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十篇

时间:2023-03-19 15:22:04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1

引言

随着英语在全球的广泛使用,在不同国家形成了各类英语变体,在中国出现了中国英语。中国现代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的两辑《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做出了贡献,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珍贵范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中国英语的译例,本文旨在从选集译文的评析中探讨译者的文化身份与译文的语言选择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英语和译者文化身份

1.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不同于中式英语(chinglish):“中国英语的存在是一种现实,而不是一种假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中国式英语是一种畸形语言现象,将随着英语的普及和中国英语使用者的‘自我审视’而逐步减少或消亡。”(李文中,1993:24)

2. 译文集的语言特点—地道英文与中国英语并存

译文集中使用的中国英语,通过各种形式表现中国特色。首先有音译手段,如《母亲的回忆》一文中“衙门差役”(张培基,1999:330)译为“yamen bailiffs”,(ibid.:337)柯灵的《巷》中“乌衣巷”(ibid.:346)译为“wu yi xiang” (ibid.:350), “胡同”(ibid.:345)“hutong” (ibid.:349),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白干”(ibid.:207)译为“kaoliang wine” (ibid.:212)。其次使用严格直译保留原文结构和中国特色,如廖沫沙“《师说》解”中“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张培基,2003:295 )译文: “confucius says:‘out of three men, there must be one who can teach me.’ so pupils are not necessarily inferior to their teachers, nor teachers better than their pupils. some learn the truth earlier than others, and some have special skill———that is all.” (ibid.:297)

中国英语与地道的英文的并存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构成了译文集独特的语言特色。那么,中国英语的使用是译者有意为之还是权宜之计?张先生的译文集成为经典,与他深厚的中英文功底和地道的表达是分不开的,他不大可能是出于表达的困窘而把中国英语作为权宜之计,因此笔者推测这是他有意选择的结果,下文阐述译者文化身份的内涵,进一步探讨译者文化身份和中国英语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以验证这一推测。

3. 译者文化身份

译者文化身份指译者的文化认同,即译者对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所持的态度,也可喻为译者在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拉力赛中所处的位置。

二、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

译者不同的文化身份影响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影响整个翻译过程,产生不同的译文。具体到汉译英中,译者文化身份趋向于全球化,则译者以英语文化为导向,多采用归化策略,而译者文化身份趋向于本土化,则以中国文化为导向,多采用异化策略。下文以译文集为文本,具体分析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

1. 译者文化身份影响翻译目的

早期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输西方宗教文化,翻译中国作品仅出于猎奇心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而中国翻译家则通过译笔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张先生作为中国译者,文化身份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即以中国文化为导向,倾向于本土化,翻译目的是通过翻译介绍和传播中华文化。

2.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影响译文语言

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不同的翻译策略,影响译文的语言。鲁迅对中国文化持批判态度,其翻译目的是通过翻译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来改造中国文化,因此多采用异化策略,极力倡导“硬译”,其译文因过度拘泥于原文而呈现出生涩难懂的特点。张先生热爱中国文化,选译中国现代散文名篇旨在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文学经典,因此他有机结合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涉及中国文化意象的处理时,多使用异化策略,于地道的英文中保留了中国英语,彰显原文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三、文化身份与中国英语之间的关系

1. 译者文化身份影响中国英语的使用

译者文化身份影响语言的使用,作为中国译者,张先生通过汉译英弘扬中国文化,因此在译文中使用中国英语,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彰显着中国特色。如前例对一些中国特有的事物(如胡同,里弄,老虎灶等)以及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如乌衣巷)的音译,为译文营造出一种中国文化的语境,对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句的严格直译,使译文最大限度呈现出原文的句式特点和语篇构成,在孔子和儒家学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的大背景下更加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2.中国英语彰显译者文化身份

译者文化身份制约着译文语言的使用,反之中国英语对译者文化身份的确认也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语言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张静,2008:88)“语言是人们文化认同的工具,因为语言是文化身份的重要表现手段”(刘双,2000:90)。译文在传播过程中处于跨文化语境中,其文化身份的认同有赖于对译文各个层面包括语言层面呈现出的文化取向的研究。例如我们看到《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中国英语,显著的中国特色可以确定译者翻译时的文化取向:以中华文化为导向,这样一来,语言的选择为译者文化身份的确定提供了有力佐证。

结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2

[关键词]张培基;《故都的秋》;文学翻译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具有永久的魅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所有悲秋作品中的佳品。该文是郁达夫1922年从日本东京留学回国,辗转北平、武昌、广东、上海、杭州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在1934年8月回到北平后应朋友之约而写就的。郁达夫主张散文应写得情景兼到,“既细且清”而又真切灵活。他的《故都的秋》便如同他的主张一样:情景高度融合,意境悲凉、韵味隽永,是一曲沉郁、幽远的秋的悲歌。

正如朱曼华所说,近百年来把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理论译介给国人者不乏其人,中国人中自己把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存在于散文中那些鲜活的思想译介给外国人的学者却并不多见。而中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无疑弥补了这一缺憾。张培基先生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序言中表达了他翻译现代散文的初衷:一是为了消遣,二是出于对英文和散文的爱好,三是为了向国外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作为现代优秀散文之一的《故都的秋》也人选其中。这不仅是中国文学之幸,也是外国读者之大幸。张培基先生以其自然流畅、准确细致的译笔让读者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所表现的悲凉的意境、隽永的韵味。

一、理解准确

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正如杨武能所说,翻译家绝非一般意义的读者,绝不能满足于只对原文和原文作者有大致的把握和了解,而必须将其读深钻透,充分理解,全面接受。从译文可以看出张培基先生对原文的理解非常透彻,他并不局限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是着眼于句子的内涵意义,理解准确而又到位。

例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Autumn,wherever it iS,always has something torecommend itself.

“总是好的”在该句中不能按字面直译,它的意思是总有可取的、值得称颂的方面,译者很巧妙用“have somethingto recommend itself”这一短语,令译文准确而流畅。

例2: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

Not only poets,even convicts ln prison.Isuppose,have deep sentiments in autumn in spite ofthemselves.

