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法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22:09:27

遵守法律论文

遵守法律论文篇1

[关键词]教育法的遵守 问题 策略

一、教育法的遵守之涵义

教育法的遵守是指在该法适用范围内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教育法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正确享有法律权利,切实履行法律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育法的遵守有两个问题需要搞清:一是守法主体。守法主体不仅包含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还包括一切法人、公民和有关的国家机关;二是守法内容。只要是符合教育法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都被视为教育法的遵守,即被看作是应当遵守的。

教育法的遵守从类型上看从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从守法形式上看:不论是行使教育法规定的合法权利或是积极履行教育法所规定的义务,还是遵守教育法规定的禁令都属于教育法的遵守。从守法的实施过程与方式来考察,包括“消极守法”和“积极守法”①。

在特征上教育法遵守主要表现为,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主体。在这一点上,教育法遵守不同于教育法的适用。教育法适用的主体是专门的、特定的主体。教育法遵守是守法主体做法律要求或许可的行为,不为法律不许可和禁止的行为,即主体要准确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二、教育法的遵守之意义

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日益走向成熟的今天,重视和研究教育法遵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法的遵守是国家对全社会主体的普遍要求。国家立法的直接意图便是通过大众守法而有效地实现对社会教育关系和教育秩序的控制。任何违法行为包括国家机关自身违法都在客观上削弱国家的权威。因此,遵守教育法是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设定的义务,是法的权威性和法的价值与尊严得到体现的必要环节。

其次,教育法的遵守是守法者自身现实利益的需要。教育法的实施要求人们遵循教育法律规范设定的行为模式,并将各种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使权利得到享受,义务得到履行,禁令得到遵守。其意义在于鼓励合法行为,制裁和矫正违法行为,使各种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任何国家制定教育法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实施,最终使法的价值和目的得以实现。守法也是主体谋求正当教育权利的最佳途径,守法程度越高,实现权利的范围就越大。

再次,教育法的遵守是形成社会正常教育秩序的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有序才能安定,才能发展。良好的教育秩序要通过教育法加以调整来实现。在现代社会,教育法是使教育活动正常有序的最重要的手段和调节机制。教育法通过它特有的手段和方式,调整社会主体的行为,为社会开展教育活动提供模式,解决教育纠纷,分配教育资源。因此,社会主体遵守教育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最后,遵守教育法是教育法律实现的最基本的形式。教育法实现包括三个途径:其一是教育法的执行;其二是教育法的适用;其三是教育法的遵守。遵守教育法是教育法实施中最广泛的一种方式,是教育法实现的逻辑起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法律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法律的习惯。”可见,守法主体对教育法的遵守和政府对教育法的执行、司法同等重要,是实现教育法治的基础环节。

三、教育法的遵守之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自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学位条例》公布至今已有几十年。在此期间,各类教育的法律法规先后颁布,教育领域基本上结束了无法可依的局面,以《教育法》为核心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然而,教育司法的进程仍然让人担忧,教育领域虽然已有法可依,但有法不依的个别状况仍然特别严重,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甚至政府部门违反教育法律的现象多有发生,公民在其受教育权利受到侵害时也往往不肯轻易采取司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守法主体的法律观念淡薄,守法精神的欠缺使教育领域内有法不依的现象层出不穷,形成教育守法的一个最大盲点。

在社会上,一些父母无视《义务教育法》,不让适龄的子女上学,或把已经在校学习的子女拉回家做帮工,一些雇主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用工的廉价,置《教育法》规定于不顾,大量雇用童工劳动。在学校内,既有学生在学校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也有学校举办的校办产业与社会其他组织所发生的经济纠纷;既有学校行政人员,,大胆妄为,藐视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还有一些社会不法分子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破坏、侵占学校财产,侮辱殴打学校师生的事件等等。与此同时,不仅公民个人有违法行为,就连执法部门本身也存在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且长期得不到纠正。如《教育法》第55条明文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然而,不少地方政府没有将教育经费单独列出,尤其是教育权下放到乡镇一级后,乡、镇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不仅没有依法保证“三个增长”,而且还将仅有的为数不多的教育经费挪作他用,挤占学校房舍场地、克扣、教师工资等违法行为也没有受到任何法律制裁。又如《教师法》规定,对拖欠教师工资的,地方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但有些地方政府长期拖欠教师工资,也没有被迫究法律责任,有法犹如无法。

教育守法缺失的现象有目共睹,却长期得不到改变,原因何在? 对教育法“有法不依”现象的归因分析大致如下:

1.教育法制观念淡薄。长期以来,由于“人治、以政代法、以言代法”等级特权等旧的法律观念和意识的消极影响,行政命令取代了法律约束,人们的法律意识薄弱,守法观念淡薄,不仅相当部分的人不懂得尊重、运用自己的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而且政府部门知法犯法、执法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育领域中知法违法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2.教育法规不完备。我国教育法规不完备主要表现在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等。从内容结构上看,现行法规中属于政策性、行政措施性的通知、决定等规范性文件多,而规范化的条例、规定等正式法规较少;低层次的单项、具体规定较多,而高层次、综合性的、可作为下位法立法依据的骨干法较少。从调整法律关系的角度看,调整教育内部的法规较多,调整教育外部关系的法规很少。从教育法的作用的角度看,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法规较多,而保障教育事业、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权益的法规较少。从法律规范的对象看,规范被管理对象的法规多,而规范管理者、政府机构、公职人员的法规少。

3.教育法律能否得到遵守,还在于法律是否有实效性。法律只有严密、完备,具有可操作性,才会体现出它的法律效力。如义务教育法作为一部法律,只能就大政方针作出决定,具体的实施尚需配套的实施法规,否则就难以体现义务教育法的实效性和权威性。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配套的实施法规迟至6年以后才制定出来,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该法律的贯彻落实。

4.教育执法不严。对不执行或违反教育法律的行为,教育法规显得软弱无力。一方面,不少教育法规没有明确法律责任,出现责任空白,使违法者逍遥法外;另一方面,对已明确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制约不够。有法不依的现象强化了一些人藐视法律的心态,降低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度,危及到教育法的权威性。教育法律某些条款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明确和具体,也影响到人们的教育守法意识。如《义务教育法》第16条对拒不入学接受义务育者,招用学龄儿童、少年就业者作出了追究法律责任的规定;第17条对侵占、克扣、挪用教育经费、侵占、破坏学校场地、房屋和设备者,对侮辱、殴打教师者、体罚学生者以及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者作出了追究法律责任的规定,但应由哪个机关、以什么手段、按什么程序来追究均无明确、具体的规定,致使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在实践中难以执行、落实,形同虚设。还有些法规对应予追究的行为在法律责任条文中没有规定,以致出现责任空白,使违法者逍遥法外。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人们守法意识的形成。

(二)对策

我国虽然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并没有全面落实。现行教育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在短期内,教育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难以完全消除。鉴于我国现行教育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大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力度。按照教育法遵守的内在要求和规律办事。

1.加快教育立法进程。在立法上,要加强全国人大的教育立法,适当减少行政立法。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国务院也有权制定教育法规。目前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当中,“人大”立法少,国务院颁布的教育法规较多。但是,国务院属于行政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执法而不是立法,地方各级也是如此,执法者自己立的法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情况,而自己监督自己是很难有成效的。因此制定教育法规的责任应主要由“人大”来承担。同时,要加强各地地方立法工作。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难以用一个模式来规范全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省、市一级,建立基础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主要责任也在省、市一级。这就要求各地充分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普及义务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和不断完善教育保障的法律体系。

2.加强教育执法、司法力度。建立教育法律保障体系,基础在立法,关键在执法。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执法主体资格,切实担负起执法的责任,逐步建立起法制工作机构,并做好专、兼职执法人员的培训、聘任和管理工作。学校是教育法执法的一个主要对象。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指导学校依法制定办学章程,按章程对学校进行管理和监督。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应积极主动争取地方人大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形成一股强大的执法力量。有必要成立类似于城市执法局这样的机构。在各级人民法院内部普遍设立教育法庭,已及时的对各种教育法律违法现象司法。

教育法立法和教育法执法工作固然重要,但面对复杂的教育违法行为和教育权利纠纷,加强教育司法的力度是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教育纠纷案件日益增多的现象,教育司法应完善学校教育司法制度,组建教育法庭,依法审理教育案件,加强教育律师队伍的建设,让更多的当事人获得教育法律上的服务和教育司法救济。

3.推进教育法的普及工作。要加强法制宣传,向所有公民普及教育法律知识,帮助了解教育法,理解教育法,自觉遵守教育法律规定,履行教育义务,维护正当的教育权益。普及教育法的重点应放在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工作者。由于教育工作者的行为直接关系到教育法贯彻落实的效果,影响人们对教育法的认识与评价,因而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养成奉公守法的观念和品质首先要从他们抓起,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依法管理教育事业的能力,营造良好的执法、守法氛围。

4.培养教育守法精神或意识。教育守法行为除依靠强制力的外部保障外,更需要产生于个体的教育法守法精神。只有将遵守教育法的外在力量转化为内部的心理机制,才能使人们积极地、自觉自愿地守法,也才真正符合守法的本质要求。守法精神的培养强调通过个体自我法律修养,提高主体的守法选择能力和守法践行能力。“守法精神”是守法者的守法认识、守法情感、守法意志、守法信念和守法习惯的集合体,其中守法意志是关键,守法信念是核心。守法精神的形成标志着个体人格的法律本性。它要求个体结合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觉地在法律素质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在学习、内省、慎独、实践等方面自我改造,解决个人欲望与法律要求之间的矛盾,形成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营造遵守教育法的环境。要造就个体的守法精神意识,营造理想的守法境界还需要在全社会营造遵守教育法的良好环境。自觉遵守教育法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大标志。不过,主体守法的自觉程度往往受文化环境的制约。没有相应的文化条件,普遍守法的观念和现实都不可能出现。而遵守教育法对文化环境的需求,首先是物质文化的基础,其次是精神文化的保障和促进。

