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十篇

时间:2023-04-01 19:42:57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区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增收致富;通过规划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努力保持城乡空间的不同特点,提倡“乡土、自然、生态”,保护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和乡土风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安排,2014年,流均镇都梁村、苏嘴镇一心村、顺河镇双墩村等3个村列入2014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庄。通过一年左右的建设,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庄的集中居住人口规模不少于300户,在全区逐步建成一批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按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基本要求,发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制度优势,尊重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顺应农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新要求,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性,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二是坚持规划引导,突出地域特色。根据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和乡村传统文化保护需要,科学优化村庄布点。结合资源禀赋、建设基础、产业特点、乡风民俗等,突出地域特色,体现乡村风貌,因地制宜充实完善村庄规划。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与深化农村改革相结合,刨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机制改革,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障制度等。

四是坚持乡镇为主体,统筹协调推进。乡镇人民政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的责任主体,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把各种在农村推进的试点、示范活动和试点村庄建设与整治有机结合起来,保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区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指导,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全面推进该项工作的实施。

四、实施步骤

我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从2014年7月开始,到2014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评审申报阶段(2014年7月20日--7月30日)

7月30日前完成动员、示范选择及汇总工作,8月5日前由区住建局、规划分局对照通知要求进行初步审核,并报区政府批准。示范村所在乡镇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内容编制详实的示范实施方案,并形成一式五份申报材料,由区住建、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区政府审批,并于8月9日前报省住建厅、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委申报审批。申报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乡镇申请报告;示范村实施方案,包含示范实施范围内的规划方案、整治计划,以及详细的实施项目清单、资金筹措方案、保障措施等;示范村庄申报表、示范村庄的村庄规划现状图和规划图;示范村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就示范村庄实施方案所形成的相关决议原件。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0月)

经省批准后,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①2014年8月,完成前期项目立项、土地、建设规划等手续,以及示范村庄规划内的土建、绿化、给排水、供电、通信等施工图纸的设计、土建施工图审查及相应的预算工作。②2014年9月,完成示范村内土建、绿化、给排水,供电、通信等建设项目招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监理委托及前期“三通一平”工作。③2014年8月-2014年10月,完成示范村内的农房及村委会、卫生室、计生站、文化活动室、幼托所、便民服务中心、农资超市等公共配套设施用房全部工程建设。④2014年9月-2014年10月,完成示范村内的绿化、给排水、供电、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10月--12月)

工程实施完成后,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和整改。①2014年10月,乡镇自查自验。示范村所在乡镇要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和技术力量对照建设标准逐项自查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②2014年11月,区组织初验。由区住建局会同财政、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组织初验,初验收合格后,报请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对示范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形成验收综合报告,上报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全面做好迎接省住建厅、省财政厅和省农村综改办验收的相关准备工作。③2014年12月,迎接省里验收。由区政府申请省住建厅、财政厅、农村综改办对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示范项目进行全面验收。

五、推进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徐子佳任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颜复、副区长彭凯任副组长,区农委、区住建局、财政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等相关部门和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示范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实施工作。各相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同时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认真组织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同时要选好配强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村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实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加强部门协作。各有关乡镇和部门要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抓好示范工作。乡镇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的责任主体,区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心合力做好这项工作。区整治办负责做好示范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督查工作;区住建局负责做好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区规划分局负责指导示范村庄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工作;区委农工部负责指导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区财政局及时筹措和拨付资金,加强建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各其他成员单位要按各自职责做好项目建设和服务工作,将公共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向示范村集中倾斜,优先发展配套示范村基础设施,突出加强示范村公共服务,增强示范的凝聚功能。

3、拓宽资金渠道。规范使用省财政安排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专项资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庄按每户1万元标准予以奖补。区、乡(镇)财政安排400万元,用于支持示范村建设。整合现有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专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权限不变、优势互补、各计其功”的原则,按规定整合各类支农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安排一定比例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示范村庄建设。积极探索实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办法,为村庄规划建设示范提供信贷支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捐助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鼓励村级组织出资和项目区农民“一事一议”投资投劳进行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规范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专项资金,实行区级报账制和直接支付制度;项目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管理的透明度。示范设施方案与资金预算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设资金预决算要在项目村范围内公示,杜绝发生截留、挪用、转移资金等问题。对虚报项目套取资金,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的,除追回已拨资金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绩效评价,引入群众评判机制,征求和尊重受益群众的意见。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2

——澧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澧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始终把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为初心使命,加强党支部“五化”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保持了“三农”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2011年以来连续9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县;2020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三注重三结合”农民职业培训案例作为全国50个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被全国推广;乡村振兴工作获评全省先进县和市政府2020年度真抓实干督查表扬等等。

一、突出政治建设,做党建引领的模范先行者

澧县农业农村局局属党支部17个(含1个党总支),党员320名。局党组坚持把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作为重要抓手,引导党员干部提高站位、拓宽眼界、开阔心胸,坚定对“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初心使命的坚守,自觉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一是提升党建水平。局党组切实担起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突出农业部门特色,以上率下多措并举提升局系统党建工作水平。通过举办局系统党务干部培训班,邀请市委组织部党建专家讲课,开展现场实境观摩等活动,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局系统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党务工作的需要,为推进全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落地见效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是发挥标杆作用。以“忆红色不忘初心,惠三农再创佳绩”为主题,组织全体党员在兰江公园烈士纪念碑、翊武广场、十八洞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让党员同志接受心灵洗礼、陶冶情操、见贤思齐,激发担当作为的热情。近年来,我县围绕打造乡村振兴澧县样板,先后获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菜百强县、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试先行区等殊荣。

三是夯实工作基础。积极开展学用精神“大家讲”活动,用好“党员论坛”“乡村振兴大讲堂”,严格“三会一课”,坚持和完善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制度,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好党建活动认真、经常、严肃的要求。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等主题,局班子成员主动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开展调研,了解基层实情,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10篇,为推动全县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出谋划策。

二、突出初心使命,做人民利益的坚定捍卫者

局党组坚持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核心,全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用实际行动彰显农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情怀。

一是战疫抗疫,为爱逆行。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神州大地,农业农村局迅速响应,积极开展以党员为先锋、以党员为模范的疫情防控工作,并以各支部、股室、站所为活动小组,多次组织“抗击疫情送温暖”“防疫摸排保平安”“捐蔬赠菜保抗疫”“复工复产备春耕”等活动,用农业人的朴实无华谱写了一首首生命的赞礼。

二是抗灾补损,先锋先行。2020年我县遭受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大面积受损。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制订救灾止损方案。并成立以局班子成员为领队,站所负责人为成员,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党员先锋队,分赴全县19个镇街开展实地指导。用行动书写担当,用爱心诠释情怀,面对自然灾害不退缩、不放弃,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三是城市提质,与澧同行。积极组织干部职工争当志愿者,参与城市提质、文明创建等活动,做城市卫生的清洁工、文明出行的劝导员,让党旗飘扬在大街小巷,让红马甲成为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

三、突出发展主题,做服务“三农”的忠实践行者

局党组通过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教育活动,注重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为“三农”服务能力和本领。

1.架好产业扶贫“连心桥”,促农民变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派出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协调组长1名、工作队长(第一书记)4人次、工作队员1名,成立19个党小组,对全县有产业扶贫任务的265个村、社区逐一进行指导,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清单,限期整改完成。坚持做活主导产业、经营主体和贫困人口三个结合文章,让有劳动能力、有产业意愿的13634户参与产业帮扶,带动贫困户15249户脱贫,人均年增收超过3000元,着实增添了脱贫成色。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3

出滇入川地——永仁县位于滇中北部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地处滇川要塞,东临金沙江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隔江相望,东南与元谋县毗邻,西南和大姚县接壤,北连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北与丽江市华坪县一江之隔。县城距云南昆明262公里、彝州州府鹿城183公里、四川攀枝花市87公里。境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成昆铁路和目前正在建设的108国道永武高速公路、南永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位于金沙江畔川滇交界的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方山,是旅游、避暑、疗养和观光的理想之地。

彩云日光城——永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在925~2884.7米之间,平均海拔在1530~1700米之间,属北亚热带丘陵季风气候,受金沙江河谷和元谋热坝地区热源的影响,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光照充足的独特气候特征。常年平均气温17.7℃,降雨量833毫米,无霜期271天,平均日照2836.4小时,最高时数达3018.6小时,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拉萨)、全省第一,特别适宜多种生物生长。

绿色生态县——永仁县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达81.95%,活立木蓄积量850.2万立方米,有许多国家珍贵树种和珍稀动物,有全省最大的万亩云南松母树林基地,有近15万亩野生滇橄榄,有板栗、核桃、樱桃、石榴等17万余亩经济林果,有万亩蔬菜制繁种基地,有3500亩鲜食葡萄标准化示范种植园,有8963亩的桑园。野生食用菌、黑山羊、樱桃、草莓等都是适销远销的农产品。烤烟、畜牧、蚕桑、林果、优质米、蔬菜是我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另外,永仁土地富足,全县有耕地面积13.8万亩,可开发的宜农耕地10万亩,土头深厚,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林果和经济作物。

民族风情园——永仁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其中彝族是境内主体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服饰绚丽独特,民族歌舞优美动听,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这里有堪称当今时装赛鼻祖的直苴“赛装节”;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彝族服饰;有流淌千百年的“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体现彝族同胞普通生活的“赛歌”、“打跳”、“三道酒”;有源远流长、妩媚无比、姿态万千的民风民俗。特别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正月十五的直苴“赛装节”更是永仁彝族文化的象征。

一、文化旅游资源情况

永仁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使我县成为文化旅游资源最具多样性的地区之一。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婚育寿丧、生产经贸、工艺产品、信仰祭祀和文体技艺等诸多方面,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永仁县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县内主要旅游资源景点203处,在《中国旅游资源调查规范》所列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74种,我县境内就有34种。目前在永仁境内保存完好,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达13种,具体是:1.历史名胜古迹文化。永仁境内有被誉为“清凉世界”的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方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有能充分体现滇西彝族民居建筑风格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和夏家大院、夏氏故居和方山诸葛营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维的石棺墓遗址、比丘尼塔;宗教庙宇有方山观音寺、静德寺、活佛寺;城区的黉学庙和回族的清真寺和桥头寺的回龙桥等。2.节日文化。除了各民族共有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也叫七月半)、中秋节外,还有彝族的赛装节、火把节、牛王节(冬月初十)、彝族年(北部彝族农历冬月第一属龙或属兔日)、山街节;回族的圣纪节、代尔节、古尔邦节;傣族的泼水节等。3.服饰文化。永仁的民族服装服饰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和直苴为代表的彝族(倮罗)服饰;另一类是以永兴乡干树子、立溪冬、马颈子,现在的永定镇大土塘和莲池搬迁点为代表的彝族(诺苏)服饰。4.歌舞文化。主要有梅葛、山歌、情歌、劳动歌、赶马歌、婚嫁歌、苦歌、酒歌、祭祀歌等,这些民间歌曲,除祭祀歌外,大都是触景生情,即兴发挥;民间舞蹈主要有自娱自乐式舞蹈和祭祀性舞蹈两种。5.音乐文化。彝族民间音乐起源早且古朴,用说唱和伴奏形式表达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主要分打击乐和管弦乐,主要分为直苴派系和平地、维的、永定派系,分哀乐调和喜庆调。6.太阳文化。有太阳的传说、太阳神的传说、太阳和彝人的传说。7、莲花文化。有莲花的传说、莲花仙子的传说、莲花池的传说。另外还有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民族体育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毕摩文化、民族建筑文化等。这些都是我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多得的独特资源。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十一·五”以来,县委、政府在科学判断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按照州委、州政府建设彝族文化名州的战略目标,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县五大重点产业之一来培植,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开始起步,旅游行业管理逐步加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赛装文化资源、太阳文化资源、苴却文化资源、莲花文化资源、彝族文化资源等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游客的角度看,我县的文化旅游“没有看头、没有玩头、没有吃头、没有回头”的状况还客观存在;从工作层面看,讲的多、做的少,争论多、实干少的情况依然存在;就产业发展而言,还存在着观念落后、基础薄弱、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市场主体、没有品牌形象等问题。

