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20

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读后感篇1

时间仿佛又退回到2007年的这一天。那个晚上,《新京报》的读书版编辑绿茶急急地打来电话,向我报喜,说我热爱的多丽丝・莱辛获得了诺奖。当时我正和朋友相聚,听到这消息,马上破例浮一大白。朋友当晚写稿,开头是“莱辛赢了,盼望了多年的西门媚也赢了。”

之前几年,我常在文章中抱怨诺奖不发给莱辛,并扬言,诺奖再不发给莱辛,就不信它了。

我在乎她获奖与否的另一个原因,是想,这样出版社就会多出一点她的书吧。相对于获奖,杰出作品能够传播更为重要。正是同样的原因,今年10月10日我在微博上写道:“我希望艾丽丝・门罗得奖,好让中国出版社出她更多的作品。”

几个小时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公布,媒体一派惊讶与沸腾,跟莱辛获奖时非常相似。

不少人在惊叹,又是一个冷门作家。也有人表示轻视,认为又是一个女作家,是写情感小说的。没押中宝的出版商在说,这是诺奖平淡的一年。

这些种种反应,都是因为中国出版与世界的天然隔阂。国外声名卓著的作家,在国内却少人知晓。

早在几年之前,我就得知除了已经出版的这本《逃离》(Runaway),国内的几家出版社分头买下了门罗好些作品的版权。他们引而不发,或想赚取最大的利益,却让中国读者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品无缘。读者阅读眼界狭窄,难以评判好作品,反过来也应了出版社的说法:“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国外受欢迎的作品在我们这儿不行,读者不喜欢纯文学,不喜欢短篇小说……”

就像一个怪圈。

那一年莱辛获奖之后,出版社突击出版了她的很多作品,但热闹很快就退却了。热爱她的中国粉丝并未增加多少,唯一改变的是,她忠实的读者们能买到她全部的作品了。

不仅莱辛是这样,几乎每年的获奖作家在中国的情况都是这样。

我也明白,在往后的大半年内,国内出版社会推出好些门罗的作品。除了给持久热爱文学的读者带来惊喜,大众很快就会淡忘她。毫无例外。

果然,在宣布门罗获奖的几个小时之内,有出版社宣布,它们已经签下门罗作品的版权。不明情况的读者马上赞曰:“效率真高。”不知道版权其实已经在它们那儿冷藏了好几年。

这也许是商业短暂的胜利,但恰是出版业之耻。它们缺乏出版业真正需要的职业精神,出版更多的高品质的读物,不局限于一本本畅销书的胜利,而是放远眼光,培养良好的阅读市场。

经常有调查显示,中国是一个阅读率很低的国家。对于这种现象,出版界应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就像一个城市的市民没有读报习惯,责任更大的应属当地媒体。

正因长期缺乏优秀文学的熏陶,中国读者面对好作品的时候,经常抓不住重点,因此,在他们眼里,会偏狭地认为,女作家就是写感情故事、写个人生活、写爱情小说的,因为是关于“爱情”的,他们的判断标准就是“感不感人”。当年看莱辛就是如此,现在评断门罗还是这样。

但就算读者从这种最低的要求进入,也有可能找到他需要的内容。杰出的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层次,从细处着眼,既看得见人生百态,又能深入地思索更宏大的命题。

比如门罗的近作,短篇小说《Dimension》(2006年刊于The New Yorker)。

小说是从女主人公的隐姓埋名进入叙述,她丈夫是个早年的嬉皮士,结婚定居后,精神错乱,跟她争吵后杀死了他们的三个孩子。女主人公面对巨大的痛苦及公众的关注,只能远走他乡、终日工作,但也无法减轻伤痛,连心理医生也无能为力。她唯一与这个世界相联的仍只有丈夫,她去看望监禁治疗中的他,他病情稳定了,终于,有一天他写信告诉她,他能去到另一个平行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三个孩子好好地生活着。

她听到这个事,明知道这也许只是他的病情所致,但忽然就觉得放松很多了。她也想象在另一个空间,孩子们还是好好的。

这故事里其实涉及了几个空间。女主人公十多岁无父无母,寄居亲戚家中,跟年长很多的男主人公相遇,为了取得私人和独立的空间,便早早地结了婚。浪荡多年的男主人公并不适应两个人的空间,他变得易怒暴躁、猜疑心重,最终惨剧发生。女主人公独立过新生活,到新的地方,新的工作,获得个人空间,但心理创伤难以愈合。最终靠男主人公的说法,在一个“平行空间”,找到了安慰。

小说的结尾很有意味,女主人公在路上见到一位车祸中受伤的人,她用早年男主人公教她的救护知识,挽救了这个人的生命。

读者到此处也会放下心来,明白女主人公终于也把自己解救了出来。

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门罗小说的多义性。你可以读出关于情感的创伤与修复,关于疾病、救赎与谅解。小说名为《Dimension》,可以理解为这是在讲一种“空间的魔术”,这里面讲到空间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你如何看待个人空间,它不仅是现实的,更是心灵和精神的。当你感觉到它狭小,它就真的放不下东西,当你意识深远,它就容纳世界。

门罗靠短篇小说赢得了荣耀,但她的作品却和国内读者对短篇小说通常的认识区别颇大。

在她获奖之后,马上有人点评,国内对中篇小说的热衷导致了短篇小说的衰退。其实国内读者这些年除了跟风追读与影视红剧相关的书籍,哪里热衷过中篇小说,衰退的又何止是短篇小说。整个纯文学都十分不景气。

而且,门罗的短篇小说并不像有些人想当然认为的那样,是简练的,诗化的,或者是精美小巧的,或者结构奇特。许多人往往还没阅读,只听到获奖就开始下这样的断语。

门罗小说在短篇中往往偏长,人物多为小镇上生活的普通人,写的也是生活中我们常会遇见,常会听闻之事。但她的小说并不单调平淡,正如她自己所言,“我想让读者感受到的惊人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稍长的短篇小说对我最合适。”

罗生门读后感篇2

如何借用这篇教材最终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我与教材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对话。我觉得语文教学就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位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正如《普罗米修斯》一课,如果学生能抓住重点段落,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那么其中的人文熏陶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孩子们心中潜滋暗长,从而实现文道统一。

一、走近神话,引发阅读期待

课前交流时,让学生自由讨论说说火的用处,初步了解火在人类生活中作用很大。然后顺势导入:“在古希腊神话中,传说有一位神把火种从天上带到了人间。”接着出示普罗米修斯的图像,最后师生共同呼唤他的名字――普罗米修斯,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走进神话,引导阅读感悟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神话,我引领学生经历“初读神话,初识神的形象;品读语言,感悟神的形象;拓展升华,丰满神的形象”这样一个阅读过程。

1.初读感知,以词串文,初识神的形象

学生初读课文后,我逐一出示了“悲惨、驱寒取暖、气急败坏、惩罚”四个词语,这简单的四个词语承载着三项学习任务:(1)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驱寒取暖”一词,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构词特点,加以理解;“气急败坏”一词,让学生结合语境想象表演,加深感悟。(2)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对作文内容有所了解。例如:课文一开始介绍人类没有火时的痛苦情景,就是借助“悲惨”一词让学生得到体会。(3)梳理课文脉络,借助这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巧妙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环节简单,却扎实到位,让学生习得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2.抓住主线,层层感悟,内化神的形象

