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1 13:13:41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1

起初,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因为人物不熟悉,而且人物也不少,我是有些看得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关系。后来看着看着,也搞清楚其中的人物关系了。《哈姆雷特》算是我第一本看得剧本,看起来很明了,人物之间的对话等等。

基本上描述的是这样的故事:哈姆雷特的父亲前任国王死了,母亲改嫁现任国王,哈姆雷特父亲的弟弟,哈姆雷特眼里,这是不正当的,是乱伦的,罪恶的事情。由于父亲的死,给哈姆雷特很大的打击,以至于后来遇见鬼魂,开始复仇计划。让鬼魂用他的身体,而他自己则精神颓唐,为了不让国王发现异常,就装疯卖傻,并告诉自己的好朋友霍拉旭要保密。其中爱上了一位女孩奥菲利亚,并也巧妙地利用这个原因,掩盖了他的装疯卖傻,让国王认为是因为哈姆雷特父亲的死和爱情上的打击导致哈姆雷特的行为怪异。但是,哈姆雷特最后是真的爱上了这个女孩。因为哈姆雷特很爱戴他的父亲,所以在他死后,知道他死是因为国王谋杀的。整日被仇恨围着,总是想着怎么复仇。本来哈姆雷特还是有一些怀疑的,后来因为宫里来了戏班子,哈姆雷特就趁这个机会试探一下国王。吩咐准备的一出戏是讲发生在维也纳的一件谋杀公爵的案件。观察国王面色不自然,装着身体不适的样子,离开了。这时,哈姆雷特确定了不是他自己的幻想,而是真的是国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还和母亲结婚!正当哈姆雷特想着怎么报仇的时候,王后召见他说话,哈姆雷特觉得是个机会,就去盘问王后,国王怕王后偏袒儿子,便让奥菲利亚的父亲躲在暗处。后来在这过程中,哈姆雷特错手杀死了他。他指出了王后的罪责,也恳求王后对上帝承认过去的罪孽,离开国王。要是王后以真正的母亲的样子来对待他,那他也会以真正的儿子的态度来祈求上苍保佑她。王后终于感动了,答应照他说的去做。本来国王可以哈姆雷特杀死波洛涅斯这个借口去杀死哈姆雷特,但是考虑到那些爱戴哈姆雷特的子民们,还有王后的阻挠,便没有傻死哈姆雷特,就放流放了。从中国王安排人在这途中杀死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也知道其中肯定有鬼,就巧妙地扭转局势。但是还是被海盗俘虏了。但是海盗们对他很尊敬,放了他希望他能在朝里说些好话。哈姆雷特回到王城,知道他心爱的女孩死了,很是伤心。因为看见心爱女孩的哥哥跳坟,悲痛的哈姆雷特忍不住跳了出来,因为哈姆雷特杀死了他的父亲,因此痛恨哈姆雷特,狠毒的国王便利用这一点来杀害哈姆雷特。让雷欧提斯让他使用一把涂了致命毒药的开刃尖头剑来和哈姆雷特比剑。起初,雷欧提斯心存犹豫,认为自己的良心不让自己这样做(剑刺哈姆雷特),前两回合都让哈姆雷特胜利,最后一回合以为和哈姆雷特的挑衅,仇恨的心复燃了,就刺伤了哈姆雷特。在这期间,因王后误喝了国王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饮料,哈姆雷特便知道了这是国王的阴谋。而快死的雷欧提斯,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了哈姆雷特的好朋友霍拉旭,后来,雷欧提斯死了,哈姆雷特也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杀死了国王。奄奄一息的哈姆雷特用最后一口气要求亲眼目睹这场悲剧的好朋友霍拉旭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要他把全部秘密公诸于众。当霍拉旭含着眼泪答应他一定忠实地这样做时,哈姆雷特便死了。正在这时,远征波兰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到达宫殿,霍拉旭和其余人都流着泪祈祷天使保佑王子的灵魂。大家都觉得,要是哈姆雷特没死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最尊贵、最得人心、最仁慈、宽厚的丹麦国王。

从这故事可以看出莎士比亚把故事写得曲折且吸引人,各种阴谋等等的。通过哈姆雷特父亲的死因和鬼魂来描写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和过程。在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很矛盾的,很忧郁的,明明完好的父亲却被阴谋害死,明明深爱的女孩,却因为自己的报仇,而失去了心爱的女孩。哈姆雷特给我的感觉,就是挣扎在现实与仇恨之间,读起来心里也是从满苦涩,莎士比亚把哈姆雷特描写的很直白,完完全全的体现出一个忧郁的哈姆雷特!整一个故事,从鬼魂、装疯卖傻、失去爱情、试探国王、误杀大臣、被流放,到最后的决斗,故事曲折,激动人心。“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句哈姆雷特感叹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内心痛苦的挣扎。明明心里是善良的,不想这样,但是被命运控制着,被仇恨蒙蔽着,母亲改嫁与父亲弟弟,和父亲的死亡,给哈姆雷特很大的打击,最后爱情的葬送,在这如此的大悲剧中,还有这小悲剧。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2

关于《哈姆雷特》读后感最新范文   《哈姆雷特》是著名的悲剧之一,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大学密友霍拉旭所说的:“ 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

  主人公哈姆雷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本该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然而,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不但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并且目睹了母亲和他叔叔克劳迪斯也就是新任国王的婚礼。最敬佩的父王的死去已经使年轻的王子倍受打击,母后对父王的背叛更使他感到痛心不已,并且疑窦在心。雷雨交加之夜,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的哀诉,使哈姆雷特知道这桩暴行是他的叔叔所为,他发誓要为父报仇。至此,哈姆雷特就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和叔叔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激烈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发出了复仇之剑,与此同时,哈姆雷特也难逃一死??

  哈姆雷特不是那种意志坚决、激情澎湃的人:他思想深邃,情感细腻;他远不是英雄的角色:他年轻、纯真,充满理想与热情,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然而他却又成了命运的玩偶,特殊的处境扭曲了他的天性。他似乎没有周密筹划的能力,他的行动都是在情境的逼迫下无暇考虑时所采取的极端之举,他错杀波洛涅斯就是例子之一。而在最需要行动的时候,他却感到迷惑、犹疑、彷徨,从而错失良机,他又会编出借口,重新沉入恍惚的思虑之中??他永远都在只是下决心却始终没有任何行动。

  我感到很奇怪的是,为什么他可以毫无顾忌地送两位大臣上黄泉路,可以干净利落地除掉雷欧提斯,却迟迟不肯杀死叔叔为父报仇?甚至错过了能够杀死克劳狄斯的机会呢?哈姆雷特说:“顾虑使我们都成了懦夫”那么他的顾虑是什么呢?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引用弗洛伊德主义者的看法:哈姆雷特有俄狄浦斯情结,他不能采取行动,是因为他也有过弑父的念头,在他灵魂的天平上,他和克劳狄斯的罪孽是同等的。在他眼里,鬼魂代表了善的父亲,克劳狄斯代表了恶的父亲,而它们都是他母亲的丈夫。只有当他的母亲喝下为他而准备的毒酒的时候他才真正有了杀死克劳狄斯的勇气和决心,也许正是这种情结让他对女性产生了厌恶和失望,他才会狠心地拒绝了奥菲利亚。

  哈姆雷特是一个可怜的人,他被鬼魂缠绕,他被复仇包围着,他是痛苦的,他是无助的。为了复仇,他牺牲了许多。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哈姆雷特能够成为莎翁众多剧作中最具魅力的人物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会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于《哈姆雷特》读后感最新范文

  以前,常听人说《哈姆雷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我没有亲见,自然也无从说起。如今,我读了一遍,心中颇有一番感慨。伴随着淡淡的悲伤,哈姆雷特本性之善、意志之坚、复仇的愿望之切等特点,无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觉得,哈姆雷特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的灵魂也因他的英雄举动走得远于他人。

  最初,哈姆雷特是天真的、单纯的,也是幸福的,他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后来,父亲的暴死、母亲的改嫁,让他觉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于是,他失望、孤寂,又开始忧郁了,他无目的地活着。

  恰在此时,鬼魂告诉了他真相,于是,哈姆雷特愤怒了,他也开始觉悟了,他要报仇。

  哈姆雷特凭着自己的智慧,验证了事情的真实性之后,他开始平静下来,他沉思着,自己是否应该担起重任。那时,他的灵魂却没有停下来等待,仍在前进。最终,哈姆雷特做出了决断,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只是他却没有料到克劳狄斯的阴谋,不过,他毕竟在临死前也给了敌人致命的一击。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铺平了道路。此时,哈姆雷特的灵魂走得更远了,直到消失在那条通往天堂的大道上,好一个走远的灵魂!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情爱。正因为如此,他能对母亲发出心底的愤怒,面对奥菲利娅的死,他悲痛欲绝,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仇人、国家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如今读来,我仍能感受到他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挣扎。什么才是英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莎翁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摆脱了古人将英雄神化的写法,他写活了哈姆雷特。这个人物感动了读者,让人觉得,仿佛真有这样的一个人站在我们的面前。读罢此剧,我的心里再也不能平静了,胸中掀起的激情使我发出了来自内心的感叹:哈姆雷特,我为你喝彩。

  关于《哈姆雷特》读后感最新范文

  “一千个读者当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就是其中之一。《哈姆莱特》以剧本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丹麦王子为父亲复仇的故事。这本书打动我的不仅仅是一个精妙的故事,更多的是那些令人深思的哲学问题、情感深邃的诗歌、以及哈姆莱特和奥菲利亚那若有若无、虚幻缥缈的爱情。

