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十篇

时间:2023-03-29 22:30:29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1

一、初一、初二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包括时间概念、重大事件、人物活动等含混不清,关键词抓不住。

2.阅读、提炼材料的能力欠缺,归纳、概括能力较差,照搬照抄原始材料的现象严重。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

3.审题不清,答题欠规范,表述不准确,条理性差,不能紧扣题意,针对性差。

4.错别字多,错得离奇。

二、解决的措施

(一)新课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每课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先制定每课的复习提纲,要依据教材、考试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来确定。 首先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每一课题内容,抓住重点与难点,其次要按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容、题型、答题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理清线索结构。复习提纲中重点部分用横线标注出来。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设计提纲如下: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虎门销烟(①时间:1839年;②领导者:林则徐;③意义: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3)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

(4)《南京条约》的时间是1842年,内容是①赔2100万银元。② 割香港岛。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 ⑤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⑥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鸦片战争后睁眼看世界的爱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是魏源,他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开学初第一节课就将每课复习提纲发给学生,每一节课开始,花五分钟时间背诵,然后发给学生横线内容去掉的默写提纲,让学生在上面默写。默好后同桌互批,订正。批的时候,严格要求,特别是错别字一律算错。这样就能做到每一节课堂的知识内容清。时间长了,学生就很习惯地在每节历史课前就拿出提纲来背,而且默写的时候错别字也少多了。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课尾要注重对新课内容的巩固,主要指针对该堂内容的评价练习,落实到位,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努力做到“堂堂清”。课尾精选例题,加强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训练力度,在训练和讲评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每节新课至少选择一组材料题,当堂训练、剖析,教给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加强问题的书面训练。训练学生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和表述的准确性。

(二)上好单元复习课和期末复习课。

1.单元复习力足于教科书中的一个章节的内容来复习。

(1)理清知识线索,整合知识结构

根据教材的内容,提纲挈领地把本单元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使知识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知识点: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沙俄趁火打劫、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知识线:以上的知识点哪些属于列强的侵略,哪些属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面: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签约国、内容、影响等。

复习知识的时候,有时可以编顺口溜,进行记忆总结。如《南京条约》的内容:哥赔五双鞋。即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2)单元测试题要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习题尽量选用最近几年的中考题。让学生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2

关键词: 生物中考 复习策略 复习思路 教学模式

福建省漳州市的生物中考时间是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与其他学科的期末统考时间相当接近。因此,如何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并对四本初中生物课本进行系统高效复习,是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在此,笔者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1.做足准备,抓住机遇

1.1提前规划,赢得时间。

根据历年的经验,只有在八年级上学期提前进行八年级下册的部分教学,才能从容不迫地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周密的中考复习。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要赶时间仓促结束课程而忽视教学质量。因此,在开学初,初二生物老师们必须同心协力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表,以此为依据,在平时的授课中调整好教学进度。那么在八年级上学期结束时,至少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新课程教学。

1.2研读资料,把握方向。

首先,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研读本市最新的《生物学中考说明》,也可以通过参加市初中生物中考分析会准确掌握考试范围、各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及考试题型等。这么做才能防止把知识点挖掘得太“广”、太“深”,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节省出宝贵的时间。但若挖掘得太“浅”,走马观花,则不利于强化复习效果。其次,在中考复习前要对本市近几年的质检和中考试卷进行分析,了解考试题型和试卷难度,归纳知识点的命题角度,收集或改编这些试卷上的难题和陷阱题,编成《生物中考复习的易错题集》,复习时就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针对性强。

1.3思想动员,家校合作。

决心是奋斗的力量,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在中考复习前,班主任和生物老师合作,专门给学生召开一次隆重的中考动员会,让学生意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只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他们才有可能配合老师认真复习。动员会上可邀请本校历届在生物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谈谈心得,消除畏惧中考的消极心态,增强信心,鼓舞士气。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校教师的得力助手。由于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学习上不喜欢家长擅自过多干预,可是大部分人的学习缺乏计划和毅力,甚至部分学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的手写作业、自主复习几乎都是在家里完成。因此,特别需要家长配合老师落实作业是否完成和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为此,在中考复习前,务必要专门召开家长动员大会,传达生物在中考科目中的重要性和复习时间的紧迫性,让家长知道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校初中生物备课组精心设计了《生物中考复习提纲》和配套的《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每一天,笔者都会把生物作业的具体布置范围通过校讯通和班级微信群发送给家长,其中一项就是要求家长监督孩子默写《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中的两页,然后家长可以根据《生物中考复习提纲》很轻松地找到答案,用红笔批改并签名,当然错的只需要打“×”,孩子自己订正答案。笔者发现,把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明明白白公布,学生一般不会抵抗,因为是老师要求家长做的。事实证明,家校合作,双管齐下,作业的完成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有根据地提前复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明确思路,胸有成竹

2.1第一阶段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历年漳州市生物中考的难度不是很高,容易题、稍难题和难题所占分数之比大致为8:1:1,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教材为主,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中重要概念和基础知识的重温。为此,笔者布置的第一项家庭作业是提前细读下节课要复习的课本内容,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个大问号并折页。第二项家庭作业是默写出下节课要复习的《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中的内容,检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复习。这样进入课堂,学生有备而来,回答问题自然是对答如流。第三项家庭作业是完成上一堂课复习内容的精选配套习题,讲评后收集学生的易错题编入《生物中考复习的易错题集》。

本阶段,一周进行两次小测,一个月至少一次月考,以此检测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而且每次月考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写出本次考试的错题反思,分析的内容包括当时错误的想法和现在的理解,总结出怎么避免审题不清、怎么弥补不理解和遗忘的知识点等。通过反思,不但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讲评过的题目,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这一阶段的复概会在5月上旬结束。

2.2第二阶段专题训练,综合考查。

根据考试反馈,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科学探究、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遗传规律等是难点,往年中考,学生在这几方面失分较多。学生最怕的题型是曲线图和表格,在综合运用方面比如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知识点串联考查也是相对薄弱。针对以上情况,老师要精心出卷,涵盖上一次考过的和作业中的高频率错题,凸显主干知识,以全新的角度考查,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本阶段从5月中旬到5月底。

