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卫管理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9 08:29:50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1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

为了加强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领导,卫生局及各医疗单位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督导检查、考核评价和信息通报等工作,以保证管理年活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动员大会后,各单位及时传达上级相关精神,组织系统学习,为活动开展奠定组织和理论基础。县卫生局制定了《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医院也制定了本院管理年实施方案,召开了“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动员布置大会,让医院全体干部、职工人人知晓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强调该项活动的重要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利用卫生局《蒙山卫生简报》、《蒙山信息》对“医院管理年”进行宣传报道,医院也利用宣传栏宣传,以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医院管理年”的宣传。医院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讨论内容,为“医院管理年”营造气氛,使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人心。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一是医院领导班子和“医院管理年”领导小组成员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现,科室负责人为科室“医院管理年”活动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切实加强以“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的领导。

二是将实施方案中的措施、指标进行细化,逐条分解到各科室相关人员,使管理年活动深入到每个科室、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深入到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依法执业,规范行医,强化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医院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无擅自扩大诊疗科目、无聘用无证人员、无违规医疗广告、无对外出租或承包科室等现象。所有聘用人员均经卫生局审批,无非卫生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现象。做到有证执业,杜绝非法行医,确保医疗安全。

四、狠抓医德医风,树立良好形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各医疗单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等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教育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坚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八项行业纪律》,严禁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回扣、开单提成等违规行为。同时,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号码,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及时改进。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收集患者对医院工作意见,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到位。实行院务公开,医院将医生简介、专家专科介绍、药品价格、大型设备检查均在医院醒目位置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病房设立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处,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落实便民措施,设立导医咨询,提供人性化服务等,配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服务水平,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树立了医院形象,创造了良好就医环境。

五、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网络健全。医院有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各科室有医疗质控小组,每季度末均进行综合质量检查,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建立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保证和巩固基础医护质量。医务科注重医疗环节质量管理,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加大病历和处方的检查力度,病历、处方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定期检查临床、医技科室、各门诊部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实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医院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管理年活动,全方位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改善了服务态度,也规范了医疗行为,降低了医疗费用。不但提高医疗质量,而且确保了医疗安全。

六、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规范经济活动

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规范经济活动,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财务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建立了规范的经济活动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重大项目集体讨论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分清级次,责任到人。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严格实行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

七、存在问题

在这次自查中,我们发现了工作中一些薄弱环节,如:⑴有的医疗、护理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⑵抗菌药物管理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⑶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未开展消毒环境卫生监测。

八、今后打算

1.在今后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经验,力求将经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以建立长效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把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工作长久地延续下去,努力实现医院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极为重要的管理体制。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医院的经济运行体制也具备企业管理的共性,为此需要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纳入公立医院管理体系中,实现公立医院管理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

一、乡镇卫生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并将其落实在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指标之中,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乡镇卫生院出现不规范的经济行为。此外,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还能优化乡镇卫生院的收支结构,量化乡镇卫生院的工作指标,同时与医院内成本控制管理控制结合,能够提升乡镇卫生院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

二、乡镇卫生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乡镇卫生院要想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应用,需要卫生院内部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但现阶段乡镇卫生院多数管理人者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的关联性相对较低。在此情况下不仅增加了乡镇卫生院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同时也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乡镇卫生院的落实应用成效。

(二)应用的预算编制流程不合理部分乡镇卫生院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大多是参考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对于乡镇卫生院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外界因素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影响并未完全考虑,因此预算编制的结果与乡镇卫生院的实际运行情况存在出入。此外,预算编制程序设置并不合理,参与预算编制工作的大多是财务部门,乡镇卫生院内其他科室并未参与预算编制工作,而财务工作人员对于乡镇卫生院工作计划了解程度不深,最终导致乡镇卫生院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受到阻碍。

(三)开展的预算编制内容不完善乡镇卫生院内覆盖的预算编制内相对狭窄,多数开展预算编制内容时针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来往,对于乡镇卫生院内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现金流量等相关内容的管理编制并不多,再加上预算编制内容的片面化,导致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资源应用情况、资产消耗情况等都不能得到全面体现。此外,乡镇卫生院的预算编制内容过于粗放,并未有自下而上的预算内容,导致预算编制内容对于乡镇卫生院各个部门的管理效用不佳,缺乏对乡镇卫生院资金应用的约束性。

三、乡镇卫生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一)构建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第一,乡镇卫生院需要组建全面预算管理领导机构,该组织机构的领导人员主要由院长、财务组长以及卫生院内的科室负责人共同组成。第二,乡镇卫生院需要设置专门执行预算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预算编制工作、预算审查工作、预算协调控制工作,预算调整工作以及预算考评工作等,通过构建三级组织体系,继而起到管理协调的职能作用。第三,构建的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是由于乡镇卫生院的院长进行负责,各个责任科室的负责人主要是对院内各个科室预算实施情况进行负责,以此为基础保证乡镇卫生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的执行。

(二)完善乡镇卫生院全面预算编制流程乡镇卫生院需要根据医院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选择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在充分了解乡镇卫生院资金情况、资产情况以及医院收支情况的前提下,结合上一年度的预算数据以及乡镇卫生院的当下发展情况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乡镇卫生院可借鉴现代企业成熟的管理业务流程,规范乡镇卫生院的全面预算编制流程。第一,需制订工作计划以及工作思路,以年度思路为基础提出乡镇卫生院的预算总体框架,对其进行层层贯彻后下达相应的任务指标。第二,各个责任科室需要以下达的预算任务为基础,根据各科室实际工作发展计划制订本科室的初步预算方案,并将初步预算方案上报给乡镇卫生院的职能部门。第三,职能部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各个责任科室上报的初步预算方案进行核实审查,结合乡镇卫生院的实际工作情况,汇总组稿预算草案并上报至预算决策机构进行审议。第四,预算决策机构需要及时召开审核会议,对预算草案进行全面审议,在经过调整平衡后将调整过后的预算意见逐级反馈至各个责任科室。第五,各个责任科室需要对预算决策机构所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将完善修改后的草案上报至预算决策机构,经由预算决策结构审议通过后,形成乡镇卫生院的年度预算报告。