(1)抓住“敬佩”这条主线,层层感悟

初读,引导学生产生敬佩之情;再读,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学生读时,自己抓住关键词语,如“死死地”“风吹雨淋”,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如“啄食”一词,则是教师激情渲染,使学生被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所震撼。三读,引领学生走进普罗米修斯的内心世界,感受普罗米修斯的情感领域和精神内涵。

(2)注重创设情境

在教学时,教师的范读、语言的渲染、想象的拓展都是在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入于其内、徜徉其中,亩使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有血有肉地扎根在学生心中。

3.一咏三叹,叩击文本,丰满神的形象

文中普罗米修斯这样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这是他内心世界的集中体现,是他勇敢、坚强、无私的动力和源泉。教学中,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读这句话,回旋反复地叩击文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磁场,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充分感受到普罗米修斯对人类博大、无私的爱。

三、走出神话,引领阅读超越

通过对语言文字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无论是普罗米修斯的神的形象,还是文章撼动人心的语言文字都已深入学生的心里,学生的情感积淀已蓄势待发。此时,我出示了诗人雪莱写的《普罗米修斯赞歌》,伴着抒情的音乐,学生齐声诵读。情与景的交融,诗与文的结合,心与心的碰撞,学生的满腔激情借着这首诗歌得到了充分释放,整个课堂激情飞扬,荡气回肠。

最后,我告诉大家:“《普罗米修斯》只是一把打开古希腊神话大门的钥匙。在古希腊神话中,还有许多的神,他们的故事也很吸引人。请同学们课外读读《古希腊神话故事》,你会感受到古希腊神话那无穷的魅力。”这样,学生已走出这个神话故事,走向更广阔的神话世界,阅读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引领学生实现了阅读超越。

《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使我感悟颇多,其中有收获、有心得,但更多的是对教学的反思。

1.教师上课时要时时刻刻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处理好教学细节,使其做精、做细,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于学生说错的或者是说得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引导,给予指正。

罗生门读后感篇3

这时,一辆出租车行驶到沿街一幢简陋的房子前停了下来,司机马克斯・布罗德从车上下来。他抬头看了看一扇窗户,发现一扇窗户里还亮着灯,脸上顿时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轻轻地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布罗德看见开门人,高兴地张开双臂,紧紧拥抱着那个人,嘴里欢喜地喊道,卡夫卡,我的好兄弟,您还在写作呀!

门外一阵风吹来,卡夫卡接连咳嗽了几声。随后,卡夫卡也紧紧地拥抱着布罗德,热情地说道,我的好兄弟,见到您真高兴啊!

俩人进了屋,布罗德问道,好兄弟,最近又在写什么大作,快说给我听听。

卡夫卡从桌上拿出一叠书稿,对布罗德说,好兄弟,这是我最近才写的作品,名叫《审判》。

布罗德高兴地问道,太好了,快读给我听听。说罢,他搬过一条凳子,坐在卡夫卡身边。

卡夫卡又咳嗽了几声,开始朗读他的新作《审判》。随着卡夫卡抑扬顿挫的朗读,布罗德渐渐地沉浸在小说扣人心弦的情节中。

布罗德是卡夫卡多年的老朋友。俩人中学毕业后,卡夫卡去上了大学,布罗德当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但是,俩人的友情一直没有中断,这么多年来,布罗德成为卡夫卡唯一的朋友。

布罗德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但他很爱阅读,特别是卡夫卡写的文字,他更是觉得写得非常好,尽管卡夫卡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文字,但他认为不是卡夫卡写得不好,而是没有出版社能慧眼识珠。卡夫卡大学毕业后,一直坚持写作,生活十分穷困潦倒。布罗德虽然收入很低,但常常想方设法救济他一下,让他渡过难关。

突然,卡夫卡停止了朗读,剧烈地咳嗽起来。布罗德赶忙端来一杯水,关切地问道,兄弟,我发现你最近气色不太好,可要注意休息啊。

卡夫卡喝了一口水,大口地喘着气说道,最近总感到胸口堵得慌,《审判》这部小说很快就要写完了,等写完后,我就去找医生看看。

布罗德握着卡夫卡的手,说道,好兄弟,还是早点找医生看看吧,不要再拖了。时候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过几天,我再来看你,我还要听您《审判》的后半部分!

布罗德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卡夫卡,忽然,他仿佛看到卡夫卡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种留念与不舍,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可又欲言又止。

在屋外,布罗德又听到了屋内传出的一阵剧烈地咳嗽声,布罗德心里突然一阵揪紧,心口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得慌,他回顾头,又望了望那窗口的灯光,眼睛里有些湿润了……

卡夫卡是一名业余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腐败,人民贫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可是,这些文字一直得不到社会承认,一直无从发表,他感到很痛苦、很孤独。在极度孤独和恐惧的创作中,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但是,他一刻也没有放弃写作,写作,成了他生命中的唯一灯塔和精神支柱。

几天后,布罗德弄来几瓶咳嗽药给卡夫卡送来。他敲了很长时间,里面也没有应声。他感到很疑惑,这种状况过去是没有过的啊,卡夫卡几乎足不出户,整天关在这出租屋里写作。

这时,从旁边一户人家走出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对布罗德说,里面的那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病得很厉害,已被房东送到医院去了。

布罗德听了大惊,他赶忙向医院赶去。

在医院里,布罗德看到卡夫卡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病床的柜子上,放着一张病危通知书。原来,卡夫卡得了严重的肺病,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现在已经是到了生命最后时期。布罗德紧紧地握着卡夫卡的手,哽咽地说道,好兄弟,你病成这样子,为什么不早说啊!

卡夫卡看到布罗德,眼睛里露出一丝惊喜的神色,他气若游丝地说道,好兄弟,看到您来了,我真高兴啊!我的《审判》已全部写完啦,我多想再写一些啊,可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今天托老朋友一件事,请您一定要答应我!

布罗德眼睛里布满了泪水,他哽咽地说道,兄弟,您说吧,我一定答应您!

卡夫卡听了,凄然地说道,您真是我的好兄弟啊!说罢,卡夫卡从身上拿出一把钥匙,对布罗德说道,这是我出租屋的钥匙,我死后,请您到我出租屋里,将我的那些书稿全部烧掉,一张纸片也不要留。

布罗德惊讶得目瞪口呆,他好像没听明白,嗫嚅道,那些书稿可是您毕生的心血,怎么能烧掉?

卡夫卡坚定说道,请您答应我,一定要帮我去把它们烧掉,如果您不答应我,我就没有您这个好兄弟!那些书稿只有您一个人看过,对我来说,这已经很满足了。

布罗德泪流满面地回答道,我答应您,一定将您那些书稿全部烧掉!

渐渐地,卡夫卡闭上了眼睛,脸上带着一丝满足和安详。

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因肺结核去世,终年41岁。

布罗德带着卡夫卡临终嘱托,打开了卡夫卡曾经住过的那间出租屋。在那间熟悉的房间里,他看到那些书稿被摆放得整整齐齐,那份刚写完的书稿《审判》,正摆放在写字台中间。布罗德忍着悲痛,翻看起《审判》的后半部分。看着看着,泪水一次次地滑过了他的面颊,小说的精彩描写,让布罗德泪流满面。他仿佛看到卡夫卡正忍受着巨大的孤独、贫穷和病痛,在夜以继日地写作。虽然他写的这些书稿一个字也没发表过,只有他一个人读过这些作品,但是,他一直认为卡夫卡是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文字,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他知道,卡夫卡对他的临终嘱托,一定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在世时,他的文字始终不被人们所承认,他的心灵一定承受着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布罗德拿出一盒火柴,他的心在颤栗,他的手在发抖。他轻轻地划着火柴,可火柴总也划不着。他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凄婉地哭喊道,卡夫卡,我的好兄弟,我不能遵守您的临终嘱托了,我要将这些书稿留下来,作为我永久的纪念。

布罗德辞去出租司机这份工作,每天在那间小屋子里整理那些书稿。边整理,他边朗读卡夫卡的作品,他的心,一次次被小说精彩的描述所感动着。忽然,他想,如果将这些书稿再投给一些出版社,不知情况会是怎样?

