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看生活十篇

时间:2023-03-27 11:48:32

坦然看生活

坦然看生活篇1

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嘘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

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大篓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

坦然看生活篇2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音乐;艺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1.02.012オオ

维特根斯坦是公认的20世纪西方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在维特根斯坦的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维特根斯坦一生特别钟情于音乐,不仅是因为他出生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富豪家庭,而且他的家庭具有很强的艺术氛围。\+①欣赏音乐是维特根斯坦的终身爱好,有时,他一整天地构思一首乐曲,并且下意识地磨动牙齿,仿佛音乐要从身体里奔出来似的。尤其在他艰苦的理智劳作之后,欣赏音乐简直成了他改换脑筋的最好办法。直到晚年,他仍然喜欢谈论六个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伯拉姆斯和兰勃,并一直对其他音乐家和音乐的一般趋向保有自己的看法。维特根斯坦不同意认为音乐只有少数乐符和节拍而只是将其看作一种原始艺术的观点,他认为音乐只是表面上的简单,而这一表层内容所显示的深层实体,则包含着其他艺术只在外在形式中出现而在音乐中深含着的全部复杂性,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是最精深奥妙的艺术。维特根斯坦将艺术、思想、科学等并列,认为艺术也给人启迪。他还憧憬在科学的时代之后,艺术的时代的来临。②虽然并没有系统的艺术著作,但是维特根斯坦在其音乐欣赏实践和庞杂的思想著述中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艺术欣赏理论。

首先维特根斯坦否认在艺术欣赏中有什么普遍的美学理论和美的本质。共同的本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它们最多是一种“家族相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审美矛盾和多样性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审美反应才是最关键的,“与美学相关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所谓的美学反应,即不满意、厌恶、不舒服。不满意的表达并不同于不舒服的表达。不满意的表达说:‘再高点儿……太低了!……像这样做。’”正是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出发,维特根斯坦十分反感以前的那些所谓的美学问题,因为它们很多往往是本末倒置,脱离实际而产生的虚假问题。维特根斯坦对那些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似乎十分反感,在他看来,艺术并不是什么奇迹,相反它是自然而然在生活中出现的,就如同植物生长在自然中一样,维特根斯坦比喻说:“自然界的奇迹。人们会说,艺术向我们显示自然界的奇迹。艺术立足于自然奇迹这个概念之上。(花正在开放,这里有什么奇迹呢?)人们说:‘瞧,花是怎样开放的!’”处于不同的生活世界,对不同的艺术或者对同一门艺术,人们的欣赏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因为,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和它们建立了不同的关联或者没有建立起一种关联。“关联”是维特根斯坦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词,在维特根斯坦的很多理论中都涉及到,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人们和事物建立的关联是不同的,一个脑子里没有这种关联的人,你怎么向他解释都是没有用的,因为这种关联是在他的生活世界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语言的解释是没有用的,这就像国外有些民族艺术,我们无能如何都欣赏不了。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艺术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艺术欣赏中起着基础作用,在《杂评》中谈到对音乐的理解时,维特根斯坦说:“对音乐的理解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紧接着,他分析了音乐欣赏:“在我看来,这个乐句是一种姿势。它潜入我的生活之中。我把他看成我自己的乐句。”维特根斯坦反对那些所谓的艺术批评和理论,而是要把读者可能做的事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做。不同于询问“什么是美?”这样的传统美学的做法,维特根斯坦只是给出一系列例子,表明艺术欣赏并不具有可以用语言定义的共同本质,而是由各种姿势、行为、感觉和词语等组成的表征系列,而且各种表征方式在不同文化中有着巨大的差异,所有这些例子之间构成“家族相似”的关系。

因为人们生活世界的多样性,艺术欣赏才会出现多样性,因为不同生活世界的人对艺术的理解是不同的,单单描述欣赏是什么是不可能的,要描述欣赏在于什么,我们就不得不描述整个环境。我们在同样的时刻和环境中使用不同的审美字眼,我们也将同一字眼用于不同的时刻和环境。所以,重要的是,我们使用这些字眼的时刻和环境,我们的整个生存方式,而不是字词本身,不存在对艺术欣赏和美的共同定义。至于对所谓艺术欣赏有什么高下之分,维特根斯坦更是嗤之以鼻,他说:“人们说,某个人有‘画家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可是,一个没有这样的特质的人并不会因此而成为盲人或聋子。”因为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建立起了不同的关联,维特根斯坦说:“对某人谈论一些他不懂的事情,那是毫无意义的,即使你补充说他不能理解。(这经常发生在你所爱的人身上。)”

因为艺术欣赏本身是一种生活,就是生活本身,维特根斯坦否认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必定伴随着一个什么东西(他认为这是人们在艺术欣赏活动中的一个普遍倾向,他对此的反对也和他对心理学的反对相关),正如他认为语言中并不伴随着一个思想的东西一样,“当我领悟地倾听一首曲子时,是否我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当我听这首曲子而不理解时,是否就不会感觉到这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呢?没有答案,或者我突然想到的是无聊之事。我完全可以说:‘现在我懂了。’并且能够谈论这个曲子,演奏它,把它和其他曲子作比较等等。理解的标志也许伴随着倾听。”倾听就是理解,就构成理解本身,并不需要一个其他的过程和东西的存在,“把理解称为一个与倾听相伴随的过程,那是错误的。(当然,也不能把它的表现――那种充满表现力的演奏称为倾听的伴随物。)”他说:“你可以演奏一遍小步舞曲,从中得到了许多东西,而换个时间再演奏一遍,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但由此并不会得出结论,认为你从中得到的东西不依赖于小步舞曲,例如错误地认为意义或思想只是语词的伴随物,而与语词无关。‘命题的意义’非常类似于‘对艺术的欣赏’情况。认为句子与对象有关这种看法,就是说,无论有这种效果的是什么,都是句子的意义。‘一个法语句子怎样呢?’――有相同的伴随物,即思想。”维特根斯坦在这里似乎批判了艺术欣赏后面往往依靠某种思相的看法,因为这种思想往往被强加给艺术。

那么,用什么方式来解释艺术呢?维特根斯坦十分看重艺术与时代的联系,特别是与那个时代的文化,“因为,如何理解‘充满表现力的演奏’呢?一定不是通过演奏的伴随物加以解释。――那么要用什么来解释呢?可以说那是一种文化。――谁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中接受教育,他就会对音乐做出如此这般的反应,人们就可以教他使用‘充满表现力的演奏’这个词。”因此,要描述一套审美规则,就完全意味着要描述一个时期的文化,而不同的时代的文化是不同的,即不同的时代玩着截然不同的游戏,我们现在的文化趣味在中世纪也许并不存在。也就是说,只要是生活在这种文化中,就会做出这种反应,反之,不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相应的对这门艺术就不能理解和欣赏,整个审美判断都是如此。不同的艺术和欣赏是不同的游戏,而这些游戏的根基是整个文化。维特根斯坦还强调艺术作品与一个时代的文化的联系,“某些作家曾经颇有成就,而现在已经过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作品在被他们那个时代的整个环境所充实时才会发出强烈的呼声。可是,如果没有这种充实,他们的作品就会死去,好像移走了那种使它显出光彩的灯光一样。”维特根斯坦还指出如果一个人欣赏一位作家,那他一定也会喜欢这位作家所属的那种文化。如果一个人觉得这种文化无关紧要或者令人厌恶,那他对这位作家的赞美就会冷却下来。维特根斯坦深刻揭示出,人们在艺术欣赏中总是倾向于把艺术作品和现实联系起来,和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和自己在生活世界中积累的一切东西联系起来,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对一幅画(一种思想)的态度。我们体验一幅画的方式使它对我们来说成为真实的,就是说,把它和现实联系起来了;它建立了一种和现实的连续性。(害怕把一幅画和对现实的恐怖联系起来了。)”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不同的艺术家有共同之处呢?譬如,你会发现某位音乐家的风格和你喜欢的诗人或画家的风格之间有相似之处,维特根斯坦认为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尤其是都处在那个时代的文化之中,并且这也产生了艺术的客观的意义。维特根斯坦还认为,我们对以往时代的误解太多,“一个时代误解另一个时代。一个小小的时代以它自己的那种令人厌恶的方式误解其他一切时代。”这也和他认为的现代艺术的衰落有关,总的来说,他贬低他所处的时代,而向往那个艺术兴盛的时代。

对那些所谓的艺术欣赏术语,维特根斯坦也是坚决反对的,例如,他在很多地方谈到“审美力”,他认为像这些理论词汇,在实际活动中并不会有任何作用,艺术欣赏并不都需要审美力,一个人没有“审美力”这个概念,并不等于他不会审美。艺术创造也不都需要审美力,伟大的艺术是浑然天成的,维特根斯坦说:“审美力作为调节。分娩不是它的事情。审美力使某一种事物成为可接受的。(由于这一原因,我认为一位伟大的创作者不需要任何审美力,他的产儿以一种完全成形的形态进入世界之中。)琢磨润色有时是审美力的一种功能,有时却不是。我有审美力。甚至最精致的审美力也与创造力无关。审美力是感受性的提炼。不过,感受性并不能产生任何事物,它纯然是一种接受。我不能判断是否我具有审美力,还是也具有创造力……”真正的审美活动与这些概念无关,它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在复杂的审美活动中,所谓的审美力也是变化的,不是能从概念上加以把握的,审美力可能令人向往,但不能被人把握。

作为一个哲学天才,维特根斯坦十分关注艺术中的天才,总的来说,他的天才理论和康德相似,认为天才是天生的,自然形成的。维特根斯坦十分推崇天才,也是因为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利于天才产生的时代,现代的人有才能,但缺乏天才。他说天才(Genie)是那种使我们忘记大师的才能(talent)的东西。天才也不是技巧,天才是那种使我们忘记技巧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并不是什么奇迹,相反是在生活中自然出现的,就如同植物生长在大自然中一样。天才是天生的,是在人的性格中表现出来的,是性格在其中表现出它自身的一种才能,它是与生俱来的。维特根斯坦认为现代只有大师,艺术衰落,因此他推崇天才,他经常以他喜欢的音乐为例子:“你当然可能说,瓦格纳和勃拉姆斯彼此以不同的方式来模仿贝多芬。可是,在贝多芬那里是天上的东西,在他们那里变成了尘世的东西。同样的表现方式出现在贝多芬的乐曲之中,但它服从于不同的规律。在莫扎特或海顿的乐曲中,命运没有发生任何影响。这不是这种乐曲所关注的。托维这头蠢驴有一次说,这一点或者类似的情况应归因于莫扎特从来没有接触过某个种类的读物。仿佛这表明音乐大师们的乐曲只是靠书本加以规定的。当然,乐曲与书本有些联系。但是,如果说莫扎特在他的读物中没有发现任何伟大的悲剧,难道他就不可能在他的生活中遭遇这样的悲剧吗?难道音乐家只有通过诗人的眼镜才能看见任何事物吗?”