(三)确定乡镇卫生院全面预算编制内容1.业务预算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预算包括医疗收入预算以及医疗业务成本预算。第一,医疗收入预算。预算人员需要对门诊部与住院部治疗病人所获得的收入,对医生开出处方售给病人的药品所获得收入进行预算编制。第二,医疗业务成本预算。预算人员需要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支出进行预算。乡镇卫生院业务成本预算包括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养老保险等人员经费,同时也包括洗涤费、水电费、办公费、维修费、计提工会费等费用。根据费用类别分别编制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业务成本预算表,对不同科室的预算成本以及实际成本进行细列。2.资本预算乡镇卫生院的资本预算主要是指在预算期内计划需购置的医疗设备以及修建用房资金,在对其进行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备案,将其纳入全市卫生系统的项目建设规划中,在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需开展招投标工作,以预算管理为标准将其纳入乡镇卫生院的下一年度资本预算之中。3.财务预算乡镇卫生院的职能部门需要在各个科室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与业务预算以及资本预算等相关数据进行汇总编制,实现乡镇卫生院开展的全面预算工作能够预测医院经营情况。

四、结语

总而言之,乡镇卫生院需要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来推动医院发展,将乡镇卫生院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与全面预算管理计划相结合,通过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作用,实现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妹.新医改形势下乡镇卫生院内部会计控制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210-211.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南通市区二次供水设施概况进行调查,对2003―2007年二次供水监测所采水样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 检测项目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铅、砷;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余氯。

1.3 检验方法

采用《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GB5750-2006)。

1.4 评价标准

水质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每份水样所检指标中有1项不符合标准即判为不合格水样。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南通市区卫生部门登记_在册的二次供水单位有92家,二次供水设施112套,以低、高位水箱为主,占97.8%(90/92)。水箱共221个,其中低位水箱112个,高位水箱109个。水箱材质为钢混结构的170个,玻璃钢39个,不锈钢5个,普通钢板7个。二次供水设施分布于学校、饭店宾馆、企事业机关单位和物业管理居民小区,分别由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防病机构对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进行监测,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由房管部门负责。

2.2 监测结果

5年共检测二次供水水样480份,包括卫生监督监测采样和水箱清洗后自送检,其中检测合格水样450份,5年总合格率为93.8%,2003--2007年各年度的合格率分别为88.0%、96.2%、91.5%、86.3%、99.2%,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各年度合格率均为100.0%,各年度检测不合格指标主要为细菌学指标(表1),其中菌落总数最高达4 800 cfu/mL,检出大肠菌群。

3 讨论

2002年南通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工作的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二次供水单位水箱、水池的清洗、消毒、检测等管理工作。在创建中,责任部门对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学校等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水池、水箱周边环境差,有的水箱、水池元盖、无锁;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有的未进行上岗培训、无健康合格证等;资料、台帐建立不到位、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物业管理部门卫生意识和责任感薄弱,对二次供水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二次供水卫生知识和要求了解较少,对发生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够。

从监测结果来看,2003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初期,二次供水监测合格率仅为88.0%,2003―2005年监管力度加强,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2%、91.5%,说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对提高城市二次供水卫生质量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二次供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菌落总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限值和余氯浓度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国家《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l7051―1997)明确规定:二次供水检测指标菌落总数≤100 cfu/mL,总大肠菌群≤3 MPN/L,游离余氯≥O.05 mg/L。本次调查中个别水样菌落总数达4800 cfu/mL,超过国家标准48倍,检出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最低浓度为O.0 mg/L。自来水经过市政管道长途送水,再加上高楼水箱较长时间储水,余氯不断挥发,余氯浓度不足,则无法达到抑菌效果,易致水性传染病的发生,这就需要二次供水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加氯措施,保持余氯浓度。《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中二次供水游离余氯的卫生标准限值为≥0.05 mg/L,但没有制订上限值。在本次统计的检测结果中,部分水样游离余氯浓度>0.3 mg/L,最高达0.5 mg/L。游离余氯具有抑菌作用,但加氯浓度过高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

为从源头上保证二次供水设施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特提出如下对策。

3.1 建立卫生许可制度,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

由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建筑的设计、监督、竣工验收,包括设计是否合理,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水质经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发放卫生许可证,对达不到卫生要求的二次供水设施要求其整改,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

3.2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卫生监督监测队伍力量,监督监测覆盖率和频次应达到规定要求。卫生部门应制定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计划,对二次供水的卫生设施及清洗消毒队伍进行管理。清洗消毒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规范清洗公司的清洗工作及后期加氯等卫生服务,对符合管理要求的清洗公司发放合格证。对二次供水责任单位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防病机构应对二次供水水质做好周期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抽样监测。

3.3 加强责任单位卫生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水平

根据《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二次供水管理部门应每年对二次供水水箱(池)至少进行1次全面的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二次供水水质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这是保证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的最基本措施。卫生部门要对二次供水单位及清洗消毒单位进行相关卫生法规、卫生知识的强化培训,明确二次供水产权单位应做好二次供水设施日常的管理,建立设施的维护、清洗、消毒和记录等制度,清洗后的水质应送卫生部门检测。

3.4 加大卫生宣传力度,提高饮用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次供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每个饮用者的健康,通过卫生知识的宣传,切实加强二次供水用水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全民都来关心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共同监督二次供水单位的规范化管理。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4

