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护理措施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5:52

麻疹的护理措施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1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济南 250021

[摘要] 目的 探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探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升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关键词 ] 麻疹病人;护理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043-02

麻疹多见于小儿,主要是由于麻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感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主要以眼结膜充血、咳嗽、流涕、发热、全身红色斑等,以6个月~5岁的儿童最为常见[1],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近年来,成人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关于麻疹疫苗是在1965年研制出来随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基本上对于该病控制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计划免疫执行较差的地区,却仍旧存在着局部的小流行情况[2],而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麻疹病人,加以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岁,男44例,女36例,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岁,男22例,女18例,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岁,男22例,女18例,年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探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

1.3护理方法

1.3.1 体温护理 要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一切的护理诊疗,尽量做到集中操作,规范护理操作过程,减少和控制感染机会,做好一切的生活护理[3]。

1.3.2 病房护理 每天病房保持通风2次为宜,确保病房空气的湿润、新鲜,湿度以50%~60%为宜,温度以18~22℃为宜,但是要避免直接吹见,防止患者着凉,同时,还要保持病房光线的柔和。

1.3.3 严格观察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比如若是患者处于高热状态,则需要采用物理降温进行处理,避免温水擦浴、减少盖被、或者是严格按照医嘱减少药物的剂量。但是一定禁用酒精等,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影响,或者是体温骤降而导致的循环障碍,为患者供给充足水分,利用患者散热或者是排泄[4]。

1.3.4 控制病毒感染 护理是要保持患者五官的清洁,如眼睛清洁用生理盐水,然后再用红霉素眼膏或者是0.25%氯霉素眼药水,1d2~4次为宜,勤于帮助患者排痰拍背翻身,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为了防止中耳炎发生,可以口服鱼肝油滴剂,然后滴入0.5%~1%的麻黄碱。

1.3.5并发症控制 ①要随着注意患者的呼吸、体温、脉搏变化,2~4 h监测一次,及时清除患者的痰液;②确保患者营养平衡,多饮水,供给水分充足,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切勿忌口,造成营养不良[5];③随时观察出疹情况与消退情况,进一步为患者病情做好鉴别与诊断,并且正确判断患者病情。

1.3.6 预防控制 要加强体能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减少传播与感染机会,注意个人卫生。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分析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麻疹多见于小儿,主要是由于麻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感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主要以眼结膜充血、咳嗽、流涕、发热、全身红色斑等,以6个月~5岁的儿童最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近年来,成人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关于麻疹疫苗是在1965年研制出来随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基本上对于该病控制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计划免疫执行较差的地区,却仍旧存在着局部的小流行情况[6],而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麻疹病人,加以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证明患者科学的麻疹病人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发现麻疹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体温升高;②组织受损;③营养不足;④潜在并发症--支气管肺炎。根据本次研究总结麻疹病人的护理体会,具体如下:①体温护理:患者由于病毒感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为此,必须要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和发热程度,及时处理,每天测温度和脉搏、呼吸。②营养护理:患者由于发热机体消耗量大,因此,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以半流质、流质食物为主,多餐少食,并及时补充维生素。③并发症护理:严格叮嘱患者遵照医嘱应用药物治疗,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体征与出疹的关系,加强病房巡视,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要立即上报医师并给予处理。④组织受损护理;患者由于病毒感染,会出现全身皮肤红色斑丘疹,口腔粘膜疹等,因此,要注意观察患者组织受损的程度,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一切的护理诊疗,尽量做到集中操作,规范护理操作过程,减少和控制感染机会[7]。⑤做好一切的生活护理:保持床褥干燥、清洁、平整、盖被应轻软,内衣柔软宽适并勤换洗。切忌紧衣厚被“捂汗发疹”。口唇或口角裂者,应局部涂以消毒石蜡油,口腔粘膜溃疡者,先以1%~3%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然后局部涂以西瓜霜或冰硼散[8]。总而言之,采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升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参考文献]

[1] 邢琳琳,刘丽莉. 172例麻疹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17(2):15-18.

[2] 卢美,任维利,朱桂爱. 2007—2009年莱芜市莱城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10,10(9):940-941.

[3] 陈芳芳,赖爱萍. 麻疹的预防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1,3(11):199-200.

[4] 周新凤.浅析66例麻疹病人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11,3(10):157-158.

[5] 唐燕雅,沈旭慧. 23例麻疹病人临床变异的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9,4(36):207-208.

[6] 王克勤. 62例麻疹的护理[J].安庆医学,2009,3(6):178-179.

[7] 胡天平. 浅淡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及预防[A].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C].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2009,23(6):18-19.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护理干预;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

儿童计划免疫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预防相应传染病的一种最有效、方便、经济的手段,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接种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 ,MV)是消除麻疹的最基本措施,而MV的及时接种是其根本的质量保证,疫苗的及时接种率也是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最经济最直接的指标之一[1]。我院于2011年1月开始对预防接种的儿童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我院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前出生建证儿童43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儿童225例,女性儿童211例,本地儿童321例,流动儿童115例;在2012年1月我院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后出生建证儿童48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儿童261例,女性儿童227例,本地儿童339例,流动儿童149例。