  他,本该是一个幸福的王子。他有着过人的才质,至高的理性,纯真的爱情。然而,一次与鬼魂的对话,让他发现了父亲的私绝非意外,而母亲与叔父喜结连理更让哈姆莱特十分痛心。就这样,现实的忧郁、内心的悲愤把他逼上一条为父报仇的道路。

  在我心中,哈姆莱特是一个坚毅的、勇敢的、充满智慧的勇士。他在得知真相起,就下定决心为父亲报仇。面对日渐黑暗的现实,他没有选择逃避,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信念。他精心安排了一场话剧,让心里有鬼的叔父暴露内心的惶恐,试探事情的真相。他耿直正义,重用霍拉旭这样无名无利的大臣为自己的行动铺路。对于母亲丧失节操的错误他毫不避讳,努力劝说母亲对自己的良心进行忏悔。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3

关于最新精选《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   我是很少看戏剧的,因为我觉得戏剧已十分过时了。闲时翻看了莎翁的戏剧《哈姆莱特》,大脑中关于戏剧的空白被人性的光辉充满,这光辉也曾照亮过一个时代。

  哈姆莱特是个悲剧人物,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人。他勇敢善良却又优柔寡断,但他终究是个英雄,是英雄总值得颂扬。一直以来,人们只要提到莎士比亚,总会想起他笔下的英雄哈姆莱特。但莎翁却将所有同情都交给了女配角奥菲利娅,她的命运根本不被她自己掌握,而是交给无情的虚无。没有同情心的神不是神,而事实是神没有同情心,用数学的思想来说两者之间便是一空集,也就是我所说的虚无了。奥菲利娅的悲剧性在于揭示了人的脆弱。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人生易逝,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因为偶然的灾难会轻易地将它夺去。人性的光辉和人的脆弱成就了美德和智慧,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认真书写。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是哈姆莱特的呼喊,是莎翁竖起的人文大旗,是民主写给专制和神权的檄文,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来临。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字——人,当我们用歪歪斜斜的笔迹留下这个人字时,却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那个年代,那个被神主宰的年代,为了真理,人被谱写成《神曲》,人被画成具有笑穿千年魔力的微笑,人被神在火刑柱下煎熬。但这个人终于被前赴后继的战士举起,被但丁讴歌,被达·芬奇画出,被哥白尼坚持,被布鲁诺坚信,被米开朗基罗雕刻,被伽利略发现,被莎士比亚化作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被更多的没有留下姓名的学者传播。面对这样来之不易的人,我们怎能随便写下?

  今生今世,我已在空白的纸上描下了一个人的框架。墨已研好,就只差挥动大毫,笔走龙蛇,造就一个威武的撇和一个雄壮的捺。

  关于最新精选《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

  《哈姆雷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你在16岁时或许会被《罗米欧与朱丽叶》感动得潇然泪下,却觉得《暴风雨》不知所云;当你60岁时,又可可以深深地被后者所带有的神秘主义色彩所打动而对人生有所感悟,而前者却已经无法再次激起你心中的波澜…...

  奥菲利亚的命运只能维系在王子身上!王子爱她,至少曾经爱过。她也确信王子爱她。连她的哥哥、父亲都看得出来。可是,王子背负着替父报仇,为母雪耻,为国除害的大任!这些都比对一个女人的爱情来的重要!他在复仇的火海中挣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构陷中抗争,他在对母亲的失望中奋斗,他在对周围人的围追堵截中,像个猎豹一样左躲右闪,伺机反攻,这一切,让他没有时间再去关心爱情,关心一个爱着她的女人。

  这个女人甚至成了试探他的筹码,这个单纯的姑娘被人利用了来试探自己的爱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是受新国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杀掉了偷听的老臣——他心爱的姑娘的父亲,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奥菲利亚,这个孤苦无依的姑娘,在父亲被情人杀死、情人不在身边,哥哥在外流浪的情况下,疯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过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词:“这是给您的茴香和漏斗花,这是给您的芸香。这儿还留着一些给我自己,遇到礼拜天,我们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的别致一点。这儿是一支雏菊,我想要给你几朵紫罗兰,可是我父亲一死,他们全都谢了。”

  作为大臣的女儿,她必须谨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还要她跟王子保持距离,她这样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孩。父亲让她试探王子是否真的疯了,她也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儿。现在,她可以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给自己所爱的人采花,跟他对话,在王宫里出出进进。甚至,按自己的意愿,去编织花环,爬到高高的树枝上,唱歌远望,那结果是,树枝断了,连同她一起,顺水漂流、顺水漂流,带着这个美丽的姑娘回到了天国。

  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相当冲动的,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波洛涅斯时,然而或许正是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的弱点的表现,让俺们打心底里接受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因为俺们经常可以在自己身上看看见他的影子……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奥菲利亚只能如一条自生自灭的小船,能让她从容美丽的香消玉损,已经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样的时代,在那个特定的典型的环境里。

关于最新精选《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一部剧本,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雨果说“哈姆雷特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的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雷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赫而岑说“哈姆雷特的性格达到全人类普遍性的程度。”歌德、海涅、别林斯基等一大批著名作家都作出过至高的评价和赞誉。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4

再后来,看了一幅油画,奥菲利亚落水时,她巨大的裙裾和着鲜花野草树枝托着她,像小船一样悠悠的飘向远方,飘向再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可爱的奥菲利亚,还张着她美丽的小嘴,幽幽,幽幽的唱着歌,从容,从容的赴天国。

那印象太深了,至今鲜明历历。甚至痴想,如果一生中,有值得像奥菲利亚那样牵挂的人,让自己牵挂,让自己在乎,他也一样牵挂在乎自己,哪怕自己垂垂老也,也不会担心红颜消失,即便走尽红尘之路,也会如美丽的奥菲利亚一样,从容赴天国。奥菲利亚,给了我那么多美丽的联想,因为她的美丽和纯情。奥菲利亚甚至让我觉得死也是可以如此美丽动人的。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对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奥菲利亚只能如一条自生自灭的小船,能让她从容美丽的香消玉损,已经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样的时代,在那个特定的典型的环境里。

奥菲利亚的命运只能维系在王子身上!王子爱她,至少曾经爱过。她也确信王子爱她。连她的哥哥、父亲都看得出来。可是,王子背负着替父报仇,为母雪耻,为国除害的大任!这些都比对一个女人的爱情来的重要!他在复仇的火海中挣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构陷中抗争,他在对母亲的失望中奋斗,他在对周围人的围追堵截中,像个猎豹一样左躲右闪,伺机反攻,这一切,让他没有时间再去关心爱情,关心一个爱着她的女人。

这个女人甚至成了试探他的筹码,这个单纯的姑娘被人利用了来试探自己的爱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是受新国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杀掉了偷听的老臣——他心爱的姑娘的父亲,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奥菲利亚,这个孤苦无依的姑娘,在父亲被情人杀死、情人不在身边,哥哥在外流浪的情况下,疯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过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词:“这是给您的茴香和漏斗花,这是给您的芸香。这儿还留着一些给我自己,遇到礼拜天,我们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的别致一点。这儿是一支雏菊,我想要给你几朵紫罗兰,可是我父亲一死,他们全都谢了。”

作为大臣的女儿,她必须谨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还要她跟王子保持距离,她这样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孩。父亲让她试探王子是否真的疯了,她也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儿。现在,她可以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给自己所爱的人采花,跟他对话,在王宫里出出进进。甚至,按自己的意愿,去编织花环,爬到高高的树枝上,唱歌远望,那结果是,树枝断了,连同她一起,顺水漂流、顺水漂流,带着这个美丽的姑娘回到了天国。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5

有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的心中,哈姆雷特的命运很悲惨,但他却很勇敢得奋起反抗,他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心上。是的,在命运面前,我们要勇往直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要顽强地作斗争,在逆境中,迎难而上,想尽一切办法走上成功之路。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哈姆雷特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1在沙翁所有的作品里,《哈姆雷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瞩目的一部。你在15岁时或许会被《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动得潸然泪下,却觉得《暴风雨》不知所云;当你17岁时,又可能深深地被后者所带有的神秘主义色彩打动而对人生有所感悟,而前者却已经无法再次激起你心中的波澜……但是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你经历了一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时,当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重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时,你总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你会觉得那似乎应该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因为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在对他个人而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命运面前,在只有从过去所积累的有限的经验可以凭借与依托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人生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经验,他所面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所要面对的。我们面对绝望的存在,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雾中找寻真相。

哈姆雷特也是不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相当冲动的,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普娄尼阿斯时,然而或许正是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的弱点的表现,让我们打心底里接受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在自己身上看见他的影子。

哈姆雷特又是极其珍视感情的,在他以装疯来躲避国王的迫害时,他依然抑制不住对奥菲莉娅的思念,不忍心让她由于自己装疯而痛苦。就是这样,哈姆雷特在对命运的抉择中构造了自己的悲剧,原来他完全可以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去探询父王死去的真相,但哈姆雷特的性格不允许他带着一个疑问生活在庸庸碌碌之中,所以他毅然走上了找寻真相的道路。此后,只要他所做出的任何抉择稍有不同,他和其他人最终的命运都会改变,但是他的经验促使他一次次作出在他认为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是致命的抉择。最后,哈姆雷特并没有为自己的抉择感到遗憾,因为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所以在这里假设如果哈姆雷特能回过头去重新作出抉择,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就毫无意义。我们每一个人也是这样,可以说,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所做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我们的抉择是否正确,我们也必然要接受自己的抉择所引起的一切后果。

