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00:01:44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1

摘 要:案例教学由于其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和研究性,在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通过分析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有效解决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推动案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财务分析;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Q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财务分析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化为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是连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就决定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财务分析》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

财务分析这门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技术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课程结束学生能针对不同公司的财务报告和案例写出财务分析报告,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运用主要的财务指标进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如果仅通过教师的课堂传授,会使学生很难把复杂的理论、公式以及分析方法和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陷入“为了计算而计算”的误区。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财务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财务分析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案例教学能够成为培养财务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基于以上理念,本门课程立足于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学习和分析为辅,将理论和案例高度融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财务分析案例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案例本身方面,质量不高。

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案例资料的质量,目前我国财务报告分析案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阐述内容多,实际分析内容少,操作性不强。很多案例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的内容,没有根据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特点,进行整理、加工,不利于学生分析探究。第二,案例内容过多,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综合性案例较多,针对课程知识点,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侧面的案例较少。综合案例,内容庞杂,存在多个知识点的交叉,一个案例篇幅长达几十页,学生看后,不知所云,教师用几周课才能讲完。第三,案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性。现有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以反面案例居多,正面案例较少,实际上反面案例都是企业在极其特殊情况下的一个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二)学生参与方面,积极性不高。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角,要求学生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鉴于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质量不高,案例是过去例题的变形,或者案例内容多且陈旧和专业结合不紧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就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不能够从大量的资料运用相关的知识选择出恰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不能跟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有效的结合。

财务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可以通过财经类网站查阅到,学生可以根据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但是,企业对外公开的年报资料是有限的,学生不能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进行调研分析,这样就会导致分析的结果可能浮于表面,不能发现企业存在的真正问题,提出的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值得商榷。

三、财务分析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组织恰当的案例,精心做好案例准备工作。

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真实再现,绝不可虚构。因此,财务报分析案例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案例具有真实性,学生才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思考问题,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更好地理解案例。在教学中,一般应选择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发生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要多样性,既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单项的案例,又要有反映企业全面活动的综合案例,通过单项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分析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综合案例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其次是可读性。再次,对于每个案例的设计,应该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容易把握重点,利于对案例的消化、吸收,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

(二)积极引导,巧妙控制,组织案例实施。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财务报告分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行业背景对企业的影响。其次组织案例讨论,对于单项案例,采用教师提问与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综合案例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讨论、分析解答问题。同时,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提示,准确把握整体脉络和方向,克服冷场、离题和无谓争论,针对不同结论给予准确点评,避免学生因案例讨论的不同结论得出错误的判断以致对问题的分析陷入歧途。

(三)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分析。

学生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可以在课程的设置上,采用理论教学和学生课内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部分,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把每部分教学进行任务分解,带领学生完成分组讨论,课内实践方面,带领学生进入机房,以小组分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EXCEL工具,对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财务分析,把平时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与上机操作的撰写相结合,要求学生的分析报告,要将文字与图表相结合,图文并茂,以加深对财务报告分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两者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好课堂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于楣,白琳.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1~84.

[2]闫双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0(1).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 财务综合分析能力; 《财务分析学》; 课程建设及创新

财务分析作为会计分析职能的体现,是会计参与管理的前提,财务分析工作通过对一定期间财务活动的总结,为企业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从财务分析教学实际来看,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将书本现有的概念、方法介绍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适应性差,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求职需要”与“低知识技能”的不匹配成为目前《财务分析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加强《财务分析学》课程建设与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财务综合分析能力。

笔者从8个方面介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分析学》课程建设及创新的具体措施,期望能对其他高校的财务分析教学提供借鉴,以便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综合财务分析能力的人才。

一、成立课程组,优化《财务分析学》课程教学工作的组织

要想完善一门课程的建设,关键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提高《财务分析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和总体水平,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了《财务分析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小组。课题组由两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助教组成,其中3名博士、1名为在读博士。职称结构合理,教研能力较强,并且老中青搭配,能够很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课程组成员多次获得校级和院级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讲课比赛奖。在学校《财务分析学》课程建设基金的资助下,加强了对《财务分析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教出了本课程的特色。

二、建设财务分析背景资料,创造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环境

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会计工作的流程和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增强学生对财务分析的感性认识,课程组制作了以下背景资料:

1.制作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会计背景资料。收集大量的实际的会计资料,如凭证、账簿、报表等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坐在教室学习就看到现场,增强了对财务分析工作的感性认识。2.制作会计实际工作流程的背景资料。进行会计实际工作的教学需要“手把手”地教,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场会计工作的流程,进行引导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将抽象的叙述性教学内容制作成图形或动画背景资料予以展示。如资金循环、周转和资本运营等知识贯穿全书,用动画或图形教学,形象、生动,印象深刻。

三、制作CAI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财务分析知识

财务分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专题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专题分析、应收款项专题分析、存货专题分析。2.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固定资产专题分析、非流动资产投资专题分析、其他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3.负债专题分析。包括:流动负债专题分析、长期负债专题分析。4.经营业绩专题分析。包括:弹性预算法下业绩评价专题分析、成本差异专题分析、市场占有率专题分析等。5.所有者权益专题分析。包括:资本保值增值分析、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分析。6.财务综合分析。包括:财务战略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分析、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资本绩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综合分析。7.资金流动分析。包括:融资资金流动分析、运营资金流动分析、“现金流”适配性分析等。8.企业价值评估分析。包括: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法、经济利润评估法、相对价值评估法。9.投资决策分析。包括: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一般分析、投资决策风险分析、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期权定价分析。10.企业整体功能分析。包括:企业整体分析、营运杠杆分析、财务杠杆分析、成长模式分析、财务危机预警分析。11.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包括:市净率分析、市盈率分析、证券市场风险分析、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热点问题实证分析等。

根据财务分析课程的内容,课程组制作了全部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图表、动画及相关数据的展示,模拟实际财务工作流程,将抽象的财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其次,进行课堂教学时,注意要先讲专项财务分析内容,后讲财务综合分析内容,最后还要将专项财务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结合起来,以便前后联系,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编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并在教学中使用

1.编写《财务分析学习指导书》。每章由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基本概念、思考题五部分组成。“学习目的与要求”概括了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重点和难点等知识点,便于自学;“基本概念”是每章核心概念的解释;“思考题”的设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各章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2.编写《财务分析习题集》,提供了较多的练习机会,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3.编写财务分析案例,并在教学使用中不断完善、更新、充实新内容,汇编成案例集,案例的设计体现较强的综合性,以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4.开通网络课堂,及时更新网站资料,上传配套学习案例及学科动态前沿,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增强互动性。

五、出版《财务分析教程》教材,更新教学内容

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整合教材内容,出版了《财务分析教程》教材,解决了原教材课程体系不完善,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该教材不仅随时反映了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尤其是我国会计改革、税制改革的实际,保证了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而且兼顾了会计改革发展的国际趋向,力求同国际惯例接轨,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先进性。此外,在内容安排上做到先专题分析,后综合分析;在篇章结构上做到先写“财务分析初级教程”,再写“财务分析中级教程”,最后写“财务分析高级教程”,突出了财务分析技术的逐渐深入。并且运用上市公司和其他典型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及其他财务活动事件作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财务分析原理,更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

六、开发《财务分析学》课程学习网页,扩展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

为便于学生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开发了《财务分析学》课程学习网页。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集、教学案例、教学日历、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等内容均已上网,可供学生随时上网查阅,实现了网上习题,作业上传、网上讨论与网上答疑。网上论坛还专门增加了一项“如果你想告诉我”,学生在这里的问题,只有教师一个人能够看到,教师回答的问题也只有学生本人能看见,开辟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新途径。课程学习网页的开发,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建立了教师与学生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同时解决了案例讨论课堂时间的限制问题。