1.2 护理措施

1.2.1对照组:给予儿童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接种前通过多种形式如上墙资料、展架、小册子及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等进行有关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必要时进行一对一宣传,对儿童接种前告知所接种疫苗的品种、免疫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预检及接种证的查验等。接种中创建温馨、整洁、舒适的环境,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执行三查(接种证、健康问诊、疫苗状况)七对(儿童姓名、年龄性别、接种程序,接种剂量、疫苗效期、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做好消毒工作,疫苗的冷链管理。接种后告知家长应观察30 分钟后再离开,如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预约下次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告知家长接种疫苗后的护理要点(多饮水、多休息、接种部位保持清洁等)、可能出现疫苗反应的应对措施[2,3]。每月通过《全国儿童免疫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MV初免应种未种的儿童家长发放手机短信通知。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儿童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措施:第一,1月龄儿童来接种门诊建证时为家长发放 “家长学堂”听课证,“家长学堂”每月开设一次,如听课人员多增加开设次数,一般安排在周日上午的9时至11时,重点向儿童家长讲解预防接种方面的政策、疫苗的知识、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及接种副反应的应对措施等;第二,在儿童每次接种后都给家长发放下次接种的预约通知单,并同时发放下次接种疫苗的接种告知单,要求家长回家后仔细进行阅读并签字,在下次接种时上交备案;第三,在接种时采取预防接种智能叫号系统,并增加留观30分钟后刷卡离开的模块,确保所有接种儿童能留观到30分钟;第四,对所有[8月龄+7天]MV初免应种未种儿童家长按时进行电话联系,了解MV未接种原因,讲解麻疹疫苗接种重要性,温馨提醒家长及时来接种门诊接种。

1.3 判断标准 MV初免在8月龄开始,≤9月龄完成,判断为及时接种。

1.4 统计学分析 从《全国儿童免疫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分别导出我院儿童预防接种门诊2010年1月及2012年1月出生儿童的MV接种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 结果

2.1 多举措护理干预前后MV初免及时接种情况为观察组接种及时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1.79% 见表1

表1多举措护理干预前后MV初免及时接种情况

2.2 观察组[8月龄+7天]儿童MV未种情况及护理干预后的接种情况

[8月龄+7天]儿童MV应种未种共有239人,通过电话联系了解:正在生病79人,忘记40人,刚接种疫苗未到预约时间34人,联系不到30人,回老家23人,暂住外地15人,没空9人,已在外地接种7人,禁忌症2人。

通过一对一护理干预, 重点讲解麻疹疫苗接种重要性以及早接种早保护的简单道理,温馨提醒家长及时来接种门诊接种。[8月龄+7天]儿童MV应种未种的239人中有151人(包括在外地接种的7人)在≤9月龄完成MV的接种。

3 讨论

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难以控制初免前人群的发病,但MV初免及时接种,可以有效保护8—11月龄儿童免受麻疹侵袭[4],因此,提高MV初免及时接种率,是消除麻疹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本研究观察组MV初免及时率81.97%,低于耿晓冬但高于胡昱等的同类研究[5,6]。

从对[8月龄+7天]儿童MV未种原因分析,家长对MV接种态度还是积极的,以生病及未到预约时间(7月龄以后接种疫苗需间隔4周)为主113人占47.28%,不积极或消极(忘记、没空)49人占20.50%,但有30人占12.55%的儿童联系不到,以流动儿童为主,主要原因为停机。通过对[8月龄+7天]MV应种未种儿童的电话通知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239人中有151人能在9月龄内完成接种,合计接种及时率为81.97%。

我院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是本市中心城区唯一的接种门诊,管辖人口29.3万余人,年建证儿童5000人—6000人,年接种10余万针次,现有专职人员14人,其中护士11人,实行一周七天接种日,每次接种后均有下次的预约并有详细的预约告知单,因此接种门诊日开放对MV初免及时接种不构成影响[7],应种未种或不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接种儿童本身及接种人员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预防接种质量的关键[8]。我院自2011年开展多举措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预防接种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通过采取“家长学堂”、 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等多种健康教育模式可以让家长对接种疫苗有了正确认知,还可以调动家长的积极主动性,既保障了儿童的权利,也有效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每天按时对[8月龄+7天]MV应种未种儿童进行电话联系的方式温馨提醒,通过与家长的信息互通,了解未种原因,及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说明接种MV对儿童免受麻疹侵袭的重要性,并尽早安排补种,由于干预及时和信息互通,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弥补了原来我们采取的每月一次集中对MV应种未种儿童家长发送手机短信通知,由于时效性不强且与家长没有信息互通,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综上所述,在实施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儿童麻疹疫苗初免接种及时率,同时也因健康教育扎实,各项护理措施到位,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军,张璟,宋烨,等.济宁市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疾病控制,2010,14(3):247.

[2] 孙叶芸,刘美兰,昌文玲.麻疹疫苗接种全程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118.

[3] 何艳.儿童预防接种的系统性护理干预体会[J].医学信息,2012,25(7):193.

[4] 黄秀敏,刘丽琳,陈佩,等.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疾病监测,2011,26(10):817.

[5] 耿晓冬.舟山市定海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五种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2):169—172.

