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课程学习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2 07:41:53

it课程学习总结

it课程学习总结篇1

关键词:中美会计学专业 信息技术 比较

一、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计算机开始了在商业领域进行数据处理的应用,从而速快了企业信息的加工过程;之后计算机在商业领域的各种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在交易过程和财务报告的领域广泛应用,并且在会计领域实现了其内部控制和绩效评价;在加工会计信息方面,50多年来会计师和会计从业者一直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积极的使用者(Ahmed 2003);甚至IT被用于指导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还成为满足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的工具。近年来,IT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信息的合规性、信息伦理和信息安全等领域受到了会计理论研究者的格外重视,以此来防止会计欺诈(如美国安然事件),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会计人员熟悉必要的IT知识和技能职业的需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必须有丰富的会计信息系统技能和理论知识,并且理解IT是怎样集成到会计处理过程当中。为了满足对这种技能型会计人员的增长需求,许多大学都提供了选修甚至是必修的专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Fordham 2005)。近年来,在会计教学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IT教学目标和教学范围。Ahmed对英国大学会计专业中IT/AIS类的技能水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会计研究者和从业者都已经认识到有关IT知识/技能的价值和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商业世界中要想取得成功的会计人员。另一个由Gelins和Gogan做出的真实案例研究(2006)也表明,IT在会计专业在多个层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中美会计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比较研究来源与途径

( 一 )研究来源 由于中美两国都有大量的高等教育机构,所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是很难而且不现实的,所以本文数据来源是基于中国和美国较典型的两个大学排行榜,即中国的武书连大学排行榜(2008)和美国的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09,发表在2008年底)。我们各选取了会计学专业排名位于前面的十所高校,如(表1)和(表2)所示:(表1)中国有4所高校是专门的财经类院校(第2,6,8,10),其余是综合类大学。(表2)和(表1)有所差别,(表2)美国都是综合类大学,其中5所是私立大学(第3,4,5,7,9),其余是公立大学。为了方便起见,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使用三个字母的简称代替各大学的名称。

( 二 )数据收集本研究的数据收集主要是通过各大学网站搜索其会计学专业具体的课程设置情况,如果遇到网站相关内容不全或过时的课程设置,通过电话咨询来来验证其课程设置内容的资料数据。最终搜集了列表中各大学开出的大学层次的公共课、(商)学院为开设的核心课程和会计学专业课程,以及三类课程中的IT/AIS类课程,涵盖了选修课和必修课,以及各类课程的学分,对取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以确保对各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中所有IT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的设置给出客观的评价。

三、会计学专业IT类知识/技能类课程的比较研究

( 一 )中美会计学专业IT和AIS类课程学分汇总比较(表3)说明了中国大学的本科生在进入会计学专业学习之前和之后IT/AIS类课程学分的情况。在进入会计学专业之前,IT类课程平均为7.25学时,进入会计专业课程学习阶段,有平均2.8小时的必修课和3.3小时可供选修的AIS类课程。同样,(表4)也列举了美国前十的大学的数据,学生进入会计专业学习之前有4.3学分在IT类公共课上,比中国学生少将近3小时;而美国的必修和可供选修的AIS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分别是1.6和1.3,比较而言,中国十所大学必修的AIS类课程多1.2学分,可供选修的多2.0学分。但也要注意,中国大学给会计本科专业的总学分要高于美国。

( 二 )中美会计学专业IT和AIS类课程比较分析为了进一步说明中美在会计学专业IT类课程实质内容上的差别,我们列举了各高校IT/AIS类课程,并从IT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一步划分。(表5)提供了一个详尽的IT相关课程的分解,这些课程是每个学生在完成会计专业的学习前都要求必修或者作为选修的。如(表5)第一行指出在厦门大学的学生要选5学分在IT基础技能课上(如计算机基础和数据库语言介绍),还有5学分在IT理论知识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这是大学的共同课和会计专业课的要求。然而,厦门大学同时也提供了另外3门与IT相关的选修课(如会计信息系统与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实验,会计信息系统软件评价等),会计专业的学生可能有6学分在这些选修课上。简而言之,中国前十名的会计学专业在IT教学中平均5学分用于基本技能,4.85学分用于IT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这些大学也提供了八种不同的和IT相关的会计选修课,并且只有两所大学美国有提供选修课。(表6)列举美国大学会计专业前十名类似的具体数据。如表所示,对于IT基本技能部分的平均学分是2.95,理论知识部分是2.95,与中国的课程设置相比总共要少3.65学分。换句话说,对于美国前十名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至少1门基础技能课需要补充学习。从选修课来说,奇怪的是,10所中7所的美国大学会计学专业不提供其他任何AIS选修课程,其余3所大学提供总共5个不同的AIS类选修课程。

( 三 )中美IT/AIS类课程学分与比率的象限分析在(表5)和(表6),分类列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数据,如果不做比较性的分析很难发现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IT/AIS类课程的覆盖程度(学分),以及IT/AIS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比较研究,我们用二维的象限来具体进行分析。(1)IT/AIS类课程的覆盖程度(学分)分析。我们以两个主要因素来分析中美会计学中IT/AIS类课程的覆盖程度,一是在进入会计学专业学习之前总共的IT总学分,二是在进入学习会计专业课程时AIS类课程总学分。用这两个因素建立了一个坐标图(X轴为总的IT学分,Y轴为总AIS学分),把每一个大学的两个学分值按坐标值标入相应的位置。如(图1)所示,坐标轴的交叉点是两个因素值的平均数(5.8,4.5),这样就有7个中国的学校列在第一的象限。换言之,就学分而言,中国的会计学专业比美国的提供了更多的IT类课程教育,在IT基础课和AIS类课程两个方面都是如此。与美国相比中国大学为会计学专业和学士学位提供了更多的学分。(表1)和(表2)说明,中国的会计学专业平均有47.7个学分,学士学位是167.25个学分,而美国的分别是26.3和123.1。为了剔除由于不同的课程学分总量导致的影响,我们分别用百分比的二维象限来分析,即用总IT学分/总的学位学分 * 100,另一个是总的AIS类学分/总的会计专业类学分 * 100, 即(表3)和(表4)的最后两列,(图2)用这两个比率展示了中国和美国的会计学专业IT/AIS教学范围的比较,从比率的角度来看,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中国的大学在IT教育方面优于美国,虽然在美国的大学中有一个大幅的变化。就给出的图表,两个较强的在IT/AIS教学项目都是来自美国,即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UIU) 和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BYU)。然而,三个在IT/AIS教学方面较弱的学校也是来自美国。(2)ITIT/AIS类课程中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比较研究。如前面文献回顾中提到的,很多研究都表明会计学专业的IT/AIS类课程形成为为两大类: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图3)说明了IT/AIS课程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表5)和(表6)中总的操作类课程学分和总的理论知识学分。坐标轴的中心是中美两国两个指标的平均数(3.975,3.9),如分布图所示,中国的十所中有6所(SWU, JTU, ZNU, XMU, ZIU 和PKU)在培养动手能力的操作技能类课程学分和和理论知识方面学分都超过了平均值,而只有一所美国大学(BYU)超过平均值位于第一象限。反之4所美国院校(IUB, UTA, UND和UPE)在IT/AIS教育方面无论是操作技能还是理论知识方面都较弱(位于第四象限)。同前面一样,为了剔除中美大学课程总体学分的大小对分析的影响,对每个学校的IT/AIS课程学分用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也就是说,操作技能的百分比= 总的操作类学分/总的学位学分*100,理论知识的百分比=总的理论知识学分/总的专业课学分*100。如(图4)所示,美国的前十所院校的分布较分散,各高校之间的IT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三所显著的高校是:BYU无论是操作技能还是理论知识方面都是突出的,MSU在理论知识方面较强,UIU在IT操作技能方面较强。相反,中国的大学虽然没有排在最前面,但10所中有6所学校位于平均值之上的第一象限,分布相对集中,在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都设置了非常均衡的课程。