维特根斯坦反对对艺术的科学分析,回击现代科技对艺术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推动艺术的复兴。维特根斯坦在美学中回击科学,主要表现在他对心理学美学和实验美学的批判。特别是心理学美学,维特根斯坦谈论很多。总的来说,维特根斯坦认为心理学本身是受科学的影响而产生的一门虚假的学科,因为它试图对人的心理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因果联系,而维特根斯坦认为因果联系是虚假的,是一种科学的迷信,他在很多地方批评了弗洛伊德。他对心理学的批评我们这里并不详谈,我们只谈论他对心理学美学的反驳。他说:“人们常说,美学是心理学的分支。这种看法认为,一旦我们更为先进,一切东西――所有的艺术之神秘――就都可以为心理学的实验所理解。这个看法简直太荒谬了,可它就是如此。美学问题与心理学实验毫无关系,它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得到解答的。……人们仍然认为,心理学总有一天会去解释我们所有的审美判断,他们是指实验心理学。这非常有趣――真的非常有趣。而在心理学家们的工作与关于艺术作品的判断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任何联系。我们可以去考察我们所谓的对审美判断的解释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当人们对审美印象感到迷惑时所寻求的那种解释并不是一种因果解释,也不是由经验或关于人们如何反应的统计来确证的解释。(你无法通过心理学实验来得到这个解释。)”

维特根斯坦认为,审美解释不同于心理学说明,审美解释并不是因果解释,审美的理解和判断不同于也不依赖于心理学实验。即使我们知道了我们审美时心理和大脑发生的过程,我们仍然不理解审美现象。当一个人为审美印象所困扰,追求解释时,他所希望得到的不是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而是审美的理由或动机。在科学中流行的原因说明不是在审美艺术中适用的理由解释。维特根斯坦认为,原因和理由的区分在所有的哲学中,在我们的全部文化中,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例如,在艺术领域,人们所需要的解释并不是什么为美和如何美的原因,而是通过表现以前未曾想到的联系,显示何为美,一件艺术品为何美。维特根斯坦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例子,他指出:一些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当他起初阅读时,感觉不到它们的美,他在心中没有引起共鸣。然而,当他矫正自己的阅读方式,或者在某一不同的情景下再阅读时,他便在心中引起了共鸣,感到了它们的美,看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一些联系,禁不住为这种感觉手舞足蹈。如果一个人不理解一件艺术作品,那他就只从一般方式看它,只有当他能以独特的方式看它,才能看到其中的美。美就在这种不同的关联中显示出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阻碍阻挡我们以具体独特的方式看待事物,阻挡我们看到事物的有些审美联系,所以,艺术欣赏需要特定方式的沉浸。

和批判心理学美学相关,维特根斯坦批判了实验美学,“在美学研究中我们并不关心因果联系,而这是我们在心理学中要关心的。……我们所做的这种发现人们好恶的实验并不是美学。如果这是美学,那么你就会说,美学只是一个品味问题。美学问题并不是‘你喜欢它吗’,而是‘你为什么喜欢它’。一旦我们把这个问题变成一个品味问题,它就不是美学了。……我们在美学中感兴趣的并不是因果联系,而是对事物的描述。……美学是描述性的。它所做的就是要引起人们对某些特征的注意。把事物挨个排列以便展现这些特征。”

虽然维特根斯坦几乎没有自己的艺术创作,但他的审美趣味在他的生活中仍然表现地很明显,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的那种繁缛、奢侈和豪华十分反感,认为那是一种文化衰退的结果,是现代人文化软弱无能,心理空虚的产物(类似于卢梭和康德对艺术的看法)。维特根斯坦曾帮他的姐姐设计房子。他将严格的比例和对称运用到房子的各个细节,追求天然,反对雕饰,使那座楼房整体上看上去精美庄重。维特根斯坦一生都喜欢欣赏音乐特别是钢琴,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气质,他的一生都像一个艺术家一样充满激情,哪怕是他从事哲学思考的时候,也是充满激情的,他一旦进入哲学思考就会进入一种迷狂状态。维特根斯坦的人生也充满艺术色彩,散发出无穷的人生魅力。オ

注释:

①维特根斯坦的母亲列奥波丁•卡尔姆斯极具音乐天赋,音乐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路德维希这一代人的音乐素养以及整个家庭的音乐气氛,主要都得自于她,在频频举行的音乐晚会上,当时帝国著名的音乐家都是常客。由于这样的家庭音乐气氛,维特根斯坦的音乐感觉也比常人敏锐,对音乐的鉴赏也比一般人苛刻。他的骨子里留有家庭遗传给他的追求纯粹和卓越的本能。维特根斯坦的哥哥汉斯也是一位音乐天才,很小就掌握了小提琴和钢琴,4岁便开始谱曲。为了保持自己生命一般的音乐激情,他在父亲的压力下逃往美国,(维特根斯坦的父亲为了给自己庞大的财产培养继承人,要求维特根斯坦的几个哥哥接受经商教育,在这种压力下,他两个哥哥自杀,家庭中浓厚的音乐氛围,使他们都非常脆弱和敏感)。

②总体上说,维特根斯坦认为现代艺术是一种衰落。在论述具体的艺术家时,维特根斯坦总认为古典艺术大师的很多精神在现代艺术家那里已经失落,认为后来所谓的那些艺术大师也往往只是对前人的复制和模仿,特别是维特根斯坦钟情的音乐艺术,他在其著作中多次谈到:“一切伟大的艺术里都有一头野兽:一头驯服了的野兽。例如,在门德尔松那里却没有。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把人的原始冲动作为他们的基础低音(Grundba)。它们不是旋律(也许像它们在瓦格纳那里那样),而是一种使旋律获得它们的深度和力量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门德尔松称之为一个‘进行复制的’艺术家。在同样的意义上,我为格蕾特儿建造的那座房子是极其灵敏的耳朵和良好的风度的产物,是(对一种文化等等)高度理解的表现。可是,这里没有那种可能在旷野里尽情发泄出来的原始生活,野蛮生活。因此也可以说没有健康(基尔凯郭尔)。(温室植物。)”(维特根斯坦:《杂评》,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52-53页。)

[参考文献]

\[1\]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2卷)(维特根斯坦:关于美学的讲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P337.

\[2\]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维特根斯坦:杂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P78.

\[3\]同\[2\]P96.

\[4\]同\[2\]P100.

\[5\]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0卷,维特根斯坦: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作)\[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P149.

\[6\]同\[2\]P12.

\[7\]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维特根斯坦:纸条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P158.

\[8\]同\[7\]P158.

\[9\]同\[1\]P356.

\[10\]同\[7\]P159.

\[11\]同\[2\]P107-108.

\[12\]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4卷,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P175.

\[13\]同\[2\]P117.

\[13\]同\[2\]P82.

\[14\]同\[2\]P111.

\[15\]同\[1\]P342-346.

坦然看生活篇3

关于“度”一词字面上的理解很多。但在这句里“度“应理解为能够容纳的量、气度。”度“节制之度,宽容之度,包容之度。“坦然”与”度“互为因果,因有度方坦然,做人处事之所以坦然了是因为有度。人生有度方坦然。

”坦然“是一种心态,是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生命中的利禄功名;是人生中的一种淡泊,淡泊的看待生命中的得失;是人生的一种豁然,豁然的对待人生中的进退。”坦然“是取决于对欲望的把握尺度。欲望会蒙蔽人的双眼,欲望会堵塞人的双耳。一个人若被自己的欲望所完全左右的时候,那么他将会变的利欲熏心,祸患也就会来敲门了。

"坦然“是一种心态,但是它更取决于放下的心态。人生旅途,漫漫无期,放下则是一个选折题,放下什么?怎样放下?则必须有”度“,面对我们制定的目标,只有放下各种包袱,各种负担才能轻装前行。

其实,生活中最困扰人的、最惹纷扰的一个字就是”争“。在我们身边常见的摩擦、口角、吵闹,甚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不与”争“有缠绊。你争、我夺。争到最后原本广阔、清纯、宁静的尘世,只能容的下一颗自私自利的心。人若要记住某些东西,就要放下某些东西。譬如:在工作上要放下功劳的包袱,记得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在生活上,要放下金钱和占有欲,记得勤俭和朴素;在情感上,要放下怨恨和妒忌,记得豁达和为善;在为人处世上,要放下曾经施舍于他人的恩惠,记得别人的帮扶,懂得感恩,懂得赠与。

坦然看生活篇4

只要有一颗绝不妥协的心,和一种绝不服输的精神,以及全心全意的爱,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出奇迹……

面对凶猛残暴的美洲狮,为保护妻子和儿女不受伤害,丈夫勇敢地挡在了美洲狮与妻子之间。但受到保护的妻子并没有不管不顾地转身逃跑,而是选择了直面“百兽之王”,并与其展开殊死搏斗……

天降横祸

现年38岁的劳拉,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康普顿。10年前,她在升任地产公司开发部经理丈夫斯坦利的强烈要求下,辞职做了全职太太。为让丈夫拥有更多的事业发展空间,善解人意的劳拉一力承担了所有家庭事务。在她的全力支持下,心无所虑的斯坦利一跃成为了地产界知名人士。

看到丈夫受到大家尊敬的情景,劳拉高兴无比。在她自以为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女人时,一条消息让她深陷痛苦。劳拉不敢相信斯坦利背叛家庭,和公司的代言明星玛格丽特走得很近。劳拉发觉,她一直忙于家务,很久未与丈夫交流,竟不知他此刻想些什么。看着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一度灰心丧气的她,突然有了力量:“我不可以认输,不可以让孩子们没有爸爸!”

