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征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23:23:35

中秋征文

中秋征文篇1

提起中秋,很自然的会让人想到团圆,可我想到的却是我的儿子,因为是儿子的到来,使我们成为了“一家三口”,成为了“祖孙三代”。

儿子是xx年出生的,属猴,因此投猴所好取名——果果。

果果很可爱,五官小巧而精致,最突出的特征是他白皙的皮肤和飞翘的睫毛,以至于很多人都误认为他是“小妹妹”;

果果很开朗,爱笑,一笑起来小眼睛弯的像月牙儿,而且从来不认生,大家都说他长了副“喜相”;

果果很坚强,瘦小的身体支撑着一个大大的脑袋,每天一睁开眼就不知疲倦的跑啊、跳啊,姥姥说如果有台阶,他能上天摘星星;

果果很聪明,他会在爸爸拿着洗好的衣服准备晾晒时,不经意的说“宝宝衣服”“爸爸谢谢”;

果果很勇敢,在大人们发生冲突争吵时,他会突然板着脸大声训斥许是制止,虽然不知说了些什么,但面对孩子谁不觉得羞愧;

果果很……。

果果有很多的优点,总是突如其来的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我在陪伴小生命一天天成长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也初尝到了做母亲的艰辛。

作为母亲,我骄傲、也很享受,但更多的时候让我感到担心和害怕。生病了、跌倒了、不吃饭、不喝水,甚至不拉屎,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一颗母亲的心,更别说面对孩子的整个人生;我无法确定一定能将果果引向成功,因为成功的概念相[本文转载自[对于漫长而崎岖的人生来说,是遥远的、是模糊的、是不确定的;那些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固然是成功的,但谁又能轻易的下结论,说自得其乐,平淡的度过余生的人是不成功的呢!我希望我的果果在未来的某个领域能够走上巅峰,可我又不想让孩子因为目标的高不可攀而过早的背上重负。人生,对于我来说,走到现在已经有太多的遗憾,是因着这些遗憾而给孩子制订一个完美的标尺呢,还是勇敢的承认人生原本就应该有遗憾,太多的父母会将自己破灭的希望寄托给孩子,我呢?

荣升为母亲,我确信自己已经成熟,但却在看着儿子第一次抬起小脚迈步的时候迷茫了;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人生的起步应该怎样着色,我汗颜自己的无知和无能;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更加残酷,未来的孩子能不能拥有快乐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只在瞬间,我感觉自己似乎还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