三、打造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问题的思考

永仁是一座充满动感魅力的小城市,正处在加快旅游发展的极为关键时期和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充分挖掘好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地方品牌,对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就地消费的特点,旅游者必须亲自前往才能完成。哪怕是规模不大的景点,哪怕只是一棵树、一个瀑布、一段河流、一座山峰,只要它有特色、有知名度,游客来过之后就会留下印象,记住它。通过调研分析,以特色为基点,着力打造地方品牌,要依托“方山”、“赛装节”的地方特色优势,以之为龙头,从打造“清凉世界、彝人空间、万燕天堂、莲花天地、奇观幽谷、石艺博览、赛装古镇、太阳名城、历史名胜”品牌入手。

1、打造清凉世界。方山是滇川边界的佛教圣地,也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途经驿道。方山景区风光秀丽、气候温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集险峻、古朴、幽雅、秀丽于一山,融山川、自然、历史、人文、宗教、民俗于一炉,景色绝佳,各具特色。是避暑、疗养、度假、旅游观光、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方山以一个“方”字区别于其他的名山,其景点有诸葛营、望江岭、七星桥、珍珠滴水岩、犀牛塘、静德寺、乌龟碑、仙女潭、仙人谷以及仙人洞、比丘尼塔、立象峰、活佛寺、下棋岩、武侯石壁等。打造方山这一品牌,要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上,对百余座和尚坟加强保护力度,将和尚坟群积极申报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强方山的佛教文化内涵,提高方山旅游景区的文化品味。同时,从望江岭到对面金沙江岸架设一道供游客游玩的缆车,让游客浏览风景秀丽的方山和瓜果满园的螃蟹箐以及滔滔江水,这样能够吸引众多的游客到方山游玩,使方山增加客流量。

2、打造彝人空间。目前,坝塘边已经作了全面的改造,环境优雅,是打造彝族文化街最好的优势。再此基础上,从彝族风情、风貌的角度,重新改造包装文庙街的民居。借助以上平台,将彝族刺绣的产供销和彝族风味饮食放入其中,由当地群众主办,政府加强引导,以“扶优、扶强、扶积极性”的原则,给予适当扶持,使“苴却印象”、“文庙一条街”成为游客饮食、购物、娱乐的彝族文化街,提高彝族文化氛围,吸引游客,进一步增加客流量,培植壮大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同时,要求县级机关干部职工上班时间必须着彝族服装,扩大彝绣彝装的影响面。在此基础上,注册彝绣专利和彝绣商标,申报“彝绣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打造万燕天堂。借助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神话故事,在永武或南永公路显目位置,大大的竖一块落有几十只燕子的苴却砚雕塑。同时,请鸟学专家到永仁考察后,为栖息于县城街道两旁输电线路上的数十万只燕子提出保护意见、建议和措施,加以保护,作为夜间游永仁县城的一道景观。

4、打造莲花天地。在当地有一个美丽动人的莲花故事,借助这一故事,在莲池乡境内恢复一块面积较大的莲花池,池中竖一个彝族姑娘偎依在人头鱼身的小伙子身上的大雕塑,因为,在传说中只有美人鱼的说法,没有人头鱼身的小伙子的传说,这个传说很有代表性,可以作为一个打造莲花文化的切入点。莲花池旁相应地配套一些供游客乘凉的亭子和餐饮服务设施。池内放养鱼类和配置一些小游船,供游客游玩、观赏和垂钓。

5、打造奇观幽谷。龙虎峡位于永仁县城东南永定河下游9公里,是滇西北有名的大峡谷之一,审视龙虎峡全景,起伏平缓,草蔓众生,茫茫苍苍,显得格外博大、雄伟。龙虎峡有九潭十八瀑三十六绝壁一百零八景点,置此于峡谷中,地势十分险峻,上倚绝壁下临深谷,腰间有横贯栈道。有台头只见一线天的深渊,有奇形怪状似人似兽的奇岩怪石,有依岩就势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壁画,栩栩如生,俯视猛浪若奔、奇花异水的钟乳石,还有令人心惊寒战的瀑布,由悬崖跌入深潭,再由深潭浩流跌入悬崖,如蛟龙翻滚,穿峡转谷,形同摔碎一块巨大翡翠,飞花似玉,湍流直泻,形成浩大水帘响声震耳,回荡山谷。龙虎峡景区景点有虎跳岩、神仙石、飞来石、金钟潭、月亮顶、天河瀑、玉带瀑、雄狮瀑、仙女瀑、乌龙瀑、合欢瀑瀑布、栈道长廊、苍翠壁、雄鹰岩、金鸡山、银鸡山(鸡冠山)、天狗吞月等主要景点,自然天成,奇险峻秀,步入峡谷,千姿百态,怪石磷形,自然奇观十分丰富,令人暇想,留连忘返,集雄、险、峻、幽于一峡谷,熔历史、山川、民俗、科考为一体。景区中最为壮观的是天河瀑,水势浩大,排山倒海、飞流直下、浪花飞溅、水雾弥漫,附近一片轰鸣。山奇水秀,俯视山崖,风景这边独好,悬崖绝壁处,展翅欲飞的雄鹰就是老鹰岩,不到此峡中不知真面目。仙女潭无数涓涓激流,唤起了龙虎峡多少的生机,又给了龙虎峡多少灵气,激流击石,泪泪淙淙,激荡欢畅明快,峡谷的四周,山峦叠翠,芳草如茵,野花丛丛,水声、鸟声和风声,声声入耳,叫人留连忘返。根据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从雄、险、峻、幽的角度开发龙虎峡,使其融入历史、山川、民俗的内容,提高龙虎峡的知名度,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

6、打造石艺博览。据史料记载,中国制砚始于西汉,永仁苴却砚始于咸丰年间。苴却砚石质最为上品,它集中国四大名砚的优点于一身既有“眼”、“标”、“青花”、“水纹”、“眉子”、“金线”和“银线”,具有发墨滋润,存墨不腐,耐磨益毫的奇特功效,完全可以跟中国四大名砚相媲美。苴却砚源于苴却(古时永仁县城)而得名。苴却砚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有天然的优良材质和奇异的石品,还有其独特的雕刻风格,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收藏爱好者的赞赏。借助苴却砚这一知名度,紧紧依托昆攀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建设一个高起点、高品位的占地面积为500亩左右的“中国永仁苴却砚文化博览园”,把苴却砚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品牌。把苴却砚文化博览园建成集苴却砚石(包括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优质石材)工艺品生产、旅游、商住、休闲、娱乐为一体,使之成为滇川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砚文化和石艺文化园区。同时,将永仁申报为名砚之乡,把苴却砚申报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7、打造赛装古镇。云南许多地方的古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由南方古丝绸之路或茶马古道上的某个小驿站发展起来的,中和古镇也不例外,也是南方丝绸之路上川滇相接的一段驿道。中和是川滇要冲,贯通着大姚、姚安、南华、楚雄、黑井及四川华坪、永胜、盐边、仁和等地。中和古街修得非常讲究:房屋依山就势,街两面(东西面)全用条石镶砌,街面用青石和大青砖铺设,街台用条石铺设。在条石上又一层接一层地盖房子,一共盖出十三套四合大院,请的是大理剑川的木匠,房门、窗柱、翘檐、回廊,雕龙刻凤。街道就夹在上下民房的中间,整条街古朴幽深,井然有序。目前,街道和街道两旁彝族风格的建筑群保存完好。打造赛装古镇首先要将中和古镇申报为旅游古镇或名镇。同时,修复完善古建筑群,配套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旅游观光提供优越的条件。直苴是赛装节、彝剧、梅葛的发源地,是研究彝族历史、彝族风俗、彝族文化的圣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直苴彝族赛装节活动,不论是群众自发还是官方组织都很有必要保留、巩固,包括民风民俗的巩固。在此基础上,继续将彝族赛装节申报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将直苴继续申报为省级、部级文化保护区。要以“创一首歌、拍一部剧、出一本书、制一套碟”的形式,集中反映彝歌、彝居、彝风彝俗、饮食、自然景观,加大“赛装节”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赛装节”的“古朴、自然、神秘、独特”。要以市场化运作的形式不断丰富“赛装节”内容,提升“赛装节”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彝族赛装节的影响面和吸引力。

8、打造太阳名城。永仁县地处滇中北部,属内陆高原区和北亚热带丘陵季风气候,受金沙江沿岸河谷区热源的影响,雨水少,蒸发大,形成了“冬元严寒,夏元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阳光充足”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无霜期271.4天、降水量833.9毫米、气温17.7℃。云南省日照仅次于、青海、内蒙古等省区,而永仁县日照居全省第一,年平均为2836.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全年158.3千卡/平方公里。 根据永仁阳光充足的特点,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培植、做强、做大蔬菜、水果以及县内生产的其他产品的品牌,并申请“太阳”品牌专利,注册“太阳”商标,提高永仁境内所生产的产品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太阳广场竖一个身着彝族服饰的太阳女雕塑,增加太阳文化气氛。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4

一、“三农”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围绕“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州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聚焦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这个核心,扎实有效推进了农牧业发展。预计,全年蔬菜产量8.9万吨,同比增长1.2%;肉奶产量8573吨、9046吨,同比增长3.5%、1.4%;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70元,同比增长10.6%。

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示范创建年度目标任务,对标对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示范村考评标准,调动各部门、乡镇、村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及园区建设聚力。

(一)聚力“产业兴旺”提升发展水平。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以往“南木北蔬、东药西牧”农牧产业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投入浙江援建资金5000万元,在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成中药材加工项目和蔬菜加工冷链项目,辐射带动藏红花椒主题公园、松贝农业花园、高原生态蔬菜园、藏香猪牧园以及圣地花海主题公园发展。围绕“净土”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至目前,已完成草莓、棒菜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个,花椒、莴笋、大蒜正在申报地标产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藏红花椒产业园区种植花椒10000亩,在镇种植莴笋3.2万亩、松贝1000亩,在乡种植树莓130亩。投入资金75万元,在花椒产业园区实施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建设1个。依托满山红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250万元,实施仓储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为花椒产业园区助力。结合农业产业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展藜麦种植农业试验示范。

(二)聚力“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

进一步拓展“三域一居”环境综合整治内容,纵深推进庭院美化、道路靓化、土地净化、工地标化、江水洁化、山川绿化和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六化三整治”行动,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畜禽粪污、村庄清洁专项整治,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237户,新建公厕4座、改建7座,完成8个村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和垃圾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43个、扶贫新村55个、“美丽·宜居乡村”35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于4月23日被国家农业农村部以《:多途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题刊发专题简报。