人对外在的规范常有本能的排斥心理。因此,教育守法的文化环境应努力形成一种新的“集体无意识”遵守教育法不只是天经地义的义务,而是神圣崇高的权利―,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守法主体对守法的向往与渴求。另一方面,国家应自觉树立教育法的权威。政府不应做出任何有损教育法律尊严的决策和举动;司法机关不能违背“严格、平等、公正”的原则,以保持公众对其廉洁公正的信任;社会道德观念则不应与教育法律相冲突,更不应容忍各种违反教育法的行为,而应当形成对所有违反教育法的行为的强大的舆论压力;国家教育行政干部和社会知名人士应带头严格遵守教育法,社会舆论与司法环节应对他们提出更高的守法要求。

[注释]

①“消极守法”指守法主体对法律规范(主要是义务性法律规范)的被动服从以及对合法权利的正当放弃。“积极守法”则指守法主体对法律规范的主动适用以及对社会不法行为或意向的合法抑制或反对。

[参考文献]

[1]陈鹏,祁占勇著,《教育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张洪生,周卫勇主编,《教育法学导论》,山东: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潘世倾等主编,《教育法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米桂山,龚友明主编,《教育法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

[5]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司组编,《教育法导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遵守法律论文篇2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是党的提出的明确要求、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当担负起的新的文化使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条件、最闪亮的标志。

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坚持“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做到“纯粹”干净,对党要绝对忠诚。尤其是文化工作者承担着教化育人的职责,是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领域的模范践行者,作为一名文化干部只有要把党的各项纪律挺在前面,以身作则,率先示范,才能在新时代奔跑的征程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98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能够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除了依靠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外,还依靠严格的纪律作保证。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他在井冈山时期就亲自为工农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归公。其中第一条是管总的,既是政治纪律,又是军事纪律、组织纪律;后两条分别规定了群众工作纪律和经济工作纪律。后来发展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谱成歌曲,一直唱到现在。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事业的成功,“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实践充分证明,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

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工作纪律等,是由党的先进性的性质所决定。当前,我们文化干部在遵守党的纪律方面,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好的。尤其是从这次县委巡察情况来分析,针对巡察出来的5大类45个问题来看,我们在执行制度、工作落实、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是工作不认真、不仔细造成的,有的是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上不深入造成的,有的是政策掌握不准,精神没吃透造成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可以说我们的文化干部,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一些极少数文旅干部纪律观念淡薄,在制度、纪律面前形同虚设,甚至有的我行我素,上班迟到早退,执行制度不严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党是一个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就会失去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沙。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纪律松懈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后果。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文旅事业发展繁荣的基础。

一、文旅干部要自觉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锻造一支引领新时代的模范执行者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文旅干部的根本要求。政治纪律是最重要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肃政治纪律,首要的是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作为文旅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做到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要坚持集体领导,凡是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都必须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坚持任人唯贤;坚持五湖四海,不准搞团团伙伙;坚持公道正派,不准拉关系、徇私情。

严格遵守党的廉洁纪律。近些年,在文旅系统文化干部中违反廉洁纪律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从这次县委巡察情况来看,挪用专项资金发工资的、坐收坐支的、账目不规范等方面情况,表现的较为突出,占整个巡察反馈问题的20%左右,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遵守和执行制度,廉洁纪律方面不够深入扎实。严格遵守廉洁纪律,就是要提醒文旅干部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利于人民,用不好刺伤自己。我们应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在遵守党纪国法方面有没有思想波动,有无违反苗头和行为。每当心理不平衡时,想想以下三种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正面典型;原来风光现在沦为阶下囚的人;过得不如自己仍在坚守的人。如果钱财来路不正,放在家里怕偷,带在路上怕抢,存进银行怕查,甚至连花钱都不敢,那此时的钱财就是负担、就是魔鬼,迟早会被它吞噬。

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群众纪律,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任何党员和干部,都不允许与民争利,侵犯人民群众的权益。要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想问题,办事情,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严守工作纪律。文旅干部要严格执行上下班纪律和请销假制度,严禁擅自脱岗、离岗,网上聊天、炒股、购物,玩电脑游戏、看小说。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热情不旺、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表现为典型的“动力缺乏症”:一是对工作缺乏敬业的感情。对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厌烦,责任性不强,要求不高,得过且过,应付了事,马马虎虎,满足于一般性常规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纪律散漫,上班迟到早退,无所事事,随心所欲,有的甚至在上班时间溜之大吉,玩麻将打扑克,有的干脆成伙结伴下去吃喝玩乐,胡搞乱来,败坏了党和干部的形象;二是对事业缺乏奋斗的热情。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是积极主动地找事做,而是消极被动地等事做,对工作没有前瞻性,领导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动一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把工作岗位当作是度日养老的港湾;三是对追求缺乏执着的激情。普遍存在“冷漠病”和“恋旧病”,对事业没有理想信念,对工作没有目标追求,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执着追求激情。工作上满足于完成对付的日常工作,没有向更高目标努力奋斗的动力,图清闲,怕麻烦,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工作推诿扯皮,拖拖拉拉,应付了事;四是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不愿深入基层下到一线,不愿调查研究,不愿帮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衙门作风,效率低下,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的是把单位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实意。

严格遵守生活纪律。文旅干部要率先遵守社会公序良俗,更加注重公众形象,践行“文化人”的操守,提升个人修为,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彰显更多的正能量,而不是给文旅人抹黑。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生活纪律、廉政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需要广大文化干部切实加强纪律修养,不断增强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坚定性。只有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才有可靠的保证。

二、文化干部要自觉维护党的纪律,锻造一支新时代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模范守护者

首先,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这种自觉的特性是因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政治纲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执行党的纪律是实现这些纲领和目标、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信念的根本保证。因此,文化干部要把自觉遵守和维护纪律看作是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还因为,党的纪律的制定和实施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之上的,集中地体现了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也体现了每个党员的个人意志。在讨论和制定党的纪律的过程中,每个党员都以不同形式参与了这个全过程。因而,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也是每个党员尊重自己民主权利的体现。

第二,党的纪律是严肃纪律。它已经制定并通过施行,对每个党组织和党员个人都适用,都具有同样的约束力。某个党组织和党员个人不能以某一纪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作为遵守与否的前提;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不能口头上坚决拥护,执行中却打折扣;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把对党的纪律的遵守与维护作为一种重要的责任,认真谨慎地履行,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谁违犯了党的纪律,谁就要受到纪律的制裁,轻者进行批评教育,重者给予纪律处分,不允许任何违犯党纪的人逍遥于纪律制裁之外,也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党的纪律的执行。

第三,党的纪律是统一的纪律。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任何不遵守纪律的特殊党员,不能强调地域特殊、行业特殊和部门特殊,而忽视党的纪律,也不能因为是一个普通党员就放松对自己的纪律约束。党员干部随着自己的职务升迁、地位提高、环境变化,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责任和义务应当更大、更重。因为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党员领导干部切不能自恃位高权重,或者因为监督机制不很健全和完善,就放松对自己的纪律约束,甚至只用党纪来管别人,而不让别人用党纪来约束自己;在执纪问题上亲疏有别、内外有别、宽严有别,这些都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

三、文化干部要自觉地加强纪律修养,锻造一支新时代维护党的纪律模范践行者

所谓纪律修养,就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为引领,通过不断学习和接受考验,养成遵守纪律的意识、维护纪律的意识、同违纪现象作斗争的意识,而且要不断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加强纪律修养,应该从三个方面做起。

(一)      学习时提升纪律修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干部素质,增加干部作风建设的内在原动力。一是通过学理论,改进工作方法。抓好干部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干部以理明事、以事明理的水平,提高干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二是通过学法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行政是每个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有些干部作风方面出现问题,是因为干部不懂法,不依法,执法犯法造成。只有坚持学法依法,才不会以粗暴的态度对待群众,才不会与群众争利益。

(二)自律是提升纪律修养的有效路径

遵守党的纪律,就是要自觉地按照党的各项纪律去奉公行事,去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新时代的要求。首要的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决定。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和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决克服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重大紧急情况,一方面要迅速采取正确措施进行处置,另一方面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党委、政府,不得迟报、漏报,更不能隐瞒不报

遵守法律论文篇3

法治不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而是具体而平实的守法之治,这不仅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经验总结,也是应对现代民主社会之难题的基本出路。法治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制度建构而实现民主的法治化。法治是守法之治,实质是指立法者遵守规范立法之法、执法者遵守规范执法之法、司法者遵守规范司法之法、守法者遵守规范行为之法。

关键词:

法治;民主;守法中图分类号:

DF03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7.01.01

法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以来,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决策中,有一条清晰可见的治国理政的主线。2012年11月,党的十召开,明确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未来法治的战略布局;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进一步建设“法治中国”。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以法治为主题,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不但是对1978年以来法治实践的全面总结和升华,也是对未来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集理论与实践的大成,绘就全面依法治国新蓝图,为法治中国建设标定新的里程碑。”

那么,什么才是贯穿法治整体的核心内容,什么才是统领所有社会主体的精神内核?守法!不管是代替“旧十六字方针”的“新十六字方针”,还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抑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完成的具体任务,贯穿其始终,统驭整个法治的正是守法。