四、总结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引发一些思考,为什么美国的会计学专业教学中IT/AIS类课程没有得到更加重视?为什么美国的会计学专业和中国比却有更少的IT/AIS课程?一些潜在的原因分析如下:(1)美国的前十名会计专业项目都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的排名通常由基于教授的科研成果和造诣来认定的,很少直接关联到开设的课程,我们选择的美国的十所大学或许不能很好地代表美国的全部大学课程开设课程情况;(2)IT/AIS类课程融汇到会计专业课程中,需要教师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会计教师很在意的是他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来学习新技术,这也在很多研究中都提到(David et. al 2003, Doost 2002);(3)中国大学学士学位的总学学分比美国多大约33%(167.25:123.1),这个巨大的差距可能给了中国大学在课程设计时更多的灵活性和容量,学生可以选择至少两到三门基础类IT课程的大学共同课,还有进入专业课学习后还可以选择两门或更多的IT/AIS类的课程。如表3和表4总结的数据,大多数的中国大学在大学的前两个学期需要两门基本的IT课程(5-8学分)和至少1门AIS类课程来满足会计专业学习,反之许多美国大学只需要一门大学层面的IT共同课和另外一门AIS类会计专业课;(4)相对于美国的会计学专业,会计学在中国是一个较新的学科,课程设置波动较大,同时也能随就业和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尤其是在市场需要IT和AIS方面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的时候。因此如表3和表5所示,中国大学的会计学专业提供了更多的IT类课程,而且只有两所大学没有任何AIS类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部分需求。此外,10所中的8所中国大学提供选修的AIS课程,而美国只是10所中的4所提供。当然,需要更多的调查来证实这种猜想。最后,各个学校的会计专业排名和他们的IT/AIS教育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会计学专业评估中没有一个具体的关系到IT/AIS类课程的评估标准,从而能够影响评级的等次。虽然在评估过程中会考虑到最起码的IT/AIS课程需求。换句话说,无论在中国和美国,排名最前的会计学专业不需要提供大范围的IT/AIS课程,反过来也同样是成立的,如同前面分析表明,最好的会计学专业提供最均衡的IT/AIS教育是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这个大学却排名第4,而厦门大学在中国会计学排名第一,然而,IT/AIS教育却排在第五和第六之间。

参考文献:

[1]林志军:《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2]武书连等:《2008中国大学会计学专业排行榜》,《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7期。

[3]Ahmed, A. The Level of IT/IS Skills in Accounting Programmers in British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Research,2003..

[4]Alexander, J. R. History of Accounting, A Book Published by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341 Lafayette St.,2002.

[5]Albrecht, W. and Sack, R., Accounting Education: Charting the Course Through a Perilous 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 #16, Sarasota, FL,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2000.

[6]Badua, F. Pedagogy and the PC: Trends in the AIS Curriculum,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8.

it课程学习总结篇2

【关键词】IT企业 高职高专 IT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102-02

我国的IT软件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各级高等院校,从教育行业人才培养定位来看,大量的应用型、操作型、动手能力强的低层次软件工人,应由高职高专院校承担起培养与输送的重任。然而国际化的IT企业需要国际化的语言交流。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掌握专业英语(计算机编程所需)的基本词汇,及其相关的英语语法。因此,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IT专业外语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未能满足IT企业需要的表现

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复制或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或中职的教学模式,所开设的专业英语课没有从高职教学的实际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到IT市场对高职人才英语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教学要求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教学活动与IT企业实际联系不紧密,教学教材、设施不配套,使得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与IT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之间产生了差距,没有发挥高职高专专业英语应有的作用,致使专业英语教学成了教学中的软肋。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专业英语教材中涉及的技术和内容比较陈旧,落后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且多数教材采用课文加翻译的形式,很少介绍科技英语沟通方面的内容,难以满足专业英语时代性和交流性的需要。二是专业英语的授课方式多数仍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单调。课堂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充当配角,整个教学过程是灌输式的。三是教学中大多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及书面能力,听、说、写能力较低。毕业生中有很多人在写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时感觉困难,更不用说在将来工作中进行实际的语言交流了。四是高职高专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而且专业英语本身文体、句式比较正规,理论多,读起来枯燥无味;因此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五是一些高职高专对专业英语教学不重视,开设的课时量不断被削减,不利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巩固及提高。

为了满足IT企业的需求,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形势发展的必然,是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满足IT发展需求。深化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IT专业英语以TT工作环境为背景,与公共英语的教学有诸多不同。IT专业英语强调实用性,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外语能力注重交流、职业意识及职业规范。因此,推动IT专业英语改革,应以IT需求为导向,坚持专业英语教学满足“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一)调整教学计划,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加强实际场景训练。教学计划是教师授课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专门指导教学的主要文件,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上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等。一些院校对专业英语教学缺乏重视,开设的课时量不断被削减,不利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巩固及提高。要加大对专业英语的重视,首先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学习。在课程设置中,专业英语是重要的一门课程,应将开设时间设为三个学期,第一学期为基础专业英语,第二学期为科技英语应用,第三学期参加实际场景训练。专业英语是高职高专各种IT专业的一个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强调在IT职场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因此,要强化学生听、说能力,第一、第二学期开设理论课的同时开设听、说训练课。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组成、网络、办公室软件等。传统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原则上一般是一年级上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第三学期上专业课。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涉及专业的内容,如在介绍网络术语时往往需要任课教师花费很长时间去解释,尽管如此,没有网络基础的学生仍然不了解,这些知识和内容成为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的一大障碍。为此,可将基础专业英语设在第三学期上,科技英语应用设在第四学期上。这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学生在其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口头和书面交际技巧训练的环节上,而不会因为要了解专业知识和术语而浪费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时的立体感,在授课结束后要举行一些实训活动,带学生到IT公司进行实地场景的对话模拟训练,或者在学校模拟出IT职场环境进行实训。因此,在第五学期增设场景实训,学生进行两个学期的专业英语学习训练,对听、说、读、写有了深厚基础后,带学生到Ⅱ公司进行实地场景的对话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从学校到就业的接轨能力。

(二)针对IT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陈旧,大批国际流行的IT产业最新发展内容不能及时进入教学。因此,将一些国际流行的IT产业最新技术及时引入教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更新教材非常必要。这可使学生更快捷地接受IT职业需求,增强直接就业的适应性。应定期修改、更新教学内容和练习素材,以之与IT职场英语紧密结合。