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财务分析能力

1.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项财务分析能力。案例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专项财务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编写了财务分析教学案例集。为了使案例分析达到应有的目的,任课教师必须做到三条:一是要补充大量的中外会计数据,有的应揭示标准数值,以便学生掌握客观评价标准;二是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从案例教学法中学到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述能力。课程案例应紧密结合财务工作和财务活动的实际,显示出高度拟真性的特征;三是引导学生自己编制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按组设置分析案例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专题资料,编制专门案例,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2.进行情景设计,培养学生的财务预测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财务预测能力,可以对某个具体企业或单位的未来进行情景设计,再让学生进行未来财务活动的筹划。例如,以ABC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财务状况为基础,设计十年后扩大一倍的公司情景,并相应编制出“资本扩张方案”、“资金筹措方案”、“资金投放方案”、“盈利分配方案”等,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财务预测决策能力。3.进行统计与调查,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设计能力。第一,开展智力投资教育专题,要求学生查阅统计年鉴和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计算从幼儿园到大学期间的教育支出,编写智力投资分析报告,通过算账使学生深刻理解每堂课的价值,并学会感恩,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报效国家、回报社会。第二,要求学生实地调研小型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可行性方案设计、小型公司财务预算分析评价体系设计、网络财务数据检索汇总设计等,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设计能力。4.进行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财务综合分析能力。可采用两种模拟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财务综合分析能力。一是设计财务综合分析训练题,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方法的模拟训练和进行扮演角色的模拟训练。二是进行网上实战训练,让学生上网,进入上市公司网站,下载三大财务报表,然后分组撰写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评估上市公司价值并对其股价走势进行预测。同时为了避免小组成员盲目听从“优生”,使其缺乏自己的观点,教师可让各小组成员逐一上台讲解自己所作的内容、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如何保证及时、准确、有效传递数据信息,其他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提问和评价。

八、注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并投稿发表

将财务分析课程建设及改革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结合起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中国矿业大学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平台,立项资助教师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的项目。立项资助的项目结题后给指导老师工作量补贴,并给参与的每个学生加2个学分,一般一个项目可容纳5个学生。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际,通过比较理论与实际差距,比较中外差距,撰写出学术论文,提出言之有理的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近四年,课程组教师已经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

【参考文献】

[1] 朱学义,李文美,刘建勇,朱亮峰.财务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朱学义.论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51-54.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现状分析;改革措施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起初应用于医学与法学,1930年后被引入财务管理教学,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案例教学普遍出现在众多欧美国家知名院校的财务管理课堂,同时期也被引入我国。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以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具体情况,探讨案例中反映或提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实践能力。《财务管理》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企业的财务活动,其中不仅包括营运资金管理、筹投资和利润分配等活动,还包括影响上述活动的内部因素和金融、法律、经济等外部因素。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其他8种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的综合教学效果在一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查研究中被评为第一,且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基于具体环境边学边练,有效提高学生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适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动态性的特点。伴随着财务管理教学研究的发展,实践中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实现了多方面的进步,但我国案例教学起步晚、经验少、教育体系的特殊性等诸多因素使得案例教学的优势至今仍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秉承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提升教学整体水平,对于教师和学生都颇具意义。

二、高校经管类专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

经过三十年多年的发展,目前很多高校中的经管类专业都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模式,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案例、教师、学生、考核机制四个方面。

(一)案例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基础,其恰当性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在实践中,案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案例针对性不强

案例教学要求选择的案例应当与财务管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匹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在实践中,部分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没有深入研究,但凡涉及财务管理就草草纳入到课堂案例中来,而忽视了对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的考量、忽视了案例对学生已掌握知识的要求等。这样不恰当的案例引入课堂,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却让学生感觉到云里雾里,难以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2、案例不符合中国现实

由于起步晚、开发不足等诸多原因,我国高校课堂上使用的很多财务管理案例是借鉴、加工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教材、资料,甚至是直接照搬过来的。国外确实开展案例教学时间长、经验多,案例颇具代表性,但一方面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和案例多是基于其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与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社会情况差异巨大;另一方面,在国外案例教材的翻译过程中,由于翻译人员个人理解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翻译版本与原著存在一些出入,且由于翻译量巨大,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这部分不符合中国现实的国外案例让学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与国内实践不符,不利于真正解决中国企业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实验资料、业务流程被人为切割,脱离我国现实的外部假设过多的案例,它们过于理想化、仿真度低大大削弱了案例教学培养实践能力的效果。

3、案例多为负面、过时案例

由于财务管理部分专题方面的资料对于企业而言私密性较强,企业不愿公开,故真实、最新的案例难以获取,导致一些教师仍将许多年前的案例拿来案例教学的课堂上使用,虽是经典,但大量过时案例无法满足财务管理课程发展性、时效性的要求。同时,获取渠道狭窄也导致很多教师依赖公开渠道获取相关资料,而由于多种原因,媒体公开渠道报道的往往是负面信息,这让学生接触到的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而非成功的经验,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以偏概全、形成缩手缩脚的心态,不利于培养胆大心细的优秀财务人员。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尚短,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培训体系,无论是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是具体承担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教师,大都是探索着前行。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对于案例教学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举例说明”,即在讲授某一原理的过程中或之后穿插一个或几个例子进行简单说明或补充。甚至把案例当作活跃课堂气氛、博取学生关注的工具,在收集、讲解案例时一味追求案例的趣味性,而忽视其与财务管理知识点的关联性、忽视学生能从中收获多少相关知识。案例教学要想取得应有的良好教学效果,需要授课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既能把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同时又能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兼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都是“出了校门进校门”,擅长理论知识讲授,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时往往侧重理论讲解,而难以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地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情况,最终处于重理论轻实践的尴尬境地。

(三)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系统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缺一不可的条件。而在目前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被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问题困扰。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学生经过小、初、高一系列的灌输式教育,很多学生早已习惯被动地接受信息和知识。所以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不愿思考、不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一人自问自答的情形,学生知识的获取依旧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没有发挥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由于班级人数较多的限制,案例教学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发言,由于小组中每个同学的知识积累、学习热情、表现意愿各有差异,所以很多小组会出撰写分析报告、制作演示文稿、发表观点都集中于小组中的一两个同学,其他小组成员成为“搭便车”的旁观者,课堂讨论循规蹈矩,整体氛围沉闷,案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考核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考核机制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教学效果。这里的考核机制包括两方面的考核机制: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考核,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考核。与单纯的理论教学相比,编写一个好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设计一份恰当的案例教学流程都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更多信息、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考核机制中都没有针对案例教学的明确规定,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在课时量的计算和教学质量考核上没有加以区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广大教师缺乏开展、不断改进案例教学的动力。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给学生案例或理论范围,要求学生收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其所交的分析报告给出期末成绩。这种方式借鉴了国外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容易滋生学生的惰性。忽视我国的教育体系与国外有很大不同这一现实,而一味求同,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适应了闭卷考试的学生眼里,这种考核方式反而易让他们产生懈怠心理,平时不重视积累学习,不主动思考,到期末直接从网上下载文献或资料稍加修改应付了事。另一种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基于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给出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但由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学生往往不太积极参与平时课堂的案例分析,侧重于死记硬背,不利于实现培养优秀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选择、设计财务管理案例