一、守法构成法治的基本内涵

关于法治,亚里士多德认为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已经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服从;其二,得到人们遵守的法律应该是良法[1]167-168。在解读这句话时,很多学者会习惯性地将后一层含义提前[2],认为法治首先需要良法,其实从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来看,守法才是第一位的。古罗马人用古希腊哲人的自然法思想阐释罗马法,在创造辉煌法律体系的同时,也形成了伟大的法学理论。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自然法思想,那些纷繁复杂的各种法律才有了共同基础;也正是借助自然法的思考方法,罗马法学家才可能将罗马法解释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为规则。自然法理论为罗马法大厦提供了基石,因而从理论上讲,罗马法之所以普遍有效,之所以能为地中海世界的各个民族所遵守,乃是因为它能够为自然法所解释,或者说,这些规则乃是从自然法中衍生出来的。然而,需要注意,虽然自然法对于罗马法来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但自然法并非某种特定实在规则,它无法为现实社会中的人们提供行为准则,在法律实践中,即使某项实在法与自然法发生了矛盾,这项实在法也不会因此没有了效力,违背该项实在法的人依然要接受惩罚[3]。总之,利用自然法的罗马法学家非常清楚,自然法只是一种诠释和理解法律的方式,并不是一套实在的规则。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借助自然法论证现实中的规则有其正当性的来源,另一方面现实中的规则能够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件。

在中世纪,虽然神权至上、等级森严,贵族教士占据统治阶级,但是法律至上、遵守法律的观念却得以巩固。丘吉尔说,1215年《自由大》留下的遗产不是人权而是法律至上。在内容上,《自由大》根本没有论及自由和民主,只是列举了一系列封建特权。在形式上,《自由大》像法律契约,全文共61条。每一条都在讨论封建统治和封建习惯的细节,都在明确要实现《自由大》所提出的诺言。《自由大》即没有讨论民主原则,也没有讨论民利。在性质上,《自由大》不是什么立宪宣言,只是一群封建贵族为纠正当时的王权弊病而提出的文件。不过,《自由大》最重要的是,它表达了如下原则:《自由大》是法律文件,它位居国王之上,国王不得违反[4]。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虽然其中反映的事实和产生这些事实的背景已经被人遗忘或误解,但法律至上、即便是王也得服从法律的观念却传承下来,成为英国法治传统重要基础。

虽然产生于启蒙时代的古典自然法思想以自由为基础,以追求对传统秩序的革命著称,但是一旦涉及现实制度、国家与法律,自然法思想家们还是将遵守现实法律放在首位。在他们看来,自由只有通过法律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现实的自由。在《论公民》中,霍布斯指出:“如果谁证明国王制定的法律就是判断合法与否、善良与否的标准,他就指明了通向和平的王权之路。”[5]洛克认为,一旦政府建成,遵守法律便成为人们的首要义务。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因为如果一个人能超越法律,那么其他人也能够超越法律,如此,只有混乱,不可能有自由[6]154。随后,随着世俗国家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法律成为大家公认的社会治理的基础,守法成为现代政治国家中每个公民的首要义务。

到了二十世纪,与新自然法学论争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提出“恶法亦法”,再一次将守法的意义摆在人们面前。分析实证主义坚持划分“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与“应当是这样的法律”,认为法律和道德没有必然联系,在法律实践中,不能因为某一规则违反道德要求就认定其不是法律规则;也不能因为某一规则符合道德标准就认定该规则一定是法律规则。其实,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这么做有充分的理由,即防止人们草率判定:因为不符合道德,某项规则即使是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应该有效,可以不加遵守。如此,只能导致一种结果――无政府主义。在他们看来,不遵守法律带来的危害比遵守“恶法”造成的影响更不可取。

二、守法破解现代民主难题

19世纪初,民主刚在美国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就横渡大洋,近距离考察新生民主,完成了巨著《民主在美国》

托克维尔的大作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被董果良先生翻译成中文,书名《论美国的民主》。此名称是值得商榷的,此书的原文是法文,其名称是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翻译为英文是Democracy in America,因而译为“民主在美国”似乎更妥当。。在初版(1835年)绪论中,托克维尔论述道,“身份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不但如此,这种发展一开始就呈现出普遍且持久的特征,人力无法阻挠,在其前进的路上,似乎所有事和所有人都在助它一臂之力。当时,民主犹如洪水般涌来,所有封建制度和专制国王瞬间被吞噬。得益于民主革命的资产者和有钱人在掌握政权之后曾想限制民主,对此,托克维尔说,他们如此做不啻螳臂当车、异想天开[7]7。十三年后的1848年,该书已发行〖HJ2.1mm〗十二版,在该版序言

托克维尔的《民主在美国》从其发表那一年(1835年)开始到1848年一共出了12版,基本上每年一版,但托克维尔只给第12版写了一个序言,足见其重要性。1848年对于托克维尔来说,意义重大,这年发生了“1848年革命”,王权被,为此他还写了一本回忆录。给《民主在美国》再写序言不过是强调民主的不可抵挡并提请人们注意。在此序言中,他论述道,“面对虽被七月革命打伤但仍很强大的君主政体,以这段话(即一字不改引用的初版绪论中的话――引者注)预言形势的人,今天可以毫无畏惧地重新提醒公众注意他的著作了。”他接着说,“还应当允许他补充一点:目前的局势使他的著作获得了现实意义和实践效用,而在本书初版时,这些作用都是没有的。”(参见: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中,托克维尔再次确认上述论断,并断言,民主的到来在全世界都将是不可避免的[7]1。对身份平等的呈现,托克维尔称之为“命定性的事实(Providential fact)”,作为事实的定语“命定性的”一词表明民主的到来犹如神意决定,不能违背、不可逆转。而且,使用“事实(Fact)”一词而非政治哲学传统中的“自然(Nature)”一词更清晰表达了在他看来,民主已并非臆想,而是一种现实的制度

参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哈维 C. 曼斯菲尔德所作的一次演讲《托克维尔〈民主在美国〉中的自然与事实》。。民主已然成为人类命运,不可违逆。今天,回顾历史,体味此论,不得不承认托克维尔当年论断的严肃与精准。

在实践上,民主意指多数人统治,强调多数人权威。然而,正是这一点使得民主可能产生危险,即多数人暴政。换言之,民主并没有因为多数人参与政治而使政治变得更加理性,多数人的决定并非当然明智。托克维尔指出,现实中,要是多数既拥有统治国家的强大实权,又拥有决定舆论的巨大力量,那么,以多数名义提出的任何动议均不会遭遇任何障碍。只要出现这种情况,自由将岌岌可危,因为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止或延缓多数人的权力[7]289,民主或将沦为暴政。仔细梳理对现代法律理论有着根本性影响的现代自然法思想,我们

会发现现代自然法思想家们在以“人人平等”为前提构建其思想体系的同时,无不时时刻刻反思民主可能带来的问题。

通过“自然状态”这一设想,霍布斯抽调了人的各种“身份”,证明了“自然使人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十分相等”,人成为为欲望推动的“原子式个体”。然而,为了有效约束这些“原子式个体”,为人重获社会状态下的安全与和平,霍布斯不得不设计一个力大无比的怪兽――利维坦,它所拥有的权力是绝对的,它的命令就是法律,人们不得违反。一旦有人违反法律,利维坦将施加惩罚,甚至动用“死刑”

这即是“死刑”存在的正当性理由。因为既然“暴死”乃是现代人最大的恶,那么以死相加就是对人的最高惩罚,在霍布斯看来,只有在此最高惩罚的威慑之下,人才能抑制自己的激情,政治社会才得以可能,在此意义上,“死刑”作为现代的极刑不能废除。在论“死刑”之适用范围的时候,康德主张两种罪行可以适用死刑,其一“谋杀”,其二“政治上的罪行”。(参见: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赵明.康德论死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30-41.)。霍布斯之后,洛克对令人胆寒的“利维坦”进行了改造,设计“权力分立”来保证公权力尽可能少的侵犯个体自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否认国家与法律的权威,为了让人们“守法”,他甚至将国家的法律类比榫队中军官对士兵的命令。他指出,保护军队就是保卫国家,因而在军队纪律中,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即使上级给出的命令极端危险、极端悖理,要是下级提出异议甚而不执行命令,军队是可以对之使用死刑的[8]。对于霍布斯、洛克用哲学给予论证的这些东西,孟德斯鸠用历史进行了佐证。在探究导致罗马盛衰之原因的著作里,孟德斯鸠试图证明,只要罗马人民遵守法律,服从元老院的治理,罗马就蒸蒸日上,只要罗马人民嚷着要权力,不再尊重元老院的权威,罗马就陷入混乱并衰乱下去[6]10。在《论法的精神》里,对于“人民”,孟德斯鸠也说,人民并非能做好所有事情,他们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如选举),但选举完成后,人民最好的美德是接受自己所选出来的人的管理。人民直接参与管理会带来巨大的难题,因为要实际处理的政治事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既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太慢可能会延误时机,太快可能会导致混乱。人民的力量有时候可以一切,人民的利益之争有时候会导致所有事务都无法及时解决[6]10。

中国撞见民主是很晚近的事情,在思想和实践上都缺乏相应的应对经验。在近代,中西碰撞的时候,民主被请进来并尊称为“德先生”,而在特殊的年代,为了民族独立,为了革命胜利,民主成为正当革命的理论前提,“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发动人民群众的响亮口号。1927年,在湖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农民运动就是民主革命,而农民起来封建势力,乃是农民群众在完成“历史使命”[9]。正是正确认识了现代中国革命的力量来源,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然而,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继续一味强调民主,忽视制度建设,民主将会走向极端,成为运动式民主。在实践中,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依循制度、遵循法律。这种制度和法律是确定的,它们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然而,在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恰好是法律不完备,在法律的虚空中,人们把领导人的话当成了法律,看领导人的眼色行事[10]。这是对“”最深刻的反思,也是对民主与法治关系的最好提炼。改革开放以来,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针的指导下,我们首先花了大量的精力制定各方面的法律,力图实现有法可依。2011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治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随着全民教育的推行、权利观念的兴起、新闻媒体的发达、网络时代的来临等情况,民主的观念与力量也成长起来。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保障民主、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变得更加紧迫。