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哈姆雷特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2哈姆雷特,一个生在戏剧里,又活在生活里,人性中的人物。他是具有人文主义典型性的象征,是一个经历痛苦后忧郁寡欢的人,是一个心怀昂扬热血激情却又犹豫不决的人,矛盾是他的集中体现,思考和独白是他的表达,他用他特有的方式演绎着自我,演绎着这个王子的悲剧。

对于自我的剖析,你总能在哈姆雷特的身上寻找到蛛丝马迹。无论是关于生死意义的探寻,还是自我追求的抉择,哈姆雷特都独到的展现了人的发展的矛盾。哈姆雷特的形象的设计就是这么神奇,一千个不同的读者眼里,便有着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形象的体悟。

他是丹麦的王子,所以他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定繁荣的义务;他是慈祥的父亲的儿子,所以他必须肩负为父报仇的责任。压抑使他踯躅、犹豫、不断地深思、不断地自言,他总是一个人,朋友的背叛,爱人的失去,母亲的改嫁,一切都离他越来越远,他孤独的行走在一条复仇之路上。这样,他也只能更加抑郁,更加癫狂。原本的只是为了欺瞒叔叔而装疯,却早已不知不觉陷入了其中,就像面具戴久了,就会忘记面具之下的自己似的。曾经那个感叹世界是“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篷,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感叹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渐渐的在现实的改变中改变了。他对世界失去了信心,他眼里的世界,“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只是一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人类不能使他发生兴趣,女人亦然。在哈姆雷特的身上,有人看到了不幸之后多思多虑、多愁善感的人,有人看到了生命微弱的光,有人感受到消沉如疾病难以摆脱的痛苦,亦有人看到过于犹豫而使行动迟缓的自己。哈姆雷特身上集聚了人性的复杂,演绎的人最本真的情绪。莎士比亚用他最擅长的情感的描绘和心理的刻画来展现哈姆雷特,造就了这个世界著名的悲剧之作。

人文主义是莎士比亚在这部戏剧中极力展示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忧虑的背后,流露着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渴望。他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丰富多彩的语言,性格分明的人物,使之不愧于莎士比亚悲剧的第一部。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3《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悲剧杰作,成于1601年,那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圈地运动”正在进行中,社会中充满矛盾。这本书也表现出了这一点。

哈姆雷特因为父亲的死亡放弃了一切,包括他的尊严、爱情甚至于生命。然而这样有没有意义呢?为什么要为死亡而生出怨恨呢?哈姆雷特并不清楚,他甚至连死亡是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之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要做些什么梦”。

但他不得不报仇,他受到一股巨大的使命感的驱使。这使命感从何而来?是因为正义吗?消灭代表邪恶与丑陋的叔父克劳狄斯,恢复王国的秩序。这似乎是一个理由。但正义的伸张又必将伴随着流血和新的仇恨。哈姆雷特为了避免这些迟迟没有动手,他选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这个使命。但在那时剧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死了,只留下一个霍拉旭。或许这也是最好的结局,涉及这段仇恨的人都不在了,仇恨也就消失了。

哈姆雷特临死时对霍拉旭说:“啊,上帝!霍拉旭,我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蒙受极大的损伤!你如果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的幸福,留在这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哈姆雷特的故事吧!”这很奇怪,哈姆雷特为什么留下这样的遗嘱?为了他的名誉吗?可哈姆雷特为了复仇已经什么都不顾了,为何还要在乎名誉?我想他当然不是为了名誉,传播这个故事是为了给世人以警醒,让世人替他继续思考仇恨、生命、死亡、人。遗嘱中还提到了天堂,连死亡为何物尚且不清楚又何来天堂呢?我实在不明白,或许哈姆雷特仍对死亡怀有恐惧,想给自己一个精神安慰罢了。

哈姆雷特的迷茫也反映了作者迷茫。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者,但当时各个阶级为了利益而不停斗争,使英国社会现状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差距越来越大。莎士比亚能怎么办呢?踌躇满志的他却无法“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于是他陷入了无尽的思考与矛盾中,《哈姆雷特》正是这思考与矛盾画出的省略号。他想借这个省略号引发世人同他一起思考,希望得到一个最终的答案。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4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寒假中,我读了这本书,对这本书的主人公,我也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主人哈姆雷特是一个皇室成员,然而,他叔叔的阴险,他母亲的不忠,使他成为了一个被仇恨掩埋的人,使他成为了一个复仇的工具。直到最后,他的仇恨,杀死了他的仇人叔叔,杀死了不忠于父亲却很爱自己儿子的母亲,也杀死了他——一个受人们爱戴的皇子。可见,仇恨是多么可怕。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仇恨所带来的灾难。世界本来是美好的,因为人们有了贪念等等,给世界带来了仇恨。对于仇恨,我们要靠感化,而不是打击。

世人读这本书,大多都关注主人公哈姆雷特,而忽略了其他角色。哈姆雷特那贪心的叔叔,可以说是哈姆雷特仇恨之火燃烧的干柴。如果没有贪心的叔叔,哈姆雷特有着和平的国度,有着安定的生活,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可见,人的贪婪,是多么可怕,他能改变人的命运。在现代社会,犯罪率逐渐上升,我认为,这也是人贪婪的表现。由于人们的贪婪,人们破坏生态,破坏地球,只为满足他们的欲望,而欲望,水涨船高,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当人们发现地球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时,他们便想方设法的到外太空去寻找“宝贝”,来满足他们的欲望。这些,在现代人看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可否认,人们为了满足他们的欲望,运用高科技,带动社会的发展,使我们不用像原始人一样生活,使我们过的很舒服,但是,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的。欲望有他的两面性,他给我们带来的,不是单纯的好事或者坏事。

哈姆雷特的叔叔,教给我们有欲望不是坏事,但是不可以太过分。而哈姆雷特的母亲,却让我们看到了所有母亲的天性——爱子。的确,她背叛了所有,却惟独没有背叛她的儿子。我们不能否认背叛的可恶,但是,她的爱子确实让人敬佩。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人的许多东西,人性的善恶,世事的无常等等。总而言之,我们要看清楚,这个社会已不是单纯的世界,需要我们学会立足于这个社会。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5悲哀、悲惨、悲痛、悲观或死亡、不幸的同义语,它与日常语言中的“悲剧”一词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就会有亚里士多德的感受,感受到的是悲剧的美丽与伟大,莎士比亚所塑造的每个人物每一幕都那么每句话都有着戏剧的崇高。这复仇的火焰源起于国王的阴谋。克劳狄斯国王为了争夺先王的王位、王冠与王后,竟不念手足之情将毒药倒入先王的耳腔,谋杀了先王,得到了一切。

国王所编的谎言使鬼魂迟迟不能消散。于是,哈姆莱特王子决定替父报仇,安息游荡人间的鬼魂,因为他多次错过机会,最后虽然杀死了国王,却也死在了同样是替父报酬的雷欧提斯的剑下。爱情的忠诚与背叛或许是复仇的另一大因素。哈姆莱特也曾想大声唤醒这个背叛了父亲的王后,让王后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错。在击剑中,她代饮毒酒而死去。王子虽然在复仇的时候曾让奥菲莉娅万般伤心,然而,在心上人即将下葬的时候,他也曾止控不住心中的.悲伤,伤痛不已。即使是复仇的不得已也不能掩盖王子对奥菲莉娅的忠诚、纯洁的爱!

从罗森克兰兹与吉尔登斯吞反复无常的探密与告密中,足以见证这两位从小与哈姆莱特王子一起长大的朋友是如何利用他们与王子之间的交情来换取国王与王后的嘉奖,或是加封爵位,或是赏赐珍宝,而得到的一切有一份真诚的友谊中的信任重要吗?霍拉旭虽是个军官,但却在哈姆莱特将要面对未知的危险,对话鬼魂的时候不撇下王子一个人逃走,而是尽自己的力量拉住王子。复仇时他始终没有违背对哈姆莱特王子许下的诺言,只字不提所看到的一切。在哈姆莱特临终之前,他也曾想喝下剩下的毒药,与王子共长眠……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间虽是军臣间的忠心耿耿,但更多的是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心中的那堵友谊之墙!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6

《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悲剧杰作,成于1620--年,那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圈地运动”正在进行中,社会中充满矛盾。这本书也表现出了这一点。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哈姆雷特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1如果你身上背负着深仇大恨,你将怎么做?如果你的仇人是你的亲人,是你不易复仇的对象,你将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离我们很遥远,可是,并非不存在。

父亲去世,母亲再嫁给自己的叔叔,哈姆雷特无法接受这所谓为了减少悲伤而办的喜事。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死亡的真相时,他心里应该是很痛苦的吧,自己的母亲竟然是那样不堪的人,而叔父成了他杀父夺母的大仇人。因此他决定复仇,他所选的办法是很通俗的装疯。为了复仇,他杀死了恋人的父亲;为了复仇,他失去了深爱人;为了复仇,他冷酷的对待性格柔弱的母亲.他内心的那些善良呢?他内心的那些柔情呢?他内心的那些正义呢?在仇恨中,他丧失了这一切。他在真理和仇恨中挣扎,在仇恨中燃烧,在仇恨中呐喊:“To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的灵魂。他喊出了我们每个人都不敢出口的,但在内心深处都曾思考过的对生命的怀疑。