在该句中“不能自己”是指不由自主地,译者用短语“in spite of oneself”来译显得非常地道;根据上下文,“深情”指一种深深感伤的情怀,作者在此想表达秋天的凄美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弦,甚至是监狱里的囚犯,译者用“deepsentiments”表达出了“深情”一词的内涵。

二、表达流畅

散文贵在散,散文往往没有完整的情节,语言结构灵活多样,以表情功能为主,强调语言的艺术美感。郁达夫是位卓越的语言大师,《故都的秋》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整篇文章好像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作者的闲情漫话。从开篇到结尾,没有丝毫文字雕饰的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子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好像从生活中而来,平凡极了,可是却又那么精当、优美。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节奏感强的排比句,加强了文章的音乐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故都所饱含的眷恋之情。译者在翻译这些排比句时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手法,做到了神形兼备。

例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ln the South too,but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the air lS moist、thesky pallid……

上句中三个小句的结构相同, 动词后面均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做谓语用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出了南方秋天那种平淡而细腻的意味。译者同样用平行的结构译出了原文的节奏感。

例2: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When I am in the South,the arrival of each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Diao Yu Tat with ttsshady willow trees,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insects,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eveDKl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rating bell.

该句五个并列的“的”字结构读来整齐、流畅,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作者头脑中充满了故都秋天的美景,一触即发,说不尽,也数不完。译者在翻译时巧妙地采用了“with”结构,还原了原文的形式美。

三、意境深远

散文贵在散,而散文又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北国的槐树、秋蝉、秋雨、秋果、秋之人的描写,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展现了作者对秋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深刻感悟。作者那落寞以及对国家民族危亡命运的深深忧虑的情怀,形成一种美丽而又悲凉的意境,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文中用了很多表达悲凉和落寞之情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比孤独和伤感的情怀,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美与眷恋。译者很好地把握了原文这种悲凉而忧伤的意境,

例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淼帽凉。

In the north China,however.it ls pa rticularly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

“清、静、悲凉”三个形容词形成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译者用“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三个形容词让英文读者深深体会到原文美丽而悲凉的意境。

例2: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All that goes to show that all live creatures andsensitive humans alike are prone to the feeling ofdepth,remoteness,severity and bleakness.

句中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四个形容词再次概括了北国秋天的特点,与文章前面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形成呼应,让悲凉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译者在此将四个形容词转译为抽象名词,符合英语多用名词的表达习惯,而且抽象名词更具有概括性,让整个悲秋的意境显得更为无和寂寥。

四、结 语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3

关键词:论读书 语言 结构特征 语言的表情功能 信息功能 美感功能 祈使功能

 

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选材范围广泛,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多样,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在文体特征上,散文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却往往又以其结构上潜在的层次感和语言的生动简洁来打动读者的心扉;在语言功能上,散文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

基于散文的以上特点,将英语散文译成汉语时,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结构特点,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下文中,笔者将以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对英国哲学家培根的“Of Studies”的译文《论读书》为例,简要论述英语散文汉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

总体而言,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与原文是句句对应,有的句子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汉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另一些句子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而相应调整了语序,从而使译文流畅自然。例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上述译文中,三个介词被译成了三个动词,三个并列的介词短语因此也成了三个动词短语。这样译文符合汉语的层层推进的叙事方法及多用动词的语言特征。又如: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is affection:to make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scholar.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文前部分“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sloth”是用不定式做主语。译文照顾到汉语语言习惯,用“读书”作主语。这既忠实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又符合散文的朴素风格和中文简练明快的特点,原文的后部分“is the humor ofa scholar”巧妙地运用“学究故态”将英语的静态特点转化成汉语的动态特点。

下面一句译文也十分精彩:

They pre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do give forth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gept they be bounded inby experience.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中的冒号被译文中的逗号代替,原文中的总分结构也被汉语的连动结构代替。这样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的特点。译文又巧妙地将原文中的“except they be hounded in byexperience”译为主动语态,突出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点。这里,我们不得不赞叹王佐良先生驾驭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散文汉译时对原文语言功能的传达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及祈使功能等语言功能。因此,在英语散文汉译时,我们不仅要尽最大的努力保留原作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且要尽力传达原作的各种语言功能。

1.译文对原文表情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表情功能体现在它能够改变接受者的情绪状态,能够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情感。散文的表情功能就在于它往往能够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翻译中,语言的表情功能的传达致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译文的成败。培根的“OfStudies”是公认的劝学名篇,因此译文也应具有同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王佐良先生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译者的任务,使《论读书》成了中国所独特的劝学名篇。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4

关键词: 语言文化中医文献英译

语言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文化的载体,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没有语言,文化就不能存在,语言也只有反映文化才有意义。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得以保存下来,因而每种语言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诞生于东方的中医学,与中国的人文地理条件及主导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在中医文献中,许多术语言简意赅,经历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汉民族的社会状况、、价值观念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涵义。概念虚化、模糊性、歧义性的语言特点是中医医学的语言特色与风格,因此,在把中医文献翻译成现代英语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中国古代文化同现代西方文化的对等。笔者认为要提高译作质量,译者应注意下列几点。

1.文化转换的替代译法

在把中医文献翻译成现代英语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中国古代文化同现代西方文化的对等。翻译的目标是使以英语为母语、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读者不仅能理解中医文献的字面意义,而且能通过翻译同时传递文化,使英语读者能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理解中医术语。如中医的“金破不鸣”(肺在五行中属金,指肺气损伤而致声音嘶哑的病变),就可以翻译成英语的一句谚语“A cracked bell can never sound well.”(figuratively referring to hoarseness due to impaired function of the lung);“增水行舟”(用增益津液的方法,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可以翻译成“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s.”(Increasing body fluid to relieve constipation)。在翻译这些术语时,考虑到读者的文化背景,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英语民族非常熟悉的谚语,可以加深读者的理解、改善读者的感受。

2.音译、直译法

上述这种文化转换的替代译法毕竟使用的范围较小,中医的大量术语只寻求这种译法,必然会遇到难题。然而,只要忠实地传递原文的文化意蕴,其它译法也能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比如常用的音译(transliteration)、直译(literality)。