在上文分析现状中发现了实践中案例存在的三方面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教师获取案例资料渠道狭窄,时间、精力和经验的欠缺所导致的,所以选择、设计财务管理案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一个系统的活动。教师在选择、设计财务管理教学所使用的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1、针对性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如果不分主次、不考虑具体知识点的适用性而全部采用案例教学的话,不仅让教师疲于案例收集、整理、评价,难以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而且会让学生产生懈怠情绪。在我们专业的此次案例教学改革中,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将筹资决策、流动资产营运、长期投资决策、利润分配等几大模块甄选出来作为案例教学的重点。在收集案例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前提,选择能够恰当覆盖当前教学进度所需讨论的知识点。

2、实践性

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选择设计案例时,应保证案例符合中国国情、保证相关数据资料的真实、反映当前社会现实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让学生在案例讨论、分析中既了解当前中国企业所处的现实情况、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又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实践能力。

3、启发性

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动态性课程,实践中的财务管理活动紧随外部环境而变化,所以应选取那些能通过多种角度来看待和分析的案例,其所含的内容和问题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能力。同时,应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选取、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财务管理案例,不是一件易事。财务管理课程与诸多学科内容相关联,外加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让一个任课教师单打独斗地科学完成案例的筛选、设计基本是不现实的。因此,我校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团队,其中不仅有职称结构合理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管理学、会计实训等校内教师,还包括校外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这样的团队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保证了案例选取设计的科学性。与此同时,我校也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事业单位实习,获取书本之外的知识,在财务管理的课堂上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将抽象、晦涩的财务管理理论具体化以解决实际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调整案例教学团队人员、调整结构,并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尽快建立科学的案例教学考核体制,以充分调动承担案例教学教师的积极性。

(二)讨论、分析财务管理案例

财务管理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是案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包括我校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高校尚不具备国外高校的小班制教学的条件,因此目前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仍是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第一,在我国,经管类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课时普遍是实践课时的2-3倍,案例教学时间紧张,所以我院将财务管理案例的背景资料阅读、相关资料收集、初步讨论等环节通过社交软件实行前置。例如教师通过QQ、微信等建立课程群,每次课后在群内上传下次课涉及案例的相关资料并对学生们提出要求,且可以引导学生在群内进行预讨论。同时,在部分章节的案例编制、设计中引入学生参与,让学生提前接触将对案例有更深入的把握,也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在课堂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发挥着组织与引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多提问题、随机指定组员代表小组发言,启发学生思路,避免“搭便车”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没有批评只有建议,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另一方面要适时地对学生讨论进行引导,以使学生不偏离案例讨论的主题。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切磋,加深了对案例的理解,也培养了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也可从学生的独特视角中获得启发。

(三)点评、总结财务管理案例

教师对财务管理案例的讨论进行点评与总结是案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生们讨论结束后,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教师应进行分析与评判,肯定学生的创新并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并公正地评判出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并及时公布成绩,且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算入期末成绩。与此相配套,在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中,必须在传统闭卷考试中增加开放性案例分析试题,并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让学生重视起案例讨论并真正投入进来。案例教学到此并未结束,学生通过讨论方式获取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教师在讨论后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加以总结和深入分析,能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最后这一步总结,能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让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在实践性很强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优势,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大有裨益。但真正将案例教学融入财务管理课堂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改革,对案例教学的各方参与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中,各方都应不断完善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惠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12)

[2]陈四清.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J].会计之友,2005,(6)

[3]王艳林.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及其创新[J].财会通讯(综合),2013(6)

[4]冯文龙,胡世强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新模式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5)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级会计学 职业判断能力

由于《高级会计学》“特”、“难”、“新”的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又好又快地吸收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而适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对培养、训练学生运用该课程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级会计学》课程特征要求运用案例教学法

《高级会计学》是《中级财务会计》的延伸,同属于“对外报告”会计,决定了其程序的相似性。而《高级会计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会计人员更高能力的需求,需要以动态经济环境为语境,设计具有实战性的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一 )《高级会计学》的主要特征 (1)属于财务会计范畴。不管高级财务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在业务范围上有何重大分野,高级财务会计仍然属于财务会计系列,这是因为:高级财务会计也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高级财务会计也是以合法的会计凭证为记录经济业务的依据;高级财务会计也是依据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依据账簿编制对外缀出的财务报表。从本质上看,高级财务会计也是以记录经济业务为手段而全面介入企业经营的一种管理活动。总之,高级财务会计在计量手段和核算程序上与中级财务会计完全一致,符合财务会计的一般特征,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对外财务报告问题。(2)突出特殊业务。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特殊主体。高级财务会计研究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是它的特色之一。在中级财务会计学中,一般只论述以一个企业为主体的会计业务,即具有会计主体单一化的特点。在高级会计学中,则注重论述由于会计主体假设松动而产生的多层次、多系列的会计主体及其业务。这样的业务主要表现为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会计,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分部报告、内部转移价格和外币报表折算会计等。另外,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特殊主体还包括特种组织方式的企业,如股票上市公司,同时也包括合伙经营企业和合资经营企业。股票上市公司在组建和经营期问面临特殊的信息披露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合伙企业会计和合资企业会计在股东权益方面有特殊内容。除此之外也有部分观点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纳入高级财务会计范畴,其依据是政府及非营利组织是一类特殊组织。当然,从我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教育现状来看,也有一部分教材主张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作为与营利组织会计(即企业会计)平行的另一大类会计而单独设置。其二,特殊时期。高级财务会计所研究的特殊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是专指诸如企业解散清算、破产清算时,企业合并和企业改组、重组时,或者是社会发生较大的物价变动时产生的会计问题。虽然企业清算只是个别企业的事情,但应将这种业务在会计期间上作特殊处理,即将清算的起止日期专门作为一个特殊的会计期间处理;而物价变动虽涉及的企业多、范围广,但在会计处理上还有“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资料”和“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之分,因此也应紧紧抓住其在时期方面的特征,将其归类为特殊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总之,此类业务具有时间性的特点,即只是在企业发展的某个时期内才会发生的会计业务,处理此类业务“间”概念特别重要。这也可以看成是会计环境在时间上的表现。其三,特殊行业。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特殊行业并不是我国一般提及的工业、商业等,而是指诸如租赁公司、期货公司及与之相类似的经纪人公司等在业务经营上有独特之处的行业。对于这些行业,其业务处理较为复杂,部分业务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尚未深入涉及,将它们纳入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体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意义。其四,特殊业务。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是在某些特殊组织中需要进行核算和反映的特殊经济业务,并非在每类组织中都会发生的常规经济业务,如遗产与信托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等,它们仅在某些企业中发生,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按照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分工的原则,将此类超越一般财务会计内容的特殊业务归为高级财务会计是顺理成章的。(3)容纳新兴业务。高级财务会计在层次上是中级财务会计的延伸,与中级财务会计的分野标准之一是新兴业务与常规业务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会计问题属于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畴,如财务报告的改进、现值与公允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集中体现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前沿领域。(4)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我国著名会计学家常勋教授1999年出版专著《财务会计三大难题》,把合并会计、外币报表折算与合并、物价变动会计列为会计的三大难题,2002年又出版一本名为《财务会计四大难题》的专著,除了前述三大难题外,又将衍生工具会计列为高级财务会计的新难点。会计难题在理解要求上高于中级财务会计,在解决方案上存在较多争议和选择空间。