2.3第三阶段真题模拟,沙场练兵。

本阶段进行真题模拟考试,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氛围,检测复习成果,便于进行查缺补漏。真题试卷可以是近几年本市或本省其他市的中考卷和质检卷。本阶段从6月1日到6月20日。

3.提问教学,竞赛比拼

3.1精心设问,巧妙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但复习教学不同于新课教学,学生对复习旧知识不再有新鲜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自说自答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所以,复习课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尽量多动脑、发言和动笔,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在基础知识梳理环节中,全部以填空、填图、连线、判断等问题形式,把重要的概念、原理、结构图和一些规律性的重、难点内容呈现出来,唤起学生的记忆,创造学生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时刻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教师主要起到点拨、纠错、表扬、总结和提升的作用。每堂课的最后5到8分钟时间,笔者精选少量习题,按照难度梯度呈现,让学生当堂完成,检测课堂效果。

3.2多种提问,积分奖励。

第一种是随机抽签,采取个人积分奖励机制。把写有每个学生姓名的小纸条折成小纸团,统一放在一个盒子里。提问时,随机拿出一个小纸团看看抽到的是谁。下次提问前,仍然要把这个小纸团放回盒子里。因此,刚回答过的学生还有可能被抽到。事实证明,这种提问方法比较刺激,学生们都比较紧张兴奋,但是提问的覆盖面时窄时宽,随机性较强,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第二种是小组竞赛,采取小组和个人积分奖励机制。根据成绩优、良、中、差搭配,全班分成5个学习小组,限定每个人只能举手回答一次和组内求助一次。这种方法小组间竞争激烈,甚至连成绩中下的学生也能抢答,覆盖面广,学生主动性强。第三种是老师点名提问,采取小组和个人积分奖励机制,针对性强,难度不大的可以注重提问中等生和后进生,覆盖面也广。

在一堂课里穿插这三种提问方法,气氛一次次被点燃,学生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数学效率自然就高。但不管是哪种提问,教师都要当场表扬和鼓励学生,并在每堂课后及时公布个人和小组的积分排名。教师可定期买些笔芯、糖果和小本子进行适当奖励,保证人人在意甚至喜欢这种竞赛机制。对于回答不上来或错误的学生,课后一定要找他们谈话、辅导和鼓励,避免他们失去信心成为“局外人”。

综上所述,激活生物中考的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必须善用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上述几种策略只有有机结合并认真加以打磨,才能使中考复习课的效率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3

关键词:考试要求 命题范围 复习策略

中考生物的命题要求以坚持新一轮课程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准确地测试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学习生活中的生物,终身发展有用的生物,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有利于推进生物学科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具备初步的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中考生物的命题要求

生物考试为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生物学科学习的毕业与升学考试,既要检测学生的学科学习水平和素质,也要为高中招生选拔提供依据,因此考试试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有良好的区分度。

1.坚持以学生为本。考试命题要力求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不出偏、难、怪题。根据我市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实际,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现能力立意。

2.注重基础性。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导向上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结合我市的教学实际情况,要重视考查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能力情况,重视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考查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力求创新性。要注重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让学生能够获得学习体验与认识;在内容上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研究在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通过实验探究考察,突出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4.体现科学性。考试要体现学科目标的整体性,注重综合性;注意试题的效度和信度;命题材料要有鲜活的生命力,试题体现出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二、中考生物的命题范围

中考生物的命题范围将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内容标准、考核与评价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上、下册内容为命题依据。本年度的中考范围以八年级上册的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下册的第七单元“生物圈的延续和发展”、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等为主要内容。从动物在动物圈中的作用,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通过对这方面内容的考试,能使生态平衡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中,我们了解到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是我们这颗美丽而孤独的星球上生存的伙伴。从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应了解到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内容。从健康的生活等章节中应了解到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给自己增进健康的知识。

三、中考生物的复习策略

本次考试的题型将延续去年的命题模式,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非选择题的考试内容包括填空、识图作答、实验探究等。单项选择题共有15小题,赋分30分;非选择题共有5个小题,赋分20分。

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应注意生物圈中动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名词解释、细胞结构等,更要掌握和了解生物界及社会发展的动态。

如2010年的生物考题:2009年世界许多地区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正在患此病的人属于(传染源)。第5题,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到达太空的宇航员,他穿的宇宙服的发明创意来自于(长颈鹿的血液输送系统)。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重温平时的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与记录等,这些平时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一经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4

【关键词】重视板书;精心设计;优化课堂

地理板书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后,结合学生实际,在黑板上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的概括性的教学内容,是整个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一节课中,板书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板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整体把握。一般说来,学生常常喜欢把板书抄在笔记本或书上。耳、眼、手多种感官协调活动所产生的记忆效果,当然远远超过“耳听”的记忆效果。有时候一节课尽管内容很多,又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往往凭借板书就可以把这节课的内容完整地复述下来,甚至过了很长时间,依据板书也可以把这节课的内容和情境再现出来,这就是板书的功效。其次,板书是教师教学思路的整体体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按教学进程的需要,有步骤地在黑板上边教边写,非常方便。再次,板书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第四,板书虽有很大的预设性,但也相对灵活,课堂的生成充满变化,这也是现代多媒体预设的板书所不能替代的。尤其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的今天,板书不能没有,而且还要精心设计。重视板书,精心构思,设计板书,可以增强课堂的有效性,优化地理课堂。

板书设计,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笔者在从教十余年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种形式的尝试,对课堂教学都起到了很好的优化效果。

一、提纲挈领,呈现重点

这种形式的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教师详略得当地处理教材,将重点知识合理清晰、有条不紊地用板书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形式的板书最常用。学生可以根据板书提纲学习、复习,思路明确,重点突出,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记忆。

二、表格比较,清晰明朗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看书、读图、思考、讨论或探究,提炼出简要的词语填入表格中。这种板书形式简明、扼要,对比性强,能使学生对比较的地理事物获得深刻、鲜明的印象。

如笔者在处理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3课时季风气候显著时,比较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而设计的板书:

通过比较,学生对冬季风和夏季风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在图上判断冬季风和夏季风就比较容易,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在黑板上画简图,配上文字等,图文结合,形象地表现事物,激发兴趣,引起联想,加深理解。

