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同行征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10:15:38

与爱同行征文

与爱同行征文篇1

——纪念12.9爱国运动演讲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当然是生命,而一个人生命途中最宝贵的又是什么?是青春,是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的青春。不同时代,或许有着不一样的青春年华,但一样无悔的青春记忆,却一定有着一个永恒的时代烙印:那就是青春与使命同行。

时间倒流 ,回溯到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 。为反对投降和压迫,3000余名北平大中学学生,冲破警戒阻栏,齐集新华门前,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到处是挂满的标语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到处是飘舞的纸单 ;到处是舞动的小旗 ;到处是怒吼的口号 。

十二月九日,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 ,一个蹂躏不屈的民族 ,在苏醒 ,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在抗争 。抗争,是正值青春年华的他们,在国家存亡的关头,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动派的妥协;是他们,在民族生死的毫发间,热血横洒,促使了民族的觉醒;是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青年的热血豪情,以大无畏的勇气,诠释了青春的含义。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

那么,亲爱的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该用怎样的行动诠释青春的含义?展现青春的风采呢?

先别着急回答我的这个问题。

满怀憧憬与希望,8090后的我们踏入了大学的门槛,同时我们也带着各种对于8090后的疑虑,“他们身上能承载着中华腾飞的重任吗?”,甚至带着“一群80后的颓废啊!”“那边还有一群90后的脑残!”这样的指责和偏见,开始了青春的征途。

难道这就是我们随波逐流的安慰?难道这就是我们自甘堕落,得过且过的借口,还是这就是我们不再挑灯夜读,追求真理的理由?

不!我想说,80后是奋斗的一代,90后是张扬的一代,8090都是有个性,有想法的一代!可以为国争光,勇夺奥运冠军。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冠军龙清泉不到18岁,跳水冠军陈若琳只有15岁,夺得体操团体冠军的6名运动员中,五名是90后。他们同样在赛场上挥洒着泪水和汗水,同样会用自己的卓越的表现为国家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

8090的我们,也可以在抗震救灾、国庆盛典、世博会中身体力行,展现志愿者风采。当几名分子试图用暴力从她手中抢走火炬时,坐在轮椅上的她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她,就是金晶,轮椅上的微笑天使,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捍卫了祖国的颜面。

8090的我们,更可以为了挽救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义无反顾的跳到滔滔的江水中,用年轻的生命,大写青春的使命。

正是懂得青春的宝贵,他们将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拼搏,去奋斗,去争取,用奋进的犁铧拓垦生命赋予自己的田地。正是懂得青春的短暂,我们才要尽情的燃烧,用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聪明的你,是不是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与爱同行征文篇2

关键词:爱;爱的存在;终极关怀

中图分类号:B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1-0084-05

保罗・蒂利希,是由德文“Paul Tillich”音译而来的,其全名为Paul Johannes Oskar Tillich,而汉语界在翻译时多将其翻译为“蒂利希”、“梯利希”、“蒂里希”、“田立克”等。“终极关怀”一词正是由这位西方现代德裔美籍神学家于1957年在《信仰的动力》一书中首先正式提出并被广泛使用的,而以“爱”来阐释终极关怀则是蒂利希终极关怀思想的主要理路之一。如果说费尔巴哈“爱的宗教”之爱更多的是“人道主义”意义上的爱,那么蒂利希的爱则倾向于“存在主义”意义上的爱;如果说尼采以理性杀死上帝,以“超人”生存来代替神灵庇护,在警示神灵隐退的同时,彰显的是人文的气息,那么蒂利希则用爱让上帝“重生”,以“超越上帝的上帝”来追寻人类的终极,从而凸显出存在的终极意义。在蒂利希那里,作为终极关怀主要“成分”的爱,贯穿于生存的每时每刻。爱是生命意义之源,爱在生命中呈现的同时,终极关怀也得以践行。

一、爱的沉沦与终极关怀的困境

爱是什么?在《爱、力量与正义》一书中,蒂利希对“爱”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蒂利希认为,自古以来“爱”的性质常常在不同程度上被忽视、误读、滥用、贬斥甚至扭曲了。与之相应,人类的终极关怀也遭到来自诸种“非存在”的威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eros”误读与终极关怀的悬置。厄洛斯(Eros)原指五大创世神之一的之神,是和生育的化身,这里的厄洛斯(eros)即人类本能的欲望,实际上是人与神对话的“通道”,具有超人格的一面。蒂利希认为,人么“在阿加佩(agape)与厄洛斯(eros)之间作出一种绝对区分的努力,通常是以把厄洛斯等同于欲望为前提的”。诚然,蒂利希并不否认每一种形式的厄洛斯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欲望之念,“但是厄洛斯超越了‘欲望’(‘欲望’,原文为‘愿望’。笔者认为这里的‘愿望’不妥,从上下文的分析来看,‘愿望’应该作为‘欲望’解更合适)”。在蒂利希看来,厄洛斯实际上是在对自然和文化中的真、善与美的追求中去企及与作为真、善、美之“源泉的东西的神秘结合”,而人类的爱则“是趋向于与自然和文化的诸形式结合,与两者的源泉结合”。在蒂利希那里,如果“欲望是对生命自我实现的欲望,而不是出自对这种结合的愉悦的欲望,那么这种厄洛斯就与欲望统一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厄洛斯是人类神秘的本能之欲,也可以说厄洛斯是人类创造力的“隐性”之源。所以蒂利希说:“没有趋向真理的厄洛斯,神学就不可能存在”;“没有走向美的厄洛斯,礼仪的表达形式就不可能存在”;“就对上帝而言,否定爱的厄洛斯特性甚至更为严重”,因为这种否定所带来的结果是“对上帝的爱变成了一个不可能的概念。”正是在此意义上,蒂利希强调作为厄洛斯之性质的爱是必要的,因为厄洛斯不再是仅仅追求之欲,更多的是人类对与自身起源重新相结合的强烈愿望。所以蒂利希说:“人若没有与其起源重新结合的欲望,对上帝的爱就变成了一个无意义的字眼。”在“eros”之爱被误读后,爱走向了所谓的“圣爱”,这样,终极关怀则披上了“圣洁”的外衣进而被悬置起来了。终极关怀只有“仰望星空”的一面,而“脚踏实地”的一面则被无形中抹去了。由此,终极关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神圣”的空壳。

第二,对“philia”滥用与终极关怀的消解。菲利亚(philia)有“倾向”、“爱好”、“亲和”等意思,在此指一种“我―你”关系中的爱,权宜地称之为“友爱”。蒂利希认为,“爱的厄洛斯特性在相对的一极上与所谓爱的菲利亚(philia)特性相关联,厄洛斯代表的是超人格的一极,而菲利亚代表的是人格这一极。”作为代表人格这一极的菲利亚,它是人类在社会中维系人际关系的根基。所以蒂利希说:“一个人若不能将作为‘我’的自己与‘你’联系起来,也就不可能将自己与真和善,与它们根植于其中的存在之基础联系起来”,换句话来说,“一个人若不能爱朋友,也就不可能爱终极实在之艺术表达”,因而“菲利亚也信赖于厄洛斯”的。厄洛斯与菲利亚的统一不仅存在于个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于社会的群体中,这样,人类便在“我―你”关系的组成中生存。但是,在人类的生存中,菲利亚之爱往往被滥用了,人类利用这种菲利亚之爱去营构自己的私利,扭曲了菲利亚之爱的性质。这样,爱被消解为利,菲利亚之爱则被解构为无数的私欲,从而人类的终极关怀被诸种私欲所吞噬,终极关怀也被消解了。

