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居住的街道十篇

时间:2023-03-15 09:58:27

风居住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篇1

黑暗渐渐蔓延,夹杂着特有的静谧。指尖、发线一点点流过。夜已深!夜,没有灯,只有电脑屏幕上一线微弱的光。

一个人

独自聆听、遥望,悠长悠长风居住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会是怎样的呢?风居住的地方,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这里没有焦躁,没有喧闹,没有尘世所拥有的一切。

没有,没有所有。那里只是个淳朴的街道,只是个唯美的角落。街道的漫漫遥无尽头,风似是自由的,街道是风吹过时最清凉的地方。

或许风已经远去,走在街道里的人却浑然未觉,衿上袖底,兀自残留着风动的痕迹,仿若那个人在你心底一直不曾远离。风到底为谁停留,或静静等待着些什么?

我愿,让风携起我的我手,在落叶中走向街道的尽头

夜还在缓缓流淌,似乎没有在我的梦境中止步。迷惘,虚无缥缈。幽而不怨,哀而不伤。面朝着一个美好的方向,去憧憬,去希望,

风居住的街道篇2

秋,总是让人流连。它是一支彩笔,游走在大江南北,把人间的枫叶,涂成了欲滴的红艳。一抹橙黄的夕阳,挂在幽深幽深的街口。风,轻轻地吹,仿佛这是它居住过的地方。驻足,捡拾一枚,夹在了季节的记事本,那一段有关青春的往事。

在这悠然的尘世,每个人隐隐有梦,只是生活里,我们疲于奔波,往往模糊了最初的方向。看着时间的页码,每一页,都是飘泊的叹息,很快又要翻过一个秋季。多想守在岁月清浅的韶华里,看日升月落,望寂寂山林,听流水潺潺,宁静以致远,还心灵一份安然。独处一隅,品茗由浓渐淡,把影子缩进了茶杯,倾听一场禅意的对白。眉间心上,将凝聚的清愁丢入秋水,唯留一份铅华洗尽的素淡。

晚秋的风,吹起心的涟漪。黄昏街道处,有一缕流香的婉约情愫。我以风作犁,耕耘一垄记忆的细枝末节。依稀,那年,青天破色,芭蕉骤雨,你青花入笔,在素胚描绘的瓷瓶底下,一朵远水近湄不染纤尘的莲,美的隽永脱俗,清逸淡雅,于是在红尘里辗转芬芳。如今,是谁轻挥水袖,弹一曲高山流水,在紫陌里款款穿行?手执一支狼毫,在江南的山水间轻扬,舞动熏香的文字,醉了秦汉的风韵,醉了唐宋的风情,只为追寻那段昙花一现的过往。

街道上,不知哪个方向的风在吹?迷醉的眼神是一弯朦胧缱绻的月华,凝神听着薄翼的呼吸,穿透细密的轻涛,由远及近。空气弥漫着黄昏时浓郁的气息,记忆越飘越远,不知又隐在哪朵金秋野菊的后面斑驳,跟着飘出一缕香?你说,我前世不是襄王梦中的巫山神女,不是翩跹飞舞的蝶儿,而是王母身旁的瑶池仙子,于是关于脸上有梨涡和小痣的故事,娓娓动听。

回首平淡的日子里,喜欢安静地端坐在屏幕前,点开音乐,让思念行走在文字的江湖,舞着一脉秋的静美。用一支曼妙的湖笔,蘸满流年光影,在一张素雅微香的澄心堂纸上,勾勒心中的画面,将那些泼墨渲染的印象,合着一帘幽梦,一起流转于四季的风里,袅袅散去。悲欢如梦,人生就是一场轮回,我们还在感叹烟雨的迷蒙,阳光已不知何时将潮湿蒸发。生命中的烟火,起起落落,让我们慢下来,静玉无香,水湄盈盈,梳理情感的羽毛。

落叶叩响静谧的街道,抖落一身烟尘,记忆在黄昏里流香,它不是富贵的三春牡丹,不是高洁的盛夏芙蓉,而是淡雅的金秋菊花。或许,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有些故事,只适合演绎一场落花和流水的情节。有些人,虽相识久矣,却白首如新。此时,我是一片来自异乡的叶子,流浪在一座城市里的匆匆过客,穿梭在陌生的街道上,没有人知道,我来自何方。

俯瞰烟火人间,人与万物相比,渺若微尘,世事的烦恼忧愁几乎无法被纳入佛眼。如果说,心累了,何不听一曲琴音,研墨裁字,填几阙清词,在诗意的环境下寻找灵魂深处的一抹恬静,删去繁复冗长,留下清简素淡,给心灵一次释然。于我而言,很向往古文中一些悠然自得的雅士,安居在篱笆小院,开一扇四面宿云窗,坐一片待叱青羊石,以菊香作盏,以露珠作茶,静守四季炊烟。在草木繁盛的春天,看一群飞燕,于木质小屋的梁檐下衔泥筑巢;在如火如荼的夏季,赏满池莲荷,亭亭玉立在水中摇曳;在雁过留声的深秋,品一杯菊花酒,回味一缕醇香在皓齿间;在朔风凛冽的冬夜,听漫漫雪飘,欢声笑语里煨炉取暖。

多想,掬一把潮湿的泥土,放在心田,播撒一粒记忆的种子,让秋雨滋养,阳光沐浴,开成一朵芳香的鲜花。指尖,拈花微笑,用粉色的情怀,和着一缕清风划过的声音,奏响这一程的秋歌。或许,有些美丽,只属于一个人;有些花朵,只属于一个季节;有些记忆,只属于一段过往。

我循着路,带一份美丽的心情,又静静地走,每一步,像是曾经有过的梦,梦里,我拥有着杏花烟雨的江南,拥有可以藏纳月光的庭院深深,拥有一抹熟悉的微笑暖暖。如莲的梦,悄然盛开,每一段分叉错落的叶脉里,都收藏着一个含羞的情节。

或许,人生是一场戏,有时我们会装扮得浓墨重彩,在别人的故事里演绎悲喜,感受着快乐和忧伤的味道。韶华如梦,谁都很难做到红尘一笑,何不扩宽度量,富养智慧,掬一抔水的慈悲,浸润胸怀?素年锦时,访草木,临溪流,微笑生活。持一颗明亮之善心,在人生的画卷中,勾勒几笔,无须多彩,便可生动传神。

此时,黄昏是一缕炊烟,氤氲在朦胧的远方,是谁家的门口,一个微弓的身影站在秋风里张望?人飘泊在异乡,黑暗中的一盏油灯,永远是生活中唯一的方向,唯一的牵挂。那些难以说出的情感,仅剩在心里,凝结成一句哽咽而深情的问候。

等待,是风中唯一的词语。风居住的街道,天空几朵无家可归的残云,以被熏成了暗黄。那墙角边不起眼的野菊花,开在时光和记忆的深处,淡淡流香。

候鸟远去,人,还是一人,走在街道上,足迹深深,长出一串串脚印,播下长长的身影……

风居住的街道篇3

关键字:天津英租界、五大道、居住建筑、新建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研究背景

天津市从1953年至今,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方案20余稿。直到1996年版规划,明确提出“重视历史名城保护,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在承载城市记忆的租界区中进行新建建筑的设计。如何在拥有“万国博物馆”之称的五大道地区新建居住建筑,与历史环境风貌的相协调性是不可忽略的问题之一。

2.既有居住建筑的风貌

研究英租界区的新建居住建筑设计,首先不得不考虑其既有居住建筑的风貌。“英国外墙推广界”的五大道又是居住建筑所在的核心区域。下面对五大道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风貌特征,从建筑肌理、尺度、色彩、外立面材料及屋顶等方面概括总结如下:

2.1既有居住建筑肌理

英租界五大道地区现存街区30余个,每个街区中的住宅空间布局方式也不完全相同。把英租界居住建筑的空间肌理进行提炼概括,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带状、枝状、环状、串联环状。

2.2既有居住建筑尺度

英租界五大道地区所占数量较大的别墅式住宅,多为砖木、砖混结构的二、三层建筑,如:胡仲文旧居、曹锟旧居、张作相旧居等。其次为公寓式住宅,层数相对较高,多为四、五层建筑,如:茂根大楼、香港大楼以及剑桥大楼等。

2.3既有居住建筑的色彩特征

英租界五大道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主体色主要是中明度、低彩度的暖色相;辅助色主要是高明度、低彩度的暖色相;点缀色主要是高明度、高彩度的冷色相,窗户主要以暗红色和白色为主。

2.4既有居住建筑外立面材料

英租界五大道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外立面材料以砖为主,包括:普通清水砖、烧结砖、疙瘩砖及硫缸砖等;其次还有拉毛抹灰墙面、卵石墙面等。其中硫缸砖、疙瘩砖均属于天津地区相对传统的建筑材料。

2.5既有居住建筑屋顶

英租界五大道地区屋顶形式以坡屋顶为主。坡屋顶主要有筒瓦、板瓦两种形式。筒瓦凹凸感强,板瓦则纤细轻巧。

3.英租界区新建居住建筑风貌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天津英租界区营建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从1996年开始,天津颁布了一系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环境整治规划及保护规划等。

本文将通过1996年后建设的、分别位于英租界五大道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香港路国际村、建设控制区的五大道公馆及历史街区外的诚基中心国际公寓三个案例,来剖析英租界区新建居住建筑的设计。

3.1核心保护区新建居住建筑风貌剖析

据调研统计,1996年后英租界中位于五大道核心保护区的新建的居住建筑有香港路国际村、更生里、三盛里、永定里等不到10组,其中于1999年建成的位于香港路与重庆道的交口附近香港路国际村最为典型。