( 二 )案例教学契合了该课程特征内含的人才能力需求 案例教学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受益的目的,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该方法改变了传统“填鸭式”说教的单向传输让学生产生的厌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入思考问题,从而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创造性,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就《高级财务会计》而言,其上述特征决定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这就要运用案例将鲜活的交易或事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身临其境,了解处理对象的本质,自主寻求能刻画经济现实的会计方法,快速实现从会计课堂向社会现实的转变。(1)案例选择的现实性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信息化时代,案例的选择渠道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案例均来自于现实经济生活中新近的、有争议性的、切合理论内容的素材。因此,案例教学是以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启示下,使学生自觉地进入经济生活现实,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其中重要的是,通过现实案例的全面解读,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企业现实经营的整体性、全面性,将分散在同一教材不同章节甚至不同教材中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化,并具有灵活性,以应对变化不定的经济活动。(2)案例教学的系统性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计处理过程的系统性,决定了只有具备严谨逻辑能力才能做好会计工作,而案例教学有助于该能力的培养。案例取自于实际工作的典型素材,均有相应的客观依据,其是对现实经济活动的仿真与模拟,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和具体真实的感性材料。因此,案例教学法通过利用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案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促进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案例教学过程中,从材料阅读、问题讨论与分析到文字总结,体现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从表面现象到本质内容过程,通过案例系统分析的训练,有助于学生严谨逻辑思维的形成,实现同理论知识向实践转换“质”的飞跃,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量”的积累。需要说明的是,来自资本市场中的反面案例在教学中具有更大的震撼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启迪其深入分析有关问题。 (3)案例教学的研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专业的魔力在于职业判断能力的运用,整个会计教育过程,基本围绕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展开,具有开放性体系的《高级财务会计》更需要“实质重于形式”的职业判断。案例教学法能利用剖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条块式的分割状态,使相关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从全面、战略高度思考会计问题。案例教学中,问题驱动的学生主动参与、启动发散思维、头脑风暴式的自由讨论,能及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深入剖析案例所涉经济与交易实质,据此提出备选处理方法,并结合实际进行职业判断,通过案例提供的“情景模拟”来体验企业在做出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的全面权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深入理解会计行为真谛。

二、《高级会计学》案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执业能力中作用已受到重视,并在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逐步推广运用,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 一 )案例教学是会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会计专业对实务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用人单位对“加强会计实践课程”的呼声最高,这表明实践教学(包括案例教学的运用)是会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一、会计类课程内容庞杂,而专业课课时非常有限;二是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降低了单位课时的效率,虽然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加大课堂信息量,但是单向灌输的手段难以挤出课时进行综合性的案例分析;三是专业教师能力和精力的有限,难以进行恰当案例的搜集与整理,为案例教学提供素材。

( 二 )国内现有《高级会计学》案例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根据案例教学的基本规律,通常要求按照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根据会计案例反映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的复杂程度,结合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合理确定会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安排的会计案例教学进度与课堂理论教学进度,从时间和内容上应该是一致的。但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界与教育界尽管在认识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上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但也出现各大中专院校在会计教育总体目标定位上的纷争。由此,引发在大多数高校会计教育中是否引入案例教学以及实行案例教学的目标定位莫衷一是,从而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另外,现有的《高级会计学》案例设计开发落后,资源缺乏。因此,由于受到专业课课时的限制、教师的精力限制等原因,使得目前会计学案例教学随意性较强,突出表现在没有系统、全面、及时更新的案例库资源。现实教学中缺乏问题导向型案例,使用的案例大多是随意选取,并没有与整体课程目标、进度结合,资料陈旧、匮乏,不能反映会计实际工作的现状。

( 三 )《高级会计学》案例教学组织实施不够合理、科学 会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通过教师讲授会计与理财的理论知识和组织会计案例讨论,引导和督促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全面,经过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有序地完成会计案例教学规定的全部内容,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但现实的状况是,无论在案例的准备、讨论与分析、引导以及案例报告撰写等环节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有些甚至并没有按照案例教学的必要程序进行合理组织。

三、《高级会计学》案例教学完善的对策建议

案例教学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挑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意味着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 一 )思想、理念上重视案例教学 如上文所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已被认识到,但是还限于泛泛而谈,未能从全过程视野重视。鉴于此,(1)高层应重视案例教学,特别是学院甚至学校应提倡创新案例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建立案例资源库,而案例收集、整理与更新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对案例教学方面研究的资助立项力度,并适当减轻从事该项改革教师的工作量。(2)作为授课教师一定要从科学角度重视案例教学,将其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恰当嵌入案例,使案例起到容知识性与实践性一体的效果,而不应为了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更不能应以案例作噱头,结果是课堂很热闹,课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一无所知。(3)引导学生重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教师的指导者与组织者的定位,一方面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案例讨论,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在案例讨论时,教师应是组织者,为学生搭建好交流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二 )《高级会计学》案例教学目标定位 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资本市场公司财务丑闻,引发全球对会计准则“规则基础”(Rule-based)与“原则基础” (Qrinciple-based)之争,逐渐转向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为典型代表的“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模式。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的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的趋同,意味着我国会计也已转向“原则导向”。 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决定了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职业判断空间,即,针对许多交易或事项而言,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而需要在差异很大的多种答案中选定最能如实刻画交易实质的结果,这一能力的塑造需要长期训练,而案例教学是有效的方法。具体《高级会计学》而言,对特殊交易或事项进行的会计政策的选择和报表金额的确定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基础的,假设的改变必将引起判断的变更,通过典型披露案例分析要求披露的与会计政策选择和与对资产或负债金额估计风险有关的重要假设,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在财务报告编制中如何进行职业判断,从而提升其职业判断能力。

( 三 )《高级会计学》案例资源建设原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散乱的实例以及支离破碎的事件说明难以实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标,而经过合理加工的系统、全面的案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良好素材。我们在案例资源开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密切结合《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高级会计学》是为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和解决复杂会计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进行案例取舍时,应结合课程专题需要,选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案例,如结合《企业合并》一章,可以从我国证券市场中选择不同合并方式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既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对所学的相关书本知识,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有关问题。反之,如果设计的案例完全偏离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就难以实现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当然,综合性案例具有的跨章节内容不是脱离课程,而是系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所必须的。(2)要能营造活生生的情景。目前,教学中用到的很多案例是案例编写者杜撰的,像是故事,虽然可能动听,但是很难给学生鲜活的场景,对现实的理解帮助有限。近几年连,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与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媒体的多元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现实案例素材,案例教学中应可能使用真实的上市公司案例,这样学生才能感到真实可信,从而不仅会认真阅读和深入理解该案例本身,而且还会有兴趣进一步查找与该案例相关的资料。另外,案例撰写中,除对案例本身提供的做法进行分析外,还应提出相关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背后的力量。(3)应具有前瞻性。《高级会计学》的部分内容的具有争议性,如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遵循的理论有:母公司理论、所有权理论与经济实体理论,这就要求在选择相关案例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从目前来看,经济实体理论是大势所趋,应运用这一理论来设计案例问题;同时,在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年代,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案例素材的时间效应,保持案例所隐含的问题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动态,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会计处理方法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是否仍有借鉴作用。

( 四 )《高级会计学》案例教学过程 准备好了案例资料,下一步的关键是按以下要求科学组织案例教学过程。(1)安排小组讨论。老师提供主要案例线索以及学生难以获得的文献资料;学生则根据教师指导阅读教材及参考文献、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仔细研究案例情节,经充分讨论形成小组的意见及结论,并准备好课堂的发言讨论讲稿。(2) 课堂展示。从组织形式来看, 课堂展示是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全班讨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并对其他小组的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方式能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起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该阶段, 老师应让学生成为主角,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引导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拓展思路, 深化对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3) 教师点评。在学生对某专题案例进行讨论后,老师应进行归纳总结、作出恰当的点评,明确学生分析的优缺点,并指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案例背后的因果关系。(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讨论成果的书面表达,经过上述环节的实施,学生对相关案例的分析结论一般会有一定的深度,应进一步通过文字整理,完善相关结论,使案例分析系统化,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汉友、汪先娣:《高校会计案例教学中的困惑及校正》,《财会通讯》2007年第7期。