第三,对“libido”的扭曲与终极关怀的倒错。里比多(libido)是拉丁语,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意指一切身体器官的。蒂利希认为,如果将里比多定义为“对愉悦的欲望”,这只是一个“快乐主义的定义”,是对“里比多的误解”。在蒂利希看来,“欲望的满足伴随着愉悦”,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所欲者并不是愉悦本身,而是与满足这个欲望的东西相结合”。然而,人们如果以将欲望得到满足看成是愉悦,反之,欲望未得到满足则是痛苦为基础,进而推出“避免痛苦和追求愉悦”。是生命的本质的结论,那则是对人类生命实际过程的歪曲。蒂利希认为,“正常生活追求的是它所缺乏的东西,追求的是虽属于它但又与它分离了的东西相结合”,也即不是以占有对象为目的的。蒂利希认为,弗洛伊德将里比多描述成“个人要摆脱紧张的欲望”,弗氏的这种描述是里比多的“倒错形式”,而忽视了里比多的积极方面的意义――“趋向生命之自我实现的动力”。所以,蒂利希并不否定里比多之欲,而是对之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蒂利希那里,里比多是“无罪的”,它是人类生命过程的自然呈现。爱,并非要剔除“欲望”才是爱,欲望即契于爱之中,“离开里比多,生命就不会走出自身”。所以,里比多贯穿于圣俗之中,“即使在最精神化的友谊与最禁欲的神秘主义中,都有着里比多的成分。倘无里比多,圣徒就不再是造物”,但是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圣徒”。在里比多被以“倒错形式”扭曲后,终极关怀也走向了其畸形的一面。

第四,“epithymia”的贬斥与终极关怀的美化。欲望(epithymia)即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和冲动。在传统意义上,欲望(epithymia)被视为爱的最低级的特性,这种特性进而又被等同于“感官上的自我完成或自我满足的欲望”。所以在“哲学和神学的道德家”那里,往往将爱与人的“较高的、具有本

质区别的特性之间设置一条完全的鸿沟”,从而将爱与人的存在区别开来,而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将爱与人的生命区别开来。人们在贬斥欲望的基础上进而来贬低爱。在这个意义上,爱成为“”的代名词,进而被道德家拒之于千里之外。事实上,欲望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自然流露,它既有与一般动物相同的共性,也有人类自身的类特征。爱的欲望之性质是爱的动力之所在。但是,当欲望被限定为“爱的最低级的特性”进而以不同名目的形式被拒绝时,爱就被无形地抛弃了,生命便失去了动力。而人们对“epffhymia”的贬斥,实际上则是对存在的美化,不过,这种对终极关怀美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与消解存在同时进行的。当“epithymia”被拒绝时,终极关怀也就被不知不觉地一起拒绝了。

第五,“agape”的忽视与终极关怀的遗忘。阿加佩(agape)是基督教中最圣洁的爱,它是集身、心、魂为一体的爱的最高境界。但是,蒂利希认为,这种形式的爱,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究其被世人遗忘之原因,并不在于“阿加佩是爱之最后和最高的形式”,而在于阿加佩进入人类生命的维度之不同。在蒂利希看来,阿加佩是“插入爱中的爱”,既是“深层之爱”,又是与“生命之基础相关的爱”。对阿加佩的忽视则是“eros”、“philia”、“libido”、“epithymia”等四种爱遭受扭曲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人类忽视了这种最高境界的爱,才会从各种狭隘的方面去曲解爱,误读爱,滥用爱。当“agape”被人类置于遗忘的角落时,“魔化关怀”则以终极关怀的形式代替其存在而行事,而终极关怀则被抛入遗忘的长河中。“魔化关怀”的通常表现为对名与利的执著,当人们匍匐在金钱的面前时,人类失去的即是这种圣爱,而魔化关怀则成为人类的统治。

二、爱的重新诠释与终极关怀的表达

既然爱的性质常被歪曲,那么,爱究竟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王珉先生在其《爱的存在与勇气》一文中认为伦理学之爱的方法有三种,即象征法、悖论法、本体论方法。但笔者认为,在蒂利希那里,象征、悖论、信仰等则是对爱的最佳诠释。

首先,象征之法与终极关怀的开启。象征法是哲学和宗教表达思想的惯用手法。蒂利希在《信仰的动力》一书中就有一节“信仰之象征”专门谈象征。蒂利希认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必需藉着象征的方式表达,只有象征的语言才能表达至高无上的理想。”同时,蒂利希还指出,象征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象征代表的意义超出本身,另有所指;

2 象征和本身的意义内涵关系密切;

3 象征启示了一些原本不为人知的事实;

4 象征不仅开启了事实中原来不可企及的向度,而且也开启了人类心灵中与这些事实相关的向度;

5 象征不是蓄意制造的;

6 象征不能蓄意发明这项事实所带来的后果,象征不会因为人们有所渴望便会自然发展。

从蒂利希对象征特征的界定来看,象征是表达终极关怀的“必需方式”,因为象征“开启了人类心灵中与这些事实相关的向度”。爱,作为终极关怀的一部分,也必须藉着象征来表达。在《根基的动摇》一书中,蒂利希说:“‘深’是空间的一维,同时也是一种精神质量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可见之物对我们的限制和奴役”,“那无限的、不可穷尽的深底,那一切存在的根底,就是上帝”。阿加佩(agape)之爱就是这种“深层之爱”、“插入之爱”,它必须借助于象征才能呈现出来。当象征将爱呈现出来之时,也就开启了“一些原本不为人知的事实”,终极关怀也即得以表达。

其次,悖论之法与终极关怀的超越。悖论是指从逻辑上推论,往往推导出与前提互相矛盾之结论,但在表面上却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在蒂利希看来,这种类似于禅语的悖论式的语言更适合爱的表达。而非存在在存在中存在则是对这一悖论式语言的自觉运用。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蒂利希说,“存在包括了非存在;但非存在并不占优势”,“非存在属于存在,不能从存在中分离出来”,“存在必须被看作是对存在的否定之否定”,“存在在排除非存在后所作的自我肯定不是自我肯定,而是一种僵死的自我同一”。这样,蒂利希在对存在与非存在关系的阐释中,以悖论的方式将非存在纳入了存在,从而充实了存在,激发了存在的动力。所以蒂利希解释道,“非存在――使上帝的自我肯定带有能动性的东西――打破了神的自我孤立,使之作为力和爱显露出来”,从而“非存在使上帝成为一个活的上帝”。爱通过存在的对立面――非存在而得以呈现出来,非存在在存在中存在则是爱的悖论方式的表达,也是终极关怀的超越―一“无限的东西包括它本身和有限的东西;肯定包括它自身以及纳入它自身中的否定,赐福包括它自己以及它征服的焦虑”,所以蒂利希说:“完成了的爱既是极端的幸福,又是幸福的终结。”在蒂利希那里,悖论式的表达实际上是要打破工具理性一统天下的格局,而呈现人类的价值理性。因为在蒂利希看来,工具理性达到的将会是“僵死的自我同一”,使上帝成为一个死的上帝,这样,通向生命深处的爱会被忽视,甚至缢死。

再次,信仰之法与终极关怀的在场。如果说象征法、悖论法将爱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开启并丰富了终极关怀的内容的话,那么爱以信仰的方式的表达则是对终极关怀在场的诠释。在蒂利希那里,“信仰中包含了爱和行动的种子,而且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是终极关怀的“在场”。在蒂利希那里,终极关怀不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而是一个行为,是一个行动,是一个向死而在的进行时,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即是“栖居”,而“栖居就是在世的本质”。所以蒂利希断言:“爱与行动都无法自外于信仰而独立(如果信仰不足以堪称终极关怀时,爱与行动便会与信仰分离,作者自注),相反的,它们本身就是终极关怀”,而“信仰与爱分道扬镳,通常是宗教败坏的后果”。信仰是爱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是爱的内容。没有信仰的爱,也就是阿加佩(agape)被忽视了的行为,这时爱无法进入生命的深层,阿加佩(agape)的不在场,使得终极关怀倒向了“魔化关怀”,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所以蒂利希在《信仰的动力》一书中反问道:“失去了信仰,还有爱吗?”信仰之爱要求的即是终极关怀的在场,而不是流于玄思、教条。“如果信仰是指疯狂地接受并获得教条,那么这种信仰必定无法产生爱”,“如果信仰变成终极关怀的代名词,那么信仰便含了爱的成分”,也即“信仰就是和本身分离的神结合的热切盼望”。与本身分离的神相结合的强烈感,也就是信仰,也就是爱,通向与神结合的过程,既是爱的呈现的过程,也是终极关怀在场的过程。因为“行动就是爱的直接表现”,“信仰包含了爱,行动就是表现爱的最佳方式”,“有终极关怀的地方,就有实践终极关怀的热情,‘关怀’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行动的意味”。在蒂利希看来,终极关怀是一种“行动”,而不是玄思;是一个过程,而不仅在于一个结果。人人心中皆有爱,这份爱不仅仅是情感,更是一

