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7 14:51:41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1

刘晓光,被称为是地产业的“领头大哥”,也是地产业许多大佬的老大哥。他带领首创集团从当初的亏损到资产总值达1600亿元的500强新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退休后,还成立了环保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拯救沙漠。

曾是政坛新星

在房地产行业里,刘晓光可以说是一众地产大佬的老大哥。

平常,王石、任志强、孙宏斌对别人总是言辞犀利。但是当见到刘晓光,一个个大佬们却都成了在边上“听哥哥话”的小弟弟。

1970年,15岁的刘晓光在其父亲的安排下进入部队,奔赴新疆。

复员后的刘晓光在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当官”,一路从商贸处的副处长、处长、总经济师升任计委副主任,然后是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也是在这个时候,刘晓光结识了冯仑、潘石屹等地产大佬。而刘晓光不用官僚标准和语言的作风,让他与这些大佬成为了他们口中的“兄弟”。

30多岁就当上北京市副局级干部的刘晓光,曾被认为是政坛一颗新星,甚至一度成为北京市副市长的候选人。

在冯仑与潘石屹的眼中,刘晓光是一个好官。冯仑在悼文中写到:他当时做过北京市计委的副主任,我们之前就是跟计委打交道才认识了晓光,但从认识他第一天就感觉到他不是一个官僚,他也不会用为官的那套标准程式和语言把你拒之门外,更不会用官僚的那种目光去审视你,他会设身处地地替你着想,帮你解决问题,关心你的项目和企业。所以从第一天开始,我就觉得这个官是有温度的,他的温度不仅体现在与你四目对望的时候,还体现在当你转身离开的时候,你仍然会感觉到你的背后有阳光,有温暖。

而对潘石屹来说,刘晓光这个好官则更加重要,因为正是刘晓光救了他的企业。

当时刘晓光正担任计委商贸处副处长,案头总是堆着太多需要审批的单子、文件,经常忙到半夜两点,出门后就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人。

“手里的项目再不批,就做不成了。”

“这个项目需要投资10个亿,你有吗?”

“你批了我就有。”

第二天,那个人便拿到了批文,兴奋得差点跌一跤!他就是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潘石屹。那是潘石屹第一次见到刘晓光,刘晓光便救了他的项目。但命运的拐点出现在1995年。

一手打造首创集团

1995年,组织上派刘晓光去完成一项整合国有资产的重要任务,参与首创集团的创建。

一无周转资金、二无盈利产品、三无核心产业。最难的时候,只有300多万现金,工资都发不出。这是刘晓光在接手首创集团时的现状。

刘晓光曾回忆称:“在那样一个历史背景里,我可以选择做或是不做,但我觉得最根本还是国家需要我。我也转变了思想,有了实业报国、商业报国、技术报国的志向。”而这一待就是20年,在刘晓光担任首创集团掌门人的20年间,他也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从管房地产的政府官员变成了房地产商,从批地的人变成了买地的人。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从计划经济过渡过来的,它们既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又是政企不分的载体,因此,如何塑造国企的体制和机制也成了刘晓光创业之初最大的难题。当认清这一点之后,刘晓光着手建立企业经营者的收益权。他坚持市场化原则,旗下企业哪家效率高就优先发展哪家,哪家效率低、赔钱就消灭哪家,以此带动整个集团发展。就这样,从1997年到1999年,两年之内,首创集团消灭了下属的8个企业。

到了2002年,刘晓光带着首创集团在北京所有的国有企业里,把利润排名做到了第一。2003年6月19日,首创置业香港上市。

当名气、财富、成功,一切迅速向刘晓光涌来时,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也如影随形。他焦虑企业的发展,他害怕某一个环节出错而导致企业的灭亡。

刘晓光曾回忆说:“每一天,企业都要赚到6000多万才能维持生存,其中包括了利润、要还给银行的利息、给员工发的工资以及各种各样的税等等。所以,每天他只要一睁眼,就开始琢磨怎样还两千万的利息,养活25000名员工,还要保证分布在一百个多个城市的机构的正常运转”。

“压力最大的时候真想跳楼!”刘晓光在一次演讲中这样回忆道。“当时一只基金上市的前两天还有两千万募集资金没有凑齐,这时候就要滚回北京了。花了上千万的费用,5.4亿基金也没有募集到,那怎么交待?”看着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湾,他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他甚至和团队开玩笑说,“你们先跳,我也跳。”

除此之外,首创集团还有很多大的并购,在并购的过程中,刘晓光一度因为压力大而失眠。他说:每天看英国的恐怖片,然后趴着睡觉,据说这样可以减少压力。

在刘晓光的管理下,首创集团从一个老大难公司,发展成为纵横地产、水务、金融三大领域的集团公司,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如今总资产超过1600亿元。

拯救沙漠的刘晓光

退休后的刘晓光依然在忙碌,忙公益、忙文化、忙环保。

在一次活动上,他曾自言自语说:“我今年60岁了,别人退休都会松一口猓我却不行,很多事情只有退休之后才能做,我得抓紧时间了。”随后,还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退休后的职务。

他说,他的心从心系首创变成心系中国。

在2003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首创集团董事长的刘晓光与许多企业家一起来到阿拉善月亮湖。面对黄沙滔天,刘晓光跪在沙漠里,仰天闭目。他说:“从来没有想到沙漠那么美,也没想到中国的生态已经被毁坏到这种地步。”

随后,刘晓光便开始动用起了自己的人脉,前前后后打了100多个电话,组织大佬们参加。很多企业家是这样被刘晓光拉进来的:“你必须参加,不参加以后别见我,大家别谈别的事了。”王石当场就说:“行,给你面子了。”慢慢地,冯仑、王石、任志强、马蔚华、戴志康等一大批地产界的大佬都纷纷参与其中,后来吸引了许多外界的公众的参与。

治理沙漠黄沙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这个中国最大的企业家环保组织就这样产生了。组织成立后,刘晓光每年都会带着一群人走进、了解阿拉善,并在阿拉善亲手种下一棵一棵树,即使生病,也一年不落下。

刘晓光的环保精神感动着会员,他也成为所有会员最为敬重的“老大哥”。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2

【关键词】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

引言

今天,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当中的现代中国建筑界,如何于变幻的多元文化中坚持自己?坚持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而不会回归历史、流于迂腐?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惑当代建筑师的一个难题。多年的实践和艰难的思索之后,笔者认为,惟有很好地掌握“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理论并于实践中加以运用,才有可能在进步当中坚持自我,而不至于丧失地域文化的基因。遗憾的是,在现代的中国,这样的建筑并不多见,我们的建筑,好象是从一块草莽大地,而非历史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样。中国现代的建筑,需要生长在历史文化的根上,这个“根”就是“批判的历史文化”,而绝非“考古的历史文化”。这需要我们的实践,既要兼顾到文明与文化的继承而秉持个性,又要很好地融合于世界发展的进程而不至于掉队,如此才能创造出风格明确的有自身格调的真实建筑来。

一、地域主义

客观地说,现代的中国建筑和规划设计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地域文化”坚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些有责任心的设计师也乐于参与到“地域主义”的实践当中去,这种实践过程是痛苦和挣扎的,问题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坚持什么样的“地域主义”和以如何的态度去坚持“地域主义”这两个方面上。

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地域主义”,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地域主义”,可以用来定义任何领域的地域性倾向,同时也因人而异。譬如说上海人的“地域主义”和广东人的“地域主义”就有所不同:老上海人的“地域主义”是所有外地人都是乡下人,不管你用操哪里口音的一律另眼相看,并且不喜欢外地人学说上海语;而广东人“地域主义”则认为连福建省都属于北方,而把大半数中国人统称为“北佬”。这种现象恰好说明“地域主义”带有显而易见的“狭隘性”。“狭隘的地域主义”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对地域性的过分强调,最终变成了“地域主义”,直至地方保护主义。

“广义地域主义”之于建筑理论,又包括“乡土主义”、“当代乡土主义”、“新地域主义”等。所谓“新地域主义”,顾名思义,是对“传统地域主义”的反思和改良,是“传统地域主义”进化到“批判的地域主义”之间的折中,往往是利用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融会当代建筑创作原则,针对特定地理和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带有某些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由于这种建筑能够在一些相类似的地区使用和推广,相比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有更大的适应性,因而我们可以统称为“广义地域主义”建筑。

“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出现,是为了因应“国际主义”设计思潮一统江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是对全球“文化趋同”的反击,因此从它诞生的一天起就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地域主义”发展到今天,其旧有的一些观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要而显得迂腐和滞后了。同时由于“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夹缠不清,很容易滋生出“国粹主义”和“民粹主义”,导致传统的“地域主义”建筑往往只强调纯符号性、图案化的东西,没有深入挖掘一般生活。