(三)聚力“乡风文明”凝聚内生动力。

突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利用镇“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和乡“会议会址”等爱国主义基地,广泛开展红军长征精神弘扬和“孝善和诚俭美”传统美德传承活动。有序开展“移风易俗、节俭婚丧嫁娶”倡导活动和“好人”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累计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4个、州级文明村50个。

(四)聚力“治理有效”推动和谐进步。

大力实施乡村善治工程,稳步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加快构建“党建引领、法治为本、自治为基、德治为先”的“一核三治”现代乡村治理新格局。深入实施“先锋堡垒·全域提升”基层党建攻坚行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乡镇5个、村级党组织20个。紧扣“依法治县”“法治”建设,建成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17个,完成120个村(社区)“雪亮工程”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加快推进村规民约全覆盖,不断巩固提升村民自治基础和民主管村能力。加强农牧民夜校、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建设管理,建设农村道德讲堂110个,创新推行思想扶智、道德扶孝、法治扶正“三项扶贫”举措,切实提升乡村德治水平。镇“一引三治四动”基层治理模式在全国推广。

(五)聚力“生活富裕”促进民生改善。

举办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2期,提供县内外就业岗位2万余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3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7亿元。全面推行“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实现农村电商交易额0.87亿元。累计创建省级“四好村”10个、州级“四好村”85个。探索发展“旅游+产业”“基地+产业”“平台+产业”三种模式,全县110个村因势利导发展村集体经济,藜麦等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壮大,“古道牧风”、“光和云朵”等一批特色农旅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2020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5589元,同比增长9.8%。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困难和短板弱项。一是特色产业规模效益不高。我县现有的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不大,布局较为分散,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品牌培育力度不够,产品规模小,效益不明显。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我县现有的48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处于小而散的现状,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加之农业方面的龙头企业较少,经营水平较低,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难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农村资源要素流动不够顺畅。部分乡村土地资源尚未有效盘活,优秀人才下乡积极性不高,缺乏相应导向机制和支持措施,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将继续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扣《县第一个乡村振兴五年规划》,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围绕“产业兴旺”,提升发展质量。一是着力“1+5”生态农业创意园建设,推动三产融合,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向园区集中,支持贫困村集体在农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辐射带动全县香料产业、中药材产业、蔬菜产业、畜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乡村旅游业提档升级、全面发展。二是立足举出优势和资源禀赋,以有机蔬菜、藏红花椒、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种植和牦牛、藏绵羊、藏香猪养殖等作为全县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鲜明、收益明显、市场潜力大的高附加值农畜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市场份额。三是深入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战略,抓好“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探索发展一批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品牌,力争到2020年全县6个农产品创无害化农产品认证,3个农产品创绿色食品认证,15个农产品创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农产品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农产品获“净土”商标使用权。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产业培育行动,力争到2020年建设部级示范合作社1家,新增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州级示范合作社1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牧)场2家。

(二)围绕“生态宜居”,提升生活质量。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为引领,优化村庄空间、功能布局,体现地域特色,加快建设一批“美丽·宜居乡村”达标村。全面完成15个乡镇37个村2491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提升,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达65%以上。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和就近分散处理等符合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确保7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完成镇坪乡解放村、毛尔盖镇阿藏村排污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现3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体系,推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全面实施岷江河流域村庄清洁行动,加快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六化”工程,打造一批环境整治示范村。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为主攻方向,以“三域一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建立“厕污共治”长效利用和管护机制。多措并举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加快建设高原生态家园。

(三)围绕“乡风文明”,提升农民幸福感。继续加大文明村创建力度,开展“移风易俗、节俭婚丧嫁娶”倡导活动。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各行各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县要形成领导监督、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和工作日程中,做到定期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农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推动俭以养德的乡风民风。发挥文化院坝和文化室的作用,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围绕“治理有效”,提升基层政治生态。以贯彻落实《中共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为抓手,积极探索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和德治互动互融的“一核三治”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优化村布局,培育一批中心村、重点村和特色村。以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为主要目标,确保到2021年,全县各类基层组织关系更加清晰顺畅,基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基层治理能力持续加强,在基层治理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五)围绕“生活富裕”,提升农民获得感。注重“市场需求+政府服务”双向互动,免费为贫困人口提供职业培训政策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继续在全县范围开发整合公益性岗位,确保到2020年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超过2500人,稳定实现每户至少有1到2人稳定就业。紧扣农村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总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稳定脱贫、全面奔康。到2020年底,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5

2020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为指引,以工业升级、农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升级、城乡一体化建设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升级“五大升级”为抓手,积极抢抓“高铁、高速”时代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对接南昌、决战新区、开明开放、美丽高安”发展主战略,闯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崛起新路。今年1—3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8.23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财政总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11.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10.97%;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9.57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78亿元,同比增长9.1%。

一、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坚持以扩总量、提质量为指针,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加快县域突破的主战略,聚焦重点产业、核心企业,着力调结构、促转型、转方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升级主导产业。建筑陶瓷产业是高安的传统主导产业,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6亿元、税收3.5亿元。但是,环保压力大、品牌效应差、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一直制约和束缚着建陶产业做大做强。为此,我市提出了“环保优先、品牌引领、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建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2014年,完成173条生产线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设施建设,淘汰32家陶瓷企业50台链排炉,基地污水处理厂竣工运营。成功引进国内200强——中节能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集中供应清洁燃气项目,彻底解决制约建陶产业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进日本爱和陶、绿岛科技等公司,推进陶瓷废料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大了“高品高质、高安陶瓷”的品牌宣传和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产区品牌知名度。建陶基地申报“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复。陶瓷国检中心顺利通过国家“三合一”验收,填补了我市国家认可实验室的空白。成立了江西省建筑卫生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线专家咨询部”等科技创新平台。高安建陶产业成功列入全省

2、坚持以市场化、信息化为支撑,加速现代服务业倍增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服务、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一是打造汽运物流大市。重点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吸附、集聚全国各地的物流要素资源,以大物流推动大市场建设,以大市场促进大物流,最终形成大产业、带来大发展,推动高安汽车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提升,逐步将高安打造成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仓储物流、货运汽车集散中心和全国物流行业的标杆。引进了世界500强全资子公司——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总规划面积1万亩、一期占地3782亩的高安货运物流汽车产业园,宜春交警大队高安车管分所已投入使用;去年新增7家公司顺利通过国家4A级物流资质评审,全市4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到12家;新振兴、保捷实业等6家专用车生产企业已获国家工信部备案。截止3月底,全市共有汽运物流企业739家,全市营运货车保有量达到18446辆,吨位26.68万吨;累计新购车辆620辆,登记吨位9636吨;汽运产业完成税收83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27万元。二是加快文化园区建设。按照“城镇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的发展理念,加快了大城“五城”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会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截至目前,园区一期还建村217幢安置房建筑基础施工已全部完成,有16幢已主体封顶,路网工程正全力拉开;食博园项目实现与中铁十六局“强强联手”,中铁十六局将投资80亿元加快推进食博园项目建设,目前食博园千家百年老店项目一期2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筑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项目核心区南瓜藤水库周围的路网建设已全面拉开,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近8500平米的食博园招商中心已于3月29日正式动工建设;大城百年学苑项目详细性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出台;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已于去年8月29日正式开学;总投资30亿元的卓达生态产业新城新型材料产业园一期(一期投资7亿元)400亩前期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三是繁荣商贸宾招服务。在改造提升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职教养老、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业态。目前,八景义乌财富广场、全球建筑陶瓷采购交易中心和华鼎中央城城市综合体项目等一批大型商贸服务业项目有序推进,同时正在与沃尔玛、天虹商城、红星美凯龙等项目积极洽谈。全市建有4星级酒店1家,3星级酒店5家,在建五星级酒店2家。四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在继续不断完善华林山、贾家古村等主要景点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成功申报华林山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在启动国家4A级景区申报,贾家古村、八百洞天景区成功申报省4A级乡村旅游点,上游水库全省首家水利文化展示馆正式开放。与此同时,积极融入南昌旅游都市圈,贾家古村、白莲山庄、瑞雪宾馆等五家旅游企业加盟南昌旅游都市圈旅游休闲年票。

3、坚持以重规划、铸精品为引领,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按照“理念大气、规划大气、建设大气、管理大气”和“统一规划、分片开发、基础优先、配套建设”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按照“建设新城区、优化老城区、保护古城区”的思路,遵循“搞规划、拉框架、做民生”的理念,大力加快瑞阳新区建设,打造集行政办公、文化会展、商务休闲、高尚居住等公共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宜商宜居山水新城。目前,瑞阳新区各个工程项目在有序推进,新区八条主干道和六条区间路已基本建成;瑞阳湖广场及瑞阳湖、连锦河防洪景观工程全面启动;“两宫、两馆”正在主体施工,八中八小基础教学楼主体已完工;西环路桥已正式通车,东环路桥基本完工;瑞泰广场综合写字楼、铜鼓岭公园、瑞泰广场地下停车场、新区便民服务中心和派出所等项目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明确了高安古城范围内的现代建筑只拆不建,保山护水留空间,为今后古城恢复打好基础。二是强化城市管理。突出抓好专项整治,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疏导、联合整治等方式,有效遏制了货运车辆在城区乱行乱停现象。按照集中清理与分片监管的方法,户外广告整治、建筑垃圾整治等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加大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力度,抓好“美化、亮化、黑化”工作,六小北侧生态广场建设工程全面完工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工程与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增加污水进水量9000吨/日。三是推进镇村联动。按照“富民为先、规划引领、制度创新、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了石脑、八景、华林等3个宜春市示范镇和龙潭、杨圩、村前等3个高安市示范镇的镇村联动建设。认真做好“地上、田上、墙上、头上”四篇文章,先后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建设“十个一”、“五个提升”工程及其他项目43个。八景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 全国园林镇”,石脑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华林镇成为人气旺盛的旅游乡镇。在示范镇的带动下,全市各地根据自身特色,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镇功能、提升集镇品位,全市初步呈现“集镇秀美、功能完善、以镇带村、三化互动、城乡一体”的格局。四是整治人居环境。成立了高规格的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打响了以饮用水源地养猪场拆除、农村垃圾整治、水库退出承包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全市共拆除猪场1556个,拆除面积60.9万平方米。同时,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整治、水域环境整治工作。按照“1+2+3”模式开展农村垃圾整治,“1”即一炉(分片建设焚烧炉);“2”即两员(聘请保洁员和垃圾转运员);“3”即三化(人员聘用社会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督促检查常态化),华林、八景、石脑等3个乡镇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全镇覆盖、全面运行,村前、建山等乡镇实现初步运行。全市共有17座小(一)型、72座小(二)型水库解除承包合同,初步实现“人放天养”。

4、坚持以抓改革、求创新为突破,激发市域经济活力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勇”字当头,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一是深化各项改革。稳妥推进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及时衔接上级取消和规范的行政审批事项,全市审批项目、收费项目分别由原244项、93项减少为198项、62项,优化了项目审批流程50个,减少了审批环节80个,压缩了审批时限520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创建了涉及行政审批服务的中介超市,吸引了规划编制、评估、勘测、等中介服务机构114家报名进驻,创造了公平竞争的中介市场环境。完善街道、园区财政管理体制,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基本结束,确保实现“准登记、确实地、赋真权、颁铁证”。二是扩大对外开放。1—3月,高安签约内资项目9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含8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签约资金34.2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9.85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云谷产业总部基地、总投资15亿元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全市实现外贸出口5000万美元。加快推进口岸作业区建设,完成7万平方米作业区地面硬化,协助市内8家企业成功取得了外贸进出口自营权。三是强化创新驱动。我市列入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奥其斯科技等3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陶瓷国检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专家组部级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可、三合一认可的验收,填补了我市国家认可实验室的空白。