[6] 胡昱,戚小华,陈雅萍,等.儿童麻疹疫苗初免及时率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8):7—10.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3

幼儿急疹

流行指数: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烧疹子,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以1周岁以内宝宝患病多。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以突然高热起病,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上升到39℃~40℃或更高,初期发热时宝宝精神反应较好,持续高热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稍后皮肤迅速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医生根据热退疹出很容易就判断出幼儿急疹。皮疹大多为分散性,全身各处均可见到,但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较少。出疹后1~2天便迅速消退,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幼儿急疹病后可获较巩固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很少见。

护理要点

1 宝宝出疹后病情就开始逐渐好转,所以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 在发病期间。宝宝应注意休息,卧床至皮疹消退。

3 由于高热时有大量的水分散失,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和营养物质。患病期间的饮食,应以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4 当宝宝高

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呕吐脱水等表现时,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害。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患病的婴幼儿是最佳的预防措施。

如果发高热,要及时就医,及早请医生诊断。

麻疹

流行指数: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起有发热症状。体温一般持续在39℃以上,伴有咳嗽、流泪、流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此期约3~4天,称为麻疹前驱期,一般在发热第3~5天,患儿开始出疹,出疹的顺序是耳后、发际、颈部、前额,然后迅速地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到手掌、脚底。

出疹期体温可达40℃,同时全身症状加重。咳嗽加剧,两眼红肿。皮疹出齐后,体温逐渐恢复,病情好转,如无并发症,体温会在发热后3~5日逐渐降至正常,皮疹也依出疹顺序而消退,出现脱屑,并留下棕色的色素沉着,逐渐淡化至最后完全消失。

麻疹有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如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并伴有出疹外其他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

1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并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 及时进行免疫预防接种,如有漏种,要在1个月内咨询保健医师。

3 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宝宝抵抗力的提高也大有好处。

护理要点

1 宝宝出了麻疹,应安静卧床休息。

2 室内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注意勿使宝宝着凉。

3 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给予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饮食,在恢复期少吃油腻的食品。

4 在发疹期间,注意皮肤、黏膜的清洁,汗湿后及时洗澡,换干净内衣。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规定麻疹初免年龄为8月龄,18~24月龄复种一次。

避免接触麻疹患者。但若患过麻疹可获得终生免疫。

风疹

流行指数: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5岁宝宝,除1岁以内婴儿不容易感染外(从母体内获得的抗体保护),其余年龄越小,发病比例越高。

风疹多见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是皮肤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风疹的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良好。

护理要点

1 让宝宝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2 宝宝居室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空气要新鲜湿润,温度适宜,每天中午开窗20~30分钟,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宝宝。

3 剪短宝宝指甲,避免抓破皮肤。

预防措施

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宝宝接种的麻风腮三联疫苗,对风疹有良好预防效果。

风疹病人在出疹前一周和出疹后一周内部带有传染性。因此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接触。

3 准妈妈在孕早期尤其要注意预防,因为感染风疹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天缺陷。最好的方法是孕前3个月接种风疹疫苗。

手足口病

流行指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数由EV71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症、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功能障碍等。

护理要点

1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宝宝隔离,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疱疹结痂。

2 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3 宝宝因发热、口腔疱疹导致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成等刺激性食物。

4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柔软。剪短宝宝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

5 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可采用多喝温水,温水浴等方法物理降温。

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肥皂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事物。

家长接触宝宝前或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垃圾污物。

宝宝的奶瓶、奶嘴、餐具使用前后应及时清洗干净,以防细菌感染。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水痘

流行指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

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从发病前一天到全部皮疹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水痘有1~2周潜伏期,出疹前24小时宝宝表现低烧、食欲不振、轻咳等“感冒”症状,随后皮肤“长痘”,其特点是:皮疹多见于头部和躯干,头发间也可找到,四肢较少,瘙痒。皮疹最初为红色椭圆形小斑丘疹,约8~8小时内变成表浅的水疱疹,疱壁薄,很易破裂,水痘直径2~3毫米,绕以红晕,24小时内疱疹以清亮转为云雾状,3~4天后疱疹开始结痂,然后痂干而逐渐脱落,不留疤痕。整个病程约为2~3周。在一个水痘患儿身上可见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等各期皮疹同时存在,家长是很容易识别的。

水痘不会留有后遗症。患过一次水痘可终身免疫。

护理要点

1 宝宝患了水痘应在家隔离至全身皮疹结痂为止。

2 让宝宝休息少动,吃些绿豆汤、稀饭、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睡眠时间。

3 宝宝要剪短指甲,以免搔痒时抓伤皮肤留下疤痕。要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4 发烧时禁服阿司匹林等退烧药,病程中绝对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这是因为激素会引起全身播散性水疱或出血性皮疹,高烧持续不退,易并发肺炎甚至脑炎,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麻疹;临床特征;并发症;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传染性极强,易造成流行,且多发于儿童。自1963年起麻疹疫苗逐渐在世界各国推广应用,使麻疹流行情况大为改观,发病率直线下降。近年来麻疹患者有增多趋势,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也在发生变化。我科自2007年4月至8月共收治74例麻疹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麻疹患者。其中男35例,女39例,年龄83 d~3岁,有麻疹疫苗接种史1例(占1.35%),接种史不祥20例(占27.02%),无接种史53例(占71.62%)。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7℃之间,发热高峰期均在出现皮疹的第2~3天,热程5~11 d;均有较典型的皮疹、出诊顺序、口腔黏膜斑以及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实验室检查麻疹IgM抗体均为阳性。

