔弱的女人,另外斯嘉丽的临危不惧,坚强勇敢,她的能力,智慧一样让人敬佩。

斯嘉丽是乐观的,她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因为明天毕竟是新的一天了。

斯嘉丽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坚强的重要,我们要擦干眼泪,在阳光下微笑,用坚强去与困难抗争。我们一定可以成功的,因为斯嘉丽正在对我们微笑呢,你看到了吗?

高中生阅读飘心得体会

小说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一位女主人公的人生。我非常喜欢这位女主人公。她的名字叫赫思嘉,她美丽而任性,并不是一个被大家欢迎的人。她会耍手段,但很坚强,很热情,是个活泼可爱的女人。她喜欢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爱。但命运不那么简单。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她所爱的人上了战场,她的家园荒废了。她失去了她所爱的母亲,父亲因受刺激,脑子也糊涂了。

飘读后感篇3

   放假前语文课上老师的一句话:“《飘》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的经典之作,主人公斯嘉,美丽,自私,勇敢,执著,坚强,不受约束的真实个性,很是值得大家认真一读。”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欲望。两天的时间,我仅用两天的时间将它从头至尾仔细的看了一遍,不说废寝忘食,至少也叫得上是如痴如醉。我被主人公斯嘉的美丽、勇敢、不管不顾、自由、执着吸引;我对斯佳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佩服;对她有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而愤恨;对她对白瑞特的爱和默默付出感而不觉而惋惜;对白瑞特最后的离开表示遗憾……

   我承认斯嘉很自私,她可以为了泄愤勾引了已有未婚妻的查理,哪怕她对他无一点爱意,只是为了自己的任性而已。为了获得拯救塔拉的税金,她宁愿去找他深恶痛绝的瑞德,并以嫁给他为代价,知道得不到好处后,他又用欺骗的手段抢了自己妹妹的男朋友弗兰克,而不顾妹妹的痛苦和羞辱,这只是为了钱。

   但是我们从斯佳身上看到更多的却是刚强,永不服输,无论是面对战争、母亲和父亲的去世、还是女儿的夭折,她都是最刚毅、最坚韧的一个。就是在小说的末尾,虽然生活给了她一个沉重的记忆,但她却依然努力活着,为着希望,勇敢面对未来。

   斯嘉身上另一个让人难忘的的就是她的执着。对艾希礼的爱情就是最好的证明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爱

   然而也正因为这种坚持让斯嘉失去了那本应属于她的爱,白瑞德一直深爱着她但她却一直陷在艾希礼的爱情中不能自拔,当斯嘉认清她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仅仅是虚幻是光环时,她却失去了瑞德的爱!这就是小说中可悲的斯嘉,她无法把握、珍惜眼前的幸福,她用一生的精力和情感去追求一个光环,最后留下的是永远的痛苦永远的悔恨,一切都随风飘逝。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像斯嘉这种情形呢?我们身边已经拥有的幸福友情、亲情我们是否用心去体会了?不然的话我们是否也会像思嘉那样留下永远的遗憾?

   当然这本书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再熟悉不过的那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们要时刻饱含对未来的希望,哪怕面前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便认定了终生的失败,人只有像思嘉那样坚强、勇敢、自强不息、充满希望才能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

   飘读后感最新范文

   玫兰妮是一个天使一般的人物,除了身子比较瘦弱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有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看待的,总能从人的身上找到优点。由于人都有被肯定的渴望,所以她成为受几乎所有人欢迎的人,甚至连为人所不齿的妓女都愿意为她冒着危险做假证。她纯洁的如一张白纸,就像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人最有可能受伤害,同时又最没有可能有受伤害。说她有可能有伤害是因为她对任何一个图谋不轨的坏人都没有防备,欺骗她易如反掌。说她最没有可能受伤害就是她这种优秀的品质正好触及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人们受其感化不忍心伤害她,同时会下意识的保护她不受其他人的伤害。还有一点就是她柔弱却不软弱,她有一颗刚强的心,有自己的主见,让人心生敬佩。人们总是愿意与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交往。因为跟这种人交往不需要玩弄什么心计,不用活得很累,而且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只要不是自我封闭,是很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的。

