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7:54:18

古都范文篇1

1杭州两大古都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

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有5000多年文明史,有2200多年建城史(公元前221年秦置钱唐县),杭州称“大古都”,因为杭州是纳土归宋的吴越国与偏安一隅的南宋两朝的都城。五代吴越国与南宋定都杭州期间,是古代杭州城市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两个时期。在清代,杭州还是康熙、乾隆二帝南巡驻跸的行宫地。从良渚文化一直下来,到近代革命文化,杭州文脉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诸文化中,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是杭州两大古都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研究的重中之重。

1.1吴越国首府杭州

杭州作为帝王之都,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唐朝末期,军阀混战,北方出现五个小王朝,南方建立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建立的吴越国,便是十国之一。唐光启二年(887年),唐禧宗任命钱镠为杭州刺史。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钱镠任镇海、镇东军节度使“还治钱塘”,升杭州为都督府。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王。到梁龙德三年(923年),又被封为雄踞江浙的吴越国王,定杭州为吴越国首府。钱镠只认“王”,不称“帝”,不与中原政权相对抗。经过三世五帝,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王钱弘俶“归宋”,至此,吴越国历时72年(从钱镠任节度使算起有86年)。吴越国地分十三州一军,定都杭州,加名西府,或称西都。当时杭州成为全国经济繁荣、文化荟萃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有美堂记》评价:“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杭州有个钱王祠,祭祀吴越国几代君王。钱镠是一位对杭州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吴越国时期,主要功绩:①治西湖:912年,梁朝皇帝朱友珪加封钱镠为尚父,允许杭州扩建牙城(王城),当时有术士(风水先生)向钱镠进言:“王若安居城中,有国仅只百年,若填掉西湖而筑城,有国可千年。”钱镠答:“西湖乃天下名胜,安可填平?百姓藉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无民哪有我王;历史上五百年必有王起,岂有千年而天下无真主者乎?!有国百年,事愿足矣!”这一明智决定,为杭州保留了一个美丽的西湖!②筑海塘:为消除钱塘江潮对杭州城的危害,钱镠组织民工用石笸法兴建一条从六和塔至艮山门的江堤,称“钱氏捍海塘”,“钱塘富庶,由是盛于东南。”③造佛寺(塔):当时有300多座佛寺,号称“东南佛国”,还建六和塔、白塔、保俶塔(1933年重建,用的是实心塔)、雷峰塔(系钱弘俶庆贺王妃黄氏生子,称黄妃塔,1924年坍,现已复建)。④筑城池:先筑新夹城,后扩建罗城(外廊),周围七十里,成腰鼓城,城门十座,不是现在十门,东到盐桥河,有盐桥门、北关门(在夹城巷)等。吴越时期,奠定了杭州发展的基础。唐末,陈桥兵变,赵匡胤立宋,要统一国家,请钱俶到京朝见,款待几日,临走时,封了一箱东西,叫钱俶回去在路上拆看,他出了京城,打开一看,箱里所装的都是大臣们的建议,要赵扣留或杀了钱俶,但赵不扣不杀,叫他安心回去。其意是要他老老实实奉献吴越国,乖乖归顺,钱俶懂得很深,也很清楚当时的情势,后来他学范蠡功成身退,奉表称臣,史称“纳土归宋”。之后,北宋将杭州改置钱塘、仁和两县。到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出任杭州知府,宋仁宋赠诗:赞杭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1.2南宋都城临安

南宋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最尖税的时代。1127年3月,发生“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钦宗之弟康王赵构,领兵在外,不在京城,由抗金名将宗泽等一批大臣拥立,在应天府(河南商丘)登基“宋高宗”,改元号为“建炎”,史称“南宋”。当时金兵步步进逼,宋军节节败退,赵构在应天府仅呆五个月,弃城出走,先到扬州,后到镇江,再议迁都,大臣王渊提出“请幸杭州”。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到杭州,“诏令”改州治为行宫,因发生“苗刘兵变”,高宗暂留建康(南京)。但军事形势越来越紧,是年7月升杭州为“临安府”,准备移跸迁都,可是金兵尾追不舍,高宗再逃,到越州、明州、温州船上,又返越州,1131年,升越州为绍兴府,作为行都,改年号为“绍兴”,一年后迁往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以临安为“行在所”,正式定都临安(今杭州)。南宋自建炎元年(1127年)到祥兴二年(1279年)灭亡,历8帝,共153年。在杭定都,从1138年算起,到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有139年,如从1129年诏令为行宫,就有148年了。我们研究和保护杭州南宋文化,必然要涉及如何看待、评价南宋。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南宋军事上妥协投降,苟且偷安,政治上腐败成风,奸相专权;经济上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文化上纸醉金迷,纵情声色,总之,南宋王朝是一个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偏安小朝廷。近现代有不少海内外学者提出要重新评价南宋。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多年来,组织专家、学者和研究者对南宋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宣传,对南宋有了比较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研究认为,南宋不仅仅指南宋王朝,而主要是南宋这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毕竟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要充分肯定南宋的历史地位与历史影响。在政治上,既要看到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外患十分严重的情势下,以宋高宗为首的主和派,积极议和,消极抗战,苟且偷安的一面,更要看到南宋时期涌现了岳飞、文天祥两员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一大批爱国将领、无数爱国仁人志士,这是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南宋军事力量虽然较弱,但由于它的文化软实力强大,这种软实力在抗击金和蒙古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南宋不仅与蒙古一起,灭亡了金朝,一报“靖康之耻”,而且抗击蒙(元)的战争坚持了45年之久,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从政治制度看,南宋实行军政、民政、财政“三权分立”,加强中央对政权、财权、军权的全面控制与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用人制度上,推行“崇尚文治”、“寒门入仕”政策,有力推动了宋代思想、学术、文化的大发展。在经济上,既要看到南宋连年向金朝贡,赋税沉重的状况,更要看到整个南宋时期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一面。如:南粮北调,农商并重,出现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青瓷制造,海外贸易发达(60多个国家与地区)等。在文化上,既要看到封闭保守,颓废安逸的南宋遗风,更要看到南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以文学艺术为例,有宋词的兴盛、宋诗的繁荣(与唐诗为双峰并峙)、话本的兴起、南戏的出现、绘画的高峰(山水画最突出,西湖十景)。在科技上,既要看到整个宋代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地位,也要看到南宋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杰出贡献。《梦溪笔谈》的沈括,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都是钱塘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南宋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开始大规模应用。在社会上,既要看到南宋一些富家官绅生活奢华、挥霍淫乐的一面,更要看到南宋政府关注民生、注重民生保障的一面,如确定“士、农、工、商,皆百姓之事业”,各阶层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有很大的提高,还有赈灾、养恤等善举。在历史地位上,既要看到南宋在当时国际国内的地位,也要看到南宋对后世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南宋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一是儒学文化传至东南亚,形成“东亚儒学文化圈”;二是“三大发明”的西传。马克思评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和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杠杆”。另外,西方人称两宋科举制度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南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重大,它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经济形态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内陆型经济向海陆型经济的转变,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具有路标性意义的重大转折。对杭州发展的影响更直接,杭州从州府上升为国都,这是杭州城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杭州由此进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人口多达一百万的大都会。今日杭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宋定都后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我们讲保护杭州古都文化,自然不能少了南宋文化,而且要着重保护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南宋优秀文化。

2保护杭州古都文化的几个实例

近年来,杭州在综合保护西湖、运河、西溪等方面成就突出,以下列举古都文化研究会的同仁们,也是我亲身参加了的几件保护古都文化的实事。

2.1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

南宋文化最重要最主要的标志物是皇城、皇宫。但元军攻下临安,皇宫被焚过半并改为五座庙,之后又强拆城墙,所以历经几百年,地上建筑几乎荡然无存,除了御花园的个别景物,如月岩、摩岩石刻等。皇城遗址深埋在地下。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遗址保护,特别是军区仓库存在,使之未得开发破坏。2011年初,我们发现南宋皇城(东宫)遗址上大建“御园”豪宅房产项目,十分震惊。2月22日组织专家踏看,呈送“十万火急书”,并撰写论文,阐述南宋皇城遗址范围及其保护价值;3月28日,给市、省和国家文物局紧急报告;4月21日,无奈向媒体投书,全国多家媒体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连续报道,并得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未批系违法施工;5月10日,市政府宣布“暂时停工”;5月15日,第二次紧急报告市有关部门,要求面谈或召开论证会;9月,我们携《我们的历史责任——南宋皇城遗址保护论文集》、《出土器物见闻录》参加所谓“项目评审会”,据理力争。御园房产工程此后停工4年多,我会专家学者坚持不懈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走访省、市文物局,御园房产公司趁机抓紧施工,地下文化层破坏殆尽。目前正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解决中。这里,一是南宋皇城的东墙在哪里?据此来确定“御园”是否在遗址上。二是这地块派什么用,搞房产项目还是建“遗址公园”?南宋皇城有多大?皇宫内侍陈随应《南度行宫记》中说:“杭州治旧钱王宫也,绍兴因以为行宫,皇城九里”。九里指周长,宋代二种尺,普通尺(1尺=0.3072米),九里为4147.2米,营造尺(1尺=0.329米),九里为4441.5米。查阅历史文献,都肯定“皇城九里”。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四至范围:南(笤帚湾即宋城路)、北(万松岭,即万松岭路南)、西(凤凰山山腰、东麓)圣果寺遗址附近有“皇宫墙”三字刻石,由此经将台山、凤凰山(东、西二峰)到万松书院一线,而对“东界”几种说法:馒头山脚边,馒头山东麓,中河西岸。明史学家徐一虁考证:“东沿中河南段之西岸”。省考古所前所长王士伦同意此说,皇城东界即今凤山路一线。2002年3月,市园文局立碑“凤凰山一带,是南宋皇城所在,皇城(内城)周围九里,南起笤帚湾,北至万松岭,东沿中河南段之西岸,西达凤凰山东麓。”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里,明确写道:“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区,保护范围北起万松岭,南至梵天寺路,西至将台山,东至凤山路。”照理这个已不成问题,后来却成了问题。现御园工程地块,原是米厂旧址,十多年前我会专家认为解放初建的粮仓标志性历史建筑物应予保留,上城区却提出“为了保护皇城遗址”,把米厂历史性建筑拆除了。后来市考古所出于某种目的,却定“皇城东墙与米厂西墙一致”,若据此,皇城周长不足五里,过了二年,为了开发,就说“皇城东以中河高架为界”,把“御园项目”地块划到界外,市考古所还出了证明,“此地没有保护价值”,结果土地拍卖搞房产,九亿成交成“地王”。据有关文献与考古记录,我们判定,在馒头山东,存在四道墙:第一道墙——馒头山东麓(山脚),长390米,宽8.8~12米,土层厚15米,应是“吴越王宫城墙”,也是南宋初用之宫墙。第二道墙——皇宫东苑与东宫之间的隔墙,即米厂西墙一线,大致在中河高架线。第三道墙——中河西凤山路一线,即米厂东墙一线,这是高宗下旨拓建后的皇城东墙,也是许多历史文献和本会专家认定的皇城东界。第四道墙——绍兴28年(1158年)因扩大皇宫,开拓东南府城,东拓到今江城路一线的临安城东墙。我们认定,南宋皇城东墙在中河西岸(今凤山路一线),按此皇城“四至”,南长1400米,西长1000米,北长1100米,东长700米,加起来为4200多米,与文献记载“皇城周长九里”基本相符。而且实证就是“御园地块”上挖出了许多南宋宫廷器物。人证(记载)、物证(实物)俱在,怎么能说不是皇城遗址?我们坚持要认真研究文献,并与全面考古发掘相结合,以“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依法保护南宋皇城遗址。不能建房地产项目,也不能建与皇城遗址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物,应建遗址公园(或南宋皇城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另外,如南宋德寿宫(宋高宗颐养天年处所,称“小内”)遗址,经古都研究会专家们呼吁与坚持,原地块拍卖被取消,现暂作停车场,目前正在进行考古发掘,遗址保护正在研究中。

