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04:52:28

陶文化论文

陶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彩陶;含义;史前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34-02

1921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我国第一批彩陶,这是运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第一次正式发掘,所以说,中国现代考古学在一定意义上是以研究发掘彩陶文化为开端的。我国彩陶文化历史久远,分布广泛,图案丰富,谱系繁复,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甘肃、青海(以下简称甘青)地区的彩陶,出现时间最早,文化成就最高,延续时间最长。所以说,甘青的彩陶文化,对中国史前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彩陶的出现,进一步奏响了人向艺术王国迈进的序曲。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富有艺术性的美术作品,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它看来似乎图像简单,技法稚拙,殊不知,它却是开创中华民族绵绵不断的绘画艺术的先声,为后世提供了一份最古老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灿烂文化的重要标志。

1 彩陶文化渊源

追溯绘画的渊源,首先会想到史前时期那些画在陶器上的纹饰。正是由于器表绘有精美的纹饰,考古学家把这些陶器称作彩陶。彩陶制作的年代距今3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彩陶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盛器,原始艺术家用一种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颜料画在器表上。

关于人类远古及上古历史的研究,因为没有文字或有文字而对其政治、经济、文化记载过简略,使人知之甚少,众说纷纭,信疑参半。远古人类的活动,总是离不开大河。尼罗河创造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创造了古巴比伦文明,恒河和印度河创造了古印度文明,黄河和长江创造了中国文明。约一万年前,黄河流域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黄河文化是以农业为特征的,黄河彩陶兴起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联盟制鼎盛的时期。这是华夏族冲破蒙昧的一缕曙光,许多传说和考古发现说明,黄河流域的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与东夷、苗蛮等众多氏族部落的先民,在治理水患、开垦荒地、发展农耕等方面作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他们开发了各自的城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部落组织日趋完善扩大,人口不断繁衍增多,各氏族部落之间交往日益加强,利益冲突日趋激烈,兵戎相见的机会也更多。这个时期,也被称作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时期。因气候是中国远古时代祖先生存选择的首要条件,所以远古渭、泾、洮、湟等流域正是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吸引先祖们在此繁衍生息。

2 彩陶文化类型

彩陶文化大致分为五大类型:①半坡型彩陶:分布于渭河流域,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代表型陶器有大口圆底陶盆、折腹陶盆、细长颈陶壶,代表器物有人面鱼纹盆,主要文饰有绳纹、线纹、弦纹、锥刺纹。②庙底沟型彩陶:庙底沟型彩陶是在半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分布中心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范围比半坡类型广,以深腹曲壁的碗、盆为主,还有灶、罐及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颜色黑多红少,文饰主要有花瓣纹、钩叶纹、三角涡纹、条纹和网纹。③马家窑型: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的装饰特点,其风格较为旋动和流畅。④半山型:旋涡纹的流动曲线和网格纹静止的直线形成了对比,大量运用了红色彩绘,产生了极强的节奏感。⑤马厂型:显得粗犷庄重豪放,直线网纹蛙纹是其特点,具有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

3 甘青彩陶纹饰及其文化含义

甘青彩陶艺术,从兴起、发展、繁盛到衰退,经历了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灿烂的远古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其健康淳朴的风格,浓郁深厚的生活气息,精湛洗练的手法,真实地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彩陶艺术的鼎盛风貌。彩陶艺术,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感情、崇尚、愿望和审美观。由于各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崇尚、感情等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甘青彩陶中,最精致、最引人注目的是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诸类型,通称为马家窑文化。其彩陶纹样种类繁多,从目前发掘资料来看,大约有1000多种,如果细分,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如此众多的彩陶纹样并非杂乱无章地描绘在各类器物上,而是不同的器物,配置不同纹样。

3.1 马家窑型彩陶纹饰

在甘肃省马家窑一带发现的被称之为马家窑型的彩陶上,大都描绘水波纹、旋转纹图案。根据器形设计布局,高大型陶器将图案分成多层排列,往往通体布满花纹,图案布局与器型显得很和谐。图案结构非常严谨,已经具有成熟的定位方法,有的以陶器各部位的分界处或对称点来定位,在马家窑型的第三期彩陶纹饰以四小圆为旋心的二方连续旋纹,大锯齿纹增多。有的以陶器中心点来定位,再铺设放射状辅助点,将各点联结起来形成图案的主次结构线,依次展开交错勾连,盘旋回转,具有强烈旋动感的图案纹饰。彩绘色调单纯明快,装饰绘制技巧极为精湛熟练,使用浓亮如漆的黑彩,柔和流畅的弧线,绘制出大量著称于世的精品。此时期出土的绘有舞蹈人群纹样的陶盆,如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的一个陶盆上,画着五个跳舞的人,手牵手连成一排,既是一幅描绘舞蹈的图画,又是一个适应纹样的图案。构图富丽明快,线条流畅,说明已经进入彩陶发展的辉煌时期。

3.2 半山型彩陶纹饰

继承马家窑型彩陶纹饰发展和演变而来,但又有自身独特风格,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繁缛,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还有圆形纹、叶印纹、贝形纹、神人纹等。其中非常流行的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类型的一个主要特征。彩陶造型十分饱满凝重,壶、瓮腹部近似球形,在俯视或平视彩陶器时,都能看到完整而美丽的花纹。彩绘大多采用红色线纹与黑色锯齿纹间隔并用,呈现出富丽鲜明色调。图案布局对称、均齐、花纹密而精致,繁褥的图案与饱满的造型浑然一体,使彩陶显得更加绚烂华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装饰部位及特点:口沿内,一般绘有简单的纹样,多复道垂弧纹和锯齿纹。颈部,常见的文饰有折角纹、波纹、斜十字纹。肩、腹部,为主题花纹,内容丰富多样,构图规整,线条流畅,多组合纹样,时代特征明显,常见的文饰有葫芦网纹、菱格纹及其变化纹样和神人纹等。内彩,一般装饰于盆,钵内,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有旋纹和神人纹。

3.3 马厂类型彩陶纹饰

马厂早期的彩陶纹饰还保留着半山彩陶花纹精致、色彩富丽的风采,但又有许多变化和创新,自成一体。图案结构逐渐走向疏朗、简练的风格。用笔刚健、洒脱。以更加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丰富了彩陶艺术。这个时期的主要纹饰为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马厂晚期纹饰趋于简化,施红色陶衣,以黑色绘波折条带纹为主。这个时期彩陶上出现大量的墨绘符号,一般在器物的下腹部无纹饰处,常见的有“O”、“+”、“-”等形状,这些符号可能是当时一些氏族部落的记号,也可能是文字的前身。

4 结 论

面对这些五千年前的历史遗存,我们很容易想象到历史中讲述的原始氏族社会的情景:男人耕作、狩猎、捕鱼,女人从事家务或采集的和谐的社会景象。而稍晚于此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彩陶的纹饰则发生了变化,那些锯齿纹、四大圈纹以及蛙纹等显得大起大落,粗犷狞厉,甚至怪诞神秘。当时原始社会行将解体,社会发生变革,战乱、动荡等不安的情绪也在图案中流露出来。由彩陶纹图案所引发的联想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主观臆想,在历代图案和图画中,都或隐或显地折射出当时社会风貌的基调和时代的主要精神。这一点,又同于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由此可见,彩陶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之根。

参考文献:

[1]陈显国.青海互助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59(4):17-18.

[2]安志敏.试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J].考古,1959(10):32-33.

[3]石兴邦.黄河流域原始社会考古研究上的若干问题[J].考古,1959(10):34-36.

[4]安志敏.青海的古代文化[J].考古,1959(7):7-9.

[5]青海文物管理委员会.青海湟中古代文化调查简报[R].文物参考资料,1960(6):47-50.

[6]青海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J].考古,1976(6):22-24.

[7]张学正,等.谈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分期和相互关系[C].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8]青海文物管理处,等.青海乐都柳湾原始墓葬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J].文物,1976(1):3-5.