二、批判的地域主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机械性地域主义”的狭隘性和“民族主义”倾向并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红旗漫卷”。“新地域主义”对“机械性地域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尝试进行改良,这就使其更加理智和具有“批判性”——直至“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形成。

“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广泛意义上的“地域主义”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即都具有相同的传统和强调地方性。区别在于“批判的地域主义”讲求原创性,旗帜鲜明地反对绝对的“历史主义”的一厢情愿,反对“机械性地域主义”的小妇人般的浪漫和惟美。对于传统的继承,有独到的见解并更加技巧性。“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选择性的和“批判性”的,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国粹”和“民粹”,也因此“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也可以是现代的,而非毋庸质疑的秦砖汉瓦。它追求的是地方文脉的精神特质,这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域主义”的进化和“形而上学”。

那么,什么样的地域主义才是具有进步的批判意义的呢?笔者认为“批判的地域主义”应该同时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分别是:

1.“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同时,继承现代建筑的进步之处,并愿意尝试将其运用到建筑实践当中去;

2.“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植根于建筑的“场所”,而充分尊重其“风土性”,热衷创造结构上合理的建筑,而非文化雕塑;

3.“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不是将“地域主义”或者说是建筑的地域性无批判地直接引入形态,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实践中重新诠释和解读地域性;

4.“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应该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积极批评。

3.批判地域主义于中国建筑设计的艰难实践

中国,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仅存的一个——曾经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曾几何时以她“震撼的效应”激发着马可波罗心中的敬畏。当欧洲人还在和猪分享着他们阴暗的陋室时,古代长安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恢宏的城市了。她的文明是整个人类最该继承和弘扬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看到的是行将彻底消失的四和院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丑陋建筑。我们很难理解的是一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竟如此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新晨

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主任、院士级注册规划师苏解放(JeffreyL.Soule)对北京的建筑和规划的总体评价是“……修建丑陋的、非人性的建筑,从根本上说,是自我膨胀和各种利益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什么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个傻新郎一般,乐于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究其原因,无非是所谓“国际主义”设计思潮对中国建筑界的侵袭所造成的。“国际主义”风潮丝毫不顾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性,或对中国的传统文明缺乏起码的尊重,或对其还停留在东方猎奇式的无知。外来的强势的意识形态彻底扫荡地方性,归根结底暴露的还是“殖民主义”本质,可悲的是我们除了对越来越“国际化”而窃窃自喜之外,似乎没有提高足够的警惕性。

三、结语

在这个动荡的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对于文明的冲突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于“全球化”的鼓惑之下,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立场?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如何呵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使它能够完整地传下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设计师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做到不为“现代主义”所鼓惑而失去判断;要做到不以“国际主义”设计师自诩而沾沾自喜;要做到不以“地域主义”为借口回归“历史主义”而不思进取。然而谈何容易啊。我们的建筑实践要有这样的胸怀:要做到立足地方而胸怀世界,作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因此,只有坚持“批判的地域主义”的观点,才能拯救我们的建筑实践和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何镜堂.《百家讲坛》,/.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3

6月18日,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推出首款智能手机Fire Phone,正式加入手机制造商阵营。该款产品的最大卖点在于,搭载了动态视角3D效果和“萤火虫”技术。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只需将摄像头对准自己喜欢的产品,Fire Phone就会自动转入亚马逊网站,从而令消费者完成购买。

看起来,这更像是一个连接了用户与零售网站的App。亚马逊这一举措也被视为,以消费电子设备带动在线零售经营策略的延续。

然而,尽管贝佐斯对Fire Phone信心满满,该手机仍受到外界质疑。除3D界面显示外,其配置与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智能手机相差无几。而在定价上,却选择与苹果、三星等旗舰手机相似的价格,让消费者埋单似乎并不容易。

功成身退

曾带领银联成功拓展国际市场的苏宁,现在终于可以卸下重担。

2010年,在中国银联和国际信用卡组织纷争迭起的背景下,被寄予厚望的苏宁掌舵银联。但与一向强势的前任不同,苏宁行事风格颇为低调,这与其经历密不可分。苏曾在国家计委工作多年,随后进入国务院研究室,在经济学界树立了稳健、务实的学者形象。

掌舵银联后,苏宁的重要任务即是加速国际化进程。2012年11月,银联国际从银联内部独立,成为全资子公司,苏宁兼任董事长。截至2013年,在各卡品牌全球交易额方面,银联已超越万事达,跃居第二。而在ATM布点方面,银联的境外总量也首次超过境内。

近日,苏宁正式卸任银联国际董事长一职,由央行人事司司长葛华勇接任,但这对其在银联董事长的职务并无影响。

廉颇老矣

还未来得及重见辉煌,帝国拯救者罗伯特・本默切就不得不提前离场。

现年69岁的本默切于2009年临危受命执掌AIG。与前任CEO相比,其行事风格更为硬朗。上任之后,不仅取消了管理层出售友邦保险(AIA)的计划,还因收购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与公司董事长哈维・格鲁伯(Harvey Golub)产生分歧。本默切以辞职相胁,最终迫使格鲁伯缴枪投械、离职走人。

经过本默切三年多的努力后,AIG剥离了大量非核心业务及海外资产、扭亏为盈,并且偿还了巨额政府债务,使公司获得独立。然而正当AIG走上复苏之路时,2010年10月,本默切被确诊患有癌症,且预后情况不明。

6月11日,AIG宣布本默切将于9月1日离职,由执行副总裁彼得・汉考克(Peter Hancock)接任。由于目前AIG业绩平平,复苏之路仍然漫长。

壮士断腕

大船难掉头?向来敢言敢做的张瑞敏正试图打破这一铁律。

6月14日,这位海尔集团的掌舵者在出席商业论坛时对外宣称,公司计划在今年继续裁员1万人。而在2013年,海尔就已经悄然裁掉1.6万人,占去年年初8万工人的18%。万人裁员计划也让海尔跳出传统制造业、谋求转型的迫切心情显露无疑。

但与其他家电制造企业砍掉一线工人的做法不同,海尔裁员的主要目标是企业中层。张瑞敏期望,通过裁掉那些不与市场直接接触的中层管理人员,实行人单合一的“抢单制”,从而鼓励员工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就目前来看,这项名为“员工创客化”的转型计划已催生诸如雷神游戏笔记本、空气盒子等用户参与度较高的项目,这也让海尔开始建立新的创新生态圈以及用户交流的社群圈。

替罪羔羊

在权力的斗争游戏中,真相绝非目之所见、耳之所闻。

近日,被视为公司二号人物的推特首席运营官阿里・罗格哈尼突然宣布辞职。尽管其随后表达了感谢,首席执行官迪科・科斯特罗(Dick Costolo)也声称,如果没有罗格哈尼,推特便不会成功。然而,在双方和平分手的表象背后,实则暗流涌动。

2010年加盟后,罗格哈尼曾帮助推特与电视企业和好莱坞电影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因成功主持一系列融资交易及公司的最终上市而备受称赞。

2013年秋,为重振不断下降的用户增长率,罗格哈尼开始负责产品团队。但随着投资方对推特增长压力的日益加大,科斯特罗决定接管产品部门,罗格哈尼却不愿放权,双方就此产生冲突。推特董事会最终选择站在科斯特罗一边,罗格哈尼就此离职。

弯道超车

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刘强东又将一年一度的“6.18”战火引至第二战场―移动客户端。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4

[关键词]形象学;套话;中国形象;《功夫熊猫》

美国电影《功夫熊猫》采用中国国宝大熊猫这一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作为主角,借用了中国“功夫”这一为全世界所熟悉的套话,讲述了一个极为老套的草根成为英雄的故事。这部一时之间风靡全球的影片似乎充满了“中国符号”“中国形象”,从影片大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铺陈的生活场景到影片宣扬的处世哲学都蕴涵着大量的“中国元素”。整部影片就像一幅中国画,弥漫于影片每个细节的基本色调就是中国“色彩”。

从人物形象看,此片以熊猫阿宝为主角,并把他塑造成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众所周知,熊猫是存活在中国的活化石,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代表中国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是传递和平的使者。而片中具有无穷智慧和开阔心胸的乌龟大师——和平谷中最年长且最具威望的人物——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乌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龟和龙、凤、麟三者并称“四灵”或“四神”,而龟则象征着祥瑞、长寿、神灵。片中浣熊师父的五个徒弟盖世五侠——娇虎、金猴、螳螂、灵蛇、白鹤,则是中国拳术中典型的拳法“猴拳”“螳螂拳”“蛇拳”“虎鹤双形”的化身,展现的是中国功夫的鲜明特点。影片中的人物符号意义与中国文化中熊猫、乌龟等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是契合的。