正如前文所述,人类追求法治建设的经验表明,法治社会建设首先在于树立法律权威,法律成为人们办事的准绳,“守法”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美德。因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从基础做起,以“守法”为切入点,为法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只有人民从内心拥护法律、信仰法治,法律权威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目标才有了最坚实的基础。其实,“守法”不仅仅是法治的理念基础,也是法治各个运行环节的落脚点,权力机关的立法、执法、司法与普通民众对具体规则的遵守都必须从守法出发。

三、守法贯穿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

《论法的精神》一开篇,孟德斯鸠即指出:“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6]1因而,说法治是守法之治首先指的是法治建设要尊重法治运行的规律。党的十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中,遵循法治运行规律一再被提及与强调。2015年4月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此摘编辑录了关于法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经过认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论述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要求法治建设要遵循和尊重客观规律。在理论研究中,要以问题为导向,总结成功的法治经验,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找到法治中国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法理支撑。在立法队伍建设中,要明确立法在于定规矩、定方圆,立法人员的立法必须遵循规律。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目标,既要符合国情,也要遵循司法规律。法治是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所构成的整体,因而法治是守法之治也是立法者遵守规范立法之法、执法者遵守规范执法之法、司法者遵守规范司法之法、守法者遵守规范行为之法。简言之,法治就是各种守法主体的分类管理。

对于立法者而言,守法就是遵守规范立法之法,在立法活动中遵守《立法法》所设定的权限及程序,让所制定的法律体现人民意志与社会规律。在讨论普鲁士离婚法草案的时候,马克思强调立法者应该保持客观中立,把自己看作自然科学家[11]。在立法的时候,他不创造法律,更不发明法律,只是将法律表述出来,他要做的是用具体实在的规则表达出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只有极端任性的立法者才会用臆想来代替事物本质。党的十以后,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当然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任意改革、不等于任性而为,改革必须在法治的轨道内进行,而法治轨道由立法设定,此即“重大改革于法有据”。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修改后的《立法法》涉及授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规范授权立法、明确税收法定原则、界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边界、加强备案审查、对司法机关制定的司法解释加以规范。仔细推敲,《立法法》的修改正通过进一步规范立法权限与程序而让立法者的守法更具有针对性,其所制定的法律更能为改革提供可遵循之轨道。

对于执法者而言,守法就是遵守规范执法之法,严格遵照法律设定的内容和程序执法,建立法治政府。洛克曾指出,不管是什么人,其命令只要没有立法机关的批准,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不管这个人背后有多么大的权力[8]83。这一论述成为现代法治政府的重要依据。卢梭也指出,一旦代表人民执掌权力的政府形成,在其身上就会出现三种意志:国家意志、政府意志和个人意志。对于一个真正为民服务的政府,上述三种意志的大小强弱应该是:国家意志最强,政府意志次之,个人意志基本没有。要实现这一点,政府必须严格遵守共同体的法律,因为法律就是公意的行为,就是国家意志的表达。然而,这也是法治构建中最难的一点。在现实运行中,政府身上三种意志的大小实际上是:个人意志最强,政府意志次之,国家意志因为太抽象而几乎感觉不到。如此,在执法过程中,执法者往往会用自己手中的公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形成严重腐败。从根本上讲,腐败就是公权力的滥用。为此,构建规范行政权力之法、设立行政运行之程序,强调执法者严格遵守相应法规和程序、“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讲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对于司法者而言,守法就是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不受制于任何人的权威,遵守规范司法之法,尊重司法活动的规律。培根曾写过司法的专论,他认为不公的裁判所造成的损害远远超过具体事务中的不平的举动,因为具体事务中的不平的举动只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将水源都败坏了[12]。可以说,正是司法对于社会公正的根本意义让当前司法体制改革成为法治中国建设全局中的关键棋子,改革的目的即是让司法回归司法活动规律,让司法守法。马克思曾说:“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独立的法官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政府。”[11]180-181正是因为法官与法律的这种特殊关系,法官往往被视为法律的象征,司法的状况也直接关系到法律权威及人民对于法律的信仰。而司法的状况取决于司法活动是否遵循司法规律、遵照规范司法活动之法。

对于守法者而言,守法的含义显而易见,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遵守规范行为之法,全社会实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我国古代法律思想家就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13]“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14]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法律就是秩序;良好秩序来源于人们习惯性地遵守法律[1]353-354。前文所述,在其对法治的经典定义中,守法是法治的首要含义。在现代社会,法律遵守与民主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英国著名思想家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所列举的代议制民主得以建立的三大l件之一就是公民的守法习性。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民众的行动往往充满激情而置秩序于不够,因此没有规范的民众行动也常常带来巨大的混乱。因而,强调守法,让民众的行动回归秩序,符合理性,正是实现健康民主的前提所在。

四、结语

前文论及民主社会可能因为人人平等而带来治理上的难题,平等的原子式个体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而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法治的建构正是通过秩序的沟渠而让权力的洪流不致泛滥,守法的分类治理则更是通过强调法律权威,明确法治各个环节之主体的规范而实现民主社会的自我治理。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里认为,在难以捉摸的命运之中,人依然能够把握自己,因为人有自由意志。基于这种意志,人的命运至少有一半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他曾把命运比喻为毁灭性的河流,当河流洪水暴发的时候,原野会被淹没、树木会被拔起、房屋会被摧毁、土地会被挪动,在它的面前,人显得渺小无助,无力抗拒,只能四散奔逃。“事情尽管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当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不能修筑堤坝与水渠做好防备,使将来水涨的时候,顺河道宣泄,水势不至毫无控制而泛滥成灾。”[15]19世纪,当民主在欧洲、美洲势不可挡,成为事所必至、天意使然的人类命运之时,托克维尔再次将那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抛给世界:在历史中,人类是只能屈服于强力和偶然的安排,还是可以通过深思熟虑而建构适合自己的制度。在某种意义上,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是当下中国对上述根本问题的正面回答。

法治是守法之治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树立法律权威而达致法律信仰,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当然,信仰法治不是将法律当成神灵来膜拜和当成图腾来供奉,而是要从内心确认法律权威,将其当作人之为人应该遵循的理性秩序,在该秩序中,每个人应当将法律规则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将正当程序视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最终让法治转化为一种现实秩序、一种具体生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王利明,法治:良法与善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114.

[3]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M].李日章,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30.

[4]丘吉尔.英语民族史:第1卷[M].薛力敏,等,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4:204.

[5]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9(致读者前言).

[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87.

[9].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7.

[12]培根.论司法[G]∥培根论说文集.水天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3.

[13]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461.

遵守法律论文篇4

论文摘要:遵守宪法是适用宪法的逻辑基础,适用宪法行为的本身也是对于宪法的遵守,不可将两者完全隔离开来。宪法的司法适用也不意味着法院享有宪法解释权及违宪审查权。我国宪法司法适用应先从保护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利开始,从解决宪法权利受私权侵犯开始,逐步建立起宪法的“司法审查”机制。

一、引言

宪法司法化不是一个新话题,在齐玉苓案后学界对宪法司法化研究掀起一个热潮。2005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宪法司法化理论研讨会上,基本确立了宪法司法化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宪法“只有获得‘司法化’之后,才能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最高法’或‘根本法’——换言之,宪法效力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近来,宪法司法化的问题又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热议。这主要源于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12月8日以“已停止适用”为理由,废止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侵犯姓名权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法释字[2001]25号”),该决定自2008年l2月24日起实施。紧接着华东政法大学童之伟教授在《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撰文《宪法适用应遵循宪法本身规定的路径》,以宪法实施、宪法适用和宪法遵守的区分为切入点,对我国宪法“司法实践”进行评析。认为“宪法司法适用在我国没有宪法依据,在我国既无采行的现实可能性,也看不出发展的前景”。并最终得出我国宪法的适用应该走最高权力机关立法适用和监督适用的路径,法院审理案件时援用宪法是对宪法的遵守而非适用,应该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适用,同时消解“宪法司法化”这一伪命题。最高法院决定的出台和学者的上述言论,又一次将宪法司法化理论争议推向新的高潮。如何看待宪法的适用与宪法遵守的区分,并进一步追问我国宪法学界多年来一直探讨的“宪法司法化是一个假命题还是一种希望与追求”,关乎我国宪法今后的发展道路和前进的方向。

二、宪法适用的辨识

童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宪法适用方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小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学术界没能结合我国实际理顺一些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Jl~IfH关的基本概念并合乎逻辑的运用这些概念,是人们解决好面对重大课题的学理基础。”因此,要搞清楚宪法能否司法化,我们不妨也从这一问题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谈起,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以消除我们在理解和应用中的诸多偏颇。

1.宪法的适用的界定

狭义上的“宪法的适用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具体的适用宪法处理违宪案件的专门活动。”“从广义上讲,宪法的适用就是宪法的贯彻与执行,俗称‘行宪’。”“宪法的适用从广义上说是指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凡公民和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宪法;(2)宪法在司法活动中被适用。狭义上仅指司法机关对宪法的适用。”“宪法的适用是一定国家机关对宪法的实现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干预。它一方面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对宪法实现的干预。……另一方面则指国家司法机关对宪法实施的干预。”对于宪法适用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无外乎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界定:第一,宪法适用的主体。宪法的适用必须是法律授权的专门机关来行使,其他任何组织与个人无权适用。第二,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运用了宪法,在遵守宪法的基础上将宪法作为一种活动的方式或工具加以利用。第三,处理了一定的具体事务或者为一定行为。适用宪法的核心或者说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一定行为。这一行为是宪法适用的载体,若没有行为,宪法的适用将无法落实。根据以上分析,对宪法的适用可以作出如下界定:广义的宪法适用指特定的宪法关系主体依照法律程序,运用宪法处理具体事务的活动,包括宪法的立法适用、监督适用、行政适用及“司法适用”。狭义的宪法适用仅指宪法的“司法适用”,当然有学者主张宪法不能在司法过程中适用,这是我们在后文要讨论的内容。