陶文化论文篇2

景德镇陶艺教育本土化的实现途径

陶艺教育本土化的实现有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理论上的本土化和实践上的本土化。首先,在理论上,要实现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最重要的是把景德镇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作为陶艺教学内容的基础。作为生长在瓷都的学生,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了解陶瓷历史、传承陶瓷文化,这对于开拓和发展景德镇陶瓷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教育的功效性来说,只有了解了历史才能全面理解陶瓷文化,否则,仅凭在模式化的陶艺课程中捏捏泥巴,却对中国的陶瓷文化知之甚少,那么陶艺教育就无法担当起提高素质教育的角色。其次,在实践方面,景德镇良好的陶瓷制作环境为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具体的实现途径上包括扩大教学场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养三个方面。

1扩大教学场所

一般情况下,陶艺课主要在各地的陶艺中心进行,但是由于陶艺中心场地有限,而学生数量众多,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较少,客观上造成陶艺教育不能真正深入开展,达到预期的目标。陶艺教育的本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场所的扩大。学陶艺陶冶身心不一定非要在教室中进行,在任何具备陶瓷制作条件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陶艺教学。在景德镇作坊遍布全城,商店林林总总,种类齐全,能够很直观地教给学生陶瓷制作的不同分工。另外,像陶艺中心无法提供给所有学生实践用的设备,如窑、炉、陶瓷模制法以及贴花工艺流程等等,都可以在教室之外进行。再者,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陶瓷节的举办地,免费开放的陶瓷历史博物馆和古代陶瓷遗址都是陶艺教育本土化实践的理想场所。

2丰富教学内容

模式化的陶艺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通常都是让学生得到一团瓷泥,在基本的技法演示和图片展示之后完全由学生自主发挥完成作品。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条件的限制,在一些非产瓷区的城市,要获得瓷泥是很不容易的,更谈不上彩绘、烧成等工艺。然而,陶瓷是水、土、火三者的艺术,如果陶艺课的内容仅限于捏泥巴,那与上手工课捏橡皮泥没有本质的区别。景德镇是全国著名的产瓷区,为陶艺教育本土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内容的丰富是指传授的内容从玩泥扩大到各种类的彩绘、釉料的使用以及烧成等各个环节,使学生对瓷都千年来形成的制瓷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当然,这一类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是一个普通的陶艺教师可能全面具备的。必要的情况下,陶艺教师可以充当一个引导者或者介绍者的角色,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陶瓷艺人成为演示者,就像陶艺课常用的多媒体课件一样,这样的演示是活生生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以新彩为例,新彩能适合所有对绘画有兴趣的对象,无论有无绘画功底,在专业教师的悉习指导下,拿起画笔,蘸上色料,在瓷板或瓷盘上都能作画,至于画的效果如何,还是一句老话:熟能生巧。但好在一点,它最容易见效果,在瓷板或瓷盘上画成什么样烧成后多半也就是什么样,很直观。在景德镇,新彩的色料比较便宜且易掌握,从这个角度说,陶艺教育本土化的实现不必付出大的成本,容易实现。除新彩外,还有很多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对象,如釉下青花是一次烧成的,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后就可以把设计好的图案画上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3陶艺教师素养的提高

陶艺教师是陶艺教育课程的终端执行者、陶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陶艺学习的引导者,他们在陶艺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艺教师的素养高低与陶艺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在模式化的陶艺教育中,由于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加上陶艺材料和设备有限,陶艺教师只要具备陶瓷制作的一般知识就足够完成陶艺教学任务。然而,陶艺教育的本土化实际上对陶艺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陶艺知识外,还要掌握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只有陶艺教师具有深刻的本土陶瓷文化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景德镇陶艺教育本土化的意义

1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景德镇陶瓷文化得以传承

景德镇自古就是中国的瓷都,要发扬瓷都文化,必须从根本上做起,在中小学美术课中开设陶艺教学。近几年,景德镇各个中小学逐渐认识到陶艺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并有了具体的措施,如参观陶瓷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国际陶瓷节。虽然这些活动目前仅限于美术专业的学生,但却是陶艺教育本土化跨出的可喜的一步。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使民间工艺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陶文化论文篇3

论文摘要:陶瓷文化需要传播,尤其是在拥有千年陶瓷文化积淀的瓷都景德镇,就更应充分利用电视这一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传播,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目的。本文试就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中电视媒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景德镇陶瓷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提高景德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就要把城市发展和资源利用结合起来,把现代化气息和营造城市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进行陶瓷文化传播。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媒体是是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泛、传播效果最理想、社会影响最显著的传播载体,在公众接受交流信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陶瓷文化类节目所落含的丰富的陶瓷信息,深刻反映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内涵,是世人了解瓷都、认识瓷都的最好的信息窗口,对景德镇对外宜传产生着积极作用。充分认识电视媒体在陶瓷文化传播中的优势,畅通电视媒体与陶瓷文化传播连接的各种管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教育和影响公众文化修养方面的作用,不仅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电视媒体的优势

1.广覆盖、低成本、快捷化。如2004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七集电视专题系列片《景德镇》,对景德镇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渊源和辉煌成就进行深人浅出的讲述,还有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开幕式、官窑遗址发掘等央视直播节目,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瓷都,了解了景德镇。这种迅速在大范围内宜传的花费是非常之小,而所产生的作用却是十分巨大,是无论任何一种传播载体都无法做到的。

2、现场感、亲和力、直观化。电视传播的特点是形象、鲜活、直观,观众易于接受和理解。如景德镇电视台深受群众喜爱的栏目《边走边看》,该栏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现身说法”,谈古论今。通过栏目主持人边走边看边说这一动态性口播形式,辅以一些通俗易位、具体形象逼真的制瓷工艺操作,讲解古今陶瓷文化知识,形式可谓别具一格,画面丰富活泼,在群众中有很强的影响力。

3.多媒体、交互式、人性化。当代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使电视传播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赋予了新的概念。我们进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电视时代,电视传播趋向多媒体、交互式,特别是各种资讯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使人们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局限,有选择地收看陶瓷文化类电视节目,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可以参与到其中。

总之,电视媒体是一种感观上的视觉和听觉相协调、声像上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以生动逼真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艺术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历史生动化,从而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说服公众。不论文化程度,不论年龄大小,公众都可以从电视中接受信息,而且可以重复声像,使其多次出现,反复刺激人们的感观,加深公众的理解,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展示和陶瓷文化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视已经进人了千家万户,作为普及率最高、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大众传媒,理应成为陶瓷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然而,就目前而言,景德镇本土电视传媒的功能主要在新闻传播和娱乐资讯方面,在陶瓷文化传播方面有部分零碎的内容,但在整体上缺少份额,频度和强度也不尽人意,这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认识、工作方面的偏差。主要是:

1,媒体资源上的不到位。电视媒体中文化传播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和资金。陶瓷文化节目创作是一门学问,陶瓷文化事业的繁荣首先需要一大批既熟悉陶瓷文化又懂传播知识的专业创作人才的付出。事实上,现在从事陶瓷文化节目创作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且电视媒体迫于市场化运营的经费压力,投人文化类节目制作的费用较低。土壤不肥,就无法出得了优质的陶瓷文化电视产品。

2、节目制作上的不到位。目前我们在电视中所能见到的陶瓷文化栏目和专题节目为数不多,精品甚少。诚然,电视媒体部门需要收支平衡,开发生活娱乐型节目和广告节目可以图利,相比较,开设文化节目属公益性项目,收益微乎其微,甚至要贴本,所以开发陶瓷文化栏目和制作陶瓷文化节目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三、创新理念和方法