中秋征文篇2

[原创](中秋征文)天涯共明月—想起环姨(醉红尘)[原创](中秋征文)天涯共明月—想起环姨环姨和母亲从小一起长大,在外婆村的小学教书。小学校在村子西头,校墙外是庄稼地。5岁时,一次跟着姨去学校附近的地里干活,趁姨不注意,我一个人溜进了校园。环姨的班就在校门的右侧,我站在门口,好奇的朝屋里张望。环姨看见了,把我抱进教室,找个座位让我坐下。我小时候是乖孩子,从不淘气,加之环姨讲的那些简单的加减法,我在家跟外公和姨学过,能听的懂,就和那些学生一起,乖乖的听了一节课。那是夏末秋初。那天晚上,大人们在街门口乘凉时,环姨添油加醋的夸奖了我一番。那以后,我成了小学校里一个特殊的孩子,想去听课老师欢迎,当然了,不去,谁也不会怪我逃学。这些都是环姨和校长争取的结果。因为环姨的面子,我去哪个班溜达,大家都不会撵我出来。因了这个缘故,上学前,我就把小学的课程学了一部分,等我正式上学时,比一般孩子显得轻松很多,也就赚了个聪明的虚名。我小学的老师到现在也不知道,她看来的我的“聪明”,有这么个来历。环姨一直没结婚,从母亲那里知道,是她母亲和她姐姐的不幸婚姻刺激了她,她拿定主意,要自己过一辈子,决不结婚去伺候男人。环姨的日子看上去比她同龄的女人悠闲,她和自己的母亲住一起,她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出赡养费,自己又有工作,没有过多的家务,更没有孩子的吵闹淘气。环姨喜欢孩子,因为她和母亲是非常要好的姐妹,她尤其喜欢我。我也喜欢环姨,她不仅带我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还常给我买好吃的。环姨30多了,一个人独身,又有一份工资收入,经济条件要好些,因为我爱看书,隔三岔五给我买小人书,外婆过意不去,不让我要,可不要也不行,环姨会买了来,扔外婆炕上就走。一次母亲回去时,环姨和母亲说:好好供小*,她是个念书的苗子。说这话时,环姨拽了拽我的小辫子。环姨的话给幼小的我树立了一份自信:嗯!小*是个念书的好苗子呢!上学后离开了外婆的村子。每年的寒暑假回去,环姨都关心我的成绩,听到我考的好,她会开心的笑,假如我考的不好,她仍会笑着鼓励我。后来,环姨转正成了公办教师,在村民们眼里,她成了公家的人,母亲知道后也为她高兴。我上高中那年,环姨的母亲去世,按农村的风俗,她母亲留下的房子和财务由她的哥哥和弟弟继承,环姨只拿了她母亲的照片。在村民们的帮助下,环姨用自己的积蓄在村子的最东头盖了栋新房子。她仍旧在村里教书,而且还当了小学校的教导主任,事业看上去很不错。那年中秋,母亲回外婆那过中秋节,回来时眼睛布满了血丝,原来,她回去这几天几乎没睡觉,白天应酬亲戚朋友,晚上住到环姨家里,聊个通宵,几个夜晚,她们各自讲述了这几十年的经历。也是从母亲那里,我了解了环姨的落寂。对环姨来说,最难过的是节日,春节和中秋这两个团聚的节日,她只有一个人,形只影单。那年的中秋夜,外婆让环姨过去一起过节,环姨不肯,后来,母亲去了她那里,和她一起过的中秋。母亲告诉我:你环姨她总想笑给我看,可她眼圈总是红的。环姨和母亲同岁,早从小学校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可闲不住的她,仍留在学校教孩子们。 这些年,母亲总是一直惦念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我也常想起环姨。年纪渐老的母亲自己都要靠别人照顾,而我,为了生活而忙碌,太大的压力,使我没有多余的精力顾及太多,虽常想起环姨,却难得回去看看她。中秋将近,母亲在唠叨往事时,念叨起环姨:她平时和孩子们在一起还好,团圆夜,她一个人又要对着她娘的照片落泪了。听着母亲的话,我也只有叹气。我一向不迷信,可是我还是要对这月亮许个愿:愿环姨健康长寿,希望孤单的她能从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那里找到永远的快乐!

中秋征文篇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全世界华人相聚相亲的中秋佳节到了。吃完热情洋溢、无比欢乐的团聚晚饭,我移步窗外观赏晶莹皎洁的中秋圆月。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没有一颗星星,一轮圆月徐徐升上,洁白的月光洒向大地,无比柔美,无比温馨,蕴含着无限的幸福。此时此刻,从秋意浓浓的漠河,到阳光灿烂的南海;从棉絮漂白的黄河两岸,到稻花飘香的长江流域;从巍峨庄严的布达拉宫,到高耸云霄的东方明珠塔;一片繁荣兴旺,处处和谐幸福,每一个中国人享受团聚的欢乐,享受太平祖国的福祉。

中秋合家团聚,中秋欢乐无比,这一切均有赖于祖国的繁荣富强与平安稳定。祖国强大了,给每一个家庭创造了团聚的机会,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一切交通工具都使用起来,川流不息地把思乡的游子送回家乡,感受“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的浓浓中秋气氛。百姓富裕了,有条件过中秋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在蔚蓝的夜空下,在欢乐的气氛中,观赏悬挂苍穹中的圆月,沐浴晶莹的月光,畅谈祖国的沧桑巨变,感慨家乡的逐日新貌,憧憬人生的美好未来,沉浸在花好月圆的无限幸福之中。

祖国的繁荣富强要靠每一个中国人建设,祖国的和谐太平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奉献。为了祖国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更加和谐,让中秋的圆月永远朗照,中秋的浓情永远绵延,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做到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具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象“春蚕”吐尽青丝,象“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当一辆失控的客车突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她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的壮举被全社会誉为最美丽的教师,感动了全中国每一个人,我为我们教师队伍中出这样一位最美丽的女教师而感到自傲,要永远以张丽莉为榜样,对学生奉献一片爱心,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维护学生的安全,让祖国的花朵叶茂枝壮,傲然开放,散发无尽的花香。