走出落寞的劳拉,决心拯救陷入重重危机的婚姻。经过反思,她明白,将婚姻推向悬崖也有自己的原因:辞职成为全职太太后,她少与社会接触,和斯坦利除了谈家事,难有别的共同语言。明白这点后,一向对设计感兴趣的她,在参

加设计培训班后,还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

在培训班里,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告诉劳拉,在空气清新的大自然里,人与人最好进入彼此。朋友的话,让劳拉心里一动:“我何不与斯坦利,还有孩子们一起去野营呢!”2009年初夏,劳拉和斯坦利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了普雷里小溪红木公园。普雷里小溪红木公园以生长大片红木而盛名,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百兽之王”美洲狮便活跃于此。

在公园里,看着成片在风中摇曳的红木,劳拉激动无比。最初几天,她和斯坦利,以及一双儿女只在公园漫步。一天上午,劳拉对斯坦利说:“我们到公园深处看看吧,里面的风景肯定更美。”

看着妻子和孩子,斯坦利指着路边的公告牌说:“普雷里小溪红木公园可是美洲狮最活跃之地,我们还是小心为妙。”一双儿女期盼的眼神,以及来自妻子的煽动,同样对密林深处怀着好奇的斯坦利,决定向密林深处行进。欣赏着沿途美丽的自然风景,一路向里的他们感到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他们离开出发地越来越远。他们没想到,他们离出发地越远,距离危险就越近。

斯坦利看看手表,发现已是午后,他们刚在大树下的石头上坐好,不远处传来了落叶被踩踏的“沙沙”声。敏感的斯坦利感到危险正在向他们靠近,他还没来得及把忧虑告诉他们,密林中倏然响起了雷鸣般的吼叫声。一头长约1.8米,身高超过1米的美洲狮从大树后闪了出来,凶悍的目光逼视着他们。

面对突然出现的凶猛美洲狮,劳拉和一双儿女顿时乱了方寸,僵在原地不知所措。看到这个情景,斯坦利急切地说:“快跑!”劳拉很想迈步,带着一双儿女远离这危险之地。可是,“百兽之王”发出的吼叫,让她和一双儿女腿脚发软。家人在美洲狮面前表现出来恐惧,让斯坦利很是担忧。此时,保护家人不受侵害的勇气,促使他没有独自逃跑。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不能让凶残的美洲狮危及家人安全。”想到这,斯坦利横身站到了劳拉和一双儿女面前,准备以血肉之躯抵挡美洲狮的攻击,为他们逃到安全地带留下时间。

看着挡在身前的丈夫,劳拉才从惊吓中醒转过来。在美洲狮威严的吼叫中,树上枯黄的叶子直往下落。千钧一发,感到情况不妙的斯坦利对劳拉和一双儿女说:“美洲狮发动攻击时,我引开它,你们赶紧向安全地方逃。不用管我,我有办法避开!”在凶悍的美洲狮前,劳拉一家能全身而退吗?

命悬一线

听过史夫斯坦利的话,劳拉看了看一脸惊惧的一双儿女,伸手抓住他们,转身向公园边沿方向跑去。劳拉明白,美洲狮虽然凶狠,但攻击奔跑的耐力有限,如果他们一家能够坚持几分钟不让其抓住,就可能避开这可怕的危险。

在劳拉和一双儿女转身奔逃时,斯坦利没有跑。用眼睛的余光看着奔逃的妻子和一双儿女,原本打算在这次野营中,向她坦白自己差点落入玛格丽特的温柔世界的他,在心里发誓:“我一定不能让他们受到伤害!”斯坦利起初对妻子说的那些活,不过是他安慰她的托词而已,凭他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和重达100多公斤的美洲狮斗法。他说的那番话,只想他们心无所虑地奔逃。斯坦利想以血肉之躯阻挡美洲狮,延缓它的攻击,从而为妻子和一双儿女的逃离留下充足时间。

劳拉和孩子们的奔逃,刺激了美洲狮。它瞪着斯坦利,再次发出雷鸣般的吼叫。正奔逃的劳拉,此刻,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美洲狮伤害孩子们!”在一声威严的吼叫后,美洲狮后腿在潮湿的地上一蹬,飞快地向斯坦利扑了过来。面对气势汹汹扑来的美洲狮,斯坦利紧张到了极点。

转瞬间,美洲狮便扑到了他面前。尽管很害怕,但想到妻子和孩子们的安全,他没有选择退让,而是勇敢地伸出双手去阻击美洲狮。可是,在体重100多公斤的美洲狮面前,斯坦利双手的力量显得太弱小了。美洲狮张开的血盆大口,猛地咬住了斯坦利伸出去的一只手。美洲狮锋利的牙齿穿透他薄薄的皮肤,一直侵入到他的手骨里。钻心的疼痛,让斯坦利冷汗直流。他不想自己的痛苦影响劳拉和孩子们的逃离,因此竭力不使自己发出呻吟。斯坦利生生地将美洲狮拼命撕咬带来的痛苦咽进了肚子里。美洲狮并不领会斯坦利心中那股对家人的爱意,血肉的味道加倍刺激了它的野性。它越发用劲撕咬着他。在美洲狮毫不留情的撕咬中,斯坦利的手骨断裂了。但斯坦利是个绝不服输的人,在美洲狮咬住一只手的手臂时,他的另一只手对美洲狮展开了反击,使劲捶打它的脑袋。

对强悍的美洲狮来说,斯坦利的反击不太有效。但是他的反击却带来了另一种后果。作为“百兽之王”,美洲狮没想到面前这个人竟会反击它,狂性被更加激发出来,一声吼叫后,使劲一摆头,100多斤重的斯坦利,在它摆头下,被摔倒在地上。斯坦利被咬住的部位更加疼痛起来。斯坦利再也忍不住疼痛,在地上痛得大叫起来。大叫声中,美洲狮松开他的手臂,转而向他头部咬去。

拉着一双儿女拼命逃离危险的劳拉,在丈夫突如其来的惨叫中放慢了脚步,忍不住回头一看:斯坦利倒在地上,美洲狮巨大的嘴正紧紧咬住他的脑袋……在劳拉视野里的斯坦利,强忍疼痛用另外一只没有受伤的手使劲抵着美洲狮的脖颈,不让咬住自己脖颈的美洲狮张合嘴对自己进行撕咬。看着丈夫斯坦利面临的险境,劳拉感到一阵头晕,但她竭力对自己说:“冷静,你一定要冷静!”她知道,此时她如果继续选择逃离,攻击丈夫的美洲狮肯定无暇攻击她,那么她就能带着孩子们顺利地逃到安全地带。但劳拉知道自己不能再逃,被美洲狮咬住脑袋的丈夫,如果没有外力帮助,随着时间推移,疼痛以及疲惫将使他越来越无力,如此下去,他最终将丧生在美洲狮口下。想到刚才丈夫鼓动自己和孩子们逃离,而 自己挡到美洲狮面前,劳拉心里对他充满了感激,她想:“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抛下他!”想到这,劳拉紧张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形势对被美洲狮咬住脑袋的斯坦利越来越不利,如果不及时施救的话,他支撑不了多久。逃就是生,而回身过去帮助丈夫却可能是死。在生与可能是死的选择面前,劳拉选择了后者,但她不能带着孩子们一起涉险。她左右顾盼一下,发现此刻她正和孩子们一起站在一颗大树下。想到美洲狮不能爬树,劳拉竭力让一双儿女爬上了大树,并叮嘱他们不可轻易下树。随后,她俯身捡起地上一根粗约10厘米的木头,向紧紧咬住丈夫脑袋的美洲狮冲了过去。

劳拉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将斯坦利救出来,我一定要救他出来!即便是死,我也要和他死到一起,绝不能抛下他不管不顾。”然而,她能够击败凶猛的美洲狮吗?她的丈夫斯坦利能安然地从美洲狮口脱险吗?

勇猛反击

在冲向凶悍的美洲狮时,劳拉一心牵系丈夫斯坦利的安全。她脑子飞快地转动着,思考究竟用木棒击向美洲狮什么部位,才能有效缓解丈夫的危险处境。劳拉知道,此刻美洲狮的大嘴正紧紧咬着丈夫脑袋,如果击打它的身体,打击力量肯定不够,而任何动物,头颅是最脆弱的。因此,劳拉决定用木棒捶打美洲狮的头,让疼痛的它松口放开斯坦利。

冲到美洲狮面前,劳拉高高举起手中的木棒,拼尽全力砸向了美洲狮。然而,这一棒打下去后,美洲狮并没有将咬着斯坦利的嘴松开,反而用凶狠的眼睛逼视着劳拉,一副要向她扑过来的样子。想着救丈夫于狮口的劳拉,并未被美洲狮恶狠狠的眼睛吓着。美洲狮恶狠狠的眼睛,反而激发了她内心深处的愤怒。她不顾一切地再次举起了木棒,对着不可一世的美洲狮一通乱打。结果令劳拉感到失望,在她的一通乱击下,美洲狮依旧没有松口。举着重量不轻的木棒一通乱击后,体力较弱的劳拉累得直喘粗气。看着在美洲狮口下挣扎的丈夫,劳拉心慌意乱起来。

这时,美洲狮口下的斯坦利对着劳拉喊道:“我的口袋里有一支钢笔,你赶紧用钢笔去戳它的眼睛。”美洲狮的脖颈被斯坦利没有受伤的那只手紧紧地顶住了,活动很不方便,因此对于靠近取钢笔的劳拉无可奈何。劳拉小心翼翼地靠近丈夫,伸出手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一支黑色钢笔。看到劳拉掏出钢笔后,斯坦利忍住剧烈的疼痛再次说:“赶紧用钢笔的笔尖去戳它的眼睛。”

听过丈夫的话后,劳拉急忙抽出笔尖,对着美洲狮的眼睛恶狠狠地刺了过去。尽管被斯坦利的一只手顶住了脖颈,并不表示美洲狮全然无法动弹。在劳拉刺来钢笔尖时,美洲狮感到危险降临了,急忙用力一晃脑袋,不仅将脑袋让开了,而且让倒在地上的斯坦利也移了位。在美洲狮的一晃之下,脑袋被咬着了的斯坦利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惨叫。斯坦利的惨叫进入劳拉的听觉后,让她再度慌乱起来,手忙脚乱的她更失去了准心,没能刺中美洲狮,更别说刺中美洲狮的眼睛。

见劳拉没能刺中美洲狮的眼睛,失血过多感到一阵晕眩的斯坦利再次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她说:“别慌,你能行的!”但在劳拉的一击未中后,美洲狮似乎已经预料到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因此每每劳拉举着笔尖刺来时,便晃动脑袋。随着它脑袋的晃动,斯坦利遭受了更多的痛苦袭击。尽管未能刺中美洲狮的眼睛,但尖利的笔尖依旧不少次刺中了美洲狮的脸。在劳拉一下又一下的刺动中,愤怒的美洲狮脸上到处是伤痕。然而,美洲狮不仅没有因此放下斯坦利,反而更加狂怒,更紧地咬住了斯坦利。劳拉一着急,再次刺中美洲狮后,随着它的晃动,只听见“喀嚓”一声,钢笔断为了两截。

失去钢笔这个武器后,劳拉重新抄起开初使用的木棒,再次狠狠地打向美洲狮。看着丈夫的鲜血正从狮口中流淌出来,劳拉悲愤到了极点。她手中的木棒一下又一下地击中了美洲狮。时间在劳拉的急切心理中流逝着。不知过了多久,咬住斯坦利的美洲狮或许被劳拉锲而不舍的精神震慑住了,终于松开了嘴。但松开口之后的美洲狮,并没有马上离开劳拉和斯坦利。美洲狮对倒在地上的斯坦利不管不顾,而是将恶狠狠的眼睛对准了劳拉。看着美洲狮恶狠狠的眼睛,劳拉没有畏惧,双眼里装满了愤怒,狂喊着挥舞着手里的木棒。面对毫不示弱的劳拉,身上多处受伤的美洲狮转身悻悻地跑开了。

在美洲狮离开后,劳拉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受伤的丈夫斯坦利身上。斯坦利的伤势很严重,不仅一只手的手臂骨折,脑袋也被美洲狮锋利的牙齿咬出了好几个洞,正汩汩地向外淌血。倒在地上的斯坦利在疼痛侵袭下,眼看就要昏迷过去。看着快要昏迷的丈夫,劳拉轻轻抱住他说:“亲爱的,我们已经赶跑了美洲狮,不再有事了。你再忍一会儿,我们肯定可以顺利出去的,再把你送进医院去好好医治。”

劳拉一边安慰着斯坦利,一边将其搀扶起来。她知道,尽管已经赶跑了狮子,但她和斯坦利,以及一双儿女仍旧未脱离险境。在这密林里,劳拉担心有更多的美洲狮出现。和开初那头美洲狮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杀后,她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如果此时再有狮子出现,她再也拿不出力气抵抗了。劳拉搀扶着斯坦利说:“亲爱的,勇敢些,我们一定会走出去的。”

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后,上天把好运降临到了他们一家身上。劳拉搀扶丈夫斯坦利,和一双儿女在走出400多米后,一名护林员出现在了视野里。对着护林员,劳拉大声呼救起来。听到呼救声,护林员看到了精疲力竭的他们。在护林员帮助下,他们向公园外走去。劳拉深情地看着斯坦利说:“亲爱的,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我们共同奋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谢谢你,亲爱的,是你给了我面对狮子的勇气和决心!”