2.2历史建筑的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旧貌换新颜”,但这个“新颜”的取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上世纪末所谓“旧城改造”中,由于某些决策者急功近利,经济利益驱使等人为因素,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开发方式,使许多人文信息积淀丰富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许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不少文保单位也屡次发生被拆迁和破坏的事件,造成了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十年前,张建庭副市长在杭州“世界文化大会”讲到: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杭州初期受到“拆老城、建新城”的理念影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一段时间弯路之后,市政府用科学发展的思维,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城市发展问题,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到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保老城、建新城,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留下了空间条件,从而科学理性地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这番话,可以说是经验教训的总结。典型实例是孩儿巷98号古建筑的保护。孩儿巷98号是一幢二层楼木结构三开间五进走马楼。格局是南北中轴线,东西侧建筑对称,门窗、梁柱雕刻精细,既有横梁上24条龙8只凤,还有江南民俗风情浮雕,更有富裕人家才有的蠡壳窗。环境氛围也是古典幽雅。可惜第一进轿厅、第五进生活用房已被拆除。这样的建筑以前在杭州也有不少,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旧城改造”中,基本上都被拆毁了。到1998年,历史名巷孩儿巷里只剩这一栋,也面临拆除的危险。住户希尧老人提出,这是祖父钱启翰(清崇明县令)托友人郁达夫代为买下,说是陆游住过的宅基地,找到我们,致信市领导要求保护,不同意拆。由此联想到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王安祥先生在省政协联谊报上发表《陆游小楼今安在?》一文。到年底,拆迁单位实施拆迁(对外理由是扩建中学操场)。我们积极呼吁,1999年5至6月杭州日报连续发表四篇报道,于是由媒体拉开了保护序幕。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拆迁单位暂缓拆除。其后二十天里,2000多市民留言签名呼吁保护,我们整理后呈送给仇保兴市长,专家论证会上,他采纳专家意见,亲批“停止拆除”。陈继松副市长到孩儿巷98号宣布“这幢古建筑保护下来了”。此时,省文物局发文给市建委,“孩儿巷98号是一组由三进院落组成的传统建筑,具有杭州地方建筑特色和面貌,而且保存相对完整。在以往的旧城改造中,杭州城已经拆了不少诸如此类的古建筑,杭州作为一个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留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要求保护这幢古民宅。市政府在2001年9月30日复函给省文物局,说听取市文保部门汇报,召开专题会议认为,98号既非陆游故居,也非宋代建筑,而是晚清传统建筑,因韶山中学扩建需要,由区政府加快动迁,对建筑构件编号,择地移建或用于类似建筑修缮。这样,是拆是保,又起风波。2002年4月16日,拆迁单位将钱希尧老人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10天内腾房拆除”。这场官司惊动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省文保所所长张书恒先后来到98号考察,表示古宅不能拆;本会专家林正秋、周复多、陈珲等到现场考证,并请来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主任、上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带了一批学生赶到98号,认为古建筑弥足珍贵,文化含量大,绝对不能拆,要好好保护,一方面接受媒体采访,另一方面写信给市领导表明自己观点。这时,原全国人大常委、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省文物局老局长、浙江大学毛昭晰教授也来到98号,力挺保护。全国近百家媒体相继报道,呼吁为后代留下这笔珍贵遗产。上海的陆游后人,以及在纽约的郁达夫后人都支持保护。到2002年7月,专家、市民支持钱希尧上诉,特别聘请民建的熊辉伦律师,听取本会专家学者意见,通过市人大常委周蕙向市委市府以紧急建议的形式,建议有关部门停止“拆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后来在几方合力下,市主要领导发话,市房管局正式决定停止拆房,9月5日法院二审,钱希尧胜诉,“古宅不能拆,要按原貌修缮”。古都文化研究会及时召开“陆游与杭州”大型研讨会,与会人员一致呼吁把陆游纪念馆设在98号,并向市委市府递送正式建议书,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赞同。现在,孩儿巷98号的保护与利用成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一个成功范例。孩儿巷98号这件事,可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推动了杭州“50年以上有价值的老房子应予保留”,《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的出台。既保留街坊活态场景,又改造整个生活环境,从而勾连历史记忆,实现自然栖居。

2.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杭州有世界级非遗三项(中国蚕桑丝绸技艺、中国篆刻、古琴艺术)。非遗项目是特殊的,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和文化传统;对非遗的保护也是特殊的,要活态保护,让它融入生活,“让非遗活起来”。比如,浙江是越剧的故乡,越剧是从嵊州到杭州,再到上海及全国的。相对于其它剧种,情况还比较好,杭州有浙江小百花、杭州越剧院,还有许多民间剧团,但也存在传承与发展的新问题。笔者作为创始人之一的90民间社团——杭州越剧艺术研究会成立22年来,把研究与演出相结合,每年坚持为城乡群众演出近100场,排了30多个折子戏,8台大戏,得各项大奖30多个,而且深入到小学、大学,培养、建立越剧社,会员自掏腰包,发扬奉献精神,图什么?把越剧艺术保护下来,传承下去。非遗的传承,关键在传承人,看“越女争锋”全国青年演员大赛、全国京剧青年少儿大赛,感触特别深,这就是未来与希望所在。在城市道路有机更新中,挖掘重拾历史文化碎片。我们研究会参与了“一纵三横”道路重拾112处历史文化遗存点,“五纵六路”道路陈列38处历史文化碎片,西湖区“二纵三横”24个文化节点的展示,还编辑“城雕背后的故事”一书;在61条整治的河道中,挖掘与整理历史文化33处,比如:中东河八景的评选,还有西湖新20景,西溪8景的评选与诗文,古都研究会都参与其中。关于“花朝节”,这是古都文化研究会建议恢复的。花朝(五更时分)节,是古人休闲游乐的重要节日。自唐始,二月十五花朝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同为三大民间节日。这个习俗自唐传到宋代,南宋尤盛。吴自牧《梦粱录》:“仲春十五为花朝节,浙间习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临安京城内外活动丰富,不仅皇宫后苑有赏花踏春,佛寺、道观斋会为君臣、百姓祈祷,这是一个君民同乐的节日,一个春季到来,百花盛开的时节。花朝节盛会,也促进了花艺业和花市的繁荣,花市以官巷口花市最有名,城西(马塍)、城东(江干)最兴盛。到明清,杭州有两座花神庙,一是清咸丰年间在城北花园岗,有花皇殿、祭颛顼帝及十二花神,有花神庙、花木集市;二是清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在西湖苏堤北跨虹桥西新建一座花神庙,祭十二月花神和四个催花使者(历史人物),到光绪十二年(1886),一半作浙江总督李文襄公祠,一半是花神祭地,改名“湖山春社”(现岳庙西南面“竹素园”)。清学者俞曲园补书楹联:上联为“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下联为“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反映一年四季百花齐放的盛景。这个习俗一直到抗战爆发中断。我们在挖掘传承杭州民俗节庆时,觉得“花朝节”最有意义,也最贴合杭州。在2009年7月28日给市领导写报告,要求恢复。同时先后与拱墅区政府(因有花园岗南宋花木基地)、西湖区政府商谈,后在西湖区西城广场塑立花神像与十二花神浮雕,并申报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本会开专题研讨会,又正式书面向市委、市政府建议恢复花朝节,市领导赞同,我还获“杭州市人民建议金点子奖”。最后落实在西溪湿地公园,已连办六届,社会影响与效果比较好。

3在保护古都文化的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3.1古都文明的感染力不容忽视

古都空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自然的实体空间(城廓),二是基于人文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空间。现在,古都所依存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实体空间城廓大多数不存在了,可是某种历史古迹、历史建筑、精神文化的传统依然存在。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杭州似乎最难找到古都的影子,也是古典建筑的地表遗存最少的,吴越国王城、南宋皇城遗址都已被埋在现有城市地面三四米以下。但是,这座城市的文明(古都文化)却极具感染力。一个是生态,一个是文化,而杭州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吴越文化,保境安民,一个是南宋文化,偏安富民,最简单概括,可以讲“包容、和谐、从善、风雅”,是这个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民族的普世价值观。古都文化宛如涓涓细流绵亘久远,历经千载,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保护与利用,必须坚持、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有人用诗般语言说“这座城市的悠久文明,犹如观音菩萨用柔软的柳枝从玉净瓶中蘸出的一滴甘露,早已溶解在杭州人的日常言谈举止之中”。

