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4-02 12:35:59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1

通过参加分行“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我对此感受颇深,启发很大。无论在单位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严格的约束自己,对法律要敬畏,对道德要自律,对制度要牢记,对自由要珍惜。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始终保持学习能力自警自醒。一定要不断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纪国法、部门法规的学习,尤其是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光大银行问责管理办法》、“五条红线”、“八个不得”、“十个严禁”和“信用卡十不准”。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努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自身免疫力,始终牢记党员标准、岗位职责,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法分子便无机可乘。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二、以身作则,以案为鉴,带头廉洁自律。二是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通过学习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和其他在经济、金融领域犯罪的警示教育材料,我更深知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党员干部并非学识不高,能力不强,就是因为未能廉洁自律,最后走向犯罪。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2

在全省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中,我参加了5月10日县委召开的“以案为鉴严纪律,提振精神促崛起”专题教育动员会,5月13日县纪委组织的“以案为鉴严纪律,提振精神促崛起”主题党日活动,5月20日观看警示教育片。尤其是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学习警示教育材料,我认为:教育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前车之鉴,我们必须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下面结合本职工作谈谈个人体会:

通过这一年的巡察工作,我从一名乡镇干部转变为巡察干部,我本人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受到了警示教育。最大的感触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两轮巡察,我发现了很多违反党规党纪的典型案例,深深意识到做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明底线、知敬畏,要牢记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尤其是巡察干部,如果巡察干部违纪,影响更甚、危害更烈,不仅败坏了巡察队伍形象和声誉,影响了巡察的公信力,更损害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动摇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

巡察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加强教育监督,严格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巡察工作的需要。这次县委召开的“以案为鉴严纪律、提振精神促崛起”的专题学习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能让我好好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目前所处的政治环境,我会对照典型案例及其教训警示,切实把自己摆进去,认真学习领会、深刻反思警醒、坚决纠正偏差,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对待纪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时刻紧绷纪律这根弦,做党规党纪的坚定拥护者、忠实捍卫者。

在生活中我将严守公与私的界限,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真正做到洁身自好,严格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时刻注意言行、维护形象,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八小时”内、“八小时”外一个样,切实树立起严格自律的标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来之不易,我们要牢记警示教育片中的惨痛教训,以案为鉴,以事为镜,干干净净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提振精神,为泰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3

【正文】

近代法国档案工作改革揭开了正规档案鉴定的序幕。进入20世纪,各国面对文件数量急剧增长的现实,开始从理论上积极探求档案鉴定的原则与标准。首开先河的是德国提出的“年龄鉴定论”,核心思想就是尊重高龄案卷。这一思想成为外国档案鉴定理论萌发的标志。从此之后,外国档案鉴定理论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理论观点不断涌现、推陈出新。各国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对档案价值形态的认识和把握不尽一致,从而使各国提出的鉴定原则与标准表现出鲜明的本国特色。然而,档案鉴定理论是对档案价值规律和档案鉴定原则、标准的理论总结和科学提炼,对鉴定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透过各国纷繁复杂的鉴定理论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可以看出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一、档案鉴定理论的历史发展

20世纪初至今,外国档案鉴定理论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年龄鉴定论”、“行政官员决定论”、“职能鉴定论”、“双重价值论”、“利用决定论”和“宏观鉴定论”。

(一)20世纪初的“年龄鉴定论”

这种鉴定观是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1901年提出的。他在担任德国国家机密档案馆馆长期间,以多年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出了一套档案鉴定的理论体系——包括六条一般原则和七条具体标准。他指出鉴定遵循的一般原则包括:第一,事关档案存毁的决定必须当机立断;第二,必须避免极端行为,既不要过于谨慎保存,也不要过于随便抛弃;第三,不要以抽象概念作为价值标准;第四,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16世纪以前的案卷不得销毁;第五,为暂时目的使用的案卷在目的达到后应当销毁;第六,一个永久性机构成立经过的案卷应当保存。他提出的鉴定标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档案内容;二是档案来源。

迈斯奈尔的鉴定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首先,他第一次提出了“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的著名思想并没定了具体的禁毁年限,这是一种“颠覆传统”的鉴定思想,改变了过去各国销毁古老文件、保留近期文件的习惯做法,带动各国相继制定禁毁年限,使历史档案得以妥善存留。其次,他第一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鉴定原则与标准,构建了一个鉴定理论体系,改变了过去各国对鉴定进行粗线条简单规定的传统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是一次重大突破。再次,他第一次提出了档案来源是最重要的鉴定标准之一,强调不能把档案视为零散材料孤立地进行价值评判,而应以档案固有的行政关系为背景进行鉴定,全面考虑形成机关在政府结构中的地位,以及机关职能与上下级单位职能的关系。他的观点是对来源原则在鉴定领域适用性的首次肯定。

(二)20年代的“行政官员决定论”

这种鉴定观是英国档案学者詹金逊(HilaryJenkinson)提出的。他在1922年出版的代表作《档案管理手册》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鉴定思想——档案人员不宜参与文件的鉴定和销毁,鉴定应由行政官员自行决定。一方面,他认为文件证据的神圣性是行政官员决定鉴定的基础,因为文件是行政管理无意识的副产品,是行政活动和事务处理的原始证据,不能允许后来的加工整理者进行人为于预,否则文件的原始证据性就会遭到损害。另一方面,他认为档案人员参与文件鉴定至少会带来两种负面后果:一是档案人员在鉴定中的个人判断会玷污档案作为原始证据的神圣性;二是档案人员的干预也会妨碍档案保存目的的实现,不利于满足历史学家或其他研究者对档案的利用需求。

行政官员决定论有其正确与合理的一面。因为档案文件不是档案人员形成的,也不为档案人员所用,其价值判定及存毁自然不能由档案人员单独决定,而应主要由文件的形成者和利用者决定。但是它将档案人员排除在鉴定工作之外,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第一,行政官员由于缺乏客观的历史文化意识,若由其单独自行决定档案的存毁,往往不利于维护档案的原始证据性。行政官员难免会出于个人目的而刻意剔除、销毁甚至编造于己不利或有利的文件。第二,排斥档案人员参与鉴定也不利于保证档案的总体质量,因为行政官员不易准确把握销毁的“度”,既容易销毁过多,也容易销毁过少。第三,排斥档案人员参与鉴定也不利于档案价值的充分发现与实现,因为行政官员站在机关的立场,难以从社会总体需求的角度去全面判断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行政官员决定论是一种古典鉴定观,现在看来已经过时。

(三)20世纪20~30年代的“职能鉴定论”

这种鉴定观是波兰档案学者卡林斯基提出的。他认为应按照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及保管期限。换句话说,档案文件的价值大小和保管期限的长短与其形成机关的地位高低和职能重要性总体上成正比。据此,他把档案文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最高行政机关的文件,一般应永久保存;另一类是低级机关的文件,只需保存一定时期后就可以销毁。此外,他还提出了鉴定单份文件的标准,包括一般标准、法律标准、行政标准、历史标准、地理标准、替代标准和典型性标准等等。

职能鉴定论的进步意义在于发展了迈斯奈尔的来源鉴定思想,因为它不仅强调档案价值的鉴定与形成机关的地位和职能直接相关,而且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形成机关地位越高、职能越重要,档案文件的价值相应就越大。后来经过实践检验,这一结论虽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遍性,但其局限性与片面性也很明显。因为不具体分析文件的内在价值,而仅从其形成机关的外在角度去鉴定难免有肤浅、粗放之嫌;而仅凭机关的地位级别来决定其档案文件的存毁和划定档案文件的保管期限则更有片面和武断之嫌。事实上,高级别机关的文件未必都有保存价值,低级别机关的文件也未必就没有保存价值。档案文件的价值特别是历史文化价值决不能仅仅由其形成机关的级别地位来决定,而应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具体分析。

(四)20世纪50年代的“双重价值论”

这种鉴定观是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TheodoreSchellenberg)提出的。他在1956年出版的代表作《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鉴定理论——公共文件具有两种不同的价值,一是对原形成机关的第一价值;二是对其他机关和个人利用者的第二价值。具体来说,第一价值分别体现为行政管理价值、法律价值、财务价值和科技价值;第二价值包括证据阶值和情报价值。其中,形成机关的行政官员对鉴定第一价值负主要责任;而鉴定第二价值则应主要由档案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完成。

与行政官员决定论和职能鉴定论相比,双重价值论具有明显的进步与深刻之处。首先,谢伦伯格不是反对、而是大力主张档案部门及其人员积极参与鉴定工作,这不仅避免了鉴定的片面性,有利于全面发现档案的历史价值,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历史档案与现行文件的密切联系,为文件、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正是谢伦伯格的现代鉴定观取代詹金逊的古典鉴定观的根本原因。其次,谢伦伯格不再把鉴定标准的重心单一放在形成机关的地位和职能等外在特征上,而主张从文件自身属性与利用者需求的关系角度来判断档案文件的价值,其贡献一是确认了档案价值是档案文件客体满足利用者主体需求的关系,真正揭示了价值的实质;二是把档案价值根据不同需求主体区分为两种形态,使认识更加深入。后来欧美档案学者正是依据文件双重价值形态的转化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谢伦伯格也由于在档案鉴定理论上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美国档案鉴定理论之父”。

(五)20世纪60~70年代的“利用决定论”

这种鉴定观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档案学者菲斯本(MayorFishbein)、布里奇弗德(MaynardBrichford)和芬奇(ElsieFreemanFinch)等。他们的核心观点是将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的利用需求视为鉴定档案的最重要标准,鼓吹第二价值决定档案的根本性质。他们有的主张“编史工作的最新趋势是判断文件价值的首要标准”;有的提出“鉴定既要考虑文献资源的长远利用,又要考虑学者的潜在需求”;有的更进一步指出“了解用户为什么和怎样接近档案将提供鉴定文件的新标准”。总之,这种鉴定观一切从利用者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学者的需求是判断文件价值的决定性标准。

尽管利用决定论希望通过关注利用者的需求来增强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合理性。但其局限性是不容否认的,而且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为一方面,利用决定论会使鉴定过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片段性和非协调性。档案人员如果与学术市场联系过于紧密,容易导致馆藏档案只限于满足狭隘的学术研究需要,无法广泛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利用决定论实际上破坏了文件在其形成者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有机联系,完全忽视了形成者延续机构记忆的需要。它使鉴定标准脱离了文件及其形成者本身,从而削弱了文件来源的重要地位,损害了文件在社会记忆中的真正价值。正因如此,利用决定论后来遭到了美国档案界的批评和否定。

