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寄语十篇

时间:2023-03-17 05:47:11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1

1、希望新学期,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殷茂稼在各方面都能更出色!更优秀!

2、莲莲在第一学期各门学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是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教育,希望第二学期学习更认真努力,争取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3、你是一个可爱,懂事的小朋友,你画的画,做的手工可真棒。你跳的舞真美,你的数学操作能力也很强,平时你能与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地游戏,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中午睡觉的时候能安静的入睡,遇到困难能主动与老师交流,你的本领就会变得更大了。

4、你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上课你能专心地听老师讲故事、学儿歌,你的绘画、折纸都很很棒!你的数学操作能力很强,数学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课间你能和小朋友一起快乐地游戏,但你上课不喜欢积极举手发言,不能主动与别人交流。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改掉这些缺点,老师相信你一定就更棒了。

5、在新的学期里,世豪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健康快乐!学校、家庭共同配合!

6、聪M你在下一学期里培养好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7、你是一个聪明,活泼、能干的小朋友。而且你还是一个思维活跃好孩子,每次上课回答问题,你想得总是和别人不一样,而且说得特别棒!遇到问题你喜欢主动与老师讨论、交流。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在课间好好地跟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那样老师将更加喜欢你。

8、你是个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你爱动脑筋,上课时不但能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还能积极举手发言。你的歌唱得很动听,你的画画得很美。但是,有时你不能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改掉这个缺点,就更好了。

9、妈妈希望陈易初在新的一年里身心健康,学习进步,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0、希望佳颖在新的学期里,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做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朋友!

11、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那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勇敢地、勇敢地奔向生活的大海。

12、你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小朋友,上课时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你的手很能干,画得画真美,你的舞跳得棒极了!课间你能和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地玩耍,你的上进心、自尊心都很强。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就更棒了!

13、你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朋友。上课你都能认真地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你的知识面很广,你画得画真棒!你的想象真丰富!而且本学期你变得特别的懂事了,能自己吃好饭,自己叠好被子,还能主动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14、你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你特别喜欢画画,画得画也很棒!舞蹈表演时你真投入!你有时还能帮老师做事情,你懂得谦让,能主动关心别人,能和小朋友一起快乐地玩耍。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那进步就会更大了。

15、半年的小学生毛丫长大了不少,也在老师的教导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好样的。你不是个特完美的孩子,爸妈只希望你能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

16、你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上课能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并能积极举手发言,你爱学,好问、勤思考,还能自己整理玩具,折叠被子。课间能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快乐地玩耍。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严格要求自己,那你就一定是个最棒孩子。

17、愿你是风,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剪开蓝色的波澜。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的走上前去,将彩色的人生拥抱。

18、你是一个内向,懂事的小朋友。下课能与小朋友一起快乐地游戏。还学会了讲故事,念儿歌。也能经常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事。但是你上课不喜欢积极举手发言,遇到困难不能主动与老师交流。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希望你能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加油,好吗?

19、你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棒!上课的时候你特别的认真,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特别积极,你还能帮老师做好多的事,是老师的小助手,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20、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喜爱听老师讲故事,上课的时候,能专心听讲,数学操作能力比以前有进步,能与老师愉快地交流,还会主动帮助老师整理区角的玩具。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管好自己,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相信你会更棒得!

21、你是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每天早上来幼儿园能主动向老师问好,你的舞跳得真棒!你的歌唱得真甜!课间你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游戏。而且你也改掉了爱哭的坏习惯。就要上小学了,老师觉得你如果再勇敢一点,平时多与老师积极交流,那将会变得更加能干。

22、你是个天真,活泼的小朋友,每次都能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你的小手真能干,会自己折叠被子、收拾玩具,你能和小朋友一起快乐地游戏,上课的时候你能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23、希望许世杰在新的学期里有新的进步,尊敬老师,爱护同学,上课认真听,能积极发言。

24、一学期的集体生活,让清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在一学期里期终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如此,还能在集体里和小朋友们和-谐相处,交了好多好朋友。经过老师的帮助,她还克服了懦弱的缺点,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步,做为父母感到很高兴。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培养。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们清清能更加努力学习,有各方面都能有所进步,争劝三好学生”。

25、希望诗伊在新的学期里认真学习,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争取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健康等方面的素质继续创优。也希望诗伊积极主动,大胆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班干部,争创三好学生。也借此机会,对老师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26、你是一个可爱又聪明的小朋友,平时特别喜欢画画,而且这学期的进步很大,画得画可真漂亮,做的手工也真棒。上课能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而且还能举手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相信你将会变得更棒。

27、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孩子,愿你快快脱去幼稚的娇嫩,扬起创造的风帆,驶向成熟,驶向金色的海岸。

28、愿你是一棵树: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洒一抹如泉的凉荫;秋天,举一树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个养精蓄锐的好梦!

29、航航尽管成绩有所提高了,但是她的缺点还是没有改掉,作业不自觉,脾气很不好。我们真希望她能彻底改掉这些毛病,那你的成绩会更好!

30、愿你在这短暂的学习时日里,获得高超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像赛马一般,越过一道又一道高栏;让生命扬帆前进,驶向碧波滔滔的大海。

31、你是一个活泼、能干的小朋友,上课能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念儿歌,还能积极地举手发言,而且现在不但能自己动手折叠被子,整理玩具,还能帮助老师收发学习用具,课间也能和小朋友一起快乐地玩耍、做游戏。遇到事情也能主动老师交流。就要上小学了,希望你能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会变得更能干的。

32、一学期的集体生活,让清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在一学期里期终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如此,还能在集体里和小朋友们和谐相处,交了好多好朋友。经过老师的帮助,她还克服了懦弱的缺点,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步,做为父母感到很高兴。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培养。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们清清能更加努力学习,有各方面都能有所进步,争取“三好学生”。

33、希望傅诗怡在新的一年中以有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多些耐心,多动脑子,胆子再大一些,在各方面都在进步!

34、希望姜楠能在第二学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到托管中心先吃点心活动一下,然后做作业,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学会自己整理书包。希望今后能够更大胆些,多与同学交往沟通。

35、你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上课能认真地听老师讲故事、念儿歌,还能积极地举手发言,你的手工做得很棒!但你中午睡觉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小朋友讲话。就要上小学了,如果能改掉这个毛病,老师相信你一定更加能干,加油吧!

36、你是个很聪明、很懂事、很讨人喜欢的小男孩。在幼儿园里,你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你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你的心还特别细,总能想到其他小朋友所想不到的问题。但是,你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上课不喜欢举手发言。就要上小学了,赶快努力改正这个缺点,好吗?

37、作为父母,我们对小安在第一学期的各方面表现基本满意,这也大大增强了我们对小安学习的信心。这主要要归功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良好教育!在此,对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小安在新学期里保持良好成绩的同时取长补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教诲改掉自己粗心大意、字迹不端的缺点;也希望小安在修好学业的同时能够多承担集体、家庭责任,多关心天下事,做一个有责任感,品学体兼优的好孩子,好学生!

38、希望方萧钰在新的一年里学习习惯有大的进步,成绩与心身并进,老师与学生生活学习工作愉快。

39、希望滨杰能自觉学习、看书,不要再让大人催促才肯完成作业,愿他健康、快乐!

40、宝贝,现在的你是一个美丽童话的开始,以后的故事也许包容万像,但一定美不胜收,是绚丽的晨曦。也许有风有雨,但一定会有灿烂的阳光迎接,愿你健康、快乐、聪明、纯真善良……,你幸福所以我们幸福!