无法理解哈姆雷特的做法,或许是无法设身处地地进入到情节里,我并不赞同他的行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过于优柔寡断,若非如此,有些人的死是不必要的。他很勇敢,但有常人所有的缺点他也拥有了。过于谨慎,不断的在杀与不杀间徘徊,思索着他认为最佳的方法,全副精力的在做决定,而错过了时机,这或许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之一。

虽然,哈姆雷特的性格是矛盾的是双重的,但是在我心中,哈姆雷特依然是那个才智过人,内心深处的善良不曾泯灭的高贵的王子!对于那些奉命想从他口中套出他癫狂的真相的所谓同学,他采取的是智斗,用亦真亦假的话混乱他们的视听。对于爱情,我无法评价他起初对奥菲利娅的感情是否出自肺腑,但至少我认为那并非作假,只是他身上背负的仇恨不允许他去爱吧。奥菲利亚是个令人同情的人,她的悲剧可以说是莫名其妙的。父亲不明不白的去世,连丧葬也是偷偷摸摸进行的,她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悲伤,导致精神错乱,她的美丽,高贵,优雅成了泡影,最终失去了生命。这些不必要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它却发生了,这或许就是悲剧的悲所在。

在我看来,哈姆雷特整个人都笼罩着悲观主义色彩。在哈姆雷特的理想幻灭后的眼中,人类本体是丑恶的,他对人的这种认识带有偏激。所以,既然人在本体意义上是恶的,那还值得斗争吗?人活着还有意义吗?这种种的考虑,无不造成他复仇行动上的犹豫延宕。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重重的顾虑是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很多时候,对于未知的事情,我们总是抱着保留的态度,对于未知的领域,我们总是犹豫不前。因此对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就这样白白地放弃了。或者有些时候,碰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奸王克劳狄斯所说,“因为旁人弄舌插足、老天节外生枝,这些都会消磨延宕想做的愿望和行动;该做的事情一经耽搁就像那声声感慨,越是长吁短叹越会销蚀人的精力和志气。”所以,想做的,想到了就该做!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2《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naiping/' target='_blank'>奶瓶匆豢醋约旱淖颂贝蜕缁峥匆豢醋约旱男蜗蠛陀〖恰薄!豆防滋亍氛且桓鍪贝乃跤啊?/p>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戏一开头,作者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这个王子喊出了“时代整个儿脱节了”的吼声。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的动荡不安时代的产物。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处处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计,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他敢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击破了奸王设下的—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所以有评论说,《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剧,此话不无道理。

但哈姆雷特决非“完人”。他虽然善于思索,却优柔寡断;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他说:“时代变得越发不像样子,—个农民的脚趾竟然这么靠近一个朝臣的脚后跟,擦伤了后者的冻疮。”可见哈姆雷特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这就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哈姆雷特》描写人物心理的语言十分丰富,这在莎士比亚所有悲剧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如哈姆雷特的性格大部分是以“疯话”表达出来的,他的“满口荒唐言”就像迸发出来的火花。克劳迪斯阴阳怪气的语言则照映出了他口蜜腹剑的丑态。波洛涅斯爱用诗体语言,给人以滑稽可笑的印象。

这部戏剧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对金钱、权利的欲望。对于哈姆雷特的死,我是很悲痛的,这也引起了我们一些思考,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3《哈姆雷特》取材于12世纪丹麦历史中“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仅代表了莎士比亚的最高戏剧艺术成就,也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细细读来,慢慢咀嚼,愈发让人感到内心的震撼。

本文最初的哈姆雷特是天真、单纯,也是幸福的一个王子,他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后来,父亲的暴死、母亲的改嫁,让他觉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于是,他失望、孤寂,开始忧郁了,他无目的地,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恰在此时,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事情的真相,这下,哈姆雷特愤怒了,他从浑噩中觉醒过来——他要为父报仇。

哈姆雷特凭着自己的智慧,验证了事情的真实性之后,他开始平静下来,并认真地沉思着自己是否应该担起重任。最终,哈姆雷特做出了决断,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许许多多安逸的物质生活。然而,就当一切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做好安排的时候,却中了国王的奸计,被毒剑刺伤,但他最后还是杀死了国王。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但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铺平了道路。他的灵魂因为自己的抉择而走得更远了,直到消失在那条通往天堂的大道上.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爱情。正因为如此,他能对母亲发出心底的愤怒,面对奥菲利娅的死,他悲痛欲绝,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仇人、国家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如今读来,我仍能感受到他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挣扎。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话中,我从中体会到了深深地无奈。他一系列的语言表明他是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欲挽救世界,而又无能为力的人的人,但他却不停地与不平抗争!

什么才是英雄?我认为,像哈姆雷特这样能抛弃个人情感,维护大众利益,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4《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悲剧杰作,成于1620--年,那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圈地运动”正在进行中,社会中充满矛盾。这本书也表现出了这一点。

哈姆雷特因为父亲的死亡放弃了一切,包括他的尊严、爱情甚至于生命。然而这样有没有意义呢?为什么要为死亡而生出怨恨呢?哈姆雷特并不清楚,他甚至连死亡是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之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要做些什么梦”。

但他不得不报仇,他受到一股巨大的使命感的驱使。这使命感从何而来?是因为正义吗?消灭代表邪恶与丑陋的叔父克劳狄斯,恢复王国的秩序。这似乎是一个理由。但正义的伸张又必将伴随着流血和新的仇恨。哈姆雷特为了避免这些迟迟没有动手,他选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这个使命。但在那时剧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死了,只留下一个霍拉旭。或许这也是最好的结局,涉及这段仇恨的人都不在了,仇恨也就消失了。

哈姆雷特临死时对霍拉旭说:“啊,上帝!霍拉旭,我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蒙受极大的损伤!你如果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的幸福,留在这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哈姆雷特的故事吧!”这很奇怪,哈姆雷特为什么留下这样的遗嘱?为了他的名誉吗?可哈姆雷特为了复仇已经什么都不顾了,为何还要在乎名誉?我想他当然不是为了名誉,传播这个故事是为了给世人以警醒,让世人替他继续思考仇恨、生命、死亡、人。遗嘱中还提到了天堂,连死亡为何物尚且不清楚又何来天堂呢?我实在不明白,或许哈姆雷特仍对死亡怀有恐惧,想给自己一个精神安慰罢了。

哈姆雷特的迷茫也反映了作者迷茫。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者,但当时各个阶级为了利益而不停斗争,使英国社会现状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差距越来越大。莎士比亚能怎么办呢?踌躇满志的他却无法“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于是他陷入了无尽的思考与矛盾中,《哈姆雷特》正是这思考与矛盾画出的省略号。他想借这个省略号引发世人同他一起思考,希望得到一个最终的答案。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5装疯卖傻是哈姆雷特实施他复仇计划的第一步。第一遍阅读这部作品时,总觉得除了借发疯之态说出揭露谋杀真相、讽刺阴谋者的隐喻的怨恨且意味深长的语言外,没有太多的意义。再读时才有些理解:面对新王对自己威胁王位的隐隐存在的恐惧,只有装疯才能使谋杀者放松警惕,也才能为自己的复仇创造机会。

而新王对王子的疑心也在不断加剧,派出了年轻的臣僚前去窥伺王子的内心,为伶人们出现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伶人戏剧的表演本是为安抚“业已疯狂”的哈姆雷特,但反被哈姆雷特利用,以窥伺新王的内心来验证鬼魂所讲述的谋杀真实与否。在戏剧开演之前,哈姆雷特的心灵受到了第一次刺激,“这一个伶人……一定会让眼泪淹没了舞台……使所有的耳目迷乱它们的功能。可是我……忘记了杀父的大仇……我是一个懦夫吗……”对伶人的表演赢得全场观众的响应,对比自己承受杀父之仇却报仇无门的凄凉现实,哈姆雷特陷入了自责的痛苦之中。

戏剧开场了,演出的内容是王的弟弟趁王午休时将其杀害并霸占了王位和王后,影射的正是新王克劳狄斯的恶行。新王看戏时的种种反应彻底证实了鬼魂的话,也坚定了王子复仇的心。

而新王在对王位被夺威胁的恐惧导致的愤怒下,决心彻底铲除哈姆雷特,下令将其送往英国,同时通知身为臣属的英国诛杀哈姆雷特。但在下令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新王忏悔的一幕,“我的罪恶的戾气已经上达于天,我的灵魂上负着一个元始以来最初的诅咒,杀害兄弟的暴行!……我的更坚定的罪恶击败了我的坚强的意愿……但愿一切都转祸为福!”新王认识到自己的罪行,为此感到忏悔,但罪行已经犯下,自身又无法战胜贪欲,只能微弱无力的祈祷“一切转祸为福”。

这一幕恰巧被哈姆雷特撞见,立即激发了王子复仇的欲望,但转念一想,“要是我在这种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的……等待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7