种信仰,当爱以信仰的方式呈现时,终极关怀得以践行,而其前提则是自身(终极关怀)的在场。

三、爱的存在与终极关怀的践行

爱为终极关怀内容的一部分,爱的存在诠释的即是终极关怀的践行。爱在生命中展开的过程其实也即是终极关怀践行的过程。

首先,爱在生命中自然呈现出来。关于爱的存在,蒂利希在《新存在》一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该书“作为爱的新存在”一节中,蒂利希引用了《约翰一书》和《约翰福音》等对“爱”进行了阐释:

“我们知道并且相信上帝爱我们。上帝就是爱,那有了爱在他的生命里的人就是有上帝的生命,而上帝在他的生命里。”(《约翰一书》)

“我给你们一条新诫命:你们要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彼此相爱。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世人就知道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

“上帝在我们的生命里,把我们作为他的居所,就等同于我们有爱在我们的生命里,等同于我们把爱作为我们的居所。上帝和爱不是两个实在,而是一个。”

作为一个神学家,蒂利希对以上所引的《约翰一书》和《约翰福音》内容的解读是有其神学烙印的,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也是无需否认的。但是蒂利希对爱的论述还是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正如傅伟勋先生所言:“作为神学家的蒂利希,其‘终极关怀’思想固然有其神学的背景,所以蒂利希说,‘信仰就是终极关怀着的状态’,但如果我们‘排除有神论的特定内容后’,就‘可以作为后设宗教词语’。”圈这种后设宗教词语我们暂且不讨论,但蒂利希通过将上帝注入生命来诠释爱即在人的生命中,这是蒂利希的独创性诠释。爱在生命中,在者便与上帝不即不离,这样,对上帝的爱便由外在的仰视而转变为内在的超越,这正是蒂利希所说的“超越上帝的上帝”之内涵。“超越上帝的上帝”其实也就是将爱插入生命的深层,将爱置于人类的生活之中。在蒂利希看来,“爱斩断了虔诚的孤独,也斩断了神学的傲慢。它不仅超过正义,而且比信仰更伟大”,因为“它就是上帝自身的显现”。爱的显现的过程其实就是无限接近上帝的过程,也就是终极关怀践行的过程。因为“在每一个真正爱的时刻,我们都在上帝之中,上帝也在我们之中”。

其次,终极关怀贯穿生命之流程。爱,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终极关怀的一部分,爱的存在的过程其实就是终极关怀实现的过程。对于有意义的生命而言,不能没有爱的存在,不能没有信仰,也就不能没有终极关怀。生命存在的流程即是终极关怀践行的过程,终极关怀贯穿于生命的每时每刻中,我们从蒂利希对终极关怀的解释中可以得出上述的结论:

“信仰就是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的状态,因此,信仰的动力也即是终极关怀的动力。”

“人最终关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其意义。在此意义上,“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个问题是一个终极的、无条件的、整体的和无限的关切之问题(“Man is ultmate-ly concerned about his being and meaning.‘To be or not to be’in this sense is a matter of ultimate,unconditional,to-tal,and infinite concern”)。”

“若没有推动每一件存在着的事物趋向另一件存在着的事物的爱,存在就是不现实的。在人对于爱的体验中,生命的本性才变得明显。爱是使分离者结合的动力。”

这种“终极的、无条件的、整体的和无限的关切之问题”,是爱的一种呈现,也即是终极关怀。因为“上帝在我们的生命里”,也即爱在我们的生命里。正如蒂利希所言:“生命是现实中的存在,而爱是生命的推动力量”,“在人对于爱的体验中,生命的本性才变得明显”,“爱是使分离者结合的动力”。所以,生活的过程即是爱的展开的过程。但是,在生命的流程中,不是将自己“移交”给某个外在之物,而是自我自觉参与生命的流程之中,也即“在场”。这种“在场性”也就是蒂利希所说的“所攫住的存在状态”,也即“存在一本身”。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生命”,“爱的最高形式和它的那种使东西文化有别的形式,是保留了既是爱之主体又是爱之客体的那种爱”,这种爱不是别的,就是“一”,即“爱是一”,这样,爱即是“存在一本身”,爱的呈现也即终极关怀的诠释。

终极关怀作为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它必定是无条件的,同时又是无限的,生命存在的时刻,即是终极关怀践行的时刻。所以蒂利希说:“新造物,这才是我们最终关心的东西;这应当成为我们的无限激情,成为每一个人存在的无限激情。”这种激情伴随着生命的流程,爱在这种流程中呈现,而终极关怀也在其中得到践行。生命以爱而有终极的意义,而爱以终极关怀的形式让生命的意义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何光沪选编,蒂利希全集(上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87

[2]王珉,爱的存在与勇气IN,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150

[3]田立克,信仰的动力嗍,鲁燕萍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4.37

与爱同行征文篇3

[关键词] 《红字》;象征意义;电影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秦皇岛市2012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第二批)“利用测试反拨效用理论提高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质量”(项目编号:2012025A083)。

一、引 言

《红字》讲述的是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一场恋爱悲剧。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嫁给了医生奇灵沃斯,他们之间却没有爱情。海斯特・白兰先于丈夫来到波士顿,在孤独中海斯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并生下女儿珠儿。海斯特被当众惩罚,戴上标志“通奸”(Adultery)的红色A字示众。然而白兰坚贞不屈,拒不说出孩子的父亲。对于社会的鄙视、责骂、排斥和唾弃,海斯特没有畏惧,而是坚强勇敢地生活,通过辛勤劳动和热心助人最终赢得大家的尊重。红字A也从最初的“通奸”转化为能干(Able)和天使(Angle)。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1995年上映的《红色禁恋》改编于霍桑的《红字》,由Roland Joffé导演,Demi Moore主演。剧情没有大的改动,但是增加了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戏,包括他们的相遇、相知到相爱结合,而在原著中海斯特是以怀抱私生子珠儿的形象出现的。电影的结尾部分由原著中的墓地(丁梅斯代尔忏悔后的死亡)变为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驾着马车热情拥吻的好莱坞式大团圆结局。原著中作者多用象征手法,从开头的监狱、玫瑰到结尾的墓地,以及红字A的象征意义贯穿整部作品;然而在影片中,很多象征意义都没有体现,尤其是红字A在影片中,除了佩戴在海斯特胸前外,并无过多描述。在影片中,导演也增加了一些原著当中没有的元素,如红色的小鸟和印第安人的战争使影片更贴近观众对于家庭伦理观的需求,反映了当时的美国价值观。

二、象征手法在原著和电影中的体现与区别

(一)原著中比较典型的象征及其在影片中的体现

1.红字A的象征意义

字母“A”是海斯特犯了通奸罪之后,清教徒为了惩罚她强迫她必须每天佩戴的标志。A是Adultery 的首字母,代表“通奸罪”,以时刻提醒海斯特自己的罪行,同时也提醒周围的人,使周围的人鄙视她、唾弃她。而她的情人丁梅斯代尔,虽然没有像海斯特一样佩戴通奸的标志,但是内心却有一个猩红的A字,时刻折磨他,鞭挞他,这种内疚又罪恶的巨大压力使丁梅斯代尔在自己的胸前烙下血红的A 字。

在原著中,为了生计和抚养珠儿,海斯特不停地做针线活。她用细红布做成红字A,四周用金色的丝线精心刺绣而成,手工奇巧,完全就是一件艺术装饰品;她用最美的衣服装饰着珠儿,同时自己却常年穿颜色灰暗的衣服;她乐善好施,把剩余的钱都用来帮助穷人而不要回报;她过着圣洁的生活,她的坚强隐忍和热情助人的美德使他最终赢得众人的尊重和敬爱。在原著的结尾,其他清教徒的眼中的红字A变成了能干(Able)和天使(Angle)的象征。而在影片中,海斯特主要做的是农活,种的是庄稼,尤其影片中她与丁梅斯代尔第一次的地方就是海斯特的粮仓里。红字A的艺术性也不复体现,少了原著中的光彩夺目和精细,她佩戴的就是州长给她的同一个非她本人刺绣的红字A。她的乐善好施在影片中也没有过多的描述,惟一做出的贡献好像就是帮助希霞莉躲藏在她家里。倒是海斯特对于佩戴红字A的态度,原著和影片当中是一样的,海斯特内心认为红字A并非她的耻辱而是虚伪冷酷的清教徒的耻辱,在她眼里红字A也代表了她的爱人的名字(Arthur Dimmesdale)和他们之间神圣而纯洁的爱情(Amour)。