41、你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追赶游戏。这学期你有了很大的进步。平时你喜欢画画,还特别爱看图书。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再改掉一些坏毛病,比如上课喜欢掉头和别的小朋友讲话,那就更好了,加油噢!

42、你的小手真能干,不仅能折剪出漂亮的纸工,精致的剪纸,还能熟练地进行数学操作。你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能主动收拾玩具,整理图书,你搭的积木真棒!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回答问题也能象做游戏那样能干,那你一定会更棒的。

43、你是一个机灵、可爱的小男孩,这学期你的进步很大,能认真听讲,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绘画比以前有进步,你的手工做得很棒!,不过,有时候还比较淘气,不能管住自己。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严格要求自己,那就会更能干了。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2

2、在新的一年里,爸爸妈妈希望婷婷把过去那些不好的习惯改掉,早晨起床不要再让阿姨叫,晚上回家主动把作业做好,自己的书包、作业等学会自己整理,不能再丢三落四的,相信又长大一岁的婷婷一定能做得更好,加油吧!妈妈

3、孩子,你可知道,没有一种给予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要心存感激,你要学会有情有义,懂的珍惜和感恩。想一下,偌大的世界,伴你左右有缘而行的有几人?事事感恩,会活得更快乐。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发自内心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足矣。

4、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沉下一颗心,以不变应万变。

5、明天,这是个美丽灿烂辉映着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字眼。愿你的明天无限美丽无限灿烂无限迷人!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3

聋儿康复机构寄宿制的托教方式,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经济条件的制约。近年来,听障儿童康复机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因经济条件及康复力量的制约,以及听障幼儿居住地的分散,机构建设无法普及到基层,甚至有的县市一级至今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干预机构,这种状况势必给那些距离机构较远的家庭带来了接送子女的困难,因此,寄宿制方式成为家长和管理机构无奈的选择。二是不同层次的家长需要。有些文化水平低,尤其是本身存在听力障碍的家长,他们认为在机构比在家里更有利于孩子语言学习和训练;少数家长借口工作繁忙,不十分重视幼儿的康复训练,把幼儿康复的责任推卸给机构和老师;还有的家长对康复效果失去信心,存在甩包袱的心理,趋于给孩子选择寄宿。三是市场经济选择的结果。虽然康复机构被列为政府扶持、资助的对象,但有限的财政拨款及财政预算内的职工编制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兼有民间康复机构的出现,机构管理者愿意设置寄宿班来吸引家长,同时略微提高有偿服务费用以补支出的不足。

二、寄宿制管理的三种保教模式及特点

学前聋幼儿康复机构不仅担负着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重任,同时也承载着普通托幼机构保教结合的责任,而在寄宿制机构内处理好保育与教育的关系尤为重要,重保轻教或重教轻保都会给聋幼儿的康复和身心健康带来影响。从保教结合的紧密程度来看,寄宿制条件下大致有三种保教模式。

1.保育模式。保育模式是指晚间活动主要由保育员来组织,它减轻了家长每天接送幼儿的烦恼,但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好幼儿的日常生活,因此,保育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分离,阻碍着听障幼儿语言、思维、身心的全面发展。首先,在保育员人手不够的条件下,组织幼儿写字、画画、阅读、观看电视等静的活动较多,幼儿的户外活动相对减少,其直接的后果是压抑了好动期幼儿身体的自然发育。其次,缺乏沟通交流的语言环境。保育员忙于照顾幼儿的琐事,无暇和幼儿交谈,而孩子们面对的又是同样不能自由表达的同伴,在这种环境里,幼儿白天所学的语言知识无法得到巩固和使用,学习正常语法的机会相对减少,相反为幼儿使用和自编手势语创造了条件,给幼儿的语言康复效果带来障碍。第三,保育员无法协调自由与纪律性的矛盾。为了便于集体活动的组织以及从孩子的安全考虑出发,保育员更多地强调幼儿对命令的服从和行动的统一,忽视幼儿好奇心的激发和创造性的培养。而纪律一旦固化为一成不变的规矩,那么也就会成为束缚幼儿心智的绳索,容易导致幼儿机械性思维的形成。

2.参与模式。有条件的康复机构,意识到晚间活动是白天课间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安排教师直接参与组织晚间集体游戏,同时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要求教师对部分聋儿进行有偿性的个别训练。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晚间幼儿活动的无序和自发状态,但是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和人手不够,还是无法为住宿机构内幼儿创造丰富自然的语言交流环境。

3.委托模式。有些家庭,客观上存在着每天接送孩子的困难,但又迫切希望孩子能早日康复,在经济许可的前提下,由家长向机构提出,委托机构内教师担负起机构以外的时间的看护和康复训练。这种训练因为能够借助于教师家庭内的自然环境而优于前两种模式,比如本机构内教师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状况和语言发展水平,熟悉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开展语言训练;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在日常活动中开展家庭式训练,让幼儿在较轻松游戏的环境里学习发音、习得语法;有机会与教师的其他家庭成员开展交流,通过扩大交流对象和范围,能促进幼儿扩展所学的知识,同进拉近与幼儿的心理距离,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但是这种方法费用较高,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服务对象比较狭窄。

三、对策与思考

与学前教育理论大教育观念相呼应,康复界对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提出了以家庭为依托,以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康复为支持的指导原则。但是目前如果完全取消寄宿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在单纯日托条件下,距离机构较远且贫困的家庭,家长可能放弃给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有的舍近求远,去更远的机构寄宿学习。因此作为具有抢救性意义的听力语言训练的机构,在兼顾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的同时,要尽量发挥家庭、机构、社区的作用。

1.坦陈利弊,建议家长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托教方式。机构管理者和教师不能因为扩大生源或片面完成任务指标而隐瞒或轻描淡写各种模式的弊端,应向家长实事求是地介绍机构内的情况及寄宿制方式的利弊,建议家长能够周托的就不要月托,能够日托的就不要周托。这种沟通工作很有必要,它既是对幼儿负责的表现,又是树立家长科学的康复观及正确对待康复效果的基础。

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为家长给幼儿选择日托创造条件。7岁以前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错过这个阶段,或者没有给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那么其学习语言的潜力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也将事倍功半,因此残联组织及康复机构应该想方设法为那些希望日托的家长创造条件。比如,康复机构可以安排接送车辆派专人跟车接送孩子,或者与有关部门协商,建议增加往来机构的公交线路或公交站点,以便减轻家长来去接送之苦和经济之累,扩大日托的范围,增加听障孩子康复训练的机会,提高康复效果。在一些经济发达、辖区较广的地区,还可以适当发展康复训练的分支机构,增加康复训练点,扩大康复覆盖面。此外,要调动国家、集体、个人办特殊教育的积极性,鼓励个人开办康复训练机构吸纳听障幼儿,提高同类机构的康复水平和竞争力。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4

而寄宿制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一面镜子,在创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下和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以及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同唱一首歌,建立家校合育新机制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孩子们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个教育效果,因此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我校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家校间的合作,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系列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1、加强联系,为学生建立信息簿

我校的寄宿生中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即使是双休日回到家中,见到的也只是爷爷奶奶。俗话说:“隔代更比一代亲。”老一辈子的人吃了许多苦,所以他们都不愿意让孩子再过那种苦日子,于是在生活上便百般呵护。孙辈们回家的这两天,爷爷奶奶们基本上都是嘘寒问暖,好吃好喝地一个劲地招待,然后在孩子返校时给足了零花钱;至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究竟怎样,学习成绩到底如何,他们却很少过问。而孩子的父母远在千里,一年也回不来几次,因此感情也日渐疏远,与孩子的关系冷淡。此外,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寄宿生中也有不少来自单亲家庭的。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首先,及时统计好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信息,为每位学生建立起个人信息簿,对家长做什么工作、在何处打工、联系方式、家庭人员情况以及收入来源等都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做好登记管理工作;同时学校会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对于贫困生及时做好关怀帮扶工作,对单亲家庭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每一个孩子都明白自己在校的生活费,都是父母通过辛苦劳动所挣来的血汗钱,来之不易,让孩子学会节俭和珍惜,由此懂得感恩。