2.宪法适用与宪法遵守的辨析

反对宪法司法化的学者主张,那些所谓的“宪法司法化”的案例不过是人民法院遵守宪法的行为,并非对于宪法的适用。那么,究竟如何区分宪法的遵守和宪法的适用呢?这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童教授认为,遵守宪法与适用宪法的区别表现在诸多方面。(1)所有宪法关系主体都有遵守宪法的义务,因而遵守宪法的主体具有普遍性;适用宪法的主体具有严格的要求,不仅通常必须是国家机关,而且必须是经宪法授权的国家机关,因而适用宪法具有主体上的垄断性。(2)宪法关系主体遵守宪法的行为较多被动性、服从性,较少主动性和可选择性,而适用宪法的行为有较多的主动性和可选择性。(3)宪法关系的主体遵守宪法时不用宪法的规定直接处理具体问题或据以裁判争议,但适用宪法一般会运用宪法的具体规定处理具体问题或裁断具体争议。(4)遵守宪法时,宪法有关规定对宪法关系主体和有关事项的有效性、权威性,往往是无可争议或不证自明的,而适用宪法情形通常并非如此。l2童教授不仅在理论上大下工夫,还对《中国宪法司法化:案例评析》中所收录的33个案例进行了分类评述,以区分宪法的适用和遵守。宪法的适用和遵守确是两个概念,我们应该对其加以区分。但在上述四点中,童教授用了“较多、较少、较多、一般、往往、通常”六个这样模糊的修饰词。可见,童教授对于两者的区分也很难准确地予以把握。

按照学界的一般理解,所谓宪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权利(职权权)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它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遵守指依法办事,依法享有权利并行使权利,依法承担义务并履行义务;广义的宪法遵守相对于违反宪法而言,不违背宪法即是宪法的遵守。我们这里所讲的宪法遵守指的是狭义上的宪法遵守,即依宪法办事。仅从概念上我们还无法将遵守与适用区分开来,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宪法的义务主体具有普遍性,包括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宪法的适用主体具有特殊性,必须是经法律授权的专门机关。(2)在宪法的适用活动中,遵守宪法是适用宪法活动行为的另一个方面,其与遵守宪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两个过程,是一枚金币的两面。同时,宪法遵守是宪法适用的基础,任何适用都必须以遵守宪法为逻辑前提。特定机关遵守宪法的行为,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是对于宪法的适用。因为遵守宪法是依据宪法而为一定行为,相对于整个活动过程来说,并没有处理具体的事务,但相对于该行为本身来讲,它也是在处理一定的事务。在王禹编著的《中国宪法司法化:案例评析》的33个案例中,作者将其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作为原、被告提交的法律依据,仅仅在判决书中提到过;第二种是出现在法院判决书中的说理部分,来分析双方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是否有宪法依据;第三种是直接出现在判决部分。第一种情况,宪法被作为原、被告的法律依据来主张自己的权利或否认对方的权利,是对宪法一般性的提及,当然不属于宪法的适用情况。在第二种情况中,我们举一例,莫尊通不服福州市人事局批准教师退休案,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997)榕行终字第43号判决书:“被上诉人福清市人事局作出的批准退休决定处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是具体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对此不服的,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对此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该案在说理部分运用宪法,将其作为支持其他法律形式的法律根据加以引用,从判决上来看并没有对具体的案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司法活动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判决结果,宪法的司法适用不仅包括在判决结果中适用宪法,在司法活动的过程中适用宪法也理所应当是对于宪法的适用。福清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宪法的援引,一方面从整个司法活动来看,宪法“参与”了这一活动过程;另一方面,法院运用宪法确认莫尊通的劳动权,也是对于具体事务的处理,符合童教授对于宪法适用内涵的界定。第三种情况中,法院利用宪法直接作出判决当然是对宪法的司法适用(3)遵守宪法是相对主体是否按照宪法来规范自身行为而言的,而适用宪法侧重于强调宪法在主体的行为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应用。宪法适用的主体对于宪法的适用也是对于宪法的遵守,在这种情形下,两者是对同一行为不同角度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理顺了这些知识后,按照我国现行国家制度的运作模式,就可对童教授所谈到的宪法司法适用问题进行一个理性的检讨和分析。

三、关于宪法司法适用的几点思考

第一,“树立宪法适用与宪法遵守的区分意识”不能否认宪法司法适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理论上讲,宪法的司法适用是宪法本身的要求。法院适用宪法不仅与我国现行宪法制度不相抵触,而且是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基本要求也是宪法本身的要求。对于宪法第126条和131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查权”中的“依照法律规定”的“法律”是否包括宪法,其实是一个宪法解释的问题。这种解释只有有权机关才能作出,其他任何个人或机关都不能做出当然的解释,更不能以这种解释来否认宪法作为审判和检察活动的依据。无论是检察院依据法律行使检察权还是法院依据法律行使审判权,都是对于法律的拘束、执行等“法律效力”的一种利用。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若将宪法排除在“法律”之外是对宪法规定的一种违反,宪法的最高效力也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已。若真如此,“人们不禁要问,宪法的法律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宪法是基本法、根本法反而不能成为法了:中国宪法似乎陷入了白马非马的悖论中。”从实践方面讲,审判活动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宪法的适用不应只包括在最后的判决中运用宪法的情况,法院运用宪法说理及确认相对人的权利也是对于宪法的司法适用。

第二,人民法院对于宪法的司法适用并不意味着人民法院享有宪法解释权及违宪审查权。相信大多数学者都会同意宪法的司法适用与违宪审查完全是两个概念,法院在不享有违宪审查权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宪法。“在我国台湾地区,正如德国,一般法院虽然没有违宪审查权和宪法解释权,但他们可以在判决案件时援引和适用宪法条文。”有学者主张,根据法律适用的“三段论”来分析,法院在具体案件中适用宪法时,往往无可避免地要对法律规范做出一种“解释”,而在我国,宪法解释权只能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法院既然没有宪法解释权就不可能在司法过程中真正适用宪法。这看似是一个严谨的推理,但我们仔细审视便不难发现这里所讲的“解释”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宪法解释,在台湾地区这种“解释”又被称做“合宪法律解释”,这种“解释”更确切的来说应该是一种理解或者是解析。这种理解并不以解释法律的本身为目的,也不是为了形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体判断标准。它只是宪法适用中的一个阶段,作为一种方法为法官所运用,而并非作为一种权力为其所享有。龚向和教授在论及这一问题时这样追问道:“若适用宪法必须有违宪审查权,那么难道说行政机关适用宪法有‘行政解释权’、‘行政审查权’吗?普通法院在适用法律时有司法解释权、‘违法审查权’吗?

第三,宪法的司法适用应该在坚持“穷尽救济手段”原则和“政治保留”原则的基础上,从保护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利开始逐步走上宪法“司法审查”的道路。宪法的司法适用并不是说法院可以随便引用宪法对任何案件加以裁判,适用宪法有严格的程序和条件限制,否则将会滥用宪法,损害宪法的权威。“穷尽救济手段”是世界各国在宪法适用中普遍遵循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于宪法是原则性和抽象性的规定,如果有普通法律而适用宪法会造成法官判案的主观臆断性。该原则要求法院或法官只有在现行的法律和各种救济手段都不能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时,才可以适用宪法进行裁判。“政治保留原则”也可称为尊重现行政治体制原则或回避政治问题原则,是指在宪法适用的过程中,须尊重既有政治体制,凡政治体制中已提供解决途径的,就不纳入到宪法诉讼之中。这一原则主要源于美国宪法审查制度。在美国,政治问题被最高法院认为具有不可诉性而加以回避,法院不干预政治问题,以免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我国宪法适用的体制构建中,这两项原则也是值得借鉴和应该坚持的。:

遵守法律论文篇5

本课贯彻《大纲》高年级教学要点第六条关于"知道纪律和秩序是人们正常生活的保证,在学校要自觉遵守纪律、维护集体纪律,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可结合《小学生守则》第七条进行教育。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懂得纪律是各项事业胜利的保证,教育学生向八路军学习,自觉维护集体纪律,从小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教学要点1.维护集体纪律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就能取得事业的胜利。

2.向纪律严明的八路军学习,从小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电视机、录音机、投影机、单放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磁带、投影片若干幅。2.收集老一代和现代英雄人物遵守纪律的典型事例。

3.学生思想状况分析目前小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的自觉性还较差,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拥有优越的地位,有些年轻父母的娇纵、溺爱,使他们常常独断专行。因此对他们要从小加强纪律教育和纪律行为训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纪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教学过程同学们想一想《小学生守则》第七条中,要求我们怎样做?说得很好。要求我们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那么遵守学校纪律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正象同学们说的那样,学校纪律是集体纪律,是提高人们精神文明素质的重要条件,纪律可以使人们在遵守秩序、履行职责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小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纪律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既然遵守纪律这么重要,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维护集体纪律》板书课题维护集体纪律的事迹很多,这节课老师就向你们讲述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放录音配乐故事)

2.提出问题。问题:(幻灯字幕)

(1)当时八路军处境如何?

(2)陈庚将军怎样批评管理员的?

(3)有人为管理员求情,陈庚将军又是怎样说的?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白道理。(1)陈庚为什么批评管理员?(2)敌人的"扫荡"为什么很快被粉碎了?

小结:陈庚将军不仅批评而且处分了管理员,说明了八路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自觉地维护集体纪律,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板书:自觉维护集体纪律粉碎"扫荡"

5.放录像(电影《战上海》解放军露宿街头片断。

小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和解放军自觉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同样离不开自觉维护集体纪律,同样需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

引导学生讨论:

1.为什么要自觉维护集体纪律?

2.如果在班级、在学校能自觉地遵守纪律、遵守公共秩序,会有哪些益处?