1、掌握公众需求,发挥自身特色。电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这就决定了电视节目要面向大众而展开。从这一角度讲,电视所传播的信息就不能是艰涩的、深奥的,而应该是通俗的、大众的。受众收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愉悦身心,没有人愿意在电视上看到沉甸甸的内容,冷冰冰的说教,人们更愿意从电视上看到轻松愉快的内容。电视这一娱乐大众的本质是电视与生俱来的功能和作用,因而它也渗透到了电视的各个节目之中,包括文化类节目,也要以更轻松的姿态出现才能吸引受众,达到传播的目的。如陶瓷电视专栏节目《话说陶瓷》,能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它找到了最适合电视媒介的播出方式。首先,它请到的嘉宾都是学识渊博、善于表达的陶瓷名家大师,他们的身份地位提高了信源可信度,他们的精彩讲述确保了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其次,节目设置都是采取系列板块的形式,每集一个话题,多板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环环相扣,受众在观看时有欲罢不能的感觉。最后,《话说陶瓷》的播出内容是它最吸引人的东西,它以景德镇为主背景,忠实而典型地以视觉形象和艺术语言去游历“瓷路”风景,点评“瓷韵”英华,笑谈“瓷趣”百事,畅叙“瓷缘”真情,没有把传授知识当作简单的授课或是普通的讲述来处理,而是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特点,以陶瓷为审美主体,配以图片、资料和话外音,有张有弛,轻松而严谨。这样一来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受众接受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这就确保了节目是面向大众,而不是部分精英阶层的“小众”,最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收看。由此看来,《话说陶瓷》正是依靠通俗化、娱乐化、贴近受众的特点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

2、加强人才培养,激励节目创新。要采取措施,积极扶持陶瓷文化节目创作队伍发展,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陶瓷文化、精通节目制作、能够敏锐洞察陶瓷市场走向的高素质陶瓷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由于陶瓷业是一个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领域,如果主创人员是一个对陶瓷历史知识一窍不通,对现代陶瓷发展历程毫不知晓的人,如何能够既让外行观众喜闻乐见,又使内行观众心悦诚服。所以说,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是传播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也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才能以更新的思维方式,更新的创作形式,在众多纷繁复杂的陶瓷文化中发掘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并进行提炼和总结,并通过有效的视觉图像方式进行表达,进而达以节目创新来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目的。

3、灵活多样宣传,引领公众升华。电视媒体除了新闻播报、开设陶瓷文化类专栏节目等形式外,还可将影视剧的形式与陶瓷文化相结合。比如陶瓷可以作为影视剧中的一个信物而存在,也可以作为一个故事的背景或是线索而存在,甚至可以成为故事情节的主体。如电视连续剧《祭红》、《唐英》《青花》《大瓷商》等,这些以陶瓷为载体、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影视剧或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或以独特的风土人情,或以博大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景德镇陶瓷独有的魅力,使得陶瓷作为一种文化的概念得以在全国各地更为广泛地传播。另外,在当代陶瓷技术和艺术大发展的背景下,知识的丰富广博以及专业化、艺术化,需要公众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陶瓷文化传播关键要帮助公众从认识陶瓷到欣赏陶瓷,带动思想意识的提升,使公众从了解陶瓷历史文化和现代产业信息,拥有一定的陶瓷艺术欣赏能力,直至能够在陶瓷文化发展与应用中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者和体现者。

陶文化论文篇4

在原始社会,陶瓷的发明可以说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里发现了一些陶瓷器皿,这些陶瓷器皿大概有7000年历史之久。而这些陶瓷器皿以简单的造型以及朴素的刻画花纹为主,反映了当时原始社会里人们简单的生活文化,也体现了早期陶瓷制作的技术范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文化生活的逐渐提高,陶瓷制作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中国的奴隶社会中,陶瓷器皿的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盛装物件的器皿。无论在日常生活中、建筑中、祭拜中也得到广泛使用,这使得陶瓷的应用范围得到更大的扩展,也促使当时朝廷重视陶瓷制作工作。由于陶瓷器皿需求的扩大。民间出现了很多专门从事陶瓷器皿生产的工种,陶瓷工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考古学家在商朝的一些遗址中挖掘出一些陶瓷器皿碎片和陶罐。这些陶瓷的做工更加精美,设计更加精巧而且款式多样,有黑陶、灰陶、彩陶、红陶、白|陶以及一些带有釉的硬陶。这些陶瓷器皿上都带有一些简单的纹理、符号以及文字,这些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标志着陶瓷制作进一步的成熟。到了唐朝,由于社会安定和国力强盛使得发展非常繁盛,人们的生活得到迅速的提高,文化艺术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在陶瓷上表现诗画艺术方面更为突出,促使唐代陶瓷制作技术发展更加成熟。说到唐朝陶瓷不得不提驰名中外的唐三彩。这种色彩亮丽并以黄、绿、青三色为基色的陶瓷历久不衰,直到今天依然受到人们广泛的追捧和收藏。唐三彩的种类也很多,有人物、动物、酒器、家具等等。由于唐代盛行厚葬,唐三彩还广泛用作陪葬器皿。到了宋代,陶瓷的制造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不管是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步骤也有了明确的分工。

而当时景德镇以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的白度和透光度高的陶瓷闻名于宋朝时期的陶瓷界。宋朝时期由于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文化艺术崇尚素雅和简洁的色彩装饰,让宋朝时期的陶瓷色调优雅并以单色釉著称。由于宗教文化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以及民间的广泛利用。宋朝时期的陶瓷艺术相对带有宗教文化色彩。譬如釉里红的出现能很好说明这一点,这是受到中国喜红传统习惯的影响,陶瓷颜色显红而且稳定醇厚,深受当时人们的喜悦。

元朝是一个结合草原文化、黄河文化以及长江文化碰撞的多民族文化的朝代。文化艺术上激起灿烂缤纷的火花,绘画艺术也不再局限于人物花鸟,也为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制造了有力的环境条件,使得当时陶瓷艺术更加多民族性。元朝时期出产的青花瓷著名中外。当时的青花瓷体型厚重,装饰花纹由于构图严谨,线条工整,描绘精细而得到人们广大的喜爱。

明清时期让中国的陶瓷发展进入了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虽然闭关锁国的国家政策极大地阻碍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在文化文学艺术上依然不断发展,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明清时期对于陶瓷绘画水准要求很高,而且绘画风格多样,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涌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主要盛行山水画科和水墨画科。加上陶瓷制作技术成熟及多样性,在意境表现上更有神韵因此让明清陶瓷以精湛的造工和技艺享誉世界。随着陶瓷商业得到空前的繁荣,陶瓷制作上也得到大胆的创新。“粉彩”陶瓷的出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是宫廷陶瓷艺人受到漂亮的珐琅彩的启发影响下创造出来,色调独特另类,得到了不少贵族的青睐。清朝末期,受西方国家文化艺术的影响,陶瓷再一次得到改变,“新彩”的出现能够说明这一点。这种结合西方外来文化大量引进而产生的‘新彩’是陶瓷釉上彩的一种变现技法,而由于技法表现力强而且操作简便,很快就得到广泛的应用。

陶文化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花鸟画,文化,艺术

“文化”一词,在《大词典》中解读为:一是治国的制度和对人民的教化;二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人工制品、知识、信仰、价值及规范等。它们是人类由社会学习得到的,且是代代相传的社会遗产。从广义的学术角度而言,它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若从狭义的概念来解释,即指文学、艺术、科学等人类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因此,“文化”是人类生活实质的一种统称。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朵奇葩,其历史要早于西洋艺术中的静物画七百余年。花鸟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为东方艺术所独有,并流行于东亚、南亚诸多国家。从花鸟画绘画形式及各种特点而言,完全有别于世界艺术门类中的任何画种,具有自身独立与独特的理论体系。若追溯源头,中国无疑是花鸟画艺术的发祥地之一。 “花鸟”,就其属性而言,是指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代表着一静与一动的自然物象。中国花鸟画的表现范畴是指自然生活中的花卉、翎毛、走兽、蔬果、鳞介、草虫、树石等等。可以说自然界中除人之外的一切几乎都属于花鸟画艺术表现的内容,是世界文化史与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二、中国陶瓷花鸟画的文化表现

咏物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是诗坛上的一枝奇葩。诗歌中的动植物与绘画中的地位正好相反,一开始就是人的陪衬,是一种文学表现上的比、兴工具。但诗歌形式的独立要比“花鸟画”早得多,至少在屈原的《橘颂》中已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同样,绘画中的画花绘鸟也要讲究寄托情感,其所使用的方法也是运用比、兴手法。对于画家而言,如何正确运用比、兴的手法于绘画创造及实践过程的确值得深思。其特殊之处在于画家常以“比物法”来寄托情感,或用比喻托兴手法使所绘之物具有强烈的时代主体气息,使所描绘的形态都具有或隐喻、或象征、或夸张等的艺术特征,如齐白石所云“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可见,咏物诗与花鸟画创作都是应用花木禽鸟的自然生态特征,象征了人世间的理想与意志。