2、家校联手,为教育搭建直通车

我校在定期召开家长会和不定期家访的基础上,还推出了一系列家校联手的新办法,为寄宿生的教育搭建起一辆辆直通车。

(1)成立家长协会。家长协会是加强家庭和学校沟通的重要载体。我校的家长协会由9名家长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学校和班级工作,了解更多家长对学生和班级教育的看法,共同商讨办学中的困难和问题,集思广益,争取广大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2)手机短信互动。现代化的即时通讯手段在家校的联系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互动交流。手机短信的互动为家校牵线搭桥,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沟通,即时交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地联系起来,互相了解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里的表现,从而便于家长与教师把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共同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和疏导工作,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彼此的教育方式,因而达到了较好的共育效果。

此外,学校领导还与需要帮助的学生结成手拉手互助对子,不仅平时做到关心与教育,而且要对帮扶对象进行家访,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保持方向一致。实践证明,学生的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秀出真我精彩,培养“四自”能力

寄宿学校是一个大舞台,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让每个孩子都在寄宿小学这个大舞台上秀出自己人生起步阶段的精彩,为此,结合学校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四自”能力。

1、生活自理――培养学生自主的生活技能

寄宿小学这种育人环境最适宜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生活技能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真正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劳动技能活动中实现“生活自理”。为此,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会叠被子、会摆物品、会理床铺、会更衣;一切物品摆放有序,会刷洗鞋袜,能布置自己的寝室。走进我们的校园,你就可以了解到孩子们的本色生活:清晨起床铃一响,孩子们起床后就自觉而有序地开始洗漱,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就餐时,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有序地排队吃饭。家长们都高兴地说:“我的孩子会做家务了,寄宿管理真有效!”实践证明,小学生在寄宿管理中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得到了全面培养。

2、学习自主――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在寄宿学校里,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课余时间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这时的学习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他们手里,老师在这时只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所以,我们积极探究了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以下是我校探索出的四种卓有成效的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新模式:

①阅读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要求,指定好阅读的文章,让学生找时间去图书室查阅读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一般用于语文和英语学科。

②研究式。即教师提出一些能够拓展课本知识且让学生感兴趣的小课题,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或做实验,或做社会调查等,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报告。这种学习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这种模式一般多应用于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以及校本等学科。

③自讲式。即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一些课文,要求学生课后自学,待上课时在班级上公开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予以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这种模式一般多应用于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等学科。

④互助式。即在临近考试复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时间通过抽背、抽考等方式加强记忆和理解,这种模式一般多应用于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既可以减少管理上的矛盾,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孩子们在寄宿教育中学会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学习效率更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日益增强了。

3、行为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每个学生在道德与纪律方面都能做到自我控制言语、行为,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在生活中能尊重他人,严格要求自己,逐步认识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意义。因此我校从这学期开始尝试小学生军训,这次军训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吃苦耐劳、学会行为自律、学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了。通过此次军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身心自强――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

我们在培养学生健康身心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生能够积极科学地锻炼,营养全面地进餐,增强身体素质,不怕困难与挫折。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身心锻炼中实现“身心自强”。晨练时同学们都能整齐划一地跑步;早、中、晚餐,科学合理地搭配营养餐,让孩子们吃起来津津有味,改掉挑食和偏食的不良习惯;而伴随着欢快、优美的音乐,每天上午9∶30-10∶00以及每天下午放学后至晚餐前,我们的校园都会变成欢乐的海洋。

学生的一丝一毫牵动着我们的心,学生的平安幸福才是和谐的基础,所以在对寄宿生的管理中,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的能力。学校是个大家庭,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展现自己的情感;学校是个大舞台,学生在这里也可以自由发展。而全面发展是创建和谐寄宿制学校的根本目的。为了落实发展这个主题,学校应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5

新学期寄语,老掉牙的话题。有的人理解写“新学期寄语”就是走过场、是形式主义,也就写一些不切实际的希望。写就写了,很少人去较真、去检查和落实,以致于一提到写新学期寄语的时候,学生总是一脸无所谓的表情:不就是写点好听的话骗骗自己、骗骗老师和家长嘛!

今年我打算在新学年寄语上做出新意、道出心意、体现诚意,追求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一个简短的说明会后,我首先晒出了给学生的寄语并张贴在班级的板报上:

一:世界那么大,只有一个中国;中国那么大,我们同在广东;广东那么大,我们同在佛山;佛山也不小,我们同在顺德;顺德那么多学校,可我们同在一所学校;学校很多班级,我们有幸在一个班级。所以,缘分呐,珍惜吧!

二: 每当我走进这26人班级时,我就感觉到被一种浓浓的幸福感包围着。这种幸福感源自你们--我最可爱的新伙伴们,并且我的幸福是那么多--26份幸福的总和。

--评注:很多学生被我满含真挚情感的两份寄语所感动,也纷纷写出了自己的寄语,有对自己的,有对班级的,有对家长的,有对老师的。我相信,当我手捧这一份份发自内心的寄语和学生聊天的时候,每一位学生一定会被自己感动、也会被同学感动,美好的未来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赵禹皓: 我对自己的期望是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我对老师的期望是当我向你们请教问题时,希望你们能耐心解答;我对家长的期望是当你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用平和的语气跟我讲话

--评注:孩子的期望是多么地实在,问题是我们能扎实做到吗?

刘远新:希望身边的人过得都比我好,这样我就有了努力的动力。

--评注一个典型的被动学习者,当我看到这样的寄语的时候,立刻就产生了和他聊天的冲动

陈创:静制动,沉制浮

陈安平:遇事淡定

王子h:遗憾总是不可避免的,唯有做到的就是不后悔。我非常喜欢班级的每一位同学、每一位老师,我也想向那些曾经看低我、不信任我的人去证明我并不是那样的差劲。我希望自己能够学会自信,做一个善良的、坚强的、被别人喜欢的人。

潘煜民:学会尊重别人,端正学习态度,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评注:深刻的反思者,重要的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以陪伴者的角色参与他的成长。

戴沛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林裕遥何乙飞得更高,跑得更快。

--评注:豪气冲天,孺子可教也。

麦嘉莉:对自己说“加油!”

张浩然:这一年,我要加油!

Reza:Dreams don”t work, onless we do

童亮嘉:我的目标是全部A,考到比较好的大学实现梦想

苏颖梅:虽然不是人人都想来到这个项目,但是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学习

陈铧健:不停下脚步就不会走到死路。是否能成功不是仅是看你做了什么选择,还要看你敢不敢相信自己的选择。我不会输!