5、坚持以惠民生、促和谐为目标,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6

根据海峡两岸旅游具体安排,自7月18日起正式实施赴台旅游,于7月4日启动赴台旅游首发团。

每天赴台不超过3000人

根据双方签署的《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双方同意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以组团方式实施,采取团进团出形式,团体活动,整团往返。根据海峡两岸旅游具体安排,自7月18日起正式实施赴台旅游,于7月4日启动赴台旅游首发团。接待一方旅游配额以平均每天3000人次为限,旅游团每团人数限10人以上,40人以下,自入境次日起在台停留期间不超过10天。

此外,根据双方签署的《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周末包机时段为每周五至下周一共计4个全天。自7月4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另从国家旅游局获悉,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陕西等13个省市为赴台旅游第一批开放区域。

大陆先行开放5个航点

大陆方面同意先行开放北京、上海(浦东)、广州、厦门、南京五个航点,并陆续开放成都、重庆、杭州、大连、桂林、深圳以及其他有市场需求的航点。台湾方面同意开放桃园、高雄小港、台中清泉岗、台北松山、澎湖马公、花莲、金门、台东等8个航点。

双方同意在周末包机初期阶段,每周各飞18个往返班次,共36个往返班次。根据市场需求等因素适时增加班次。每周台湾方面至上海(浦东)的班次不超过9个往返班次;大陆方面至台中清泉岗的班次不超过6个往返班次。

其中广州航点将由南航执飞,时间为从7月4日起每周五至下周一,每天执飞一个往返航班,目的地为台北和高雄。另外根据目前安排,在7月4日首航当天,内地赴台湾的首个包机有望在广州起飞。

南航董事长刘绍勇表示,周末包机开行后,南航将使用波音777、757,空客A330、320等性能最优的机型,配备富有经验的飞行人员和优秀的乘务人员执行两岸直航包机,为乘坐直航包机的两岸同胞提供最佳的航空服务。而7月4日的首个周末包机,刘绍勇将作为机长,负责执行首班飞行任务。

价格约8000元人民币

根据此前表示,其当选后希望一天会开放3000名大陆观光客来台湾,一年就有110万。截至目前,广州已有超过8000人预约登记赴台游。广东中旅相关负责人俞康明表示,按照消息所称的总配额来分析,目前预约登记的人数已经排期到了半年后。

此外,为了配合开发台湾游,不少旅行社已经开始调整公司架构。“现在我们已经做了架构调整,正准备将港澳部变成港澳台部,今后增加开发台湾游产品。”上海锦旅相关负责人透露。据悉,已经有包括广东中旅等在内的不少旅行社正在或已经调整设立了港澳台部。

此外,据旅行社有关人士介绍,台湾游的线路基本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台湾游的产品主要有台湾精华游、台湾环岛游等,配合其他的主题旅游产品,如台湾亲子游、台湾温泉美食度假游等。不同的时令会有不同的线路,如冬天有台南、台中的温泉游线路,夏天7-8月有阿里山的避暑线路。行程一般为七八天,价格在8000~1万元之间,参观景点均为台湾著名景点,如故宫博物院、台北市内观光以及阿里山、日月潭、花莲、高雄、肯丁等;台湾联游的产品主要包括港菲台环岛8天、港泰台环岛8天及港新台环岛8天等,价格一般在7500元左右。

岛内开始热身

据台湾媒体报道,岛内民众看准大陆观光客来台商机无限,台“观光局”录取导游人数今暴增5倍,其中有不少退休或台商转职,想开创事业第二春。

据报道,面对即将开放大陆游客来台观光,岛内旅游市场被看好。导游录取人数从前几年的6百到8百人,今年暴增到将近5千人,其中还有不少中年转业的人,像一位58岁的伯伯已经退休,不过还是决定来考导游,寻找事业第二春。准导游户外教学内容包括摸清楚大陆观光客最喜欢去的景点特色,学习向大陆客们介绍台湾的美食等。而主席吴伯雄也在日前提醒台湾的商家,千万不要卖假货,免得留下坏印象。

作为知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方面也做好各项准备,尤其当地的名产曲腰鱼、奇力鱼,必定是大陆游客指定的菜色之一,据报道,开放大陆客来台,对日月潭饭店、餐饮业者是一大利多,要提供最好的服务,创造营收,而饭店及餐饮业者对于当地的名产曲腰鱼、奇力鱼,需求量大,根据日月潭区渔会表示,初期可能会有供不应求的现象,不过,区渔会总干事白洁表示,将向“渔业署”争取经费,加强曲腰鱼及奇力鱼鱼苗放流。

另外,大陆观光客来台,加上有愈来愈多的年轻人想到大陆工作,简体字的应用成为一种需求。两岸融冰,岛内各行各业纷纷寻找商机,大专院校都开设了简体字课程,不想让学生输在两岸关系变化的起跑点上。

宝岛浓缩经典点击

――宝岛7天浓缩精华

线路玩点:

1 故宫博物馆:位于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收藏有自北平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24万余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

2 士林官邸:士林位于台北市北郊,是以旧士林(原名八芝兰)为中心的一组游览区。附近有园艺试验所,栽植各种花卉,尤其兰花类最为盛名,每年春秋举行花展,群花争艳,吸引无数花卉爱好者。

3 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7月平均气温不高于22摄氏度,为避暑胜地。

4 阿里山: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是台湾八景之一。

宝岛浓缩经典点击

台北:古迹最多 美食更丰

线路玩点:台北也是台湾北部的游览中心,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于一身。犹为出名的是台北的阳明山,涵盖了20余座大小火山,高度从200公尺到1120公尺不等,以火山地质地形景观而闻名,以天然的溪谷,温泉、瀑布和森林公园著称。

另外,台北市名胜古迹颇多,其北城门、龙山寺、保安宫、孔庙、指南宫、圆山文化遗址等处,均为风景优美、适宜游览的地方。

美食:不能错过台北的士林夜市,著名的有刀削面、猪肝汤、蚵仔煎、高雄肉丸、大饼包小饼、士林大香肠、番茄沾姜汁、东山鸭头、炒花枝、红油抄手、青蛙下蛋等。东区百货商圈,不仅可以逛街购物,还可以品尝各式各样的异国料理、中国菜或是台湾小吃。乌来风景区,可以品尝当地的小吃,例如小米麻、竹筒饭等。

住宿:被公认为台北最佳酒店的远东酒店,位于长春路上的六福客栈。

购物:信义区以台北101大楼为地标,与华纳威秀影城、新光三越、世贸展馆及京华城,共同组成台北最时尚的高级购物及休闲街区。台北东区以敦化南路忠孝东路口为中心点,SOGO、明曜、微风广场这几间百货公司是台北白领丽人的逛街首选,西门町遍布花俏的小店,虽然材料和做工都不大讲究,但款式绝对是最流行的,而且价格低廉。

娱乐:钱柜,它来自台湾。幸运的话,在这里碰上几个明星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活水健康世界”,主要有室内温水游泳池、活水按摩池、健身房、蒸汽室、烤箱、仪式厅等。

高雄:八景称誉 漫画王国

线路玩点:高雄风光有著名的“高雄八景”,包括:旗山夕照、埕埔晓鹭、猿峰夜雨、戍楼秋月、江港归帆、鼓湾涛声、苓湖晴风和江村渔歌。有“台湾西湖”美誉的西子湾,适宜欣赏湖光水色、泛舟垂钓。位于左营的莲池潭四周也有孔庙、龙虎塔、春秋阁等多处观光景点。在寿山公园可徒步观光美丽海景,还能观赏可爱的弥猴,此外,台湾最大的佛寺――佛光山、旗后灯塔、旗后炮台、前清打狗英国领事馆、雄镇北门等,都是历史久远的文物古迹,很值得一游。

美食:高雄餐饮小吃以六合夜市为主。主要卖点有平价、家庭式的牛排套餐、山野特产、冷饮冰品及海产店等都是应有尽有,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盐蒸虾、木瓜牛奶、筒仔米糕、臭豆腐等招牌小吃。高雄县海岸线海产丰富,尤其以乌鱼子盛名,乌鱼子不论煎、烤、炸、煮都很好吃,海港渔市内有几家小吃店和餐厅贩卖乌鱼子的料理,可以享受地道的乌鱼子大餐。

住宿:“龙江大饭店”位于南投县水里乡市中心,房间设计精致且收费低廉,是旅游至水里乡和邻近众多知名景点如日月潭、溪头、东埔温泉、九族文化村时的最佳歇息旅馆。“清境山居民宿”位居雾社碧湖山顶,前可俯瞰碧湖湖光山色、后览群山春阳部落。

购物:在高雄购物,除了百货公司的流行商品及大卖场的廉价商品外,还有一些主题街,可满足不同爱好寻宝者的欲望,比如青年路的家具街、七贤路的电信通讯街、建国路的计算机街、兴中路的花市等,或者去十全路的古董跳蚤市场寻宝、到新堀江买哈日商品、去三多路的二手货店搜刮,这些都是来高雄不能不去的购物场所。

娱乐:不能错过高雄的漫画王国。这里收藏着全高雄种类最齐全的漫画书,漫画王国1楼至3楼有近100平方米的漫画视听咖啡图书馆。“123撞球馆”,十全电影院被公认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影剧院。

宝岛浓缩经典点击

台北购物全攻略

许多人问,台湾东西贵不贵?答案是,有些大陆便宜的东西,台湾贵;有些大陆贵的东西,台湾便宜。比如,同样一支牙膏,大陆也就是3块钱,台湾可能要9块钱。但同样一件世界名牌,大陆可就比台湾贵多了。掌握了这个信息,在台湾旅游购物心里会比较有底。

台北的百货公司布置得前卫又舒适,即使不买什么东西,随便走走看看,都令人有不一样的体验。这些百货公司,通常都卖世界名牌,也卖其他档次的品牌。它们坐落在台北的繁华地带,坐出租车去,也超不过30元人民币,因为台北城区面积本来就不大,不能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建议大陆游客利用晚上的时间,去一下位于台北市忠孝东路的太平洋崇光百货以及附近的微风广场,也可以去一下位于台北市东区的新光三越百货和著名的101大楼。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去,就是京华城。这是世界上有名的球体建筑,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

根据经验,台北这些百货公司的化妆品,不仅是正宗货,品种齐全,价格比大陆便宜1/4―1/3,而且每次都有赠品,还可以抽奖。台湾的洗发、护发用品,品种多,质量也很好,虽然比大陆的略贵,但非常好用。其次,建议游客朋友买鞋子,因为岛内制鞋业非常发达,尽管这些年台湾鞋厂大都转移到大陆,但台湾的鞋子品种多、款式好、质量佳,价格也合理。第三,建议游客买一些衣服,尤其是名牌服装。台湾的百货公司一般会在节庆的时候打折,而且折扣惊人。

至于要买一般的东西,可以到无处不在、24小时全天候营业的便利店,比如711、全家和OK等。也可以去大的夜市买,比如士林、饶河街和四平街等,那里的衣服、鞋帽和日用品价格低廉,而且质量有保证。如果你要买衣服,又不讲究牌子,记者建议你到台北松山火车站附近的“五分埔”。那里货色多、款式又时髦,只要你会搭配,一定会有很高的“回头率”。港台演艺界人士就常常到那里挑选衣服。

至于台湾的特产,记者建议买高山茶、金门高粱酒以及一些具有台湾特色的糕点,比如凤梨酥。茶叶可以在茶庄买,比如要买著名的“冻顶乌龙”,就应该到台北汐止的“茶样子”,老板是冻顶乌龙的传人。至于买金门高粱酒,到便利店就可以了。

为保证游客利益,台湾正在建立“品质信得过”制度,所以在旅游点买东西,还是要到正规店。其次,要提防假钞。第三,进出台湾,一位旅客只能携带两条香烟和两瓶酒。此外,根据记者的经验,从台湾到香港或者从香港到台湾,虽然时间很短,但飞机上的免税品,包括香烟、酒、化妆品和首饰等,质量不错,价格又便宜,不要轻易错过。

入台申请须知

1.大陆居民因哪些事由可以申请前往台湾?