3.2保护古都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要保护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同时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一个重要方面是优秀人文精神的弘扬。现实生活中,许多令人惊心愤怒的事件一再发生,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受到这些罪恶的撞击,确已到了无法再退的地步了。个人也好,社会也好,总要有一个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作为约束。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力度,加强法制建设,用健全的法律来规制社会(规矩),另方面也必须加强教育,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与人文精神,用公序良俗来温暖人心,也就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训是一个重要内容。古都文化研究会有一些专家,也是钱镠研究会的成员,钱镠的后代,他们积极推动了每年“钱王祭”,还公布了吴越国的《钱氏家训》,是钱镠后人把其平时言行整理而成,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应当传承与弘扬。

3.3理清建设“和谐美丽”杭州与保护古都文化的关系

近日,杭州西湖博物馆“镇馆三宝”之一: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的杭州西湖导览图——《西湖•清•行宫图》与普通老百姓来了一个“亲密接触”。这幅图,是因乾隆皇帝喜欢下江南,为了方便他游览,宫廷画家专门给他画了一幅非常详细的西湖游览图,足有10米长。六年前,西湖申遗时,国际申遗专家特地到西湖博物馆,来看这幅原图。看过这幅图,知道西湖除了一些小地方,大的格局和主要景点,在这几百年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专家们非常感慨西湖保护得那么好,这幅图,便成了西湖申遗成功重要的一件物证。杭州城市格局特色是“三面云山一面城”,古城与西湖,可说珠联璧合。现在呢,西湖更美了,城市也发生很大变化,老城被改造了,古城的意韵淡化了。从杭州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杭州的城市主题,不应当是工业化城市,也不应是什么现代化大都市,而应当依托更要烘托西湖山水,它是一个山水型城市。南宋时的杭州很像19世纪之后的巴黎,咖啡馆是巴黎的象征,茶馆是杭州的主色调,今日巴黎,已成世界性浪漫品质生活之都,而杭州有点“杂乱”。现在提出建设“东方休闲之都”、“东方品质之城“,笔者以为是正确的。尤其是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和重大成果,一方面因有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创新活力之城之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为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城市就是一个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外来文化,既有现代文化,又有传统文化的多种文化共存的生命体。不仅要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还要有对新城市文化的开拓与创造。这方面,扬州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对于古城,以文昌阁尖顶为城市天际线来控制建筑高度,整个老城建筑风格保持古朴典雅,与瘦西湖景观相协调。而新区建设则是另一番风景。仔细想想,从良渚始,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是美丽杭州的基因与气质,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体现,离开这个,谈不上什么美丽。所以,保护、传承杭州古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应是建设和谐美丽杭州,也应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3.4要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那样保护人文生态环境

遵循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城市也应该是全体市民群众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的珍贵财富,也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当现代化建设大步推进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三强调要重视和发展文化软实力,要充分认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但在不少地方领导认识与实际工作中常常打折扣,而人民中的历史文化研究者与文化遗产保护者又会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形下,当地领导的认识与作为尤为重要,同时依法执政的力度,必须切实加强。从实践中笔者感觉到,政府与法制要更多地关注“弱势”,正确认识与把握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要把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视作同生态环境一样重要的人文环境,要象依法保护生态环境那样来保护人文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留住“乡愁”,延续文脉,要支持人民群众出于历史责任感的履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包括公益诉讼权,要动真格来整治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行为,确保中央的指示、政策贯到基层“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至此,我们可以静心思量:历史并非深处的东西,而是从高处逼视着当代,看我们往何处去。我们的走向符合不符合先人的期待与希望,符合不符合今人的期待与希望?又如何架设先人与今人之间的路桥?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当三思再三思,努力再努力。“两个一百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既定,路在前方,吾辈自当勇往。

参考文献:

[1]陈桥驿.中国六大古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古都范文篇2

发挥优势增强文化经济意识

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20世纪初,随着殷商古都遗址殷墟的发掘和出土文物而闻名遐迩。辖区内历史文物胜迹众多,远古时期的颛顼、帝喾先后在帝丘和亳建都(均在内黄县梁庄乡),并葬于此。这里有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有中国第一座国家监狱羑里城,有造型奇特的后周文峰塔,还有岳飞庙、袁世凯陵墓等等。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门豹治邺、项羽破釜沉舟等故事也发生在这里。一代伟人,曾亲临岳飞故乡汤阴、殷墟视察。古老文化,源远流长,构成了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成为安阳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充分认识和发挥这些优势,打好文化经济牌,是加快安阳发展步伐的关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申四创”的奋斗目标,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目前,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已经取得圆满成功。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已完成预定任务。“一申四创”有力地促进了安阳的“三大文明”建设,使安阳灿烂的古都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优势更为突出。在此基础上,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立足安阳地理位置和市情,提出“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努力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使安阳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审时度势打造特色文化经济

安阳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西部系太行山东麓,东部属黄淮海平原,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和山区丘陵各占总面积的一半,辖区五个县(市),四个城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安阳528万人口,其中420万是农民,“三农”问题相当突出,工业整体基础比较差。面对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就必须突出特色,发挥文化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展风格。通过文化这座桥梁,引进人才、技术、资金,优化产业结构。工农业作为两个基础产业,如果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就不强,发展步伐也不会快。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发挥安阳古都的文化优势,通过举办殷商文化节、每年一届的“周易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等文化交流活动,以文会友,以文招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古城的影响和知名度,让安阳走向世界。在工业上,我们坚持走“传统+科技”之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开发新产品,全面提升了机械、医药、纺织三大传统产业;坚持关停了200多家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重点抓了安阳信益电子有限公司彩色玻璃生产线、飞音数码公司光盘生产线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形成了规模效益和带动效应。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到40家,全市工业增加值173亿元。在农业上,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全市已初步建成了强筋小麦、优质畜禽产品,名特林果花卉、绿色瓜菜、食用菌等五大产业基地,涌现出57个特色农业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60%。与此同时,利用丰富的粮、棉、油、林果、畜禽等农牧产品资源,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年底,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96家,带动了11.9万农户,吸收剩余劳力4.3万人,有力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探索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有效途径。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安阳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安阳不仅有部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2处,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4A级旅游区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两处。我们每年投入数亿元的资金用于人文景观、风光景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文化资源,逐步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了殷(殷商、易经)、祖(二帝陵)、岳(岳飞纪念馆、故宅、先祖茔)为主的名胜古迹游;以红旗渠纪念馆、分水苑、青年洞等景点为主的“红色游”;以林虑山风景名胜区、五龙洞部级森林公园等为主的风光游;以内黄十万亩枣乡和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基地为主的生态游等。同时,安阳拥有众多的享誉全国的民间文化。除背阁、抬阁、高跷、旱船、舞狮、龙灯、挑轿、民间锣鼓等之外,还有品种丰富的地方小吃和特色食品,如道口烧鸡、老庙牛肉、粉浆饭、皮渣、血糕、三不沾等。突出这些特色,开发改造民俗文化,形成了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会展经济、节会经济、集贸经济、季节市场等,既丰富了地方的文化,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年旅游总收入已达21亿元。创新文化理念,高起点地搞好城镇规划,加快富有地方气韵和内涵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城市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用创新的文化理念和科学态度,高起点地对城市建设作了整体规划。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区建设,从总体规划到具体设计,以及市区雕塑、装点等,注重突出文化古城的特点个性。我们按照“保其韵,显其神”的原则,对古城中山街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城市的特色和亮点。年投资22亿元,实施东区公园、图书博物馆综合大楼工程建设和红旗路、劳动广场、拱辰广场、老城环岛等65项城市改造项目,更加突出了古都的风格特色,使丰厚的历史文化成为安阳的一张名片。现在,我们按照围绕古城,打造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积极稳妥地建设一批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总体思路,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完成85%,村庄建设规划完成90%,已有15个镇被评为“中州名镇”,在全省名列前茅。

与时俱进,塑造新的名城形象

古都范文篇3

关键词:解读;中国;古都;北京

中国古都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封建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北京城起始叫“蓟”或“蓟城”。它曾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国都,其址位于现在北京的西北一隅,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的军队所毁。公元70年左右,东汉王朝在今北京西南角,又建了一座新城,叫“燕”,三国时又改名“幽州”。

从北京城的历史发展看出,北京城主要规划建设是从“辽”开始的。公元938年辽太祖耶律德光吞并燕云十六周后即改国号为“辽”,并在幽州建立了陪都,因为其陪都建立在大辽疆域的南部所以称“南京”,又叫“燕京”,城方36里,高3丈,宫城在城内西南隅,外城共有八门。这一时期皇城的城垣位于今天的广安门地区。现位于宣武门外的法源寺正是辽南京的著名建筑之一。

金贞元年(1153年)吞灭辽国的金国将都城迁往燕京,并将燕京更名为“中都”。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并参照北宋汴梁城的规制进行规划建设,将城市设为二套方城(分外城和皇城),外城东西阔3800米,南北长4500米,每边有三门,道路布局从城门引入直交,呈井字形。皇城南面的中轴线长达2公里,沿轴线两旁布置了官府和寺院。城内中部偏西为皇城,是在辽南京(燕京)城内的子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其中皇城内大安殿的遗址就位于今广安门滨河路的金中都宫殿纪念阙下。皇城开有四门,北为振辰门,东为宣华门,南为应天门,西为玉华门。皇城中建有供皇帝游玩的西湖(现莲花池)。金中都的皇宫优美非凡,皇宫建筑群是由北宋汴梁宫殿建筑的精华移植而来,进入皇城至大殿纵深达800米,大殿建在很高的台基上,其后正对天宁寺塔,历代都城中轴线的运用,到金中都有了新的发展。金中都皇城的建筑布局直接影响以后元、明、清三朝皇城的格局,如在皇城前建有“千步廊”,后来元大都、清北京城皇城前都建有“千步廊”,金中都皇城的建设实际为开辟元大都和明清皇城建设的先河。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公元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将元朝统治中心南移至燕京,并在原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兴建了元大都。元大都城的城市规划恪守传统儒家的都城设计方案和《周礼·考工记》提出的“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城市形制为三套方城,分外城、皇城和宫城。外城呈长方形,东西6635米,南北7400米,和北宋汴梁城规模相当,共有11个城门,北面2个门,其余三面为3个门,城墙用土夯成,基宽24米。元大都的皇城长宽约20里,坐落在都城内正南方偏西的位置,中部为海子(即太液池),东岸建有宫城和御苑。西岸建有隆福宫、兴圣富及西苑等。太液池中,另有两组建筑群,一组为万岁山上以广寒殿为主体的宫殿,另一组为建在瀛洲上的仪天殿(在令团城的位置)。在大小宫殿之间,还建有各种储物的仓库、服务机构,办事的衙署等。富城位于皇城内的东面,在整个大都城的中轴线上,有南门(崇天门)和北门(后载门),宫城的建设参考了金中都的建造特点,分为朝寝两大殿,呈工字形布局。