梁文杰:新学期开始,最希望的还是父母一定身体健健康康!很早就听一些老师说去了这个项目就等于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正因为这样在加上刘主任说的那番话,我更加坚定地说我能认真学!从我做起。

--评注:自我激励者,不需加压,只要温情。

诸永宁:希望我爱和爱我的人过的快乐

黄铭德:因为我的存在让身边的人感到更幸福

胡辰辰:让身边的人快乐是一种能力

罗钰成:快乐于幸福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也许自己还没有发现就过去了。感谢自己,感谢身边的人。

区嘉成:班风要好,班长要好,大力推荐陈铧健

苏颂贤:茫茫人海,缘分太少,既然走到一起,就要懂得珍惜

李嘉浩:用班长的话对大家说“成熟点”

--评注:有着社会责任心的孩子,相信他们也会让自己快乐起来的

钟伟超:希望能开开心心地过完这一年

何祉洋:活得更好,最要紧开心

陈明睿:不论过去与未来,只希望每天都可以开心就够了。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6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但农村寄宿学生原来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有限,他们的阅读面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因此,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我们就职于寄宿生就读学校的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感受和体会,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讨几点做法。

一、培养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要在拓展语文课堂上下工夫

我们学校的孩子,他们原来生活在农村,教学条件差,手上只有老师发的课本,他们在与城里孩子做一样的练习时,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就有了明显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我想到的首要任务就是拓展语文课堂的魅力。在教学《窃读记》时,我引导学生在反复读中体会文中“我”窃读的滋味,“我”为什么总想起国文老师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孩子在不断的读中,产生进一步走进“林海音”的想法。我就抓住此契机,引导孩子阅读《城南旧事》,通过书中小英子的视角,让孩子们了解英子的童年生活。在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时,告诉学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高尚的人对话,并且让孩子们善于从书中汲取知识,一生与好书相伴。体会作者在旅行时选择一本书的理由和反复读书的方法,学习了反复品读一本书,你总会从书中有新的发现。这一课后,让孩子们再次重读一本看过的书,在两周后的阅读交流课上分享自己再次阅读后的感受。这样语文课堂就成了学生阅读的一个起点,让他们主动走进阅读的世界。

二、语文教师要在转变家长对阅读的态度上下工夫

由于寄宿生的父母大多奔命于生计,很少关心孩子的阅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请来专家进行“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等专题讲座,我在班上也一直强调阅读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努力,部分家长开始慢慢重视学生的阅读了。如上学期我班孩子读《海底两万里》和《爱的教育》这两本课外书时,班里有10位家长陪孩子读完了,其他孩子的家长也能静下心来听孩子谈阅读后的感受。家长对阅读态度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与我聊天的领域也拓宽了,不再是家务活里的“放牛娃”或“找猪食”了,而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恐龙时代、诸葛亮……我班的阅读题也越做越好了,所以,转变家长对阅读的态度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根本。

三、语文教师要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上下工夫

只要走进教室,我手上除了教科书外,还会拿上几本其他的课外书,孩子见到老师喜欢读书,也喜欢凑过来看。放学后,孩子留校寄宿除了宿管员生活上的照料外,学习上处于无人管的状态,想要一个小学生习惯地去做一件事,那需要这件事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首先,每天在校,我都会和孩子说:“快乐成长,快乐阅读”;其次,早读课前,我都会问一下孩子昨天晚上在宿舍读了什么书;然后,对坚持读书的孩子当面鼓励加油,并利用亲子活动、家长会、家访,甚至是街边偶遇等机会进行表扬,以此鼓励爱读书的孩子。就在这一天天、一月月中,孩子的阅读习惯慢慢地养成了。伴着阅读习惯的养成,孩子也慢慢地获得了阅读的乐趣。有了兴趣,反过来也就更巩固了阅读习惯,从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语文教师要在正确的阅读指导上下工夫

引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有力的保障。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还是以具体现象思维为主,可以引导他们去读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我爱爸爸》《安徒生童话》等。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蓝鲸的眼睛》《爱的教育》等;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读《小王子》《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等。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每次读书,都要动笔墨,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生动的词语、段落,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恰当地运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可以指导学生采取精读或略读的方式去读。如对自己学习有指导作用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不能读得太快,要逐字逐句地读,特别是一些影响理解整篇文章的句子,要仔细地推敲;对不影响理解整篇文章的一些句子,可以略读,这样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

总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孩子们带进书的世界,让他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去探索他们想探索的一切,如能引导一部分学生以书为友,那将是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至高无上的荣誉。

【参考文献】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7

从客观原因来看,由于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所以家长与学生、老师的联系在时空上都受到一定限制,亲子之间接触少、沟通少,家长与教师之间见面少、联系少,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方信息交流不充分在所难免。同时,由于是寄宿制学校,学校管理相对封闭,所以家长亲近学校、走进学校、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

从主观原因来看,很多家长忙于事业,将孩子的教育全权委托给寄宿制学校,连孩子的生活起居都不愿操心,更别说进行家庭教育了。更有一些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在校期间未给予的亲情,在双休日或者假期里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养成的良好习惯、作风、态度、规范等出现摇摆和波动。

所有这些,使得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面临困境。

常州外国语学校2001年创办之初,100%学生寄宿,这两年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走读生的比例在上升,但目前寄宿生仍然有半数之多。面对家校共育难题,常州外国语学校积极探索,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为该校的总体教育改革和特色创建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也为众多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常州外国语学校的

创新之举

(一)一本一册:独具特色的纸质家校联系载体

众所周知,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是家校共育的基础。学校有必要把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教育理念和实践工作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在此基础上家长才能对学校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配合。同样,家长也有必要把孩子在家的表现、自己的所想所忧与学校沟通,让学校了解家庭教育。这就是基于“教育知情权”的家校之间的双向沟通。

目前,常州外国语学校独具特色的纸质家校联系载体有两种:其一为 “家校联系册”,这是创校之初就使用的;其二是“每日三方交流本”(它在该校有一个响亮而富有创意的名称――“意志力长跑本”),这是“家校联系册”的升级版,适用于走读生。

“家校联系册”在内容上涵盖五大板块:本周自评、学生心声、班主任寄语、成绩反馈、回音壁。在这五大板块内容中,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有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班主任寄语和成绩反馈由班主任填写,反映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成绩,同时“班主任寄语”中会有值日班长组织编写的班级简讯,全面介绍一周来班级工作动态。本周自评由学生自己填写,主要是学生在学校遵章守纪、文明礼貌、课堂效率、课后作业与反思、本周不足与改进等方面的情况。学生心声也由学生自己填写,更多的是反映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心情变化。回音壁由家长填写,用以向学校反馈意见。

走读班级中使用的“意志力长跑本”,各个班级各具特色,在内容上基本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每天的作业记载,自主学习时间安排记载,前一天的作业等级及订正情况记载,每日的自我小结记载,班主任批语及走读生家长点评,等等。

(二)纸片的三方传情与育人功能

家校联系本(簿)这样的纸质家校联系载体,本不是新鲜事物,它是一种传统的教师与家长的书面联系方式。一般的做法是,教师定期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纪律、道德等方面的表现,写在联系册(簿)上,由学生带给家长;而家长也会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如义务劳动、与邻里相处、课外自修等情况写在联系册(簿)上,再由学生带给教师。这种传统的做法,就是让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的基本情况,起到互通信息的作用。与传统家校联系本相比,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家校联系册”和“意志力长跑本”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推陈出新,形成了诸多亮点。

第一,学生主体作用被突出。

传统意义上的家校联系册,教师和家长是联系本的重要当事人,而学生只在中间起着一个类似于邮递员的传递作用,这就没有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更没有挖掘学生在家校沟通中的作用。

常州外国语学校意识到传统的家校联系册的局限性,加以改进。在现有的“家校联系册”中,不仅有全面“暴露”给家长的学生在校作业和学习情况,更有每周的值周班长和部分同学一起做的“告家长书”,包括他们眼中的一周班级情况、表扬学生名单、本周温馨提示、班主任寄语、上周家长寄语和学生寄语。由学生策划并完成的每周“告家长书”,充满了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极大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不仅锻炼了学生,更是丰富了家校沟通和联系的内容,让每个家长看到的不再是“点”,而是“面”。