香港路国际村从肌理与尺度上完全延续了既有建筑。在空间布局上,主要采用的是里弄式住宅空间――支状空间肌理。该建筑群主体三层、局部四层的砖混结构。主体建筑色彩为砖红色,窗户的窗框、阳台的色彩为白色。阳台栏杆为具有金属质感的深灰色。外立面材料采用的是普通清水砖。屋顶的处理上,采用了周围建筑常用的红瓦坡顶上加老虎窗,并且适当设置露台,延续欧式风格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

综上,作为五大道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的新建居住建筑香港路国际村,在肌理、尺度及屋顶形式上对既有建筑完全沿用的同时,在色彩与外立面材料的采用友和既有建筑保持了高度的相似性。

3.2建设控制区内新建居住建筑

在建设控制区内的1996年后新建居住建筑群组有唯有建成于2002年的五大道公馆一个。五大道公馆位于和平区成都道与桂林路的交口,其北临岳阳道,东临广西路。其南侧为低层建筑为主的五大道历史风貌保护区,北侧则为新建商业项目。

此建筑组团平面成L形沿街布置,三层砖混结构,平屋顶。立面材质以青色墙面为主,白色石材线脚适当穿插点缀。立面外檐设计中以横竖交错的线条完美组合而成,尤以竖线条为主与周边建筑呼应。充分体现了五大道地区时代建筑风貌,像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样,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综上,作为五大道历史街区建设控制区的新建居住五大道公馆,在肌理、尺度及屋顶形式上与既有建筑相比有适当的突破,在色彩与外立面材料的采用和既有建筑保持了高度的相似性。

3.3历史街区外的新建居住建筑

据统计,1996年后英租界中位于五大道历史街区外的新建的居住建筑有诚基中心国际公寓、昆明公寓、惠嘉公寓、正和公寓等约20余组,其中2008年建成的诚基中心国际公寓比较典型。该建筑位于和平区南京路129号。

诚基中心国际公寓是点式超高层建筑,英租界区五大道历史街区外大体量建筑的典型。占地约5000平方米,东西长70.8米,南北长65.8米,主总体高度162米。此建筑组团在体量上,与历史街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立面材质采用了褐色花岗岩和玻璃幕墙,虚实对比,古典中显示出现代。屋顶是仿欧式的坡屋顶设计,但与五大道的既有建筑相比尺度过大。

综上,作为五大道历史街区外的新建居住建筑诚基中心国际公寓,在肌理、尺度、外立面材料上与既有建筑相比均完全突破,仅屋顶形式和既有建筑保持了高度的相似性。

4.分析和结论

以上案例均为天津英租界区1996年后新建居住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品。通过对其剖析可以看到:新建居住建筑位于英租界五大道历史街区不同位置,风貌协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从建筑肌理、尺度、色彩特征、外立面材料、屋顶形式这几方面来看,位于五大道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历史街区外着五方面的吻合度成递减状态。

参考文献

[1]朱雪梅、沈佶 尔惟.中国・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M].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

风居住的街道篇4

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让这一历史老街得以重生!如今,人们徜徉于此,仿佛寻找到了一种历史记忆,不仅是历史的重现,且有着厚厚的湖湘文化古韵。其实,像这样的老城老街老建筑在全国不少,有的已经消亡,有的正在修复或等待重建。故本刊特别推荐《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及实施》一文,想必能有所借鉴。

――编者

长沙是楚汉名郡,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虽屡遭战乱,城区扩大,而核心城址未动,其城市中心地带的太平街街区是长沙城仅存的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街区。2004年《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太平街街区为历史文化街区,2005年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世联顾问编制了《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实施策略研究》,长沙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进行具体设计并进行整治。

政府筹资1.5亿元启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保护整治工程于2005年实施,2007年9月底竣工,一个展示湖湘文化魅力、体现千年老长沙味道的历史文化街区展现在现代城市的中心,成为城市的新坐标、新名片。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仅存保留完好的历史街区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五一路以南、沿江大道以东的五一路、解放路、三泰街、三兴街、卫国街之间的街区,历史悠久,在战国秦汉时为长沙城的濯锦坊,屈原、贾谊曾住于此。

明长沙府设立府治以后,街区一直位于城南的善化县西城门小西门(德润门)和大西门(明时名临湘门,清改为驿步门)城内一侧,明崇祯《长沙府志》中已记载了历史街区中金线巷的名字。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的《善化县志》中,太平街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已经定型,太平街、马家巷、胡家巷(雅化为“孚嘉巷”)西牌楼等街巷的名字已经出现。街区临近湘江码头,水路通往各地,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商脉悠久,老字号店铺比比皆是,是长沙城内最繁华的所在。清代地方政府为满足货物和居民出入城需要,在大西门和小西门之间新开一门,名太平门,意指皇恩浩荡,天下昌盛平安,为太平街名之由来。历史街区的街巷格局是以太平街为轴线,西侧以金线街、孚嘉巷、马家巷为主要构架,东侧以太傅里、江宁里和西牌楼为主要构架,其中散布许多交错屈曲的小巷,构成了鱼骨状街区格局。清嘉庆、同治、光绪和民国初年各个时期的长沙老地图均有记载。历经二百年至今,历史街区民居错杂、街衢纵横的街巷格局和空间肌理保存完好,街名也一直沿用,比较完整地、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的长沙城市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

历史街区保存有较多的文物历史古迹和近代历史遗迹,和众多的行栈旅店戏园茶楼。如贾谊故居、长怀井、金线街的麻石街、明吉藩王府西牌楼旧址、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四正社旧址、李富春故居、乾益升粮栈、利生盐号、洞庭春茶馆、宜春园等。史称屈贾之乡、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革命的摇篮、湖南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城市中心和商业中心的区位,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湖湘文化底蕴,让历史街区熠熠生辉,对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对传统历史的尊重和继承。

规划制定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目标和保护范围

一、保护整治目标

根据历史街区的历史沿革,历史环境风貌,它的城市、商业中心区位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整治目标是建设以生活居住、旅游服务、商业服务、文化经营为主要职能,集中体现长沙清末民初时期传统人文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明清的街巷格局,清末民初民居风貌,长沙市井的生活气息,并充分体现屈贾文化纪念地、商业民俗传承地、辛亥革命发源地三大文化特征。

二、保护框架

以太平街、金线街、西牌楼街、马家巷、孚嘉巷五条特色街串连三片传统街坊和贾谊故居文物单位的历史文化街区。

三、划定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

五一路、沿江大道、解放路、三泰街、三兴街之间10.87公顷面积的街区是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确定为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太平街(北起长沙食品城,南至金线街口),马家巷(东起太平街、西至卫国街)、孚嘉巷(东起太平街、西至长沙港务招待所)、西牌楼街(西起太平街、东至三兴街)、太傅里两侧传统民居集中、面积5.07公顷的区域,是历史文物集中、环境风貌遗存的核心,划定为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外至解放路、湘江大道、五一路、三泰街、三兴街之间面积10.87公顷的街区,规划为建设控制地带。为了保证历史街区风貌的完整性,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面积7.98公顷的区域规划为环境协调区。

四、保护范围的控制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要求保持原有的街巷格局、走向、宽度及空间尺度、建筑风貌和街巷环境,建设活动以维修、整治、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控制建筑为二层。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活动为保持建筑风貌与核心保护区协调一致,控制建筑四层。环境协调区的建设或更新为体量小、色调淡雅,多留绿化带。

对历史街区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及院落的分级保护

经过对历史街区现存建筑的详细调查评估,将历史街区的历史文物建筑分为三级进行保护,保留原真性。

一、一级保护为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谊故居保护,要求保持建筑原有风格式样及原有环境,保护性修缮为“修旧如故”。

二、二级保护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历史街区不可移动文物共有六处,要求建筑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有特色的装修保持原貌,内部可按使用性质进行修改。维修原则为“只修不建,修旧如旧”。

三、三级保护为街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街区有优秀建筑25处,要求建筑立面保持原貌。整治的重点是’恢复建筑立面原貌与院落布局,无法恢复原貌的部分可做一定创意性设计,经审批拆除的原地恢复或迁建式恢复保护。

无形遗产传承、历史街区商业复兴和市井生活气息的延续

一、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反映了不同时代和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的地方特征,确认、尊重、传承、弘扬,以确保全社会对非物质遗产的享用。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沙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历史街区,最能代表和展现长沙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规划恢复项目有老景点、老字号、老地名共13处,展示的内容有湘绣、湘剧、剪纸等传统艺术和传统工艺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结

合一些地段更新和招商,恢复和引进老字号的店铺,展示经营具有长沙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项目,再现历史街区的历史商业风貌。

民国时期店铺,立面采用西方外来建筑形式,俗称“五柱香”式立面,立面基本保存完好,按原貌加固修复。

金线街麻石路二级保护。金线街的麻石路为不可移动文物构筑物,整治中寻回散失的麻石块,收购旧麻石块,按原貌恢复。

二、三条历史商业街的规划实施

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定位为经营传统特色商业、餐饮业、传统文化产业、特色手工艺品,以及为历史街区服务的商业,老字号应有尽有,构筑一店一品一故事,提升历史街区的品味和文化内涵,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商机,复兴历史街区的昔日繁华,在感受到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的同时,体验一种怀旧的历史文化商业味的都市生活。

太平街传统商业街以恢复、招商九芝堂药店、老杨明远眼镜店、和记多绸布庄、乾升泰干货店、怡丰商场、宜春园茶馆、宜春园戏园类老字号和湘绣、剪纸、传统字画、旧书文物、手工艺品。