教材内容包括“基础专业模块”和“科技英语应用模块”两个模块。“基础专业模块”的英语知识可包括IT专业最基本的内容,如介绍计算机的分类组成、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办公软件的应用、常用软件应用等。学生在巩固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到了必备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科技英语应用模块”包含计算机专业新产品和发展新动向,如在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趋势中加入单片计算机、腕上键盘等新颖、有趣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词汇的同时也了解到计算机的前沿技术。为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选取大量反映最新知识和最新应用的阅读资料。在教学内容组织中紧密联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实例和素材,如最新的英文科技文章的阅读、最实用IT职场的对话、最近出现的IT词汇与缩写等。课程内容和练习素材与IT职场常用专业英语紧密结合,符合高职高专学校“应用”的教学特点。制作配有适合的图片、图表、模型等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容易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高职高专类院校来说,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

底子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学生充当配角的灌输式英语教学模式使得许多学生对专业英语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基于这种现象,应在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实物图及对话游戏等趣味式、情景式、互动反馈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不再觉得学英语是一种任务,而是能从中体验到乐趣,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采用多媒体、网络、语音室等多种教学媒介及教学场地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突出“趣味教学”和“全方位教学”的特色。如上计算机组装课时,将硬盘、内存、键盘、显示器盘等的图片投到大屏幕上,穿插Flash课件,演示装机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如让学生利用英文搜索引擎查找与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安装并使用英文版软件进入英语聊天室或BBS进行讨论等。趣味式、情景式、互动反馈式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实现为就业、从业服务,提升学生英语实际能力。

(四)强化听、说能力的训练。IT企业需要国际化的语言交流,这就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因此,专业英语中的听、说训练必不可少。因高职高专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点易转移,听、说课堂教学宜采用不同趣味的“模块”来进行。模块内容包括课文讲解操练、IT日常英语、IT专业影视片段赏、学生课堂模拟职场人物角色表演、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口头反馈、英美文化知识补充等。每一堂课学生可选择以上内容中的任意三个进行听、说训练,各内容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及侧重点,还有轻松有趣的活动穿插其中。以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牵引学生,帮助他们自觉投入到IT语言训练中,不仅能让他们从中掌握大量的IT专业词汇,而且其IT英语口语表达、听力等多种技能也得到有益锻炼。

三、针对IT企业特点,加强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

it课程学习总结篇3

【关键词】IT 应用教学法 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是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任务教学法在IT行业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93-01

一、任务教学法的涵义

任务教学法提出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合理的任务设计来进行教学,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现任务结果的方式体现课堂成就。【1】该理论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传统的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教师的课堂教学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务必使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明确、实在、效果理想,综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之为任务教学模式,当然,此种方法就是任务教学法。

二、任务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2.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在任务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材料必须是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同时所要履行的任务情景以及具体的设计活动应该尽量贴近现实。不可否认,“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真实的意义在于使人从善,因此,只要任务设计的合情合理、遵循自然规律,那么也不反对在违背真实但尊重人性的前提下创造非真实的语言材料,当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下使用语言和技能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2】

2.2功能形式性原则

旧式的语言习得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就是语言与语境、功能相脱节。外语习得者可能掌握了不同的语言词汇、语法,但是却不能将之运用到正确的语境当中,往往词不达意、表达不清楚,甚至乱用语法、俚语,结果学得身心俱疲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任务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传授外语知识时结合语境、语法及语义功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口语交流环境。

2.3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要求任务与任务之间存在着逻辑上和教学上的流畅与连贯,它并非指在一堂课上随意穿插一两个活动或者是几个毫无关联的活动的堆砌就能够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的要求,而是要求各个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相互贯通的主旨,以这一主旨为中心点保障任务的实施是有意义的。【3】

2.4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要求任务的实施是有可能性的、有希望的而非不可能的。

三、任务教学法在IT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IT行业对于从业人员英语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用英语”与“学英语”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明显,很多IT行业的从业人员往往具备熟练的IT专业知识而相对应的英语水准却不在同一个档次,这在无形中给该行业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高等院校在为IT类企业培养专门人才时就不得不注意改变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便为他们将来就业增加优势。下面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新的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在IT行业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任务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该理论提出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的讲解与传授,而是语言习得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或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或他人的服务,利用有用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语言知识。

任务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3.1 前任务阶段

教师引入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介绍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总体步骤。针对IT行业的英语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一定的技巧导入课堂,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由于IT 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通信设备业、计算机硬件业、软件、计算机及通信服务业等,其对应的专业术语不同,应用领域不同,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好全部知识内容,因此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参考具体的专业书籍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既符合教学要求的课堂任务又符合学生学习口味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脱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束缚,自由选择学习材料和制定学习目标。而且,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把控整个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出相应的调整。【4】

3.2任务环阶段

首先,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的设计任务,任务的制定可以参考课文的结构、内容、重点词汇以及学生的整体水准,包括学生的口语习作能力等方面。其次,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任务在课堂上或者课下做相应的准备工作。最后,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向教师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3.3后任务阶段

后任务阶段由分析和操练两部分组成,即学生分析和评价其他各组的任务执行情况并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知识点。

在学生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把握分析的重点,特别是对语言习得方面的分析。另外,教师也应该提醒学生在实践任务过程中,流畅、清晰的表达不是该堂的唯一目的,学生也应该注意语言重构和语言的准确性。分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类似的任务进行适当的知识操练,以达到了解课文框架、熟练运用词汇和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目标。【5】

任务完成后,教室就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总结,相对于IT专业的学生,教师有必要在熟悉相关领域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学生出现失误的原因,是本专业学习基础不牢固还是英语词汇匮乏,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仅仅是专业知识欠缺可以提醒学生多巩固复习专业知识,毕竟专业知识是该专业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四、结语

任务教学法在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和专注于学习过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基础。因此IT行业的英语教师采用任务教学法是非常明智的选择。IT行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判断、选择英语教师的教授课程和教授模式不失为任务型教学法的举一反三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梅花.“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教学研究》.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it课程学习总结篇4

IT与教师 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教学中,使教师的理念定位与职能定位发生深刻变化。理念上由“师道之尊”要为平等对话前提下的“真知为尊”,职能上则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充分研究学生个性发展前提下的教学组织者。网络信息可使学生获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量资料,也可点击某问题的专家见解,这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案远不可容纳的。同时,班级学生所获信息各异,思考与所得也见仁见智,信息的总和更是教师难以完全把握的。基于此,教师划一的讲解与答案应永远留在二十世纪,教师只有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才能适应基于IT的教学需求。 IT巨大的交际功能,为教师通过网络与家长建立必要联系、与学生充分个别交流提供了时空可能,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包括非智力因素在内的整体研究,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培养。教师依托IT,还可以不断获得教学研究的前沿信息,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创新。 IT与学生 目前尚在探索中的研究性学习与建构主义教学结构,都展现了IT运用于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创造条件的广阔前景,IT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提供了有力支持。全体学生全面地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实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亲手点击,主动求知;由记忆背诵教师或参考书的划一答案到动脑动手,个性潜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研究表明:“人脑细胞有140亿个,全部运用可以学完10所大学的全部课程。”IT支持下的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其结果或收效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学生还可通过网络,超越课堂,渗透社会,对于心理与情感成长、健全人格发展,都表现出传统学习生活无法企及的环境与作用。IT将推倒学校围墙,给学生以充分自由思维与发展的广阔空间。 IT与课堂 人类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创设了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课堂模式。IT进入课堂,将在教育史上形成里程碑式的新的课堂模式。网络的超时空性、巨大的课堂容量、多媒体技术在课中的运用,使传统单一的讲授法苍白无力,静态的图片、模型无法达到动态场景生动展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抽象的概念、原理,可通过虚拟动画演示得清晰明白而且谨严逻辑。这是已往课堂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更使IT大显身手,学生可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创设情景、制作报告网页,学生的思维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培养与发展。从而实现师与生、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激发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使课堂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方式。

it课程学习总结篇5

一、 儿歌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儿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使他们在吟唱歌曲中增强英语语感和节奏感。如教《牛津小学英语》 3B Unit 11 A good idea有关重点词句: 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 时,笔者在下课前把这些单词句型放入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中进行演唱,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这节课在悠扬的歌声中结束了,学生也很快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