由“家校联系册”衍生出的“意志力长跑本”同样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二,故事育人作用被释放。

传统意义上的家校联系册发挥着家校信息交流的基础作用。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家校联系册”增加了“班主任寄语”这一栏目,使家校联系册具有了家庭教育指导功能。该校班主任在班主任寄语中引进了充满哲理和智慧的小故事。每个班主任都会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在每一个周末为学生和家长送上“大餐”,让学生和家长从中受益。比如《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让他们知道“当你给朋友一份快乐时,你就拥有了两份快乐”;《让节俭成为你的习惯》让他们理解“节俭是所有美德的基础,是体面生活的基础”;《学会感恩》让他们懂得“上帝无法分身兼顾每一个人,因此赐给每个人一个母亲”;《抓住现在》让他们铭记“在顺境中深沉,在逆境中从容,认真抓住现在”;《哈佛的理念》让他们体悟 “没有纪律的约束,自由就会泛滥成堕落”;《勇敢地亮出自己》让他们领会“沉默不是金,而是懦弱,是无知”;《把用心、认真变成习惯》让他们认识到“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故事的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家校联系册的功能。传统的家校联系册束缚了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该校将故事引进来,所起到的教育作用不可小视。首先,故事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对学生和家长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看家长也爱看;其次,故事一般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的特点而精心挑选,针对性强而且寓义深远;再次,故事摒弃了说大话、讲道理的模式,让家长通过阅读间接获取故事背后的学生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接收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最后,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第三,三方互动成长被记录。

“家校联系册”和“意志力长跑本”做到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信息和情感的及时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早点动手解决。在使用中,“家校联系册”和“意志力长跑本”还产生了另一种教育价值:三方的互动成长记录。“家校联系册”从创校之初就开始使用,一直到现在,达十年之久。“家校联系册”伴随了十届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家长的生活。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家校联系册”意义重大。正如一位家长所言:

“家校联系册”可以让我们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我们和孩子一起经历奋斗的艰辛,品尝成功的甜美,和他一起共进退,为他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荣誉而喝彩。

中学阶段是一段特别的时期,很多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很少。对家有青春期学生的父母而言,要顺利地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了解孩子的心声,是非常重要的。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家校联系册”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每周的三方信息互动和交流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而不是做一个聋子似的“局外人”;长达三年的记录,让父母、孩子和教师都相互感到“我们大家一起成长”。“家校联系册”中有进步、有困惑、有鼓励、有建议、有批评,这些都是真实的记载,好似一本装满亲情和友情的成长档案袋。

第四,学生的全面发展被关注。

传统家校联系册中内容大多是学生的学习,比如作业完成情况怎样、考试成绩如何等。学生学习虽然是学生在校生活的重心,但学生是充满情感和思想的生命体,教师和家长不能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习,让繁重的学习把学生变成“学习机器”,教师和家长更要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健康成长。

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家校联系册”和“意志力长跑本”已经从单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走向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摘取一段“意志力长跑本”中学生、家长、教师的三方对话。

学生:今天自习课×××小组明明有人讲话,但他们却一个都不承认,我只想说:“你没有说话没人会说你说话了,你说话了你不承认别人也不会说什么,你自己心知肚明就行了。”

家长:从你的感悟中,我仍能感觉到你对这一事的“气愤”! 现在,你再问一下自己:有必要吗?同学之间相处,有时需要一种叫“大度”或叫“宽容”的东西,而作为值日班长的你,更该具有!他们不承认,说明他们也知道自习课讲话不好,那么就给他们一次机会吧,不要耿耿于怀了。

教师:正直!坚持正义是对的!否则就不需要值日班长了!很好!

类似的 “心灵对话”,在该校的“家校联系册”和“意志力长跑本”中随处可见。教师和家长一改严肃的面孔,收起“指令者”和“批评者”的面孔,愿意成为学生的“心理调节师”,接纳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任何心理情绪。家长和教师在“家校联系册”中这样的心理换位思考,和对学生的点滴鼓励与赞许,能够让学生在失落时得到安慰、在失败时得到鼓励、在紧张时得到放松,效果比单纯讲大道理管用得多。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段亲子对话:

学生:今天回家才听说我爷爷奶奶又去超市买了七袋盐,明天还将有同学送我两袋盐,真是疯了!

家长:盐事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会体会爷爷奶奶对家人的浓浓的爱心和同学之间无私的友情。

家校联系册中,这样的家长点评也不在少数。这些家长不再整天盯着孩子的学习,而是开始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了。

二、常州外国语学校经验的启示

1.传统的家校信息传递方式依然有生命力

家校联系册是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不过,随着社会信息化,当前纸质的“家校联系册”日渐式微。究其原因,并不完全是由于它比电子或网络方式费时费力,更多地是因为它的信息传递功能在新时期没有任何拓展。

十年前,常州外国语学校最初使用的“家校联系册”也仅是起到互通信息的作用。但随着家长QQ群等的出现,原有的单向互通信息的功能滞后了。因此,该校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始了创新变革,通过增加和改变内容来达到功能增值的效果。其实,传统的家校联系信息传递方式只要能够不断创新,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2.沟通是家校共育的基础

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家校联系册”,让众多寄宿学生的家长充分享有教育知情权,激发了广大家长支持、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家长与教师交流和沟通后,他们不仅能够成为学校的“知情人”,而且开始成为学校的“代言人”。

这就告诉我们,沟通是家校共育的基础。没有良性的家校之间的沟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就是空中楼阁。

3.学生是学校、家庭教育的“主角”

毫无疑问,任何学校的家校共育围绕的中心都应该是学生,因为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可是,在谈到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合作时,我们往往会强调家长和教师的作用,而学生往往会被忽略。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 寄宿制学生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49-02

1 调查概况

2013年5月30日到2013年7月22日我在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卡拉脚乡中心校任教期间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学生寄宿的现状,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生现状通过口头问答及家庭走访的方式进行了解。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选择寄宿的学生由于各自家庭环境的不同选择寄宿的类型就不相同;学生寄宿之后环境的改变也会让他们有不同的表现;宿舍管理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学生的沟通;学校的软硬条件也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寄宿学生。笔者现将调查的具体结果总结如下。

2.1 学生选择寄宿的原因

(1)民族地区人们普遍生活在海拔较高的高原,那里环境恶劣人烟稀少不适合建立学校,即使有校舍也破旧不堪,缺少师资。再加上道路崎岖,严重阻碍了交通运输的发展。这对要到县城上学的孩子无疑是一个距离和生理的挑战。出于这一原因,许多家长就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寄宿学校以免去孩子路途的辛苦从而安心学习。

(2)有的家长外出打工频繁,经常一年四季不在家无法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担心自己走后孩子自制能力弱沾上社会恶习。而学校对寄宿的学生可严格管理,另外,寄宿学校也可享受到良好的校园氛围。所以,这些父母就主动要求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寄宿。

(3)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学生升学的原因也需要到学校寄宿。因为他们家庭生活的地方距现在上学的地方较远。

2.2 寄宿学生的基本类型

(1)亲友家借住,这类学生很少,根据调查的结果这部分学生的条件要相对好些,他们有身边亲人的关心与爱护,但有时难免管理的相对松散些。

(2)校外租住型,校外租住的学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校设备不足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寄宿要求。还有一种就是,那些不爱学习又怕严厉校规的学生,他们选择校外租住以利于他们放任自流。但后者更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从而不思进取无心学业。