   巴特勒是一个非常值得分析的人物。除了他对斯佳丽始终如一的爱恋让很多男生汗颜之外,他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很值得探讨。他与南方种植园主的关系经历了不受欢迎饱受非议到成为英雄般的人物。然后他又自毁名誉,因此变得臭名昭著,当他意识到这种处境对自己女儿的未来不利时,他又略施小计,力挽狂澜似的重新获得了种植园主们的青睐。在很多人眼中巴特勒是一个卑鄙小人,而按常理来说,卑鄙的人应该是不受欢迎的。为什么巴特勒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好人际关系?答案是他是个聪明人。他能准确的把握住人性的弱点,并且能够用他充满智慧的大脑巧妙的利用人性的弱点,用的那样的不露痕迹,让南方的那些太太们丝毫察觉不到的就被利用了,甚至到了这种程度:即使有个明智的人向他们指出他们受了巴特勒的蛊惑,被他利用了,他们不仅不会幡然醒悟,还会为巴特勒辩护。巴特勒第一次受欢迎是在战争期间,而受欢迎的原因就是他走私亚历山大人所需要的货物。于是他被看作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谋福利的斗士,正如我前面的所说的,他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并因此被看成高尚的人,所以他受到赞誉和欢迎。当他预感到南方军队要战败的时候,为与南方上层划清界限以取得战后有利的地位,他开始自毁名誉,以至于亚历山大人无不对他充满不屑与鄙视,当然除了玫兰妮。战后他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是南方昔日的种植园对他处处抵制。当他意识到这对女儿未来发展不利,同时他知道南方种植园主必然会重掌乾坤。于是他展开了他的计划。他知道太太们热心公共事业他就向里面捐钱。他对女儿关怀备至,并拿一些简单的问题询问太太们,使她们产生被需要的感觉。当太太需要借款的时候他主动担保,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他还帮着南方种植园主们拉选票,重获政治权利。

 飘读后感最新范文

   初读《飘》,觉得作者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只知故事是从一场宴会开始。后来,再次读了一遍,或许是成长了,便读出了整个故事的曲折、复杂。

   纵观全文,我觉得,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思嘉,尽管她任性狡黠、残忍贪婪,但同时在她身上表现出的还有她的娇艳美丽、精明能干。她不像当时的妇女们,她们那么拘谨,又是那么迂腐,而思嘉不同,她是只活泼又不受束缚的鸟儿,在那样一个昏暗的社会自由自在翱翔。当她错误地给艾希礼套上自己精心编制的“礼服”时,她的爱便错了;当她不明白自己的情感,消耗尽瑞德的爱时,她又再次错了。好在,思嘉很坚强,当她两次犯错时,她想起父亲的话:“世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正面自己的情感,不再迷茫、犹豫,她相信明天,明天她就能把握住爱。主人公思嘉便是那么一个有些孩子气,却又坚强,拥有希望的人。

   就像艾希礼所说,媚兰是那样脆弱胆小,而思嘉却是那么勇敢。虽然思嘉在爱情上失败了,但是她的生活,她的努力,显而易见得成功。当艾希礼把媚兰托付给思嘉时,尽管心里很不满,但她还是遵守自己的诺言,细心地照顾媚兰。在战争期间,人人都过得很困难,思嘉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养活了媚兰还有自己的一家人,虽然很多是靠欺骗弗兰克得来的。或许,有人认为她真是狡猾,手段卑劣,但我却不能认同,思嘉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救所有的人,她不能让父亲的家业毁于一旦。思嘉是那么努力,她执着、勇敢地保护着所有人。

飘读后感最新范文    《飘》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喜欢斯嘉丽的坚强勇敢,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梅兰尼的外柔内刚。