又到中秋月圆时,我深深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伟大的人民,要把对祖国的深深眷念,落实到自己的平凡教学岗位上,忠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祖国的繁荣兴旺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愿自己是绵绵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愿自己是不灭路灯,照亮学生的方向;愿自己是层层台阶,让学生攀上顶峰;愿中秋的圆月永远照耀祖国大地,带给我们无穷的幸福和快乐。

中秋征文篇4

这段关于徐梦秋的文字,虽然很简略,也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但却将一个鲜为人知的党史人物公之于众,立即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与浓厚的兴趣。许多人都希望了解:徐梦秋是何许人也?为什么称他为“红色历史学家”?他又是如何沦为叛徒的呢?

自从双腿截肢后,徐梦秋想搞军事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1937年,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曾经采访过徐梦秋,并记录下她的第一印象:“我在延安见到徐梦秋时,他是后方的政治部主任。另外,他还是官方认定的苏区历史学家。虽然徐梦秋是个瘦高个,还带着一副高度近视镜,看上去是一位典型的学者,但他本人却一直倾心于搞军事。”

1901年,徐梦秋出生于安徽寿县的一个旧式封建家庭。在他10岁的时候,家道中落,徐梦秋也随之品尝了人间的辛酸,一种叛逆的情绪在他心中开始酝酿着、积蓄着。

1920年春,徐梦秋就读于一所养蚕技术培训学校,学习很用功,还当上了学生领袖。但他不喜欢学校的校长和教员,就与他们作对,还发动了一场造反活动。但这次造反没有成功,校方开除了10名学生,徐梦秋是其中之一。

1921年的夏天,徐梦秋被迫转去一所商业学校,不是去学习经商,而是学习英文和数学。在这所学校,他又成了学生领袖。他不喜欢无能又虚伪的校长,于是又组织了一次罢课,试图赶走校长。但是,有些学生倒向了校长一边,结果罢课又失败了,徐梦秋和另外3名学生被学校开除。

1923年暑假,徐梦秋听说有一批进步人士要创办上海大学,这些人士包括:于右任(任校长),邓中夏(任教务长),还有瞿秋白、蔡和森、施存统等。除校长外,其他人都是共产党员。于是,他和另外7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赶往上海大学求学。在那里,徐梦秋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个月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年冬天,根据党的指示,徐梦秋与曹蕴真、薛卓汉等从上海返回家乡寿县,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曹蕴真任特支书记,特支直属中央领导。特支成立后,曹蕴真、徐梦秋等都在瓦埠和小甸小学任教,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此前,徐梦秋就当过小学教师,但他始终不甘心当一名教书匠。后来,他追忆往事时说:“我断定当教师用处不大,因为只有富人雇得起我,而我却不能帮助穷人。”此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在上海大学学习。

1924年冬天,黄埔军校准备从上海大学选拔优秀学生,一直梦想成为军事将领的徐梦秋却错过了机会――家里来信说父亲病危,他必须回家。而与他同来上海的7位同学都去了黄埔军校。

1925年,徐梦秋受党组织委派去了安徽省首府安庆,在那里组建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基层组织。这时爆发了五卅运动,徐梦秋组织安庆的20余名团员参加了这场席卷全国的反帝风暴。同年7月,他从安庆去了上海,在劳动组合书记部机关工作了一个月。8月,又去了广州,打算进黄埔军校学习。然而,事与愿违。抵达广州以后,党组织没有让他进黄埔军校,而是让他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做政治工作,担任第一师政治部的主任,主管宣传。为此,徐梦秋感到非常失望。

徐梦秋随第一军参加了东征陈炯明的战斗。1925年底,他又被调到十四师。1926年,策划了“三二”事件,逮捕了在广州的共产党员,徐梦秋也在其中,但几天后就被释放了。不久,他来到了武汉,受命到十二师政治部去做张发奎的秘书。