1.3 并发症 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心肌损害、腹泻、肝功能受损。

2 护理

2.1 做好消毒隔离 因麻疹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上感、急性咽喉炎、发热性疾病等。忽视了早期隔离,一旦确诊应立即转入传染区隔离。病室应保持清洁,通风,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2次/d,医护人员必须注意戴口罩,穿隔离衣,洗手等防护措施。密切接触者应作好接触后的检疫,并同时做好人工自动免疫。

2.2 高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每4 h测体温1次。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用酒精、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体温<39℃时,不宜用退热药,仅嘱患者多饮水,以防体温骤然下降影响出疹,出现其他并发症;体温>40℃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应用剂计量退热剂。烦躁不安者可酌情给予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

2.3 皮肤、眼及口腔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多时 及时更换衣裤,禁用肥皂及刺激性药物涂擦皮肤,修剪指甲,局部忌搔抓以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眼部卫生,避免强光刺激,分泌物多时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水洗眼,角膜干燥时可予金霉素眼膏涂抹,结膜炎者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漱口3~4次,若有口腔溃疡者给予西瓜霜喷涂。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并发肺炎的护理表现为出疹后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加快,X线胸片证实。因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剧烈持续咳嗽者给予适当镇咳药。加强巡视,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及时予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

2.4.2 并发心肌损害的护理 嘱患者安静卧床,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测,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防止心力衰竭。

2.4.3 并发腹泻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大便颜色、性状和量,严格记录出入量,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观察有无口渴、烦躁等症状,防止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注意肛周皮肤、黏膜的护理,便后用温水清洗,严重时涂石蜡油保护。

2.4.4 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监测肝功能情况,观察有无厌油腻,恶心、呕吐;皮肤、巩膜有无黄疸;注意复查功能,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

2.5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成人患麻疹后容易出现紧张、恐惧感,担心自己的容貌受损,要向患者介绍麻疹的特征及治疗和预后,告诉患者单纯的麻疹预后好,皮疹退后一周左右脱屑,无色素沉着,使患者的压力有所减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应针对传染病的特点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知识宣教,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尽快到当地部门接种,防止麻疹的大流行。

3 讨论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 风疹;防控措施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不如麻疹,症状比麻疹轻,主要表现为低热(37℃或以上)、出疹、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最高,3-5月份达高峰,夏秋季发病率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发病为主。

1 传染性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春季发病为主。风疹病人和健康带毒者具有传染性。风疹病人在出疹前一周和出疹后5天内都可传染别人。风疹病人以儿童为主,成人可能有过隐性感染,且抵抗力较强,不易患病。接种过风疹疫苗和得过风疹的人有免疫力,不会感染风疹。

2 传播方式

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方式。垂直传播,为先天性风疹的传播方式:接触传播。风疹患儿自粪便、尿中排出的病毒,可经手传播给患儿的护理者。

3 临床表现

3.1 潜伏期 14-21天。

3.2 前驱期 约1-2天,低热,头痛,全身不适、咳嗽、流涕、伴有结膜炎。

3.3 出疹期 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初见于面部,迅速向下蔓延,一日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疹。皮疹是细点状淡红色斑疹,面部,四肢皮疹较少,部分融合似麻疹。而躯干,背部皮疹密集又类似猩红斑。皮疹一般持续3天,故有人称皮疹“一日似麻疹,二日似猩红热,三日即退疹”。皮疹退后不留色素沉着。伴有全身低热,上呼吸道炎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淋巴结肿大明显。轻度鼻炎症状可持续5-6天。风疹病情比较轻,过程短,不会留下后遗症。

4 护理措施

4.1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主动关心患儿,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讲解隔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防止疾病发生流行。

4.2 一般护理 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出疹出疹后5d。病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空气进行喷洒消毒,所用物品采用消毒剂或煮沸消毒,被服经常暴晒等。患儿后要用肥皂水冲洗干净。患儿应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加重病情。

4.3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眼、鼻、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卫生。不让风直接吹或阳光照射患儿眼睛,可用淡盐水漱口衣服不要过多,勤换洗,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皮肤瘙痒可用温水擦洗,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生油涂拭。结膜炎用0.2%氯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滴眼数日。在清洗完鼻腔分泌物后,可涂石蜡油或金霉素软膏,以保护鼻黏膜。必要时可用适当的抗过敏药物,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高热出汗时,及时擦身,换干净、柔软衣服。

4.4 对症护理 风疹患儿大部均为低热,对于大多数患儿均不需要特殊的降温处理。对发热者可用温水擦拭降温,多饮水。高热不退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眼部充血者,要避免光线刺激,可用眼药水滴眼。要注意口腔卫生,常用淡盐水含漱口。咳嗽者予以止咳药。

5 消毒隔离措施

5.1 启动传染病上级报告 对明确诊断的患者有专人在规定时限内报出丙类传染病报告卡,每日向上级疾控部门上报疫情;对高热和皮疹较重者,转上级医院传染病科住院隔离治疗。

5.2 实行预检分诊 设立专门诊室,有单独通道,由一名内科副主任医师专门诊治。

5.3 加强门诊、观察室、输液室、隔离病房等管理 室内地面、楼梯扶手、门把手、工作台面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时间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消毒4次/d;治疗、护理过程中使用的体温计、止血带用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时间30分钟;听诊器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再使用;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例患者后,均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6 健康教育措施