   故事发生在南北美战争期间,讲述了一个女孩面对战火毁灭的家园,鉴定不屈,豪不妥协。她爱土地,并像土地一样经受苦难,包含激情。

   我佩服斯嘉丽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够不顾社会上的言论开创自己的事业。她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当战争打到亚特兰大时,她凭借坚强的勇气带着刚刚生完孩子的媚兰逃回了塔拉农场;当她回到家得知家中的变故时,她又艰难的扛起了一家十几口的生活重担;当战争失败,维希礼从战场回到家中时,她慷慨地接受到了他的一家;她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战争结束,亚特兰大市一片狼藉,她意识到木材将是未来应用最多的产品,果断地买下一家木材厂,从而赢得了财富;她有着极强的事业心,当她第二次怀孕时,仍然坚持不懈的奔波于木材厂。这使她顺利地从逆境中站了起来。可以说斯佳丽是那个时代的女强人,拥有着成功的事业和令人羡慕的家庭,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故事中另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女性就是梅兰尼,她几乎拥有了女性能够拥有的所有美德。她用她的心爱她身边说有的人,即使是嫉妒她、恨她的斯嘉丽,她也待她如姐妹。她的丈夫在前方打仗,她在后方默默的支持,做她力所能及的事。当斯嘉丽打死一个北佬的时候,她没有惊慌,她能干保持镇静。如此一位坚强的女性,却又是那么的温柔善良,善解人意。

   《飘》是一本值得我们咱三回味的书。文字优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飘读后感最新范文    小说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一位女主人公的人生。我非常喜欢这位女主人公。她的名字叫赫思嘉,她美丽而任性,并不是一个被大家欢迎的人。她会耍手段,但很坚强,很热情,是个活泼可爱的女人。她喜欢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爱。但命运不那么简单。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她所爱的人上了战场,她的家园荒废了。她失去了她所爱的母亲,父亲因受刺激,脑子也糊涂了。

飘读后感篇4

《鲁滨孙飘流记》讲的是鲁滨孙从小就想在海上航行。稍长大些,他随好朋友一起出去航海,学会了些本领,但几次都十分失败,都是死里逃生才活过来的。有一次,他从巴西出发,航海遇到巨大的海啸和风暴,全船的人除他一人外,全部被淹死,他游到一个无人的荒岛,利用在破船上找到的东西和在森林中采到的野果,还有捕捉到的野兽,在那个毫无人烟在的小岛上住了整整二十八年又一个月,才和一些外来的人经历了些战斗,回到了巴西。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一个普通的人,怎能在岛上仅用几支枪、一些数得清的大米小麦,甚至连鞋子都没有而生存二十八年呢!这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鲁滨孙办到了。他曾在无药而发高烧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烟叶、水和少量的食品,做成了一种可以吃的东西。他一连几天四肢无力,但他坚持到底,坚信自己的病一定会好的。他不因一些很难办的事情而绝望的精神鼓舞着我。

在这方面,我也有同感。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都大浮下降,我想:我为什么会考得那么差。后来,我寻找原因,重新振足起来,努力复习。终于,我又一次我考了前几名。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坚持不解的奋斗到底。要不被客观的条件所束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学习,同样如此。一次考好容易,难的在于要坚持每次考好。我想,只要自己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我心中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飘读后感篇5

第一份清单中,鲁滨孙的第一个问题是他没有衣服了。然而它在另一份中写道:谢天谢地,岛上并不寒冷,他不会被冻死。接着,他列出了他的第二个问题,他没有任何的食物与饮用水,他的补给早已消失,第二份清单中,他写道,岛上有许多的水果和水,他不会饿死。然后,鲁滨孙发现,所有看似十分棘手的问题其实都有解决的办法,他拥有维持生命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他便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并且一步步地创造和建立了自己的孤岛“王国”。