元大都的城市建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其规划建设特点有:一是在布局中采用了“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中轴对称”的手法,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点,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二是把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三是在城市建设中布局了上下、水道,方便了居民生活;四是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使城市建设有了法定规制。五是统筹安排了城市建设工程,在建设中坚持“选点一地形勘测—铺筑地下水道—营建宫殿”的先后次序;六是城市建设中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保证了元大都一气呵成建成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宏丽壮观的城市之一。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军攻陷元大都。派大将军徐达修复元大都城垣,改名北平。当时由于城池过大,不利于防守,于是徐达决定将北城墙向南移2.8公里,放弃城北的城市建设预留用地。同时用城砖将城墙外侧包砌起来,以提高其防守能力。1399年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永乐二年(1403年)改北平为顺天府,建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都城。1416年(永乐十四年)起,开始摹仿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1420年,建成紫禁城宫殿、太庙、社稷坛、万岁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钟鼓楼,先后建造宫殿及王府8350间。同时将南城墙南移0.8公里,以修建皇城。1421年(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定北京为京师。此后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先农坛。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主要工程包括:将城墙内侧用砖包砌,开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门城楼、瓮城和箭楼;城池四角建角楼,城门外各立牌坊一座;护城河上的木桥全部改为石桥,桥下设水闸,河岸用砖石建造驳岸。整修之后的京城周长45里,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明代北京城池具有京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墙,其中京城又包括内城和外城,城备有门,有“内九外七宫城四”之说。

明代北京城总体布局呈“凸”字形,是以一条纵贯南北,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为依据进行布置的。外城南边正中的永定门是这条中轴线的起点,之北的钟鼓楼则是这条中轴线的终点。明北京内城东西长约7000米,南北长约5700米,周40里,又称“京城”、“大城”。城墙高12至15米,底厚20米,顶厚16米,上有女墙。有城门九座。角楼四座,水门三处,敌台一百七十二座,垛口11038个。城外有宽30-60米的护城河。城有九门,正南中央为正阳门(前门),在其左侧为崇文门,右侧为宣武门;城东两门为朝阳门,东直门;城西两门分别是阜成门、西直门;城的北面是德胜门、安定门,这九门就是严格意义上的京师之门,所以有瀚代“九门提督”一说。外城又称南城,位于内城以南28里,为平面布局“凸”字形的下框,于1554年(明朝嘉靖三十三年)间增筑。有大片肆市及居民区,并将天坛及先农坛包围了进去。城墙长28里,高7,5米至8米,底宽约12米,顶宽约9米。有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明北京皇城在宫城的外面之内城中,包括三海及宫城。周围18里,高一丈八尺。有六门,正南为承天门(大明门),其东转为长安左门,西转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承天门内东西朝房两旁,布置了“左祖右社”的太庙和社稷坛。这样的布置改变了元朝“左祖右社”远离皇城的布局,使太庙与社稷坛紧连着皇宫。承天门前有一条宽阔的御道,两旁有联络通脊的千步廊,组成“T”字形闭合广场。广场两侧宫墙的外面,左文右武。对称地排列着中央政府的主要官署,从而改变了元大都城内中央衙署分散的布置。这样,宫前的中央官署和“左祖右社”,宫后的御苑,宫左的皇史宬,宫右的太液池等,都围在皇城之内。宫城在皇城中,布局严整,南北长960米,东西长760米,城墙高大,四角建有角楼,城外有护城河。城有四门,东华门、西华门正对两条大街;正南门为午门,表现为凹形城楼,特别庄严;北为玄武门,正对景山。宫城内的主要建筑为连在一个须弥座上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整个宫城的布置采用“前朝后寝”形制。公务员之家

明亡后,清兵入关仍建都北京。整个城市布局基本沿袭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设置:将明代皇城内的大量内廷供奉机构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的大量衙署、府第、仓库、草场也改为八旗居住区,令汉人迁往外城居住,在内城建有许多王亲贵族的府第,占地面积较大,屋宇宏伟。内城九门驻守八旗兵并设营房。清北京城沿用了明代的内外城、皇城及紫禁城,位置没有变动,只是外城的广宁门与清道光的名字(约宁)“宁”字犯讳,所以把广宁门改为广安门,同时将承天门改为大清门。正阳门北大街一带的外城仍为全城的商业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店铺、戏院、会馆及酒楼等,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六必居、同仁堂、马聚源、全聚德、都一处”等均分布在这一带。清雍正、乾隆以后,在北京西郊建设了大片的园林宫殿,如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组群。由于皇帝多住园中,王亲贵族为便于上朝,又在西城建设府第,这将清朝的政治生活移至西城。清代宠信喇嘛教,故清北京除原有佛、道教寺院建筑外,还增建了大量黄教寺庙,如城东北的雍和宫等。

古都范文篇4

关键词:体验经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西安

截止2007年底,国务院确定公布了三批及11座增补城市,共110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吸引力在众多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它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从某种角度看,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城市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复合体,它们彼此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势必映射到旅游活动中,它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间是否存在不和谐因子,如何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进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体验经济与旅游

1998年,美国学者B.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欢迎进入体验经济(WelcometotheExperienceEconomy)”一文。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从而为个体消费者营造一种难忘的经历。两位学者从“顾客的参与程度”和“与环境的关系”两个层面将体验划分为以下四个组成要素:教育、娱乐、审美和逃避[2]。〖JP+1〗体验经济在服务经济的基础上产生,而又完全不同于服务经济,其实质是强调“顾客参与”和“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顾客的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都将成为“体验”的重要环节,顾客在体验的同时又参与营造了体验的氛围;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吸收(absorption)”还是“沉浸(immersion)”都极大地体现了消费者的主体性和与消费环境的互动性。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将逐渐占据体验经济时代消费活动的主体。

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一种典型代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具有一些新特征:首先,从消费结构看,旅游者更多地关注精神享受和情感需要;其次,从消费内容看,旅游者从习惯于标准化产品和一般化服务向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转变;第三,从消费价值看,旅游者由消费“结果”转变为消费“过程”。不再是只关注产品本身,而是关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感觉和体验;第四,从旅游产品形式看,旅游者更青睐于互动参与式双向沟通型产品。最后,从心智模式看,旅游者由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转向对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3]。

二、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和谐因素

(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然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中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表现突出、由来已久又似乎很难调和。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当然相互促进的一面更好协调也更易理解;而在实践当中,旅游开发者则更多地强调其经济特征,强调文物旅游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使旅游开发者能够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因其视角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如旅游界众所周知的“水洗三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很多争议,的确令人深思。

(二)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禀赋就决定了其自身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城市的旅游资源往往是总量丰富、文物价值高、知识含量高,专业特色浓厚,通俗性较差,参与性较低,或者说静态资源多动态体验少。而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是追求审美和愉悦,通过旅游的过程去体验差异和新奇。而且不同于其它城市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相对而言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感悟能力,具备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素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又要通过旅游媒介(包括旅游中间商、导游服务、目的地居民等)去弥合。旅游媒介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动态体验环节的不足又与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相抵触。

(三)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

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它的旅游产品形式。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产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博物馆类、陵墓类、名人故居、节事类(庆典事件、仿古模拟)、古代建筑、宗教类(宗教建筑、礼仪庆典)等。这种产品形式强调文化性、历史性和知识性。游客体验的本质为“过程消费”而非“结果消费”,体验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以互动参与式取代单项沟通式。某种程度而言,游客也是“生产者”而非单纯“消费者”。体验经济时代,游客趋向于追求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和自身的“沉浸”和愉悦,这种不和谐关系如图1所示。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原理

所谓的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将系统定义为:由若干个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系统往往是一个多极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一个大系统一般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可分为多个亚子系统,而亚子系统可以再分。现代系统论的出发点在于运用科学方法寻求系统的最优化,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总和[4]。

(二)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经济及其内涵前面已经有所阐释,此处不再赘述。目前国内有关体验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特种旅游开发、景区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产品设计等领域[5-7]。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的核心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了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提出了实现和谐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8]。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影响力大等特点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产业之一。和谐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发展强调“人地和谐”,即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和谐;“人态和谐”,即旅游者之间、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和谐;“人企和谐”,则指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利益共赢。和谐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和谐的发展目标、和谐的经营理念、和谐的旅游环境以及和谐的消费意识。

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模式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结构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构成要素是旅游者,具体涉及旅游者的欲望、动机、需求、偏好、选择、决策和评价内容;供给子系统则包括核心吸引物(文物、遗址遗迹、历史事件、人物等)、交通、市场营销、信息流和旅游服务等。旅游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效应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需求和供给子系统。旅游环境作为支持系统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人文环境则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公务员之家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优化

鉴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构成,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是旅游者以文物、历史事件等为主要吸引物的城市旅游体验活动。旅游体验主要是游客以“三求”为出发点,通过体验过程的“三性”来达到“三感”的目标。所谓“三求”即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三感”即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

1.开发理念优化:突出“三求”,有所选择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将有些资源实行“保护”和“开发”相对分离。即不宜开发的旅游资源暂且不开发,以保护为主,谋求长远利益。对于旅游开发价值高的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满足旅游者的审美愉悦需求。其次,在开发理念上强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涵,改变以往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模式,变“资源导向型”为“资源依托型”。依托于适宜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旅游者“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的本源旅游体验要求,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2.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

比较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蕴含大量的知识背景,旅游者自身的知识素养会直接影响旅游体验的质量;并且,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于非自然的历史时期,如遗址遗迹、古代建筑设施、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凝结了后人对历史的诠释和感悟;关注旅游体验的“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不断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设计的根本所在。

3.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

旅游服务渗透于游客体验的每个环节,它包括旅游接待的硬件设施,旅游宣传促销和目的地的接待服务等。“以人为本”,为旅游者营造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旅游者效益的最大化是旅游服务的核心。

五、西安城市旅游发展优化

(一)西安的旅游资源赋存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西安市辖9区4县,在9983平方千米的地域范围,巍峨陡峻、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了西安市的基本地貌。西安市自然旅游资源规模体量大、种类较为齐全,拥有3个主类(缺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中的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16个基本类型,共67处资源单体;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地位更加突出,全市共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2081个,占到全部旅游资源的969%,涵盖了4大主类、14个亚类和79个基本类型。可以看出,西安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