如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2课时“中国的主要山脉”的板书设计,笔者就采取边画图,边板书的方法。(不同走向的山脉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来。)

不同走向的山脉:

1.东西走向:北有天阴燕,中部昆仑秦,南岭在南方

2.东北—西南走向:西列二、三阶梯分界线,中列长白武夷山,东列山脉在台湾

3.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和阿尔泰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画图可以让学生对山脉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更清晰的把握,而对于山脉比较多的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用口诀的形式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同时也有利于记忆,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四、综合设计,体现思路

板书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和处理能力,巧妙处理板书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显示出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如笔者在设计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时,整个一节课围绕“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展开,感觉很完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板书设计也是围绕这个主题一步步展开。

再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的设计,以语文课本中“美丽的西双版纳”导入,问学生西双版纳美在哪里,也正因为这里很美,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政策,促进了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正因为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旅游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又使得西双版纳更加美丽。最后以宋祖英的《越来越好》结束本节课。板书设计也主要体现笔者的这种教学思路,有一气呵成之感,整体和谐、美观,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地理板书不仅可以完整地表明地理知识结构、体系,而且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能力。设计和运用好地理板书是完成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有必要对地理板书这一课堂教学艺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优化我们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5

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31-02

目前,在农村生物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重教轻学”现象。教师大都比较重视教材内容的讲授,而很少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习自还给学生。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笔者从指导学生怎样预习新课、如何听课、怎样在课后巩固所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给学生课前预习方法

刚开始时,教师要教学生阅读教材、写出学习重难点、记录疑问等预习方法,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按照提纲做好预习功课。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便会养成课前自觉预习的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这时,教师就可以稍放开手,只提供给学生章节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自己列出预习提纲,进行自主预习。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基本步骤为:

(一)指导学生粗略阅读教材。展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把新课快速浏览一遍,对新课有大致的了解。例如,指导学生预习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时,教师可展示预习提纲:“(1)说出生活中你所认识的生物。(2)生物有哪些特征?(3)机器人、钟乳石属于生物吗?为什么?(4)什么是生物?”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指导学生精细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例如,在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一课中,教材在每一个与生物特征相关的知识要点后面都列举了相关的例子,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该课进行第二轮细读时,要提醒学生留意那些例子,引导学生分析例子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指导学生做好预习笔记。要求学生一边细读,一边在书上标出重点词句,并在笔记本上记录感悟或疑问点。例如,指导学生预习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时,笔者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难理解的问题或内容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在预习阅读笔记中写道:“什么叫实验组?什么叫对照组?”“如何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还有一些学生在笔记中写道:“种子萌发实验只探究了水、温度、空气因素。种子萌发需不需要光?需要肥料吗?”

(四)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很多学生在预习阅读教材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发现问题,不愿意去思考,或者不知道怎样去思考。他们的阅读停留在表面,导致听课时不能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寻找和发现问题,让学生加强问题意识。比如预习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实验内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在学生了解基本内容和重点后,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要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要把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遮盖起来?”“在实验中碘液起什么作用?”等问题。

二、教给学生听课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课方法,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要听什么、记什么和思考什么。

(一)让学生明白要听什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上课时,带着在预习过程中记下的问题认真听课,通过听教师的讲解解除疑惑。当教师讲到重点和疑点时,边听边思考,紧跟教师讲解的思路。在听课时,要特别注重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在执教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鸟类的双重呼吸》时,让学生明白:鸟类的呼吸系统结构特点(有与肺相连的气囊)决定了鸟类吸气和呼气(即每呼吸一次)时都有空气进入肺部,从而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即每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满足了鸟类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同时要注意气囊没有毛细血管,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鸟类的呼吸器官只是肺而不包括气囊。另外,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讲评例题时,要能理解教师讲解的题目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又要注意此类题型的解答方法和思路;经教师讲解后,假如仍有些问题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找机会向教师发问,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

(二)让学生明白要记什么。以往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时候都是原封不动地抄写教师的板书,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很差。所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要记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要记住教师讲的“新”的知识。二要记住“实用”的内容,如训练或考试中很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三要记住自己的知识库中所“缺乏”的内容,通过记笔记来弥补知识的缺漏。四要记好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五要记住课本内容和发散性问题。六要记住听课时候即时产生的种种体会和感悟心得。七要记住要求当堂完成的巩固性、检验性、提高性的训练试题。对所做的笔记,课后要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心得体会做好记录,消化所学知识,使其变为自己的知识。

(三)让学生明白要思考什么。让学生在课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锻炼和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在完成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节实验后,学生了解了基本内容和重点,了解到种子的萌发受温度、空气、水的影响。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回顾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积极思考并尝试解答以下问题:“你的实验结果和原来的设想一样吗?假如不一样,怎么办?”“植物生长需要光和肥料,那么种子萌发需要光吗?需要肥料吗?”“种子的种皮和子叶被虫蛀了,还能萌发吗?”“种子在任何时候都能萌发吗?”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思考题,或让他们做教材同步练习,通过练习促进思考。当他们被问题“卡”住时,可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来解答,也可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找出答案。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解答方法,听课时就会感到轻松、愉快、有成就感,即使一时不能解答,通过教师讲解,也容易接受、吸收,使学生产生一种想进一步认识、探索的欲望。

三、教给学生课后巩固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学内容不等于将课本知识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练习时,着重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归纳――反馈”的梳理。如教学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鸟类》这篇课文后,学生对鸟类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特点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知识散乱,还未系统化,对知识的掌握还只停留在记忆层面,无法完成理解应用的相关题型。所以在完成这一教学内容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重新精读教材以及课堂笔记,巩固所学,一方面找出并记住基础知识,把好基础关;另一方面让学生再次复习重点内容“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让学生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特点几个方面去归纳鸟类适应飞行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把鸟类与其他脊椎动物进行比较,从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找出鸟类与其他脊椎动物的不同点,进一步归纳鸟类的特征,使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构建知识体系,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涵关系,让他们对这节课的重点内容“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和难点“双重呼吸”理解得更透彻。另外,还要让学生通过做一定量的不同梯度的题目来领悟本节内容,对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和巩固。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6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想要学好历史需要掌握一些的方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的学习不能忽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的学习不能忽视的知识点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一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图上,一个“阿拉斯加,1867年从俄国购得”的说明就暗示了俄国在19世纪前期曾地跨欧亚美三洲;一个“夏威夷,1898年吞并”,反证了孙中山不是在美国建立了兴中会。在“帝国主义瓜分下的非洲”图上,表明了19末世纪末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这两块“干净”的土地。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六、年表中的隐形知识