(六)20世纪80~90年代的“宏观鉴定论”

宏观鉴定论是一个统称,主要包括“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文献战略”和“宏观鉴定战略”。

1.“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这种鉴定观是德国档案学者布姆斯(HansBooms)提出的。他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指出档案价值应当是社会自身价值的反映,既不取决于詹金逊所说的行政官员,也不取决于谢伦伯格所说的历史学家,而是取决于人民大众。他起初把社会公共舆论视为鉴定标准,但后来认识到这太过抽象而且不切实际,就将鉴定理论改进为“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90年代初,这一理论基本成熟,核心观点是主张档案应体现文件产生时期的社会价值,但这种社会价值并非直接通过研究社会公共舆论来确定,而是间接通过了解重要文件形成者的职能来判断。这样一来,档案人员在鉴定时需要对文件形成者、特别是其职能进行全面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用明确的文件形成者职能来体现复杂的社会价值,也才能使鉴定标准相对简单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总之,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文件形成者职能来体现社会价值。

2.“文献战略”。这种鉴定观是美国档案学者塞穆尔斯(HelenSamuels)提出的。80年代中期,她针对传统鉴定方法的不足,要求改变鉴定过多关注文件形成机关的组织结构和文件的外在形式的做法,转而围绕某一正在进行的主题、业务活动或地域制定鉴定方案,特点就是要求以文件的主题作为主要鉴定标准。这就是“文献战略”。但北美档案界对文献战略存在争议,不少学者认为它的不足在于缺少确定主题的适当方法,适用范围较窄。后来塞穆尔斯也认识到这些不足,到90年代初,她将“机构职能分析”的观点引入了文献战略,使这一鉴定理论相对完善。调整后的文献战略认为,鉴定的起点不再是检验具体文件,而是分析文件产生的背景,特别是现代社会中面对机关频繁变动的现实。只有将鉴定的着眼点从形成机关的组织结构转向机关的职能,才能准确地判断档案文件的价值。总之,“文献战略”的核心思想也是——依据文件形成机关的职能来判断档案的价值。

3.“宏观鉴定战略”。这种鉴定观是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TerryCook)提出的。他同样认为传统的鉴定理论需要革新,主张档案人员在鉴定前需要了解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和文件的形成过程,通过鉴定来准确反映社会发展趋势与文件形成者及其职能的有机联系。为此他于80年代末提出了“宏观鉴定战略”。这一鉴定理论不再局限于传统理论中的价值标准,提出应全面考虑社会结构、文件形成过程、文件形成者及其职能等多种因素,从而使鉴定的重点由根据研究目的判定文件价值转变为根据文件形成者的职能和结构来鉴定文件形成背景或文件来源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到1991年在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得到实施,表现形式就是“新宏观鉴定接收战略”。战略的基本思想是,档案应体现文件形成的相互联系,档案价值取决于社会结构,通过社会职能得以体现。为此,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的鉴定方法是以文件有机联系为基础、以文件来源为中心,要求分析和鉴定文件形成机关的职能、计划、活动和业务的重要性。这样一来,鉴定的着眼点不再是单份文件的内容或价值,而是生成文件的政府职能、任务或活动。这种鉴定观显然更加宏观,它超越了传统理论对文件内容的关注,转变为对文件通过其形成机关职能、计划、业务、活动等所表现出来的“宏观联系”的关注。总之,“宏观鉴定战略”的核心思想同样是——依据文件形成机关的职能对档案文件进行宏观鉴定。

4.宏观鉴定论的共同点。上述三种鉴定理论之所以统称为“宏观鉴定论”,是因为它们具有两个明显的共同点。

首先,它们都把档案鉴定提升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都认为档案价值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们都不再局限于将档案价值单纯理解为文件客体对利用者主体需求的满足,而是将档案价值与社会的运行方式、发展动态紧密相联,视档案价值为社会自身价值的反映。因此它们都属于一种广泛的社会鉴定观。

其次,它们都超越了传统鉴定理论中的价值标准,转而强调职能鉴定标准。它们规定的鉴定着眼点都不再是具体文件,也不再是文件的内容,而都是文件形成者的职能、任务或活动。它们都认为文件形成者的职能就是社会宏观职能的最佳体现。因此它们都属于一种宏观的职能鉴定观。

这两个共同点是上述三种鉴定理论的深刻与独到之处,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联系日益紧密且呈一体化的宏观趋势。但不足之处在于这种宏观鉴定在现实操作层难以具体化,要将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鉴定标准难度极大,容易造成浮泛、粗放的鉴定结果。

二、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规律

尽管各国档案鉴定理论的论述角度与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它们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即通常需要涵盖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和对鉴定标准的规定。前者是档案鉴定的理论依据,后者是档案鉴定的操作指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深入分析20世纪外国档案鉴定理论对档案价值和鉴定标准的认识发展,笔者认为具有以下两点规律性特征。

(一)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具有从片面到全面、从狭隘到科学的特征

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和揭示是各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20世纪外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表明,各国学者在不同时期提出的鉴定观都包含了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和揭示,而且他们对档案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行政官员决定论”把档案价值界定为文件对形成机关行政官员的作用,也就是谢伦伯格所说的“第一价值”。“职能鉴定论”也把档案价值理解为形成机关地位高低和职能大小的对应表现,强调的同样只是文件的第一价值。这说明,詹金逊和卡林斯基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和揭示是较为片面的,这也正是他们鉴定观的重要局限。“双重价值论”对文件价值的认识开始从片面走向全面,不仅包含了第一价值,还兼顾了第二价值。这种全面、准确的鉴定观使谢伦伯格超越了前人。而“利用决定论”对价值的认识跳到了另一个极端,暴露出过于强调第二价值而忽视第一价值的局限,也是一种片面的鉴定观。“宏观鉴定论”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将档案价值提升为社会价值,实际上不仅包括第一价值,而且包含第二价值。可以说,宏观鉴定论继承了双重价值论的精华,并且推动鉴定理论具有了一个更广泛的研究视野。

上述鉴定观的发展进程显示出国外学者对价值的认识具有从片面走向全面,从狭隘走向科学的规律性特征。这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也是由文件和档案运动规律决定的。因为文件从作为形成机关行政管理和业务运转的管理工具到转变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档案,导致变化的根本因素还是文件内在价值形态的转化。随着学者们对文件和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认识的深化,他们对档案价值的揭示必然会更加全面和科学。

(二)对鉴定标准的规定具有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相对抽象的特征

鉴定标准是实施鉴定的具体手段,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对鉴定标准的规定也是各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20世纪外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表明,各国学者对鉴定标准的规定虽不完全一致,但总体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相对抽象的发展规律。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4

一、从刑事鉴定内涵上看,刑事鉴定是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而产生的,故而,笔者认为刑事鉴定的委托主体应当由具有“查明案情”职责的机关来充当。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的第一百一十九条明确规定了鉴定的内涵:“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笔者认为,这种鉴定当指刑事诉讼中的鉴定,同时这种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是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而产生的,这种鉴定是为刑事案件服务的,那么,当这种鉴定的委托主体是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时,能充分体现出鉴定的“客观、公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委托主体是什么身份才较为妥当呢?我们不妨先试问一下:有哪些机关有“查明案情”之职责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勿庸置疑的,就是公安、国安、检察、法院以及其他如海关、军队等法律赋予侦查权的机关。正是因为这些机关有“查明案情”之所需,才会发起刑事鉴定,故而,由这些具有“查明案情”职责的机关作为刑事鉴定的委托主体是合适的。

笔者认为当刑事鉴定的委托主体超越了这个范围时,势必会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如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情形的发生,鉴定失去“客观、公正”之原则,诉讼成本的浪费等。如2009年9月,我市鉴定中心在受理审查一起重伤鉴定文证审查案件时,发现案件当事人双方的鉴定意见书均系个人委托,当地司法鉴定中心分别出具了重伤和轻伤的鉴定意见书。我中心法医在审查中明确指出鉴定的委托主体不符合规定,并相应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可事与愿违,当事人双方再次以个人身份向省级司法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该鉴定机构也不明就理地再次分别出具了两份轻伤的鉴定意见,当地检察公诉部门这下更是丈二金钢摸不着头脑了,遂再次委托我鉴定中心审查,我中心法医哭笑不得,用了两页的篇幅详细阐述了刑事鉴定委托主体的相关规定及四份鉴定意见书实体上存有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才将一起简单的伤害案纳入正轨。回头细想,刑事鉴定委托主体的违规扩大不正是造成这种不正常诉讼的元凶吗?

二、从相关鉴定规则看,刑事鉴定的委托主体也只能是这些有“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之所需的机关,而这些机关从本质上而言,都具有共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7年颁发的《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中第九条就明确指出“鉴定机构可以受理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以及其他侦查机关委托的鉴定”,我们不难看出,检察机关对刑事鉴定的委托主体作了身份上的认定,就是侦查机关和人民法院。公安部颁发的公刑[2007]278号《公安机关鉴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鉴定机构可以受理下列单位委托的鉴定:(一) 公安机关办理案(事)件内部委托的鉴定;(二)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以及监察、海关、工商、税务、审计等行政执法机关委托的鉴定。”。我们不难看出,公安机关对刑事鉴定的委托主体也作了身份上的认定,就是在检察机关认定的基础上,加了司法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笔者认为这是公安机关的特点所决定的:公安和行政执法在业务上的联系,较之检察机关而言,相对较为密切。行政执法案件有可能成为公安刑侦或经侦管辖的案件。若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公安机关内设的鉴定机构怎能不受理呢?又怎能称其“面向社会接受委托”呢?故而,刑事鉴定的委托主体从本质而言,都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国家机关;2、有 “查明案情”之工作职责在身;3、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才发起鉴定。

笔者认为刑事公诉案件中鉴定的发起者若是人民院的话,无疑会对诉讼成本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如我院2011年办理的一起伤害案中,被害人吴某于2011年6月14日受伤,同年6月22日我市公安局依据被鉴定人左肱骨颈粉碎性骨折之规定对被鉴定人做出暂定轻伤甲级的鉴定意见,同年8月14日,我市公安局又依据被鉴定人左肩关节强直对被鉴定人做出重伤乙级的鉴定意见,而当案件诉至法院后,嫌疑人方提出,因被鉴定人在受伤未及3个月的时间内,公安机关就其左肩关节功能障碍做出的鉴定有违2010年《江西省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执业规范(试行)》中关于鉴定时机的规定,是有违程序规定的,法院采信并在嫌疑人提出重新鉴定申请的情况下,于2011年由省里一家鉴定中心对被鉴定人做出轻伤甲级的鉴定意见,法院由此而审判。之后,被害方对此不服,又向我院进行申诉。由此可见,程序的价值在于保障实体,没有程序上的正确就没有实体上的准确;另,像这种由法院发起的鉴定难道不发人深省吗?诉讼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不是造成了浪费吗?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不有种“空中楼阁”之感吗?故而,笔者认为,刑事诉讼中的鉴定当由侦查机关提出书面委托更为符合司法实践。

