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个人汇报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27 03:18:26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1

关键词:外汇管理;现场核查;方法探索

现场核查是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主体监管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衔接综合分析、非现场监测和柜台业务核准工作,对外联系企业个人、金融机构等涉汇主体。现场核查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外汇管理的权威和效力,因此,对现场核查的流程及方式、方法进行初步探索十分必要。

一、现场核查准备

现场核查准备须以非现场监测提出的需要纳入现场核查的企业清单为基础,结合国际收支形势及调控重点,根据现场核查人员配置和当期管理要点,确定现场核查工作顺序,明确优先核查的企业名单,并确定后续核查的时间安排。

1.企业范围界定

一是对外汇局在重点监测结论中确定“列入现场核查”的企业实施现场核查。二是按照《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企业实施核查。

2.异常原因分析

现场核查要以非现场监测分析掌握的情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梳理落实企业指标异常的本质原因为目标。现场核查实施前,核查人员应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特别是非现场监测阶段的监测记录和结论,对被核查企业有关情况进行进一步剖析,指明核查方向,增强核查针对性性,提高现场核查效率。

(1)了解企业各项监测指标。熟悉导致企业纳入重点监测的异常总量核查指标,根据各类明细数据和信息,进一步确定企业指标异常的具体现场形式,如进口多付汇、出口少收汇、来料加工工缴费率过高等。

(2)深度挖掘存在异常指标。通过分项监测及企业报告情况,对存在异常的指标按时间序列进行深度挖掘,初步得出某项指标波动情况及发展趋势。

(3)比较分析综合指标。查看企业进出口商品等明细数据是否属大型设备、大宗商品或税务关注类商品等,通过直接投资系统等其他外部信息渠道进一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结合经验初步判断导致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异常的问题所在。

3.数据资料准备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贸易收支业务规模与特点;表现异常的监测指标、可疑交易明细数据;非现场监测过程中形成的历次监测记录与结论;服务贸易、收益、直接投资等相关项目收支情况;被外汇检查部门立案查处的有关信息;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分类或关注信息。

4.核查顺序确定

核查企业确定后,根据企业指标异常程度、异常收支涉及的时间段、异常金额的大小等,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安排先后顺序。

(1)异常和可疑业务,包括涉及合同或易对手或交易商品或贸易类型等,较为明确的企业。对于通过非现场监测和分析已全面掌握企业信息,找到异常原因的企业,确定核查的一笔或多笔业务,进行核查。

(2)异常和可疑业务发生的时间段较为明确的企业。对于此类企业,需集中火力在某个时间段,深度挖掘企业信息,对异常时间段进行定位,优先进行核查。

(3)对于存在异常或可疑、但收支规模较大的企业需要全面、深入地展开核查。企业异常收支规模较大,从海量数据中逐一找到异常原因往往比较困难,需要综合其他各类信息,进一步深入挖掘。比如,可以按照合同号码比对相关数据,确定需要核查的异常和可疑业务,有针对性开展核查。

5.核点确立

现场核点的确立要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外汇管理工作重点及外汇收支结构特点,在外汇资金流入较多的阶段,侧重流入企业核查;流出多的时候,则侧重流出企业。货物贸易的主要行业、重点企业和主流贸易方式,都可确立为现场核点。

二、现场核查实施

1.审核企业报告

一是审核报告内容的准确性。重点审核企业报告的报关额、收付汇额、贸易信贷报告、差额报告等数据与监测系统的数据是否一致;二是审核企业说明解释的真实性。通过对企业提交资料的分析,判断报告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挖掘异常或可疑业务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审核企业关于指标异常原因解释的合理性。

2.约见谈话

约见谈话是企业报告核查方式的进一步延续。约见谈话应把握约见节奏,严格控制间隔时间,避免企业通过重新签订合同、提供虚假报告、准备假账等非法手段隐瞒事实,应付现场核查。约见谈话分层次逐级进行,一般程序为:业务办理人员、高级业务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按照约谈对象的层次准备不同的谈话要点:对于业务人员侧重于业务办理的微观方面,对于高级业务人员侧重于业务背景的中观方面,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侧重于外贸整体形势的宏观方面。

3.现场调查

在企业报告或约见谈话基础上,企业对导致监测指标异常或可疑的业务仍无法提供合理解释的,可进一步采用“现场查阅和复制被核查企业相关资料”的核查方式,核实企业核查期内货物贸易的真实性。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通过企业报告和约见谈话无法合理解释的,可以采取现场调查:非现场监测结果偏离较大异常或可疑资金流金额较大;企业报告和约见谈话过程中,存在解释不合理,持抗拒态度或遇事推诿,且有重大违规嫌疑;单个合同项下累计单边货物流或资金流较大;其他较为严重的异常或可疑情况。

三、现场核查相关材料的审核方法

1.基础单证审核

基础单证真实性审核是指将日常使用的申报单、关单、箱单等日常单证比对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单单、单证的检查和核对,从而发现问题。单证审核应遵循合规性、全面性和对应性的审核原则。

单证审核的方法包括纵向审核法和横向审核法两种。纵向审核法指以信用证或合同为基础对规定的各项单据一一审核,要求有关单据的内容严格符合信用证或合同的规定,做到“单证相符”。横向审核法是在纵向审核的基础上,以商业发票为中心审核其他规定的单据,使有关的内容相互致,做到“单单相符”。

单证审核要点有:一是合同的主要条款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是审核重点。二是单证是否齐全,货物名称、数量、金额等是否一致,单证出具或提交的日期是否符合规定,特殊单证是否按规定进行第三方认证确认等。三是提供的文件名称和类型是否符合要求。

2.财务数据审核

企业财务数据是企业经营状况的详细记载,其中涉及的原始会计凭证,能够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外汇业务的本来面貌。核查前,应基本熟悉常用到的会计科目,并掌握单个会计科目借贷双方反映的经济生活以及各会计科目之间的密切联系。常用到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来料加工料件台账和入库单证、应付职工薪酬、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等。

3.贸易信贷数据审核

贸易信贷与贸易周期息息相关,掌握行业贸易周期,有效甄别交易行为的真实性。不同行业的贸易周期一般都存在差异,掌握不同企业的贸易周期能够更深入地剖析企业贸易情况,结合贸易方式和行业特征,审核贸易信贷数据与贸易周期是否相匹配,并据此判断企业贸易信贷是否合理。

4.关联数据审核。

货物贸易收支过程中,存在与人民币跨境交易、非贸易、资本项目关联的情况,如贸易外汇与非贸易合并收支,外商投资设备物品产生的单边货物流。审核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被核查企业主体,不区分结算币种,将其本外币货物流和资金流全部纳入核查范围。核查中需关注报关币别与结算币交叉、深加工结转项下人民币结算等业务。二是完整呈现资金流动链条,延伸核查企业购汇前本币资金来源或结汇后本币资金流向及用途,以判断识别异常交易行为。

四、现场核查分析

1.单证分析。充分运用内部系统数据资源,综合考察企业资金收付、进出口、贸易信贷、以收抵支等单证信息,结合企业性质、规模及历史贸易收付汇业务特点,逐家对被核查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及总量差额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2.报表分析。报表资料(财务报表、验资报告、外汇收支情况等)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外汇收支、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企业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变化最终会通过财务报表项目或者会计科目增减变动表现出来。因此,将总量核查数据与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及审计报告附注披露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相关会计科目的培养变动是现场核查的重要方法。

3.综合信息分析。货物贸易涉及商务、海关、税务、银行等多个部门,综合分析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是查证企业报告差异原因的有效途径。采用商务部门审签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三来一补企业国内购料申请表相关信息核查来料加工企业工缴费率;采用海关审签的加工贸易手册核查企业的进出口报关价格;采用税务部门审签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核查加工贸易企业实际出口销售收入;借助人民银行征信部门的企业融资信息、支付结算部门的人民币资金来源与流向信息等,分析判断数据差异是否真实合理。

4.行业周期分析。不同行业的贸易周期一般都存在差异,掌握不同企业的贸易周期能够在核查时给核查人员一个企业运营的基本轮廓,能更深入地剖析企业贸易情况,结合企业的贸易方式和行业特征,审核企业贸易信贷数据与企业贸易周期是否相匹配,据此判断企业贸易信贷是否合理。就出口而言,加工贸易企业的贸易周期一般为2.5月至3个月;矿产品出口的贸易周期一般超过90天;一般商品货物的出口周期大约在90天内,出口流程大致相同,但随货物的生产周期不同、合同签订的结算方式的不同也会出现一定的时间差异。就进口而言,随进口货物的不同,海关检验的时间存在差异,同时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货物的定价方式的不同,付款周期也存在差异。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2

关键词:档案;参考;资科

1 参考资料的特点和种类

1.1 特点

档案参考资料具有与其他提供利用方式不同的特点。它与汇编的档案文集不同,不是提供档案原件或档案副本和摘录,而是根据一定的专题对有关的档案信息的内容进行加工,研究编写而成的一种系统资料。它已改变了档案信息的原貌,具有问题集中、内容系统、概括性强的特点。

1.2 种类

在编研工作作中形成的参考资料种类很多,名称不一,用途也较为广泛,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大事记、组织沿革、统计数字汇集和专题概要四种类型。

2 大事记

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记载一定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参考资料。它系统扼要地记载一定事件的历史发展事实,揭示重要事件和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大事记的编写方法和编写内容:

2.1 编写方法

编写大事记.要求用材真实、准确、简明扼要。通常一条一事,每条对大事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数据、发展过程、因果关系,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形式多为条列的文字叙述,也可采用表格形式。编写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特大事按时间顺序(年、月、日)排列,先排列有确切日期的大事,后排列接近准确B期的大事,日不清的附于月末,月不清的附于年末,年不清的一般不记。

第二种是先分若干时期,每一时期内的大事,综合归纳几个问题,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大事。

第三种是先分几个大问题,在大问题下再分时期,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大事。

2.2 大事记的内容

大事记的内容,主要由大事时间和大事记述两部分组成。还可以根据大事记的编写日的、对象、篇幅大小、年限长短等因素,设置前言、材料出处、注释等。

大事时间,一般要求记载准确日期,并按照大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先后排列,以便反映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力求对每件大事都写明某年、某月、某日,有的还须写明确切的时、分、秒。对某些历史事件除了写明公元年号外,同时表明当时的朝代年号。如遇档案中没有注明时间或时间反映不准确的事件,应尽力进行考证,写明确切时间,也可注明接近时间或时限。一时搞不清的留待以后查考补充。

大事记述是大事记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选择反映事物本质的事件,并照顾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通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展示历史发展的概貌和规律。因此,在大事记中,应选用确属重大事件的材料,避免事无巨细地罗列材料;也防止片段摘取和割裂材料,造成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2.3 大事的选择

所谓大事小事是相对而言的,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譬如—个机关的大事,在全市、全国就不—定是大事。一般说来,凡是涉及全面性的事件、重要的活动、典型的事件、对工作和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等等,都应列为大事;局部性的,具有一般意义的事件和活动,都可作为小事。

大事记作为一种历史资料,应力求内容的准确无误。由于大事记材料来源广泛,其中失实或部分失实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大事记编写入员对收集来的材料要多闻阙疑,认真考订核推,以免将不实不确之事录入大事记中。核被大事材料的方法很多,可将多种记裁对照核实,也可向事件发生机关或当事人查询核实。

3 组织沿革

组织沿革是系统地记载一个机关、地区或专业系统的体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变革情况的一种材料。内容大致包括:地区概况、机构名称改变、地址迁移、成立和撤销或合并的时间、隶属关系、性质和任务、职权范围、领导人变动、编制扩大与缩小以及内部机构设置等变化情况。

3.1 组织沿革的类型

组织沿革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1、机关(单位)组织沿革。记载一个机关、单位(如党委机关、政府机关、学校、工厂等)及其内部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演变情况。

2、地区组织沿革。记载一定区域内(如省、市、县等)所属党、政、群等各级组织的设置和变化。

3、专业系统组织沿革。记载一定专业系统(如工业、商业、文教、卫生系统等)所属组织的设置和变化。

3.2 组织沿革的编写方法

组织沿革可以采取文字叙述或图表的形式,也可图文并用。其主体结构的体例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年度(或阶段)一内容,即以时期为主线,将材料先按年度或阶段分开,然后在每时期下面分别叙述其机构设置、职能任务等内容,逐年编写下去。