1927年4月12日,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在的腥风血雨中,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进步人士,乃至左派人士惨遭杀害。徐梦秋的几位密友在广州遇难,而他因病住院,躲过了一劫。不久,南昌起义爆发,徐梦秋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起义,但他却因病未能参加这一壮举。

大革命失败后,党派徐梦秋去苏联,进入“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8月,他秘密回国,1931年1月,抵达江西苏区,见到了和。这时,红军正在组建军事委员会,徐梦秋被任命为军委秘书。1931年底,又开始组建红军总政治部,他在该部负责宣传工作,并兼任军委秘书长。1933年底,他调换了工作,到红军大学讲授政治课,主讲《民国政治史》、《马列主义辩证法》等课。苏振华、刘震、李志民、刘亚楼等红军高级将领都曾听过他授课。在征战闲暇与他也时有接触,谈论时政、历史,每每谈到深夜。

1934年2月,徐梦秋改任红军学校政治委员。同年7月,在准备长征的过程中,又被调到红一军团任政治部主任。这个军团的军团长是,政治委员是聂荣臻。它是长征的开路先锋。

徐梦秋随同中央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9月,红军到达甘肃时,他由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改任红三军团宣传部长。不久,他遭受到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打击:双腿被截肢。徐梦秋这样回忆:“在红军进入陕北开始作战的时候,我因双腿冻僵截肢――在我走了两万多里路之后!我一直想做军事工作,而实际上却总是做政治工作。”采访过他的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也写道:“他曾想上黄埔军校,当一名军事指挥官。但自从他在长征快结束时双腿截肢后,他想搞军事的全部希望都破灭了。”

“红色历史学家”统编《红军长征记》

徐梦秋的体质一向不佳,他不喜锻炼,常生些小病。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其表现也不引人注目。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如饥似渴地读书,尤喜读中外历史书籍,且喜做笔记和卡片,相当认真。这一点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瞿秋白在课堂上就几次表扬过他。

在北伐战争时期,徐梦秋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为谋生计,他化名孟明进入商务印书馆当校对员和编辑。利用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他读了不少书,并着重研究明史,以好几个化名撰写文章,还出版过几本通俗读本,如大孚公司出版的《朱元璋评传》、《南明哀史》,广益书局出版的《中国抗倭史》、《戚继光》等。这些书深入浅出,文笔较生动、清新,拥有不少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这可能是他后来被称为“红色历史学家”的缘由。

徐梦秋有写日记的习惯,即使是长征期间也逐日记录,共写了约10万字的“长征日记”。看过这部日记的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日记中不仅写有长征的艰难历程,还记述了许多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不少地方写得十分生动细致,既有重要的史料性,又有好看的文学性。从中可见日记的作者不仅是个有心人,并且确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素养的红军领导干部。这位学者还写道:这部作品是一直不为人知的长征史料,其原件更是一件关于长征的历史文物,可惜由于作者徐梦秋后来成了革命的叛徒而长期被埋没了。

在延安,徐梦秋因有残疾,又常生病,就没担任什么具体领导工作,他常去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授课,与丁玲、周扬、成仿吾等文化界人士交往较多。

1936年11月22日,中国文艺协会召开成立大会,徐梦秋与丁玲、成仿吾、贾拓夫等16人组成干事会。11月23日,在中国文艺协会召开第一次干事会上,徐梦秋被选为机关编委主任。他常在延安报刊上发表文史文章。

在延安时期,徐梦秋最主要的贡献当属主编《红军长征记》。

1936年5月10日,、发出征集红军历史资料的通知,指定徐梦秋、张爱萍、陆定一、丁玲、吴奚如、舒同、甘泗淇、傅钟、黄镇、萧克、邓小平等11人为红军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徐梦秋为主任。征集项目有:报纸、宣传品、书籍、剧本、日记、相片、纪念品、旗帜、奖章、文件等。

8月5日,、杨尚昆为出版《长征记》征稿,给各部队发电报、给参加长征人员写信:“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国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征记》所以特发起集体创作。”征文中要求“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断。文字只求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典,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做了募捐宣传”。