想到这,他将一些书稿整理好,投到出版社。没想到,很快出版社就有了回音,他们惊叹作者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创作风格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他们表示马上安排出版,并询问这样的书稿还有没有了,他们将有多少出版多少!

布罗德惊呆了,他不禁仰天长叹,卡夫卡,我的好兄弟,您在世时,您的文字不被人看好,没有发表过一个字,现在,您曾经创作的那些文字都将全部出版啦!这是上帝开的多大的一个玩笑啊。

很快,卡夫卡的一系列作品《审判》、《变形记》、《乡村医生》、《在流放地》等作品相继出版发行。这些作品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卡夫卡在世时,没有结过婚,身边也没有一个亲人。他的作品出版后,布罗德代为收到大量的稿费。这些稿费,布罗德如果占为己有,他一辈子都可以享受不尽,再也不用那么辛苦去开出租车了。但是,布罗德一个先令也没动用过。经过深思熟虑,他将这些稿费全部捐给了国家,成立了“卡夫卡文学基金会,”意在培养更多的文学新人。

罗生门读后感篇4

关键词:场景描写;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13-02

《马丁・伊登》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先驱杰克・伦敦在他文学生涯巅峰时期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水手马丁遇到罗丝一家之后命运产生的变化,向读者展现了马丁由粗野却敏感时的洒脱不羁到勤奋上进时的艰辛,由功成名就时的迷茫,再至对社会绝望时的悲怆。在这部小说中,杰克・伦敦在描绘人物的同时,也给读者描画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场景。随着场景的变化,马丁・伊登的心态及命运的转变也呈现在读者面前。

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场景描写就是通常所说的“场面描写”。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谈谈小说中的场景描写。

一、场景描写与人物刻画

小说一开始就出现的是主人公马丁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进入银行家莫尔斯家后,自身粗鄙不堪的行为举止与莫家豪华气派的氛围格格不入的动静结合的场景。马丁“笨拙地摘下鸭舌帽。他穿着带有海水气息的粗布衣裳,置身在这宽敞的门厅里,显然是不得其所的……他紧跟在那人后面,肩膀一摇一摆的,两条腿不知不觉地张开着,……他这样摇摇摆摆地迈步,使这些宽敞的房间似乎显得太狭小了,他心里还怀着恐惧,生怕……把那较低的壁炉架上的小摆设给带下来。……在一架大钢琴和屋中央一张高高地堆满书本的桌子之间,空着好些地方,尽够五六个人并肩走过,然而他还是战战兢兢地走过去。他两条粗大的胳膊软弱无力地垂在身子两旁……”。①与引他进门的阿瑟・莫尔斯优雅闲适的仪态相比,马丁的举止是粗野的,连他自己都感到羞愧。面对莫尔斯家中美观的陈设,马丁发现自己与这个场面是如此地格格不入;在见到莫家的小姐罗丝之后,马丁被她的美貌深深打动,并对她一见钟情,因此,他力图使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和莫家的氛围融合,但令人遗憾的是,生活经历的不同,文化水平的差异,是他无法与之协调,他那粗鄙却敏感的个性在此展露无遗。

另一个与人物刻画相关的场景出现在小说的第九章中。马丁为了使自己能够与罗丝登对,他进入图书馆借出各种书籍,如饥似渴地进行阅读。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马丁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当他写出几篇小说并满怀信心地投稿之后,马丁觉得自己“特别具有当作家的素质”,②同时将他与罗丝共处的情景与他之前生活中“强凶霸道、下流残暴”的场景一起投射在自己的眼前。③在这幅巨大的的屏幕上,马丁看到了自己与一个美丽甜蜜的姑娘在满是书籍和油画、有着高雅情调和文化气息的屋子里,用正确的英语交谈;同时他也看到了昏暗灯光中的酒吧,呷着烈性威士忌的牧牛郎,听到了色情的粗话,又看到了自己与人喝酒、骂人、、打架的场景;再后来,马丁又回到最初的场景――“不变的光线下,什么都是平静而洁净的”。④在这一幕幕的场景变换中,读者可以看到马丁生活的变化以及他个人心态的转变。马丁正在追求一种他梦想中高雅宁静的中产阶级生活,但是他又无法摆脱他真实的生活环境――他自认为污浊不堪的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马丁觉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即辛勤写作获取人生的成功,但罗丝却与他的观点恰恰相反,并不断地给马丁的宏图壮志予以抨击。马丁的成功之路充满艰辛,想融入上层社会,更是难上加难。

二、场景描写与情节展开

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中并没有刻意地进行大段的场景描写,相反,在字里行间一两句话的细腻描写,就能为读者展现一幅幅逼真的画面,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随着情节的展开,这随处可见的场景描写,使读者对马丁命运的变化一目了然,对其悲剧的生命结局产生深深的哀叹。

马丁不断地写作和投稿,但退稿单也总是无情地送达到他的眼前。“他在黑暗中挣扎着,没人指点他,没人鼓励他,处处碰到叫人泄气的事”。⑤他的姐姐葛特露由一开始的兴奋鼓励到如今对他产生怀疑,罗丝由最初的积极建议到如今的没有信心。当马丁将自认为是好作品的小说念给罗丝之后,她的反应是“脸色惨白,眼睛睁得大大的,显得很紧张,两只手紧握着”。⑥“可怕”,是罗丝对这篇小说的评语。当马丁告诉罗丝“生活可并不老是美的”,⑦是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才能发现这可怕之中的美感时,罗丝却叫嚷着“下流”。于是,“整篇短文出现在他眼前,一个个字上燃着火,他就着这通明的光辉,寻找下流的地方,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他没有错”。⑧罗丝“愤慨的声调”和“天真无邪的神态”⑨与马丁了然的镇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马丁看到的是“纯洁的罗丝周身散发轻灵的光辉”,⑩一如圣女一般;而他脑海中所出现的细节繁多的幻景,确实是自己所体验、涉猎过的生活中所有的下流事。至此,读者不难看出,马丁眼中天真无邪又纯洁的罗丝实际上是对劳苦大众的生活一无所知却又自视甚高的资产阶级富家女,在二人之前的交往中,一直是罗丝处于“导师”的地位,用自身的资产阶级观念对马丁进行教导;而马丁也一度因为爱情至上而被迷了心窍,竟然对自己的工人阶级出身感到羞愧,所以愿意按照罗丝的计划,向她心目中成功人士的方向前进。直到这一场景之中,马丁和罗丝在对社会的看法才产生了分歧,来自下层社会的穷小子绝不可能与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姐在社会现象上有着相同的看法,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使这两个人即使暂时能走到一起,但随着交往的日久,矛盾也会逐渐产生直至不可调和。