作为西方文学史上的四大巨匠,莎士比亚的作品吸引了一代代的读者;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部,《哈姆雷特》得到了莎学家、评论家的推崇和赞誉,并被一次次地搬上舞台和荧幕,可见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和永恒的魅力。一浪漫主义时期的不少学者认为莎剧只适合用来读,因为莎翁的笔下那些精妙绝伦的文字能够激发读者无限的遐想,要把这种缥缈的遐想转化成舞台上荧幕上那些实在的场景和人物,就是要把无限缩小成有限———这岂不是对莎剧极大的贬低和破坏?查尔斯·兰姆曾断言哈姆雷特的思想根本无法表演出来:“深沉的忧伤,怕光亮又怕声响的沉思默想,是连面对墙壁或空屋都不敢吐露的,一个乱打手势的演员却如何能表演出来呢,一个演员如何能走到台前面对着四百个观众哇哇地喊叫一阵,就能立刻使观众变成哈姆莱特的贴心知己呢?”[1]P(82)而兰姆忽视的事实是,诚然作为一部诗体剧,《哈姆雷特》可读性极高,但它终归是剧场演出的脚本,表演才是将其展现给世人的最佳途径。萨缪尔·约翰逊认为莎士比亚的文字本来就不是准备给读者坐在书桌前琢磨的。出色的表演不仅不会破坏自由想象的空间,更能帮助已经阅读过原作的读者———现在的观众———在阅读之外延伸这亦假亦真的幻象。莎剧自身的特点———时空的跳跃性,超自然元素,深厚的普世价值———也注定它将成为电影艺术的宠儿。回到《哈姆雷特》一剧,在阅读中或舞台上难以呈现的鬼魂等超自然的现象可以利用电影特技得到完美的表现,哈姆雷特细腻多变的情感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刻画。从1900年法国拍摄的第一部默片《哈姆雷特》开始,该剧已被多次搬上银幕。得到观众和剧评家一致首肯的杰出演员劳伦斯·奥利佛自导自演的48版突出了哈姆雷特性格的复杂矛盾;杰弗瑞利的90版画面精致优美。莎剧从剧本到影片的过程不是一个原封不动照搬照抄的过程,而是一个艺术再造的过程。改造者,即编剧、导演及演员等,应在何种程度上忠实于原著,又享有多大发挥的余地,这是本文所关心的话题。反观电影《夜宴》对莎翁名剧《哈姆雷特》的改造,撇开电影和戏剧两种艺术形式本身的不同点,本文试图从主题和人物两个方面加以比较。二主题是一件文艺作品的核心。无论剧作家还是电影编剧、导演总要在他自己的作品里表现一个中心的意图,传达给接受者一个核心的信息。主题就像是深藏于人躯体之内的思想和灵魂,并通过人的形象和行为得以展现。两个人即使长得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区分,我们也不会把他们看作一样,因为两人内在的思想和灵魂不同。戏剧或者电影本身都只是承载着主题并表现它的外在形式。电影在对戏剧的改编中形式上完全可以作这样那样的改动,不必拘泥于原作,但在主题方面却应该尽量忠实于原著;否则就只是套上了原作的皮囊,借了它的形,而在根本上却变成了另一个东西。《哈姆雷特》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反映了那个时代蓬勃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莎翁通过哈姆雷特之口高度地赞扬了人的力量,智慧和高尚:“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2]P(56)人文主义的理想也集中体现在哈姆雷特的身上。爱情应该是忠贞永恒的,友谊应该是坚识可靠的,亲情应该是笃厚持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坦荡诚实的。然而母后改嫁、情人离去、朋友背叛、母爱沦丧、身边潜伏着阴谋和欺诈,哈姆雷特这个人文主义者信奉的那些高尚而美好的理想都化为泡影。他不禁发出控诉:整个世界都是个大监狱,而“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2]P(54)。理想战胜不了“娼妓”一般的命运和无情的邪恶。《哈姆雷特》不仅是一部复仇剧,更是理想的悲剧,这一主题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震人心魄的悲剧美。电影《夜宴》照搬了原剧的主要人物和情节,遗憾的是没有把握住原剧主题,完全背离了原剧的初衷,变成一部讲述人的权利欲望和野心的宫廷斗争戏。抛开理想的价值,正义与邪恶的冲突,人生的意义等哲学思辩,电影丧失了莎剧原有的深度和发人深省的力量。不单弑君夺嫂的厉帝野心膨胀,婉后、殷太常及其子都摇身变为觊觎权势蠢蠢欲动的野心家,影片最后婉后登上王位却又被不知何处飞来的匕首结果了性命,大权又将落入另外一个阴谋家之手,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观众们只看到一幕幕的权术、阴谋和暗杀。影片要展示给观众的似乎只是一幅尔虞我诈血腥残忍的宫廷政变图。实际上,即使是关于野心和欲望这一主题,《夜宴》的挖掘也远比不上莎翁的另一名剧《麦克白》。主题流于表面、过于浅薄,《夜宴》不是一出悲剧,甚至算不上一出复仇剧。三《夜宴》与《哈》剧中的主要人物基本可以一一对应。太子无鸾———哈姆雷特,厉帝———克劳狄斯,婉后———格特鲁德,殷太常———波洛涅斯,殷隼———雷欧提斯,青女———奥菲莉亚。由于剧中人物的活动和命运归根到底要服从于作者的创作意图、服务于作品的主题,电影《夜宴》对人物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造。首先我们来对比两个王子。《哈》剧中哈姆雷特是毫无争议的主角。他是人文主义的代言人,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的期望和花朵、时尚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对象”[2]P(75),他高尚、风趣、机智、善思、时而果决时而犹豫,癫狂与冷静都是他性格的侧面,他装疯卖傻却能洞悉实情,身负大仇发誓必报却一再延宕,他是个极为复杂又极为真实的人物。他的性格让人琢磨不透,他的话语的思想值得人反复玩味,正所谓说不尽的哈姆雷特。《夜宴》中的太子无鸾却不但被剥夺了主角的地位,更被剥夺了个性,思想和力量。他的所作所为对剧情发展起不到关键的作用。与哈姆雷特在国外接受先进教育不同,无鸾是为了逃避失恋的痛苦远走他乡,寄身于伶人之中,消极而懦弱,缺乏性格的力量。后来他返回都城也并非是自愿担负起为父报仇的责任,而是因为自己也面临追杀,走投无路。复仇过程中他也不像哈姆雷特那样有计划有准备,仅仅因为一时奋起,失败后他更沉沦于无助和痛苦,濒于疯狂。哈姆雷特也曾发疯,确切的说是故意装疯为复仇赢得时间和机会,他的“疯”不仅是该剧中精彩的一段,还为剧情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对比来看无鸾的疯十分生硬,显得多此一举,似乎是对原剧的刻意模仿,并没有考虑本片自身的需要。王子在《夜宴》中彻底沦为无足轻重的配角。影片的主角让位给了婉后。可以看出这个精心刻画的人物身负表达主题的重任,应该说她确实很好的完成了她的使命。王后是两剧中差异最大的一个的角色。格特鲁德虽贵为皇后却软弱无力———不单对自己的命运无力左右,对自己的情感、情欲也无法掌控———哈姆雷特用一句话便为她下了定论,“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2]P(21)衷爱自己的丈夫离奇死去,儿子的王位被夺、生命受到威胁,这位尊贵的王后竟毫无智慧和力量,既不悲伤不置疑也不反抗不挣扎,“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就甘愿顶着乱伦的污名迫不及待地“与他人共枕同衾”。[2]P(21)遭到哈姆雷特痛斥,得知先王死因后,格特鲁德感深感羞耻却也仅限于此。第四幕第五场,雷欧提斯杀进王宫替父报仇,克劳狄斯命悬一线。此时王后已经获知奸王的恶行,本可借此机会一举揭露他弑兄篡位的罪行,替先王报仇。而她的反应着实出乎读者预料,格特鲁德斥责叛军,“啊,你们铸下了大错,你们这些不忠的丹麦狗!”[2]P(118)她请求雷欧提斯“安静一点”,并竭力为国王申辩“但是并不是他(克劳狄斯)杀死的。”[2]P(119)至此王后已彻底陷入情欲而不是理智的控制,简直成了奸王助纣为虐的帮凶。为什么她被塑造成一个可悲的角色,一个无法帮助哈姆雷特复仇的角色?在此我们不妨套用布莱德利对本剧另一女性奥菲利娅的评价。格特鲁德只是一个次要的角色,因此,在精神、力量和智慧方面与莎士比亚创造的其他著名的女主角是无法比拟的,她无法鼓舞哈姆雷特完成职责,因此也就无法介入这部戏剧的主题,成不了剧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却沦为他人命运的陪葬品。心理分析派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应用于莎剧人物的研究。厄尼斯特·琼斯也认为俄狄普斯情节是解释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关键。哈姆雷特的犹疑“正是因为这个人(克劳狄斯)展示了他自己被压抑的童年的幻想。”[3]P(190)这种解读的问题在于把哈姆雷特当作一个现实中的人去揣测,脱离文本太远,许多莎学家并不认同。有趣的是《夜宴》却照单全收,且“发扬光大”,干脆让婉后变身成为太子青梅竹马的恋人。《夜宴》中的婉后一改格特鲁德软弱无能、随波逐流的配角形象,升级成为影片的主人翁。她心机颇深,暗地里招兵买马精心谋划以图推翻厉帝;她野心勃勃,连嫁二王都只是为了登上权力顶峰;她行动果断,一旦发现太子不能实现她的计划就决定自己来作王;她冷酷无情,登上王位后杀伐决断毫不念及旧情。这个王后的身上哪有一点儿“脆弱”的影子?其强悍凶狠倒让人立刻想起麦克白夫人。《夜宴》所描绘的野心家的群像中,婉后无疑是着墨最多,形相最鲜明的那一个。莎剧的丰富性和艺术价值应该在其电影改变中得到体现,莎剧改编的电影除了具有商业和娱乐功能外还应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尽管《夜宴》在诸多方面模仿和套用了《哈姆雷特》,但由于影片表达的主题背离了原剧,抛弃了莎剧内在的精神气质,导致两剧貌合神离,有本质上的不同。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文集(第一卷)[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8