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反映在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指标上。西安虽然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分布广,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的国际旅游收入和其他城市相比处于很大劣势,在全国排名曾一度降至17名。体验经济的来临,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充分利用优势的文物旅游资源,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二)西安旅游发展优化的具体构想

1.优化资源开发理念:有所选择,强化体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产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这些城市所赋存的文物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要树立“有所选择、注重体验”的理念。不是所有的历史遗存都要开发,也不是所有的文物资源都适合旅游开发。进行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尽可能具有相对高的审美愉悦价值,尽可能符合旅游者的体验要求。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旅游资源赋存数量多、品位高。但不能追求“高开发利用率”,而是有所选择、走资源开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西安人文旅游资源中比重很大的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以选择性滞后开发或者不开发。

2.旅游产品优化:细分市场、活力精品

西安旅游产品功能结构相对单一是长期以来旅游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西安旅游产品在设计上应有所区别,突出重点。针对一般国际旅游者特点,突出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产品。激发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西安旅游的国际品牌知名度;其中重点进行秦始皇兵马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和配套,增强参与性、提高感悟性。如博物馆内分设体验区(相关知识竞答、仿陶俑烧制、电脑游戏仿真等)。对国内游客,则融观光、文物、体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为一体,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展示西安周、秦、汉、唐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对省内游客,重点依托关中平原向秦岭山地过渡地带的自然旅游资源,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形式。提升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影响力。

3.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优化:追求人性化

旅游服务的对象是旅游者,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又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旅游服务要具有“个性化”,追求“人性化”。西安可以借鉴欧洲很多旅游城市,在火车站、飞机场、港口等旅游者集散中心设立游客信息中心(TouristInformation),提供涉及主要客源市场语言的旅游宣传册、地图和旅游专线的票务服务。再加上免费的人工帮助,使旅游者体验到亲切感和满足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市场营销在客源地的保持和开拓、市场营销渠道的选择、经销商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特色。针对国际市场:突出西安作为“秦俑故乡、丝路起点、东方古都”的城市旅游形象;国内市场:突出西安“西部最佳、中国立体博物馆”等城市旅游形象;省内市场:强化“古城新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旅游形象。可以通过文化传媒、大型节事活动、巡回展览、名人效应等多种途径来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4.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优化:和谐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系统更多地强调西安作为旅游城市所应具备的有利于游客更好感知西安的通道。该系统的优化存在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耦合,或者说是利益的博弈。最终达到旅游者和城市资源之间的和谐;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和谐;旅游者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旅游影响系统则具有双向性:即针对旅游者又对历史文化名城本身;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如何强化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旅游者的正面影响,同时减小旅游者对西安的负面影响也值得探讨。

六、结论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以及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其中开发理念优化要突出“三求”、有所选择;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JP+1〗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为适应体验经济的本质要求,西安旅游应在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上有所选择、强化体验;旅游产品上细分市场、活力精品;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领域追求人性化、体现个性化;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系统平衡博弈、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EB/OL]

[2]B.JosephPineⅡ,JamesH.Gilmore.TheExperienceEconomy[M].NewYork: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Boston,Massachusetts.1999.

[3]陈兴,“体验经济”背景下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我国“旅游体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6.

[4]马建华.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特种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28-131.

[6]李晓琴.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项目设计与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7(3):69-72.

古都范文篇5

关键词:作品放置;感官焦点;艺术表现形式;现代手法;传统文化

在地铁车站里,艺术文化墙、壁画能够说是公共艺术较为重要的表示方式之一,也较容易变成乘客的视觉交流对象。艺术文化墙属于建筑空间设计的一部分,所处在的空间位置应该为交通枢纽的车站,在很多时候该艺术对乘客来说是强制性的、被动的接受,所以壁画的方式相对内容更加可以给乘客留下印象。

一、南京地铁站一号线鼓楼站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建造背景

地铁是当代城市新进程化的重点标识。虽然地铁的场地大多都处在城市的地底下,但要了解的是城市的文明气息却有可能延伸到这所城市的每一片空间,所以地铁也会遭到地域文明的影响。其中地铁的公共艺术作品无疑是该影响下形成的艺术载体,它将一座城市里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呈现出来,乘客在陷入审美的过程中还可以感受南京城的非凡魄力。在2003年的5月,南京艺术学院接下这份“订单”,组成专家方案小组并协调校内各力展开公共艺术创作。此环节包含对地铁站公共艺术详细地位现场的勘察,对其中地铁空间周围环境的调查,通过种种了解使用电脑做出创作品的三维模型。南京古都一直就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说法,“其龙蟠虎踞之势,长江卫护之雄,群山拱翼之严,此天地所造设也。”解放军攻下南京城总统府时,伟人写下了有着非凡历史意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宏伟诗篇中有“虎踞龙盘今胜昔”,虎踞龙盘不仅描述了地势的严峻,还是悠久文化的南京古都的意味,这是以虎踞龙盘为创作主题开始新的构想。图1图片来源:自摄在此设计稿的基础上,利用软陶泥和有机物材质制造的小模型通过数次重复修改后制作的模型。在这一阶段发现并处理了一些问题。模型完成后制作正稿。在泥稿初阶段,创作人员花了较多时间在龙虎的造型和纹样的设计上,研究龙虎外形风格与纹样风格如何联结,在经过反复斟酌后得以完成,并翻制成石膏并交由铸铜厂铸造。

二、鼓楼站“六朝古都”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地铁一号线鼓楼站文化作品墙的创作主题为“六朝古都”,是由六枚铸了铜的朱红色金印勾画镶在石墙里,用甲骨文、小篆等六种字体写了“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以南京作古都的名称,所以通过使用此印章能够充分汲取中国古老龙虎肖形印之精髓,可以表现出古都的地域特点。这六枚铜铸朱红金印形象地体现了南京的古都特点。石墙上南京六朝时的称说、建都年代等文字层层相叠,体现出了南京历史文明的堆积。该作品以人们熟悉的手法显现出传统元素,有着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该公共艺术艺术墙整体色彩构成醒目浓厚,使用灰调色来作为底,突显主题红色字面加以金边修饰勾勒,在具有极强的现代艺术感的同时也体现了较强的氛围感受力度。“六朝古都”文化墙合理地将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表达形式结合在了一起。鼓楼站“六朝古都”公共艺术壁画采用的摆放呈现位置经过了严谨的讨论与研究,首先考虑人流量大的地方,空间选取也要有足够宽敞,要与四周环境的色彩互相照应,能够显现出艺术墙的魅力。这个定位的公共艺术创作能够和乘客有更多的心灵互动,使地铁公共艺术朝更多元化的目标开展并与乘客日常相连,更增进了作品与乘客的互动性。

三、南京地铁一号线鼓楼站“六朝古都”公共艺术作品为人们带来的思考

“六朝古都”作品中蕴含的艺术,不是简单的作品艺术,具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准确的说也不是人们脑中的大众艺术,该艺术品反映了大量的地域文化,表现了风俗人情,引起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思考,并被这宏伟的历史文明所震撼。筑建造,要具有特殊性和独特属性。总的来说鼓楼站“六朝古都”公共艺术作品能够起到使人们回味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作用。

四、结语

鼓楼站的公共艺术作品体现出了一定的手法性和独特性,和别处站点的艺术巧妙地区别出来,这可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也不是为了环境而装点,更不能说是普通的建立工程;这是团体合作的高层次艺术设计,供给了富余的工夫和空间让创作者仔细研讨并深化思索最终实现作品。南京地铁一号线包含“六朝古都”在内的艺术品已成为南京地铁的良好文明形式,同样也是南京文明风貌的创意体现。这样的艺术创作具有一种永恒性。出现地铁文明,反映特色并将成为南京地铁将来众多地铁线路建造的正面经验。也会成为中国地铁文明更深范围展开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作为公共艺术,我认为鼓楼站“六朝古都”公共艺术作品能够更全面地概括体现金陵城的历经,地铁一号线这件创作品也会成为活动于地铁巨大空间流量的精力良作。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艺术向地铁延伸:南京地铁一号线艺术作品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2]张如梦,李响.公共艺术与壁画——建筑与艺术的交融[J].美术教育研究,2018,(01上):33.

[3]赵晓晴,熊瑶.区域性文化特色的地铁景观艺术化营造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8,(13下):50-51.

[4]吴礼程,金晓雯.基于游客群体下的老南京西火车站场地景观分析与改造[J].大众文艺,2018,(18):50-51.

[5]王晨曦,张耀.论景观中场所精神的塑造对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3下):72-73.

古都范文篇6

关键词:地铁站;壁画;文化

南京是我国第五个设置装备摆设地铁的城市,南京在计划进程中设计者就把壁画等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在地铁站内壁画以不同方式来突出表现城市文化和地方区域标志。现在,南京地铁有了这些极具都市特性的壁画,提高了整体城市的文化品位,每一个地铁站的壁画都是按照所处地理位置选择贴切的选题。

一、展示南京古城历史文化积淀的一号线

地铁站一号线的壁画包括中华门站:名城古韵;三山街站:彩灯秦淮;珠江路站:民国叙事;鼓楼站:六朝古都;玄武门站:水月玄武;南京站:金陵揽胜等等。这十个地铁站一共十幅壁画彰显了古都南京极其厚重的历史文脉、六朝烟火、南唐金粉、晚明遗风。此中,鼓楼站《六朝古都》,通过六枚铸铜朱红金印镶嵌在石墙中,显露了南京作为古都的特点。南京站的《金陵揽胜》的壁画将古都南京的天然景致和名胜古迹:夫子庙、雨花台、电视塔、渡江纪念碑、长江大桥等南京的十三处景致通通都纳入了卷画幅之中,造型简单、色调明快,充分展现了古城南京的山河景致与人文内在。这些富有本地特色的地铁壁画作品,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传布都会气质、表现城市文明,提高城市形象的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二、表现传统节日热闹场景的二号线