当后来因为马丁生病,罗丝与阿瑟乘坐莫尔斯家的马车前去马丁处拜访时,与莫家高雅宁静迥然不同的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动态场景活生生地展现在罗丝的眼前:大街上玩耍的孩童将他们的马车团团围住;房东打孩子们的嘴巴,用比往常更吓人的英语对客人道歉,面对万分高贵的客人,她紧张得不得了,更不用说她那卷起的袖子,沾着肥皂沫的胳膊,腰间系着的一只湿淋淋的粗麻袋;由于正在进行中的大规模洗衣工作,厨房里更是忙乱;罗丝转过几个弯又穿过桌子和床铺之间狭长的通道,才来到马丁的房间;而阿瑟则更是因为不小心,踢翻了角落里马丁用来下厨的碗碗罐罐――这是“破题儿第一遭”11 出现在罗丝眼中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看着屋内的情形,她的目光游移;闻着脏衣服的气息,她觉得恶心;头一次望着马丁没有刮过胡子的脸,她大起反感;当听到马丁洋洋得意地告诉她自己的文章被采用又坚信写作之路是正确的时候,她更加失望。即使她后来被马丁的言辞所打动,那也只是暂时的,这种忙乱喧闹的生活画面已经在她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享受高雅宁静生活的富家女,资产阶级的各种观念早已在她脑中根深蒂固,她是绝对不会放弃现有的一切委身于只靠零星稿费勉强维持朝不保夕生活的穷小子的。小说至此,情节发展已过大半,读者也已经看出,在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裂痕已经出现,而这一场景的描写,只不过是在它之上又狠狠地刻上一刀,加速马丁悲剧命运的到来。

三、场景描写与主题展现

《马丁・伊登》直截了当地再现了作者的个人奋斗史,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进行批判的同时,也给读者描绘了一个刻苦自学、坚持写作的青年主人公的形象。

马丁头一次进入图书馆时,由于不得门径,只得“在走不完的一排排小说书书架中间漫步”。12 面对高大的书架和大本的书籍,他既“感到自卑,又感到兴奋”。13 当他寻找到关于礼节的书籍时,却“被庞大的礼节大厦吓到目瞪口呆”。14 但是,当他认真看过这些书之后,却被刺激得更加不安。“每本书上的每一页都像一个窥孔,望得到知识的王国。”15 在后来的情节中,马丁利用在洗衣房里辛苦工作赚来的钱,在租来的小房间里生活、睡觉、读书、写作并料理家务。这一场景描写非常详细,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将这个小房间的仄逼、马丁生活的艰苦、读书写作的勤奋,历历在目地展现在作者的眼前。为了读书写作,马丁“一直过着隐士的生活,每天至少完成一般人三天的工作量。……只睡五个钟点,……连续干十九个钟点辛苦的工作。一分一秒都不浪费,……一遍遍地温习”。16 马丁在接触上层社会之前,对书本的认知,只不过是与他的生活完全无关的一个遥远的概念。但是他一旦下定决心要通过读书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之后,书本对他来说,就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因为书本中所涵盖的知识是他原先生活中完全不曾认识到的东西,对他来说,书读得越多,他的知识越丰富,视野就变得越辽阔。尽管他追求知识的初衷是为了配得上罗丝,但随着学识的增长,他的头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原本所处的社会阶层给他的影响以及此后所接触的人和事,也使他对资产阶级有了新的认识。

当马丁最后功成名就之时,也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的市侩本质。在最初的迷茫过去之后,他利用手中的巨额稿费将亲人朋友们的生活全部安排妥当,又拒绝了罗丝重修旧好的请求,他踏上了驶向人生终点的航船。在小说的最后,作者用了大段的文字描绘了马丁自杀的场景。那片深海,就是令他感到迷茫又绝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夜色中,深黑得令人恐惧;那艘载着他驶入大海的轮船,就是给他带来人生的希望同时又使他步入绝望的写作之路;海中咬痛他的鱼,劈啪作响的浪花,就是他短短人生中遇到的各种诘难;而天空中那静静的星星,则是爱他的亲人和朋友,尽管抬眼可及,但又无法走进他的精神境界。所有的这一切,使马丁丧失对生活和社会的信心,在迷茫中找不到出口时,死亡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解脱。

四、结语

《马丁・伊登》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马丁短暂一生的经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刻苦自学的青年形象,又通过他的的眼睛、耳朵和心灵,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看似繁花似锦但实质上藏污纳垢的资本主义社会。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人物对话及场面描写,也就是“人”、“事”、“境”的结合,给读者呈现了一幕幕或粗俗或高雅、或喧嚣或宁静、或温馨或哀伤的不同场景。在这些场景中,通过文字的描绘,读者可以看到小说中各个人物不同的生活面貌,可以感受到男女主人公感情背后的种种阻力、男女主人公之间不可调和的价值观差异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层的本质和阶级矛盾。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可以从不同层面来深入理解《马丁・伊登》这部小说的主题并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欣赏这部文学杰作。

注 释:

①~16 均依译作杰克・伦敦2006.马丁・伊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赵文薇.有根的探寻与无根的追问――评英美文学中的场景描写[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罗生门读后感篇5

1.理解“气急败坏、惩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不屈的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不屈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启读,未成曲调先有情

同学们奥运会圣火的采集源于古希腊。相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点火仪式你们一定还记犹新吧,让我们再来回顾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放视频,李宁点火)

奥运圣火熊熊燃烧,激荡着亿万人民的心,它象征着希望、和平、正义,更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取火英雄――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普罗米修斯。

二、通读,潜心会文动真情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忆每部分的内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浏览课文。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每部分的内容,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生答。

师:你归纳的很准确,根据他的汇报,我们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谁愿意完整的说说?

生答。

师:你真会总结!文中除了出现了普罗米修斯外,还出现了几位人物?谁能试着把他们的名字与尊号连接起来?

生答。

火神赫菲斯托斯,书中并没有讲到,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答。

聪明,排除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这几位人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用简洁的语言汇报一下。

生答。

师:我们也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关系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一字一句总关情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没有火,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图片)看,他们只能吃血淋淋生的食物,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们呼唤着--火。

自从人类有了火,到处充满了光明和温暖,听,远处传来了人类的欢声笑语,看,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视频)然而这一切惊动了天神,他一看大事不好,人类怎么有了火,忙去报告,谁愿意当天神?

生:报告……

师:你一定注意到这段话最后的标点符号了。

生:省略号

师:这个省略号表示着什么?

生:表示着还能看到更多的画面。

师:这个省略号的用法是表示内容的省略,你仿佛又看到人们在用火干什么?

生:烧水,烧兵器……

师:是啊,人们能用火做很多事,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靠的就是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给人类带来的――火。此时此刻,普罗米修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爱心、舍己为人、正义、善良(板书)

师: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再来读读这两个画面,人类没有火是多么悲惨,请女同学读,有了火以后人们是多么幸福,男同学读。

男女生读。

师:众神首领宙斯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什么样?文中用哪个词来描述的?

生:气急败坏。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词?

生:

师:你能想象宙斯的气急败坏的样子并读出来么?

生:

师:我没听出宙斯的气急败坏啊?普罗米修斯竟敢违抗他的命令。宙斯多么愤怒,他大发雷霆,能再气急败坏些吗?

生:

师:男同学能一起加上表情再气急败坏的读读吗?

生:

师:这回我看到了生气到极点的宙斯了。

宙斯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我们来看惩罚这个词,意思是?

生:责罚。

师剖析字理。文中宙斯对普罗米修斯不仅在心灵上进行摧残,还在肉体上进行折磨。多么狠毒,多么残忍。他吩咐火神立即执行。火神找到普罗米修斯。

老师找三名学生分角色来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扮演的最好?