在中央的号召下,大家的积极性甚高。董必武、李富春、张云逸、徐特立等领导带头写回忆录;做政治工作的陆定一、萧华、王首道等也身体力行。在保安红军大学第一科学习的36个学员都是红军的高级干部,他们中不少人积极响应号召,拿枪杆子的人也拿起了笔杆子;甚至很多刚从墙报上学会认字的普通战士也拿起了笔。到10月底,共收到稿件200余篇,约50万字,而且稿件内容涵盖了长征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

红军总政治部成立了编辑委员会,徐梦秋、丁玲、成仿吾等人参与了编辑工作。不久,西安事变爆发,红军南下关中平原支持张学良、杨虎城,总政治部编辑委员会的成员也随军出发,只留下徐梦秋负责统稿,并拟定了编辑的方针。

编辑工作至1937年2月22日完成。编者精选出100篇文章、近40万字,取名为《二万五千里》。该书编好后,手稿存于总政治部宣传部,仅供借阅。

《二万五千里》成书之际适逢西安事变爆发及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据徐梦秋回忆,为了照顾统一战线的大局,避免刺激,指示《长征记》暂缓出版,等到以后适当时机再说。这样,一拖就拖到了1942年底,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趁印刷厂工作较空的机会,把它印出来,更名为《红军长征记》。

这是长征亲历者留下的关于长征的文字记载,一部关于长征的最早最真实最珍贵的记录。

可惜的是,徐梦秋没有见到他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红军长征记》,那部书出版之时,他已去了新疆。

徐梦秋的政治生命在叛变之时就已经结束

1937年11月,徐梦秋(化名孟一鸣) 同红军将领蔡树藩、钟赤兵和夫人刘英离开延安赴苏联治病。到达迪化后,他被新疆的铁腕人物盛世才留用,任命为教育厅副厅长兼新疆学院院长,后任代厅长,新疆省编译委员会委员长。此时的盛世才伪装进步,伪装亲苏亲共,企图利用共产党的力量来对抗。他骨子里是的,阴险狡猾,玩弄权术。一边大量安排共产党员在新疆各部门工作,同时还不忘实行暗中监视。

在新疆,徐梦秋担任中共新疆省委组织部长一职,地位仅次于陈潭秋,与毛泽民大体相当。林基路、方志纯等都在他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这段时期,徐梦秋为新疆发展教育,启迪民智,做了不少工作。

经盛世才批准,徐梦秋聘请了知名进步人士杜重远来新疆学院工作。又由杜重远出面邀请茅盾、张仲实、史枚等著名作家、学者授课。赵丹、徐韬、朱令明、叶露茜等电影明星、导演也应邀千里迢迢从陪都重庆来新疆工作,宣传抗日。

徐梦秋还写信给,报告新疆教育严重落后闭塞的状况。接到信后,十分重视,指示中央有关部门紧急调运陕北公学300套讲义教科书和延安解放日报社、中央图书室等机关凑出的几百本文化书刊派人搭车送往新疆,以支持徐梦秋的工作。

1941年4月,徐梦秋在妻子李玉南的陪同下,去苏联安装假肢。没想到,两个月后,苏德战争就爆发了。“本来是要到德国配腿的,走到边境上,仗就打了起来,只好回到苏联”。同年9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在莫斯科保卫战的隆隆炮声中,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 斯大林号召在苏联的外国人都拿起武器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徐梦秋因残疾无法参战,于是,1941年冬天,全家经哈萨克回国。

早在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之时,朝三暮四的盛世才就开始向靠拢。苏德战争爆发后,盛世才判断苏联已经自顾不暇,政治态度进一步发生变化。1942年春,他施展其惯用的手法,经过精心策划,炮制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所谓共产党“四一二阴谋暴动案”,诬称中共在新疆有秘密活动,阴谋政府,把毛泽民、陈潭秋等一大批共产党人投入大牢,徐梦秋、李玉南夫妇也在其中。

1943年3月上旬,重庆派出的审判员王德溥、季源溥等4人抵达迪化。这些老手们的经验,比盛世才之流丰富得多。他们翻检了所谓共产党“四一二阴谋暴动案”案卷,发现里面的“证据”材料实在说不上是证据。盛世才便下令治安处长李英奇等一定要获得共产党人的“口供”,于是,在新疆治安处的刑讯室里,刽子手们严刑拷打共产党人,各种酷刑轮番使用,什么“老虎凳”、“老虎椅”、鞭抽、火烙……