看到鲁滨孙在孤岛也没有放弃,我有些惭愧,想起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遇到困难时,可能只是一点小事情,常常就唉声叹气,愁绪满怀。以前有一次,我把一根我刚买的笔给弄折了,看到那根残笔,我心里难过极了。其实用胶条粘粘也还能用,但我只是望着笔心疼和叹气,最后还是同学帮我把笔粘好。现在,我明白了,遇到困难并不能垂头丧气,要努力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事情也许还没那么糟。

没有完全无法弥补的事情,任何事都可能有出路。每当人们遇到挫折时,最重要的是不能放弃信心,不能消极对待问题。与鲁滨孙被卷到孤岛相比,我所遇到的事简直微不足道。读完《鲁滨孙飘流记》,我对自己说:我的境状难道比鲁滨孙还惨吗?

所以,当你觉得失意、沮丧时,请想一想,那些被认为是没有出路的事情,是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飘读后感篇6

鲁滨孙是一位水手,在一次航海中,出了事故,其他10位水手都遇难了,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上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做了一只木筏,把船上的食物,生活用品等他需要的东西全都运了下来,并在岛上安了家。

陆陆续续,鲁滨孙种了稻子,学会了做粗糙的面包,养了鹦鹉、山羊等。

就在他来到岛上的二十几年后,他发现岛上经常有食人部落来往,担心自己被他们吃掉,便找了一座十分隐蔽的山洞,把它改为自己的藏身之处,到了第二十三年,又有食人部落来到岛上,鲁滨孙救出了一个俘虏,并取名“星期五”。一年内他教会了“星期五”英语,不久后,来了一批更大的食人部落,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过了一段时间,到上来了几位英国人,鲁滨孙救出了被背叛的船长等,收复大船,回到了故乡。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只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那么他将是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这本书在书城可买,喜欢的话可以去看看

飘读后感篇7

[关键词]字词;句段;构思

王尚文教授在《言语形式四题》中就小学语文教学指出:“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它的奥妙,熟悉它的门径,学习它的艺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揭开“语言形式”的面纱,实现语文课程这一“独当之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直至文章的段落篇章,都值得反复推敲,潜心斟酌,从中体会语言的奥妙,感受语言的温度,触摸语言的质感。

一、推敲精妙传神的字词,体会文本语言的奥妙

字词只有放在文本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比较品析、诵读体味、激活情感等手法,才能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灵动、深刻内涵与无穷魅力。

一位教师在《槐乡五月》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槐乡的小女孩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飘”,老爷爷、老奶奶走路会飘吗?

生:爷爷奶奶太老了,手里拿着拐杖飘不起来。小女孩步伐轻快,所以能飘起来。

师:你看到什么会飘起来?

生:国旗会飘,树叶会飘……

师:小姑娘为什么也会飘呢?

生:她身上别着槐花,头上戴着槐花,是香味在飘。

师:如果今天挨老师批评了,你会飘起来吗?

生:不会,因为心情不好。

师:也就是说,心情愉快的时候才会飘。还有什么时候,你也会有飘的感觉?

生:考试100分,心情很高兴,会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对,一个“飘”字就写出了小姑娘飘散的花香,飘逸的身姿,飘飞的心情。看来“飘”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

本片段中,教师围绕“飘”字和孩子们进行对话:第一次对话,小姑娘和老年人对比,明白小姑娘轻盈的身姿才能飘;第二次对话,“飘”字写出槐花香飘十里,与文章意境相融;第三次对话,“飘”字和生活相连,是快乐心情的体现。这个“飘”字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启发学生通过一个形象的动词来表达特殊的情感。真可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二、斟酌精彩典范的句段,感受文本语言的温度

许多文本语言看似普通,却潜藏着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独具匠心。如果教师在细读文本时,不但能发现文本内在的“意”,还留心文本外的“言”,在“言意”间穿行,捕捉那些特别的语言现象。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在这些语句中,变得有温度,有味道起来。

薛法根老师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的片段:

师:读着课文,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你感觉很特别?