1、“花鸟”与宗教文化

中国的宗教文明不但丰富而且古老。在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中,花草树木即已成为崇拜的对象。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中国民间世人对道教文化的认知,最广为流传的是“八仙”的传说。据明代吴元泰的《东游记》记载,“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仙人每人手中都持有一件宝物,这八件宝物又统称为“暗八仙”。其中,蓝采和所持的宝物是花篮,花篮内的神花异果能广通神明。何仙姑所持宝物则是荷花,其出污泥而不染,可修身禅静。张果老的小黑驴,能踏、滚、摇、跑于水上,真可谓达到了“余香不散经岁月,方悟神仙天上游”的境界等等道教例子;佛教东传的史话源自史书记载中的汉明帝求法。自古印度王子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东渐中国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调整了自己的某些特性,以与中国文化相适应。莲花与佛教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成为佛教的象征。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降生前,净饭王的宫廷里现出八种祥瑞之相,有百鸟群集在王宫顶上,鸣声想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池沼内突然开放出大得像车盖一样的奇妙莲花等。后来释迦牟尼“得道”,每当传教说法时坐的就是“莲花座”。后来的佛教绘画艺术中常以此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与莲花有关的题材等等;公元10世纪初,伊斯兰教遣使入新疆,新疆成了伊斯兰教在中国最具代表的地域。在中国以维吾尔族人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倾向于鲜明的装饰艺术。日常生活中的各类花卉、蔬果,如西番莲、巴旦姆等等都是他们用以装饰日常生活的主要素材。

2、“花鸟”与中国民俗文化

世界上没有文学不能描写的对象,比之其他艺术门类文学的题材内容是最广泛的。文学上以神话为主题的创作,无论是《山海经》还是《封神榜》,其中有许多描述神鸟与花神的传说。如近代出土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的帛画,亦有描绘的金乌图像,古人指金乌为太阳。以花作为主题在文学上进行创作的实例也数不胜数。例如《诗经》上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标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土,迨其吉兮”等的描述。这里的桃、梅作为比喻的象征,更增加了情境的浓度,指出了立体形态的明确性。将花鸟人格化、寄情花鸟的文化情结,在历代文人中以陶渊明最为典型。他不但从“花鸟”中领悟人生而且寄情于“花鸟”,同时表明心志,如其《归鸟》一文中有“翼翼归鸟,载翔载飞。”在饮酒诗中亦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以及“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等。如此情境的交融,所产生的景象与情思,真不知陶渊明是归鸟,还是归鸟是陶渊明的一种境界。

3、“花鸟”与“花鸟画”的写生及造境

中国绘画大体上分类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的花鸟画艺术表现,素有写生和造境两类之说。所谓的写生,是指描绘自然物象的生态,其作品所传达的美感也源于写生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生意”与“生机”。因而,这是一种由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由“生机”而引发心灵深处的一种创造力量。所谓的造境花鸟画,是在写生花鸟画基础上深层次的拓展,除了要求画家具有描写自然形态变化的功夫外,更需要画家具有丰富的综合知识修养与文化内涵,才能将写生中的主观含义与之相伴相生。

4、“花鸟画”的民族性

在绘画史上,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以中唐之际的独立成科为界。我们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遗迹中看到“花鸟”的装饰形式与内涵均有明显的原始宗教和西域东传的佛教印记。其中的图示纹样的内容与表现,无不体现出许多原始宗教的思想观念与神秘的形象造型,以此而形成祭天地、祭鬼神、祭祖先的一种图腾样式。如战国时代的《龙凤人物图》帛画。然而中唐以后的宋、元、明、清各个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宗教的影响,花鸟画的绘画手法和塑造,也越来越趋于细致、轻巧,取代了原先的阳刚狂放之美。越来越多的吉祥式人文内容代替了宗教艺术中的想象内容,逐渐形成了以汉名族文化为核心的花鸟画主题内容。可见在文化核心中的“人”因阶级地位的不同,所掌握的权利及经济上的主导也不同。就花鸟艺术中的装饰纹样而言,封建社会中后期统治者依然对其加以区别,以显示身份的高低贵贱。如宫廷制定的官服制度中就有文官饰以禽纹,武官饰以兽纹的严格规定,并以不同的动物纹饰区分其权利等级上的差别。在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民间花鸟装饰上,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三、中国陶瓷花鸟画的文化象征

中国花鸟画创作中的“四君子”艺术表现,即指植物中的梅、兰、竹、菊四种题材。其中对竹子的描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人们认识到竹子的茎节和空心,不怕风霜冰雪,是一种美好的自然属性,可用以比喻人之气节和虚心,以及不畏权势的高尚品格。故将其看成植物中的君子,予以颂扬,历史上有“竹林七贤”、“竹溪六逸”、“不可一日无此君”等故事。而古之兰花的描写,加之历代文人雅士的引经论典,视兰花为香祖,为王者之香,喻为有道德之士,更为君子美人。如郑思肖画作中的无根兰,以示“土为番人夺,忍著耶?”的画境表现。而菊花作为象征秋天的风物,在《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鞠开黄花”。可见表现菊香的晚秋意境古已有之。其实,并非这些花草都具有坚忍不拔、刚正不阿,又能洁身自爱的特性,而是人类借此象征自身品格的坚定性和完善性,是通过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将人类的真实感情和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有机的结合的某种贴切表现。

结语

在中国花鸟画独立成科后的一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事实上其每一步都与中国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以上是对花鸟画的文化蕴涵进行了一个简要的解读。但是,单单从花鸟画与文化间的关系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样,对花鸟画与其它方面也应多多学习。

参考文献:

[1]姚舜熙 中国花鸟画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万芾 花鸟画十招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陶文化论文篇6

(一)历史深厚的茶文化旅游资源

浮梁县千年的茶文化深深的扎根在了每一个古村落中。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中,浮梁县有二十余古村落中发现大量茶文化遗迹,以严台、沧溪、瑶里、磻溪、勒功等乡村茶文化遗产最为丰富。严台村,2009年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目前村落中保存较好的主要是两个茶叶的制作作坊、制作茶叶的相关器具以及大面积的茶园。村内存有民国四年纪年铭文的茶叶桶,桶上写有“民国四年江恒丰店办用”;严台“天祥”茶号所产功夫红茶所获得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奖牌现存于浮梁县博物馆。沧溪村,2010年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沧溪现有茶园800亩,制茶、茶油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清末民初村内曾有6家茶号,村内现存有完整的茶商宅院,宅院占地面积大、装 饰精美,可见当时沧溪茶叶贸易的兴盛。村内还保留有传统的制茶技术。磻溪村,古时是浮梁北部的古茶市,历史上的磻溪以茶叶为支柱产业,茶园面积最大时有3000亩,产量900担,茶号数十家,茶商收茶后直接送上海出口。清末民初,村内有茶号24家,是红茶传入浮梁的起始站。磻溪村现存有大茶商汪腾蓬茶号防伪木刻印章及其茶号账本;并且在民居中发现有民国时期制茶的茶袋子和茶箱。浮梁的茶文化与古村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茶文化的兴盛造就了现今村落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量遗留的茶号和茶商豪宅是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村落的巨大历史和文化价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村落”。

(二)相得益彰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生产陶瓷始于汉,唐代是景德镇瓷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唐代饮茶风气兴起并且浮梁作为江南的茶叶集散中心极大促进了对陶瓷的需求。明清景德镇成为了全国瓷业中心,两个朝代的都将御窑厂设于此地。从古代到现代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中相当一部分即为茶具。如1983年新加坡一家打捞公司在南中国海上打捞出水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沉没的货船上,打捞出水的10万余件景德镇青花瓷中,约有茶具4万余件。精美绝伦的景德镇陶瓷茶具毫无疑问是浮梁茶文化旅游可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