年表中的隐形知识隐蔽于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中,本来大事年表中的时间史实,是每一个学生非死记不可的重点。但由于课本编排失误,造成了不应存在的隐形知识点,或是正文未讲,或是讲而未明,或是文表相左。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清朝建于1636年,止于1912年,年表中却是始于1644年,没有个终了年代。年表上说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言下之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可教材正文却不这么结论,教材在讲1689年的《权利法案》后才结论说:“经过半个世纪斗争,英国终于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表述本无可厚非,但在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时限上却把人搞懵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60至90年代,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1917年3月,发生了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1919年3月至8月,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上述均是课本未见而年表明确的知识点。

七、跨教本中的隐形知识

以高九四级文科生为例,他们初中使用中外历史课本共4册,高中又使用了世界史3册。中国近现代史讲座1册。中国古代史选修本1册,共计9本书,除近现代史讲座不考外,也还有8册教材,有些知识点就是隐形于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或隐形于同一教材中的不同章节中。如一册战国的司南放到二册宋元文化中讲;一册唐时的华侨放到了二册明朝的对外关系中讲;中古的虎门销烟摆在了二册近代史的开章讲。所以,同学们在复习中特别注意掌握跨教本的隐形知识。

八、文字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文字表述技巧上,稍不注意,就谬之千里。如“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使用”。一个“已经”否定春秋开始用铁的观点。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具体哪朝哪代?没有讲,否定了唐时发明火药的说法。“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办了一些和民用有关的工业……作为军工业的辅助”。一个“同时”加“辅助”,否定了“洋务运动60年代的军事工业为主,7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的说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向中国大量倾销工业品的同时,还向中国输出资本”,教材用一个“同时”加“还”字,准确地表明在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的商品输出并未为资本输出所取代,否定了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的侵华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的论点。辛亥革命-了清朝政府,清亡于何年?辛亥年,1912年,这两个答案都对。辛亥年、一般指1911年,所以清亡于辛亥年决不等于亡于1911年。因为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时,还是辛亥年腊月25日。

九、悟性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点,紧扣大纲,对教材若即若离,全凭学生对所给信息的领悟,对教材活的理解。如“1914年,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教材的这类表述,你看出中日交战了吗?没有。日德之间呢?实际上打了的,打败了德国人,才能把德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里的铁路和地盘占为己有。又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缅甸等地,处于军事优势”。根据教材这段话,你能判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参与过对日作战么?回答当然是肯定的。19世纪初期美国利用欧洲对拿破仑战争的机会,加紧在北美进行领土扩张。那么欧洲对拿破仑的战争对拉美独立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么?你能否肯定回答?

十、大纲教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配给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有的知识点,大纲中有明确要求,而课本中只字未提。有的知识,大纲上未要求,课本上未提到,是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中讲的,不讲也行,但讲了更完善,更有利于高考中的材料分析。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段经济恢复和过渡时期,教材上虽然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编内,但又定1957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那么这个恢复过渡叫什么社会呢?教参上补充了叫“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也算对中学生熟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个完整的交待。又如意大利的统一,课本交待的外来势力中没有说西班牙,教参补充了西西里王国是西班牙的属地,这样也照应了世界古代史“15世纪的意大利”图上标明的那不勒斯王国是西班牙属地这个史实了。又如雅典卫城里的奉祀雅典娜的神庙,课本未交待名字。而老师手中的教参书明白称之为帕德嫩神庙。

高中历史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高一的历史学习的四个步骤第一步:史实。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

第三步:史论。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的理论层面。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7

大学公共法语教学分为六级,达到四级为基本要求,达到六级为较高要求。按照《大学法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法语的教学总时数为240~280学时,每级约70学时,每周以四学时为宜。本文所谈及的基础阶段,是指用时在140学时内的大学法语一、二级教学阶段。

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大学公共法语基础阶段教学有如下三大特点:

1.零起点教学。学生之前不具备任何的法语基础,基本为“法盲”,大学公共法语基础阶段就是他们法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起步阶段。对于零起点的法语教学来讲,教材是教学中主要的参考依据,选择和使用教材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和关键环节。

2.成人外语教学。大部分院校是在本科学生大学二年级时开展大学公共法语教学的。学生年纪为二十岁左右,已经具备相当多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同时对母语的掌握已经相当熟练。

3.英语基础教学。大学公共法语教学,尤其是本科阶段的公共法语教学,一般只在各大专院校的英语专业中开展,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英语和法语间诸多的相似性使得英法对比法教学成为可能,一方面降低了传授知识的难度,起到使法语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在探讨英法异同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长久地激发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法语的积极性。

二、《法国语言与文化》(第一册)教材介绍

可以说,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要求的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应科学地包含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中国大学公共法语教学历来缺乏专门统一的教材,很多高校不得已而使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编写的供高等院校法语专业学生使用的法语教材。

《法国语言与文化》(第一册)是根据国家教委审定批准的《大学法语教学大纲》编写的,用于大学公共法语基础阶段的教材。该书由刘春芬编著,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3年1月出版发行,共十七课。每课由两篇课文、词汇、语言点注释、语法和课后练习等几部分构成。教材最后附有阅读课文八篇、歌曲九首、诗歌六首、语法常用术语、常用缩略语和按照字母排序的本册书所有词汇。

《法国语言与文化》一书在大学公共法语教学的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截至目前,哈尔滨师范大学已有逾千名学生使用了本教材,有5位法语教师对之进行了全面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该教材具备如下特色:

1.语音部分编写紧凑。法语是一门读音相对来说非常规则的语言,只要掌握了基本的一些读音规则,就可以正确读出绝大多数生单词。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过英语的音素和发音方法,虽然初次接触法语,但可利用英语与法语在语音上的相似性,实现知识的迁移,完全有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法语读音规则。《法国语言与文化》(第一册)的语音部分仅为七课,每课单词的出现与读音规则紧密对应,语法点简单易学。避免了在初学阶段就让学生疲于记忆大量生单词和复杂的语法项目。同时,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法语读音规则,也有助于建立他们学习法语的信心,阶段性学习结果的成就感能够加强学生对法语学习的兴趣。

2.语言更贴近实际生活,重视文化的导入。从初识攀谈到打电话,从天气到出行,从饮食到住房……课文内容本身很好地体现了对象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信息。不仅向学生传授了实用的语言知识,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3.语法点循序渐进。包含了主语人称代词、第一组动词变位、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缩合冠词、主有形容词、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疑问句、品质形容词、最近将来时、泛指人称代词、句子的主要成分、命令式、第二组动词的直陈式现在时、de用于否定句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无人称动词、最近过去时、介词de代替不定冠词、重读人称代词、第三组动词的直陈式现在时、部分冠词、副代词、复合过去时、间接宾语人称代词、状语、直接宾语人称代词、代动词、以ment结尾的副词、冠词的省略、名词补语、钟点表示法、序数词、泛指代词和泛指形容词tout等语法项目。

4.课后练习由简至繁。词汇、短语与语法的练习着重重复、替代、分析等方法,多采用机械性结构练习,这对于已经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语法结构和语序的成年人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说,机械性结构练习是大学生快速学习法语的基础。每课后也设置有引导创造性的口、笔语表达练习,为学生举一反三地掌握复杂多变的法语提供可能。

三、大学公共法语基础阶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通过对大学公共法语基础阶段教学特点的分析和对《法国语言与文化》(第一册)教材特色的理解,笔者对大学公共法语基础阶段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如下几点心得和体会:

1.破除传统的纯语言教学观念,建立跨文化交际观念。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学好一种语言,必须了解和熟悉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偏差,应用不当的语言错误。“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2.重视语言共核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学习法语的学生可能在各行业、各方向应用法语。各类学科所用的法语尽管有很大区别,但毕竟有共同的基本读音、词汇、语法和功能意念,这些共同的部分就是语言共核。对于大学公共法语基础阶段教学而言,必须把重点放在语言共核上。《法国语言与文化》(第一册)在编写中既重视题材的广泛性,又充分兼顾了词汇的实用性和语法的基础性。

3.英法两种语言在对比分析的应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在哪些教学内容中进行英法语言对比,如何把学生的英语习得经验迁移到法语学习中,把已有的英语知识迁移到法语学习中,是一项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既有难度又有趣味的研究课题。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8

全册教材简析:

第八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四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按照难易程度和四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一部分已安排在第七册教学,余下的部分安排在本册教学。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项训练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各单元按教学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语文学科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散在无序和丰富多样的特点。本册教材思想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以及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等等。但课文不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序编排的,因此一个单元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围绕同一个中心进行的。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57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560个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3、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帖,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习惯。

4、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习惯,能边听边思考,听出别人说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能听广播,说要点;能有条理地介绍看到的情况,能有条理地回答问话。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长句子的意思;在阅读时学会使用常用的读书记号;能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和抓住重点段分段,能说出段落大意;能详细复述课文。认识省略号。能初步读懂说明书,并按说明书操作。

6、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参观活动初步学会写简单的状物和写人的文章,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通知,学会给长辈写信。会使用书名号。掌握常用的几种删改换补的修改符号,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从小立志为祖国争光;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遵守纪律,助人为乐,刻苦锻炼,积极向上;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9

1、语法错误明显,教材校正不严肃。新版英语教科书存在明显的语法知识性错误的拼写。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53页,Part2Askandanswer中的第六句话“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薄冰的《高等英语语法》中对主句含有否定词的反意疑问句的注释是:“当陈述句部分中出现一些含有否定意义的词,像few,little,hardly,never等动词时,附加疑问句部分用肯定形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把书上的句子改为“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she?”再如,2001年12月第一次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91页,第79课的Workbook上的第三段“飞盘”拼成了frisbee,而笔者历来教授学生的书写是frisby。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上的不规范用语就更是不胜枚举,像inmorning,Susannotagree,inmeetingallday等,倘若是运用在口语中还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在书面表达上,的确需要教师费番口舌。

2、教材容量扩大,要求提高,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新版教材增加了语言输入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体体现在词汇量、练习与教学活动量、阅读量等的增加。依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为例,原教材的词汇量为211个,其中四会词177个,认读词34个,新教材总词汇量为330个(比原教材净增119个),其中四会词为234个(比原教材净增57个),编入常用短语61条;课文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5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由原来的3个增至5??6个,而且对话长度都有所增加;练习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6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练习量由原来的3??4个增至7??8个。如此繁重的教学内容,短短40分钟的课堂,如何能连听带说地操练多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我就分成两课来上。但是为了赶进度,又不得不快马加鞭地向前学,所以夹生饭、两极分化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新大纲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法等知识点的掌握。但从第一册开始,新教材就融入更多的语法点、知识点,练习题中也多次出现陌生的语法项目。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11课,出现了动名词walking;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20课,出现了现在分词looking,到底是先讲什么好,怎样讲好,没有确切的要求和方法。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8课,出现了过去分词called,而动词的过去时要到本册的第8单元才正式学习,而且也仅仅是动词的过去式罢了。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3课,出现了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式havebeento(去过……),而过去完成时要到初三才学习。

4、新教材课本内容分配不均。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是相比较而言的,各个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分配很不均衡,有的课文几乎空洞无物,而有的课文如果要按教学目标教学则需用上二至三节的课时。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5课几乎就是简单的现在进行时句型地简易操练,几分钟就完成了的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类似的还有这册书的第45课,此课就是接触简单的天气变化内容的预报,很短时间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也把学习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然而学习本书的第46课,把温度变化的情景掌握好,把第一段文字分角色操练熟悉,一节课就显得讲解不足、仓促有余,蜻蜓点水一般,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自然堪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越学越费劲,越学越没信心,最终导致放弃学习。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6%,及格率是92%。2000-20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1%,及格率是86%。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26%,及格率是75%。