三、从相关专业技术门类的鉴定程序规则看,无一例外地都对刑事鉴定的委托主体作了身份上的要求。如2009年高检院颁发的《人民检察院法医检验鉴定程序规则(试行)》第五条就规定:“接受委托时,应当听取案情介绍,并审查以下事项:(一)委托主体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同样地,在同年颁发的《人民检察院文件检验鉴定程序规则(试行)》第六条第一项中也有相同表述。又如2005年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中第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不难理解,只要是公安机关受理的伤害案件,侦查阶段中的伤情鉴定均由公安机关委托。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5

企业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目前,各企业一般将会计档案的管理重点放在收集、整理、编目和利用工作上,而鉴定销毁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笔者认为,在会计档案的整个工作内容中,定期开展鉴定销毁工作同样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试对如何做好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现状

早在1984年6月,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就联合颁发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98年8月修订),对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及过期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所以,应当说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已经有章可循。但是,由于过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政策性、业务性、程序性、责任性很强,使大家产生了畏难心理,导致目前没能很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保管的过期会计档案数量很大,挤占了有限的档案库房容量。

前几年,面对档案快速增加的现实,单位也曾成立了档案鉴定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开展过几次档案鉴定销毁活动,但主要是针对到期的短期普发性文书档案和一些到期及无法再利用的设备档案,而并未涉及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针对过期会计档案也曾做过一些鉴定工作,但也是只做鉴定而从未销毁,使得这些应该销毁的会计档案挤占了库房容量,浪费了人力物力。

二、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滞后的原因

1、工作责任性强,企业领导有所顾忌。在《档案法》第十五条中,对“禁止擅自销毁档案”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在第二十四条中将这种行为明确列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条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应当经过一定的鉴定和审批程序后予以销毁也作出了规定。但以上两个法规性文件却均没有对不开展此项工作的行为提出追究责任的要求,加上对到期会计档案进行鉴定时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所以,企业领导出于避害趋利的心理,为了预防万一,往往一律从长,一般不主动开展过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

2、缺乏效益观念,忽视保管产出关系。保管档案需要很多方面的费用支出,如库房费用、处理费用、保护费用等等。随着企业的发展,会计档案数量急剧增长,档案数量的无限增长与有限的保存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既可以通过扩大库房面积,也可以通过对到期档案的鉴定销毁,压缩档案存量来解决。现在企业为了便利和保险起见,往往宁肯增加费用,放弃可能的效益而不想及时开展鉴定销毁工作。

三、做好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对策

1、转变观念,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关键是要转变企业领导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观念。档案保管和提供利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为了追求某种效益,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需要转变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观念。在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中,要注重保管费用等因素的考虑,适时开展鉴定销毁工作,这对优化馆藏,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鉴定工作中应摒弃不计成本、多多益善的观念,要考虑每份档案是否值得保存,值得保存多久。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6

知情同意法医学属于医学和法学的交叉性学科,它是一门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在现有的法医学检验与司法鉴定过程中,涉及医学伦理学问题最多的还是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工作.也就是说,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工作也注定是与人文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的社会学工作.本文结合具体的司法鉴定实际案例,就司法鉴定鉴定纠纷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生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纠纷问题作一阐述.

1典型案例

案例1:杨某,女,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某日从学校放学回家,饭后不久出现腹部疼痛、言语困难等症状,继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和意识丧失.杨某在当地卫生院抢救过程中死亡,医院根据死前症状考虑死者系“急性农药中毒死亡”.为明确死因、死亡性质及本例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家属委托当地卫生部门以及某“司法鉴定中心”进行法医学尸体检验和司法鉴定,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完成医疗事故鉴定.尸体检验结果,法医学尸体检验和司法鉴定结论是“心肌组织和肺组织局灶性出血(镜下)”,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是“因资料不全,无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家属对司法鉴定过程提出疑义,希望司法鉴定人员能够明确本例是否有“急性农药中毒死亡”的情况存在.家属从鉴定人员处得到的答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是“因为死者胃内空虚无胃内容物,无法进行毒物检验与鉴定”.本案尸体检验和司法鉴定的最终结果是“死亡原因未能确定、死亡性质未能确定、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未能确定”.至此为止,家属方已经花费相关费用3万余元,这对在农村以务农为生的农民家庭来说确实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未能明确本例死亡的相关问题,家属在杨某死亡并土葬2月余后决定聘请其他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专家对其尸体进行进一步的法医学检验.开棺验尸工作在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的协助下完成,尸体检验之日天气寒冷并阴雨绵绵.午夜12时许,司法鉴定人员在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的协助下开始开棺验尸.死者墓地在离村庄近3Km的后山上,墓地前立有墓碑.棺木外泥土松软潮湿,棺木完整,尸于棺内.棺内尸体由一条白底蓝花棉被包裹,棉被及衣着有多量褐色腐败血水浸染.尸体高度腐败,全身组织明显软化或呈液化状态,呈晦暗灰褐色.尸体检验结果,无法辨认个体容貌特征以及个体性别、发育状况、营养状况及其他身体特征;更无法辨别有无软组织损伤情况、机械性窒息情况或生前自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然疾病的尸体特征.毒物检验结果,除尸体高度腐败外,死者胃及胃内容物检材中检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呋喃丹的有效成分,考虑杨某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呋喃丹急性中毒死亡”.

由于其他相关问题无法明确,为此家属对原“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工作产生了鉴定纠纷,最终到了面对公堂的地步.案例2:赵某,男,23岁,高校一年级学生.某日凌晨5时许,赵某在家起床小便后自感胸闷和呼吸困难,其父母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120”急救中心医生来到后给予患者“吸氧及心电图检查”,同时给予其他相关的抢救治疗,但终因抢救无效于半小时后死亡.由于死亡迅速,家属对其死亡原因的鉴定以及120抢救过程提出了质疑.经进一步了解,本例否认外伤史,否认杀鼠剂、安眠镇静剂及农药急性中毒情况.为明确死因,家属委托鉴定机构进行法医学尸体解剖检验与鉴定.

本例尸体解剖结果,赵某存在严重的肺胸疾患,表现为自发性气胸并双肺重度萎陷;肺大泡破裂;双肺多发性肺大泡形成并灶性肺出血;支气管扩张症;间质性肺炎伴急性肺淤血、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并慢性支气管周围炎;陈旧性胸膜炎伴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双肺上叶胸膜纤维性粘连.此外,本例还检见脑、心、肝、肾、脾等脏器的急性缺氧性改变、肾上腺的急性应激改变和慢性阑尾炎改变.本例死因分析,死者气胸所致的双肺萎陷程度严重,足以导致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死亡.本例未发现体表及内脏组织器官的中毒性改变以及暴力性因素致死改变和其他自然性疾病改变,因此本例的死亡原因应鉴定为“系在肺部疾患的基础上因肺大泡破裂导致自发性气胸以及由之所致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碍而死亡”.

结果死者家属对鉴定结论有疑义,多次上书书面材料.由于家属对鉴定结论不服,本例最终也到了面对公堂的程度.案例3:张某,男,78岁,退休职工,死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家属与死者生前感情深厚,于是死者的尸体被存放于-8℃的冰柜中3月有余.又出于某些特殊原因,死者家属委托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员进行尸体检验,以明确尸体表面是否“存在有损伤”的情况.

第1次尸体检验后家属出现鉴定纠纷,原因在于家属认为“尸体检验时尸体衣服未能脱下,影响了鉴定结果”.第2次尸体检验后家属再次出现鉴定纠纷,原因在于家属认为“尸体检验时鉴定人员因违反鉴定程序导致死者肢体骨折”.

第3次尸体检验结果证实“肢体骨折情况存在”,家属要求高额赔偿.最终的鉴定纠纷结果,家属得到了一定额度的经济赔偿.尽管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此,死者家属仍然不满足于目前的赔偿额度,本案例的鉴定纠纷仍在持续.

2分析讨论

2.1鉴定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与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相关的鉴定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何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纠纷的产生,就成为了一个摆在每一位司法鉴定人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司法鉴定人自身的原因而引发鉴定纠纷;

第二,尸体解剖造成尸体毁损或由于固有的尸体现象的发生而引发纠纷;

第三,因法医病理学学科的局限性而引发鉴定纠纷;第四,因司法鉴定体制不完善或因鉴定专家学术观点不同而产生鉴定纠纷;

第五,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因当事人利益受损而引发鉴定纠纷.笔者认为除上述原因之外,司法鉴定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和鉴定工作不细致,也是引发鉴定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尸体解剖和司法鉴定之前没有与家属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沟通和交流,也就是缺乏与家属之间完成“知情同意”工作,是引发鉴定纠纷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引发鉴定纠纷的常见原因分析如下.案例1的原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失误,最终导致鉴定纠纷的产生.

第一,尸体检验不规范,尸体检验过程中未提取相关的毒物检材进行毒化检验;本例所述“未提取毒物化验检材的原因是胃内空虚无物”,说明本例司法鉴定人员对法医学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的手段和方法认识不足.