6.1 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湿式清扫 对患者原居住宿舍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喷雾进行疫区终末消毒;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都做到预防性消毒处理。大学生可自愿应急接种风疹疫苗,接种率40%。

6.2 加强晨检 一旦有发热和出疹的症状,应立即至医院就诊,发现病情班主任应立即向校医疗保健所报告,并做好隔离措施。有病例的班级,应对其教室、寝室进行彻底地消毒。

6.3 寝室、教室要保持开窗通风,尽量到空气流通处活动。疾病流行期尽量减少寝室间窜门、聚会、聚餐等室内的聚集性活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 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6.4 注意均衡饮食、经常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6.6 隔离检疫 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妇女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病人。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6

为进一步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防控麻疹疫情重要性的认识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春天为高发季节,该病传染性强,对人体危害大。今年以来,在全省部分地区已有病例发生。我县自1月1日以来,也已发现疫情。

疫情发生后,县政府及卫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各项控制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8月龄至6岁儿童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目前已为全县45000余人次接种了麻疹疫苗。二是加强了对传染源的管理,加大了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督导力度,严格病人隔离治疗和消毒工作。三是开展了麻疹接触者(医护和陪同人员)的疫苗注射,避免交叉感染。但从目前来看,由于部分家长对麻疹的危害程度认识不够,仍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截止*月*日,全县仍有2400余名儿童未接种,约占应种儿童的7%,这将成为我县麻疹发病的主要隐患,一旦发病将危及周围人群,必须引起全县上下的高度重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县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麻疹防控工作,坚决遏制麻疹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强化措施,扎实做好麻疹防控工作

(一)各乡镇(街道)要成立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认真做好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要搞好宣传动员。乡镇(街道)和卫生防疫部门要印制宣传材料,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觉防治意识。

(三)要加强对学校、企业、宾馆、超市、商场、车站及其他人员较集中场所的分类指导,有关单位必须按照县卫生防疫部门指导意见采取相应的通风、消毒措施。

(四)各乡镇(街道)要组织辖区内预防接种门诊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排查,逐一核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史。对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清的儿童,及时组织补种,尽快在人群中建立针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屏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阻断病毒传播。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 麻疹; 预防控制策略; 免疫屏障

Analysis of Measle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in 2014/CHEN Zhuo-y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4):059-060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asles i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in 2014,to analyz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Method: Measles epidemic reports and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2014 in this area were collected and were give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Result: 446 cases of measles in 2014 with an annual incidence of 16.50/100,000 incidence trend was rising;the age of under 8 months and over 15 years accounted for 54.3%;the incidence of under immune age was higher of 28.5%;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of 2012 and 2013, incidence of measles in Shiyan street was decreased.Conclusion: Increased vaccination efforts , strengthening leak replant work well forvaccin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have positive meaning in term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easles outbreaks.

【Key words】 Measl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mmune barrier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City Bao’an District Shiyan Prevention Health Care,Shenzhen 518108,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4.021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能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1]。据深圳市麻疹统计资料显示,深圳市宝安区近三年的麻疹疫情呈上升趋势,而其中本区石岩街道办在2012-2014年的发病数分别为35、40、42例,分别占年度本区发病数的28.9%(35/121)、11.8%(40/339)、9.4%(42/446),可见2012-2014年在宝安区麻疹疫情呈上升趋势的同时,本区石岩街道办的疫情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本文通过了解分析2014年本区麻疹疫情情况,以及宝安区石岩街道办近两年所采取的麻疹防控措施,旨在探讨影响疹流行因素及其有效预防控制措施,为本区和深圳市提供麻疹预防控制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a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收集的麻疹疫情资料均来源于深圳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中国免疫监测管理系统,由深圳市统计局提供人口资料。

1.2 诊断 麻疹诊断与分类完全依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执行,由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麻疹病例抗体检测,采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试验提供的试剂。

2 结果

2.1 麻疹发病概况 2014年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报告宝安区麻疹446例,实验室确诊371例,年均发病率16.50/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

2.2 地区分布情况 麻疹的发病在本区各街道办、乡镇均有,且有明显的散发特点,不过,较集中的地区有:福永街道办、沙井街道办、西乡街道办,共计有346例发病,占发病总数的77.6%。

2.3 时间分布特点 2014年宝安地区的麻疹病例各月份均有发生,其中4~9月份较集中,发病高峰在7~9月份,共348例,此时间段发病数占全年发病的78.0%,2014年宝安地区麻疹的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见图1。

图1 2014年宝安地区的麻疹病例季节分布图

2.4 2014年本区446例患者的发病年龄及免疫史 本区麻疹发病人群发生在各年龄段,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发病331例(74.2%);成人发病65例(14.6%);发病年龄区间为6个月~35岁,麻疹的发病人数在0~4岁最为集中,有269例(60.3%),其中不足免疫月龄(