从场景方面看,可以说,此片在充满诗意的中国山水画中开场之后表现的尽是中国风光。绵延不断的山山水水,宁静悠远的乡间小镇,简朴却琳琅满目的店铺,缥缈神秘的翡翠宫,白瓦黑墙的比武场所,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等等,向观众展示了独具匠心的古代中国景致。宫殿屋顶上盘绕的祥龙以及殿外的龙柱子、瓷器上的龙纹,无不彰显出龙图腾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同时,中国元素还渗透到了片中人物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行走在街上的普通人都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唐装,阿宝父亲平先生的长袖大褂镶有中国结;虎妞穿的是中国式的对襟开马甲;浣熊师父的长衫和中国道教服装相似,在衣袖上还绣有云形花纹;而主人公阿宝虽然穿着很简单,但是从带有补丁的短裤、小腿上的绑带和一双布鞋就很容易判断出它是古代中国一位刻苦练功的武者。中国传统的面食作为和平谷的主要食物,也在片中大量出现。阿宝的父亲便是一家家族面馆的老板,每天都有许多村民光顾,筷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也就相应出现在观众面前。在熊猫阿宝和浣熊师父的筷子打斗场面里,两人以筷子为工具进行食物的争夺,眼花缭乱的筷子功夫令人惊叹。和平谷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手推车、灯笼庙会、舞龙舞狮、汉字书法、气功针灸、八抬大轿、鞭炮火药等极富中国风味的元素在影片中随处可见。街道两旁木质结构的房屋,红漆的窗框,青色的瓦片,拱形的院门,青砖铺成的路面以及竹子装饰的墙角,再次向观众传递了中国古典市井生活的韵味。原声影片中还有很多中文发音的单词,如“shifu(师父)”“wugui(乌龟)”“tailing(太郎)”“bingbang(冰棒)”“doufu(豆腐)”等,所有这些都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

而且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所宣扬的处世哲学也是中国的道家思想。在影片中,熊猫阿宝的师父乌龟是至尊的代表,它洞悉天机,亲自挑选出“龙斗士”熊猫并在完成任务后羽化成仙飘然而去。奉龟为至尊正是传统道家思想的体现。龟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往往被喻为最高境界,代表“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道。道家思想推崇自然、无为,主张以静制动,其核心理念便是“法自然”,它反对违背本性的作为,认为顺乎自然是宇宙与人生的最高准则,而且如果顺乎万物本性作为,就可以“无为”而天下治。片中的乌龟大师之所以挑选熊猫做“龙斗士”,是因为熊猫代表未经任何雕琢的尚未被任何教条束缚的自然之性。当所有人都对这个根本不会武功的龙斗士充满质疑时,乌龟大师对即将教导阿宝的浣熊说:“无论你做了什么,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你可能想要苹果或橘子,可你只能得到桃子,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这就是典型的道家“法自然”的思想。此外,太郎与熊猫争夺的代表武功最高境界的龙轴竟然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其实是“道”的另一种表现而已。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一定不是用语言或某种具体东西可以描述的、可以表达的。在影片中,熊猫对神秘的龙轴有个参悟的过程,当他了悟之后,他笑着对抢走龙轴的太郎说:“秘密就在于你自己。”

可以说,这部纯美国制作的电影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而且由于其基本理念来自道家思想,也就使看似平常草根变英雄的故事显得耐人寻味。

表面上看,这部由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宣扬了中国文化。电影中鞭炮、面条、筷子、太极功夫等简单的中国元素抓住了中国观众的眼球,也吸引了全世界对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聚焦。导演斯蒂文森的说辞——“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支持弱者和战胜恶魔的情节,而我又是一个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所以《功夫熊猫》的主意就是这样出来的。可以说,这部动画片是一封写给中国的情书”①——似乎更是强化了美国影片对中国形象的正面塑造,对中国文化的亲和态度。但文艺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既是一种对他者的翻译,同时又是一种自我翻译,“我想言说他者”时,“却否认了他,而言说了自我。我也以某种方式同时说出了围绕着我的世界,我说出了‘目光’来自何处及对他者的判断:他者形象揭示出了我在世界(本土和异国的空间)和我之间建立起的各种关系”②。当代形象学方面的理论家巴柔认为,“一个社会在审视和想象着‘他者’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③美国电影《功夫熊猫》中的这些中国元素其实只是包裹在美国价值观外的一层糖衣而已,整部影片宣扬的主要仍是美国人的价值观,故事中英雄诞生、成长和加冕过程所体现出的完全是美国文化、美国精神。

阿宝的父亲平先生是面馆的老板,希望阿宝能够子承父业接手面馆,对阿宝渴望成为一名江湖侠客的想法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阿宝却不甘心守着一个家族面馆,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美国精神所倡导的便是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它所宣扬的就是每人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权利和自由,要自己去掌握未来而不是由他人来规划自己的未来。美国精神的另一个核心就是“相信自己”。熊猫阿宝体型臃肿、动作迟钝,没有任何武学功底,被意外挑选为神龙斗士时,没有人相信他,但是鸭子父亲的一句“没有什么绝密的奥义,而只是你自己”让阿宝充满了信心。只要相信自己就能成功,于是熊猫在冥冥之中领悟了武学真谛,苦练武功,琢磨出了浣熊师父的绝学——无极断骨指。最后阿宝还像好莱坞大片中经常出现的能拯救全人类和整个地球的超级英雄一样,单枪匹马与太郎决斗,拯救了整个和平谷,这折射出美国人崇拜的个人英雄主义。“美国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强调个人价值、崇尚开拓竞争,主张通过个人奋斗、个人的自我设计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是‘美国梦’的精髓。”④熊猫阿宝的美式励志经历就是对这种文化精神的最好诠释。

有学者认为,“研究中国的西方形象,研究的不是西方的现实,也不仅是中国认识西方文化的过程。它真正关注的是中国文化如何构筑西方形象,并通过构筑这一必要的、特定的文化他者如何认同自身的文化。”⑤在面对美国影片中的中国形象问题时,情况也一样。美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美国创造的中国,与其说它阐释了中国,不如说阐释了美国自身。《功夫熊猫》这部影片表现出来的是美式的文化思维、美国的精神文化内核。

一般认为,异国形象的制造过程其实是一次自我认同的过程,而这自我认同是在异国幻象中完成的。纵观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幻象”可以说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而且这些幻象都与一系列关于中国的“套话”有关。

“套话是对一种文化的概括,它是这种文化标志的缩影。套话就是在一个社会和一个被简化了的文化表述之间建立起一致性关系的东西……”⑥纵观西方对中国的诸多套话,它们“有时表现为一种‘求同’的强烈意识形态倾向,即有意识地表现自身文化的普世性……有时又表现为一种‘求异’的乌托邦思想的寄托,将异国他乡描述为理想的天堂,以反对对自身处境的不满”⑦。西方世界中最早出现的“哲人王”是关于中国的正面套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哲人王的代表也发生着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哲人王孔子,17世纪的哲人王康熙,20世纪的哲人王,都被西方人涂上了浓重的想象色彩和理想化色彩,目的都是为了利用中国形象改造自身。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用它抨击暴政、挑战神学;20世纪的西方人则试图用它来拯救被战火和功利燎焦的灵魂。⑧19世纪则出现了大逆转,套话“中国佬约翰(John Chinaman)”和“异教徒中国佬(Heathen Chinese)”,对中国形象作了丑化和妖魔化,此时中国成为西方人训导和拯救的对象。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在西方人视野中的“付满楚”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且人尽皆知的中国套话,它根源于曾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黄祸”情结。这个套话一方面体现了西方中心、白人至上的荒谬论调,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西方人内心深处对中国人(还有日本人)的恐惧。⑨20世纪30年代著名华人侦探形象——查理·陈(Charlie Chan)虽然聪明幽默、思维缜密、善于处理复杂案件,但却被女性化、柔弱化,在美国白人眼里仍是摆脱不了滑稽可笑的非我族类。20世纪70年代起,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出现在好莱坞,他所演绎的硬汉形象成为当代西方人普遍接受的“中国功夫”形象,中国功夫也因而在海外受到热捧,虽然这种硬汉形象表现出了彪悍、富有进攻力以及对待邪恶势力无所畏惧的强悍姿态,但是却被塑造成只知蛮打蛮拼,缺少人情味,对女性毫无温情并缺乏绅士风度的东方男子形象。这些套话均折射出西方人创造中国这一异国形象时所带有的东方主义心态。“西方将东方塑造为‘他者’,而在东方的他者形象中,中国形象作为最遥远的东方,意味着西方文化视野内东方性他者的某种极端化因素。它意味着地理与心理上的某种极限,作为另一个世界,它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坏,如人间乐园或人间地狱,作为自我的对立面,它可能是无意识领域非理性的最隐秘最深邃的角落。”⑩