第二,对于这样一个死亡原因和死亡性质都不明确的案件来说,司法鉴定人员并没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延误了公安机关立案侦察以明确死亡性质的最佳时机.本例死亡原因和死亡性质未能明确,而有关人员在完成尸体检验之后也没有考虑向公安机关报告,因而进一部延误了立案侦察和明确死亡性质的时机.第三,本例尸体检验的原始资料收集都不够全面.本例在医疗事故的鉴定过程中,因司法鉴定人员的法医学尸体检验和鉴定工作不够细致和熟练,他们在原始资料的收集过程中缺乏相关法医学专业的鉴定技能,导致本案死亡原因及死亡性质无法明确,最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结果使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无法明确.第四,司法鉴定人员未能与死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没有完成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工作中的“知情同意”,也未与公安机关进行可疑情况的汇报.上述原因种种,最终导致了司法鉴定纠纷的产生.案例2鉴定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尸体解剖与司法鉴定之前没有与家属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沟通和交流,也就是缺乏“知情同意”工作,导致家属误认为“只要尸体解剖就必然会得到解决一切问题的鉴定结论”.可以理解的是,在法医学实践中涉及鉴定的各方通常都期望通过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来完全明确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性质、致伤原因、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的鉴定问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仅仅就死亡原因而言,即使是再高明的法医病理学家,通过尸体检验也只能明确大约70%案件的死亡原因.至于死亡时间推断、案件性质判定、致伤原因确定、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关系的确定等问题,即使是综合了案情调查、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实验室检验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后,有时也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因此,因法医病理学学科的局限性造成鉴定结果达不到委托人预期目标时就会引发鉴定纠纷.案例3的鉴定纠纷主要原因在于,虽然本例有尸体冰冻时间过长和死者年迈骨质松脆等情况存在,但本例的确存在着鉴定工作不够规范的情况.超级秘书网

第一,司法鉴定人员在进行尸体检验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到长期冰冻尸体的检验难度,没有进行充分的尸体化冻就进行尸体检验,结果导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致对死者脱衣困难,所以尸体检验时未能为死者脱去衣衫,因而引起家属的疑问.第二,尸体检验时没有充分思考尸体检验的程序和规范,结果尸体检验用力过大,导致肢体折断.第三,本例自始至终没有很好地与家属进行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的相关沟通和交流,是导致家属产生鉴定纠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2鉴定纠纷的防范意识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尸体进行检验,结合案情调查、现场勘验、毒物检验、物证检验以及其他相关的检验结果,最终完成确定死亡原因、明确死亡性质、推断死亡时间、推断致伤物、明确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等工作任务.由于目前存在的种种原因,当今司法鉴定纠纷的案例日趋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司法鉴定人员不仅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还要不断地进行生命科学伦理学方面的专业学习,尽量减少和避免鉴定纠纷的产生.法医病理学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司法鉴定人员与死者家属、办案人员、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员进行紧密的工作联系.司法鉴定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上述各方面的充分注意,而法医学鉴定结论性答案的出具也十分引人注目.

因此在进行上述司法鉴定的过程中,司法鉴定人员无论是鉴定程序有误,或是鉴定业务不熟或对于某些事物的处理不当甚至只是言语使用的不当,都有可能引发鉴定纠纷.为此,法医司法鉴定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法医病理学专业知识,还必须懂得与法医学司法鉴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定相关的医学伦理学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司法鉴定人所应该具备的鉴定保护意识.目前文献资料结果显示[1-4],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关于医学伦理学的文献报导,但在国内尚缺乏法医病理学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研究报道.笔者认为,司法鉴定人员应该对司法鉴定纠纷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将医学伦理学的理念引入到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的具体实践中来,更广泛深入地探讨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如知情同意问题.司法鉴定纠纷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对于保证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保障鉴定人与委托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它对于今后司法鉴定纠纷的防范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桢,姜润生,AmnonCarmi.知情同意[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23-35

[2]王学文.法医工作与伦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38-50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7

一、我国目前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及弊端

建国以来,我国刑事鉴定中的法医学鉴定制度开展得最早,至前,已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鉴定人员,在公安机关逐级设立了鉴定机构,形成了全国性的法医鉴定体系,掌握了进行痕迹、文检、化验、尸检等鉴定的技术手段和技能。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法制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原单一的法医学鉴定发展为司法技术鉴定,法医学已被确立为司法鉴定学体系中的一门专门科学。我国司法鉴定制度至九十年代末朝着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鉴定体系:一是公、检、法、司系统根据诉讼、执行的需要,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设置为社会服务的至上而下四级以法医鉴定为主的司法技术鉴定结构;二是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劳动、土管、城建、物价、审计、计量等部门根据部门规章设立为社会服务至上而下的鉴定机构;三是按照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所设立的为社会服务的法医学、精神病学鉴定机构;四是公安部、卫生部、交通部等部属院校以及各省、市所属大、中专院校建立的鉴定机构,也对外接受各种案件的鉴定工作;五是科学研究机构、国家文物等鉴定部门。

众所周知,司法鉴定制度是司法制度中的一部分,是统治阶级为保证解决各种司法活动的制度,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对司法鉴定制度的体制以及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地位有着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司法鉴定制度。毋庸讳言,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属于人民民主的司法鉴定制度。他们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打击犯罪,调节社会关系,而且通过技术服务为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推进司法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高、新技术案件的不断上升,使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难予适应时代步伐,存在如下主要弊端:

1.机构林立。从县?区?、市、省到中央部级机构的公、检、法、司及卫生、劳动、土管、城建、物价、审计等部门对外服务的鉴定机构每层就有10多个。只要机构成立,不管鉴定人员是否合格,技术条件是否齐全,都可以挂牌营业,出具鉴定结论。据笔者调查发现,某县自1984年由公、检、法开设的三家,发展到1998年的16家。这些鉴定部门各行其是,各取所需,适用角度不同,取材内容不同,应用依据不同,导致鉴定结果也不同。

2.唯我独尊。由于公、检、法、司、劳动仲裁等部门都有自己或者联系的司法鉴定机构,所以,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自家的“菩萨灵”。如一起伤害案,公安侦查鉴定为轻伤,检察审查鉴定为重伤,一审法院作有罪判决后,被告人不服上诉,二审法院鉴定为轻微伤作无罪判决。几家弄得案件互相扯皮,当事人申请赔偿又互相推诿,久拖不决,影响极坏。

3.收费过高。市场经济“驱动”司法鉴定机构对外营业,也“驱动”鉴定收费与鉴定人的工资奖金挂钩。笔者发现,近年来,各家司法鉴定机构的收费额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级,既增加了受害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又为司法腐败提供了“温床”,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有一医疗纠纷的受害人请某县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不属医疗事故,交鉴定费1000元;受害人认为鉴定结论对其不利,又请某县检察鉴定室鉴定属医疗事故。交鉴定费1000元,鉴定活动费500元;受害人还是不服,又请某公安司法鉴定所鉴定属医疗事故,伤残4级,后期治疗费约30万元。交鉴定费100元,鉴定活动费7900元。

4.管辖不清。由于法律、法规对各级司法鉴定的管辖范围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对于申请人,或者委托人的鉴定,到底是在住所地?居住地?或是在纠纷发生地或是在财产所在地,是在哪一级鉴定机构管辖,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所以,申请人或委托人往往随心所欲,各取所需,鉴定人员对于申请人或委托人的鉴定是来者不拒,因人而异,见利而定。

5.时效偏长。如王某1981年2月在某公社医院做剖腹产手术时,遗一纱条在其腹内,同年8月住院取出。次年3月,经某公社确定为医疗事故,并主持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院方按协议约定已全部赔偿。1990年7月,王某以医疗事故有后遗症申请某司法鉴定所鉴定,该所凭王某的自述、住院病历鉴定为重伤、伤残4级、后期治疗费约28万元。王某持鉴定向法院。

6.效力难认。笔者从一起工伤事故赔偿案发现,受害人受伤后请某公安司法鉴定所鉴定为重伤,伤残2级,后期治疗费约25万元。该案在劳动仲裁中经某县劳动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为重伤,作残9级,后期治疗费约5万元。劳动仲裁后,受害人对鉴定不服向某法院,经该院司法鉴定科鉴定为重伤,伤残4级,残疾用具费和后期治疗费约22万元。审理中,被告不服,某法院委托某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重伤,伤残8级,残疾用具费和后期治疗费约8万元。原告对鉴定不服,要求请省级鉴定机构鉴定,某法院又委托某省法院司法鉴定处鉴定为重伤,伤残5级,残疾用具费和后期治疗费约14万元。一起普通的工伤损害赔偿案件,经过5次鉴定出现5种结果,历时4年,究竟要采信谁的结论,最后合议庭只好提交审判委员会研究,按审级决定效力,才划上句号。

7.职级难定。特别是人民法院的司法鉴定人员,既未取得审判资格,不能落实法官等级,又未主管部门和政策规定,不能落实技术职称,这样挫伤了司法鉴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改革司法鉴定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理论依据成熟。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司法鉴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从而为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是2000年8月14日司法部了《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员管理办法》,确立了司法鉴定机构的原则、登记程序,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鉴定人产生程序、权利义务、法律责任。二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部、卫生部、劳动部、建设部和公安部等分别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建筑工程定额管理办法》、《道路交通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人体轻微伤的鉴定》和《刑事技术鉴定规则》等确定鉴定组织、程序、范围、管理和法律责任。三是两院三部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关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和新刑诉法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四是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了《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分级管理实施办法》和《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复核裁定管理办法》,明确了涉案物品估价、鉴定级别、复核程序等规定。

(二)技术力量成熟。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的提高,各高等院校培养的大批司法鉴定专业人员走向社会,并经过多年的司法实践丰富和发展司法鉴定理论,提高了鉴定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物质条件成熟。我国各级鉴定机构建立时间长,在党和政府及各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增添了大量的物质、技术设施,其技术条件已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改革司法鉴定制度之设想

(一)加快司法鉴定程序的立法

立法是改革和完善司法鉴定制度最根本的保障。鉴定结论作为纪检、仲裁、侦查、审判、执行案件的重要证据之一。但我国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以及其他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对司法鉴定只是作了一般原则性规定,但对司法鉴定程序、鉴定结论和鉴定书内容以及鉴定人出庭等尚无明确规定,使司法鉴定出现了比较混乱的现象。因此,笔者建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应加快制定《证据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司法鉴定机构、管辖范围,鉴定程序、鉴定人的资格、权利义务、鉴定书内容、鉴定人出庭范围、复议与撤销、错误与赔偿等。通过立法,规范司法鉴定程序,使司法鉴定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尽快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

长期以来,我国司法鉴定体制上存在较多弊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因此,笔者认为,这个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可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组建和管理。理由之一:世界多数国家在一地区或一个城市都只有一个司法鉴定机构。理由之二: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有担负着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司法鉴定属于法律服务的范畴,其应属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管辖范围之内。理由之三:?1998?90号《司法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对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理由之四:2000年8月14日司法部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明确了“司法行政机关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行业主管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及其鉴定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是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登记、行政处罚等职责。未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任何单位不得从事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活动。”理由之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地司法鉴定部门的鉴定范围,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司法机关内部委托鉴定,扩大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面向社会的有偿服务,其鉴定性质、职能范围和服务对象、宗旨发生了质的变化。理由之六:目前司法鉴定机构存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管辖不清,工序重复,管理失控,监督不力的问题。鉴此,笔者认为,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的条件已经成熟。