2.珠儿的象征意义

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一夕激情,珠胎暗结,十月怀胎,海斯特在监狱里生下来女儿珠儿。海斯特从监狱里出来后就只有珠儿陪伴她。霍桑在小说的第六章写道:“这个小生命,她已经天真地长大,好像在上帝的神秘关照之下,长成了一朵可爱并永恒的鲜花,是一件有罪激情的奢侈品。”“上帝给了她一个可爱的孩子,她的位置就在那同样不名誉的胸前,把她的父母那个种族和普通人永远的联结在一起,最终成立天堂中一位上帝保佑的灵魂!”珠儿不习惯海斯特以外的任何人,只有和母亲在一起,并且只有母亲佩戴着红字A时,珠儿才能感到安全和自然。因此,珠儿就像海斯特胸前的红字A一样,但是却是一个鲜活的红字A,总是在提醒着她的罪过,是罪过的象征,但同时也是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爱情的结晶和象征。

在影片中,珠儿的篇幅不是很长,从希霞莉为海斯特接生,到海斯特的丈夫奇灵沃斯归来,以医生的身份检查珠儿是否有巫术记号,以及在后来的巫术案中奇灵沃斯利用珠儿身上的胎记,声称珠儿身上的胎记是巫术记号,激起公愤要吊死希霞莉和海斯特。珠儿的存在在巫术案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是很多细节方面并没有像原著那样全面和细腻。比如在原著中,珠儿一直对母亲胸前的红字A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经常拿野花投掷,每次投中都欢呼雀跃;在森林里海斯特把红字A取下后珠儿拒绝与母亲亲近,这都表现了珠儿和红字A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影片中,珠儿和母亲胸前A字并没有表现紧密联系,甚至是影片最后一家三口坐着马车远去时,珠儿亲手把母亲的红字A随手丢弃,这与霍桑所表现的红字A和珠儿之间的等同作用向背驰。

3.绞刑台的象征意义

绞刑台是故事发展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点,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绞刑台是清教社会残酷法律的象征,也是罪人公开被审判和认罪的地方。小说中,海斯特抱着珠儿站在绞刑台上因犯了通奸罪而受到审判,总督贝灵汉和约翰・威尔逊牧师对其威逼利诱,让她说出孩子的父亲;在小说的结尾,丁梅斯代尔牵着海斯特和珠儿的手在绞刑台上公开承认自己的“罪恶”并露出胸前血红的A字,倒地而亡。

在影片中,绞刑台也是一个关键的场所,与原著描述一致是海斯特公开受审的地方,丁梅斯代尔在夜里在绞刑自忏悔,但最终仍是在海斯特即将在绞刑台上被吊死的时候公开承认了他才是那个应该被吊死的奸夫。他没有得到公众的原谅,也没有倒地而亡,而是被吊起来,在行刑前,印第安人突破城门拯救了他们。

4.森林和小溪的象征意义

在《红字》中,森林和小溪是主要的背景描写,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在森林中相会,珠儿在小溪边玩耍。乘坐“五月花号”而来的清教徒带着圣经也带着利斧,在美洲大陆大刀阔斧进行开拓,创造新的文明,而原始森林和小溪就像是连接文明与荒芜的过渡地带,在这里没有纯粹的文明,有的只是阴暗和神秘,象征着人类精神世界的迷茫,也是掩盖罪恶最好的场所。

电影增加了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爱情的前奏,把原著中省略的两人相识、相爱的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也恰恰是在森林深处海斯特看到丁梅斯代尔裸泳,受到心灵的震撼。之后他们又在森林中第一次相遇,相识并骑马驰骋在深邃神秘的森林里,两人相互吸引。女巫案的事件后,丁梅斯代尔在森林里的小溪边与海斯特相会,一家三口相拥向上帝承诺不会放弃彼此。也只有在森林里,在这个介于道德和不道德的地带,丁梅斯代尔才有勇气承认他与海斯特的爱情是永恒的,心里才萌生逃脱清教思想禁锢的想法。

(二)影片中新增的象征

1.神秘红色小鸟的象征

影片中,海斯特在靠海的一处房子安顿下来,雇佣两个男工帮助她耕种。红色小鸟第一次出现时,海斯特正在地里干活,它引领海斯特来到森林深处,并目睹丁梅斯代尔在海里裸泳。在去教堂的路上与丁梅斯代尔的相遇以及丁梅斯代尔的富有激情的布道深深地吸引了海斯特,当然海斯特也吸引了丁梅斯代尔,以至于虽是已婚,但这个一直有坚定信仰的牧师也坠入爱河。红色的小鸟第二次出现是在丁梅斯代尔告知海斯特她丈夫可能遇难的消息,两人终于抵制不住的诱惑而彼此结合。红色的小鸟就像爱情的使者,是热烈的象征,但是这种爱情受到清教思想的禁锢,最终使得爱情和激情屈从于宗教专制。

红色小鸟对于海斯特的女仆Mituba来说意味着人性的解放。红色小鸟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去了粮仓。而给海斯特准备洗澡水的Mituba便满心欢喜又小心翼翼地宽衣解带在红色小鸟的陪伴下在浴盆里洗澡。海斯特刚刚安家时,在市场上用马车拉着浴盆,引起路人惊愕,纷纷侧目,可见大家对于浴盆的态度是反对和抵制的。女仆Mituba第一次准备洗澡水的时候,拿着水桶不敢往浴盆里倒,海斯特看见后说了一句“这是浴盆不是撒旦的玩具”。实际上是告诉Mituba不要害怕。清教徒提倡的是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享乐甚至消费行为,而海斯特的衣着、装饰品和生活用品无疑招致其他清教徒的批评和唾弃。但是Mituba 在海斯特的影响下慢慢接受了很多自由的思想,精神得到了一定的解放,所以红色小鸟代表了激情和爱情也象征了思想的自由飞翔和精神解放。

2.移民与印第安人的战争

电影开始就是印第安人为死去的头领举行安葬仪式,丁梅斯代尔一直为了缓解印第安人与移民之间的冲突而努力,而奇灵沃斯去新大陆的途中被印第安人俘虏并奴役,影片中一直充斥着土著居民与移民之间的冲突,最后在影片结尾更是爆发了战争。美洲新大陆殖民地的扩张史实际上就是殖民者驱逐土著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导演罗兰德把一部充斥着犯罪与赎罪、惩罚与救赎的故事转变为置于种族冲突的历史背景下的以爱情为主线的罪与罚。正是因为在殖民初期,不同的种族差异、宗教和思想差异导致着一个新的社会和文明的重组。不道德的爱情、政治的尔虞我诈、清教思想的专制和种族的压迫和抗争都是吸引观众的看点。移民的印第安人的战争不仅代表着历史,也象征着20世纪时的美国现状,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少数民族面临的不平等问题仍然是美国最严重和无法解决的挑战之一。

三、结 语

伯克维奇曾经说过:“在批评的术语里没有比含混这个词跟《红字》关系更密切了。”霍桑对清教思想的态度,甚至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本身就有不可超越的矛盾和冲突。美国电影中强调文化观,对于西方人个人价值和个人需求给予肯定,而《红字》的罗兰德正是从红字当中所隐藏的婚外情或非道德的爱情需求入手演绎了一部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

[参考文献]

[1] 罗贤卿.谈《红字》中的象征手法[J].甘肃高师学报,2007(12).

[2] 李渝.从文学到电影:《红字》的另一种解读[J].电影文学,2012(16).

[3] 陈榕.《红字》中针线意象的文化解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7(02).