看着一脸疲惫的妻子劳拉,想到自己和玛格丽特的暧昧之情,斯坦利对自己说:“在如此爱你的妻子面前,还有什么诱惑能够击败你呢?”想到这里,他对劳拉说:“亲爱的,你和孩子们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感受着来自丈夫的体温,劳拉知道,她对婚姻自信的坚持得到了回报。斯坦利在被送到附近医院后,得到了积极救治,恢复状况良好。

在神勇的劳拉夫妇勇斗美洲狮的当天,便有猎手在他们受到攻击的地点附近猎杀了一头满身伤痕的美洲狮。这头狮子便是攻击劳拉和斯坦利的狮子。

坦然看生活篇5

当全球化了的世界对玛拉拉的报道,比这个国家稳定且受过良好教育的那部分报道还多的时候,巴基斯坦这种两个世界之间的不协调感更是强烈。

城市中产阶级新生活

自从美国遭遇9・11袭击以来,巴基斯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两种完全不同文化的国家。前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解除了国家对媒体的控制,从那时起,数千当地和国际频道揭开了巴基斯坦的面纱,展现了这个国家的大量问题,以及新的文化和国际化城市一样的都市生活。

城市中产阶级年轻人迅速地适应了西方城市里同龄人的生活方式。然而,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浪潮没有忽略巴基斯坦,各种传统和宗教组织已经采取行动,在全国抵御外来文化的影响,往往采用不幸和暴力的方式,因而被国际媒体大量报道。

巴基斯坦年轻的城市中产阶级大多被国际媒体忽视,但他们通过互联网和卫星频道,与世界紧密相连。跨国公司里的经理、软件工程师,或行业客户关系人员,为数众多的人最终为坐在伦敦、纽约和其他全球枢纽的老板与人工作。另有更多数量的巴基斯坦专业人员活跃于国际自由职业者网站之上,提供从内容撰写到iPhone应用程序的开发等各种服务。于是,在以时薪支付报酬的自由职业者网站oDesk,连续跻身于亚洲顶级承揽人前列。曾在中东和英国学习或工作过的数千名年轻人回到家乡,在当地加入公司。

经济独立的巴基斯坦年轻专业人士渴望享受在电视上看到或经历过的国外现代生活方式。就在几年前,工作日的结束意味着要换上宽松的沙丽克米兹这种传统男女服饰,在国家电视频道观看《一二三》等漫长的家庭主题情景喜剧,以及在上床睡觉前吃一顿烤肉。如今,晚上必然要出去走走,穿着著名的西班牙芒果服饰,去电影院看萨尔曼・汗的宝莱坞动作惊悚片,去哈迪斯快餐店吃汉堡,然后去百果糖吃冻乳酪。

外国频道的影响已经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结构,挑战性别隔离和婚配习俗的制度规范。“看了宝莱坞的爱情故事之后,每个人都想去约会,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拉合尔的当地人摩宾・科罕说,他是沙特阿拉伯一家百货连锁店的供应链经理。

大多数年轻专业人士都在男女同校的教育机构里学习过,在那里他们不可避免地与同学约会,然后顺理成章地结婚。约会这件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现在已成为城市中产阶层的规范,并为开放的父母接受。最好的男女同校大学拉合尔经济学院的一名学生注意到:“我大学的朋友大多约会过,现在在父母的同意之下幸福地结了婚。”

新旧冲突

年轻一代变化了的价值观反过来让媒体能够表达几年前还不能公开讨论的主题。比如,含有西方生活方式和约会规范的土耳其肥皂剧,在国内引起巨大的震动。“我不相信拉合尔有人没有看过一集土耳其电视剧。”一位名叫玛露克的自由摄影师说,她指的是译制成乌尔都语的土耳其连续剧《禁爱》。她解释了这部连续剧有多么流行之后,继续说:“伊斯兰文化被描述得充满了私情,不论男女都赏心悦目,这样的事实给以前从未接触过此类景象的观众以巨大的震撼。”

巴基斯坦人震惊于这部情景喜剧的主题,它甚至引发了一场全民讨论,争辩巴基斯坦之父・阿里・真纳是不是曾预想过创立一个土耳其式的国家。玛露克总结道:“如果巴基斯坦要采纳剧中所描绘的文化,将不可避免地也必须采纳宽容和开放的价值观,与国父‘政教分离主义’和‘宽容’的理念相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阶层都乐意看到巴基斯坦城市的文化转型。保守党们,包括纯粹主义者和激进分子,都因为一系列原因反对外国的影响,抵制变革。纯粹主义者期待严格的伊斯兰价值观,遵守沙特阿拉伯社会的传统,并希望结束文化增生。无论是阿尔胡达这样的高端学校,还是宗教学校,保守的教育活动都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学生,从工人到上层阶级的妇女。

巴基斯坦观察者认为宗教学校的成功,部分原因是巴基斯坦的穷人缺乏正规学校。但是,阿尔胡达反对摄影、节日、庆生和其他当地习俗,这样的机构在城市中产阶级妇女中的成功是难以解释的。

这所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一位在苏格兰受教育的妇女在伊斯兰堡创办的,已经在巴基斯坦的城市中心扩展到70个分校,在散居于欧洲和北美的巴基斯坦人当中都有知名度,该校已有1.5万名毕业生。

拉合尔管理科学大学的助理教授萨达夫・艾哈迈德,对阿尔胡达进行了研究,并描述了它的毕业生“非常不宽容,对与他们观点不同的人很苛刻”。但该学校仍然帮助妇女确定自己在一个严格的伊斯兰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这种做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温和派的力量

激进派进一步走向他们想粉碎全球化趋势的目标。他们把所有的社会弊病都归咎于猖獗的西化,他们愿意煽动暴力来为巴基斯坦建立一个式的统治。“妇女寻求离婚的原因是西方文化而不是虐待。”发言人伊赫桑努拉・伊赫桑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就巴基斯坦离婚率上升的问题做出回答。激进派没有停止用充满仇恨的言论来谴责西方文化,这有助于将年轻人征召入他们的阵营。他们鼓动毁坏财物:“烧了肯德基!”“烧了电影院!”“摘掉广告牌!”在他们追求理想伊斯兰国家的时候,所有的外国影响都是可谴责的目标。

尽管自由派和保守派价值观在社会各阶层传播,绝大多数巴基斯坦人继续在观点和行为上持温和姿态。他们的文化源于伊斯兰价值观和次大陆传统的融合,在多种族的印度,在莫卧儿和英国的统治下,发展了几个世纪。虽然让妇女接受教育是自然的选择,但是让她们未经父母同意而结婚,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看印度电影是可以接受的,但许多人支持对任何带有暴露肌肤或性的影片加以审查。多数人容易被宗教情绪煽动,像保守派那样谴责非伊斯兰的做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更像自由主义者。这些温和派本来在人数上占相当优势,至今退缩在沉默中。

坦然看生活篇6

天降横祸

某士兵端着AK47,意气风发地在战场上冲锋。突然,天降一黑物,直接砸在该士兵头上。士兵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他睁眼看了看压在自己身上的“黑物”。“尼玛,竟然是己方空投的车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士兵大吼一声,而后万分无奈地憋屈地死去。

蝴蝶效应

某反坦克兵在军事设施旁成功安置了一枚反坦克地雷。就在他即将离开之际,一辆悍马车华丽地从天而降,恰恰坠落在刚刚安置好的地雷上。受载具重压的反坦克雷迅速作出反应,“轰”的一声,悍马车被炸得四分五裂。“我顶你个肺啊!”该士兵在怒骂之后,含恨而终。原来,他被悍马车的碎片活生生地砸死了。

悲剧的敌人

还是空投,不过这次倒霉的是敌人。

某士兵开运直载着队友偷袭敌军据点。到达目标后,队友背着降落伞,华丽地纵身跃下。刚刚落地,队友便听见裤裆下方传来一声惨叫。“哎呀,尼玛你有几百斤重啊?压死我了!”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名敌人被从天而降的队友给砸死了。

粗心的反坦克兵

这次真的不怪空投的车辆,而是反坦克兵自己的错。他屁颠屁颠地在某坦克刷新点安了个反坦克雷。刚好遇到坦克刷新,于是车毁人亡!尼玛,这得和自己有多大的仇啊?

两个活宝

一位士兵瞄准一辆敌军坦克,匍匐前行到其身边,打算拿出C4贴坦克身上。蓦然,他发现自己背包里只有急救包。(旁白:敢情这位仁兄是当工程兵习惯了,转为医疗兵后,还未适应过来)绝望的他准备放弃抵抗,接受坦克的碾压。

不曾想,坦克里的敌军士兵却嚎叫着跑了出来。(旁白:尼玛,莫非这哥们真把医疗包当C4了,准备弃车逃生?)趁此机会,转为医疗兵跳入坦克中,开动坦克,朝敌兵碾压过去……(旁白:一个活宝已经够搞笑了,没想到还有一个活宝更给力。不得不说,死的那哥们真冤啊!)

被反坦克雷

炸毁的飞机

在天上飞机,会被埋在地上的反坦克雷干掉,这种不可思议的奇迹就出现在《战地风云OL》的战场上。

某日,一位士兵驾驶着武直,与负责机炮的副驾驶一同去屠点。来到敌军据点后,主驾驶将武直的飞行高度调低,以便副驾驶锁定攻击目标。没想到,这副驾驶操纵机炮的技术实在坑爹,机炮轰了半天,一个敌人也没干掉。于是,主驾驶再次降低武直的飞行高度,副驾驶却依旧打不中。

武直越降越低,几乎都快贴着地面了。“哈哈,终于打死他了!”副驾驶大笑道。笑声未散,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武直似乎遭到了炸弹的袭击,机内两人重伤不治。临死前,主驾驶听见了外面敌军的欢呼声:“哈哈,这直升机踩到我的反坦克雷了,奇迹啊!”