5、Workbook内容与学科检测的题目标准脱节,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素日检测考试以阅读、选择、完形填空等题目类型为主,而课本的Workbook却很少有类似的考查题。此外,Workbook上的有些题目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显得与新教材改革出新的目的有点相悖。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9页,第63课的Workbook第三大题第4小题“我可以过几天还你这本历史书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延边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案第二册(下)第169页确定的答案为“MayIreturnthehistorybooktoyouafewdayslater”,笔者认为不妥,因为return这个单词学生还没有学习,所以笔者认为翻译成“MayIgivethehistorybookbacktoyouafewdayslater”最恰当。

6、课文例文与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经验距离很大。譬如:发送电子邮件,磁卡电话的运用、交游、饮食等话题,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讲就知之甚少,对学生来讲更是海市蜃楼。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第一段(Practise)的要求是把课文所给的5幅图画表达的食物带入对话中操练句型,然而那些食品如果不是借助资料来对照,冷不丁地拿出来就连老师也困惑不解,因为这些东西就连老师也没见过,更谈不上吃过,又如何来辨别那是乳酪(cheese)还是汉堡包(hamburger)呢?

7、教材矫枉过正,把过去的诸多优秀篇目删掉了,实为美中不足!时代在变迁,人文在改变,把教材推到时代的舞台,使之接近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历史毕竟存在着某些永恒的东西,那就是人类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譬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课本(八十年代本),编撰的《蝙蝠为何夜间出来》,《猴子和鳄鱼的故事》,《小高斯的故事》、《移动的“黑板”》、《难忘的一课》等文章,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都是非常优秀的篇章。笔者认为,哪怕在新教材的Workbook后再加上个阅读理解的栏目呢,将这些优秀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和知识完善不无补益!

2、对使用新教材的建议:针对于新教材的优、劣特点,笔者认为在组织英语课程改革教材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新教材的词汇。在学习单词时,应把握好三个尺度:

①集中学习单元单词,分散学习目标,逐课消化掌握词汇。集中学习单词是“张思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精髓,而且新教材的单元单词都集中在一块,所以我认为在学习新教材时先集中学习单元词汇,这是关键的一步。在集中识词时,可采用每生一词试读词汇法引入新词学习目标(完全可行,我们从小学就开设了外语课,音标关应该说问题不大),然后教师纠正并规范读音。这样不但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和师爱,又传授了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技能的发展。按照《教育心理学》“首因效应”原理,应该说在领读单词以后,教师立刻让学生当堂课就掌握词汇是一种方法,但我不提倡这种做法,特别在使用单元词汇量过大的新教材组织教学时。我认为“首因效应”是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授单词时,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Userealobjects)、卡片展示法(Usepicturesorcards)、教学课件授受法(CAI)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好教育教学的首因效应。但我更欣赏“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反复呈现”这条教学原则,而且“螺旋式前进,旋转式上升”的观念一直是人教社这几年编写新版教材的指导思想,就搭上《教育心理学》在谈到记忆方法和原则时也一再强调反复记忆的必要性,更何况《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也明确指出“单词应分别呈现,不宜集中学习,一步到位”。所以,我认为在集中识词(所有同学只需会读词汇,仅有少数同学能够拼读部分词汇)的基础上,分课消化掌握词汇,小步化教学目标,即教师在上每一节新授课之前,先运用多种技巧让学生强化当堂课需要掌握的单词,如此类推,在单元知识学完后再进行一遍词汇集中巩固,这样以来,除了几个别的学生外,99%的学生能完成词汇学习目标(Learningaims)。

②掌握(Productive)黑体词汇,理解(receptive)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深挖洞,广集粮”,扩充词汇,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新教材词汇量大,全部掌握课本词汇学生倍感困难,只学黑体词汇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许多教师抱怨新教材的词汇学习无处择手,不知掌握多少是好。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悉心领会教学大纲要求和为学生全面成长负责的消极表现。《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要求“有目的的扩充学生词汇量,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小词典。培养学生独立查字典、独立猜词的能力。”因此我在教授新教材时,制定的词汇学习目标是“掌握黑体词汇,理解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用“四会”分词法来区分目标就是,课本单词表上的黑体词汇需达到四会(听、说、读、写)目标,课本单词表上的白体词汇需达到三会(听、说、读)目标,Workbook上的生词汇达到二会(读、说)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新教材的词汇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新教材的知识环节编排具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所以我在初一教授的学生到初二以后对新版教材的词汇都记忆犹新,即使是在Workbook中呈现的词汇,在以后的新章节中再遇到这些词汇时,学生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③进行“词句文”教学。即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现代英语教学法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创造学习情景,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是促进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的便捷途径。譬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0课,出现了一个短语stop…from,这个短语是“阻止……做……”的意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造句,“我们必须阻止她看电视(WemuststopherfromwatchingTV)”,这就把词放到句子中去了,而且话题切近学生的生活。为了进一步明确我们的表达主题,我们可以在后面紧跟上一句“对她的眼睛有害(It’sbadforhereyes)”。如此句、景、情俱在,学生能学不会?

2、学习新教材的课文。学习新版英语教材,因为新版教材系统性高,所以应提倡整体法,先从课文的整体内容上着手,了解课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逐一学习语法与知识点。笔者认为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应注意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①遵循短文阅读学习原则,运用问题教学法组织课文教学。问题教学法是快速学习短文的先进方法,它的主旨就是用几个概括课文大意或者关联教学知识点的问题来唤起学生的认知注意,在教师诱导下快速阅读短文以求寻找答案。该教学方法的步骤分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部分。在Pre-reading中主要任务是运用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注意和求知欲望(Talkingaboutthetopicofthepassageforbuildingupinterest/makepredictions)。第二步,在While-reading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速读(Fastreading)或现时阅读(Timedreading),通过小组讨论(Discussanswersingroups),师生双方要实现答案核对(Checkanswerswithstudentsofdifferentlevels),澄清知识疑团或悬念。在Post-reading部分,教师要把短文中涉及的语言点(LanguagePoints)或者语法(Grammar)明确出来,督促学生认知(Docommunicativeactivities)。