生:(读片断)从这里我能感受到院子里生机勃勃。作者写花开、鸟飞、虫子叫好像都跟人似的,有了生命。

师:一切都是活的。花开了,就像――(生接:花睡醒了似的),活了吧?鸟飞了,就像――(生接:鸟上天了似的),活了吧?虫子叫了,就像――(生接:虫子在说话似的),活了吧?这三个句子结构相似,连在一起叫――(生:排比)。

本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薛老师在细读文本时,已经发现了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秘密,他先引导学生读句子,说说“哪些句子你感觉很特别”。当学生说出句子的感受后,薛老师又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是“结构相似”,此时,“排比”修辞手法的点拨也就水到渠成。

三、揣摩精心巧妙的构思,触摸文本语言的质感

同样是薛法根老师在《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片段:

师: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作者就是要表现自己的童年生活多么快乐、自由、幸福有趣。既然是写自己的童年生活,那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这个园子呢?

生:园子是她生活的环境。

生:有这么多昆虫、庄稼陪伴着她,她的童年生活才如此幸福有趣。

师:是的。(指黑板)看园子的这些特点和我的童年生活的特点,发现什么了吗?

生:写园子丰富多彩,衬托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生:写园子里庄稼自由自在,其实就是写作者的童年生活自由自在。

飘读后感篇8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礼物,请看,这是——纸船(出示图片),这是——风筝(出示图片),那我们今天就来分享一个和纸船风筝有关的故事,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纸(最后一笔是斜钩),船(这一笔是横折弯),风(这一笔是横斜钩,最后一笔是长点),筝(上形下声)。齐读课题,老师听到你们把“筝”读的又轻又短,你们读的几声,单独出现的时候第几声,筝单独出现读第一声,和风交朋友就要读轻声 ,再读课题。

二、播放朗读,初读课文

今天贝贝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边板画边描述——那里呀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溪水从山顶往下流,绿绿的树,嫩嫩的小草,还有鲜艳的小花,可热闹了,这里美吗?松鼠和小熊就住在这里,他们的故事就此发生——播放课文朗读视频。

这个故事好听吗,那我们就来带着任务自由读读课文吧,谁来读朗读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读完标上自然段;开始吧。

三、随文识字,体悟友谊

1.学第1自然段

这是松鼠和小熊的家,谁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选1个学生贴家,并询问原因。出示卡片:山顶 山脚 直接读  指名读第一段(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让我们知道松鼠和小熊的家在哪里)。齐读(小熊和松鼠住在这么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得读读吧,是呀,我们看着画面或者想象着画面再读读,也是很有趣的读书方法哟。)

2.学2到6自然段

    (1)(教师手指板画)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虽然距离很遥远,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接着到课文中去找寻答案吧!请看第二自然段,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飘哇飘 读一读。出示卡片:折纸船 漂哇漂  你读得又轻又柔,好听极了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认识折这个字  加一加

(2)小熊收到收到纸船后,又有什么回应呢?

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出示卡片:扎风筝  飘哇飘 着重讲“扎”,za风筝,有什么好窍门记住这个生字,生活中我们女生的头发束起来,叫扎小辫,扎辫子,生活中用东西捆起来这个动作叫做za。他还有另外一个读音,叫zha,生病了可能就要去医院扎针,就是这个扎。我再找学生读读。我们来关注“抓”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呢?

(3)他们互相都收到了礼物,心情如何?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读读相关的句子。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出示卡片:乐坏了 生活中什么事让你“乐坏了”?你的分享让大家也乐坏了。动作表情为什么这么高兴,把高兴的感觉读出来,你真是一只高兴的小熊,带着喜悦的心情读读,小组赛读。

(4)老师发现你把抓这个字重读了,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小熊收到礼物的惊喜,我们来看这个字,如何识记呢?“抓”必须用手才能抓。所以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爪”。爱思考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恭喜你,你做到了。

分析对比:折 扎 抓 三个字 书写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什么发现,是呀,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在书写时却有所不同。只有细心观察的孩子才能把字写好。汉字书写要讲究一招一式,我们来关注每一笔的笔画走势。 描红一个写两个,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背直脚放平。注意握笔姿势。抽两份来展示,批星。