二、浮梁茶文化旅游衰落的原因

浮梁的茶文化在景德镇瓷业不断的兴盛与衰落中发展,从唐宋时期的鼎盛到明清时期的衰落,从清末民初的复苏到民国末年的萎靡,再从建国初期的快速发展到今天的没落,这一系列曲折发展的背后都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浮梁茶文化的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瓷文化与徽州文化的遮蔽

景德镇长期隶属于浮梁县,但是伴随着瓷器贸易的发展,景德镇的地位大大超过了浮梁县,从宋真宗时期御赐“景德“名,到元代在景德镇置中央直属机构浮梁瓷局,再到明清时期至高无上的御窑厂,无不显示着景德镇作为“瓷都”的崇高地位。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基于此,景德镇的瓷业经济与文化大大超过了浮梁的茶叶经济与文化。在景德镇瓷业不断的兴盛之下,浮梁的茶叶经济不可避免的相形见拙。明清时期的徽州,是一个“以贾代耕”、商人足迹“几遍宇内”的经济活跃之区;又是一个人才辈出,“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的文风昌盛之地。因此徽帮有一个特色:“贾而好儒”。这既使徽州成为文化昌盛之地,而且文化的昌盛也对徽商从事商业经营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徽州文化伴随着徽商贸易在全国的展开,逐渐扩散到全国,徽州文化在这期间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浮梁处在景德镇与徽州之间,属于两者之间的中心位置。浮梁的茶叶文化就是处在两种强势文化之间,容易受到景德镇的瓷业文化与徽州文化对浮梁茶文化的强烈冲击,造成了浮梁茶文化的衰落。

(二)浮梁古村落文化的衰落

古村落是茶文化的物化,一旦古村落文化被破坏,那么浮梁古老的茶文化就会逐渐的衰落。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浮梁古村落文化衰落几不可避免:一是村落古建筑的拆除。古建筑是承载茶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提别是一些茶号建筑,更是茶文化的直接体现。伴随着古建筑的拆除,建筑内的相关制茶、运茶、售茶的器具都会被丢弃或者销毁,这样就再也还原不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二是制茶技艺的失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去工作而放弃学习传统的制茶技艺。目前大部分的技艺传承者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年轻人压根对学习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兴趣。三是古遗物的严重破坏。在浮梁县古村落的文物普查中,古遗物的破坏随处可见,在严台、沧溪、瑶里等古村的街巷中,随处可见当作铺路石的古碑刻,经过长年的磨损,碑刻的字迹大部分漶漫不清,有些甚至是记录茶叶贸易规定的碑刻。四是茶园种植面积的减少。由于经济原因等因素,茶园的种植面积大量减少,还是以浮梁县严台村为例,在严台村江氏族谱中,绘制着晚清时期的村落图,图中耕地环绕村落,面积相当可观,由于严台村在过去主要种植茶叶,所以图中的耕地其实就是茶园的面积。但是在2008年与2013年的两次对严台村的调研中,严台村的土地萎缩严重,从十九世纪末的4000亩茶园,到如今的1700亩茶园,可见缩减幅度之大。茶叶种植的萎缩必然会造成茶叶贸易与茶文化的衰落。

三、古村落角度下的茶文化振兴的措施

(一)加大浮梁古村落中制茶技艺的传承

目前的浮梁县古村落的制茶技艺中,以严台村的工夫红茶制作技艺最出名,已经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景德镇市所有49个非遗项目中,严台村的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是唯一入选的茶叶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景德镇之所以能有今天极具影响力的地位,除了瓷器就是茶叶,所以在非遗项目中不能只认可瓷器的生产技艺,应加大对村落中茶叶制作技艺的扶持重视。制茶技艺的认可与扶持,对于浮梁县的茶文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古村落建筑的保护与复建

伴随着经济的大开发,浮梁的古村落破坏十分严重,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刻不容缓。要在制高点对古村进行鸟瞰视线控制,体现灰墙黛瓦、岚光瑞霭、屋顶韵律之美,要保持浮梁古村落的徽派风格,对严重影响或破坏古村鸟瞰视觉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近、现代建筑责令其改造或予以拆除处理。对于村落内的古民居要区分等级进行保护,等级越高证明其越重要,对等级高的建筑物要加大保护的力度和投资。对于浮梁古村落中的古建筑中有关茶叶的茶号、作坊、茶商的宅地、茶楼以及其他与茶叶有关的建筑要尤其特别的标明,在每个建筑物门前要立详细的解说牌,对于坍塌的要第一时间予以复建。

(三)建设古村落茶文化历史馆

为了保护古村落的历史文物,应在省级和部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中建设茶文化历史馆,展示历史悠久的茶文化。2013年12月,浮梁县通过对严台村村史馆建设的提案,正式开始建设村史馆。通过茶叶种植历史、茶叶产销历史、制茶相关古物以及制茶的相关技艺为主要内容,来展示严台村悠久丰富的茶叶历史和文化。村史馆的建设,既加强了对于茶叶文化的建设,也提高了对于古村落保护的重视。大量古老的制茶器具进入村史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制茶的技艺在村史馆展示也让人们对此种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承这项技艺。同时村史馆村史馆也作为旅游的景点之一,可以吸引大量游客,提高其茶叶历史与文化的知名度,间接地促进古村落茶叶贸易与文化的发展,为浮梁的茶文化复苏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古村落生态旅游建设,主打“茶叶”牌

古村落文化在今天吸引了许多莫名而来的游客,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更多的愿意在古村落的安逸氛围中放松自己,回归自然。浮梁古村落众多,虽然村落建筑有些许破坏,但是村落的面貌还在,村落文化还在,具备了建设生态旅游的条件。浮梁古村落的生态旅游应该主打“茶叶”这张牌,通过茶文化来吸引更多的游客。目前在浮梁的各个古村落尤其是省级和部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中都开始打造生态旅游。比如:磻溪着力复原浮北古茶市的盛况,引导游客感受茶叶市场的盛况,了解茶叶贸易中的趣事,感受博大的茶叶文化。严台村就是着力打造“茶文化农家乐”,在村外的河道两边建设生态茶馆,让每位游客都可以亲身试一试茶叶的制作。瑶里就是主打瓷器与茶叶这张牌,瑶里的古码头是昔日茶叶与瓷器贸易的主要码头,瑶里通过对瓷器和茶叶贸易的重现,让游客感受到当时贸易的繁华,感受浮梁茶文化与瓷文化的有机结合。目前浮梁古村落的生态旅游建设正在逐步展开,更多的古村落通过对浮梁以茶文化与历史为切入点,来开展神态旅游的建设。生态旅游建设的展开,既促进了浮梁茶文化的复苏,拓宽了浮梁茶叶的销售渠道,也促进了浮梁古村落的保护。

四、结语

陶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现代陶艺;传统陶艺;传统文化;新语境

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转折的时期,经济结构与社会急速发展变化,国际资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的扩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现代陶艺将如何自处?陶艺媒介的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如何获得既能和当代艺术生活体验相适应,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

现代陶艺的创作必须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语言与创作观念,因为中国现代陶艺存在西化的误区,使中国的现代陶艺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远。并且只有回归到民族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现实中,才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陶艺的出路。

1现代陶艺概述

1.1现代陶艺的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代所有的陶艺,而是指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创造作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是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它超出了传统陶艺的视觉和造型习惯,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情感的宣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

现代陶艺不仅仅追求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并在作品上倾注了自由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也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陶瓷产品“实用”观念的局限限制。使现代陶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会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利用陶瓷土的材料的特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艺术形式。

1.2现代陶艺的由来与发展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在20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由于内在主体性的缺乏而最终解体,在大工业革命肆虐的时代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存在主义、未来主义在此得到了升华与凝固,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发展,应证了上述变化,而这一切又是现代主义麾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陶艺的发展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对中国艺术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困惑与探索并存、守旧与创新交织的年代。中国的现代陶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经过10余年的实验性探索,中国现代陶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渐形成健康发展的氛围。她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正以发展的趋势延伸到众多领域。