表1 2014年本区446例患者的发病年龄及免疫史

年龄 病例 例(%) 免疫史 例

0剂次 1剂次 2剂次 不详

8月龄~ 60(13.4) 28 6 0 26

1岁 31(7.0) 17 0 1 13

2岁 21(4.7) 11 7 2 1

3岁 18(4.0) 5 7 0 6

4岁 12(2.7) 5 4 0 3

5~14岁 62(13.9) 10 10 0 42

≥15岁 115(25.8) 54 2 0 59

合计 446(100.0) 257 36 3 150

2.5 常住和流动人口发病情况分布 在2014年确诊的麻疹病例中,其中在本地居住时间≥3个月的有342例,占总病例数的76.7%,流动人口发病占总数的23.3%,提示病例以本地感染为主,其中石岩街道办的发病数占本区总发病数比例最低为5.4%,详细病例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深圳市宝安区2014年446例麻疹流行地区及流动人口分布

地区 常住人口(例) 流动人口(例) 合计 例(%)

福永街道办 109 36 145(32.5)

西乡街道办 69 17 86(19.3)

新安街道办 42 9 51(11.4)

松岗街道办 20 5 25(5.6)

石岩街道办 21 3 24(5.4)

沙井街道办 81 34 115(25.8)

合计 342 104 446(10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深圳市宝安区麻疹发病有如下特点:(1)发病趋势与全国、全市水平基本一致,均呈上升趋势。(2)发病以散发为主,局部有爆发。福永街道办、沙井街道办占总发病数的42.6%。(3)8月龄以下和15周岁以上人群占54.3%。(4)与2012-2013年同期比较,石岩街道办麻疹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以往大量调查显示,育龄期妇女的麻疹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容易造成母传麻疹的抗体水平较低,这可能与

近年来宝安区对儿童的麻疹预防接种做了积极实践,但儿童接种率仍然较低,尤其对本区流动人口中的成人麻疹接种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本地区人群的免疫屏障[5]。因此,医院成为麻疹感染的重要场所,同时,宝安区医疗资源较集中,这与医院暴露可能存在一定联系[6]。通常患者患病后均选择较大的综合性医院就诊,即使医院执行了相关预检分诊措施,但麻疹在发病潜伏期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所以候诊所、输液室均是麻疹传播的高发地[7]。因此,要加强宝安区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强本区私立学校及托幼机构的查验证工作,并努力提高成人麻疹的接种率。同时,在麻疹流行期间,医院要加强感染控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同时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加强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8]。

本研究结果提示,与本区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的特点不同,石岩街道办与2012、2013年同期比较,其麻疹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014年发病率仅占本区总发病数的5.4%。分析调查资料发现,自2012年石岩街道办麻疹发病率高达28.9%以来,本区从2013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麻疹防控措施,从实践结果来看,该系列措施是积极有效的。现总结如下:(1)寻求与房屋租赁所合作,积极开展查漏补种工作。(2)制定了院内感染控制和强化措施,有情况及时上报卫生计生局。(3)在接种点疫点处理时,开展大规模的成人接种。(4)积极贯彻区卫生计生局计划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补贴政策,鼓励民众积极配合接种。(5)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和预防麻疹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刘爱国,杨会利.现阶段消除麻疹关键防控技术策略分析与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11):880.

[2]蔡晓虹.上海市闸北区1999-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4):296-298.

[3]赵凤敏,徐奋奋.江北区2005-2010年麻疹的流行特征[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6):44-45.

[4]朱洪鸣.武进区2001-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68-4270.

[5]陈定仪.长沙县2007-2010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及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42-1443.

[6]张俊杰,杨恒丹,崔振铎,等.平顶山市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3(1):43-46.

[7]支莉,默光辉,支侠,等.新乐市2010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5):502-503.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 儿童;麻疹;临床报告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的深入开展,其发病率、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近年来麻疹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可引起严重合并症,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现对我院2006年1月至008年6月收治的47例儿童麻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住院治疗的麻疹患儿47例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麻疹临床诊断标准,血清送云南省CDC检查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42例(其余5例阴性者均有典型麻疹临床表现及接触史而确诊)。其中男28例,女19例。≤8月8例(17.0%),均未接种麻疹疫苗,其中母婴同患2例,家中其他成员患病后发病1例。8个月~7岁15例(31.9%),其中未接种疫苗5例,接种史不祥4例。其余均规律接种,>7岁共24例(51.0%), 其中未接种疫苗2例,接种史不祥6例, 7岁未加强接种10例。其余均规律接种。

1.2 临床表现 47例患儿均有发热及疹退后脱屑及色素沉着,发热至出诊时间≤2 d 4例,3~5 d 40例,≥6 d 者3例,有呼吸道卡他症状者38例,腹泻29例,出现柯氏斑42例,结膜充血37例。≤8个月8例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00%,其中并支气管炎1例,合并肺炎7例,并发肺炎者中有4例同时合并喉炎,1例同时合并心肌炎。 8个月~7岁15例中有8例出现并发症(未接种者5例,接种史不祥者2例,规律接种者1例),发生率53%,其中喉炎3例,支气管炎4例,肺炎1例。>7岁共24例,并发肺炎1例(未接种),支气管炎1例(接种史不祥),并发症发生率8.3%。

1.3 治疗及转归 入院后均予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并喉炎者予雾化,并支气管炎、肺炎者加强抗感染治疗,并心肌炎者予营养心肌治疗。对年龄小,免疫力低,病情较重者,在上述治疗的同时予丙种球蛋白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经予上述治疗后≤8月患儿除2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治愈,住院时间7~14 d,平均11.3 d。8个月~7岁患儿除1例自动出院外均治愈,住院时间4~14 d,平均6.6 d。>7岁患儿除2例自