另一种是内容一年度(或阶段),就是以题目为主线,先将材料技其叙述的内容分成若干题目,然后在每个题目下面再逐年叙述。

为便于从不同途径的查考和不同方面的研究,通常对以时期为主线的文字叙述,附之以机构、人员变化图表。以题目为主线的文字叙述,附之以历年机构、人员变化图表。

4 统计数字汇集

统计数字汇集又称“基础数字汇集”,就是以数字的形式反映一定地区或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的参考资料。汇集统计数字,实际上也就是对原来各种统计的综合工作,因此又称为“基本情况统计”。

4.1 统计数字汇某的目的和任务

档案材料中的各种数字,是人们在以往的各种活动中记载和积累下来的,它反映人们实践活动的状况和成果。人们现实的各项工作又往往从不同的角度需要有关的数字,但是这些数字是分散记载在机关的各种统计报表、总结报告、计划等文件中,不便于系统地使用。编写统计数字汇集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和题目将分散的统计数字集中起来,汇集成为系统的材料以提供利用。

4.2 统计数字汇集的类型

统计数字汇集的种类、形式很多,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种类型:是综合性汇集,二是专题性汇集。

综合性统计数字汇集,是记载和反映有关菜一个地区、系统、机关、单位全面情况的数字汇集。这种数字汇集包括的范围较广,篇幅也较大。如《郑州市基础数字汇编》包括土地团积、人口、工农业产量、文化教育设施等。

5 专题概要

专题概要是用文章叙述的形式,简要地说明和反映其一方面的工作、生产或其他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的一种专题资料。专题的具体名称很多这种资料的主要用途,是向利用者集中地提供某项工作、生产和其他方面系统的专题历史资料。

对专题概要的所谓“专题”,应该辩证地理解和灵活地使用。但相对馆藏、全宗而言,也可视为一种专题概要。

参考文献

[1] 赵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04)

[2] 刘晓霞,欧阳旭,胡玮,文秀华. 浅谈图书馆参考咨询的人性化服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35)

[3] 田方. 浅谈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34)

[4] 小倪. 常见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方法(二)[J]. 北京档案. 2011(04)

[5] 阎世杰. 全宗指南及编写点滴谈[J]. 档案. 2006(02)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3

【摘要】新闻英语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听力教学中的难点和学生听力技能中的薄弱环节。国内对于新闻英语听力教学这一领域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还相当缺乏。填补这一空白将有助于提高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听力技能。本文也是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BS14590)。

关键词 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特点;难点

现代的英语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因此,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处于一线的英语教师。听力能够帮助学习者简洁、方便、迅捷地获取信息。然而,高中英语的新闻听力更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了解世界动态的重要手段。新闻英语听力教学又与其他的听力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笔者在这谈谈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与其他听力教学的区别。

一、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与其他听力教学的基本要求区别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描述了其他听力教学的几点要求是: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能听懂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以及结果;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住要点;能听懂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

新闻听力教学的要求是:在其他听力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加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交际性的活动;突破以往语言表面层次上的教与学,注意学生学会对新闻英语语言特点,语义、语篇、修辞等深层次的理解、掌握。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学生解决新闻词汇和英语新闻听力理解的能力,同时要使学生理解时政新闻的惯用结构和国内外的政经文化内涵;熟悉各种新闻听力的技巧与手法。

二、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与其他听力教学的特点区别

一般听力教学的特点是:听力的内容都是涉及购物、邀请、问路、自然灾害等常见的生活内容;具有口头语言的特征,诸如犹豫、省略、思考、重复、自我更正等。语言结构不是很严谨,句子简短,冗余信息多;材料长度适宜,既有足够的信息量供试题设计之用,又不会给考生增加记忆负担。最长的录音材料一般不会超过180个单词,就连最短的对话也创设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语境;对话部分由一男一女对话,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谈话双方的声音特点明显不同,身份明确。

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特点:l.新闻词汇多。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等社会各个方面,因此新闻使用的词汇相当丰富,新词也层出不穷。专有名词和地名的大量出现也是新闻词汇的一大特点。由于新闻报道的需要,新闻中会出现因名、地名、人名、机构或者组织的缩略词。这些词汇超出学生平时学习积累的范围。如果不熟悉新闻报道的词汇,就会对听力理解形成障碍。2.句式结构紧凑。新闻报道由于受到时间的紧迫性,所以一般篇幅简短,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语言要生动简洁。新闻的报道大多采取高度扩展的简单句,采用同位语、介词短语。3.“倒金字塔”结构。新闻报道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五个w(who,what,when,whereandwhy)和一个H(how)头重脚轻地安排,把新闻的高潮和结论置于全文的第一个句子,这个句子被称为新闻导语(吐帕newslead).然后按照事实的重要性以递减的顺序来安排,从小到大,最重要、最新的事实,所以听懂新闻的最前面对了解全部内容很重要。

三、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与其他听力教学的难点区别

1.词汇的区别。其他听力教学的词汇简单,通俗易懂,较为常见的生活用语,学生听起来容易理解。然而,新闻听力教学的词汇量大,新闻涉及的面广,包含的词汇量大,据VOA的Voice杂志称,要想听懂各种各样的Stan-dardEnglish,一般要掌握2000个左右的单词。还有专业词汇和专有名称多,及大量的数词,贯用语的出现,导致学生对新闻词汇不熟悉,从而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2.语法的区别。其他听力教学的语法是最基础的语法知识,句式简单,几乎以短句为主,单词也是常见的生活口语,只要学生掌握了基本语法的知识,就能得心应手。而新闻不同其他听力教学的一般材料,句法结构复杂,常用前置修饰语代替后置的名词修饰语或从句,大量使用扩展句型。它固定格式多,长句多,虚词多,缩略词多,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语境,理解就很困难。

3.语速、停顿的区别。英语新闻特点之一是播报语速快,国际新闻英语每次播出下分钟,播出约12条新闻,播报速度是每分钟140个单词左右,这样快的语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多数学生认为新闻中间的停顿很短,导致凭记贮存的信息很少。因而对新闻听力产生了焦虑的心理,不愿主动听新闻,害怕英语新闻。

四、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几点建议

我们英语老师了解新闻听力教学与其他听力教学的基本要求、特点和难点后,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顺利的理解所听新闻材料。

l.听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听新闻之前,老师可介绍与该篇新闻报道相关的背景知识,并讲解其中出现的较难的专业词江:和专有名词,以降低理解的难度。因为,新闻词汇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对新闻听力效果。也可以在听新闻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要听新闻报道相关的中文资料,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新闻词汇储备量。再来听新闻报道时,学生就会感到容易了很多。做好听之前的准备工作,还可以帮助学生预测新闻内容,做到有目的的锁定主要信息,使学生基本听懂新闻大意,不会打击学生听新闻的积极性。

2.抓住新闻的主题。在新闻的听力理解中,抓住导语是关键。因为导语是整篇新闻的灵魂,是新闻的精华所在,它揭示了新闻的主题。但由于导语的信息高度浓缩,信息量大,句式结构紧凑,包含了人物、时间、地点及事件的前因后果,学生一时之间难以接受消化如此大量的信息。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新闻,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抓住新闻的主题。还要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可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而且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培养学生有效地运用缩写、符号等形式有选择,有系统地记下新闻中的重要信息的能力。

3.听后练习。听完了新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简单的新闻材料做听力练习。在听懂大意之后,让学生逐词逐句的将所听材料写下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彻底理解该篇材料。也可以让学生复述新闻以检测学生对于新闻内容理解的方式,完成对所有信息的汇总和练习。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和新闻汇报,让学生对新闻的主要内容、常用词汇、专有名词、背景知识、近期热点话题等进行讨论汇报,并定期进行整理和归类。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坚持收听英语新闻,掌握和总结新闻材料的特点和理解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4

调价是将涨价风险由业主承担,从而承包商报价时不用考虑涨价预备费,达到业主只支付实际涨价净值从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承包商同时也承担了由于价格降低而调减的风险。一般工期在1年以上的国际工程项目才可以调价。调价包括价格调整和指数调整两种形式,但由于国际工程的价格体系复杂,因此常使用指数进行调价。

下面分阶段探讨怎样利用指数进行调价。

1.投标和合同谈判阶段

要认真选择好调价指数和调价系数。招标书中一般给出调价公式的结构,并给出了调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投标者选择具体的指数和调价系数。调价公式一般为:

式(1)中,PAFX 为当地币或者外币的调整因子,下标x用以区别当地币和外币,外币可以是多种货币,Ii为价格指数,共m个指数,a为固定系数,一般取值区间为0.1~0.2,bi为指数Ii的权重;式(2)中CAX为当地币或者外币净调整值, 为有效结算值,有效结算值是承包商应得工程价款(在扣除保留金以前并且不包括偿还的预付款)减去指定分包商费用、按照60.1款支付的材料及工程设备费用、计日工、变更或者其他基于实际费用或现行价格计价的项目, 为当地币或者外币的支付比例。

投标商要尽量降低固定系数a的数值,选择预计上涨幅度较大的指数,并且增大上涨幅度较大指数的系数。合同中如果含有调价公式,说明业主预留了价格上涨预备费,承包商要尽力将该费用结算回来。如果调价指数选择不好,不仅不能增加收入,而且还有可能调为负数。例如中国某国际公司1999年签约的坦桑尼亚一道路项目,投标时选择的是中国物价指数,但随后几年中国通货紧缩,价格指数下降,调价便为负值。

中国外经企业应该将价格指数分析作为一项日常基础工作来抓,对各国际金融组织常用指数和业务开展国常用指数进行分析、预测和排序,形成价格指数数据库,定期审定,这样在投标时才能有备无患。

对于外币调价,业主或出资方有时要求加入汇率调整因子,每一指数Ii 的调价因子是:

其中EXi为外国劳务、进口材料、进口设备输出国货币相对于单位支付外币的基准汇率和当前汇率,具体为1单位支付外币=EXi 单位输出国货币。这样在输出国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如果输出国货币贬值,则汇率调整因子小于1,从而调增值减少。在汇率调整因子下,承包商更要谨慎地选择价格指数,还要仔细分析输出国的货币汇率走势,错综复杂的汇率关系有时会扭曲汇率调整因子。如果输出国货币实行紧盯汇率,而且项目所支付外币就是输出国货币汇率紧盯的外币,则汇率调整因子等于1,对调价没有影响。如果输出国货币相对于支付外币升值,则汇率调整因子大于1,有利于承包商的调价。如果输出国货币相对于支付外币贬值,则汇率调整因子小于1,对承包商不利。例如某国际公司于1997年签约尼泊尔河道防护工程项目,工期两年,合同金额700万美元,美元支付比例为66%,计划从印度进口材料,因此美元调价指数选择的是印度价格指数,并且调价公式中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签约时1美元=35.8印度卢比。印度卢比的汇率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紧盯英镑,在90年代后期改为紧盯一揽子货币,汇率变动幅度较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印度价格指数增加,但由于印度卢布贬值到1美元=40印度卢比左右,汇率调整因子=35.8/40=0.895 ,最终该项目调减30多万美元。

鉴于此,如果材料或设备输出国货币呈贬值趋势,则承包商应争取在调价公式中不加入汇率调整因子,或者改变材料和设备输出国。

在目前人民币面临升值前景的情况下,中国外经企业应在新签合同中争取使用中国指数,并在调价公式中加入汇率调整因子。这样人民币升值时,汇率调整因子大于1,如果价格指数调整因子也大于1,则调价幅度就非常大。因为大部分设备材料在项目前期就已经购买,实施期间的调价就形成了额外利润。特别是我国外经企业以美元计量经营效益,加入人民币汇率调整因子更有利于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