1.3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

现代陶艺继承了传统陶艺的独特气质与魅力,从物质材料和工艺制作的角度看,现代陶艺是传统陶艺的延续。而传统陶艺讲究规整的造型、严谨而有序的装饰和明显的实用功能。现代陶艺既承传着传统陶艺的成形方式,也努力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以更加灵活多变的造型、更加丰富的装饰语言、更加多样的窑变釉色,传递着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现代艺术的信息,承载着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和对现代文化的精神寄托。

但在观念上和审美认知上,二者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一般来说,传统陶艺是历代陶工集体智慧的结晶,而现代陶艺却是作为个体的陶艺家的独立创造。传统陶艺多是以实用为目的,工艺性很强且有严格的技术分工和技术规范,因此,大大限制了创造主体的自由发挥,而现代陶艺恰恰是在这两点上与传统陶艺拉开了距离。它不仅在外观上改变了陶艺的审美形态,而且还在功能上改变了其实用目的、使之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创造,成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因此,现代陶艺纯属于艺术家个体面对心灵的艺术创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陶艺从传统陶艺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艺术“主干”上的一个“分支”。

2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柳宗悦说过:“真正的创造,并不是对传统的否定,相反,是在肯定传统的基础上去谋求健康的发展,使传统的精神得到更深的活用。”诚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陶艺综合材料的创作是最大的结合,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观念经过现代的洗礼,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民族血脉的积淀会为艺术作品留下抹不去的痕迹,这就是艺术的真实。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中国现代陶艺也无不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1现代陶艺体现人文精神中的“自然”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因此,对中国文化精神而言,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之魂,而中国艺术审美体验则是哲思之灵。和谐、妙道、圆融之境是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最高境界,其讲求的都是“自然”二字。同样在陶艺中也是离不开自然。而这种自然就是将传统工艺材料和现代、自然相连接的天衣无缝。现代陶艺对于陶瓷材质的追求恰似古人,不加修饰的、肌理状态的、手拉坯体的质朴和以回归自然为主的造型主题相结合,使现代陶艺回归到其形态意识的本源,将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完整描述出来,正是体现人文精神中“自然”之魅力。

艺术是时代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陶艺创作自然也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纵观现代陶艺的发展,从萌芽之初到走向现代,从混沌之源到遍地开发,无不贯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交织。陶艺家们在创造过程中把握精神与语言的统一,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找语言的自然表现。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体验,从某种角度探向陶艺的深层,追求的是与自己新林、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

2.2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不仅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使得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文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与再创造,极大扩展和丰富了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内涵。这些源自传统材质和具有秩序感的象征性传统艺术元素语言,结合极具抽象力的现代艺术符号表现特征,强调个人内在精神的体验,注重自我价值的体验,对这些艺术符号的再创造呈现出的温和、宽厚、从容的瓷质品性大大延伸了作品主体。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路的陶艺家力图在遵循陶艺语言规定

性的前提下,充分探索陶艺在纯审美形式创造上的各种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艺术形式和语言媒介的表现潜力。一批陶艺家满怀热情地把陶瓷的物理特性转换为一种独具魅力的形式语言。以力度感的追求,以神奇结构和异度空间的构建,寻求物化审美主题经验和情感的新方式。他们在材料选择和工艺制作上往往不拘成规,自由洒脱,唯希望在泥土的随意捏塑和釉色的随机变化中,充分体味人在审美情境下的自然状态和心灵的自由感。从文化意义上来看,这种创作的倾向尤其集中地反映了现代人在工业文明环境中的精神超越要求,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关怀价值。

3现代陶艺的新语境

现代陶艺的创作必须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语言与创作观念,因为中国现代陶艺存在的西化的误区,使中国的现代陶艺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远。要想取得中国现代陶艺在深层次上的发展,必须探索具有民族性的原创语言。但是这种原创性,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西方的语言套用中国民间的或传统的某些符号,因为那种创作形式就像用英语叙说中国的某一民俗一样拗口,难免有不能尽言的缺陷。

中国是一个具有8000年烧造史的陶艺大国。历代陶工们所创造的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已成为人类文化中一份独特而宝贵的遗产。传统陶艺凝聚着华夏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超卓的文化品格。中国陶瓷文化的丰厚传统,正是现代陶艺家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而中国现代陶艺也只有立足于本土的文化基盘之上,才有可能再造—个陶艺大国的辉煌。

陶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陶瓷文化 翻译 人才培养

一、引言

陶瓷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它必须跟渊博的陶瓷文化相结合。景德镇拥有灿烂的陶瓷文化,这些陶瓷文化,尤其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陶瓷文化,要想为世界所了解,就必须通过翻译来实现。而译者在进行陶瓷用语翻译时尤其要牢记以传播中国陶瓷文化为目的,也就是要体现出中国陶瓷文化的独有特点。译者不应满足于传达原文化的一般意义,而应把尽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向也视为自己的一种职责,这突出体现在中国特有陶瓷用语英译方面。

二、陶瓷专业翻译人才现状

中国是瓷器之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千年熊熊燃烧的窑火创造了独领近800 年的辉煌历史,曾令世人叹为观止。但是纵观国际陶瓷消费市场,中国陶瓷所占有的地位与其辉煌的历史极不相称,其中重要原因是人们对陶瓷英语的了解少之又少,相关人才也十分匮乏,导致中国的陶瓷文化闭塞,当然也打不开国际陶瓷的消费市场。中国陶瓷文化要想再展雄风,必须注重对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宣传,加大陶瓷用语的翻译规模。这一艰巨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翻译者的肩上。但是从目前景德镇外语翻译的情况来看,陶瓷业专业人士往往不精通外语,与外国同行交流存在语言上的困难;一般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又不懂陶瓷,他们由于缺乏陶瓷文化专业知识以及相应陶瓷翻译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培训,难以很快胜任陶瓷专业的翻译,其翻译的质量也必然会大打折扣,对景德镇文化的国际推广和繁荣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尽快建立符合弘扬陶瓷文化的特色陶瓷英语创新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和紧迫任务,培养一批陶瓷翻译专业人才已势在必行。

三、改革翻译教学,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陶瓷翻译人才

1.加强外语专业学生的陶瓷文化修养

在景德镇高等院校陶瓷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总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那多门与陶瓷息息相关的课程,而这些特色课程几乎不在外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框架体系之内。其实这对培养陶瓷专业翻译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摆脱传统的固有体系,充分利用校内的特色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和阶段性地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多加修或选修一些涉及陶瓷历史、陶瓷文化、陶瓷工艺和陶瓷美术等方面知识的课程,可拓宽外语专业学生对陶瓷知识的涉猎,陶冶他们对千年灿烂陶瓷文化的热爱之情,志愿担当起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使者。

可是,如果只是局限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培养实践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在教学中结合景德镇陶瓷的特色,例如应向其补充在对外交流中经常会涉及到的陶瓷知识:(1)景德镇传统陶瓷的品种和工艺。主要把握景德镇各类传统名瓷在艺术风格、制作工艺、装饰技法等方面的特点。如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古彩瓷等。(2)景德镇历史文化景点和历史典故。景德镇陶瓷景点众多,需要对这些景点的由来、在陶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相关的时代背景、历史典故、民风民俗等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特别是一些在中外陶瓷界有重要影响力、国际友人最感兴趣的景点,要重点把握,如御窑厂遗址、高岭、湖田古窑等等;(3)当代名家名瓷。景德镇拥有一大批在国际陶瓷艺术界享有盛誉的当代陶瓷艺术大师,对于这些名人名作也应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以利于将其介绍给国际友人;(4)陶瓷英语。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及兴趣,加强陶瓷英语词汇等方面的熟练掌握和应用,分别从事陶瓷英语的现场口译和笔译工作等。