②调整使用新教材:既然新教材存在个别不足之处,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敢于大刀阔斧地调整教材。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调整新教材的课文编排顺序。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9课,我觉得如果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先讲对话再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规则会对学生的接受知识造成感觉障碍,因为对话中出现了几个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如果停下来讲语法势必耽误了操练对话,如果不讲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学生又如何理解对话内容呢?于是,我把这两段调了个个,先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再讲第一段对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删节新教材中部分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Lesson1课,单纯讲述第二段对话,不但笼统而且消耗时间(awasteoftime),就不如把句型“So+谓语+主语”与“So+主语+谓语”融入第一段看图说话中进行讲解,第二段对话便可一言带过。③自由组织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54课,我把课文第一部分进行自由组合,变成小对话代替课本教学,因为课本仅仅提供了选项式的提纲,然后利用第一段内容进行练习巩固,促进知识记忆,而课文第二部分则把它当作家庭作业。这样组合,课堂教学显得条条有理。④主动订正语法错误。根据正规语法教学书,对课本错误大胆质疑并改正。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43课,“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符和变反意疑问句“前否后肯,前肯后否”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改正。

3、突出操作练习,简化语法教学,精讲多练。现行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反复操练是掌握与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具体体现在:①加强基础认知和基础技能地教育培养把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教育培养,进一步加强听写方面的教学,夯实根基。②注重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听说技巧。③充分利用电教资源,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开放式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④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大信息交流和自由会话的力度,促使学生从语境中感知信息,从语境中学会技能,从语境中升华语言交际功能。

4、利用新教材,搞好德育教育。新教材德育点丰富,寓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会动态、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与学习教材的灵活结合,潜移默化地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生活的优良习惯和道德修养,是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书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②高密市教科院整理,《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内部版),2001年9月。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篇10

一、《会计》科目教材新增、修改内容

(一)章节体系的调整 删掉了第二章货币资金,其余章节的编号依次前提,总章节改为二十六章。

(二)内容的调整 一是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调整。(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中不再包括增值税,购入的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目的的固定资产购入成本仍包括增值税;(2)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中取消了“以自产产品用于生产经营用工程建设”的情况,不予抵扣项目中也取消了“将购买的物资或应税劳务用于生产经营用工程建设”的情况;(3)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改为3%。二是剔除了受托加工或翻新改制金银首饰的规定。三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的计算不再考虑增值税;在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如果涉及增值税应先在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计算中先行剔除,再按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所占比例进行分配。四是增加了自营工程中待摊支出分摊率的计算处理。五是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作了原则性调整:(1)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eta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2)大修理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应列入固定资产成本。六是持有待售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孰低进行计量。七是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说明,将其用于经营目的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八是企业购入的房地产部分用于出租(或资本增值)、部分自用,用于出租(或资本增值)的应当予以单独确认,按不同部分的公允价值占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将成本在不同部分之间分配。九是投资性房地产在建期间由“在建工程”改为“投资性房地产——厂房(在建)”。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按照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也构成所有者权益。十一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取代了原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汇兑差额列入“资本公积”。十二是销售退回的“其他应付款”改为“预计负债”。十三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如果发生在汇算清缴日后则不调整“应交所得税”。

二、《会计》新大纲对测试内容的能力分级

新大纲就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了详细分级,级次越高,其

三、《会计》题型结构及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共21题,由20个单选题和1个计算题本质的串连单选题构成,20个传统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最后的串连单选题有4个小题,每题1分,共计4分,该题型合计分值为24分。’与2008年试题相比,难度略有降低,主要体现在组题方式上修正了2008年的激进式出题思路,很大程度上回归了传统单选模式,体现了测试的广度和一定的深度。

(二)多项选择题共9个题,由8个传统多选题和1个计算题本质的串连多选题构成,8个传统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最后的串连多选题有4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8分,该题型合计分值为24分。与2008年试题相比,难度略有下降,主要体现在组题方式上的修正,很大程度上回归了传统多选模式,体现了测试的广度和一定的深度。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共4题,每小题8分,本题型共32分,与往年相比,增加了一道计算题,题量略有增加,但其关注的考点与传统的计算题知识点相同,无题型及内容的本质的变化。

(四)综合题只有1个题,共20分。其样题选材的是最为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系列调整,除了题量作了一半删减外,无题型及内容的本质变化,相比Stag题的题量变化,只是将综合题的题量转移给了计算题,当然一个综合题换成了计算题,难度必会消减,这也是中注协强调多次强调的“难度下降”的表现。

四、新大纲对考试的影响

(一)客观题回归传统,难度下降测试的重点及难点无本质变化相比2008年,大纲无本质调整,只在详细内容上根据新税法作了微调,重点及难点依然保持传统。2008年难度大、题量多的测试题型没有在2009年延续,即使在单选题和多选题各自保留了一个2008版客观题,但大趋势是回归了传统。