(5)师引读:山上的松鼠给山下的小熊送去祝福的方法是——

生: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师:山下的小熊给山上的松鼠送去祝福的方法是——

生: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师:谁愿意戴上头饰来当松鼠和小熊,读读相关的句子。我发现你读得轻飘飘的,你的纸船在慢悠悠得漂。通过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风筝高高飘荡在空中。

师:这两句话里藏着两个生字,特别像,一起读,

出示卡片:漂哇漂 飘哇飘  读一读 比一比课后题

谁能帮助大家把它们区分清楚

预设生:第一句上面的“漂”是随着水流漂的,所以是三点水旁,小船漂下去是漫长的,路途是弯的。;第二句的“飘”是随着风飘的,所以是风字旁。

师:你说得真清楚,让我们很快就理解了。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你有一颗细心观察的心。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发现汉字中的小秘密。

老师还编了一首儿歌,我们可以来记一记,出示儿歌:

水里漂,这样漂,小船漂流慢悠悠;

风中飘,这样飘,风筝飘荡轻悠悠;

字音相同义不同,祖国汉字真奇妙!

师: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读一读。

(6)有好朋友的感觉可真好,不仅可以收到礼物,最重要的还有暖心的祝福呢,小熊和松鼠收到了什么祝福呢,谁说说看。

出示卡片:祝你快乐! 祝你幸福!他们可能还会收到什么祝福呢?书写“祝”

师: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从此,他们每天都会……

生:扎风筝,折纸船。

师:他们还会彼此传递些什么?

3.学第7到11自然段

可是,正当他们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时,他们俩却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了,小溪里再也看不到飘流的纸船了,(去掉纸船和风筝 悲伤配乐)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和小朋友吵架之后心情怎样?

四、填空复述,小结课文

飘读后感篇9

【关键词】朗读;诵读;美读;创造力;丰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读是四大语言技能之一,它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受到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朗读是对个体创造力的释放

通过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得他滋味”,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将课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在读中寻求一种解读之法,获得一种终生的启示。

(一)朗读,让学生的心颤动

教学《白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说说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基调去读“外形图”“钓鱼图”“望图”“低飞图”。

生:“外形图”应读得俏皮,“钓鱼图”应读得悠闲,“ 望图”应读得神秘,“低飞图”应读得悠然。

生:“外形图”应读得活泼,“钓鱼图”应读得欢快,“望图” 应读得平静,“低飞图”应读得轻柔。

……

(二)朗读,让花香沁入学生心扉

1.导读,传出缕缕清香

教学《花瓣飘香》,上课伊始,出示图片,让学生读中体会对花儿的爱。一边是要送花给生病的母亲,让母亲高兴,而且听父亲的话;一边是爱花舍不得掐花。使我们闻到了一股花香从小女孩的心里飘出。

2.品读,让教室飘满花香

师:听了小朋友们的朗读,教师感受到小女孩那颗爱心还够炽热。可以想象一下:妈妈生病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到的是白色的床单和墙壁,听不到百灵的歌声,此刻妈妈心情怎样?

生:无聊,寂寞。

师:此时小女孩是怎样做的?读读小女孩的话。

(生很投入地读小女孩的话)

师:花摸上什么感觉?妈妈会想些什么?

生:仿佛看到了花园里月季花盛开,到处飘着淡淡的清香。

师:再读小女孩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生有感情地朗读小女孩的话。

师:再读小女孩的另外两段话,看有何感受。

……

师:读了课文,文中那个富有爱心的小女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再来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想一想,花瓣飘香会飘到哪儿?

生:飘到小女孩的妈妈的身边。

师:妈妈闻着淡淡的花香感受到的是什么?

生:小女孩对妈妈的爱。

师:作者感受到的是什么?