大陆居民可以申请去台湾探亲、访友、定居、旅游,接受和处理财产,处理婚丧事宜等,也可以申请去台湾参加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学术等活动。

2.大陆居民要求前往台湾应当向什么机关申请办理前往台湾的手续?

大陆居民要求前往台湾,须向本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前往台湾的手续。

3.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须履行哪些手续?

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应当回答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的询问,并须履行以下手续;

①提交户口簿和身份证;

②填写申请表;

③提交所在工作单位出具的对申请人前往台湾的意见的证明。如果没有工作单位的,可以提交户口所在地公发派出所对申请人前往台湾的意见的证明;

④提交与申请事由相应的证明。

4.大陆居民去台湾有哪些事由须先办妥有关审批手续后再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前往台湾的手续?

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定居、探亲、访友、旅游、接受和处理财产、处理婚丧事宜等,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前往台湾的手续。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参加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学术等活动,须先办妥有关审批手续后再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前往台湾的手续。

5.大陆人士只有一张来台的机票可不可以入境台湾?

不可以,必须持有回程机票才可入境。

台湾入境须知

海关:所有国际性的违禁品皆列为严禁品之列,新鲜蔬果、腌制之鱼、肉类禁止带入。免税品包括洋酒、香烟、香水少量,自用品适量。台湾当局规定入境旅客每人只准带新台币8000、美元1000或同等值之外币,如外币超过规定必须在入境单上注明申报,以便在出境时可携带离境,旅行支票、信用卡则不在限制内。

电压:台湾电压为110伏特,插座为偏头二脚式,部分旅馆有220伏设备,旅客应备转换插头及转压器。

语言:以普通话为主,闽南话亦极之普遍,部分地区亦用客家话。

国际电话:公用电话或酒店电话均可拨,使用方法:002+86+地区+电话号码;以深圳为002+86+755+12345678有办理国际漫游的中国大陆手提电话可在台湾使用。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大丰;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 A

大丰市地处江苏省东部、上海市北翼,东临黄海,总面积3059平方公里,人口72万,是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大丰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建设美丽大丰与实力大丰、幸福大丰共同列入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之中,为全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新跨越指明了方向。如何深刻领会“美丽大丰”的内涵,促进大丰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大丰、实力大丰、美丽大丰,实现领跑苏北、赶超苏中、跻身苏南、融入大上海的发展目标意义深远。

一、美丽大丰内涵探索

大丰市委书记倪峰在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就美丽大丰的内涵做了三个更加的表述,即人文品位更加高尚,城乡面貌更加精致,生态环境更加和谐。提出建设美丽大丰需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形成大气包容文明优雅的人文特色;需要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温馨家园,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城乡格局;需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为群众提供生态和美、水绿秀美、城乡洁美的生活环境。具体来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优美的大丰。生态和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牢筑新上建设项目零污染门槛,彻底根治现有污染源。大力发展新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增高,可持续发展资源有保障。改善城乡生活环境,常态化的河塘沟渠整治办法与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并有效实施,全市城乡生态环境优美,处处都有绿草清水新鲜空气。

(二)生活文明的大丰。全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保护思想观念,市民形成低碳文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生活污染。生态环境教育全民普及,官方及民间环保组织各司其职,全民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三)文化繁荣的大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大气、包容、创新、争先”的大丰精神更具凝聚力和感染力,沿海文化、移民文化、水乡文化、知青文化、海盐文化、麋鹿文化百花齐放,形成大气包容、文明优雅的人文特色。

(四)城乡一体的大丰。城乡格局更加现代,空间布局、功能形态、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整体提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实现城乡规划、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城乡面貌更加精致,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与城市相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大丰。

(五)可持续发展的大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指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进军海洋,发展蓝色经济。突出生态,集约开发,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大丰市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成就回顾

(一)生态立市成果显著。1987年大丰县启动全国第一个生态县规划与建设研究,1990年获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县——江苏大丰进京汇报会”,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县。1999年在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考核中大丰以96.5分名列第一。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等七部委局表彰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首批“部级生态示范区”。2009年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成为苏北县级城市中首家国家卫生城市。后陆续被评为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

(二)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大丰市把生态立市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提出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出台国家生态市建设实施意见,制定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对照生态市建设五项基本条件和三大类28项指标,将生态市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各部门,明确市委农工办牵头负责农村“3+1”工程、市环保局负责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市城管局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的规范管理、市水利局负责沟塘整治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市农委负责秸秆综合利用和养殖业污染防治、市住建局负责城镇绿化、市林业局负责绿化造林、市卫生局负责卫生厕所改造、市农村能源办负责推广建设沼气。走有大丰特色的绿色增长之路,为大丰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生态环境优美和谐。

大丰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长112公里,滩涂面积116万亩,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东部沿海地带是太平洋西岸古生境保存最为完好的半原始湿地,有野生动物400多种,植物500余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麋鹿自然保护区,现有麋鹿2200多头,依托自然保护区建成的中华麋鹿园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我国生态旅游15个精选项目之中。大丰市林场总面积3.7万亩,有林地面积2.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6%,森林是“天然大氧吧”,为大丰市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四)产业升级初见成效。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新能源及装备产业不断扩大,总量持续上升;海洋生物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比重逐渐提高, 2013年1—7月份已实现开票销售32.9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入库税收1.37亿元,同比增长28.5%,被列为盐城市重点培育的四大产业之一。石化新材料产业建设步伐加快,发展优势明显;装备制造产业推进势头迅猛,后劲十足;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来丰旅游人数逐年增长。

(五)城乡统筹不断发展。

镇村污水处理工程加快推进,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9座,实现12个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逐步落实,全市12个镇全部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农村沟塘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卓有成效,疏浚市属骨干河道和镇(区)大中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面推进,共铺设区域供水主管道158公里,建成加压站16座,处置镇级水厂23家,村级水厂169家,在盐城率先实现城镇供水一体化户户通。农村“一池三改”工程加快推进,大力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商品肥及沼气工程,推行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良性循环体系。积极落实农村改厕任务,加大圈舍、厨房的改造力度,建设户用沼气池达到9500户,完成农村改厕9.5万多座、改圈6000多座、改厨8000多座。“绿色大丰”建设工程不断加快。市区通过建设公园和道路隔离带、防护带的绿化,集镇通过建设“一个公园、一个街头游园、一个休闲广场、一个主干道、一个社区”的“五个一”工程提高公共绿地面积。全市森林覆盖率18.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5㎡。

三、建设美丽大丰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居民生态环保意识依然薄弱

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观念薄弱,生产生活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引起水污染;农作物耕种收割之后产生的废地膜、泡沫塑料以及生活中产生大量的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等直接丢弃在田间地头,造成白色污染。夏秋季节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近两年来,秸秆焚烧火点卫星遥感监测到大丰市的火点数都居盐城市前列。

(二)城乡环保基础设施有待完备

大丰市城区污水处理网络尚未渐健,目前市内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50%左右。各乡镇虽已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但偏远农村依然缺少污水处理网络,村民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河道,导致水质恶化。对照国家对生态县标准,大丰市“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工业重复用水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都未达标,这与污水处理设施不够完备直接相关。农作物秸秆回收再利用基础设施少、成本高、程序复杂,致使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污染大气环境。

(三)生态文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一是生态效益未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在实践中重经济轻环保,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现象一直存在,部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存在不顾生态和环境条件,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自身利益的短期行为。环境政策的设计、执行和实施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二是没有完善的生态保护、补偿及惩罚机制。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对于污染环境主体的处罚力度远远低于其从违法行为中所获得的利益,不能与之给环境及社会带来的危害相适应,无法起到应有的警戒及惩处效果。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监督机制不完善,公众参与度不高。部分公众环境维权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危害缺乏深刻认识,面对危害环境问题过分依赖政府,若自己直接环境利益没有受到实质害,大都不会“多管闲事”;而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又由于维权渠道不畅、相关部门不作为等各种原因而导致维权困难。

(四)推进大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宣传教育,形成美丽大丰共识。

开展市民生态教育,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生态文明观念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强化公众的环境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政府要坚持生态立市,严把环境门槛,提高产业项目的环境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防止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领导干部和党政人员要带头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宣传生态文明意义,投身生态文明工作。要培育、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增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促进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生态产品,合理营销、适度包装。要加强生态公益广告宣传,在全体市民中深化生态文明创建,倡导低碳生活,引导社会公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和鼓励公众使用资源节约型产品,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丰是国家新能源发展基地,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围绕新能源、海洋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招引一批领军产业、龙头项目,加快各园区建设,强化政策扶持,迅速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大丰海域辽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要以海洋产业研究院为平台,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食品、海洋生物化工、海洋生物质能源和海洋生物新材料五大领域重点发展一批海洋生物产业,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打造大丰市蓝色经济增长极。二提速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要突出“旅游兴市”的战略地位,按照城市国际化的要求,突出水绿秀美、宜居宜业宜游、生态阳光的城市个性,建设全国优秀旅游名城。要充分利用大丰麋鹿、海洋、滩涂、湿地、森林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知青文化、水浒文化、海盐文化等人文景观,科学规划,加快建设,打造一批生态旅游、蓝色旅游、人文旅游5A级和4A级景区,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大丰港现代物流中心、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专业市场集聚区、高新技术区、海洋科教城、海晶创投中心等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集中精力建设一批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

(三)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城乡环保基础设施。

一是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按照建设现代文明宜居家园的要求,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积极做好旧城改造、基础设施、绿化景观、安居工程等建重点工程,展现城区新风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乡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督,加快淘汰污染环境的落后车辆和老旧车辆,逐步发展高效、低碳、节能、低排放、低噪音的新型交通工具。加快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加大污水处理覆盖面积,延伸污水管网,消除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的现象。二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面深化农村“3+1”工程,推行农村村庄、道路、河道和绿化“四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长效管理,大力实施城乡规划、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七个一体化”工程,要加大康居乡村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力度。