西牌楼街传统餐饮文化休闲街,恢复招商马明德,半雅亭、李合盛、德园、玉楼东等老字号餐馆。洞庭春、玉壶春、涌湘亭、听月楼等老字号茶馆,特色餐饮和特色小吃以及老字号戏园。

金线街地方文化民俗文化街,以恢复招商汉新和纸号,晋康纸行,彭三和笔庄,大昌祥颜料号以及经营捞刀河、沙坪、长沙县、望城的湘绣、剪纸,民俗工艺品等。

一期工程建成的商业建筑招商实施产权属主招商模式,以商业街定位为主导,体现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并注重引导鼓励统一招商。目前几条街的招商运作良好,几个大的文化艺术团体和传统工艺企业已入驻太平街。

规划恢复三片居住街坊,留住历史街区的传统生活气息

历史街区现状(不包括卫国街湘江大道间居住地带)常住人口7359人,暂住人口1569人,共2953户,居住用地5.7公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14.1平方米,居住人口密度6.3人/100平方米,居住密度偏大,居住面积偏拥挤。保护规划从要保留历史街区原居民又要改善居住条件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取居住面积介于经济型与舒适型之间标准,容积率1.5,则历史街区人口约4500人,1500户。居住用地比例占历史街区用地的21.96%,控制了历史街区用地性质仍以居住为主,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达到16.8平方米,改善提高了居民的居住水平,保留住了历史街区原生态生活结构和传统生活气息。

根据人口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将迁移居民4400人,1450户,在一期保护整治工程中,对愿意外迁的居民采用了收购欣赏和经济适用房的安置。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现代化

历史街区街巷狭窄,交通拥挤、管线乱挂,市政、环卫设施缺乏,历史建筑基本没有卫厕设施,居民生活条件极差,在保护历史街区原真性的同时,要使历史街区的生活与现代生活接轨。

保护规划在保持传统街巷格局、尺度、比例、环境风貌不变的原则下,组织了历史街区的内外交通和完善了电力电信、给排水、消防管网的地埋敷设及环卫设施规划。

历史街区内部道路为步行道路,能扩宽至4-6米的道路在应急时为消防道路,不能进消防车的巷道,加密消防栓的设置。历史风貌区的规划9~11米宽环行消防车道。

一期工程已完成太平街、金线街的道路改造和管网敷设,卫厕能入户的基本入户,并定点设置公厕、垃圾收集站。

历史街区风貌景观

历史街区的风貌体现为建筑风貌和整体的环境风貌,通过规划整治,实现包括建筑、院落、道路、街景、古树、小品整体环境风貌的完整性。

美孚洋行 三级保护。立面保存基本完好,加固修复原貌;内部危房替换构件修。

乾益升粮栈 二级保护。

农民银行 三级保护。

利生盐号 三级保护。民国初年优秀历史建筑,沿街立面改变大,无法考究原貌,通过对建筑装饰线脚的分析和银行特点作想象性改造恢复。

宜春园戏台。宜春园戏院是湖湘最早的第一家湘剧戏园,建筑已消失,按湖湘地方风格恢复古戏台,展现清末闹市街头看戏的民俗街景风貌、热闹场景。

一、历史街区建筑风貌

历史街区经受1938年文夕大火劫难,只幸存少数历史建筑,大部分是火后在残址原基上修复,质量较差,仍然保留清末民国时期传统民居风貌和传统商业风貌。街区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均已是危房,加之违章搭建、任意改造和新建,沿街立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严重影响历史街区风貌。根据保护规划,对一期工程中的建筑风貌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

1、把握住恢复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准确性

历史建筑基本两层,建筑平面民居小天井庭院、回廊护栏,店铺小天井建筑,一层商铺、二层居住。结构内部木结构,两侧砖砌封火墙。沿街墙面有全木板墙,下青砖墙、上木板墙及砖砌粉纸筋灰墙面。石库门、木格窗,店铺木排门,门上有遮雨小挑檐或小挑阳台,封闭的阳台用木板墙、木格窗封闭,窗下做假木护栏、屋面小青瓦两坡顶。

青砖墙和砖砌粉纸筋灰墙封火山墙,形式有全直封火山墙和下层挑上直、下层直上挑及两级挑马头墙封火山墙,形式多样。建筑的青砖墙为拖刀缝,所有木作原色。一部分民国时期店铺立面用了西方外来的建筑形式,俗称三柱香或五柱香柱立面,墙面粉刷粗砂灰或洗石米。

建筑沿街屋接屋成片,屋面高低错落,从街头观望,形成马头封火山墙层层重叠景观。建筑风貌特点色彩单一、朴素典雅。历史的原真性即真实性。整治坚持并复原了这一特色,突显了“素”。

2、整治办法采用分级分类、突出文化内涵

经过观测和鉴定,根据建筑的损坏程度和立面保存的完整性划分为可以恢复原貌的、需作想像复原的、需改进更新的、需拆除重建筑的四个级别,将历史街区建筑分为三个类别进行整治。

历史文物建筑:按保护级别修旧如故、修旧如旧保持原貌。太平街优秀历史建筑美孚洋行,建筑立面基本保存完整,加固修缮恢复原貌:

农民银行为民国初年优秀历史建筑,临向太平街的立面改变大,无法考究原貌,通过对建筑装饰线条的分析和银行特点作想像性改造恢复;

乾益升粮栈为不可移动建筑,建筑立面保存较好,恢复原貌,内部危房不能修复,拆除按原貌恢复:

65号吉胃南货店庭院为优秀历史建筑,原貌保存较完整、内部破损较大可以维修,将损坏的构件拆除更换,修旧如旧恢复原貌。

一般历史建筑,保持原貌,与历史街建筑风貌协调修复。

近期新建建设:改造与拆除。能通过改造与历史街风貌协调的作立面改造,体量大风貌差的障碍建筑规划拆除,暂时尚保留,作一定协调改造。

太平街的小商品城、太傅公寓等障碍建筑将墙面改为

灰白色,临街一面的一层加了圆柱、小青瓦屋面、马头墙外廊,立面有了传统风味,收到较好效果。

二、恢复传统园林风貌景观

贾谊故居处古称灌锦坊,建于明成化六年,据记载前后二进,右侧为清湘别墅园林,中有大观楼为眺望麓山湘江胜景处。

清光绪年间重建,专祀贾谊,现存祠屋三间、神龛遗址和碑、碣、长怀井等历史文物。按一级保护规划恢复重建传统园林控制用地,是结合贾谊故居进行更新复原的旅游园林区。

三、历史街区主要入口风貌景观

历史街区设二个主入口,南入口位于太平街南端临解放路,为历史街区景观节点和游览休闲广场,现因为入口西面商业开发用地影响,暂建简洁门阙为街区入口过渡。

北入口位于太平街北端临五一路,新建三开间冲天柱式石碑坊,仿明清风格,须弥座及梁枋雕刻湖湘传统纹饰,门匾刻字“太平街”。入口东向修复民居建筑群的北面修建了一组“月亮粑粑”(长沙民间童谣)群雕,活泼可爱的儿童望看天空,唱着儿歌,勾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

四、传统古戏台的恢复是民俗街景风貌的传承

宜春园戏院园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位于太平街的孚嘉巷,是湖湘最早的第一家湘剧戏园,宣统二年停业(1910)。

建筑已消失,为了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展示湘剧等地方戏剧艺术演艺,在太平街的西牌楼街口按地方风格恢复古戏台。

戏台木结构、圆柱、梁枋刻纹雕饰,戗角高翘、龙头雕饰、猫弓背山墙、檐下蝼蜂窠,吸取了湖湘古庙戏台的传统工艺精华和独有特色。展现清末闹市街头看戏的民俗街景风貌,热闹场景。

五、历史原真遗迹街景风貌保护

整治中注意了保护原真遗迹,如太平街上几处马头墙为青砖空斗墙拖刀缝,局部尚保存完好,修缮时仅作清理刷保护剂保护。几处优秀建筑的装饰线角也作了相同保护。

在整治中力求留下原真踪迹,迫寻保留一种时光流逝、风雨侵蚀的历史沧桑街景风貌。

六、麻石路、移动树及小品

金线街的麻石路是不可移动历史文物构筑物,在整治中寻回散失的麻石块,收购旧麻石块,按原貌恢复。太平街道路按传统麻石路设计新建。

历史街区道路窄、空地少,地下管网密集,绿化景观设计上采取了保留原有古树和少量定点植树、大量移动盆栽树相结合等措施,选择能烘托传统历史街巷建筑特色的树种,如银杏及罗汉松、红继木等。

规范指示牌、店铺招牌、室外广告的统一制作,垃圾箱、路灯等小品均采用古典造型,营造历史街区“老”的历史气氛。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是持续永久的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与实施遵循“全面规划、分期实施、保护先行、旅游跟进”的原则分阶段进行,一期保护整治工程已竣工,规划二期工程至2009年,远期至2012年全面完成历史街区的整治工作。

一期工程按规划实施,完成了太平街、金线街、新胜村的基础设施的新建和对全区建筑的整治改造,整治改造建筑面积近30000m2。历史街区居民生活普遍改善提高,并融入现代城市,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整治的目标基本达到。

工程实施中也遭遇多方面的困难和矛盾交错,能如期竣工。一是全方位的执行保护规划;二是政策领先、资金到位,广泛宣传、市民拥护;三是“收购与回迁”相结合,实施腾空整治作业;四是传统施工工艺和做旧技术的掌握。