现代英语一个特点就是博采众长,有很好的包容性。它的词汇来源广,外来词多。它已向世界各国语言借用了50多万个外来词,差不多是英语总词汇量的一半。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独特的概念和现象,对一些最基本的中医术语,如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汇翻译,采用音译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1]。但是,在音译中仅仅把术语按拼音翻译出来还不够,应该尽可能用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传递这些术语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的意义,有时甚至需要用较长的篇幅详细说明,随着中医影响的扩大,这些音译词汇被吸收进英语后,词汇本身就已经成了中医文化的载体,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文化内涵的解释了。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用直译法。例如,中医的“提壶揭盖”。这是一种治疗方法,意即通过宣通上焦的气机而使下焦腑气畅通,进而达到排出大小便的目的。这个术语非常形象生动,有着很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显然,在西医中没有类似的疗法。如果直译为“lifting the lid to pour off water in the pot”,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这样好处很多,既保留源语文化的情调,使读者感到新鲜生动,还传播源语文化,更加有效地促进文化交流,扩大读者的知识视野。在中医文献英译时,能采用直译方法处理的例子很多。例如,“热结旁流”可译为“fecal impaction due to heat with watery discharge”,“风寒束肺”译为“wind-cold tightening the lung”,“风热犯肺”译为“invasion of the lung by wind-heat”,“热胜则肿”处理为“excessive heat bringing about swelling”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又如,方剂学中的“失笑散”一词被译为“Powder for lost smiles”(见《美国中医学院学报》Vol.7.Nol-2.1989)。根据《医方发挥》对“失笑散”的解译是:“本方具有行血止痛祛瘀,推陈出新的作用,前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这里的“失”不是“失去”,而是“得到”,“失笑”实为“得笑”。把其译为“Powder for lost smiles”,其含义正相反,会让读者误以为“失笑散”是治疗表情肌麻痹或心情郁闷不畅的药物。为了避免误解,“失笑散”可直译为“shixiao powder”,再加上注解“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3.意译法

在音译法和直译法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求助意译法了。采用意译方法时,同样也应考虑到文化等同。意译要求译文表达原文的意思,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例如,中医的“转筋”(俗称抽筋)译成“spasm”;阴平阳秘,可译为“Yin and Yang in equilibrium”,比“Yin is even and well while Yang is firm”更妥善;又如六淫的风、寒、暑、湿、燥、火,在“wind,cold,summer heat,dampness,dryness,fire”前加上定语“pathogenic”会更贴切地传递内在的含义。

中医学之瑰宝“黄帝内经”常被译成: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Ilza Veith),Inner Classic of the Yellow Emperor(Ted J.Kaptchuk),The Medical Classic of the Yellow Emperor(Zhu Ming)。这是一种语言内涵的误导。这里的“黄帝”并不是具体指某一个人,而是中医学上的一个“托名”,是中医学上至高无上权威的象征。针灸学上的托名是“伏羲”,中药学上的托名是“神农”,都是如此。把“黄帝”译成“Yellow Emperor”,正如有人把“玉皇大帝”译成“God”,把“西施”译成“Venus”一样,往往误导读者,从而造成对原词的严重歪曲。“黄帝内经”的“黄帝”在英语中是找不到对应词的,故“黄帝内经”应译为“Huang Di’s Inner Classic”。

不同的文化源流,不同的语言结构,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语言之间的异质性、差异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医的语言特色是中医学的独特个性,生搬硬套或不顾中医语言特点的翻译将使中医学特色大打折扣。中国文化中本身有结合的趋势,它具备把新的东西吸收到本体系之内的特征。而西方尤其美国的文化性格却不一样,它更重视个体的区别。因此,在翻译中尽可能保留中医本身特点更容易让中医在西方落地生根。冯国华先生说得好,“翻译的根本任务即在于‘传真’,译者不能充当‘说谎的媒婆’,否则就会怨偶无数。翻译无非是用新瓶子装旧酒,虽然瓶子――语言文字类型――换了,但是酒――内容风格效果――却不能变”[2]。中医英译的工程说到底就是一个换胎不换骨的工程,保留中医特色是中医英译的重中之重。

4.结语

中医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们所认可。中医文献的英译意义重大,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等,这样既可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可使所翻译的作品更容易被西方读者理解。成功的译者应该在实现语言的转换的同时,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因此,我们不仅要精通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在正确的翻译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

参考文献: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5

1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仍以上文举例为例,如果不具备发散性思维、不具备本土文化的掌握,翻译人员就不能很好的理解“笨鸡”含义,进而影响了正确的翻译;另外,不同国家对“笨鸡”的诠释也存在差异,需要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与阅读中不断了解各个国家的人文环境与文化,以此保障翻译的准确性。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英语教师应通过多国度文化、人文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英语翻译的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多义词的使用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强化英语教学活动中本土文化词汇的教学。针对现代英语翻译活动中对本土景观、产品介绍与翻译的需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还应加强对我国本土文化相关词汇的教学。针对我国特有物产、地理等词汇进行强化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翻译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3加强英语国家本土文化的渗透,降低语用失误的发生。在我国对外英语及旅游英语翻译中,由于对英语实用国家本土文化不了解所造成的语用失误时有发生。这类失误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交流双方的心情及情感,严重时还将影响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英语国家本土文化的介绍与教学。针对英语语用过程中的内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文化的渗透。通过不同词汇、短语在特定国家及地域中含义差异介绍,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对话对象有选择性的选用词汇的使用,降低语用失误的发生。

4关于英语教学活动中本土文化渗透的方法分析。针对英语教学活动中本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应对渗透的方法及教学方式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根据教学课文内容,选择相应的背景文化视频片段制成多媒体课件,并根据课堂教学进度进行播放。在播放后,教师还应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以此使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内容中的文化差异。另外,英语教师还应收集各地域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信息、新闻以及日常会话文字资料。通过整理后将其与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融合,以此为基础,实现英语使用国家本土文化的渗透。对于我国本土文化英语翻译中常见问题,英语教师也应整理相关资料,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点点滴滴的融入到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奠定基础。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使用习惯,英语教师还应针对性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网络收集世界各地英语使用国家的报纸、新闻以及相关音频文件,以课后阅读作业、课堂阅读理解等方式培养学生英语水平,促进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渗透,实现我国人才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及中外文化差异后,教师还可以建立模拟场景进行对话模拟。针对不同地域英语使用特点,设置特定场所及对话内容。由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对话,再有其他学生及教师进行点评,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鼓励学生观看原文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还应针对本土文化渗透教学的需求,鼓励学生观看原文影视作品。通过原文影视作品中不同人物的对话场景、对话内容以及不同地域下的使用习惯等,使学生了解英文使用的注意事项及禁忌,避免实际应用过程中语用失误的发生。在影视作品观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的观看方法与重点,将对话方式、用词特点等作为重点,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6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汉语音乐美 缺失 《天净沙・秋思》 个案分析

一、前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文字与文化传统独具魅力,而作为华夏文明精髓的典籍浩若沧海、灿似明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英语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语言,典籍英译――把中国典籍翻译为英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西文化融合、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活力来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典籍英译

中国典籍通常文字精练、思想深邃,具有浓厚的本国文化的底蕴和色彩。因此典籍英译具有穿越历史时空和跨越地域文化两大特点,既需用异国的文字再现出本土的传统文化,又要使译入语读者领略异国文化的瑰丽美妙。在典籍英译中如何忠实地传递中国文化的意、韵、味,使异语读者不仅了解中国典籍的“名”,而且能够体味中华文化的“道”,也成为了典籍英译的焦点问题。作为一种符号,中国典籍作品是意义、风格和功能的总和。典籍的美是其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文体、韵律、选词和语气等合起来构成典籍文本独特的风格。只有在尽力再现这些形式的基础上,才能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