2.注重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在培养陶瓷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学习方法应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践。(1) 向书本学习。景德镇陶瓷类的著作还是很多的,初接触时可以先选取一些介绍性、普及性的著作,如《景德镇史话》、《景德镇陶瓷文化丛书》等,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结构以及工作性质向纵深发展。(2)向专家学习。景德镇各高校、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不乏一批精通陶瓷文化历史的专家学者,在国内外陶瓷文化、考古界有着较高知名度,如刘新园、欧阳世彬、黄云鹏、徐桃生、詹嘉等等。这批专家们具有较权威的陶瓷文化知识,并且熟知国内外及景德镇陶瓷文化学术研究的发展状况,如果有机会学校可以邀请几位专家对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让学生与这些陶瓷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接受他们的指导和熏陶,将大大促进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国内外陶瓷专家学者还经常来景德镇举办各类讲座,其地点通常就在高校,也是学习陶瓷文化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应尽量多听取有关陶瓷文化的高水平讲座。

3.妥善处理翻译理论教学和翻译实践的关系

翻译是一项复杂、灵活、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如果一味地进行翻译理论的讲解,不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理论最后只能是留在学生笔记本上的墨迹,而不能转化为翻译实践的动力。当然,重视翻译实践,也并不是要完全取消翻译理论的教学,而是要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科学的安排,可提高翻译教学,让翻译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陶瓷翻译人员要真正提升陶瓷文化水平、促进景德镇文化交流事业发展,还应更多地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文化活动中,在实践中充实和掌握陶瓷文化知识、提高交流翻译能力。如: 在瓷博会上担任接待外宾工作、带团参观各陶瓷文化景点并担任全程翻译、在陶瓷国际论坛上担任翻译、在高校接待来访的外国友人等。在实践中,其能力和水平可取得最有效的进步和飞跃。

四、结语

为了有效增进当地陶瓷文化的对外交流,推动陶瓷经济的向前发展,我们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使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结合景德镇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外语+陶瓷”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最优化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的相关建设,为陶瓷产区输送大批紧缺的陶瓷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廖素云.论教学型高校本科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陶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陶澍;清代;研究

一、改革

对陶澍改革方面的研究,不仅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经济学家也有所涉及。对此方面的研究文章有十余篇。王炳护的《鸦片战争前夕的地主阶级改革家陶澍》一文中,从整顿吏治、主持海运、改革盐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既对陶澎改革给予高度评价,指出陶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家机器,有利于国计民生;也指出了由于阶级的历史的局限,使改革带有不完备不彻底的地方。陶用舒、易永卿在《论陶澍改革》中,指出陶澍改革承前启后,既是中国地主阶级改革的总结,又具有新的特点、新的性质:实行重商、便商、利商的政策,将商人引入资本主义经济领域,促进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初步萌发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具有保护本国民族经济、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

陶新的《试论陶澍对吏治的整顿》、陶用舒的《论陶澍对漕政的整顿与改革》、黄康健《论陶澍淮北票盐改革》分别从吏治、漕政、票盐三个方面来论述陶澍的改革政绩。

关于陶澍的改革政绩,孙映球在《陶澍的改革政绩》一文中,指出陶澍在历史上所起的顺应历史发展的作用。胡慧娥在《陶澍的经世改革实践及其近代意义》中认为陶澍的改革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遵循商品规律、市场法则、价值规律,二是重商、用商,将商人资本引入经济领域。客观上冲破了自然经济藩篱,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近代化跨进了一大步。同时,陶澍的经世改革实践及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更是有很大的影响。

二、思想

关于陶澍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其经世思想研究上。陈非文在其《陶澍的经世思想研究》中,从陶澍经世思想的来源、内容、特点及对近代湖湘文化的影响四个方面来系统论述了陶澍经世思想,认为陶澍的经世思想既有进步意义,又有自身的局限性。陶澍的经世思想一方面使大批埋头于考据的士大夫从故纸堆中走出来,转而研究现实,从而促进了学风的转变,另一方面并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根本改造,仍属于地主阶级中古文化形态。陶用舒、周进秋在《陶澍经世思想的源于流》中提出陶澍经世思想来源于家学的熏陶、传统的经世实学、湖湘文化的经世精神等三个方面。另外,关于陶澍其它思想学术界也有所涉及,陶用舒的《陶澍哲学思想述评》、黄鸿山、王卫平的《陶澍的方志思想论》、何鹄志的《试论陶澍的人才思想》、陈非文的《论陶澍改革的重商思想和政策》等。

三、陶澍和其他地主阶级人物

陶澍在两江地区的改革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除了其个人努力之外,也和他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有关。林则徐、贺长龄、姚莹、魏源、包世臣、左宗棠、胡林翼等受到陶澍的任用、荐引、提拔和鼓励。学术界对陶澍与这些人物的关系也有所涉及。陶用舒在《陶澍和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陶澍对地主阶级改革派的贡献。首先,其对经世实学的倡导,促进了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其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使两江地区成为改革派进行改革的坚强阵地;再次,培育了一大批近代地主阶级改革人物。

对于陶澍和某个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关系研究的文章有十几篇。陶用舒、石彦陶在《陶澍与林则徐》一文中提到陶澍与林则徐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为解决封建王朝的财政危机共同努力,为清政府提供了数额巨大的财政收入,给正在走向衰落的封建王朝一线生机;但同时也对于陶澍相对于林则徐不被后人所熟知的原因进行探讨。此外还有萧致治的《林则徐和陶澍在江苏》,陶用舒的《陶澍与包世臣关系探微》《试论陶澍和魏源》,周小喜、肖立生的《陶澍与魏源经世思想研究》等。

四、小结

陶澎生长在清王朝由盛到衰时期,政治黑暗、军备废驰、财政拮据、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产生担伤时忧国的意识,企图寻找一条摆脱危机、进行改革的出路。陶澎就是这样一批人的杰出代表。研究他对于我们认识、了解中国那个时代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为国为民所做的努力。

通过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对陶澍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也有不足。

首先,对他的研究缺乏全面的著作,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文章只是研究了陶澍的某一个方面。从而也只能是发表一两篇文章或几篇文章,而缺少对他的全面的著作研究。

陶文化论文篇10

论文摘要:中国的现代陶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本文试图从陶艺作品风格比较单一、陶艺缺乏创造性、陶艺未引起普通大众的持续关注、部分陶艺家缺乏较全面的艺术修养,以及陶艺理论建设没有跟上陶艺创作步伐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现代陶艺存在的问题,希望对现代陶艺的发展有所裨益。

1引言

严格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具有丰厚而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并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不光有辽阔的疆土所提供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上千年的制陶历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更有民族文化传递给我们的精神滋养,其中更为珍贵的是先民对陶瓷物质特性和人文品格的深透而独特的理解与把握。这一切,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以及人们接受这种发展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同时,1999年以来,密集的展览和活动使中外陶艺家有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陶艺的总体水平。

尽管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与中国的独特国情密切相关,或者受传统的因素影响过大。在此,笔者对中国现代陶艺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有所裨益。

2陶艺作品的风格仍不够多样化

陶瓷本体作为一种表现媒介,没有什么不可表现的。现代艺术中的种种风格、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风格、超写实主义、具象风格、装置风格、极少主义、怪诞主义等,在陶艺领域都可以得到体现。有很多陶艺家仍然仅仅沿用原有的“实用”、“装饰”手法,仍然沿用传统陶瓷语言样式,缺少对陶瓷造型的把握或理解,缺少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表达自我的感受。象在景德镇,釉中、釉下、釉上是主流,现代陶艺仍然是以画为主,有很多陶艺家只懂临摹古董。有些人还没有把陶艺作为现代艺术中独有的语言与媒体,观念仍然停留在产品设计上,尽管很多陶艺家已经有了现代设计的意识,但这一观念终究不能取代现代艺术的观念。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一下西方,在西方,无论是材质范围﹑工艺手段﹑形式语言和个体精神,还是对材料非单纯可视性和在公共环境中的运用等方面,都大大地超出了陶瓷艺术的中国经验。中国的现代陶艺转型较迟,所经历时间较短,还没有建立起较完整的观念,而且没有较现代的技术支持以及教学和社会审美的跟进。中国陶艺一贯提倡向传统和民间学习,一直在传统的边缘徘徊,而这种对艺术传统的过度崇拜,也压抑了国人的思维和想象力。不过,我们从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学习西方时,也不应该全部照搬西方,不然就会掉进别人成果的窠臼里。