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有的人舍生取义,“留取丹心照汗青”。

毛泽民、陈潭秋、林基路、李宗林、马殊等人,尽管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仍然坚贞不屈。1943年7月,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被秘密杀害。

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有的人贪生怕死,成了没有灵魂和脊梁的家伙。

潘柏南(潘同)、刘西屏(刘希平)两人先叛变,第三个便是徐梦秋。在季源博下令用刑后,他动摇了。过了一天,他在监狱中写下亲笔供词及脱党书,承认新疆中共组织确有个“阴谋暴动”计划。

徐梦秋苟活下来。他对妻子说:“我在敌人写的假材料上签了字,已经不是党的人了。”李玉南大吃一惊,立即同徐梦秋立下了离婚字据。但根本不理睬他们的离婚声明,李玉南仍然作为徐的妻子同徐一起继续关押,是囚犯,也是伺候徐生活起居的佣人。

由于盛世才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中共中央一直情况不明。直到1944年,还不知道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三位同志已壮烈牺牲,也不知道徐梦秋等三人已叛变。1944年5月,中共代表林伯渠赴重庆,再三与当局严正交涉,要求下令释放各地被捕人员,其中就包括新疆的陈潭秋、徐梦秋、毛泽民、杨之华、潘同等人。

1944年秋,盛世才斗不过老奸巨猾的,被迫同意离开新疆,重庆当局另调吴忠信为新疆省主席。在清理监狱时,将徐梦秋接收过来,任命他为军统局少将特研组长。1945年9月,徐梦秋被送到重庆,为人身安全计,住进磁器口军统局干部宿舍区。他郁郁寡欢,闭门不出,读读书,练练书法,饮饮酒,打发苦闷,寂寞度日。半年后,徐梦秋随军统局返回南京,在那里,徐梦秋极少参加社会交际。每天只是翻阅历史书籍,读读报纸杂志,打发时光。

中秋征文篇5

1、中秋那天,人们买来除了月饼外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家人吃着团圆饭,望着即将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点儿出来。

2、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

3、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4、中秋之夜,月圆如镜,月华如洗。当家家户户摆出月饼,柚子,石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其乐陶陶,其景融融,何其快哉。

5、中秋晚上,我们就开始做饭。这个时间,屋外只有丝丝微风,而我们家却热浪漫天,这本该安静地时刻,却因为中秋而火热。早饭并不丰盛,只是几个家常菜,几碗普通的汤,但有一个很特别,那就是象征团圆的月饼。

6、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7、中秋节也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等国的传统节日。

8、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9、中秋节源初是古代劳动人民感谢大自然赐予的节日,其时既是赏月的最佳季节,也是庆祝丰收的时节,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是人们对团圆、和谐的情感诉求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情怀是跨越国界的,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认同,所以它既是沟通心灵的纽带,又是文化的桥梁,正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10、中秋里说感恩真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人们说感恩之水从心田流淌;人们说中秋之节源于真情洋溢。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而它确是永恒。

11、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12、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

13、中秋前夕,亲朋好友都以月饼为礼互相赠送,因为月饼象征团圆。月饼的款式也是琳琅满目:有凤梨味的、红枣的、香橙的,还有我最喜欢的冰皮月饼……

14、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

15、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的极其珍贵,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这象征着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

16、中秋节强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

中秋征文篇6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吃着手中的月饼,不知道关于月饼的知识怎么行?

月饼,又称宫饼、丰收饼、圆饼、团圆饼等,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中国风俗辞典》讲过一个传说:唐高祖李渊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厨师制作彩色圆饼,让大家食之,以庆祝手下大将军李靖北征取得的胜利,而李靖则先捧圆饼祭拜明月,并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此后,八月十五日吃圆饼,就变成了一个习俗,而后的唐明皇宠妃杨贵妃则把“胡饼”更名为“月饼”。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叶等各种花色的月饼。到了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清代以后,月饼的制作更加讲究,无论质料、花色、品种都有新的发展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后来渐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和互相馈赠亲朋的礼品。月饼,原本是祭月时的一种供品,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没有回来的家里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认真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故月饼又称“团圆饼”。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饼作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团圆、欢聚之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中秋节以月饼祭月、拜月还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满之意。旧时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满幸福。此外,月饼还有象征丰年之意。中秋节正值五谷丰登的季节,吃月饼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饼又成了丰年的象征,借月饼来庆祝丰年,祈望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大的收成。

中秋节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让我们听听中秋节的传说吧!