生:小女孩的爱心。

师:深情地读一读课题,让花香飘到你的心里。

(生投入地缓慢地读“花瓣飘香”。)

师:就让这迷人的花香飘满教室,飘进我们每个人的心思,让这醉人的花香伴随每个小朋友慢慢长大!

二、诵读是对天赋之门的叩启

为了推销“阅读”这一特殊产品,如果朗读是广告的话,那么诵读,无疑是广告中的精品。

(一)诵读,对语言敏感的葆有和培养

儿童对语言是天生敏感的,是这种敏感性使他迫切要求成人为他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连续性是教育的第一原则。我们今天的教育行动,既要着眼于孩子的过去,也要着眼于孩子的将来,这样我们的活动才有可能是完整的有效的。

让孩子每天10分钟,习惯成自然;连续反复的活动,是对天赋之门的叩启。《儿童诗歌》、《神奇的窗子》、《用绳子牵着月亮》。让孩子背唐诗,每周三首唐绝句,两段泰戈尔的《飞鸟集》。宋词啦、元曲啦、世说新语、语选啦……

(二)诵读,还母语教学以简单朴实,还童年以轻松快乐

基本取消家庭书面作业。还在一年级,我的语文课,除了识字、写字,全做朗读指导。

诵读和教学形成良性循环。我给予孩子的诵读材料是童趣盎然的、浅显好玩的。如果背诵材料是远离儿童趣味和儿童生活的,是艰深晦涩的。

三、美读是对学生的心灵的丰盈

(一)整体感知是美读的基础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设计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感知状态,提高感知效果。学生只有在初步感知得到的一定的言语信息单位后,能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识经验相符合,进行“深度加工”。所以“整体感知”是“有所感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有所感悟是美读的有力保证

感悟,顾名思义,“感”是感触,“悟”就领悟。读中感悟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感受、揣摩、联想、体味等复杂心理活动过程,对信息材料产生的新的感触和领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沟通、融合的过程。

(三)培养语感是美读厚重的积淀

语感是人们经过长期阅读和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比较直接且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材料的综合智能,包括对多种材料(书面的、口语的、聆听的等)内涵的情感体验。培养语感,重在投入大量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感悟作者的表情达意。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迅速地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换成具体的声音、图象、人物、事件、哲理等信息,积淀厚重的语感,逐步养成运用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情感的熏陶是美读的最高境界。

在读中“整体感知”时,学生对信息材料产生“相认”之情,处于“察情、知情、体情”的感知起始阶段;在“有所感悟”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品读词句,诵读全文,揣摩意蕴,走进了作者和人物的心灵,读中动情,悟中融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学生再次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感情朗诵,心领神会,心驰神往,语言文字的情感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得到了陶醉、体验和升华,由信息材料的情感肩膀跃进了一步,“熏陶”了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形成自身的、新的、高尚的审美情感。

飘读后感篇10

一、在朗读指导中品味语言

语言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更好地感觉语言表达得准确、生动、贴切,从而培养和感知语言的美感。

【句段一】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

【教学过程】

师:作者“门口初听瀑”听到的瀑布,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生:渐近渐响。

师:渐近渐响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我们离瀑布远的时候,瀑声很小;离它越近,声音就越响。

师:我们从哪儿感受到瀑声原先很小?请大家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

生:我从“飘”这个字知道了它的声音不是传来的,而是飘飘悠悠地飘来的。

生:我从“拂”体会到了它的声音很小,就像是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一样。

师:那我们又是从哪儿感受到瀑声后来很大了呢?

生:我从“涌漫”这个词感受到声音好像是铺天盖地地涌过来的。

生:我从“盖过”这个词感受到了声音响,人喧马啸已经很响了。瀑布声居然盖过了它。

生:我从“只存”感受到了声音响,这说明除了瀑声,没有其他声音。

生:我从“响遏行云”感受到了瀑布声音响,响得连天上的云都给阻挡住了。

师:大家自由读这个句子。你能读出黄果树瀑布“渐近渐响”的特点吗?