2.合同实施期间

调价要充分依靠监理、业主和出资方的支持。根据FIDIC条款,如果由于材料、设备来源或者其他条件的变动,使原合同中的调价指数和调价系数不再合理,可以在征得监理和业主同意下更改调价指数或调价系数,而出资方对调价具有最终审批权,因此,应充分认识到监理、业主和出资方在调价公式变动中的作用。例如某国际公司1998年签约赞比亚一个道路项目,合同金额500万美元,90%美元支付,工期1年半,承包商在投标书中报的材料指数是C.E.Bulletin 杂志的英国材料指数,该指数的系数为0.32,其他还有人工、设备和燃料等三个指数,项目组在合同实施期间了解到同一业主其他标段承包商选择的材料指数都是沥青价格指数,而沥青价格上涨幅度大于总体材料指数,如果根据标书中的调价公式调价,项目能够调价40多万美元,而如果按照沥青指数调价,则项目可以调价100多万美元,所以项目组没有立即实施调价,而是以主要材料是沥青为由,向业主和监理要求使用沥青价格指数进行调价。经项目组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项目组达到了用沥青指数调价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项目经济效益。前文所提及的坦桑尼亚道路项目,在实施期间,项目组以主要进口设备和材料没从中国进口为理由,要求将部分指数改为美国指数,最终达到目的。

因此,合同调价并不一定越早进行越好,在调价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可以先不要求调价,或找借口拖延调价,业主或者监理不会自己去找指数进行调价的,然后承包商根据各种指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调价方案。有的文献写到项目管理要及时调价,这是将调价与工程结算混为一谈,及时调价的代价是丧失了以后选择最好调价公式的机会,而且很可能调减。

承包商要尽量不拖工期,或者做好工期索赔工作。对于拖期工程价款的调价,合同一般规定要么按照合同工期结束时的物价指数进行调价,要么按照调价公式进行调价,在二者中选择对业主有利的方案。有的合同明确规定对于拖期工程价款不予以调价。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5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简称创新基金)被誉为创业企业的“奖学金”,它奖给那些“品学兼优”的创业企业,使其可以得到无偿的资金帮助。很多创业企业以能得到创新基金的支持为莫大的荣耀,因为它的确像我们上学时候获得的奖学金那样,除了拿到钱的欣喜不已之外,还意味着对自身的肯定和褒扬,意味着你在向别人推介自己的时候,可以拿出有力的证明来。

申报・机会

1999年,国家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无偿拨款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般处在研发和中试阶段的企业可以申请无偿资助,创业企业不需要偿还拨款;产品已经进入市场且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则可以申请贷款贴息,创业企业申请到银行贷款之后,利息由创新基金来支付。申请的最高额度一般为100万元人民币。

得知这一消息,细读申报要求之后,北京北航天汇公司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汇公司)正处于初创期的一个项目――“新型工业化棒材打捆包装机器人”决定申请创新基金的无偿拨款。这个项目急需资金,也曾谈过几家风险投资公司,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入风险投资的“法眼”。创新基金的出现,让天汇公司重新燃起了希望。

“你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明天就能拿到创新基金的钱,虽然所有的被评审内容只集中于一份申报材料,但这里面暗含着创业企业之间技术等的全面较量。”天汇公司的杨迎平副总经理自始至终负责申报材料的制作,对此颇有经验。

根据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关于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要求,天汇公司需要制作一套申报材料出来,包括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意见;然后把这些材料送交推荐单位,由推荐单位填写推荐意见,再按要求装订成册,邮寄到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申报材料里要涵盖创新基金要求的各项重点。因为基金项目采取专家评审方式,申报基金项目有关信息均通过书面方式方能有效,基金管理中心不接受推荐单位或申请企业到中心来谈项目,只有在确有需要的时候,才通融以电话、传真或E-mail等“不能谋面”的方式来沟通。所以,申报材料的制作将至关重要。天汇公司需要全力以赴地来制作这套申报材料,争取第一眼就能征服评审专家的心。

很快,天汇公司组织起了基金申报小组专门来负责申报材料的制作工作。面对像散沙一样分散在企业中的各种资讯,要把它们整合成“一举中的”的材料,的确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申报小组在讨论过后,首先确定了“重点突出的申报材料+有说服力的附件”这种形式。但天汇公司知道,形式上的细枝末节再完善,也不过是个形式而已,内容如何才是申报材料的价值所在。所以,在确定了书写格局之后,申报小组开始认真思考该怎样取舍企业资料的问题。

申报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创新点,只有对此理解透彻才能保证书面材料到位。否则,若由于理解和表述的偏差使得企业失去创新基金的“厚爱”,将是莫大的遗憾。那么,什么才是技术创新点呢?天汇公司了解到,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要求在技术、工艺或是产品性能上有较大的创新或有实质性的改进,并优先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那些对传统产业有很大改进作用的项目。而天汇公司的“新型工业化棒材打捆包装机器人”项目,生产的将是国内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机械、液压、电子、计算机控制一体化的全自动冶金设备。于是,在技术创新点上,申报小组有针对性地强调了5点:新型机构、节能环保、智能控制、远程通讯接口、国产化程度高。同时,以精准的数据说明产品的技术指标、产品采用的关键技术、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等。再加上相关附件作“论据”来支持这些“论点”,与申报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技术”这一环节,天汇公司认为做到了重点突出,张弛有度。

由于申报材料要通盘体现创业企业的情况,因此,除技术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之外,企业的管理团队、财务状况等一样是考察的重点,同样需要让专家评委确信你没有空穴来风,并且确信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企业。

“你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填报申请材料,这里面可耍不得小聪明,因为任何夸大、掺杂水分都会对项目评审过程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且,一经发现材料有造假内容,查实后企业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上了科技部的黑名单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杨迎平告诫创业企业。

最后,根据科技部的大纲要求,经过2个多月的忙碌,天汇公司完成了一本16开厚达近百页的申报材料。“机会也许就在其中了”,完成第一阶段工作任务的基金申报小组对这份包含着心血的申报材料充满了信心。

闯关・等待

第一阶段的工作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闯关”环节了。

在申报材料完成之后,天汇公司并没有将它寄出,而是带着材料去了北京市科委。因为按照规定,创业企业在经过推荐单位(当地科委系统)的推荐之后才能将申报材料邮寄给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也就是说,创业企业在制作好申报材料后,要首先将申报材料交由当地科委系统部门审查,当地科委系统同意推荐并承诺匹配相应的资金(一般匹配申报确定资金的50%)后,创业企业才真正有了申报创新基金的资格。所以,当地科委就成为创业企业要闯的“第一关”。

天汇公司依照程序将申报材料送到了北京市科委,随后北京市科委开始对天汇公司的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内容的审查。这一程序完全按照科技部创新基金的要求进行,天汇公司的申报材料将在第一关接受专家的严格把关。在等待了1个多星期之后,天汇公司被通知前去科委。消息是让天汇公司很兴奋的,因为科委只是要求天汇公司在申报材料的某几处格式上稍作改动而已。在马上处理完格式上的欠缺之后,北京市科委将“同意推荐天汇公司申请创新基金”的意见写入天汇公司的申报材料之中,并承诺将依照创新基金最后确定的拨款额度相应地匹配50%的资金给天汇公司。

“这一关并不那么好闯,很多企业铩羽而归。创新基金之所以设立这个闯关环节,是要降低风险。以推荐和匹配资金来要求当地科委严把关,实现风险共担。所以,创业企业不可小视此关,否则,连进入下一轮闯关的资格都没有。”杨迎平说。

第一关通过,将进入下一轮闯关――天汇公司这时候才将申报材料连同北京市科委的推荐与匹配资金的承诺一同邮寄给了创新基金管理中心。

既然是第二轮闯关,相对于上一次闯关难度肯定是增大了。就像交了一份事关重大的试卷一样,会出来什么结果,天汇公司还不敢太肯定。在这一关,同样是在科委通过的那些重点和亮点,不知道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那些顶尖专家的眼里是不是还同样有价值。不过,天汇公司相信自身的技术,并且相信该项技术如果发展起来,会实现创新基金无偿拨款的本意――企业的成长要能够最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税收等。天汇公司的申报材料到了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之后,先要经过项目受理审查,然后接受专家评审或评估,如果初步被认可,基金管理中心将提立项建议,足够有实力再加一点幸运的话,立项建议将得到科技部、财政部的批准,之后,项目立项大功告成。

结果,天汇公司的项目的确够实力和够幸运。经过半年多的等待,2000年上半年的时候,天汇公司被告知已通过立项,最终申请到了创新基金的资金――共85万人民币的无偿资助。

立项・发展

立项之后,按照规定,天汇公司与科技部签定了一份合同,合同内容主要是天汇公司在今后各个阶段的指标任务。

天汇公司知道,创新基金虽然无偿,但也绝不是完全免费的午餐。创新基金的周期一般是2年,也就是说,2年之后,得到创新基金无偿资金帮助的创业企业一定要走出研发期,生产出产品,实现销售。如果到时候,创业企业还处在开发期,没有兑现与科技部签定的这个合同,甚至很失败,创业企业就可能上科技部的“黑名单”,今后再要申报就很难了。而且,创业企业的形象也将受损。“在高淘汰率的情况下,我们居然拿到了科技部的创新基金,这无疑是很光荣的事情。除了钱的概念,它更是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今后做市场、吸引人才等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天汇公司不会轻易地将这种荣誉败坏掉,只会让它的效用不断延展。”天汇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深知创新基金的分量。

与科技部的合同签定之后,创新基金给天汇公司的拨款就很快到位了,但并不是85万,而是68万。因为按照规定,创新基金的拨款并不会一步到位。在2年的周期里,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将根据创业企业对合同里阶段性指标的执行情况而确定资金是否应该逐步到位。所以,天汇公司按照“8-2”的比例(这个比例每年有所不同,今年是4-4-2的比例)先拿到了首期的“8”,即85万元的80%,也就是68万元人民币。根据规定,当地科委的匹配资金也应该在创新基金的资金到位之后很快按比例跟进。所以,紧接着天汇公司就拿到了北京市科委匹配的34万元人民币。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实际是受当地科委和科技部全程监控的。所以,天汇公司不敢有所懈怠,很努力地在发展企业。创新基金的68万和北京市科委的34万人民币在天汇公司得以充分利用,如今,天汇公司“新型工业化棒材打捆包装机器人”的前端产品已在一些钢铁公司开始应用。按照保守的估计,预计今年能实现销售5-6套设备。

再过一段时间,将会进行基金项目验收,如果天汇公司通过验收的话,基金管理中心将拨付剩余的款项,即17万人民币,北京市科委剩余的匹配资金也将全部到位。这时候,这个项目的“奖学金”就全部发放完毕了。看来,天汇公司是肯定能拿到剩余的资金了。

“2002年度的创新基金项目申请受理工作已于4月1日正式启动,将于10月31日截止。如果创业企业要想申请创新基金的话,就买来科技部的创新基金申请大纲看一看,看看自己的企业是不是创新基金重点支持的企业。如果是的话,不妨试一试,也许你会是其中的幸运儿。”杨迎平目前正忙着帮助孵化器里的一些创业企业在做申报材料,看来,她对创新基金是情有独衷的。

点评: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6

起草汇报材料,是各级机关文字秘书经常遇到的任务。

由于上级检点的不同,汇报内容也各有侧重。从类别上分有业务工作的专题汇报,也有政治工作或后勤工作方面的;从性质上分有军事训练方面的,有部队管理教育的,也有部队政治思想教育或文化宣传的,还有车辆、装备、财务、给养等;从时间上分,有半年、一年或更长时间的;从范围上分,有全总队的、也有各支队、边防检查站的等等。一般说来,各单位的领导比较重视这类材料,要求也很高。既强调文字简洁、篇幅短小,又要求尽量全面反映工作情况;既强调突出重点,又要求周到得体。准备这类稿件时往往有一定难度,结合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的经验,我觉得要特别注意把握五个问题。

第一,不要给人讲道理。通常情况下,听汇报者多为上级机关首长或部门领导,汇报人则是下级机关、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这种差异决定了汇报工作的人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出现错位。体现在汇报材料上就是不要给听汇报者讲道理。听汇报者的上级领导中,多是参与某些政策制定或某项工作决策,了解的情况多,理论政策水平比较高的。到基层来,他们主要目的是想掌握更多的情况。如果在汇报工作时总是讲开展某项工作或实行某项政策的重大意义、理论依据,大段阐述道理,就像在给领导人上课。这种角色上出现的错位,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但是,如果上级领导下来主要是了解某项政策实施后基层的反应,或是为制定新的政策而进行调查研究,汇报时就得有必要的理论思考。不过,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探讨问题的口气,将基层广大官兵在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加以提炼概括。

