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十篇

时间:2023-04-10 16:02:17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1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由科技人员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简而言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的企业。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

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愿组合、自负盈亏”的组织原则,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适应能力,它们除具有一般企业的特点外,还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特征:

1.规模小

与大型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实行所有嘤刖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做出决策。

2.专业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3.高风险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生产的大多是高科技产品,其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单一性,很少进行多种途径的代替研发,在成长过程中,技术、市场、财务、环境等方面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三、技术创新模式与选择

技术创新是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是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是最有能力、最有条件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群体。同时,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立身之命,是企业活力的增长点,因此技术创新模式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组成。

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协同创新,其中自主创新要求企业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能力,这不利于中小企业内在优势发挥,因此不适合中小企业选用;后两种模式对于资金短缺、技术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尤其是协同创新比较适用于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三种创新模式在研发能力、创新效益等评价指标方面各有优劣。见表1

评价指标 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协同创新\& 投入资源\& 多\& 少\& 中等\& 研发能力\& 强\& 弱\& 较强\& 创新效益\& 好\& 中等\& 差\& 创新成本\& 高\& 较低\& 较高\& 发展前景\& 大\& 小\& 中等\& 收益期限\& 长\& 短\& 中等\&]

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哪种技术创新模式取决于自身环境和外部环境,可以选择其中某一种技术创新模式,也可以采取两种或者多种创新模式的组合。

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以下将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探讨。

1.政府应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鼓励技术创新活动。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通过立法,维护企业技术创新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技术创新计划,大力鼓励产学研结合,使大学和科研院所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2)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完善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国家要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专门的担保机构,降低商业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完善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创新基金等相关政策。(3)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体系。国家要大力发展创新集群,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兴产业基地等,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2.企业自身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内部环境

(1)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制度。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评价系统,采用多种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建立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积极性,有效地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2)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并切实遵循。企业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生存环境等,培养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努力打造协作创新的工作氛围。(3)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系统。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知识密集型组织,对快速响应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运作效率等与知识管理相关的指标有较高要求。所以企业应选择合理的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要加强知识管理信息组织建设,做好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支撑,提供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便于对现有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实现知识共享。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在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就是重视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未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在目前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粟进,宋正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5):156-163.

[2]彭文玉,孙英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哥德巴赫猜想”[J].科技与管理,2013(02)

[3]李萌.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J].宁连举,科研管理,2011(03)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2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也将是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国家整体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和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是关系到战略全局的一件大事。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2009年,全国专利的63%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5%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然而,科技部研究中心2011年底完成的一份调研评析报告却传达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出现下降趋势,盈利能力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严重影响了企业后续的科技创新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环境不容乐观;二是高级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缺乏,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差;三是政策引导和扶持相对不足;四是融资渠道不畅,创新资金短缺;五是专利意识和保护力度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六是产学研结合尚有欠缺,实效有待加大。

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企业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关乎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认识自我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政府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要素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能力要素包括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方面。根据对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发放与回收,并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影响创新能力的要素细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1、研发人员创新胜任能力

研发人员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资源,是创新实施的主体。研发人员及其团队的创新胜任力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整体实力。研发人员的创新胜任力由显性的胜任力(如知识、技能等)和隐性的胜任力(如理念、动机等)组成。激励和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动机,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2、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企业持续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企业家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往往决定了自主创新的绩效和成果。

3、企业内部创新文化

培育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是形成创新智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进而推动着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企业内部,应该把自主创新的组织利益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培育员工对创新失败理解与宽容的文化、轻松的员工交流与创新协作的文化等。

4、企业融资能力

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其融资途径包括银行信贷、担保、风险投资、融资租赁、上市等。融资政策的宽松度、融资渠道可选择的多样性、融资渠道转换成本的高低等因素,均有可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融资产生影响。

5、政策与法律制度

政策法律制度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紧密。宽松的政策环境可以让其获得充分的“滋养”,进而获得成长壮大的机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制度的作用,应主要是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规范主体”、“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和“自主创新的优先利益分享者”等。

6、产业集群环境

产业集群环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依托,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合推动、其他优秀自主创新企业的示范、产业集群之间的充分互动以及产业集群内部创新扩散的传导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有着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7、社会中介服务

中介机构的服务包括融资中介、上市中介、技术中介、人力资源中介、综合类中介等。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产业和行业也展现出越来越细分的趋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亟须得到中介机构的支持,以帮助其提高创新绩效。

8、社会创新文化氛围

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而言,良好的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应该“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有利于鼓励各类资金投向自主创新活动,引导和推动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持自主创新的文化等。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和实际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为便于评价,我们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相关作用的要素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两大类,每个大类下面还有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前面分析的影响因素中,有些可以直接用定量的方法测评、确定,有些则需要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将主观问题转化为定量描述,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试图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将错综复杂、模糊不清的问题分为若干层次,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进行定量分析,可以防止对某类问题出现前后矛盾的主观判断。几十年来,它成功地运用于社会、政治、技术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它也适用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评价。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3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 在管理思想方面,由于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是技术人员出身,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的训练,因而不太精通经营管理之道;加上这类企业受规模和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几乎不能外聘到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人,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很容易陷入困境。

2. 在管理制度方面,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受产权不清和制度不健全之苦。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主要靠自筹资金建立起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曾经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安全感和获得公平的经营环境和优惠的政策而纷纷挂靠国有或集体单位,造成产权不清并进而导致责权不明和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此外,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会、分配、劳动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管理很不规范,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常处于混乱状态。

3. 在管理方式方法方面,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泰勒式”、“军队式”等管理方法。这类方法在企业成长的初期可能会有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它们具有的先天性缺陷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成为发展的桎梏。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我国著名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管理创新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基于这一观点,再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管理创新。

1. 走依靠技术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手段和方式。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受资金短缺、技术实力不足、风险防范能力弱、缺乏创新动力机制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1)关于资金短缺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依靠自有资金滚动积累来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二是善于利用外部资金,具体办法有:争取科技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自然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申请国债贴息的政策优惠;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给予高新项目的低息贷款;出售产权再租赁融资;吸纳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争取上市发行股票债券筹资等。(2)关于技术实力不足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实行有效的激励措施来利用好并留住现有人才和招揽新的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具有原创性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财力允许并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进而消化吸收、改进提高,实行改进型创新;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与其他企业的联合攻关及加大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的合作来提高自身技术实力。(3)关于技术创新的风险防范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技术实力、搞好信息收集和创新项目的事前调研论证工作等途径来规避和降低风险。(4)对于主要因产权问题造成的企业缺乏创新动力这一难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借鉴四通、联想等企业解决产权问题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在时机成熟时果断地加以改革;同时,那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等手段来激发创新人员的创新激情。