关于学校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必要途径。因此,我校全体师生的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我县创建文明县城尽职尽责。根据上级精神,结合二中实际,一是成立了以校长鲁礼坤为组长的城市创建爱卫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和专干均由胡中双、赵玉贵同志担任;成立了4个专门工作小组,即:门前五包、环境卫生、食堂管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我校严格履行校长问责,分管副校级领导负专责,学生处负具体责的责任追究制。二是通过行政会、教师会、主题班会以创建为主题开展学习讨论,使创卫精神深入人心。利用广播站、电视台、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增强宣传氛围。

  二、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为落实城市创建指挥部的要求,先后制定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饮食从业人员卫生制度,食品储存卫生制度等十多个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了寝室、教室、室外清洁区卫生制度、保洁制度及十多个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同时我们建立了健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责任制,分管领导和专干定有工作职责,落实了各专门小组组长的职责范围,建有专门的健康教育室。该室布置精细,制度健全,资料祥实。

  三、健康教育工作

  健教工作严格按上级要求,定岗定编,开课设节。做到有教材、有教师、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学生健康知识问卷考试及格率达90%以上。组织师生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定期制作高标准的健教宣传专栏,到目前为止已更换4期。加强公共卫生道德教育,办公室、会议室及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志,全方位开展卫生知识教育,整体提高全校师生及校内居民健康教育水平,定期放映卫生科普电影与vcd及卫生知识竞赛和测试,健康知识测试知晓率达90%以上。

  四、除“四害”与防病

  除四害工作是学校日常重要工作之一,为做好这一工作,成立专门除“四害”工作小组,制定除“四害”工作计划与措施。认真抓好春、秋两次统一除“四害”和长年除“四害”工作,严格按上级要求,校园内灭鼠做到“四无”,无鼠类、无鼠迹、无鼠洞、无老鼠活动。灭蟑、灭蚊蝇工作认真细致,除上级规定春秋两次统一灭杀外坚持长年灭杀,全年投入300多人次除四害临时工,做到时间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药物到位,有检查、有记录、有台帐,灭蟑达到“四无”,无蟑螂、无蟑螂粪便、无脱皮、无活卵荚。教室、食堂、办公室力争做到无蚊蝇,其它场所房间蚊蝇不得超过2只。

  五、环境卫生与绿化美化

  环境卫生工作真抓实干,责任到人,坚持一日三扫制度,室内窗明几净,室外无烟蒂,无树叶,无纸屑,无裸露垃圾。寝室军营化管理,室内干净,物品摆放整齐,严禁乱丢乱扔,全天做好卫生保洁工作。教工宿舍卫生严格按照创建工作居民文明户卫生要求,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室内要求每月一次搬室内卫生,学校长年组织定期不定期检查评比。评比结果纳入量化评分,是班主任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厕所卫生保持水源畅通,做好一日三次人工冲洗,做到无臭味、无污垢,管好粪便和污水,搞好校园内及门前绿化、花化、美化工作,合理规划,按创国家卫生县城的标准,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30%以上,力求全面规划,精心设计,严把规划关和建设关。

  六、食堂管理

  健全食堂管理机构,制定好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饮食、饮水卫生安全。严把从业人员进门关,凡“五病”人员立即清退。严把食品进门关,绿过采购、验收、入库三大程序,确保食品进出安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按“三间”分设(熟食间、粗处理间、消毒间);“三件”齐全(消毒柜、冰箱、垃圾桶)的管理模式;“三池”合理(清洗池、漂洗池、消毒池);“三制”上墙(组织、体检、卫生制度),搞好水质消毒,加强水源卫生安全防护,严把饮食饮水关。由于食堂管理到位,科学规划,连续六年被评为县级食品药品管理先进单位,多次被省、市列为食品药品管理先进交流会现场。

  七、搞好门前“五包”

  门前全天候清扫、随时保持门前地面干净、整洁、禁止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吊乱挂现象,保持门前交通秩序畅通,加强门前绿化管理及公共设施保护,严禁打牌及封建迷信活动。学校门前及周边秩序井然,无涉教事件。严格把好人员车辆进出关,填好工作台账,加强高度责任心,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关于学校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在市、区创卫办的及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我校围绕市政府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目标,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从组织管理机构、资料收集整理到校园卫生,从创卫知识的宣传、卫生知识的传授到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个人卫生到教师办公室、学生课室的环境,都有了好的变化。学校创卫工作进展顺利,有成效,现将创卫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学校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对创卫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由黎静芬校长任小组长,爱卫、创卫全面工作、组织管理工作;责任分工明确,安排如下:总务主任戴广添分管环境卫生与食堂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教导主任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导副主任爱卫、创卫宣传工作;校医分管学生疾病防治工作、健康教育课及教职工健康教育;高中低年级的级长分管学校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1、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包括每周的国旗下的讲话、学校大堂的橱窗、红领巾广播电视台、课室的墙报、年级的墙报等,宣传各种卫生常识,搞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培养学生良好卫生总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红领巾广播电视台发挥了重要宣传教育及作用和及时的反馈作用。

  2、印发健康知识和创卫宣传资料。

  3、开展创卫知识练习和比赛。为了加深全体学生对创卫知识的了解程度,学校进行了“创卫”及健康知识测试和知识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举行了“创卫”及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和征文比赛。各班认真组织同学们积极参赛,通过比赛,调动了学生学习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向前开展,同时亦丰富了红领巾广播电视台的宣传内容,让“创卫”及健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三、抓好环境卫生加强健康教育

  1、学校的清洁区域大体可分为为教学楼内及教学楼外,全学校按这两方面全部细分给15个班,每个班都负责一定区域,学校每学期都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环境卫生环境进行检查评分,本学期进行了一次检查评分,结果较好,体现了全校的师生都很重视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创造出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