第二,不宜面面俱到。上级领导去一个单位,多是检查某项工作或了解某方面的情况,而且往往与他自己的工作分工密切相关,所以,秘书人员或写汇报材料的同志应当根据领导的身份、主管或分管的工作来确定汇报的主要内容(或者是核心内容)。起草时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筹划汇报稿件的结构,既考虑整个汇报的主线和逻辑关系,又要将一个时期或某方面的工作重点凸现出来。如果是上级领导机关核心层的主要领导,那就应当全面汇报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工作情况以及最近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的开展或完成情况。如果是主管或分管领导,那就应当在简要介绍整体工作情况后,再集中汇报与领导分工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样考虑详略得当,便于控制字数,有利于节约时间,让上级领导在基本掌握一个单位或部门总体工作情况的同时,对自己关心的事情有更为详尽、具体的了解。尤其要注意的是该领导曾经多次来过的地方,千万不能每次都把基本情况、优劣势分析等重复汇报,这样容易让人产生反感情绪。

第三,不必齐头并进。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无论是总队机关,还是边防支队、边防检查站,或者是边防大队、派出所、工作站等,涉及的事情尽管谈不上千头万绪,但总有若干个方面。一项工作,哪怕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不同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重点也不相同,比如开展先进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是支队以上机关,下半年是各大队、所站,同样是一个内容在时间上就不同;再比如全国边防部队开展“三访四见”活动,派出所就要全力以赴深入群众中进行走访,坚持“四必到”,帮抚弱势群体等;边防检查站则以开展“四心两满意”为主,积极为过往旅客提供良好的服务等等。另外,每一项工作各地、各单位不是在同一时间、运用同一种方式部署下去的,具体抓法也不完全相同,其开始、进展和结果肯定也不一样。有些工作开展起来在时间上是交叉的,有的在内容上也会出现一些重叠等,起草汇报时,怎样才能将几项不同工作或者同一工作在不同地方的进展情况,如实、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来?关键是要选择好侧重点。可分别介绍成绩、做法、体会、思路甚至下一步的打算,而不必把每一项工作都从开始部署罗列到最后取得成绩。这就是说,汇报工作要坚持有什么说什么,不要用相同的时间去交待每一件事情,也不要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项工作。总之,不必时时、事事、处处齐头并进,这也是汇报工作的要害所在。一般地讲,对实施时间比较长、取得成绩比较突出的工作,重点讲取得的成效;对各单位都下力抓又都取得明显成绩的事情,就重点说说自己抓这项工作的具体做法和特点;对上级特别关心、本地也真正抓出了成绩的工作,则以体会的形式将深层次思考谈出来;对刚刚安排的一些工作,主要汇报工作思路;对有些在本地还没有完全铺开或没有做好的工作,交待清楚原因即可,尤其要交待工作未能开展起来的主观因素。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7

1965年的罗瑞卿事件,是“”之前的重要人事变动之一。罗对的忠诚在中共党内有口皆碑,1965年被整肃,令党内高层愕然和震惊。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毛对他的“大警卫员”(党内对罗的一种褒称)下此狠心?长期以来官方的说法即主流的说法,是源于中央军委副主席猜忌总参谋长罗瑞卿要“夺取军权”,向进谗言,毛听信林的诬陷,错误处理了罗瑞卿。(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一些研究者则认为,事情的起因主要是林罗交恶,毛出于发动“”需要林及军方支持的考虑,丢卒保车,倒罗挺林。这种解释与官方说法有所不同,但大体一致。近些年来,一些当事人和研究者提出另一种看法:不是毛听信林,而是毛本人逐渐反感罗,利用、、聂荣臻等将帅对罗的不满,逐罗出局。毛为何反感罗?原因在于1960年代毛对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的政策主张愈来愈不满意,而罗同刘、邓等人关系密切,又反对林“突出政治”的治军方针,对宣传“思想”的高调亦有微词。酝酿打倒刘、邓的“”之前,需要先清除党内高层的“路障”,罗(还有彭真、陆定一、杨尚昆等)便成了“”的第一批“阶下囚”。

上述解释各有理由,不过坦率地说,从已经公开的著述看,前者虽遭质疑但尚有一些史料依据,而后者判断居多、史料嫌少。孰实孰虚,如无档案史料和知情人的进一步披露,仍是悬疑。

2012年出版的《林豆豆口述》收录了林豆豆1980年写的一份申诉材料:《我知道的有关罗瑞卿同志被诬陷和迫害的情况》,详述了她所知、所闻的罗瑞卿事件经过。林豆豆的观点属于上述第二种看法。申诉材料提供了值得关注的情况,也留下一些疑点和错讹。

从林豆豆的申述材料看,对罗瑞卿确有看法,也曾“大发脾气”。一件具体的事情是1965年的军委扩大会议。身为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在会上作了一个总结发言,林肯定内容尚好,但罗“在程序上和方法上对许多老帅和军委领导同志尊重不够”,“没注意谦虚谨慎”,方法上与技术上简单、草率、欠妥。林要求罗“多尊重和请示其他所有老帅和军委领导同志”。但林豆豆称,林、罗之间历来“直言相叙”,“不存在虚伪的关系”。至于林发脾气,林豆豆的解释是既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的挑拨,同时其父也“实在是出于好心,而并非任何私念”;罗也“痛悔”自己没有想到这些,对林的提醒“极为感动”。林豆豆还讲了一件事,全军五级干部的定级名单未经“林办”即直接报送中央批准。此事没有“责怪”罗瑞卿,但名单引起部分军队高级干部很大意见。(舒云整理《林豆豆口述》)

尽管林豆豆承认林对罗的看法,但申诉材料更多还是强调林、罗间的良好关系。比如,林严格规定叶群不准在他和其他人面前说罗的不好,多次严厉告诫叶。罗也关心林的病情,多次嘱咐叶群及子女照顾好林。罗去林家,对未能常去看望林表示歉疚;林很大度,理解罗工作太忙,安慰罗说“见到你,就高兴”。这种良好关系还延伸到两家间的关系,叶群甚至专门请罗瑞卿夫妇到家里做客。申述材料主要就是记述1965年一个夏夜,罗瑞卿去林宅同叶群谈话的经过。关于这次罗、叶夜谈,一些著述已有记述。按这些记述,不仅是叶主动约罗去谈,而且两人话不投机,罗多次“沉默”。林豆豆记忆则不同。罗瑞卿去林家是主动打电话求见,因林已休息,罗同身为“林办”主任的叶群长谈。叶还让林豆豆和林立果参加谈话。罗虽未见到,但同叶群谈话气氛融洽,而且对林的孩子(林豆豆、林立果)亦态度亲和,关心备至。叶群也对罗说了许多表示尊重和团结的话。第二天,叶向报告了前夜与罗的谈话,林责怪叶“插手”,叶还要林豆豆、林立果“作证”,她是非常尊重和团结罗的。

林豆豆在申诉材料里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就是罗瑞卿事件并非林、罗交恶,而另有背景。材料隐约透露出军方高层的矛盾。林豆豆说,叶群曾经告诉她,在杭州同叶谈话时,具体询问了军委扩大会议总结发言和军队五级干部定级名单的事情。毛说:“罗长子不是军委主席嘛,也不是军委副主席嘛,党内也不是政治局委员,怎么由他作总结发言?听说有的老帅组织了一个班子准备了一两个月的总结发言稿,怎么不让这位老帅总结呢?听说罗长子的总结发言事先没有经过军委其他领导看过?大将也不是他一个嘛,现在许多老帅和大将怎么没工作干?怎么都养起病来了?党政军的工作难道就靠罗长子一个人干?”毛还问:“报到中央的军队五级干部定级的名单怎么连国防部长的签批也没有?”(《林豆豆口述》)看起来是询问,实际上是质问,话里话外透出对罗的不满和指责。叶群说没有想到毛对军队情况那么清楚。倘若属实,那么这个细节说明另有军方高层人士向毛报告了罗瑞卿的问题,毛对情况已了然于心。2011年出版的《邱会作回忆录》似乎可作佐证,邱在书中就提到曾经多次同、聂荣臻、谢富治、萧华、杨成武等人谈话,谈罗瑞卿的问题。

《林豆豆口述》再一次表明,罗瑞卿事件的原因非常复杂,恐怕并非林顾虑罗“抢班夺权”那么简单(许多当事人回忆,并不想揽权——笔者注)。除了治军方针的分歧、军内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和恩怨纠葛外,罗本人当时身兼数职、权倾一时而怠慢将帅、越级上报和决断,引起将帅众怒,也许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的情况,《邱会作回忆录》《李作鹏回忆录》有远比林豆豆申诉材料更为详尽的忆述。更需要弄清楚的是,事件背后到底是否有毛的授意。邱会作就断定,倒罗是毛的意图而非起于,林不过是得知毛的意图后按照毛的意图行事罢了。在档案没有进一步披露的情况下,姑且将此作为一说,以待将来更多档案史料的揭示。

严格地说,申诉材料是记忆性质的文字。记忆的可靠性毕竟有限。申诉材料虽然是林豆豆的亲历、亲闻,但是否属实,还需要通过与其他史料比对与互证才能判别。事实上,笔者参照一些文献资料,已经发现其中一些细节明显有误或令人生疑。

“事先毫无所知”?

(1)林豆豆称,“12月2日,在同志极其错误地作出反对所谓‘折中主义’的批示和讲话(据我所知,、叶群是在上海会议结束后几天,从会议发来的文件中才知道的)之后,在上海召开了中央紧急工作会议。”(《林豆豆口述》)

这里所述肯定错了。的批示是1965年12月2日作出的,批示不长,要害的文字是下面这句话:“那些不相信突出政治,对于突出政治表示阳奉阴违,而自己另外散布一套折中主义(即机会主义)的人们,大家应当有所警惕。”〔在党委一个报告上的批语(1965年12月2日),《建国以来文稿》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搞“折中主义”的人们是谁,毛没有明说,不久人们就知道是指罗瑞卿。这可以说是毛整肃罗瑞卿的第一个信号。这个批示正是毛在看了报送的党委的报告后作出的,批示也是写给的。第二天,即12月3日,即回复毛:

十二月二日主席有关五十五师突出政治一文的批示已经收到,主席的批示对于即将召开的政工会议与明年和今后的政治工作将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军队如不加强政治工作,不但打仗经不起考验,而且投敌事件还会更多的发生。其他如破坏军民关系等坏事还会增加。我完全同意主席的批示,决遵照主席指示送北京少奇、恩来、彭真同志阅和军委常委阅,然后发师以上党委。(《建国以来文稿》第十一册)

五天后,毛还再次致信林,要求将林的上述回信“一同印发”。几则史料都已公开,不难查阅,它们确凿地证明:不仅早已知道毛指责“折中主义”的批示,而且是最早知道的,绝不是上海会议之后才知道。

(2)林豆豆说:“关于这次会议的召开和总长在这次会议上突然被整,事先毫无所知。他也从未对同志与其他任何领导同志说过总长的任何不好。同志与其他任何领导同志也没有对说过总长有任何问题。”(《林豆豆口述》)

林豆豆又错了。这里说的会议,即1965年12月8日至1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不是林豆豆说的“中央紧急工作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即批判和揭发总参谋长罗瑞卿。上海会议之前,曾在杭州同叶群作过一次长谈。这是众所周知的史实。据已经公开的史料,叶群向毛汇报正是派去的,这有给毛的信为证:

主席:

有重要情况需要向你报告,好几个重要的负责同志早就提议我向你报告,我因为怕有碍主席健康而未报告。现在联系才知道的杨尚昆的情况(讲的),觉得必须向你报告。为了使主席有时间先看材料起见,现先派叶群送呈材料并向主席作初步的口头汇报。如主席找我面谈,我可随时到来。