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嫦娥墓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没有了食物。同时??、凿齿、九婴、大风、封?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开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尧命令大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射掉天上多余的太阳,杀死??,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希。万民欢喜,拥戴尧为天子。

后来,大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

中秋征文篇7

关键词:古诗;悲秋;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24-01

古诗人以悲秋为主题的诗歌,一般是借秋色、秋景、秋物、秋风、秋声、秋叶等一些具体意象来表达羁旅怀思、感世伤生、老病之哀、家国之痛的感喟。本来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物成熟的季节,这个季节带给人丰收的喜悦以及成熟的饱满感。那为什么秋天总是引起古代诗人的悲愁?以下将作简要分析。

一、心理因素

诗歌是文学作品基本体裁之一,一切样式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它吟咏的是使人最激动的生活事件。它要求精选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用极概括的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必须要一积累获取一定量存在在生活中诸多材料为基础。外来刺激被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接收,作为信息进入记忆。有的刺激强烈,或与本人某种需要、某种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的信息不经处理就作为精神材料直接流入长期记忆。这些会经常不经意地被诗人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同时,人们在快乐悲伤两种不同感受中常常对悲伤消极的事物情绪反而感受更深刻,能形成强烈的刺激。秋天季节里的景物多呈现出成熟即将凋零的状态,从一年四季节的范围来看,从小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伤春为主题的诗作多是以暮春为创作材料,而非初春。从大的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悲愁为主题的诗作就会多以秋天为创作背景和材料,而非春夏冬。这是一种心理意愿自然选择。

所谓“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萧瑟凋零,古诗人生活的时代往往征战不断,又交通不便,也不像现在有通信工具,离别之后难以联系。每到秋天,自然景物中由于自然规律纷纷开始归向自己该归向的地方,有道是:“落叶归根”、“大雁南飞”。看着这些自然景物诗人联系自身或想起离别的亲人朋友便会形成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从而情景交融便形成了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二、文化因素

比较外国诗歌以及现代诗歌可知悲秋感秋的诗歌创作多数出现在中国古诗中,外国诗歌情感抒发很少集中在某个季节时段,在无论哪个季节里只要心里有想宣泄的东西他们多半就会通过文艺创作表现出来。两者的不同说明民族文化差异是造成中国古诗人多作悲秋之诗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古代主要是儒家文化为主导,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范式以及思想精神。儒家的敦厚内敛影响了几乎每个中国诗人或文人的创作;同时,中国古代长期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的熏染使中国人形成了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中医讲究“因天之序”,这里的天之序即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这天之序相对着季节便是春天即生发、夏天即生长、秋天即收敛、冬天即收藏。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正好对应天之序中的收敛即秋季,这样的契合和对应容易引发诗人的悲秋之情。从这几点可看出,中国文化错综复杂地对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文人的熏陶,塑造出中国文人特有的东方文化性格,这种性格与中国文化对秋的理解和阐释正好相契合,于是使得中国古诗人总悲秋。

三、生理因素

人的情感一方面会受生理身体因素的影响,中国诗人多是男子,悲秋主题的诗歌多为中年男子所作。孔子道:“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对生活已经有足够的认识积累,开始思考生活生命思考身边的事物。同样人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这四个生理年龄阶段也对应着上面提到过的天之序,因此中年对应着秋。由于人的趋同心理,人生活在地球上和其他自然生物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所以中年人对秋天的各种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现象能有同感,同感的触发易引起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诗人的情感宣泄,如白居易的秋思中写到:“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经过以上的原因略析可见有关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很复杂,需要了解文学艺术创作的过程及基本心理机制等的理论知识,上面提到的生理因素也需要了解中医的精神,而中医又与中国的文化密切联系,所以这种原因的分析由于涉及面广泛而艰难繁杂。本文只作简略分析。