  2、强化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我校健康教育课一直按照上级的标准开足、开满课时,配有专职的教师上课。利用健康教育课和积极的教学手段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了卫生与健康知识。例如:三月份的流感作了预防的专题,四、五月份的儿童手足口病、红眼病毒等,在健康课上作了预防渗透教育。除此之外,各校还积极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向师生宣传卫生保健、防病治病、饮食饮水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监督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意识较高,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把健康教育课当成健康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把上课、宣传、活动等结合在一起,让健康教育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3、加强学生饮食、饮水管理。要求各校安排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严格体检,实行持健康证上岗的制度;食品进货实行索证制度,并建立台帐,严把进货关;食品采取留样制,并由总务主任负责食堂的卫生检查和督促。食堂还配备了消毒杀菌设备,每天对厨房设施和各种餐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师生的饮食、饮水卫生。

  4、积极进行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我们严格按上级文件精神工作,师生定期体检,建立并执行学生晨检制度,并作好情况登记,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把预防龋齿,沙眼,视力不良当作了重点来抓。

关于学校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本学年,我校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以打造Xx最靓丽校园为突破口,以“创建卫生学校,打造和谐校园”为目标,全力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开创学校创卫工作新局面,学校创卫工作小结。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对创卫工作十分重视,把创卫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校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校长担任,副组长由Xx和Xx担任,成员由中层干部、班主任、健康教师组成。并成立了创卫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整个学校的创卫工作的协调和安排,使创卫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任务明确。学校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体育课教学常规要求》、《疾病防控制度》、《校园卫生公约》、《教办室卫生工作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常规要求》,使创卫工作制度化、有序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我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卫”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能了解创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广大师生对创卫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的创卫宣传栏和健康教育专栏进行创卫宣传,组织开展创卫知识和健康知识检测等各项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借助全校师生大会、班会、课堂等时机,采取“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辅导”等形式,利用专栏、墙报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宣传创卫知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卫生常识及食品卫生等,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改善办学条件,打造靓丽校园

  在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三十多万元,对校园教学楼、综合楼进行了彻底的维修,粉刷了墙面,更换铝合金窗、门帘、窗帘,并且对学校硬件设施进行了更换、补充、维修。靓化了校园围墙,制作了精美校园橱窗,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文化氛围浓厚,称的上Xx最靓丽校园。

  四、加强创卫工作的管理,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1、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设了学生心理咨询室,接受学生心理咨询,舒缓学生心理压力,排解学生郁闷情绪,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在老师方面,学校专门聘请省级心理辅导员田振勤老师为大家做“教师心理维护”专题讲座,范文《学校创卫工作小结》。我校李岩老师和李腊梅老师也分别做了“做一个健康阳光的教师”、“追求阳光心态,营造和谐团队”的心理专题讲座。既提高了全校师生的健康意识,又维护了身心健康,使师生能够充实工作,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2、我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大经费投入,添置体育器材,关注教师身体健康,提倡教师每天早到校二十分钟,用于教师锻炼身体。不仅丰富了老师们的生活,也锻炼了身体,转自充分调动了老师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计划在元旦举行阳光师训体育比赛。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生每天坚持做两操,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我校在十一月份举行了冬季长跑比赛。

  3、校园环境卫生长抓不懈。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营造洁、净、美的育人环境,学校严格落实校园卫生管理制度,定位、定岗、定标志,定期检查、消毒。学校将各区域划分成块分到班级,落实到个人负责,每天实行两扫制度,每天由校领导、值日教师、少先队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学校每周二进行一次全校大扫除,清除死角,特别是厕所,逐步做到各处地面平整、干净,无废弃物,各处室、各班都能做到洁、净、美。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教育学生养成了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而且提升了校园文化质量。

  4、加强教学卫生监督。学校定期对学生健康课以及体育课进行卫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一是学校用会议提出要求,引起教师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重视,注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控制近视的发病率;二是学校重视体育、健康课中的安全卫生教育,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正当、健康的游戏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不随地吐痰,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手,以防止病从口入或疾病传染,强化了学生健康意识。

  5、抓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预防传染玻学校健康教育课纳入课表正常运行,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备课教案。大家都能按照要求写好教学计划、课时教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孩子们生活学习、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拘泥于教材,上好每周一次的健康课。并在上课时机随机进行创卫知识和健康知识检测,让学生能够更深的了解创卫知识。

  6、扎实做好师生体检工作。学校认真组织学生每年一次的体质健康检查,教师两年一次的全面体检工作,做到准备充分,秩序井然,并建立相应的学生健康档案、教职工健康档案。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5

一、考核内容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社区卫生诊断、健康档案、日常信息收集、卫生知识普及、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疫情报告和监测、一类疫苗预防接种、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其他常见传染病防治、重点慢性病筛查、精神病患者社区管理、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儿童保健、残疾人康复管理、老年保健共18项。

二、考核方法

(一)专业部门考核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业部门考核实行千分制,由区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抽样核查等方法进行考核。结核病防治、社区诊断、重点慢性病筛查三个项目单列考核,其余15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综合考核。

(二)相关部门考核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部门考核实行百分制,由区卫生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组织考核。考核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抽样核查等方法进行。

(三)社会满意度评价考核

社会满意度评价考核实行百分制,委托第三方对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老年保健等服务项目进行入户或现场问卷调查。

(四)以上三类考核均单独进行,采取扣分制,不设附加分,各项目指标扣分不超过该项目的总分值。

(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最终得分为专业部门考核得分、相关部门考核得分和社会满意度评价得分的合计。其中各部分考核得分按照该类考核占总分值的权重比例计算;专业部门考核得分占考核总得分的40%;相关部门考核得分占考核总得分的30%;社会满意度评价得分占考核总得分的30%。

三、考核程序

(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于每年5月30日前和10月30日前,各进行1次自查自评,自查结果报区卫生局;每年6月、11月底前区卫生局对部分重点项目进行复核和项目年度考核。