关键词:互文性 自我意识 同中之异

一、引言

戏剧文学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英国戏剧起源于中世纪教堂的宗教仪式,到了16世纪末,戏剧进入全盛时期。[1]此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和作品,取得最高成就的当属威廉・莎士比亚以及他的剧作品《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戏剧创作也是方兴未艾,佳作迭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包括汤显祖的《牡丹亭》等。这些作品多以特定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包含地理、人文、风俗等各类元素,本文选取《哈姆雷特》和《牡丹亭》两部戏剧,通过对人物本身的研读来探讨该时期戏剧作品中体现出的“自我意识”并分析它在东西方的同中之异。

二、自我意识

弗洛伊德、威廉・詹姆斯等科学家就“自我意识”提出了“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处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与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协调矛盾,尽可能地寻找权宜之计”[2]“自我是个体所拥有的身体、特质、能力、抱负、家庭、工作、财产、朋友等的总和”[2]等定义。文章为了适应文学文本分析需要,化用威廉・詹姆斯的定义将自我意识概括表述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三、哈姆雷特与杜丽娘

《哈姆雷特》作者莎士比亚做过小学教员、马夫等,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积累了文学创作的素材。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社会矛盾突出,农民起义、宗教改革与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动荡。同时,文艺复兴思潮已席卷欧洲各国。此时,莎士比亚越来越感受到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间的巨大矛盾,《哈姆雷特》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叔叔克劳狄斯弑君夺权,哈姆雷特受其父之魂暗示向克劳狄斯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人物形象之复杂,体现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各个方面,贯穿全剧始终。而对于哈姆雷特自我意识表现最为突出的,则是如下几段经典的独白:

(1)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2)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朱生豪译)

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已经自觉地对人类存在进行肯定和赞扬。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哈姆雷特能够将目光投向人类自身,理性又积极地审视“人”这种存在,是该时代自我意识萌发的集中体现。哈姆雷特对于人本身的思考是广博的,也是超越的,表明哈姆雷特已将自我与更大的范畴相比较联系而思考。

(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Y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朱生豪译)

此时的哈姆雷特,经历了谋杀、篡权等一系列变故,反复思考了有关“人”和“自我”的许多命题,不断地诘问“怎么办”。是让行为受自己思想支配,还是隐忍不发,成了哈姆雷特关于“自我”的更高层次思考。生与死可以看做“隐匿自我”和“实现自我”的两个代名词,虽然死表面上看起来是让一切都化为乌有,但哈姆雷特认为它恰恰是自我的实现,这具有相当的超时代性。在“我认识到我自己的价值、理性、人格等等的存在,我要不要证明这一切?”这个问题前,哈姆雷特给出了第一声响亮的回答。

在汤显祖生活的时代,商品经济已经萌芽,催生了更加有活力、生活需求更为多样化的市民阶层。而理学、道学的弊端日益显现,与日益活跃的社会生活方枘圆凿,因此产生了像李贽这样“离经叛道”的哲学家,提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汤显祖本人亲身经历了万历五年和万历八年两次科举考试选拔的黑暗,对于封建科举制的腐朽、官场的腐败痛心疾首。[3]他不以封建权贵是从,潜心文学创作。《牡丹亭》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牡丹亭》讲述了南安府千金杜丽娘因梦而亡,还魂后与意中人成婚,并共赴京城参加科举,最后亲人团圆、相公高中的故事。作为主人公,杜丽娘这个形象是有血有肉的。她有令人赞叹的美貌和德行,更有一般封建女子所不具有的独立思想。从第七i开始,杜丽娘的自我意识便得到展现:丫鬟春香侍读时借口跑到后花园中游玩,回来迟了惹得教书先生生气。杜丽娘在事后对春香说:“死丫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打不的你?俺且问你那花园在哪里?”(牡丹亭,第七i:闺塾)这里可以看出,杜丽娘虽然奉行尊师重道的封建观念,但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可见她对每日进习枯燥无味的封建书目感到厌倦,天真之态跃然纸上。接着又有杜丽娘照镜子之后发出感慨:“若不趁此时自行描画,流在人间,一旦无常,谁知西蜀杜丽娘有如此之美貌乎?”(牡丹亭,第十四i:写真)杜丽娘在此时已完全表露出对自己美貌的欣赏与爱惜,并敢于大胆地对自己的美丽加以赞美。这种“知美之为美”的意识和敢于表露自我欣赏的勇气都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体现。此外,作者还通过反衬的手法来突出杜丽娘是一个大写的“人”。全剧的最高潮,也是最能体现出杜丽娘自我意识之强烈的部分,包括如下对话:

(4)皇帝:“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国人父母皆贱之”。

(5)杜丽娘:“眼前活立着个女孩儿,亲爷不认。到做鬼三年,有个柳梦梅认亲。则你这辣生生回阳附子较争些,为甚么翠呆呆下气的槟榔俊煞了他?爹爹,你不认呵,有娘在。现放着实丕丕贝母开谈亲阿妈。”(牡丹亭,第五十五i:圆驾)

在封建纲常最高代表――皇帝面前,杜丽娘毫无畏色,当庭辩驳,掷地有声。她爱柳梦梅,因为他承认她不论作为“人”还是“鬼”的个体尊严,而其他人并没有真正地承认她、尊重她。

(6)杜宝:“鬼话也。且问你,鬼乜邪,人间私奔,自有条法。阴司可有?”

(7)杜丽娘:“有的是。柳梦梅七十条,爹爹发落过了,女儿阴司收赎。桃条打,罪名加,做尊官勾管了帘下。则道是没真场风流罪过些。有甚么饶不过这娇滴滴的女孩家。”(牡丹亭,第五十五i:圆驾)

杜丽娘不仅为自己的“私奔”行为坦然辩护,甚至更进一步反诘父亲为什么老揪着错误不放,过度惩罚,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作敢当、有情有义的女子和一个心肠狠毒、愚昧迂腐的封建家长形象。

(8)杜宝:“鬼乜邪,怕没门当户对,看上柳梦梅什么来!”

(9)杜丽娘:“是看上他戴乌纱帽象简朝衣挂,笑、笑、笑的来眼媚花。爹娘,人间白日里高结彩楼,招不出个官婿。你女儿睡梦里、鬼窟里选着个状元郎,还说门当户对!则你个杜杜陵惯把女孩儿吓,那柳柳州他可也门户风华。爹爹,认了女孩儿罢。”(牡丹亭,第五十五i:圆驾)

此时杜宝仍关注的是婚姻是否“门当户对”,而杜丽娘却一再捍卫着自己的婚姻观,即“自己爱不爱他”,而不是“是不是门当户对”。这样的自我意识即便在四百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也是值得称道的。

四、比较分析

哈姆雷特与杜丽娘的自我意识都是在灾难或现实困难中产生的:是谋杀和篡权让哈姆雷特发出“人是什么”的追问;也是封建礼教的束缚让杜丽娘大声说出了自己的爱情观。总之,时代环境的呼应使得有关这两个人物的剧本也产生了互文性。

但即使无论多么相似的时代环境也仍存在着差异,这造成了两个戏剧人物自我意识中的种种差别。首先,哈姆雷特的最强音是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是对人的肯定和赞扬,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4]是形而上的。而杜丽娘则是“让感情、欲望自然流转”的代言人,对人的现实需要加以关注。杜丽娘与柳梦梅这对从未谋面的青年男女“千般爱惜,万种温存”,享受着满足生命欲望的畅快与甜蜜。汤显祖在此浓墨重彩地张扬了生命原色的美丽。[5]

其次,哈姆雷特自我意识的唤醒是一个迟疑的、反复的过程。他在行动之前多次自我诘问,犹疑不决。相比之下,杜丽娘则从头至尾都是敢想敢做、没有太多顾忌的形象。究其原因,西方在经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宗教与神学思想已经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大众的潜意识。因此,哈姆雷特在思考人与神的关系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既定潜意识的影响。而在同时期的中国,人性受的是世俗的礼教纲常束缚,人们迫切要解决的是如何生活得更正常、更健康的问题。历史上亦有因追求感情自由而殉道的烈女,这些都为杜丽娘提供了动力。

最后,杜丽娘的独特性在于,她不仅仅唤醒了“自我意识”,更唤醒了“女性意识”“审美意识”“平等意识”。她关注女性自身的感情和欲望,有一颗女性的审美的心灵。她爱美护美,呵护自然,不仅有女性的传统特质,更有当时女性不具备的激情、果断等品质,并敢于为女性挑战封建权威,向父权社会发出反抗的话语。从杜丽娘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人格健全,灵魂丰满的女性形象,而不仅仅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形象。

五、结语

哈姆雷特和杜丽娘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研读这两个人物可知,不论是在西方文艺复兴影响之下,还是在纲常紧缚的明代,自我意识都成为戏剧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这是东西方文学互文性的有力说明。哈姆雷特对生死的形而上思考与杜丽娘着眼现实世界是两种自我意识中最明显的差异,而汤显祖通过杜丽娘这一角色的选取,先天地赋予她为女性说话的优势,在表现自我意识唤醒的同时又突出了女性意识,这是杜丽娘异于哈姆雷特的最主要特点,也是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女性赞歌。总之,对于两个人物、两部作品、两种思潮甚至两个时代的共同性挖掘已很常见,但进一步地找出相同中的差异更值得努力。

注释:

[1]王守仁主编:《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自我与本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3]威廉・詹姆斯著:《心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周扬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Ⅱ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版。

[5]宋华:《莎士比亚戏剧的人文主义特征》,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黄光耀.谋求帝国――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主流社会思潮评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3]刘松来,乐帧益.《牡丹亭》“至情”主题的历史文化渊源[J].文艺研究,2007,(3).