与爱同行征文篇4

公司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关于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的工作部署,全面发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0,努力培育“爱心·平安”文化,公司党委决定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爱心·平安”格言、征文和故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爱心·平安”格言征集活动

1、时间

3月20日至4月15日

2、要求

“爱心·平安”格言征集要求全员参加。格言要紧紧围绕“爱心·平安”这一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实际,主题鲜明,富有哲理,令人感怀,符合格言短小精悍的特点,字数限制在100字以下。

3、奖励

(1)活动设置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40名、优秀奖50名。

(2)征集结束后,对所征格言利用办公自动化进行公布,供全体员工相互学习借鉴。公司将邀请有关领导、有关部室组成“爱心·平安”格言评选小组,对应征格言进行评选。对获奖格言除给予奖励外还将择优报枣庄供电公司参加评选。

二、“爱心·平安”征文活动

1、时间

3月20日至6月20日

2、要求

(1)征文活动要求全员参加。鉴于征文工作量和难度较大,各部室(农电分公司以各供电所为单位)、车间和多产公司在全员参加,并自行评选的基础上,每单位至少推荐2篇报工会参加评选,多者不限。

(2)征文必须体现“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内涵,体现“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的要求。

(3)征文体裁不限,通讯、消息、言论、图片都可以,要求言之有物,观点鲜明,事例典型。字数以不超过2000字为限。

3、奖励

(1)征文设置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给予奖励。©

(2)征文结束后,公司将邀请有关领导、有关部室组成“爱心·平安”征文评选小组,对所有征文进行评选,产生奖项。对获奖征文除给予奖励外还将择优报枣庄供电公司参加评选。

三、“爱心·平安”故事征集活动

1、时间

3月20日至4月15日

2、要求

(1)故事征集活动要求全员参加。鉴于故事征集工作量和难度较大,各部室(农电分公司以各供电所为单位)、车间和多产公司在全员参加,并自行评选的基础上,每单位至少推荐2篇报工会参加评选,多者不限。

(2)故事必须体现“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内涵,体现“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的要求。

(3)故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求内容必须真实,可读性强。

(4)故事可以写个人、写岗位,也可以写企业,体裁以通讯、报告文学、访谈为主,可以配图片,字数600字以上。

3、奖励

活动设置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给予奖励。对获奖征文除给予奖励外还将择优报枣庄供电公司参加评选。

四、应征作品提交方式

(1)应征格言、征文和故事由部室(各供电所由农电分公司负责)、车间、多产公司为单位集体提交。

(2)应征格言、征文和故事一律用电子文档通过办公自动化传至工会王涛处。

(3)应征作品请务必注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

五、其他事项

1、本次活动同时也是市公司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调动全员积极性,全员参加,对组织不力或者不组织者,纳入月度业绩考核。

与爱同行征文篇5

一位中学生说:“作为学生,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结合自身条件去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温暖,这也是一种慈善。”

一位教师说:“我要把《慈善读本》的精髓融入教育教学中,把我的理想、我的爱奉献给同学们。”

一位教育局局长说:“《慈善读本》在校园传播后,学生们爱读悦读,也得到家长们的好评。”

一位学生家长说:“《慈善读本》在孩子心里播撒了慈善的种子,并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

一位慈善会会长说:“以《慈善读本》为载体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慈善会的种子工程、基因工程。”

一位新闻记者说:“慈善激活校园文化。”

……

在这里,我们欣喜地看到、真切感受到一种使人慰藉的实实在在的成果,看到以《慈善读本》捐赠为载体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校园阳光下爱的收获,收获的爱。

这种爱体现在这本书收集的二百余篇“万达”杯“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的稿件中,体现在那一行行鲜活生动、真挚感人的文字中。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有趣、有益的活动和阅读中对“慈善”有了一种新奇、美好的感悟,一种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慈善意识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然萌生,一种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正能量正在他们慢慢长大的身躯里快速聚集;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慈善阅读与慈善活动中,聪慧的眼睛变得更加明亮,因为他们都有了新的更加美好的发现,他们发现了自己身边更多善良更多富于爱心的人和事,也发现了自己的心灵是多么美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愉快,也有了更多靓丽的憧憬;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校园慈善文化的浓郁氛围里用自己善良的智慧、美好的行动、隽秀的文笔对《慈善读本》进行了生动、鲜活的诠释和补充,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发挥得更加酣畅淋漓,道德品质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映现出太阳美丽而温暖的光辉。

我们看到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慈善读本》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心田,对校园慈善文化的传播兴起,表现出极大的热忱,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与支持,他们不但在为人师表方面有了令人惊喜的表现,而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慈善文化方面积累了开创性的经验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征文来稿反映出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们对理解慈善、奉献爱心怀有本能的需求与渴望,反映出同学们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的可喜变化,一些学生对善与爱的真诚让人深感民族的希望。

我们高兴地看到,慈善雨露的播撒,正孕育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慈善青苗!

本书收录的《慈善读本》读后感、“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稿件只是众多稿件中很少的一部分。在万达集团的慈善资助下,中华慈善总会借助《慈善》杂志这个慈善文化阵地开展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在全国接受《慈善读本》捐赠的中小学校受到普遍欢迎和热烈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的中小学生写出的征文稿件超过50万篇。各地教育局、慈善会都创造性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使这一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吸引力、影响力,收到了更加明显的效果。一些地方慈善会还和教育局及新闻媒体合作,在当地开展征文评选活动,出版征文选集,奖励优秀小作者。这是校园慈善文化中爱的收获,也是校园慈善文化中收获的爱。

与爱同行征文篇6

【关键词】 《红字》;珠儿;象征意义

作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以他的代表作《红字》享誉世界文坛,在这部作品中霍桑成功地使用了象征主义这种手法,使得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提及这部作品,读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女主人公,对其进行分析。而本文则关注了文中的小精灵――珠儿。可以说珠儿是《红字》中最复杂的人物之一,这个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霍桑的超验主义,也体现了小说戏剧性的改变。作为女主人公海斯特的心肝宝贝,珠儿既是海斯特的负担也是她真爱的表达,同时体现小说的灵魂 ― 活着的红字A。

一、罪孽的显现

小说中珠儿象征着女主人公海斯特所犯的罪。文中海斯特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当她遇到牧师丁梅斯代尔时,激情得以释放。通奸罪在清教思想的社会中无疑是巨大的耻辱,但霍桑并没有对其进行批判,而是赞扬了她对旧的束缚的反抗。但是在小说中珠儿与海斯特形影不离,既给了她精神上的慰藉,也时时刻刻提醒她与丁梅斯代尔短暂的激情所犯下的罪,并给俩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折磨。

小说中,海斯特自己虽简朴度日,但她对珠儿却格外珍爱。当珠儿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海斯特就用“鲜红色天鹅绒裁剪成束腰裙衫,并用金丝线在上面绣满各种新奇的花样”打扮她。在作者霍桑的眼中看来,小珠儿的外表本身就是红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她对母亲胸前的字母A非常感兴趣,总是用闪亮的大眼睛瞅着并试图想要用小手去摸摸它。看到母亲卸下红字企图与丁梅斯代尔出走时,她却哭了起来,直到母亲放弃想法重新将其带回去。珠儿的存在时刻提醒海斯特曾犯下的罪,是她耻辱的刻画,从这种角度看来珠儿就是“活着的A”。

二、救赎的化身

珠儿的名字来源于《圣经》。根据《圣经》所说:“上帝像商人一样在寻找着美丽的珍珠,找到之后,他倾其所有买下了它。”就可以看出珍珠的珍贵。而海斯特选择珠儿这个名字,不仅体现了她对女儿的爱,也诠释了她对真爱的价值,因为珠儿是她与自己的真爱丁梅斯代尔的结晶。

尽管珠儿的诞生是以牺牲了海斯特的尊严为代价,但是珠儿却是海斯特的精神支柱,是她在罪行暴露之后活下去的勇气来源,在她的生命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珠儿这个孩子,海斯特可能早已畏罪自杀。珠儿这个小精灵与整个文章当时的宗教环境和社会背景格格不入,这也体现了作者注入在女主人公身上的反叛精神,珠儿的存在是海斯特追求真爱的结果。珠儿的外表遗传了她母亲的优雅。她的微笑给海斯特带来了慰藉,也给整个波士顿灰暗的色彩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珠儿是海斯特唯一的珍宝,朋友和伴侣,是她给了海斯特活下去的勇气,是她让海斯特忍辱负重地救赎,是她净化了海斯特的灵魂,是她从撒旦的手里拯救了海斯特。如果没有珠儿,海斯特恐怕在罪行暴露之后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也可能与牧师逃离现实,但正是珠儿的存在,使她留下来。在小说的第八章,海斯特企图去见黑衣人,他宣称如果海斯特遵从他的命令,她的耻辱和罪恶就可以被洗刷。但是她拒绝了并解释说她要留下来照顾珠儿。从这个角度上讲是珠儿阻止了海斯特陷入罪恶的圈套。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给珠儿提供更好的基督教家庭的成长环境,而海斯特却坚持索要对珠儿的抚养。