2. 推动企业内部成员学习,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知识尤其有关技术、技能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要求企业积极推动内部成员的学习行为,建立 “学习型组织”。从整体上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企业中所有或一部分人共享的知识,如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共有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另一部分是个体成员的知识储备,保留在成员的头脑中,并可以再分为两部分:与组织有关并直接为组织所用的部分以及潜在的难以被组织调动和利用的部分。因此,为了使组织中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被利用和发挥作用,企业可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扩大共享的部分。具体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个人先进的经验、工作方法和观念等广泛推广宣传,使之上升为共识;二是借助信息沟通过程和决策过程把个别、零散的知识综合加工成为系统知识。(2)扩大个体成员储备的知识。这一途径是基于“分配比例不变而总体增大同样能增加各分配方利益”的原理。鼓励企业成员学习并为之创造条件是该途径的具体实施方法。(3)扩大个体成员知识储备中能为企业所用的部分。具体方法是借助有效的激励手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改变个人对企业的态度和加大个体与企业的一体化程度。

3. 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制度,实施规范的制度化管理。鉴于目前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的仍是“家族式”、“泰勒式”管理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通过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来实行制度化管理。其实质是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作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其实施的前提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完善的制度体系并承认这些制度规范的权威性;其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克服了以往管理方式的随机性、易变性、主观性等弱点,使管理具有了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由于制度化管理依靠的是一整套严密而科学的制度体系,从而充分发挥了管理的科学性。但是,由于纯粹的制度化管理只强调规律、科学和理性,在实施中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好以制度化管理为基本手段,同时辅以文化管理等其他手段。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控制手段,它起作用的力量来源于人们对于归宿感和认同感的需要。具体而言,企业文化是通过一套价值标准来规范成员行为的,由于惧怕受到其他成员的孤立和谴责等惩罚,企业成员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企业的价值观。这就使得依靠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可以弥补纯粹的制度化管理的不足,实现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平衡,从而达到理想的管理绩效。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找到为大多数人普遍珍视的、适应企业管理需要的基本价值观,并将其与时代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注意中西文化的交汇与兼容,最终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将其用作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4. 重视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实行人本管理模式。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拥有各种技能和技术的“知识工作者”,对这类人的管理具有特殊性。加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作已不再单纯的是谋生手段,同时也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模式,在充分重视人力资源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围绕满足个体需要和促进个体发展来展开管理活动。一般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行人本管理模式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其所能提供令成员满意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及创造和谐的企业文化以满足企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2)通过多种形式的员工参与来激励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制、员工董事制,组建自律性工作小组等让企业中的人员在不同层次上参与管理的方法正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被实践。(3)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促进企业成员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所有人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工作需要和实现自身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保持和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也必须对其成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岗教育培训、工作轮换、半脱产培训、脱产学习等是企业培训的常见手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培训方式。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4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融资创新

一、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围绕谋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积极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扶持力度。截止2013年年底安徽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18家,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20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实现增加值30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主力军。

目前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互联网金融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租赁融资、小额贷款融资等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金融创新的步伐加快,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企业融资难的发展困境带来了转机,与传统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融资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更具有普惠性、便捷性、针对性等特点。

安徽省近年来专利数量、质量快速提升。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安徽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增长11倍,增速居全国首位。企业已成为安徽省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2012年,安徽省2400多家企业提交了1.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企业数量相比2011年增加了400余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高达78%。截止2013年10月底,安徽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969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3件,较2012年同期增长54.6%。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且大部分企业已经拥有许多知识产权,却难以利用这种优势,仍旧面临着融资难困境。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努力对这些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以此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为企业融得发展资金。

金融租赁融资是一种契约安排,允许一方(承租企业)以定期支付租金为条件使用租赁公司所购置的财产(设备)。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租赁公司的出租决定直接取决于承租企业的未来租金支付能力,不依靠评估承租企业的信用历史、财产和技术基础来做决定。这样,一般刚刚成立没有详细完备的财务报表与固定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受益良多。企业采用金融租赁融资方式有以下便利:企业申请租赁程序简洁方便;可迅速引进设备;促进企业自有资金利用率最大化;企业租金支付手段灵活。

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对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推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小额贷款独有的申请程序简单、放贷过程快、手续简便、还款方式灵活、贷款范围较广、营销模式灵活等特点,也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

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规模不断增长,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融资缺口也不断扩大,融资压力日趋加大,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独特的特点,在融资方面显得更加被动。因此,为了更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深入的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针对性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资金缺乏和融资难等问题阻碍其发展壮大。在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中,尤以前两个为甚。种子期企业由于团队不完善,研究难度大,成果出现不确定等缺陷,资金投入风险大,因此难以吸引外部投资。创建期企业主要利用种子期的新发明新技术,完成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资金需求较大,投资面较分散,科技产品的研发面临不确定性,市场的波动和科技产品更新周期短暂,都对企业的融资产生较大的阻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难

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与大型企业差异较大,偿债能力面临更多的不稳定因素。由此,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心不足,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截至2013年10月末,安徽全省银行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也仅占全部贷款比例的30.94%,可见对中小企业来说,并不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其融资难问题,而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成本、信息的采集成本以及后期的监控成本较高;二是基层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有限,基层放贷受到约束;三是针对广大中小企业覆盖广、业务繁,银行经营成本上升。

(二)资本市场不完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融资主要通过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分为主板(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新四板。发展较为成熟,融资量大的是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而新三板和新四板都属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健全体系。由于在主板市场和创业板上市要求非常严苛,安徽省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达到上市要求,尤其在其需要融资的创业初期。至于新三板市场和新四板市场这两个融资平台,目前尚未发展健全,而且新四板目前只在几个地区进行区域型示范试验。因此,安徽省的中小企业也很难通过这两个渠道进行融资。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足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尤其科技型中小企业上,政策多为指导性意见,在发放银行贷款,担保体系健全方面的影响力有限。颁布的相关政策繁多,条件较高,实施复杂,经费有限,在科技型企业创业初期,资金支持难以到位。

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土地、房产、物品、无形资产等价格评估和企业资信评估服务,以及提供仲裁、检验、鉴定、认证、公证服务。但目前从担保公司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情况看,担保机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少,风险防范的质量和技术跟不上,代偿率逐渐上升,特别是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很大挑战。

(四)其他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被称为“地下金融”的民间融资,由于现阶段各种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大了其行为的金融风险和金融欺诈的可能。至于典当融资,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实物资产用来抵押,因此,此渠道行不通。虽然不少银行当前都推出了“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融资”,但实践证明由于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该方式可操作性不强,风险也较大。