(二)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领导小组组织区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随机抽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复评考核。复评总分达到85分以上的认可中心上报考核结果;不足85分的每降低1分,相应降低同等分值。

(三)区卫生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本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各中心检查的同时,每中心随机抽查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汇总后分别报市卫生局、市财政局。

(四)考核与复评结果进行社会公示。

四、资金的核拨办法:

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领导小组组织区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每半年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采取量化分级(四级),比例核拨的办法进行资金拨付。对于年度考核仍为不合格(第四级)将暂停来年的资金拨付,待复核合格后再予拨付。

五、组织领导

成立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由区卫生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组成,负责本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日常管理和质量监控,定期对项目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协调和经费核定工作。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全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适应形势,筑牢基础,健全体系,完善功能,科学应对,提升能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配置各类卫生资源。在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上下功夫,使我区卫生应急工作水平再上台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鼓励创新、长效管理。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区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通过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措施,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化卫生应急队伍,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应急的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和调运、科技支撑五个系统。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实现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危机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卫生应急“五早”目标。到2013年底,全区100%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达到《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合格标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二)具体目标

一年试点示范,二年巩固推广、三年全面提高。

1.一年试点:2011年我区作为市试点,经实地查看,确定关山街、张家湾街、青菱街为街道试点,各街道各确定一个社区为示范点的卫生应急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要求上述重点地区达到《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合格标准。

2.二年巩固推广:2012年底,全区60%街道(乡镇)、社区(村)达到建设合格标准。

3.三年全面提高:2013年,全区100%的街道(乡镇)和社区(村)达到《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合格标准,一部分单位步入全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先进单位行列。

四、具体建设内容

(一)健全组织指挥体系

建立完善统一领导、上下对口、分类管理、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内设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区疾控中心要成立独立的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医疗卫生单位要指定科室、明确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镇(街道)应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镇、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有专(兼)职的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以科学高效、规范有序为标准,建立健全卫生系统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集中指挥和属地管理、日常办事和应急响应、专业处置和群众自救互救、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有机结合、整体运作的制度体系;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落实24小时应急值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完善协调配合机制。

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做到正常、有序、高效地运作。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部门通力合作,各单位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细化任务、强化考核,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

(二)健全预案规范体系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建立预案库和案例库。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根据职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要求门类齐全、简单适用、功能完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完善预案定期修订和演练机制,确保预案功能适应形势变化。重点地区建立卫生应急管理基本规范。根据省卫生厅《省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各部门各单位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卫生应急规章制度,明确卫生应急管理机构、明确机构基本职能,明确基本工作制度,明确基本工作流程,实行卫生应急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三)健全监测预警体系

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真正做到卫生应急工作“关口前移”。建立统一、规范、完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综合利用各类监测信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实现监测信息全方位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和预警功能。加强和完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加强传染病和各种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建立健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及时有效地分析环境因素导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结果,掌握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发展趋势,规范、及时预警。组织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重大传染病传染源、重点易燃易爆场所、化学毒物场所、毒菌种分布等突发公共事件隐患的调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数据库,实现省、市、县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和基本功能。

(四)健全卫生应急队伍体系

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按要求组建完善分级分类的卫生应急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重点加强以突发急性传染病、突发中毒事件、突发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和群体性爆炸伤、烧伤、创伤等紧急医学救援为主的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制定并完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管理规范,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健全卫生应急专家库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并实现队伍的动态管理,确保一旦有事,拉得出、打得赢。

(五)强化信息报告管理机制

及时准确掌握、反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苗头信息和发展动态,为政府科学、果断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实行问责制,使信息报送工作成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必须按要求完成的“硬任务”,使信息报送的工作要求成为“硬约束”。

(六)建立风险沟通机制

各级制定卫生应急风险沟通计划。把应急法规列入卫生系统领导、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下学校、下社区、下农村、下企业等“四下”活动,掌握全区动态。通过多种媒体,有序开展健康知识、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不断提高公众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努力提高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高度重视舆情,建立媒体沟通机制。严格信息制度,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把握舆论导向,维护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最大限度避免、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

(七)强化培训、演练机制

各地围绕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制定卫生应急培训规划和实施计划,以培训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和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人员为基础,以急需的指挥决策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为重点,以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分级分类开展各种形式的卫生应急培训。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采取大比武、大练兵等方式,采取桌面推演、模拟演练、实战演练等功能演练和综合演练,不断提高各级现场卫生应急能力。加强培训、演练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培训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针对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实现培训演练与卫生应急实际需求的有机统一。

(八)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根据满足要求、平战结合的原则,各级因地制宜确定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加强与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整合各种卫生资源,探索有效的物资储备机制,做到政府与部门、单位储备相结合,集中储备和分散储备相结合,实现卫生应急储备方式多元化。完善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及时补充、更新机制,逐步增加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确保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卫生应急救援能够迅速顺利地展开。

(九)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建立与农业、民政、交通、火车站、安监等部门的卫生应急合作机制。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做好衔接配合,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信息互换、快速反应机制,共同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工作步骤

(一)试点建设阶段(2011年6月至12月)

1、动员部署(2011年6月)

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按照“五个一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确定本地区的试点单位与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2011年7~12月)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广泛动员,统一思想,启动试点。区卫生局成立专家组,参与工作督导、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上报工作情况。掌握试点工作进度,适时召开推进会,确保试点平衡推进。

3、检查验收(2012年1月)

按照省卫生厅制定的“五个一工程”建设考核验收标准,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街(乡)、社区(村)试点地区的考核验收,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区级试点地区的考核验收,对达到考评标准的进行通报嘉奖,对验收不合格的责令整改,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最终迎接省级考核验收。

4、总结推进(2012年2月)