而在21世纪初的电影《功夫熊猫》中,套话“功夫”又和中国国宝大熊猫结合。电影主角熊猫阿宝,个性酷似中国武侠叙事中的人物,而外形却保留了熊猫这种动物原有的憨厚形象和臃肿体型。阿宝拥有除恶扬善、拯救世人、做江湖侠客的梦想,但又是个勤恳老实、忠厚善良、调皮贪吃的普通人。同时,影片中也不乏温情,第二部中对阿宝的身世做出了叙述,回忆它小时候家族遭受的灾难。西方电影已不再像以往一样,把一个武林高手刻画成像功夫之神那样至高无上的形象,而是赋予了它人性化的一面。使人感受到西方人眼中这一中国“他者”形象的变化。这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文化同化,它不同于以往西方人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没有恶意丑化,也不是刻意美化,而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刻画了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同时融入了美式的文化思维,从核心实质上对中国文化进行同化。B11

《功夫熊猫》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西方世界对中国态度的良性转变。形象学研究专家巴柔认为,在制造异国形象的过程中,“自我”对“他者”有三种基本态度:狂热(异国文化现实被视作是绝对优越于本土文化的,其结果是本土文化被视作低劣的。对应于异国文化的正面增值,就是对本土文化的贬低)、憎恶(与第一种相反:与本土文化和注视者文化相比,异国文化现实被视为低下和负面的,对它就有一种“憎恶”之情,而这种态度反过来又发展出一种正面的增值,即对本土文化的褒扬)、友善(异国文化现实被视为正面的,它来到一个注视者文化中,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注视者文化是接受者文化,它自身也同样被视为正面的,这种相互的尊重,是双方所认可的正面增值)B12。巴柔认为,“这三种态度以清楚、固定不变和恒久的方式构成了诠释异国、阅读他者的各种最明确的表现。”B13如果说“哲人王”这一套话表达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狂热”态度,“异教徒中国佬(Heathen Chinese)”“付满楚”等形象则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他者”的“憎恶”之情,而《功夫熊猫》这样的影片表现出来的则是西方对中国“他者”的友善态度,它肯定了“他者”形象,使“自我”和“他者”的文化同时获得了“正面增值”。在巴柔看来,这第三种态度表现出相互的尊重态度,是惟一真正、双向的交流。“‘狂热’只能靠借贷为生,而‘友善’则发展了正确评估和再诠释异国的方法。‘狂热’要求粗暴的文化适应,与此相对立的则是交流,与他者完全平等的对话。‘憎恶’要求他者象征性的死亡,‘友善’则尝试着指定一条困难的、严格的道路,此路必须经由对他者的承认:他者就生活在我的左右,既不更高,也不更低,甚至也没有区别,他者只是简单地作为他者来承认。”B14

与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相比,结合了好莱坞经典影片中的“美国梦”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美国电影《功夫熊猫》是通过同化的手法反映了当代西方人眼中的特殊中国形象。电影中许多中国元素的运用实际上并不是纯粹为中国文化做宣传,而是同时通过中国元素、中国形象讲述了美国精神;透过中国这面镜子,通过对想象中的中国的描述,美国人看到了自己的样子。“他者”和“自我”并存,而且都是作为正面的存在,这里的双向诠释是使彼此形象都增值的途径,这也折射出美国社会文化潜意识对中国的进一步认识、进一步肯定。当然,《纽约时报》影评人卡特·莱德利也说出了另一面的真实:“好莱坞讨好中国文化的倾向,已从过去专门迎合外国人,逐渐变成了迎合中国本土观众,这也是拓展中国市场的手段变种。”B15这无疑也是美国人以“友善”的态度制造中国形象的一大原因,赢得市场和提高票房永远是电影工业的一大目标,也是最大推动力。但无论如何,《功夫熊猫》的热播有助于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在未来构建和宣扬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

注释:

① 阎云飞:《〈功夫熊猫〉是写给中国的情书》,《新闻晨报》,2008年5月25日。

②B12B13B14 巴柔:《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第141-143页,第143-144页,第141-143页。

③⑥ 巴柔:《形象》,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第160页。

④ 王莉:《美国文化精神的移植与再现——从〈仙履奇缘〉到〈功夫熊猫〉》,《学理论》,2009年第17期。

⑤ 周宁:《世界是一座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建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109页。

⑦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⑧⑨ 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2004年第1期。

⑩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转引自林婷:《美国动画片中的中国形象》,《艺苑》,2010年第3期。

B11 黄海燕:《“功夫熊猫”:中国人熟悉的陌生人——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同化》,《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5

【关键词】欧美影视;中国人形象;他塑;变迁;自塑

中图分类号:I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33-02

影视剧作为一种流行的传播途径,以其富有娱乐性质的直观影像给大众留下印象,其影响力与文字传播相比更为广泛。在信息时代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英美流行影视剧中“他塑”的中国人形象越来越多,且与上世纪塑造的“他者”形象相比提高了还原度,但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意识形态等的不同,“他塑”的过程仍然有许多冲突:中国人的形象在欧美影视中“他塑”过程中总体呈脸谱化、负面化。要克服这种局面,宜乘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东风,以对本民族文化自尊自信的态度增加“自塑”权,还原真实的中国人形象。

1905年,好莱坞在电影《神秘的傅满州博士》(The Mystery of Dr. Fu Manchu)中刻画了残暴邪恶的傅满洲中国人形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侦探陈查理(Charlie Chan)形象的出现一改以往“妖魔化”的产物,变成了模范公民(然而,较之以前的形象,陈查理偏女性化,缺少阳刚气息,似乎好莱坞意在塑造羸弱的中国人形象);二战后中美关系恶化,中国人的形象又以邪恶博士出现于1962年《诺博士》(Dr. No)之中;20世纪七十年代李小龙的功夫片红极一时,喜忧参半,喜在跳脱了以往刻画中国人的模式,忧在这作品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如今中国人在大多数外国人的认知中还是“会功夫”的模式化形象;进入21世纪,影视剧中刻画的中国“他者”形象虽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东方恶人”的形象(如《神探夏洛克》(Sherlock)第一季中出现的东方黑帮马戏团),但与上世纪塑造的形象相比总体还是有所进步:好莱坞电影甚至一度出现了“讨好”中国市场的景象,如《花木兰》(Mulan)和《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引入了中国元素加以演绎,《2012》(2012)和《地心引力》(Gravity)情节里中国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现在大荧屏上,而《变形金刚》(Transformers)系列甚至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广告植入,这些中国元素的电影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与电影出现“讨好”形象相反的是英美本土电视剧中时不时出现的调侃。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意识形态与英美国家不同,由于其本身的政治导向,这类影视作品中出现对中国政党的调侃也是家常便饭。如《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中Sheldon对中餐馆老板说:“他把自己的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前,在这位老兄的家乡,那可是死罪。”中餐馆老板话锋一转说自己不是中国人,是萨克拉门托人。言下之意是将中国的政党塑造成了没有民主、没有人权的党派,而“闻名世界”的made in China也未能幸免:《绝命毒师》(Breaking Bad)中白老师偷天换日用水换甲胺降低原料浓度,问及事后被发现了怎么办时他说:“真发现了,他们只会埋怨中国,说他们发的货品质太差。”在处理赃车时他们又说将车变成垃圾运过太平洋,这样“中国人会用它来做庭院里的家具”。不论是家具还是甲胺,无形中都在影射中国货质量差。除此之外,中国人不讲卫生、环境脏乱差似乎也成为标签之一,《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里中餐馆的厨余垃圾从不丢进垃圾箱,荧幕上放映的是那些随手从窗口扔出,从未丢入垃圾桶的垃圾。这些负面现象作为笑点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印象,更有甚者到了人身攻击的地步,如《黑镜》(Black mirror)主人公在餐桌上聊天时说“可能是有钱的变态中国佬”,黑了一次中国的有钱人。