(五)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综上所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科技型企业自身存在投入大,风险大的特点,因而缺乏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则是现有市场针对这类企业的融资担保体制尚未发展成熟。企业的收益不确定,规模较小,致使许多融资渠道受阻,如银行贷款、担保贷款、风险投资方面较难得到有力支持。

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税费较重、成本上升等问题,同时外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所以企业往往需要大量资金以帮助其渡过这些困境。

三、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融资渠道的对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虽然面临复杂多变的融资困境,但目前安徽省在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方面也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这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多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互联网金融融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融资有以下几个模式。

1. 通过点对点模式融资。点对点融资模式即中小企业通过第三方互联网中介平台寻求有相应贷款能力并能满足其融资需求的一个或多个贷款方,以达到借贷双方资金匹配的融资模式,其特点在于交易成本降低与风险防控,互联网传播快速、涉及面广、用户聚集等特点可增强中小企业与贷款方的信息透明度与对称性,中小企业通过此模式进行融资可自主择优选择利己的贷款利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而多个贷款方也可通过共同出借融资资金以降低所需承担的风险。

2. 基于大数据平台下,通过小额贷款融资。此模式主要是指由电子商务企业发起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为满足电子商务领域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经审核向其进行融资贷款。具体而言,贷前,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的方式,交叉检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经营及第三方认证数据,考察中小企业的营业现状及财务的真实性,评估其还贷能力。贷后,监控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现金流等财务情况与交易状况,将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络上的行为数据换算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

3. 通过大众筹资模式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会性网络服务平台,以合资资助或预购的形式,向公众募集融资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以其股权和创新项目的未来收益为基础,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在线筹资。

4. 通过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融资。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选择互联网金融门户平台作为挑选信贷产品的前提;然后,对门户平台上所提供的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以垂直比价的方式进行比对,并确定为其提供匹配信贷产品融资的电子金融机构;最后,科技型中小企业运用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便捷地获得金融机构融资。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1. 安徽省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相关专利权质押贷款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2. 借鉴引用发达地区的“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的直接质押融资模式和“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以及 “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混合模式,解决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

3. 推动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基金的建立,通过基金的形式来面向社会广大投资人士融资,同时企业经营所产生的丰厚回报也将进一步回馈投资者,并且推动基金规模的建设与质量的提高,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三)金融租赁融资

促进金融租赁的良好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拓展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鼓励银行提供对于租赁公司的信贷支持,扩大投资税收的补给范围,改革设备折旧制度,增强融资灵活性。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融资租赁行业,开展现代租赁业。

2. 改革管理体制,促进租赁业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租赁机构审批部门,减少多头管理,促进规范化运营,将包括资信评估,保险,,咨询,公证,通关,税收,仲裁等一揽子服务,提供交易平台。

3. 促进金融租赁业向中小企业倾斜。可以探索无形资产租赁,可开展软件,专利,商标,品牌,商务模式租赁,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进程。同时也可以探索商品在线租赁,建立在线平台可以通畅信息渠道,为中小企业取得租赁信息提供更好的选择,撮合交易。

(四)小额贷款融资

对于小额贷款(以下简称“小贷”)对企业融资的帮助,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 财税部门应对小额信贷信用放款的机构给予税收优惠。

(1)税收优惠,对于小额信用放款,由于它是对弱势群体和中小企业放贷,应该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

(2)设立政府批发资金和担保资金,对公益性小贷公司给予资金支持。财政部曾经拨给中和农信两亿的资金,对小贷公司是一种支持。还可以设立政策性的小额信贷,包括各种政府担保的小额信贷。

2. 监管当局应给予小贷公司非公众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小贷公司虽从事金融业务,但政府将其定位为普通的工商企业,因此小贷公司不能够提取呆坏帐准备金,也不能核销。但如果将其定位为一个金融机构,会计制度问题、税收问题、拨备核销的问题、同业拆借的利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3. 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对小贷公司配套的监管体系,确保小贷公司健康发展。重点就是三条“红线”:(一)乱集资;(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诈骗。只要不触及这三条“红线”,小贷公司的发展的风险就可控。

(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不健全,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 规范征信标准。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均在进行相应的信用体系建设,但是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地域,这些信用体系的标准因此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给评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带来了困难。规范各地区各行业的征信标准可以使得在评价企业信用风险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银行在搜集和整理企业信息时节约资金成本,从而有助于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

2.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可以考虑单独建设覆盖所有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凡是只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都必须纳入这个“信用档案”中来。由于有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数据,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就有了更精确的信息来源,这不仅提高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使用效率,也解决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 政府部门应加强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由于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比西方要晚,加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完善的信用体系的迫切要求,不可能像西方信用体系那样逐步发展而来。因此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强引导功能,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六)利用创业板市场融资,考虑建立比创业板更低层次的市场融资

政府部门应该努力降低创业板市场的门槛,拓宽和优化融资渠道,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完善创业板市场的进入退出机制。由于目前创业板股票数量少、交易不活跃,因而限制了创业板的融资能力,但未来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放松企业进入限制,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如此一来,既吸收了大量企业进入创业板,使创业板更具活力,强化了创业板的投融资能力,又通过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有效地防范了市场风险。此外,完善的退出机制也会使创业板更加健康有效。通过将不合规的企业或是自愿退出创业板的企业剔除出去,能够改善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

2. 寻求其他股权融资渠道。目前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除了创业板市场以外,还主要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新三板”、“新四板”市场。但是,由于目前这两个融资渠道还处在初级阶段,它们融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2014年5月9日,国务院“新国九条”,里面就提到了“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政策机遇,突破“融资难”的瓶颈,走出发展期间的资金困境。

3. 探索建立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在现实情况下,创业板市场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来说,依旧门槛太高,因此,在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下,需要建立一个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型市场,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七)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

1. 安徽省政府应鼓励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防范机制,并予以政策支持。其中在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经核准可向多家银行借款,可向其主要股东定向借款。同时鼓励探索成立小额再贷款公司,并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间风险分担机制,以加强风险防控。

2. 安徽省政府应支持引导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如: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政策,将民营企业人才纳入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优秀人才范围,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支持职工技能培训,尤其支持技工院校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所需经费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3. 安徽省政府应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让利于民。安徽省政府可以在国家取消或免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一些行政性收费;可以对民营企业吸纳的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享受最高三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省内吸纳符合条件人员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民营企业,给予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

四、总结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难的困境,笔者分析了传统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并探究了几种新型的融资渠道:互联网金融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租赁融资和小额贷款融资等的可行措施。并提出了建议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创业板融资和其他股权市场融资能力建设,着重分析了政府政策对企业融资发展的重要作用,力图为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安徽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棉之,姬福松.金融危机下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2]王殿华,翟璐怡.科技型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创新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J].科学观察,2013(06).