跳伞跳出的悲剧

别看伞兵们从天而降的姿势很拉风,其实他们心里紧张着呢。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在空中被报销掉。这不,一位从600米高空跳伞的战士,还未来得及享受蓝天白云的拥抱,就被一架呼啸而来的无人机干掉了。

坦然看生活篇7

关键词:伊利莎 女性主义 矛盾性

一、前言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在世界文学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脍炙人口,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以细腻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深深吸引了读者。

斯坦贝克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许多作品以他熟悉的社会底层的人们为主人公, 他在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表现了底层人纯朴、善良的品格。斯坦贝克在众多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妈和罗莎香、《人鼠之间》中的柯莱夫人、《》中的主人公伊利莎等等。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斯坦贝克对女性的态度充满了同情,又寄予了希望,斯坦贝克的女性主义意识由其可见。

《》是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之一,它创作于1938 年, 描写了在加里福尼州萨利纳斯山谷的一个牧场里生活的一对夫妇的故事。女主人公伊利莎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和丈夫亨利在农场过着平淡的乡村生活,她热爱自然,在自家的花园里种植,在她精心打理下长得非常漂亮。然而伊利莎又是一个不安现状,渴望自由,向往外面世界,追求与男人平等的女人。一天, 一位自由流浪的补锅匠的到来,更加激起了她内心的这种渴望。补锅匠对的赞美,使得伊利莎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然而,当她看到被补锅匠丢弃在路边的后,她的梦想破灭了。

在小说《》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对女性追求与男人平等的厚望,但小说在描写主人公对理想追求的过程中,由女性意识觉醒,女性主义反抗到理想的破灭,在男权主宰的社会里无时不受到嘲讽和摧残,从这个故事的结尾,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对女性追求理想时的那种挣扎与矛盾。本文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部特征、言行举止和与她丈夫、补锅匠的对话揭示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矛盾的女性观。

二、斯坦贝克的矛盾女性观在伊利莎身上的体现

(一)从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表特征来分析

我们知道,许多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描写都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斯坦贝克的小说人物虽然以男性居多,但他的作品也描写有很多鲜活的女性角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的女主人公伊利莎就是其中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利莎一出现,作者就有这样的描写:“她今年35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脚上是一双粗笨的鞋子,下面穿的印花裙子几乎全给那个大号的灯芯绒围裙遮盖了起来。围裙上有四个大口袋,用来放她干活时用的剪刀、泥铲……[1] 显然,在故事的开始, 斯坦贝克对伊利莎外貌和装束男性化的描写, 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男性特征的女性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从作者对女主人公外表特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公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像男人一样的生活,连平时的穿着打扮也在模仿男人,不满足自己作为女性的传统角色,敢于挑战男性,渴望与男人平起平坐。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斯坦贝克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然而,在小说里,因为补锅匠对伊利莎种植的的赞美和欣赏,她的内心和外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描写当时的伊利莎“……她站在卧室里的镜子前,端详着自己的身体。她收腹挺胸, 然后又转过头从肩膀上看镜子的后背。过了一会儿她开始穿衣服,……她穿上自己的新内衣,最精致的长袜,还有那件象征她的最美丽的裙子。她仔细地梳理着头发, 描眉,涂口红。”[1]这个时候的伊利莎从故事开头所描写的男性特征十足的种花能手变成了一位美丽漂亮的娇美女人, 从丈夫亨利的赞美之语也可领略到她的变化:“ 嘿, 伊利莎你真漂亮!”。作者这样的描写把主人公伊利莎的形象又恢复了女性的本颜――漂亮、美丽,也看出作者潜意识里存在着女人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美丽取悦于自己的男人才是女性的本职,而不是到外面的世界与男人竞争,挑战男人,与男人平等。因此,通过作者对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表特征的描写,反映了伊利莎对她自己和对社会的复杂态度,打扮得像个男性体现了伊利莎希望自己在男权社会里得到认可和接受。然而,她也希望通过穿上代表她娇美的衣服来满足自己作为女性的心理。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斯坦贝克的矛盾女性观:他既想通过小说女性人物的描写对女性精神生活进行关注,号召社会、男人要关注女性和帮助女性追求自由,争取平等生活,另一方面, 他对女性的彻底解放,女性在社会的崛起,和女性与男人在社会里有同等的地位又感到害怕。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作者在描写女性追求理想的那种挣扎与矛盾。

(二)从伊利莎与丈夫和补锅匠的对话和举止来分析

伊利莎在花园里伺弄时与她丈夫亨利的对话,亨利说,“你干活很有一手,你今年种的黄中有的有十英寸那么大,真希望你去伺弄果园,也能结出那么大的苹果来。” [1]“或许我也能”。但是此时亨利却说“种花当然没有问题了,……”。丈夫的话,言下之意就是女人在家里干活、花园里种种花是没有问题的,到社会上像男人一样的工作就不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丈夫对她能力的不认可, 在男权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压制。

在小说中,当伊利莎的丈夫与人成功谈成生意――把那30头菜牛按照他要的价格卖掉后,她丈夫很高兴的与她的一段对话:

亨利说“现在是周六下午,我们可以去萨利纳斯的一家饭店吃顿饭,再去看场电影,庆祝一下,你看怎样?”

“太好了,”她重复道。“真是好极了。”

亨利接着开玩笑说,“今天晚上有拳击赛,你愿意看吗?”

“不,”她紧张地说,“我可不喜欢拳击赛。”

“骗你呐,伊莉莎。我们去看电影。……”[1]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男人高兴的时候,他可以带自己的女人到外面的世界,给予她了解外面世界的希望,但真正让女人参与到男人的世界,他是不愿意,也不准许的,因为亨利认为拳击是属于男人世界的。从中我们也理解斯坦贝克对女性的态度寄予了希望, 但他不能让她们的希望得以实现。这是斯坦贝克关注女性的局限性和他的矛盾女性观的表现。

伊利莎与补锅匠的对话中也再次地体现了他这种矛盾的女性观。小说中伊利莎与补锅匠的一些对话:

补锅匠说,“……我每年从西雅图走到圣地亚哥,再回来,总是不慌不忙。一趟大概半年光景,哪儿天气好我就往哪儿走。”

伊利莎说,“听起来很不错的活法。”……

伊利莎问“你就在马车里睡觉吗?”

补锅匠说,“就在马车里,夫人。下雨也好,天晴也好,我身上都不会湿。”

伊利莎说,“那肯定很棒,肯定美极了。我希望女人也能这样生活。”

“这种生活不适合女人。”补锅匠说。

伊利莎马上接着说,“你怎么知道? 你怎么能这样说?”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个对手可能会大吃一惊,我也能让剪刀锋利起来,我也能弄平小锅上的凹痕。我可以让你见识一下一个女人能干些什么。”

补锅匠说,“夫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每天晚上都躺在马车上,下面蜷缩着牲畜,这种生活太寂寞而且叫人害怕。”[1]

伊利莎与补锅匠的对话,体现了伊利莎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迈向自由生活的信心,可是补锅匠的回答又把伊利莎的这种自信彻底地毁灭了。由此可见,斯坦贝克笔下的女性人物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当女人处于弱势地位时, 她表现出不满与反抗以及遭遇到男性的压抑,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作者描写伊利莎给去年的枝修剪的时候, 一边干活,一边关注站在拖拉机棚边上的三个男人。她那时候的神情和举止让我们不难感受到女主人公不但渴望与男人平等而且关注并想参与在当时社会认为的男人世界的活动。

在故事的结尾,由于伊利莎看到她给补锅匠的被丢弃在路上时她的表现:她无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把大衣的领子竖起来,以免她丈夫看到她在轻轻啜泣。由此可见,无论是亨利还是补锅匠,仍然不可避免地把她看作一个没有被社会认可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她的理想注定是要破灭的。从伊利莎与丈夫和补锅匠的对话以及举止来分析,作者对女性追求自由生活,争取与男性平等的生活的矛盾和局限的一面。

三、结语

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外表特征和言行举止的描写揭示了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及其矛盾的个性,也充分体现斯坦贝克对女性人物的深切关注与理解。小说《》的发表,正是美国社会女权运动的刚刚兴起时期,当时的女性,她们的内心涌动着摆脱社会和家庭的束缚、争取自由的激情。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都仍处于从属地位,她们与社会隔绝, 不被重视,她们的精神与生活是受到压抑和不被认可的。作者的思想受到当时社会现实的限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作者虽然关注了当时的女性的生活空间和状态,但是,作为男性他无法摆脱男权社会里的传统男权意识, 他的女性主义的反抗受到了限制。总的来说,一方面,斯坦贝克对女性精神生活关注,想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对女性的同情和理解,并呼吁社会、男人要关注女性和帮助女性追求自由,争取平等自由的生活。另一方面, 他又害怕一旦女性解放出来,和男人平等,那么男性地位就会受到威胁。[2]所以,小说《》的最后以悲剧性结局结束,由此可见,斯坦贝克对女性关注的局限性和矛盾的女性观。

参考文献

坦然看生活篇8

论文关键词:后期;哲学;语言观;启示

一、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综述

上世纪的头20年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前期阶段,其思想主要来源于弗雷格和罗素,强调以逻辑构造世界,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澄清命题的意义。对逻辑实证主义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前期的代表作为《逻辑哲学论》(1921)。30年代之后他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他部分地受到摩尔、莱姆塞以及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家毛特纳等人的影响,注重正确使用日常语言,强调语言的不同用法和语言的约定性质,代表作为《哲学研究》(1953)。后期研究的实质是对语言和事实的区分,尤其是对日常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用法的研究,注重语词的意义和应用。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言观前后期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前期研理想语言,认为语言是现实的逻辑图画,这些观点都严重脱离了生活形式;他在后期转向了研究日常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重在使用之中,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的背景之下研究语言的使用,提出了重要的理论——家族相似性。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家族相似性、规则“悖论”和私人语言,他的这些语言观给现代哲学研究和语言研究带来了很大启发。

二、家族相似性的启示

维特根斯坦用家族相似性来界定语言游戏间的关系,把语言游戏的关系比作家庭成员的关系,描述了语言之间的相似性,但否认语言本质说。关于维特根斯坦批判语言具有本质这一点,国内外很多研究维特根斯坦的学者观点不一,但是家族相似性促成了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的产生,给语言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这一点儿无人能否定。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哲学论》并不全错,它不像冒充钟的一袋破烂货,而是像一只不告诉你正确时间的钟”。这句话足以说明尽管他否定自己前期所提出的观点,但是也并没有完全抛弃。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哲学思想虽然迥然不同,但是并不意味着前后两种哲学的完全对立,不管是在主题还是表达思想的方式上,都存在很多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前后期哲学思想关心的主题如何用思想表达语言,尽管两者对语言的认识不同,但是这两种哲学都是对语言的批判。前期批判的是很多哲学家认为语言存在本质,并且澄清了命题意义的提出主要由于人们误解了语言本质;后期是对其前期语言观的批判,提出哲学的目的在于治疗人们由于误用语言而产生的理智疾病;(2)前后期的哲学思想都认为哲学是一种活动,彻底否定了传统哲学所认为的哲学是一种理论体系的看法。在前期,他把澄清命题意义看作一种活动,后期则把语言看作一种游戏;(3)前后期在处理哲学问题的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维特根斯坦不认为哲学存在真正的问题,所有哲学当中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人们误用语言导致的,最终通过分析的方法消解了这些问题;(4)维特根斯坦前后两种哲学的相似之处在于看待形而上学的态度上,对于“可说的”和“不可说的”的看法上,还有在关于哲学和科学关系的问题上。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说的东西可以显示的思想在他后期思想中得到了继续,后期思想显示了不可说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其前后期思想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

前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存在着一定的连贯性,后期并不是抛弃了前期的思想,只是转换了一种视角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两者之间存在深刻的家族相似性。

维特根斯坦在前后期形成了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哲学,但是前后期思想之间的连接点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前后期思想的“家族相似性”是什么?