同为欧美影视,一方呈现使用调侃、取笑的手段丑化人物,让人物边缘化(胡秀春,2013:20),一方又呈现为讨好而生的拯救者形象,两者对待中国的态度大相径庭,着实矛盾。除了“利益”二字,实难找到更合理的解释了。任何电影都要拓展市场,都需要用票房来证明影片的效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票房实力不容小觑。(张勇丽,2012:149)与电影本身能赚全球票房不同,由于中国本身国情,并不会大量引进英、美剧版权,受众多为欧美本土大众,编剧并不需要来取悦中国,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电视剧中出现这些脸谱化的中国元素。受众决定了编剧的元素编排,这些异国元素是亮点还是笑点取决于一个“利”字。无论是Dr. No这样中美关系政治大背景下的邪恶博士,还是后来有所改观的陈查理、李小龙,到现在的拯救者形象,各种脸谱化的华人形象并不是对华人的真实反映,而都是时代背景的产物。换而言之,也是“利”字的最终结果,既然“利”字当头,究竟是否呈现出客观的形象就成了次要的。为创造笑点、保证收视率,编剧不遗余力地去调侃所有人。所以中国的“难兄难弟”很多,实际“受害者”遍布全球,可能他们连自己也不放过。《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中还经常出现调侃拉杰的故乡印度的情节,有时拉杰也会自黑,充满娱乐精神。无论是讨好的拯救者还是被调侃的“四不像”形象都不能做到客观有据,只能说是为了市场营销打出的牌,但与20世纪相较已经不再带有明显敌意了。

此类曲解意识在观众头脑中形成潜意识时,我们带着审视的目光看待影视剧并找出了所谓的曲解,然而有时不过是庸人自扰。《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追踪到一家中国古董店铺,店主首先推荐的就是招财猫,在大众认知中招财猫来源于日本而非中国特色产品,却作为了中国代表商品出现在大荧屏上,这着实有误导观众的意味,然而由于招财猫在中国商人中的人气,有时也被称之为中国招财猫。这种混淆中日文化的“曲解”还不只这一处。《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the Caribbean)中得中国海盗清夫人,原型是程夫人,妆容酷似日本女人,不知个中原委的认为此处又混淆了中日文化。两国文化“一衣带水,两襦咫尺”,西方人并不熟悉个中文化混淆似乎也情有可原。然而事实是,中国古代的海盗以明朝居多,而明朝的海盗大多冒充日本人。当时认为日本人是蛮夷,不讲理,而中国人讲理,这样既能不连累自己在大陆的亲人又能吓唬被抢劫的人。官员也喜欢把抓捕的海盗称为倭寇,因为这样上面赏赐会更多。这也就解释了清夫人是日本形象的原因。我们自以为西方影视剧曲解了中国文化,殊不知在有色眼镜下我们反而忽视了自身的文化盲区。

中国的国际形象是一个“自塑”和“他塑”的过程,在研究中一味强调“文化冲突”,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种族中心主义”的泥潭。究其深层原因,还是自恋、自卑与自尊的民族心理微妙的交融(郝胜兰,季水河,2013:104)。我们越是处处留意“他塑”过程中的曲解,越容易在这个泥潭中陷得难以自拔。当然,要想不陷入泥潭不是说消极地逃避、忽视曲解,而是说与其被动找寻“他塑”过程中不可控的形象曲解,不如对本族文化自尊自信,主动传播民族文化精神。要让他人真正了解中国,最好的办法是他自身想了解中国,这比单方面的文化传播更有效。“自塑”在这一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我们需要实行走出去的战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而华莱坞大片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人们了解的不再是本地媒介的刻板化呈现,这样在文化传播过程的交互过程中,那些与事实相去甚远的曲解不攻自破,为国人刻板映像的解构提供了一个途径(傅正科,2014:39)。至于一些具有娱乐精神或以营利为目的的调侃,我们也大可开放包容一些,一笑了之,毕竟有些现象还是真实存在的。在“他塑”泥潭中,我们能做的不是继续纠结泥潭有多深有多脏,而是想到办法离开它。换言之,我们应当乘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东风,做好“自塑”功夫,还原中国人形象,使中国人的形象更客观化、全面化、多样化,跳出“他塑”这片泥潭,解决“他塑”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傅正科.解构陌生人:影像的审美张力与社会意义――徐峥电影对华人形象重构的启示[J].东南传播,2014,(2):36-39.

[2]郝胜兰,季水河.美国电影之中国人形象研究述论[J].湘潭大学学报,2013,(5):101-105.

[3]胡秀春.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他者化”呈现方式[J].电影文学,2013,(16):19-20.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6

 

《白鲸》个人心得体会1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好几本有意义的书,其中《白鲸》这本书非常惊险,非常刺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讲述的是老船长第一次发现白鲸,因为它非常大,老船长想杀了它取鲸油,但是他激怒了白鲸,被白鲸咬掉了一条腿,从此他就发誓一定要报仇。老船长带领着水手们在一次出海时,再一次遇到白鲸,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不怕牺牲,团结协作,与白鲸进行了殊死搏斗。

 

书中老船长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我要时时用老船长的精神激励自己,也要佬一个像老船长一样坚持不懈的人。

 

但是,老船长无情地掠夺白鲸的性命,我觉得是不对的。白鲸和所有的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但不应该捕杀它们,还应该保护它们。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老船长和白鲸的形象总会浮现在我眼前。使我懂得了什么事都有二个方面,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好的一面,改正不好的一面。

 

《白鲸》个人心得体会2

 

波澜如画的海面映着天边雕饰的云朵,一只白色的海兽正穿梭其间肆意玩耍。一座座小喷泉充满了欢乐,喷泉深处隐藏的不是海兽可爱的身姿,而是一支支插在肉体中的残缺的标枪……

 

初次接触麦尔维尔的作品,让我感到一丝陌生感,看着书面上充满生机的封面,我心里又添了一份新鲜感。本书讲述了一段传奇的捕鲸故事,中间穿插介绍了关于鲸的资料。例如,鲸的历史,鲸的分类,更是将鲸从嘴到尾叶都做了详细的叙述,至于对如何捕鲸,如何割脂,如何提炼鲸油毫不吝惜地做了一番记述。待读完此书,我感觉自我都快成了半个捕鲸能手,想要出海捕鲸了。

 

打开此书,犹如走进了社会的大门,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进了我的视线,首先当推冷漠、报负心重的亚哈船长了。他是个出色的捕鲸手,却因捕鲸失去了一条腿,现实的痛苦将他折磨成了一个偏执狂,最终带领全体船员走向死亡深海;其次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标魁魁格,他刚出场,是一个贩卖人头的生人番的身份,但生人番出身的他却有一颗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心,使他多次不顾自身安危去拯救他人的生命。没想到凶蛮的外表下还隐藏着一双天使的翅膀。当然还有许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忠厚、朴实的大副斯巴达克,充满神秘色彩的妖教徒费达拉等。

 

读完此书,让我为这本具有传奇色彩的杯具感到愤懑,如果没有亚哈船长的偏执,如果不是他鬼迷心窍想要复仇,如果不是他向船员们灌输疯狂的报复信念,如果不是他一味地冷漠无情,那全体热情而善良的船员怎会葬身大海,他怎样会勒死在捕鲸索中?

 

合上此书,我的心仍在震撼当中,我的脑海中浮现着这样一幅画面:一只白色的大鲸,蠕动着自我伤痕累累的身躯,游向大海深处,再也不曾浮上来过……

 

《白鲸》个人心得体会3

 

今年暑假我看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嗨,我们和好吧》,另一本就是《拯救大白鲸》。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稀有动物的重要性。

 

这本书主要讲了杰罗尼摩、柏蒂、本杰明和潘朵拉一起到鲸鱼湾度假,却接二连三遇到臭事,还被“狗仔队”拍到丑态百出的照片。他们发现一头罕见的大白鲸搁浅在深夜的海滩上,他们打电话请来了动物拯救队,最后这头罕见的大白鲸被放回了大海。

 

我们要是见到了一些受伤的动物,不要直接用手摸,因为有些动物受伤之后也会变得很危险。

 

有一部电影里是说一只海豚被人类救了,因为尾巴被感染得太严重,所以把尾巴切了。人们想了几天几夜,终于把这只海豚的假尾巴做了出来。

 

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好身边的动物,不要让每种动物都慢慢的减少、最后灭绝。就从小区里面可以看见十几只的小野猫和一只流浪的'母狗,这都是那些不珍惜动物的人造成的。我想他们要是见到了沙滩上那只被海浪拍上岸的大白鲸,可能第一时间就在想:“如果把他们卖了会有多少钱”。