(四)打造大丰特色生态文化,提升人文品味。

一是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大丰特色生态文化品牌。首先要突出重点,大丰市地处黄海之滨,拥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湿地和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麋鹿文化发展成熟,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造大丰特色的麋鹿文化品牌,通过持续举办“中国大丰·麋鹿生态旅游节”、麋鹿衍生产品推介会等特色活动推广麋鹿文化,鼓励专业人士围绕麋鹿进行文学研究与艺术创作,通过电视宣传片、报纸报道、网络传播等现代化媒介加强麋鹿文化推广宣传,将麋鹿文化打造成大丰的特色名片,提升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要统筹兼顾,鼓励湿地文化,海盐文化、水浒文化、知青文化和港口文化百花齐放。二是健全生态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和生态经济的结合发展,促进文化、经济、生态融合,利用自身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生态农业基地、生态休闲农庄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基地。

(五)建立生态文明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制定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建立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制度,坚持招商选资,提高投资强度,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对照国家、江苏省和盐城市的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符合大丰实际的可操作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奖惩机制,改变唯GDP的观念,淡化GDP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提高生态文明在考核中的权重;

二是健全生态补偿惩罚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常识探索建立价格和税费制度等有偿使用规则并展开试行及修正;在生态补偿制度方面,建立健全与环境相关的税收制度,通过征收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环境税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行为,并可利用所得税收发展环境保护事业,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运用市场化的办法,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同时,健全生态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加大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的行政执法力度和经济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是健全公众参与及监督机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渠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推广环保理念,开展全民生态教育,通过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正面典型培树、反面典型教育等活动使生态文明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市民头脑之中。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生态环保组织开展环保工作、组织公益活动。要定时向社会公布环境状况和环保工作信息,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热点环境问题,要充分尊重利用公民的知情权,充分听取其意见和建议,要尽快完善地方性环保法规,建立畅通的申诉渠道,加强公民的环境监督权,健全法律保障和公益诉讼,为公众关注环境,参与环境保护,实施监督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伟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报告辅导读本》,2012(11)

【2】王胜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1(01)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8

(修订版)

 

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37342—2019)最新要求,为做好2021年国家森林城市核查验收工作,结合昌吉市实际,对《昌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昌市政办发〔2018〕48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安排部署,紧扣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主题,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体,多元化投入为保障,坚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战略,秉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宗旨,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内容,坚持“城乡一体,生态和谐”的理念,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务设施,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城市与乡村共进、富裕与文明共享,建设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山水融合、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美丽昌吉。

二、创建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各部门单位协调配合,各尽其责,强化责任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共创新格局,确保创森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二)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突出服务于城乡居民健康,提升城市形象和价值品位,改善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实现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全市整体战略布局、城镇化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统一,完善规划,突出重点,有序开展,不断优化林业发展布局,努力构筑支撑昌吉市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系统。

(四)坚持生态为主、效益兼顾。注重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增强生态产品供给,提高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善林业生态功能,改善昌吉市城乡生态环境。

(五)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坚持城镇绿化、通道绿化以乡土树种和乔木树种为主,结合绿化、彩化功能,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乡村绿化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促进兴林富民。

三、创建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37342—2019)和《昌吉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加快推进我市森林城市建设,2021年,实现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0%以上,道路绿化率和水岸绿化率均在85%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区林荫道路率达60%以上,乡镇建成区和村庄林木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形成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全面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马红军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姚  进    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王  英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阿达力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海拉提    副市长

推开西    市政协副主席                                                                                           

成  员:刘晓泉    市委办公室主任

陈  辉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孙君杰    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刘  新    市政协办公室主任

陈丽华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张金浩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绩效考核办公室主任

王成恩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

毛冬梅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于  涛    市商务和工信局局长

高  群    市财政局局长

王艳明    市科技局局长

张兆智    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分局局长

刘  磊    市文旅局局长

马金龙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袁  勇    市住建局局长

刘  锋    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丁世亮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陈文涛    市水利局局长

杨  军    市卫健委主任

陈  静    市教育局局长

李刚强    市统计局局长

巴音蒙克  市公安局副局长

刘宝忠    昌吉国家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主任

苏  江    昌吉国家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环保局副局长

顾卫华    延安北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王  磊    北京南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梁  瑞    宁边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狄晓娟    绿洲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王晓明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魏小星    建国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常建国    三工镇镇长

高一豪    榆树沟镇镇长      

吴  琛    六工镇镇长

吴  磊    大西渠镇镇长

齐文强    硫磺沟镇镇长

谭永吉    二六工镇镇长

杨  亮    滨湖镇镇长

陈晓航    佃坝镇镇长

叶尔江    阿什里乡乡长

阿得力    庙尔沟乡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姚进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海拉提同志兼任,专职副主任由王成恩、毛冬梅担任,具体负责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五、指标任务

(一)森林网络

1.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昌吉市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城郊需有成片森林或湿地2处以上,面积20公顷。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并建有2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1处以上。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30%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全部绿化美化,建设1处以上公共休闲绿地。农田林网建设达到《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要求。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树冠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林荫道路率达60%以上。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城市管理局

3.注重江、河、湖、库等水体沿岸生态保护和修复,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到85%以上,适宜绿化的水岸绿化率达到85%以上。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4.铁路、乡级以上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适宜绿化的道路绿化率达到85%以上。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各乡镇

5.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达80%以上。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

(二)森林健康

1.城市森林树种丰富多样,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城区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20%,乡土树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住建局

2.乡镇建成区、农村居民点乡土树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注重乡土树种苗木培育,使用良种壮苗,提倡实生苗、容器苗、全冠苗造林,严禁移植天然大树。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增加绿地有机覆盖,实现森林、绿地的近自然管护。注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每年完成需提升面积的10%以上,培育优质高效城市森林。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住建局、各乡镇

3.保护和选用留鸟引鸟、食源蜜源植物,大型森林、湿地等生态斑块通过生态廊道实现有效连接。建立完善的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防控体系。有效保护乡村风水林和风景林,未发生重大涉林犯罪案件和公共事件。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文旅局、公安局、各乡镇、街道

(三)生态福利

1.城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达到80%以上。城镇建有绿道网络,居民每万人拥有的绿道长度达0.5公里以上。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休闲场所,10公里服务半径对县域覆盖达到70%以上。财政投资建设的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城市管理局、财政局、各乡镇

2.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食品等绿色生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责任单位:市文旅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

(四)生态文化

1.建有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生态场馆等生态科普教育场所5处以上。在城镇居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建有森林、湿地等生态标识系统。广泛开展森林城市主题宣传,每年举办县级活动5次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应达到90%以上。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和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分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教育局、文旅局、科技局、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2.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齐全,保护措施科学到位,保护率达100%。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各乡镇

(五)组织管理

1.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主管部门正式备案2年以上。编制规划期限10年以上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批准实施2年以上。档案完整规范,相关技术图件齐备,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2.积极开展森林社区、森林单位、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人家等多种形式示范活动。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

六、具体工作

(一)补充收集创森迎检资料

根据国家森林城市建设5大类33项指标逐一收集有关资料,并分类建档造册,完成创森工作总结报告。对照新的测评标准,查漏补缺,各责任单位需补充完善迎检资料,做好迎接2021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核查验收工作。

完成时限:2021年6月30日前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森氛围

1.各乡镇(街道)、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宣传单、宣传画(册)、宣传栏、公益广告、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建工作。

2.主要街道、公共广场、公园、景区景点每隔200米至少有1处能够看到森林城市主题标语。各大广场、公园充分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创森宣传标语及宣传片,展示我市创森成果。   

3.在城区主入口制作设立大型创森宣传牌不少于3个。

4.商场、超市、市场、银行网点、宾馆饭店等在显著位置展示不少于3处的森林城市主题标语,并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创森宣传标语。

5.50%以上的公交车站设有不少于1处森林城市主题广告。50%的公交车电子屏展示森林城市主题标语。50%的出租车顶灯展示森林城市主题标语。长途汽车站在显著位置展示森林城市主题广告不少于1处。

完成时限:2021年7月1日至核查验收前

(三)完成创森知晓率、满意度调查

按照国家创森测评指标体系要求,聘用第三方国家统计局昌吉调查队对昌吉市创森工作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

完成时限:核查验收前一周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使创森工作形成党政齐抓、部门配合、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群众踊跃参与的新局面。各指标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分解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到人,按照时间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部门要加强联动,主动配合,杜绝推诿扯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保障资金投入,加快创建进程。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创建工作投入。市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分局、教育局等部门要发挥优势,努力争取上级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投入。市总工会、团委、妇联、企业、学校等要发挥自身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动员各方力量,投身绿化事业,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快速推进。

(三)强化督查问责,落实考核机制。各乡镇(街道)、部门要围绕昌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员单位指标考核要求,明确工作任务,严格落实责任考核机制。各乡镇(街道)、部门主要领导是创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时、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任务。

 

附件:昌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任务分解表

 

 

 

附件

昌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任务分解表

 

序号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指标名称

国家标准

需提供资料清单

森  林  网  络

1

市自然资源局

市城市管理局、水利局、气象局

林木覆盖率

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昌吉市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1.自查说明。(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2.省级森林资源监测部门提供。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或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或森林资源监测报告。(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3.城区乔木、灌木面积监测报告或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提供的城区乔木、灌木面积情况说明。(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4.湿地及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10%以上的城市,提供湿地面积和水域面积数据。(市水利局提供)

5.山区和平原区面积及在总面积中占比。(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6.近20年年均降水量。(市气象局提供)

7.最新市域遥感图、森林资源分布图。(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2

市城市管理局

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

城区绿化覆盖率

40%以上。

1.自查说明。(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2.区住建厅出具的2020年昌吉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确认函。(市住建局提供)                                                       

3.城区绿地现状分布图和绿化覆盖面积统计表。(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4.城区绿化项目实施情况:合同、设计、施工、验收、照片等。(市城市管理局、住建局提供)

5.相关职能部门开具的建成区面积及范围证明材料。(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3

市城市管理局

 

城区树冠覆盖率

25%以上。

1.自查说明。

2.乔木树冠覆盖现状分布图和乔木种植统计表。

3.城区绿化乔木种植情况。

4

市住建局

市城市管理局、公安局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

1.自查说明。(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2.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区各类公园绿地面积统计表。(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3.人口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区常住人口(无常住人口统计,可提供户籍人口)等证明材料。(市公安局提供)

5

市城市管理局

 

城区林荫道路率

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林荫道路率达60%以上。

1.自查说明。

2.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林荫道路一览表、抽样材料。

3.林荫道路覆盖照片。

6

市自然资源局

 

城郊成片森林、湿地

20公顷以上的成片森林或湿地2处以上。

1.自查说明。

2.20公顷以上的成片森林或湿地现状分布图,包括名称、位置及面积。

3.新建城郊成片森林、湿地的情况。

7

市自然资源局

各乡镇

乡镇绿化

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建有2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1处以上。

1.自查说明。(各乡镇提供)

2.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证明文件。(各乡镇提供)

3.县级或各乡镇绿化主管部门提供建成区绿地现状分布图和绿化覆盖面积统计表。(各乡镇提供)

4.县级国土部门开具的县域各乡镇建成区面积及范围证明文件。(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5.各乡镇建成区绿化和公园绿地建设的情况。(各乡镇提供)             

6.乡镇绿化项目实施情况中新建公园绿地项目的合同、设计、施工、验收等、总结等材料。(各乡镇提供)

8

市自然资源局

市农业农业村局、各乡镇

村庄绿化

林木绿化率达30%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全部绿化美化,建设1处以上公共休闲绿地。

1.自查说明。(各乡镇提供)

2.村庄绿化证明材料 (绿化项目的合同、设计、施工、验收等、总结等材料)。(市农业农业村局、各乡镇提供)