[4]朱生豪g,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9

哈姆雷特,一个生在戏剧里,又活在生活里,人性中的人物。他是具有人文主义典型性的象征,是一个经历痛苦后忧郁寡欢的人,是一个心怀昂扬热血激情却又犹豫不决的人,矛盾是他的集中体现,思考和独白是他的表达,他用他特有的方式演绎着自我,演绎着这个王子的悲剧。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看哈姆雷特电影观后感,请您阅读。

看哈姆雷特电影观后感1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的伟大史诗,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成就。

哈姆雷特是一个刻画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他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哈姆雷特在我心目中始终是一个英雄,一个充满了悲剧美的英雄。

悲剧具有一种深刻的美,悲剧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不只是为了赢得人们一滴同情的眼泪,而是要通过悲剧产生、发展、结局的整个过程唤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严肃思索。莎士比亚所塑造的哈姆雷特这一艺术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正是遵循了悲剧艺术的特征,从而使哈姆雷特的塑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哈姆雷特》这一不朽剧作中,始终存在着善良与邪恶等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哈姆雷特作为该剧的主要角色,他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处于这激烈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身为王子的哈姆雷特被莎翁塑造为生命之美的典型,他年轻英俊,坚毅勇敢,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父王和母后,有着心爱的恋人奥菲莉娅,可以说,他的生命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然而,这美好的生命时光瞬息之间又消失了,他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呢?我们看到,当时的丹麦宫廷一片混乱,老王奇怪地驾崩,王后改嫁新王,国外敌军压境,国内群情激愤、一触即发,而宫中却在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这一切,都在哈姆雷特年轻美好的生命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从而使他郁郁寡欢,认为人间不过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这些已经为王子年轻的生命注入了悲剧的因素。

随着老王鬼魂的出现,宫廷内幕的揭开,谋杀罪行的暴露,王子心中烈火的燃起,悲剧的帷幕拉开了……面对阴险奸诈的新王,哈姆雷特开始了孤身复仇的行动:为了复仇,他失手杀死了恋人的父亲;为了复仇,他佯装疯狂失去了深爱的情人;为了复仇,他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为了复仇,他忍受着失去友情的痛苦。最后,在一场血淋淋的宫廷决斗中,他虽然杀死了阴险狡诈的新王,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在这“牢狱”般的宫廷中。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王子,他身上具备整顿局势、治理国家、报仇雪恨的能力。然而面对着以阴险奸诈的新王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他始终把这种和人民紧密相连的事业看做个人的仇恨而孤军奋战,因此,他的悲剧既是真善美与邪恶力量相冲突的悲剧,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时代的悲剧。

《哈姆雷特》这部巨作给我的力量与思索是巨大而无穷的……

看哈姆雷特电影观后感2他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丹麦的一位王子,他是世界文学一个经典形象,他就是哈姆雷特。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感受到的是悲剧的美丽与伟大,莎士比亚所塑造的每个人物每一幕都那么每句话都有着戏剧的崇高。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个剧本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就是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震撼人心。而这震撼不只来源于情节,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它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同时,它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问题。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戏一开头,作者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这个王子发出了复仇的吼声。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的动荡不安时代的产物。

哈姆雷特是一个英雄形象,他很有心计,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他敢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击破了奸王设下的―个个圈套,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但哈姆雷特决非“完人”,他虽然善于思索,却优柔寡断;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这就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他是一个巨人型的悲剧。

哈姆雷特的死,是一场悲剧,却也是对他的结果。当将命运的枷锁揭开了,他的责任也应该是放下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哈姆雷特,失去了任何的意义。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他的形象经典,不仅在于塑造了一个为父报仇的英雄式形象,更是因为他的英雄行为下的懦弱,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下的一个大的突破。在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中,哈姆雷特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过的,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哈姆雷特的影子,他的形象也就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这部戏剧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对金钱、权利的欲望。对于哈姆雷特的死,是很悲痛中也引起了我们一些思考。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永远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看哈姆雷特电影观后感3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哈姆雷特》这本书的影响力巨大。

的确,《哈姆雷特》取材于12世纪丹麦历史中“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中最着名的作品之一,不仅代表了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成就,也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成就。细细读来,慢慢咀嚼,愈发让人感到内心的震撼。

本文最初的哈姆雷特是天真、单纯,也是幸福的一个王子,他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后来,父亲的暴死、母亲的改嫁,让他觉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于是,他失望、孤寂,开始忧郁了,他无目的地,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恰在此时,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事情的真 相,这下,哈姆雷特愤怒了,他从浑噩中觉醒过来――他要为父报仇。

哈姆雷特凭着自己的智慧,验证了事情的真实性之后,他开始平静下来,并认真地沉思着自己是否应该担起重任。最终,哈姆雷特做出了决断,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许许多多安逸的物质生活。然而,就当一切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做好安排的时候,却中了国王的奸计,被毒剑刺伤,但他最后还是杀死了国王。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但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铺平了道路。他的灵魂因为自己的抉择而走得更远了,直到消失在那条通往天堂的大道上。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爱情。正因为如此,他能对母亲发出心底的愤怒,面对奥菲利娅的死,他悲痛欲绝,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仇人、国家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如今读来,我仍能感受到他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挣扎。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话中,我从中体会到了深深地无奈。他一系列的语言表明他是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欲挽救世界,而又无能为力的人的人,但他却不停地与不平抗争!

什么才是英雄?我认为,像哈姆雷特这样能抛弃个人情感,维护大众利益,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文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我对它们的印象很深刻,也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文中哈姆雷特说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那么作为“灵长”的我们,为什么要破坏供给万物食物的森林,又为什么污染给予我们甘露的河流,这难道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所为?哈姆雷特谴责了人类的黑暗,而我却对人们仍抱有光明的信心,毕竟那些丑陋的人们只是少数,多数的人们都穷尽自己的一生来造福万物,造福地球,为社会的和谐而作出努力,我相信人类终究会有一天,会真正当得起“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个光荣的称号!

莎翁的这部剧本,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但当我们完全吃透了这个剧本,会有许多人抬起头仰望灿烂的天空,从其中汲取深刻的感受,从时代的悲剧中警醒起来,为我们理想的生活奋发前进!

看哈姆雷特电影观后感4在沙翁所有的作品里,《哈姆雷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瞩目的一部。你在15岁时或许会被《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动得潸然泪下,却觉得《暴风雨》不知所云;当你17岁时,又可能深深地被后者所带有的神秘主义色彩打动而对人生有所感悟,而前者却已经无法再次激起你心中的波澜……但是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你经历了一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时,当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重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时,你总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你会觉得那似乎就应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正因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在对他个人而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命运面前,在只有从过去所积累的有限的经验能够凭借与依托的状况下,所选取的人生之路。从某种好处上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经验,他所应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所要应对的。我们应对绝望的存在,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雾中找寻真相。

哈姆雷特也是不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相当冲动的,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普娄尼阿斯时,然而或许正是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的弱点的表现,让我们打心底里理解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正因我们常常能够在自己身上看见他的影子。

哈姆雷特又是极其珍视感情的,在他以装疯来躲避国王的迫害时,他依然抑制不住对奥菲莉娅的思念,不忍心让她由于自己装疯而痛苦。就是这样,哈姆雷特在对命运的抉择中构造了自己的杯具,原来他完全能够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去探询父王死去的真相,但哈姆雷特的性格不允许他带着一个疑问生活在庸庸碌碌之中,因此他毅然走上了找寻真相的道路。此后,只要他所做出的任何抉择稍有不一样,他和其他人最终的命运都会改变,但是他的经验促使他一次次作出在他认为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是致命的抉择。最后,哈姆雷特并没有为自己的抉择感到遗憾,正因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状况下唯一而不可重复的,因此在那里假设如果哈姆雷特能回过头去重新作出抉择,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就毫无好处。我们每一个人也是这样,能够说,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所做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什么标准能够衡量我们的抉择是否正确,我们也必然要理解自己的抉择所引起的一切后果。

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能够衡量其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理解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哈姆雷特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

看哈姆雷特电影观后感5《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部杯具,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naiping/' target='_blank'>奶瓶匆豢醋约旱淖颂贝蜕缁峥匆豢醋约旱男蜗蠛陀〖恰薄!豆防滋亍氛且桓鍪贝乃跤啊?/p>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完美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戏一开头,作者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这个王子喊出了“时代整个儿脱节了”的吼声。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能够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的动荡不安时代的产物。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处处能够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计,在敌强我弱的恶劣状况下,他敢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击破了奸王设下的—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之后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因此有评论说,《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杯具,此话不无道理。

但哈姆雷特决非“完人”。他虽然善于思索,却优柔寡断;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坚信人民。他说:“时代变得越发不像样貌,—个农民的脚趾竟然这么靠近一个朝臣的脚后跟,擦伤了后者的冻疮。”可见哈姆雷特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这就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哈姆雷特》描述人物心理的语言十分丰富,这在莎士比亚所有杯具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如哈姆雷特的性格大部分是以“疯话”表达出来的,他的“满口荒唐言”就像迸发出来的火花。克劳迪斯阴阳怪气的语言则照映出了他口蜜腹剑的丑态。波洛涅斯爱用诗体语言,给人以滑稽可笑的印象。