三、挚爱的象征

小说中珠儿的名字 “pearl”与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purl”同音异义,潺潺的小溪对大自然的珍贵就如同珠儿对这部小说的重要性一样。作者霍桑将珠儿的诞生过程比拟成天然珍珠的形成过程。在自然过程中,沙子进入牡蛎之后,牡蛎会忍受巨大的疼痛和折磨,不断地流出液体,累积最终形成珍珠。这就像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短暂的激情给双方带来了痛苦,这份既真挚又痛苦的恋情让女主人公留下了无尽的泪水,伴着泪水她孕育了珠儿。这种象征的手法运用堪称精湛。

霍桑对珠儿的描写恰恰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真挚爱情含义的理解,而且作者也非常珍惜这份真挚的爱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通奸是可耻的罪行,但女主人公为了抚养珠儿忍辱生存,体现了她对真爱的追求。虽然是这样,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鼓动人们对没有真爱的婚姻要放弃。

珠儿也体现了纯朴自然的爱情。小说中海斯特与珠儿形影不离,大部分时候,海斯特都有一种害怕失去珠儿的感情,所以“她冲向珠儿,紧紧抓住她,将她搂在怀里”。因为珠儿是他与丁梅斯代尔恋情的结晶,所以抓住珠儿也就象征着她抓住了与丁梅斯代尔纯朴的爱情,她不想失去这份真挚的感情。

珠儿的存在看似与当时的宗教环境和社会环境格格不入,有所矛盾。但正是这个小精灵,活着的红字,救赎的化身,挚爱的象征,将文章巧妙地贯穿结合到一起,给全文灰暗悲剧的色彩增添了点点彩色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Barbour, James. Romanticism:Critical Essay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M]. New York: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4.

[2]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M].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3] Si Haike. The Analysis of Pearl in The Scarlet Letter [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8.

[4] Wang Zhongjie.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J]. Education for Chinese After-school (Theory). 2007, 5.

[5] 陈素英.浅谈《红字》中的象征手法[J].福建外语, 1997,4.

[6] 高淑兰.《红字》人物形象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4,4.

[7] 贾妍,王莉娟.试析《红字》中主要人物姓名的象征意义 [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1.

[8] 姜岚. 试论《红字》人物的象征与反衬 [J]. 济宁师专学报, 1999,10.

[9] 黎青. 谈《红字》中的象征手法 [J].文教资料, 2008,13.

[10] 田俊武. 霍桑《红字》人名寓意研究 [J]. 外国文学研究,1999,1.

与爱同行征文篇7

关键词:象征;写作手法;《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很多作品都将描写了南方社会的生活,关注南方人们在过渡时期社会转变的内心变化与挣扎,《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就是短篇小说中反映这类主题的代表作。整个故事围绕爱米丽这个女性角色开展,她的遭遇和结局都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并引起学者们的思考。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使得这个平凡的爱情故事有了更多层次的含义,也造就了这篇经典之作。在对小说象征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之前,对于象征定义的界定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回答什么是象征。“象征首先是一具体事物、特定人物或活动,但它还不止于此,它也代表某一种特定的状态、情况或概念,它可以唤起许多意念和联想”(Burduck,2011)。福克纳的这篇短篇小说也是一部运用象征手法的典范。象征手法的使用,使得故事原本单一的主题或形式趋于多元化和多层次话,使原本简凡的故事变得有代表性和社会意义。

一、 主人公爱米丽

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到“爱米丽小姐在世时,始终是一个传统的化身,是义务的象征,也是人民关注的对象”(第一章)。在小镇人们的眼里,爱米丽小姐是贵族的象征,是他们所有人所膜拜的对象。虽然随着小说的进行,读者慢慢了解到其实并不像开头所说的那样,原来爱米丽小姐是“身材矮小,体型肥胖”(第一章),拒绝缴纳税收、安装邮箱,将自己的屋子弄得气味难闻影响邻居且不思悔改的固执的女人。随着文章的继续,我们又发现,其实爱米丽小姐年轻的时候是位害羞、单纯的女孩。人们还清楚地记得“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爱米丽小姐立在身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着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第二章)那是的爱米丽就是生活在父亲羽翼下的一只未经世事的雏鸟,她柔弱天真,对于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却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她后来的一些观念都是来自于父亲的灌输,其实她只是父亲拼命维护的旧南方制度和没落贵族的牺牲品。

在父亲死后,爱米丽小姐获得了暂时的自由,她像学会飞翔的鸟儿一样在笼子外广阔的天空中飞翔,追求自己的真爱。虽然她与北方人荷默的爱情备受镇上居民的职责,也违背了她一直坚持的真理,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去爱了,真心想有一个家。这种勇气又是值得我们颂扬的。所以在小说中,爱米丽是一位可悲但又值得同情的人物。作者福克纳在谈及这篇小说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这儿有一个遭遇悲惨的女人,她的悲剧是无法改变的,任何人也无能为力。我可怜她”(Getty,2011)。综上,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爱米丽代表着大势已去的南方种植园经济及贵族势力,是旧秩序和旧观念的化身,她的悲惨命运是家族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房子和税收

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呆在了那所阴沉的大房子里,甚至几年不出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从小,她与父亲和家人生活在这里,也许这其中还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我们也可以猜测在一段时间内这里是她的乐园。但是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必须接受和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必须遵循的准则越来越多,这些将原本天真单纯的爱米丽小姐变得毫无生机。房子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遮风避雨的盒子而已。社会在变,时代在变,爱米丽也在变,唯独这栋房子没有变。它还是固执的维持着它贵族的身份,与周围的一切显得格格不入。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就对这所房子进行了描述

“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却还是桀骜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第一章)虽然还能依稀看到它当年的风采,但毕竟还是落魄了,就好像爱米丽的家族一样,是一个逐渐没落的贵族家庭,虽然父亲执意保留,但是衰败的趋势不可阻挡。在这个房子了充满了关于父亲的所有的回忆,当然也包括了父亲所维护的那些腐朽的就秩序,只要爱米丽生活在这个空间里,她就永远逃不脱父亲的控制和这些旧秩序的束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所房子就是一个“精神的囚笼”,这是爱米丽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通过阅读小说,我们得知因为父亲的死,爱米丽得到了两样东西,一是那栋象征着没落贵族的囚笼似地大房子,另外就是免除税收的特权。像那所房子一样,这项特权是来自于父亲,只要爱米丽在行使这项特权,那么她就时时刻刻要受到父亲的提醒:她是一名贵族,她有她必须要遵循的规则,她有义务维护旧南方的秩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她始终摆脱不了父亲的控制,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

三、头发和钟表

有人说爱米丽挣扎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沉沦于过去不愿接受变化的现在,时间在这个故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在小说中头发和口袋里的挂表都是时间的象征。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一直提到具体的时间,只能通过细心的读者自己去观察,爱米丽的头发的变化就是一个时间的指向。在其父亲死后,“她病了好长一段时间,再见到她时,她的头发已经剪短”(第三章)。剪掉了三千烦恼丝,爱米丽打定主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相遇荷默组建家庭,但是荷默的轻浮和对待感情的态度伤了爱米丽的心,她用最无奈的方式将他留在了身边,此后人们又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爱米丽。“等到我们再见到爱米丽小姐时,她已经发胖了,头发也已灰白了。以后数年中,头发越变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的铁灰色,颜色就不再变了。直到她七十四岁去世之日为止,还是保持着那旺盛的铁灰色,像是一个活跃的男子的头发”(第四章)头发颜色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铁灰的颜色仿佛告诉人们头发的主人经历了内心的煎熬或担忧。因为是在荷默消失之后人们再见爱米丽时她的头发才变了色的,我们不难推测铁灰的颜色仿佛告诉人们头发的主人经历了失去爱人的煎熬,孤独的生活使得她不堪心灵上的重负。在文章的最后,再次提到了头发,“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从那上面拿起了什么东西,大家凑近一看――这时一股淡淡的干燥发臭的气味钻进了鼻孔――原来是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第五章)可以说,爱米丽的一生都的重要事件的发生头发都是见证者和提示物,从父亲的死到爱人的欺骗到最后的死亡,那一缕铁灰色的头发仿佛在向人们倾诉者这位女子悲苦的一生。