政府筹措的1.5亿元资金,其中用于整治改造约0.5亿,其余则用于收购与腾迁。历史街区凭借其商业定位和它的城市中心商业中心区位优势,商机无限,预计一至二年时间就会繁荣发达,通过收购建筑的招商,资金就会陆续回笼,而后即是盈利。

要恢复历史建筑原貌,“修旧如故”、“修旧如旧”,首先是“建得像”,然后方是“做出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建筑业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诸如清水墙拖刀缝、洗石米粉刷、小木作工艺等已不会做。比照着麻石街旧石板刻不出旧时的纹络。传统工艺濒临失传,施工中的多次反复翻工,拾回了这些工艺,也琢磨出一套做旧的方法。

一些市民老人看了今天的太平街,说“咯是老样子”,看了古戏台惊叹“今天还有咯样的工艺”,是对历史建筑原貌恢复的肯定,说明在建筑界西方建筑形式泛滥的今天,人们还是喜爱自己的历史传统建筑形式,设计人员深有感触。传统的建筑技艺也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和发扬。

历史文物建筑是使用的文物,有使用就有修缮,组建包括有传统建筑修复专家、设计师,掌握传统技艺做旧手艺的工匠师傅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修复队伍是修复质量效果和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保证。

风居住的街道篇5

广州湿热的气候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每年的二到四月份阴雨连绵,空气湿度相对较高,每个月仅有少数几天能见到太阳。此时,人体舒适度较差,空气潮湿,建筑底层地板遇潮湿的空气后往往形成较大水珠,房内物品经常发霉变质;第二,每年七到九月份,由于较强的太阳辐射及受台风等热带气旋的影响,往往出现高温、高湿、多雨的天气。

2广州街区形态研究

2.1研究范围分析

广州市传统民居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因此,本文主要从最能代表老广州街区特点的西关地区进行研究。在广州历史上“西关”是指荔湾旧城区,即广州市西部城门外地区,早期为河涌、沟塘之地,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开始形成城区,至清代才成为商贸住宅繁华地区,成为岭南建筑、商业文化的代表地区之一。[3]现在的西关主要指毗邻荔湾湖,集中在龙津西路、逢源路、宝源路、多宝街与宝华街所在的区域,本文以逢源街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东临龙津西路,南接多宝路,西邻逢源路,北靠宝源路。早期荔湾旧城区的商业聚落是在宋代的绣衣坊(下九路),到明代随着大观河的开凿发展成为最主要的商业街圩,之后沿西濠和大观河逐步扩展为19个“甫”。至清代,荔湾纺织业发达,同时,十三行通商的对外贸易,带动了商贸、饮食、居住的兴盛,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宝华、宝源、逢源、多宝一带住宅区逐步开发,其空间肌理整齐划一,建筑形式独特(西关大屋街区(图1)、竹筒屋(图2)),荔湾逐步成为繁华的商业住宅区。

2.2街区形态分析

从图3上可以看出,街区道路基本上采用十字交叉街道系统,平等的方格网结构,整齐有序,主要街道为南北向。大小街道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关系,大街宽4~6.5m,小街宽3.5m左右;街面主要铺横向的长花岗岩条,空间尺度宜人。而为适合广州湿热的气候特征,住宅多呈狭长形,采用“小面宽、大进深”的形式,其中大多数地块为面宽4~10m,进深20~40m左右,属于中等尺度,地块面宽与进深之比介于1:4.5~7之间,大部分地块都在1:4.5左右。地块的组合方式主要有“背靠背”单面临街和“单边”双面临街两种组合形式。街道系统以东西向为主,所以建筑的平面布局主要是南北向的,有利于通风和采光。(图4)街区内以居住和商业用地为主,人均用地过于紧凑,缺少公共开敞空间,居住用地呈坊式,商业用地呈线性、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骑楼建筑“底铺上居”的建筑形式,尤其在街巷两侧表现最为明显,形成连续的商业界面,这些商住混合的建筑多为小街面长进深,非常适合广州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沿街商业模式。体现了历史商贸繁荣对建筑的影响。

2.3地域文化对街区形态的影响

文化本质上是百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及其物化表现,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所在,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内涵所在。岭南地区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汉民族文化及海洋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岭南文化,在地域上表现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及创新性等文化特征。西关地区也在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西关文化(广府文化的分支),包括商贸文化、饮食文化、科技教育文化、娱乐文化和居住文化等内涵,具有市井性、重商性、开放性和享乐性等特征。(图5)广州商贸发达得益于文化传统中的重商性,这同当时中原传统文化的“轻商”风气有很大的不同。重商作为西关文化乃至广州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继承发扬。西关文化的重商性在街区形态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商包住”的空间格局,从用地布局来看,与西关基围设街、围内开发成坊巷的发展历史及传统的街巷商贸文化特色相适应,商业用地主要以沿街分布,形成各种类型的商业街,街廓形态上主要是骑楼建筑;居住用地则主要集中在街区内部,以坊式布局为主,承担居住、仓库等混合功能,整个街区形成“商包住”的空间形态。(图6)

3广州民居形式研究

3.1平面布局形式

1)西关大屋:典型平面为“三边过”(三开间),正间以厅堂为主,从临凹入门廊——门官厅——轿厅——正厅(又称“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最后的二房(尾房),形成一条纵深很长的中轴线。[4]两侧的开间称为“书偏”(取书房和偏厅所在处之意),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基本上左右对称布置,书偏的旁边还隔着一条叫做“青云巷”的小巷才是邻屋。一般每座大屋面积约为400m2,整间大屋利用小院、天井、敞口厅、青云巷、天窗及满洲窗等组织穿堂风,夏日特别阴凉。偏厅或书房前常设有庭院,栽种花木异草,布置山水以供主人游玩欣赏,特大型的西关大屋还带有戏院及园林,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图7)2)竹筒屋:竹筒屋的平面为单开间形式,主要有厅堂、卧房、天井、厨房一字纵向排开,面宽小,进深狭长,形似竹筒,故称竹筒屋。面宽一般为4m左右,纵深一般最短为7m左右,较常见的为15m到25m,有的甚至到达35m。根据厨房、厅堂、天井、卧房的位置不同,竹筒屋平面大致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厨房和厅房布置在天井的两端,即平面呈厨房——天井——厅——卧房的形式;第二种是先到厅,再由厅、房到厨房,也可以经天井到厨房,平面呈厅——房——天井——厨房的形式;第三种是有厅到房,厨房单独设在屋外。[5]在厅房的一侧也会有狭长的通道,一般称为“冷巷”,在静风频率很高的岭南地区,往往会形成风道,达到通风的目的。在西关地区,由于用地比较紧张,相邻的竹筒屋可并联公用一部楼梯,成为并联式竹筒屋。(图8)

3.2装饰艺术

西关大屋和竹筒屋,无论在功能布局还是艺术形式上都极其考究,装修精美,做工精细,将民间传统手工艺巧妙地运用到建筑之中,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建筑立面用青砖石脚砌筑,色调清雅,正间上部檐口处用木雕装饰。正门入口采用“三件套”的形式,即脚门、趟栊和大门。脚门(也叫矮角吊扇门)约1.7m高,在脚门闭合的情况下,主人在屋内能看到外面的情况,而外面的人则很难看到屋内的情况;趟栊是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构成,横向开合,两根圆木之间的间隙20cm左右,可有效防止外人经趟栊进入屋内,既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又兼具有保安的作用;(图9)大门则是用红木或楠木制造,厚约8cm,坚固耐用,气宇轩昂。装饰精美,陶塑灰塑、砖雕木雕石雕、铁窗花、满洲窗等随处可见。(图10)

3.3散热通风技术

西关大屋和竹筒屋的散热通风技术处理的非常到位。根据笔者亲身体会,在炎热的夏天,屋内温度并不很高,一般屋内首层温度在30℃左右,天井、冷巷给人的感觉是阴凉,而厅屋内给人的感觉则是不热。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舒适的感觉,除满洲窗、趟栊门、门廊、凹门、脚门等建筑构件具有通风遮阳的效果外,主要得益于西关大屋、竹筒屋独特的天井和冷巷,这二者是取得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的两大法宝。1)天井:顾名思义,就是四周有屋面或围墙围合而成的纵深很高的竖向空间,在南方民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西关大屋还是竹筒屋,往往都有两个以上的天井,部分进深较短的房屋往往是前庭院后天井的形式,庭院同样具有通风的功能。以西关大屋为例,一般在房屋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门官厅、前天井、后天井四个主要通风系统,而大门、门官厅是主要的进风口,同时两侧窗户作为辅助的进风口,各股风流汇合后送入前天井,流动过程中风速逐渐加强,同时通过前天井也会进入一股风流,再次汇合加强后,流向后天井;同时,和两侧的冷巷风道形成一个连通的通风系统,最后风流从后天井流出,在静风频率很高的岭南地区,极大地加强了室内空气流动,起到散热通风的良好效果。2)冷巷,也叫青云巷:“冷巷”的意思就是“凉的巷”。广州话的“冷”,是相对“热”而言,就是空气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高、有微风的巷道。[6]冷巷的主要作用就是风道,兼具有采光、换气、排水、防火及清理粪便等功能。不管是西关大屋还是竹筒屋,冷巷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一般都与天井相连通。以竹筒屋为例,冷巷至少连接两个天井,甚至更多,对于并联式竹筒屋往往是两侧各有一条冷巷,通风效果更佳;而西关大屋两侧的冷巷,一般称“青云巷”,取“平布青云”之意,青云巷的入口处常做成小门楼,当青云巷较长时,则在中段加设门洞分隔。[7]厅堂、天井、冷巷这三者共同组成了广州民居的通风系统,缺一不可,在广州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正是通过天井、冷巷增强室内空气的流动性,使在炎热的夏天,室内温度不至于过高,营造舒适的阴凉感觉。