小结:过去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铁的纪律,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我们小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纪律。只有懂得遵守纪律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事实证明: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板书: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1.怎样才能自觉维护集体纪律?(学生讨论回答)

2.调查汇报。我们班级里也有自觉维护集体纪律的好人好事,谁来向老师汇报一下。

3.辨析:(幻灯字幕)

(1)上自习课时,李明大声和同桌说话,闲谈,张敏说他不遵守纪律,李明说老师不在教室,大声说话不算什么,李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遵守法律论文篇6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在这里演讲的题目是: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荣誉。

“法律”可以说是黑色的,因为它在犯罪人面前,意味着判决、处罚;“法律”亦可以说是红色的,因为它在无辜者面前,代表着正义,公平。当某人被证据确凿地证明有罪或无罪的时候,法律就得到了体现,正义就得到了伸张。“法”是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律”是具体的规则,条文。“法”、“律”结合起来,组成了这个社会中神圣的词语。古罗马的西塞罗曾在《论法律》中说道:“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法律在这个社会中是一种权威,人们需要参照它来生活;法律是一扇屏障,是那些弱小的人温暖的家,他们的利益在这里得到了保障,他们权利在这里得到了自由;法律更是一条粗大的铁链,它紧紧地绑住犯罪分子,让他们无法在这个社会中胡作非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同样也会进一步完善,因为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是要依靠法律才能稳步的前进。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学法,懂法,用法,不犯法。才能像法国的泰·德萨米在《公有法典》中说的那样:“这些神圣的法律,已被铭记在我们的心中,镌刻在我们的神经里,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中,并同我们共呼吸;它们是我们的生存,特别是我们的幸福所必需的。”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一个国家即使经济实力再强,假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遵纪守法的国民,仍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照这个标准来看,我们离真正的“强盛”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构建起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框架,普法教育也搞了多年,但实事求是地讲,“遵纪守法”四个字还远没有成为所有公民的自觉行动。应该说,我们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虽然距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国家尚需时日,但却并不缺少建立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传承。

民众对法纪是忠诚的,他们甚至希望像苏格拉底那样用生命去追随自己心中神圣的法律。古希腊雅典的“当权者”以对神不敬等罪名逮捕了苏格拉底并判他极刑。临刑前,他的弟子们决定帮他越狱,而且一切都准备妥当。但苏格拉底却说:“我的信仰中有一条就是法律的权威,既然法律判处我极刑,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去遵守。”苏格拉底最终带着对法纪的忠诚含笑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思想却流芳百世。

在大多数国人来看,苏格拉底确实有点迂腐,既然法纪本身不公正,那为什么还要服从呢?有人认为,由于人们的道德准则与正义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也就必然存在意见分歧与矛盾。因而,为了建立良好社会秩序,人人都应当遵纪守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中国,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制定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基本意志,我们更应当自觉遵守和维护。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不仅经济实力足够强大了,而且“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也真正成为一种被全社会广泛认同、自觉追求的公共时尚时,中华民族的实力才能软硬兼备,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章制度,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都是为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遵从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尚之举,必将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同。这应该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所追求的荣誉所在。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倘若没有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十年“文革”,社会动乱,民主与法制遭到疯狂践踏,党纪、政纪、军纪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荡然无存,正常生产、生活无法进行,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就连xx的人身自由与生存权利也得不到基本保证。这种“史无前例”的混乱无序状况,破坏了社会的安定,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教训极其惨痛而深刻。今天,我们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进一步告诫人们,无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军队,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须臾不可没了法纪的规范,须臾不可乱了正常的秩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在民主法治的背景下,违法乱纪就是践踏民意,危害社会。有人似乎觉得违法乱纪可以捡便宜、捞好处,所以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甚至沾沾自喜于钻一下法纪的空子。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玩火行为。那些最终被绳之以法的人,在最初都毫无例外地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可以超越于恢恢法网,乃至为自己的违背法纪而骄傲。当正义的宣判来临之际,他们才开始悔恨、自责,留下了多少以警后人的教训!如果当初多一点遵纪守法的光荣感,少一点违法不遵的行为;多一点违法乱纪的耻辱感,少一点违法乱纪的侥幸心,又何至于此!

遵守法律论文篇7

一、存在的问题

(一)在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带头人作用方面:一是主动向村里优秀党员和离退休老干部学习工作方法、致富经验、社会矛盾调解和工作经验不够,加强党的建设不够,没有发挥好带头人作用。二是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在落实上级交给的任务时,抱有得过且过的心理,有时迫于工作压力,考虑表面现象较多,对创建实际效果考虑不够深入。比如将领导检查的工作抓的比较紧,其余工作则觉得无所谓。

(二)在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方面:一是理论学习内容不全面、不深入,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大多数时间学习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主动去研究理论知识,对党的政策、方针不熟悉。二是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思路不宽、不活。有些工作机械执行,没有提高工作效率。

(三)在遵守和执行组织纪律方面:对于村上制定的值班制度没有坚决落实,在活动室坐班时间少,致使制度流于形式。

(四)在遵守和执行工作纪律方面:一是对有些事情的公开力度不够,公示地点经常设在党员活动室门口,有些离的较远的群众无法得知消息。二是村上的财务开支虽然都有详细的账务,总觉得自己做的心里踏实的,就没有及时向群众公开,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会。

(五)在遵守和执行群众纪律方面:一是平时和村民交流较少,缺乏主动性,上门服务不到位。平时缺少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民情、村情掌握发面不够全面。二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对个别解决比较困难的工作存在“等、靠”思想。

(六)在遵守和执行廉政纪律方面:对镇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文件、会议精神,没有及时传达,没有做好政策宣传。对群众反映的一些情况没有及时向上级反映。

二、今后整改措施

(一)针对在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带头人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多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法律法规,带头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好本职工作的每一件事,尽全力为村民办好每一件实事。

(二)针对在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理论学习和提高党性修养。针对学习流于形式和工作方法简单的问题。要养成看书、看报、看新闻的习惯,了解国内大事和党的政策,认真学习有关相关文件内容。

(三)针对在遵守和执行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攀比,不追求表面政绩,不折腾,不胡弄,不干劳民伤财的事,不干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意,多听群众心里话,多掌握第一手情况,带头讲实话,带头讲群众想讲的话,形成干群之间和谐互动,坚持身体力行,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针对在遵守和执行工作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学习,严格按照文件、规章制度办事,公事公办,减少矛盾,化解问题,争取把好事办好,事实办实。

遵守法律论文篇8

严守党章党规和规范党员日常言行心得范文一

在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我重点学习了《中国章程》,通过学习加深了我对党的理解以及对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较全面地把握了党章的各项内容和规定,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党章的精神实质,使我的心灵再次被党的伟大所震撼,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想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正式党员的信念。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我们党员在入党之前都曾经认真学习过党章,但我认为党章作为员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对其的学习应该是长期坚持不懈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个人的思想觉悟也在发生变化,对于党章的理解也是站在不一样的高度上的,所以,学习党章,温故知新是非常重要的。

在新党章中,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作为全部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的性质中具体体现。这样的性质表述是切合我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xx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在全党形成共识、深入人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成为最先进的党,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的党长沙双洲涂料,这样才能永葆活力。通过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党员所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党犹如一个有机体,而党员则是这个有机体的小细胞,细胞虽小却承载着各自的使命,只有每个细胞都良好地运转,才能保证有机体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说的先进性充分体现为员的先进性。我作为一名党员,在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按照学校的安排部署,认真的自学了《中国章程》以及hjt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等理论文献,同时观看了教育片,并积极参与了党支部组织的各项讨论。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学习,我有了很深的体会。 党章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正式规范,主要是通过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各项规定体现出来的。总纲部分开宗明义地规定了党的性质: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严守党章党规和规范党员日常言行心得范文二

第一节课上,老师就强调了学习党章的重要性。每一名党员都就应该关注党章的每一次修改,研习每一次党章的修改内容。因为新的党章的修改,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新党章、践行新的党章是每个党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应自觉地遵守并践行党章内容。学习党章的同时,我们应运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自己,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在党的上,同志强调了学习及践行新党章的重要性,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放松对党章的学习。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的集中学习会议上一直在强调:在各级党的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的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的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的意识、执政的意识、大局的意识、责任的意识,切实的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我个人认为,学习贯彻党章活动,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党章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纲领和重大方针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员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的制度和务级党组织的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元宝,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的纪律作出了明确 规定。作业一个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章各项规定。全党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项事业中。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更是要学习并践行党的章程,并把理论化作实践的指导和动力,不断向群众宣扬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始终保持一股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其次作为大学生的我主要任务还是搞好学习,践行党的章程,更多的需要组织上的关怀和帮助。我们大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当然我们也可以有组织地参加三下乡活动。大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共产党一贯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

自觉遵守新党章。党章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我认为,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该从自省、自警、自励的角度出发,自觉遵守党章。自省,几千年前孔子曾说过,见贤思齐,见不

贤而内自省。自省自古以来就是国人提倡的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没有思想的清白,就不可能有作风上的廉洁,为了提高预备党员的道德修养水平,党员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反思、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看有没有与党章要求不一致的地方,有没有违背党章的地方,开展自我批评,自我解剖,找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切实贯彻新党章。学习贯彻党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贯彻到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中去,要从完善制度、领导带头和督查落实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对党章的切实贯彻。一要靠健全制度保障切实贯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只有用健全的机制引导人,用完善的制度规范人,做到常抓不懈,才能树立勤于学习党章的思想者形象、勇于创新工作的开拓者形象、肯于牺牲自我的奉献者形象,才能使党员领导少犯错误,言行举止更加规范,使党章得到切实贯彻。二要靠督查落实推动切实贯彻。xx同志指出:督促检查工作十分必要,开展督促检查是一个重要的领导环节和领导方法,此事切不可放松。抓党章的贯彻落实同样离不开督查,党章学了没有,学的深入不深入,贯彻落实思路对不对,通过督查,召开座谈会,看平时表现,听工作进展,很快就能见分晓。通过督查把学习贯彻党章的情况弄清了,把贯彻中存在的问题找准了,对党章的学习贯彻活动才会更有针对性,学习贯彻活动才会更有成效。