此致

敬礼

林 彪

十一月三十日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传(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9页;《邱会作回忆录》,第382页;卜伟华《“砸烂旧世界”——的动乱与浩劫》,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的信透露出几个信息:第一,向毛报告不只是一人的想法,而是“好几个重要的负责同志”早有的提议;第二,促成林向毛报告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此前不久发生的杨尚昆事件(即11月10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突然被解职);第三,林派叶群去杭州主要是给毛送材料,同时也作初步汇报;第四,准备随时同毛面谈,也就是说,林可能同毛进一步谈罗瑞卿的问题。

哪几个重要负责同志、谈什么重要情况、派叶群送什么材料,林信没有说;至于叶群到底向毛报告了什么,就更不得而知了。但是一周后,毛在上海召开会议,林信和叶群上送的材料均作为会议文件印发。(卜伟华《“砸烂旧世界”》)叶群送的材料有:雷英夫所写对罗总长的意见,张秀川所写罗总长对突出政治的错误看法,刘亚楼病中给罗总长的信,张秀川所写罗总长对主席思想的错误观点,雷英夫所写罗总长对待主席指示的几个问题,李作鹏、王宏坤、张秀川联名反映罗瑞卿问题的信,等等。除了“好几个重要的负责同志”仍然不知所指,林信所说“重要情况”、叶群所送材料都是反映罗瑞卿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说在会前对会议召开、罗瑞卿被整“毫无所知”,与史实不符。

反映罗瑞卿的那些材料,也是叶群事先搜集甚至授意准备的。据吴法宪回忆,上海会议前,叶群已经向他透露口风:罗瑞卿出了问题。吴说:“(一九六五年)十一月末的一天上午,叶群从苏州用保密电话找我,要我马上派一架飞机到苏州去。她还特别告诉我,她要去杭州那里……回到苏州后,叶群用保密电话告诉我,她下午见到了,她把对罗瑞卿的一些意见,全部向作了汇报。汇报完,她还把一些单位反映罗瑞卿反对‘突出政治’的材料,呈送给了。”(《吴法宪回忆录》,北星出版社2006年版)李作鹏回忆,他和王宏坤(时任海军副司令员)、张秀川(时任海军政治部主任)三人写信,是叶群授意的。李称,1965年初秋,叶群给他打电话:“首长(指)要我给你打个招呼,罗长子有野心,想当国防部长,要让贤休息。”“老帅们对罗的意见也很大,罗的情况主席和首长都知道了。”还说:“他(指罗瑞卿——笔者注)正在组织新班子,又是提级,又是提职。”“对当前局面要提高警惕。”“你从海军角度看到有什么问题,可以写点材料送来。”(《李作鹏回忆录》,北星出版社2011年版)吴、李作为知情人之一,其回忆可以从旁证明,、叶群不是事先毫不知情,而是早已知道,并且授意他人准备了相关文字材料。

同理,说“从未对同志说过总长的任何不好”也不成立。至于林豆豆称从未对说过罗瑞卿的任何问题,则自相矛盾。如前所述,林豆豆说叶群曾告诉她,叶去杭州面见时,毛对叶群发了一连串的关于罗瑞卿的质问;叶群还对林豆豆说:“我就没想到主席对军队这些事的情况那么清楚,那么仔细,也不清楚主席问我这些是什么意思。”(《林豆豆口述》)叶群是的夫人和“林办”主任,同叶谈罗瑞卿问题,叶不可能不转告。所以,也可以说,上海会议前毛已经由叶群同林谈了罗的问题。

当然,需要再次申明,派叶群向毛报告、呈送罗瑞卿问题的材料,是主动出击还是奉命出击,姑且存疑。

罗出事后,林“忧伤、哀叹、流泪”?

(3)有关上海会议,林豆豆说事先对叶群的发言毫无所知,甚至听说连会议也没有出席,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发言。(《林豆豆口述》)

据相关著述,叶群在上海会议分三次作了发言,时长合计约十个小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传》下册,第1400页)虽然目前没有确切材料证明是让叶在会上发言,但依常理判断,叶群的发言很可能就是向毛汇报的那些内容。不少当事人和研究者也持此说。既然叶群向毛汇报是派去的,其报告的内容当然知道。故说叶群在上海会议上的发言“毫无所知”,令人生疑。

除了个别当事人曾回忆主持了这次会议(李雪峰《我所知道的“”发动内情》,《百年潮》1998年第4期),确无材料显示曾在会议上讲话。但说未参加上海会议,也未必确切。据笔者看到的材料,上海会议的与会者共63人。出席的中央常委有、刘少奇、、、、邓小平;列席的政治局成员有董必武、、李富春、、李先念、李井泉、谭震林、乌兰夫、陆定一、陈伯达、康生、薄一波;其他列席的人主要来自军方,中委和非中委均有。会议分成三个组,每组20人,第一组召集人是邓小平、,第二组召集人是谢富治、李井泉,第三组召集人是、。、刘少奇、没有编组,但发了会议文件。上海会议不仅事发突然,而且开法特别。据几位参加者回忆,与会者先阅读文件,除了开幕和结束开过全体会,主要是开分组会,对罗瑞卿进行“背靠背”揭发和批判。、没有分组,甚至没有在会议上露面。(《吴法宪回忆录》)也有著述提及在会上讲过话。(卜伟华《“砸烂旧世界”》)

退一步说,即便没有在会上讲话、没有直接在会上露面,也很难简单断定没有参加。中共高层有时开会很奇特。比如,召集的会议,本人常常并不亲自参加,不仅不参加分组会,甚至全体会也不参加,很多时候是他对会议作指示,“遥控”指挥。这种情况不能简单说没有参加会议。上海会议也是如此,公开著述都说召开了这次会议,而且主持了会议,但又没有披露毛在会议上的任何讲话。的情形大概也是如此,人在上海,且能看到会议的相关文件,但并不亲自参加。因此,不好简单地说没有参加会议。何况,有研究者披露,不参加上海会议的扩大会议,但出席常委会。(卜伟华《“砸烂旧世界”》)既然开常委会,时在上海的不大可能不参加。

(4)林豆豆还说,罗瑞卿出事之后,“成天低着头,坐着发呆,饭也不吃,老是忧伤哀叹,直流眼泪,几次要冲出去找”;还说林在家中大声哀叹“罗长子到底有什么错?!”“主席到底为什么要整罗长子?到底为什么?到底为什么啊?”(《林豆豆口述》)

这些叙述不大可信。罗有什么“错误”,在派叶群向毛汇报时已经讲得很清楚,那些反映罗“反对‘突出政治’”、“想夺大权”的材料也是他派叶群送给毛的,不可能不明白“罗长子到底有什么错”。叶群在上海会议的发言(很可能还在同毛的谈话)里也说得很清楚,仅引一段:

罗掌握了军队大权,又掌握了公安大权,一旦出事,损失太大。罗个人主义已到野心家,除非把国防部长让他,他当了国防部长又会要求更高的地位,这是无底洞……1964年后即逼林退位。国庆节后,罗见林,大声说“病号不能干扰,应让贤”。出门后又大声喊“不要挡路”。林气得昏迷过去。(卜伟华《“砸烂旧世界”》)

上海会议甫一结束,叶群揭发言犹在耳,就质问“罗长子到底有什么错”,难以置信。从的个性看,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冲动之举。笔者以为,中共高层领导人里,对毛的个性最了解的当属。不管林内心对毛有何看法,他处理同毛的关系的基点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坊间披露的十八则笔记多少能看出这一点。1960年代初,林同叶谈话说过“三不”原则:“①不干扰人之决心(免己负责);②不批评(免争领导权之嫌);③不报坏消息(去影射之嫌)。”(龙哲甫《、叶群未公开的十八则笔记》,《国际新闻界》1994年第4期)毛既已决心倒罗,林还要表示异议,甚至要“冲出去”论理,这同处理同毛关系的一贯原则完全不合。

、康生“精心策划、突然袭击”?

(5)关于倒罗的由来,林豆豆提出了一个以往不大见的“新鲜”说法:“、康生他们利用宗派主义、山头主义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手段挑拨离间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之间的关系。”“他们从正面挑拨不了这种关系,1965年9月后,他们就搞歪门邪道,背着人大委员长,背着国家主席和所有副主席,背着党中央所有副主席进行精心策划后,以极不光明正大的突然袭击手段把人大正式任命的全国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整掉。”(《林豆豆口述》)

、康生拥护倒罗,笔者虽未见史料,但大概没有什么疑问。而说江、康精心策划、突然袭击,整掉罗瑞卿,却完全不可信。首先,林豆豆未能提供、康生“精心策划、突然袭击”的任何具体史实和史料;其次,以、康生当时的地位,也不大可能“背着”高层领导人倒罗。与“”时期不同,“”前康生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连中央委员都不是,两人一个分管意识形态事务,一个是的秘书,与军队毫无关系。而罗瑞卿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他们如何能“背着”党中央所有副主席,去策划一个扳倒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秘书长的阴谋呢?补充一句,也没有参加上海会议。

林豆豆还犯了一个明显的法律常识错误:根据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全国武装力量领导人员的决定权限,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的人选或罢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国防委员会主席由国家主席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国防委员会是一个谘议性质的机构,并无掌管全国武装力量的实权。总参谋部隶属中共中央军委系统,总参谋长也就不可能由全国人大任命或罢免,而只能由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事实上,罗瑞卿的总参谋长一职也不是全国人大撤销的。

发生这些错讹,在林豆豆方面,原因也许是多重的,不可苛责。笔者以为,至少有一个原因,是林豆豆这份申诉材料写于1980年7月。1980年代初期,官方档案开放度极低,历史文献鲜少公布,而中共党史的研究又刚刚恢复,可参考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十分有限,笔者在本文引述的那些文献资料和研究著述都未披露和出版。倘若林豆豆今天写回忆录,可参考利用的史料要比当年丰富得多,有些错误想必是可以避免的。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8

关键词:党校;发展党员;研究

高校党校是在高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通过组织有关党的教学课程,对广大党员干部、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展开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培训的部门。对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党校的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强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党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1.入党启蒙教育

学院党校在每年新生入校后,及时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入党启蒙教育,帮助其他们端正入党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踊跃提出入党申请,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力求在学生组织发展工作中,做到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

2.接收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人向所在党支部自愿提出入党申请,递交书面申请书。党支部应以班级或系部为单位建立申请入党人员名册,将每位入党申请人的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等有关材料集中在一起,建立培养档案。

3.同申请人谈话

主要对申请人的入党态度和动机进行了解;对申请人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申请人的个人经历和家庭情况进行了解,以利于今后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参加党内活动。

4.对申请人的培养

申请人应每季度以书面方式向党支部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党支部派人就思想汇报中的内容与其谈话,了解掌握申请人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下一步的培养考察工作。

5.确定积极分子

积极分子基本条件:入党申请人的基本素质较好,对入党的认识比较明晰,入党动机端正、有一定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好,在工作、学习方面成绩突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有奉献精神,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确定积极分子步骤为:团支部推荐、党支部审议、落实培养联系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二、确定发展对象

1.确定发展对象条件和程序

党支部要根据积极分子的成熟程度确定当年的拟发展对象。发展对象的条件是: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入党动机端正,学习成绩优异(每学期综合排名均居班级前15名),政治审查合格,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

发展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由发展对象所在的党支部开会讨论研究,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情况的汇报、党内外群众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可以召开大会对条件相对成熟、具备入党资格的对象进行讨论确定,总支审查同意,报上级部门审查并备案。

(1)政治审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对象本人的政治觉悟和态度,特别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的审查;对发展对象本人的政治立场以及历史表现的审查;对发展对象本人的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的审查;对发展对象的直系亲属以及其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的审查。

(2)党支部形成对发展对象的综合审查报告。政治审查工作结束后党支部需要形成书面综合性材料。政审综合材料是在政审调查、考核的基础上,对发展对象较为全面的重要考核材料,也是党委审批党员的重要依据之一。凡是未经过政审或者政审不合格的,无法发展其加入党组织。

3.入党前集中培训

通过举办短期的(不少于三天或者24学时)集中培训,让拟发展对象对党的基本知识,包括党的性质纲领、思想理论体系、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员责任义务等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帮助其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拟发展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参加结业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发展入党。