三、汉语言的音乐美

典籍中语言形式美的一大特色就是极富音乐性,其音乐素质异常突出,而构成音乐性的主要因素为声韵、声调、音步。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通常一个音节一个汉字,单念时,每个音节的时值大致相当。它的音节都能分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声母由辅音充当,韵母结构简单而整齐,而且全由乐音充当,声韵组合规律性,没有清浊塞音,这使得它在使用押韵这一节奏方式时,韵与韵之间的相互响应比较明显、响亮、和谐。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到元曲,句句韵、隔句韵、一韵、换韵、交韵、首句入韵与首句不入韵、平声韵与仄声韵等,押韵的方式不断变化,但押韵这一汉诗的基本特征在古典诗歌中一旦形成,便从来没有改变,以至对汉语文学来讲,基本上是“无韵不成诗”。汉语元音音高的升降和音长的总和形成了声调。汉藏语系中的语言是有声调语言,音高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而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大多是无声调语言,因而很难利用音高这个十分重要的语音要素形成其语言的音乐性。四声高低曲折,富于变化,而在音高变化的基础上,汉语言就出现了平仄律、抑扬调。平声字发音时间长,仄声字发音时间短;平声字是高调、扬调,仄声字是低调、抑调。平仄的搭配调节,实际上是声音的抑扬、高低、长短的搭配调节。正如启功先生所言:“汉语诗歌特别重视平仄、高矮,高矮相间,如同颜色的斑斓,这样拼成的诗句才好听,才优美。所以要谈汉语构成,先得说汉字,先得说汉字的声调。高高矮矮、抑抑扬扬的汉语诗歌是有音乐性的,诗句的音乐性正来自单字的音乐性。”[1]频频出现的明亮元音,高低起伏的声调,明快协调的节奏,使汉语言犹如音乐旋律,富有入耳动听的美感。

中华典籍虽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形式,但均对格律要求较为严格,如《诗经》基本上是四字一句;《楚辞》以六言为主,每句中衬以“如、之、而、其、于、兮”等虚字,节奏舒展活泼;乐府诗中有杂言,但五言是主流;《古诗十九首》全部采用五言形式;唐代以后形成的近体诗以五言、七言为主,分律诗和绝句,每首诗句式整齐划一,律诗还要求对仗;后来的词曲虽有长短句的变化,实则为格律诗的变体,仍未脱离整齐的局面,不过是整齐中略显变化,以求更加和谐;赋也是如此,它吸收了散文的结构和一些散句,多用骈体,形成一种散、韵文的混合体。此外,我国古代散文中经常出现排偶句,这是汉语言形式美在整齐中求变化的典型手法。不少散文佳作,如庄子《逍遥游》、李斯《谏逐客书》、李密《陈情表》、韩愈《进学解》等都以排偶句式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字句形式整齐,句间节奏整齐,句末协韵整齐,加上声调的高低起伏、口型的开合齐撮,所以典籍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优美,富于音乐美。

在对声韵律的利用与对声音平仄的调配上,产生了汉语十分丰富的节奏形式。古典诗歌与散文充分利用了汉语这一优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音音乐性传统。

四、典籍英译中音乐美的缺失

本文拟以《天净沙・秋思》英译为研究个案,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及是否能传递原曲的意境两方面分析,说明典籍英译中音乐美的缺失。

1.《天净沙・秋思》的原文分析

下面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原文:

枯藤老树昏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总共二十八个字,描绘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秋日黄昏行旅的图景,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小令前三句全由名词词组铺排而成,共十八个字,九个名词词组,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有机地连缀在一起,无需一个动词,不借助语法的凝聚力,却勾画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九种景物,从动静的角度看,“枯藤老树”是静物,“昏鸦”则是发声的动物;“小桥、人家”是静止的,“流水”则是动的。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动静不断变化,相互交迭,不同的场景天衣无缝地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衬托出了断肠人的那种颠波流离、孤苦无依的境遇及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使得下句“夕阳西下”能够很好地承接连贯下去,只用笔锋轻轻一转,自然而然地导出了诗人的心理感受:“断肠人在天涯。”顿时令人拊胸扼腕,潸然泪下。整首小令在句式上整散互用,结构上长短交错,语气上缓急谐调,读来朗朗上口,嘤嘤成韵。

2.《天净沙・秋思》的译文分析

作为脍灸人口、历代传诵的名篇,《天净沙・秋思》有好几种英译本。由于原作者在诗中不拘于语法,仅用名词建构意象,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不同的译者对该小令有不同的理解,也产生了不同的英译本,本文选取了其中两种译本进行分析。所有这些译本,均乃大家之作,各有特色。笔者仅就译文在“音乐美”的缺失方面谈一点看法。

译文1: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2]

(tr:翁显良)

翁译是带诗意的散文释义,共由三个句子组成,没有了明显的韵律和节奏,失去了原文外在的美。原文的前三句,共十八个字,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在结构上,原文前三句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同,句式工整,是一个鼎足对。这种结构安排给人一气呵成、痛快淋漓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后二句是散句。这就使得整个曲子构成了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感,显得节奏明快又曲折迭宕,从形式上显示出了人从清爽舒逸到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造成了强烈的反差。而这种形式体现在翁译中全都被掩盖了。翁译将前三句九个名词词组之间平行、并列的关系变成了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并将事物的铺排变成了情形的罗列。如果把翁译的第一句回译过来,就变成了“乌鸦在盘绕着枯藤的老树上翱翔――天快过去了。”译文所表达的意义与原文的意义相去甚远。原文的“小桥流水人家”回译过来,即“那边闪闪发光的小溪上有一座小桥,在远处的河岸边有个小村庄。”原文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译文中成了一句话。译文把原文中隐性的词语连接变为显性,增加了许多表动作和状态的词语以及介词、连词等,有的地方甚至还作了内容的增添或修改,各部分环环相扣,形态外显,表现了叙述的层次顺序和思维过程的轻重缓急,从而失去了原文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音乐美感。

译文2:Autumn Thoughts

Withered vines,olden tree,evening crows;

Tiny bridge,flowing brook,hamlet homes;

Ancient road,wind from west,bony horse;

The sun is setting,

Broken man,far from home,roam and roams.[3]

(tr:赵甄陶)