[2]常颍、陈立群:《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0年第8期。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学生自制案例

《财务管理》作为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特征明显的课程,其很强的实践性对该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各种公式、模型的理解、接受、灵活运用程度。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同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更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自学、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但在我国目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改革案例教学,发挥案例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现状

案例教学在我国《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展十多年,基本内容与流程已经形成,为设计案例课程、组织课堂案例教学、进行分析评价。在案例教学开始之前,课前需要设计案例课程。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需要确定教学目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一般是按模块进行,需要根据不同模块教学内容,选择相对应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案例,即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从课外根据企业实际选择有针对性、能让学生深入思考的案例。组织课堂案例教学,一般流程为: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分析总结。其中案例引入主要通过与学生打招呼、布置阅读材料、介绍趣闻轶事、介绍本次课的教学活动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则需要在案例呈现前将问题提供给学生并让学生围绕问题边看案例边进行思考;案例呈现一般采用人物角色扮演、互动式电脑模拟、互动式影碟播放、录像小品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将案例告知学生;呈现案例之后则需要进行围绕创设的引导性问题进行案例讨论,一般是按照讨论开始讨论高影响力问题提出备选方案讨论实施策略的流程进行,讨论中允许结论不一致,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最后进行分析与总结,以强化前述内容,并对案例讨论中的长处与不足进行讲解,提示后续的案例,下发参考资料,为下堂课的教学提供准备。在案例教学完成之后,还必须进行案例教学的评价,一般需要从学生、教师、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有案例分析测验、案例分析报告等;对教师评价应以自评为主,同时建立管理者、同事、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一般从教师教学和教师素质两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对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案例材料质量、案例讨论效果进行评价。

二、《财务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存在问题

(一)案例选取问题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选取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而案例的收集、加工、整理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分析,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实践经历不足和时间精力限制等问题,在教学中一般使用案例教材等间接案例材料,这些案例的目的性、时效性、典型性都很突出,但缺点是学生对案例的背景缺乏了解,不能很快融入案例情景,对案例所处环境的不熟悉导致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不能有效的符合实际。此外,在《财务管理》案例中,多为示例性案例,研讨性案例比较少。示例性案例多为某个知识点的实践应用,多有明确的结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有限。

(二)学生参与问题

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和讨论,观点碰撞,形成多元化的结论,但在实际过程中,却普遍存在沉默、搭便车、偷懒现象。在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堂案例讨论中,经常遇到大多数同学沉默,习惯作为旁听者和接受者,而不愿意表达自己观点,老师成了课堂的主角,这种局面非常尴尬,最终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的团队协作中,经常还出现部分同学承担大部分工作,另部分同学搭便车;此外,由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多为经典案例,很容易通过网络等手段找到相关分析资料,这样部分学生偷懒,不去自己分析,直接借用别人观点。

(三)其他问题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开展案例教学、授课人数多、教学场所不合适、课程时间有限等,这些也都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资料的间接性使得学生很难融入案例情景,对问题所处环境和约束条件认识不深,间接导致学习者对问题不够明确;教学实施中的问题直接导致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欠缺。所以合理选择案例资料和科学组织教学实践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学生自制案例教学的引入

(一)学生自制案例教学

学生自制案例教学法是指学生自己完成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从案例编写到教学评价,同传统案例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案例资源丰富,案例情景熟悉。学生自制案例主要来源于学生参加的一些学术性竞赛活动或生产实习过程,如“挑战杯”创业策划大赛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此外在生产实习环节也可有针对性的搜集实习单位的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典型问题来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些资料来源丰富,涉及投资决策、存货管理、筹资管理、企业运营、内部控制等多个方面,而且由于学生全程参与,掌握第一手资料,案例构建相对简单,对问题所处环境也比较熟悉,能够更容易融入案例情景,明确案例问题。第二,通过学生自制案例教学,将学生能力培养从案例分析阶段扩展到案例编写、分析阶段。其中案例编写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更胜于案例分析过程,尤其是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策划大赛的一些案例,如某位同学将“挑战杯”创业策划大赛项目制作成案例,该项目是氯碱厂废料为原材料,采用自主研发的硫酸钠精制工艺加工硫酸钠产品,该案例详细介绍了技术和产品优势,并通过调研做了市场前景、初始投资、产品定价、成本构成及期间费用分析,由此做了10年的预算,然后通过计算现金流量,进而计算净现值、内含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最后还针对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相应风险控制分析。学生在案例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大量调研和不断修改,涉及知识点包括投资、筹资、利润分配、全面预算管理等理论,而且还包括了管理学、法律、市场营销等内容。学生通过全程参与,对企业设立、经营所涉及知识大量涉猎,通过案例编写,能够使学生对所涉猎的知识系统化,认识更加深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也能得到锻炼。第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高。由于案例多来自于学生自己的亲身参与的各种比赛,学生更愿意将其自己的想法进行展示,此外,将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同案例教学结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听取意见,也是学生完善自己竞赛项目申报书的良机。

(二)学生自制案例教学的设计思路

案例编写。案例编写是学生自制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首先需要由学生提出案例主题并交由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后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学生在案例材料中需要提供案例的来源、背景资料、设计的依据(包括核心问题、拓展问题、知识背景)等资料。教师给予指导和咨询,并对案例设计的问题进行把关。教学实施。学生自制案例教学的实施有两种自问自答型和我问他答型两种模式:前者是学生自己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除需要提供案例背景资料外,还需要提供案例分析报告;后者是由案例制作者提供案例资料,其他同学进行案例分析并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制作者对案例分析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学评价。评价主体是全体师生,评价客体是案例从编写到分析的全过程,主要对案例资料的详实性、案例分析的科学性、涉及知识点的广泛性、组织分工的合理性和对其他同学的启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财务管理》学生自制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一)正确处理教师、学生的角色分工

在学生自制案例教学法中,要注意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主要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整个教学过程虽全程参与,但应主要负责审核、引导和评价,尤其是在案例制作中,要对案例资料进行把关,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问题的科学性。

(二)多种教学案例结合使用

在案例教学中,注意学生自制案例与其他案例的结合使用。受限于知识储备和调研能力,学生自制的案例往往只适合《财务管理》课程一部分内容的案例教学,如投资决策分析、存货决策等,像资本运作等涉及较多法律、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及企业内部问题,难度较大,学生自制有较大难度,则需要运用原有案例进行案例教学。

(三)科学组织,合理分工

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才能对学生起到启发、锻炼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组织,对同学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多采用点名发言、相互点评等方式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罗真.财务管理专案例教学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5(12).

[2]杨冬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2008(09).

[3]陈榕.教师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J].财会月刊,2007(01).