4结语

风居住的街道篇6

1概况

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明西安城中心的西部,东起北院门—麦笕街,西至早慈巷—香米园,南临西大街,北到红埠街—西仓南巷,整个街区占地54hm2(见图1)。这一带是西安最古老的回民聚居区,同时也是明西安城内现存最大的一处传统民居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民族特色

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安市回民聚居区,约有4万多穆斯林同胞居住其中,虽长期与汉族杂居,共同使用汉语,但其仍保留着传统风俗。受伊斯兰教教义的影响,在街区核心区不足1km2的范围内分布有11座清真寺、2个礼拜点。因为回民有世代经商的习俗,并且每天要在清真寺做五次礼拜,因此该街区依然保持“围寺而居、依坊而商、前店后宅”的生活模式。

3历史文化特色

北院门历史街区位于唐代尚书省正门原址,原为唐皇城一部分。明代称宣平坊,清代更名北院门。该地区是1900年清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避难西安时的行宫所在地,在当时成为全国的政治商业中心。建国后,北院门成为西安市人民政府驻地。自唐朝开始,从陆上丝绸之路来的商客就逐渐定居于长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给这片街区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打上了深刻的历史文化烙印。经过时间的洗礼,历史走到今天,北院门历史街区仍然是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化觉巷清真大寺、著名的北院门“小吃一条街”,以及中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的西安城隍庙都在该区内。整个街区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2](见图2)。

北院门历史街区资源调查及分析

1研究地块的选取

针对几次调研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对北院门各个区块的繁华程度、包含功能、路网现状、居民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最终进行判断抽样,选取此基地作为研究对象。目标基地东界为北院门街,此街是街区的边界,可以反映出此区域与别的地区接壤处的现状;南临西羊市街,此街是街区内商业繁华区的代表;西界为北广济街,是此区域由商业繁华区向居住区过渡的街区代表;北临大皮院街,此街位处居住区,可以全面的反映居住区的状况。此外,基地区域内有学校、集市、清真寺、诊所等公共建筑,功能相对整个北院门街区完善全面,符合“依坊而商,围寺而居,前店后寝”的生活习俗。此外,北院门街区存在的问题在此地块内均有体现,因此,通过对该地块的现状调研及具体分析,得出的改造意见在整个北院门历史街区中也是适用的。

2北院门历史街区现状与问题

1)物质性老化现象普遍,基础设施匮乏。街区很多传统建筑已经成为危、旧房屋,内部设施陈旧、简陋。通风、采光、水、暖、电条件及卫生设施均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且街区建筑功能零乱,户型不成套,私密性差,见图3。此外,该地区路面排水不畅,现有管网紊乱,见图4。2)私搭乱建现象严重。街区用地紧张局促,建筑密集,缺少规划,建筑空间肌理整体杂乱无章。原有住宅的功能尺度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街区大量分布着居民自建的违章建筑,有些甚至加建到了6层。使原本就狭窄的巷道更加不见天日,见图5。3)内部交通错综复杂,鲜有贯通路网。该区域主干街道以“井字形”布局纵横排布,形成较为通达的人车通行商业街,将居民生活区围合在一个矩形地块内。街区内部路网错综复杂,主次模糊,且大部分均为死胡同,内部没有横纵通达的主要人行道路。该街区缺乏公共停车场,车辆多停于公共建筑的后院中,影响了原区域的正常功能,破坏了该历史街区的街景风貌,见图6。4)绿化及公共空间匮乏,生活质量不理想。该街区居住建筑密集,街道狭窄拥挤,缺乏公共活动区域及景观绿化。受穆斯林“前店后宅,依坊而商”生活习俗的影响,沿街均为商业用地。文化、生活、办公区域穿插分布在居住区内,规模和基础设施都达不到现代生活标准。5)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社会结构不合理。经过调查发现,由于长期居住环境较差,许多富裕起来的居民和年轻人离开原住地,生活在老街上的居民多以低收入阶层、老人、小孩为主,人口老龄化严重。这造成了老街居民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加速了老街活力的丧失。

3街区地块调查及改造思考

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环境的提升应该结合街区历史特色,尊重民族生活模式,探索出更前卫更符合地区模式的改造方案。1)不同于其他历史街区,这里是回民的聚集地,这里凝聚着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力量。这种深厚的人文内涵,伴随着该街区发展到现在。改造的同时,历史的文化不能遗弃。改造方案可以从空间概念出发,对居住模式加以调整,最大化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2)城市发展的整体统一性是改造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改造后的视觉效应应该与历史环境相协调,使二者成为完美的有机结合体。针对此项,可以对该街区的商业模式加以优化,在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满足居民利益最大化。3)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倡可持续发展观念。新的改建方式必须服从于环境政策,在有效提升环境的基础上保持旧有建筑的最大化保留。

北院门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环境提升策略

1)棋盘式居住概念。西安历史悠久,布局沿袭隋唐长安城的棋盘式布局,北院门回民历史街区总体上也是按照棋盘式布局,延续至今街区中还是可以清晰的辨认出一些传统院落,见图7。而到了基地这样大小的地块由于居住人口密集,往往道路不通形成死胡同,房屋更是拥挤满足不了基本的居住空间需求。结合回民“围寺而居”的居住传统,在清真寺周围进行居住改造,将杂乱的民宅按照棋盘式布局,道路网格清晰明了。2)商业向内扩展,解放主干道路。为了扩大受益居民的范围,可以将鼓楼回民区的临街商业向内扩展,不仅保持了沿路住户的商业利益,同时使得街巷内部的居民也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内部设立道路,增设商业店铺,提高居民收入,为该地的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3)增设屋顶绿化,改废弃小学为绿地公园(见图8)。整个北院门回民街区居住用地紧张,绿化率严重低于规定的舒适绿化率。只有主干道上种植有行道树,其他道路和居民自家庭院大多没有绿化。因此,整个街区不仅空气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景观视野单一古板,没有自然元素愉悦人们的心情。根据不同庭院的情况,可以添加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庭院绿化,见图9,以提高整个街区的绿化率并改善居民区的空气质量。4)加入停车场。鉴于鼓楼回民区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导致道路拥堵,不但使当地居民不方便,也使得该旅游区在游客心中的印象大打折扣。因此,需在街区中加设停车场。5)道路风貌及路网改造。道路人流混杂,拥挤不堪。道路两旁杂货摊随意摆放,商家争抢生意的同时使得道路原有的秩序被无形间打破。统一杂货铺的管理与租用;在道路中间砌建一道分割台,引导人流按秩序进行。另外,地块中有许多死胡同,所以根据房屋位置及人员使用频度打通一些道路,使地块的南北东西形成贯通路网。

风居住的街道篇7

关键词历史;街区;文化;保护;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attention to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he public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measure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he public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measures.

Keywords history; blocks; culture;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进化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政策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城市建设全面铺开: 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用地紧张; 新区建设勃兴、旧区改造也如火如荼,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更新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历程。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完善旧城的基础设施、改善住户的生活条件、美化城市环境和复兴旧城中心的经济; 另一方面, 若对其引导控制不当, 则成为摧毁城市历史文化的力量。我国过去一个时期的旧城改造, 由于保护历史文化环境观念的淡薄、管理机制的滞后, 造成一批有价值的历史街区被严重地破坏, 城市的特色风貌也得不到应有的保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大规模的建设开潮的强力冲击下, 我国城市的传统历史风貌再次面临着文化断层和形态混乱的双重危机。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利用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1、历史街区保护的要求

历史街区不仅范围大,而且作为活的肌体,是一个有许多人在其中生活的环境。它一方面作为历史的风情画卷,给人们以传统的回忆和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作为实用的财富在继续被使用。历史街区的保护不仅涉及到历史文物遗产的物质实体方面,还涉及到它的人文环境方面,要求满足人们新的生活观念的要求。在这里,既有文化艺术的问题,也有社会和经济问题因而非常复杂,难度很大。

2、历史街区市民文化形成的条件

(一)市民文化的定义

市民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的一种文化,它是一种“现象流”,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

(二)形成条件

市民文化作为文化现象之一是无法在短期内形成的,它扎根于特定的历史、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氛围。其本质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真实、活跃且极具生命力。由于市民文化的独特性,它的形成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老居民、老风格的延续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那么人就是鲜活的历史,延续着一个地区的文化。老居民、老风格是一个地区识别度高或者低的重要条件。就目前来看,国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大多能很好地保持原本的风格特征,无论是建筑形式或者街道布局多数能展现地方特色,但对于市民文化方面却明显不够重视。因此经常呈现出一个历史街区内传统手工艺者非本地人,甚至街区内现有居民不会说本地语言的局面。这样的情况不仅使得游客失望,更加是文化的失落。

2.文化的底蕴及兼容并蓄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形成市民文化的基本条件,前文提到的特定的历史、特定的人群以及特定的氛围都依赖于深厚的历史基础。当然,文化的兼容并蓄也极为重要。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拥有天然的历史条件。文化古城,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商人、文人、游人南来北往,带来各地丰富的竞技文化资源。