南京地铁二号线有十一幅壁画,都以各种重大节日为主题墙的地铁站:明故宫站:重阳节;兴隆大街站:国庆节;大行宫站:春节;集庆门站:中秋节;马群站:元旦;钟灵街站:冬至;莫愁湖站:端午节;云锦站:清明节;元通站:元宵节等等。显露了中国传统节日热烈欢快的场景,整条地铁路线的壁画汇成了一条靓丽的节庆画卷。以二号线的苜蓿园站为例,以中国传统佳节“七夕节”来体现主题。天花顶上所描画的中国式的爱情故事,经由过程冷色过渡为暖色的渐变技法,暗中表示牛郎与织女之间的跨越禁锢爱情故事。另外,苜蓿园站有许多根立柱,每一根立柱上都画有中外爱情故事,比方西厢记、红楼梦等爱情故事,再如大行宫站的“春节”,经由过程将民间有关春节的神明和老百姓庆贺的活动两者相结合。生动地显示了春节时期人们丰富多彩的活动:贴对联、放爆竹、挂灯笼等等,是节日生活的一个极佳的缩影。

三、贯通金陵文脉,重现红楼一梦的三号线

三号线贯穿南北,将幕府山、玄武湖、鸡鸣寺、大行宫、总统府、夫子庙、白鹭洲、秦淮河等一系列旅游胜地,旁侧人文荟萃,可谓贯通金陵文脉。南京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故乡,三号线车站壁画甄选了《红楼梦》中的部分场景。壁画重现的虽然均为《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但风格十分多变,有些甚至打破了人们心中对经典的一贯印象。这些主题壁画,不求详尽表达故事情节,旨在突出欢快祥和的气氛,尽量规避、淡化了原著的悲剧色彩。例如雨花门站的“黛玉葬花”,画风唯美,不见“独倚花锄泪暗洒”的场景描绘,或是“他年葬侬知是谁”的谶语表达。在站点和壁画主题的匹配及选择上,建设计划方也是费尽心血。从最北端到最南端,壁画顺序基本吻合小说情节的顺序发展。站点特点也与壁画的主题符合,像南京站的“元春省亲”壁画,符合着“回家”主题;夫子庙的“红楼夜宴”壁画,饮食、灯会等元素交融其中,与夫子庙的人文地位相得益彰;以“桃花社”为主题壁画的九龙湖站,身处郊野,比邻高等学府,用诗社来显现儒雅斯文。地铁线路各个站的壁画的建造表现手法也各不相同:五塘广场站的“太虚幻境”壁画,采取彩雕艺术玻璃建造方法;夫子庙站的“红楼夜宴”,将镶嵌玻璃工艺与中国绘画结合;九龙湖站的“桃花社”,采用刺绣、彩雕艺术玻璃制作;其余一些站点,如大行宫站的“金陵十二钗”、常府街站的“品茗”等等,采用了天然马赛克、浮雕等手法表现。南京的地铁壁画不能不说是一个将交通与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成功的例子。人们对于地铁交通工具的选择正是由于因其快捷、准时的特点,但是,快速移动对乘客的主要影响之一便是对周边的信息感知能力呈下降趋势,所以人们在快节奏的地铁空间里就不太注意艺术的存在的意义,也无法辨识和观赏艺术作品。艺术家在设计中应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积极作用,帮助人们缓解这种消极心理。另外,人们在快速运动状态下只能感知相对粗略的视觉形象信息,选用很强视觉冲击力的形式,材质和色彩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们在瞬间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麻木的乘客能够最大化地捕捉到清晰的信息,或者通过艺术感染力给人带来某种愉悦的感官刺激。南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地铁文化,并通过此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南京古都。

参考文献:

[1]缪琳,屈健.中国地铁站装饰壁画研究[J].2014.[2]南京地铁壁画.百度文库.聚考拉.2018年9月25日

[3]人民网.人民江苏视窗.民生.南京地铁三号线主题文化墙串起金陵文脉,2015年4月2日.

[4]马媛,蒋晖.基于苏州时代变迁背景下的明清犀角雕研究[J].大众文艺,2018,(22):69-70.

[5]李娜,张乘风.中国传统席居制的消亡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8,(24):40-41.

[6]张俊谈,熊瑶.浅谈澄泥石刻艺术的发展之路[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上):15-17.

[7]尹晓惠,郁舒兰.从形态语义学分析南京云锦图案[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上):20-22.

古都范文篇7

“名城会”组委会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南京举办“名城会”在我国是首创。“名城会”确立“打造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特色文化品牌”的项目定位,坚持“集古都精华,汇世界精彩”的办会理念,凸显“南京人民的节日、走向世界的南京”的主题,营造“相聚在文化名城,狂欢在博爱之都”的节庆氛围。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立足文化,面向市民,创造精品,共包括国际名城对话、国内文化论坛、文化主题活动、名称文化展览、文艺晚会和狂欢节等6大板块,共计53项活动。

据了解,国际名城对话包括名城市长对话、文化名人对话和杰出青年代表对话3项活动,分别以城市与人类文明、文化与城市性格、青年与城市未来为主题。邀请前来南京参加国际名城对话的主要城市有巴黎、佛罗伦萨、巴塞罗那、莱比锡、圣彼得堡、京都、马六甲、维也纳、墨尔本、名古屋、大田等11座国外城市,北京、西安、杭州、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7大古都及丽江、平遥、承德等世界遗产城市。届时,将在对话的基础上联合发表世界名城文化宣言。

国内文化论坛包括居住文化论坛、郑和文化论坛、旅游文化论坛。

文化主题活动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电视节、南京形象大使(新金陵十二钗)评选、大型集体婚庆仪式、南京夫子庙庙会和历史文化名城诗会等。

名城文化展览包括国际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南京文博展、房展、车展、摄影展、国际赏石展、名家书画展等。其中南京文博展由南京六朝文化展、南京云锦文化展、南京明文化展、南京及世界城墙文化展、南京民居文化展、南京民国文化展、南京民间文化收藏展、南京雨花展、民间时期南京优秀建筑展、宋代丝绸服装展等10个子项目组成。

文艺晚会盛况空前,“名城会”期间,每天将推出一台大型晚会。具体包括“名城礼赞”————“名城会”开幕式晚会、世界名城电视节开幕暨南京城市形象大使(新金陵十二钗)评选颁奖晚会、“和平颂”————两岸三地大型民族音乐晚会、维也纳管弦乐专场音乐会、俄罗斯芭蕾舞专场晚会、莱比锡爵士乐专场晚会、“好一朵茉莉花”————“名城会”闭幕式暨“狂欢夜”焰火晚会。

狂欢节是“名城会”精心打造的南京市民的重要节日。5月6日这一天将举办内容丰富的狂欢活动,将狂欢节演绎为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个性张扬、辛勤劳作后的情感宣泄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大胆憧憬。下午2:00-4:00举行花车和狂欢队伍巡游,由满城春色、无限江山、万种风情、绿肥红瘦、香车宝马、兰舟催发、帘卷西风、芳草天涯等10个方阵组成;下午4:00至午夜2:00,举行玄武湖公园狂欢活动,主要有7个古都鼓乐表演、杂技表演、啤酒音乐会、外语游园会、街舞表演、DJ擂台赛、化妆舞会、民歌演唱会、龙舟赛、经典电影大放送等。

南京以历史与文化为核心,举办“名城会”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名城会”为社会各界打开一个了解世界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窗口,满足了人们了解世界的愿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的品位。历史与文化是一座城市永恒的魅力,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不同的文明进程中,世界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独具韵味,同时又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缩影,通过“名城会”这个窗口,可以使人们领略世界各国的历史与文化风采,丰富知识,拓宽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名城会”为中西文化对话架起了一座桥梁,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名城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有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建构和文化传承。保护人类的多元文化生态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同时,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需要进行广泛交流与沟通,形成相互尊重、互相促进的和谐发展态势。“名城会”通过开展世界城市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在保持文化民族性、地域性、独立性的同时,走向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使其合而不同、相得益彰,共同开创人类文化的美好未来。

“名城会”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提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有利于挖掘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名城会”,让国内外朋友们有更多的机会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细细品味中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热爱程度;同时,通过对比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差距,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找准所在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弘扬城市精神,加快城市发展。

“名城会”也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特别是南京都市圈打造了一个特色文化品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名城会”的举办具有开创性意义,人们通过广泛参与“名城会”的各项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在先进文化的影响下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市民素质和人文环境。

“名城会”组委会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南京举办“名城会”不是一味地追求会展业的经济效益,而是通过对南京历史与文化的深入研究,在确定南京城市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实施“文化南京”发展战略所选择的重要载体。南京举办“名城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优势。

南京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有247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10个朝代和政权在这里建都立国,是全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明城墙、中山陵、明孝陵、民国总统府等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形成了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革命文化四大特色文化,是构成南京城市魅力、文化引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历史内核。

南京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南京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责任、有信心打造城市的历史文化活动品牌。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地处理了保护古都特色与发展现代文明的关系,挖掘并保护了大量珍贵的人类文明成果,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目前,南京的明孝陵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明城墙的影响与日俱增,南京云锦正在走向世界。

“名城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高整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为打造联合国世界遗产城市奠定较好的基础。

南京具有独特的城市定位。南京产业优势突出,是全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开放领域越来越宽,一个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正在快速崛起。古都南京、绿色南京、文化南京正成为中国最有发展活动、最具投资引力、最适宜人居生活的佳地之一,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无论是山水城林自然景观折射出的人文特色,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含的历史底蕴,还是现代成果构筑而成的城市人文景观,无不体现着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独特魅力,彰显了特色鲜明的城市定位。

古都范文篇8

近年来,安阳市文化建设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文立市,以“传承古都文明,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加强文化强市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走出了一条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成为古都安阳改革开放和实现腾飞的新的助推剂,为安阳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抓住历史机遇建设文化强市

新的世纪,给古老的安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安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全面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特别是市委八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的目标,在历史的新的起点上,安阳的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抉择,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文化局党委及时制定了《安阳市建设文化大市纲要》和全市文化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意见,提出了“传承古都文化,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文化工作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的历史任务,形成新世纪我市打造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即:

——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带动全市精神文化产品质量全面提高和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提高安阳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实施城市辐射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含量,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塑造文化大市、文化强市形象;并以城市文化为先导、乡镇小城镇文化为纽带、农村文化为基础,形成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实施特色文化战略。突出文化发展的个性化和特色,充分发掘和利用殷商文化这一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古都文化,努力推动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完善机制,培养、凝聚人才,逐步形成安阳文化品牌,把开发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结构,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构建人才高地作为文化发展的重点和基础工程,带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当新世纪刚刚步入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市的文化建设迅速启开了帷幕,一个崭新的文化古都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1年4月,市政府投入资金1。8亿元,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对殷墟的周边环境进行大规模整治,加大殷墟文物展示力度,经过全市上下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殷墟申报文本顺利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验收,并被列为最好的文本之一;