[4]权英淑.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障碍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3).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财务会计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将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境加以典型化处理,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形象地指导学生实施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接下来谈谈自己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这门课程中运用的相关体会。

一、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从课程内容来看,呈现出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实务性较强的特点。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法,老师课堂上讲解原理,举例题,从上课讲到下课,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应用例题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收效不大,从而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这样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学生以主人翁的状态参与到案例分析过程中,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体现出积极热情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思维也变得活跃,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具有特征

1、案例具有针对性

案例要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有针对性地筛选、包装,使之典型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每一个具体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与内容相适应的案例配合,拟定分析要点和需探讨的问题,把案情描述清楚,不能冗长。针对不同的案例,分别采用叙述、表格等不同形式展现出来。

2、 案例具有实务性

财务会计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因此,在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时要以会计实务为蓝本,将实务资料进行概括和整理,然后选择具有实务性会计教学案例,提供会计职业实际情境特征,让学生感受真实事件,培养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具有适度性

案例选择要做到难易适度,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在学基础会计这门学科时,可以设计简单的案例,后续财务会计课程可设计一些难度稍大案例进行教学,在分析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出发,选择难度适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如果内容太复杂,难度太大,超越大部分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分析能力,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学生将不会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与探讨中,进而就会使教学工作难以进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

1、选择合适的案例是财务会计教学的首要环节

开展案例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培养目标,精心选择或编写案例。同时,案例选择应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企业公司业务的客观调查,应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案例内容所涉及问题过程中,应强调专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2、教师应精心准备,形式多样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也可以进行情景模式训练,也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如果仅通过传统的图片、实物展示进行讲解还不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案例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来反映经济业务进行过程,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应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等方面资格考试,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具有将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有深入浅的讲解,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真正学到知识。

4、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案例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教师应营造一种让学生身临其境、乐于表达自己的判断和看法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例如:在企业财务会计关于经济业务核算的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同学分组,分别扮演收款单位、付款单位的角色,让其模拟企业经济业务结算过程,在模拟过程中,可以分几轮进行模拟,互换角色,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各结算方式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法。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促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启发思考,从而开动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学生对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高职;会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59-03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掌握财务管理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理财的能力。本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把“财务管理”列入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专业目录以来,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但是作为一门会计学专业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来说,其实践教学方法尚待摸索。

一、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之现状

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各高职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重要位置。各校大都开设了实训课程、建立了校内或校外的实训基地。但总体来说,各校的实践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岗位衔接度不够,导致学生工作后很难马上上手。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平台课,不仅是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也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甚至是工科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因为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与企业价值有关的所有方面的决策,所以是企业未来各类管理人才的必备素质。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往往只侧重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和操作能力,却忽视或尚未建立对培养合格财务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模拟实验课,或者开设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但还没有建立专门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说,对财务管理课程来说,在学校内的专业实践非常薄弱。但是会计实训所培养的能力并不能代替财务管理所要求培养的能力。

(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效果不佳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实习经费不足及财务会计专业资料的保密要求,加上一些单位不愿意接收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或者是即使表面上有很多校外实习基地,实际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少之又少。浙江有99%都是中小企业,本身规模较小,财务部门能容纳的实习生有限,导致实习岗位不够,“僧多粥少”;反之,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虽然有很多实习岗位,但因为缺乏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导致有时几十人在一个基地短期实习,影响了实习效果;而且大多数实习基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做账能力,而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例如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内容几乎涉及不到,因此,学生校外的财务管理实践几乎空白。

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构思

为了便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个具体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贯穿整门课程的总体实训设计中,笔者设计了分两条线走,“双线结合”的总体实训模式:

第一条线是选取某一行业中的某一企业(企业资料由教师提供),按照课程体系,即各学习章节,也就是各工作管理模块,进行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训设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企业进行项目实训。教学中涉及到的每一个案例的系列知识大多都是围绕某一家公司同一数据进行层层深入分析而展开的,下一个实例是在上一个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下一个知识点是对上一个知识点的应用与延伸,学习实例的过程也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这样,学习结束后,学生具备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二条线是在前一项实训的基础上进行创业财务计划书的编制(企业资料由学生自己设计编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团队的优势互补性进行合作,设计一份创业财务计划书,重点确定公司制企业的筹资方式、投资计划和投资方向、公司日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利润分配制度和利润分配方法,并编制简单的财务报表,把相关内容写入创业财务计划书,并有勇气在公开场合大胆推销自己的计划。

这两条线结合的好处在于:一是模拟和全真相结合,便于加深学生对企业财务工作过程的了解;二是有利于学生对不同知识模块的联系与理解;三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实训跟踪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执业能力,尽快融入岗位角色;四是创业财务计划书的编制既可用于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也可作为今后创业时的基本材料之用。

三、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

(一)案例引导分析法

1.案例引导分析法的形式

采用的教学案例应主要来自现实生活。由于受案例、教学需求等因素影响,在具体应用中可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方式(理论―案例)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第二种方式(案例―理论)主要应用于校内实训之中;第三种方式(理论、案例交叉)大多是在一个案例中分几个部分反映多个问题,每个部分涉及到不同的理论,主要应用于综合实训以及顶岗实习之中。例如,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问题时,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到超市、商场去了解分期付款商品的支付方式,有分6个月期、12个月期、24个月期的,每种方式的月付款额均不相同,然后就可以要求学生讨论:到底是一次性付款合算还是分几个月支付合算?三种付款期哪种最合算?

2.案例引导分析法的组织程序

(1)课前准备。案例讨论前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选好案例,学生要根据教师安排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并针对案例中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对学生而言,应先通读案例,了解基本信息、基本概念和相关图表里给出的信息;再进一步分析案例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和事实。为了增强说服力,最好能查阅相关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2)课堂讨论。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即可以进入正式的课堂讨论阶段。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自主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注意适当加以引导,使讨论紧紧围绕中心展开;另一方面在讨论中教师不应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错误之处不应立即纠正,而应在有针对性的提问中使学生自我纠正。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做简要总结,对讨论中出现的好的分析思路与独特见解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学生的任务则是把案例中的各种数据加以组织整理,使自己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在讨论之始,首先应明确以下问题,如:需求状况如何?突出优势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公司的治理结构如何?是相对弱小或相对强大?什么方面弱小?什么方面强大?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追求目标的战略是什么?公司的营销、生产、财务政策分别是什么?财务报表表明的财务政策和财务状况如何?公司在追求既定目标方面做得如何?存在什么优势及不足?其次在陈述并分析自己的观点时,应切记抓住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必须站在决策者角度,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推荐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案,并用分析来支持观点与方案。

讨论过程中学生如果只是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接受别人的观点,案例讨论就注定要失败。因此,教师应随时留心、适时鼓励那些心怀胆怯、欲言又止的学生积极发言。

(3)课后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的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能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必须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分析报告不是讨论记录,也不是自问自答式的思想总结。一般在报告中应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备选方案,再围绕结论展开分析并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法的运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实现教学与工作的一体化,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和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制度,选定行业,选定企业,结合教学内容,持续地关注、分析某一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同的环境。通过网络实训室,教师能便捷地得到相关资料,甚至能针对具体问题与企业高管提问交流。通过网络实训室,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企业的实训计划,可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师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便捷的特点进行案例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和前面所述的案例引导分析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不同。相同在于也是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达到该模块的学习目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所使用案例的来源多样:可以是教师指定的挂到校园网上的案例,可以是推选由学生从网上了解到的最新、最热门的财务案例,也可以是某个学生将工作、实习中遇到的实际财务问题挂到网上请大家一起分析探讨、群策群力、立克难关,总之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寻找最新的、最合适的、最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讨论。

网络教学的组织程序:

1.由教师选定合适的上市公司或最合适的案例,将其资料数据、实训内容(针对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分析)、讨论要求(针对案例讨论)等挂到网上,并同时公布实训作业完成时间或在线讨论时间。

2.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登录校园网,找到自己所在的小组,然后从案例室找到资料,与其他组员就上市公司的经营或案例资料展开讨论。讨论由教师做主持,首先强调讨论的注意事项及程序,讨论过程中教师只起点拨作用,尽可能不表示自己的观点,讨论完毕再由教师做点评及总结。