4.入党前考核、征求群众意见

党支部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听取党内外有关人员对拟发展对象的意见,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和学习成绩、道德修养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相关内容应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形成书面汇报材料。征求党外群众意见人数一般不得少于6人次,少于6人次的,支部要在汇报材料上加以说明。

三、召开接收预备党员支部大会前期准备工作

1.组织部预审

在支部召开接收新党员的党员大会之前,各支部要将拟发展对象所有的入党所需材料分别建档,并报送组织部进行预审。组织部要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进行审核,主要对材料的齐全度、手续的完备程度和条件的成熟程度进行审查。

预审材料包括:入党申请书;自传;思想汇报(每季度至少一份);团组织推优材料;政审综合材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党校培训证明;学习成绩证明;征求群众意见说明等。

2.入党前公示

拟发展对象入党材料经院党委预审合格后,各支部要在召开支部大会之前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公示。将拟发展对象的自然情况、申请入党时间、列为积极分子时间、拟发展时间、近期奖惩情况等通过张榜公布、会议通告、网上公示等形式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进一步征求意见。党支部要指派专人对党员、群众的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形成书面情况说明,将公示结果在支部大会上公布。

3.确定入党介绍人

中明确规定了必须要有两名政治立场鉴定、责任心强、熟悉发展对象的正式党员作为介绍人方能申请入党。入党介绍人一般可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以是发展对象自己约请的正式党员,或者党组织指派。

4.《入党志愿书》的填写

《入党志愿书》必须由发展对象本人填写。拟发展对象要本着对自己对组织负责的态度,按照《入党志愿书》项目要求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逐项认真填写,内容要真实,字迹要工整。

四、召开接收预备党员支部大会

1.支委会审查

召开支部大会之前,要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对拟发展对象的评价和意见,支部负责同志或组织委员同发展对象谈话,对发展对象的党性认识、入党动机以及政治觉悟等作进一步了解。支委会要认真审查拟发展对象的《入党志愿书》,以及其它材料是否齐备、符合要求。经支委会讨论,拟发展对象的入党条件以及相关手续皆已具备的,可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

2.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讨论审查

各党总支召开支委会对支部上报的新党员材料和支部大会程序进行审查;对支部上报的新党员逐个进行审议,讨论通过后上级部门审核。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9

————————————————————————————

①“庚”指庚款的“退款”;“关”指关税从新规定税则后增收部分净额的半数。

②行政院令,1932年1月16日;国民政府实业部档案;二史馆藏;参看宓汝乌编《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以下简作《路史资料》),页737—738,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一、德国:玉南、南萍两段和湘黔路的材料贷款

1933年,铁道部在浙江省府自力建成杭(州)江(山)铁路,续向江西境玉山展筑中,决定在该段完工后接手继续延展先至南昌,再至萍乡……构成一条由“浙赣”和“湘黔”两路相联接、横贯国土东西的又一大干线。该部计划除了国内建筑经费发行公债自筹外,所需向国外采购的材料设备,把价款转成借款。此讯传出,德商奥托·华尔夫公司①在与我国进行易货贸易中熟知赣、湘两省是中国提供德国主要商货一一钨、锰、锑矿砂的产地,急起承揽;双方迅即达成协议,先是由德方供给玉南、南萍两段铁路材料;在铁道部决定兴建湘(株州)黔(贵阳)时,续行取得垫支该路材料价款的利益。

1.玉南、南萍的材料借款

铁道部既接手接办“玉(山)南(昌)”段,并准备路成后续往萍乡延展,即将本线起自浙江杭州经江山至江西南昌改名为浙赣铁路。铁道部经与浙、赣两省府商定:除了国内建造经费在国内发行公债募集如需向海外采购的物料设备,把价款转作借款。奥托·华尔夫公司迅即把这笔融商业、信贷于一体的生意承揽到手。1934年3月14日,铁道部先与江西省政府为一方和中国银行(代表本行及本国银团(2),并为奥托·华尔夫公司的保管人)为另一方,订立质押借垫款合同;再由中国银团与奥托·华尔夫公司订立委托保管合同。两者相结合,于10月22日形成浙赣铁路玉南段奥托·华尔夫公司质押借垫款一笔。合同规定:(1)该公司供给铁道材料,以价值国币800万元(或其它币种相等的数额)为限,作为该路向该公司息借的垫款,年利率7%,期限五年半;即以铁道部发行的第一期铁路建设公债和财政、铁道两部联合发行的玉萍铁路公债各1200万元作为偿还基金,由中国银团经手按额分配;另,玉南段营业盈余的20%另款存储备作抵债之用;(2)此项垫款每年6月底、12月底结算一次,年利率7%;到1939年12月底,分两次全部偿清;(3)以玉南段的车辆,材料及盈余充作担保,提交中国银团代为保管;(4)公司供给的材料价格应为“最克己”的价格。并由德国船公司同样以“最克己”的运率承运;(5)玉南段若需延长,公司享有展筑路线供给材料优先权和由中国银团委派稽核一人稽核玉南段全路款项出入,服务期限以垫款完全偿还时终止。另有“谅解”;公司可将所收回的本金和利息在江西省内购买钨砂运往德国,但其总值以不超过垫款本息的一半为度②

————————————————————————————

① 该公司与德国政府的国防、经济两部关系密切;于1933年在上海设立办事处。

②中国银团由交通、中国、农民、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和浙江兴业八家银行和四行储蓄部组成,并以时任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为总代表。

1935年玉南段行将完工,铁道部按其既定计划决定从南昌展筑到湖南萍乡,即浙赣线的南萍段;续与奥托·华尔夫公司接洽,援玉南例①于1936年4月25日双方签订南萍段材料借款合同。借款总额为国币1000万元(或其它币种相等的数额);年利率7%,六年期,以铁道部发行的第2期建设公债2700万元和为玉南段建设而发行的第一期铁路建设公债的余款和南萍段的资产及营业收入作担保。合同订立后,德公司实际供应的材料款量为国币500万余元②。

————————————————————

①《玉山南昌铁路合同》,铁道部:《铁路借款合同汇编》,第l册,页225—231.姚崧龄著:《中行服务记》,页45。参看《路史资料,1912—1949》,页785~766。

②交通部财务司编:《交通部债务汇编》,第1册,《铁路外债》,三五、《浙赣铁路玉南段……借款》1943年。参见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历届政府整理外债资料汇编》(以下简作《整理外债资料汇编》)第二卷,页86—88。

2.湘黔铁路材料借款

浙赣铁路行将完成全工,铁道部于1935、36年之际决定从该线萍乡一端,西展至贵阳,名为湘黔铁路,定为当务之急。同时,铁道部另准备对直贯国土南北的干线之一——平汉线做番“整理”。德商西门子洋行并代表德国联合钢铁(出口)公司,甚愿垫支2000万至3000万元,承办整理平汉所需材料。奥托·华尔夫公司起与竞争,以其具有德国政府的背景,旋形成以它为主体,继铁道部与西门子公司于1936年1月达成草约①后的7月,订立一备忘录,修改上述草约。嗣后一再磋商,直到1936年11月28日,铁道部与德国爱森钢铁公司、克虏伯厂联合钢铁出口公司,奥托·华尔夫公司三家代表,另订购料合同,于12月5日经行政院核准成立;并征得西门子公司同意,废除铁道部原与之达成的草约。

新订的购料合同,由三部分构成;即(1)整理平汉铁路条款;(2)建筑株贵(即湘黔)铁路条款和(3)通用条款。内容大要是:(1)信贷总额国币4000万元,以1000万元供应“整理”平汉铁路用,从1936年12月1日至1942年12月31日止的6年零一个月里分期订购,年利率6%,由联合钢铁出口公司等四厂商供应所需材料;担保条件,由平汉铁路盈余项按月提拨基金备付,如有不敷由部补足,厂商委托中国银行为其信托人;(2)湘黔铁路采购钢轨等料额定国币3000万元,材料于四年内分批订购,由奥托·华尔夫公司代表四厂办理。利率与上同,期十年零一个月,以湘黔铁路财产及进款并由平汉路盈余项提拨基金备付;如有不敷由部补足作为担保;由厂商委托中国银行为信托人,由铁道部出具信托据交信托人收执②。

合同订立即付之实施。截至1937年6月份止,订购材料从德国起运四批;以日本于次月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在运经日本港口遭日敌劫持;此后,既说不上平汉的“整理”,湘黔的新建也处于停顿状态。双方商定从1937年10月起材料停止装运。除了付给大部分货价,余欠加利息截至1942年底以海关金单位为准共计35万单位③。年利率6%,每月结算一次利息,原发期票作废。

——————————————————————————

①参看张嘉?1936年10月18日笔记;姚崧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页153。

②张嘉?:《中国铁道建设》,页66~68,商务,1936年。

③交通部编:《交通部债务汇编》第一册,《铁路外债》,四二,“湘黔铁路购料借款”,参看《整理外债资料汇编》第二卷,页95—96。

二、法国:成渝、贵昆两路借款

1.成渝铁路借款合同及其终结

1935年中,法人梅莱(h.merlet)受法国荷兰银行、中法工商银行的委托,抱着在华觅一可与合作的伙伴,寻找投资一一特别是对铁路事业进行投资的机会;经李石曾介绍,旋与中国建设银公司洽谈,初步商定从投资于线路短、沿线经济较发达的成都至重庆间的成渝铁路入手;待后再相继开发沿线地带的产业,于当年11月11日签订合作合同。接着,他转与铁道部联系;后者也以此路需费不多,借款或易成功,当即援德商奥托·华尔夫公司对南萍等段提供材料垫款例,与之商谈;另一方面,经与中国建设银公司商定,委托该公司与四川省政府共同发起组织川黔铁路特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该公司筹筑、经营成渝路及其枝线或展筑其它各线。这家铁路公司的股本,拟由银公司募集55%作为商股,铁道部、四川省双方各募22.5%作为官股,并决定由部、省双方在国内各发行公债2500万元以资筹措。同时,估算了铁路建筑经费,除国内用款约计4400万元外,向国外采购材料暨运费等等约计2300余万元。据梅莱告知:法国政府为促进输出,规定对材料信用贷款可附带现款二成五。铁道部与中国建设银公司估计铁路成后头五年间收入,除开支外将不足以还本付息,短绌之数与采购价款加在一起,向法方提出借款数额:材料借款2322万元和现金借款985万元①。

铁道部等三方经过协商,由铁道部与中国建设银公司和中国建设银公司与法国银团同于1936年2月18日分别订立投资、借款两份草合同。后一合同的要点是:1.法国银团以中国建设银公司为债权委托人,并为与铁道部和川黔铁路公司接洽的代表人;2.法国银团提供材料借款2322万元,现金借款985万元,同意承受以银公司所承受的川黔铁路公司所发行的公司债票作为凭证;3.在法采购材料由法银团,并推荐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帮助一切建筑技术;4.法国银团给予银公司以借款总额半厘作为酬金;和(5)此约草签后4个月内成立正约①。

梅莱回国汇报,法国银团嫌未能尽合其意,并改派其时在法国非洲殖民地充当铁路工程师多年的法郎索(a.francois)作为代表来华磋商正合同。法郎索增提种种要求,如提高利率、添加手续费以及要求铁路工程由法国财团包工建设。铁道部以以往包工恶习正在逐渐革除,不能使之复活;经4个多月的磋商,到同年12月16日签订正合同。要点有:(1)债额国币3450万元(也可以以英镑、比法郎、马克、美元计算)供作材料价款,利息7%;(2)川黔铁路公司出给期票给予无条件的担保;并给予第三期铁道建设公债1000万元作为期票与商股利息的共同担保,准其自由处置。如有不足时,政府另筹的款补足之。此项担保。以本息付清为止。(3)法银团得向川黔公司推荐工程总稽查、会计稽查各一员,参与工程查帐事宜,至合同满期为止;(4)借款期限十五年。最初两年半里支付利息,此后还本分十二年半偿清。(5)以银团经理借款酬给1%;为取消银团的包工,给予利益一成,两计70万元,从第一期借款收入内扣付,和(6)应法银团要求对由中法工商银行代表中法实业银行与中国建设银公司投资兴筑成渝铁路允予同意,另授予投资贵(阳)昆(明)线的优先权②。