二、 游戏式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运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结课不仅能促进学生大脑积极思维,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牛津小学英语》 3B Unit 10 Do you play ...? 的教学重点是: 1. 句型: Do you ...? Yes, I do. /No, I don’t. 2. play + 球类, play + the + 乐器类。在结课时,笔者拿出了课前事先准备好的篮球、足球、笛子、二胡等,利用小组合作、相互竞争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创编短语并根据所学句型进行情景对话。整个游戏过程气氛活跃,学生跃跃欲试,既巩固了本节课重点句型,又有效延伸了课堂。

三、 绘画式

绘画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课堂活动形式之一。因此,在结束新课时,教师可将绘画活动与语言操练活动结合起来,以达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3有关水果名称类单词时,笔者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听指令动手画一画,如: draw a red apple, draw a yellow pear, draw a yellow banana ... 并让学生边画边重复指令。此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强了单词的形象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 悬念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的完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则能让学生有强烈的破疑愿望,激起他们寻根究底的兴趣。如在教学完《牛津小学英语》 3A Unit 1 Hello B部分有关动物类英语单词后,笔者就出了两个谜语让学生猜: 1. It is very clever and lovely. It is good at and likes to climb the tree in forest. What is it? 2.It is from China.It is fat. It is black and white. It likes eating bamboos.What is it? 学生听完后都努力思考着答案。这时笔者对他们说:“I’ll tell you the answers tomorrow.”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每个学生都急切地期望下一节英语课的到来。

五、 归纳式

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总结归纳,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他们综合和概括的能力。如在教学完《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5 Plus and minus B、 C部分重点句型: “How many ... can you see? I can see ...”和数词的表达方式后,笔者就运用了归纳式,让学生借助教师在电子白板屏幕上提供的板书内容,归纳本课重点句型how many后面跟复数名词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归纳式结课时,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空,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归纳语言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六、 拓展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等出发,使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等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 3A Unit 11 A boy and a girl一课时,在学完了Nancy和Liu Tao的自我介绍后,笔者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向全班做自我介绍,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如,本班的一位女同学介绍道: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My name is Chen Yu. I’m a Chinese girl. I’m from Yangzhou. I’m ten. I’m tall and thin. My hair is black and long. My eyes are big. This is me. Thank you. 学生在做自我介绍时,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新的内容,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七、 竞赛式

it课程学习总结篇6

关键词:高职;课程整合;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6-0071-04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高技能人才。所谓以服务为宗旨就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即是面向地方行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面向社会、面向行业培养人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通过行业调研,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使课程设置更好地满足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1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的提出

课程整合(亦译课程综合化)即是对分科课程的一种反判和结构,也是对新型的整合课程(亦译综合课程)的建构。它是为构建新型课程而进行的综合化的过程。整合课程是当代我国正在着力建设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提出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主要有以下原因所致:

1.1高职教育的政策定位决定

高职教育以其强调理论性“够用”,重在培养学生职业性、技能性、应用性,以满足行业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由于受传统学科型教育思想的影响, 目前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仍有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残留,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能力本位”课程观。

1.2专业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与行业实际需求存在着鸿沟

通过行业调查我们发现,有41%的行业认为当前IT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行业岗位实际需求,有31%的毕业生认为当前IT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行业岗位实际需求。这一结果说明现行的高职IT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上缺乏针对性、职业性、方向性,与IT行业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制定没有考虑IT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知识结构需求等因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1.3IT专业课程体系无特色,知识结构陈旧

高职IT专业课程体系知识陈旧,无特色,这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们主要表现为:(1)专业课程体系其知识结构理论过多,实践过少,缺乏职业性;(2)呈现形式过于呆板,不能够根据行业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做相应的整合,缺乏迁移性;(3)教学方法过分单一、产学渗透不明显、知识陈旧等现象严重,缺乏先进性。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和学科内容组织上仍然没有摆脱学科型教育模式,有些院校在授课内容上是本科教育内容的缩减或压缩,没有专业特色。在课程内容上,交叉重复出现现象严重,使整个课程体系内容不衔接,专业无特色,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在授课时间上浪费了大量的学时。

为满足IT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我们必须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整合,采用模块化、动态性的课程体系。

2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路

2.1模块化

IT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是培养适应IT行业岗位能力人才的前提。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灵活多变的职业核心技术课程模块和职业技能课程模块,模块的划分原则是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每个模块几乎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各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根据每个模块的功能,在其内部设置所必需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模块之间组合灵活,增删不同的模块可调整课程结构的重心和专业方向,以适应和满足个人及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图1给出了IT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的过程。

2.2动态性

IT专业课程整合的动态性是建立终身学习制度的前提,没有知识结构的更新, 没有新知识内容注入到课程体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IT专业课程体系就没有时代性和先进性。IT专业课程体系的动态性更好地解决了科学、课程、人三者之间的矛盾。计算机科学不断进步、IT行业产品的快速发展及IT行业岗位(群)及其能力需求的不断变化是导致专业课程体系动态的根本原因。

2.3先进性

先进性应包含三层意义:一是虚心学习国际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的经验和教训;二是课程整合的课程内容应体现IT行业发展特征和科学文化的创新成果;三是根据IT专业的特征,整合后的课程知识结构应有利于项目式、模块化或任务驱动式教学,脱俗于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

2.4重实践

重实践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行为活动为关注的焦点,着眼于IT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和开发设计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培养主体意识。

3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的过程及其目标

IT专业高职教育目的是面向地方IT行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走行业调研、构建岗位群、构建专业模块和构建课程体系“四步曲”。即通过社会行业需求进行调研,构建出行业需求岗位群,再根据岗位群在专业内对专业作模块化分解,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根据行业制定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对课程作进一步的优化整合,构建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新专业课程体系经过几年的调整、磨合,逐步使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适应,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课程整合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1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的过程

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质工作是把专业课程体系按IT行业在这一专业方向内的具体需求,根据培养目标对该专业内的课程进一步地细分,使其专业性、方向性、针对性和职业性更加鲜明具体,更好地满足IT行业的实际需求。课程整合的最大优点是依据不同岗位工种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目标,结合模块化、项目式教学,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一次优化组合,避免同一专业的交叉课程内容重复,节省了专业课程教学总学时,突出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图2给出了高职课程整合的过程,我们可以作如下解释:通过IT行业调研,发现旧的IT专业课程体系不能适应IT行业的岗位知识结构的需求,为满足行业岗位群的需求,根据构建的IT行业岗位群对旧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两门或多门课程进行整合,然后交于IT行业审核,审核合格后构成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整合后的IT专业课程体系其专业性,方向性更强,新得到的专业课程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的学时分配上更加合理,内容上更加贴近岗位需求。