3.各小组应在教师规定日期之前提交实训报告或案例讨论报告一份。要求提交到课程主页的网上讨论区里,且在结尾处注明各组成员表现情况。

4.教师将从各小组提交的案例中选出一组有代表性的实训报告或案例报告,将其放到论坛上供各位学员参考,同时另外公布时间就本次讨论中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并将答疑及点评内容挂到网上。所有提交案例报告的小组的成绩将计入本人期末综合考评成绩。

5.学员可以登录校园网案例室或教师主页,查看教师点评资料。

(三)侧重财务管理的沙盘模拟对抗训练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以一套沙盘实训教具为载体,将每班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注册成立一家虚拟公司,运作四至六年,每组五至八个人分别充当总裁、财务总监、财务助理、生产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生产车间的员工等职务。各组之间相互竞争,共展开六个阶段的运作,每个阶段结束后都会由教师(或总裁)召开全体会议,分析上一阶段中各公司的经营状况,传授公司经营运作理念去帮助各公司规划下一阶段的行动,而每家“公司”通过召开会议进行分析并解决具体的问题,还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公司策略。经过几年的经营,比较最后一年各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在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驱使下,每位同学都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在总裁带领下拟订一年的投资计划、市场开发计划、产品开发研发计划等,财务总监提出资金预算,采购总监及生产总监进行本年度产能的计算,营销总监制订销售计划和广告费的预算等。各个岗位各司其职,亲力亲为。在整个沙盘模拟运行中,学生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通过体验“悟”出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能力。

ERP沙盘模拟实训集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学科知识于一体,把企业搬进了课堂,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变成具体的活动,从而提升了知识的运用。但目前企业沙盘对抗课程主要是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模拟演练,重点在于运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进行企业的经营决策,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我们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决策能力,所以必须对现有的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进行改造,使其向财务管理沙盘对抗转变。

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一项实训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沙盘模拟对抗训练时要以资金流为主要线索,并提醒学生时刻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预测表等,这些报表清晰地展现该企业经营中产生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实验数据是由学生自主进行财务决策产生的,学生由此可在实验中真正感受到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体验承担的经营风险与责任。到了模拟训练的最后,有的企业不得不宣告破产,有的企业依旧保持平庸的状态,有的企业却使总资产增长了。通过模拟运营,学生们将学会如何解读财务报表、比率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术语,如盈亏平衡点、比率分析、部门财务特点、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增进与财务部门沟通的能力,学习制定有效具前瞻性的商业计划,学习多方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学习用财务原则考虑问题,改变财务枯燥难懂的传统看法,透视企业如何运作。

参考文献:

[1]李桥英.沙盘模拟实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8).

[2]张立.浅谈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J].市场论坛,2009,(6).

[3]王娟.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

Vocational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ZHOU Gu-yu

(Business Management Branch,Hu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Huzhou,313000,China)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实践环节;高职;财务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10-0107-01

一、财务管理课程分析

《财务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电子商务、物流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财务管理研究如何通过计划、决策、控制、考核、监督等管理活动对资金的运动进行管理,以提高资金效益的一门经营管理学科。它是以经济学原理和经济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组织生产力和处理生产关系的有关问题,对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知识科学体系。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管理学科,也是一门解决现实财务运行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应用学科,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实质是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和对资金运作能力及利用水平的管理。

《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顺应经济形势的发展,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改变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使其最大限度地与实际相联系,力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必备的财经理论知识和较高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二、高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前沿学科,管理知识和理念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中传统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普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辅以部分课外习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思维没有个性和创造性,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成了记忆的工具。任课老师只讲授书本理论知识,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其综合素质,也就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其次,没有考虑高职层次与本科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相对而言普遍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对于各种枯燥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能力弱于本科层次学生,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疲于应付,而过分强调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也使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适用性特点无法体现。

最后,由于以上两个问题使学生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上出现问题,被我们寄予厚望的课外练习环节也就形同虚设,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少,无法强化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获得间接知识的教学方法,忽视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的现象,在高职教学中很普遍,但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具体的企业管理操作的方法却很少。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而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资金收支(或者现金收支)活动的总称。

对于目前的高职学生来说,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少,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而如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就无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不能真正了解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了解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实践环节的合理实施

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会计高级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学过程中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特别要注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高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和内容应体现其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财务实践需求。在校内建立财会模拟实验室、模拟公司和模拟证券公司等专业实验室、模拟公司。

(一)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运用EXCEL软件工具开发出一系列财务管理模型,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管理理论及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财务管理是一门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重的学科,定量性是财务管理学的一大特性,财务项目投资管理分析涉及大量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Excel软件具有直观简明的表格功能及丰富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Excel软件辅助教学内容。

1、折旧函数及应用。折旧的计算比较复杂,Excel软件提供了几种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利用SLN函数计算直线折旧额,利用DB函数(固定余额递减法)、DDB函数(双倍余额递减法)和SYD函数(年数和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在折旧期内各年的折旧额、累计折旧和账面净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复利条件下多次支付的计算比较复杂。Excel软件提供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函数,包括:NPV函数、FV函数、PV函数、PMT函数、PPMT函数、IPMT函数等,这些函数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提供了方便。Excel软件还提供了RATE函数以简化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换算。

3、盈亏平衡曲线的绘制。我们可以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图表功能方便的绘制出盈亏平衡曲线,并可以通过动态图表的绘制直观地看出随着项目条件的变化其盈亏平衡曲线和盈亏平衡点的变化。

4、财务分析报表的制作。财务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三种,其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计算量相对比较烦琐。我们可以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自助编辑功能来实现增长量、增长率等相应指标的计算。

当然,EXCEL内容的设置要适中、适用,避免变成计算机基础课。

(二)积极收集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最佳控制资金运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学科,具体内容由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利润分配等几大部分组成。在上述几个阶段中均涉及到处理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关系,即处理财务关系的问题。但在公司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中不存在一个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公认的目的,在实际中,该目的完全是随与企业相关集团的利益矛盾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理财目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分析方法的复杂化和结论的多元化,单纯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分析很难使学生正确理解理财目的多元化,而案例教学的引进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习,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这种方式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高度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之中,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财务管理案例一般描述的是现实的财务管理经验或某种假想的情形,其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情况诊断、决策研究、或是二者结合。例如诊断的案例主要描述了管理人员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分析企业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而决策的案例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这类案例提供的决策相关信息可能不完备或不完全可靠,因而不能单单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来得到答案。

在本课程中案例教学主要以小论文的形式对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项目财务筹资、投资、分配方案中各种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以及通过不同角色如投资者、经营者、债权者、政府和中介机构等的财务分析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做一个整体的评价。通过这些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和处理模糊性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编制可行性财务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是在初步可行研究基础上认为基本可行,而对项目各方面的详细材料进行全面的搜集、掌握,依此对项目的技术和经济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并对项目建成后提供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成本、费用、价格及收益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为决策提供确切的依据。可行性财务分析,是财务决策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其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

可行性财务分析研究的最后成果是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其内容一般包括:项目兴建的理由与目标,市场分析与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和财务方案,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财务,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一份正式文件既是报审决策的依据,是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经营执照和同有关部门或单位合作谈判、签订协议的依据,其中财务方案部分是向银行贷款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对于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师提供或引导学生参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际案例、报告及资料文献等基本资料文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财务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不仅能使教师从阐述性教学向启发性教学转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培养其资料查询、归纳、概括等基本科研能力,从而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将来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财务管理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相容互补的,切不可孤立开来。我们在强调实践环节重要性的同时,要认识到实践环节的有效应用要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我们在走出传统的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的误区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入重实践轻理论的误区,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