正因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在对他个人来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的命运面前,在只有从过去所积累的有限的经验能够凭借与依托的状况下,所选取的人生之路。从某种好处上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经验,他所应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我们所要应对的。我们应对绝望的存在,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雾中找寻真相,在两难问题里作出行动,在一个失去标准与能够衡量标准的尺度的世界里重建价值的体系与精神大厦……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10

关键词:哈姆雷特;孤独;人文主义;献祭者

1. 简介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它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 艺术 成就。它是莎士比亚戏剧“王冠上一颗最灿烂的金刚钻”。自问世以来一直倍受关注和推崇,吸引这后人不断的挖掘,钻研和再创造。在对哈姆雷特的角色的分析和理解中,他在复仇过程中出现的“延宕”,是最受人关注的话题。“自1736年托马斯.汗莫爵士提出复仇的延宕问题后,历代莎评家对此多有论说。许多人从内部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哈姆雷特性格懦弱而不堪重任(如歌德),恋母情结(弗洛伊德和琼斯)等。然而性格懦弱至多是出于思想困惑,哈姆雷特在复仇行动中还是有其刚硬果敢的一面的;至于恋母情结说,则纯属精神分析学派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其视野之狭隘足以使受蛊惑着忽视剧作中于人生真正吃紧的问题。”(梁工,1086)在作者看来,哈姆雷特是一个孤独无助,忧郁深结,同时有具有人文主义精神,过于理想,过于追求完美,是自己理想的献祭者。

2. 孤独忧虑的归国王子

哈姆雷特王子的悲剧人生自一次生活突变开始了。短短一个多月间,父王暴卒,母后改嫁,王位继承权他落别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无可避免的流失,无法挽回。孤苦,忧虑,对个人生活的脱节的郁闷便成为他生活唯一可抓住的东西。在刚出场时,哈姆雷特那一身的黑衣与宫廷的富丽堂皇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纵观全局,能算上哈姆雷特的朋友的,为他提供帮助的只有霍达旭。虽然“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朱生豪,168),在国王眼中“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他们盲目的崇拜想一道使树木变成石块的魔泉一样,把他所有的错处都变成优点;我的箭太轻太没有力了,遇到这样的狂风,一定不能射中目标。反而给吹了转来。”(朱生豪,180);虽然雷欧提斯的聚众造反说明了社会的矛盾激化和动荡不安;但哈姆雷特始终都放弃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民众暴动策略。不仅是由于他不愿意,而且更是因为在那最初的打击后他的不知所措,傍徨无助。对此,他以反讽,黑色幽默来消解和打击。“葬礼中剩下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朱生豪, 104)这一语讽刺了叔嫂的;“嗯,先生;在这世上,一万个人中间只不过有一个老实人。”这一句戳穿老波洛涅斯的虚伪。自己的母亲背德,背叛了父亲,嫁给了那个弑夫,弑父掠国的凶手,自己那洁白无辜的情人也不理解自己,反而任自己的敌人利用并帮其隐瞒。自己以前的老朋友甘愿受新王的指使刺探并加害自己。哈姆雷特何其孤独;何其无助。又几多的忧郁烦闷。无怪,哈姆雷特呼出;“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朱生豪,103)。在获悉父亲的被杀真相后,考虑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哈姆雷特开始装疯,以迷惑克劳狄斯。但在那日日夜夜的身心煎熬中,他是否是完全清醒的非常值得商榷。梁工先生认为:他(哈姆雷特)并非时时处处都那么冷静。他明知道克劳狄斯在幕后窥探,却喊叫出“已经结了婚的,除了一个人,都可以准许活下去”(第三幕第一场)这种自我暴露的话语。他在王后寝宫误杀了波洛涅斯,似乎也与他当时的歇斯底里状态有关。

3. 过于美化人性的人文主义者

作为王子,哈姆雷特是优秀的。在别人眼中,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眼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朱生豪,143)并有“高贵无上的理智”。他在莎士比亚笔下是一位人文主义者,作者通过他的言辞和他就读于威登堡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城的特殊安排暗示了他的身份。剧中他唯一的支持者和知心人霍拉旭也在同一城市就读并自称在精神上是个罗马人,这些也印证了这一暗示。在人文主义的熏陶下他对人性的美好深信不疑,对理想之国的建立充满了憧憬。而这一切在接踵而至的一系列打击中,陷入怀疑的深渊。英明的父亲去世了;忠贞不逾的爱情理想也被淫邪迷了心窍的母亲亵渎了;至亲的叔父背叛了亲情成了杀父仇人;吉尔登斯吞、罗森格兰兹这两位多年的好友也摒弃了友情,自觉的成为迫害他的工具;以波洛涅斯为代表的朝臣更是见风使舵毫无原则,成为敌人的帮凶。人性在他的眼前褪去了理想的光彩,裸的展示着它的全部丑陋。哈姆雷特的心理经历了震惊中的头脑空白和清醒后的万念俱灰。这种境遇下,回顾自己接受的人文主义对人的盛赞,他只能发出无奈的嘲讽:“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朱生豪,130)。对他这一人文主义者而言,为父“复仇”就不会仅是个人的“复仇”,也应是社会的“复仇”。所以他感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大的责任!”(朱生豪,117) 他不像雷欧提斯那样,为父报仇就聚众造反,而是敏感地思考到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仅是私人的仇恨。在克劳狄斯慌乱地向上帝祈祷时,哈姆雷特不、没有趁机杀死他,他不愿意在杀父仇人“正在洗涤灵魂”的时候报仇,而是想到要在敌人罪恶昭彰时,再举起正义的剑惩罚邪恶。这不能仅仅归结为哈姆雷特的宗教情结,更不能怪罪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这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文主义理想者的必然行动,而不再是宫廷权利的血腥争斗。而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始终不愿也不想采取聚民暴乱这一最实际有效的手段。他的复仇首先是一种精神复仇,他称克劳狄斯为恶棍,奴才,小丑,扒手和无赖,他讽刺朝廷中趋炎附势,虚假做作的风气。人文主义自身的不足也促使了哈姆雷特的悲剧的形成。

4. 慷慨赴死的献祭者

哈姆雷特明知道应该自己做什么,却犹豫应该怎样去做的状态中,最终也没有处心积虑地筹划杀死克劳狄斯,反而不断地转向自毁和自戕。初时的孤苦焦急之情让他有自杀之念。在他误杀老波洛涅斯后的言语中就可以明显看到这种自毁意识:“我很后悔自己一时鲁莽把他杀死;可是这是上天的意思,要借他的死惩罚我,同时借着我的手惩罚他,使我一方面自己收到天谴,一方面又成为代天行刑的使者。我现在先去把他的尸体安排好了,再来承担这个杀人的过咎。”(朱生豪,164)英国之旅使哈姆雷特的心灵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他归来手执骷髅站在墓地陷入冥思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了自己行动的毫无意义,明白美好与丑恶终究在死亡面前归于虚无。在克劳狄斯派人邀请他与雷欧迪斯比剑时,虽然明知其中有诈,哈姆雷特还是答应了,当霍达旭劝阻时,他说:“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一个人既然不知道他会留下些什么,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朱生豪,201)麻雀曾被耶稣用来鼓励自己的门徒。此时,哈姆雷特也借此鼓励自己不畏死,打算像宗教中的殉道者,英雄般地慷慨赴死。最后,他将死时靠自己的力量惩罚了克劳狄斯,而他自己也步入了毁灭。在最后,哈姆雷特阻止霍达旭去自杀,让他忍痛讲述自己的故事,如耶稣死后复生吩咐使徒传讲他的故事一般,传播着爱。哈姆雷特也通过“讲我的故事”来显示自己在一种绝望中的希望和对自己命运的肯定;在悲剧的怜悯与恐惧中向人启示着爱与揭示着自己的理想。

5. 结束语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具 艺术 代表性的一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所揭示的主题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依旧觉得震撼人心。

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是个人的复仇,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复仇。王子的“忧郁”,一直是人们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他的这种“忧郁”,一直被看作是一个极高的美学境界。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仅是遵照父命去杀死国王克劳狄斯的肉体,而是要消灭克劳狄斯所代表的黑暗社会: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到处充满着专制腐败、阴谋诡计、阿谀奉承以及“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 法律 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朱生豪,141)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使他对这个时代不满意,要以一己之力“重整乾坤”。“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经久不绝的痛苦的声音,就在他的灵魂深处奏响了。迷惘、焦虑、惶惶不安的情绪和心态,笼罩在哈姆莱特复仇的过程中,也就有了他行动上的犹豫和延宕,使他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哈姆莱特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产生的矛盾的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与忧虑心态的外现。从开始的孤苦,焦虑中幻想自杀,后来的“生存还是毁灭”,最终毅然地走向毁灭,或许只有死亡才能沉寂心灵的延宕,他的死成全了他的信念,最后成为他在人们心中永远存活的希望。

参考 书目

[1] 梁工. 莎士比亚与圣经(下)[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2] 吴非. 浅析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形象[j]. 经济 研究导刊, 2008, 38.

[3] 杨春艳. 超越者的悲哀—也谈哈姆雷特的"延宕"[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 17(3).

[4] 尹迪. 诗化与自毁—哈姆雷特悲剧探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 版. 2008,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