火神:

普罗米修斯:

宙斯:

师:谁读得最好?好在哪?

宙斯他是众神的首领,他的话应该很威严。

生再读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把课文中的文字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出现,在加上动作,表情来塑造人物形象,这就是话剧,话剧最早也是起源于古希腊,我们学习的很多课文都可以改编成话剧。

英雄总是和苦难连在一起的。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来到那终年积雪的高加索山上,亲眼目睹英雄所受的折磨。这是课文中的哪一段?谁找到了,读一读?

生读

师: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的默读这一段,画出哪些词语或句子深深的刺痛了你的心?在旁边做上标注,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感受。

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

画的是________________说说你的感受,(你体会出?)

师:能把你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吗?

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像我这样读读。

师:普罗米修斯除了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还可能遭受什么痛苦?

生:

同学们,让我们先入情,后动情,再传情,读出你们的同情和深深的遗憾吧!(配乐)

当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时……

当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时……

师: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狠心的宙斯也不善罢甘休,他们的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一天,宙斯来到高加索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分别扮演宙斯、普罗米修斯、鹫鹰,哪组演的好到前面来表演。

宙斯:

普罗米修斯:

鹫鹰:

师:你真是一鸣惊人啊,老师很欣赏你。

同学们,当手指被针扎了一下,被刀划了一下,什么感觉?

生:

师:那是手指,而现在,凶恶的鹫鹰啄食的是普罗米修斯最娇嫩的肝脏啊,不但如此,白天被吃光,晚上又长出新的来,这是一种怎样的痛?

生:生不如死

四、研读,设身处地悟深情

师:那是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痛,我们还可以用上这些词。(课件读词)如果这个人物是你,这种痛苦你能承受多久?

生:

师:可普罗米修斯却承受了三万年,三百个世纪啊。看着承受无限痛苦的英雄,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为他分担一点伤痛吧。端起书,第七段。

生读(配乐)

师:普罗米修斯就是这么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是什么?

生: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师:是啊,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这是什么句?

生:反问句。

师:能换一种句式么?

生: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师:哪种语气更强烈?

生:反问句。

师:你能坚强的读读吗?

师:这坚定的回答在……

这坚定的回答在……

一百年过去了……

一千年过去了……

普罗米修斯就这么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对人类深深的――爱。(板书)

师:此时,你想对这位英雄说点什么?

生:伟大、坚强、勇敢、不屈不饶…

这就是(伟大、坚强、勇敢、不屈不饶…)的普罗米修斯,在体会人物品质时,文中抓住了语言、动作,我们在写人物时,也可以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表现品质。难道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就永远被锁在那吗?

生:大力神救了他。

五、活读,妙笔且书个中情

师: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正义终战胜邪恶。看到他重获自由,老师已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激动,写了一首小诗,抒发对他的敬佩。

师读诗

他的品质打动了你,也打动了我,我们共同为他谱写一曲赞歌吧!

今天这节课向我们打开了通往古希腊神话的大门,老师再向你们推荐两个感人的故事,同学们,让普罗米修斯这种善良、正义、坚强、勇敢的精神代代相传吧。下课!

板书设计:

罗生门读后感篇6

罗宗真,1928年出生,江西吉安人,南京博物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六朝史研究会党务理事,南京古都学会和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文物考古专家组成员。

8月13日上午,我们顶着骄阳来到了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六朝史研究专家罗宗真教授的家里。快到罗爷爷家时,我们三个小记者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彼此对视一眼,会心一笑:我们都有点紧张了!

远远地便看见罗爷爷和他的夫人站在门口朝我们打招呼。一进门,我们看到早已摆放好的桌椅,就知道他们已等候多时。趁罗爷爷倒茶的工夫,我们悄悄打量着他:淡蓝色的衬衫、深灰色的西服长裤熨烫得服服帖帖。罗爷爷精神抖擞,声音洪亮,丝毫看不出他今年已经84岁高龄了。罗爷爷说:“和你们在一起,我仿佛也回到了你们这个年纪。当时我也害怕和老师讲话,不过你们别紧张啊,今天就当是聊聊天。”罗爷爷慈祥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一下子让我们放松不少。简单的寒暄和介绍后,我们便开始了采访。

罗宗真爷爷首先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当时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的教授,母亲师范学校毕业,做过教师。我从小到大,受父母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从幼儿园开始,罗爷爷就在父母的要求下背诵古诗文,背诵的第一本书是《孟子》,第二本书是《论语》。罗爷爷说他当时也不懂书里的内容是什么意思,就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死记硬背,长大之后才发现背这些名篇受益终身。“孔孟之道传承几千年,是中华礼仪之邦的精神内核,里面有很多精华。”罗爷爷提高嗓门说。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爷爷依旧能清晰地背出那一段段经典。“哈哈,你们不要以为我是个只会学习的书呆子,其实在课余时间里我很喜欢看小说,像《三国演艺》《水浒传》等都看过。阅读古典名著培养了我对文学的兴趣,我的文字功底从那时起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迫不及待地问爷爷,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是怎么坚持学习的。罗爷爷微微皱起了眉头,目光悠远,回忆起那段无法忘怀的往事。罗爷爷读书期间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小学和中学时代都跟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怕被轰炸,很多学校都不是建在城市而是建在农村。说是学校,不过就是在庙里或者祠堂里上课。大概五六年级时他开始住校,每周六才能回一次家。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美味的饭食,饿肚子是家常便饭。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罗爷爷仍能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这是为什么呢?罗爷爷说:“因为当时人人都有打败日本鬼子、争取抗战胜利,胜利后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好好建设家园的信念。这种信念能使人们奋发图强,同舟共济。”

谈起儿时的生活,罗爷爷脸上不禁泛起了红晕。初中毕业后他读了师范学校,父母为了不让他染上不良习惯,要求他自己带饭,自己步行上学。除此以外,罗爷爷的父母还告诉他,有天分不一定就能成功,努力才是关键。直到今天,罗爷爷还时常感叹家庭教育很重要,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家庭教育,忽视父母给予我们的正确的教导,那是在帮孩子从小打实基础,不容忽视。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现在一方面强调家庭教育,一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然后进入社会又强调社会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其实就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家庭教育更多的是教你如何做人,学校教育更多的是教你如何充实基础、充实学问。然后,到了工作岗位上,你才能适应工作,为社会服务。” 罗爷爷这样对我们强调。

罗爷爷是一名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及历史研究。对于选择历史学的原因,罗爷爷说:“我走上这条道路,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我父母是学文科的,我从小受到的教育、看过的书等,使我对文史产生了兴趣。文史是不分家的,我大学读的是历史系,这是个必然的选择。但是我从学历史变成研究博物馆学、考古学,那就有些偶然了,因为我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博物馆工作。”那么了解历史、研究历史、铭记历史又有何益处呢?罗爷爷语气坚定地回答道:“我学历史的目的就是了解中国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想通过近代史的学习,找到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我们应发愤图强,从灾难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的国家重新富强起来。所以,学历史不是好玩、像听故事一样,而要带着一股崇高的信念。”说到这,罗爷爷激动地拍了下桌子。罗爷爷建议我们:“将来不管学哪个专业,都不要忘记国家的历史。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就不是个合格的公民。”

罗爷爷对博物馆、图书馆的评价是很高的,称它们为“很好的课外教师”“国家的窗口”,对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现在,多数图书馆都免费开放,他建议我们初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去博物馆、图书馆转转,了解各方面的知识,这对提高自身素质会有很大帮助。