3.村庄“四旁”和公共休闲绿地建设情况。(各乡镇提供)

9

市交通运输局

市自然资源局、各乡镇

道路绿化

铁路、乡级以上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适宜绿化的道路绿化率达85%以上。

1.自查说明。(市交通运输局、各乡镇提供)

2.铁路、乡级以上道路名称、起止节点、长度、宜绿化长度、已绿化长度一览表(补充2020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3.道路绿化支撑材料:项目的合同、设计、施工、验收等、总结等材料。(市自然资源局、各乡镇提供2020年资料)

10

市水利局

 

水岸绿化

注重江、河、湖、库等水体沿岸生态保护和修复,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85%以上,适宜绿化的水岸绿化率达85%以上。

1.自查说明。

2.市域内的江、河、湖、库等名称、起止节点、水岸长度、宜绿化长度、已绿化长度一览表。

3.水岸绿化支撑材料(图片及文字资料)。

11

市自然资源局

各乡镇

农田林网

按照GB/T18337.3要求建设农田林网。(东北地区控制率达到90%,华北东部、华北西部和西北地区控制率达到95%,中南、华北东部和华北南部农田林网控制率达85%。)

1.自查说明。(各乡镇提供)                                      

2.提供2020年乡镇造林验收表。(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12

市自然资源局

市城市管理局

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达80%以上

1.自查说明。(市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提供)

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数量、名称、地点、面积、生态修复面积、生态修复率一览表。(矿坑修复:市自然资源局提供;垃圾场绿化: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3.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前后对比图片(含无人机照片)。

4.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支撑材料。(项目的合同、设计、施工、验收等、总结等材料)

森  林  健  康

13

市住建局

市城市管理局

树种多样性

城市森林树种丰富多样,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城区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20%。

1.自查说明。(市住建局提供)

2.城区栽植数量最多的3个树种栽植比例的统计数据。(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3.城区绿化苗木树种的使用情况。(市住建局提供)

4.城区绿化苗木树种的使用情况应包括城区各类绿化工程建设含各类苗木树种使用量的实施方案、年度计划、任务安排和年度总结等相关材料。(市住建局提供)

14

市城市管理局

市自然资源局、各乡镇

乡土树种使用率

城区、乡镇建成区农村居民点乡土树种使用率达80%以上。

1.自查说明。(市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提供)

2.乡土树种名录。(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3.使用树种名录(需注明是否为乡土树种)。(市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提供)

4.城区乡土树种使用率的统计表。(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15

市自然资源局

市城市管理局

苗木使用

注重乡土树种苗木培育,使用良种壮苗,提倡实生苗、容器苗、全冠苗造林,严禁移植天然大树

1.自查说明。(市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提供)

2.县域苗圃及苗木生产统计表。(市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提供)

3.县域绿化苗木使用情况统计数据(人工用材林、经济林等需提供良种证书;生态公益林和城市绿化使用树种需提供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明)。(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16

市城市管理局

各乡镇

生态养护

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增加绿地有机覆盖,实现森林、绿地的近自然管护。

自查说明。(市城市管理局、各乡镇提供)

17

市自然资源局

 

森林      质量提升

每年完成需提升面积的10%以上,培育优质高效城市森林。

1.自查说明。

2.森林质量提升相关支撑材料。

3.森林质量提升包括中幼林抚育经营、低产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等(计算基准为规划编制时需完成的提升面积)。

4.森林质量提升相关支撑材料应包括森林经营规划或作业设计、任务安排、检查总结;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的城市,需准备项目批复、合同、施工和验收等相关材料。

18

市自然资源局

 

动物      生境营造

保护和选用留鸟引鸟、食源蜜源植物,大型森林、湿地等生态斑块通过生态廊道实现有效连接。

1.自查说明。

2.生态廊道、生态斑块遥感图、分布图。

19

市自然资源局

 

森林      灾害防控

建立完善的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防控体系。

1.自查说明。

2.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

3.森林火灾受害率,包括发生次数、受害面积、伤亡数量。

4.森林灾害防控能力建设实施情况。

20

市自然资源局

市公安局

资源保护

有效保护乡村风水林和风景林,未发生重大涉林犯罪案件和公共事件。

1.自查说明。

2.县区域内乡村风水林和风景林分布图。

3.编制规划时至申请称号时森林资源督查自查报告。            

4.创建期间,未发生重大涉林犯罪案件和公共事件。(市公安局提供)

生  态  福  利

21

市城市管理局

 

城区公园  绿地服务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达80%以上。

1.自查说明。

2.城区公园绿地分布图,包括名称、位置及面积一览表。

22

市住建局

市城市管理局

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休闲场所,10公里服务半径对县域覆盖达70%以上。

1.自查说明。(市城市管理局、住建局提供)

2.大型生态休闲场所分布图,包括名称、位置及面积。(市城市管理局、住建局提供)

23

市财政局

市城市管理局

公园      免费开放

财政投资建设的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

1.自查说明。(市财政局)

2.财政投资建设的公园名单,包括名称、地点、面积。(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3.免费开放的公园名单,包括名称、地点、面积。(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24

市住建局

市城市管理局、各乡镇

绿道网络

城镇建有绿道网络,居民每万人拥有的绿道长度达0.5公里以上。

1.自查说明。(市住建局提供)

2.绿道分布图及包括数量、起止点、长度一览表。(市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乡镇提供)

3.绿道网络建设支撑材料(合同、方案、批复、设计、验收、总结等)。(市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乡镇提供)

4.城乡居民是指人口主管部门出具的县城内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总数证明。(市公安局提供)

25

市自然资源局

市文旅局

生态产业

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食品等绿色生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自查说明。

2.城市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文件。(市文旅局、自然资源局提供)

3.编制规划时至申请称号时城市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统计年报:2017—2020年,旅游、林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逐年递增的情况说明。(市文旅局、自然资源局提供)

生  态  文  化

26

市教育局

市文旅局、城市管理局

生态       科普教育

建有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生态场馆等生态科普教育场所5处以上。在城镇居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建有森林、湿地等生态标识系统。

1.自查说明。

2.生态科普教育场所名单,包括数量、名称、地点、建成时间、现场照片。(市教育局提供)

3.建有生态标识系统场所名单,包括数量、名称、地点、建成时间、现场照片。(市城市管理局提供公园、广场科普场所;市文旅局提供景区科普场所)

27

市委宣传部

市商务和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教育局、文旅局、科技局、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生态      宣传活动

每年举办县级活动5次以上。广泛开展森林城市主题宣传,每年举办市级活动5次以上为标准:

1.举办市级森林城市主题宣传活动,每超过5次,得0.5分,上限为1分。            2.主要街道、公共广场、公园、景区景点每隔200米至少有1处能够看到森林城市主题广告,得1分。                       3.50%以上的公交(地铁)车站设有不少于1处森林城市主题广告,得1分。          4.商场、超市、商业大街、城市社区、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银行网点、宾馆饭店等在显著位置展示不少于3处的森林城市主题广告,得1分。           5.50%的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车身或车厢内展示不少于1处的森林城市主题广告,得1分。

1.自查说明。                                                  2.每年举办县级活动5次以上。(市科技局提供)

3.城市为开展森林城市主题宣传活动印发的市级和县级年度计划、工作方案等相关正式发文和活动总结。(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4.党政机关带头参加森林城市主题宣传活动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所有成员单位提供)

5.提供县(市)属媒体宣传森林城市建设进展成效的电视截屏、网络截图等。(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6.城市运用手机短信、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森林城市主题宣传的手机截图。(市电子政务办、融媒体中心、商务和工信局提供)

7.在城市主入口设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型宣传牌不少于3处。(市委宣传部负责)                                                       8.主要街道、公共广场、公园、景区景点每隔200米至少有1处能够看到森林城市主题标语;广场、公园、游园内的电子屏播放创森宣传片。(市城市管理局、文旅局、融媒体中心负)                                                   9.50%以上的公交车站设有不少于1处森林城市主题标语;50%的公交车车厢内、电子屏展示不少于1处的森林城市主题标语;50%的出租车顶灯展示森林城市主题标语;长途汽车站在显著位置展示森林城市主题标语不少于1处。(市交通运输局负)                                                         10.商场、超市、商业大街、银行网点、宾馆饭店等电子屏滚动播放创森宣传标语,并在显著位置展示不少于3处的森林城市主题标语。(市商务和工信局负责)                                                   11.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事业单位电子屏滚动播放创森宣传标语、创森应知应会知识,提供宣传活动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

28

市自然资源局

市城市管理局、各乡镇

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齐全、保护措施科学到位,保护率达100%。

1.自查说明。

2.对建档的101棵古树的挂牌、围栏、修剪等保护情况进行自查。(市城市管理局、各乡镇提供自查报告和图片资料)

29

市自然资源局

 

公众态度

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达90%以上。

自查说明。

组  织  管  理

30

市自然资源局

 

建设备案

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主管部门正式备案2年以上。

1.自查说明。

2.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同意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相关文件。

31

市自然资源局

 

规划编制

编制规划期限10年以上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批准实施2年以上。

1.自查说明(规划评估报告)。

2.提交规划批复文件、规划文本及实施的相关台账材料。

32

市自然资源局

市城市管理局、各乡镇、街道

示范活动

积极开展森林社区、森林单位、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人家等多种形式示范活动。

1.积极开展森林社区、森林单位的示范活动,包括正式发文、牌匾或证书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市城市管理局、各街道提供)

2.积极开展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人家的示范活动,包括正式发文、牌匾或证书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市自然资源局、各乡镇提供)

33

市自然资源局

市创森办

档案管理

档案完整规范,相关技术图件齐备,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1.自查说明。

2.反映城市设立国家森林城市组织机构及创森期人员调整的相关正式发文。

3.反映城市编制规划时至申请称号时召开森林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专题部署会议的情况记录或宣传报道。

4.反映城市为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制定的实施方案、督导制度和考核办法。

5.反映城市编制规划时至申请称号时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工作推进情况等证明材料。

6.反映城市已建立的森林城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有效运转的网络截图。

7.反映城市贯彻落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有关决策部署的相关正式发文。

8.森林城市档案建设支撑材料。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9

一、织密社会救助网,切实履行兜底保障职责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提请市政府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由政府牵头,民政负责,发改、教育、财政、人社、卫计、扶贫办、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参加,定期召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会议,强化部门沟通和相关政策衔接,确保社会救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关于做好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和农村医疗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大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和《xx市临时救助审核审批工作规范(试行)》等政策性文件,实现民政救助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无缝衔接。三是开展政策宣讲。以会代训,面向全体民政干部职工、全市扶贫干部讲解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等政策,对各项政策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方式、办理程序以及与扶贫开发政策间的衔接进行详细解读,切实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参与脱贫攻坚的能力水平。

2、狠抓精准识别,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一是主动发现,应保尽保。严格执行农村低保“按标施保”,逐村开展精准排查,切实做到保障面覆盖到镇村组垸。重点做好重点贫困村和扶贫建档立卡对象的排查,对已脱贫的实行“回头看”,织密社会救助网眼,防止返贫。二是注重比对,提高精度。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对全市已享受救助和申请救助的农村五保、农村低保家庭的房产、车辆、工商执照等19类信息,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核对的同时,结合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和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扶贫领域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常态化加强农村低保、农村五保的动态管理。三是深入核查,信息公开。坚持农村低保、农村五保等对象基本信息在全市村(居)和较大自然垸专栏公开、在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及时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畅通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信访渠道,对所有群众信访件、上级批示件、部门转办件,做到有案必访、有信必复、入户核查、查后必处。