3.2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的目标

高职课程整合其主要功能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欲达到的目标是:

(1)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行业岗位需求作为重组课程内容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高职教育是面向行业培养人才,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必须针对IT行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门科之间知识的优化重组。没有行业对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就没有高职教育的课程整合。

(2)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在课程整合中,要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强化岗位能力。

(4) 通过课程整合,摸索出IT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法。职业教育模式不同于学科型人才教育模式,面向行业培养人才切忌脱离实际,闭门造车。职业教育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学科内容组织要由行业(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课程,组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走“订单式”培养人才之路。

4对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

4.1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

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现状,以适应不同IT专业学生发展的个人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它是面向IT行业岗位群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优化重组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IT行业迅速发展,IT行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在不断变化。作为为IT行业输送人才的高职IT专业教育,要不断整合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不断发展的IT行业需求。因此高职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澳大利亚TAFE(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学院突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的局限,建立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其专业课程体系就是一个不断整合的过程,以满足行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4.2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是适应IT行业需求,而不是“赶潮流”

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说明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具体落实到某一行业、某一特定岗位对人才规格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行业需求决定着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层次类别等。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组织与管理到专业建设、课堂教学、考试改革,都要根据行业岗位群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努力实现教学与生产及与学生就业的有机结合。因此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是一个动态地不断调整的过程,学科内容以及专业课程之间要根据IT行业需求作不断地整合,以满足IT行业的实际需求。但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不能脱离行业需求,不脱离“能力本位”指导思想,更不能盲目“赶潮流”。脱离IT行业需求,脱离“能力本位”指导思想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3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对高职院校和教师带来的影响

(1) 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对教师的影响

受传统学科型教育和IT行业需求不断变化的影响,高职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适应IT行业需求,这就导致高职课程改革是必然的,课程整合是高职课程改革内容之一。对教师而言,如果要培养出适应IT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教师必然是一位复合型的教师;为适应课程整合,教师要变成一个新型的整合型的教师。这样,教师必然有一个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对教师原来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主动进修培训,深入IT行业锻炼,尽可能掌握最新的职业技能,以适应高职院校教师岗位的需求,教师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才学会整合,体验整合。

(2) 高职IT专业课程整合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课程整合也是一种课程改革,它不但涉及到教师,也波及到高职院校。课程整合面临着教材建设、大纲编写、师资配备、考核标准制定等问题,这是一项庞大的任务,对学校也是一个挑战。高职院校的课程整合不是感性地跟着众人一起喊口号,而是审慎的反思、批判,探索和合作的行动。

在教材建设上,要根据IT行业岗位需求,充分进行行业调研和征求行业的意见而制定教材内容,切忌是两门或多门课程的浓缩。教材编写可以由高职学院教师独立编写或由行业参与编写,甚至由行业提供教材。

在师资建设上,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IT行业去锻炼,去培训,为学院储备师资,也可到IT行业聘请高级技工到校上课。

参考文献

[1] 任忠. 浅析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问题[J]. 阿坝师范高职专科学校学报,2006,(21).

[2] 黄甫全. 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J]. 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3] 谭浩强. 对高职教学和教材的思考[J]. 中华读书报,2003,(10).

作者简介:

陈顺立(1973-),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

通信方式:重庆上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400037)

it课程学习总结篇7

关键词:IT;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45-02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IT Project Management Curriculum Teaching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LIU Jian-jun

(South China Business College,Guangzhou 510507,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IT market size,more attentions are paid on the IT project management based o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The article showsthat a series of reform teaching and practice in the "IT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has been done integrated with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from the point of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workplace.

Key words:Teaching; eform; IT; project management

1 引言

“IT项目管理” 课程于2005年9月首次在我院2003级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体现了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该课程的开设旨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属于一门尝试性、创新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计算机系网络教研室制定的专业培养计划为基本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尝试。

2 在课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设计的思考

课程一开始,我在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向同学们介绍项目管理从业人员就业状况的同时,给学生出了一道 “走近项目经理:从技术到管理――职业旅途的一次升华 ”的作业,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2.1 自我评估,了解自我

自我评估包括对个人的兴趣、性格、技能、特长、思维方式等的自我认识。在《IT项目管理》课程的第一节,让学生设问自己:你喜欢什么?你学习了什么?你曾经做过什么?你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性格的弱点是什么?……在思索和探索过程中,渐渐明了自我。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借助于项目经理所需要的才能和在项目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听取别人意见,参考家庭、同学、师长和其它专家的看法,力争对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有一个真正全面的了解。

2.2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在课程开始的自我调查、评估、定位之后,向学生提出“如何才能走近项目经理?”“你适合做项目经理吗?”“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IT从业人员?”等课题,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调查中,了解社会的需要和环境的许可程度,积极把握社会人才的需求动向,注意分析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的特点,尽可能的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发展。只有把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做最大程度的契合,才能在现实中避害趋利,择己所爱,择己所能,择世所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每位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努力方向提交一份相关课题的书面报告。

2.3 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IT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职业生涯设计的拓展性教学,引导学生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文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将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制定包括学习、培训、工作、训练、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3 引入了“项目制”、“团队制”的教学组织模式

在开设本课程的过程中,引入了“项目制”、“团队制”的教学组织模式。例如:我们以项目小组为单位,以《2006年数字图书馆工程设备》为实际项目,模拟项目招投标的全过程,具体操作如下:

3.1 成立项目招标小组

由学生成立项目招标小组,研究《2006年数字图书馆工程设备》项目的各项指标,根据用户需求,确定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采购项目的技术要求和采购项目的商务要求,提交书面的招标文件。

3.2 成立项目投标小组

由学生成立多个项目投标小组,响应招标小组提交的招标文件。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公司的注册资金、项目经理、项目团队、公司所获的各种资质认证、财务报表等商务指标和项目所需的各种软硬技术指标对项目投标成败的影响。要求每个投标小组模拟成立一家IT公司,并以所成立的模拟公司为实体,书写投标文件,并由各小组成员在全班讲解本小组提交的投标文件中商务响应、技术响应和组织实施方案的设想和原理。

3.3 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

成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模拟实际招标过程中的开标、唱标流程,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招标小组提交的招标文件和投标小组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质询,对投标文件进行资格性检查、符合性审查,对符合有效投标的投标小组分别进行技术评分、商务评分及价格打分。得分最高者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次高者为第二中标候选人。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公布并解释评标结果。

以项目小组为单位,采用“项目制”、“团队制”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实现、测试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锻炼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竞争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在诸多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的能力及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执行力,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完成从“学员”到“职员”的转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 采用“案例式”、“设问式”的教学模式