罗宗真爷爷一连跟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但是丝毫没有疲倦的样子。他的眼睛里还闪着一种光,里面包含了对过去经历的追忆和对父母、师长以及许许多多帮助过他的人的怀念与敬仰。他说得入神,我们也听得入神,所有人都忘记了时间,仿佛都回到了过去那一段酸涩但是美好的岁月。

十一点多,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罗爷爷的住处,带着老人们的热情,以及对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思考。

小记者采访感言:

李思清(南京市人民中学):这次采访,我的收获之一是学会了将来怎么布置我的家。罗爷爷家里多是木质家具,显得古朴、宁静。客厅里有四个书橱,满满地摆放着各种历史书籍。走进这样一间书香四溢的屋子,我感到心灵彻底安静了下来,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去阅读的冲动。

罗生门读后感篇7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罗生门》;比喻;表现效果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25-01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主要作家。《罗生门》于1915年11月发表于《帝国文学》杂志上。小说《罗生门》的内容:被主人解雇的仆人,走投无路,某夜,登上罗生门城牵发现一个老妪在拔死人的头发。仆人出于正义,拔刀追问其缘由,从老妪的话语中,仆人得知为了生存作恶也是能够被原谅的,于是抢夺了老妪的衣服,消失在夜色中。

关于《罗生门》的研究不胜枚举。但是,笔者认为,芥川龙之介在小说《罗生门》中使用了诸多的比喻来描写仆人、老妪以及罗生门的景色,这些比喻的运用展示了其独特的效果。因此,在本稿中笔者将通过考察关于仆人、老妪、罗生门景色的比喻实例,探讨其表现效果。

一、表现仆人的比喻与效果

被主人解雇的仆人,为了找一个能挡风遮雨的放松地睡觉的地方,登上了罗生门的二楼。“像猫似的缩着身子”[1]、“像蜥蜴似的蹑着脚”,这些比喻很好地表现了仆人蹑手蹑脚,不发出声响的样子。在这里芥川龙之介将仆人的行为比喻成动物,不仅符合罗生门自然野性的状况,同时也展示了仆人不同于平日的原始的、冲动的、野性的感觉。更加暗示了仆人置身于正常人类生活秩序之外。

在抢夺老妪的衣物、逃走之前,“嘲笑似的”、“抓住老太婆的后脖领,咬住不放似的说”,这些比喻很好地表现了仆人的冷漠和决心,也表现了仆人作为强者决心行动之前高涨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仆人走向深渊,无可挽回的自我嫌弃以及对老妪的蔑视。

二、表现老妪的比喻与效果

仆人在罗生门二楼看见老妪拔死人头发时,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老妪,“像猴子似的老太婆”、“胳膊像鸡腿一样”、“哑巴似的硬是不开口”、“眼眶赤红,鸷鸟般的”、“好像在嚼什么东西似的在蠕动着”、“从喉咙发出好像乌鸦叫似的声音”、这些比喻很好地表现了又矮又小、动作异常的老妪的性格、表情、声音、状态。

“发出蛤蟆一样的聒噪声”,原文是癞蛤蟆,这个比喻巧妙地描写了老妪的浑浊不清的声音,给人一种丑恶的感觉。

“像老猴给小猴捉虱子那样”、这是用来形容老妪行为的比喻,一方面,是在阳光中,令人微笑的画面,另一方面是从死人头上拔头发,二者是迥然不同的比喻。

此处使用鸟兽类的比喻,表现出狡猾的老妪形象。在雨夜中,在罗生门上,看到异样的人,为仆人或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妪的衣物被仆人抢走之后,“好像昏死过去倒在那儿的老太婆”、“发出既像嘟囔又像的声音”,这些比喻很好地表现了被仆人突如其来的抢夺,没缓过神来的老妪的状况。

三、表现景色及状况的比喻与效果

黑色的乌鸦飞过晚霞映照的红色的罗生门的上空。“那些乌鸦却像撒下的芝麻似的”。这一比喻的使用表现了乌鸦的数量之多,还表现了乌鸦群飞的远景。色彩红与黑的搭配给人一种不祥之兆。

仆人登上罗生门看到死人,“好像是捏的泥人”。在描写楼上被抛弃的死尸之后,用“像哑巴似的永世沉默着”来做总结。永久地坚守沉默是死尸的宿命,相对于流转中的众生世界,这里令人毛骨悚然。

仆人抢夺老妪的衣物之后,“消失在黑洞洞的夜里了”,原文是“夜之底”,楼梯之下,罗生门之外无边无际的世界已经一片漆黑。如果“夜”是容器,那么地面正是容器之底。“夜之底”象征了仆人对人生深深的绝望。“黑洞洞的夜”预示了仆人未来的世界。在楼上仆人抢夺了老妪的衣物,怀着新的勇气,飞奔出去,那是一个被无底的黑暗所封闭的世界。是一个痛苦的世界,在那里人们相互认同的是极端的利己主义。

四、结语

在本稿中笔者考察了关于仆人、老妪、罗生门景色的比喻实例。结果表明:这些比喻在表现仆人、老妪、罗生门周围景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比喻的运用,读者看到了又矮又小、动作异常、说话声音含糊、狡猾的老妪形象,看到了置身于正常人类生活秩序之外原始的、冲动的、野性的仆人形象,鸟兽出没、令人毛骨悚然的罗生门也跃然纸上。

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主要使用的是明喻。明喻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这种比喻可以把抽象、深奥和难懂的道理具体化、浅显化,使人容易接受和理解;第二,通过这种比喻可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生动、形象、鲜明而具体的描绘或渲染,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罗生门读后感篇8

读完《名人传》之后,我们应该领略并学习伟人们的那种英雄主义精神,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与命运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传读者阅读心得和感想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名人传读者阅读心得和感想1在这个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叫《名人传》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的法国着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这本书分别讲述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讲述的是在艺术方面不同领域的三位伟人。他们分别是:音乐家、雕塑家、作家。虽然他们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但是,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这本书详细讲述三个名人在以前那充满了野心、邪恶等人人不平等的社会中如何生存,获得荣誉和名利全失。贝多芬,是一个在音乐领域上德高望重的人,同样也是一个不畏强权的人。米开朗基罗是一个着名的雕塑家,创造了无数不朽的杰作流于后人观赏,他为了自己的作品挥洒了无数的汗水。托尔斯泰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文学作品,用文字传播着爱的种子。他们三个虽然在各自不同领域发展,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自己的理想从未有放弃过。这也就是他们值得让人敬佩的地方!