动出院外均治愈,住院时间3~8 d,平均5.2 d。

2 结果

由本组患儿情况分析可见:患儿年龄小、未予接种麻疹疫苗者,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住院时间较长,因此麻疹预后与年龄、体质、是否接种麻疹疫苗相关。

3 结论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道传染病,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计划消灭的传染病,但在我国麻疹仍为儿童常见病,麻疹的防治任务仍极为艰巨。据不同年龄小儿发病特点的不同,可制定不同的预防措施。

3.1 对于≤8个月的小儿 以往认为8个月内的小婴可获得母体抗体,很少患麻疹,但近年该组患儿发病率升高,有报道达儿童发病的26.5%~37.6%,本组患儿8个月内小儿发病占17%,且病情较重,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因此小婴儿麻疹越来越受到重视。究其原因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我国于1965年推广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现育龄妇女多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大多未感染过麻疹,而是接受麻疹疫苗接种,如果没有加强复种,母亲体内的麻疹抗体水平已很低,传给婴儿的就更少,不足以保护婴儿免受麻疹病毒感染,更难维持到8个月后;②随着我国流动人口增加,使麻疹发病率有所增加,甚至在局部呈爆发流行,使小婴儿接触麻疹病毒机会增加。为加强对小于8个月小婴儿的保护,可考虑①对育龄妇女的婚前检查加测麻疹抗体,对其中阴性或低滴度者予麻疹疫苗加强注射,以提高母亲抗体水平;②因小婴儿麻疹抗体滴度随年龄增加渐下降,发病渐增加,尤其6~8个月者,可予麻疹疫苗接种时间提前,尤其小儿母亲未患过麻疹者;③在麻疹高发季节减少到公共场所,严禁与麻疹患者接触。接触的患儿可予丙种球蛋白肌注提高婴儿被动免疫水平。

3.2 对于8个月~7岁的小儿 我国自1986年全国实行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得到较好控制,但因有以下因素存在,使该组患者发病未得到控制,且有所上升:①流动人口增加,疫苗漏种情况增多;②有的父母对麻疹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受到麻疹是小儿必须发生的疾病,幼时不发病至成年发病病情更重等传言的影响,不重视麻疹疫苗的接种。3)我国生产的疫苗免疫成功率一般在95%左右,是麻疹不能消除原因之一;③3~5岁内小儿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功能不完善,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50%左右。因此该组小儿预防的重点为①需加强对麻疹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等常识的宣教,使全民重视麻疹的预防,主动进行麻疹疫苗接种;②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及时查出漏种人员,予补种疫苗;③寻找新一代疫苗,使接种后抗体滴度及阳性率高而持久;④在没有新疫苗诞生之前,防疫部门需注意加强麻疹疫苗的管理,注意注射方法,尽量提高麻疹接种阳性率。

3.3 对于>7岁小儿 近年发病率增加,本组患儿达51.0%,出现所谓“两端飘移”现象,究其原因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流动人口增加,疫苗漏种增多;②多数家长对3岁内的计划免疫因有预约多能按时接种,3岁后接种疫苗减少,家长易忘记,使小儿加强接种未能按时进行,使其抗体低度下降,不能保护该组儿童免受麻疹病毒的感染。因此对该年龄段小儿除需注意做到8个月~7岁小儿的预防措施外,尤其注意小儿麻疹疫苗加强接种的年龄及必要性宣教,并由防疫部门于小儿7岁入学时检查接种情况,如有遗漏,及时补种,提高疫苗加强接种率。

总之,在小儿麻疹预防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的特征,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使麻疹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消灭麻疹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28-732.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9

今年4月份以来,我市麻疹发病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截至4月30日,今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36例,较2012年同期(20例)上升80%,发病数居地区首位,全省县级排名第5位。病例主要集中在江东、北苑、廿三里、稠江和稠城五个街道,占总发病数的80.56%;发病人群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即8月龄以下儿童和18岁以上成人占了病例总数的86.11%。分析其高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麻疹病例早期诊断困难;二是医院预检分诊、隔离治疗不到位;三是成人尤其是流动人口的麻疹免疫水平可能较低;四是适龄儿童麻疹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较低。为切实做好我市麻疹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麻疹疫情的发生,现就加强麻疹防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麻疹防控工作的领导

2012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明确了消除麻疹指标的新要求,即在监测系统高质量运转前提下,特定区域内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12月和同步控制风疹。消除麻疹工作是近年来我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重心之一。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麻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把麻疹防控工作当做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将免疫规划工作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落实政策、经费和人力,确保我市麻疹防控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抓好常规免疫,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

我市1-4月份有5例麻疹疫苗免疫对象因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而发病(其中3例因病缓种),说明我市部分接种单位对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儿童的再通知工作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是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的最基本保障措施,各预防接种单位在开展预防接种服务时,要遵循“麻疹类疫苗优先接种,一类疫苗优先接种”的服务原则,切实提高我市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要求以镇街为单位达到90%以上),同时加强对未能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儿童的管理,注明未种原因并及时安排补种,避免因漏种、迟种而导致麻疹疫情的发生。