总体上来看,赵译保留了原文结构和形式。如译文仍然采用原文“adj+noun”的结构,九个意象之间仅用逗号连接,全诗基本上与原文词序相同。但未能在韵律方面译出原文的神。原文中,鸦、马、涯押尾韵ā,家、下押尾韵iā,从而形成1、3、5句押韵,2、4句押韵的隔行押韵,而且平仄相间,韵律辉映,如果用原曲调唱出,苍凉凄切,一定会令人拊胸掩面,催人泪下。这就从形式上体现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和沦落他乡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而赵译除第4句外,1、2、3、5句全用/s/音押韵,读起来让人有微风轻拂的感觉,失却了原文的悲切之情。恰如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日卒语》中所言:“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具声响,莫草草乱用。”汉英两种语言的音和韵均能表现出一定的意义,如低元音给人以低沉、圆润感。高元音则表示轻微、清晰、遥远和尖锐等意思。长元音具有暗示空间宽阔、时间较长、速度缓慢、态度庄重和思考深沉等特点,而短元音则有空间狭小、时间短促、生动活泼、心情愉快等特点。[4]所以,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文,也当讲究韵律和韵脚,以体现原文的音乐美。

五、结语

众多典籍之所以能传诵千古,其语言的音乐美功不可没。汉语对音乐性的追求这一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恰如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强调的“文气”,其很大程度上是由音节间的平仄搭配、声韵重叠,音步间长短、抑扬、缓急的合理组合,句子间的对偶、排比及段与段之间的协调等因素体现出来的。这种音乐美在深层次上体现出中国人“生命的神采姿致,精神的照射”,其美好神奇,正如苏联著名诗人吉洪诺夫所言:“只有用音乐才能传达出中国语言的声音,只有用音乐才不会把它损伤;从这声音里,可以隐约地听到钢铁的沸腾,猛虎的低啸,奔流的浩荡。”[5]

通过以上对《天净沙・秋思》译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典籍翻译中,要想传递中国古籍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要想保留中国古籍所蕴涵的特有美学价值,要想使译语读者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中国古籍所传递的原发信息与异域文化,以便使西方读者能从中窥见一点“中文原文的模样”(宇文所安,2003:14),蕴涵着丰富形式符号的典籍英译除了考虑词、句、语篇等的意义之外,汉语言的句式、音韵、节奏、形体、格调、韵致,即语言的音乐美也需进行审度。只有显出原文的形,逸出原文的味,才能表述中国文化中个性化的精神内容和形态,在译语读者面前再现原文本的美学价值,再现中国的艺术和创作语言水平,使汉语语言文化渗透到他者文化之中,并与之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启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J].文学遗产,2000,(1).

[2]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中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3,(2):21-23.

[3]顾延龄.马致远《天净沙》英译赏析[J].外国语,1993,(2):12-14.

[4]傅惠生,李林.典籍英译应注意有意味形式的研究[J].中国外语,2007,(5):107-111.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7

关键词:《红楼梦》 中成药 英译

一 引言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多年来,国内外对《红楼梦》文化及其翻译的研究长盛不衰,内容涉及哲学观念、历史人物、诗词曲赋、称谓、服饰、饮食、花草、美酒文化等诸多方面。但将中医药及其文化的翻译作为专项课题加以研究的,则相对较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翻译小说中的中医药文化现象,既要体现中医药术语的特殊性,又要保持小说应有的文学色彩,加大了翻译的难度所致。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在对中医中药名称及其相关概念术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努力做到既要保留源语文化底色,又能顺应泽入语的语言习惯,的确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

如笔者就曾看到《梦幻西游》中的中成药“定神香”被翻译成“sleeping pills”(安眠药);“金创药”被翻译成“gold trauma medicine”(金子做的创伤药)等。这显然是译者对中药不了解所致。那么,《红楼梦》中同样有众多的中成药丸、散、膏、露等方剂,而且这些中成药既有生活中常用的方剂,也不乏作者创作所需要的杜撰。对于文学作品中偶遇的这种特殊的中医药文化现象,译者又该如何处理?

笔者认为,译者在对《红楼梦》中的中医药名进行翻译时,既要体现当代中医语言的特点,又要保持传统中医药的文学色彩,不能像翻译纯粹医学术语一样薄文重医,即应把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代表卡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及英国翻译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文本的表达功能和信息功能结合起来应用于其中,从而既能表达作者的个人风格和态度,又能客观、忠实地传递中医药信息,最佳实现文本的交际功能。

二 中成药名的翻译原则

基于他人的研究和笔者的探讨和总结,本文认为中成药名的翻译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翻译原则:

1 简洁性原则

在翻译中成药名时,所描述和解释的译语应力求简洁。如果与原方剂进行比较,译语太长且复杂,交际功能就差,不利于中医走向世界。因此,在翻译时应避免繁琐冗长之弊,力求简明扼要。

2 信息性原则

中成药名具有对其所指代的方剂的组成或功效有直接或间接的说明作用,承载一定的信息,使人能见词明义,很有实用性。因此,翻译时应使译名同样具有信息性或相似的信息密度。

3 回译性原则

回译性原则指的是英译的中成药名在形式上尽可能与其中文形式相近,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回译性原则有利于翻译人员准确地传递信息,也有利于中医从业人员和爱好者较好较快地掌握中成药名的翻译,更有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限制滥译。

4 能中不西原则

中成药名的翻译要确保中医的本质、特色和习惯,要译出中医的风格来,绝对不能变味,切忌迎合,切忌过于西化。这对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十分重要。

5 能同不异原则

中医流派众多,同一语义的名词术语采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中成药名时,首先应当准确把握原语的含义,然后在译入语中尽可能用同一词素或词组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概念,能同不异,尽量做到统一。

三 中成药名的翻译规律

中成药名的翻译有章可循。首先译者要确定好中成药的剂型。中成药方剂常用剂型有汤、丸、散、膏、丹、酒、露、锭等,其常用的英译名如下:片—tablet,troche;散—powder;丹—pill;汤—decoction;浆、露—syrup;锭—lozenge,pastille,troche;冲服剂—granula;胶囊剂—capsule;针剂—injection;栓剂—suppository;酒剂—vinum;茶剂—medicinal cone;灸剂—moxa cone;油剂—salve;丸—bolus(大丸),pellet(小丸),mellite(蜜丸),hydropellet(水丸),pastepill(糊丸),condensed pellet(浓缩丸),pill(通用);膏—liquid extract(流浸膏),extract(浸膏),decocted paste(煎膏),plaster(硬膏),ointment,paste(软膏)。中成药名译成英语可根据中成药的成分、功效及剂型用一套可行的汉英翻译公式来翻译,这是有效帮助译者解决中成药名难译的方法,也是解决中成药名翻译混乱状况的出路之一。常见的公式有:

1 根据药料取名的中成药:药料+剂型(分为君药+剂型和君药臣药+剂型);

2 根据主治病症取名的中成药:病症名+剂型;

3 根据治疗方法取名的中成药:病症名+治疗法+剂型;

4 根据药物功效取名的中成药:功效+剂型,或剂型+for+功效;

5 根据君药和功效取名的中成药:君药+剂型+for+功效或剂型+of+君药+for+功效;

6 根据诸药数目和君药取名的中成药:剂型+诸药数目+including或with+君药;

7 根据诸药数目和功效取名的中成药:所含诸药数+剂型名+for+功效;

8 根据病因和病症取名的中成药:剂型+for+病症名+due to+病因;

9 根据比喻法、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取名的中成药:比喻物、阴阳、五行、藏象概念+剂型,多为音译;

10 根据服药时间取名的中成药:时间+剂型;

11 根据颜色或性状取名的中成药:颜色或性状+剂型;

12 根据动物取名的中成药:音译动物名+剂型。

四 《红楼梦》中成药名的翻译例析

《红楼梦》中提到的中成药(膏、丸、丹、锭、散)共二十五味,依次为气血双补的人参养荣丸、冷香丸、败毒散、延年神验万全丹;气血双补的八珍益母丸;补阴的左归丸;补阳的右归丸、六味地黄丸、金刚丸、菩萨散;滋养安神的天王补心丹;祛暑解表的香薷饮、香雪润津丹、山羊血黎洞丸;用于疗疮发背的梅花点舌丹;温性开窍的紫金锭、活络丹、清心丸、祛邪守灵丹、开窍通神散、调经养荣丸;调和肝脾的黑逍遥散、四神散、十香返魂丹;凉性开窍的至宝丹等,绝大多数药名可以在药书上找到出处,只有冷香丸是作者的杜撰。笔者将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分析。

1 第二十八回:“宝玉又道:‘八珍益母丸?左归?右归?再不,就是六味地黄丸。’……宝玉拍手笑道:‘从来没听见有个什么‘金刚丸’。若有了‘金刚丸’,自然有‘菩萨散’了!’……”

(1)六味地黄丸

译文1:six-flavour-digitalis pills(yang hsien-yi).

译文2:dr cui’s adenophora kidney pills(hawkes).

六味地黄丸也是以所含诸药的数量(六味)加君药(地黄)命名的。方名中的“味”常被译成“drug”,这是一种误解,应译成“herb”。也有人译成“ingredient”,但容易使人联想起食谱。根据公式,可将“六味地黄丸”译为:bolus of six herbs including rehmannia ,或pills of six herbs with rehmannia.  (2)金刚丸

译文1:guardian-angel pills(yang hsien-yi).

译文2:vajra pills(hawkes).

金刚丸是以比喻义(比喻像武器一样坚固、锐利)命名。“金刚”由金、铜、铁、山岩制成,有4角或l00个角,还有1000个利齿,在佛教中,金刚以其譬喻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成为坚固、不灭的象征。功能主治:填精补肾,强筋壮骨。根据公式,可将其音译为:“jingang pills”或拉丁语“kongo-maru”。

(3)菩萨散

译文1:bodhisattva powders(yang hsien-yi).

译文2:buddha boluses(hawkes).

此方剂为宝玉调侃之言,两种英译都很好。佛教中的菩萨是拥有大智慧、大能力的贤德之神,而佛教中的金刚是维护天界秩序的仙人,法力没有菩萨高,当然也就没有菩萨的能力大!文中也比喻菩萨散的药效比金刚丸的药效大。现实中也确实有此方,其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眦肿痒,或时赤痛,耳鸣头眩。

2 第三十回:“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

香雪润津丹

译文1:peppermint pastille(yang hsien-yi).

译文2:fragrant snow‘quencher’(hawkes)

“香雪润津丹”是民间一种有保健作用的传统零食,夏天服用可以解暑、清火、开胃。其中“香雪”是一味常见的中药——白梅花。由于梅花在早春盛开时犹如雪花般洁白,又清香袭人,故名“香雪”。“香雪润津丹”的制作方法,应是将白梅花阴干后,加入其他多味清心解暑、健脾化痰的中药以及甘凉和脾的香料调和制成小药丸。

根据公式,可将香雪润津丹译为:“flos mume pills for moistening the body fluid.”杨宪益翻译的“peppermint”为薄荷,“pastille”为(药的)锭剂,芳香重剂;hawkes翻译的“quencher”为淬火剂、急冷器,都与原文不符。

3 第四十二回:“这包子里是你前儿说要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

(1)梅花点舌丹

译文1: plum-blossom powder(yang hsien-yi).

译文2:the red flower poison dispellers(hawkes).

杨宪益把“梅花点舌丹”译为“plum-blossom powder”(梅花瓣粉),给人以“用梅花花瓣制成的粉”的映像,感觉不像药了,倒像是化妆用品。“梅花点舌丹”中并没有梅花,而是指梅花冰片(natural borneol),因此可以译为:“natural borneol pills”。翻译时不能望文生义。

(2) 紫金锭

译文1:purple-gold pills(yang hsien-yi).

译文2:the old gold anti-fever pastilles(hawkes).

第一个为字字对译,“紫色-金色药丸”,不尽如人意。紫金锭又称“紫金散”,主要成分:山慈菇、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朱砂、雄黄。为暗棕色至褐色的长方形或棍状的块体。“金”指其中的臣药“千金子霜”。所以可以音译为“zijin troches”或zijin ding”。

4 第五十七回:“……彼时贾母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秘制诸药,按方饮服。”

译文1:rare medicine-pills(yang hsien-yi).

译文2:various nostrums-pills and powders(hawkes).

译者似乎没有译出这两个中成药名。

祛邪守灵丹主治心劳,根据公式,可译为:“pills for 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

开窍通神散主治耳聋。根据中医藏象学说,“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从中医长期的实践来看,更注重的是“象”,其观察和认知的方式就是“以外测内”。“神”和“开窍”都是藏象学说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开窍”不是指治疗学上的“开窍”疗法,而是指内脏的生理和病理状况在体表某个特定部位的反映,常译作“open into”;“神”是精神、意识、思维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总的体现,一般译作“spirit、mind、vitality”。“通神”一般译作“tranquilizing the mind”。因此结合公式,开窍通神散可译为:“powders for opening into the ears and tranquilizing the mind.”