[3]张鸿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问题及其对策[J].财税统计,2005.

[4]龚传洲,彩兰,胡建生.我国科技创新融资支持的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10).

[5]王娟.我国中小企业新型融资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余金珊.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研究――从融资约束视角[D].天津财经大学,2012.

[7]李航,樊西为,等.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以山东省管企业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3(07).

[8]周英章,蒋振声.从国际经验看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市场定位[J].财经论丛,2001(03).

[9]祖晓青.降低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风险的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2010(05).

[10]徐若涵.浅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对信用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1(01).

[11]谢俊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12]陆岷峰,李正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多尺度视角分析――基于创业板融资方式的探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13]陆泱.中小企业在新三板的融资效果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4]齐晓红.大学科技园创新型企业创业板融资的价值倍增机理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12).

[15]周鸿杰.中小高新企业融资体系的完善――基于新三板市场的分析[J]. 财务与金融,2012(06).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5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抽样调查;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创新驱动,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产业联动的“轻骑兵”,因此研究京津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方式的创新可以解决调查“抽样框变动导致代表性不足”“多层次抽样不经济”和“多目标难以实现”的三个关键问题,进而具体把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融资难”产生的根本命脉,以有效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京津冀科技创新的协同,最终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际上也被称作高技术中小企业。由于国外,尤其是美国陆续出台了的《信息自由法》《公平信用报告法》等法律,覆盖了高技术中小企业的信息采集、报告的使用目的等方方面面,数据获取相对公开化,所以国外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主要从资本结构及融资两个角度进行,对于抽样调查方式研究的文献较少。具体而言,以梅耶斯为代表的新优序融资理论、反梅耶斯模型、成本说、信号模型等是从资本机构出发进行研究;而通过研究信息共享与企业融资的关系则是从融资层面出发。

(二)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研究

目前,我国专门从事科技型中小企业抽样调查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并没有形成特定制度,目前主要依靠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负责组织实施。万舒晨(2015)指出,目前对小微样本企业的调查主要以调查员面访和企业报送报表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形成统计制度的小微企业涉及的行业主要有工业、建筑业及服务业,其中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开展较早,该项抽样调查方案相对更为成熟。国家统计局从1996年开始试点,历经近20年的研究摸索,形成现行的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主要是对目录企业采用一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经济普查的企业名录库进一步整理形成抽样框。另外,2000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颁布的《规模以下企业抽样调查方案(草案)》把规模以下的集体经济和个人私营企业分别抽样,采取集体企业按目录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个人私营企业按整群抽样的方式,对规模以下企业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索。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促进地区就业、技术出口,尤其是在加快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凭借其快速成长与不断创新的特性,为我国经济发展形成助推力。科技部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源库,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和定期制度。“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特点,这也决定了抽样调查成为国内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计调查的主要方式。万舒晨(2015)提出在结合企业抽样与地域抽样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等多种抽样方式,这种综合方式可以满足全国分地区及分行业的具体调查要求。张秋香(2016)提出在调查方法方面,对企业调查建议按照城镇规模划分为大中城市(地级和地级以上的城市)、县级市和县城(镇)三级,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乃至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是以分层随机抽样为主,较多是分层的层级上和分层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差别,无法真正解决“抽样框变动导致代表性不足”“多层次抽样不经济”和“多目标难以实现”这三个根本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该方向有所突破。

二、我国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方法简介

(一)分层随机抽样

现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乃至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是以分层随机抽样为主,较多是分层的层级上和分层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差别。类型抽样也称分层抽样,即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由于这种抽样方法主要考虑企业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在抽取样本中更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对于总体大、各企业间差异性明显、企业数量多等情况更为有效。

(二)分层抽样与地域整群抽样结合

分层抽样与地域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也较为常用。整群抽样即从总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调查对象,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抽取调查样本。但由于调查单位在总体中的分布不均匀,容易抽取到不具代表性的单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低于分层抽样。通常采用这种方式是在调查对象较为集中且总体差异性较小或不适宜单个地抽选调查样本的情况下,且这种方法利于调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将分层抽样与地域整群抽样结合具体是指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针对分层抽样样本所在地域的非名录企业进行地域整群抽样。

三、我国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方案较为成熟,故选择现行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方案为代表进行分析。总体而言,现行办法基本满足反映小微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基本总量,但是从实际调査结果和调查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来看,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抽样框变动导致新建企业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小微工业企业变动较大,具有新建、合并、倒闭等变动频繁的特点。从抽样结果与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来看,企业的频繁变动使及时更新抽样框成为难题,同时也造成抽样框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最终导致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出现较大差异。现行抽样调查方案中,抽样框变动导致的新建企业调查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抽样框对现实变动情况的反映不够准确、及时,尤其是假定新建企业与个体工业单位在地域中的分布一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在实际调查中新建企业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二)多层次抽样不经济

依据抽样调查的基本理论,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时,对规模较大总体的推断效率较高,而较小规模总体如果需要取得所期望的精度,往往必须抽取较高比例样本,这从调查成本来说并不经济,因此无法充分体现抽样调查的优势。

(三)多目标难以实现

为反映小微工业企业经营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调查表中设计了很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指标。然而现行抽样方案是以主营业务收入为核心指标的单目标抽样设计,对于经营状况的调查很多无法依靠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判断,因而单目标抽样设计会导致样本代表性较差,对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指标推断效率较低,无法实现既定多目标调查。

四、京津冀科技型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方法的创新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抽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京津冀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通过调整原抽样框,运用双重企业抽样框设计,采用目录企业抽样与地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方式。

(一)调整原抽样框

将京津冀地域区划为总体抽样框,按照城镇规模将三省(区、市)的城镇划分为三个级别,即大中城市(地级和地级以上的城市)、县级市和县城(镇)。将大中城市按照城市规划区划分成层,与县级市、县城(镇)组成三层,然后在该层次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统计,最终进行调查数据的汇总,形成新的企业名录抽样框。新抽样框的调整需要各级统计部门通力配合,认真负责,将辖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在简单名录框的基础上生成复杂名录框,以满足不同调研目的的需要。

(二)双重企业抽样框设计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建、合并、倒闭等变动频繁的特点,建议京津冀区域采取双重企业抽样框的方式进行抽样。利用工商、税务等部门机构的资料,将新增企业作为独立的一层进行抽样调查,并将新增企业推算估计的结果合并到总体估计量中,对企业变动情况进行及时调查调整。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原有企业抽样框的相对稳定,因而无需重新抽取原有的企业样本。