同样,也要认识到不同实践教学方式之间也不是孤立的,是可以也是必须配合使用的。如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节就需要配合使用EXCEL电子表格、用友或者金碟ERP财务管理软件。

在高职财务管理的教学中合理的设置并应用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成绩评定的依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效果,体现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财务实践需求。

作者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军.教学手段的探讨[J].新职教.2004.9

[2]窦万军.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2

[3]刘赛,张爱侠.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

[4]张惠忠.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构想.会计之友.2007.31

[5]程兴火,熊惠平.对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9

1.课程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

财务管理是属于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了经济管理、金融与证券、会计、税法、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其开设大多院校是在大二下学期,要求学生先修完基础会计、经济学基础、企业管理、税法、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

2.信息量大、系统性强。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营运和利润的分配。财务管理的内容每项都是环环相扣,后一个环节的学习要以前一个环节作为铺垫,系统性强。

3.与现实经济联系紧密、实践性强。

在实务中,财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现实的外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环境,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既是来源于现实经济、也是服务于现实经济,课程的学习培养的是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基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基于社会实践的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决策能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主要应用于临床医学和法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真正采用案例教学的并不多。目前,高职院校中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理论教学,一种是在教学中插入案例进行讲解,但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是基础,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但财务管理案例的选择和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案例的局限性。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财务管理案例在选取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案例内容单调,仅为练习公式和得出决策结果而设计,通过套用公式计算、根据决策判断标准得出相关结论;二是教学案例大多采用大型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案例,涉及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极少,但中小企业却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的主要去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就使得学习和运用相脱节,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模式不合理。

现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方案设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理论介绍——案例分析——总结”的模式,另一种是“案例介绍——要点分析——教师点评”的模式。第一种模式完全是教师讲解,学生基本不参与。虽然采取这种模式教学的教师较多,但这种模式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分析充其量算是举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这种模式严格来说不属于案例教学。第二种模式比第一种模式的状况有所改善,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为辅,特别在要点分析阶段学生参与程度较高,但仅限于成绩较好的个别同学,其他成绩一般或比较内向的同学基本不会参与讨论。同时第二种模式容易忽略理论,大多数学生分析时不能与理论结合,往往就按自己的感觉来说。可见,这两种案例教学模式都不利于全体学生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一般。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管理教学效果。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会计专业中较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涉及的公式多、指标多、计算繁琐,而高职学生本来数学功底较差,容易望而生畏;另外,由于长期以来接受“填鸭式”教育,学生习惯接收信息而不愿意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导致师生互动不理想,甚至冷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

4.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存在缺陷。

一门课的考核方式虽然在最后才体现出来,但却影响着这门课的前期授课效果。传统理论教学大多采用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一般不超过40%,期末考试成绩为至少占60%。这种考核方式优点是要求比较严格,大多数学生会认真复习和应考。缺点是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低,期末考试题型较为死板,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挥,也容易造成个别学生平时不好好学,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完全部忘记的状况。现有的案例教学大多采用期末小组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是比较宽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缺点是不能很好的反映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个别学生会“搭便车”,蒙混过关,案例分析报告也经常出现网上复制拷贝版。两种考核方式都不太理想,如何设计科学的考核方式是案例教学的难题之一。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实施对策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针对上述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

1.选取恰当的案例,不断更新财务管理案例库。

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案例的选取必须具有理论性、实用性、典型性,且必须与我国经济环境相适应。案例的选取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既能融合相关知识点,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财务管理案例可以从专业期刊、财经网站、企业的网站、相关书籍以及社会调研等各方面来收集。只有有了丰富的案例库,才能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真正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2.优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基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对学时的限制,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需融合到财务管理课程当中,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其中案例教学所占课时至少应为课程总学时的1/3。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分“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总结”三个主要环节,教师要在案例教学的前一周选择、设计、布置好案例,要告知学生案例分析的时间、要求、要解决的问题等,让学生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并要求和指导学生课后提前查阅和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在课堂讨论当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图像、文字、表格、数据等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完每个小组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派一至两个代表上台对案例进行分析,并需要接受其他小组及老师提问。最后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恰当、准确的点评,如学生讨论发言是否积极、争论气氛是否热烈、分析与讨论问题是否深入透彻、使用的理论知识是否恰当充分等。教师的点评尤其是要和之前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否则案例讨论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将来的财务工作实践中。

3.完善案例教学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既有理论部分,又有案例部分,因此只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不恰当。笔者认为课程的总成绩至少应包括个人平时课堂表现(占30%)、各专题的案例分析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在案例分析这一部分,至少应考核学生课前作了哪些准备?小组及个人表现如何?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情况?这样的考核既看小组的整体表现、也看小组内个人的表现,既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也提高了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语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论文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 财务管理 教学

财务管理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财务管理活动涉及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以及收益分配活动,涵盖了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最具综合性的活动,同时财务关系又代表了企业财务活动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服务于公司或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须立足于整体大局上看问题,也须关注企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来自于生产管理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财务管理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保证了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教师主要采取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授课。虽然也举例,但往往是为了说明较为抽象的概念或观点。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难以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出发展后劲足、开拓创新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为此,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教学特点,建议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提高处理模糊性问题的能力、锻炼沟通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方面,案例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就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讲授等九种管理类学科教学方法的教学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案例研究在这些学习方法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方面居第二位,在态度转移和人际关系培养方面居第四位。案例教学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又可增强学生财务管理的实际能力。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也存在许多限制,当讲授的内容较为抽象,不能明确表达的时候,比如资产定价和风险评估等抽象化的知识,案例教学可能会失效。而且案例教学通常要求老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双方都投入精力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有些学生不习惯主动思考并参与全班讨论,教师又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方法,此时案例教学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财务管理教学不能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模式,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相配合。第一,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就是结合企业现场情况讲授理论知识。财务管理中部分内容与现实的工商企业联系比较紧密,如融资方式中的股份融资。学生不了解股份融资实践,很难在案例讨论时发表恰当的意见。如果采用现场教学法来讲授这部分内容,让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亲自讲解股份融资的运作过程,学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现场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现场接受教育,也可以让教师到企业里先学习、录像,然后根据录下来的现场讲授课程,或者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企业现场;第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就是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辅助模拟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的各种管理能力。常见的模拟教学法有计算机模拟法、ERP沙盘模拟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法等。模拟教学需要构造一个数学模型,模拟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环境。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基本条件(如企业现有资金、生产能力、资本结构等内部条件和市场需求、竞争企业状况、经济条件等外部条件),要求学生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在给定的条件下作出有关决策。

二、建立相应的考试机制

财务管理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目标更加关注学生能力。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配套改进,须构建以考核能力为导向的考试制度。

1.变常规理论测试为复合测试。

即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综合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在其他教学方法中的表现。

2.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相结合。

财务管理考核包括考试和论文写作,考试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小论文(论述一个题目)、项目论文(包括一个项目的准备、发展、运作、数据收集、分析等)和问题研究三种类型。考试模式可以灵活设置考试题型和结构,通过不同的考试形态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

三、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案例,使学生在对案例解决过程中,不偏离学习的重点,教师需要再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向学生阐明学习的主要任务。

2、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否充分的调动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的互动。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引导,而不能剥夺学生自主解决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

3、组织案例总结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剖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因而,当解决完成一个案例时,就要对该案例的特点,所体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注意让学生重温自己剖析这个案例,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过程和步骤,并从中获得经验,吸取教训,得到启发。

四、总结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教会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领悟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具体内容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英华.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6).

[2] 谭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20).

[3] 王瑞利.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要为企业发展服务[J].硅谷,2008,(22).

[4] 许义生.关于改革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调整课程体系胡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5] 蒋海燕.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与实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