3. 居住、商业、交往三种空间的交流

市民文化在集中聚居区最直接的呈现便是人们的市井生活:“市”——交易,“井”—— 居住,“井台”—— 交往;它们也对应着三种空间对象:“市”—— 店铺比邻的街道,“井”——点状或线状分布的生活空间,“井台”——有围合限定的开放公共空间。这三种空间的结合相生构成了中国传统街区的基本空间模式。历史街区内保留有完整的街道格局和建筑空间组合,而对居住、商业、交往三种空间的保护却不够,尤其是交往空间,市民文化以人们真实的生活为蓝本,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为这种交流的载体,交往空间必须得到有效地保护和长久的延续。

3、市民文化融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具体措施

(一)留住原住民,呈现老风格

1.原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留住原住民,重点在于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针对这一点平江历史街区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想要长期留住居民,吸引已经搬离的居民再回到老房子,就必须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加强软件设施的发展,例如恢复一些老的居委会、居民活动室等等。

2.传统建筑内部的保护

一直以来古建的保护多注重外部形式,尤其是对于一些普通的民居,往往为了达到整体上的和谐统一而只对建筑外墙面进行保护修缮。实际上,普通民居的内部构造虽然不比控制保护建筑精致华丽,但也真实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相比那些深宅大院,普通民居更加生动活泼,也更能展现市民文化。传统建筑内部的保护应当注重空间的分割和人员的安排,避免为了容纳更多的人而使建筑空间支离破碎。

3.合理处理外来移民的问题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廉价老房子吸引了众多的外来移民。为了达到更多的商业利益,很多老房子被分割成多间来出租。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或地域文化的差异,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意识不到老房子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重要性,很多老房子被无意识地破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当通过加强宣传、疏散过密人口等方法来解决。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俗风俗的保护

由于现代旅游业的刺激,国内很多历史街区景点为了吸引游客,盲目的增加以民俗为主题的项目,但往往效果不佳,颇有画蛇添足的味道。事实证明,盲目挖掘、人为添加的文化很难在异地生根发芽,然而,民俗风俗却是可以尝试移植的,就如同现代文物保护专家提出的古建移植,不仅能使得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更能让其发挥余热。民俗风俗虽然是无形的,但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移到适合的地区进行新的发展。当然,移植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历史街区的整体氛围,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街区的硬件措施,而对于这些活动的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风居住的街道篇8

关键词:历史街区;城市文脉;街巷肌理

Abstract: The skin hospital district is located in Xi'an's old city center location, is par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in the north courtyard. Since the end of the Tang Dynasty has been the most prosperous cities in the region, it is a typical residential community of Muslims, has a unique living culture. Skin hospital block not only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s more serious, people's sense of community, a sense of belonging is weakening, and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s disappearing,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entire block is the decline of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and a large skin hospital block building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to a lot of basic research, draw throug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seek to prote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entire skin hospital block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urban context and features of life.

Key words: Historic District; urban context; streets texture

中图分类号: K8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大皮院概况

大皮院街区位于西安北大街西侧北院门历史街区北端,是西安市著名的历史街区之一,也是西安回汉比例最大的地区。它东起西华门大街,西至北广济街,北起小皮院,南至西羊市,东西向贯穿街区的街道长398.5米,宽11米。大皮院街区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这里曾经是隋唐皇城所在地,唐朝末年以后成为普通市民的生活区域。

大皮院街区现状

由于长期保护工作的不足,城市建设法规和规划监督体制的不足,设计指导工作的匮乏,大皮院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几乎消失殆尽,街区传统风貌不断受到影响甚至破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能力的增强,居民对原有住宅的改造和新建也使传统街区的历史风貌受到破坏。西安大皮院历史街区中新建筑在街区中占绝大多数,由于近年来居民自发性的建设活动,使街区的历史风貌和整体环境遭到了破坏,新建的建筑虽满足了居住面积的需求,并没有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调查结果显示街区中2/3的新建住户对目前自家新建的建筑和居住生活较满意,只有少数居民希望对自己的房屋进行改建。

大皮院街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初探

大皮院历史街区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承载着历史发展演变的活的载体,无论何种形式的保护,只要是大拆大建必将破坏甚至摧毁它的历史价值,如果只注重传统空间格局和传统建筑的保护而忽略了回坊居民的实际需求,以街坊空间结构为载体的生活形态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保护和发展的前提应当是社区居民继续以原来的方式生活在大皮院街区并且提高生活质量,把它们当作“活的生活”来保护则显得更为重要。

民居建筑保护的前提是发挥其原有居住功能,而事实上大皮院的传统民居也正是以居住生活的载体的形态保存至今,对传统民居建筑加以维修与改造,让居民更好地在其中生活,不仅使建筑本身“具有生命力”的生存,对传统居住文化及居民本身的利益也是一种最好的保护,所以大皮院建筑保护和发展最关键的一点是满足居民最看重的改造条件——满足当前人口的居住面积。

虽然当前街区建筑的现状已经破坏了传统历史街区风貌,但通过实地调研不难发现,从改革开放开始逐步更新的建筑,从建设年代来看是层数逐步加高的。早期在大皮院街区民居都是以传统院落的形式建设,后期加建,这跟大皮院街区人口的浮动有关。清末时由于清政府对回民的压迫,西安回民社会地位底下,日常生活也十分贫苦,人口较少,一个院落只有一户人家或者两个院落属于一户人家,民国时期街区开始渐渐有了好转,直到改革开放经济繁荣,人口猛然膨胀,院落空间狭小不足以满足增长人口的需求,这才开始更新住房,因院落大小无法扩张故只能向高处发展,才有了后来大规模建设的多层住宅。这些多层建筑虽妨碍街区风貌,但一方面也是改革开放至今近三十多年城市文脉的一部分,全部拆除会破坏城市文脉的延续;另一方面就算要拆除也无法满足街区居民的居住需求,若将人口转移,必将影响甚至破坏街区穆斯林的传统生活方式。

1、文物保护单位

大皮院历史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为——大皮院清真寺,该寺是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其绝对保护范围为:包括大殿、福满楼、门亭、碑亭以、服务用房以及院落等在内的用地范围,面积约5亩。其建设控制范围为:寺院用地范围内可见的四周环境,周围按20米进行建设控制。

“大皮院清真寺”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应按照《文物法》要求严格执行,不得拆除损毁,应积极修缮。

2、传统建筑

基于前一部分对街区现存传统建筑的分析,大皮院街区传统院落已不存在,现存的传统建筑形式保存完好的只有四处,在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时,应该注意三点:

(1) 对大皮院街区传统建筑的保护,重点在于如何让正在消失的传统民居能够找到其继续生长的土壤,使文化传递发展下去的同时使居民生活更便利。

(2)对大皮院街区传统建筑的发展,在顾及居民生活的面积需求及实际质量的同时,也应兼顾发展对整个街区环境的影响。

(3)在设计的同时一定要让居民参与进来,因为只有他们才真正了解他们生活的需求。

3、街巷肌理

大皮院街区的建筑肌理保存比较完整,除了少数新建筑以为,多数的改建与新建活动是在原有传统院落肌理范围内行进到,这使得构成肌理的各种空间和建筑要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历史延续。随着街区的发展,建筑高度和密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院落总的肌理形态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4、街道尺度

对于街巷两侧的建筑必须按照规划要求,不仅在形式、材料及色彩等方面有所限制和要求,在高度、体量上也应有严格的控制,沿街较高的建筑,应该对其局部拆除,整改外立面。对于街巷内部院中的建筑,在外观、造型、结构、材料、及色彩等方面,可以较灵活。建筑的高度,在视线景观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有一定的增加。

5、景观系统

大皮院街道现存有约60株树木,其中约30株生长年代在十年以上,是街区景观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在街区建设的过程中不得砍伐移栽,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任何建设不得影响树木生长。

在笔者数次调研中发现,有些街道空间是居民常聚集之地,或因光照充足,或因空间较灵活,这些聚集点为居民自发选择,具有一定的历史记忆,应对其进行保护和完善。同时对沿街影响风貌的建筑或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拆除,形成一定的空地,在这个空间内种植绿化、添加桌椅等设施,作为居民交往休闲的街区聚集点。

6、环境卫生设施:大皮院街区目前无公厕,对公厕的规划布置,街道东部应在教育学院院内进行公厕的设置,街道靠西的位置应在清真寺后院与清真寺后院厕所进行合并布置。垃圾箱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的标准设置,居民聚集点以及清真寺门口等人流聚集地均设置垃圾箱。

7、大皮院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立

大皮院街区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大皮院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但为了对大皮院街区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保护,需要设立管理机构。该机构要明确自身的职能职责,该片区内居民、单位任何的建设活动都必须通过管理机构的批准审核,居民的自建尤其要有其规范的引导和示范。该机构也是大皮院街区宣传机构,增强居民的保护参与意识,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文集.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秘书处编[G].1996

[3]徐树安.略谈西安回族文化及其在长安文化中的作用.伊斯兰文化研究[J].2009

【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月—1985.2):马菽涓

性别:女

学历:硕士研究生

籍贯:甘肃兰州

风居住的街道篇9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是指对其的再度开发利用,对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部分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围绕着商业中心不断的展开,老、旧的商业街及其建筑的改造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如何在保留原有历史街区建筑特色、民族元素的同时,改善旧有建筑的生存弊端,实现新旧结合,延续城市发展命脉,是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2.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形成及现状