(3)住校型,这种寄宿的类型较严格和正规又有一定的约束力,安全,规律性强。又能与自己同龄同学为伙伴,大部分学生都选择这种寄宿方式。

2.3 寄宿学校的各项设施及扶助困难学生

学生所寄宿的学校因各项条件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所以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尽全力在提升学校住宿的条件适应管理学生的要求。

(1)学校为寄宿的学生专门修建了男女生宿舍楼,寝室成员基本是12人一间,相对较拥挤。但也有未住满室员而成8人或6人一间的,因为寄宿的学生较多,这样的情况较少。

(2)寄宿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因为家庭条件都不太富裕。校方为了解决学生困难也为了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决定统一配备寄宿学生的个人生活用品(包括:棉被、枕头、暖水壶及洗漱用品等)并督促学生进行寝室卫生大扫除定期进行大检查。使学生养成爱干净的良好习惯。

(3)因为宿舍的管理员和学校配备的生活老师一般都是临时聘用的工作人员,没有正式的编制,这些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专门定期开展对这些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些科学合理的心理引导方法,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矛盾。

(4)寄宿制学校学生的伙食是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相当关心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庭还是比较困难的,针对此情况,我们要尽量增加对这部分学生的困难补贴,以最大程度的改善这部分学生的伙食条件。

2.4 民族地区寄宿制学生适应寄宿的不同表现

(1)有的学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在家里受到父母及亲友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寄宿到学校后很多琐事都需要自己打理。一旦适应不过来就会烦躁不安。又因为思念家人经常打电话给家人诉说自己的苦闷与孤独,夜晚就躲在被子里偷偷的哭泣。这一情况普遍发生在女同学身上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男同学显得则比较坚强,他们除了要打理生活的琐事外还会花更多的时间结交新朋友以填充心理上的空虚。而且这种情况持男同学续较短。

(2)少数民族的孩子能歌善舞,有些性格开朗的学生因为换了一个新环境,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们需要新的朋友和伙伴,这时他们便会主动的结交朋友在友爱的个人交往中寻找自己、表现自己、塑造自己。从而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他们会灵活运用与同龄人的交往来补偿自己思念家人的忧伤。从而他们很快的融入到新环境中从而更好的去学习和生活。

(3)根据调查的结果有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因为他们到了一个不同的环境,遇到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族别、不同性格的同学,又因为他们自身认识人的能力相对较差,个人经验不足又远离亲友就会时常感觉孤单无助与冷清。从而引发内心的空虚和寂寞,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不愿与人主动交流,独来独往于自己的世界中。

2.5 寄宿制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

民族地区寄宿的学生有的因为离家较远节假日不能回家,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会指导这些同学一些积极健康的活动,从而使他们有事可做,有兴趣想做某些事。同时也扩大了同学们交流的范围。有些积极性较高的同学还自行组织篮球赛或其它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使自己的课余时间显得有丰富且有价值。学校一直就很关心寄宿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情况。对于那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还会予以表扬和推广。这在极大程度上激励了同学们。

2.6 教师对寄宿制学生的关爱

(1)民族地区寄宿的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习俗。他们刚到学校时由于听不懂汉族老师的语言及语义,经常云里雾里,不知道意思。沟通交往的能力与领悟能力明显不如汉族学生,很多时候像寝室问题或个人生活问题都不能准确的向老师表达。让人感动的是那些年轻的汉族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实在听不懂时就用手指比划或用笔写在纸上进行交流或者使这些汉族老师利用上班之余学习藏语,活者向藏族学生讨教。这样就方便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这些老师的关心与诚恳感动了各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把爱的种子播种再来学生的心里,学生们伸出双手高举大拇指赞扬这些伟大的老师。这些老师就像一盏心灵的明灯指引着他们人生的方向。

(2)有的学生因民族特有的风俗而久久不能融入班集体的生活。比如,藏民族男生需要打耳洞、留长头发,但又与学生的身份相矛盾。这让班级里的很多不同民族的同学不能接受。老师们经常是在尊重各民族风俗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比如打了耳洞的同学尽可能不戴大的耳饰,长发最长不过耳。这都是老师们良苦用心的结果。也赢得了各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可。还有的学生功课不好,上课又经常扰乱课堂气氛,又不专心学习,这让老师们很着急,但老师们从来都是细心指导从不辱骂学生。

(3)县城的老师大都是外地的,见识比较广。阿坝金川这个地区有的孩子从未走出过大山,他们向往大山外的城这个市,向往纵横交错的立交……这时老师们便会主动到学生寝室为他们细心讲解,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总是回避某些敏感的问题,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或是自身带有残疾的孩子。他们心理上会有阴影,极其敏感又多疑。老师便会一对一进行交流疏导。长时间的交流很多学生因此把老师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和伙伴,无话不说。这幅师生友爱共同进步的画面永远镌刻在各民族同学的心里。

(4)有的学生远离家乡,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让这些孩子倍感温暖,有些有过“前科”的学生在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认识到自己行为或思想的错误性正在改进。知道自己作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明白了人不能自暴自弃。而是要勇于担当,敢于承认错误并且勇于改正。有相当一部份这样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在老师的宽容理解下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也正是这些老师的倾情关爱让学生找到家的温暖,所以这些孩子是幸福的。

2.7 对策及建议

(1)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对寄宿制学生管理的力度,防止学生私自离校。定期对宿舍管理员进行培训以提升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能更好的与学生交流沟通,从而更好的发现及解决问题。教师也要要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起好榜样带头的作用。

(2)学生也更应该加强自我约束的能力,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从而安心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搞好同学之间的团结,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专心学习。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3)因为学校的可供阅览的书籍有限,校方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购买书籍,为学生学习创设条件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自己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根据上述的原因及情况的分析可知,学生选择寄宿可以更好的利用学校的资源安心学习,排除外界的干扰。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适当减轻困难学生家庭的负担,也为学生自己成才也起了相当大的助推作用,使得地方教育文化得以快速稳定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为学生寄宿创设良好条件努力改变寄宿制学生的现状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9

关键词:家庭寄养;孤残儿童;苏州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73-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孤残儿童的照料也逐渐由“福利院集中模式”向“家庭寄养模式”演变,彰显“人文关怀”。作为社会事业发达的城市,苏州也引入了家庭寄养模式。苏州市社会福利院本着“城乡结合与点面结合”的原则,将寄养工作从市区扩展到东渚和西山,现有寄养儿童75人,寄养在市区的有26人、东渚29人、西山20人,其中28户家庭寄养了两个孩子。苏州的家庭寄养模式运行效果究竟如何?本文从寄养家庭生活照料、寄养家庭成员互动、寄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对苏州市家庭寄养模式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一、苏州家庭寄养模式的调查

笔者从寄养家庭生活照料、寄养家庭成员互动、寄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寄养儿童劳动技能、寄养儿童学习能力、寄养儿童人际网络发展等6个方面,对寄养家庭以及邻里发放问卷(寄养家庭65户,邻里108户)调查苏州市家庭寄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调查结果如下。

(一)寄养家庭生活照料

总体而言,寄养家长对寄养儿童的生活照料较好。其一,家长对孩子穿衣较为关注,不仅勤帮孩子换洗衣服,而且关心孩子冷暖以增减衣服。帮孩子换洗衣服的频率高或较高的家长比例分别为45.3%和54.7%。常关心孩子冷暖并且及时加减衣服的家长占37.5%,较为频繁地给孩子增减衣服的家长占60.9%。其二,家长对孩子日常饮食关注度高,常注意营养均衡和荤素搭配。对孩子日常饮食的关注度高的家长占52.4%,关注度较高的占46.0%,关注度一般的占1.6%。其三,绝大多数家长会半夜起身去探视孩子的睡觉情况。不仅如此,由于寄养孩子的身体情况不佳,有半夜哭闹、抽搐的情况,寄养家长时常在夜里起床照顾孩子。经常或较为经常得半夜起身去探视孩子睡觉状况的家长比例分别为50.0%和40.6%。