《名人传》这本书令我获益良多,让我明白了在这些名人们风光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我们一般常人都难以体会的痛苦和艰辛。看完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要认真研究,勇敢面对。

名人传读者阅读心得和感想2高尔基说得好:“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名人传》是法国小说家罗曼_罗兰所创作的,这本书不仅让我得到了知识,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升华,让我的精神家园得到充实,让我受到启迪。

最爱的是书中的贝多芬,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大师,他最需要的是敏锐的听觉,但他还不到30岁时,耳朵就开始变聋,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这在别人眼里似乎觉得贝多芬的生命太不幸了,都对他持有同情与怜悯之心。但是,在我的眼中,贝多芬的人生之路上虽然被上帝关掉了一扇大门,但是也为你打开了另外一扇窗。贝多芬顽强的毅力让他创作了一系列辉煌的作品。这是我最喜欢的他地方,因为看了贝多芬传,所以受益匪浅。

通过《名人传》,我从贝多芬身上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这两个人都给了我启发,让我明白人生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太多的坎坷和困难,不要气馁放弃,即使上帝关了一扇门,但他会在另一扇窗前让你看到生活的希望,成功的光芒,人生的终点。她就是海伦凯勒。

罗曼·罗兰通过《名人传》向全世界人民的心灵进行培养,使人民感到生命的烈火。我从这中间深受感触。我要向贝多芬学习不屈不挠,高昂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向命运屈服低头;从米开朗琪罗身上知道了精神力量的重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看来想要有知识,就必须读书,《名人传》真是一本令人深受启发的名著。

名人传读者阅读心得和感想3《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父亲发现了,可是,他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的父亲天天让贝多芬练琴,完全不顾及他的感受,有时还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关在一个屋子里,这一关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练琴,贝多芬的童年十分悲哀。

贝多芬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是个挥霍的酒鬼,这些,在贝多芬的心里,划上了一道深深地伤。但是,贝多芬由于天分和勤奋,很快成名,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贝多芬的耳朵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但是,贝多芬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成功了。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不测,贝多芬就能够打败他,贝多芬用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困难,我们也一定可以!

这本《名人传》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他教会了我贝多芬的坚强,教会了我米开朗琪罗的正面面对困难,教会了我托尔斯泰的诚实和不屈的精神。

《名人传》这本书里的人,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所有精神!

名人传读者阅读心得和感想4古今中外,一位又一位名人影响,激励着我们,他们往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才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当我第一次翻开《名人传》之《贝多芬传》的时候,我被贝多芬忍痛负病坚持创作的精神感染了,我情不自禁地一页又一页地翻下去,随之而来的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更是令我心潮起伏。

人尽皆知,贝多芬的音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那是他为后世留下的享用不尽的精神粮食。可贝多芬忍受病痛谱写乐章,不受世俗鄙夷,不向权贵低头的故事就少有人知了。读了《名人传》中贝多芬的故事,我牢牢记住了贝多芬的这句话:“几个苍蝇咬几口,决不能羁住一匹奔腾向前的骏马。”这不正是贝多芬坚贞不屈奋斗不止的心声吗?是的,当你全力前进时,勇士是决不会因为一些烦俗的小事而放慢或停止脚步的。我们的学习不也这样吗?在你努力向上时,别人突然说了几句伤害你的话或受到其它打击时,明事理的人定不会跟他斤斤计较,而是以平静态度对待,勇敢坚持努力,以至达到取得成功。

再看《名人传》中的米开朗基罗,一个不配的雕塑家,他用自己的血泪创作了一件件伟大的杰作。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米开朗基罗英雄般的天才,有着艺术般的幻想,可是,从1520年到1527年间,生活的境遇让天才米开朗基罗疲惫不堪,艺术的幻想,不断地破灭,痛苦之后还是痛苦。”原来米开朗基罗没有儿子,只有一个侄子,所以他把爱都倾注在侄子身上,但侄子却不知思图报,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着米开朗基罗,他彻底失望了。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创作了许多辉煌的作品,勇敢坚持自己的想法。尽管他已不在人世,但他的作品仍激励着我们奋斗不息。

名人们勇于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们为创作表现人间真、善、美的世界而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他们的一生,充满着艰辛与苦难,但他们没有放弃。我们要学习贝多芬的坚持不懈,学习米开朗基罗的勇敢抗争……牢记只有敢于坚持才能铸就天才。

名人传读者阅读心得和感想5在《名人传》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贝多芬传》,贝多芬一生苦难,痛苦不堪。

贝多芬的父亲想开拓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四岁时,他被整天钉在洋琴面前,或是一架小提琴一起关在家里,他的童年生活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他的童年尽管如此悲催,但他还是有着永不放弃与坚持不懈的信念。当他20岁的时候,更大的痛苦来临了。听力开始衰退,这算是对音乐家的折磨了吧!这对他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心灵上的痛苦。他甚至已经写下了遗嘱。

令我惊讶的是,在写下遗嘱之后,贝多芬并没有自寻短见,相反,恰是这份遗书激发了他尚未爆发的潜能。也许我应该好好想想,在如此大的压力下,我能像他一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吗?

“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尽创造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痛苦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者的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

这应该就是对贝多芬的生命进行的一个的解释。

我们都渴望成功,但我们却缺乏拼搏的精神。我们总想一蹴而就地取得成功,或是在取得了微薄的成绩之后就停滞不前。贝多芬恰好是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他照出了我们内心的那份卑微与渺小,给我们的心灵以良好的启迪。贝多芬是一位不朽的英雄,他让我们呼吸到了强烈的“英雄气息”!

罗曼罗兰以音乐评论家的独特视角描绘音乐家的内心世界,罗曼罗兰细致入微地写出了贝多芬在从事音乐中的心理活动。

罗生门读后感篇9

关键词:朝鲜半岛;汉字学习;汉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73-03

一、序言

中国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汉字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影响也是空前绝后的。在身处“汉字文化圈”的东亚诸国中,朝鲜半岛受汉文化的影响可谓最为深远。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都有所论及。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统一新罗、高丽王朝、朝鲜王朝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着重考察各个时期朝鲜半岛的古人们是如何学习汉字汉语的问题。

二、统一新罗时期

公元675年,新罗在中国唐朝的帮助下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以后,于神文王二年(682年)效仿唐朝设立了国学,后又于景德王六年(747年)在国学分设了博士、助教。新罗的国学将《论语》和《孝经》定为必修课,并按照主修课目的不同,将教学科目分为《礼记》和《周易》、《左传》和《毛诗》、《尚书》和《文选》三科。国学招收的学生都是16~30岁的贵族子弟,且学习年限为9年。

公元788年,新罗效仿唐朝设立了与汉字汉文教育制度相衔接的读书三品科,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唐会要》卷三五有载:“始定读书三品以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者为上。读《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孝经》者为下。若博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超擢用之。前只以弓箭选人,至是改之”。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打破了新罗原来只按出身选拔官吏的制度,不仅大大激发了人们学习汉字和汉文的热情,也为日后汉字和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深入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朝鲜半岛之后,新罗也进一步扩大了向唐朝派遣留学生的数量。仅以837年为例,新罗的在唐留学生就达到206名,是当时在唐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对于这些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新罗政府一般都会将他们分配到王廷的文翰机构或是地方加以重用。这些举措也促使更多的朝鲜人赴唐学习汉字和汉文。朝鲜人在学习汉字和汉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吏读”、“乡扎”和“口诀”三种不同的汉字标记法。广义上也可将这三者统称为“吏读”。它们都是将汉字借用为标记符号,只是方法略有不同。“吏读”和“乡扎”的方法比较相似,都是将汉字作为一种记录符号,而句子的行文则完全遵循朝鲜语的语序和语法结构。“吏读”和“乡扎”借用汉字的方法一共有四种,即音读、训读、音假和训假。音读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和义;训读是借用汉字的义,但读音则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朝鲜语固有词读音;音假和训假则是分别采用汉字的读音和与之对应的朝鲜语固有词读音,这两种方法都只将汉字借作表音符号,并不取其义。“吏读”主要用于官府公文,“乡扎”则主要用来记录流传于民间的“乡歌”。“口诀”采取在汉文中加注朝鲜语语法成分的方法,它是一种以朝鲜语的方式阅读汉文的辅助手段。“口诀”分为“释读口诀”和“顺读口诀”,前者是将汉文按朝鲜语语序做调整后阅读,后者则是在汉文的短语之间插入词尾和助词等直接读解。“口诀”中加注的朝鲜语词尾和助词等成分被称为“吐”,有“字吐”和“点吐”之分,它们分别利用汉字和点等符号来标注。现存的释读口诀资料主要出现在高丽至朝鲜时代初期,而顺读口诀则一直使用到更晚的李朝末期。