钟表毫无疑问是时间的象征,它能够告诉人们时间,于此同时也在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当镇上的年轻一代政府人员访问爱米丽时,“她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直到发言的代表结结巴巴地说完,他们这时才听到那块隐在金链子那一端的挂表滴答作响。”(第一章)人们不知道那块表究竟放在了哪里,只能听到它的滴答的声音,对于爱米丽来说时间就是一个无形的力量,在没有亲人和爱人的孤独世界里将她压垮,时间每过去一分一秒,她获得幸福的希望就流逝了一分一厘变得更加渺茫。

四、石灰和砒霜

在镇上的人们最后一次看见荷默之后不久,爱米丽小姐的邻居总能从那所阴沉的大房子里闻到难闻的气味,在劝说无效之后,“于是,第二天午夜之后,有四个人穿过了爱米丽小姐家的草坪,像夜盗一样绕着屋子潜行,沿着墙角一带以及在地窖通风处拼命闻嗅, 而其中一个人则用手从挎在肩上的袋子中掏出什么东西,不断做着播种的动作。他们打开了地窖门,在那里和所有的外屋里都散上了石灰。”(第二章)虽然撒了石灰,讽刺的是效果却不怎么明显,不知是后来镇上的人们习惯了还是气味渐渐消去,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至于砒霜,在文中它与石灰的功效是差不多的,虽然爱米丽把它用来当成一种毒药,但是我们也能理解成爱米丽是用它来驱散某种难闻的东西――负心的情人。当爱米丽去药店买砒霜的时候,店员给她在包装袋上写的是“毒鼠用药”(第三章)。在爱米丽看来也许轻浮的荷默就像是老鼠一样,臭不可闻需要用砒霜将其除掉。但是,毕竟这又是她的初恋,是自己找到的“爱情”,不管是内心真实的情感还是贵族的自尊心都使她想要把他留在身边。能实现这两个目的的方法只有用砒霜了,留下他又能去除“气味”。所以,在这个故事中石灰和砒霜都象征着某种想要掩盖却达不到目的的东西。在去撒石灰和爱米丽购买砒霜的过程中,大家都是偷偷进行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石灰和砒霜也能够象征着镇上的人的做事方式。

五、结语

这篇短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探讨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矛盾,讨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悲剧等等,正是通过象征手法的使用,才使得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各个具体的物象入手对小说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进行尽可能全面和完整的分析,希望通过不同意义的组合能够寻找出对这篇小说新的解读。正如前文所说的,时间在小说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小说中大片的时间留白和大幅度的时间跳跃也增添了本小说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William Faulkner. A Rose for Emily[C]. 王玲, 经典英语短篇小说赏析.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220-235.

[2]卜珍伟,江山.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时间关系[J].外国文学研究,1982(1):59-61.

[3]陈露.被囚禁的公主[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10(2):166-168.

[4]Laura J. Getty.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DB/OL].http:///ps/i.do?&id=GALE%7CH1420022906&v=2.1&u=cngnu&it=r&p=LitRG&sw=w 2011.2.22.

[5]Michael L. Burduck. Another View of Faulkner's Narrator in 'A Rose for Emily'[DB/OL].

http:///ps/i.do?&id=GALE%7CH1420022908&v=2.1&u=cngnu&it=r&p=LitRG&sw=w 2011.2.22

[6]Thomas Klein. The Ghostly Voice of Gossip i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DB/OL].

与爱同行征文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西族;心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提出的,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并要求中国公民做到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和升华。在丽江12个世居民族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06876人,占总人口的56.79%。其中,纳西族人口为240580人,占总人口的19.33%。纳西族有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在不违背我们党的方针的基础上,结合其实际,形成其认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培育平台和载体。

一、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性

中国有56个民族,纳西族只是其中一种,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纳西族的历史跟其他民族不一样、文化与其他民族存在差异和信仰比较复杂。

(一)纳西族的文化心理的特殊

由于丽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丽江坝子四面环山,虽有金沙江,但不能用于航运,历史上只有一条茶马古道与外界相连,纳西族长期生活在相对独立、与外界联系较少的环境中,产生了与丽江其他民族不一样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般观念比校保守,安于现状,往往希望保持平稳,不思变革,很难接受新事物,缺少创新精神。纳西族的共同心理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信、积极向上心的心态。纳西族是从寒冷的西北高原迁移到现在的集聚地――丽江,他们经过了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历程:一个从无到有,凭着勤劳的双手改天换地,从部落发展成为如今丽江的一个先进民族,并对周边的其他民族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与他们一起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尤其重要的是纳西族善于学习,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各种文明都能被纳西族消化并进行文化再造,以提升自己民族心理的内涵。这种正面、积极、主动、广泛的学习态度,开明开放,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心理,无不是积极向上对自己美好未来充满自信的印证和体现。

2、团结意识。纳西族人心里深深地印着:我是纳西儿女。由此产生很强的自尊和内聚力。在遇上困难和危机时,纳西族人就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渡过一次次难关。

3、包容之心。纳西族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都表现出包容的心理特征。在文化心态上,在积极传承和保持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虚心向汉族、白族等其他民族学习,吸取精华,融会贯通,反过来影响其他民族。因此,纳西族虽然只有丽江五分之一的人口,却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

4、含蓄厚道。纳西民族的性格比较沉稳、处事小心、含蓄内敛、厚道纯朴、对人比较友善。

(二)纳西族的特殊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在民族心理为其产生和发展奠定的文化基础上,通过与文化的融合而渗入民族心理,从而影响一个民族的心理。纳西族在中华民族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重视生命和对现实生活非常依恋的现实主义心理特征。纳西族对生命抱着一种积极、肯定、尊重的态度。由于对多种神灵的崇拜而导致的泛神思想,从而产生的“信而不笃”的宗教观,使纳西族并不把人的一生希望寄托在西方极乐世界和来生来世,他们重视活着这几十年的幸福和安宁,强调个人的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对人生充满深深地热爱。纳西族很重视人生价值的追求,理性把握“生”的社会意义,坦然面对“死’。从而形成了顺应天命、热爱生活、珍惜现实拥有、自强不息的人生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纳西族心理特征的关系

党的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从三个层面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要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是要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三是求要中国公民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思想道德意识和支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这个社会制度下的价值要求。从本质上看,纳西族集体传统文化心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致的。因此,从纳西族集体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可行的。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结合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心理特征,可以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价值

纳西族集体心理特征,是一代代纳西人相传的无数民族经验的总结,而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除了一定的生存基础外,更主要的是因为有着相应的纳西族社会结构作为纳西族心理特征的支撑。马克思主义是在总结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其实质是民族文化、集体心理传承和积累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中华民族集体心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支撑下,一代代相传提供了重要保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对促进当地的社会进步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创立了思想。在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和平崛起相结合,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情相结合,实现中国梦等。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真正起到了行动指南的作用。

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看来,一个民族的集体心理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心理,也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不改初心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来加以概括,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为价值准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经过人们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形成的集体心理,由少数群体的理想慢慢地转向共同心理的结果。一个人有了远大理想,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国家和民族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就会团结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最终实现共同的社会目标。纳西族集体心理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影响这个民族的思想和行动。现阶段,纳西族地区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是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价值观

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和热爱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政治现实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国家认同心理意识社会遗传的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非理性思维变成理性思维的一种创造过程。

纳西族自古以来就很爱国,主要表现在:一是纳西族非常热爱家乡。“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一个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的人,就谈不上什么爱国。爱自己的家乡就是爱国。二是纳西族非常热爱自己的语言。在受汉文化影响深远的今天,只要有两个纳西人在一起就会不由自主地讲纳西语,纳西父母教娃娃也是从学纳西语学起。没有纳西人这种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就不会有现在的东巴文化。