采用“案例式”、“设问式”的教学模式。同学们从社会调查和资料查询中得知,由于IT项目管理的特殊性,一般的项目管理理论远远不能满足IT项目管理的业务需求,IT项目的成功率一直不高,70%以上的IT项目超期或超出预算。为了使同学们对此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我们以案例为引线,分析导致IT项目管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例如:我们通过国内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IT著名企业――“巨人集团”的兴衰史,来研究一个项目范围盲目变化是如何导致项目失败,从而最终引发“巨人集团”全线崩溃的典型案例,使学生真正明白制约一个项目成功的4大要素:工作范围、项目成本、进度计划和客户满意度(质量)之间的辨证关系。从而提升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力。又比如,我们通过英国SBS公司领导层不顾自身条件,以低价盲目竟标项目,最后导致项目失败,并由此而长期失去中国市场的沉痛教训,引导学生思考:质量是否只存在于开发产品或项目实施之初?如何关注存在于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问题?如何解决项目决策的质量问题,项目设计的质量问题,项目实施的质量问题,项目验收的质量问题等等,使学生在思考中融合课本知识,牢固树立质量是产品生命线的观点,并努力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5 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通过实训课程来检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采用平时作业、实训课程及理论笔试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提问及平时作业占总分比例的20%,实训课程要求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按实训项目的要求提交撰写的文档,占总分比例的50%,理论笔试占总分比例的30%。

6 结论

“IT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在教学中,笔者感到计算机系的学生对管理知识具有浓厚兴趣。随着IT企业的不断发展及全球范围内以项目为主导的环境的变化,以IT为基础的各种各样的项目大幅度增加,作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有可能参加到IT项目管理中来,甚至成为IT项目经理,或者同IT项目管理者一起工作。因此,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始探讨IT项目管理的最新知识,学习IT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无疑对他们适应未来职场的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高职高专的学生特点,对“IT项目管理”课程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坚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和考核体系等各方面不断进行分析和研究,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莉娜.于德弘.德国“灰领”人才培养模式[J].西安交通大学.

[2]高林,鲍洁,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4,(1).

it课程学习总结篇8

IT项目管理课程设立的宗旨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工程化的理念、技术和方法,高效而合理地进行项目管理。可以说,IT项目管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之后是否能胜任其所从事的项目管理职位,是否能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由此,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填鸭式”教学IT项目管理课程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下,被大量的理论、原理与概念所包围,使得课程枯燥乏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只能是理论加理论,死记硬背,一到实际运用中,就不知该从何入手,无法应对眼前的问题,动手能力严重滞后于工作环境中的真实要求。学无所用,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要,达不到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重理论轻实践目前,IT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个人学术能力轻团队协作精神、重既有科技轻创新进取等问题。管理构思与设计能力、自学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没有包含在传统的专业培养理念中。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即使在实验课教学中,学生也只是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按部就班进行操练,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课程考核片面单一传统的卷面考试往往导致“一考定乾坤”的局面,且卷面考试内容主要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为主,并不能反映学生的项目管理技能。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平时出勤率低的学生,在考试前夕突击复习下应付考试,也能掌握一些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但实际的实践操作技能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分解在项目管理的知识维、能力维和实践维,旨在通过实践环节综合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实战能力。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术方法,把握IT项目管理的工具、过程和技巧,同时还要求学生跟踪国内外IT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动态,培养学生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起来,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悉一类知识,掌握一门技术,学会一套方法,锻炼一种思维,形成一种能力,积累一种素质。课程内容设置为3个模块:①理论教学模块,旨在使学生掌握IT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②课内实验及课程设计模块。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安排5次课内实验课,使学生掌握IT项目管理的技能,同时,在学期末,开展IT项目管理课程设计,通过具体的项目实例,根据IT项目的特点,进行组织设计,实现范围、时间、质量、成本等多要素的平衡,使学生掌握在IT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及使用恰当的方法予以解决,进而形成项目管理的实战能力。③扩展实践模块。在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策划情景教学,即设置特定环境下的项目,诸如大学生创新实践,大学生科研立项、实习及社会实践或者与企业联合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等形式,目的在于让学生身临其境,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活力。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在讲授IT项目管理课程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其一,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系列真实、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它可以使师生形成多向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灌输和介绍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方法,而不将这些内容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缺乏真实感、亲切感,很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容易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而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和实践操作能力。课前,教师需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案例,并在课堂上将案例展示给学生,学生要对案例作出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得以应用,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拓展。另外,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讨论环节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聆听、劝说、语言表达等团队合作能力。由于项目管理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想领略项目管理的精髓,就一定要实际体验、亲身参与。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一个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为线索,从项目的启动、计划、实施到结束,以一到两个实际案例贯穿始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真实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在项目生命期中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其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在课前环节,教师选择适合的案例是关键,这需要教师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洞悉学科前沿,有项目管理的经验和科研教学的积累。对于学生而言,主要是课前预习相关基础知识。在课中环节,针对案例,教师要进行有研究启发性的讲解并组织课堂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努力解决。在课后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能力,主要采取布置研究报告、系统设计、战略规划、合同拟定等课程论文形式进行课题研究,同时,要求进行汇报和展示以督促学生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我们看到案例教学法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别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它具有个性化学习和团体学习的特点,可以达到相互借鉴和改善思维方法的效果;再次,不同经验的汇聚构成发散思维情景,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战性。

其二,建立新的课程考核模式。

必须改革原有的基于卷面成绩的考核体系,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匹配的考核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应包括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两部分,学生的考核方式由团队项目评分、演练与总结评分、实际项目案例综合得分和期末考试得分四部分组成,前三部分的考核与前面所讲的案例教学、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期末考试得分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并加大能力水平的书面测评。这样通过几个环节的考察,全面考虑、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更注重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上的训练和积累。学生通过努力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迈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课程的教学效果要经过教学质量的评估和检验。对此,要将课程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大致分为4个级别(如表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和检验并不是作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后结论,而是及时反馈到课程教学中,将其作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改进意见。

其三,策划情景式教学。

IT项目管理跟其他工程项目管理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的管理,项目成员不再是简单的机器、人员的知识技能,团队建设、项目沟通等内容往往是项目管理的关键。IT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规划、项目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及系统转换6个阶段。为了能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即设置特定环境下的项目,在项目的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任务,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情景式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程设计单一的模式,也可以是企业实际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学生科研立项、毕业设计、实习及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的过程也不再局限于任课教师,最好是由企业资深项目管理人员或在企业中参与过实际项目的教师进行指导,学生采取分组模式完成实践任务,项目初期就列出合理的工作计划并要求期间必须定期进行交流和任务汇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身于决策者或解决问题的地位,又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消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情景教学模式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情景的设计,情景设计要注重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项目管理工具的应用、项目管理过程及项目汇报交流。显然,如果项目过易,那就不值得实施项目管理,最终的项目交付物也没有太多价值;而如果项目太难,又会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完成,项目管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策划体验情境,将项目难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团队合作,要让学生积极投入项目情境,认真扮演团队成员的角色。在项目任务分配时,教师可采用分组完成的团队合作模式,每组3~7人。这样的人数设置与企业项目团队人数基本吻合。每个小组由一个组长负责,组长由项目管理水平较高的学生承担,既充当项目经理角色,也起着一定的技能带头人作用。为了避免学生过分依赖组长,应将项目需求分割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模块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这样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独立承担一定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项目。这样通过团队合作模式,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三是细化考核标准,在项目实施之初,就必须明确考核标准,以此来有效“指挥”学生行为。要先由项目组组长提供责任矩阵,标明个人完成的任务模块,由教师考量个人的工作量和质量后给出个人成绩。在此基础上,考核整体项目完成情况。团队成绩的衡量标准应包括:项目的难度系数、项目交付物的功能、项目文档、硬件规划与采购及网络实现等,综合以上两项成绩得出项目总成绩。这样考核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压力、有责任,使之由从以往的推着学、赶着学变成自己想学、愿学。