关于司法鉴定机构设置依据,在我国《证据法》没有出台之前,可参照三大诉讼法和《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可在县?区?、市、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部分别设立四级统一的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将原公安、检察、法院和劳动、卫生、土管、城建、物价、审计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除外?鉴定部门合并组建司法技术鉴定中心?考虑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因侦查工作的需要,各级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可在同级公安、国家安全机关设立司法技术鉴定所,作为司法技术鉴定中心的分支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实行人财物至上而下的条条管理。司法部内设立司法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全国司法鉴定机构的注册登记、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司法部可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审核,履行对司法鉴定机构行政管理、业务指导和实行年度检验、行政处罚等职责。在设置数额上,坚持县以上人民政府区域内只设立一个司法鉴定机构的原则。在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中不得含有“中国”、“中华”、“全国”、“国际”等字样,可在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前冠用司法鉴定机构所在地的地名。如“××县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市司法技术鉴定中心”、“××省?或市、自治区?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各级司法技术鉴定机构成立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要有自己的名称、场所和章程;二是要有与所开展的司法技术鉴定业务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三是要有足够的注册资金?县级的起点为人民币200至300万元,市级的起点为人民币500至600万元,省级的起点为人民币800至1000万元,部级的起点为人民币2000至5000万元?;四是要有取得司法技术鉴定资格的人员?县级10名以上,其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5人;市级18名以上,其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8人;省级25名以上,其中具有中高、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12人;部级60名以上,其中,具有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25人?。各鉴定中心根据技术力量,结合实际,可内设办公室、法医学鉴定科、产品质量鉴定科、物品价值鉴定科、财务审计鉴定科、痕迹鉴定科、文件鉴定科等。

(三)规范司法鉴定人员执业活动

目前,司法鉴定人员,特别是基层的司法鉴定人员均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取得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更没有执业证书,加之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统一的法律,各鉴定部门对鉴定人员的要求,基本上是自己的内部规定,从而导致司法鉴定人员业务素质较差,鉴定质量不高,社会效果不好。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司法鉴定人定义和涵义。司法鉴定人是指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在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诉讼、仲裁等活动涉及的专门性技术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司法鉴定人的定义,笔者认为,司法鉴定人具有下列特征:一是司法鉴定主体是司法鉴定人,司法鉴定人应该是具有完成有关鉴定活动所需专门知识的自然人;二是在我国诉讼活动中,司法鉴定人的地位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三是司法鉴定人应具有从事相应鉴定活动的资格;四是司法鉴定人的权利义务一致性。

1.司法鉴定人应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制度。笔者认为,司法鉴定人员的产生程序,可借鉴国外“专家证人”?又称鉴定人?的管理经验和参照我国律师制度的考试、考核程序。即:申请参加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是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品行端正;三是要具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经国务院认可的司法鉴定专业机构培训,并取得1—2门以上专业技术合格证书,或具有高等院校专业鉴定资格的,经全国统一考试、考核合格的可分别授予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司法鉴定人执业实行执业注册登记制度。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申请执业,经拟聘的司法鉴定机构同意后,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注册登记,取得执业证书后必须在职业资格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活动。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实行年检制,未经年检的不得继续执业。未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后未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司法鉴定活动。

2.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实行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司法鉴定人在执业中,享有下列权利:①查阅与鉴定有关的案卷材料,询问与鉴定事项有关的当事人、证人等;②应邀参与、协助委托人勘验、检查和模拟实验;③要求委托人补充鉴定材料;④委托人提供虚假情况或拒不提供鉴定所需材料的,有权拒绝鉴定;⑤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⑥与其他司法鉴定人意见不一致时,有权保留意见;⑦获得执业报酬;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司法鉴定人在执业中,应履行下列义务:①按时按质完成鉴定任务;②依法主动回避;③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④依法按时出庭;⑤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四)建立司法鉴定程序规则

明确各级司法鉴定机构、委托条件、管辖范围、鉴定费用标准、鉴定组织、鉴定程序等的法律依据,是规范司法鉴定程序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建立司法鉴定运作程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在鉴定案件来源上,实行委托鉴定制度。即只设立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委托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不设立自然人申请制。其理由:一是目前所有刑事案件发案后均由公安、检察机关立案侦察,就是刑事自诉伤害案件发案后,也是先由公安派出所按刑事或治案案件立案,在处理中需要鉴定的,已由处理单位委托,不需个人申请;二是所有民事、海事、行政纠纷案件发生后,一般均由基层调解委员会、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或行政机关调处,或法院审理,在调处或审理中需要鉴定的已由单位委托,亦不需个人申请;三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党员违规违纪的案件发生后,一般由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在办案中需要鉴定的也不需个人委托;四是单位委托鉴定既可避免鉴定人员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又能保证鉴定程序和实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委托鉴定,应由委托单位填写《委托鉴定书》及鉴定事项,报单位负责人签发后,承办人随案有关材料送达给鉴定机构,以解决对同一案件、同一当事人多次鉴定,程序违法、结论不一的问题。

2.在鉴定范围上,实行地域和级别管辖原则。即所有涉及初级鉴定的案件,一般按当事人住所地?居住地?或犯罪地?纠纷发生地?,或标的物所在地的县级司法鉴定机构管辖;若一方当事人涉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或涉及高、新技术的初级鉴定案件,可由市级以上鉴定机构管辖。

3.在鉴定次数和期限上,实行“两鉴终局”和“鉴定时效”制度。“两鉴终局”即初级鉴定书应告知当事人复议权利、申请复议期间、复议机构和逾期的法律后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若对初级鉴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鉴定书的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鉴定机构提出书面复议申请,上一级鉴定机构审查后,作出的维持或改变鉴定结论的鉴定书,为终局鉴定。如果办案人员在审查认证中,发现鉴定结论存在程序和实体不公正时,可以向作出鉴定的上一级鉴定机构申请,要求按鉴定监督程序纠正。若委托人认为需要补充鉴定的,按初级鉴定程序办理。“鉴定时效”包括委托时效和鉴定时限。一是委托时效。委托鉴定的时效一般为二年,身体受到伤害的为一年,从伤害之日或伤势确定之日起计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超过时效的司法鉴定机构不予受理。二是鉴定时限。司法鉴定机构从收到委托鉴定之日起,适用独任制鉴定的鉴定期限一般为7日内,最长不得超过15日;适用合议制鉴定的鉴定期限一般为30日内,最长不得超过45日。若因特殊情况在45日内不能办结的,报上一级鉴定机构批准可延长30日。设立“两鉴终局”和“鉴定时效”制,既可以避免“终鉴不终”和“终审不终”的局面,又可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也可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益的提高。

4.在鉴定费用上,实行依法从减和从免的救济制度。一是委托鉴定的民事、经济、行政纠纷案件的,有标的额的按3%收取鉴定费,但最低不得少于100元;无标的额的按每件100—500元收取鉴定费。二是刑事鉴定,或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中,认为鉴定结论不公正,而委托重新鉴定的,鉴定机构免收鉴定费用。三是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函后,应在7日内向申请人或委托单位发出受理通知书,指定申请人或委托单位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在指定银行交纳鉴定费用,逾期不交纳的,鉴定机构按自动放弃权利处理。司法鉴定机构的办案经费实行自收自支的原则,其不足部分由同级人民政府保障。

5.在鉴定组织上,实行独任或合议制度。即技术不高,容易判断的初级鉴定案件实行“一鉴一书”的“简易程序”;其他鉴定案件实行“三鉴一书”或“五鉴一书”的“普通程序”;复核鉴定或按监督程序进行鉴定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对重大、疑难的鉴定案件可提请本级司法技术鉴定委员会讨论决定,实行独任制或合议制,既符合国际习惯和我国程序法的原则,又确保了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廉政建设。

6.在监督机制上,实行事前预防和事后监督原则。事前预防,首先加强立法,明确上级鉴定机构对下级鉴定机构的领导和监督关系,使其有法可依;其次,严格司法鉴定人员条件,实行“两证”上岗,确保鉴定人员素质;第三,加强鉴定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和法纪教育,用法律和纪律来规范他们的行为;第四,鉴定人员严格实行异地执业和办案回避制度。事后监督,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对故意作虚假鉴定的,视其情节和后果,要对行为人或单位负责人进行严肃批评和给予必要的处分;不但要对其进行党纪、政纪处分,而且还要在经济上给予处罚。同时,对司法鉴定人员办错案的,可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由该单位向当事人赔偿经济损失;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鉴定人,构成伪证罪、、泄漏国家机密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完善司法鉴定文书制度

司法鉴定书是明确行为人的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或案件性质、是非责任等的重要证据。而作为定案证据的司法鉴定结论,它必须具备客观性、真实性、合法性。这三性是办案人员必须严格审查的,如果缺乏“三性”,就不能作为有效证据采信,不然就会放纵犯罪或者制造冤案。但笔者在审判实践中,发现鉴定文书中存在格式不统一、内容不齐全,申请、委托事项不明,案情介绍过于简单,分析说明不力,适用法律不当,鉴定结论不准,未告知复议权,鉴定组织违法?如无鉴定资格、超范围鉴定、重复鉴定?等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完善鉴定文书格式和内容。建议司法部根据各类鉴定文书的特点尽快制定全国统一性的司法鉴定文书试样,其内容至少应包括:鉴定字号、当事人基本情况、案件由来及委托事项、案情摘要、查明事实、证据引述、分析说明、适用法律、鉴定结论及鉴定费用等部分组成。二是鉴定文书应告知复议权利。即申请复议期间、复议机关和逾期法律后果。三是鉴定人员签名或盖章并加盖鉴定机关和“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印章。四是鉴定书应附鉴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复印件。禁止适用书写式或填空式的司法鉴定书。五是鉴定书对委托事项要叙述明确,对查明的事实要叙述清楚,对认定事实的证据要逐个列举,分析说明要透彻、明了,适用法律要全面、准确,鉴定结论要与委托事项对应和明确。六是司法鉴定书必须适用送达回证送达双方当事人。送达可采用委托、直接、邮寄和留置等送达方式。这样既便于法官或其他办案人员审查认定,又保证了司法鉴定的质量。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8