(二)主观题强调基础性实务操作减少了一个综合题,增加了一个计算题,由高难度向低难度调整,体现了基础性实务操作的重要性,综合题更是体现注册会计师难度的一个点缀。

(三)客观题与主观题持平 样题中客观题48分,主观题52分,几乎是五五开,与往年的四六开有不少的调整,这也进一步体现了中注协降低考试难度的初衷。

五、考试命题预测

(一)客观题的命题方向一是可比性、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的实务应用,资产的确认,即辨认是否够格确认为资产,收入的确认,即辨认是否够格确认为收人;二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的金额计算及累计投资收益额的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成本、每期投资收益、转化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资本公积”、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等指标的Stag,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损失额及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额的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三是商业企业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债务重组方式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下的入账成本的计算,存货减值准备计提额的计算;四是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的计算,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付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冲抵顷序,同一控制下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时资本公积的计算,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日的确 认标准,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原则,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时冲减投资成本额及投资收益额的计算,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被投资方盈余或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尤其是在被投资方资产账面口径与公允口径不一致时、被投资方的亏损使得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不足以抵补其承担部分时以及被投资方先亏损后盈余时的会计处理,被投资方所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现公允价值增值时投资方“资本公积”额的计算,成本法转权益法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五是固定资产在分期付款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每期财务费用的计算及每期期初长期应付款的现值计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方式下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原则,尤其是盘盈时按前期差额更正的会计处理原则,固定资产弃置费的会计处理原则,固定资产减值计提额及后续折旧额的计算,常以所得税的结合作为题目设计的深化方式,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及折旧方法的复核所产生的指标修正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固定资产改扩建后价值的计算及后续折旧额的计算,固定资产出售时损益额的计算;六是无形资产在分期付款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每期财务费用的计算及每期期初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方式下无形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原则,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条件的确认,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认原则,无形资产减值的提取和后续摊销额的计算。无形资产出售时损益额的计算;七是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原则,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模式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原则及关键核算指标的计算,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转化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时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时的会计处理原则,投资性房地产在处置时的损益额的计算;八是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每年需进行减值测试的资产认定,,资产可收回价值的确认原则、公允处置净额的计算中公允价值的选择标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计算中现金流量的确认原则及折现率的选择标准以及外币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计算原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提取与后续折旧或摊销额的计算,资产组的界定,资产组减值的计算;九是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计提利息的分录、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原则、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以及辞退福利的费用归属,增值税的抵扣凭证、视同销售与不予抵扣的业务区分及会计分录、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时消费税与加工物资成本的关系确认,应付债券中每期利息费用的计算、每期期初债券本金的计算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负债与权益的划分、转股前利息费用的推算以及转股时资本公积的计算;十是资本公积的组成内容及会计处理;十一是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以及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条件的比较,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货折让及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对比,代销方式、预收款方式、分期收款方式、附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方式、售后回购方式、售后回租方式以及以旧换新方式下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关键指标的计算无法可靠估计相关要素时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及账务处理,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收入的确认原则及账务处理,特殊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对比,建造合同收入在完工百分比法下各项收入、支出指标的计算,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业务范围界定;十二是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及“库存股”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中关键项目的填写,具体操作方法有:采用公式推导方法认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两个项目。采用对号入座的认定方法填列经营活动中“其他收入”项、“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支出”项、“支付的各项税费”项和“其他支出”项;投资活动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净额”项和“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筹资活动中“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借款收到的现金”项、“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出的现金”项;关联方关系的界定及披露,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十三是或有事项的确认条件,预计负债金额的确认及费用的归属方向,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的披露原则,待执行合同的会计处理;十四是换人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的计算,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务人的重组收益及非现金资产转让损益的计算,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权人的重组损失及换入非现金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修改偿债条件方式下(包括不存在或有条件和存在或有条件两种情况)债务人重组收益及新的应付账款入账额的计算;十五是各项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界定,开始资本化日、停止资本化日及暂停资本化的认定原则,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既有专门借款又有一般借款方式下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十六是“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所得税费用”等三个关键指标的计算,某时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推算,尤其是在改变税率的情况下;十七是记账本位币的确认原则,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外币报表折算中汇率的选择,融资租赁的确认原则,经营租赁时租赁双方损益的计算方法,融资租赁下承租方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融资租赁下承租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方法,融资租赁下出租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计算,售后回租时递延收益的分摊方法;十八是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界定,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时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指标的推算,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的报表附注披露,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辨认,调整事项中所得税费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推算;十九是合并范围的确认,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及会计调整分录,抵销分录编制中相关指标的推算,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二)计算题的命题方向一是应付债券专题,以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主要选材方面;二是资产减值专题,以资产组的辨认、资产组的减值计提及总部资产减值的认定为主要测试内容;三是金融资产专题,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主要测试角度;四是长期股权投资专题,以成本法、权益法的会计核算及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核算为主要测试内容;五是借款费用专题,以专门借款、一般借款混合在一起计算利息费用资本化为主要测试角度;六是所得税专题;以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为主要测试角度,另外对税率改变时上述三指标的变动也要重点留意;七是财务报表专题,针对某一期间的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并编制出相关利润表为主要测试方式;八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专题,以诸多调整事项的修正分录及报表项目的调整为主要测试方式;九是合并报表专题。主要测试抵销分录的编制。

(三)综合题的命题方向一是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为平台,以多种业务为对象展开会计调整及报表修正的会计处理 。此类题目年年必测,已成惯例。从近年的试卷来看,这些纳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会计差错更正、或有事项、收入、投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合并会计报表等业务。二是以长期股权投资为题目设计起点,通过成本法转权益法来完成控股合并,进而引发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再通过内部交易的设计提供抵销分录的编制选材;最终以填制表格方式完成合并报表相关项目的数额认定。三是将计算较为复杂的知识单元加大信息量使其由一般类计算题升格为综合题,如2007年试卷中的第一个综合题就是一个较为单纯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题目,只不过在调整事项的数量上作了加大,使得题目难度有所提高。

六、复习方法

(一)对照大纲,明确重点注册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由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精心编制,是编写注册会计实务教材的直接依据。大纲的每一章内容之前,一般都应列明本章应当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希望大家收到大纲和教材之后,能够仔细对照大纲将应当掌握的每一个问题在教材的相关页码或标题上做出明显的标记,以便反复多次地加强对这些重点内容的学习。对于大纲要求熟悉的内容,则应做出另一种标记,以便进行比较重要性的学习;至于大纲要求了解的内容则无需做标记,一般进行泛泛学习即可,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

(二)紧扣教材,认真复习注册会计实务教材由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委托有关专家和权威人士严格根据考试大纲而认真编写,不仅阐述条理,文字清晰,质量可靠,而且内容丰富,强调基础,重点突出,难点清楚,例题经典,包含了所有的考点。只有教材才是考生复习应考的最根本、最具体的依据。理在教材,题在教辅,通一理则能解百题。因此,考生购买到注册会计实务教材之后,应当以教材为主,并将会计准则作为主要的参考资料。每位考生都应当对教材内容至少进行一边全面认真的复习(包括课文、例题、甚至是标点符号)。在此基础上,应当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三四次或五六次的反复学习。学习过程中,既要注意关键的字、词、旬、段、题,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又要特别注意将不同章节之间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对照性的学习,从原理到例题、再从例题回到所包含的原理,反复学习与理解,不断巩固和提高运用所学原理解答习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