2002年8月,为提高我市城市文化形象,改变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地位不相称的面貌,我市投入资金2000万元,连续启动了天宁寺保护及文峰园建设工程,明清民居历史街区建设工程、袁林保护和神道恢复工程,韩王庙及昼锦堂修复工程,现在,星罗棋布的文物景点已成为古都安阳的文化的象征;

为加快我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2002年底,市委、市政府把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列入“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和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投资资金1.26亿元,启动“两馆”建设建设工程,根据规划和设计要求,两馆选址在行政东区广场南端中央,与党政综合大楼南北呼应,占地102亩,建筑面积39248平方米,计划2005年5月1日前竣工,建成后“两馆”将成为全省一流、晋冀鲁豫周边一流,乃至全国中等城市一流,体现鲜明殷商文化特色和现代建筑风格,具有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和展示功能的文化精品,目前,“两馆”地下人防工程已经开工,主体工程招标工作已进入资格预审阶段;

而为提升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塑造我市文化强市形象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设也在进一步的酝酿和论证之中。各县(市)也加大资金投入,先后改造和建设了一批文化设施,使我市的文化建设迅速驶入了快车道,进入了投入最多,建设最快的时期……

文化建设步伐地加快,把我市的文化事业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我市建设文化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当今以知识和文化为代表的经济时代,文化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的文化品牌则是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实施精品战略,凸现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安阳市以抓特色、抓活动、抓亮点为抓手,着力打造文化品牌,使文化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殷墟文化的发源地,甲骨文的故乡,有着3300年的建城史,先后有7个王朝在此建都,辉煌灿烂的殷墟文化,昭示着安阳无尽的辉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灿烂辉煌的殷墟文化也成为安阳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改革开放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最好的载体。2002年10月,为推动“一申四创”工作开展,安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恢复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2002年、2003年连续两届中国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全市共组织文化、体育、旅游、经贸活动50余项,吸引客商人,中外游客万人,特别是2003年中国安阳殷商文化节,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组织了隆重热烈的2003中国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暨“古代名将--岳飞”纪念邮票全国首发式大型开幕式文艺演出和规模宏大的闭幕式焰火晚会外,共安排了32项文体活动。为我市经贸、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文化旅游节期间,市县(市)区签订经贸合同达11亿元之多。如今,中国安阳殷商文化节已成为一项我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地方节庆活动,也是安阳市近年来安阳市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为显著的盛会,为大力宣传安阳,为世界了解安阳,安阳走向世界搭起了一道文化桥梁。

古都范文篇9

关键词:城市更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文旅融合;开封

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特征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相对于“公共文化空间”而言的。后者主要指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15类场所,其经费来源一般为财政拨款,按公益事业单位进行管理。该法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列举了公共文化空间中举办文化活动的主要类别,有书报阅读、戏曲表演、普法教育、艺术普及、科学普及、互联网上网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陈列展览、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等。《“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为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应在城市更新、社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预留文化和旅游空间;要结合老旧小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改造,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鼓励在城市更新中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盘活文化遗产资源。2021年3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等区域,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

二、开封市文旅融合发展概况与宋都古城保护修缮规划定位

开封市具有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培育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人文品位的显著“先天”优势,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是开封长期坚持的城市发展目标。开封现有1个5A景区、10个4A景区,主要分布在宋都古城保护范围内。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业态,以保护利用宋都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由原文化部在2011年2月命名,是中部省份首家也是河南省唯一的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突出文化定位,2016年8月31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承担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区和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促进国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使命。2018年,开封双龙巷、书店街、马道街被河南省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21年11月5日,开封市宋都皇城省级旅游度假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部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其中,明清城墙围合范围13平方公里。宋都古城内人口密度大,老旧小区、棚户区占古城居住区四分之三以上,城市更新任务异常繁重。2019年10月10日,河南省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专题审议通过《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对宋都古城保护修缮规划的战略定位作出明确界定:《开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围绕宋都古城建设,深入推进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高质量做好中部片区建设大文章,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部署以古城内“四厢二十坊”为重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工程,着力打造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示范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城市更新示范区。

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宋都古城城市更新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开封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现实城市形象与历史上文明高峰的辉煌地位仍存在极大落差;在形成鲜明文化特色和产业竞争优势方面,也和国内其他著名古都、文化旅游名城,特别是同为宋都的杭州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在城市更新领域,截至2021年底,开封全市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投资超过28亿,累计争取上级资金21.34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95个,1076.21万平米,惠及131381多户,但以明清城墙围合范围为核心的老城区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公共开放空间缺乏问题并未明显改观。既不利于宋都古城风貌的保护,难以匹配八朝古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地位,也不能适应建设黄河运河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都城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方位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迫切需求。作为著名古都城市,开封最辉煌的建都时期是在北宋存续的167年间(公元960年—1127年),其后至上世纪50年代,也始终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世纪60年代,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特别引用《清明上河图》作为未来城市生机活力的注解。[1]2005年,著名作家克里斯托夫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以1000多年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开封”为例,强调不懈奋斗、科技活力及正确的经济政策在持续繁荣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另外,开封与城市更新还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北宋东京城不但是汉学界“中世纪城市革命论”“唐宋变革论”最理想的研究对象,也是中国城市格局由坊市制改善为街市制、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最初发生地。当下的开封公共财力薄弱,城市更新补短板任务繁重,难以支撑起在景观建设、形象宣传、高科技提升等方面进行大手笔的持续投入。聚焦国家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开封文化底蕴厚重、城市文化形象鲜明的特色资源优势,未来开封应该以申报全国文化赋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为契机,以打造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的宋都古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体系为切入点,将彰显包容开放文雅的宋风宋韵与保护改造提升古都格局尺度、城市特色风貌深度融合,促进激发城市文化创造创新活力,彰显中华文明包容开放人文魅力,加快推动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取得实际成效。

四、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引领宋都古城

中国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古都城市数量过百,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城市更新任务十分繁重,又都要面对文化和旅游业提档升级、克服门票经济依赖、增强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性、体现人文关怀等突出问题。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理念引入开封宋都古城的城市更新中,作为创建全国文化赋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重要抓手,有助于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活态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人文关怀、建筑风格等“基因”,打造独具人文魅力的文化旅游体验,探索以长期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的可持续更新模式;也有利于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与公共文化设施,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廊道和网络,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接受文化熏陶,感知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结合古籍文献合理规划城市文化地标

为符合公众从古籍、文献中获得的对古都名城历史风貌的合理想象,对那些有助于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文化地标必须予以特别关注,在保护、维修、恢复、重建方面进行重点支持。比如,可以在宋都古城规划范围内择地重建开封钟楼。开封钟楼于1671年(清康熙十年)被拆除,所得建筑材料全部搬运到大相国寺用于修建藏经楼。开封鼓楼在1976年被拆除,2012年至2013年又作为开封市重点旅游项目被重建。在古城内选取与鼓楼在一条中轴线上,而且位置较高的某处兴建钟楼,有助于塑造开封作为宋都古城的鲜明文化形象,培育文化旅游、文化体验的良好生境。钟楼启用后,每天早上八点鸣钟一次,每次八下;当重要节日、纪念日、哀悼日或庆典活动时则会在中午、下午的适当时间增加次数。

(二)利用旅游景区举办系列人文交流活动

近年来,以充分体现公共资源建设的国有景区公益属性为导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持续推进重点国有景区降低门票价格,带动了各类旅游景区逐步向更加注重社会属性、生态属性转变,成为举办公益性、主题性人文交流活动的良好载体空间。如:为了深入挖掘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总结发现宋代城市革命对现代城市更新的启示警示,可以考虑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宏观经济研究院与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住建部下属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观察者网、澎湃新闻网、共识网等新媒体平台,每年在开封龙亭公园或清明上河园举办“清明·中国城市更新与文化治理高端论坛”。论坛以“推动国家文化发展,提高文化治理水平”为主旨,为非官方、非营利、定期举办的公共文化发展论坛,除专家学者外,每年还邀请三至五位国内外古都城市的代表参与。通过名家对话、主题演讲、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古今中外的文化治理案例为讨论话题,面向公众传播有关城市治理、城市更新、城市文化建设的知识。

(三)在居住社区补短板中重视线下文化消费场所建设

居住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以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为重点的居住社区补短板是城市更新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住建部颁发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应积极统筹存量房屋和土地资源,对居住社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在开封这样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拥有开放包容、商业繁盛、人文荟萃、对外交流频繁的辉煌历史,但现实中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水平、文化消费品质却往往未达到较高标准。未来,要落细落实社区服务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免营业用房租金等措施,探索引入连锁书店、院线、文创空间、教育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本参与营造社区良好文化生态,提升人文城市建设品质。推动在居民社区、旅游景区发展集文化服务和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书店+便利店”,支持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在历史文化街区设立便民服务节点。

(四)加强对革命文物与党史文献档案的活化利用

古都范文篇10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古都名城、历史文物、古代建筑和自然景观共同构成了河南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目前,河南省已成功申报了2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参与体育旅游的游客产生吸引力,使其能够从体育旅游活动中愉悦身心,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下面将结合表l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加以分析。

1.1以古都名城为主的体育旅游资源

河南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4个中国八大古都,有8座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居全国第2位;2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7座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遍布河南省各个角落。此外,还有汉魏古都许昌;全国历史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是宋朝名将岳飞抗金之地,也是木版年画之乡。这些历史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均是人们从事自驾游、徒步文化溯源、追寻名人足迹的理想去处。

1.2以文物古迹为主的体育旅游资源

目前河南共发现各类有价值的文物点3万余处,其中有189处(198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各类可移动文物140多万件。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代建筑,如开封的龙亭、开封府、铁塔、安阳殷墟、登封的嵩阳书院,洛阳的关林等。此外,寺庙祠观中有久负盛名的嵩山少林寺、登封中岳庙、开封大相国寺、包公祠,洛阳白马寺、南阳武候祠等。这些均是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的著名旅游景观,为登山、登楼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河南省的古文化遗址分布密集,遍及全省,包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商周文化等;帝王寝陵有巩义宋皇陵、太昊陵、东周王陵、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安阳殷墟以及争议颇多的曹操墓等;名人故里有新郑黄帝故里、偃师玄奘故里、洛阳苏秦故里、巩义杜甫故里等;石窟中有国家五星级旅游胜地龙门石窟。这些景点均可以从事徒步旅游、驾车游、登山等体育旅游活动。