真正的陶艺家必须亲身实验,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样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陶艺语言。一个有创造意识的陶艺家,只有善于用将来的眼光来审视传统与现代的陶艺创作现象,这个陶艺家才富有创造性,才不会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

3国内陶艺缺乏创造性

陶艺家应该尽可能以陶瓷为媒介,去表达自己所追求的某种精神或审美上的价值,放弃对物质性、实用性的追求,多一点强调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有些陶艺家太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把现代陶艺当成工艺品,没有表现出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没有运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把陶艺视觉化,还没有把“器”转化为“艺”,还是把实用放在第一位上。对于陶瓷的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没有把握好。从目前状况来看,强调形式、泥性、肌理、釉色美感仍是陶艺主流,作品的深度显得不足,基本还是在遵循陶瓷的工艺技法范围内进行。在我国,官方的界定还是将陶瓷划归入工艺品之列,或是工艺美术范畴,长期以来倡导的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化要求。陶瓷审美的评判标准是严格、规矩、精美,中国的陶瓷艺术太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没有脱离实用的观念。在西方,陶艺已经较早地与实用陶瓷分离,形成独立的、纯粹的艺术形式,加上其良好的现代艺术环境,现代陶艺得到空前的发展,陶瓷材料的丰富表现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充分的展现,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挖掘也由观念的更新推动了发展。许多中国陶艺人怀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思路,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寻找所谓的“本土化”风格。但在传统文化中,陶艺是作为工匠存在的,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古训使中国的文人雅士不屑与之为伍,造成了中国制陶缺少理论的指导,甚至以视觉造型上以及釉色上的完美无缺和复杂的装饰为追求目标。中国艺术教育一贯是技巧重于材料,功利重于游戏,缺少对材料的关注和放松的心态,这正是陶艺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可否定,灵感之源是传统,传统是一块丰富的沃土,传统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推移,表现出某种相对性,并显示出与时代同步的积极方面,就此而言,能不能“再发现”传统的价值,也是评价一个艺术家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

4现代陶艺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持续关注

中国艺术界对于现代陶艺的关注与讨论仍然较少。例如去年在景德镇举办的世界陶瓷博览会,参加的大多是搞陶艺的人,搞其它艺术门类的人甚至也很少参加,更不用说是普通大众。人们对于现代陶艺的概念还很模糊甚至有一种误解,认为陶艺仅仅是陶艺家的工作,不是普通人所能做的,缺乏对陶艺的关注。目前,中国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陶艺热,在专业界,京城各大商场甚至办起了陶艺作坊,电视等媒体也纷纷介绍,但是也只是在某几个瓷区和都市中基础较好,也只能成为一种时尚和文化消费,是一种有钱人的游戏。总的来说,它的群众基础还是相当薄弱,没有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体。与此同时,市场上大量粗制滥造的陶瓷制品大量充斥,也给许多群众造成了负面影响。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陶艺在我国有着太深厚的传统,因此无论是对于进行创作实践的艺术家还是理论工作者,实现陶艺的现代转型都是一件艰难而收效缓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陶艺一直以来都是以工艺品的身份而形成自给自足的圈子,很少与“纯艺术”拉上关系。

据资料介绍,陶艺教育在台湾的比例为:高等院校11%都设有陶艺课程,高中学校有8%、初中和小学有50~60%左右都设有陶艺教育课;而我们内地省份中陶艺教育推广最好的是深圳市,中、小学合在一起也只有3%的学校有此类课程。在美国各大院校里,陶艺总是被列为一个主要的专业。作为一种文化的普及,陶艺的培训项目在美国很多艺术中心里都有设置,在百姓的家庭里面也经常看到主人甚至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陶艺作品,因此在美国,陶艺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

我国陶瓷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深厚的普及教育的基础和条件。陶艺教育是培养情操极好的课程,像日本的插花、茶道一样,人们可以从学习中受益良多。我国有如此深厚的基础和条件,却沦落到今天的局面,这与院校的陶艺教育几乎是零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造成陶艺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对陶艺教育的忽视直接影响到我国陶艺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应齐声呼吁陶艺普及教育的到来,迎接中国陶艺的新生。

5部分陶艺家缺乏较全面的艺术修养

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是主体,他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等人格素质,以及他的生活实践范围、思想与情感的社会化程度、具体的人生体验等生存状态都对他的陶艺作品有影响。众所周知,艺术是相通的。但是有些陶艺家只是了解陶瓷这一种艺术,而对别的艺术种类不关心或不熟悉。其实,一个陶艺家可以从其它的艺术中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手法并将其运用到陶艺创作中。有些陶艺家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对社会不关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仅仅是展现一种纯粹的形态;有些陶艺家静不下心来,对陶艺自身语言的一些规律没有把握好,浮躁、不扎实,创作心态没有把握好;有些陶艺家与外界交流不够、较闭塞,没有掌握一定的信息量,另外与外国同行的联系也比较少,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陶艺家的创作。现代陶艺也如同绘画、雕塑、装饰等现代艺术形态,是全方位地向当代文化展开的一门艺术。当代优秀的陶艺家应该深刻地掌握陶艺的特性,培养现代意识,以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势态,把中国陶艺推到现代艺术的前台。在此,一方面要求陶艺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位置,调整陶艺家与公众的关系,更多地走向社会;另一方面,陶艺在创作上应该走向开放,将陶艺家和公众的界限变小。真正的陶艺家应该积极参与展览、研讨会,与群众打成一片,不应该孤芳自赏。另外必须要勤奋,与世界上许多陶艺大师相比,有些中国陶艺家还表现得不够。

纵然艺术家的“主体性”是有限的,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没有什么不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一般来说,艺术本体价值的实现,就是对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的一种贡献。所有的陶艺家都应该注重自己本身的修养,实现本体价值的艺术便是真正的艺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从精神上超越现实。

6陶艺理论的构建没有跟上陶艺创作的进程

陶艺理论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又缺乏平衡。陶艺创作发展很快,日新月异,而理论方面却发展缓慢,没有对陶艺的创作起到指导的作用。目前的陶瓷理论把研究重点仅仅放在了实物史料的搜集与专题研究上面。现代陶艺的理论与批评几乎没有,陶艺界甚至整个艺术界对于“现代陶艺”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含糊不清。现代陶瓷理论在逻辑上没有较为完整的理论文字,批评上有时能见到一些文章,但是大多是将陶瓷的学科批评作为陶瓷的历史评论和文化批评,缺乏对陶艺理论建设的高见。有很多陶艺书籍只是介绍一些作品,没有涉及到理论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思维。“现代陶艺”的概念问题,因为有沉重而丰厚的陶瓷传统作为对应物,概念问题就已不单纯是一个名词的辨析,而是一种根本性观念的选择,可是今天陶艺家在谈论它的时候,仍然说不明白;再如陶艺中的“设计”和“装饰”问题,又牵扯到实用和非实用性的争议等,这些瓶颈,成为制约近十几年来中国现代陶艺整体水平无法提高的问题。有些陶艺理论大多只是介绍陶瓷成形的技法,或只是介绍一些好的作品,没有教人从心底激发对陶瓷艺术的热爱。陶艺理论应该指导人注重陶艺的品质,使大家对陶艺语言的探索、语言的规范形成一种共识,在本民族的基础上,把陶艺向前推进,充分体现中国人的情感和情趣,使作品的语言更简练,去掉那些粗野、浮躁、哗众取宠,以及急功近利的想法。

7结束语

尽管现代陶艺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时间不长、风格样式也不成熟,更没有形成人数可观的高水平创作队伍。面对现代陶艺的发展现状,陶艺家们还有许多扎实的工作要做,抛开浮躁,纳入新生力量,在继承、延伸基础上真正做到创新与突破,达到质的飞跃,走上与世界艺术同步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陶瓷工业专辑.200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4,6

2杭间.语焉不详的中国“现代陶艺”[J].文艺研究,2003,1

3陈淞贤.陶艺的当代风格[J].新美术,1989,2

4范迪安.演泽泥性——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学术邀请展作品集[M].广东美术馆,2000,3

5孙振华.传统资源与公共空间·千年之烧——佛山陶艺走进新纪元文献图集[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