坚决维护新党章。党章是我们党全部活动的总章程,是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在党的生活中具有最高效力。坚决维护党章,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党章的权威,态度坚决、行动果敢、无私无畏的维护党章。态度坚决。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内化为自觉维护党章的现实行。党章规定了党员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敢于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的义务。当前在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中,还存在违背党章规定而不自知甚至故意违反党章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就要义无反顾、行动果敢的维护党章。要通过这一导向,使广大党员把遵守党章、令行禁止贯穿到日常的作风养成和行为规范中。无私无畏。古语说,吏不威吾严,而威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维护党章就是要加大执纪力度,做到不徇私情。对违反党章规定的,要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的,要作出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绳之以党纪国法。通过着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维护好党章的权威性,使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党章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是我们党全部活动的总章程,是每一名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党员要切实加强领导,自觉履行职责,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坚韧的革命品格和与时俱进、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学习贯彻党章活动不断向纵深开展,为把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理论上更成熟、思想上更统一、政治上更坚强、内部更团结、同群众的关系更密切的党而努力奋斗。

严守党章党规和规范党员日常言行心得范文三

县委组织全县乡科级干部举办党章党规党纪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培训班。这一培训的内容可谓宏大,对这样的一次培训学习谈体会,实在太难,只能从概念入手,蜻蜓点水了。

一、学党章,讲信念。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一个党的党章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该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任务、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党员的条件、权利、义务和纪律等。通常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党章也是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共产党现行党章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于20xx年11月14日通过,除总纲外共十一章五十三条。总纲的内容包括了党的性质、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等。说: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总规矩。再次学习党章,感到现实中有些做法有违党章:一是在提党的指导思想时,一些文章刻意地不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很不妥当的;二是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时,刻意回避了四项基本原则,有的网上文章甚至公开对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进行抵制,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的还想取消党的领导。这是极其反动的,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三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得少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党员干部为富人服务的多,为普通群众服务得少,在政策制定上也是如此。四是一些党员对入党誓词、党员义务没有熟记于心,践行得很不够。

二、党规党纪与国法。党规一词,我们可以从《党章》第四十四条中找到,该条指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这里的党内法规即是党规,而且从整句的意思看,党章也应包括在党规之中。

党的xx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强调: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关于党内法规的制定,专门有《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该《条例》第二条明确: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条例》第四条明确: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

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条例》第五条明确:党内法规的内容应当用条款形式表述,不同于一般不用条款形式表述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从这里可以看出,党内法规在形式上与党内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区别。

那么,我们又如何解释党纪呢?《党章》第三十七条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财经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等。党的纪律条例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现在还有一个概念十分重要,就是政治规矩,在xx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在讲话中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1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上,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党的规矩到底包括哪些?对此有过总体论述。具体说来,党的规矩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关于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之间的关系,对此有详细的论述: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党内很多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纪律是党内规矩。也就是说,从概念的层面,党的规矩的外延要比党的纪律更大。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不成文的、相对柔性的规矩,同样需要遵守。也可以这样说:党的规矩包括已成文的党的纪律和未成文的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更进一步讲,党的规矩包括总规矩党章,党的已成文纪律和未成文纪律,还包括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国家法律。

我们还从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角度来理解党的纪律与党的未成文纪律。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法律本来就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美英好多不成文法没有法律文件,却是法律。比如,美国和英国都是两党制的国家,但这个两党制没有在成文的宪法和法律上写出来,但实际上这个两党制就是这两个国家的政党制度的基石,这便是不成文法。我们党的纪律,有的是成文的纪律,有的则是长期形成的传统和惯例,虽不成文,却也是不容违反和挑战的纪律准则。

关于党的纪律和规矩,《求是网》1月31日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文中指出: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多方面的、有机统一的。纪律是成文的、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自我约束的纪律。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既要遵守成文的刚性的纪律,也要遵守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的不成文的自我约束的规矩。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也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和规矩。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首要的就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和规矩的重要基础。

遵守法律论文篇9

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便有了规则。在现代法治社会,不但公民和一般社会组织要懂规则、守规则,而且政府更要有规则、守规则。这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近年来,有的政府负责人规则意识淡薄,既不遵守国家法律,也不按照政府工作规则办事,出现了作风不正、慵懒散奢,、,决策失误、失职渎职等不良现象,损害了群众利益,破坏了政府形象。有鉴于此,要求所有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人,增强规则意识,按照政府工作规则办事,确实大有必要。

把握精髓。遵守政府工作规则,首要是正确把握规则的精髓。这主要是:在指导思想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工作准则上,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务实清廉。在基本态度上,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职责,为民务实,严守纪律,勤勉廉洁。把握住了这个精髓,就有了遵守规则的基本保证。

抓好要点。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按照政府工作规则,突出抓好重点。一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主要是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机构职能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基本均等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政府及各部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建设法治政府。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承担责任。三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要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四是推进政务公开。要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办事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制度,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

遵守法律论文篇10

关键词:知法 守法 法律意识 模仿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行法治”,“法律应在任何方面受到尊重而保持无上的权威,执政人员和公民团体只应在法律(通则)所不及的‘个别’事例上有所抉择,两者都不该侵犯法律。”从亚里士多德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守法是法治实现的关键之一。只有行为主体自觉守法,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方能得以有效实现,法治国家才可能得以最终确立。那么在法治社会中,知法和守法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联?尤其是不知法者为何能守法?本文试图

从法哲学和法社会学的角度作一简要分析。

一、知法

知法就是社会主体知晓和明白法律。从社会实际的角度看,知法有四个层次:(1)知道有法,但法律对相关问题有何具体规定则一无所知;(2)了解法律,对出现的问题知道去查阅相关法律;(3)熟悉法律,了解法律运作,但对法律没有认同感;(4)理解法律的精髓,对法律有认同感。

二、守法

人们可能在两种情况下遵守法律,一是法律在强大的外在强制力维护下人们不得不屈服;另一就是人们内心信念已接受法律,对法律有一种精神上的皈依。在前者条件下,人们也能做到守法,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守法。任何事物欲得到人们真正地遵守,须人们内心对其产生一种内在认同的精神,这精神就是信仰。信仰意味着认同、尊崇。真正意义上的守法只能奠基于法律信仰的基础上。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因为“任何一种法律,倘要获得完全的效力,就必须使得人们相信,那法律是他们的。”这是人们的法律情感,是把法律所体现的正义理想视为生活终极意义之一部分的充满激情的信仰。正如卢梭所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这样,人们怀着信仰去看待法律,才会接纳它,并奉行它。因此,守法是基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的原因:法律自身的原因、人们对法的认识和群体间的相互影响。

(一)法本身的原因:

1.善法、恶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以正当方式制定的法律应当具有终极性的最高权威。达班也指出:每个人都承认,与自然法相矛盾的国家法乃是恶法,甚至不配称之为法律。也就是说,法有善恶之分,对善法,当然会心悦诚服地遵奉;对恶法,则有公民抗拒权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不愿遵循它的指引。

2.法律规则的明确性与稳定性,法律体系的完善性。

富勒指出:十分明显的是,含糊和语无伦次的法律会使合法成为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目标。立法部门对法规之间相互抵触现象的不在意会对法制造成很严重的伤害,而且这种损害很难通过简单的规则得到消解。同时,法律的频繁变动可能会使当事人的愿望落空或给他们增添无法预料的负担。也就是说,规则明确,体系完善,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预期。反之,规则含糊,体系内的法律间相互冲突,就会让人无所适从,无法选择。因此,在立法中要注意规则的明确性、稳定性,体系的完善性,尤其重要的是在有权解释中对规则的解释要防止任意性,保持连续性,这样才能实现哈贝马斯所谓的“稳定的行为期待”。

3.法律运行中的执法、裁判的示范作用及效果。

富勒指出:官方行动与公布的规则之间要保持一致性。博登海默认为:通过把一种一致的裁判标准适用于大量相同或极为相似的情形,我们实际上是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贯性和客观性引入了法律过程之中。这样一来,宣布的法律与实际执行的法律就获得了一致性,人们就愿意遵守法律。每一种类型的法律都是在诱导或阻遏人们做出某种特定类型的行为。没有什么危害比法律自身带来的危害更甚。

(二)对法的认识

1.守法首先源于对法律的认同。

对法律的认同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法律的形成过程中。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论,那就是商谈式民主,作为主体的权力,经过社会权力――交往权力――行政权力的转换,个体机会平等地参与民主的意志形成过程,主体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表述,权利得到了尊重,这样一来,各主体间经过辩论、谈判形成的规则,转换成法律之后,当然能得到认同。二是法律能保障和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法律的运行,使秩序和正义得到有效的维护,人们生活于其中能感受到法律带来的便利和公平。博登海默认为:一个合理的和令人满意的法律制度之所以会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遵守,乃是因为它服务于他们的利益、为他们所尊重、或至少不会在他们心中激起敌视或仇恨的情感。人们的基本权利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当我们需要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我们自己的权益的时候,我们会得到良好的法律服务和公正的司法判决,正常合理的预期能最终实现,这样我们就会对法律有认同。

2.其次是对惩罚后果的畏惧。

在规则被社会群体普遍接受,并一般受到社会批评和要求遵守的压力所支持的地方,个人可能经常有类似于受限制或被强制那种心理上的体验。简单来说,就是法的强制性使人害怕违法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否定和处罚。对人们行为的否定和对相应行为给予相当的处罚,正是这样报应性的不利后果的威胁,迫使某些人守法。