区卫生局将在年底疾控与应急工作总结会上,对该项试点工作进行专题总结,交流经验,推介典型,安排部署巩固推广阶段工作。

(二)巩固推广阶段(2012年2月至12月)

区级选定60%街(乡)、社区(村),按照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和第一批试点的经验进行建设,并通过验收。

(三)全面提高阶段(2013年元月至12月)

全区所有街道(乡)、社区(村)都要开展“五个一工程”标准化建设并通过考评验收。区局评估“五个一工程”建设成果,召开总结会;各地各单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卫生应急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实施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区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紧密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推进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要把“五个一工程”建设作为近三年卫生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人、工作要求和工作进度,保障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

(二)突出重点,全面发展

各街(乡)要认真调研,统筹规划,选取卫生应急基础较好的社区(村)作为第一批先行试点地区,积累经验,树立典范。除区规定的试点范围和标准外,鼓励各地扩大试点范围,方式方法创新,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本地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促进卫生应急工作全面发展,有效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水平。

(三)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各地要根据全省“五个一工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起“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激励机制,确保“五个一工程”迅速启动,顺利实施。在开展活动中,要严格标准、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确保试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7

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医院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以下简称“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活动范围

全国各级各类公立医院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全部参加“医院管理年”活动,同时,指导各类民营医疗机构参加“医院管理年”活动。

三、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

(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重点要求:

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

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3、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4、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重点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逐步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5、加强急诊科(室)能力建设,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急诊科(室)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胜任急诊抢救工作。实现急诊会诊迅速到位,急诊科(室)、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6、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7、加强科学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杜绝非法自采自供血液。

8、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9、医院领导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

(二)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重点要求:

10、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布局合理并增加服务窗口,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11、科室标识规范、清楚、醒目。

12、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做到有导诊咨询台、有候诊椅,大中型医院要有饮水设施、有轮椅、有电话等。

13、缩短各种等候和各项检查预约、报告时间。创造条件,开展预约挂号服务。

14、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

(三)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

重点要求:

15、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16、服务态度良好,服务用语规范,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17、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主动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18、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号码,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 19、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及时改进。

(四)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规范经济活动,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

重点要求:

20、医院财务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医院的部门、科室设立账外账、“小金库”。

21、建立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重大项目集体讨论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分清级次,责任到人。

22、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严格实行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

23、完善收入分配办法,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过分悬殊。严禁将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严禁科室承包。

(五)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

重点要求:

24、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格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禁止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严禁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

25、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完善价格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收费透明度。及时向患者提供费用查询服务,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

26、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减少医疗收费投诉。

27、及时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的单病种费用、单病种平均住院日。

(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

重点要求:

28、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坚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并在医务人员中开展评优、学习活动。

29、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制度教育,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并与执业医师考核、护士执业证书再次注册相结合。

30、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严禁医务人员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31、严禁对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报告及其他特殊检查等实行“开单提成”等办法,严禁医院向科室或个人下达创收指标。

32、严禁医疗机构使用回扣、提成及其他不正当手段从其它医疗机构招揽病人。

33、严禁虚假医疗广告误导患者,欺骗群众。

对违反上述规定者,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坚决追查严肃处理。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5年4月)

完成“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下发本方案,对“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同时下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和《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作为卫生、中医行政部门加强医院管理和评价工作的依据。

2、召开全国医院管理工作会议,对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背景、意义和总体要求进行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5年5月-12月)

1、医院自查与改进工作。医院要以贯彻方案为重点,根据“医院管理年”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同时推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落实,要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各项改进措施,并狠抓落实。医院在自查与改进工作阶段,要注重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先进做法和经验,通过自查和改进工作,逐步实现“医院管理年”活动目标。

2、省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按照职能进行指导、评价和监督检查。在医院全面自查和改进工作的基础上,省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要对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指导,对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检查。卫生、中医行政部门要注意收集和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及时推广。各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要建立、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将社会关注的医院服务信息向社会公示。

各省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要将本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检查结果分别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抽查。在医院自查和省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指导、评价、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进行抽查,并通报抽查结果。

(三)总结阶段(2006年1-3月)

召开全国医院管理经验交流会议,交流各地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院制度建设,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进医疗服务的经验。同时,总结和树立一批管理好、服务好、社会反映好、效益好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导。同时,研究部署下一年推动医院管理深入开展的有关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是医疗卫生系统贯彻“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措施。各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院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抓好医院领导班子建设,明确院长为“医院管理年”的第一责任人。要将“医院管理年”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先进性教育和“医院管理年”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二)地方负责,分级指导。省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对辖区内医院的管理、指导与监督作用,并负责组织实施。按照分级指导的原则,省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重点负责三级医院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市、县(区)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分别负责二级和一级医院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省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卫生、中医行政部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总体部署、指导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卫生部部属、部管医院参加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属、局管医院参加所在地省级中医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三)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本方案提出的重点要求是对医院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各地、各医院要结合实际确定本地、本医院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工作中要以方案为重点,同时推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和《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落实,尽可能制订一些操作性强的量化管理指标。卫生和中医行政部门不仅要抓好对综合医院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还要加强对专科医院的检查指导,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注重患者、注重管理、注重质量、注重安全的舆论氛围。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医院报、《中国医院》等媒体要开辟专栏或专版充分报道,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别在各自网站开辟专栏,对“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动态报导和评论。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期协调中央各主要媒体报导各地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动态信息,交流各地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的做法和经验。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劳动卫生 管理水平 对策 思考

长期以来,工厂企业卫生走的还是以医院为主体,治疗为主的路,劳动卫生、卫生防疫常常提不上议事日程。既使从事劳动卫生专业人员,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二、三级预防工作上,忽视一级预防工作,是企业卫生工作路子愈走愈窄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适应已经发生的社会进步,卫生管理工作者(特别是预防医学工作者)要努力探讨一、二级预防新途径。劳动卫生管理体制争论热点近年《健康报》开辟“理论探讨”专栏,讨论劳动卫生管理体制,足以说明劳动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现有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劳动卫生工作发展。