(三)目录企业抽样与地域抽样相结合

采用目录企业抽样与地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新建企业调査,利用名录框抽样设计所抽取的地域整群样本进行非目录企业的调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录企业抽样框的缺欠。

(四)实施方案

在实践中,首先进行企业名录框的抽样,采取分层二阶整群抽样方法,即在每层采用抽取街道,在抽中的街道内抽一些居委会,对居委会辖区内的所有科技型中小型商业企业进行抽样。针对非名录企业,根据企业名录框抽取的地域整群样本进行调查,同时将未进行抽样的地域采用一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再次对新增企业进行抽样。

五、结论

从方案设计的框架来看,现行的抽样方案巧妙结合了企业抽样与地域抽样、双重企业抽样,综合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法,并且抽取的企业样本可以满足京津冀地区的资料推算要求。该方法解决了中小企业抽样调查中存在的三大问题,方案设计上互补性较强,尤其在新增企业抽样调查上,双重企业抽样与地域抽样的结合,可以减少新增企业与原有企业的实际分布不完全一致的问题,减少数据推断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李连三.征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视角[J].征信,2007,25(3):30-34.

[2]万舒晨.小微企业抽样调查方案总结[J].企业导报,2015(2):86-87.

[3]张秋香.关于整合规模以下专业抽样调查方法制度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16(5):29-31.

[4]万舒晨,金勇进.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调研世界,2015(4):57-6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6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融资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及其技术创新特色

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

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在一个原创性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从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科技部和财政部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中对其的量化标准是:企业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发的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截至2005年底,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在13万家以上,占中小企业总数的3%。

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特色

从世界范围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美国,创新型小企业获得的美国专利占总数的60%以上,即在创新的数量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占优势的;在质量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极具效率:据欧盟统计,中小企业R&D的单位投入所产生的新产品是大企业的3.5倍。对美国20世纪前半期的统计表明:大企业在R&D上的费用占总研发费用的95%,中小企业的传统创新成本微乎其微,但在全部的创新成果中,中小企业占了55%。在我国,从创新模式上看,8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走的是自主创新之路,它们主要集中与新材料、新能源、IT、电子元器件等高新技术行业,是创新主体中最活跃的分子。

二、技术创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

科技只有与金融结合,即技术只有和资本结合,创新才能完成。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作为加快科技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投资于技术就是投资国家的未来”,已经形成普遍共识。

世界经验表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并非高校及隶属于政府部门的科研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当然是主体中的主体。企业部门的研发资金投入应占总投入的60%以上。而在我国,企业在研发活动中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科研资金80%流向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已经形成刚性和路径依赖。这不利于创新的市场导向,最终影响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因此,企业未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和企业研发资金供给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创新的低效率,要改变现有状况还任重道远。

三、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融资环境简析

1、宏观环境分析

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我国的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其面临的融资问题却仍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方面:国有大中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采取排斥态度: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供给中居绝对垄断地位,其贷款对象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银行放贷意愿不强;国家仍然采取金融抑制政策,理论上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尚不发达;资本市场方面: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二板市场,但它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出路之一在于加快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设立创业板的目的就是为风险投资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政策性融资方面:国家于1999年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2003年起,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后还有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等;2006年后国家开发银行承诺要为促进中小中小企业融资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所有这些刚刚起步,未成规模,尚待发展;在社会融资方面:社会化融资支撑体系不健全,表现在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融资中介机构不规范,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民间融资为不合法。

2、微观环境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但作为个体,则存在一些内在的“缺陷”:规模小,注册资本小,信息不透明、财务不健全、发展不确定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使银行恐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的“贷款急,次数多,单次贷款额度小”的特点也会使银行选择缓贷或不贷;另外,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效益不佳,这直接导致了融资难;而且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不佳,资金供给者有顾虑;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获得担保上也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它们的实物资产很少,即使拥有少量的资产,也难以满足银行的对于抵押物流动性和变现能力的要求。

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

1、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为了满足技术创新的融资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多渠道的筹集资金,其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见表1)。

2、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实态

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概况如下:资本市场融资实态:我国的风险投资尚在起步,量能很小;在中小企业中,最后能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融资的企业是非常少的,而且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融资不应成为也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即便在美国,新创企业并最后能成功上市的公司的概率是6/1000000;金融租赁融资实态:金融租赁虽是 100%的融资,可以减少了因设备购置产生的巨大资金压力,但我国目前融资租赁水平较低;产权交易市场融资实态:目前从资本市场本身的演化过程看,各家产权交易所采用的是撮合成交制度,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交易效率低;资产证券化(ABS)融资实态:目前,ABS资产证券化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已在我国的大型项目中采用。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ABS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但还远没有规模效应或者说还没有发展起来。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可能的融资方式有多种,但现实的状况是:各种科技投资基金、创业基金尚属新生事物,方兴未艾;资本市场进入门栏高,二板市场刚刚起步;商业信用不发达,融资租赁水平低;产权交易市场融资处于较低发展阶段;资产证券化(ABS)融资目前只是机遇,有待抓住。

五、基于生命周期特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1、研发阶段

在研发阶段,通常也成为技术创新的种子期。从投资者角度看,处于该期的企业,其面临的风险是最大的,要面对的主要风险有技术风险――技术开发能不能取得成功,管理风险――技术创新的管理团队没有正式建立,财务风险――研发阶段极容易因资金链断裂而使技术创新搁置。此阶段的融资主要靠的是内源融资。近来年,企业可以申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来进行研发阶段的融资,这也是少数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战略之一。

2、产品化阶段

此阶段是产品或服务已经开发出来,创新产品从“小试”经过“中试”一直达到在技术上基本定型并符合市场需要的阶段。从投资者角度看,主要面临市场风险――新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管理风险――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还远未成熟和财务风险――打开市场需要大笔资金。因此,通常是能够承担较高风险的“零阶段创业投资”对其进行投资。从企业角度看,产品技术已经定型,可以通过技术产权交易所平台尝试部分非关键技术的转让,以引进资金,这是企业利用其无形资产融资的一部分;也可以尝试用资产证券化(ABS)方式融资。此阶段企业的融资缺口非常大,外源融资渠道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直接融资方面:应设法获得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对耗资巨大的大型设备可以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获取,以减轻融资压力。在间接融资方面:竭力获得国有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部和地方小型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或通过商业信用来筹资。

3、商业化阶段

该期的特点是产品经过试销和完善后,已经逐步打开市场并形成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营销模式也已经初步确立;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正逐渐形成,管理团队已基本稳定。企业的目标是进一步拓展市场,并进行系列产品的开发和新产品开发,完善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在财务上,企业现金流仍为负数,尽管偶有收支相抵,但很快被市场的急剧增加所需的庞大的资金流吞没。从投资者角度看,面临的风险是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是否到位的风险。该阶段的风险水平已经能够为大众和金融机构所接受。

4、产业化阶段

该阶段的特点是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均达到相当水平;营销模式已经十分成熟,并开始酝酿创新,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已经定型。企业经过多年的奋斗,在融资上也是越来越宽松。部分业绩优异的企业多有商业银行自动贷款的青睐;企业开始推出筹资成本较高的私募市场而转而在公募市场上筹集资金。一些风险规避者也开始加入;企业仍然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所平台融资;部分绩优和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上市融资,让筹资成本较高的风险资本安全退出。

【参考文献】

[1] 王元、张宝荣:如何发展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创业投资[J].中国科技论坛,2006(1).