3.是基于自我不断反省、检视自己行为的意识。

这种意识也就是哈特所谓的“批评性的反思态度”。通过批评失误、要求按照标准的行为模式行事以及确认这种要求及批评的正当性,这种反思性态度得以显现。也就是说,通过这三层转换,即批评、按标准行事、确认正当性,人们从内部已接受了某种特定的规则。人们接受这些规则,甚至可以说是“拘束性规则”,却不一定存在被强迫的感觉,因为这已通过反省被内化了。吉登斯也认为: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测是日常行动的一个长期性特征。反思根植于对人们所呈现的或期望他人即将呈现的行动的连续监测之中。

(三)示范和模仿

埃利亚斯认为:人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并通过这种联系改变了自身,他们在彼此的关联中不断塑造和改造自己,这才根本刻画了人的交织化现象的特征。人总是处于与他人的联系之中,正是这种联系,使人们处于相互的编织状态,也就是说,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守法还是违法,采取哪种行为,人们彼此影响。当然,“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想与他人保持一致,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却想与他人表现出差别”,也就是说,有人试图摆脱这种编织网,但是摆脱的过程却正是重新进入另一个网的过程。“人对联系的驾驭乃是一种奋力的摆脱,一种对遗传的、有机的自动机制魔圈的摆脱,这种摆脱首先根本性地打通了通往社会交织化机制的游戏的道路。”正是社会中的某些组织和某些权威人士的守法或不守法,都起到了一个示范效应,使得另外一些组织和普通公众竞相效仿。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有从众心理,他人不经意的行为,却会对某些观察者产生深刻的影响。群体之间,出现了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守法或违法行为的选择。

三、知法与守法的架构

知法和守法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有一定的关联。那么法律教育是否能有效改善人们的知法状态呢?富勒认为:“试图通过教育使每一位公民都能够充分理解可能会适用到头上的每一部法律的全部含义实际上是十分愚蠢的,……”“当然,这种教育的必要性取决于法律的要求离公认的是非观念多远。”因此,守法不必知法,知法未必守法。

(一)不知法缘何能守法?

1.因为法律源于对习惯的认可,对传统的认同。若非如此,则违法行为甚多。“法最根本的实质、本质就在于,它是由有意识的存在物为有意识的存在物创制的,是由思维主体为思维主体创制的。”在法的创制中对习惯的尊重和吸纳,是每一个民族在法制史和法律进程中都予以遵循的。哈特对规则的内在方面的特征的阐释,以及尼尔・麦考密克的《关于规则的“内部方面”》的进一步的论说,认为:称得上习惯的,并不要求任何人意识到那种习惯行为的存在,或者意识到该行为在群体中的具有一般性;而且习惯既不需要费心传授,也不需要刻意保存。但与此不同的是,一项社会规则要存在下去,必须把相关行为当作一般性的标准要求群体中的所有人予以遵守。一项社会规则有着外部方面的特点,它同样是一个社会性习惯,构成一个规则的、可以为观察记录的单一行为,但他还有着“内部的”方面。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法律作为规则的集合,具有社会习惯的特征。而社会习惯早已成为其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习惯是对其行为自由的客观限制。也就是说,法律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了。因此,不知法者,基于对习惯的遵守,也就是对一个先于他而存在的传统行为的继承,而不自觉地、无意识地遵守了法律。

2.生活就意味着按照法律意识去生活。每一个意识到世界上除他之外还有其他人存在的人,都具有法律意识。人具有法律意识并不取决于他是否知道这一点,也不取决于他是珍视还是漠视这一优点。法律意识也就最终表现为一种实践意识。正如哈贝马斯所说:法律既是知识系统,又是行动系统。它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表达规范的语句和解释规范的文本,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建制,也就是说理解为诸行动规则的复合体。而实践意识指的是行动者对他们的社会条件,尤其是行动条件的认识(或确信),但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然而它是一种没有压制与扼制的无意识。实践意识是一种广泛变化的、深入到各种社会生活当中去的不言而喻的方式。行动主体知道其所做所为和为什么这样做――这些都装载在实践意识当中。实践意识由行动者所知道的规则和技巧组成,通过这些规则和技巧,跨时空的社会生活被建构或被重新建构起来。正是基于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测,人们有效地控制了自己的行为。

3.人们在生活安排方面对连续性的诉求与他们要求在相互关系中遵守规则的倾向之间存在着联系。弗洛伊德认为,因循守旧和侧重过去的取向,是有机生命中所固有的一种惰性现象。马斯洛指出“我们社会中大多数成年者,一般都倾向于安全的、有序的、可预见的、合法的和有组织的世界;这种世界是他所能依赖的,而且在他所倾向的这种世界里,出乎意料的、难以控制的、混乱的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危险事情都不会发生。”因此,如果处理一个问题的某种方法产生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不作任何思考便在日后效仿这一方法。遵循规则化的行为方式,为社会生活提供了很高程度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重复规则性要素就会被引入到社会关系之中,在人具有重复在过去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经验或安排的先见取向中,人们不知不觉地遵守了法律。

4.受群体的影响,甚或是对权威的效仿,使人们守法。富勒指出:“在许多活动中,人们遵守法律不是因为他直接知道这些法律的内容,而是因为他们会效仿那些据其所知更加了解法律的人的行为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少数人对法律的了解往往会间接地影响许多人的行为。”而这种单向模仿会逐渐走向交互式模仿。伊林指出:人们在共同生活的同时,之所以要创制经过设想的法律的正题和模式,正是为了保存、重复和推广一次性获得的解决纷争或冲突的“正确”方法。博登海默认为:法律的基本作用之一乃是使人类为数众多、种类纷繁、各不相同的行为与关系达到某种合理程度的秩序,并颁布一些适用于某些应予限制的行动或行为的行为规则或行为标准。

总之,正是由于法律对社会习惯的尊重和遵循、人们的法律实践意识(或者说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测)、对秩序的需求(或者说遵循规则化的行为方式)、群体间的相互模仿,使人们在不完全了解法律,甚至不知法的情况下,自然地遵守了法律。

(二)知法犯法

知法者为何违法?是因为知法者只是知晓和明白法律,但是他对法律没有认同感。因此,

1.正是对法律没有认同,知法的目的就不是为了遵循它,而只是为了运用法律来为我所用,从中获得利益。知法者懂法,能看到法律漏洞,钻法律空子,规避法律。

2.法律执行的不完善,违法的人获罪概率较小。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法制的不完善,法律的发展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变化和现实需要,法律运行中许多的违法犯罪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惩处。知法者由于没有法律认同,就会产生从众心理,也不守法。守法者的信仰往往需要一种信仰氛围,环境可以塑造人,同样,环境亦可改变人。在社会生活中,守法者有时也会受到不守法的消极影响。当他们的感情一再受到法律践踏者的伤害,并在法官那里得不到应有的救济,他们便会动摇这种本就脆弱的信念。这是一种传染病毒,经济学上的规律在法学上也同样适用,人们在选择交易时,总会选择低成本成交。当人们感觉寻求法律的代价远远大于违背或规避法律带来的代价时,人们自然会放弃对法律的依靠。如果违法者的违法行为能频频而轻易地就逃过法律的制裁,从而以很低的风险获取高额的违法所得,他们就更有理由选择背弃法律。

3.违法的后果不严重,甚至可利用人情、权力逃脱处罚。惩罚的可预测性。就法律规则而言,这种可以预测的后果是明确的并且是被官方组织起来的。对违法后果经过权衡,发现并不严重。尤其是某些法律的设计不当,造成了守法成本过高,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来看,守法还不如违法。

4.某些组织的不守法,甚至玩弄法律于股掌之间。这些组织不仅知法,而且还是某些法律的创制的主体。但是,在他们眼里,法律是为我的工作服务的,是为了限制他人、少让心、不给我惹麻烦的工具。

综上所述,在法治社会,社会组织(包括立法机关)和公民应该确立何种法律意识呢?博登海默指出:“规范性制度的存在以及对该规范性制度的严格遵守,乃是在社会中推广法治所必须依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社会组织和公民而言,最为基本的守法要求是,不管其对法律的理性认同程度如何,不管其在感情上是否接受法律,也不论他们具有怎样的身份,居于何种地位,行为已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面对法律,他们只应该有一种行为取向――“合法”。立法机关依正当程序按商谈理论制定出保障人们权利的“善法”。并且这些法律明确易懂、相互协调、具有适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所颁布的法律与实际执行之间具有一致性。这些法律因此就会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更多的人就会将法律不是视为外在的强制,而是视为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理想的必要形式;将守法行为不是视作外在的他律,而是内在的自律。同时,根据交织化理论,人们的法律意识首先产生于一个先于他存在的法律氛围之中,然后他又自身参与其中推动着群体法律意识的形成(通过示范和模仿)。法律意识就内化为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了。

在法治社会中,守法不仅表现在必须恪守义务性和禁止性的法律规范,而且还表现在追求授权性规范的实现,即积极主张自身的法定权利。所以,虽然由于法律对社会习惯的尊重和遵循、人们的法律实践意识(或者说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测)、对秩序的需求(或者说遵循规则化的行为方式)、群体间的相互模仿,人们不知法而守法了。但从长远角度看,实现法治国,必须以公民权利意识的确立、强化和实现为前提,也就是说首先依然是要知法,并且还要有法律认同和信仰。公民知法并维护法律、并为权利而斗争的过程,就是法治国的确立过程。

参考文献:

[1]伊・亚・伊林著.徐晓晴译.法律意识的实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诺贝特・埃利亚斯著.翟三江,陆兴华译.个体的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5]哈特著.张文显,郑成良,杜景义,宋金娜译.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6]尼尔・麦考密克著.姜峰译.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安东尼・吉登斯著.刘精明译.结构化理论[A].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诸理论[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吴俊明.法律意识刍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

[9]贺欣.在法律的边缘――部分外地来京工商户经营执照中的“法律合谋”[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10]富勒著.郑戈译.法律的道德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