一、“讨论”归结论点

1.劳动卫生立法不健全,使劳动卫生工作“无法可依”,地方性条例、法规存在许多需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2.现行颁布的法规,多个部门(如卫生部、劳动部、工会组织)以及地方和企业的劳动卫生职责和分工不明确。(1986)卫防字82?726?号和劳人护33号《关于卫生部门和劳动部门在劳动卫生监察工作上的分工协作纪要》条文中各部门权利的分配只是强调“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实际工作中这些部门都是互相平行的关系,没有隶属关系和主次关系。如卫生部对企业作业场所中有害因素进行卫生监测和监察。劳动部门负责根据劳动卫生工程技术法规和标准对企业进行监察,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分开,造成工作混乱。已经出台的劳动卫生法规,其监督、监察缺乏具体实施办法和实施监察的机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奖励和处罚,由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可视其情节轻重处理,结果是“你管我也管,最后没人管”。

3.在组织管理体制方面,劳动卫生究竟归属哪个部门好,是讨论的热点,也确实是影响劳动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主张归属卫生部门管理理由是:(l)解放以来,学习原苏联模式,劳动卫生一直由卫生部门管,有基础,有技术。职业性体检、职业病医疗要靠卫生部(2)劳动卫生专业人才一直由卫生系统大专院校负责培养。(3)卫生部门通过多年调查研究,制订并通过了近300项劳动卫生国家、部颁和地方劳动卫生标准,在劳动卫生管理工作中占很大优势。主张归劳动部门管理的理由是(l)劳动卫生是系统工程,职业危害是由企业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因此从根本上消除职业危害有赖于企业的劳动组织者完善生产工艺,依靠劳动卫生工程技术措施。卫生部门在我国长期处于福利后勤服务性质,监察制约机能较弱,由卫生部门培养的劳动卫生专业人才也常对工程技术措施一知半解,使不上劲。其它如劳动组织,劳动待遇,职业病休等更是卫生部门鞭长莫及,故主张学习日本模式,改由劳动部门全面接管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卫生部门需将现劳动卫生职业病专业机构,,专业队伍,连同工作任务一并转让劳动部门主管。也有学者主张在机构改革中将卫生部门的劳动卫生职业病和劳动部门的劳动保护机构合并,成立社会保障部,由经委直接领导。统筹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伤和职业病人的社会保障,彻底解决部门间的扯皮。

二、我国劳动卫生管理改革构想

1加速劳动卫生管理手段建设。当务之急是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卫生法(或劳动保护法)》,完善地方和行业各级劳动卫生组织机构,保证劳动卫生的监督管理职能发挥。当前国家为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企业自扩大,要特别强化执法机构建设和制约机制运行,避免企业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劳动条件改善和职业危害转嫁促使企业经营者依法管理企业,保护劳动者健康以及劳动者为维护自身健康的合法权益。

2完善劳动卫生分权管理(近期过渡)。地方卫生、劳动部门分权和企业安全、卫生部门分工负责。我国50~60年代劳动卫生专业归属预防卫生管理范畴,由卫生部门管理.但随着劳动卫生工作发展,劳动卫生工作中的工程技术和劳动组织管理超过卫生部门力所能及范围,至后劳动部门参与劳动卫生监察和环境保护兴起,对生产岗位环境管理的渗透,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职业危害工程控制,劳动组织监督理,由劳动部门负责发挥地方和行业劳动卫生管理二个积极性。在我国卫生资源贫乏,特别是县、区防疫站劳动卫生力量尚很薄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产业系统劳动卫生力量,在监督管理职能方面,做到地方(块块)和行业(条条)管理结合,利用行业的技术优势,在地方的统一安排下,为行业大型骨干企业所在地区和本系统片区下属中小企业服务,为地方执行国家卫生监督提供依据,从而迅速提高全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劳动卫生服务的覆盖面,把我国劳动卫生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3.适应商品经济需求,深化劳动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广)

探索职业危害保险和职业病赔偿制度。我国长期以来,医疗卫生工作(包括职业病防治)一直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福利事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上误为“只见投入”。隶属卫生部门的劳动卫生处(科),在“重治轻防”的客观状况下,本来就十分贫乏的卫生资源,能够落实在劳动卫生发展方面的资源少得可怜。职业病保险和赔偿制度主要包括:(1)成立国家职业危害保险局,统管职业危害保险和职业病赔偿管理工作。(2)劳动用工分配向职业危害职工倾斜。实行职业危害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标准视岗位危害程度分等(工资总额10~20%)。(3)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工由企业和劳动者个人按月交付职业危害保险金。保险金额按作业危害程度分若干档次,危害大交付金额多。企业缴交保险金额度为职工个人工资总额的5~15%。个人缴交保险金额为本人工资总额5~10%。并制定保险金交付责任制,岗位劳动条件达标可免交个人保险金。(4)职工发生职业病,保险机构向患者支付职业病赔偿费。赔偿金额,按不同职业对职工健康损害程度分别确定,由职业病诊断专门机构仲裁。赔偿金额不低于职业病医疗康复费用之和。赔偿金80%用作职业病医疗保险,20%发给职业病患者,以保障职业病患者得到妥善医疗和疗养.职工进行职业病医疗需自付医疗费用5~10%。

参考文献

[1]刘潜.从劳动保护到安全科学(之二):关于创建安全科学的问题[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版社, 1992.

[2]吴超,杨书宏.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J].劳动保护, 2011(1-3).