三、加强摸底排查,最大程度消除免疫空白儿童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要充分发挥责任医生、乡村医生等基层公共卫生联络人员的作用,每月开展流动儿童的入户摸排及查漏补种通知工作,进一步提高适龄流动儿童建证建卡率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同时,为提高摸底排查工作的实效性,各单位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合理的摸底排查工作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及责任要求,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并每季一次对重点村或社区的流动儿童接种率情况进行自评及书面通报,以此及时弥补常规免疫工作中的漏洞,最大程度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四、规范开设发热门诊,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我市36例确诊病例中有24例在发病前7-21天曾到医院就诊过,占66.67%,提示院内感染是导致麻疹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院感控制工作刻不容缓。各医疗单位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排查可疑麻疹病人,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发放一次性口罩,并分流至发热门诊进行诊治,首诊医生要注意询问病人有关流行病学史,了解疫苗接种史,对疑似麻疹病例进行有关的检查和落实标本采样工作(包括血清标本、咽拭子和口腔液的采集),并负责麻疹疑似疫情的报告。各医疗单位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要求,对需输液的麻疹疑似病例,安排在独立的、通风良好的区域输液(疑似麻疹病例必须单人单间),同时加强对病房、输液室等场所的定期通风换气和消毒,切断麻疹在医院内的传播。

五、加强疫情处置,做好传染源管理及密接人群的应急接种工作

市疾控中心要严格按照《省麻疹疫点处理技术指引》的要求,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各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配合市疾控中心完成疑似病例的查找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外,主要负责麻疹病例及疑似病例的居家隔离治疗、密接人员的医学观察和应急接种等工作。在此特别强调,各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以最快的速度对接触或可能接触麻疹病例的人群实施应急接种,及时形成免疫屏障,保护易感人群,要求24小时内完成应急接种;同时对病例所在的村或社区开展适龄儿童建证建卡率及麻疹疫苗接种率的调查,切实做好查漏补种工作。

麻疹的护理措施篇10

病历资料

患者,男,42岁,干部。因发热咳嗽3天、皮疹2天,于2009年4月25日入我院治疗。查体:神志清,一般状态欠佳、呈急性病容,眼结膜充血,眼睑浮肿,科普利克斑、面颈四肢/及躯干密集充血性、大小不等皮疹、疹间皮肤正常。双手掌及双足底无皮疹。实验室检查: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白细胞1.7×1012/L,淋巴细胞增高,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较乱。入院时测T 39.9℃,P 102次/分,R 20次/分,BP 110/70mmhg,给予呼吸道隔离,抗病毒,抗炎及对症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护士保持操作轻,关门轻,说话轻,病室内安静通风。因患者确诊为麻疹,在询问病史时得知,患者在入院前曾在社区门诊应用地塞米松肌注,安痛定肌注降温,抑制了出疹,病情恐有加重趋势。于2009年4月25日16:00转入抢救室,夜间10时患者突然抽搐,惊厥,高热T 40.5℃,双手掌,双足底出现密集充血性皮疹。遵医嘱立即给予镇静剂,脱水剂,吸氧,水合氯醛灌肠,给予呼吸兴奋剂,应用抗菌药,纠正电解质紊乱,抗休克治疗。成立抢救小组紧急抢救,经过11小时艰苦急救,于2009年4月25日上午9:00患者神志转清,体温降至正常,转危为安。3天后患者皮疹已部分消褪,第7天患者周身皮疹全部消退,部分皮肤有浅褐色斑,有糠麸样脱皮,实验室查麻疹抗体阴性,并康复出院。

护 理

⑴急救护理:有3人分3路抢救。1人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分别给予呼吸兴奋剂,镇静剂,脱水剂静点,1人给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备好吸痰器,雾化吸入器,1人给予导尿,水合氯醛灌肠。3人配合医生快速,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抢救措施,6小时内补记特护单。

⑵惊厥及抽搐护理: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母指按压人中穴,遵医嘱应用止痉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密切观察有无呼吸衰竭,血尿。高热引起的惊厥,应用物理或药物降温。防止躁动时坠床,病室避免强光刺激,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衣被清洁,平整,干燥,无潮湿及排泄物的刺激。防止皮肤感染及预防褥疮发生。按麻疹常规进行护理。

⑶高热:采用酒精擦浴,小剂量药物降温,亚冬眠疗法,使体温控制在38℃左右,防止过量退热引起虚脱,甚至导致休克。

⑷呼吸衰竭: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流量为3L/分,其次应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交替加管。必要时吸痰,雾化吸入。

⑸基础护理: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天做口腔护理2次;③眼部护理: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擦拭后,用湿纱布覆盖;④口唇涂石蜡油保护;⑤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⑥保持吸氧,导尿通畅,保持输液通畅;⑦观察呕吐物,分泌物,大小便颜色,性质及量;⑧做好各种抢救记录;⑨饮食护理:惊厥发作时禁食,病情平稳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⑹心理护理:本病例为成年男性,患病前了解一些麻疹知识,俗话说,大麻疹不好治。因麻疹脑炎导致部分患者智力减退,强直性瘫痪,颠涎等后遗症。同时患者神志转清初期,反应略迟钝,表情欣快,偶有多语。医护人员在工作时应该表现出耐心、细心、热心、真心、倾心。并及时和患者沟通,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多使用鼓励及肯定的语气,例如:“你真棒”等语气。关心患者的思想状态,心理需要。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感到亲切,真诚,看到康复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进行康复训练,早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