[2] 邹丽敏: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出路的多视角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5(12).

[3] 秦汉锋、黄国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1(7).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7

Abstract: The land area of the central city is small.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t gradually formed "the central city incub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ound four districts" mode. The article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s it mainly summarizes the methods of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 in center of Tianjin.

关键词: 中心城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启示

Key words: City Center;small and mediun sized enterprises;innovation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001-03

0 引言

2010年9月19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动员大会,这是天津经过认真调研、深思熟虑,面向“十二五”天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一定科技人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先进知识,通过科技投入开展创新活动,提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技术和产品,在行业内居于全国前列,具有较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代表着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1年12月31日,天津市经市科委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达到2176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063家,科技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小巨人“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其中,天津中心城区作为天津市的核心经济区域,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中心城区主要包括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等六个城区,2011年GDP总量约占全市三分之一,六区区级财政收入总额达到了166亿元,是2006年的2.864倍,为更多财政向科技等产业倾斜提供了充足保障。虽然中心城区土地面积狭小,但地理位置优越,商贸商业发达,所以在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创新经验和着法,现分析如下:

1 探索飞地模式,探索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空间的瓶颈

中心城区最大的比较优势源于土地,而最大的瓶颈依然是土地。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商贸商业繁荣,写字楼林立,服务业发达,土地寸土寸金,十分稀缺。也因为土地面积小,土地使用价值高昂,所以在发展科技产业的时候遇到了最大瓶颈也是土地。中心城区孵化,环城四区转化,已成为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型发展路径与模式,这其中固然有创新研发小试、中试等内在科研规律对产业化空间的动力驱使,但更多的还是企业对生产制造成本核算的客观考量。

在现行行政区划体系下,为了突破土地资源瓶颈,中心城区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与实践,红桥区就开了个好头。2010年4月28日,红桥区政府与山东省德州市政府联合成立了红云高新区领导小组和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决定采取“政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设“七局一办”,由红桥区和红云高新区管委会共同负责高新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和发展等事宜。双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会晤,并提出创新性的利益分成机制,红桥区与庆云县共同开展招商引资,通过招商落户高新区的企业所形成的税收双方进行分成,实现互融互惠、合作共赢。

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国北方首个异地联合开发区,是天津市与山东省发展飞地经济的有益尝试,也是对环渤海区域产业相互配套、功能相互衔接进行的大胆探索。

河东区与宁河县也探索性地开展了尝试。2010年9月,河东区与宁河县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决定建立东宁高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小巨人产业基地。该产业园座落在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内,面积2平方公里(3000亩),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面积126万平方米,公共配套面积14万平方米,分为电子信息产业区、软件开发产业区、环保技术产业区、生物技术产业区、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产业区、其他产业区和公共配套区7个功能区。

2 老旧厂房楼宇盘活改造,为科技载体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中心城区以前很多区域是天津市老工业企业聚集地,随着工业战略东移计划的实施,许多工业企业外迁,大量工业旧厂房闲置,面临改造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城区大力实施筑巢引凤、腾笼换鸟的战略,利用厂房迁移后的空闲场地新建一批科技楼宇;对老工业区、闲置废旧厂房投资改造,提升一批标志性载体;对不适合城区产业定位的通过政策引导更新转变,想法设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和平区鞍山道科技金融大厦前身是天津警备区招待所,2012年和平区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引导社会企业家投资2500多万元进行装修改造,提供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科技保险、科技担保、金融产品推介、企业上市等一站式咨询、代办服务,重点打造路演推介服务平台、企业项目信息资源库、投融资服务平台、专业中介服务平台、交流培训平台、行业发展平台等。截至2012年6月底,已签约入驻科技总部、金融机构20多家。

河北区绿领产业园前身是天津纺织机械厂厂房。该厂始建于1946年,随着本市工业布局调整,纺机厂外迁建厂,6.1万平方米厂房被闲置出来。2011年初,经河北区政府批准,绿领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与天津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整体租赁闲置资源,用于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利用老厂房发展新产业。通过创意策划、腾笼换鸟,对老厂房进行整修改造后,载体面积增加到10万平方米,成为新型都市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标志性园区。截至2011年底,园区已聚集6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照明、新型能源、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代了传统仓储物流和加工业,产业结构、从业人员、产值税收的层级均得以显著提升。

河西区陈塘科技企业孵化器原为天津市第二监狱原址,总占地面积15732m2,建筑面积10400m2。2010年12月河西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出资注册成立孵化器管理公司,投入1700万元进行陈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软硬件升级改造工程,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房租减免力度,搭建了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管家式贴身服务”。

3 充分发挥区街优势,推动街域经济与科技产业协作发展

街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和亮点。区街一级地理面小,工商、税务等服务功能全,易于形成文化和服务范围,在发展科技企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011年以来,河西区尖山街努力为驻街企业服务,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渠道,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尖山街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发展纳税经济促进街域经济发展,不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楼宇经济发展,进而带动企业落户尖山地区的工作思路。该街实施了“重点企业优先服务、新兴企业跟踪服务、中小企业大力服务、科技企业贴心服务”的工作举措,2011年一年引进10多家高科技中小型企业。

南开区鼓楼街加快转变街域经济发展方式,依托街域资源,在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提升经济实力和水平。截至2011年底,该街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同时,按照市、区有关部署和要求,鼓楼街将发展楼宇经济与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加强与楼宇主办方沟通,做好楼宇资源开发利用,吸引科技型中小企业进驻,掌握进驻企业第一手资料,为入驻企业提供优惠便利的工作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二者互利共赢。