3、坚持综合施策,确保兜底保障托住底线。一是提高保障标准。落实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分门别类制定农村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孤儿养育标准,同时将农村低保对象中的重病、重残、高龄老人和未成年人等4类特殊对象补助水平再提高20%以上。二是落实救助政策。除市社会救助局直接受理全市社会救助申请外,在各镇处设立社会救助窗口,优化临时救助程序,救助金额不超过1000元、2000元的,分别委托镇(处)、社会救助局审批,方便困难群众求助。 三是关爱留守和困境儿童。出台《“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市、镇两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全市镇处儿童督导员(12名)、村(居)委会儿童主任(341名)全覆盖,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今年要建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7个,依托基层组织、专业机构、儿童之家、志愿组织等力量,落实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机制,运用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结对帮扶、金秋送学等措施,合力陪伴、监护21623名农村留守儿童、2026名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4、加快项目建设,提升民政民生服务水平。实施农村福利院“冬暖工程”和“平安工程”建设。按照每所农村福利院建设1处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供暖房,供暖房配备4台柜式空调、1台有线电视、3套桌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全市13所农村福利院“冬暖工程”全部建设到位,农村福利院供养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二、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政权建设作用

1、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基层政权建设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多次就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等作出重要指示。报告指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对我局补齐短板,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指明了方向。

2、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针对人民群众对加强村、社区治理的新期待,我局今年要着力指导农村修订完善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从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制定程序、监督落实和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对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提出规范要求, 2020年底以前全面完成。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靠要”、懒汉行为,家庭暴力、拒绝赡养老人、侵犯妇女特别是出嫁、离婚、丧偶女性合法权益,涉黑涉恶、“黄赌毒”等突出问题,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中提出相应惩戒措施。

3、引导成立红白理事会进行自治。我局将会同镇处村(居)各级党组织发挥对村规民约的把关作用,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体现党的意志主张,保证基层群众自治的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扬民主,引导村(居)民广泛参与,达成共识,发扬基层民主,深化群众自治;坚持依法办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制订程序上要符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在内容不得违背宪法和法律精神,不得妨碍和侵犯个人、集体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在执行监督上厘清村规民约与法律、道德的关系,防止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代替法律。

三、深化殡葬改革,倡树文明新风

我市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惠民生态殡葬政策,出台“五免一送”基本殡葬费用减免办法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并实施禁用塑料祭祀品和“限烧包袱”“禁鞭”等措施办法,有力推动了殡葬改革向纵深推进。但是,总体上看,我市文明节俭治丧的风俗尚未形成,乱埋乱葬、骨灰装棺再葬、墓位面积超标、墓碑高大奢华、过度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等问题突出,丧事活动大操大办、非法生产销售棺木、非法建设买卖墓地、封建迷信活动抬头、鞭炮哀乐扰民、丧葬用品销售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屡禁不止,迫切需要加以解。这些问题也是我市“三农”领域的一大短板,应综合施策,将森林防火和美丽乡村建设与殡葬管理挂钩。

1、坚定不移推行火葬。根据省政府划定xx市为火葬区的规定,除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外,全市所有城乡居民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以及福利机构供养的特困人员,死亡后必须全部实行火葬。

美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篇10

在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之际,我们召开2020年度全县文明城市创建攻坚部署会,主要是贯彻落实省文明委全体会议精神,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抓紧谋划、全面部署新一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大考”之年,也是对我县三年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群众和社会各界也广泛关注。近期召开的全市宣传部长会议明确要求今年我县的创建目标是进入全省前30名,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我们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必须责无旁贷、全力以赴,必保目标完成。

一、要认清创建形势,吹响冲锋号角。

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不仅测评时间上提前到8月份,而且测评内容上还增加了网上材料申报,可以说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容不得一丝懈怠。

一要充分认清严峻形势。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在全省41 个县(市)和 22个县改区中,我们的得分85.78,排名倒数第三。也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奋战了两年不仅没能进位,反而排名倒退;不仅没能缩小差距,反而被拉得更远。这充分说明了其他县市区也在积聚发力,而且工作力度比我们更大,措施比我们更实,成效比我们更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就如同逆水行舟、滚石上山,必须持续推进、全程发力,稍有松懈就会停滞不前、被人甩开,对照目前的状况,我们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关口,必须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二要正视直面短板不足。从这几年测评情况看,我们创建工作做了不少,但测评得分却一直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突出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从通报问题来看,环境卫生、文明交通、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问题反复出现,从而导致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分扣分。这些问题的久拖不决,有部分客观原因是因为历史遗留的疑难杂症等等,但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有些部门主观能动性不够,思想不重视、决心不坚定、措施不得力,甚至存在遇到问题绕道走或者相互扯皮的情况,没有真正把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根植于心。对此,我们必须紧盯薄弱环节,严格压实责任,倒排时限,扎实工作,多做减法、少做加法,高效率、高标准地推进突出问题整改。

三要准确把握测评变化。在2018—2020年的创建周期中,省里增加了完全不打招呼的年中暗访环节,并且在年底测评点位上也增加了很多自主选择。不少我们以往不重视的边缘区域、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全部暴露在测评人员的视野内。面对创建要求和测评规则的新变化,大家一定要切实转变创建理念和工作作风,坚决摒弃弄虚作假、搞花架子、突击应付的错误心态,从根本上把工作做在日常,把功夫用在平时,从现在开始,各镇区、各部门就要迅速行动起来,对职责范围内的创建工作全面过细抓推进、抓整改、抓提升,用我们的汗水指数拉高创建的得分指数,确保在今年创建收官测评中打一场“翻身仗”。

二、要聚焦创建重点,补齐差距短板。

创建三年“大考”即将来临,留给我们只有4个半月的时间,必须按照市委关于“补短板强弱项,工作要做细做实,经得起查,真正提升文明城市的水平和质量”的指示要求,迅速针对问题进行逐一整改,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全面过细排查,逐项整改提升,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具体来说,要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市民素质培育要再深入。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文明乡风、诚信建设、道德讲堂等方面工作,建设一批移风易俗馆、家风家训馆,有效提高市民知晓率、参与度和认同度;各点位公益广告要做到数量充足、比例达标、类型齐全、美观耐用;群众投诉电话、热线电话服务要规范有序、热情周到。

二是硬件设施提升要再加码。科学合理完善主次干道盲道,对以前设置不合理的全面排查整改到位,县公安、城管部门要做好对接,科学规划补充一批停车位。进一步健全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分类垃圾箱、指示牌、行业规范等配套设施,强力推进农贸市场、公厕改建提升,全面清理背街小巷坑洼积水问题,持续做好必要场所母婴室、志愿服务站等功能室建设。

三是公共环境整治要再强化。主次干道路面保洁要确保常态长效,垃圾箱建设规范达标、设置科学合理,对于城区主要干道上的临街垃圾箱能撤尽撤;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等区域要围绕脏乱差等问题,彻底有效解决卫生死角、小广告、乱堆乱拉、毁绿种菜等不文明现象;河道河塘要及时做好清理,确保水面、坡岸不存在暴露性垃圾和散发异味。

四是公共秩序引导要再发力。重拳出击开展交通“陋习”整治,引导教导市民百姓坚决遏制闯红灯、机非混行、不礼让斑马线、越线停车、逆向行驶等不文明交通行为;由城管局牵头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攻坚组,每两周开展一次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出店经营、马路市场、违章停车、侵占盲道等乱象,确保这几类城市管理问题坚决改到位、一定不反复。

五是城乡文明共建要再融合。各镇区要围绕创建任务要求,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和公共秩序管控。城区和镇村主要出入口要建有文化、有内涵的景观小品,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公益广告宣传氛围要浓厚。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态开展道德讲堂和志愿服务等创建活动,确保各项创建指标达标。各镇区、各相关部门要围绕上述重点环节,找准症结关键,做到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并且举一反三、综合施策,对一些顽症恶疾要采取创新性、制度性、长效性措施加以解决,着力在攻坚克难中提升创建水平。

三、要把准创建要求,确保工作落实。

各镇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答卷”意识,深化对《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的研究,准确把握并及时贯彻落实相关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网上申报材料要过实过细。网上申报工作占测评成绩的40%,分量很重。从近两年的测评反馈看,网上申报工作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比如重点工作的说明报告、活动开展的实景图片、媒体报道的截图画面等,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要实实在在地干、实实在在地抓,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一旦查实将导致严重后果。县长效办要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组,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方案,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资料,积极联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在材料审核方面要确保少失分、尽量不失分。

二是实地考察点位要全面排查。从这两年的考核导向看,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容易出问题的点位已经成为测评的重点部位。前期县长效办对全县实地考察点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拉网式大排查,各成员单位要紧紧围绕今天会上下发的实地考察点位及标准,分区域、分点位,对照要求,包干到人,推动创建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打通城市“毛细血管”。尤其是针对历年检查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在公共环境治理方面的短板死角,深入开展每周三的“清洁家园日”和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六的全民大扫除爱国卫生运动,努力创造更宜居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三是问卷调查内容要宣传到位。从问卷调查的题目看,既有对创建效果评价的调查,也有对市民参与度、支持率、满意度的调查。各镇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秉持“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宗旨,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开设一批媒体创建专栏,设计一批原创公益广告,进一步营造创建氛围,真正让广大市民群众更多地知晓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真心实意为创建工作点赞。

四是负面清单事项要紧盯不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测评体系中的38项负面清单,必须要盯紧盯牢、严防死守,决不允许触及“底线”。这里面党风廉政、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一票否决的事项,请相关职能部门再过细、再排查、再落实,切实将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任何导致一票否决的事项发生。

四、要压实创建责任,凝聚工作合力。

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会上任务书已经送达,责任清单已经交办,接下来就必须突出一个“干”字。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工作上来,加大组织力度,强势强力推进。

一是责任落实要压紧压实。县创建指挥部今年已经制定了八大行动重点项目清单,各专项行动组牵头县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带领牵头部门发挥主体作用,分条线高位推进。各镇区、各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改举措,迅速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分管负责同志要深入一线抓实、抓细、抓到位,切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协助抓、小组成员合力抓的工作态势,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文明城市创建绝不是哪一位领导、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县上下一盘棋的全局工作,人人身上都要有担子,个个肩上都要有责任。

二是部门属地要尽职尽责。刚才几个重点部门和安宜镇进行了表态发言,各家也签订了目标责任状,责任状就是军令状,一诺千金,必须不折不扣一条一条抓到位,安宜镇、开发区和相关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主战场、主力军作用,对本区域、本单位内所有测评点位再细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牵头部门负好总责、勇挑重担;职能部门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属地镇区守土有责、主动作为,真正做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着力形成人人出力、节节发力、齐心协力的浓厚创建氛围。

三是督查考核要动真碰硬。县长效办要切实履行好牵头、督查、协调、考核职责,对发现的突出问题紧抓不放、分类处置、跟踪督办。要建立健全督查通报工作机制,一周一梳理,一周一通报,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整改结果通报要及时报送给我和相关牵头县领导,县纪委监委要抽调人员成立专门执纪监督组,全程跟踪督办整改事项。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创建工作大局的,县委、县政府将严肃追责、绝不姑息,希望大家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和韧劲,全力以赴抓创建。