(一)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关于意义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成为他后期哲学的出发点。他在《逻辑哲学论》中关心的中心问题是命题和词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他和罗素的观点一致,认为词或名称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的对象;同时也赞同弗雷格的看法,认为名称只有在命题的语境中才有意义,命题的意义在于它所描述的事实之间的关系。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意义问题与真假有着密切关系,而在中期则发生了转变,但是他仍然坚持:“一个词只有在命题的语境中才有意义”。并且他还明确指出:“一个命题一旦被解释为必然为真或为假的,那么它就是完全独立于实在的,因而不再行使命题的职责了”。在这个时期,对于语言的意义与外在对象的对应关系,维特根斯坦已经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坚信了,这种对应关系开始变得相对自由了。他的这种观点得益于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且詹姆斯对于意识活动和经验现象的微观分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意义的认识,他将命题的意义由命题与外在事实的对应关系转变为命题与经验的关系,这样的转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

(二)关于意义的证实问题,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指出只有建立于逻辑规则基础之上的理想语言才符合世界的逻辑结构,然而这种观点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发生了变化,主要有表现为:1、维特根斯坦开始放弃早期的图象理论,从理想语言转向日常语言,注重语言的实际使用;2、扩大了命题的适用范围,把命题看作了与假设具有相同的含义,并且经常把这两个词交替使用。

以上是导致维特根斯坦思想发生转变的内在因素,也可以看作语言研究的一种视角的转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视野转向了广阔的人类社会的语言世界。前期思想为后期理论的提出铺平了道路。

三、规则“悖论”的启示

维特根斯坦的规则悖论跟康德的“二律背反”一样,是乍看无奇却又无言以对,难以解答的。维特根斯坦认为遵守规则是语言游戏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在玩儿一种游戏之前必须得先了解游戏的规则,不了解规则,就无法进行游戏。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语言有中,并不需要先了解规则再进行游戏,规则只有在游戏当中才能得出。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悖论:我们是在不知道规则的前提下进行语言游戏的,而又只能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从事语言游戏。这说明了规则悖论的出现不是语言游戏和遵守规则之间的矛盾,恰恰是理性思考在语言游戏面前碰壁的结果。

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人把维特根斯坦的“规则悖论”看作类似于休谟式的怀疑论悖论,并进而将维特根斯坦看作一个怀疑论者。主要是因为克里普克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规则悖论触及了包括逻辑和数学的人类理解的每一方面,休谟的怀疑论触及的仅仅是对于世界的经验和认识,他们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这种看法也遭到了以麦基(c.mcginn)为代表的很多哲学家的批评,他认为缺乏理由不是产生怀疑的必然前提,我们不能向怀疑论者证明我在思考,但是并不代表我不会思考问题。还有英国哲学家贝克和哈克在他们合著的《怀疑论,规则和语言》中对克里普克的错误观点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他们认为我可以知道什么行为符合什么规则,以及一种规则所应该采取的具体步骤。

维特根斯坦认为,行动的原因不能由规则加以确定,不是每种行动的原因都可以根据规则而得出。由此概括出,遵守规则是语言游戏的灵魂,也是一切人类行为的灵魂,继而成为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在语言游戏中要遵守规则,并根据规则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语言游戏。正如任何游戏一样,语言不仅需要规则,而且是由规则决定的。遵守规则是语言游戏的核心内容,不遵守规则,语言游戏就无法进行。但是我们在使用语言也就是进行语言游戏时却意识不到规则的存在,遵守规则并不是语言游戏的组成部分。“我只是盲目地遵守规则”,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语言游戏的规则是怎么获得的?换言之,是先有规则还是先有游戏。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这里就出现了规则悖论。

我们可以说游戏决定规则,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规则就会有什么样的游戏,下棋游戏是由正在从事这种游戏的人决定的,而游戏规则是通过不断的从事这种游戏显示出来,人们通过反复的参与这种游戏,然后掌握规则。尽管语言游戏和语言规则孰先孰后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要进行语言游戏必定要了解相应的语言规则,了解或掌握这些语言规则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维特根斯坦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情形:在第一种情形下,游戏的规则和目的均已给某个人解释一遍,他掌握了这些规则,然后就可以进行相关的游戏活动;在第二种情形下,某人只是通过观察和操练就掌握了相关的规则,而从未直接学过这套规则。我们在语言的游戏中获得语言的规则,规则的获得离不开相应的语言实践,规则还随着语言游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所以,进行语言游戏必定要在游戏中遵守规则,也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从事语言游戏,二者密不可分,至于孰先孰后,就产生了规则悖论。

悖论是理性思考在语言游戏面前碰壁的结果,维特根斯坦认为解决悖论的关键在于参与到语言游戏中去,在语言游戏之外无法谈论遵守规则或违背规则。只有在语言游戏当中,语言的真正意义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生活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主要是因为语言游戏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切理论上的矛盾或悖论都只能在人类的习惯性活动中得到解决,基本类似于黑格尔对康德“二律背反”的解决。黑格尔利用理念的辩证运动解决了“二律背反”,而维特根斯坦将理念的运动变成了人们的实际语言活动,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悖论,把悖论放到运动或者活动中去解决。因此,维特根斯坦极其聪明地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用辩证法化解了语言游戏中的规则悖论。

四、私人语言的启示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说:“私人语言中的个体词指的是只有说话者知道的东西,指的是个人当下的私人感觉,别人不能理解这种语言”。所以“私人语言”具有下面几个特点:首先,这种语言的内容只有说话人自己才理解;其次,是说话者自己当下的私人感觉;然后它的参照系不是公共的可观察的对象;最后,这种语言的本质具有私密性和不确定性,无法和外人交流,甚至说话者自己都难以把握。根据以上几个特征,这种语言无法实现交流和沟通的目的,确切来说根本不能算作真正的语言。所以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表明私人语言存在的不可能性,并提出了著名的“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证”(privatelanguageargument)。

可以想象,只有说话者本人所理解的语言是极其荒谬的,这种语言隔绝了内在意识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只是孤立地存在于内在意识范围之内,这与语言的公共性这一特征是相悖的。

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是反对私下地表达个人感觉的可能性,私人语言出现的症结就是人们患上了误用语言的疾病。他的私人语言论证是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人们是如何从直接的、私人的感性知识达到公共的知识的?这也是著名的“自我中心困境”。

关于私人语言的存在与否,有待进行深入研究,难道维特根斯坦的论证就是铁证吗?或者说按照维特根斯坦的推理,这些表示私人感觉的也就是当下感觉的词可能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就像理想语言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一样。维特根斯坦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证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一种重要批判,传统哲学认为只有每个人自己的思维或语言才是最直接、自明和无可怀疑的。比如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也就是把个人的意识状态看作最确定无疑的存在;康德认为私人语言能够成为客观的经验判断;现代经验论认为私人语言可以建构公共语言。以上证明私人语言的存在是近代哲学存在的前提之一。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攻击正是否定了近代哲学存在的前提。

五、结束语

坦然看生活篇9

【关键词】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胡塞尔/现象学

【正文】

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这两个概念,与现实生活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受到国内外哲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阐述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同时把它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最后还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看法。

“生活形式”(Lebensform)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紧密相连。在前期著作中,“逻辑形式”这个概念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看来,语言之所以能够表现实在,正是因为语言和实在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到了后期,生活形式这个概念取代了逻辑形式这个概念的地位,因为此时维特根斯坦已不认为语言和实在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转而强调语言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

在提出“生活形式”这个概念之前,维特根斯坦还使用过“世界”(Welt)、“世界图景”(Weltbild)、“世界观”(Weltanschauung)以及“环境”(Umgebuug)这几个概念,它们与“生活形式”这个概念或多或少地相似。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喜欢用“世界”一词。他在该书开头部分侧重于从本体论角度说明世界与事实的关系:“世界是所有发生的事情。”[1](P189)“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1](P189)“世界是由事实规定的,是由诸事实即是所有的事实这一点规定的。”[1](P189)“因为事实的总和既规定了发生的事情,也规定了所有未发生的事情。”[1](P189)在这里,维特根斯坦把“世界”与事实的总和等同起来,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等同起来,与逻辑空间中的各种事实等同起来,它既包括所有已发生的事情,也包括所有尚未发生的事情。在此书的后一部分中,维特根斯坦侧重于从语言和逻辑的角度来考察世界,认为“我的语言的界限意谓我的世界的界限。”[1](P245)“逻辑充满世界;世界的界限也是它的界限。”[1](P245)并且把世界与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世界与生活是一回事”。[1](P246)这里需要指出,他不是从生理学或心理学的意义上使用“Leben”(“生活”或“生命”)一词,因为他在《1914~1916年笔记》中声明:“生理学的生命当然不是‘生活’,心理学的生活也不是。生活乃是世界。”[1](P160)

在其后期著作中,维特根斯坦使用“世界图式”、“环境”等概念。例如,在《论确定性》一书中,他提出“世界图景”这个概念,把“世界图景”看作我们所继承的那个背景,它是我们赖以生存而必须接受的一切,也是一切语言游戏赖以进行的基础。他说:“但是,我得到我的世界图景并不是由于我曾经确信其正确性,也不是由于我现在确信其正确性。不是的:这是我用来分辨真伪的传统背景。”[1](P208)他把世界图景比喻为一条河流,河岸的一边是不发生变化或者变化很小的坚硬的岩石,另一边是随时随地可能被水冲走或者淤下来的泥沙。他用这个比喻表示世界图景既是固定不动的,又是流动不息的。他有时把描述世界图景的命题看作语言游戏的规则,他说:“描述这幅世界图景的命题也许是一种神话的一部分,其功用类似于一种游戏的规则,这种游戏可以全靠游戏而不是靠任何精确的规则学会。”[1](P208)