其四,构建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

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及情景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构建IT项目管理的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公告、课程特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录像、演示资料、作业习题、模拟测试、考核办法和实验指导书等课程资源公布在网上,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体系。

三、结语

it课程学习总结篇9

关键词:评价模式;实施策;IT专业;工程能力;精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4-0003-04

1引言

考核一直是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IT专业的不少学生,课程考试成绩不错,但看到实际动手编程就摇头,“会考试,但不会做”的现象广泛存在。经长期教学跟踪研究、探索与实践经验的分析得出,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课程的评价模式在作祟,对于IT这类实践性、技能性极强的课程,使用传统的笔试(或简单地将笔试搬为机考)形式,沿袭传统的知识点分解评判,将对知识应用的极其基本技能肢解得七零八落。在传统评价模式的指挥棒下,学生学会的是应试技巧,考前背原理、算法,甚至背程序,但对最基本的算法应用不理解,程序是如何有效实现的未实践过。不少学生,算法、程序虽然都背了,由于没有真正的理解,走出考场也就自然忘了。

在由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完成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中,早就明确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1]。但在IT专业中,如何在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实际教学中真正提高与落实学生的工程能力,近年来,课程的评价模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关注点。多年来,我们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在反思与剖析传统评价模式弊端的同时,探索并构建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新型评价模式及其实施策略,有效促进了学生工程能力的落实,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建设起精品课程。

2传统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无论是理论性强,还是实践性、技能性强的课程,长期以来,课程考核基本沿袭了传统的笔试形式,而评阅同样也沿袭了传统的知识点分解得分方式。而用这种评价模式作为程序设计这样实践性、技能性极强的课程评价模式,具有先天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制约学生实践技能的充分发挥。因为程序设计最基础、最主要的目标,是将解决问题的算法,在具体的环境中,通过编码、测试与调试实现,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从理解问题,到提出解决问题的算法,最后编码、测试、调程程序,实现算法的综合技能的体现,而笔试则缺乏展示真刀真枪地实现算法的程序编码、测试与调试技能的实战环境。

第二,难以核查学生程序的基本质量。一是由于学生在纸上编程,即使具备工程能力也不能发挥,难以完全排除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使程序的基本质量难以保障。二是面对纸面上的程序,教师也难以准确评价程序的基本质量,评价手段只能局限于写点代码给点分,即所谓的按知识点得分,结果支离破碎的程序也能得分,程序的基本质量根本无瑕顾及。

第三,制约评价的公正性。由于程序是智力产品,解决同一问题的算法不尽相同,实现算法的代码更是不尽相同,很难制定出统一的评判细则,教师在评阅时,因很难掌握一致的评价尺度而导致评价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在这样的评价模式的指挥棒下,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不少学生对教师再三强调要重视实践、自觉加强课外实践的建议无动于衷。程序设计实践训练毕竟需要付出较强的脑体劳动,而人天生是有惰性的。而考试前背一下,考时只要在纸上涂抹一点总会给分。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对应试了如指掌,当然就会驾轻就熟地沿袭着重知识的了解与浅层次的理解,轻实践的艰苦训练,考前背算法、背程序,考后全忘光。课程教学目标落空,教学效果充其量也就停留在程序设计知识性的了解与理解层面,到头来学生对程序设计技术也只是有一定的了解而已。到毕业设计时,真正的编程技能几乎为零,师生面对毕设课题均陷入尴尬。如此质量的IT专业毕业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人才距离相差甚远。针对如此严重现象,专家们发出了呼吁,需要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目标牢牢锁定在编程能力而不是应付机械式的考试上[2]。

剖析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对于IT专业课程的工程能力落实的局限性,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已制约当今IT专业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对长久以来沿袭传统评价模式的客观原因作了分析,IT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建设初期,教学实践资源不足。但近年,随着IT硬件、软件的高速发展,IT专业教学资源的物质条件已不是瓶颈,构建落实工程能力的新型评价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势在必行。

3构建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新型评价模式

“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要真正在课程中提高与落实学生工程能力的教学目标与效果,教与学双方都要明白:“实践贯通DD做过的才真正明白”[3]的道理。

要让学生变不自觉为自觉地亲手去做,通过大量的编程训练,在做中真正理解原理、算法,提高编程技能,课程的评价模式将直接指引着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自2000年以来,我们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评价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摒屏了传统的笔试,改为真刀真枪的上机考试,并且加大了编程题的比重,从原先概念题与编程题的7:3改为3:7,即使是概念题,也是主要考核在实际编程技能中的容易模糊的基本概念,以及需要特别关注的技术问题,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改革,首先从考核的形式到内容都充分强调工程能力的落实,接着在评阅手段上,亦作了大胆而创新的改革,自主研发了考核评阅软件,即由计算机完成评阅,一改以前编程题不管程序功能符合不符合要求,只要学生涂抹一点,都给点分的无奈、无效又无质量要求的评价方法,直接引进行业对程序最基本的测试手段,即基于黑盒法与白盒法,对程序进行实际测试,基于程序实现的功能进行评价,全功能者得满分,部分功能部分得分,无功能者不得分。评价手段的改变,将学生“逼”进了机房,“自觉”加强实践训练,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扩大这种评价模式的效果,我们又将评价手段向整个教学过程扩散,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及其质量,课程的评价模式改为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而形成性成绩则由课程所设计的n个阶段性作业检查组成,同样在机上实战进行,评价手段实行实际程序的测试,彻底改变了平时作业在作业本上的编程,将落实工程能力的新型评价模式贯穿到了课程教学活动的始终。形成性评价模式,向教与学双方及时反馈了质量信息,有助教学双方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教与学的策略,有利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与完善,所构建的有助于学生工程能力提高与落实的课程新型评价模式如表1所示:

除了程序设计能力外,团队协作能力也是IT行业的重要工作能力,在形成性成绩中,也包含了对这一能力的评价。课程活动项目中,设计并组织了以课程活动小组形式完成的课程大作业、小结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了不使团队协作能力落空,这一环节的作业验收,除了在机上实现作品外,还进行答辩与演示,而代表小组答辩者则是在答辩现场随机选取确定,且约定最后给予小组成员统一得分的策略。实践效果,这一策略在推动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同时,展开了组间的良好竞争。

4新型评价模式的实施策略

真刀真枪的编程考核形式,没有弹性的程序测试评阅手段,把实际工程中对软件质量的最基本要求直接引入课程教学,学生在开始时会有所不适应,但这就是一种职业的文化,需要培养,需要诱导,只有这样才能使落实技能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而不成为空洞的口号。因此,要使改革后的新型评价模式有效执行,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摸索了有效的、可行的,且易操作的实施策略,即“刺激-反应-诱导-激励”机制与“混合教学”支撑平台相结合的实施策略。