但是,在生活照料上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家长帮孩子添置衣服的频率不高,帮孩子添置衣服的频率不太高的家长为四成,而且添置的衣服大多是已有的旧衣服或福利院定期发放的衣服。其次,一些家长带孩子出行较少。4.7%家长从不带孩子出门,18.8%的家长偶尔带孩子出门。

(二)寄养家庭成员互动

调研发现,寄养儿童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互动良好。55.6%的家养家庭中家人经常关心孩子,39.7%的寄养家庭中家人比较关心孩子;92.1%的寄养家庭中的家人经常或时常和孩子玩耍;95.3%的寄养家庭中的家长对孩子有耐心。

(三)寄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寄养儿童中的生活自理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但生活自理能力总体情况偏差,同时孩子之间的差异性大。完全不能穿衣服的所占比例超过70%;完全不能自己用调羹吃东西的比例为57.8%;完全不能自己洗手擦脸的比例为70.3%;不能自己脱鞋袜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是也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完全不能自己脱鞋袜。

在被调查的所有寄养儿童中,寄养在东渚的孩子大多是脑瘫的孩子,他们在肢体上有很大的缺陷,很难用手脚进行自理行为和劳动。在市区的孩子大多年纪较小,不能自理;在西山的孩子,虽然年龄都比较大但由于大多是脑瘫,因此仅有少部分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值得庆幸的是,仍有29.7%的寄养儿童完全能自己脱鞋袜;25.0%的寄养儿童完全能自己用调羹吃东西;17.5%的寄养儿童完全能自己穿衣服;12.5%的寄养儿童完全能自己洗手擦脸。

(四)寄养儿童劳动技能

完全不能出门去小卖部买东西或帮助家务劳作的寄养儿童的比例均超过90%,多数寄养儿童在家务上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常模仿父母干家务活,但是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常常会“好心干坏事”。当然,寄养儿童的劳动能力既与年龄有关也与所患疾病有关,不可一概而论。调查发现,为培养寄养儿童的劳动技能,不仅需要寄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导和福利院工作人员的配合治疗,更重要的是引入更专业的机构和组织,提供更全面以及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以便改善寄养儿童在运用肢体方面的细节,针对性地提出康复建议。

(五)寄养儿童学习能力

调查发现,儿童智力的缺陷比身体的残疾更严重。在动手和模仿方面,寄养儿童表现较好,有简单模仿能力的寄养儿童占35.9%;69.2%的寄养儿童能单手抓握东西,双手能抓住塑料玩具球之类的东西;40.0%的寄养儿童能指出身体上的三个主要部位;38.5%的寄养儿童能单手开合剪刀。但是,在语言和理解力方面,寄养儿童中超过84.4%的孩子不能做到发音清晰,甚至不能讲简单的句子,比如“我饿了”。在识字和算术上,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差,87.3%的寄养儿童不会简单的算术,93.7%的寄养儿童完全不识字。

大多数不识字、不会简答算术的寄养儿童都是智力上有很大问题的孩子,但有些情况较好的寄养儿童也不识字,不会简单的算术。主要原因是寄养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寄养家庭中,主要照顾者是奶奶或者妈妈等家庭主妇,一般是非上班族。17位照顾者是文盲,10位拥有小学学历。即使识字的家长,在教育上也缺乏正确的方法或认真的态度,致使有些情况较好的孩子也不能认识字。

在本次调查中,虽然寄养儿童中能进行简单交流的人只占到30%,但是与机构照料相比已经有很大进步。不仅如此,许多儿童的社会行为增加,待人礼貌,热情好客等。从儿童进入家庭以来,近50%的孩子封闭的性格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寄养模式对孩子的性格健康发展更有利。在寄养家庭中,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得到寄养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疾病的痛苦。

(六)寄养儿童人际网络发展

在社区中,寄养儿童和其他寄养孩子玩得比较多,与非寄养孩子玩得较少。经常跟其他寄养的孩子一起玩的寄养儿童占64.0%,经常跟社区里非寄养的孩子一起玩的寄养儿童占50.7%。许多寄养儿童接触到其他寄养孩子并不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而是在福利院安排的康复训练过程中。

在简单的交往上,寄养儿童的邻居对寄养儿童的接受程度比较高,但当涉及更深层次的交往时,则接受度明显降低。寄养儿童常会被邻居抱抱或者逗着玩,大多数寄养儿童看到邻居会很开心。70.1%的邻居愿意遇到寄养儿童时会简单打个招呼;52.3%的邻居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寄养儿童一起玩;49.5%的邻居愿意抱抱这些寄养儿童。但是只有17.8%的邻居愿意邀请寄养儿童来自己家里玩;12.1%的邻居能接受有空时帮忙带寄养儿童;只有8.4%的邻居愿意寄养儿童暂时住在自己家里;而只有3.7%的邻居愿意成为寄养家庭。这表明邻居并未完全接受寄养儿童与寄养事业,对寄养问题仍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

二、进一步完善寄养模式的思考

总体而言,苏州在推进家庭寄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寄养儿童在各方面都有进步。但也必须看到,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寄养评估机制

当前应建立完善的寄养评估机制。寄养前,应评估儿童健康状况、学习能力状况等,以确定是否能寄养。并不是所有的孤残儿童都适合家庭寄养,若孤残儿童存在严重的或者容易复发的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则不能够进行家庭寄养。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寄养家庭适合寄养。要对寄养家庭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寄养家长和家庭的基本情况、人际交往情况以及对寄养儿童有何要求等。这就需要福利院与所在居(村)委会进行有效的合作,因为对寄养家庭基本情况和人际交往情况的了解不仅要从当事人处获取,更要通过第三方(包括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和邻居)予以获取。

寄养后,也要加强动态评估。隔一段时间对孩子进行身体、智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方面的评估,对于照顾不合格的寄养家庭应做更为严谨全面的相关评估,比照多方意见、衡量得失,决定取缔或是继续寄养。对于那些照顾得当并且有成效的寄养家长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精神上的褒奖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应及时对这些家庭进行宣传报道,让百姓了解她们的存在,认同与支持她们的付出,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成为寄养家庭。

(二)注重寄养儿童与寄养家庭的匹配问题

寄养儿童与寄养家庭的匹配问题十分重要。目前在苏州,市区的寄养家庭分布较为松散,东渚和西山的寄养家庭分布较为集中。市区的寄养儿童中有健康者,但更多的是患有疾病或残疾的,而且病种比较杂,但大多比较轻微或能治愈。寄养在东渚的孤儿的病因比较集中,主要是癫痫或脑瘫患者。西山的寄养孤儿主要是智障(或低智)和唐氏孤儿。针对这一现状,福利院可以在此基础上完善寄养方式。建议如下:其一,患有突发性疾病的儿童寄养应尽量寄养在市区范围内,避免远距离就医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其二,对于那些对外界有反应和感知、比较接近正常儿童的孩子应将其寄养在家长文化素质较高、能对孩子进行认知和学习能力训练的家庭。其三,合理搭配寄养孩子的数量。目前寄养制度在苏州的辐射范围比较小,呈现出寄养儿童与寄养家庭的数量不成正比的状况,于是一户寄养多个孩子就成为必然选择。一户多个孩子固然能缓解孩子数量多与寄养家庭数量少之间的矛盾,但是也加重了寄养家庭的负担,失去了“一对一”照顾的专一性,如果寄养在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存在一好一坏的明显差别,还容易造成家长偏袒现象,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建议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寄养儿童,一个寄养家庭最好只寄养一个,以便家长专心只带一个孩子,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个孩子身上。如果一户寄养两个孩子,建议将病情比较轻的两个孩子放在一起,这样,除了减轻家长负担外,两个孩子还能一起玩耍,之间还能产生互动与交流。