 

最后,我还是希望大家爱护动物。

 

《白鲸》个人心得体会4

 

这本冒险小说的主角叫伊休若,他是一位想到捕鲸船上工作的年轻人,最後虽然如愿以偿,却所以展开一段惊险的旅程,也让原本容易沮丧的他,变得更勇敢、更坚强。

 

伊休若本来是想先坐船到南达科特的港口,再坐捕鲸船出海,可惜当他抵达港口时,捕鲸船早已出发,却所以遇到一位叫因泰吉的好伙伴。因泰吉是一位鱼叉手,因为遵从守护神的指示,就和伊休若一齐搭乘下一班捕鲸船出发。

 

当他们到毕科特号捕鲸船上时,见到他们的船长,名叫亚贺布,原本慈祥的他,因为被一只叫摩毕。德克的大白鲸咬断了一条腿,从此性格大变,一心一意想杀鲸报仇,船长虽然外表看似冷酷,其实拥有一颗细密的心。

 

我最喜欢的章节叫「生死决斗,船长勇於应对自我发生杯具的事实,勇敢挑战那只叫摩毕。德克的大白鲸,虽然最後毕科特号沉没了,可是我很敬佩亚贺布船长永不放下的'精神。

 

人生起伏不定,不可能人生没有转折,仅有努力不懈、不论输赢都坚持下去的人,在我眼里才是第一。看完了这本冒险小说,我相信付出必须会有代价。勇敢应对自我的人生,好好过着五彩缤纷的生活,这样才是最棒最完美的人生。

 

《白鲸记》是一个极具象征好处的工作,并且很搞笑,因为它还去自然历史等问题。其他主题包括妄想、宗教、梦想主义和务实、报复、种族歧视、层次关系,和政治。

 

《白鲸》个人心得体会5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这句话说得好,书就是力量。每个人都爱看书。暑假里,我看了很多书,让我最难忘的就是《白鲸》。

 

《白鲸》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书,是赫尔曼·麦尔维尔写的,描述了亚哈船长指挥的“裴廓德号”出海和白鲸莫比·迪克殊死搏斗的故事。主角为以实玛利受雇于“裴廓德号”出海猎鲸。船长亚哈是个狡猾老练的水手,计划向毁了他一条腿的莫比·迪克报仇,杀死海上“恶魔”。莫比·迪克激怒后,将“裴廓德号”撞沉,水手们仅有以实玛利被救。

 

我佩服“裴廓德号”上的水手们,因为他们很勇敢,拥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不怕风风雨雨,像一棵棵大树一样,遇到困难绝不退缩。水手们为了为船长报仇,为了为民除害,在船长的指挥下,和莫比·迪克展开了抗争,最终用鱼叉刺入了“恶魔”的心脏,让它无法呼吸。可莫比·迪克也很厉害,虽然身上有四道疤痕,但在临死之前,把水手们都撞入了海底和他们一齐灭亡。这样的结局,真的让人悲痛。

 

再回想一下我们此刻的生活,都有爸爸妈妈的保护,遇到困难,似乎都依靠爸爸妈妈。所以我们要学会独立,要向困难挑战。

 

原先,人类自从来到了世界,于自然斗争就一向未停息,这种斗争必须要拥有顽强的毅力与无限的勇气,才能来抗衡。

 

我们要学习水手们,学习他们那种永不退缩的好榜样。

 

《白鲸》个人心得体会6

 

这个暑假我读了《白鲸》。冒险是从这篇故事的主人公——以实玛利走进“鲸鱼旅馆”的那一刻开始的,他来到了一艘名为“裴廓德号”的船只上,就这样,以实玛利成了船上一名小杂工。

 

“裴廓德号”的船长——亚哈船长。它被白色幽灵——莫比迪克,那头白鲸咬掉了自我的一条腿而心中充满了仇恨,并发誓必须要报复白鲸,在确定了每个人都乐意为自我卖命后,开始了这危险的旅程。

 

和白鲸作对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最终还是输了,唯一幸免的以实玛利被别的船只救起。而白鲸被亚哈船长戳瞎了一只眼睛。

 

从头至尾,我一向都认为亚哈船长是一个疯狂的人,他们在追杀白鲸的中途,已经收获到了很多的鲸油,能够卖很多钱了,可是船长还是一意孤行,为了自我那个“杀死白鲸”的梦想断送了整条船上的人的性命,我要是他我就会放弃,不会在继续追捕白鲸了。虽然他是个疯狂的人,可是我为他追求梦想的执着所折服。

 

在追捕白鲸途中,他的老朋友的儿子所乘坐的小船失踪了,所以那位船长十分着急,期望裴廓德号与他的船同行一段时间,来帮忙他找回儿子,可是亚哈船长摇了摇头,说:“不,我要继续追捕白鲸!”之后我才明白,原先亚哈船长之所以不去找人是因为他想赶快找到白鲸,然后杀了它,从而避免更多的人受害。从那里就能够看出,其实亚哈船长能够从远处看事情,可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我反而被捕鲸绳吊死了。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7

    由于国际贸易日趋扩大,美国的确对一条通连两大洋的运河异常感兴趣。他们认为,开凿两洋运河不仅是称霸拉丁美洲的需要,也是争夺海洋和世界霸权的需要。但是,这条运河不准备穿过巴拿马,美国国会认为,如果穿过尼加拉瓜,不但比较容易建造,而且管理也要经济得多。1901年,精明的美国人迫使英国废除了双方联合控制未来运河的克莱敦—布尔瓦协定,缔结了海—庞斯福特条约,取得了单独开凿和管理运河的特权。至此,美国在中美洲开凿两洋运河的角逐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1902年春,美国国会已准备批准通过尼加拉瓜运河开凿工程。正在为拯救巴拿马运河搁浅工程计划而奔走的瓦列拉得知此事后,决心让国会改变意见。正巧,就在离国会正式表决运河穿过尼加拉瓜工程的前几天,加勒比海的一座大火山剧烈爆发,尼加拉瓜一片混乱。之前,尼加拉瓜政府曾向美国政府保证当地所有的火山都是完全的死火山,保证今后峻工的运河水道绝对不会受到火山爆发的影响和危害,可现在整个加勒比地区都被这个火山的爆发骚扰得鸡犬不宁。瓦列拉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场自然灾害所提供的机会。他记得几年前尼加拉瓜曾发行过一张邮票,上面印有一座着名的摩摩通博火山的照片,而这座休眠火山就在运河开凿路线的附近。虽说它是座死火山,但邮票上印有一缕烟围绕着山顶,恰如活火山那样。瓦列拉因之跑遍了华盛顿,设法找到了90多枚这样的尼加拉瓜邮票,第二天早晨,每一位将就运河开凿路线投票表决的参议员的桌子上出现了这样一个信封,里面有一枚邮票和瓦列拉的亲笔附言:“尼加拉瓜火山活动的官方见证。”参议员们仔细地审视了邮票,经过十分慎重的权衡,他们完全改变了初衷,几天后进行的表决时,参议院果断地否决了尼加拉瓜路线,取而代之的是赞成接过尚未过期的法国工程合同,建造穿越巴拿马的两洋运河。

    接着,美国为了夺取巴拿马的地峡,阴谋策动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分离分子,于1903年发动了所谓的“巴拿马革命”,宣布成立巴拿马共和国。不久,巴拿马政府在美国的摆布下,签订了一个不平等的美巴运河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美国以微小的代价取得了一条宽16千米的狭长地带和永久使用巴拿巴运河的权利。全长81.3千米的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11月15日峻工通航,它是由一枚不起眼的邮票救活的。此后,美国霸占巴拿马运河区,成为巴拿马共和国的“国中之国”。

    国旗事件与运河主权的回归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8

根据安迪・威尔的小说《火星任务》改编的年度大片《火星救援》在中国大陆正式公映3天,累计票房超过2亿,位居近期票房之冠。比另一部近期公映的热门电影《我的少女时代》9天累计1.96亿票房的业绩还要好。一部科幻题材电影比一部青春电影的票房业绩高,在院线电影市场上并不多见。

不过在我看,《火星救援》其实就是一部青春片。

在21世纪福克斯的小放映室里带着3D眼镜,眼前被一片红色的荒漠和蓝黑色的太空包围的时候,我感觉不到一点在观看《星际穿越》时的绝望、沉沦和紧张,反倒是被一股欢乐、温暖的气息和滚滚而来的荷尔蒙味儿弄得挺亢奋,一会儿大笑,一会儿擦眼角。也许科幻题材的青春片,就是能让一个男的这么有少女心吧。