五 结语

本文对中成药名的构成方式、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对《红楼梦》中出现的二十五味中成药药性、特征、功效等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找到适合每一味中成药的相应的翻译模式,并比较和分析了两个著名译本中出现的英译名,这对于中成药英译名的统一和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统一化和规范化的中成药英译名是我国传统中医走向世界的必然。因此,对中成药译名的探讨和研究将有助于加强我国传统中医的国际化进程。我国传统中医知识博大精深,笔者深感学识不足,上文中对中成药的理解或翻译有误或不规范之处,望诸位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彭爱民:《〈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中医药文化现象》,《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 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版。

[3] 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训练》,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8

关键词:《长恨歌》;英译;比较

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学者Herbert A . Giles就以散体形式将《长恨歌》译为英文,中国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又将其改译为诗体。以下将选取诗中部分名句,对两位学者的不同英译进行比较。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1.His Imperial Majesty,a slave to beauty,

longed for a “subverter of empires;”(Giles)

2. The beauty-loving monarch longed year after year To find a beautiful lady without a peer. (许渊冲)

首先,对于第一句中的“汉皇”一词,《唐诗一百首》解释说:“汉皇----唐朝人写本朝皇帝的事,不便直说唐朝,所以借汉来代唐。”可见,原诗的内容和形式是存在矛盾的,形式上用“汉皇”来指代内容上的“唐明皇”。两种译文都注意到了此矛盾,避免了将“汉皇”直译的错误,而monarch又比Imperial Majesty来得简洁。其次,第二种译文用year after year表达出了“多年”的意义,without a peer更是巧妙地体现了“求不得”;相比之下,Giles的译文虽然用slave凸显了君王对美色的强烈欲求,但对“多年”和“求不得”两层意思的反映却略显逊色。再次,year和peer押韵,更有音韵美。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1.Her sisters and brothers, one and all,

were raised to the rank of nobles.

Alas!for the ill-omened glories

which she conferred on her family.

For thus it came about that fathers and mothers

through the length and breadth of empire

Rejoiced no longer over the birth of sons,

But over the birth of daughters.(Giles)

2.Her sisters and brothers all received rank and fief

And honors showered on her household, to the grief

Of fathers and mothers who would rather give birth

To a fair maiden than to any son on earth.(许渊冲)

从形式上来看,第一种译文有8行,第二种只有4行,正好与原诗的四句相对应,因此后者在形美上更胜一筹。从用词来看,相比之下,第一种就无足称道。首先,“皆列土”意思是分到田地等,从而社会地位升高,Giles用noble一词是值得商榷的,noble侧重于出身的高贵,属静态;虽然杨玉环确实生于宦门,但原诗其实要表达的是她成功选妃后家庭中发生的变化,属动态,所以许先生用received rank and fie就比noble一词更为具体、准确。其次,“可怜光彩生门户”的“可怜”并非“令人怜悯”之意,而是“可爱,令人羡慕”,因此,Giles将其译为ill-omened glories实属误译。再次,最后一句“不重生男重生女”,第二种译文中,would rather…than 以比较的形式体现了父母求得一女的强烈愿望,而a 和any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一个娇美女儿就可抵过数个男儿来改变家庭境遇。可见,许先生在词语的选用方面是非常细腻周到的。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1.Travelling along, the very brightness

of the moon saddens his heart,

And the sound of a bell through the evening rain

servers his viscera in twain.(Giles)

2. The moon viewed from his tent shed a soul-searing light ;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9

关键词: 解构主义翻译《天净沙・秋思》英译

一、解构主义翻译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是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以颠覆为主要特征,系统消解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里达、福柯、罗兰・巴特等。从翻译角度来说,解构主义翻译通过否认文本中任何中心意义的存在,从而把文本的解释权交给了译者,并认为原文取决于译文。译者是创造的主体。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平等互补的关系。解构主义理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凸显了对原文本的改写过程。因此,对原文的每一次阅读和翻译都意味着对原文的重构,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和再现这些差异。当然翻译还涉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装备外,还涉及文化语境等的影响。总而言之,解构主义翻译为翻译研究开辟了崭新的研究视域,也给解读译本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撑框架。

二、从解构主义翻译视角解读《天净沙・秋思》三种英译

《天净沙・秋思》是由我国元代的散曲作家马致远所作。它是元代散曲中的极品。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主要内容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为现代白话文就是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内涵丰富,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象组成;第二部分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心情。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接着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的田园小景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诗人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第二幅画面里,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鸟都回巢了,人们都团聚了,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漂泊他乡的游子禁不住悲从中来,柔肠寸断。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多个译本。由于原作者在诗中不拘于语法,仅有名词建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也产生了不同的英译本。我们分别选取Schlepp、翁显良和丁祖馨的三个英译本来解读和讨论。《天净沙・秋思》的特点是1.简约与深细相依。2.静景与动景相映。3.景色与情思相融。而且原作的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也应将原作的意思传达清楚,而且应把内涵意义和风格传给目的语读者,使其具有与原作读者相近的感受。

Version 1:(By Schlepp)

Tune to “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oken heart at the sky’s edge.

原曲只出现了9个名词词组,在Schlepp翻译的译文中原曲的9个名词词组分别被译成9个英语名词词组,根据汉语诗歌原文的语法特征及现代英语诗歌的可接受性,译诗采取的名词意象并置法使原诗的意象以相应对等的形式译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孤立名词词组或意象并置的现象比传统诗歌显然更突出。意象叠加(image hosition)是由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最早提出的。美国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在研究中国诗歌时发现,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并置叠合,会产生微妙的效果。因为它凸显意象,借助词语缺席,能引起读者审美注意并产生联想,完成审美认知。“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使读者在头脑中也构建了一幅与汉语诗相类似的画面。译诗很好地做到了意美并保留了原诗简洁的特色。不过从词汇选择来看,“low bridge”中的low含有small的意思,但是low主要是相对于high,语义上来说似乎不太贴切合适。原曲声调和谐优美、语言清新豪爽,善于捕捉形象来熔铸诗的意境,提高了曲的格调。在韵律方面,“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中bridge与cottages压元音韵。“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中road与wind押韵。再现了原文的音美。