纳西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人们熟知的《木府风云》就把纳西族的智慧和勇敢表现得淋漓尽致。丽江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娶个纳西婆,当得骡子驮。”人们不会忘记,纳西妇女背上大筐大筐的蔬菜和水果。纳西妇女的服饰上的星星和月亮,寓意是的披星戴月,也就是要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最值得一提的是:纳西人娶亲,新娘一到就直接系上围裙做饭招呼亲朋好友了。今天,在丽江各行各业工作的纳西人都非常爱岗敬业,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纳西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是一个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民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纳西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民族心理。

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民族精神为依托,顺应时展,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崇高精神。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全人类营养,结合新的社会发展特点和时代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一栋老旧的普通民房,我们可以推倒重建。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重建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只能在原来建筑上加固装饰。同样的道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完全由外来文化重新塑造,而是以传统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为基础。因此,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把握好"文化心理适应"的问题,立足于对纳西族民族文化有益资源的挖掘,做到把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设实践、民族文化凝聚功能的发挥相结合,唤醒和激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民族集体心理,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单位:中共宁蒗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与爱同行征文篇9

关键词:象征 原罪 红字A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霍桑,深受清教意识、超验哲学和神秘主义影响,他的代表作《红字》自问世至今,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小说充分体现了霍桑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高超技艺,通过这一表现手法,他的行文摇曳多姿,引而不露,含而不发,耐人寻味。

一、在人物描写中运用象征手法

小说中,霍桑在刻画人物时便赋予了他们深刻的寓意。罗杰・奇林沃斯,这一邪恶的清教徒形象的最大特点是伪善和狠毒。这个外表消瘦,畸形的老人在一个受人尊敬的“医生”的身份的伪装下,以治病抚伤为由,秘密地进行着复仇活动,一步步地偷窥,挖掘着人内心的秘密,慢慢地摧毁人的灵魂。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心安理得地将海丝特的青春占有,当发现自己妻子的背叛之后,为了报仇,他像一条毒蛇一样缠住狄梅斯迪尔不放,竭尽折磨狄梅斯迪尔的灵魂。他虚伪地以“一个最可信赖的朋友”的面目出现,哄骗狄梅斯迪尔将“一切的恐怖、惭愧、痛苦、无效的悔恨、无法摆脱的内心谴责,都要对他和盘托出!”而他内心却是“绝无怜悯,绝无容赦!'”在海丝特与罗杰的谈话中,罗杰曾说:“我的手指只要对他一指,便会将他从他的讲坛弹到大牢里去,说不定还要上绞刑台呢!”这个阴险的小人自认为手中的强大力量正是当时教会的暴虐,严峻的统治。珠儿是小说中极具神秘色彩的一个人物,她纯洁无邪,敏捷灵巧,却生来就要承受“恶魔之女”的罪名,她是性“罪过”的有形产物。她的存在时时刻刻让人想起海丝特的“罪过”。然而,珠儿对于海丝特而言,更是上帝对她莫大的恩赐。珠儿是她美好爱情的结晶,代表着纯洁,她的名字象征着高贵。因此,珠儿象征着海丝特承受罪过的极大勇气和激情。

二、红字A的象征意义

霍桑对红字A的多种象征意义贯穿于全书中,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审视,出现不同或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小说中红色象征了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海丝特胸前耀动的红色,又如一团熊熊烈火在愚昧冰冷的社会环境中给她以温暖,在死一般的孤寂和绝望中给她以生的希望。红色是的象征。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在爱情的驱使下,放纵了自己的,一个丧失了贞洁,一个辱没了自己的使命,他们都成了上帝的罪人。这里红色又是罪恶的象征。给海丝特带上红色的A字就等于给她贴上了“”的标签。海丝特胸前戴着红色的A字,而丁梅斯代尔在胸口刻着一个血字A。他们一次次登上刑台使人联想到祭坛上的祭品以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昭示着一条解脱罪孽,走向天堂的光明大道。正是有了这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红色才在深刻地反映了作者思想和认识的同时,又取得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字母A,它的象征意义与红色相比更加丰富多彩。A字是字母表中的首字母即是开始,而按基督教的教义来说,开始即是堕落,是人无法幸免的原罪。小说开篇即是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犯了通奸罪,这正是暗示了“开始即堕落”这一命题。在清教徒看来,海丝特犯了通奸罪(Adultery),把代表通奸罪(Adultery)的A字戴在她的胸前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她是个的不洁之妇。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作者赋予了A字不同的新意,在世人的眼中红色的A字已不再是罪恶的标志了。海丝特默默承受着最坏的待遇,她远离人群,过着单纯的生活,她靠刺绣抚养珠儿,她的绣品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人们因此说A是艺术(Art)的标志。她天性善良富有同情心和献身精神,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帮助。海丝特以美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在人们心中红色的A字就如同修女的十字架是象征着“使徒的行为”(Acts of the apostles)象征着天使(Ange1)把爱心撒满人问。然而海丝特毕竟不是神,而是个感情丰富的年轻女子。她精心绣成的A字正代表了她心底澎湃起伏的情感(Affection),以及天性和真爱受到压制的巨大痛苦(Agony)。精神的痛苦和世俗的磨难使她更加成熟,将她锻炼成一个坚韧的女斗士(Amazon),表面服从而在心底里却顽强地与清教统治对抗。在小说中,霍桑对红字A的象征意义揭示得十分深刻具体,它是爱的象征,也是罪的象征;它代表了上帝的惩罚,又是上帝的怜悯。

三、结语

在整篇小说中,大量的象征无所不见,构成了一条条推动人物命运,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显而易见,若不是采用了这么多的象征,作品内在的含义也不会表现得如此深刻,具体。霍桑正是用了象征这一神奇的表现手法,才使其作品保持永久不衰的魅力。

参考文献:

与爱同行征文篇10

大家好!

首先,对局党组给我这次竞聘的机会表示感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今年*岁,中共党员,毕业于***,1987年参加税收工作,曾先后从事过专管员、税收会计、征收、稽查等工作,现任稽查局稽查一科副科长。竞聘对我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99年我就是通过竞聘走上了现在的工作岗位的,所以对于我局现行的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我本人不但拥护支持更是积极参与,我认为每一次竞聘都是对自己过去工作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的一个检验和评判,今天我又勇敢地走上台来,接受大家的评判。

我今天要竞聘的岗位是:征管科副科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我竞聘这一职务的优势有如下四点:

一、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我本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爱党爱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积极进取、是一个政治上绝对优秀的共产党员。

二、执爱税收征管工作,回顾十五年来我的工作历程,十年多的时间,我都在基层从事征收管理工作,从手工开具完税证到金粤软件的运行直至今天的xjmis,每一次征管手段的进步,我都由衷地感到欣慰,可以说我的成长历程已经熔进祖国税收征管改革的发展历程中,我能不热爱她吗?正因为我对税收工作的热爱,所以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领导和同志们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96 年97年连续被评先进工作者,200x年被评为市局级双文明先进个人和<帼国建功行业楷模>,也被推荐参加自治区<十佳女税务工作者>的评选。

三、有一定的征管工作经验。正因为我在征收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所以掌握了不少工作技巧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征管工作经验。96年我整理的金龙镇税务所的征管工作资料,被分局定为规范样本,召开了现场观摩会;200x年又被抽调参加了自治区征管工作规程的撰写工作,自认为对我局的征管工作比较熟悉,也有决心在加强征管方面实展我的抱负。

四、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我本人毕业于西安统计学院,在校时就学过国家税收、财务会计等,从事税收工作可以说是学以致用,参加工作以来,又一直坚持业务学习,93年自学取得了会计专业的大专毕业证,96考取了经济师资格,99年一次就考取了注册税务师资格,曾撰写过多篇有关税收征管的论文,其中在<新疆税务>杂志上就发表了2篇,无论是业务知识还是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等方面,我都具有良好的基础。

总之,我认为过去的工作中过了不少岗位,都能够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就算我现在就任征管科副科长的职位条件还不是十分成熟,但我想,以我对工作的热情一定会使我尽快胜任的。

如果我在这次竞聘中脱颖而出,我的工作构想有以下几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