论文关键词 DNA鉴定技术 刑事侦查 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各种危害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也逐渐的智能化,科技化,那么这就要求反侦查能力不断的提升,公安机关加大刑事侦查的科技含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打击刑事犯罪的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DNA鉴定技术由于自身的特点被广泛的用于亲子关系鉴定,并且逐渐的被应用到刑事侦查案件中,在刑事案件的侦查取证、查找犯罪嫌疑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DNA鉴定技术也并不是完全真确的,由于DNA需要通过比较复杂的程序才能够得出结论,那么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鉴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DNA鉴定技术综述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也可以称为去氧核糖核酸,是组成基因的主要成分,也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长链聚合物,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鸟嘌呤脱氧核苷酸G、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以及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这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DNA分子是由两股方向相反但彼此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核苷酸链围绕着一个中心轴盘旋成螺旋状结构,两条多核苷酸链上的碱基严格的按照C-G、A-T的规律结合成对,结合后的两个碱基称之为碱基对,DNA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稳定性以及统一性等特点。DNA鉴定技术就是利用DNA的特性,经过一系列的过程,鉴定出被鉴定物的特性,与其他的鉴定技术相比,DNA鉴定技术检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这是由于DNA的特性所决定的。在刑事侦查中应用DNA技术真是由于DNA的特性,能够准确的排除和查找犯罪嫌疑人,它的出现和使用不仅成功的侦破了许多重案以及疑难案件,同时还为侦查案件中的串并案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依据,给刑事侦查工作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进行DNA鉴定需要一个标准化的DNA鉴定实验室,并且必须要划分实验区域,简单的可以分为样品提取区、检验材料受理和保存区、扩增区以及检测区,当然如果有一定的条件可以将实验室进行细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检验材料交叉污染的可能性,此外实验室必须要配置所需的仪器设备。

二、DNA鉴定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跟国外研究DNA鉴定技术的时间基本上是同步的,在二十世纪末这一技术被应用到实际的刑事侦查活动中,现今DNA鉴定技术多运用于一些重大疑难案件中,尤其是凶杀案以及强奸案的侦查中,主要是将受害人身上的血迹或者是其他的证据的DNA和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对比,以此来排除和确认嫌疑人。我国一些司法鉴定中心拥有很多的专业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并且还大量的聘请了国内外的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DNA鉴定技术进行指导,我国先后为DNA鉴定技术举办了多次研讨会,并且在我国的DNA 鉴定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进一步促进了司法部门对DNA鉴定技术的认知和了解。我国的DNA鉴定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那么这就需要我国DNA鉴定技术的相关研究人员,积极的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加强我国DNA鉴定技术,为我国的刑事侦查以及其他方面做出贡献。

三、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虽然我国应用DNA鉴定技术的时间较短,但是DNA鉴定技术却凭借自身高效快速的特点,广泛的应用到刑事侦查学、司法鉴定学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刑事侦查活动中,DNA鉴定技术不仅为侦查活动提供了有效的线索,还能够直接指明犯罪嫌疑人,成为了打击犯罪的有利武器。尤其是在侦破凶杀以及强奸等重大疑难案件中,侦查人员可以从案发现场遗留的各种生物材料比如血迹、唾液等,从中提取DNA,然后将DNA和嫌疑人相比对,为案件提供有利的证据。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可以应用到很多的案件的侦查,主要有凶杀案、强奸和强奸杀人案、以及拐卖儿童案等方面,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第一,凶杀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在凶杀现场最有价值的物证一般都是嫌疑人或者被害人遗留下的血迹,公安机关人员在对现场的物证进行采样后,递交司法鉴定中心进行DNA鉴定,通过嫌疑人或被害人遗留下的血迹的DNA检验结构进行比较,由此得到一定的侦查线索或者是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利用DNA鉴定技术能够给凶杀案件提供一定的证据,帮助公安机关人员早日破案,将凶犯绳之于法。

第二,强奸和强奸杀人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DNA鉴定技术能根据被害人阴道分泌物和男性精子结构上的差异将两者进行分离,提取纯精子的DNA,并且不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影响,将案发现场中遗留下的混合版中精子的DNA进行分析,并且跟被害人体内遗留的精子的DNA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利用这一鉴定技术,即使是轮奸案也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拐卖儿童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近些年来我国的儿童拐卖案频繁发生,为了提高解救被拐卖儿童的工作水平,公安机关利用DNA鉴定技术,建立了被拐卖儿童以及其父母的DNA数据库,在成功解救被拐卖儿童之后,通过DNA鉴定可以准确的帮助儿童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给儿童拐卖案件有了一定的保障。

第四,交通肇事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应用。在肇事司机驾车逃逸后,为了确定肇事的车辆,公安机关部门可以根据车辆上遗留的血迹或者是相关组织的DNA 检验结果,将其和被害人的DNA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那么就可以分析出这辆车是否是肇事车辆,从而将肇事者缉拿归案。

DNA鉴定技术不仅仅能够准确迅速的锁定犯罪嫌疑人,为案件侦破提供一定的线索,或者是为串并案件提供相关的依据,DNA鉴定技术还能够帮无罪者洗刷冤屈,将真正的嫌疑犯缉拿归案,维护受害人的切身利益。

四、刑事侦查案件中应用DNA鉴定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DNA鉴定技术凭借自身的巨大威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且被运用到各个方面,由于DNA的稳定性以及特性,在刑事侦查案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DNA也并不是绝对万无一失的,DNA的正确性并不能够完全的依靠它自身的科学性,鉴定人员的一系列鉴定过程对于DNA正确性是有较大影响的,如果在鉴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就会直接导致DNA鉴定结果缺乏真实性。在进行DNA鉴定时,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DNA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第三, 在采取、保存以及送检生物样本过程中应该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在案发现场采集生物样本,以及样本的保存和送检这一系列过程都会导致最终的DNA鉴定结果出现差异,甚至是造成冤案,所以在现场采取证据的人员必须要按规定带上橡胶手套,禁止让技术不够的助手取证,在取得血液等证据之后应该及时的送检,以免血样搞混甚至是被他人掉包,最终导致DNA鉴定出现失误,甚至出现冤案,不能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于法。

第二,统一规定DNA鉴定技术质量标准。随着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逐渐扩大,世界各国对于DNA鉴定技术制定了统一的质量标准,一些发达国家研究和制定了DNA鉴定方法和制定方法的相关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DNA鉴定结果的规范性,同时也保证了刑事案件中DNA鉴定技术的有效作用。

第三,不要盲目的相信DNA鉴定技术。DNA鉴定技术由于自身的特性,越来越广泛被应用到刑事侦查案件中,并且在刑事侦查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但是由于鉴定过程中的种种环节,以及采样过程的不注意,都会导致DNA鉴定结果失误,在案件侦查过程中,一些侦查人员对于DNA鉴定技术的认识比较少,对这一技术存在着一定的误解,甚至认为弄一个DNA鉴定,就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罪。要知道利用DNA鉴定技术只是鉴定结论的一种,没有其他的铁证还是不能够让嫌疑人伏法,所以对于DNA鉴定技术应该是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够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DNA鉴定技术上。

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从刚开始对DNA的全盘接受,到后来的有所怀疑甚至是排除使用,直至现在的理性对待,这都是由于司法系统对于DNA鉴定技术的认识不够,并且存在着盲目的崇拜心态。司法人员应该提高对DNA鉴定技术的认识,客观的对待DNA鉴定技术,并且在案发现场进行采证取样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要带好橡胶手套并及时的将采取的血液样本送去检验,保证在整个采样过程中相关材料的准确性。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9

一、我国目前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及弊端

建国以来,我国刑事鉴定中的法医学鉴定制度开展得最早,至文化大革命前,已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鉴定人员,在公安机关逐级设立了鉴定机构,形成了全国性的法医鉴定体系,掌握了进行痕迹、文检、化验、尸检等鉴定的技术手段和技能。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法制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原单一的法医学鉴定发展为司法技术鉴定,法医学已被确立为司法鉴定学体系中的一门专门科学。我国司法鉴定制度至九十年代末朝着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鉴定体系:一是公、检、法、司系统根据诉讼、执行的需要,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设置为社会服务的至上而下四级以法医鉴定为主的司法技术鉴定结构;二是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劳动、土管、城建、物价、审计、计量等部门根据部门规章设立为社会服务至上而下的鉴定机构;三是按照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所设立的为社会服务的法医学、精神病学鉴定机构;四是公安部、卫生部、交通部等部属院校以及各省、市所属大、中专院校建立的鉴定机构,也对外接受各种案件的鉴定工作;五是科学研究机构、国家文物等鉴定部门。

众所周知,司法鉴定制度是司法制度中的一部分,是统治阶级为保证解决各种司法活动的制度,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对司法鉴定制度的体制以及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地位有着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司法鉴定制度。毋庸讳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司法鉴定制度。他们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打击犯罪,调节社会关系,而且通过技术服务为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推进司法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高、新技术案件的不断上升,使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难予适应时代步伐,存在如下主要弊端:

1.机构林立。从县区、市、省到中央部级机构的公、检、法、司及卫生、劳动、土管、城建、物价、审计等部门对外服务的鉴定机构每层就有10多个。只要机构成立,不管鉴定人员是否合格,技术条件是否齐全,都可以挂牌营业,出具鉴定结论。据笔者调查发现,某县自1984年由公、检、法开设的三家,发展到1998年的16家。这些鉴定部门各行其是,各取所需,适用角度不同,取材内容不同,应用依据不同,导致鉴定结果也不同。

2.唯我独尊。由于公、检、法、司、劳动仲裁等部门都有自己或者联系的司法鉴定机构,所以,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自家的“菩萨灵”。如一起伤害案,公安侦查鉴定为轻伤,检察审查起诉鉴定为重伤,一审法院作有罪判决后,被告人不服上诉,二审法院鉴定为轻微伤作无罪判决。几家弄得案件互相扯皮,当事人申请赔偿又互相推诿,久拖不决,影响极坏。

3.收费过高。市场经济“驱动”司法鉴定机构对外营业,也“驱动”鉴定收费与鉴定人的工资奖金挂钩。笔者发现,近年来,各家司法鉴定机构的收费额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级,既增加了受害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又为司法腐败提供了“温床”,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有一医疗纠纷的受害人请某县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不属医疗事故,交鉴定费1000元;受害人认为鉴定结论对其不利,又请某县检察鉴定室鉴定属医疗事故。交鉴定费1000元,鉴定活动费500元;受害人还是不服,又请某公安司法鉴定所鉴定属医疗事故,伤残4级,后期治疗费约30万元。交鉴定费100元,鉴定活动费7900元。

4.管辖不清。由于法律、法规对各级司法鉴定的管辖范围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对于申请人,或者委托人的鉴定,到底是在住所地居住地或是在纠纷发生地或是在财产所在地,是在哪一级鉴定机构管辖,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所以,申请人或委托人往往随心所欲,各取所需,鉴定人员对于申请人或委托人的鉴定是来者不拒,因人而异,见利而定。