[3]刘潜,杨书宏,虞和泳.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论证报告[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5).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9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对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部门和各城区、开发区要切实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做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强化市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

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卫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全市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制定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作业规范和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各区环卫设施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批和竣工验收,监督、检查和指导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改造和管理工作;负责城市环卫资金计划的制定,以及经费拨付的审核和复核,并对全市环卫设施的调配提出计划和安排;负责城市建筑垃圾(残土)排放处置的审核、收费和管理工作;负责建筑垃圾(残土)排放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城区冬季除运雪协调、检查、考评及市除雪指挥部日常管理工作。

三、认真落实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责任制

全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市、区二级管理体制,各级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要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责任区、责任路和责任段,构建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各区环卫部门要逐级建立和落实管理目标和岗位责任制,实现责任区全覆盖。通过建立健全主体明确、权责统一、层级清晰、奖惩分明的责任体系,促进责任主体明确化、责任内容具体化、责任考核科学化、责任追究规范化。

四、继续加大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力度

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我市环境卫生工作监督考评的主体,要完善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制定相关考核办法,量化环境卫生管理目标和作业标准,对环境卫生质量进行达标考核。各区、开发区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实施环境卫生考核办法,严格执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和制度,自觉接受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评。健全“市对区、区对所、所对人”的四级考评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环卫经费拨付挂钩。市、区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一定数额的环卫奖励资金,由市、区财政年度预算安排,对环卫工作优秀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市、区财政通报年度考评结果,由财政部门根据考评结果,在年度环卫经费5%的范围内予以调整经费指标。

五、建立完善部门间配合协调机制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协助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市规划局要将环卫专业规划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并严格予以实施;市建委、市财政局要统筹落实环境卫生资金计划和建设计划,加强监管工作;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要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密切配合,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章问题,确保执法管理及时到位。

门卫管理工作总结篇10

xx市创卫工作2004年总结 2004年是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迈出实质性进展的一年。一年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扣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争五保六”的预期目标,周密筹划、主动参谋、广泛宣传、积极协调,着力形成一个政府领导、部门互动、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局面,有效地推动了创卫工作。先后通过了xx市爱卫会对我市创卫工作的调研,通过了灭鼠、灭蟑达标的复核认定和灭蝇的达标验收,通过了省卫生城市的复核验收。年底已向xx市爱卫会提交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申请报告及相关的书面材料。为了推进工作,创卫办总结如下: 一、2004年主要工作及进展 1、健全组织网络,加强队伍建设。 今年来,健全了市、街道(镇)和各部门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市创卫办将工作人员增至13人,并分综合、资料宣传、督查三个组开展工作;各街道(镇)、各部门都建有相应的创卫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领导分工、工作人员及联络员;市政府还批准设立了市爱卫办和市健康教育所,落实了人员、设备和经费。建立了创卫联络员制度,明确了联络员职责,并对联络员进行了培训。市创卫办在请上级爱卫专家专题讲课的同时,还结合工作会议经常对各地、部门的创卫办人员和联络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队伍素质。 2、明确目标责任,强化任务落实。 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明确了创建工作目标,提出了2004年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实施方案,落实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职责任务分解。市长与市卫生局、市建设局、街道办事处等15个部门(地方)的主要领导签订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责任书,将创卫工作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区块。市委、市政府把创卫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多次专题研究,年内仅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就召开二次,市长办公会研究4次;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基层,检查督促的各部门、区块都按照职责任务落实。 3、广泛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营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良好氛围,全面开展了创卫的宣传和发动。在“一报二台”等市级新闻媒体开辟了创卫专栏专题,运用正面引导、反面曝光、跟踪报道等方法激发市民的参与积极性。协同xx电视台专门录制了“创卫,离你我有多远”的访谈节目。同时,通过宣传牌、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窗及编发移动短信、贺年卡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创卫宣传教育。一年内,共刷写创卫宣传墙体标语100多幅,制作灯箱标语71个,设置创卫网架宣传牌17块,编印创卫简报20期,下发创卫宣传资料5000余份,还在东、南、西三个入城路口设置了固定宣传牌;在虞波广场和文化广场各设置1个卫生宣传橱窗。在除四害工作中,市爱卫会编制印发了宣传资料10余万份。同时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如环境整治年活动、4月份的爱卫月活动、除四害的分项达标活动、秋季灭蚊防病暨环境整治突击活动、节前爱卫活动等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营造良好的创卫氛围。 4、围绕工作进程,开展多方督导。 建立了创卫工作督查制度,市创卫办及各单位都建有创卫督查组织,实施分级管理、分层监督检查。全市还根据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指标,设立了七个专业督查组,开展分项目、分专业的监督检查、指导。市创卫办年内先后对组织网络、工作计划、执行进程进行了督查。市爱卫办按照除四害工作进程,先后分别多次对各部门单位、食品行业、公共场所、公有场地及闲旁杂地的除四

害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聘请了义务监督员。市卫生局对食品、公共场所二行业的卫生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还在二行业的“五小单位”中进行卫生规范管理试点。市城管办对城区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及保洁实施常年常态的监督检查。xx街道、xx街道等在规范制度管理、强化日常监督、开展群众监督的同时,还专门聘请了义务监督员。 5、针对标准要求,做好资料整理。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和创建工作进程,全面开展了分层、分类、分期的相关指标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一是对有关创卫工作组织发动情况的资料进行收集,如各类会议、相应宣传发动、检查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二是对创卫“六项必备条件”的资料收集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下,通过部门上报、档案寻查、走访了解、相互核对等方法,逐项逐条对照、分析、汇总。三是对城区相关本底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如人口、市政设施、绿地公园等。四是对有关职能部门的创卫资料收集、积累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各部门、地区的共同努力,基本收集了每项指标的相应资料,并整理形成了申报材料。在对照标准收集整理资料的同时,对存在的工作差距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建议意见。如对城区清扫保洁工作,形成了“明确职责、分工清扫、统一监管、层层监督,清扫与监管分离”的环卫清扫“一把扫帚”报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