在《关于颜色的评论》一书中,维特根斯坦提出“环境”这个概念,他说:“一种颜色在一个环境中发光(如同一双眼睛在一张脸上微笑)。”[1](P290)他举了许多事例说明颜色对环境的依赖性,例如,一块绿色的玻璃把绿色赋予了它后面的物体,使得它后面白色的物体变成绿色的物体,红色的物体变成蓝色的物体,如此等等。“因此,一个东西上只有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才是灰色的或者白色的。”[1](P341)

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还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环境”一词,谈到“语言”这个制度以及它的整个环境,认为如果没有语言这种制度以及它的整个环境,我们就不能说“设想雨很快就要停了”,并且意指这件事[1](P204)。在这里,“环境”这个词的含义似乎与“生活形式”这个词的含义一样辽阔。

不过,在他的后期著作中,特别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使用得最多的还是“生活形式”这个词。他没有对这个概念作明确的界定,但说过许多关于生活形式的话。在《哲学研究》中,他往往把期望、意向、意谓、理解、感觉等等心理活动都看作生活形式,它们是由于人们共同生活和使用语言而成为生活形式的。在他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人能说话,人具有语言能力,而动物不能说话,不具有语言能力,至多只掌握语言的一些最原始的形式,如吼叫、呼啸等等。动物不能说话,是因为动物没有心智活动;人能说话,是因为人有心智活动。他曾对此举了这么一个事例:我们能够设想动物会发怒、害怕、高兴或不高兴等等,但能否设想动物会期望、怀疑或者推论。一条狗可能会想像它的主人目前在门外,但它能否想像它的主人明天会回家来。他认为狗不能如此想像,人却能如此想像,即能推测某人可能何时回来。这个事例说明动物没有心智活动,人类才有心智活动。他强调说,心智活动,如命令、怀疑、期望、意向、推理等等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些重要的生活形式。这些心智活动是以人使用语言的能力为条件的,没有使用语言的能力的动物就不会有这样一些心智活动。他说:“是否具有能够说话的人才能够希望?只有掌握一种语言的用法的人才能够希望。这就是说,属于希望的种种现象是复杂的生活形式的一些变体。”[1](P244)

不过,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或语言活动才是最重要的生活形式。他明确指出:“我们不难想像一种只是由战斗中的命令和报告组成的语言。——或者一种只有问句和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答句组成的语言。——以及其他无数种类的语言。——想像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像一种生活形式。”[1](P14)在谈到语言游戏的多样性时,他把语言游戏的多样性与生活形式的多样性直接联系起来考察,指出“语言游戏”一词在这里旨在强调:“语言的说出是一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是一种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1](P19)这两段引文都谈到语言与生活形式有关,只是在用法上略有差别:前者把语言本身看作一种生活形式,后者则把语言的说出、即语言活动看作一种生活形式。不过,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这种差别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在他看来,语言是人们用来在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手段,它是一种活动,而且是人的全部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哲学研究》中考察的始终是处于动态之中的语言,即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他始终把语言本身看作一种活动,语言就指的是语言活动,语言由于作为一种活动而成为一种生活形式。

由于语言活动与生活形式有如此密切的联系,由此可以说生活形式是语言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把一种语言与作为它的基础的生活形式隔离开来,就无法对这种语言作出正确的理解。例如,我们来到一个从未接触过的陌生部落,完全听不懂他们所说的那种陌生的语言,情况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我们不了解那个陌生部落的生活形式。当我们在那个部落生活了一段较长的时期,从与他们的交往中逐步了解他们的生活,我们就会逐渐懂得他们的语言。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可能会对同一个语言表达式作出大不相同的理解,或者对同一种生活现象使用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式,这一切都表明我们要正确理解一种语言,就必须正确理解作为那种语言的基础的生活形式。他说:“我们是否对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的某个词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翻译,这取决于我们是否理解那个词在这个部落的全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这就是说,取决于它被使用的时机,取决于在通常情况下与这个词相伴出现的那种情绪表达,取决于这个词所引发的印象,如此等等。”[1](P136)

他还认为,不同的部落、民族或国家里的人们尽管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他们仍然能够通过翻译交流思想,这正是由于不同的语言植基于不同的生活形式之中,而在不同的生活形式之间存在着许多或人或小的相似之处,他把这些相似之处称为“人类共同的行为方式”。他说:“人类共同的行为方式是我们借以解释陌生语言的一个参照系。”[1](P144)因为,任何语言活动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语言规则,而语言规则是以生活形式的一致性为基础的,因此语言活动也以生活形式的一致性为基础。他明确指出:“语言现象立足于规律性之上,立足于行动一致之上。”[1](P261)试问:人们的意见一致是否决定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他回答说:“人们所说的事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人们在所使用的语言上取得意见一致,这不是意见上的一致,而是生活形式上的一致。”[1](P123)

维特根斯坦还强调说,语言活动或语言游戏是生活形式的主要内容,但不是生活形式的全部内容。因此,生活形式是一个比语言活动覆盖面更为广阔的概念,除语言游戏外,生活形式还包括其他许多内容。可以说,生活形式包括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制度等等,包括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他说:“一种游戏,一种语言,一条规则,就是一种制度。”[1](P254)“‘语言’、‘命题’、‘命令’、‘规则’、‘计算’、‘遵守规则’这些词,与一种技巧、一种习惯相联系。”[1](P264)这就是说,他强调语言是一种习惯、一种制度、一种社会文化。他说:“属于语言游戏的是整个文化。”[1](P331)这就是说,设想一种语言,就意味着设想一种文化。从这种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语言活动,或者说,来理解生活形式,就可以说:“那种必须接受的东西,被给予的东西,就是生活形式。”[1](P318)

维特根斯坦还认为,生活形式是人们的各种概念由此形成的基础,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活形式之中,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概念。他说:“我们的概念好像受到事实框架的制约。”这就是说:当你以一种与事实本身不相同的方式去思考、描述这些事实时,你就再也想像不出某些概念的用法,因为这些概念的使用规则在新的环境中没有相似物。[1](P203)又说:“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教育的教育或许是一些十分不同的概念的基础。”[1](P210)因为,那里的生活形式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所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未必会感兴趣。另一些不同的概念或许在那里不再是不可想像的。其实,从根本上说,不同的概念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是可以想像的。

在《心理学哲学评论》中,维特根斯坦把“生活形式”称为“生活事实”。他说:“与那些不可分析的、特殊的和不确定的东西相同,我们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的活动,例如,惩罚某些行动,以某种方式确定事态,发出命令,作报告,描绘颜色,对别人的情感发生兴趣,都是事实。可以说,那些被接受下来的、被给予的东西,都是生活事实。”[1](P164~165)按照维特根斯坦强调家族相似而否认本质的观点,把“生活形式”称为“世界”、“世界图景”、“环境”或者“生活事实”,都是完全适当的,因为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家族相似,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中间,“生活形式”这个概念不是维特根斯坦首先提出的。在他提出这个概念之前,德国哲学家斯勃朗格(F.E.Spranger)已在1914年出版的《生活形式》一书中提出这个概念。其后又有德国符号逻辑学家苏尔茨(H.Scholz)在1921年出版的《宗教哲学》一书中提出这个概念,用生活形式意指宗教意识的方式。不过,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维特根斯坦读过这两个人的这两本著作,而接受他们的启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维特根斯坦提出的“生活形式”这个概念之前,胡塞尔已提出一个与此十分相似的概念,这就是“生活世界”(Lebenswelt)。胡塞尔在他后期的语言哲学中,试图从语言追溯到语言活动,并进一步追溯到更加原始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他的《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一书中,但在《欧洲科学危机的先验现象学》(1936)一书中才得到详细的阐述。

在前一本书中,胡塞尔侧重于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这一角度考察生活世界问题。他说:“我们把那个在他的经验中在相互理解中,在一致同意中形成的那个周围世界,称为交往的周围世界。”[2](P193)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进入相互交往之中,语言作为一种客观的结构出现了。可见,在他那里,过渡到生活世界意味着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附带可以指出,胡塞尔的“周围世界”(Umwelt)概念与维特根斯坦的“环境”(Umgebung)概念在字形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在后一本书中,胡塞尔侧重于从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那个被遗忘了的意义基础。所谓“生活世界”,他指的是那个“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体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3](P58)在他那里,科学与哲学的观念世界、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以及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的世界这三个世界是有区别的。他试图利用他的还原法把科学和哲学的观念世界还原为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表明科学和哲学的观念不过是生活世界中的理论和技术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然后再把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还原为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的世界,表明生活世界是纯粹自我的意识活动的产物。在这三个世界中,生活世界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一方面,科学和哲学的观念世界不过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生活世界创造的一件“观念的外衣”,是各种观念化了的、抽象的东西的总和。在科学和哲学产生之前,早已存在着一个前科学和前哲学的生活世界,人们已经有某种关于世界的看法,即某种前科学和前哲学的世界观以及与此相应的说话方式。在科学和哲学产生之后,那个生活世界依然存在,它本身没有改变,仅仅改变了一些对生活世界的描述方式,这就是用科学和哲学的说话方式取代了原来的素朴的说话方式。他说:“这个实际地直觉到的、被经验到和可被经验到的世界(我们的整个实践生活是在这个世界中发生的)在它自己的本质结构和在它自己的具体的因果样式方面总是依然如故,不管我们进行技术化或不进行技术化。”[3](P60~61)另一方面,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的世界本身严格说来不是世界,它只是作为超越于生活世界的一个极而存在着,纯粹自我通过它的意识活动构成世界。因此,在严格的意义上,可以说只存在一个世界,即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它是人们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总和。

胡塞尔还强调生活世界与文化历史世界之间的区别,认为生活世界是文化和历史中各种差异性和偶然性的基础,是一切可能经验的一般视野,是现象学的真正主题。生活世界始终是作为基础起作用的,它是文化世界中相互交流成为可能的条件。生活世界是包罗万象的,它把一切特殊的世界都吸收到自身之中,构成一切世界所共同的那种客观性的基础。文化世界是事实与本质的一种特殊混合物,生活世界本身则是纯粹的本质,因而成为现象学的惟一合适的主题。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与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十分相似,这两个概念都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在概念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语言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语言活动和一切语言现象的基础。不过,这两个概念并不是等同的,因为胡塞尔侧重于从社会角度考察生活世界与科学和哲学的观念世界的关系,从哲学角度考察生活世界与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的关系,维特根斯坦则侧重于从语言角度考察形形的生活形式如何成为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的基础。