5.时效偏长。如王某1981年2月在某公社医院做剖腹产手术时,遗一纱条在其腹内,同年8月住院取出。次年3月,经某公社确定为医疗事故,并主持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院方按协议约定已全部赔偿。1990年7月,王某以医疗事故有后遗症申请某司法鉴定所鉴定,该所凭王某的自述、住院病历鉴定为重伤、伤残4级、后期治疗费约28万元。王某持鉴定向法院起诉。

6.效力难认。笔者从一起工伤事故赔偿案发现,受害人受伤后请某公安司法鉴定所鉴定为重伤,伤残2级,后期治疗费约25万元。该案在劳动仲裁中经某县劳动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为重伤,作残9级,后期治疗费约5万元。劳动仲裁后,受害人对鉴定不服向某法院起诉,经该院司法鉴定科鉴定为重伤,伤残4级,残疾用具费和后期治疗费约22万元。审理中,被告不服,某法院委托某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重伤,伤残8级,残疾用具费和后期治疗费约8万元。原告对鉴定不服,要求请省级鉴定机构鉴定,某法院又委托某省法院司法鉴定处鉴定为重伤,伤残5级,残疾用具费和后期治疗费约14万元。一起普通的工伤损害赔偿案件,经过5次鉴定出现5种结果,历时4年,究竟要采信谁的结论,最后合议庭只好提交审判委员会研究,按审级决定效力,才划上句号。

7.职级难定。特别是人民法院的司法鉴定人员,既未取得审判资格,不能落实法官等级,又未主管部门和政策规定,不能落实技术职称,这样挫伤了司法鉴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改革司法鉴定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理论依据成熟。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司法鉴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从而为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是2000年8月14日司法部了《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员管理办法》,确立了司法鉴定机构的原则、登记程序,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鉴定人产生程序、权利义务、法律责任。二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部、卫生部、劳动部、建设部和公安部等分别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建筑工程定额管理办法》、《道路交通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人体轻微伤的鉴定》和《刑事技术鉴定规则》等确定鉴定组织、程序、范围、管理和法律责任。三是两院三部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关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和新刑诉法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四是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了《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分级管理实施办法》和《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复核裁定管理办法》,明确了涉案物品估价、鉴定级别、复核程序等规定。

(二)技术力量成熟。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的提高,各高等院校培养的大批司法鉴定专业人员走向社会,并经过多年的司法实践丰富和发展司法鉴定理论,提高了鉴定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物质条件成熟。我国各级鉴定机构建立时间长,在党和政府及各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增添了大量的物质、技术设施,其技术条件已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改革司法鉴定制度之设想

(一)加快司法鉴定程序的立法

立法是改革和完善司法鉴定制度最根本的保障。鉴定结论作为纪检、仲裁、侦查、审判、执行案件的重要证据之一。但我国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以及其他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对司法鉴定只是作了一般原则性规定,但对司法鉴定程序、鉴定结论和鉴定书内容以及鉴定人出庭等尚无明确规定,使司法鉴定出现了比较混乱的现象。因此,笔者建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应加快制定《证据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司法鉴定机构、管辖范围,鉴定程序、鉴定人的资格、权利义务、鉴定书内容、鉴定人出庭范围、复议与撤销、错误与赔偿等。通过立法,规范司法鉴定程序,使司法鉴定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尽快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

长期以来,我国司法鉴定体制上存在较多弊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因此,笔者认为,这个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可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组建和管理。理由之一:世界多数国家在一地区或一个城市都只有一个司法鉴定机构。理由之二: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有担负着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司法鉴定属于法律服务的范畴,其应属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管辖范围之内。理由之三:国办发199890号《司法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对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理由之四:2000年8月14日司法部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明确了“司法行政机关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行业主管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及其鉴定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是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登记、行政处罚等职责。未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任何单位不得从事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活动。”理由之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地司法鉴定部门的鉴定范围,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司法机关内部委托鉴定,扩大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面向社会的有偿服务,其鉴定性质、职能范围和服务对象、宗旨发生了质的变化。理由之六:目前司法鉴定机构存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管辖不清,工序重复,管理失控,监督不力的问题。鉴此,笔者认为,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的条件已经成熟。

关于司法鉴定机构设置依据,在我国《证据法》没有出台之前,可参照三大诉讼法和《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可在县区、市、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部分别设立四级统一的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将原公安、检察、法院和劳动、卫生、土管、城建、物价、审计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除外鉴定部门合并组建司法技术鉴定中心考虑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因侦查工作的需要,各级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可在同级公安、国家安全机关设立司法技术鉴定所,作为司法技术鉴定中心的分支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实行人财物至上而下的条条管理。司法部内设立司法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全国司法鉴定机构的注册登记、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司法部可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审核,履行对司法鉴定机构行政管理、业务指导和实行年度检验、行政处罚等职责。在设置数额上,坚持县以上人民政府区域内只设立一个司法鉴定机构的原则。在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中不得含有“中国”、“中华”、“全国”、“国际”等字样,可在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前冠用司法鉴定机构所在地的地名。如“××县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市司法技术鉴定中心”、“××省或市、自治区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各级司法技术鉴定机构成立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要有自己的名称、场所和章程;二是要有与所开展的司法技术鉴定业务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三是要有足够的注册资金县级的起点为人民币200至300万元,市级的起点为人民币500至600万元,省级的起点为人民币800至1000万元,部级的起点为人民币2000至5000万元;四是要有取得司法技术鉴定资格的人员县级10名以上,其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5人;市级18名以上,其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8人;省级25名以上,其中具有中高、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12人;部级60名以上,其中,具有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25人。各鉴定中心根据技术力量,结合实际,可内设办公室、法医学鉴定科、产品质量鉴定科、物品价值鉴定科、财务审计鉴定科、痕迹鉴定科、文件鉴定科等。

(三)规范司法鉴定人员执业活动

目前,司法鉴定人员,特别是基层的司法鉴定人员均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取得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更没有执业证书,加之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统一的法律,各鉴定部门对鉴定人员的要求,基本上是自己的内部规定,从而导致司法鉴定人员业务素质较差,鉴定质量不高,社会效果不好。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司法鉴定人定义和涵义。司法鉴定人是指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在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诉讼、仲裁等活动涉及的专门性技术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司法鉴定人的定义,笔者认为,司法鉴定人具有下列特征:一是司法鉴定主体是司法鉴定人,司法鉴定人应该是具有完成有关鉴定活动所需专门知识的自然人;二是在我国诉讼活动中,司法鉴定人的地位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三是司法鉴定人应具有从事相应鉴定活动的资格;四是司法鉴定人的权利义务一致性。

1.司法鉴定人应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制度。笔者认为,司法鉴定人员的产生程序,可借鉴国外“专家证人”又称鉴定人的管理经验和参照我国律师制度的考试、考核程序。即:申请参加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是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品行端正;三是要具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经国务院认可的司法鉴定专业机构培训,并取得1—2门以上专业技术合格证书,或具有高等院校专业鉴定资格的,经全国统一考试、考核合格的可分别授予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司法鉴定人执业实行执业注册登记制度。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申请执业,经拟聘的司法鉴定机构同意后,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注册登记,取得执业证书后必须在职业资格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活动。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实行年检制,未经年检的不得继续执业。未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后未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司法鉴定活动。

2.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实行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司法鉴定人在执业中,享有下列权利:①查阅与鉴定有关的案卷材料,询问与鉴定事项有关的当事人、证人等;②应邀参与、协助委托人勘验、检查和模拟实验;③要求委托人补充鉴定材料;④委托人提供虚假情况或拒不提供鉴定所需材料的,有权拒绝鉴定;⑤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⑥与其他司法鉴定人意见不一致时,有权保留意见;⑦获得执业报酬;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司法鉴定人在执业中,应履行下列义务:①按时按质完成鉴定任务;②依法主动回避;③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④依法按时出庭;⑤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四)建立司法鉴定程序规则

明确各级司法鉴定机构、委托条件、管辖范围、鉴定费用标准、鉴定组织、鉴定程序等的法律依据,是规范司法鉴定程序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建立司法鉴定运作程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在鉴定案件来源上,实行委托鉴定制度。即只设立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委托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不设立自然人申请制。其理由:一是目前所有刑事案件发案后均由公安、检察机关立案侦察,就是刑事自诉伤害案件发案后,也是先由公安派出所按刑事或治案案件立案,在处理中需要鉴定的,已由处理单位委托,不需个人申请;二是所有民事、海事、行政纠纷案件发生后,一般均由基层调解委员会、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或行政机关调处,或法院审理,在调处或审理中需要鉴定的已由单位委托,亦不需个人申请;三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党员违规违纪的案件发生后,一般由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在办案中需要鉴定的也不需个人委托;四是单位委托鉴定既可避免鉴定人员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又能保证鉴定程序和实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委托鉴定,应由委托单位填写《委托鉴定书》及鉴定事项,报单位负责人签发后,承办人随案有关材料送达给鉴定机构,以解决对同一案件、同一当事人多次鉴定,程序违法、结论不一的问题。

2.在鉴定范围上,实行地域和级别管辖原则。即所有涉及初级鉴定的案件,一般按当事人住所地居住地或犯罪地纠纷发生地,或标的物所在地的县级司法鉴定机构管辖;若一方当事人涉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或涉及高、新技术的初级鉴定案件,可由市级以上鉴定机构管辖。

3.在鉴定次数和期限上,实行“两鉴终局”和“鉴定时效”制度。“两鉴终局”即初级鉴定书应告知当事人复议权利、申请复议期间、复议机构和逾期的法律后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若对初级鉴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鉴定书的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鉴定机构提出书面复议申请,上一级鉴定机构审查后,作出的维持或改变鉴定结论的鉴定书,为终局鉴定。如果办案人员在审查认证中,发现鉴定结论存在程序和实体不公正时,可以向作出鉴定的上一级鉴定机构申请,要求按鉴定监督程序纠正。若委托人认为需要补充鉴定的,按初级鉴定程序办理。“鉴定时效”包括委托时效和鉴定时限。一是委托时效。委托鉴定的时效一般为二年,身体受到伤害的为一年,从伤害之日或伤势确定之日起计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超过时效的司法鉴定机构不予受理。二是鉴定时限。司法鉴定机构从收到委托鉴定之日起,适用独任制鉴定的鉴定期限一般为7日内,最长不得超过15日;适用合议制鉴定的鉴定期限一般为30日内,最长不得超过45日。若因特殊情况在45日内不能办结的,报上一级鉴定机构批准可延长30日。设立“两鉴终局”和“鉴定时效”制,既可以避免“终鉴不终”和“终审不终”的局面,又可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也可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益的提高。