1.3以地文景观为主的体育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体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山地、沙石泥地、洞穴、岛礁和地质突变探险地等。截至2011年6月,河南省共有4个世界地质公园,分别为嵩山地质公园、云台山地质公园、王屋山一黛眉山地质公园、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此外还有l2家部级地质公园,包括内乡宝天曼、遂平崦岈山、郑州黄河地质公园,洛宁神灵寨、辉县市关山、信阳金刚台等。这些地质公园是从事登山探险、攀岩、滑翔、跳伞、蹦极、徒步旅行、穿越、探险等体育旅游的最佳选择。河南省的山地多在西部、西北部以及豫鄂边界,主要为豫西北的太行山、豫西的秦岭东缘山地、豫南的桐柏——大别山等,山地面积约为4.4万平方公里,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6.6%Ⅲ。其中,风景独特的名山有嵩山、云台山、王屋山、太行山、眉黛山、鸡公山、崦岈山、白云山、老君山等,尤其以中岳嵩山与云台山风景最为秀丽,是山地体育旅游的理想去处。此外,与山体资源相伴的洞穴资源也较为丰富,如河南新密的神仙洞早已名闻遐迩,位于巩义市的浮戏山有各具特色的洞穴一百多座,专家称之为“中原洞穴之乡”。随着近些年旅游探险的发展,有许多新的洞穴被陆续发现。这些优秀的地文景观地形起伏明显,空气清新宜人,具有登山探险、攀岩、滑翔、跳伞、蹦极、热气球运动、摩托车登山、徒步旅行、穿越、探险、军事体育等多种体育旅游价值。

1.4以水域风光为主的体育旅游资源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河、湖、泉、瀑等水体旅游资源,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500余条,分别属于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水系。其中,流域面积超过l万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8条,分别是黄河、淮河、洪河、沙河、洛河、卫河、白河、丹江。河南省湖泊面积也很大,名气较大的有开封的潘家湖、杨家湖、包公湖,焦作的群英湖,信阳的南湾湖等。目前河南省已建成2430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16座、中型水库97座、小型水库23l7座,总库容500多亿立方米[2】,小浪底水库、丹江口水库等大型水库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河南有名的泉点有安阳的珍珠泉、辉县市的百泉、西平县的龙泉和修武县的马坊泉,此外还有栾川的汤泉寺温泉、济源五龙口温泉等多处温泉,这些都是游泳、温泉浴、疗养的最佳去处。liLt''''t,,河南还有瀑布40余处,雪场2处。这些丰富的河流资源和湖泊资源是划船、滑水、滑雪、漂流、跳水、徒步旅游、登山、攀岩、野营、野炊、探险、滑草、骑马、射箭、围猎、射箭、养殖、深林浴场、生态观光等的理想场所。

1.5以生物景观为主的体育旅游资源

生物体育旅游资源又可称作生态旅游资源,由植物旅游资源和动物旅游资源组成。河南省地处中原,季节变化明显,生物种类比较丰富,群落类型多样。截止到2011年,河南境内有黄河湿地、伏牛山、宝天曼、鸡公山、董寨、连康山、小秦岭等部级自然保护区;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部级自然保护区、焦作太行山猕猴部级自然保护区、南阳恐龙蛋化石群部级自然保护区、丹江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等11处部级自然保护区。此外,河南省还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3个。这些优秀的自然保护区是从事徒步旅游、登山、攀岩、野营、野炊、探险、狩猎等项目的理想场所。截止目前,河南省已建成部级森林公园29处、省级森林公园67处、森林旅游景区102处,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省级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为骨干的森林生态旅游体系,其经营总面积近30万公顷,全省森林年旅游效益为86.05亿元。其中白云山、云台山、龙峪湾、鸡公山、石漫滩等森林公园成了旅游度假胜地。此外,洛阳的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花会、鄢陵花博会等规模较大的花会已形成传统,定期开展。这些生态风景旅游区可提供徒步旅游、野营、野炊、森林探险、滑草、骑马、射箭、养殖、深林浴场、林中寻宝等多种体育旅游项目。

1.6以民俗风情为主的体育旅游资源

河南有体验传统民俗、民族风情的最佳去处——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对流传至今的宋代民间手工艺和民俗文化进行广泛征集,对失传的古老艺术进行挖掘和抢救。在这里能切身感受宋代汴梁繁荣昌盛的热闹景象,还可以欣赏汴绣、木版年画、官瓷、茶道、纺织、面人、糖人等手工艺术的现场表演制作以及曲艺、杂耍、、驯鸟、斗鸡、斗狗等民俗风情表演。此外,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清明上河图更是恢复再现了古代女子马毡、蹴鞠、水上秋千、水上傀儡、晟钟乐舞、古代攀岩、鬼谷探险漂流、水上竞标、大宋游艺等宋代游乐项目。在这里可进行徒步旅行、水上秋千、蹴鞠、马毡、探险漂流、古代攀岩、水上竞标等传统体育旅游项目。河南堪称是中国功夫的故乡,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是中华太极拳之根——陈氏太极拳的故乡。在郑州举办的“世界传统武术节”和在焦作举办的“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在河南省博物院收藏的白瓷围棋盘,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十九道围棋盘,在我国体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7以气候天象为主的体育旅游资源

河南省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河南省四季分明、雨热间期、过渡性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巨大优势,对河南植物风景和水域风景的形成极为有利,有利于常年开展各种体育旅游活动。春季可开展放风筝、踏青、登山、垂钩、帆船、野营等活动;夏季可开展游泳、划船、滑水、潜水、冲浪、跳水、溶洞探险等活动;秋季可开展狩猪、骑马、攀岩、漂流、赛车等活动;冬季可开展滑雪、滑草、溜冰、健美操等活动。

1.8以现代设施为主的体育旅游资源

河南省有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和航海体育场两大体育场。航海体育场是河南建业足球队的主场地,建成于2002年,总投资1.55亿,占地面积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180平方米,全场看台可容纳30000人,可以承办足球、田径比赛和大型文艺演出及大型商业展览。此外,济源篮球城多次承办高级别篮球赛;漯河市体育馆是河南女排的主战场,也曾多次承办国际、部级排球比赛;南阳体育馆是河南男排的主战场,这些现代化体育场馆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郑州马拉湾是中原新崛起的亚洲一流水上主题乐园,可以从事冲浪、划船、游泳、阳光浴、温泉浴、沙滩排球、拓展训练等项目。此外,郑州世纪欢乐园、水上乐园等均设有较多的现代设施,为更好地将体育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条件。

2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2.1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区域联合,建设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态势和主体功能格局。在此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我们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区域联合,积极构建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表2)。体育旅游经济圈更加突出了郑州、开封的核心战略地位,并通过不断提升洛阳、安阳、信阳等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巩固提高腹地层、辐射层主要城市的影响力和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实现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使之相互促进、联动发展,促进各旅游中心城市协调发展。

2.2充分挖掘整合旅游资源。不断彰显体育旅游的特色

体育旅游开发可以围绕中原古都群体验游、中国功夫修学游等方面做文章,充分彰显体育旅游特色。中原古都群体验游可以开展唐宋体育文化之旅,如开封清明上河园每年元宵节和清明文化节期间推出的民俗绝活表演,表演项目有鞭技、头蹦梯、软功、飞斧、脑弹子、钻火圈、气功喷火、气功绝活、武术表演等以及风筝展示、全国秋千邀请赛、斗鸡比赛、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推铁环比赛、蹴鞠邀请赛等传统体育赛事。郑州和焦作两市在经历了8届少林武术节和太极拳年会的基础上,演化为“世界传统武术节”和“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随着办赛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节会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参赛国家逐年增加。今后可以进一步提升赛事规模,将两项赛事做大做强。

2.3打造大黄河之旅国际精品体育旅游线路

大黄河之旅是国家旅游局重点培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具有较强的品牌知名度。河南黄河黄金旅游带的规划建设已经引起国家及地方的高度重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带。河南省旅游局制定了《大黄河之旅——河南黄河黄金旅游带策划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打造一条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华古都群、黄河湿地生态于一体的黄金生态文化旅游带,将河南黄河黄金旅游带建设成为绿色生态走廊、历史文化走廊、休闲度假走廊,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生态黄河的国际精品旅游带。此外,策划方案中提出“一体两翼四组团”的总体发展布局以及重点建设三门峡豫晋陕金三角旅游区、黄河小浪底旅游区、郑州花园口黄河旅游区、开封黄河悬河旅游区、濮阳黄河金三角旅游区、商丘黄河故道旅游区等六大黄河旅游区。多样化开发黄河水上游(以游船为主)、黄河高空游(运用热气球、直升飞机、飞翔器、滑索等空中游黄河)、黄河地上游(利用自驾车沿黄河南北两岸防洪大堤游黄河)、黄河地下游(利用开封中国悬河大观景区的地下悬河大道等设施从地下品黄河)、黄河特色亲水游(如沙滩排球、沙雕、泥沙浴、龙乡龙舟赛、滑索过黄河、抱着葫芦游黄河)等黄河旅游产品。

2.4体育旅游与中原文化有机结合,共谋和谐发展之路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遗存集聚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根文化、都城文化、宗教文化等中原文化资源,通过有效地整合和开发,打响以“根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品牌。此外,要加强历史文化遗迹的勘探、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分区域构建一批以殷商文化、东周文化、三国文化、盛唐文化、大宋文化和儒释道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基地,培育一批彰显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体育旅游也要不断加强同中原文化的紧密联系,培育有中原特色的传统文化体育旅游资源,使两者有机结合,共谋和谐发展。

2.5建设生态网络构架。倡导生态环保旅游

以山脉、丘陵、水系为骨干,以山、林、河、田为要素,推进建设豫西山地生态区、南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三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框架(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o这为我省生态旅游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发展重点,生态旅游发展也是今后各个国家旅游发展的趋势。目前,南水北调河南段工程正进人攻坚阶段,工程进展同时也要做好生态建设和体育休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河南省体育旅游也可以围绕南水北调这一重大工程,将其打造为河南省继小浪底之后的又一大生态旅游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