公元9世纪末,新罗国力衰弱,从中分立出后百济和泰封,史称“后三国”。其中王族弓裔建立的泰封国虽然历时不长,但却设立了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语言机构――“史台”。据《三国史记》卷四十和卷五十所载,“史台”是专门“掌习诸译语”的机构,而汉语则是它的核心科目。泰封的部将王建于公元918年取代弓裔,改国号为“高丽”。后来高丽先后击灭新罗(935年)和后百济(936年),再次统一了朝鲜半岛。

三、高丽王朝时期

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汉字汉文教育更加趋于完善,统治者不仅重视儒家经典等的书面语教学,也开始注意到汉语口语的重要性。

罗生门读后感篇10

如果不考虑英国枢密院,1791年建立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可谓世界上最古老的最高法院了。这座由几位司法老人控制的法院,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也有着崇高的声望。它不但位列美国联邦政府三大分支,而且具有解释宪法的终极权威,甚至能够决定总统职位的归属,可谓口含天宪、位高权重。

但两百余年来,最高法院会议室的大门却从未向外人敞开,大法官们闭门讨论案情,连助手也不得入内。旁人只知道案件的投票结果与判决理由,却无从知晓“密室”内大法官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庭审过程虽然对外开放,但一直严禁拍照录像。致使两百多年间,仅有一张偷拍庭审照片传世。而且,权倾朝野的大法官,并非民选,而是由总统提名、任命;除非渎职或有不端行为,可以任职终身,是货真价实的“铁饭碗”。联邦法官不受选民直接控制,也是美国民主制度的一大悖论,由此引发的争论,绵延了两个多世纪。

权力大,不透明,加上非民选,使得最高法院几乎成为美国最神秘的政府机构。

琳达・格林豪斯是当今美国杰出的法律新闻记者,曾担任《纽约时报》特派最高法院记者长达30年(1978-2008),与布莱克门等大法官有很好的私交。在布莱克门家人的同意之下,琳达・格林豪斯得以在布莱克门私人文档对外开放之前,提前阅读这批极其生动的工作笔记、书信与日记。《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完全是根据布莱克门留下的个人材料写成的,具有极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罗伊案”进入最高法院时,布莱克门出任大法官刚刚满一年,由于此前他曾担任过美国著名医院梅奥诊所(这个世界上极负盛名的医院依然保持着最初的“诊所”名字,却丝毫没有削弱其在医学界的崇高地位!)的驻院法律顾问,是最高法院里唯一具有医学背景的大法官,因此便担下了写作法院意见的棘手任务。布莱克门深知,这将是一份历史性判决,大家都在期待最高法院对堕胎问题的态度。因为堕胎不仅仅是一个宪法问题,也关系到无数女性的健康与幸福。为此,他埋首图书馆,广泛查阅相关医学与法律书籍,还征询三个女儿的意见。他的二女儿,几年前念大学时,曾因意外怀孕而辍学结婚,后因流产而离婚,对禁止堕胎,有切肤之痛。

布莱克门主笔的“罗伊案”意见书,依据胎儿能否在体外成活,将孕期分为三阶段,认为第一阶段的伤害最小,可以选择是否堕胎。从当时的医学条件看,这样的分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宪法角度看,布莱克门将堕胎权建立在缺乏宪法文本依据的隐私权上,一直是学界争议和诟病的焦点。由于缺乏实际条文支撑,著名保守派法官理查德・波斯纳就曾笑称,“罗伊诉韦德”是“宪法中永世流浪的犹太人”。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罗伊案”一直遭受着潮水般的诉讼冲击,“罗伊案”判决的游行与提议从未间断。但是,布莱克门不为所动,坚持认为,“宪法保障个人自由有的隐私领域。这一保障,既适用于男性,也适用于女性。没有什么案子,能够比女性――在医生的指导下,或在‘罗伊案’确立的原则限制下――自主决定是否终止妊娠,更关系到个人隐私、尊严和自的了。女性自由决定终止妊娠是项基本权利”。布莱克门甚至支持州政府将堕胎作为一项医疗福利,为贫穷无助的妇女支付堕胎费用。

从写作“罗伊案”司法意见的那一天起,布莱克门就知道,他将“带着‘罗伊案’走进坟墓”,因为他的名字已经与“罗伊案”融为一体。寻求堕胎的妇女称他为救命恩人、司法英雄,反对者则将其斥为杀人恶魔、法律混蛋。其实,这些都不是布莱克门想要的。据琳达・格林豪斯讲,布莱克门最初的想法,只是想增加医生的医疗自,使他们能够根据患者病情,作出合理判断,不用担心因非法堕胎招来牢狱之灾。布莱克门向来抵触世人把他视为“罗伊案”判决的唯一作者。但是,他还是妥协了,既然抵触无用,不如将自己与“罗伊案”牢牢绑定,并最终成为此案的坚定捍卫者。

与对待“罗伊案”的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相比,布莱克门在死刑问题上显得犹犹豫豫,甚至有些优柔寡断。从个人感情上讲,布莱克门一贯反对死刑。他曾明确表示,死刑案件“总带给我酷刑般的精神煎熬,我极为憎恶死刑,因为它意味着无法忍受的生理痛苦,我甚至害怕用自己有限的理性进行道德判断”;“如果我是立法者,我会投票反对死刑”。但身为法官,他却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最初,布莱克门认为,“任何刑罚的设置,包括死刑,都是立法机关,而非司法机构决定之事”,也就是说,司法机构应该保持克制,不应越权行事。但是,面对各州在死刑适用问题上的“专断、歧视、随性和失误”,布莱克门再也没法克制了。1994年初,退休前的两个月,在一起死刑案件中,85岁的布莱克门单独发表了一份长达22页纸的异议意见:“近些年的死刑实验,已经完全失败了;我坚持认为,死刑无法在宪法约束下公正执行。”在进入最高法院24年之后,布莱克门终于不顾其他法官的批评与世人的责难,从心所欲,将自己对死刑的真实态度和盘托出,成为真正依据良心和法律判案的布莱克门大法官。

与死刑问题一样令布莱克门终身纠结的,还有他与另一位大法官伯格的关系。他们是儿时的好友,来自明尼苏达州双子城,因此有“明尼苏达双胞胎”之称。布莱克门进入最高法院,得益于伯格的鼎力推荐。但此后两人却在一系列问题上意见相左,布莱克门不能忍受伯格平庸的司法与管理才能,以及爱出风头的个性。1974年夏天,最高法院审理“水门案”时,伯格试图对尼克松手下留情,但布莱克门联手其他大法官,迫使伯格改变自己起草的司法意见,让伯格既恼火又难堪,两人持续几十年的交情也随之告终。作为一名绅士,布莱克门一直不愿多谈他与伯格的关系。但在办公室内,他从不掩饰自己和伯格的紧张关系。他的“重要大事记”,完整记录了与伯格友谊恶化的全过程,表明那是多年失望累积叠加的结果。他们彼此都没有理解对方的期待,并非真正的知己。但也正是在与伯格的恩怨纠结中,成就了布莱克门只认事实、不顾人情的司法个性,为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