4.在鉴定费用上,实行依法从减和从免的救济制度。一是委托鉴定的民事、经济、行政纠纷案件的,有标的额的按3%收取鉴定费,但最低不得少于100元;无标的额的按每件100—500元收取鉴定费。二是刑事鉴定,或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中,认为鉴定结论不公正,而委托重新鉴定的,鉴定机构免收鉴定费用。三是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函后,应在7日内向申请人或委托单位发出受理通知书,指定申请人或委托单位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在指定银行交纳鉴定费用,逾期不交纳的,鉴定机构按自动放弃权利处理。司法鉴定机构的办案经费实行自收自支的原则,其不足部分由同级人民政府保障。

5.在鉴定组织上,实行独任或合议制度。即技术不高,容易判断的初级鉴定案件实行“一鉴一书”的“简易程序”;其他鉴定案件实行“三鉴一书”或“五鉴一书”的“普通程序”;复核鉴定或按监督程序进行鉴定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对重大、疑难的鉴定案件可提请本级司法技术鉴定委员会讨论决定,实行独任制或合议制,既符合国际习惯和我国程序法的原则,又确保了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廉政建设。

6.在监督机制上,实行事前预防和事后监督原则。事前预防,首先加强立法,明确上级鉴定机构对下级鉴定机构的领导和监督关系,使其有法可依;其次,严格司法鉴定人员条件,实行“两证”上岗,确保鉴定人员素质;第三,加强鉴定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和法纪教育,用法律和纪律来规范他们的行为;第四,鉴定人员严格实行异地执业和办案回避制度。事后监督,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对故意作虚假鉴定的,视其情节和后果,要对行为人或单位负责人进行严肃批评和给予必要的处分;不但要对其进行党纪、政纪处分,而且还要在经济上给予处罚。同时,对司法鉴定人员办错案的,可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由该单位向当事人赔偿经济损失;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鉴定人,构成伪证罪、受贿罪、泄漏国家机密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10

    一、鉴定意见证据能力存在瑕疵

    鉴定意见由于具有专业性,其常常被部分公安司法机关不加以任何质疑而径直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导致错误的鉴定意见进入诉讼之中,并作为确定事实的根据。在实践中这已经证明产生了诸多冤假错案。这进一步验证了鉴定意见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其证据能力理应同其他证据一样,受到控辩双方和法庭的质疑,尤其是在各方不具备专门知识,对鉴定意见的正确与否无法单独判定的情况下,其证据能力更应当受到挑战,以防鉴定人成为“科学的法官”。

    (一)司法实践表明鉴定意见证据能力存在疑问

    鉴定意见证据能力的不足,在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许多不具备证据资格的鉴定意见进入诉讼程序,导致大量的、影响范围广的冤假错案发生。

    1.多次鉴定、重复鉴定问题突出,且结论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如果只要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根据科学知识、经过鉴定做出的结论,就是正确的,就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那么,司法实践中对同一问题不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相互矛盾的鉴定意见。但是,在实践中,不同鉴定机构对同一问题进行鉴定,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鉴定意见,并且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例如,曾经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邱满囤诉汪诚信等名誉侵权案”即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原告方先后向法庭出示3份由不同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分别是河北省科委组织的鉴404号、商业部组织的科技鉴字013号文件;北京农业大学核磁共振实验室进行的鉴定:北京华夏物证鉴定中心的鉴定,其结果均为:所测试的样品均不含有氟乙酰胺及其化合物。此外,被告向法庭提供5份结论明显矛盾的鉴定,分别是:北京植保站对样品其成分的鉴定,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处技术监督科对样品的化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对样品的化验,“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化验,公安部二所对样品的检测,其结果均为:老鼠死因系该鼠药毒杀,鼠药中含氟乙酰胺。⑴与原告提供的鉴定所得的结果截然相反。类似案例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由此不难看出,鉴定意见不具有当然的证据能力。

    2.错误的鉴定意见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除出现上述就同一问题存在多个相互矛盾的鉴定意见的情形以外,在司法实践中还会出现由于鉴定意见的错误而导致冤假错案发生的现象。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余某某案”即是显着的例子。1994年1月20日,湖北省农民佘某的妻子张某失踪,侦查机关在附近池塘里面发现一具女尸,京山县公安局经法医尸体检验认定,死者为该县雁门口镇农民张某。据此,侦查机关根据法医的认定结果,以及余某和张某平时的紧张关系而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佘某。之后,侦查机关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侦查、检察院进行起诉、法院也予以审判,确定余某有罪。后因张某返回家中,佘某才得以昭雪。在此之后,无论是追责人员还是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都将指责声指向刑讯逼供,法官错判等,却几乎没有任何人认为,这起错案发生的源头,就是技术人员对女尸的错误认定。假设,当初法医没有将女尸认定为张某,佘某还会被作为嫌疑人吗?这起冤假错案还会发生吗?进一步表明了鉴定意见在实践中不具有、也不应当具有当然的证据能力。

    (二)鉴定意见自身特性表明证据能力存有不足

    鉴定意见证据能力的不足,除在司法实践中可以找到其表象以外,其自身特性也表明鉴定意见不具有当然的证据能力。鉴定意见虽然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依据科学原理、规律并依严格程序做出的,但是其最终结论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具有或然性。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DNA检测。DNA鉴定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措施被广泛运用,并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可靠的手段,几乎不会受到法庭各方当事人和法官的质疑。然而,经DNA鉴定的结果不可能是100%,而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这个数值的最终结果只能是100%与偶合率v之间的差值。根据统计学观点,“两个无关个体偶然重合的概率虽然非常低,属于统计学上的小概率事件,在有限的试验中不会发生,但根据统计学原理,在无限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00%。也就是说,只要进行无限多次试验,终有一次,必然会出现偶然重合。”⑵

    (三)鉴定意见的技术标准也要求对其证据能力予以审查

    鉴定意见证据能力还受到“对科学范围的界定”和“科学标准”两方面的限制:

    1.科学的发展过程表明鉴定意见证据能力可能存有疑问。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即科学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对先前科学进行否定的过程。据此,现在被认为是正确的、科学的技术,在以后可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鉴定人依据目前科学技术做出的结论性意见,在将来可能由于其所依据的技术被推翻,而被证明是错误的。

    2.科学技术的标准表明鉴定意见证据能力可能存有疑问。如上文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革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会存在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而依据不同的手段,将可能会得出不同的鉴定结果。在何种情况下运用何种技术手段还存在一定争论。有学者认为,鉴定意见必须依据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方能认定其证据能力;有学者认为,鉴定意见要具有证据能力,其必须依据成熟的、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的科学技术;有学者认为,鉴定意见所依据的科学技术必须是为社会公众所普遍认可的;也有学者认为,这种科学技术必须是为法官所认可的。总之,鉴定人对案件事实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当存在多种不同科学技术的情况下,应采用何种技术由鉴定人自行决定,且其所得出的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验证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疑问。

    (四)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表明其证据能力存在欠缺

    所有经法庭查证属实的证据,要对某一案件事实发挥证明作用,必须达到一定的证明标准。在刑事诉讼中,由于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影响巨大,因而其证明标准最为严格。新《刑事诉讼法》第53条明确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为“排除合理怀疑”。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证据与证据之间,包括鉴定意见与鉴定意见,鉴定意见与其他证据之间,都可能存在矛盾,这表明其中必有某项或者某几项证据不具备证据能力。如在张某某故意伤害一案中,⑶犯罪嫌疑人张某某造成被害人轻伤。对于犯罪嫌疑人是否已满16周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诉讼中先后出现三种不同的证据:(1)张某某的身份证、常住人口基本信息及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证实张某系1989年5月1日生,已满18周岁,(2)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情况说明、当地村民委员会证明、张某某就读小学毕业证、就读初中新生名册、张某某父亲证言,证实张某某出生于1991年5月,即张某某犯罪时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3)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出具的骨龄报告书,提示张某某摄片时(2008年6月18日)的实际年龄应在14周岁6个月至15周岁6个月之间,即张某某犯罪时不满16周岁。

    在本案出示的三项证据中,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出具的鉴定意见认为张某某未达到16周岁,与前两项证据存在明显矛盾,直接影响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在此情况下,法庭不应当直接赋予骨龄鉴定意见特殊的证据能力,而应当结合案件中的其他证据对上述三项证据进行综合审查,从而认定事实。事实上,在本案中,检察机关最终以第二项证据(即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对行为人提起公诉,法院最终也采纳了检察机关的证据。据此,在该案中,骨龄鉴定意见则不具备证据资格,而排除在诉讼程序之外。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司法实践角度和鉴定意见自身特性角度来看,还是从刑事诉讼证据理论角度来看,鉴定意见都不具有比其他形式证据更特别的证据能力。公安司法机关在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之时,不应当直接肯定其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而应同其他形式证据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查方可作为最终决定。

    二、域外刑事鉴定意见证据能力保障的启示与借鉴

    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对专家证人证言证据能力的保障,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官辅助人”提供的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的保障都十分完善。我国诉讼程序具有大陆法系的传统,但不同于法德等传统大陆法系国家,而具有众多学者所提出的“超职权主义”的意味。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又增添较多当事人主义的因素。据此,域外的丰富实践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法律思维、国情等的不同,我们在借鉴相关经验的同时,要直面对我国诉讼的挑战。

    (一)两大法系鉴定意见证据能力保障评析

    英美法系国家为当事人主义模式,在对鉴定意见证据能力的程序性保障过程中,强调控辩双方的主体性地位,专家证人由控辩双方自行聘请,且专家证人只需具有解决该专门问题的知识即可,不必取得特定资质,范围较广。对专家意见证据能力的审查,主要由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对其进行质证,以判定专家证言是否具备证据能力。但是在当事人主义模式下,当事人一般都会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专家证人,据此专家证人提供的鉴定意见往往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甚至出现多个意见相互矛盾的专家证人,从而影响陪审团对案件事实的看法,导致诉讼无辜拖延。因此,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虽然能够充分体现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但其有可能对诉讼效率、诉讼的公正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大陆法系国家以职权主义为中心,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主导诉讼活动的进行,更加注重的是实体性公正。对于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范围,都是由法院进行编制造册,只有在名册范围内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方可接受委托,进行鉴定,其范围较为狭窄。由法官在名册范围内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因此其证据能力往往很难受到质疑。在对鉴定意见的审查方面,法官对鉴定的启动,鉴定人的资格、选任到鉴定意见的质证等都处于主导地位。虽然法官处于优势地位,由其进行自由心证:但是在法庭中具有多种诉讼、庭审规则对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进行规制,如直接言辞原则、宣誓原则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