青春片某种程度上是亚洲电影的特色:从有些血色元素的的青春怀旧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到纯亮色的青春言情片《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和《匆匆那年》,从《我的少女时代》到日本漫画《少年Jump》系列改编的真人电影, 青春片的基本元素是友情、努力、胜利、热血、感人和搞笑,还有挥之不去的个体孤独感和荷尔蒙味道。而且,青春片中通常没有美国大片中几乎是标配的强大黑暗反派角色,毕竟青春无敌嘛。

用这些青春片该有的元素,换个姿势再看看《火星救援》,你会觉得这部科幻大片真的挺非典型的:

比起《星际穿越》里虫洞、平行宇宙和光线弯曲等对普通人颇烧脑的科学命题,《火星救援》里展现的科技就没那么烧脑:用氢和氧造水,用可循环的水、粪便、地球与火星的混合土壤在太空舱里种植土豆,用被遗弃的火星车天线发射信号重新与NASA取得联系,用中国航天总局提供的“太阳神”超级宇宙引擎实现太空舱在星际间的惊险对接……《火星救援》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说这些技术细节都是经过精确的计算和论证,力求准确无误从科学上完全成立,但这些东西对普通的观众来说基本都算容易理解――即便不能彻底理解,也不影响大脑对剧情的推进。

毕竟,你只靠着情绪和氛围就能理解整部电影:一个人被孤零零丢在火星上,营养补给即将弹尽粮绝,不得不靠自己用氢和氧造水,用自己的粪便和火星地球混合土壤种土豆养活自己的时候,这么绝望和充满挑战的状况,很快就被一股幼稚乐观得不靠谱的中二气质给消解得特别欢乐:被抛弃在这个星球上的马克・沃特尼援引《国际海洋公约》的条款宣称自己在火星上种土豆就等于是殖民火星的开始――“火星是国际水域,我是太空海盗!”全场都为他的中二笑了。而当“这个星球上最好的植物学家”沃特尼培育的第一只土豆的幼苗从太空舱的火星地球混合土壤里冒出绿油油的头顶的时候,我在只有三排座位的小放映厅里听到了女生的唏嘘。

一场太空爆炸毁掉了所有的土豆,短暂的绝望情绪让所有人down了那么一下,但接下来的所有救援情节更是洋溢着青春片的色彩:马克・沃特尼所属的“组织”――阿瑞斯号宇宙飞船的船长路易斯在收到沃特尼来自火星的求救信号的时候,眼神里充满了惊愕、自责和痛苦,“是我们把他丢下了”,完全是一个队长丢掉了调皮捣蛋队员之后的懊丧和痛苦,看不出一点成人世界里的算计。在整个讨论救援计划的过程中,马克的队友们决定不理会NASA的顾虑,选择用最惊险的方案,在太空中多停留几百个火星日,让太空船进入地球轨道获得中国提供的“太阳神”动力引擎,然后再奔向火丁轨道对接马克的太空舱,也是一股青春片中常见的反抗权威、友情至上、热血凝聚和无畏无惧的气息。值得注意的是,马克的几个队友在得知需要多消耗几百个火星日,执行一个难度极高的、需要在太空中不断调整计划的疯狂方案的时候,所有人只想了一下便义无反顾――这完全不是只论利弊、不论是非的成人世界逻辑,能这么轻松就踏上星际拯救之路的一群人,没一点热血、无畏“为了部落”的冲动,恐怕还真做不到。

片中的太空宅男――科学家里奇・普尔内尔可以说是仅次于马克・沃特尼之外的集聪明、中二和逗比于一身的角色。他在NASA工作,负责计算太空舱在星际间的行驶轨道。是他计算出的太空舱行驶轨道,然后提出的那个让阿瑞斯号先进入地球轨道再折返火星轨道搭救马克的疯狂到不靠谱的方案。因为他想法过于狂野,风格乖张不靠谱且漠视权威,故而NASA的头目们对他的主意不屑一顾,但正是马克的队友们选择了无视家长――NASA大佬们的担忧,孤注一掷在这么一个叛逆到不靠谱的方案上,才让路易斯的手和马克的手在太空中最终握在了一起……

当然作为片中唯一的男主角,马克・沃特尼的孤独感构成了这部电影重要的主题。不过这种孤独不是晚来寂静或穷途末路的,而是明媚忧郁却又充满生机的孤独。1000多个火星日,马克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红色沙漠环抱的星球上,自己跟自己说话,自己把自己封为“太空海盗”和“这个星球上最出色植物学家”,在摄像头前“挑衅”登月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靠着不着边际的乐观活着,每天自言自语通过摄像头和电子邮件跟5600万公里以外的NASA宇航局和星际太空中的伙伴们发送接头暗号。他的孤独状态,在NASA同行和太空舱中伙伴们的集体营救气氛中显得不那么孤独,但有时却因此显得益发孤独。但这种孤独感与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绝望感,仅仅在个别时刻(如土豆苗被毁和第一次发射失败)曾经有过片刻的接近,在其它时刻,这种“孤独感”在一片荒漠和寒冷之下,反而充满着暖意。

如果用另一种方式简单地概括《火星救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其实是这样的――

一群宇航员援救他们在一个太空舱里战斗过的,但被他们不慎遗落在火星上的倒霉蛋兄弟。谁也没想到,这个家伙还活着,而且在火星上还干出了好多很酷的事。为了救他回来,他们跟地球上的家长――NASA既合作又冲突,在重大的决定上叛逆地反抗权威,采用了一个极其中二的,看上去特别不靠谱而且牺牲很大的救援方案,但他们所有人都义无反顾地决定这么做了。最后,地球上的家长――NASA的负责人被动地接受了这个方案,他们一起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将现实的技术障碍逐一解决,完成了一次跨星际(火星C地球)和国际(美国C中国)的惊险太空对接任务。那个被扔在火星上的倒霉蛋一边在火星上种土豆、收集数据和改造太空舱,玩得很high;一边用最大的努力和智慧让自己的太空舱从火星飞入太空。他们在宇宙中迎回了这个他们一起战斗的,但经常让他们觉得麻烦和捣蛋的兄弟……一次火星救援结束了。这次他们没能殖民火星,但他们说,4年之后还会再来这里……

团结、努力、叛逆、热血、乐观、感人、友情、胜利,还有梦想……青春元素还少么?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9

1955年,乔布斯出生在加州的硅谷。由于母亲是位未婚先孕的大学生,她决定让别人领养自己的孩子。于是出生不久的乔布斯,被一对好心的夫妻收养。虽然是养子,但养父母却对他很好,如同亲生一般。学生时代的乔布斯聪明、顽皮,肆无忌惮,常常喜欢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不过,他的学习成绩十分出众。

当时,乔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见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

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沃兹・尼克相识。沃兹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对电子也有很大的兴趣。两个人一见如故――8年后的某―天他们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

乔布斯和沃兹常常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他们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可是当时市面上卖的都是商用计算机,体积庞大且极其昂贵,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开发,并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新……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乔布斯的朋友都被震惊了。但他们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会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精明的乔布斯立即估量出这种自制电脑的市场价值所在,认为这能赚钱,并给电脑命名为“苹果1号”。为筹集生产的资金,乔布斯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同时劝说沃兹贡献自己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就这样,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1300美元,并开始制造这种个人电脑,卖给电脑爱好者俱乐部的成员。良好的销量让乔布斯意识到商业机会来了,他和沃兹一起去找大公司,想卖掉自己的发明专利,结果没人理会他们。

1976年愚人节那天,乔布斯、沃兹及乔布斯的朋友龙・韦恩做了一件影响后世的事情:他们三人签署了一份合同,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公司名称由偏爱苹果的乔布斯一锤定音为“苹果”。后来流传开来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商标――一只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在乔布斯养父的车库里创办的“苹果”电脑公司,第一个雇员就是乔布斯的妹妹。

刚开始时,“苹果”机的生意很清淡,毕竟它是一个全新的东西,然而一个偶然的机遇给“苹果”公司带来了转机。1976年夏季的一天,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到了车库,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1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是“苹果”做成的第一笔大生意。机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慕名前来拜访他们的车库工场,看到这两个年轻人的新产品,马尔库拉决心帮助他们把公司大张旗鼓地办起来。他主动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将自己的命运与两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有了行家里手的指导和这笔巨资,“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1977年4月,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上,“苹果2号”样机一改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以它小巧轻便、操作简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鲜明特点,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只有12磅重,仅用10只螺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人们都不敢相信这部小机器竟能在大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出壮观的、如同万花筒般的各种色彩,“苹果2号”一鸣惊人,几千名用户涌向展台,观看、试用,订单纷纷而来……