4 不断提升金融、商贸等中心城区优势产业创新实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和文化创意的注入,天然地与科技相同,与创新相连。在注重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的同时,天津中心城区也注意促进金融、物流等服务业转型升级,成为科技服务企业。渤海商品交易所成立于2009年9月,坐落于河北区意式风情街,是我国第一家现货商品交易所,也是河北区高端服务业的龙头企业。该企业成立2年以来,注重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继推出原油等18个现货交易品种,2011年全年实现1.2万亿元的交易额,缴纳所得税和营业税7000多万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现货交易平台。以董事长阎东升博士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团队首次提出并实现了现货交易模式,并将此创新成果申请了中国专利和PCT国际专利;通过构建市场服务网、资金结算网、仓储物流网和信息网,服务于实体经济,体现现货交易、实物贸易、电子商务功能。企业成立以来,河北区科委多次深入企业,积极提供专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促进企业发展。目前,该公司正在准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小巨人”。

5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助推科技企业

红桥区把整合科技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作为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2011年,先后走访天津工业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并成功与四所大学和民盟天津市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促成十几个项目在红桥区企业落户。成功创建中心城区唯一的“院士专家工作中心”。整合吸纳全市的科技资源,建立“专家人才库”、“科技成果库”和“仪器设备库”,建设“红桥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高高效快捷服务。促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沙龙正式成立,搭建起企业间相互学习沟通的桥梁。

河西区科委组织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冯志勇教授带领专家一行,赴河西区环渤海宜家网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调研考察,并就双方产学研合作事宜进行了充分沟通。河东区已搭建帅字号企业研发中心25家,先后与南开大学、财经大学、北京航空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充足外脑。

6 将大项目、小巨人、亿元楼建设紧密结合,形成工作联动机制

2011年,红桥区为保证五座亿元楼宇的打造任务,明确了责任分工,确定了各楼宇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协调推动虹桥科贸大厦四家单位搬迁工作,引进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和结算中心;二是完善金兴科技大厦硬件提升改造工作,进行业态调整,引进一批优质企业;三是推动卓朗科技引进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四是促进木箱一厂改造提升和腾笼换鸟,将其作为意库创意产业园的分园,引进一批创意企业和科技企业;五是利用育英职专引进天津城建设计院,并将其并入科教产业大厦亿元楼宇范畴,促进富康时代公司和重方科技尽快成长,增加税收。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文件汇编.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8

论文关键词:金融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 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找寻造成融资障碍的原因,最后从金融创新角度探求冲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新路径,从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自主创新主体中最活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管是产品的研发还是成果的转化,长期以来都受到融资瓶颈的严重制约,对其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间资源共享、相互合作的能力、知识流动的效率产生重大的阻碍。为此,须从多方面、多层次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融资支持。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创新的理论分析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表示,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

1.金融创新的概念及理论

所谓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发生的金融改革,其表现形式是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既有微观层次的创新,又有宏观层次的变革。“制度改革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制度改革,与社会制度紧密相关。而政府的管制和干预本身也构成了金融创新的内容,当微观主体的创新行为威胁到政府的管制时,政府必然会进行新的制度创新。

2.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特征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早期成长期、高速成长期、稳定成长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融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资金需求量大。从企业最初的成立到形成一定产业规模,都是以大量资金投入为先导,且投资规模从研究阶段到规模化阶段越来越大;(2)融资风险高。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投入的初始阶段只是净收入,后阶段增大投入后才有可能产出;(3)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程度、收益状况、资金需求以及融资方式不同。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科技项目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潜在高回报的特性,致使高科技企业在发展中经常会遇到比传统产业更加多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研发的高投入使其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但该类科技产品所面临经营风险及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其融资更加困难。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从宏观层面分析

(1)国有大中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采取排斥态度: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机构,对于中小企业,银行放贷意愿不强。

(2)国家仍然采取金融抑制政策,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尚不发达。

(3)创新基金、融资担保体系等尚处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4)社会化支撑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融资中介机构不规范、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等方面。

2.从微观层面分析

(1)企业规模小,自有资本缺乏。

(2)企业财务状况不透明、财务制度不健全。

(3)资金需求的“贷款急,次数多,单次贷款额度小”的特点也会使银行选择缓贷或不贷。

四、通过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1.融资工具的创新

(1)贷款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贷款,改善资产质量,分散银行风险,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2)金融期权,银行在贷款的同时购买企业的期权,从而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

(3)实行融资租赁。高科技产业在创业之初,通过融资性租赁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2.融资机构的创新

(1)发展并规范民营金融机构,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以便更好地为融资服务。

(2)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3)合理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3.融资制度的创新

(1)利率市场化,使民营科技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平等融资,提高资金使用率。

(2)实现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创新,建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国有银行通过股份制可以提高自由资金比率,一方面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使银行在经营决策、监督方面相互制约,从而更好地保证资金到位。

五、结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促进科技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效率,通过金融创新,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侠:推动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J】,金融时报,2009,(12):9

【2】邓长春:关于金融创新内容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1)

【3】唐双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系大力支持金融创新lJl,中国金融,2006,(13)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9

关键词:自主创新;产学研;战略投资者

进入新时期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若干关键领域的原始性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以标准和专利等方式取得国际竞争的话语权,适应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在行业应用、消费电子领域的集成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海归创业和大企业走出去跨国兼并发展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要组织形式。企业通过清晰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海归创业依靠人才和技术优势实现高端创新。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天使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风险投资、海内外上市融资等增强资本实力,保证创新投入的持续性和企业的发展。政府在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的优惠政策、重大技术支持项目对于中小企业的原始性自主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通常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政府的政策非常敏感,只要有变化,就跟进,例如集成电路、互联网。院校企业和研究单位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练,开始找到于企业结合发展的方式、道路。以管委会为代表的政府,已经开始懂得有针对性的政策精细设计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刨新的组织方式采用了多种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留学生归国创业实现高端创新;龙头企业参与国际高端竞争;政府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当中的作用。

一、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

以企业为主体、整合大学院所创新资源的新型产学研机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其核心是机制创新。企业与大学院所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使用和保护机制等更清晰、明确,成为产学研成功合作的保障。典型企业有:北大千方、清华阳光、长电智源、中科联创等。企业通过大学和科研院所获得纵向课题支持,合作研发取得成果。

战略投资者活跃是新型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特征和推动力。在新型产学研合作中,由大学院所创办的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创新的资本实力和产业化能力,实现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引进战略投资者,一方面是可以获得产业化和快速发展所需的资本,保证对创新技术产业化的持续投入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借助战略投资者和管理经验以及相关的行业经验,解决从科技成果到产业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如中小企业长电智源引入长电科技。代表性的战略投资者:中信、江苏综艺、海尔、南丰集团、长电科技、首创、首钢、航天集团等。天使投资日趋活跃逐渐解决了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初期的资金瓶颈。如泰杰磁电在天使投资者的支持下逐渐开始产业化进程。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团队,新型产学研企业逐渐突破产品化、中试、小批量生产等成果转化的瓶颈,加快了产业化进程,实现了技术、资本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二、留学生归国创业实现高端创新