(1) “刺激-反应-诱导-激励”机制

对于初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讲,通常在学习进展到迭代、多重循环控制时,学习会处于低谷、徘徊期,而同时接受着程序的严格测试的评阅结果,通常此阶段的作业检查成绩会不理想,在这样的刺激下,不少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放弃的念头,为此,我们采用了诱导-激励机制,改变作业检查成绩的一次评定法,采用首次独立完成检查后,及时反馈学生评阅报告与成绩,然后进入一段开放期,让学生反复多次修正自已的作业后再提交,在修正的过程中提高技能,而此次的作业检查成绩则取最佳成绩,即:

Ji=max(ji1,ji2,ji3,......,jim),m≥1

其中,jik代表作业i的第k次修正成绩,每位学生的m值可以不一样,即进行的修正次数不一样。

诱导-激励机制,诱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内因,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会了自主学习。而开放式的团队学习模式,则使学生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会了与人沟通,在团队的交流与互助中,学会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多重渠道,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导“刺激-反应-诱导-激励”机制,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想明白了这样一件事,我们所设置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掌握课程的教学目标,而最终的总评成绩也是对学生最终掌握知识、技能的评价。达到最终成绩这就一定会有一个过程,且每位学生的悟性完全可能不一样,因此,让学生充分珍惜这个过程,不轻易放弃,让不同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实践个人的自我完善的追求,这本身就是教育真正意义之所在。

(2)“混合教学”支撑平台

为了保障与辅助“刺激-反应-诱导-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我们引入了混合教学[4]理念,并研发了“混合教学”的支撑平台。

混合教学支撑平台集教学、答疑、测评等的不同教学方法、手段于一体,其中,教学包括: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独立学习、团队学习;讨论答疑包括:现场答疑、网上答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测评包括:学生可以个性化地安排学习的自测,或在网上进行,或在机房进行,分别提供了自测与评阅系统,课内教师组织要求独立完成的阶段检测。有了这样支撑平台的辅助,则可以在不过大增加任课教师额外负担的情况下,保证这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5新型评价模式的实践

提高与落实学生工程能力的新型评价模式,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上已经过若干届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实施新的评价模式之初,由于传统学习方式的惯性与新评价模式的冲突,首次考试合格率低达30%,好在我们对此有所准备,在学校的支持下,事先已确定了试验性的多次考试制度,即不及格学生有短期内补习-再考-再补习-再补考的机会。最终“迫使”80%学生达到合格水平。几年坚持下来,目前已结束试验阶段,80%左右学生能一次考试及格。

(2) 下面是最近一届5个班级,对课程问卷中有关评价模式问题的反馈信息。

课程问卷中的第4问:本课程采用上机考核,是否“逼”你平时更多地上机练习

A. 是 B. 否C. 我平时更多上机的理由:

反馈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中我们看到,选择A项的人数不到一半,而选项B和C之和已超过了一半,说明学生中近一半人,已从被“逼”进机房训练,转到了较自觉上机实践,从反馈更多上机的理由中,大多是认为实践很重要,做一做很多问题就清楚多了,还有不少同学反映更多地上机练习是出于兴趣。

课程问卷中的第5问:本课程的平时成绩采用阶段性作业检查方式,且给予多次订正、提交,最终选取最优成绩形成平时成绩,是否鼓励了你在多次修正程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

A. 是 B. 否C. 我提高平时成绩的方法:

反馈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各班学生选择A项均达到了85%以上,说明评价模式向教学全过程扩散这一实施策略是受学生欢迎的。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新型评价模式的实施策略的诱导-激励机制发挥了作用。图中的数据是二位同学的平时作业检查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数据选自一个班级形成性成绩的作业检查有4次,每次作业检查成绩分别表示为成绩01、成绩02、成绩03、成绩04,成绩_1、成绩_2分别代表作业检查01的首次与末次成绩。可观察到,吴艺敏同学的开始成绩并不理想,但经过多次练习,修正错误,在最后期末考试中成绩也能与一直较强的周丽莹同学相当,这也说明学生起步有快慢,但经过努力,他们是可以到达新的高度的。

学生吴艺敏与周丽莹形成性与终结性成绩的比较

6总结

上文我们剖析了IT专业中,应用型本科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的弊端,构建了有助提高与落实学生工程能力的课程新型评价模式及其实施策略,并以“程序设计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阐明了新型评价模式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实践证明,新型评价模式对于提高并落实学生工程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1) 在落实工程能力评价的指挥棒下,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工程能力的同时,学会了自主学习。

(2) 将形成性成绩与终结性成绩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将落实工程能力这一目标牢牢锁定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中,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有效监控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3) 新型评价模式向教学全过程扩散,更人性化地诱导与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脑体结合,实践出真知。同时,辅助“刺激-反应-诱导-激励”机制的“混合教学”支撑平台的开发,加快了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与丰富,使课程质量进入良形循环。

(4) 有助提高并落实学生工程能力的评价模式正在带动周边更多IT专业的课程及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a new system of course evaluation for improving students’ engineering ability

Lu HongTao LinCui li li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Department, Shanghai 201209)

Abstract: We analyzed in depth the deficiency of using traditional course evaluation model. We developed a new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that specializes in IT major practices as well as its deploy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testing using "Programming Basics", we proved its effectiveness and usability in achieving course goal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its potential utilization in other IT courses.

Keywords:a new system of course evaluation, deployment strategy, IT major, engineer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top - quality courses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钱能. 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的写作动机与特色[J]. 计算机教育,2006,(3).

it课程学习总结篇10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见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2.专心上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知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堂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把这节课的重要内容记住,当场消化。

3.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过的知识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复习要及时,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可分成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复习要分散复习和集体复习相结合,分散复习比集体复习效果好,但集中复习也必不可少,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

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及教法,学法指导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归纳指导法

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他们找出规律性的或共同的东西。

例如,在学过过去分词作状语后,教师可让学生接触这些句子:

Seen from the hill, the town looks very beautiful.

Born and bred in the city, he found it inconvinient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Give another chance ,I will do it better.

Dr Watson and I will spend the night locked in your room.

The lady returned home ,followed by Mr. Holmes and Dr Watson.

然后让学生总结句中过去分词的用法,通过归纳,学生会总结出:句中过去分词均作状语,并且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伴随状语、方式状语或用在连词后。这样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过去分词的用法要好得多。

传统语法教学一般是老师先讲清概念,再呈现语法规则,后举例用法,以老师为中心,但学生缺乏自己去观察发现归纳的学习过程,随着高中上认知水平的提高,多让学生去观察思维分析发现归纳,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It was dark when they came back.

2.It is years since he joined the army.

3.It will be four years before they meet again.

4.It was at dusk that the earthquake hit the area.

5.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

用上面这一组句子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梳理归纳,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不同。通过他们的总结,让学生对句中不同的连词用法原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他们去发现梳理归纳的练习:

_____ is known to all, we are often persuaded to buy something we don’t need.

_____ is known to all that we are often persuaded to buy something we don’t need.

_____ is known to all is that we are often persuaded to buy something we don’t need.

(在上面的空中填入适当的词)

2.对比指导法

教学中教师除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对一些相似而又有不同的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弄清他们的区别,加深对语言现象的印象。例如,对短语和单词的辨析就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