2.1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概况

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全长约380米,街道宽约25米,是一条保留了400多年历史的老街,在这里可以充分体现明清时期建筑风格,被誉为呼和浩特市旧影的浓缩。塞上老街(又名通顺街)是目前呼和浩特市体现草原文化重要的旅游景区。在这条街上,有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缩影的博物馆、文物店、老字号;有呼和浩特市36个民族民俗缩影的文化艺术、地方特产、风味小吃;有草原召城的代表作大召寺、乃春庙、观音庙;有康熙、慈禧太后、李鸿章、吉鸿昌、傅作义等历史人物的行踪;有革命先辈乌兰夫、多松年、杨植霖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巧尔齐召和土默特学校;有康熙私访月明楼、御马刨泉、御泉井、刘统勋(刘罗锅的父亲)私访归化城的传说故事……。塞上老街拥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是最能体现呼和浩特市老市区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街区。

2.2塞上老街现状

有着400多年历史,历经沧桑古韵犹存的塞上老街,由于年久失修、日常风化、人为损害等原因,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2013年,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政府对塞上老街进行保护性环境整治修缮,此次修缮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按照“整旧如旧”原则进行整修,配置完善的给水、排水、供电、供水、通信、消防、供暖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厕、垃圾转运站、停车场、绿地等公用设施,在修缮工程中尤其对街区的道路恢复原有的青石、青砖。整治修缮后塞上老街不仅恢复传统景观古朴风貌,还能让游客体验到现代化的便利。此次对塞上老街的整治修缮将按照保护修整外观、更新改造内部、配套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原则进行。

2.3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日常风化,年久失修,人为损坏等原因,再在加上老街基础设施薄弱,没有给水排水设施、消防设施,同时电线路乱拉乱接,垃圾收集处理困难,而且还存在道路不畅等问题,给原本应该能体现旧时风貌的老街大大降低了风采,而且还影响游客对我市的印象。在以前改造过程中,有大量民族特色的明清住宅风格的四合院被拆除,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大盛魁等走西口的商号店铺荡然无存,部分老建筑传统风貌受到破坏,一些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逐渐被现代风格建筑所取代,形成“百街一面”的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传统商业街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城市历史记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大规模的改造势必会使城市的传统文化意向丧失,使得这一地区历史感逐渐消失。街区整体风格形象欠佳,个性装饰改造破坏了建筑的原有风格及周边的环境协调,街区店面、路灯、标志、路牌、广告等不够完善。道路设施及绿化明显不足,缺乏休憩及景观节点。夜景照明不专业,不能完善地体现出街道夜晚的繁荣景象,不能充分展示出商业老街繁荣、繁华的商业氛围。

3.呼和浩特塞上老街改造策略

当前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中都在进行老街区的历史性改造,在我国有“古城卫士”之称的著名学者阮仪三曾提出四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即“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笔者认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善不是纯粹的文物保护,而是在保护真实遗存的历史遗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真实的保护,针对呼和浩特塞上老街的历史改造策略上,应当在街区改造的地域性传承、街区内外部交通联系、街区内居民生活适宜性三方面进行:

3.1街区改造的地域性传承

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塞上老街在修缮过程中完全保留街道原貌。街区重点改造了地面铺装,道路铺装中完全恢复了青石、青砖的面貌,建筑立面最大化的还原铺贴方法。由此可看出,对于历史风貌区的改造,最好是完全保留原样,只做适当的增补,在特色符号或是细节方面进行统一。街区内部风貌的统一应与城市区域相协调,在空间设计层次上有一个延续。

3.2街区改造中城市定位明确

历史街区虽然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但其功能与城市不应割裂。除了承担主要的旅游及历史考察等活动外,还应与城市其他功能区衔接,以保证历史街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保证旧城中心的空间活力。呼和浩特市早期城市中心位于回民区与玉泉区,随着城市发展,城市中心北移,老城区附近逐渐萧条,成为居住条件较差的旧城居住区。塞上老街现有功能多样,改造后要最大化的保留老街原有功能与面貌,街区内的学校、教堂等都按照本来方式继续工作,原有居民会继续在这里生活。目前塞上老街偏重的是旅游和附属服务功能,对居住功能的改变不大,在某种程度上有将该区从城市中孤立出来的趋势,并且新增功能与居民的生活方式之间存在一些冲突,如何将服务功能与居民的居住功能结合起来,协调老街在城市发展中得关系,是在老街改造中应加以重视的方面。

3.3街区内居民生活适宜性

塞上老街不只是一个凝固的城市历史博物馆,而是城市定的功能区,街区内应具备各项完整的配套设施,如休憩设施、服务设施、指示系统等。笔者调查走访时发现塞上老街内的空间设施相对较为缺乏,主要存在几个问题:(1)公共活动空间少,缺乏相应服务设施;(2)缺乏公共绿化,街区内缺少绿化;(3)对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缺乏有效的整修和重新利用;(4)景点说明与景点的联系不足;(5)缺乏基础设施。由于日常风化,年久失修,人为损坏等原因,再加上老街基础设施薄弱,给水排水设施、消防设施老化,同时电线路乱拉乱接,垃圾收集处理困难,这些都对老街居民生活带来不利。

4.总结

风居住的街道篇10

历史记载无断层的寺街,历经1200年的沧桑,成为南通社会、人文、民俗、民风、民情发展的缩影,为南通最古老的街区。

史迹文气辉煌的寺街,从庙宇、街巷、民居,从样式、细节、空间,都非常具体地记忆着这座城市的生命经历和生命内容。

寺街,聚集着唐宋元明清的古刹庙宇:唐代的天宁寺、光孝塔、关帝庙;宋代的北上真殿、地藏殿;元代的华王庙;明代的古郡王庙、火星殿;清代的青莲庵、胡家庵,江海宗教文化的史脉在这里呈现。

寺街,繁衍着历朝历代的古街老巷:唐代的寺街、武庙后巷(现武胜巷);宋代的华山巷、公廨巷(现已废);明代的古郡庙巷(现新群巷)、石桥头、柳家巷、黄金坝(现王家坝);清代的三衙墩巷、官地街、冯家大巷(现大巷)、冯家小巷(现小巷)、胡家园巷、胡家庵巷、育婴堂巷、施家田巷、州后大街(现中学堂街)……其巷名,或彰显文化内涵,或蕴含历史积淀,或展示建筑风貌,承载着民情风俗、历史掌故、地域特色等厚重文化内涵。这里既有形似筷子的筷儿桥,又有由南折东连续四弯呈钩形的钩子巷;这里既有明清时期粉墙黛瓦、花园庭院式的民居建筑,也有近代中西合璧、精巧雅致的洋房楼群;既有明城砖楼、清糯米楼,还有民国时的楠木厅;这里既有南通第一座谯楼,也有南通第一座钟楼,甚至南通第一个地道,南通城的骨架从这里延伸。

寺街,积淀着南通深厚的文化教育层:古有宋代南通第一所书院――紫薇书院;清代通州历史上办学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书院――紫琅书院。近有中国第一所设本科的中等女子师范学校――通州公立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地区第一所公立中学――江苏省南通中学;通州第一所公立高等小学――南通实验小学;南通城里最早的私立小学――养正小学;南通第一所帮助贫儿学技能谋职业的贫儿院;江苏省立南通小学、官地小学、北濠幼儿园等。寺街这一弹丸之地密集着如此众多的学校,绵延成千年的教育文化发祥地。南通的教育从这里起步,南通教育的辉煌,也从这里开始。

寺街,珍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遗址和烈士故居:红十四军秘密联络点、中共南通县委秘密机关、“三・一八”南通青年游行集合地、军山农民起义领袖黄朝就义处、反袁斗士沙淦殉难处及十六个革命烈士故居。革命的星星之火,曾从这里点燃而后燎原于江海大地。

寺街,盘踞着历代南通的行政经济指挥中心:明洪武的察院、清知州的衙门、辛亥革命南通总司令部、民国时期的南通县议会、通州商务总会、江苏银行、电报局等。解放后,中共南通市政府机关、机关也长期设立在此。寺街记载着南通烟雨沧桑的演变沿革,南通近代第一城的雏形在这里酝酿;南通崛起的宏图在这里规划。

寺街人严格的庭训家风,沿袭着世家文化素养的香火,承前启后、薪火传承,形成了寺街世家群起的奇特文化现象:既有“一门三进士”的王宅,“一门两进士”的袁宅、刘宅、范宅,“九顾十三王”的顾宅,“荣封三代”的易宅等官宦世家;又有瓜瓞绵延十三代的范氏诗文世家、薪传火继四代九教师的钱氏教育世家;既有创办“振古剧社”的昆剧世家又有创办梅庵琴社、琴传三代、四代的古琴世家;既有祖传九世治疔程氏世家又有御医林氏中医世家;既有“代有才人”的徐宅又有“祖孙皆期颐”的施宅……

世家小富优裕、恬淡高雅的心态志趣,又使素雅、精致的深庭幽院点缀其间:明有“苍翠园”、“一草亭”、“逋园”……清有“绿荫园”、“梅花楼”、“素园”……现在“寿园”、“情境园”……高雅博学的文化氛围,深厚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觉,使世家生生不息,在寺街彰显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过往家族的生活智慧与传家经典中凝聚的家族精神,连同其依附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认知,经数代、十数代家族的传承积淀,形成并巩固具有寺街特征的家学渊源或家养传承,使文化世家常存常新。这些世家受到深刻的文化熏陶,他们的后人、学生、门人也都成了文化的传播者,孕育出含金量不菲的众多名人。