至于维特根斯坦在提出他的“生活形式”这个概念时,是否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中受到启发,根据目前的资料尚无法对此作出明确的判断,至少维特根斯坦没有提到过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在与维也纳小组成员交往时期,石里克(M.Schliek)曾向维特根斯坦询问胡塞尔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能否成立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这表明维特根斯坦对胡塞尔的著作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维特根斯坦虽然没有在其著作中直接提到胡塞尔这个人以及他的“生活世界”概念,但他多次使用“现象学”这个术语,特别是在30年代上半叶这段时期里,首先在1929~1930年间在剑桥所写的头四本笔记中,以及在1929~1930年间完成的《哲学评论》和1931~1933年间完成的《哲学语法》中。在他的《大打印稿》(TheBigTypescript)中,还专门有一章以“现象学”这个词为标题。他还试图提出一种纯粹现象学的颜色理论,在他的后期著作《关于颜色的评论》中,他声明他所讨论的不是关于颜色的物理学理论,而是关于颜色的现象学理论,即关于颜色的语法。他还对其友人德吕里(M.O’CDrury)说:“你可以把我的著作称为现象学。”诚然,与30年代相比,他在40年代的著作中较少使用现象学一词,但他并没有否认现象学问题的存在。他说:“虽然没有现象学,但也许有现象学问题。”[1](P290)

根据帕斯特(B.C.Past)在他的《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现象学观点》一书中所作的分析,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观点可能受到马赫(E.Mach)和博尔茨曼(L.BoHzmann)的启发。“现象学”一词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概念,康德、黑格尔、皮尔士等哲学家都使用过这个概念,马赫、博尔茨曼、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物理学家也使用过这个概念。马赫试图建立一门普遍的、尽可能把各个物理领域包括在内的物理现象学,以便对尽可能广泛的物理事实作出直接的描述。他强调感官是对各种科学事实进行直接显示的惟一泉源,应当通过还原为感觉经验而不采取任何科学假设的办法来描述世界。例如,当把这种方法应用于热这种物理现象时,就能形成一种现象学的热力学,它往往使用压力、体积、温度等等可以直接观察的、从而可以计量的量进行操作,而不像统计热力学那样超出我们的感觉经验之外,假设一些无法觉察的原子而对热这种物理现象作出解释。

与马赫相似,博尔茨曼也主张在考察物理现象时,只需依据我们的感觉经验,而不作任何假设。他说:“物理学必须追求这样一个目标,即对于每一个现象系列,都写出一些可以从数量方面对现象过程作出决断的方程式,而不求助于任何假设、模型或者力学说明。”他把这种方法称为数学现象学的方法,因为它主要使用微分方程式来表述物理事实。他把马赫的现象学称为普遍的现象学,而把自己的现象学称为数学的现象学,认为这两种现象学在描述物理现象时都依据于感觉经验,而不依据于任何假设。

与马赫和博尔茨曼相似,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头20余年内也强调在描述现象时要依据于自己的直接经验,而不作任何假设。在这段时期内,他主张使用现象语言或原初语言来描述直接经验,这种语言是一种用以描述现象的实际情况的语言,它描述的是直接所与之物,没有附加任何假设,只是纯粹的描述。到30年代中叶,他才从主张使用现象语言或原初语言转向主张使用物理语言或派生语言。从这种情况推论,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可能在现象学的这个基本观点上或多或少接受过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维特根斯坦特别把博尔茨曼称为对他青年时期的思想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在1931年写道:“博尔茨曼、赫兹(Hertz)、叔本华、弗雷格、罗素、克劳斯(Kraus)、卢斯(Loos)、威林格(O.Weininger)、施本格勒、斯特拉法(Straffa)就是这样地对我发生影响的。”[1](P27)维特根斯坦在青年时期读过博尔茨曼的著作,甚至打算成为博尔茨曼的门生,只是因为博尔茨曼于1906年自杀身亡,才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博尔茨曼关于现象学只是描述我们的直接经验,而不附加任何假设的观点,对撰写《逻辑哲学论》时期的维特根斯坦颇有影响。博尔茨曼对于如何使用一种适当的语言去表述直接所与之物的探索,也许也对维特根斯坦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形式语言的想法有所启示。关于博尔茨曼对维特根斯坦的影响这个问题,还可以作专门探讨,这里就不多说了。

【参考文献】

[1]维特根斯坦全集[M].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坦然看生活篇10

可说:“这是罗中立的一个梦,而我是走入他梦中的人”。

这个以军事武器命名的非赢利性艺术机构,也是黄桷坪的一个梦,它兼容着这条街道的过去和未来,链接着艺术与文化、经济的多维关系。

罗中立的梦

1913年,一群艺术家们在纽约第69团军械库举行了一场现代艺术国际展览会。这个展会曾经被称为美国现代运动的头等大事。而在意大利威尼斯,一个潜水艇生产基地,在那里,从1895年开始。就诞生了一个迄今已有110年历史的艺术双年展。

二战之后,在德国卡塞尔军事要塞的废墟上,德国人波特创建了后来在国际艺术界享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卡塞尔文献展。

是否借助了武器的威力,这些闻名西方的艺术展会才获得了超乎寻常的传播效应?答案是不得而知的。不过今天,在重庆黄桷坪,一个名叫“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的艺术机构正在吸引着大众的眼球。

“坦克库”名副其实,它的前身是一个用来存放坦克、装甲车的仓库。“三线内迁”时,空气压缩机厂迁至到此,后来更名为西南车辆制造厂。这是一个以生产轻型坦克为主的兵工企业。那些在上世纪“冷战”时期从“空压厂”轰隆隆开出的坦克,四川美术学院的“老一辈”学长都见过。当年,川美的学生经常打趣:“如果哪天在黄桷坪见到航空母舰也不稀奇”。最值得骄傲的是,这里研制出的战车,曾经驶过黄桷坪那条凹凸不平的街道,参加了建国10周年、35周年、50周年的三次天安门阅兵典礼。

“坦克库”艺术机构的成立,将骄傲延续――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是三足鼎立:北京、上海、西南。北京是798,上海是莫干山路,而西南则是重庆的“坦克仓”。

“坦克库”从―个废弃的军事仓库演变成为一个现代艺术空间,这种内在气质的转换承载了太多人对于艺术的梦想和希望。第一个梦想者就是坦克库的总策划罗中立,当年他在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学生宿舍里画《父亲》,只有把望远镜倒过来缩小了才能看画面效果,这样的真实体验使他深知一间独立、开阔的画室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意义。当然,“建工作室”不仅仅是他作为艺术家的梦想,更是他作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的教育理想。

2003年底,当罗中立随着著名建筑师王澍参观“坦克库”时,感慨地说:“‘坦克库’是我继《父亲》之后的第二件重要作品,我要为那些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扶上一程、送上一程。”在罗中立的眼里,坦克库犹如自己的儿子。

艺术空间的梦

横穿川美校园,在黄桷坪正街,几排高大的老房子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芒,这里,就是“坦克库”。

进入“坦克库”腹地,迎面的老坦克和两边红砖墙体上的宣传画和标语让人恍惚了时光的刻度。一个个风格各异的铁门,或是夸张的彩绘或是怪异的铁艺,都深深烙上了当代艺术的印记。路过一排排库房看那深长的走廊两边幽暗的工作室的门,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坦克库”拥有50间艺术家工作室、700多平方米的综合展示厅、350平方米的学术活动厅、200平方米的多媒体展示厅,以及驻留艺术家公寓。罗中立说过,“希望把这里办成一个黄埔,一个硅谷,一个艺术家的摇篮”。

俞可算是最早几个结缘“坦克库”的人,最开始川美将此处购买下来进行规划时,他便是参与者之一。“当时仓库里停满了装甲车,我们在装甲车上爬上爬下,拍照、规划、憧憬……”那是2004年,把一个曾经的兵器仓库改造成艺术空间,这样的想法极具创意,自然让参与者们兴奋不已。

接手“坦克库”时,俞可有过迷茫,罗中立告诉过他自己的想法,渴望这里成为“西方式的一个艺术机构,打破传统学校模式的一个窗口,让当代艺术与文化在黄桷坪得到互相接纳”。很抽象,俞可说,“最开始,完全摸着石头过河”。

俞可尝试过与国际接轨,但真正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当我想国际化的时候,却发现身边的人都很老土。”俞可提及的“土”,不是不懂外语,不知道西方国家,而是无法去认识西方文化与艺术的接轨。

俞可也尝试过用工作室的形态与国际接轨,毕竟工作室这样的形态是“坦克库”的一个基本单元,为此,他还兴致勃勃地邀请了一个法国团,进驻“坦克库”。但是,法国人骨子里并不认可这里的文化与他们的艺术相融,他们只是猎奇。活动尾声时,俞可提出让法国团在“坦克库”办一个展览,这让法国人一下子有点茫然,毕竟他们在这里并没有认真从事艺术活动。甚至一幅可以称得上“佳作”的作品都拿不出来。法国人就去打印写真图片,想滥竽充数,而且还狮子大开口提出希望能提供多个工作室作为展览空间。“作品不及中国的艺术家,还来压缩中国艺术家的空间,当时我坚决没有同意。”俞可深知,初衷是想让“坦克库”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接受一些西方优秀的艺术灵感,可事与愿违。

如果说,当“坦克库”正式运行时,一场关于艺术空间的梦刚刚开始酝酿,那么,当真正开始去实现这个梦时,才发现距离有多远。

“坦克库”的大门正对着黄桷坪正街,以前它是开着的,现在长时间关着。这让“坦克库”看上去像一座孤岛,像一处与世隔绝的神秘地。俞可说:“‘坦克库’早期运行阶段有一种遗憾,它没有很好地形成文化上的影响,与这座城市没有产生互动”。

黄桷坪的梦

5月19日,一场名为“王广义:交互的镜像”的艺术展览会正在“坦克库”举行。这位被誉为“中国波普第一人”的艺术大师,将自己西南地区的首个个人展,选择了“坦克库”。

作为“坦克库”的执行总监,也是这场展览的策展人,俞可颇为自豪。“很多前来参观展览的人告诉我,他们没有看懂。这就对了,我之所以引入这样的展览,就是为了让大家看不懂,阻断大众的视觉经验”。

俞可的话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只不过细细品味,才会明白,这其实是一种艺术形态的崛起,一种艺术品位的提升。一场让人看不懂的展览对于黄桷坪这个曾经略显“草根艺术”的弹丸之地,实则上也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升级。

当川美搬迁,“黄漂”撤离,黄桷坪开始迎接一位位艺术大师的到来。这场“王广义:交互的镜像”的展览,实际上只是俞可为黄桷坪艺术形态蹿升带来的一个组合催化剂之一,这场展览与“罗中立:语言的轨迹”、“张大力:极端现实”、“张晓刚:灵魂上的影子”、“方力钧:偶发的寓言”、“时间的穿行者――叶永青黄桷坪二十年”、“崔岫闻:自性之语”等系列展览,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

“实验报告”是俞可为“坦克库”做的一项长期规划,他想通过一系列大师的展览,改变公众对于艺术的认识,正如他说的,当真正达到顶端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呈现在眼前时,才是真正艺术时代的来临。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通过“坦克库”,改变大众对艺术的态度,也是潜移默化地改变大众对黄桷坪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