Version 2:Autumn (By Weng Xianliang)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由翁显良先生翻译的译文二采用了散文释义的方法。译文主要传达了原诗意境,而舍弃了原诗的韵律和形式,做到了神似。tiny:very small indeed,指的是很小的、丁点儿的意思,因此该词的含义更为宽泛,用其来对“小”桥中的“小”,可以引起读者的无限制的联想。“流水”译为“a sparkling stream”具有形美特征。译诗虽放弃了诗歌体形式,却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诗若无思想感情则无灵魂;诗若无载体,则无依托,也无法表达情意。所以诗必须有情有景,情景结合才能成意境。意境不仅有图画美,还能创造出联想,激起情思,令人玩味无穷的艺术氛围。不过在译诗中,“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with rotten vi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都将原诗中的并列关系改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且“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原文中瘦马跟断肠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点清,但是译文却将其明确化。重组了句子,消解了原文的句间本意。还有“hovering”,“wreathed”,“go”,“moaning”,“trudging”等词的增加使原诗中所刻画的第一幅图景由静态变为动态。原文主要是由事物构成的,译文主要由小句体现意义译文所表达的意义与原文相去甚远。“Yonder”一词也不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

Version 3:

Tune:Tian Jing Sha (By Ding Zuxin)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的译文三介于前以上两个译文之间。保留了诗的形式和韵味,但与原诗相比也增加了很多词。而“narrow”也主要是相对于“wide/broad”,因此这两个词的固定语义容易限制其他联想。“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将原诗并列结构改为修饰与被修饰结构。把“小桥流水人家”和“古道西风瘦马”的句内平行与并列也都变通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新增词“hanging”,“Returning”,“hidden”和“comes plodding”破坏了原诗的静态美。汉语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讲求声音之美是汉语修辞的传统。在英汉翻译中,译文要做到音节匀称平整,声调铿锵和谐,才能够再现原文的审美价值。而在翻译古代诗、词、曲的时候,音美显得尤其重要。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天净沙”是曲调,如宋词中的词牌,它规定了这种类型曲的韵律,在本曲中的韵为“a”,五句同一韵,朗朗上口。在押韵方面,old与crows压元音韵,end与world压辅音韵,crows和croaking压头韵,使译文朗朗上口,符合原曲的音乐性风格。

中国文字是以形为主的表意文字,没有时态、语态、词性和数的字形变化,而且中国诗歌也不必像英诗一样,一定有主语、谓语、代词和介词等,从而造成了时空关系不明确,意象模糊。《天净沙・秋思》前三行用了九个名词,没有数量词限制,也没有动词、介词作连接。至于该景发生在何时何地,有几只昏鸦,是什么枯树,人家位于何方,等等,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想象了。字面上的增减,在翻译过程中,尤其在译诗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要理解原诗的语际关系,避免句内和句间的重组。尊重原诗所营造出来的画面,选择动词名词,区别事物性和情形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名字词组和小句,根据原诗的语言风格选择词语。如原诗的语言风格是口语性质,以语言朴素新鲜为特点。诗歌中的美学意象有其特定的美学意蕴,译者重构译本时必须考虑到原文本的语言文化特征、创作环境和作者的审美取向等因素。但原文的美学意象和译文中的美学意象存在着延宕和差异,译者为了凸现译文中的美学意象,往往要曲解、甚至牺牲原文的美学意象,在译文本中“撒播”全新的美学意象,结果往往造成译本中误读和误译的滥觞。中国古诗富含意象,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其间并无逻辑推理的关联词语。目前西方解构主义的多元、多向度的翻译研究大潮,把译者从无条件的绝对忠诚的情结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看到,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需求、不同的译入语文化语境等文本外的制约因素,来考虑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译者的责任是本着对艺术、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把他所理解的原作以他认为最适当的方式艺术地再创造出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比如“枯藤”被分别理解为dry vine,rotten vine和withered vines。“藤”是一个相对比较具体、明确的概念,三位译者从他们的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中找到英语对应词就都是vine。而“枯”字这个模糊词在此却不是那么确定,形成意义的“未定点”:什么样的vine才可谓“枯”呢?于是三位译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作出相应的语境假设,即认知语境,结合上下文的信息,分别用dry,rotten,withered予以确定和具体化。

三、结语

面对同一首诗,三位译者却使用了不同甚至相差甚远的表达形式。译文一突破英诗形合的常规,模仿了中国意象诗。译文二放弃了形式,采用了散文释义诗歌。译文三则结合了中西诗歌的特点,既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又遵循了英诗表达方式。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好或坏、对或错去评判以上三个译本,因为任何译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译者对他所面向的译语读者的文化心态、接受习惯、阅读情趣、文学水平等进行假设后创作出来的,都有其适用性和针对性。译文一中,Schlepp显然想借鉴中国意象诗的手法,通过意象并置、功能词省略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虽然该手法的借用使译文缺乏节秦感,又不押韵,但可以给西方读者一种新鲜感和异国情调,使中国意象诗体得以传播。译文二中翁显良的散文体译文形式上没有明显的韵律和节奏,失去了原诗外在的美,但是它摆脱了诗歌格律的束缚,用更直接、更具体的语言,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精神,体会该诗的意境。译文三中,丁祖馨以简练、优美的语言,用符合英诗的表达方式翻译,基本上保留了原诗的意美、形美和音美,让译文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诗的格律和节奏。因目标读者的不同,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文没有简单的好或坏之别,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就《天净沙・秋思》的翻译而言,译者得考虑到源语读者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文化形态中,生存环境、教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经历存在很大差别,形成的认知环境不同,即使对同一信息,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译语读者的认知图式上可能会形成空白,无法产生语境效果。这时译者就须在译文中将省去的原文语表信息进行适量的补给。以上三例译文在此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做了些填充,以迎合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为作品翻译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和理论空间,也鼓励我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去翻译作品,让我们重视差异,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欣赏译作,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黄海军,马可云.解构主义翻译:影响与局限[J].外语教学,2008,1(1):88-92.

[2]王琦.从读者反应角度分析中诗英译翻译――以《天净沙・秋思》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3):152-154.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10

恰当的选题是保证毕业生撰写论文成功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选题不仅能使作者从中获益。而且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恰当的选题要求作者有敏锐的直觉,较高的学术修养和丰富的经验。此外,了解论文写作的相关格式要求,组成部分,追求论文写作的原创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1、准备工作

首先,作者要广泛大量的浏览或阅读近年来发表在各类期刊和学术权威刊物上的文章。如中国外语。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语言与翻译,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话教学,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等。通过广泛的阅读使自己了解目前学术前沿和科研的最新动态。同时还要弄清楚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及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如:这一领域已完成的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研究深度,该领域的主要发现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空白等。为了帮助毕业生选题,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于2006年组织部分教师为该院英语系的03级毕业生提供了选题的方向和建议。以下是其中的部分选题:

1)教学法方向: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研究与尝试。2、论需求分析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作用。3、在英语学习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与培养。5、现代中学英语教师的必备素质。6、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7、初中英语的课堂提问技巧。8、教师的信念对教学的影响。9、交际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10、在中学开展“英语角”的活动意义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