古代,寺街走出了一名状元、一名榜眼、十八名进士。走出了“金戈铁马戍边关,空城一计退万敌”的明兵部尚书、蓟辽总督顾养谦;“刚正无私、边疆歼寇立战功”的明监察御使黄河。“文才武略、尽忠尽孝”的清工部尚书王广荫;“机敏清廉、智斗和”的清礼部尚书胡长龄;“维护台湾与大陆统一”的福建按察使徐宗;“编撰通州第一部诗歌总集”的湖南布政使王藻;“兴水利、平边关”的广西左布政使、刑部侍郎陈尧;“持正不苟、垦荒戍边”的山东布政使司参政陈大壮……走出了清“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清著名书法家李芳梅;清科技发明家蒋煜;清同光体诗坛领袖范伯子及足以领一代的诗人群体……

当峨冠博带零落成泥,近代,寺街人又为南通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一脉执铜琵铁板唱大江东去的浩歌长嗟,走出了妇女部长朱文英烈士、红色“女谍”马世和烈士、抗日“孤胆英雄”汤景延烈士、中国的“保尔”徐惊百烈士、革命文艺战士史白烈士、铮铮铁骨江上青烈士、碧海英魂吴度烈士、地下交通员管象山烈士、民主斗士钱素凡烈士、青艺志士季天择烈士……

走出了胡适的老师、翻译家白作霖;国学大师徐益修;著名古琴家徐立孙;诗人、剧人江村;著名导演顾而已;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中科院院士黄耀曾……

现代,走出了世界级诗书画大师范曾;中华壁画巨擘袁运甫;科学史专家袁运开;真诚艺术家袁运生;旅美画家顾乐夫;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电子专家徐雄、合成纤维专家印德麟、合成胰岛素专家陈玲玲……寺街街区的南通中学走出了24位中科院院士、25位世界顶级文学艺术家和体育世界冠军。

这一批批的文化世家、一群群的各界名人,展现出寺街人抱团繁荣、文脉通畅的喜人景象。寺街因坐拥历朝历代饱浸人生况味的众多世家、名人而更加内蕴丰厚、文气辉煌。

经千年淘汰而保留下来的寺街,有着功能最齐全、最宜人居住的生态环境。寺街的明清民居,大多是庭院住房毗连,居在朝南屋,会客有堂屋,有书房有花厅,有厨房有柴房有堆房。庭院内有树有花有草,有的还有雕窗古亭、曲折回廊,前院有古井,后院备厕所,生活卫生功能齐全;家家房前备水缸,住宅与厨房间隔火巷,巷口有公井,寺庙门前设消防池,不远处即濠河,形成多重防火网。有的还有防盗密室、地下室,防火防盗功能全备;寺街的原住民为土生土长的南通人,他们的母语为全国罕见的南通话,这融南化北的古音古韵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寺街人保留着江海地域的特色习惯:泡茶用天水、淘米洗菜用井水、洗衣涮被用河水,井台、水塌子成了寺街人边淘米洗菜边每日新闻的最佳平台;寺街人院里爱种梅兰竹菊四君子;墙上爱挂春夏秋冬四条屏;桌上摆放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清茗一杯、随性相聚的古玩沙龙、书画沙龙、文学沙龙、摄影沙龙,随处可见。寺街人的习俗别具一格:孩子过生日,不买吃穿,尽买学习软硬件;青年人过生日,办书展、画展、摄影展;老年人过生日,文气的文子则邀友人写寿联,请名人题寿匾,为老人做寿碗、寿盘、寿杯;清贫的文孙将老人毕生的文稿、书画结集成册,印刷出版,一掷万金,仍喊“值”!多少代寺街人的生活形态、人文积淀、生存气息、生命延续都活生生地保存在这方热土上,他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一系列日常生活展示着南通人原生态的生活风貌,传承着无形的南通文化遗产,展示着寺街蕴藏着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这里是南通最有灵气、活态的城市灵魂和感情所在地。

南通古代、近代、现代的史脉在寺街纵横交错;

南通科学、教育、艺术的文脉在寺街相汇相融;

走进寺街,仿佛走进南通变迁的时光隧道,从古到今,从建筑到人文,江海文化的精髓,立体地、交叉地、全方位地在寺街展开。徜徉于寺街长巷,唐塔的古韵、宋城的遗风、元庙的意蕴、明清民居的风情,扑面而来, 唐宋元明清,一览无遗看到今!

文化底蕴厚重到如此地步的寺街别处哪儿有?文化名人含金量如此高的寺街,踏破铁鞋也难寻。

然而,贵为通城之根的寺街,却历来命运多舛,历经磨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寺街曾经被毁园林盖住房。明保天官宅的“逋园”;清胡状元宅的“绿荫园”;“父子文武双进士”刘士宏、刘伊宅的“素园”等一批私家园林及名宅被毁,合抱粗的梁木被拆换;树木花草被铲平,建起了一批水泥公住房;私厕有的被填埋有的改成了公厕。上世纪七十年代防地震时期,几乎所有的空地、绿化带都被乱搭乱建防震棚,后来这批防震棚改头换面为违章建筑占据了寺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全国上下刮起了一阵拆城风,南通也不能幸免,过多过快地拆毁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老街区。寺街也在拆留之争中,街头巷尾的古井被填埋,公厕被拆除,在上面建店铺、出租房以盈利。再加上房管部门“不告不理”的政策,使一些住户联手向街巷扩建房屋。历经三次创伤,寺街这最宜人居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识之士心痛不已。

1997年,拆迁之风刮向历史文化街区寺街,经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1998年初,南通市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争创历史文化名城”的议案,交市人民政府办理。但这并没能打消利欲熏心者铲平寺街的念头。

2000年秋,某开发商磨刀霍霍,寺街命悬一线,南通仅存的古城景观面临被毁。一时间,南通的有识之士和寺街原住民一起,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寺街保卫战:在外的南通名人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杨乐,原天津市副市长陆焕生,教育家袁运开,著名画家袁运甫、范曾、袁运生、曹用平等发出了保护寺街的紧急呼吁;近百名专家学者有识之士撰文:留住文化遗产,留住南通的根;近千名寺街人联名上访政府有关部门,并以翔实的史料为凭证,让南通人都了解寺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含金量。

寺街的古街巷、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名人群的集中披露,震惊了南通城,寺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了南通市新一届领导层的重视。寺街拆迁暂缓进行。

2002年,两院院士吴良镛提出了“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点燃了南通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希望之火。要彰显近代南通,更需要南通历史街区的托举。此事促使南通市政府作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执行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议案,不惜一切代价,从开发商手中收回寺街的开发权,“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打造近代第一城”。

2007年南通市的领导班子又作出了“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并以“传之后世,永续利用”为宗旨,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始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善举。寺街和西南营一起成为南通成功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支柱,烘托了“中国近代历史第一城”的历史厚度。

2009年伊始,传来南通被批准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喜讯。寺街也在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中,频显历史文化张力,喜讯接踵而来:以寺街人徐立孙、邵大苏为支柱,以寺街为大本营的梅庵琴派艺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寺街进行“范氏十三代诗文世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文化积淀的厚重和众多名人的整合效应,将寺街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彰显出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展示了一个地域的文化现状,预示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前景。

南通市委、市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重视,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设计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规划,成立了南通市区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建设工程指挥部,并更加注意倾听民声。除了创办《江海春秋》增刊,将历史文化的底蕴、历史文化的资源、保护建设工程的规划、工程进展的情况等,不断向市民通报、征求意见,发动市民参与保护外,还聘任热心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知名人士为顾问,作为与广大市民沟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在南通市寺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从人民路进入寺街见到的第一处古典建筑――前门大巷九号、后门寺街二号的四进数十间老房子,曾是大户人家之所居,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寺街古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作。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08)十一月,冯汉阶以144.6万制钱转卖了这四进老房子。转卖契约上还注明“老契失落无存,日后查出作废纸”,可见其房龄应早于道光年间。

人去楼在,朝代更迭,南通市寺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老房子,见证着历史,承载着江城的文化命脉,愿它们永久的保留下去!

――蒋心裕

南通的历史文化保护前景辉煌,寺街的未来更是充满希望。

在《寺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规划》中,寺街被定为“名人文化区”,并以“名寺、民俗、名人、民居”为主题加以保护,通城的历史、文化、宗教、教育根脉得到全方位的传承。

寺街的街巷、建筑将修旧如旧,完整地保持原来的构架,维护原有的风貌,南通古城的骨骼、肌理得到实质性的保护。

寺街要打造开发成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提议更让人期待,因为寺街的庙宇、街巷、民居是南通古城的缩影;寺街原住民的衣食住行则是江海文化的真实展现;寺街群起的世家、名人则彰显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文化底蕴,本身就是旅游资源,根本无须人为地打造。政府部门只要稍加投入,拆除后搭建的有碍观瞻的水泥建筑、违章建筑,恢复具有江海特色、小巧玲珑的庭院,体现原住民古朴敦厚的民风及安详小康的生活,恢复一段流经明保天官宅、清胡状元宅的仓河,恢复毗邻于濠河边的明代、清代特色的园林各一座,一个历史文脉相通、人文景观一致的旅游景点就鲜活在人们眼前。

寺街街区是先辈留下的原生态的居住功能区,经千年淘汰而保存下来的民居是原住民生存、活动的载体,人们的生存、活动又是街巷、民居赖以传世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最能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和社会生产水平。保护寺街,不仅是保护寺街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还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寺街的传承有序。如果将其掏空,建成商业区,迁出原住民,换血成“新贵”,寺街将丧失了内在的精气灵魂,失去了文韵盎然、盛产名人的氛围;世家失去了家族文化传承的基地;淳朴的民俗民风、古音古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传承的环境。寺街千年积淀起来的史脉、文脉则残缺不全,南通的历史文化遗产、通城的根将在美丽的谎言里消失殆尽,最终失去了保留寺街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