(三)提高寄养家长的素质与能力

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主要采取“城市与农村家庭结合寄养型”,具有城乡结合与点面结合的本土特点,把正常及轻残儿童寄养在城市家庭,把残疾程度较重儿童寄养在农村家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各自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一的城市家庭寄养和农村家庭寄养的不足,是一种创新。但是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寄养家长整体素质和能力可能偏低。寄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孤残儿童享受家庭的温暖,同时对于患有疾病的孩子而言,家庭寄养还意味着悉心的照料和康复训练。但很多寄养家长没有意识到后者。寄养家长大多仅满足孤残儿童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定的“重养轻教”的现象。为此建议:其一,福利院应利用好在东渚和西山的基地和工作站,加强康复中心的建设,对寄养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和紧急救助知识的培训,使之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康复或减轻病情。其二,对于那些有简单认知能力和反应的孩子,福利院应安排儿童社工和特殊教育老师对寄养家长和寄养孩子进行训练,三方共同努力以弥补孤残儿童在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其三,引入社会工作方法,通过个案工作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孩子进行辅导,以解决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小组工作使寄养家长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寄养家庭模式开展的难点之一是缺少寄养家庭。因此,加大宣传扩大寄养群体是必由之路。加大宣传不仅有助于扩大寄养家庭的数量,而且能够帮助普通百姓了解这一模式,认同、支持甚至是赞扬这一行为,奉献爱心。另外,加强宣传也可以使更多的人关心寄养家庭、关心孤残儿童。除此以外,加强宣传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寄养,作为寄养家庭的邻居也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五)调整收养条件

一部分寄养家庭与寄养儿童建立了深厚感情,愿意变寄养为收养,但是现有的收养制度限制了这一意愿。因为收养要求家长无子女,但寄养家庭往往都是有子女的家庭,不符合条件。建议适当调整收养条件,能够为部分寄养家庭开辟一条通向收养的“绿色通道”。当然,寄养变为收养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诸如如何监督,是否应该提供补助等。这些则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六)扩大医保范围

现有寄养模式下,寄养儿童生病配药、住院往往需要到指定医院才能报销,弊端很大:一方面,寄养儿童家长因为不能报销放弃在较近医院治疗而去较远的能够报销的医院,对于需要紧急治疗的儿童,有可能会耽误病情。另一方面,对于寄养家长而言,常常很不方便,削弱了她们投入寄养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可以尝试扩大医保范围,方便家长带寄养儿童就医。

参考文献:

[1]卜会亭,周建才,金平平,郑红东.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探索[J].社会福利,2011,(6).

[2]崔丽娟,吴明证.寄养家庭属性对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4).

[3]李婷婷,崔磊.关于沈阳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10).

[4]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2005,(6).

[5]王先进.从机构照顾到家庭寄养看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的转变[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1).

[6]王彦斌.儿童福利社会化重构:昆明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余纪东,王幼丽.中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之探讨——以南昌市社会福利院为实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6):185-190.

[8]银平均.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云南昆明安宁市草铺农村家庭寄养儿童调查报告[J].社会福利,2003,(1).

家长对孩子的寄语篇10

关键词:藏区;寄宿制小学;教育特点;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39-01

1.寄宿制小学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按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标准,该区学校科学合理的安排了学校校园规划用地和校舍面积标准,精心组织实施。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因地制宜地进行。在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等总平面设计上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做到了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小学寄宿制教育采取的管理模式

经过调查,该区寄宿制教育采取半封闭式管理模式。封闭式管理模式是介于前两种管理模式之间的一种模式。大部分学生在校住宿.实行封闭式管理,一部分学生走读,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或者是在校上课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非上课时间实行开放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生活需求、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都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2.1这种管理模式已建立制度建设机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制订程序,保证规章制度制订的权威性。解决了当地教育中学生上学远和上学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普及。

不足之处在于缺少相关的保障机制。学生在校住宿,学校没有承担相应的服务功能,学生享有相应的权利,能够保障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学生也没有维护学校住宿秩序的义务,承担一定的劳动服务、管理宿舍区物品的职责。学校没有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机制,学生入住前或入住后,学校缺少对其进行各种规章制度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以提高他们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3.当地家长对子女上学的认识的调查报告

孩子上学,除了靠政府和学校外,家长在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孩子上学的认识程度,支持力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是了解一个地方教育状况的重要方面。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的普及,使得学生上学的学费不再成为阻碍家长送子女上学主要因素。但要从根本上认识一个地区的教育入学状况,光从这一点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对孩子上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对孩子上学的态度,以及家庭劳力多寡等因素在孩子能否顺利上学成了关键的作用。

3.1寄宿制学校硬件设施与时展不相匹配。中央与地方政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了上亿元资金,但从局部来看,仍满足不了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需要。(1)寄宿制学校基础条件落后。近年来,新修了教学楼,还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致使沿用着80年代修建的教学楼,一个班级总有好多学生拥挤在一起上课,学生与黑板距离近在咫尺,严重影响着学生安全及学习;吃住基础设施条件落后,食堂、寝室条件差,一些学校把食堂与教师食堂办在一起,食堂无桌子凳子,天晴学生在操场上吃饭,下雨到教室里吃饭;教师住房十分落后,成为教师的心病。(2)寄宿制学校无学生活动场所。以乡镇为单位把学生集中起来,办起寄宿制学校,体育设施落后,无图书室等,每到放学后,学生无人管教,成为孩子的自由时间,导致易发生安全事故。(3)教师队伍落后。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很多年,但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着队伍不稳定,教师紧张,留不住人,缺乏专业教师。

3.2寄宿制学校软件设施与时展不相匹配。机制决定着发展,寄宿制学校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老三教条,作为全乡集中办学的学校应从学生、社会、家长角度出发,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与时代同步。一是寄宿制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落后。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死搬教条教育学生,课外活动开展很少,劳动技术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生理常识教育、道德教育等为语、数、外让路,老师教的多,学生动手的少。二是学生管理体制落后。虽然学校实行着班主任管理制,一到三年级学生还小,加上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不能面面具到,出现了上课有人管,下课无人问,无安全、保洁等专门的管理人才。三是学校债务沉重。近年来,上级达标活动不断,农村寄宿制学校为了达到上级分配的各项指标,不惜向借款,完成上级分配的各项指标,学校债务越垒越高,致使学校无法运转。四是教师的待遇太低。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工资问题制约着学校发展,由于工资太低,教师队伍不稳定,一心想进城,讲实惠的多了,讲奉献的少了。

3.3寄宿制学校增加了农民群众负担。甘南州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条件差,多数群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农村寄宿制学校按照"一乡一所小学、一所初中学校"的布局,学生集中,确实解决了学生"两头黑",自80年代农村实行计划生育来,一个家庭有3个小孩,家长把孩子看成了宝贝,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为了让孩子读好书,不受苦,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到集镇处租屋为孩子打理生活,按照一个家庭两个孩子计算,一个月开支增加近500元左右,一个学期就是2000多元。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但一到三级的孩子上学,每个学期比在自己村级学校多出300多元,造成学生失学率居高不下。

4.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