————————————————————

①姚崧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页150;参看《路史资料,1912-1949》,页79l。

②嘉?著,前引书,页59~62;参看《路史资料,1912-1949》,页790~791。

合同订后到抗战军兴的七个月里,法国只启运材料极小部分来华;到1938年6月法方惟恐得罪日本,停止提供。1940年8月,在纳粹德国占领下的法国维希政权与日本订立《松冈-亨利协定》,允许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局势日趋恶劣,我方通知法方:合同暂行中止。1941年12月,双方会商善后,拟议临时处理方案:将余存基金及售卖存料价款抵偿到期本息,以法国境况剧变,毫无结果③,事实上废除这个合同。

2.贵昆铁路借款草约的签订及其自动失效

1936年夏,铁道部在与法国银团磋商成渝铁路借款时,密呈行政院并咨外交部称:“滇省地处边陲,交通素梗,与内地往来每须绕道外邦”;根据既定的铁路建设规划,贵阳至昆明一线为联系西南交通之重要线路,且可与滇越铁路联接,遥以越南的海防作为我国大西南地区的一个出海口,在国防上、经济上均有克日修筑之必要;经行政院同意在案。

成渝铁路借款合同一签订,铁道部询问法国银团代表是否不久即可对贵昆线借款进行商谈;彼方答称,等成渝路合同顺利实施后再说,但不放弃优先权④。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巴黎工业公司等闻讯组成另一银团,派东方汇理(上海)经理迭罗(de raux)和巴黎工业公司代表濮弗乐(parlovsky)于同月21日向铁道部表示:滇越铁路方面颇希望贵昆路能予修建,认为这不只是于滇越路有利,且有助于海防商务的发展。滇越铁路系由东方汇理银行投资,故东方汇理愿居间帮助此路之成;探问可否商谈,铁道部答尽可商谈⑤。

————————————————————

①张嘉?著:前引书,页63~65;参看《路史资料:1912-1949》,页792~~793。

②交通部财务司编:《交通部债务汇编》,第一册,“铁路外债:四四、成渝铁路借款”。参看《整理外债资料汇编》第二卷,页99—101。

③国民政府铁道部档案,二史馆藏。参看《路史资料,1912-1949》,页798。

④、⑤张嘉?著,前引书,页83~85。

11月27日,法方向铁道部提交草约之最关紧要的有两端:(1)债权代表人为(法国)滇越铁路公司;(2)铁道部与云南省府集股组织滇黔铁路公司;滇越铁路公司约同法国及安南[即今越南]资本家组织银团担任供给资金①。

铁道部察觉其怀有强权居心!这不是要将拟建的贵昆构成滇越铁路的延长线?认定“借款合同若与滇越铁路公司订立,将来滇越铁路之对于贵昆铁路不免以债权者关系处于优越地位”,?不将等于南满铁路之对我东北地区投资建筑的其他各路作为自己的荣养线”②提出对案:希望收回滇越铁路滇境一段、即河口至昆明一段交与滇黔铁路公司代为管理。迭、濮两人即以“兹事……关系政治外交,应由两国政府交涉,法银团方面无法讨论此事”。贵昆路借款问题一时缓议③。

法国的以中法工商银行为代表的银团与以东方汇理银行为代表的另一银团互相竞争,经法国驻华大使那齐亚(p.e.naggiar)以法国银团不应自相分立的调解下,并告以无论哪一个“承借”最后决定仍操于法国政府,改定由巴黎荷兰银行为主体,由拉柴兄弟、东方汇理、中法工商三家银行参加组成另一个银团来承担④。铁道部经与这个新组成的银团商谈,于1937年5月8日谈成草约一件,并规定其有效期为从此日起到8月15日止⑤。

这个银团旋派夏第(e.chardy)为代表于5月底到华商订正约,却又横生枝节,认为债票仅以铁路收入为担保为不甚充足,要求指定可靠财源,意欲以云南省的盐税、矿税作为补充等等⑥。双方相持未决,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在?菽鸭彼俣┝⒄?胶贤?榭鲋型V固概校?龆ń?菰嫉挠行?谡怪聊甑祝坏搅四甑祝?夜?目拐椒榛鸶?纬懔遥??ú菰嘉从柙傩姓蛊冢?怪?远??А?br>

————————————————————

①、②、③、④、⑤张嘉?著:前引书,页83~85;779—780。

⑥张嘉?,前引书,页87;参看《路史资料,1912-1949》页80l。

三、比利时:展筑陇海铁路(宝成线)购料合同

比利时银团在我国对陇海铁路债票整理中,于德法等国金融资本组织先后在华获得或行将获得以贷放材料价款的利益,也亟愿分尝一杯羹。日本帝国主义其时正加紧策动华北特殊化,我国政府当局估计万一中日间爆发战争,敌人进击势必将潼关以东的陇海铁路切断;如果能从宝鸡到成都有条铁路,对于国防及经济均极重要;且西北国防与民生须赖西南资源的接济,修建一条沟通西北、西南两地区间的线路,利便军运民用意义重大①。鉴于比利时资本组织与陇海铁路从20世纪初以来一直有着密切关系;铁道部乃向比利时银团提议:举借一笔新债作为整理陇海旧债的条件;比银团当即作出积极回应。

铁道部就建筑此路初步估计长约770公里(实际长度逾此数)的宝成线,拟将需用国外材料的价款取给于比利时银团的贷款,经与其代表郎勃脱磋商,达成协议,并经比利时内阁核定。②铁道部同意比利时银公司声明会同另一公司即比利时铁路电车公司办理后,于1936年8月25日与之签订《展筑陇海铁路购料合同》;规定:(l)比方垫支料款总额为4.5亿比法郎(约合国币5000万元)于四年内平均分批订购材料时支付;(2)该款分七年还清,年利率6%,从材料到达中国之日起算;(3)担保品分为三项:每月付款数的35%由中国的一家殷实银行担保;以宝成路的收人为第一担保和以陇海、汴洛两路收入除去两路已有借款抵押的余数充作第二担保③。过了不到一年,抗日战争发生;宝成路既未动工,也说不上材料的提供;合同签订了,未曾付诸实施,归结为不废自废。

——————————————————

①、②张嘉?笔记,转引自姚崧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1936年8月25日条,页156~157。

②姚崧龄编,前引书;页170。两路中的陇海,系汴洛的延长线;而汴洛此时已并入于陇海线。

四、英国:沪杭甬路最后区段和京赣、广梅、浦襄三路的借款

英国政府谋求振兴长期陷入萧条困境的经济,加强对华资本输出(包括资本、货物)是其所采取的诸措施中的一着。德国进入1930年代接连取得对玉南、南萍、湘黔各路提供材料贷款的利益,尤引起是英国从政治角度考量,嫉忌德国资本势力闯入其深植势力和影响的地域,而同意并支持本国金融资本组织对华提供额度为1000万到2000万镑的贷款,英国的出口信贷部并为便利资本财货的推销,在上海特设一个办事处①。铁道部依据行政院的决策,在日本“亡我之心”不死致中日关系日趋严峻中,兼从经济、军事角度考虑,决定新建京赣、浦襄等线。英国既亟愿提供材料贷款,就先后与英国金融组织磋商借款问题,就其终有成果

的按时间顺序分述如下。

1.沪杭甬铁路最后区段和京赣铁路借款的商定

铁道部为完成沪杭甬铁路最后区段的经费②,除了按既定计划主要取给于庚关两款外,对采购国外材料则应中英银公司的要求于1936年5月与之签订一份借款合同,款额为110万英镑(约合1680万元),年利率6%,88扣发行,借期25年,以该营业收入及钱塘桥收益的70%作为还本付息基金;设立一由中国委员三人、英国委员二人混合组成的基金保管委员会予以管理;借款的2/3供在英国采购筑路材料用;1/3则充作现地建筑工款;实际动用额为88万镑③。

——————————————————————————————

①杨格著:前引书,页419~420;张嘉?:《中国铁道建设》,页80、90~91。

②最后区段工程,包括从钱塘江西岸闸口越江到曹娥江东岸百官段,并钱塘江大桥。

③交通部财务司编:《交通部债务汇编》,第一册,十五、“完成沪杭甬路铁路借款”。参看《整理外债资料汇编》,页39—40。

2.京赣铁路借款

在日本加紧策动所谓“华北特殊化”的岁月里,铁道部作出加紧修建东南系铁路的决策;考虑到一旦中日间战争爆发,京沪路因濒海必须别设一从南京西向的运输路线而选定京衢线;即从南京西南行,利用已成的江南铁路,经皖境、东折至浙江衢州,再循浙赣铁路往湘黔……。但旋以其离海还是太近,且缺乏经济价值,改定为京赣线:从南京西南向入皖境,经宁国、歙县、祁门、江西的景德镇到贵溪与浙赣线相联接。它以此线与1914年英国要求贷款修建的宁湘线东段走向相近,除向中英庚款董事会借用部分英国“退还”之款充作工程经费外,另于1936年12月4日与怡和洋行、汇丰银行订立合同,提供料款45万镑,十年期,年利率6%;购料事宜统由怡和经理,酬佣金3%。此路通车前以国有各路客货运价收入和首都轮渡营业收益中各提出若干万元作为担保,并预期本路1938年通车后次年起,改本路收入及其财产作为担保①

合同成立后,即分批定购材料并开始从英国运来;可是,为时不久,抗日战争军兴,已付运的部分材料经过日本的神户和大阪,遭扣留:为免被敌方没收,经委托英方出面代为出售;旋以南京撤守,继续进行京赣工程已失意义。数月后经双方商定:将已订购及可订购的材料设备品,全数移充湘黔铁路的衡(阳)桂(林)段用;除原有的担保仍属有效外,增以该段的财产和收入作为补充担保。后续订购材料、设备品等,终以运输困难,滞留于香港而考虑设法让售,并以售价抵偿到期本息。香港陷入日敌手后,音讯断绝,成为悬案;截至1942底,结欠本金44.2万镑②

——————————————————

① 姚崧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页163~164。

② 交通部财务司编:《交通部债务汇编》,四十三,“京赣铁路购料借款”,1943年。参看《整理外债资料汇编》,页97—98。

3。广梅、浦襄等借款的订立

1936年6月,国民政府决定在广东路港并举以促进广东的发展。路指铁路,决定修建从广州到梅县的广梅铁路,预定成路后再延展;一东向经丰顺至潮安与已成的潮汕铁路衔接,一展至赣州再相机与浙赣铁路相联,使粤、闽、赣、浙四省以铁路紧密联接一片。一旦有事,设若东南海岸遭到封锁,四省之间以及中央与广东仍有条件紧密联通。港指黄埔筑港,使之成为华南的一大港埠。

国民政府顾忌于日本或对这些工程横作干扰,最初拟由广东集商股组织公司创办而未果;转与中国建设银公司商妥,由它仿成渝铁路组织一家同型铁路公司;另一方面,与财政部商定发行一笔广梅铁路建设公债以筹措建设资金。对于必须从国外输入的铁轨器材以及车辆等所需外汇,则借用英款。这一方案,经与英国驻华使馆联系,后者作出积极回应,希望铁道部派员测量线路时能允许英籍工程师参加作为条件;并介绍与汇丰银行洽商①。

铁道部旋提出借款申请书,在英使馆财政参赞霍伯器(h.l.hall-batch)参加下,经与汇丰代表卡塞尔(w.c.cassele)中英银公司代表台维森(a.l.davison)于1937年1月2日基本商定:(1)发行债票270万镑,年利率6%;(2)假定九折发行,则其中135万镑在伦敦发行备购料用;又以2500至3000万港元在香港发行,充作国内建筑用款;(3)粤省盐税附加年约170万元作为付息基金,不足之数由铁道部担任补足。债票由铁道财政两部会同发行;(4)五年后分l5年还本,由广梅铁路收入项下及盐税附加税项下拨付;(5)广梅路完成后,与广九路衔接,届时与广九路局洽商合作管理办法;为互利起见,当于广梅路及黄埔港完成时确立一联运办法;和(5)合同仿照完成沪杭甬路合同,也设立基金保管委员会,以保管清偿基金②。