学生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描述的是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门口初听瀑”时听到的瀑声。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渐近渐响”是作者第一次听到瀑声的特点,离瀑布的距离越来越近,声音就越来越响。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段话中,作者的遣词用字非常讲究。“飘、拂”等词写出了作者原先听到的瀑声是轻柔、缥缈的,“涌漫、盖过、只存、响遏行云”等词写出了作者后来听到的瀑布是晾天动地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感受瀑声特点的同时,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正如课堂中一学生所讲的那样,“飘”比“传”好,—个“飘”字写出了远处听到的瀑声是飘飘悠悠的,极尽轻柔、灵动。因此,将品味语言和朗读指导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时,“渐近渐响”的瀑声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在朗读指导中理解语言

知识,只有真正地理解,才能更好地记忆、运用。朗读可以感知语言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文章,接受知识,明白作者文中所要表达的含义。

【句段二】“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教学过程】

师:作者“石阶两听瀑”听到的瀑声是一种怎样的响?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生:回响。

师:那“回响”是什么意思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回响是回声的意思。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旅游,我们在山上面对山崖大喊的时候就有回声。

师:那黄果树瀑布的声音为什么会有回声呢?

生:因为书上写了“黄果树落在群山环抱的谷地”,群山环抱就是指四周全是山,所以瀑布的声音发出来后。就有回声了。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描述的是作者“石阶二听瀑”时听到的瀑声。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回响”是这次听到瀑声的特点。由于瀑布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所以巨大的“哗哗”声必然会引起群山的回声。对于回声,学生并不会陌生,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句子形式很特别:(1)它由“‘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和“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两个分句构成,这两个分句的字数大致相同;(2)两个分句末尾的6个字:“震荡着、回响着”和“在奏鸣、在轰响”结构、节奏完全一致。这两个特点很像大自然的回声。作者用这样一种具有明显特点的句子呈现形式,应该是有意为之,是为了传递给读者一种信息,即瀑声像“回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与教师配合着演练回声,让学生感受到瀑声的特点。

三、在朗读指导中迁移语言

朗读不仅可以理解、品位语言,还可以通过迁移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他们原有的语言表达空间。

【句段三】瀑布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我们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张开的山谷,那瀑布便直跃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

【教学过程】

师:作者“谷底三听瀑”听到的瀑声是一种怎样的响?请用句段中的一个词回答。

生:音响。

师:音响是什么意思?

生:“音响”的意思是像音乐的响声。

师:音乐的响声是怎么样的?

生:声音有高有低的,速度有快有慢的,很有节奏感的……

师:大家试试读出瀑声的声音高低、速度快慢,让文字变成一种音乐。

学生们朗读课文。

师:黄果树瀑布的瀑声就像音乐一样带给了作者美妙的遐想。这个句段中哪些语言描绘的是作者的想象,请划出来,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练习,举手朗读汇报。

师:我们也一起听一听黄果树瀑布的这份美妙的音响,它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多媒体演示瀑布声,并呈现训练题:

听到黄果树瀑布这_____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_____。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美妙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我这个人悬在半空中,下面好像是个音乐喷泉把我托了起来。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神奇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一道很大很大的瀑布从很高的地方飞下来。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富有节奏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千万匹骏马朝着我奔驰而来。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让我们把这份感受由朗读传递给大家吧!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是描写作者来到黄果树瀑布的谷底犀牛潭边听到的声响。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听到的瀑声像“音响”,有音乐般的节奏。这是由于瀑底的犀牛潭形状特殊,四周有许多的溶洞共鸣所致。再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片段与前两个片段相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个片段中的“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和“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不仅写出瀑声的“响”,还写了瀑声的“神奇”。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黄果树瀑布的声音,让学生真实地聆听一下瀑声,边听瀑声边想象看到了什么?然后用训练题让学生表达感受。这种迁移的方式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学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通过这节课,笔者发现,适当的朗读指导,不仅可以落实学生的语言训练,让他们学到语文知识,还可以让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轻松愉悦中得到审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