“苹果”成为了美国发展最快的电脑公司,1984年,“苹果”已成为有4000名雇员、资产超过20亿的大公司。同年,公司了Macintosh产品,也就是著名的苹果Hac机。然而,成功来得太快,过多的荣誉背后是强烈的危机,由于乔布斯经营理念与当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不同,加上蓝色巨人IBH公司也开始推出个人电脑,抢占了大片市场,使得“苹果”新开发出的电脑节节失败,总经理和董事们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于1985年4月经由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他的经营大权。戏剧性的事情是,“苹果”的创建者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离开了“苹果”。

这样的出走,使乔布斯反省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也为今后重回“苹果”并拯救它做好准备。离开“苹果”后,乔布斯又创办了一家名为“Next”的电脑公司,开发电脑新技术。很快,乔布斯独道的商业慧眼又开始发挥作用了――1986年,他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从“星战之父”、也是美国电影电脑特技之父卢卡斯手中买下了当时小小的、很不景气的电脑动画制作工作室,成立了皮克斯公司。从此以后,IT精英乔布斯开始成为影响娱乐行业的大鳄,好莱坞开始有他的一席之地。《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等一系列动画电影的成功,不仅展示了皮克斯无可匹敌的技术力量,更是体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想象力的鲜活动力。它的产量虽然不高,却令梦工厂、华纳等竞争对手无法望其项背,使得成功垄断世界几十年的动画大佬迪斯尼更加显得步履蹒跚。一切正如乔布斯所说,他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时代开始了。

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计算机报刊几乎都在头版刊出了乔布斯重回

“苹果”的消息。此时的乔布斯,正因皮克斯成功制作第一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而名声大振,个人身价已暴涨逾10亿美元:而相形之下,“苹果”公司却已濒临绝境。乔布斯于苹果危难之中重新归来,“苹果”公司上下皆十分欢欣鼓舞。就连前CEO阿梅利奥也在迎接乔布斯的欢迎词中说:“我们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我们最伟大的天才归来,我们相信,他会让世人相信‘苹果’电脑是信息业中永远的创新者。”乔布斯重归故里,心中牵系更大梦想,他告诉“苹果”的追随者们:“我始终对‘苹果’一往情深,能再次为它的未来设计蓝图,我感到莫大荣幸。”重回“苹果”的乔布斯立刻雷厉风行地整顿苹果公司,似乎为此准备已久。在他领导下,“苹果”以不可思议的10个月时间就开发出了塑料外壳包装、极具个性化风格的iMac电脑。为了设计出独特的外形,他甚至向糖果公司的包装专家讨教。iMac电脑的出现震惊了整个电脑界,并在市场上大获青睐,沉寂已久的苹果电脑终于重放光彩。1997年,重振“苹果”的乔布斯再度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如果说,代表未来理念的iMac背负着“苹果”的希望,凝结着员工的汗水,寄托着乔布斯振兴“苹果”的梦想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么1999年推出的有着5种缤纷水果色的第二代iMac和1999年7月推出的“像漂亮玩具一样”的笔记本电脑iBook,则告诉人们“苹果”不愧于“标新立异,非同凡响”的赞美之词。

在乔布斯的改革之下,“苹果”终于实现盈利。乔布斯刚上任时,公司的亏损高达10亿美元,一年后却奇迹般地盈利3.09亿美元。乔布斯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越来越多的业界同仁认同了此观点。甚至连当初将乔布斯挤出公司的斯卡利也情不自禁地赞叹:“‘苹果’的逆转不是骗局,乔布斯干得绝对出色。‘苹果’又开始回到原来的轨道。”

2000年,“苹果”曾出现季度亏损,股价下跌。在这危急关头,乔布斯再度以他天才的创造力和商业眼光拯救了“苹果”:他决定从单一的电脑硬件厂商向数字音乐领域多元化出击,于2001年推出了个人数字影音播放器iPod,凭借这个小玩意儿,“苹果”创造了148%的营收增长…从此,iphone、ipad成为时尚潮人必备的数码“玩具”。显然,乔布斯已经是数码娱乐时代的领头人。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10

右边这张照片里,我因要出席会议而无法参加同事的生日派对,互联网学习中心的小伙伴们就为我进行了直播,这是一次只为我做的直播,让人不禁感到无比温暖。这里面有成功跨界的部门副总;有才情细腻的产品经理;有微信运营的专家;有大型游戏化学习的项目经理;有场景化课程开发专家;有90后文艺青年;有独树一帜的图文作者;还有内心奔放的程序员。我们共同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与理想的团队,突破着新奥大学前进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与年轻人的合作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进取精神。新奥大学的互联网探索是从传统的e-Learning开始的,内容以通用课程如企业文化、员工规范、职业素养和各种专业课程为主。随着业务的发展,普通的“看课”平台已无法满足培训需求,因此我们决定升级优化平台的功能,并逐步实现新奥大学“人人培训人,人人受培训”的理想。但同时,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如几年前建设在线学习平台之初,我们可以通过在网上设置学习奖励,提高员工学习热情。这种短时激励方式的弊端在于一旦取消奖励,平台就会面临学员活跃度下降,维护与升级的投入却不少的难题。如何提高学习平台的吸引力呢?我的团队凭借着年轻人不服输的拼劲儿开始寻找问题的答案。

以产品思维寻求突破

我和团队成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学习不同领域的互联网产品,研究互联网领域的热点话题,琢磨各路互联网大佬的观点和文章,最终发现建立产品思维是关键。

从前做功能模块开发计划时,我们总有错觉,认为只要有了具体功能,就能解决问题,却忽略了对用户需求的分析,也缺乏对用户体验的关注。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他们为什么会用我们开发的功能,以及他们是怎样发现并且使用这些功能的,只想着要尽快将那些还没有的功能开发上线。

建立产品思维后,我们开始重新考虑团队构成,并奔赴学员身边,了解、体验他们的学习与工作场景。我们发现很多一线员工没有固定的工位、PC端账号,也难有统一的学习时间。他们并不缺乏技能,但缺乏一个展示技能、分享经验的平台,缺乏对于同道中人的归属感。我们年轻的团队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经过几天的讨论和共创,团队决定聚焦建立学习共享平台,让知识和经验流动起来,产生更大的价值。此后,我们开始推进场景化与兴趣化学习,通过微信公众号运营吸引大家积极参与互动;开发iCoach爱辅导APP帮助员工交流并获得有效辅导;运营新奥夜校搭建员工自主学习平台……当以产品设计和运营的视角来看待互联网学习时,团队成员的思维被打开了,在关注学员需求和体验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了一个个员工喜闻乐见的学习产品,并摸索出一套实用的方法。

以个体需求引爆产品

以今年的“爆款”产品――新奥夜校为例。推出它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员工难以在上班时间集中学习的难题。为此,我们组建了一支跨部门的项目团队。团队中的小伙伴们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需求调研与第一季的选题设计,并上线播出。当时正值女排胜利的热潮,也有明星八卦的刷屏,让我惊讶的是这些年轻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

夜校第一季以“开启自我认知”为主题,包括行为风格的自我认知,以及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方面。其实用性与轻松活泼的风格使夜校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快速聚集了上千人的学习社群。针对以年轻人为主的粉丝群,运营团队在群内招募“护法天使”维护纪律和组织学习,同时进行需求调研,增强学员参与感,让学员实现自运营。如今,每周三晚八点的新奥夜校,已成为集团内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每一季公布“魔法学徒”升级的时间,学员们都兴奋不已,享受着自己因积极参与学习而进阶“见习天使”,直至“炽天使”的喜悦。

围绕学员的需求和体验精益求精,让团队找到了制造爆款的感觉。

以新生代激活团队

这些年轻人总是思维活跃,能够用浅显生动的方式展现他们的思想,也令我非常佩服。夜校宣传画是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创意做出的作品,这些图案简洁有力,配合生动的文字,完美凸显出新奥夜校的主旨,也展示出员工的痛点与high点。

在游戏化学习平台的建设中,小伙伴们把平日的游戏经验也整合到设计中,让我脑洞大开。设置游戏化平台的背景故事往往很关键,我们希望对于背景的刻画既要让员工有对工作场景的带入感,又要避免学员对与自己行业背景无关场景的排斥。最终,团队中的年轻人给出了解决方案,他们设计出一个以科幻星球为背景的故事,通过利用虚拟人物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达成拯救星球的目标,想法之新颖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