在我国古诗诗歌创作史上悲秋诗歌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不可否认它们的中国诗歌贡献,而有关这种现象原因的分析也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研究。

中秋征文篇8

1、《山居秋暝》

文/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

文/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文/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文/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文/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文/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文/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文/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文/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文/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文/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文/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

文/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文/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文/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文/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

文/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文/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文/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文/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中秋征文篇9

在传统儒家看来,孟子“春秋无义战”正是社会“礼崩乐坏”的最好注脚,用此标准反注《孟子》就成为学术界的主流。如汉代赵岐说:“《春秋》所载战伐之事,无应王义者也。彼此相觉有善恶耳,孔子举毫毛之善,贬纤芥之恶,故皆录之于《春秋》也。上伐下谓之征,诸侯敌国不得相征。五霸之世,诸侯相征,于三王之法,皆不得其正者也。”(《孟子注疏》)朱熹则说:“《春秋》每书诸侯战伐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征,所以正人也。诸侯有罪,则天子讨而正之,此春秋所以无义战也。”(《孟子章句集注》)在他们看来,春秋时期的战争无论有着怎样的合理性,只要不符合“礼乐征伐白天子出”的原则,都应归于“无义战”范围。

当然,学者注解的依据采源于孟子本人的言论,他说:“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尽心下》,以下凡《孟子》只注篇名)尽管春秋时期各诸侯强国均竖起“尊王攘夷”的旗帜,但实质上却是以五霸为主角的利益之争。虽然孟子也说:“彼善于此,则有之矣”,但“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已将这点合理性给抵消了。同时学者们以此标准来阐释《孟子》,更重要的在于其“私淑”孔子的标榜。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在学者们看来,孔孟学说一脉相承,他们在用历史事实向当时酣于战争的诸侯们发出警示:即使像齐桓、晋文般具有雄才大略的霸主,其国家最终的结果也必然走向混乱,更甭说疲于战争的诸侯小国。

然而,既然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周天子的征伐也不例外。据学者统计,《春秋左氏传》所载531次战争中至少有五次自周天子起。因此,这就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悖论,是孟子没有看到相关记载?还是在判定正义标准上另有所据?为弄清孟子的本意就有必要对其“义战”标准重新阐释。纵观《孟子》一书,他所谓“义战”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外,更看重“汤武革命”式的“至仁伐至不仁”的征伐。在他看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标准只有在王道大兴时才适用,而“大道之隐”的三代乱世,特别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才是“义战”,而战争双方“至仁”与“至不仁”缺一不可。所以孟子是想让诸侯意识到自己并非“至仁”,由酣战的外交政策转向内修政治的轨道,以避免被“贼残”征伐与诛杀,实现得民心、稳定社会的目的。既然此时的周天子非“至仁”,所以《春秋》中周天子的五次征伐也应属“无义”战。

可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并非其衡量“义战”的唯一标准,它与孔子的“正名”学说有明显不同。他不但否认周天子不能凌驾于诸侯之上。对魏、齐等诸侯国君称王的既定事实给予默许,而且认为“礼乐征伐”的权力也并非来自周天子,而是具有仁德、仁义的君主。如当齐宣王询问“汤放桀,武王伐纣”之事时,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相比,孟子明确提出“于传有之”。而宣王“臣弑君,可乎?”一语的反问,正是对儒家所崇尚“正名”学说的质疑,而孟子则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对齐宣王欲借儒家所推崇的“汤武革命”模式为其恢复桓公霸业的意图,孟子看得非常清楚。

当然,孟子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当时争霸诸侯的警示上,并不厌其烦地推行其仁政学说。如梁惠王因魏国备受屈辱而向孟子寻求良策时,他对此绝口不提,而只是奉劝惠王内行仁政,并得出“仁者无敌”的结论。他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梁惠王上》)正因孟子笃信“仁者无敌”,他才对《尚书・武成》中“血流漂杵”的说法予以否定。他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又说:“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责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尽心下》)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其在列国游说中反对一切战争的有力武器。

中秋征文篇10

1、《山居秋暝》

文/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

文/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文/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文/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文/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文/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文/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文/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文/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文/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文/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文/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

文/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文/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文/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文/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

文/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文/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文/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文/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