留学生企业创业资金来自国际投资机构,经营团队是国际性人才,技术研发与国际同步,市场横跨海内外,创造出了突出的技术和市场业绩,典型企业为例:密安、吉贝克、芯技佳易、中星微、斯泰康、启明星辰、百度、亿科三友、六合万通、芯晟、中芯国际、嘉博文、碧水源、中信国安盟固利等以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创新动力来看,国内外新兴市场需求是留学生归国创业的主要动力,而科技园丰富的人力资源、宽松的创业环境和完善的服务是吸引留学生在园区创业的主要因素。从组织方式来看,留学生企业是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整合资源,包括从国外带回国际先进技术、获得海外风险投资或战略投资、组建国际一流技术和经营团队。留学生企业的海外融资和技术创新往往能够持续,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找到合适的渠道,纳斯达克中关村板块形成。

从市场来看,留学生企业不仅以国内新兴市场需求或战略需求为目标,而且瞄准全球市场开展全球化经营,参与国际高端竞争,实现了我国的技术赶超。如斯泰康、亿科三友、中芯国际、六合万通。留学生企业往往是高端创新。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三、龙头企业参与国际高端竞争

一些本土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开始通过海外并购,或者以专利、标准为手段,参与国际竞争。突破传统的增长方式,整合和利用国际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典型企业:京东方、联想、大唐移动、信威。

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企业并购和技术并购同步进行,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如京东方、联想;在国家的支持下,在战略技术领域掌握核心技术,以专利、标准为手段,参与国际高端竞争,如大唐移动、信威;龙头企业在国内站稳脚跟之后,开展国际竞争。

四、政府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当中的作用

无论说大学院所还是留学生企业,政府在重大原始性创新和技术突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战略领域,政府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也非常明显。如大唐移动的TD-,SCDMA、信威通信的SCDMA、中星微的“星光中国芯”、长电智源的光电子实验室、有研硅股等等,如果没有政府长期的大力支持很难完成技术积累和突破。如信息安全领域的启明星辰、密安等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移动通信领域的大唐移动、信威通信,集成电路领域的中芯国际等等。在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中,政府主要是在创造创新创业环境当中发挥作用。通过吸引留学归国人员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等方式,保持科技园地区创新活动的活跃。政府采购支持了企业的创新。如电子政务领域,书生、启明星辰等。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篇10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创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加速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步伐,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了当前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此背景之下,国家相继出台了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但是,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原始的创新成功之后,就停留在原有的创新模式之中,不思进取,排斥着新的创新模式的形成,成为阻碍技术创新的核心刚性。

本文拟通过分析揭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刚性形成的内在成因,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期望对增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刚性

2.1 技术创新的核心刚性概念

核心刚性的概念是Barton(1992)最先提出的。企业因为核心能力的长期积累而产生一种难以适应环境变化的惰性即为核心刚性,也就是说,所谓核心刚性是指依托技术创新形成的,对现有创新模式起强化作用而对新的创新模式起阻碍作用的因素。企业的刚性行为很多,但只有因为由核心能力所造成的企业惰性行为才能称为核心刚性行为。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对核心刚性的研究集中在核心刚性的路径依赖本质、核心刚性的产生本质与知识治理系统以及核心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成因

2.2.1 技术的积累特性

技术的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企业技术积累过程。企业在原始的创新成功之后,研发人员会在原有的创新方案附近搜寻新的方案,而排斥根本上的突破。因此,与原有创新模式相匹配的技术工艺、行为习惯、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等都随之得到强化和稳定。员工知识的增长只是限于在原有的技术知识范围内,而不是最新的技术知识。虽然从每一阶段的短期看,选择都是最优的,但是从长期看,正式这些得到强化的因素成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刚性。

2.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转换的高成本

为了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创性的创新,需要企业投入很高成本,这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了沉重的财务负担。一旦创新成功,企业会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以回收成本,在这之前,企业不愿冒风险投入更大成本进行技术创新。先期投入的成本即为沉淀成本。沉淀成本和信息不完全形成了企业新技术投资的进入壁垒。企业对新技术未来是否成功缺乏完全的信息,企业担心投资新技术不能成功而使得成本无法得到收回,从而造成投资不足。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转换的高成本就形成了技术创新的核心刚性。

2.2.3 变革阻力和行为惯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原始的技术创新中会形成相应的权利和利益结构,一旦创新成功,这种结构也得到确立和固化。如果要建立新的创新模式,就会发生组织变革,打破原有的权利和利益结构,而损害一些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短期既得利益,尽管从长期看这种变革是有益的。另外,技术人员已经形成在原有的创新模式下的行为习惯而排斥新的创新模式。因此,变革阻力和行为习惯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行新的创新模式的巨大阻力。

2.2.4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新技术的获取和吸收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观念、实力等原因,普遍存在着对新技术重引进轻吸收转化问题,导致新技术无法实现对现有技术的及时突破,从而阻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变革,最终形成技术创新的核心刚性。

3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治理措施

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但是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背景下,技术创新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创新核心刚性,将阻碍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无法与外部环境动态匹配,最终将被淘汰,因此,必须对技术创新的核心刚性进行治理。

3.1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至关重要,只有这种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为新的创新模式产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加强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起新型的学习型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员工素质较高,规模较小,适合新型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因此,要遵循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原则、程序和要求,并将创新的思想融入其中,循序渐进,引导员工超越现状,勇于创新,鼓励员工大胆尝试和试错从而突破思考的边界。着力营造用于创新、敢于创新、风清气正的创新氛围。

3.2 推进管理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原始创新成功后,就应不断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改革,充分激发创新要素活力。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创新为核心,建立健全科学

合理的人力资源评价标准,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依靠组织

力量清除权力障碍,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亲自参与。将技术创薪和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在组织权力的保障中改变员工的行为。

3.3 推进多元协同,完善创新机制

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在资金、人才、技术上实力较弱,协同创新是新形势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出的新思想、新途径。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政策下,各地都在进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这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要充分利用各地的创新平台,加强同外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协同,从而削弱组织边界技术转移和退出的约束作用,减少技术转移成本对技术创新变革的阻碍作用。

3.4 加强创新能力与环境动态匹配,实施动态创新

我国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规模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小企业,大多是通过低端模仿和模仿创新开始的,在这一模仿过程中实现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对于动态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企业,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适应环境能力也比较强,从而在模仿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企业进入自主创新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功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表明,成功的技术创新并不是一个简单独立的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加强与环境的动态匹配,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创新模式,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吸收,尽可能减少对原有创新路径的依赖。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