————————————————

①、②张嘉?:《中国铁道建设》,页75~~76,参看《路史资料,1912-1949》页805~806。

同月16日,铁道部收汇丰函告英国财政部和伦敦银行对所议大体赞成,但尚有一个问题待解决。按、至此时,国际新银团虽久无活动而仍存在;英国因作为该银团的成员;按规定,如果中国债票在其国外发行,该与其它成员财团磋商,特别是顾忌于日本出行干扰,因此未即定实。

日本对中英间洽谈广梅借款,一开始就注意着;待有了成议即出行干预。其驻南京总领事于25日向铁道部函问此事究竟;其驻广州总领事则亲访广州市长声称:日本准备加入广梅借款,也可以单独供应铁路器材①。

在日本的干预下,英国与新银团另一成员美国财团联系,表示此项由英国单独承借,仍可随时与新银团的其它成员财团磋商合作;最后,以日本表示不坚持反对达成妥协②。

5月7日,卡塞尔向铁道部通报了上述情节,并继续磋商合同细节。至于正式成立,则由时在英国伦敦访问的财政部长孔祥熙、铁道部次长曾养甫于1937年7月30日与中英银公司代表培滋(h.betz)和中国建设银公司代表李德橘签订,名为广梅铁路五厘借款合同;规定借款英金30万英镑,期30年等等③。

铁道部与汇丰银行磋商广梅借款中提出浦襄铁路借款事。英方同意提供贷款。继广梅借款合同签订后一周,即8月4日,同在伦敦由财政、铁道两部的孔、曾两人与英国华中铁路公司签订名作“中国政府建筑浦襄铁路五厘金镑合同”一件,规定借款额400万镑,取作两项用途:(1)清偿华中铁路公司据1903年浦信铁路借款时垫款30万镑;和(2)建设浦襄在英国采购铁路材料用。其它条款与广梅的基本相同。

————————————————————

①、②、③张嘉?,前引书,页74~75、78~79;参看《路史资料,1912-1949》,页805~806、807。

③ 按、“浦”指浦口,“襄”指襄阳。浦襄系由19世纪末英国向清政府迫取承办“浦信(阳)特权,1913年与北洋政府签订了浦信铁路演变而来。

广梅、浦襄两路借款的贷方,原定于8月、12月先后在金融市场上分别发行债票;因7月初日本对我挑起侵略战火,到时都未发行。贷方转与借方于8月4日约定:“发行有效期订为两年”。届期中日战争更激烈,发行债票更是无从说起。虽然两件合同直到此时失效,若一作返顾,此两件合同在签订之日即已濒临夭折状态。

英方原拟贷款至少1 000万镑,除了对广梅、浦襄两路提供贷款共700万镑,还余300万镑;双方在洽商浦襄借款中,英方有意向贵梅、三梧等线继续放贷,铁道部同有此意向,但仅有初步接触,终未成事实,略。

五、铁路材料、包建码头等对英、德、捷、法、荷籍的零杂欠款、垫款

国民政府在广建铁路与兴建铁路有关的治港等工程中,为购置材料及承包工价,除了按约定分期结清的不计外,间有演变成为欠款、债务的。这些都较零星,按项目、基本上按时序先后附述如下。

铁道部在由德国奥托·华尔夫公司提供玉南等段材料垫款时,另成立四笔料债:(1)与上海的怡和洋行于1935年9月28日为购置枕木垫支价款,形成年利率7%,实计国币90.96万元的料债一笔;(2)以浙赣线路原始的杭(州)江(山)段在建筑时的“先求其通,后求其备”方针下,一切设备力求简单;钢轨用的是轻轨,桥梁属临时性质,此时既经一再延展成为横贯干线并须与在建的粤汉路接轨,乃按玉南、南萍两段标准予以改造。为补充订购钢轨附件,于1936年11月26日先与捷克的维特阔惠次矿产钢铁工厂商定,由它提供;而形成年息6%,期限为7年9个月,按货价为国币466.8万元的料债一笔;(3)该路为增加军用设备及筹筑利便军运的岔道,与德国奥开公司(0.s.k)于1937年1月另构成年息6%的料债一笔,和(4)浙赣全路为添设电话设备,由上海德商西门子洋行提供五年期年利率6%的国币53万余元①。

1935年5月,广九铁路局向捷克斯可达公司采购机车三辆,于3日订立合同;每辆价款为l0,325镑,第一年每月付港币1万元,不计息;第二年以后,每月仍交付港币1万元,按年利率6%计息,由广东省银行担保,经由铁道部核准。所有每月应付之款,都由该路按月拨付,预期约60个月付清②。

1935年6月5日,铁道部为建筑陇海路的咸(阳)宝(鸡)段购置钢桥、钢轨及车辆等与巴黎铁机厂订立了五批购料函约③。材料总价为英金45.5万余镑。年利率6.5%。此函约规定,还本付息办法:40天内先付10%,50天内再付10%,其余80%签发期票14组,从1936年4月至1939年7月1日,每季付一组,以正太铁路余利充作担保;并由铁道部与我国由金城银行为代表行的银团④签订保付合同,由它保障按期还本付息。1936年12月,铁道部与巴黎铁厂和我国银团重新达成正太余利支配和银团“保付”协议中声明:“如遇天灾事变、人力不可抗争之情形,影响正太路收入”的盈余不足偿付时,行方有权暂停保付之责”。这笔价款的清偿便一直按上述规定的办法,即使抗战军兴,正太收入短绌,仍由铁道部竭力维持,持续至1938年7月1日。停付后的余欠为20.1万镑;厂方此后展函“催索”;铁道部商请“一律展缓”,由部酌认延期利息;无结果,便使之悬搁一边⑤

————————————————————

①交通部财务司编:《交通部债务汇编》,第一册,铁路外债,三八至四一;参看《整理外债资料汇编》,页89—94。

②交通部财务司编:《交通部债务汇编》第二册、四七;参看《整理外债资料汇编》,页196。

③铁道部与巴黎电机厂在此前以1933年6月起已有过四次“购料函约”,所有价值都按期付清,实际属于商务,略。

④此银团由中国、交通、盐业、中南和金城五行组成,金城为代表银行。

⑤《交通部债务汇编》,第二册、铁路外债, 参看《整理外债资料汇编》,页204。

1937年,铁道部为谋发展京沪铁路业务,拟在上海、苏州间铺设双轨,并改革车站、仓库设备、添购车辆等,于6月10日与英国中英银公司订立以80万镑为限的借款合同一件,年息6%,期限8年1个月,每月由京沪铁路现金收数中提取10%存人汇丰银行作为还本付息之用。“八.一三”事变发生,全路旋即沦陷,铺设双轨、改革设备计划停止执行。1938年春,铁道部采纳中英银公司的提议,即:“将已购尚未制造的材料予以取消”;已制造的材料仍行运交,在同年运到后即分存在港、沪两地堆栈,后经委托该公司让售部分。该公司请求在此款项下支付材料价款及各种费用;结欠额2.88万镑要求由部筹付,铁道部以该路沦陷,事出非常无法办理,须待该路恢复通车再定办法①,成为一笔宕帐。

兴建广梅线系与黄浦开港一并考虑的。黄埔开埠督办与荷兰治港公司于1937年4月8日订立《黄埔码头工程款》(或作《广东港河工程借款》),规定此项工程由荷兰治港公司承包,包价国币105万元。1938年9月11日,该工程完工,核计全部包价并连同变更工程增减的工价实计109.86万元。此项按原规定交通部以月拨2.2万元,发给期票作为凭证,至付清日为止,预期以64个月付清。合同一签订,即付诸实施。1938年10月,该码头沦落于入侵的日军手。虽然如此,财政部以此款为数不多,继续筹付,以维债信;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事发生,计已付本金94.5万余元,此后,以该公司无人在华,才予停付②,终使之不废自废。

——————————————————————

①②《交通部债务汇编》,第一册,十四“京沪铁路改善设备借款”;第二册,四十九“黄浦码头工程欠款”。参看《整理外债资料汇编》,页37—38、199—200。

约谈个人汇报材料篇10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听力能力 主要因素 途径

1.引言 

 

听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外交往中,听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相互理解的程度和交流效果。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提高英语听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笔者对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和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从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旨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2.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 

 

2.1语音方面 

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停顿、重音转移、语调变化等有关语音现象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了。 

2.2词汇方面 

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词汇量是制约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词汇量不足,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生词或词义不熟的词的几率就高,这种情况会妨碍学生对整个句子乃至整段材料的理解。 

2.3语法方面 

在英语听力材料中,有很多句子是并列复杂句,如果分不出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即使把句子中的每个单词都听懂了,也未必能理解正确整个句子的意思。 

2.4文化背景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承载了西方国家丰富的文化。我们在学习英语时,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地理历史、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使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听力效果。 

2.5听力技巧方面 

听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听内容的主旨和大意的理解。这就要求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毫无疑问,这将中断他们的思路,就不能把听力材料整体地联系起来,常常有听了上半句听不了下半句、疲于奔命的感觉,所以一节听力训练课下来既疲倦又没有什么收获。还有学生在听的时候将每一句都译成汉语。这种习惯使得他们无法跟上所听材料的语速。久而久之,对听力会产生恐惧心理。 

 

3.如何提高和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能力 

 

3.1语音方面 

掌握基本的语音规则是学好听力的基础,在语音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语音知识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句子重音。通常句中的实义词(名词、实义动词、数词等)是句子的关键词,携带重要信息应重读。如在“who is reading?”一句中,“who”一般重读;而重读的词一般是句子的语调核心,即句子的强调部分。 

第二,同化。一个音受临音影响而变化的现象就是同化。如副音[d]与[j]相邻时,被同化为[dэ],辅音[t]与[j]相邻时,被同化为[t]。 

第三,语调。人们交谈时,嗓音的升或降,音调的高或低,构成语调。每一种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调。语调可以表达词汇无法表达的微妙和情感。因此,从听力材料中谈话者的语音语调里可以猜想和判断其说话目的和意图。 

3.2词汇方面 

词汇对听力的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词汇的熟练与否直接影响音与义联系的速度。研究表明,听者先接受原始话语并将其意象储入短期记忆,组成各种成分,辨识其内容及功能或目的,随之再将这些组成一体形成连贯的语言材料。然后将重构的意义而非原有形式在长期记忆中保留。言语听辨过程是图式与输入信息或声学信号相互作用、相互匹配的过程。 

第二,词汇量在听力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外语界长期以来的共识。听力理解中的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因此,

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决定了听力理解成绩和能力的高低。在词汇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追求词汇的数量,而且要注意把握词汇,尤其是多义词汇的深度:在注重原型意义的同时,加强对多种意义之间深层联系的理解,学会从原型意义中推导并灵活使用边缘意义。这样,学习者在进行听力理解的时候才能克服原型意义对听力的消极影响,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3语法方面 

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要对连续语流进行同步释义和反应,还必须具备依照语法和逻辑知识识别句中词语间逻辑关系的能力。语法和逻辑知识是正确理解和判断听力材料的必要条件。 

3.4文化背景方面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听力能力的提高。 

第一,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隐私、节日、禁忌语、委婉语、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第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直观地感受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从而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情境,强化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4.听力技巧 

 

掌握一些英语听力的技巧,有助于听力的提高。 

第一,了解语言或对话的环境,有助于对内容的预测,只不过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语言方面的信息,而是场所、人物、氛围等“软件”因素,这对我们理解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如果语言环境是机场、车站或码头,当从扬声器中传出播音员的声音时,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飞机的起降、列车的进出或者是播出与旅客相关的服务信息。 

第二,学会做笔记。在听力过程中为了防止遗忘一些重要信息,学生要善于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用符号、图示等迅速记录要点,如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年代和关键词等,以便提高听力效果。另外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生字词,可以根据其发音记录下来,并查字典,这样不但有助于理解听力材料,而且起到了扩大词汇量的作 

用。 

 

5.结语 

 

总之,听力是人们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听力能力的提高与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语音、语调是否正确,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对英语语法的理解掌握,对英美文化、习俗的了解和听力技巧的运用都有极大的关系。听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操练和学习,才能真正得到较快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思.英语词汇量与听力理解关系的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1995,(2):84-89. 

[2]韩小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j].青海师专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